公立医院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4 21:17:09

公立医院总结

公立医院总结篇1

一、对口支援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卫生部《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服务能力和医疗水平,我院于****年*月*日与***医院建立了对口支援。根据该协议,***医院派出一名挂职副院长,负责双方的沟通和协调,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帮助我院重点科室-心内科提高技术水平。****年里,***医院*名高年资主治医师 对我院神经内科疾病治理进行指导。我院派去尽**名医务人员前往***医院免费进修和培训。目前,***医院与我院均按照协议积极工作,争取早日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

二、积极开展基层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

我院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指导中心-***医院开展了对口帮扶,实施了双向转诊,截止****年**月底,共有*名社区居民前往指导中心完善相关检查。同时我院在****年开展农村巡诊医疗工作,包括以下内容:*、选派有三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每周下乡巡诊,将特困户、养老院老人等作为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医疗服务。*、定期开展义诊宣传一次,深入村组院落,为群众送医送药。*、与乡卫生院、村卫生所联络,积极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农村合作医疗转诊制度。*、免费接收农村卫生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对其开展业务培训、手术带教、病例讨论、查房会诊等,通过传授专业学术知识,提高农村医务人员业务技能。

三、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加强信息公开。

***市卫生局医管科对我院相关工作已进行了指导。我院正与保险公司商议参加医责险的相关事宜。其他监督机制尚未引入。

****年我院在信息公开方面投入较大,投资了**万元安装了户内、户外显示屏,投资**万元安装了窗口服务满意度评价器。充分利用电子屏、公示栏、药品监督牌、医德医风监督牌、意见箱等途径开展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

四、推进常见病种临床路径管理。

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可以把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内容详细化、规范化、程序化,做到步步明晰,步步有据可依。我院作为综合性二级乙等医院、分科少,引入临床路劲是一项大的挑战,****年来,我院医务科从单病种入手,选择了**种我院常见病,试行临床路径管理。**个病种覆盖了*个专业,涉及*个科室,目前该项工作刚刚起步,变异率、入组率正在统计中。

五、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年*月,我院聘用一批护士,充实了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置。目前,我院已与***医院建立对口支援,计划选定我院内科护理单元,作为示范,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我院护理部将从建章立制入手,通过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改进护理服务,丰富工作内涵,充实护理人员队伍,完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

六、医院信息化建设

今年,我院在原有his系统的基础上,投资**万元,安装了检验网络系统、体检网络系统、病历首页网上直报系统、出生证明网上直报系统等系统,在山西卫生信息网建立信息平台,公布医疗服务信息,按时进行卫生网络直报。院领导对信息工作高度重视,为信息科配备人员、设备,指定专人负责。医院有意向开展电子病历,但由于资金紧张,尚未开展。

七、推广预约诊疗服务

根据卫生局要求,我院及时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设定了预约电话,****年**月,我院安装了全国预约挂号系统,开通了网上预约挂号。

八、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

多年来,我院坚持执行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制度,互认项目包括检验、影像、病理等**余项,本年度涉及患者约****人次。

九、积极优化诊疗流程,改善就医环境。

公立医院总结篇2

一、基本情况

吉木萨尔县共有公立医院14家,其中乡镇卫生院9家、县级二级公立医院2家,县直医疗单位3家,机关单位1家,共设有党组织18个,基层党委2个、基层党支部16个党支部,所有医疗单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采取党政联席会议和院长办公会决策机制。卫生健康系统共有在职党员220人。

二、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落实主体责任,狠抓班子建设。

全县公立医院坚持突出基层党组织和组织书记书记作用,坚持“书记抓”和“抓书记”,细化责任分工,落实班子成员职责,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促进医院重点工作和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班子成员向本级组织及上级党组织做全年述职述廉报告。

(二)健全制度,严肃议事规则。

严格执行“三个不直接分管”和“末位表态”制度。制定党委、党支部议事规则,在议事规则中明确党支部的职责及决策范围、议事程序等。严格各项事项的决策部署,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

(三)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卫健委党委与各医疗单位基层组织签订签定党风廉政设责任书,党委班子成员并不定期与党组织书记、院长就履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廉政谈话,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廉政教育,各公立医院党组织书记及班子成员带头上廉政党课,学习区、州、县反面典型案例通报、观看警示教育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开展议案促改工作,以案为戒,让卫生健康系统党员干部从中吸取教训,增强对党纪党规国法的敬畏感,时刻警钟长鸣,警惕常在。三是落实个人重大事项备案制,公立医院党组织对党员干部个人重大事项进行备案,严格管理。对职工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严格执行事前、事后报备,由班子成员对操办婚丧事宜的党员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四是抓好医德医风与党风廉政工作紧密结合,切实结合行业特点,加强公立医院医德医风建设工作每年下发实施方案,制定考核细则,基层党组织对医院内部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服务态度、患者满意度、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核打分,每月定期通报,对亮点进行点评,对存在问题督促整改,建立完善的公立医院党管一切的工作机制,压实党风廉政责任。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水平。

卫健委党委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办事原则。通过公开考核、民主推荐、公开选拔,等方式选拔任用干部,坚持党政人才与技术人才的双选拔,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坚持“以实绩为标准、为发展配干部”的用人导向,选配政治强、懂专业、会管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干部,推进党建与医疗业务的深度融合,形成良性循环,增强公立医院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五)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打赢疫情阻击战

以全县各医疗单位为主体,全体医务人员凝心聚力,坚持党员干部冲在前面、奉献在前面的先锋作用,县人民医院党委积极与各乡镇卫生院、县直各医疗机构加强联系,科学合理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梯队3个,设立发热门诊1个,县直各医疗单位、各乡镇卫生院设立预检分诊11个,各预检分诊及时向县医院发热门诊转运发热患者,发热门诊按照“边救治、边调查、边控制、妥善处置”的基本原则,落实首诊负责制,同时做好报告、采样、会诊、转运、协助卫健和疾控部门组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取、病原学检查、消毒等工作。

公立医院总结篇3

由于外国各学者乃至国内大多数学者所采用的方法与引用资料的口径等尚不统一,从而导致对我国逃税规模测算的结果差距较大。因此,采用国际公认的测算方法和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对我国的逃税规模进行测算是取得比较可信结果的重要前提。

本文对我国逃税规模进行了重新测算,测算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对地下经济导致的逃税规模进行测算,主要采用现金比率法;二是对地上经济存在的逃税规模进行测算,主要是将其分成国内非农部门的逃税、关税逃税以及个人所得税逃税三个方面,通过对这三方面进行加总得出地上经济逃税规模。地上经济逃税规模和地下经济逃税规模的总和即为我国逃税的总体规模。

