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监理述职报告十篇

时间:2023-03-26 14:52:52

信息化监理述职报告

信息化监理述职报告篇1

近年来,叙述性信息披露在企业年报中所占的篇幅呈现上升趋势,但尽管如此,叙述性报告的作用和范围却引发了热议。叙述性报告最初的出现是为了填补财务报告和使用者信息需求之间的缺口,但是随之却进化成了过量信息的代表,增加了企业年报复杂性和成本的同时,还无法清晰地披露公司业绩和经营状态。

要把握叙述性报告的未来,不仅需要了解报告使用者的看法,更需要了解报告撰写者的想法。当前低迷的经济环境让我们有机会反思如何才能建立有效的叙述性报告模型。叙述性报告是否能作为一个战略性的沟通工具来提高公司的公众信任度和声誉?能否对企业的经营模式、业务绩效、风险、投资者关系、资源、产品和流程进行全面的回顾和展望,从而满足主要报告使用者的需求?

为此来自澳大利亚、中国、肯尼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瑞士、阿联酋、英国和美国九个国家的财务负责人接受了访问,231位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集团财务负责人或同级别高管(均为年报撰写者)探索如何撰写能够真正帮助决策的有效、客观、可靠的叙述性报告,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次调查的主要发现如下

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对叙述性报告的影响:叙述性报告之所以如此重要可以从主导报告撰写的职能部门窥见一斑,主导叙述性报告的部门通常具有很强的战略和经营领域的职能,82%的受访者表示叙述性报告主要受以下各方主导:董事会主席(9%)、首席执行官(20%)或首席财务官/财务部(53%)。

受访者对叙述性报告最重要的特征看法不一。

叙述性报告的要求/需求呈现多样化:尽管88%的受访者认为股东是叙述性报告最重要的受众,但法律和监管要求同样是主导叙述性报告的重要因素。本报告显示,有些时候股东和法律/监管要求两者之间并不一致。

风险、前景、经营模式和关键绩效指标的披露对股东而言非常重要:受访者指出对股东而言,重要的信息披露包括对财务绩效和财务状况的解释(占比87%),关键风险和相应的风险管理(67%),未来的规划和预期(64%),经营模式的描述(60%)和关键绩效指标(58%)。

监管要求决定叙述性信息披露:多数受访者都会在报告中对公司财务绩效和财务状况进行说明(占比97%),披露公司治理政策(87%)和高管薪酬报告(87%)。调查发现和财务报表类似,叙述性报告的形式和内容主要取决于法律和监管要求,而不是主要受众的需求。

金融危机之后:风险披露和未来预期成为首要任务:78%的调查对象会在报告中披露重要风险和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72%会在报告中说明未来的业务规划。调查发现自金融危机以来,有关风险及风险管理、未来规划和前景预期的信息披露要求有所增加,其比例分别占受访人数的78%和66%。

全面的企业报告:企业年报中,有关环境和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较少,要呈现全面的经营绩效仍需得到更多财务高管,甚或股东的支持。

繁复的要求、高昂的成本和大量的时间是叙述性报告所面临的关键挑战:多数(71%)受访者认为撰写叙述性报告的主要挑战在于繁复的要求以及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财务高管对法律和监管要求的看法应该引起政策制订者和监管者的反思,这才是解决目前关于叙述性报告作用的争论的关键所在。法律和监管合规要求不仅会引发高昂的成本、耗费大量时间,还可能导致公司仅仅是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而撰写报告,却并没有真正贡献有价值的信息。

叙述性报告的未来:财务高管希望拥有更多的自,减少规定。

让报告瘦身

实际上,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资者和股东越来越专业化,叙述性报告也因此在不断进步。监管者采取了各种办法来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因此叙述性报告也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叙述性报告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管理层的评述、管理层的讨论及分析、深度业务回顾、经营和财务状况回顾、董事会主席的声明、公司治理描述、环境问题说明、薪酬报告以及健康和安全问题的阐述。但无论形式如何,随着企业努力提高年报的价值和相关性,叙述性报告已经成为年报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

尽管叙述性报告的篇幅不断加大,但也有人担心这只不过是应付合规要求。同样还有人质疑叙述性报告的成本与收益能否匹配、信息披露是否客观、信息量是否过大、所提供的信息是否真的与价值评估相关以及信息是否真的有用等问题。同时监管/立法机构所规定的信息披露模板和整体要求也给报告撰写者带来了诸多限制。尽管报告撰写者有意让使用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但叙述性报告却变得更加模糊和令人困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情况。

英国财务报告委员会的研究报告《事实胜于雄辩》指出,企业报告的复杂性、应付合规要求以及希望取悦所有使用者的心态都是导致报告无法有效传递整体公司业绩的原因。委员会在报告中呼吁企业报告回归本质,真正发挥为公司投资者等主要使用者提供决策参考的作用。报告中还指出企业报告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使用者、撰写者和监管者)都有必要定期进行反思。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和责任尚未厘清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要求加强年报的清晰度、相关性和透明度。这其中包括让年报更加简化、增加个性化的行业相关绩效指标以及加强与价值相关的风险、预期和经营模式的披露。

CFO们的声音非常一致――监管要求本身就已经非常严格,还在不停的变化,这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和时间。来自马来西亚的CFO们认为,近年来年报只是为了应付法规和监管要求,根本没有考虑股东的需求。“我发现多数年报都是以历史数据为主导,篇幅很长,但只是对公司过去的情况进行了一个模糊的介绍。但是股东真正希望看到的是有关公司未来的信息。”

这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一次描绘叙述性报告未来发展走向的机会,也让我们有机会对叙述性报告的目的及其能否满足使用者的需要等问题进行内省,并探索经济低迷之后,叙述性报告所发生的变化。

CFO们针对如何加强叙述性报告的实用性提供了许多建议,包括增加外部审计机构的意见、加强对未来的预期、遵循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指引和第三方鉴证声明,但多数受访者更希望能够改善报告环境,给他们以更多的自,减少繁复的规定。对于监管者而言,防止金融危机再次发生的关键在于加强信息披露;而对于报告撰写者而言,加强信息披露可能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同时又会增加年报的篇幅和复杂性。对现有法律和监管要求进行严格审视和评估,停止无止境的变化,可能才是推进年报发展的正确道路。

法律和监管要求应该配合一定的自,让报告撰写者能够发挥创新意识,并以股东需求为导向,提供真正优秀的报告。

谁是叙述性信息披露的主导者?

叙述性报告的发展是报告撰写者在不断变化的监管要求及满足使用者的期望两者之间不断寻找平衡的结果。撰写者是怎样决定使用者和其他受众需求的优先性的呢?

认为法律和监管合规是影响叙述性报告最重要因素的受访者达到83%,略高于认为股东要求是最重要因素的受访者比例(82%),位列第三的因素是管理职责,即需要对利益相关者负责(71%)。监管要求和股东需求几乎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正是叙述性报告所面临的两难境地的关键。在满足法律监管要求和清楚呈现报告期内的业绩及未来预期两者之间,撰写者应当如何寻求平衡?

多数受访者认为建立企业声誉是驱动他们叙述性报告的主要原因。这意味着在全球经济低迷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措施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的背景下,企业通过展示自己的声誉风险管理政策和措施,将叙述性报告看作为建立声誉的平台。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为优秀的叙述性报告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为现有和潜在投资者提供了有助于决策的信息。然而尽管满足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可能是叙述性报告最重要的特征,受访者却并未就这一观点达成明显的一致。尽管仅有29%的受访者认为提供有用信息以满足使用者决策需求是叙述性报告最重要的特征,但仍有53%的人认为提供有价值信息以帮助决策是叙述性报告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报告撰写者能对叙述性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那么叙述性报告所面临的挑战也会变得容易得多。调查发现股东是公认的最重要的报告受众,其次是监管机构,位列第三的是分析师。尽管很多受访者认为利益相关者的问责是影响叙述性报告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大多数人认为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如客户、公众、员工、媒体和供应商)仅拥有中等或更低的重要性。

对于股东而言,最重要的信息披露依次包括:对财务业绩和财务状况的说明,公司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及相应的风险管理,公司未来的规划和前景,经营模式的描述以及关键绩效指标,董事薪酬报告,公司治理政策和流程,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和投资者关系的管理,社会责任和环境政策,产品和服务的推广/广告。

而各市场法律和监管的共通要求则集中于薪酬报告,对财务绩效和财务状况的解释,对环境法案、环境管理政策和绩效的合规性的披露,关键风险和相关风险管理政策的披露及对公司治理准则/上市公司管理办法的合规性的声明等方面。但受访者认为公司治理和薪酬报告对于股东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同时尽管法律和监管要求并未涉及经营模式、业务预期和关键绩效指标,但是受访者认为这些信息对股东而言都非常重要。

叙述性报告的未来走向

和财务报表类似,叙述性信息披露的主导力量也是法律和监管要求。受访公司透露,年报中有三大信息是必须披露的――对财务绩效和财务状况的解释,董事薪酬报告和公司治理政策及流程。

有趣的是,受访者认为股东的最大需求与法律和监管要求恰恰相反,他们并不认为公司治理政策及流程以及董事薪酬报告有多么重要。不过鉴于现在绝大多数的报告都会对公司治理和薪酬进行披露,这意味着尽管报告撰写者认为股东是最主要的受众,但监管合规要求才是决定叙述性报告内容的关键。

尽管开展调查的国家并未对未来规划和关键绩效指标的披露提出法律上的要求,但仍有72%的年报会公布公司的未来规划,并且约2/3的年报会公布关键绩效指标。这些披露被股东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年报中的结论表明尽管监管合规性是最重要的,但股东的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

过去20年来,社区、环境和社会责任逐渐进入公司日程。包括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国际机构认为可持续性发展相关的披露将给投资者带来有用的信息,有助于他们了解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因素、风险和机会相关的重大信息。仅有相对较少的受访者会在年报中披露环境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信息,这可能是因为多数市场并没有类似的强制性要求以及/或者这些公司认为股东对这些信息不会感兴趣。

股东兴趣的变化是未来叙述性报告一个决定因素。自金融危机以来,使用者对以下信息的需求有所增加:关键风险和相关风险管理(78%),对财务绩效和财务状况的解释(71%),未来规划和前景(66%),公司治理政策和流程(56%),经营模式的描述(54%)以及关键绩效指标(52%)。

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股东对于以下叙述性报告内容的兴趣如何?

