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工作举措十篇

时间:2023-03-25 20:24:48

销售工作举措

销售工作举措篇1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或者地下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零售经营单位在经营场所举办的促销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的商业零售经营单位包括百货店、购物中心、超市、仓储式会员店、家居建材店、专业店、专卖店、折扣店等零售店铺。

第三条市和区(县)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对商业零售经营单位举办的促销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安全生产、工商行政和公安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与促销活动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商业零售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促销活动安全全面负责。经营场所应当具备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规定的安全条件。

第五条商业零售经营单位举办促销活动,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真实的信息,明示促销的期限、方式和规则、促销商品的范围等内容。

商业零售经营单位不得举办购物返券的促销活动;不得以保留最终解释权为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六条商业零售经营单位举办促销活动,应当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现场秩序维护和人员疏导措施、车辆的停放和疏导措施。

第七条促销活动举办期间,商业零售经营单位应当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安全检查和巡查工作,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工作人员维护现场秩序。

当消费者相对聚集时,商业零售经营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控制和疏散措施,确保安全。

第八条商业零售经营单位以国家法定年节、开张、开张纪念等名义举办的促销活动,或者举办连续营业时间超过16小时的促销活动,应当在促销活动开始7日前,将促销活动的期限、方式和规则、促销商品的范围等情况,按照下列规定书面报告:

(一)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向所在地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报告;

(二)连锁企业在全市或者部分区(县)范围内统一举办促销活动的,向市商务主管部门报告。

第九条市和区(县)商务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了解促销活动的有关情况,对促销活动现场进行检查。必要时,向安全生产、工商行政、公安等部门通报。

第十条本市对粮食、食用油、肉、蛋等生活必需品的促销活动,实行重点监管。

商业零售经营单位举办重点监管的生活必需品的促销活动,促销时间不得少于连续3个营业日,应当保证促销商品充足供应,不得限制消费者购物的数量和时段,并且应当保留促销商品销售资料。

第十一条商业零售经营单位举办重点监管的生活必需品以外商品的限量促销活动,应当明示促销商品的名称、品牌、规格和数量。连锁企业应当明示各门店促销商品的数量。

促销商品售完后,应当及时明示或者告知消费者,并且保留限量促销商品的销售凭证。销售凭证至少保留30日。

第十二条商业零售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以向所在地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或者市商务主管部门举报。市或者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举报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举报事项,应当自接到举报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有关部门移送,并通知举报人。

市和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

第十三条商业零售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或者区(县)商务主管部门按照下列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一)违反本规定第五条第二款规定,举办购物返券促销活动的,责令停止促销活动;影响经营场所秩序或者拒不停止促销活动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规定第八条规定,未报告促销活动有关情况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规定第十条第二款规定,重点监管的生活必需品促销时间少于连续3个营业日或者限制数量、时段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规定,未保留限量促销商品销售凭证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销售工作举措篇2

为规范零售商的促销行为,*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的通知》([*]21号),决定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开展包括整治零售商不规范促销行为在内的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此项整治工作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商业环境,促进零售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年5月18日,商务部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打击商贸活动中欺诈行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商整规发[*]269号),明确将零售商不规范促销行为等六类商业欺诈行为纳入专项整治工作。*年6月9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19号),明确提出要“引导和规范零售商的促销和进货交易等行为,依法打击商业欺诈,整顿规范流通秩序”。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及顺利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制定相关规定,建立长效机制;提高零售商的诚信兴商意识,使企业通过不正当促销手段进行恶性竞争的现象得到明显好转,促销行为更加规范,消费者反映较为突出的促销活动中存在的欺诈行为基本得到治理;建立公平、规范的促销环境,维护零售行业的公平竞争秩序。

二、主要任务及具体分工

(一)制定有关规定,建立协调处理机制。商务部要牵头会同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等部门制定《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零售商在促销安全、促销宣传、促销价格、促销商品质量保证等方面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并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商务部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贯彻落实《办法》的具体措施,建立部门间的协调管理机制。

(二)加强对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的引导和管理。商务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零售商促销活动的行业管理,依据法律法规及《办法》,引导零售商依法开展促销活动。要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本地区存在的零售商不规范促销行为进行调查摸底,确定重点整治的不规范促销行为。零售商开展促销活动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造成治安事件,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公安机关要依法查处。

(三)整治零售商在促销活动中的价格违法行为。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依法查处零售商在促销活动中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零售商与其进行交易,以及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要将促销时谎称降价、虚构原价、价格表示无依据或者无从比较、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价格附加条件、降价销售与标示的折扣幅度不符、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价格承诺等价格欺诈行为作为检点。同时要积极推进零售商价格诚信建设,引导零售商树立诚信兴商意识,自觉抵制价格欺诈行为。

(四)整治零售商虚假促销宣传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规制零售商的欺诈性促销宣传行为,禁止零售商在促销活动中使用含糊的、易引起误解的语言文字,或以虚假的“清仓”、“换季”、“拆迁”、“歇业”等事由开展促销活动。对零售商从事欺骗性有奖销售、巨奖销售等不正当促销活动的,依法查处。

(五)整治零售商在促销活动中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办法》,对零售商在促销活动中销售假冒商品、不合格商品以及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行为依法查处。对促销活动期间或促销活动结束后,消费者购买的促销商品因质量等正当原因要求退换货,零售商以促销为由拒绝,以及零售商将假冒伪劣、失效、变质、过期或无生产厂家、无厂家地址、无生产日期的物品作为有奖销售的奖品、赠品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责令其限期改正或作出相应的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六)整治零售商在促销活动中偷逃税的行为。税务机关要严厉查处零售商在促销活动中的偷逃税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三、组织领导

商务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建立全国打击不规范促销专项行动部际协调小组(以下简称部际协调小组),组长由商务部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各有关业务对口司(局)级领导组成。部际协调小组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统一协调各部门的行动,指导、督促和检查各地开展专项行动工作,督查督办大案、要案,并根据整治工作进展的需要,适时组成联合督查组,分赴重点地区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部际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由各有关部门的处级干部组成。办公室根据部际协调工作会议的决议督促各地、各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汇总各地情况向部际协调小组报告。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全国打击商贸活动中欺诈行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项二组(设在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承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商务、发展改革(物价)、公安、税务、工商等部门要建立本地区整治零售商不规范促销行为专项行动协调小组,负责统一协调本地区整治工作。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按照工作部署,切实负起牵头责任,保证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狠抓实效。零售商促销活动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打击不规范促销专项行动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把此次专项行动作为改善消费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狠抓落实,要见成效。

(二)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过程中,各地、各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各地要加强专项行动的信息沟通与交流,结合《办法》的有关规定逐步建立协调管理、监督机制。