1.地下经济导致的逃税规模的测算

摘要:通过对温州市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经济运营现状的抽样调查,从现行政策范围内,对当前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税费问题展开讨论,并对完善税费政策,鼓励民营医院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国务院八部委出台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卫生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要打破公立医院的一统天下,在各个环节建立起公平、有序、适度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医疗机构本身主动利用政策和市场合理配置资源,少花钱、多办事,用比较低廉的费用,使人民群众得到比较优质的服务。但是,纵观《意见》出台4年来的现状,卫生改革不尽如人意,突出反映在:公立医院改制举步维艰;民营医院发展困难重重,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格局基本未被打破,有悖卫生改革的初衷。

造成目前状况的因素虽然较多,但主要是政府对营利性医院现行的税费政策成了阻碍深化卫生改革的瓶颈。据此,温州市卫生经济学会开展了专题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在截止2002年12月31日温州市登记在册的三级公立医院和各类民营医院中,随机抽取5所公立医院和7所民营医院为样本单位,分别占全市县级以上公立医院总数的10.9%和民营医院总数的35%.其中公立综合医院3所,占样本总数的25%;民营综合医院3所,占样本总数的25%;公立专科医院2所,占样本总数的16.7%;民营专科医院4所,占样本总数的33%.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采集样本单位2002年度业务运行状况和相关财务数据,根据现行税收政策规定的税种和税率,预测样本单位的税费负担及其实际承担能力,分析现行税收政策对营利性医院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影响。

二、结果分析

1.基本情况

温州市95%的民营医院均创建于20世纪90年代,在实行医院分类管理中,均被定为营利性医院。由于多系个人或合伙投资,因此,普遍起点低,规模小,虽经近10年的艰苦创业,但目前在服务功能、技术力量、设备条件等综合实力方面,与公立医院相比均存在明显差距。

(1)职工人数。调查显示,目前温州市公立综合医院的职工人数平均为802人,相当民营综合医院69人的11.6倍;公立专科医院的职工人数平均为388人,相当民营专科医院94人的4.1倍。特别是被调查的5所公立医院均已建立由学科带头人、高级技术骨干、中级技术骨干和基本技术队伍组成,结构合理、比例恰当的人才梯队;而7所民营医院中级以上技术骨干的总和,尚不足一所公立医院拥有的技术人才。

(2)病床规模。调查显示,公立综合医院的病床规模平均为436张,相当于民营综合医院平均49床的8.9倍,公立专科医院的病床规模平均为287张,相当于民营专科医院平均122张的2.4倍;特别是5所公立医院普遍建立了由市级重点学科、市级重点专科、院级特色专科和基础学科组成的分支学科体系,服务功能齐全,具有对各类社会群体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力。而7所民营医院普遍未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服务范围局限性较大。

(3)净资产总额。调查显示,公立综合医院的净资产总额平均为16268.2万元,相当于民营综合医院平均445.7万元的36.5倍;公立专科医院的净资产总额平均为5328.1万元,相当于民营专科医院平均1121.1万元的4.8倍。

2.业务工作

2002年度,被调查的3所公立综合医院平均入院病人为12043人次,出院病人为11984人次,门急诊量为323332人次,分别是被调查的3所民营综合医院的729人次、705人次和38905人次的16.5倍、17倍和8.3倍。2所公立专科医院平均入院病人为3609人次,出院病人为3571人次,门急诊量为172007人次,分别是被调查的4所民营专科医院1540人次、1514人次和19987人次的2.3倍、2.4倍和8.6倍。由此可见,目前医疗市场上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局面基本尚未改变。

3.收费标准比较

“收费价格放开”是医院分类管理政策给予营利性医院的唯一比较明确的优惠措施。但是调查显示,由于社会公众已习惯于将医院视作“社会福利性公益事业”,包括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观念也仍未转变,营利性医院实行“价格放开”不仅难脱“乱收费”的嫌疑,而且无疑是主动脱离市场的“自杀”行为。因此,目前被定为营利性的民营医院,不仅尚无一家敢于实行“价格放开”,而且为了与公立医院争夺市场,绝大部分采用降低收费标准来吸引患者。其中每门诊人次费、住院病人床日费用、出院者人均住院费及高血压脑梗塞等单病种费用,民营医院都低于公立医院。

4.公立医院不包括财政补贴)

调查显示,目前医院的经济状况公立医院明显好于民营医院,综合医院又好于专科医院。

目前,公立医院凭借长期经营中形成的优势和规模效应,在社会医疗消费总量中,仍占有90%以上的份额,而民营医院多数仍处于“小打小闹”的状况。2002年度3所公立综合医院的最高业务收入达到1.7亿元以上,平均达到1.3亿多元,3所民营综合医院最高业务收入仅600余万元,平均不足500万元,公立综合医院的年业务收入超过民营综合医院26.8倍。2所公立专科医院与4所民营专科医院相比,两者也相差3.51倍。

在医院经济支出方面,尽管民营医院普遍采取精简机构、精简人员等积极措施,努力降低运营成本,但年支出占年收入的比例仍高于公立医院,最根本的原因是:(1)已经实行的职工平均月工资超960元需缴纳33%的企业所得税,约占民营医院总收入的2.51%~7.71%,平均为4.75%;(2)规避医疗风险的“医疗责任保险”费用和医疗广告费,约占民营医院年收入的6%~10%;(3)民营医院担负的各类社会公益义务的支出约占年收入的1%以上,其中康宁医院的年支出达56.12万元,占年收入的3.76%.公立医院的公益支出已从财政补贴中得到补偿,民营医院却至今得不到应有的补偿。

在医院税前结余方面,公立综合医院超过民营医院近44倍,公立专科医院超过民营专科医院36倍以上。

5.医院税费负担预测

由于目前国家相关税法中尚无有关医疗机构税费的专项规定,营利性医院免税期满后,税务部门将比照服务性企业向营利性医院征税。由此,营利性医院将面对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义务兵优抚费、水利水电建设基金、地方养老基金、超960元工资部分的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和企业所得税等10多项税费负担。本次调研仅对其中6项主要税费进行了预测,包括营业税(业务收入的5%)、城市维护建设税(营业税的7%)、教育费附加(营业税的4%)、水利水电建设基金(总收入的1‰)、地方养老基金(总收入的5‰)、工资超960元的33%企业所得税。结果显示,6项税费已占营利性医院总收入的10.11%,而民营综合医院的年结余只占总收入的14%,民营专科医院的年结余仅占总收入的1.32%,两者平均为7.66%,税收比例远远超过了结余的比例。

6.医院税费负担能力分析

调查显示,目前公立医院每年虽有一定的收支结余,但只够用于发展业务、增置设备;民营医院尚未摆脱“生存问题”,如发生巨额税费,则至少有70%以上的医院无法生存(见表4)。