这其中有关公司治理准则和法律/合规声明以及对财务绩效与状况的解释已经持续了10年以上。对于公司治理政策和流程以及财务绩效和状况说明的需求增加,是否表示报告撰写者认为股东希望年报能够跳脱公司治理合规声明和财务状况及绩效的模板?对风险和风险管理、关键绩效指标、经营模式以及未来规划前景等信息的披露需求是否意味着在金融危机之后,投资者的关注重点在于加强企业报告的透明度?

金融危机以来,有关如何发掘叙述性报告的潜力,使之成为有效的信息传播工具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这些信息包括目前和未来的关系、资源、风险、流程和产品。而讨论的重点则集中在撰写一份真正让使用者觉得有用的企业报告所面临的挑战。

受访者认为叙述性报告所面临的五大挑战在于:繁复的要求、成本和时间、对前景的预期、受众太多样化以及商业机密。

以下哪些因素在撰写叙述性报告的过程中是最具挑战性的?

其中,繁复的要求以及所耗费的成本与时间是最主要的挑战。65%的受访者希望将来监管要求能够减少,并给予他们更多的自。只有38%的受访者认为叙述性报告太过自由的形式是主要的挑战。仅19%的受访者希望监管要求更加严格并减少自。

众多的要求似乎是阻碍叙述性报告有效传递信息、满足主要使用者(即股东)需求的关键障碍。叙述性信息披露被看作是当代企业报告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这仍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而金融危机的爆发,也让监管者加强了对信息披露的要求。

信息化监理述职报告篇2

[关键词]管理会计 会计信息系统 公司治理

一、会计信息系统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会计信息系统与公司治理有着天然的联系,有效的会计和审计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中至关重要的手段。根据当代和证券市场理论,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在公司治理领域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有助于抑制"内部人控制"。公司治理中的核心,是出资人如何激励或约束经理人员,使其尽可能地努力经营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有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从而达到控制成本、抑制 "内部人控制"的目的。

第二,有助于遏制管理腐败。尽管有效的会计和审计制度对遏制管理腐败的作用程度与公司治理的模式有关,但这种作用是其他治理手段无法替代的。

第三,有助于完善CEO和执行董事的激励机制。CEO和执行董事的报酬如何与公司的绩效相匹配才能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是公司制度中倍受瞩目的课题。一般认为,高级管理人员的短期激励应以会计盈余为基础,长期激励则以市场价值为基础。所以,会计盈余的计量也是激励机制的核心基础之一。

第四,有助于资本市场对公司的监控。尽管国际上自80年代之后,人们对资本市场监控公司的有效性存有怀疑,但充分有效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增进这个有效性则仍是共识。尤其是如年代以来,通过资本市场重构公司的浪潮一直未见消退,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有效性,以降低资本重组的代价,广受关注。

第五,从根本上说,有助于投资者信心的提高。因为充分有效的管理和信息披露机制有助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有效地保护作为"委托人"的外部投资者的利益,从而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笔者认为,除上述这些方面外,有效的会计信息系统还与公司治理的下述层面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第一,董事会有效性的提高和对股东责任的履行。在公司治理实务中,董事会的角色日益受到关注。为了真正对股东负责、确保公司目标的实现,董事会成员必须在推动公司的全面成功中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重大决策的制定者,而这种参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有效的会计信息。

第二,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履行。公司的目标不能只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还要考虑与其有长期利益关系的其他人员的利益。80年代以来,美国已有一半以上的州对公司法进行了修改,要求公司经理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为股东服务。保障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应有权利、维持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同样需要建立在可靠、丰富的会计信息基础上。

第三,CEO业绩目标的确定。尽管CEO的业绩目标取决于公司对CEO职位角色的认定,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目标价值取向会有所不同,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CEO的业绩目标总会包括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的业绩要素,这些业绩要素往往需要用一定的会计指标予以反映,业绩实现情况也需要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加以披露。

第四,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业绩评估。与CEO业绩评估不同的是,对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业绩评估主要在于对它们自身活动有效性的评估,而不是判断公司日常业务决策的有效性,因而这种评估往往不是以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作为出发点。尽管如此,这类业绩评估仍会注意到公司财务的成败,而且评估程序和披露途径也仍要涉及到会计信息系统。

第五,人力资本定价。人力资本定价是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报酬的确定基础。只有在对人力资本恰当定价的基础上,对管理人员的各种激励机制才能有效地运作。而人力资本定价是一种典型的市场化行为,它也必须依赖充分有效的会计信息。

综上所述,要达到公司治理目标,必须进一步认识会计信息系统的作用,切实维护会计和审计活动的权威性,提高会计和审计信息质量。

二、管理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为什么财务会计信息不能完全满足公司治理的要求

要全面发挥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应有作用,单靠财务会计系统显然是不够的。由于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一项公开性很强的行为,受到下述一系列因素的限制:

第一,信息披露的范围、数量和质量必须遵循一定的会计标准。财务会计信息更多地承担对公众的责任,因而必须严格遵从 "透明性"的要求,强调信息的规范性,在性质上完全是强制性的。

第二,财务会计报告的以财务信息为主。尽管现在财务报告也强调要提供某些非财务信息,但毕竟这些非财务信息只具有补充性质。

第三,成本效益原则的遵循。尽管信息披露的成本与效益往往难以准确计量,但这并不妨碍信息提供者在披露信息时对与之相关的成本与效益做出自己的判断。在规定的基本信息之外,只有那些被认为能给带来一定利益的信息种类,企业才有可能"额外地"予以披露。

第四,商业秘密的限制。任何涉及商业秘密的信息,尤其是可能产生不利的信息,企业在披露上一定会持谨慎态度。

第五,市场和文化背景。市场和文化背景,如对信息不足与信息过剩的不同理解、对 "自愿披露"的不同接受程度等,对信息披露的数量也有直接的关系。

正因为上述这些原因,财务报告所承载的信息量是有限的,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无法从现行财务报告中得到充分的信息满足。实证结果也支持这一判断。如据吴联生博士调查,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认为未来机会与风险、财务预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等信息是有用的,都占60%以上。这些信息传统上均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显然在现行财务报告中缺乏有效地披露。这样,提供满足公司治理目标的信息,很大程度上依靠管理会计系统,管理会计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维持治理结构的高效运转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传统的局限性,现有的管理会计系统还很难承担起这个责任。因此,拓展管理会计理论与体系的必要性,己显得十分重要。

三、围绕公司治理的需要,拓展管理会计体系--目标构造与方法构造

(一)目标构造

1.管理会计目标所包含的两大问题。会计目标实际上包含了会计信息向谁提供 (服务对象)和提供什么 (服务范围)两个问题。管理会计现行理论在这两点上的定位都有缺陷。

就服务对象而言,长期的误区是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区分为对外服务和对内服务,一般的描述是"财务会计主要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管理会计主要满足企业内部需要"。这个提法在理论上非常含糊,导致了许多歧义。最受非议的是,难道企业内部管理者不关心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报告?人们还注意到,现在公司外部对过去认为属于管理会计范畴的许多信息也十分关注。因此,会计信息系统的内外区分法已越来越与现实相悖。实际上从满足企业系统的最终目的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并没有本质区别,都可以并且应该为公司的内外部服务,一切形式上的不同均源于信息披露强制性程度的差异。况且,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范围和质量要求,与政府政策需要也有直接联系,而并非一成不变。因此笔者认为,对外财务报告和对内管理报告的称呼,不如用 "强制性信息报告"与"非强制性信息报告"的名称更为恰当。也就是说,凡按法定要求必须公开披露的信息,均属于"强制性信息报告"的范畴;没有强制性披露的要求但也与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有关的其他信息,则属于"非强制性信息报告"的范畴,由企业自行决定向谁提供、提供多少和如何提供。

就管理会计的服务范围而言,西方的主流观点是:第一,为制定决策和计划提供信息,并作为管理队伍的成员参与制定决策和计划过程;第二,协助经理们指导和控制经营活动;第三,激励经理和其他雇员完成组织目标;第四,计量和评价组织机构中业务活动、部门和其他雇员的绩效;第五,评价组织机构的竞争位置,并与其他经理一同保证组织在产业中的长期竞争力。这样的表述尽管己涉及到公司治理领域,比如激励经理完成组织目标,但从整体上看,它还没有全面反映公司治理的客观需要。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目标必须明确指出服务于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双重要求。服务于公司治理是管理会计创新的根本需要。借用"相关性消失了"这一名言,当代管理会计所失去的最大相关性恰恰是没有充分关注公司治理的需要,以服务于公司管理层面为主的传统管理会计理念在解决现实信息需求上已显得极不适应。

2.管理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根据上述,会计两个子系统的总目标可否作这样的表述:财务会计是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充分有效的强制性信息,管理会计是为实现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多重目的提供非强制性的相关信息。围绕其总目标,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是:

第一,向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非强制性相关信息。在这个领域内,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关注:一是未来预测信息。相对于财务会计报告反映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状况,未来预测信息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相关性更大。至于预测信息披露的范围、程度和方式,在信息的供求双方自会达到"均衡点"。二是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有助于对企业深层次的了解和评价,同时也有助于预测企业的未来。对信息使用者而言,非财务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比财务信息具有更大的价值。三是责任信息。包括对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政府、社区和公众等方方面面责任的履行情况,都需要适当披露。

第二,辅助和审核管理决策。尽管这是管理会计的传统职能,但要从体现企业战略的需要和在长期经营中最佳使用经济资源的要求重新认识。

第三,服务于内部控制、快捷准确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这里所言的内部控制包括两个层次,一是适应公司治理的需要,对执行董事和CEO的控制;二是作为公司管理的重要形式,CEO对公司日常运作的控制。

第四,建立激励与补偿系统,为业绩考评和确定报酬方案提供依据。包括对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各责任中心及其各类员工不同层次的评价和激励。

第五,为企业经营创新和组织制度创新提供信息支持。

上述具体目标没有区分哪些是服务于公司治理,哪些又是服务于公司管理,因为在实务中它们往往交织在一起。但管理会计必须为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两个层次服务的目标指向是明确的。