(三)加强舆论宣传,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各地、各部门要以“规范商家促销,保障百姓权益”为主题,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办法》及有关规定,宣传整治情况,及时曝光查处的违法案件,跟踪报道大案要案;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倡导明码实价,诚信兴商,营造消费者放心的良好购物环境。

鼓励社会公众对零售商的不规范促销行为进行举报。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设立举报电子信箱,并对举报人保密。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责对举报事项进行查处;举报事项不属于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职责范围的,要及时转送有关部门。各地也要设立举报电话及电子信箱,建立相应的投诉处理机制,并对举报人保密。

(四)加强信息沟通,对不规范促销行为进行公告。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和完善打击欺诈行为的信息共享机制。零售商违反有关规定开展不规范促销活动的,负责查处的部门要依据《办法》将查处情况向同级有关部门通报;县级以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将依职权查处的情况及有关部门通报的查处情况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对查处情况予以汇总,对情节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经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通过商务部网站和全国性报刊向社会公告,公告信息包括:零售商的名称、住所、经营场所、法定代表人、工商登记注册号码;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机关依法查处的事项、处罚内容。受到处罚的零售商具有下列情形的,暂不予公告: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内对行政处罚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受理机关或法院尚未作出终局决定、裁定或判决的。

五、工作步骤

(一)组织准备阶段

商务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等部门抓紧制定《办法》,争取10月底前联合。

各地根据本方案精神成立协调小组,设立举报电话及电子信箱,并在9月30日前将协调小组人员名单及举报电话、电子信箱报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

《办法》颁布后,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宣传贯彻《办法》。省级协调小组要结合前期调查摸底过程中掌握的情况,确定下一步整治工作重点,制定工作方案,于12月20日前将摸查情况、宣传贯彻《办法》情况、下一步整治工作具体方案报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

(二)整治实施和督查指导阶段

各地根据工作方案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整治工作中及贯彻落实《办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要及时向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报告,部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进行研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部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本部门、本系统专项整治工作的经常性督促检查,及时沟通、认真指导,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为下一步制定相关行政法规奠定基础。

销售工作举措篇3

企业在创建初期乃至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企业管理及销售管理制度处于不断调整与完善的阶段,在此阶段,会有各种各样困扰企业发展的问题出现,其中冲货现象成为许多企业头疼不已的市场问题,冲货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导致市场混乱,具体症状,在消费者方面,由于产品型号及价格混乱,让消费者无所适从,导致对此品牌产生不信任感或最终不再购买此品牌的产品;在企业内部,因冲货问题屡屡出现而又屡禁不止,会使销售员工或经销商的销售积极性大为减弱,市场竞争力首先会从企业内部衰落,长时间的内耗终会衍生出许多新问题,由此拖垮一个企业也绝不是危言耸听。

A公司深受其害

A公司是一个生产小家电的公司,2003年底,因为春节将至,销售旺季来临,各销售分公司及经销商为全力冲刺销量,完成当年度的销售指标,在省内某些地市异地销售,串货现象严重,因为春节销售大战加上A公司销售管理制度并不完备,而且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也不甚严格,春节过后,经过盘点,在冲货严重的地区,A公司的产品销售额反低于去年,更远低于预期的目标。

农历春节一过,深受冲货之害的A公司徐总找到我们,在倾吐一番冲货之苦后,徐总希望我们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难题。听了徐总充满信任与期待的言语,我们感到了一种沉甸甸的压力,冲货现象在许多企业普遍存在,许多企业并不是不知道它的危害,也并不是完全不懂如何有效的解决此一问题,其屡禁不止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于企业没有形成一种大家都认可并遵守的制度化流程,这里有内部利益的原因,也有企业确实不懂如何更科学、完备的制定何种制度。

针对徐总的请求,我们谨慎的答应下来。但到底能做到什么样?我们心里也没大有谱。

解决冲货方法初探

经过对企业内部及销售人员、经销人员的调查,我们发现,A公司在省内市场依市场现状共设有三个销售分公司,每个销售分公司负责三四个地市,每个地市设有一个独家经销商,各县市还有二级经销商,内部并无我们担心的利益团体在杯葛市场,造成冲货现象严重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一味的追求销售额,对销售人员采取粗放式管理,虽然也对每个销售公司限定了销售区域,但缺少相关的违规处罚措施,对销售公司与销售人员只进行销售业绩上的考核。简言之,因为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造成了A公司节前冲货的严重现象。

找到了问题的源头,事情已经解决了一半,接下来要通过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为造成的冲货现象。

怎样界定冲货?

规章制度首先向销售公司及经销商界定一个概念,怎样算是异地违规销售?按2003年度执行的各销售公司各自所辖的销售区域为标准,一切未经A公司营销总部同意的在不属于各自销售区域进行批发或零售等销售活动均属于异地违规销售,报请A公司营销总部批准的异地销售及消费者自发到异地购买的不属于异地违规销售。   冲货现象的管理对象

对异地跨区违区销售,我们建议A公司采取分级管理的措施。各销售公司对各自区域经销商进行管理,对他们的行为负责,销售公司必须严密监督区域内货物流向,做到每件产品出货都要经过条码扫描,对于因不扫码或漏扫造成无法查处直接违规经销商的销售公司将予以一定程度的处罚。销售公司须严格控制经销商异地销售,经确认出现异地违规销售现象后,公司要追究销售公司管理市场不力的责任,无论销售公司是否知情或是否是直接当事人,都要承担连带责任,接受处罚,处罚次数以销售公司名义累计统计,销售年度内累计超过*次违规异地销售者,扣发所有年终奖金。销售公司对违规经销商进行管理处罚,并须将对经销商的处罚结果上报公司,对于出现违规销售两次以上的二级经销商,采取无限期停货直至取消其经营资格的处罚。对经销商的处罚与对销售公司的处罚合并执行。

对冲货行为的处罚方法

对于异地违规销售的行为,不论涉及数量及金额,一律以次数计算,异地销售额从销售公司全年销售总额中扣除。首次违规,销售公司需支付5倍产品单价的违约金,并扣除相关的运输费用。二次违规,销售公司需支付10倍产品单价的违约金,并扣除相关的运输费用。三次违规,销售公司需支付20倍产品单价的违约金,并扣除相关的运输费用。多次违规,每次扣除违规销售公司年销售额的1%,年终合并执行。对于经销商的处罚,原则上由各销售公司自行制定,处罚金额不得低于对销售公司处罚金额的50%,不得高于对销售公司处罚金额的80%。