三、讨论和建议

1.调查发现,目前政府对营利性医院实施的税收政策,存在诸多无法可依、与理不通、与情不符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商榷。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由于营利性医院是新事物,国家现行税法和相关法律均无医院纳税的规定,同时,迄今为止最高政府机构———国务院也未颁布营利性医院如何纳税的具体行政法规。因此,目前税务部门决定参照服务性企业征收营利性医院各项税收,无法律依据,不符合法律程序。

(2)营利性医院与非营利性医院的划分,不尽符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当前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对医疗消费的经济承受能力还较差,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普遍存在,尚无条件实行医疗价格的放开,无论何类医院都还较难摆脱“政府实施一定社会公共福利”的义务,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营利。此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由于财力的制约,卫生投入虽逐年增加,但尚无包办卫生事业的能力。公立医院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积极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努力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公立医院的年人均收益比民营医院高出5.57万元(39.8%),如以收支结余作标准,真正营利的是公立医院。因此,笔者认为目前温州市的民营医院只是实行了企业化管理,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只存在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之分,不存在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区别。

(3)现行税收政策的应纳税费超越营利性医院的实际承担能力。调查显示,目前温州市公立医院税前收支结余占收入的比例为16.8%,民营医院为7.7%,但是,仅以现行税收政策规定的六项主要税费测算,其中公立医院应纳税费占收入的比例为12.4%,民营医院为10.1%.据此,如各项税费全面发生,现存民营医院将因巨额亏损而无法生存,同时也使公立医院对改制望而却步。

(4)现行税费政策的税种设置不尽合理,未能体现医疗单位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例如,现行税收政策规定,营利性医院职工工资(含奖金等)超960元(浙江省标准)上限的部分,比照服务性企业先由医院按33%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再由个人缴纳个人所得税,仅此一项就占了民营医院税费的39.8%.医疗单位是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高风险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职工队伍中各类技术人员占75%以上,与以普通员工为主体、从事简单劳动的服务性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现行税收政策不加区分地采用简单的“比照”方法,造成的结果是民营医院被迫降低工资标准(目前民营医院的平均工资比公立医院低40.27%),致使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无法提高。

此外,民营医院在依法缴纳了职工养老金后,还需重复缴纳地方养老基金;卫生和教育同为社会“公益性事业”,民营医院却需向教育事业缴纳“教育费附加”等等。

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并强调了要“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同时,还规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等优惠政策。但是,对营利性医院实施的现行税收政策,严重制约了民营医院的健康发展,不符合《决定》的精神。据此,应尽快制订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操作性强的营利性医院税收政策。

(1)要把营利性医院与服务性企业区分开来,营利性医院应当与公立医院一样,同属“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服从卫生行业管理,承担社会公共卫生义务。

(2)在人民群众对医疗消费的经济承受能力尚有较大局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卫生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以较低廉的价格,为人民群众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不宜正面鼓励医疗单位以“营利”为目的,同时也不利于消除群众的误解。为此,建议将“营利性”医院改为“经营性”医院,凡定为经营性的医院均应根据新订的税收政策照章纳税,非经营性的医院免缴税收。

(3)作为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高风险产业,医院从创办到形成一定的服务能力,必须要有较长的原始资本积累过程,特别是在软件建设方面更需较长的周期,因此,新制订的税收政策应适当放宽新办营利性医院的“免税期限”,建议从现行的3年放宽至5年。

(4)新制订的税收政策,应当充分考虑营利性医院的实际税负能力,使营利性医院在承担纳税义务后,不仅具有继续再生产的能力,而且使投资者也能取得合理合法的回报。据此,建议将税负总量控制在占收入的5%左右。

(5)为了有效控制税负总量,必须适度精简税项、降低税率。目前,营利性医院与非营利性医院的根本差别突出反映在经济收益的分配上,非营利性医院的盈余只能用于医院的发展,营利性医院的盈余允许投资者从中取得合理的回报。据此,建议新的税收政策应当重点强化“所得税”的征收,放宽其他税种,取消超工资标准部分的企业所得税,为营利性医院开展合理的人才竞争创造平等的条件;取消地方养老基金、教育费附加等不甚合理的税种,减轻税收负担;允许营利性医院承担社会公益义务的支出抵扣应纳税款,以体现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

(6)为了保障现有营利性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建议在新的税收政策出台前,暂停现行政策的执行,或者延长营利性医院的免税期限。

公立医院总结篇4

关键词:财政部门 财务报告分析

一、撰写原则

公立医院遵循《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其财会制度较之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有着明显的差别,也同时必须符合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初衷。为此,公立医院应立足于《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正确、全面、直观地进行分析,为主管部门以及最终财政部门汇总财务报告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撰写内容

(一)公立医院基本情况

1.公立t院总体概况

包括公立医院全称、明确为当地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属的事业单位、具体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法定代表人姓名、公立医院地址、开办资金等信息;办院宗旨和业务范围;医院等级、业务特点、业务专长、占地面积、建筑面积、核定床位数、实际开放床位数、医院内部管理模式、在编职工人数、高级职称卫技人员数、上年度年门诊量、出院病人人次等基本信息。

2.年度预算执行情况

通过计算预算收入执行率、预算支出执行率,对比分析预算执行率情况,寻找并记录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促使及时采取措施。

3.绩效考核执行情况

根据上年度年初公布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绩效考核指标通知要求,分别核算门(急)诊患者平均费用增长率、住院患者平均费用增长率、药占比、抗菌药物占比、基本药物使用比、规范收费达标率、医保可报比例、先诊疗后付费使用率、床边结账服务覆盖率、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管理费用占业务支出比例、净资产增长率、人均收支结余等指标,对照年初预定标准,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

(二)公立医院财务状况

(1)撰写出截至上年12月底,该公立医院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余额,比年初增长额度及百分比。具体描述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事业基金、专用基金、待冲基金等项目的情况。

(2)分析该公立医院上一年度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增减的主要集中项目。

(3)资产提供的公共服务能力状况及原因分析,这应是财务报告分析重点撰写的内容,主要是分析提供的社会服务能力的变化及原因。

(4)资产运营情况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等指标的值,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与建议,提高国有资产利用效率。

(5)风险管理指标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指标的值,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与建议,以便于采取积极措施化解债务。

(6)发展能力情况分析,分别核算对比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净值率的余额以及比年初增长额度及百分比。

(三)公立医院运行情况

1.收入情况

撰写出报告年度该院医疗收入总额、同比增减额度及百分比;分别解析门诊收入、住院收入总额、同比增减额度及百分比;剖析医疗收入结构,分类对比分析药品性收入、检查性收入、劳务性收入和其他性收入增减情况、特殊增减项目原因分析及建议;重点剖析财政基本补助收入、财政项目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的总额、同比增减额度及百分比、构成项目等,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重点关注公立医院出租房出租申报、招标、租金上缴及返回的执行情况。