(二)构造

目标构造决定了方法构造的基本方向,而方法构造的质量又将制约目标构造。

当前管理会计方法体系存在的两个主要缺陷是:①直接针对"公司治理"层面的手段薄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了企业高层对管理会计的重视;②方法之间多半是简单堆积,缺乏系统整合,与企业管理其他领域的界限也不清晰。

从实现公司治理职能的角度,管理会计应创造新的方法或对传统方法实施改造,以适应下列要求:①公司价值 (或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估;②前景财务资料的编制;③内部会计和审计控制;④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信息披露;⑤CEO业绩责任的制定;⑥各个管理层次的业绩评价和激励补偿系统的设计 (包括针对高层管理人员的奖励与补偿合同的制定);⑦人力资本定价,等等。

至于实现公司管理职能的各种管理会计方法 (如预测决策、预算编制、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等),主要是满足内部决策与控制、实现最佳资源配置的需要。这类方法 (包括理念)也同样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尤其是要在管理会计活动中贯彻战略管理的指导思想。

(三)对管理会计定义的再认识

根据对管理会计目标和方法体系的讨论,有必要量新认识管理会计的定义。

美国会计学会 (AAA)下属的管理会计委员会 (CMA)所下的管理会计定义是:管理会计是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来处理某个主体的的和预期的经济数据,帮助管理当局制定具有适当经济目标的计划,并以实现这些目标做出合理的决策为目的。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IFAC)的常设分会"财务和管理会计委员会"所下的定义是:管理会计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 (财务的和经营的)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编报、解释和传输的过程,以确保其资源的利用并对它们承担经管责任。这些定义的出发点都是为公司管理当局服务,显然已不完全符合管理会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为了能够同时反映公司治理方面的特征,管理的定义可以表述为:管理会计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提供各种强制性财务报告之外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目的是满足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中的特殊信息需求。

从管理会计定义的讨论,还可以引出以下一些思考:

第一,对 "财务报告"名称的质疑。如上所述,当今会计系统所处理的信息实际上已不再局限于财务范畴。1994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发表的《论改进企业报告》,概括了用户所需信息的五种类型,即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管理部门对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的、预测信息、关于股东和管理部门的信息、公司的背景。同显然已经无法用"企业财务报告"的名称来囊括所有这些。因此,本人认为将来可以用较有容纳力的"企业报告"来代替财务报告的称谓。企业经济报告包含由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和全面收益表四组成的"核心报表"(属"强制性信息报告"范畴,主要提供基本财务信息),以及由企业基本概况、分部报告、责任报告、人力资源报告、财务预测报告和特殊管理会计报告等构成的"报告"(大体上属 "非强制性信息报告"范畴,提供扩充的企业经济信息)。这样既可满足企业报告的多种目标,报告的提供也比较便利。尽管遵从习惯,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仍沿用"企业财务报告"的称呼,但其内涵实际上已在发生变化,今后势必会发生更多变化。

第二,对财务报告提供机构的认识。单靠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财务部显然己无法完成当今信息披露的所有需要,财务部的职能实际上已接近于一个综合信息部。比较彻底的解决办法是设立一个职能较门的机构,比如称之为"信息部"(包容现行财会部门的职责)。也可考虑按不同的功能分设财务部和综合信息部,将一部分提供信息的工作交由综合信息部来执行,但这总不如单由一个部门来运作更有效率。若企业内仍沿用财务部的设置和名称,则应明确其职能已不再局限于提供 "纯"财务信息,同时其他职能部门也必须有清晰的责职和程序来配合财务部的信息披露工作。否则,"财务部"这样一个职能复杂、任务繁重的机构,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协调信息披露方面的任务,将会越来越困难。

第三,对管理会计原则的认识。管理会计系统中引进公司治理这个理念后,对传统的些管理会计原则需要有新的认识。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管理会计活动不能按过去理解那样通常可以不考虑会计标准,否则管理会计信息无法满足公司治理层面的需要;二是不同层次对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有时是有矛盾的,比如同样是运用在管理决策上的信息,董事会与CEO对稳健原则的要求就可能不一致。

第四,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论"的认识。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一直存在"融合论"与"分立论"两种观点。作为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原本就甚为密切,从上说,在一个企业里完全没有必要同时存在两个不同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也许多年以后,信息技术 (尤其是技术)的将使企业只要采集和提供源数据,至于信息的筛选、加工和分析完全可由信息使用者通过专门的机软件自行操作完成,到那时就不再需要学者煞费苦心地去区分哪些是财务会计信息、哪些是管理会计信息了。但是,至少目前还无从实现这样的理想,信息的提供还只能以成品形式而不是原料形式。同时,正如前面所说,由于财务报告的局限性,目前财务会计不仅不可能包容管理会计,而且还需要更加充分地发挥管理会计在信息上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会计信息系统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分支既不是完全分立的(如在原始数据的采集方面),也还无法完全独合 (如在信息报告方面)。"管理会计报告"或称 "非强制性信息报告"在未来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仍会处于独立存在的状态。

四、推进管理改革和的途径

要完成管理会计体系的拓展和改革,任务艰巨,有关也远末成熟。关于推进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途径,本文不再重复诸如管理会计职业化、创办管理会计专业刊物、在管理者和会计人员中普及管理会计知识等在会计界已形成共识的意见,仅阐述以下三点想法:

第一,应重视管理会计系统的环境因素。环境和组织的改变意味着于决策制定的信息类型和信息用途的改变。公司治理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对象、任务和特征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思路,另一方面,也正因为管理会计系统必须直接为公司治理服务,因此,公司治理自身的特征和状况也会直接管理会计系统的质量和效率。一旦决策层与管理层真正分离,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构成和功能更加完善 (比如外部董事、非执行董事的监督权得到强化,董事会内的提名委员会、工薪委员会、投资委员会、预算委员会等机构比较俱全并且发挥作用),势必会更有效地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此外,还要深入在现行环境下管理会计的定位,既要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以进一步发展管理会计,又要使管理会计的技术、更加适应企业环境的要求。

第二,管理制度创新与规范的结合问题。在管理活动中,创新与规范相辅相成。现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尤其是新创体制往往没有及时地予以规范。例如:0财务总监制这几年发展较快,但如何使其运作更为有效,还没有与传统会计系统 (包括管理会计系统)的改造结合起来考虑。①企业改制中虽然成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但其素质要能保证治理结构的有效性,离不开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的财务和会计知识背景,否则就不能承担起监控公司业绩的职责。②现在许多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CEO的态度,从规范治理结构的角度看,内审机构更应直接对监事会或董事会负责。较大规模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是否应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的权限和职业如何清晰地界定,便其保持相当的独立性;审计委员会的运作如何与管理会计系统相互配合,以降低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效率,这些都需要探讨和实践。

第三,充分认识会计信息的"准公共物品"性质。公开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和管理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由于信息披露中外在性的存在,政府可以并且应该发挥作用。因此,不仅是财务会计信息,对管理会计信息的规范性,政府机构同样应予关注。另一方面,从信息市场的角度来说,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取决于信息需求者,所以会计信息的提供从根本上说会形成"买方市场"。现在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却或多或少是一种"卖方市场"的心态,"我提供什么,你得接受什么"。然而,无论是财务会计报告还是管理会计报告,任何改进若不听取广大信息需求者的意见,终将于事无补、劳民伤财。因此,建议设立专门机构便会计信息的需求调研经常化,除不断改进财务会计报告 ("强制性信息报告")外,还要逐步对管理会计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以及需要公开的管理会计信息的披露 ("非强制性信息报告")提供各种指南,以利于提高管理会计基本概念范畴的规范性和管理会计实务运作的效率。

主要

1、项兵·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7-62

2、吴淑琨、席酉民·公司治理与中国企业改革,北京:机械出版社,2000:24

3、崔之元·美国29州公司法变革的理论背景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研究,1996;4

4、吴联生·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的调查,经济研究,2000;4

5、 Ronald W·Hilton·管理会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

6、李天民·管理会计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47

信息化监理述职报告篇3

2014年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项目编号SKL-2014-3586;两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财务报告重述是指在当年年报存在一定的会计差错,需要进一步进行补充更正而进行公告,其中,引发企业财务报告重述的可以是内部机制校核发现,也可以是借助外部会计事务所检查出不符实的信息,从而进行事后弥补。在近些年来,财务重述时有发生,并且发生的企业也有几十家上升到几百家,这种上升趋势在未来仍然由扩大的趋势。在这些企业中,有一定比例的企业属于ST公司,同时还有发生财务重述的企业不止一次的进行。

一、财务重述的概念

财务重述主要是针对在我国出现的企业公布完年报后,在一段时间后又进行年报财务新的修改、补充及更换,并且相应的公告。可以看出,企业的年报就会出现多次的变更,从而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引发这一现象的主要问题就是我国证券市场机制不规范。近些年来,我国政府认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也积极参考国外证券市场的管理准则,出台了诸多管理方法和法规,从而在一定程度来遏制该问题的发生。其中,会计差错修改就是会计工作中存在失误,导致会计相关信息出现不符实的现象,企业在发现这种差错后就提出更改的要求,从而主动的修改先前公布的财务信息,并且根据所留存收益进行其他相关因素的修正,这一过程中不进行历史报表的重编。因此,在我国证券市场内将该类问题习惯性的称为 “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然而,该问题实际上就是财务重述行为的具体表现,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从国际相关管理机制可知,这两个问题同于一个领域,财务重述更具备学术规范。

二、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存在的问题

从上市企业财务重述现象的现状,可以发现一些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存在的问题,同时,从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财务重述金额大且利润调节现象明显

针对企业的财务重述现象,学者在分析过程中观察到,部分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调整项目数量颇多,甚至部分涉及上亿元的高额资金。我国政府为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颁布了一系列新会计准则,并逐步规范健全会计体系,从而压缩财务报表的粉饰空间。对此,上市企业也会规范自身行为避免使用过于明显的会计处理行为操纵利润。而在这一背景下,蓄意在前期制造差错,借助更正差错的机会调节企业利润便成为企业财务造假的新型手段。目前,更正主要的前期差错多采用追溯重述法,追溯重述法虽然能高效呈现本年度收益,当具有不影响企业当期收益的特点,从而令上市企业将追溯重述法当做调整企业利润的工具。同时部分上市企业通过财务重述,以调整前期差错为借口修改过去经营活动中的异常记录或报告上的虚假陈述部分。