对违规销售公司及经销商予以通报批评。

违规销售公司的市场违约金及相关运费由营销中心财务组从销售公司货款中一次性予以扣除。

违规产品由违规销售公司在三日内收回,不能收回的先由被冲击销售公司原价收购,收购价格高于公司调拨价的由公司营销中心从违规销售公司帐上划拨差价到购方帐上。销售额度从违规销售公司总额中扣除,计入购买方销售公司年终销售额。划帐及额度划拨都需双方销售公司确认。 对于被冲击区域的经销商,经核实确实对市场造成冲击的,营销中心将从罚款中抽取部分予以补偿,由被冲击区域销售公司执行,销售公司需将执行结果汇报营销中心,营销中心对此进行检查。

对冲货的举报制度

对异地违规销售行为,采取销售公司或当地经销商举报制,营销中心成立市场监察组,接受销售公司及其经销商的举报,并向其回馈监察结果,市场监察组对销售公司及经销商所举报的冲货现象进行检查与核实,确认后出具通报并进行处罚执行,给予被冲击方以市场补偿。

为使查处工作做到高效化、公开化,对查处时间做出要求:市场监察组在得到详实可靠的冲货证据后3个工作日内给予举报销售公司初步检查结果,进一步落实后,3个工作日内出具处罚通报,5个工作日内处罚执行,7个工作日内对被冲击市场补偿金到销售公司。

对举报证据的要求

为提高营销中心的查处效率,举报证据必须事实可靠,各销售公司在上报营销中心前首先确认来自经销商的举报是否真实,条码是否本区域所属,是否造成批量冲击(区分批量与个别零售)等。无论内外机条码有无,销售公司尽可能进行实机购买,保留直接证据。对于恶意到其他销售公司区域购买,进行虚假举报者,一经发现,单件产品处以5000——20000元罚款。

销售工作举措篇4

根据《商务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家电下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商综发〔*〕472号)及《四川省家电下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家电流通、消费实际情况,特制定我县家电下乡工作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家电下乡工作的重大意义

开展家电下乡试点工作,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内需与外需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扩大农村消费,加快农村消费升级,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于引导、支持企业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家电生产、流通和服务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县商务和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周密组织,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各中标企业要抓住机遇,以质优价廉的商品、诚信快捷的服务,大力开拓农村家电市场,实现销售服务和网络建设双丰收。

二、精心组建工作机构

为加强对我县家电下乡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县政府决定成立“*家电下乡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副县长戴婕任组长,县商务局、县财政局、县工商局、县质监局、县公安局、县安监局主要领导为成员。

三、试点总体思路、操作原则与工作重点

(一)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扩大内需、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以政府加强引导、企业承办实施、健全规章制度、保障农民受益为基本方法,努力扩大农村消费,建立完善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家电生产和流通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操作原则

1、坚持信息公开原则。对试点工作中应让农民知晓的信息,必须做到公开透明,防止误传误导。

2、坚持试点产品和流通企业双认定原则。试点产品和流通企业必须是商务部、财政部公布的中标对象,每个产品均随机附带唯一的产品标识卡,中标流通企业的销售网点应当符合条件并经备案和公告。

3、坚持网点管理责任可追溯原则。同一个销售或维修服务网点,由一家中标企业进行备案并承担管理责任,不得多头备案,导致责任不清。除直营网点外,对加盟和授权网点应由经营者自愿选择中标企业。

4、坚持中标企业流通网络开放性原则。中标家电产品生产企业不得限制其商销售其他中标产品,参加试点的中标企业发展和完善销售、服务网络,不得禁止或恶意限制某个中标品牌产品进入其流通网络销售,人为造成断档脱销。

5、坚持产品销售与补贴属地化原则。农民可以在本县公告的任何销售网点购买补贴类家电产品,凭有关证明材料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财政所办理补贴领取(或退还)补贴资金。

(三)工作重点

1、制定操作方案。财政、商务部门及中标销售企业(网点),要加强配合,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案,落实人员,建立机构,扎实有效开展试点工作。

2、加强政策宣传。财政、商务部门及中标销售企业(网点),要将国家惠民政策和各地具体操作办法,以及中标企业承诺和销售服务网点等信息,采取有效方式,及时宣传到位。

3、对农公告。财政、商务部门要将应让农民知晓的重要信息及时公告。

4、规范促销活动。主管部门指导,中标企业运作,开展安全有序、形式多样、为农民所欢迎的家电下乡活动。

5、搞好网络建设。中标企业加快建立完善适合当地农村消费特点的家电流通和服务网络体系,规范网点建设,统一服务标准,切实保证各地农民在试点期内能够享受国家惠民政策。

6、保障补贴兑现。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执行《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加强资金调度,与相关金融机构衔接协调兑付工作,保证补贴及时足额兑付到位。

7、加强检查监督。财政、商务部门和中标企业要建立并公布举报、投诉渠道;财政、商务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中标企业运作和补贴资金兑现的管理、检查、督促,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8、做好信息工作。中标企业和财政、商务部门要按要求认真做好家电下乡试点的工作信息报送和评价总结。

四、家电下乡试点起止时间

我省统一规定为2008年1月15日起至5月31日止,农民在该期间内购买补贴类家电产品,可以申领补贴。

五、对中标企业的要求

各中标企业要搞好家电下乡促销活动和销售服务网络建设,保证安全促销;严格执行试点政策和规定,保证诚信经营,货源充沛,服务到位,并积极配合财政、商务部门搞好惠民政策宣传。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机构制定方案。要建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挂帅的家电下乡工作领导班子,落实相关工作机构和人员队伍,制定具体操作方案,统筹协调内部各环节工作,做到反应快速、运转高效。

(二)加快家电销售服务网络建设。中标企业要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对县的销售和服务覆盖面达到100%,保证农民方便购买和就近维修家用电器。

1、以直营、加盟、授权的形式设立县级和乡镇级销售、服务网点。

2、有条件的,可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网络资源扩大销售服务网点覆盖面。

3、对暂不具备设立销售服务网点条件的偏远地区,要采取组织农民集团购买、设立临时销售点或大篷车送货下乡等形式,满足农民购买需要。

4、备案的县级销售网点,要强化二次配送能力,保证配送覆盖所有乡镇,配送时效控制在48小时以内。

(三)履行网点备案和责任书签具手续。中标企业要以县为单位,完整准确填写《销售和维修服务网点备案登记表》(见附件1),附上中标企业营业执照、备案网点营业执照、备案网点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到网点所在地的县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凡未经备案确认的销售网点,以及销售网点跨县销售,其售出的补贴类产品不享受补贴。中标企业在备案网点的同时,与县商务主管部门签订《家电下乡销售服务责任书》(见附件2)。