2.成本情况

撰写出报告年度该院医疗成本总额、同比增减额度及百分比;剖析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七大医疗成本总额、构成、增减原因,特殊增减项目原因分析及建议,重点剖析“三公经费”控制过程及结果,归纳公立医院该年度成本增长的主要因素,提出控制的意见与建议;重点剖析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科教项目支出的总额、同比增减额度及百分比、资金使用去向等,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3.计算并对比分析反映公立医院收支管理情况的指标

包括每门诊人次收入、每住院人次收入、每门诊人次支出、每住院人次支出、门诊收入成本率、住院收入成本率、百元收入药品卫生材料消耗、人员经费支出比率、公用经费支出比率、管理费用率、药品卫生材料支出率、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等,全面反映公立医院该年度收支情况及原因,以便于进一步挖掘公立医院内部管理的漏洞与潜力,提升管理效益。

4.结余情况

撰写出报告年度该院结余及剔除财政补助收入后的结余总额、同比增减额度及百分比;计算业务收支结余率,以总体把握公立医院当年结余情况。

(四)公立医院财务管理

(1)全面反映该院报告年度预算数、预算执行情况,执行差异率超过10%的项目原因分析,提出下一步改进措施。

(2)真实描述当前该院内控管理情况,主要有组织架构搭建情况、内控手册编制情况、基础性评价自评得分及扣分原因、组织职工学习情况、风险自评简要结果、改进措施及建议等。

(3)相对全面地描述资产管理情况,包括报告年度资产清查、申请报废、目前待报废资产等情况,对于政府投资项目在建工程,详细描述工程形象进度、已投资金额、计划结决算进度、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及问题、改进措施及建议等。

(4)详细阐述采购计划可行性绩效评价结果及采购计划执行后绩效评价结果。

(5)阐述公立医院现有财务人员结构情况,包括年龄结构情况、职称学历情况、培养继续教育情况、人才引进情况等,提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五)政府部门分析指标

运用固定公式计算、对比分析资产负债率、收入费用率、现金比例、流动比率、固定资产成新率、公共基础设施成新率等共性指标,为横向对比分析提供依据。

三、撰写体会

(一)服务共性

政府财务报告涉及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统一归集是重中之重,也是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最基本要求。为此,公立医院应切实遵循相关编制要求,服从主流单位要求,服务于共性需求,尤其是在科目归属、往来应收应付冲销等细节上注重衔接、披露与剖析。

(二)体现个性

由于公立医院财会制度的独特性,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既应满足于总体分析需要,更要进一步分析公立医院的特性情况,以便于各级主管部门全面、深入地了解数据差异的原因。

(三)内容全面

公立医院在撰写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分析时,应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步梳理财务报告的所有数据信息,并结合其内外部环境,全面反映公立医院的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等信息。

(四)剖析深入

公立医院总结篇5

关键词: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保基金

近年来,我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深入推进,特别是为了彻底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在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中,普遍实行了医药分开,对公立医院的药品加成严格控制,零差率销售药品,这对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公立医院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主动由“以药养医”转变为以考核医疗技术服务来实现。按照公立医院改革的有关要求,深入分析公立医院改革对公立医院自身经营以及医保基金的影响,加强公立医院医保管理以及内部经营管理,已经成为公立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背景及有关内容概述

推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基本医疗服务的质量、效率,并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平属性,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多元化的健康需求,不断提升公立医院的运营绩效。在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中,影响意义最大的就是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改革有关内容,要求公立医院彻底破除存在的各种逐利机制,对公立医院的医疗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检查行为进行规范,同时确保公立医院的门诊、住院次均费用低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总的来说,综合改革主要是要求公立医院调整医疗服务项目收费,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以医疗服务项目对冲补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缺口,同时降低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涉及到公立医院医疗保险基金运作以及公立医院经营管理的改革内容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第一,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方面的改革。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方面的改革,主要是要求在确保公立医院运转可持续,国家财政投入稳定、医疗保险基金在可承受范围以及群众医疗负担不提高的基础上,对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方案进行改革。在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案中,总体要求对医药价格加强监管,可以适当的提高门诊检查、外科手术、医疗护理、床位、中医等与医务工作者技术劳务有关的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控制各种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逐步的推进各种以病种、床日、服务单元等方式的定价机制,提高公立医院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的自。第二,医保支付方式方面的有关改革。医保支付方面的改革,主要是更好地发挥医保基金的作用。就具体的改革内容来说,就是在公立医院实施医保总额预付制的基础上,逐步的推动实施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和服务相结合的付费方式。同时在医疗保险管理方面,逐步引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作为定点医疗机构的公立医院之间的协商和风险分担机制,以确保更好地发挥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以及诊疗费用的引导和监督约束作用。第三,药品和耗材费用控制方面的改革。在药品和耗材费用控制方面,主要是按照国家药品招标采购办法,满足参保用药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调整临床用药的结构,特别是严格控制高价、次高价用药比例。同时,在公立医院的医用耗材方面提高公开化、网络化水平,保证采购价格的公平合理。

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医疗保险基金的影响分析

(一)公立医院的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出现总额增长的问题

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表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并未给公立医院医疗保险基金支付造成较大压力,虽然公立医院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增多,但是增长幅度有限,整个基金的运行仍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主要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虽然控制了药品价格,但是也是在总额预付制的基础之上,要求公立医院进一步加强了预算总额、次均住院费用、住院天数以及次均住院费用的管控,超标费用得到了控制。

(二)药品收入在公立医院的总收入中的比重得到了控制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推进实施,药品收入在公立医院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得到了严格控制,而医疗收入则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以药补医的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了医务工作者的劳动价值,公立医院的整体收入结构相比较来说更加合理。

(三)参保人员个人自费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

在政策调整实施以后,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住院政策范围内的个人自付比例、住院总费用等个人承担的费用比例将会有所提高。虽然医疗保险政策不断完善,通过二次补偿、大病保险以及特药等,也可以增加个人自费报销,但整体来说,参保人员个人实际支付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

(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还需要不断改进完善

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实施以后,医保基金相当一部分的支付与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相挂钩。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定价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由于在改革的初期阶段,医疗服务项目按成本定价的机制还不够合理完善。

三、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背景下公立医院医保管理改进策略

(一)公立医院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管理

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公立医院医保管理方面的要求更高。特别是在总额预付制的条件下,以及医保支付方式的改变,更要求医院应该加强内部医保管理,避免在医保方面出现各种违规问题。具体来说,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医疗服务自主定价得以实施,更应该注重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医疗费用的规范控制,以确保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控制的规范合理。公立医院应该探索实施医疗服务质量与医务工作人员个人收益的挂钩,并加强对医生诊疗行为以及费用控制的评估监督,对存在各种滥用药物以及过度诊疗的问题严肃处理。