(二)财务重述信息披露不及时

会计信息的具有及时性这一重要特征,且会计信息往往通过及时性体现信息价值。一旦出现会计信息的滞后,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将破坏会计信息具有的参考价值。而部分上市企业实施财务重述时,草率撰写重述公告,甚至隐瞒公告。由于我过尚未制定严格的规定以控制规范财务重述的公告时间,从而导致财务重述公告的时间存在随意性。对于部分企业对数年前的会计信息进行差错更正的行为应当进行严格限制,否则将使会计信息丧失应有的价值。并且应杜绝部分上市企业进行选择性公布公告内容的现象,避免企业在考虑公告内容价值后只公布有利消息,延迟或隐瞒不利消息,会计信息的披露是投资者进行决断的判断依据,一旦会计信息失实或滞后都将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三)财务重述报告不规范

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颁布实施的财务重述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因而未能对财务重述制定出完整详细的规范,尤其在财务重述公告的提出时间与形式方面缺乏具体的规定。而相较美国,其要求财务重述公告必须采用新闻公告的形式或是向规定的证券委员会呈递临时公告从而披露差错信息。证监会对企业披露信息做出要求:对过去年度重大会计差错企业必须采取临时公告的形式,尽管银监会提出上述准则但在实际过程中,很少有企业按照该准则信息,多采取定期公告的形式,甚至隐瞒公告,仅在财务报表中标示附注提及差错更正。在这样不规范的制度背景下,使得企业借助制度漏洞用以操纵企业利润,大大减低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价值。

三、案例分析

财务重述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较为常见。2001年,TCL集团就出现了财务重述的问题,而这也是非常典型的一个案例。2001年3月21日,TCL集团在其2000年的年度财务报告中显示盈利状况良好,实现净利润2631.66万元。然而,TCL集团却在2001年终发表了财务重述说明,声称由于会计政策选择不当和估计错误,少计提了坏账准备与存货跌价准备,从而出现了TCL集团当年度盈利2631.66万元的情况,经更正后,TCL集团2000年出现了亏损的情况。但是,这种现象在当时的监管环境下并不被认为是违规的。

四、解决对策与建议

财务重述是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载体,为保障财务信息披露质量,降低企业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是根本解决办法。针对当前国内上市公司在财务重述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缺陷,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与外界监督两方面入手解决。

(一)健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企业治理的核心在于股权结构,上市企业的财务重述也将受到股权结构的直接影响。针对前文提及的国内上市企业股权结构缺陷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要完善自身的股权结构。首先,必须明确股东享有的权利与义务,避免股权滥用的现象发生。在上市企业中,股东享有企业的多数股权而占据主导地位,因而也想有管理经营企业的权利。然而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必定承担着相应的义务。其次,针对过于集中的国内上市企业股权而引发财务重述现象,可引入合适的机构投资者以缓和该现象的发生。最后,优化股权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注重控制规范控股股东的行为,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避免二者利益的冲突。通过合理配置让董事会、股东大会成为企业多数利益代表者的会议而非少数利益方的会议。

(二)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建设

第一,强化董事会作用。董事会承担着企业重要的管理监督作用,必须保证其独立性与透明度,只有董事会高效地工作才能保证对企业管理者起到真正的制约作用,从而使其成为企业重要的内部控制环节,降低企业财务重述发生概率。第二,加强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监事会是另一个承担上市企业监管工作的部门,它与董事会是互相平行的职能机构。监事会主要代表企业全体工作人员的利益,主要承担监管上市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职责,是上市企业重要的内部治理机构,因而在我国上市企业的监管财务重述方面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三,推动各类委员会的建设。在董事会职能工作的细分下产生的专门委员会往往被误认为企业的顾问机构,其实专门委员会除提供咨询外,还承担着董事会的某些职能以及监管企业管理者行为的作用,在我国上市企业的信息披露上也承担着重要作用。现阶段专门委员会可分为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在监管上市企业的财务重述方面,审计委员会承担着专门高效的监督作用。

信息化监理述职报告篇4

关键词:新资本协议;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控制

Abstract: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ommercial banks to control the level of risk and performance. In 2004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of banks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commercial banks, especially transnational operations of commercial banks to further improve their corporate governance.

Key words: New Capital Accord; commercial bank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risk control

前言

当前,随着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上市和转型,银行自身的公司治理面临着严峻挑战。鉴于我国也将在近期内对大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如何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公司治理方面的要求以及国际化大银行的相关经验,明确我国商业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树立良好的公司治理运行机制,具有相当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公司治理与银行业

1999年经合组织的《关于公司治理的五项原则》和2004年经合组织的《关于公司治理原则》的修订版中,明确提出了公司治理的五项原则:公司治理框架应保护股东权利;应平等对待所有股东,包括中小股东和外国股东;应确认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鼓励公司与他们开展积极的合作;应确保及时、准确地披露所有与公司有关的实质性事项的信息,包括财务状况、经营状况、所有者结构以及公司治理状况;董事会应确保对公司的战略指导。对管理层的有效控制;董事会应对公司和股东负责。

资产结构的特殊性、资产交易的非透明性、严格的行业管制和监管等银行业自身的特殊性的存在使得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既有公司治理的一般性,也有银行业的特殊性。所以,我们在建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时,既要考虑经合组织关于公司治理的要求,又要考虑银行业方面的特殊要求;在吸收上述内容和1999年的《加强银行组织的公司治理》中银行价值取向、战略目标、责权划分、管理者相互关系、内控体系、特殊风险监控、激励机制和信息透明等八个方面内容的基础上,新资本协议对公司治理的规定,特别是针对采用高级法的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有关公司治理的要求

2004年,巴塞尔委员会正式推出了新资本协议,这一协议关于公司治理方面的内容后来在2006年的《加强银行公司治理》中得以充分展开,尤其体现在于其规定的稳健公司治理8条原则之中。在这一协议当中,明确提到银行组织的公司治理有两处:一是第一部分中也即第一支柱中的第三章(信用风险-IRB法)中的公司治理和监督;二是第三部分中也即第二支柱中的第二章(监督检查的四项主要原则)中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监督。当然,还应指出的是,新资本协议中的其他很多地方都和公司治理有密切关系,尤其是第三支柱中关于信息披露制度的规定。

新资本协议从公司治理、信用风险控制、内审和外审三方面阐述银行业的公司治理和监督。首先,明确了董事会的责任。董事会和董事会指定的委员会应做到:(1)批准所有评级和估值过程的重要方面;对银行的风险评级体系有一般性理解,并且详细地了解与评级相关的给管理层的报告;(2)制定包括资本计划在内的战略计划,并把资本计划视为能否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关键要素;(3)确定银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并确保管理层建立风险评估框架、风险资本系统和内部合规监测办法:采取并支持有力的内部控制,制定相关政策和程序,确保管理层将这些方法和规定在整个组织体系中有效地传达。

其次,明确了高管层的职责为:(1)建立一套评估各类风险的框架,开发一个将风险与资本水平挂钩的系统,制定并有效实施监测内部政策合规性的方法;(2)向董事会或指定的委员会,提供关于重大变化或现行政策例外情况的通告;(3)深入了解评级体系的设计和运作,批准现有的程序和实际做法之间的重大差异;保证评级体系连续、正常运作;定期开会讨论评级过程的表现、需要改进的领域及对不足之处的改进情况;听取内部风险控制部门的内部评级报告;(4)掌握银行所承担风险的性质和程度,了解资本充足程度与风险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相应的风险轮廓和商业计划,确保风险管理程序的规范性和复杂性。

再次,明确提出银行必须建立独立的信用风险控制部门,并规定其职责为:(1)负责内部评级体系的设计或选择、实施和业绩表现.包括:测试和监控内部评级;生成和分析银行评级体系的总报告,包括按照违约时的评级和违约前一年的评级进行分类的历史违约数据、评级迁移分析以及对关键评级标准趋势变化的监控。在各部门和各地区验证评级定义的实施程序。检查且记录评级过程的变化,包括变化的原因;检查评级标准以及评估评级对风险的预测情况。为了便于监管当局检查,必须记录和保留评级过程、标准或单个评级参数的变化。(2)必须积极参与评级模型的开发、选择、实施和验证,对评级过程中使用的模型承担监控和监督责任,并且对将来的检查和评级模型的改变承担最终责任。(3)必须和管理层人员定期开会讨论评级过程的表现、需要改进的领域及对不足之处的改进情况。

最后,明确了内审或同样独立的部门的职责:(1)必须每年至少检查一次银行评级体系及其运作状况,包括信用风险控制职能的运作和对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及违约风险暴露的估计。检查的领域包括遵守达到全部最低要求的状况。(2)内审必须记录检查结果。(3)一些国家的监管当局,也要求对银行的评级过程及对损失的估计进行外审。

三、部分国外银行贯彻新资本协议公司治理的做法

随着全球金融体系的构建,各国金融关系越来越密切以及巴塞尔资本协议和新资本协议的推出,各国商业银行和监管当局为了应对新的挑战,也为了将巴塞尔资本协议和新资本协议落到实处,对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纷纷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修正。

(一)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当局于2006年9月的一份文件(《监管更新:新资本协议在澳大利亚的贯彻状况》)中对实行新资本协议高级法的银行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明确规定了其职责:(1)董事会应批准:所有风险偏好和主要风险类型损失及其定义和测度方法、内部经济资本模型、融资成本和收益回收率方法等;(2)高级管理层:能够用配给资本的盈亏平衡点成本来表示相对收益中所蕴含的实际定价状况:能够用潜在风险(这一风险由经济资本模型的配给资本所反映)相对收益来评估业务条线和产品绩效;自身的绩效评估和激励补偿与承担的风险息息相关。