(四)规范销售服务网点店堂设置。凡经备案的销售服务网点,其店堂布设应保持企业连锁经营统一规范的风格。具体应做到:

1、县城门店营业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乡镇门店营业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可适当减少)。

2、备案销售网点应设立试点产品销售专区(专柜)及演示区,落实专人负责演示、指导,严禁不带标识卡的产品进入专销区范围。

3、备案销售网点必须配备联网终端设备,操作人员不少于2人,保证销售(退货)信息及时通畅传送。

4、备案销售网点销售补贴类产品必须开具税务发票。

5、备案销售服务网点应符合消防、人员疏散等安全要求?D4?D

,不得有安全隐患。

6、已备案的销售服务网点,在全省正式启动销售前,应在备案网点张贴企业签章的《家电下乡销售服务承诺书》(见附件3)、家电下乡宣传告示(向农民告知本企业或本网点销售的补贴类家电品种、型号、价格和每户限购数量等)。

(五)规范促销行为。各中标企业要认真执行商务部《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和《零售商与供应商进货交易管理办法》,充分利用家电下乡政策,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抓好旺季促销活动,把以乡镇或村为单位组织农民团购活动作为重点。同时,自觉规范促销行为和零供交易行为,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所属各网点认真执行中标产品限价政策,不得提价或变相提价销售。

(六)搞好销售服务。中标企业应本着方便农民申领(退还)补贴的原则,要求各销售网点做到:

1、增强服务意识。各销售网点要落实导购人员向农民讲解购买补贴类产品注意事项。

2、准确开填票据。对补贴类产品购买人,要准确开填税务发票并提交随机标识卡。开填发票可以一人一票多品,但不得多人(多户)共用一张发票。发票除完整清晰填写品名、规格型号、价格、购买日期等外,还须在右上角清晰工整注明购买人姓名、身份证号码、产品标识卡号码(一票多品均须填写),并实时将标识卡号码及产品生产编号录入家电下乡信息系统。

3、坚持先退补贴后退货原则。对符合“三包”规定要求退货的,销售网点首先依据标识卡号码及产品生产编号查询购买人是否申报或领取补贴;对未申报补贴的,直接进行退货操作,登录退货信息,收回并销毁产品标识卡(以下简称退货手续);对已申报补贴备案但未领取补贴资金的,销售网点应立即帮助联系其原补贴备案机构,注销该购买人的补贴申报备案信息后,办理退货手续;对已领取补贴的,由销售网点向购买人出具《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申报(退还)表》(见附件4),会同购买人填写相关内容,指导购买人办理补贴退还手续以及到原补贴备案机构审核签章,最后据此办理退货手续,并逐笔建立退货记录,附上《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申报(退还)表》原件、作废发票复印件(加盖企业营销鲜章),留存3年备查。

(七)加强促销安全管理

1、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安全应急预案,有效防范经营促销场所发生哄抢、踩踏、火灾等安全事故,确保销售场所人身、财产安全。

2、针对当地农民消费需求抓好适销、畅销货源的采购、调运,建立货源调供应急预案,确保不断档脱销。

3、对突发事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平息,确保试点工作安全有序,善始善终。

(八)健全完善售后服务体系。中标企业要有明确的服务理念和统一的服务标准,做到家电商品卖到哪里,维修服务网点建到哪里,切实解决农民消费者后顾之忧。

1、督促所有备案销售网点要认真履行承诺,执行退换货制度。

2、坚持送货上门。对农民一次团购订货在10台件以上、送货到家公路里程不超过50公里的,要在48小时以内免费送货上门,其中农家不通公路的要送货到所在村。

3、督促所有销售服务网点对所售家电产品做好安装、调试、维修和保养维护等服务工作。

4、中标企业建立24小时服务热线,并从企业总部到县级网点,公布投诉电话,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受理和限时妥善处理农民消费者投诉。

(九)加强制度建设与培训工作。中标企业要从购、销、存到配送、维修、服务和信息工作等方面,建立健全家电下乡试点工作管理制度;要以落实政策、执行制度为重点内容,对企业及各网点相关的业务、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培训,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十)加强友好合作。所有中标企业之间应友好合作,不得恶意竞争。试点联合体中标企业之间要保持平等互助关系,牵头企业要积极发挥龙头作用,本着自愿原则,联合各成员实行联购分销、价格共享等办法,扩大采购批量,争取价格优势。

六、商务部门职责任务

县商务部门负责会同县财政部门搞好政策宣传和现场巡查服务工作。

(一)受理中标企业网点备案。依据国家和省财政、商务部门的公告,受理中标企业在本县的销售、服务网点备案,在2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并进入家电下乡信息系统将符合条件和标准的网点予以确认;对不符合条件和标准的,向企业说明情况,并要求企业在2日内进入家电下乡信息系统予以删除。

(二)加强政策宣传和咨询工作。及时将应该让农民知晓的政策信息,特别是补贴申领发放程序及所需证明材料等信息,采取印发公告、广播电视宣传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三)加强对促销活动的协调服务工作。要积极协调乡镇政府或村委会有计划地开展农民团购活动,方便农民购买、维修、领取补贴,避免抢购,降低企业促销成本;指导对备案销售网点举办大型促销活动,要派员现场指导,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县商务局;协调中标企业及其销售服务网点妥善处理与农民消费者的纠纷。

(四)认真履行监管职能。公布举报电话,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加强对备案销售、服务网点的巡回检查,发现问题要责令企业立即改正,其中发现有不能保持网点建设标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坑农害农、骗取补贴资金等重大问题的,要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和县财政、商务部门,并采取相应整治措施;对上级作出暂停试点进行整改、取消试点资格决定的销售网点,要于作出决定之日,在家电下乡信息系统进行取消(或恢复)的确认;对凡未备案的家电销售网点假冒家电下乡名义开展销售活动,欺骗农民的,要及时报请工商部门予以查处,并上报处理情况。

七、财政部门职责任务

县财政局负责落实补贴发放和审核认定机构,实施补贴发放动态监管,保证及时、足额发放。

(一)落实县级补贴发放机构和乡镇级补贴审核认定机构并予登记造册(见附件5),2008年1月15日前公告、通报中标企业。

(二)制定本县(市)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对补贴发放、审核操作规程和信息系统使用加强全面培训,确保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三)加强对补贴审核认定与发放工作的巡回检查和业务指导。

(四)强化监管责任。公布举报电话,受理举报,凡发生截留、挤占挪用和骗取补贴资金的,无论涉及任何单位、任何人,一律依照相关法规、制度查处。

(五)安排落实本级必要的工作经费,保障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八、加强信息报送,搞好试点总结