(二)不断改进提高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财务管理

在总额预付制的模式下,要求公立医院应该进一步提高内部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保证各项医疗结算业务的准确。公立医院应该以内部的成本核算作为突破口,重点通过成本核算来杜绝医疗行为中可能出现的不必要诊疗项目,以降低公立医院的诊疗成本,节省医疗费用,同时提高有限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不仅是公立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的实际需要,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改进医患关系也非常重要。

(三)严格执行国家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相关政策要求

公立医院对医保基金的管理,应该严格以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为遵循,特别是配合做好医保控费有关的工作。在公立医院内部,应该配套建立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控制机制,制定住院、门诊次均费用定额等相关考核标准,控制公立医院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外的医药服务费用比例,缩小参保人员医保基金政策范围内报销与实际支付的差距。同时,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价格,完善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尽可能的通过集中采购、医保控费、规范诊疗行为等措施降低药品、器械、耗材费用,避免增加患者就医负担。

(四)提高公立医院医保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合理的使用信息化技术来加强医院医保管理也是重要的内容。公立医院应该为医保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的医保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系统监控病人的医保、医院收费超标的问题。特别是通过信息系统数据的整理分析,促使公立医院的内部科室缩短住院时间,协调治疗时间安排,加强药品的监管,提高公立医院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四、结束语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于提高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促进提升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水平非常有利。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中,作为公立医院应该全面深入分析改革带来的具体影响,加强内部管理尤其是医疗保险管理,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

作者:梁宇鑫 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陈清梅,尹爱田,秦雪.公立医院扭转以药补医改革补偿机制研究述评[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

[2]傅炽良,阳建民.深圳市实施药品零加成政策对公立医院住院费用的影响[J].中国医院管理,2013

公立医院总结篇6

2010年,为促进公立医院改革,转变卫生部门行政职能,鞍山市根据全国统一部署,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明确了公立医院改革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和时间节点。

2011年2月,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任主任,国资、发改、人社、财政、卫生、医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研究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加强日常管理工作。组建了市公立医院管理局,具体承担19家市属公立医院资产管理、财务监管、法人代表聘任、签订年度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以及组织实施绩效考核等职责。

2011年,选择在双山医院、妇儿医院、长大医院3家公立医院开展了首批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按照设计的新的管理体制和规定程序,完成了医院院长的选拔聘任工作,组建了新的管理团队,落实了公立医院的独立法人地位,明确了院长的目标责任,制定了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012年,在第一批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第二批5家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深入研究和创新医院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外部监督机制,逐步探索出了一套符合鞍山市公立医院运行实际的治理结构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创新医院管理体制,明确顶层设计总体框架。按照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原则,制定了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方案,设计了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基本框架,按照“三会”(医管会、监事会、职代会)、“一层”(以院长为核心的经营执行层)、“两派驻”(派驻纪委书记和总会计师)的模式建立起分权制衡、责权明晰、公开透明的公立医院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办医主体,细化责权分工,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使公立医院按照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运行发展。

医管会:为公立医院管理的高层议事、协调、决策机构。负责确立公立医院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制定公立医院监管规则和经营者选聘办法。医管局受市政府授权举办和管理市直属公立医院,代表市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行使投融资决策权、资产处置权及医院院长选聘权。

监事会:为公立医院外部监督机构。负责对医院管理层贯彻执行卫生工作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医管会的决策和决议情况、医院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情况、医疗质量和效率、财务预算和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人力资源和绩效考核等进行监督与管理;负责保障国家利益、医院利益和员工利益不受侵犯。监事会对医管会负责,由医管、财务(审计)、人力资源、纪检监察、各医院党委书记、纪委书记、总会计师等相关部门和人员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并向医管会汇报工作,履行医管会安排的其他监督职能。

医院职工代表大会:为公立医院内部重大事项决策和监督机构。负责审议院长的工作报告、医院总体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改革方案、财务预算与决算等重大问题;审查医院奖惩与分配办法等方案,以及其他与职工合法权益有关的基本规章制度、福利事项等;民主评议和监督医院各级领导干部。

以院长为核心的经营执行层:为公立医院日常管理的执行机构。具有医院的经营管理权、经济分配权和人事用工权。院长是医院的法人,受医管局委托,具体管理医院日常工作,对医管局负责,并接受上级监事会、同级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实行职业院长选聘制,及由院长提名副院长的院长组阁制。

医管局派驻人员:医管局向公立医院派驻纪委书记和总会计师,作为经营执行层的成员参与医院日常管理,为公立医院内部日常监督机构。

(二)创新医院运行机制,激发内在动力。积极改革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引领医院从“增人员、增设备、增床位”的外延式发展向“强管理、强技术、强服务”的内涵深化式发展转变,从以创收为导向的营运方式向以绩效能力为导向的营运方式转变,比较好地改变了公立医院长期以来存在的机制不活、效率不高的状况。

1、建立用工新模式。以“总量控制,动态管理”为核心内容,建立新的人事用工模式,实行全员聘用,实现人员能进能出。一是敞开进口,赋予医院用人自。先后制定了《鞍山市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鞍山市合同制护士管理暂行办法》和《鞍山市高端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建立了人事用工分类管理制度,开放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两年共自主招聘高端人才53人、合同制护士242人。实行职称“评聘分开”,凡具备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可参加职称申报,医院根据实有人员和有关标准核定岗位数自主设岗聘任,解决“僧多粥少”的问题,稳定职工队伍,大大调动了职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打开出口,妥善安置分流人员。积极探索问题医院退出机制,首先是将医院员工在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内实施劳务分流,人员关系保留在原医院,解决人员工作和收入问题;其次是实施医院转型,将有条件的医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次是将医院的资产通过一定形式变现,解决医院转型和所有分流人员的遗留问题。这是一种公立医院退出机制的创新模式,有利于建立起运营高效、健康的医疗服务体系。

2、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开展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以绩效评价为基础的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施绩效分配制度,实现薪酬能升能降。将职工薪酬与业务收入脱钩,改变单纯以经济收入决定绩效的办法,把医疗质量安全、医德医风、患者满意度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实现了“一岗一薪,易岗易薪,岗动薪移”的新型分配机制,有效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实施护士垂直管理,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工作综合管理,统一调配“人、财、物”。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开展护理量化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艰苦岗位有人愿意干,同时也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和落实。

(三)完善外部监督机制,确保医院的公益属性。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科学管理和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引导医院走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之路,促进医院社会效益、运营效益最优化。