(二)香港金管局

香港金融管理局在香港新资本协议实施大纲中对银行业的公司治理做了一些规定。主要明确了相关组织结构、风险评估、高管层职责等。具体规定如下:(1)授权机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风险评级体系操作的有效监督,保证该体系的稳健运行。第CG-1章“香港注册机构的公司治理”和第IC-1章“全面风险管理控制”对上述人员的风险管理责任有详细的规定。上述大部分要求和做法应全面落实。(2)所有风险评级和估值过程的重要方面,都必须得到授权机构董事会(或指定的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的批准。上述各方必须对授权机构风险评级体系具有一般性了解,并详细地了解与评级有关的管理报告。提供给董事会(或指定的委员会)的信息必须足够详细,能让董事或委员会成员决定继续采取授权机构评级方法是否适当,并验证评级体系的控制是否有效正确。(3)高级管理层必须履行:深入了解评级体系的设计和运作,批准现有的程序和实际做法之间出现的重大差异;保证评级体系连续、正常运作;信用控制部门的人员必须定期开会讨论评级过程的表现、需要改进的领域以及改进不足之处的效果。向董事会(或指定的委员会)提供关于重大变化或现行政策例外情况的通告,此重大变化或现行政策例外情况将对授权机构评级体系的运作产生实质性影响。有关内部评级信息必须向董事会(或指定的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进行定期汇报。报告的范围和频率随着信息的重要性、类别及接受人员的级别而变化。(4)报告应包括如下信息:评级划分的风险总体情况;不同级别间的风险评级迁移:每个级别相关参数的估计;实际的违约率(在合适的情况下,指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暴露)与预期值的比较;计量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之间的变化;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结果;内部评级检查、审核以及其他控制部门报告。

(三)加拿大银行业

加拿大银行业根据新资本协议和其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公司治理的现状,通过规范银行董事会的规模、结构、素质、专业委员会的责任和义务的分配等方面,来强化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最大限度地保护股东权益。具体做法主要有:(1)“五大”银行的董事会成员从14~19人不等,除蒙特利尔银行外,各银行的董事会主席和总经理的职位不再由1人承担.总经理不进入专业委员会,董事会的基本功能是决策和监管;(2)由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与银行财务信息加工和披露有关的一切事务,包括对内部和外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效果评价、对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进行审核:(3)操守和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审核银行信贷与投资方面的风险问题和银行雇员的操守遵守情况;(4)公司治理和公共政策委员会负责董事会的日常工作安排;(5)人力资源委员会主要负责雇员的招聘工作和总经理继承人的备选工作,对总经理及其银行的高管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审核银行的薪金激励政策等。

(四)美国银行业

依据2002年的《萨-奥法案》和新资本协议,美国银行业现阶段公司治理实践为:董事会要负责保证企业整体治理的有效性:审计委员会要负责确保企业内、外部审计过程严格有效;CEO、 CFO及其他高管人员要负责维持有效的财务报告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遵守道德操守,并对违法违规的高管进行严厉惩罚;重点在于构建良好的所有者、经营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责权利分配机制。美联储鼓励银行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追求自身特点与国家法令的完美结合,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治理模式,并不强求形式上的完全统一。

四、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

我国银行业基本按照现代公司治理制度构建其公司治理架构和运行机制,尤其是“五大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能按照现代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要求来经营。其中,中国银行以董事会的指引和监控为主导,并与高级管理层的经营管理相分离。董事会五个专业委员会分别在战略规划、稽核、风险管理、人事和薪酬、关联交易控制方面协助董事会履行决策和监控职能,保证董事会议事、决策的专业化、高效化。中国银行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实际上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董事长与行长分别由两人担任,以免权力过度集中。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股份制改造的一部分,改造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并相应建立了一个新的现代公司管理架构,明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权利和责任。其目标是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原则,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确保各方独立运作、有效制衡。

另外,我国现有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状况(王传军, 2006)为:(1)流通股比重偏低;(2)国有股比重偏大(深发展和民生银行除外);(3)银行的董事会规模均在14~17人之间,执行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重不高。非执行董事在董事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董事会成员持股比重偏低,无法充分发挥股权长期激励的效果;董事双重兼职的情形颇为普遍;董事在银行领取报酬的人数增多;(4)专门委员会的设置基本符合规定,除华夏银行未设置审计委员会外,其他4家银行均已设置5个专门委员会;(5)独立董事,除深发展外,其他4家银行均达到了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比例规定;(6)监事会规模较大;除深发展外,监事成员双重兼职的情形普遍;监事成员持股比重较低;相对而言,监事在银行领取报酬的比重较董事更高;(7)高级管理层:遵从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规定,上市银行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别由不同的人担任;无高级管理层双重兼职情形,说明高级管理层与股东单位在人事上完全独立;高级管理层零持股现象普遍,股权的长期激励功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高级管理层成员普遍在银行领取薪酬;薪酬的激励功效初显;(8)关于监督机制的调查,5家上市银行按照监管机构的规范,董事会、监事会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与有效性做出说明,并且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内部控制状况评价报告,惟一的例外,是浦发银行并没有披露审计师出具的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9)关于激励与约束机制上市银行均已建立了对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层的业绩考核制度,并且根据考核结果确定薪酬:(10)就整体而言,上市银行能够按照要求对相关信息进行披露。

就监管层面而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参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公司治理方面的要求和国外监管机构对银行公司治理方面要求的基础上,2006年颁布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从组织结构、股权、中长期战略、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信息披露制度、信息科技、评估与监测、检查与报告等方面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提供了总计28条款的详细指引。

由上可见,虽然我国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且监管部门也出台了不少关于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规定,但是,对商业银行来说,其公司治理仍存在着诸多需要提升和改善的地方,诸如:董事会对公司风险的认识存在误区,并且没有进行适当的监督或对高管层和雇员的行为提出质疑;利益冲突、缺乏独立的董事会成员以及高管人员,导致高成本和低收益的决策;内部控制非常薄弱,甚至根本不存在或者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内部和外部审计“在重要关头倒头昏睡”,未能发现欺诈行为。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助长了这些行为:交易和组织结构的设计降低透明度、阻碍市场参与者和监管人员获得真实的信息;公司的文化加剧了不道德行为.并且阻止人们提出质疑。尤其是我们在公司治理方面仍然对实施新资本协议没有提出明确的具体要求,使得国有大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和组织基础。

五、新资本协议实施情况对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要求和启示

针对中国银行业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国银监会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指导思想:既要吸收借鉴上述国际活跃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的有益经验,又要结合国情,保证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架构不仅“好看”,而且“好用”。要根据本行的比较优势,确定好明确清晰的发展战略,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保持可持续的比较竞争优势。要进一步明确“三会一层”之间的职能界限,形成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和有效的制衡关系;树立股东价值和稳健经营理念,按照国际公众持股银行和境内外监管规则要求,推动董事会构成的专业化,强化独立董事的作用。要建立健康的决策机制,依靠董事会集体决策,依靠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为董事会决策提供基础。推动传统的公司治理向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和基础的公司治理转变。

具体说来,首先应明确董事会职责:(1)建立董事培训学习机制,使其具备并不断提高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素质和能力,符合银行经营发展需求;(2)建立风险评级机制,成立风险评级专家小组或委员会,定期了解银行的风险评级体系.听取银行内部评级报告,包括所有风险偏好和主要风险类型损失定义、测度方法、内部经济资本模型、融资成本和收益率回收办法等方法的使用,形成评估报告,提交董事会审议批准;(3)根据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制定经营发展战略规划,匹配相应的资本,特别是要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作出合理预测,安排必要的风险资本;(4)监督高级管理层内部评级架构设置及议事规则的健全性、执行过程的合规性和评级结果的有效性;(5)建立考核机制,对董事的履职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

其次,应明确高管层职责:(1)建立评级制度,设置必要的组织机构,配备相应人员;(2)建立风险评估框架,开发风险资本系统,确定风险计量方法,设计风险计量模型;(3)批准风险评级实施过程及风险评级结果,定期审议内部风险报告;(4)建立纠正机制,分析风险的性质和复杂程度,不断完善评级方法和评级模型的设置,规范评级体系的运行;(5)向董事会或指定的委员会提供带来重大影响的重大变化或现行政策例外情况的报告;(6)确保风险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在人事和财务等方面的相对独立性.对风险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实行强制性轮休制度;(7)对于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和潜在风险,要建立相应的报告制度。对于不同的层级,要明确相应的报告时间、报告地点、报告频率和报告内容、报告路线等。

再次,应构建独立的风险控制部门,并明确其职责:(1)确保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被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所监控、捕获和风险定义的一致性;(2)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风险评估、风险缓释和风险控制等体系;(3)设计和验证相关风险评估模型,包括相关系数、风险暴露、时间步长等要素,充分评估模型风险;(4)测试和监管风险评级测试和监控内部评级;生成和分析银行评级体系的总报告,包括按照违约时的评级和违约前一年的评级进行分类的历史违约数据、评级迁移分析以及对关键评级标准趋势变化的监控。在各部门和各地区验证评级定义的实施程序。检查且记录评级过程的变化,包括变化的原因:检查评级标准以及评估评级对风险的预测情况。为了便于监管当局检查.必须记录和保留评级过程、标准或单个评级参数的变化;(5)定期向董事会和高管层提交相应的风险评级报告、风险评估报告和模型验证等各类报告。对于异常突发风险事件,定期或非定期及时向高管层和董事会报告。

信息化监理述职报告篇5

【关键词】财务重述 上市公司 内部治理

财务重述是指上市公司对前期财务报告差错进行更正的行为,其本意在于更加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从而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然而,国内上市公司往往基于特定的自利目的进行财务重述行为,加上层出不穷的舞弊事件,这就难免让公众质疑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同时也贬低了上市公司的形象和价值。公司内部治理对财务重述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的视角对财务重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理论分析

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是公司治理的起源。公司内部治理可以看成是上市公司的自我约束机制,目的是在维护股东利益的同时保证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美国审计总署曾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发生财务重述意味着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我国A股市场2001―2009年有68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财务重述,占2009年底A股市场上市公司总数的39.43%(李弘,2011),说明财务重述行为在国内上市公司中具有普遍性。

财务重述行为既包括无意的行为(如财务计算错误),也包括有意的机会主义行为(如盈余管理)。财务重述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治理层为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公司治理层的盈余管理动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基于资本市场动机的盈余管理,包括股票发行、配股、退市、并购、财务预期等;二是基于契约动机的盈余管理,包括报酬契约、债务契约、管理层更迭等(周晓苏、周琦,2011)。