(一)认真按要求登录和报送信息

1、中标企业落实专人负责报送工作。一是认真学习使用家电下乡信息系统,保证每个销售网点实时登录销售(退货)信息;二是及时将试点进展情况、经验和问题报送县商务、财政部门。

2、县商务和财政部门要及时将有关数据和信息上报上级商务和财政部门。

销售工作举措篇5

关键词: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2X(2012)17-0138-02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为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活动而向购货方、接受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应收取的款项,它是企业资产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资本运转的重要环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依靠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等传统的策略外,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赊销成为企业扩大销售的重要手段之一,于是就产生了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在持有时间内,必然会丧失部分时间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可能因为债务人的破产等原因而无法收回,形成坏账,应收账款的规模越大,负面影响越大;另外,应收账款账龄的账龄越长,坏账损失产生的风险越大。大量呆账、坏账的产生,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风险控制,增强风险意识,制定防范措施,是现代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应该在日常资金管理活动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充分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先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回收等管理工作,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一、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风险分析

(一)应收账款的不断增加,会造成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

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导致企业大量流动资金被不合理占用,会使企业流动资金出现短缺;影响商品流通的顺利实现,从而影响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实现。而为了企业再生产,企业又不得不举债经营。为了维持经营,企业在高负债率经营的情况下,以大量举债为生。此举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致使经济效益下降,如果应收账款最终成为坏账,企业将遭受更大的损失。 而且也使企业迈向了资不抵债的边缘。

(二)应收账款虚增企业经营成果,使企业存在亏损

虽然应收账款的存在将产生种种潜在的财务及经营风险,但应收账款仍作为企业的一种商业信用和促销手段。应收账款的发生意味着企业销售收入的成立,从而使企业利润增加,企业盈利后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另外,所谓“销售难,收款更难“已成为当前一种普遍现象,为了更大程度减少企业应收账款的损失,以物易物相互抵账、抹账来清理应收账款实属企业间的无奈之举,而以物抵债的价格都会高出当前市场价格。抵回的实物,一方面,企业再以高价抵出;另一方面,则根据需要用于生产或以当前市价赔款销售,结果是企业获取了维持基本生产所需资金,又承担了巨额损失。

(三)企业内部控制不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企业面临着残酷的竞争压力,企业销售人员的工资与销售业绩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和回扣等强销的的办法。虽然销售任务圆满完成,大大提高了销售量,却导致了应收账款的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是有很大关系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也不是很合理。财务部门不及时与销售部门核对账目,核算与销售脱节,问题不能及时暴露,使得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账龄老化,造成资金外流,给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压力。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及风险防范的措施

(一)建立严格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

要加强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首先应从源头做起,即控制应收账款的比例。要引起企业管理者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高度重视,要加强各部门协作,明确分工,建立有效的考核评定体系,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制定可行的收账政策,加强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的监督。

(二)建立企业信用管理政策

信用政策是在综合考虑了利益、成本、风险之后对应收账款管理所做出的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企业可以通过评估机构、财务状况等信用状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分析,减少信用风险带来的坏账损失。这要求企业业务人员强化法律意识,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清理欠款,积极运用法律手段加大追索债务的力度,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三)确定合理的收款信用标准、制定合理应收账款的信用条件

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其影响因素是同行业竞争、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客户的资信程度等等。如果信用标准定得过高,则不利于企业扩大销售收入和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因此,企业应在成本与收益比较原则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信用标准。

企业制定了合理信用标准后,对于符合标准的企业将给予客户信用优惠,这就需要考虑制定什么样的信用条件才能使企业的成本效益达到最大。企业在确定信用条件时应当比较提供信用条件的成本与加速收账带来的收益,如果提供信用条件的成本小于加速收款带来的收益提供现金折扣就是合理的。企业制定信用条件目的就是为了使企业的应收账款及时变现,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以便于对资金进行更好地运作。

(四)改善企业管理制度,制定有效的奖惩制度

有些企业将员工的销售业绩与职工薪酬挂钩,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提高了员工积极性,却也增加了应收账款的坏账总额。因此,要对这种制度进行合理化的改进,就是将薪酬的一部分拖后兑现,实收账款的比例达到规定限度时才予以兑现。这样就可以保证员工在扩大销售时将应收账款的质量提高,实现一举两得。内部控制制度要和应收账款的惩罚制度相结合,以保证应收账款的坏账比例的降低。

(五)建立可行的对账制度,加强催收工作

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及时对账。企业应该根据应收账款额度的大小和时间期限等因素,对应收账款定期核对,并且有双方当事人签章,作为有效地对账依据。企业还要加强日常的催收工作,把货款回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制定出相应的营销策略。企业应该多增加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信息共享,这样无论在进行任何一项业务时都会形成较好的工作效率和结果。

总之,应收账款的风险无处不在,能否管理好应收账款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周转,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应把其当作一项长期的、制度化的工作来抓,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核算和管理,运用合理的制度法规,将应收账款的风险降到最小。

销售工作举措篇6

__州商务局副局长 20__年2月16日

同志们:

今天州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州家电下乡推广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我州的家电下乡推广工作。下面,根据省政府推广家电下乡工作会议精神,我着重从商务部门角度就如何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共同抓好落实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家电下乡工作的重要性

开展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是国务院和省政府及州政府重视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之后,为促进“三农”工作,特别是农村商品流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的又一件大好事和实事,是一项民生工程。是目前扩大内需、拉动农村消费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快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刺激农村经济发展。这项工作若落实到位,预计我州仅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四类产品,平均每年可拉动农村家电消费超过1.2亿元,带动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1.1个百分点。

一是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是健全农村流通网络的重要机遇。有利于改善农村市场分散、网点少、服务差、秩序乱、流通服务成本高的现状,对加快完善农村家电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实现农民方便、安全、价格合理地购买家电产品,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是家电下乡推广工作实现了农民和企业双赢的局面,政府首次对农民消费直接给予财政补贴,农民得到了实惠;企业通过家电下乡,把产品和网点向农村延伸,辐射广阔的农村市场,促进了家电行业的长足发展,有利于企业扩大销售、增加效益。

三是家电下乡推广工作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乡镇农贸(集贸)市场建设改造工作,是20__年省政府督办商务部门促进农村消费的三件实事。家电下乡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全州商务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以为农民兄弟办好事办实事,提高对家电下乡重大意义的认识,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家电下乡政策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满腔热情的、扎扎实实的把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二、充分认识推广家电下乡工作的艰巨性