1、实施分类管理。根据医院改革进程,分类建立了医院责任指标体系,对已实行内部运行体制机制改革的医院实施委托责任状管理,对未实施内部机制改革的医院实施目标责任状管理,使医院的目标责任更加明确,院长的责权利更加明晰,调动了积极性,增加了内部活力。创新建立了新的考核体系和标准,研究提出了“社会指标、效率指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发展指标”五个维度的考评新架构。制定了《鞍山市直属公立医院年薪制管理办法》,建立了市属公立医院院长激励约束新机制。下发了《鞍山市公立医院院长绩效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强化了对公立医院院长的考核与评价,使考评方法更加精细科学、贴合实际,更具有操作性。

2、创新评价方法。为提升公立医院管理水平,探索实施了“第三方”评价机制。一是聘请了“第三方”权威机构的专家团队,全程参与对医院的考评,客观真实地评价医院运行中的成绩和不足,对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分类、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为开展专项治理提供方向。二是聘请中介组织开展医疗服务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评价,认真查找医疗服务中的短板,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首先是调查对象由住院患者改为了出院患者,实施入户调查;其次是将住院门诊分开调查,更广泛地收集患者意见;第三是增加样本数量,提升调查可信度。经过改革,2012年开展的第二次患者满意度“第三方”评价,患者综合满意度比2011年同比提高了3.1个百分点。三是推行“主治医生出院后回访、医院专职人员回访和医院纪委抽查回访”的医院内部三级回访制度,倾听患者心声,主动发现和弥补存在问题,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四是在考评体系中设立了“社会指标”,将政府各部门对医院的监督管理结果纳入考评体系。同时聘请社会医疗服务监督员,参与医院的医疗服务管理,实现社会监管。实践证明,这些措施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患者感受、社会评价和医疗服务需求,对于改进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推行精细化审批制度。为维护医院资产运行安全,推行预算制和资产投资审批制,加强了医院的财务管理。一是为细化资产管理,医院预算须经院长办公会讨论确定,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上报医管局审核批复后执行。二是加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对外投资的管理,不断强化成本管理,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对成本形成过程中的耗费进行严格控制。

“三会、一层、两派驻”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的建立,使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公益性质进一步体现。通过成立医管会、医管局,明确办医主体,设置权力分界,实现了管办分开,初步建立了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有效实现了公立医院的成本控制和资产监管,医疗运行和质量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通过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明确了院长的目标责任,使医院运行及管理自进一步加大,充分调动了管理层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内在活力。通过实施以“松绑放权”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通过签订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把质量、效率、服务、社会满意度和成本控制、人均医药费用增长幅度控制等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将考核和评估结果与院长任免、奖惩和医院财政补助、工作人员平均收入水平等挂钩,让医院行为与政府目标高度一致,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得到了较好体现。通过加大公益性投入,改善就医环境、就医流程,实现了方便看病、舒适看病;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基本药物、同级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实现了便宜看病,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医改成果,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公立医院总结篇7

关键词:公立医院;绩效分配模式;思考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引言

在我国,传统的公立医院绩效分配模式为收支结余分配模式,医生的奖金往往与收入相关。这种分配模式有很多弊端,不能有效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公立医院绩效分配模式的几点缺陷,再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绩效分配模式的设想。

一、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绩效分配模式的弊端分析

(一)效率低下

由前文可知,传统的公立医院绩效分配模式为收支结余分配法。即科室奖金等于(收入―成本)*提成比例+/-单项或综合考核金额。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鉴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工作总量与收支结余没有必然联系,21世纪是信息时代,一切讲究效率优先,绩效分配也不例外,采用这种分配模式会导致不同部门、不同病种之间的不平衡。难以反映实际工作量和服务质量。

(二)按劳分配不合理

收支结余受资本投入、技术、病种、人员、工作量等诸多因素影响,受分配者不占有生产资料,因此其付出的劳动不能以收支结余来评价。由于绩效分配的关注点是科室的收入和成本,当对临床不同科室给予相同的分配系数时,不同项目差别就仅仅体现在收费价格上,无法全面考虑医疗项目的服务成本和资源投入情况。这种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医疗技术的发展。

(三)没有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公立医院虽然是非盈利性单位,但也要追求相对稳定的经济效益。医疗收费价格是政府定价,但医疗服务价格背离实际的情况不在少数。主要是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不够完善,既要打破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员工收入差距过大,但因为两方面平衡掌握不到位,致使公立医院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绩效分配模式的公平性,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甚至出现“看病难”、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除此之外,不同科室二次分配不合理,间接弱化了质量考核。

(四)控制成本效果不佳

我国公立医院在成本控制方面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可变成本即随着工作量的变化而变化,可以人为控制。而设备老化、房屋折旧、人员工资等固定成本却不可控制,但它们却往往包含在绩效分配模式影响因素中,意义不大却可能导致绩效分配不合理,科室之间不协调。

二、完善我国公立医院绩效分配模式的设想

(一)设立分配模式类别,综合治理

公立医院部门众多,按所有部门工作性质不同,将公立医院绩效分配模式分为四大类别。

1.医生绩效

医生工作总量、技术难度、风险系统各不相同,绩效分配模式相对复杂,因此其绩效分配模式设计原则务必简洁明了。假使医生绩效核算公式为:医生绩效=(医生工作量*绩效费-可控成本)*质量考核分数;医生绩效费=单价*绩效费率。该公式通过比较医生在医疗服务中投入的不同资源的成本高低来计算每次服务的相对值,同时结合服务量和服务费用总预算,可将所有医疗项目的成本核算出来。此公式的设计原则主要为:药品材料完全排除;项目必须为医生亲自操作;分配比例随着技术、风险的升高而提高等。

2.护士绩效

护士绩效可以不完全于医生绩效,可以按照医生绩效的一部分比例确定护士绩效总额,护士绩效再进行二次分配,根据接收病人总数和输液次数来计算工分。由此护士绩效可采用如下设想公式:(护士绩效总额/总分值*科分值+上年度可控成本-本年度可控成本)*质量考核分数。

3.医技绩效和行政后勤绩效

医技绩效根据检查项目收费和成本确定绩效费,比较容易制定和执行。而行政后勤绩效制度是在前三种绩效模式的基础上设定出来的。其可按如下公式执行分配:[(医生、护士、医技绩效平均数)*比率+上年度可控成本-本年度可控成本]*质量考核分数。这种方法理论上可行性很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无法决定医疗成本项目的核算和物价收费,对质量考核指标的合理性无法准确控制。

(二)调动员工积极性,加强宣传

为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首先需从绩效目标和绩效规划方面入手,做到量体裁衣符合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再与员工进行密切沟通交流,以便做到公立医院绩效分配体系更具人性化。与此同时,宣传工作适当加大力度,21世纪是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公立医院可以将医院绩效分配制度信息公布于医院官网,定期更新,以便使员工及时了解绩效评价目标与规划。除了互联网,报刊、电视、广播均可作为宣传我国公立医院绩效分配制度的渠道。