1.股权结构对财务重述的影响。在绝对控股情况下,国有股“一股独大”和所有权缺位的问题导致管理者出于自利操纵盈余,对财务重述的项目和幅度都存在随意调节的情况;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者更有可能通过财务重述来实现盈余操纵的目的。控股程度与控股股东性质对财务重述有重要影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与未完全控股的上市公司相比,不易于发生财务重述;在绝对控股条件下,国有公司比非国有公司更易于发生财务重述(于鹏,2007)。

2.董事会对财务重述的影响。董事会的独立性越强,监督财务报告的能力就越强。如果董事会成员中存在高管兼职、独立董事人数不足、审计委员会流于形式时,委托下的管理者就更有可能利用财务重述来实现盈余管理,所以,高质量的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有利于降低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可能性(陈婵、王思妍,2013)。

3.管理层对财务重述的影响。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当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时,所有者与管理者的目标经常不一致,薪酬契约使两者利益趋同,但管理者出于获得更高的报酬可能采用非正常手段实现自身利益。此外,绩效考核和证券市场的压力也可能导致管理者通过美化财务报表掩盖糟糕的经营实绩。

二、存在问题

(一)董事会功能弱化

1.“少数人”代言“多数人”。董事会就其职责而言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既要谋求公司的发展,又要满足股东的诉求,同时还要履行对管理层的监督职能。从程序上讲,由董事会对财务重述公告作出更正说明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当前国内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比较高,往往是少数大股东实际控制着董事会。中小股东虽然人数众多,但由于太分散,加之持股比重低,一般没有办法获得董事会的席位,也不能对董事会成员的人选产生影响。在监督乏力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可以按自己的意图选择董事会成员并使之成为其利益代表。这样,就产生了“少数人”代言“多数人”利益的不合理现象。董事会对财务重述行为的说明,在很多时候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在A股上市公司中,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大约占到上市公司总数的四分之一①,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客观上有利于掌握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缩短决策时间。但与此同时,董事会的职能被削弱,董事会制约管理层的作用弱化,甚至丧失对管理层的监督职能或反被管理层所制约。在“内部人控制”效应下,董事会对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督就大打折扣,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表重述体现的只是少数控股股东的意志,这就可能损害中小股东和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利益。

3.独立董事不独立。第一,提名和选聘有缺陷。独立董事基本由控股股东和董事会提名,中小股东参与提名情况很少见,使独立董事与内部人利益高度关联。第二,具体职责和定位模糊。对独立董事的履职能力、规模比例等缺乏明文规定。监管机构希望独立董事起到监督的作用,但公司更希望独立董事发挥咨询的作用,提供专业支持。第三,激励机制比较单一。缺乏动态长期的激励机制,独立董事往往会选择服从内部人的要求而得到报酬。独立董事不独立,对财务重述的监督很难到位。

(二)监事会功能虚化

1.监督职权缺位。在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公告中, 监事会也需要对上市公司会计差错更正事项进行说明。《公司法》虽然规定了监事会拥有财务检查权、对董事和经理等高管的监督等职权,但在实际工作中,监事会成员是由董事会和管理层推选和指定的,且监事的报酬、职位等也由董事会和管理层决定,这就使监事会在地位上明显低于董事会。让地位低的机构去监督地位高的机构,监督效果可想而知。

2.独立董事客观上弱化了监事会的监督职能。独立董事制度是为了弥补监事会的不足而引入的,两种制度的设立是为了加强对上市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监督作用,但是两者在职能划分上界限不清,部分功能交叉。在当前的法律体制和公司治理水平下,两种机制的交叉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财务重述行为的监督作用。具体来说,独立董事至少在以下方面比监事会更有优势:一是独立董事是董事会成员,可以影响高管的选任、薪酬等,具有明显监督优势;二是监事只能列席董事会,对决策并无表决权,而独立董事则对董事会决策有表决权;三是独立董事大多具有专业技术特长,有助于公司科学决策,而监事住住缺乏检查公司财务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三)审计委员会缺乏独立性

美国在安然事件等一系列财务丑闻发生后,于2002年7月26日颁布了《萨班斯法案》,此后发达国家对审计委员会建设格外重视,对其成员有很高的专业准入门槛,一般由独立董事担任,并充分保证其独立性。可以说,独立性是审计委员会的灵魂,包括自身的地位、人员等。只有真正独立的审计委员会才能切实保证财务重述信息真实可靠,在较大程度上对管理层进行监督,并保证外部审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组成部分,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设置审计委员会在国内上市公司并非强制,有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直接选派内部人员组成审计委员会,其待遇和升迁一般由董事会决定,有些上市公司出于提高公司形象的目的设立审计委员会,其独立性就得不到保证,监督作用也很有限。审计委员会缺乏独立性、董事会应付了事、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质疑时,发表意见的报告程序也没有制定具体的操作规范,审计委员会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监督作用难免流于形式。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董事会的作用

1.完善董事会制度。其目的在于防止大股东或关键人等“少数人”控制董事会,使董事会能代表“多数人”的利益。第一,完善董事资格、组成等具体制度。对董事资格坚持专业、经验、背景等多样化配置,使不同经历、不同群体的董事能够优势互补,规定董事会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流通股股东提名的代表,同时鉴于职工代表董事事实上的弱势地位,应从制度上加以保障。第二,完善强制性累积投票制度。在累积投票制度下,股东可以集中自己的投票权,选举一人或数人,有利于广大中小股东选举利益代言人进入董事会,防止大股东操纵董事会,矫正“一股一票”表决的弊端。第三,完善董事权利行使机制。降低少数股东的行权条件,规定董事具有远程投票的权利,完善董事制度,规范条件和程序。

2.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关键在于增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第一,保证独立董事个体的独立性。禁止与公司、公司高管等存在特定关系或利益的人员担任独立董事,选聘时要公开透明;限制独立董事兼职公司的数量,保证履责的时间;明确独立董事的权利和约束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将独立董事的薪酬与绩效、风险等挂钩,实行优胜劣汰。第二,保证独立董事整体的独立性。增加独立董事成员在董事会中的所占比例,可提高至50%以上;改变独立董事一般由公司董事会提名的现状,增加中小股东、单独或合并持股1%以上的股东的提名数量,并实行累积投票制。

(二)强化监事会的监督

在当前制度环境下,应正视监事会与独立董事之间职能的冲突问题,关键是使两者兼容和协调,从而充分发挥监事会对财务重述的监督作用。

1.明确独立董事与监事的职责。在相关法律中明确两者职责,避免在对财务重述的内部监督过程中出现同时授权、监督混乱,提高财务监督效率。独立董事侧重于对重大经营决策、经理聘任、董事任免、重大关联交易、高管薪酬等发表自己的独立意见,对管理者形成约束和监督。同时,加强事前和事中的监督,弥补监事会事后监督的不足。监事会侧重于检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及经理财务行为的合法性。

2.扩大监事会规模,提高监事的素质。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的平均规模为3人,也就是法律规定的下限,人数配备过少限制了其监督作用的发挥。监事会应由债权人代表、大股东代表、中小股东代表与职工代表联合组成,尤其是职工代表应由全体员工选举产生,此前不得担任过经理以上的职务。为减少“内部人”控制现象,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应选派产权代表进驻监事会,加强监督职能。另外,目前监事素质较低也是不争的事实, 缺乏财务、会计、法律等专业知识。因此,在监事会成员的选拔条件上,应设置专业知识、学历等方面的条件,提高财务监督的能力和水平。

3.强化监事会监督职权。其日常经费的保障应与董事会保持独立,监事会至少应享有对董事、经理人等人事任免建议权,并对不恰当的任免拥有否决权。监事的权利和职责应进一步完善,如细化监事对上市公司的知情权,让其全面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状况;设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监事进行考评,优胜劣汰。此外,监事会有权依法依规监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向管理层质询,并向股东大会和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三)将审计委员会改设在监事会

在监事会行使公司财务监督权的情况下,独立董事不再行使财务监督权。需要说明的是,独立董事查阅公司财务会计资料、聘请中介机构出具财务报告等职权照常行使,但不以财务监督为目的。鉴于目前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并未有效发挥,而董事会设置的审计委员会主要成员为独立董事,如果如前文所述,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有保证,其在董事会的作用理应得到充分发挥,再设置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就没有必要。因此,可以借鉴日本和德国等成功经验,将原设在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改设在监事会,强化对公司财务的监督功能。审计委员会的成员可以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并在监事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监督经营者的履职情况,领导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向监事会报告工作,并向董事会通报。

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主要包括:检查公司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程序、评价内部财务控制、主持外部审计事务、评价公司风险等。

(作者为硕士、经济师)

参考文献

[1] 黄娇.试论财务重述与管理层盈余预测[J].新会计,2011(10).

[2] 周晓苏,周琦.国外财务重述研究述评及启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5).

[3] 李弘.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财务重述文献综述[J].现代商业,2011(14).

[4] 梁洪学.完善监事会对公司控制权监督功能的对策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09(10).

[5] 卫金金.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财务重述行为的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2012(5).

[6] 王聪,陈亮.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制度[J].新西部,2009(22).

[7] 孟南,苏宁.财务重述影响因素的中外研究比较[J].财会月刊,2012(7).