我州地处边疆,少数民族众多,山区占97%,贫困面大,八个县都属部级贫困县,农村人口占90%以上,农民收入较低,农民对家电的购买力有限,农村家电拥有量和消费水平与城市相比差距都较大。目前全州电视普及率约在72%左右,电冰箱、洗衣机,手机更低,普及率不足10%左右。由于我州农民居住分散,民族众多,交通通讯、销售服务网点等设施落后,要把家电下乡的政策、操作办法宣传到每户农民家庭,难度也较大。如何扩大贫困地区家电下乡产品销售网点覆盖面,提高农民对补贴家电产品的购买率,以及做好家电下乡宣传和售后服务工作,是我州推广家电下乡工作的一大重点。另尤其是开展家电下乡,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因此商务部门要充分考虑工作任务的艰巨性,这就要求我们要花大的精力和功夫来认真研究、精心组织推进此项工作。

三、做好家电下乡推广工作的几点意见

(一)抓紧做好销售企业的选定和网点备案工作。各县商务部门要结合本区域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好家电下乡推广工作,要汇同乡(镇)政府深入贫困地区、民族村寨、山区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家电销售网点和农民需求。要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网点为主,其它网点为补充,制定推广家电下乡网点规划和售后服务规划,汇同财政部门确定推广家电下乡的销售服务网点,按要求备案后,报州商务局审核公告。

(二)各县商务部门要为推广家电下乡企业和网点提供优质服务,积极配合乡(镇)政府,以行政村为单位,做好农民预购预定统计工作,积极引导企业组织当地农民需要、价格适中、质量好的家电产品下乡。帮助企业减少家电流通环节、流通时间和流通成本,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构建销售网络和维修服务体系,向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延伸销售服务网点。努力把我州的家电下乡规模做大、做广、做好,真正做到为农村农民服务,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

(三)要建立健全合作机制。一是建立工作责任制,在政府推广家电下乡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明确任务,责任要落实到人;二是建立工作报告机制,各县商务部门要与财政部门,销售企业要与销售网点建立工作沟通合作机制,及时在网上上报购销情况定期沟通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三是建立协调合作机制,加强与财政、经济、宣传、工商、质检、公安、税务

、供销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四是建立举报投诉机制,各县经济商务部门要设立投诉电话和信箱,受理农民及企业的举报和投诉;五是建立推广家电下乡销售网点和销后服务的动态管理机制。

(四)推广家电下乡的销售企业要及时筹措资金,搞好中标产品的采购和货源储备。一是全力做好家电下乡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要制订对销售网点统一的工作要求,包括设立专柜、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标准等。销售网点要在明显位置悬挂统一的家电下乡指定店标识,张贴统一的家电下乡产品公示栏和农民购买须知。二是大力开展促销活动和便民为民服务活动。对中标产品货源不全的销售网点,要采取预约、合同定购等方式,满足农民需求。三是加强与乡(镇)政府、村民委的联系,争取乡(镇)政府和村民委的支持。借助农村基层组织,准确了解农民对家电的需求信息,并做好统计工作。对村寨集中购买或相距不远的邻村集中购买的,要及时督促经销企业为农民提供送货到乡、到村、到农家,搞好安装调试和使用辅导。严格检查经销企业执行国家三包规定情况,强化维修服务网点,开展巡回维护等服务;各销售网点要耐心向用户详细讲解安全使用常识,使农民买得方便、用得安心。

(五)各县商务主管部门和推广企业要健全网点备案、监管、考核评价机制。推广企业及销售网点要向所在地县级商务部门备案,并制定销售网点布局和售后服务站(点)规划与县级商务部门对销售企业提供的规划进行明确以后,提出备案意见。签订售后服务承诺保证书,县级商务部门不得以备案为条件向企业收取费用。家电下乡推广工作坚决不能搞形式主义,真正做到为农民着想,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各级商务部门都要建立实时监控体系,通过监管和考核评价,全面掌握本地家电下乡动态,包括产品与销售、网点建设与维修服务、网上报告、企业履行承诺、举报投诉等情况。建立科学合理、适合本地实际的家电下乡综合评价体系,定期考核本县政策执行情况,杜绝任何可能侵害农民权益的行为发生。

(六)积极努力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各县商务部门要积极配合宣传、财政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家电下乡政策的宣传,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真正让老百姓知道在哪里购买补贴家电产品、如何申请补贴,让农民了解政策、理解政策、懂得政策,切实把党对广大农民的关怀落到实处。积极支持鼓励推广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家电下乡促销宣传活动,为推广企业销售创造更多的条件;同时要对开展家电下乡工作中做得好的乡(镇)、企业进行总结宣传报道,编发简报,交流学习,为开展家电下乡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销售工作举措篇7

摘要:企业成本控制是一个企业在一定期间之内预先设立的一个成本控制管控目标,主要是由成本控制的主要实施者们在其职责和权力范畴内,通过计算生产消耗的过去发生以及成本控制的过程,对于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以及条件所实施的一系列事前预防和事中以及事后调控的举措,以此来确保成本管理的相关目标实现的管控行为。本文探讨了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成本控制遇到的相关问题,提出如何优化企业成本控制的相关举措。

http://

关键词 :企业;成本控制;优化

对于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来说,一般情况都是将材料采购作为控制重点,而且结束于产品销售的前期,对于各种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与产品销售之后的服务成本严重缺乏控制。另外,从控制的空间角度来说,没有综合企业发展的全面实际状况进行考虑。

一、现代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企业成本控制缺乏对企业实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现在,我国的很多企业只重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忽略了供应和销售过程的成本控制;只注重投入生产后的成本控制,缺乏对投产之前产品的构思设计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搭配的成本控制。在企业对于产品的研发、设计、采购原材料、投入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相关的大量活动中,成本管理的核心环节不明朗。对于一家企业来讲,成本的控制应该要始终贯穿于企业的每个流程。

第二,将企业的成本管理视作是个体,亦或是某个组织的行为,并非团体行为。企业为了增强成本管理,在每个流程上都设立了对应的成本责任制度,正是由于形成了类似这样的一种成本管理局面,甚至有很多人认为成本管理单单是专门设立的成本管理组织及其成本管理人员的责任,将成本管理视作是“个人”或者“组织”的高层管理者的行为。类似的观念是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必须规避的问题。成本的控制是企业当中的每位员工都必须重视的问题,它不单单只是个人的动作。

第三,将企业成本管理当成是“单一点”而并非“整体面”的理念。企业的实际价值在不断增加价值的过程中是通过研发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许许多多不同流程连接形成的巨大价值链,企业的成本管理是对于不同流程的管理。大量管理者认为企业必须追求不同环节成本的最低化,只有通过此种方式才可以使得整条价值链的成本最低,换句话说就是成本管理为“单一点”的理念。在企业的整条价值链中,各个流程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联系的特点,每个环节之间密切联系,上一环节的成本管理通常都是为下一环节做准备的,可上一个环节的成本最低并不代表着下一环节的成本最低化,更不代表着整条价值链的成本最低化。