(三)建立科学可行的绩效评价体系

只有绩效分配模式科学可行,员工才会积极参与到改革中来。医院可以开展这方面的知识讲座,增长员工学时和热情。另一方面,绩效分配体系的改革成果应能够迅速深入运用到医院的管理与日常工作中去,这样才能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潮流。此外,公立医院的社会效益也至关重要,它是医院经济效益的保障。包括医疗质量、科研成果及医疗效率,即常说的软实力。医院提升软实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公立医院在医疗领域中的竞争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完善我国公立医院绩效分配模式,就必须建立明确的绩效分配模式类别并充分考虑其科学性和可行性。除此之外,构建坚实的群众基础可以进一步通过公开透明的量化指标来提高医院的绩效管理水平,虽然上述设想在短期内不能得以完全实践,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公立医院绩效分配模式将会得到真正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程之红,蒋平.对完善我国公立医院绩效分配模式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1,09:39-41.

[2]钱群.对现阶段我国公立医院绩效分配模式的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01:15-16.

[3]鄂琼,陈英耀.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的现状与问题[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05:292-294.

公立医院总结篇8

摘要公立医院采取科学的绩效管理方式,有助于激发知识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其中绩效考核是公立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考核在基础管理、薪酬管理、培训开发、促进沟通等方面都有着重大作用。本文强调了绩效考核在公立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分析指出了在实施绩效考核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及加强绩效管理地相关策略。

关键词公立医院激励管理绩效考核问题及策略

随着公立医院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及对公立医院管理制度的全面改革,绩效管理已经成为提高公立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而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模型发挥效用的关键。所谓绩效考核是指医院在既定的工作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医务人员过去的工作行为以及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结果对员工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无论公立医院处于何种发展阶段,绩效管理能有效促进医院及医院人员个人绩效的提升,还能促进医院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的优化,从而对于提升医院的竞争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绩效管理对于处于成熟期公立医院而言尤为重要,医院管理中没有有效的绩效管理,医院的管理水平就得不到提高,从而就会阻碍公立医院的发展前景,由此可见绩效管理是公立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

一、绩效考核体系及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其目的是通过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体系来评估医务人员的工作业绩及效果,从而为员工的薪酬提供依据。但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缺乏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

由于公立医院是属于公立性质,一些医院领导者在工作中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在医院管理者缺乏绩效管理意识,缺乏一套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极大地阻碍了绩效管理在公立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并且现在大部分公立医院的绩效管理还在沿用传统考核制度,不同工作人员使用同一考核标准进行绩效考核的,因这种绩效考核方法具有笼统性,难以真正反正出各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及效果,从而使得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由于绩效管理体系缺乏完整性,导致绩效管理作用难以发挥。

2.绩效管理与战略目标脱节

绩效管理的根本目标是通过不断提高医院和医务人员个人的工作业绩及效果来实现医院的总体战略目标,而绩效计划是根据提高工作人员绩效目标和实现医院总体战略目标制定的。然而大部分医院却没有明确区分战略目标、绩效目标和绩效计划,工作人员对其缺乏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得知医院的发展战略,不能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导致绩效管理与战略目标脱节现象的发生。

3.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

绩效计划是根据医院总体战略目标而制定的,其所制定绩效计划的实施需要医院管理者及医务人员共同参与的过程,并且绩效考核还涉及每个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医务人员有权利得知了解其绩效计划,以便共同实现其总体战略目标。但大部分公立医院在绩效计划的制定过程中缺乏工作人员的参与,按医院管理层意思去制定,缺乏与下级工作人员的沟通。再者管理者没有意识到绩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对绩效考核结果不进行过多分析评价和及时反馈,没有显现出绩效管理的真正作用导致工作人员的绩效难以有其本质性的提升,阻碍了医院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绩效管理的相关策略

绩效管理是提升工作人员的绩效和实现医院总体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对其公立医院管理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如何加强绩效管理,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明确医院绩效管理职责

医院绩效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系统地对一个医院或员工所具有的价值进行评价,并给予奖励,以促进系统自身价值的实现。全力推进绩效管理工作,将绩效管理与公立医院各管理有机结合,最终达到提高医院绩效目标的目的。

2.树立科学绩效观

绩效管理作为提升工作人员绩效和实现医院总体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在医院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绩效管理中,应摒弃一些陈旧的管理观念,努力开发建立一些符合现代医院情况的绩效管理计划,树立科学发展观,从而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

3.建立绩效管理的反馈机制

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反馈不仅能使医院管理层及时掌握工作人员的绩效水平和了解实现总体战略目标的进展情况,还能让工作人员认清自身的工作业绩及效果,了解其在工作过程中的不足。医院通过对绩效考核结果的研究分析,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用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绩效水平,共同实现医院总体战略目标。

4.建立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

要想建立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首先需满足以下条件:明确部分和科室的职能及职责,确定各部门职位,完善全院所有职位分析,制定出职位说明书。这是制定绩效计划和目标的基础。绩效考核体系是一整套评估体系,在绩效考核体系中,各工作环节是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应重视每个环节的工作。而绩效计划和持续的沟通是绩效考核的基础,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只有制定优化绩效方案和保证沟通工作的不断进行,才能发挥绩效考核的真正作用,使得医院与工作人员能得到共同发展,从而促进医院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其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体系,必将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医院应对其多加重视,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促进工作人员绩效的提升,增强医院的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医院的总体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杨银学,卜让吉,丁惠敏.医院绩效评估的探讨.中华现代医院管理.2005(4).

[2]唐维新,易利华.现代医院绩效与薪酬管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

公立医院总结篇9

关键词:管理会计;公立医院;财务管理

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使得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逐渐提升。因此,我国进行了医疗体系改革,其中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颁布及施行,推动了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方面的发展,但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应对其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改进策略,来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进行加强。

一、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组织架构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疾病的种类以及患病人数在逐渐增多,且疾病谱愈加繁多复杂,医疗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断的创新,这就对公立医院的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公立医院若想对自身的服务进行提升,最重要的便是在确保患者治疗方面安全有效进行的基础上,尽可能以最低的成本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服务,但目前阶段公立医院之中市属的三级医院大部分在财务管理组织架构方面并不完善,也未对总会计师对相关管理模式进行应用,无法达到财务管理的要求,使其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发展产生了限制[1]。