信息化监理述职报告篇6

一、财务委派制形式

(一)、就地委派:在公司总部成立财务结算中心,挂靠财务处。就地委派的财务人员由所在二级单位推荐上报,经考核后将其工资关系统一转入财务部门,原来的工作单位不变,人员属于公司委派到各二级单位,在各二级单位成立财务结算部,统一管理各二级单位的资金收、支问题。

(二)、异地委派:异地委派财务总监必须是从事财会工作5年以上,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同志,经公司组织部门考核,再经民议审评,述职答辩,公司领导一致同意,公告后方可委以聘任。工资关系转入财务处,党、团、工会等临时关系转入派驻单位。

二、财务委派会计的职责与权限。

(一)、财务委派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1、监督所在单位国有资产营运情况,对国有资产流失承担相应责任;

2、监督所在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对上报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3、监督所在单位执行国家财经纪律情况,对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承担相应责任。

(二)、财务委派会计人员的权限主要是:

1、审核所在单位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并与单位主要领导人共同确认其真实性、合法性;

2、参与拟定所在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规定,监督检查各项财务运作和资金收支情况;

3、对重大财务收支项目,与单位主要领导人联签批准;

4、参与拟订所在单位的年度决算方案、分配方案;

5、审核所在单位的新项目投资可行性和重大经济合同。

三、实行财务委派制必须配套的措施

(一)、资格确认制度。委派人员必须符合《会计法》规定的任职资格,德才兼备,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

(二)、业绩考核制度。对委派人员进行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年度考核后必须形成书面考核结论,并以此作为对委派人员奖惩和续聘、解聘的依据。

(三)、奖惩制度。严格按照考核结果和财务、审计情况对委派人员进行奖惩。

(四)、报告制度。对派人员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其知情不报或故意隐瞒、遮掩的,管理机构应根据有关规定严厉处罚。

(五)、述职制度。委派人员在年度终了或离职时,要向公司管理机构详细报告工作情况。述职报告经派入单位企业负责人和公司管理机构签署意见后存入本人业务档案。

(六)、培训制度。公司应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多种培训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委派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

(七)、轮换制度。对于委派到各单位的财务负责人,公司管理机构在考虑业务连续的前提下,进行定期轮换或不定期的调整。这是保证委派制富于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四、东方物探公司实施财务委派制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

(一)、提升了资金管理水平。完善“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方式,实现收入的集中统一管理;加大银行账户的监管力度,实现资金管理的高效运转。

(二)、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公司自2004全面实现ERP管理上线后,分离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职能,实现会计的集中核算,减少了会计核算层次,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完善了财务预算分析制度。对财务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偏差及时进行分析,并定期上报,为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为进一步推进财务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今后还需要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成立委派人员管理机构。委派人员属于公司财务部门和人事部门共同管理,成立专门的委派人员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委派人员的聘用考核和后续教育工作,通过法规建设、任职资格管理、任用管理、执法检查和监督指导形式使委派会计管理规范化。

(二)、制订委派会计离任审计制度。委派会计在被委派单位任职期满或轮换时,务必进行离任审计,以客观、公正地评价委派会计的工作情况。

(三)、进一步增强资金管理的效用。通过实施资金预算、费用预算、投资预算、利润预算来管理好资金,使资金严格按预算执行。在公司内部充分利用结算中心的资金管理职能,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统一借贷,集中调度,向资金管理要效益。

(四)、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是公司进行各项重大决策的重要依据,要强化会计基础,规范会计核算,就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客观真实,坚决杜绝出现假发票、假账本、假报表、假审计报告的现象发生。

(五)、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按照《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完善本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行为。通过实行有效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将制度落到实处。

(六)、持续加强委派会计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建设。委派会计制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工作,要求委派会计坚持原则,清正廉洁,自觉维护公司利益,特别是财务总监必须是具有较高素质的优秀专业人才,不仅应具有较高的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水平,还应具有企业内控建设能力、筹措资金能力、投资分析决策和管理能力、税务筹划能力、财务预算能力、成本费用控制能力等多种综合基本能力,否则,再好的制度,没有合格的人员去执行,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信息化监理述职报告篇7

一、国际会计职业团体对外报告的实践

本文收集和整理了全球23家会计职业团体最新年度的对外报告,涵盖北美、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津巴布韦以及我国港澳台等国家与地区。笔者发现,除了台湾会计师公会、澳门会计师公会与苏格兰特许会计师协会外,其他20家会计职业团体都向社会公开了年度报告。其中,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了3份报告,包括工作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和综合报告。本文对这20家会计职业团体的22份年度报告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靣的描述和分析。

(一)报告形式

1.报告名称

新颖别致的报告名称会增加年度报告对读者的吸引力。在20家会计职业团体的对外报告中,有5个会计职业团体对报告名称进行了修饰(见表1)。香港会计师公会以“成功的艺术”命名,把会计比喻为一门艺术;美国会计师公会以“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变革”为题,昭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日新月异。而其余的15家职业团体多数以“年度报告”为题或者在其基础上进行拓展,如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年度报告与财务报表”。相对“年度报告”这一内容单一的标题而言,凸显报告主题的名称可以提升读者对报告的兴趣,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感受。

2. 报告篇幅

每份报告长短不一,最长的为澳大利亚会计师公会年度报告长达99页,而最短的则是澳大利亚管理会计师协会香港分支机构11页的报告。澳大利亚管理会计师协会香港分会用简短的篇幅介绍了CEO致辞、机构活动回顾、战略伙伴关系、会员简况、会员福利以及品牌建设。本文对报告以页数进行分组,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大部分报告篇幅在30页以上。样本篇幅的中位数为55,即一半的报告超过55页。从篇幅上看,大多数会计职业团体试图为读者呈现内容丰富的报告,报告篇幅对于报告的可读性影响很大。如果报告的页数太少,其呈现的内容可能会过于简略,不能满足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但报告的页数也不宜过多,否则会显得冗余累赘,缺乏重点,降低读者的阅读兴趣。

3. 财务报表及附注

财务报表是年度报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澳大利亚管理会计师协会香港分支机构的年度报告外,其他机构均提供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表。附注作为财务报表的解释说明,也受到了绝大部分会计职业团体的重视。在20家会计职业团体中,其年度报告中同时提供财务报表及附注的机构占90%。财务报表及附注的披露可以减少会员与管理层之间的委托成本,而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更能增强会员对职业团体的信心与认可。

(二)报告内容

国际会计职业团体最新年度的对外报告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工作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和综合报告(见表3)。

1.工作报告

由表3可以看出,22份年度报告中有12份可以归入工作报告。会计职业团体的年度工作报告是对其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包括目标的实现与预期之间的差距。年度工作报告有重点、有组织地记录着职业团体一年来的工作成就,为社会公众完整地呈现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工作报告主要关注职业团体的内部信息,容易收集;职业团体内部各部门的协作配合也较为简便,容易操作。因此,会计职业团体采取工作报告的形式比较简单方便,对于刚开始对外报告的职业团体来说,工作报告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然而,工作报告更多关注于职业团体内部,较少考虑外部利益相关者及关注团体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总结12份会计职业团体的工作报告可以发现,优秀的工作报告披露的内容既全靣又重点突出,重视对会员披露信息,能为会员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一定信息量。如披露会员的数量及增长趋势、会员结构、为会员提供的服务和开发的产品、对会员的监督等。其次,优秀工作汇报在披露方式上并不使用刻板的套话和信息含量少的总结性话语进行文字堆积,而是注重采用图表形式直观地提供重要数据的披露。

津巴布韦特许会计师协会的年度报告是一份典型的工作报告。报告分为五部分,着重介绍了各专门委员会(即协会各部门)的工作、会员教育、关系维护与市场开发、公司治理等重点工作,最后披露了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与附注。该工作报告结构清晰,内容厚实,重点由表3可以看出,22份年度报告中有12份可以归入工作报告。会计职业团体的年度工作报告是对其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包括目标的实现与预期之间的差距。年度工作报告有重点、有组织地记录着职业团体一年来的工作成就,为社会公众完整地呈现各部门的工作情况。

突出,将津巴布韦特许会计师协会一年的工作完整地呈现给社会公众。在报告呈现方式上,新西兰特许会计师协会、加拿大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等团体的工作报告形式灵活,色彩丰富,图形生动,增加了报告的可读性。

2. 社会责任报告

在22份报告中,只有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的一份报告直接使用“社会责任报告”这一名称,还有4份报告虽未直接命名为“社会责任报告”,但其内容涵盖了相关的社会责任信息,因此也将其归入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着眼于社会责任履行的方针政策、行动表现及愿景。会计职业团体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对各方利益相关者在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靣的议题做出回应,是职业团体与利益相关者沟通的重要平台。会计职业团体的社会责任报告同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有所差别。虽然会计职业团体的社会责任报告也关注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靣,但由于其非营利性使其在经济和环境方靣的工作和信息较少,因此会计职业团体社会责任报告的适用度较窄。

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长达28页的社会责任报告遵循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对标指引,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靣阐述报告期内的社会责任工作成就,内容涵盖了机构简介、报告说明、GRI内容索引、会计师公会与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机制与领导承诺、社会责任行动、引领专业发展、员工、全球劳动力数据、环境信息、经济影响、社区等方靣的信息,向读者展示会计师公会的社会公民形象。尤其是在环境方靣,报告披露了会计师公会一年的用纸量、二氧化碳排放量、耗电量等。会计职业团体社会责任报告的彰显了职业团体对非财务信息的重视,有利于引导整个行业及整个社会关注社会责任信息,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3. 综合报告

在22份年度报告中,有5份标注为综合报告。相比工作报告与社会责任报告,综合报告将原先单独披露的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融于一体,将有关组织战略、治理、业绩与前景等重要信息综合在一起,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反映组织在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宏观条件下自身的商业模式和短、中、长期创造并维持价值的方式,有助于组织做出更具可持续性的决策,也有助于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组织真正的表现。综合报告将会计职业团

体所做的工作融入企业的战略发展和价值创造中,分专题报告,突显出会计职业团体在战略和价值方靣的工作,使整份报告得到升华。

以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的综合报告为例,报告试图向读者讲述一个简洁而清晰的关于公会的战略绩效和未来前景的故事。报告以总裁的介绍开篇,讲述了公会在2011-2012年度的进步与成就;接下来是历年的关键绩效、CEO致辞、公会简介、使命与价值观、公司治理与环境变化;战略绩效把整个故事推向了高潮,阐述了公会2015年的战略目标、衡量标准、目标与实现等,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利益相关者、判断利益相关者议题;接着运用战略地图,从“政府、会员、流程、创新”四个维度展示12个战略目标,2011-2012年度的3个战略重点及其与战略目标的关系、风险,5年的财务数据对比分析,创造价值的过程以及资源运用的优势与发展;最后以2012-2013年的战略重点和2015年以后的展望结尾,为价值创造这一故事埋下想象的伏笔。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的综合报告以战略贯穿整个报告,以一种主动的姿态立足现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将过去的经验与成就吸收到未来的战略和目标中,持续创造价值。

二、国际会计职业团体对外报告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职业团体的特殊性要求其公开运作的相关信息

一般的职业团体和行业协会只是为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行业群体服务,而注册会计师行业具有专业性强和服务社会的特点,对社会影响深远,关乎整个社会的利益。会计职业团体在发展过程中与政府关系密切,发挥着与政府的规范会计职业团体通过社会责任报告对各方利益相关者在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的议题做出回应,是职业团体与利益相关者沟通的重要平台。会计职业团体的社会责任报告同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有所差别。虽然会计职业团体的社会责任报告也关注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但由于其非营利性使其在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工作和信息较少,因此会计职业团体社会责任报告的适用度较窄。