第四,成本管理模式因循守旧,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改进。伴随企业建成并投入生产,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案就会随之确立下来,在之后的生产过程中,很多经营管理人士就将所谓的“不变”信条予以遵守,完全把成本管理看成是一池不会流动的水。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和企业经营管理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而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在连续发展并产生变化的,所以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必须做出对应的调控和革新。和企业经营环境不相契合的成本管理方案除了不能提供正确无误的企业业绩的成本管理信息而外,还不断干扰着决策者进行相关的决策,甚至有时会错误引导企业管理决策者的各种决定,进而制约企业取得竞争优势。

二、优化企业成本控制的建议

1.实行全过程的成本

成本预算控制对于成本控制来说,占据着非常核心的位置,它密切关系到企业长期的发展和进步,还关系到是否可以高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的。优化企业成本控制的第一要务就是不单单只进行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要确保成本预算控制工作的精确性和完整性。成本管理要将供应和销售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和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相结合起来,并制定销售过程预算成本控制计划,对不同产品销售的月份、年份资金支出拟定合适的产品销售预算计划,而且在管理部门进行批复之后,监督产品销售成本预算控制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优化产品销售成本控制的核心是确保财会部门的单独工作,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经营成本增加状况,以此达到事前控制的目的。

2.成立产品供应和销售成本预算控制小组

可成立产品供应和销售成本预算控制小组,由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和各有关部门的主管构成。主要工作任务是制定产品供应和销售过程的成本和必须达到的利润,拟定供应和销售产品的成本控制的具体举措和实施方案,审计、平衡财务成本预算方案,决策并下达财务预算目标,调整并解决产品供应和销售成本预算与执行中遇到的难题,组织并审计考核预算的实际运行状况等多种职能。还要和产品供应销售部门进行业务交接,并对其进行监管指导。此外,还要确保企业的金额较大的资金支出都通过二者记录与结算。在每月末、每季度末,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必须对企业的开支进行检查,倘若发现资金支出不相符合,就需要分析研究,进行差异性总结,规避同样的错误再度发生。企业日常产品销售的成本支出分为固定支出与变动支出两大类型。通常情况下来说,产品销售的固定支出在一定时期内非常稳定,所以,产品的一般费用支出的核心就是要严格控制变动资金的支出。而产品销售成本控制的有关人员和财会部门密切联系合作,就有效规避了不必要的多余费用的发生。对于一些不符合报销要求的费用必须严格管控其支出,确保企业日常资金管理的公正性。

3.全员协作,落实成本控制

在不同企业中,每个员工的工作职责都各有分工,但是对于企业成本控来说,每个员工都有责任进行成本控制的完善。所以裁减一些工作态度差的人员是必要的,不但能够地大幅度节省企业成本,而且还能调动每位员工进行成本控制的积极性。提升对人力资源的高效使用效率,减少劳动力数量的多次投入,进而在有限的工作期间内使成本得到最优控制。对于员工薪酬应实行绩效制度,不但可以提高员工对成本控制工作的积极性,还能够减少企业对低效低能劳动力的资源、时间的投入,减少企业运营管理成本。

4.独立各个部门,创新成本控制模式

成本控制要从单独的每个部门做起,进行成本控制是企业每个部门必须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要想从整体落实比较困难。所以减少每个部门的成本投入,寻找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案需要从企业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以及每个流程做起。另外,淘汰一些陈旧的成本控制管理模式也是必要的,成本控制不是“死水”,要依据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尽量使成本控制达到最优目标。

三、结语

企业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工作人员的努力,企业成本控制的举措繁多,在实践落实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分析、归纳,只有不断深入了解相关知识,才能够在未来的成本控制中取得长足进步。

http://

参考文献:

销售工作举措篇8

中国车市今年产销将突破2700万辆,再登“世界之巅”。从2000年占比全球销售份额的3.6%,到2015年占比达到27%,中国车市规模已经连续7年成为全球第一。今年前10个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达13.8%,远高于年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给出的6%预期。

13.24万辆

10月乘用车市场终端价格指数变化-4.11,环比下降0.8%,市场均价从13.35万下降至13.24万元。10月乘用车市场整体成交价小幅下滑,其中B级和SUV级别市场对整体影响较大。

20.6%

中国进口车市场在1-9月经销商交付客户进口车(AAK)销量为65.2万辆,同比下滑3.8%,相比2015年全年下滑20.6%,降幅收窄16.8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进口车销量累计同比增长8.1%。在奔驰A和B级、宝马1系和3系GT、雷克萨斯ES等车型带动下,轿车实现正增长,SUV车型受国产化影响,同比仍处下滑中。

15163个

10月9日,北京市小客车指标办数据,本次摇号累计收到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11864个,加之上一期配置后剩余3299人,实际上本次申请新能源指标人数已增至15163人。而明年新能源指标共有6万个(其中个人指标为5.1万个),明年的15163个指标占据指标总数的29.7%。

219万台

10月,我国乘用车零售219万台,环比增长1%,同比增长22%。2016年我国车市呈前低中高后稳的走势特征。由于9月零售较强,10月汽车厂家产销节奏加快,生产总量环比上升2%,批发量环比增长4%。

4.4万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4.4万辆,环比增长0.9%,同比增长8.1%。其中纯电动车共销售2.8万辆,环比增长18.9%,同比增长32.5%。插电混动车共销售0.4万辆,环比下降45.9%,同比下降33.9%。

28.1%

10月1.6L及以下乘用车销售171.3万辆,比同期增长28.1%,高于乘用车总体增速7.8个百分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占乘用车销售比重的73.1%。1-10月,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售1374.8万辆,比同期增长22.8%,占乘用车销量比重为72%,比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

1.32

10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水平继续增加,已接近警戒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1的2016年10月“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显示,10月份中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32,环比上升17%,同比上升2%,经销商库存水平已经超出合理范围。

66.7万人

11月27日,第十四届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圆满落幕,历时9天的展会共吸引到观众66.7万人次,共展出车辆1130台,概念车19台,全球首发车56台。媒体日当天共举行了69场新闻会,2412家海内外媒体的9549名记者参与报道了展会盛况。

销售工作举措篇9

一、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强化责任主体,落实防范措施,严厉查处非法生产、储存、销售、运输烟花爆竹行为,强化烟花爆竹监管力度,杜绝烟花爆竹事故的发生,确保我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重点

重点打击烟花爆竹非法生产、非法销售、非法储存、非法运输行为。

三、工作原则

区政府组织乡镇、办事处及各村、社区开展排查,有关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坚决打击取缔非法制售、储存、运输烟花爆竹行为。