(二)缺乏科学合理的岗位配置,无法满足体系建设需求

在现代化发展之中,公立医院若想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就应进行与管理制度相对应的财经管理组织结构的构建,并依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强化成本管理并做好风险控制工作,以此来形成新的管理模式。在进行公立医院的实际管理时,应对管理会计体系进行构建,并以此来实现医院财经的科学化精细管理,从而优化相应的流程,以此来提升财务管理组织的效率。但,依据对多家医院的财务报表及调查情况显示,许多公立医院都缺乏科学合理的岗位配置,且存在核算岗位人员配置不足的现象,尤其是在管理岗位上的人力资源与传统财务核算相比极为缺乏,这也反映出医院在进行管理会计控制系统构建时,对体系整体的认知及设计存在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岗位配置。

二、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改进策略

(一)推进医院总会计师制度,优化组织管理构架

随着我国医疗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管理体系的构建变得极为重要,此时为进行现代化医疗体制的构建,应建立相应的独立化、专业化的财务团队,使其负责日常的资源归化及相应的决策工作,以此来确保公立医院总体的良好运营。同时,还应建立并完善总会计师制度,加强财经管理组织体系的构建,促进公立医院财经管理趋于精细化及专业化。公立医院在进行改革时,所作出的发展规划及决策调整都会对资源的配置及使用效益产生影响。因此,财经管理工作的质量及水平会对医院改革与发展的质量及水平产生直接影响。而总会计师制度本身是财务经营管理组织及人员的保障,应进行积极的建立并完善,以此来对公立医院财经管理相关领导结构进行优化,促进相关财务活动的专业化、高效化发展,满足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需求。

(二)强化财务管理职能,建立并完善管理会计体系

若想促进公立医院管理制度的发展,首先应对自身的整体发展战略进行明确,科学合理的进行核算职能及管理职能的定位,建立能够与公立医院改革相互适应的财务管理组织结构,对财务管理职能进行强化。且应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建立总会计师相关制度,进行以总会计师为领导,财务部门集中管理的统一、分级的专业化财务管理组织架构实现财务管理职能与传统财务核算职能的分离与协作。此外,公立医院财务部门应对享有的岗位进行分类管理,使财务管理岗位能够发挥管理会计职能,其主要是对医院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进行运用,并统筹管理运行的全过程,以此来对风险进行规避,并能够强化内部的监控体系,为决策提供支持;而财务核算岗位主要完善进行医院的相关财务核算业务,需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提供可靠的会计结算结果,并完成相应的对外财务报告。在进行科学合理的财务岗位设置的基础上,还应依据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收支情况、资产规模等方面,来进行岗位人员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

(三)加强财务队伍建设,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随着公立医院财务部门的职能转化,促进了医院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此时医院应加强财务队伍建设、培养及转型。且在进行财经管理人员的培养时,不仅仅要注重对相关人员在信息经济学、管理技术、卫生经济学等方面的培养,还应加强相关人员对管理会计相关体系构建方面的认知,并在进行综合知识集成培训时,注重管理人员对知识的运用及实践经验的积累,以此来构建系统人才培养体系,做好人才储备工作[2]。

三、结论

总而言之,基于管理会计视角下,为促进我国公立医院的整体良好发展,应采取推进医院总会计师制度,优化组织管理构架、强化财务管理职能,建立并完善管理会计体系、加强财务队伍建设,做好人才储备工作等方面的措施,使公立医院在加强管理及核算的同时,做好资源、岗位的配置及人才的储备工作。

参考文献:

公立医院总结篇10

【关键词】法人治理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迫切性;必要性;作用

一、法人治理公立医院的特性及建立总会计师的政策需求

1.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是推进卫生事业单位改革需要建立的也是新医改下的产物,其是以财政补偿、编制创新、岗位设置、用人自主、监督评议为重点的外部保障机制与以运行管理、绩效考核、收入分配为重点的内部管理机制相结合的公立医院核心。

2.法人治理公立医院就其目的是构建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同时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特别规定: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条例》规定: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设置总会计师;事业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根据需要,经批准可以设置总会计师。

因此,积极推动在法人治理公立医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既是医院改革与发展地需要,也是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的需要,同时又是医院持续、健康发展和贯彻执行《会计法》的需要。

二、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的迫切性

随着国家对医院改革措施的逐步实施,医院如何合理地配置医院资源,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果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无论是承担的任务,还是面临的环境和形势,都迫切要求在医院设立总会计师制度,形成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1.一般财务管理人员不能为医院的经济决策提供科学、可行的参考意见:从医院的实际情况来看,院级领导大多数是医学骨干,他们身兼数职,既要从事业务管理,又要开展院务管理,而且在经济管理方面相对缺乏经济管理理论和具体经验。在新医疗卫生改革环境下,医院的融资、资金安排和运营及精细化管理方面相对薄弱。虽然院下设有财务科,由科长负责全院财务工作,但财务科主要是从事财务核算、预(决)算工作,无权参与医院基本建设、科研规划、医院融资及医疗设备及器材采购等各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协调,不能发挥财务主管应有的作用。

2.医院经济活动日趋广泛繁杂,财务会计工作难度不断加大:现今人民群众对就医要求越来越高,能否提供优质服务,让病人能够在众多医疗机构中选择自己是医院发展的关键。医院经济活动越来越繁杂,在经济核算、资金组织安排、医保结算等方面比大中型企业还复杂,这些均反映了医院财务会计工作量在不断增加。因此,如何合理地整合医疗资源,合理组织收入,降低成本,增强医院竞争实力,满足辖区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凸显出来。

3.医院的发展的基础是经费:从医院收入构成来看,经费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基本和项目),医院的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但财政拨款在医院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就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来说仅占17%左右,80%以上的经费要靠医院开展医疗业务服务来取得。因此如何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就尤其重要。

实施法人治理医院如果能够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将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于2012年开始实施法人治理试点,构建了以理事会为核心的理事会、管理层和监事会法人治理组织构架,并经医院理事会决议通过于2014年实施总会计师制度,设立总计师1名,组织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和职责,开展相应工作。

三、法人治理医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的必要性

建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是构建法人治理医院经济管理体制的需要,也是实现医院三重一大的保证。

1.建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是法人治理医院改革的需要:医院既是事业单位,又具有企业管理性质,现今医疗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医疗机构呈多元化发展。目前公立医院均实施了药品零差率制度,以药养医的格局被打破,医院的赢利点减少了,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可以充分发挥总会计师专才理财,在医院运营管理、医院精细化管理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财务分析,并以财务管理创新性作为发展方向,以更好地推进成本费用预测、分析、计划、控制和考核,开辟财源,预防浪费,以适应医院深化改革的需要。

2.法人治理医院内部管理控制需要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的原则,就是要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管制。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实施总会计师责任制后,医院不再设置与总会计师职权相关的副职,总会计师与行政后勤副院长等共同向院长负责,从而达到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加强了医院的内部监督管理。

四、法人治理医院总会计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