四、工作职责

(一)各乡镇、办事处要做好本辖区内烟花爆竹违法行为的排查工作,研究确定重点村庄和重点人员,实施包村、包户、包人,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报当地派出所。

(二)公安分局负责打非侦查工作,加强烟花爆竹的公共安全管理。

一是对闲置的厂房、空闲民房、砖瓦窑厂、城乡出租房屋、养殖场、大棚等逐一进行排查,依法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烟花爆竹的行为,并要严查原材料来源、进货渠道、销售渠道;

二是对违反国家规定,妨害公共安全非法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爆炸性危险物质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是对烟花爆竹的道路运输和燃放实施许可和监督检查;

四是对生产、经营、使用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的企业丢失以上三种物品的报告进行查处并追缴物品。

五是对没收的非法烟花爆竹以及生产、经营企业弃置的废旧烟花爆竹就地封存,并组织销毁、处置。

(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一是对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实施许可和监督管理;

二是对未经许可生产、销售烟花爆竹制品或已经许可的零售经营者销售非法生产、经营的烟花爆竹行为进行查处,杜绝违规经营含氯酸钾烟花爆竹产品的现象;

三是发现未经许可生产、经营烟花爆竹的,立即报告区政府,并及时向公安等部门通报情况,有关部门联合行动,依法取缔。

(四)工商局负责对持有《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的零售经营者办理登记手续;负责加强烟花爆竹市场监管,发现经营“私炮”的要立即吊销其营业证照,发现非法经营烟花爆竹的要立即取缔;

(五)运西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烟花爆竹质量监管,强化措施,堵塞非法产品的流通渠道。

(六)交警一大队、三大队负责烟花爆竹运输企业及其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及监督检查,对未经许可运输烟花爆竹的,要责令停止非法运输活动。

(七)执法局负责按照市区整体规划,对烟花爆竹季节性零售摊点进行合理布局。

(八)宣传部门负责打击非法制售烟花爆竹工作和专项行动的跟踪报道,宣传专项行动中先进事迹、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并对非法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曝光。

五、专项行动

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从11月30日至2010年2月底开展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储存烟花爆竹“地毯式”排查。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强化措施,严厉打击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行为,确保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杜绝烟花爆竹事故发生。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打非”工作实行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区政府区长对全区“打非”工作负总责,负责组织实施“打非”工作安排部署,协调区有关执法部门打击非法制售烟花爆竹行为;分管副区长具体负责“打非”工作的具体开展;各乡镇、办事处行政一把手对辖区“打非”工作负总责,负责组织本辖区“打非”工作的排查;有关职能部门一把手负责打非行动的具体执法工作安排和查处。区政府、乡镇办事处、村委会(社区居委会)要层层签订打非责任状,村民与村委会要签订打非责任书。各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制定打非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打非工作顺利进行。

(二)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公安、安监、质监、工商、执法等部门以及各乡镇办事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非法生产、储存、销售、运输烟花爆竹等行为,坚决依法打击。要落实“打非”责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联合行动,积极有效地开展好此项工作。

(三)严肃责任,依法惩处。按照“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凡辖区和系统内存在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或发生烟花爆竹安全事故的,要坚决进行倒查责任追究。对非法问题突出、连续发生非法生产事故或发生较大以上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安全事故的,严肃追究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对非法制售烟花爆竹的单位及个人,一经查实,将依法严厉查处。

销售工作举措篇10

为规范四轮电瓶车管理,有效遏制电瓶车交通事故多发的态势,进一步优化道路交通秩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出行人身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县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和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四轮电瓶车专项整治工作,现将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依法严管、标本兼治、立足源头、长效治理”的工作总体要求,坚持“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引导为主打击为辅、依法整治保障权益”的整治原则,进一步规范电瓶车销售市场,建立健全电瓶车严管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有序。

二、工作目标

(一)进一步规范电瓶车销售渠道,严禁违法销售四轮电瓶车,切实从源头上抓好整治和管理。

(二)加大路面整治力度,严禁四轮电瓶车违法上路行驶,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三)对四轮电瓶车车主进行维权,有效化解在整治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电瓶车管理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全县电瓶车行业健康发展。

三、整治内容与部门职责

按照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的工作要求,各成员单位具体职责如下:

县局:做好对专项整治中出现的上访群众的政策解释工作,引导群众合理诉求,疏导群众情绪。

县委宣传部:抓好舆论宣传,充分运用电视、电台等媒体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和商家对专项整治工作的知晓率,积极动员和发动群众参与整治行动。

县政府法制办:梳理相关法律法规,会同县消保委开展对四轮电瓶车车主进行消费者维权。

县商务局: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优势,加强对电瓶车商贸企业的引导,规范经营。

县财政局(地税局):做好专项整治工作经费的落实和保障。

县城管执法局:加大对电瓶车经营商家违规占道经营的查处力度;协助公安交警部门开展路面整治管理活动。

县工商局:对电瓶车经营商家进行全面排摸,依法加强对电瓶车销售企业的日常监管,确保销售的电瓶车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强化流通领域电瓶车商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对销售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等规定要求的,按照相关规定责令停止销售,并予以处罚;要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的作用,及时受理和依法处理相关申诉举报,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县质监局:加强对县内电瓶车及零配件生产的监管,做好对电瓶车使用标准的解释。

县交通运输局:做好从事道路客运经营开业技术条件的宣传、解释工作,强化客运市场监管和查处力度,协助公安交警部门开展路面整治管理行动。

县交警大队:加大对路面上行驶电瓶车的管理执法力度,严禁四轮电瓶车违法上路;对2012年7月1日后仍使用四轮电瓶车违法上路的,一律从严处理;负责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四、工作步骤

专项整治共分为宣传发动、联合整治、清理规范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5月1日至6月30日)

政府通告,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大对专项整治工作的宣传发动。各成员单位要按照方案进行动员部署,结合部门实际,确定工作重点,制定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工作措施。

(二)联合整治阶段(7月1日至9月30日)

各部门加强部门联动,对四轮电瓶车销售商家和上路四轮电瓶车开展联合打击整治,严禁商家违法销售四轮电瓶车,严禁四轮电瓶车违法上路行驶,严禁四轮电瓶车非法营运。

(三)清理规范阶段(10月1日至12月31日)

进一步规范电瓶车销售商家经营范围,杜绝四轮电瓶车违法上路行驶,由县消保委出面协助四轮电瓶车车主进行消费者维权,巩固整治成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镇(街道)、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确保取得成效。县政府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各镇(街道)、各部门也要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实施方案。要积极动员部署,及时召开动员会议,对整治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切实做到目标责任层层落实,工作措施到位,确保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