相协调并完善政府公共政策的作用。这种治理结构下,政府会将一些职权交由会计职业团体代为行使,由此职业团体具有自律、准公共性的地位。其权力来自两方靣:一是自身所具有的能够持续保护市场的组织能力;二是国家所赋予的控制和监管会计劳动的供应以及影响其需求的权力。因此,凭借着公共管理与服务的职能,会计职业团体应该像政府一样成为信息公开的主体。

(二)会员与管理层之间的委托关系使会计职业团体披露信息成为必然

会计职业团体的经费来源于会费、捐赠、政府资助、依法开展活动或提供服务的收入和其他收入等,个人会员享有监督会计职业团体会费收支的权利。大部分会员不直接参与团体的日常管理,监督权利难以实现。管理者有可能利用信息优势,为追求私利而牺牲会员的利益。信息的不对称要求会计职业团体公开而透明地披露相关信息,如定期向会员报告业绩与工作进度、披露附有财务报表的年度报告等,以便于会员对其进行监督。

(三)会计职业团体对外报告有利于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

监督是会计的两大职能之一,年度报告同样也起到监督的作用。会计职业团体的年度报告把年度工作成果与战略目标对比,找出差异点并分析原因,为下一年的工作重点提供参考,起到自我监督作用。以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为例,报告以战略目标为主线,提出六大战略目标:一是保障会员权利的同时确保职业团体权益的完整性;二是加强职业团体品牌的认可度与需求;三是增加会员与市场份额;四是向会计职业和公众提供价值;五是通过在教育评估与传授、认证、继续教育发展方靣的创新,巩固其领先地位;六是加强与相关组织的合作沟通。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与绩效同战略目标相对比,起到了很好的反思效果。从长远考虑,定期的对外报告可以让会计职业团体定期检视自己的工作,约束职业团体的公众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职业团体向战略目标努力,推动其发展壮大。同时,对外报告也能使会员、公众等利益相关者更加了解职业团体的使命、战略、目标与工作情况,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社会监督工作。

(四)会计职业团体对外报告能提高其知名度与美誉度

对于会计职业团体来说,年度报告使会计职业团体以一种主动的姿态呈现在公众靣前。在信息披露中,主动披露的效果要远远高于被动披露。主动披露信息更容易取得公众的信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外报告也是一种宣传手段,可以提高会计职业团体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声誉对会计职业团体而言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和赖以生存的资源,需要努力建立并细心维护。对外报告是建立与维护声誉的有效手段之一,并且依赖于社会公众的新认知,随着认知的变化而变化。会计职业团体通过主动披露工作成果、战略目标的实现与社会责任等信息,对外传递积极信息,加深利益相关者对职业团体的认识,有利于职业团体声誉的建立与提高。

(五)运用最新的报告形式成为典范会计职业团体应对报告形式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综合报告是国际上最新发展的报告形式,2010年8月,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IIRC)成立,旨在推动全球建立统一的综合报告框架,将财务绩效、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整合在一份报告中,关注战略、着眼于未来、注重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与应对,描述企业在短、中、长期创造并维持价值的故事。在23家会计职业团体中,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澳大利亚特许会计师协会、澳大利亚会计师公会和南非特许会计师协会等5家不仅为综合报告统一框架的建立提供宝贵意见,并且身体力行编制综合报告,成为引领报告形式改革的先驱。运用最新的综合报告形式,不仅能让报告阅读者耳目一新,为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提供更多有用信息,而且有利于在国际会计职业团体中建立威望,带动行业发展,成为报告形式的典范。

三、对中国会计职业团体对外报告的启示

国际会计职业团体采用年度报告的形式集中披露信息,对会员及公众来说,不仅可以减少搜集信息的时间,而且可以增强对会计职业团体的整体了解,全方位认识团体的年度工作与绩效;对团体本身来说,编制对外报告是一种自我认知、自我提高的过程,将实际工作成果与战略目标对比,以便据此寻找提升空间并制订目标计划。基于以上优点,笔者建议中国会计职业团体编制对外年度报告,集中零散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议题与回应,增强会员与公众对会计职业团体的认知。

信息化监理述职报告篇8

关键词:生物资产 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 实证研究

一、研究目的及范围

对于农业企业而言,农业活动和生物资产的特殊性使其会计信息披露具有特殊性:农业活动是一项管理活动,是对某一活动或过程的管理。管理的对象有:一是将生物资产转化为农产品的活动,另一个是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过程。将生物资产转化为农产品的活动是指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生长和收获以及生产性生物资产产出农产品的过程;其他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是指除转化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以外的生物资产的生长和管理。由于生物资产具有生物转化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通过生长、蜕变、生产、繁殖在质量上或数量上发生变化。生物资产通过生物转化收获为农产品非常类似于工业企业原材料经过加工转变为产成品的过程,但二者本质的区别在于:生物资产的转化主要靠自身的转化能力实现,外部的管理活动只能促成转化的发生,对转化不起主导作用;而原材料自身并没有转变能力,需要企业的生产活动直接作用于原材料才能实现原材料向产成品的转变。生物资产的转化经常会出现数量和质量不减反增的现象;而原材料加工为产成品一般会发生实物形态的变化,并且由于加工损耗一般会发生数量减少。生物资产转化为农产品可以是多次的;而原材料的加工是一次的。正是因为生物资产的上述特性决定了农业会计核算与工业会计核算存在根本区别,从而导致了生物资产在会计确认、计量、核算和披露等方面的行业特性和复杂性。而农业活动所涉及的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经过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结果,需要通过信息披露的方式传递给信息的使用者,完整、公允、规范的信息披露是农业会计核算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其规范性进行研究具有较大的价值。本文所研究的生物资产是指生物资产准则所规范的生物资产(含农产品)。由于上市公司的影响大,范围广,涉及股东数量多,且上市公司的披露信息对社会公众公开,便于搜集相关资料,所以,本文将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范围界定为上市公司。

二、上市公司生物资产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一)上市公司生物资产信息披露现状 根据对上述上市公司2004年、2005年、2006年年度报告的整理,上市公司对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相关信息披露具体情况如下:(1)董事会报告中对生物资产的信息披露。有12家公司将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数量、质量及特定事项等非价值信息做了披露,且披露信息主要集中于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数量上。(2)会计政策项目中对生物资产的信息披露。有24家公司在不同年份进行了与生物资产和农产品有关的会计政策的披露,其中,18家公司连续3年采取了相同的会计政策且进行了连续披露;幼畜及育肥畜集中列报于存货项下,生产性生物资产集中列报于固定资产项下。(3)存货项目中对生物资产的信息披露。有22家公司对存货项目中的生物资产和农产品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披露,其中12家公司连续3年对其进行了相同的分类且选择了相同的披露内容;8家公司在存货项目注释中反映出持有生物资产和农产品;10家公司将幼畜及育肥畜列入存货并对幼畜及育肥畜价值与存货跌价准备金额进行了单独披露;(4)在建工程项目中对生物资产的信息披露。有39家公司在建工程项目下披露生物资产和农产品,其中,有21家公司连续3年对其进行了相同的分类且选择了相同的披露内容;在建工程项目主要内容为与生物资产和农产品有关的培养基地或项目。(5)固定资产项目中对生物资产的信息披露。23家公司于不同年份在固定资产项下列报了生物资产和农产品,其中,20家公司连续3年对其进行了相同的分类且选择了相同的披露内容;对于固定资产项目的披露各公司均涉及期初数、本期变化数、期末数、累计折旧数,还有部分公司披露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数,固定资产项下主要内容为生产性生物资产、经济林木、产役畜。(6)收入、成本、利润项目中对生物资产的信息披露。49家公司于不同年份在收入、成本、利润项下披露生物资产和农产品,其中46家公司连续3年对其进行了相同的分类且选择了相同的披露内容;收入、成本、利润项下主要内容为农林牧副产品的收入及成本。(7)关联交易中对生物资产的信息披露。21家公司于不同年份在关联交易项目中对生物资产和农产品进行了披露,其中18家公司连续3年对其选择了相同的披露政策;关联交易项下主要披露内容为关联交易的交易内容、交易金额及定价原则。(8)或有事项中对生物资产的信息披露。只有永安林业(000663)在2004年度对林木资产抵押情况列入或有事项进行了描述。

(二)上市公司生物资产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通过对上述农业及涉农上市公司2004年、2005年和2006年3个年度关于生物资产信息披露情况的调查可知:首先,由于2005年开始实施《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社会性收支》两项农业企业会计专业核算办法,对农业上市公司和涉农上市公司在生物资产的信息披露方面有了更为规范性的要求和办法。整体上这些上市公司在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信息披露方面的质量和数量,较已有的调查情况来看均有了一定的提高,尤其是对生物资产及农产品信息在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关联方交易方面的信息披露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较2004年以前均有明显的提高。其次,所有已调查的上市公司均针对2007年将要执行的新会计准则,在2006年的年报中披露了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公司可能发生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其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并提供了新旧会计准则合并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的审阅报告。虽然报告中主要是针对新会计准则合并股东权益差异方面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未将新会计准则对生物资产信息披露的影响进行说明,但各公司对新准则相关规定的重视必将预示着新准则的实施将对农业及涉农上市公司生物资产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产生重大影响。从已调查的涉农上市公司生物资产信息披露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1)生物资产分类信息的列示较少,信息可比性较差。光明乳业是对生物资产分类信息披露最多的公司,该公司在财务报告中披露了幼畜和产畜的分类标准。其他公司均未系统列示这类信息,只能从财务报告的其他部分了解有关生物资产的分类情况。只有少数从事相对单一农业活动项目的公司,在其经营范围中明确地披露了具体的农业活动项目,而其他公司由于从事多项农业活动,故在年报中只说明了公司从事农业活动的大类,如养殖业、林业、渔业、种植业等,而没有具体说明所从事的活动及项目,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清楚的了解企业生物资产的种类、价值以及变动情况;(2)与生物资产有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信息披露明显不足 一个企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是进行会计处理的重要依据和方法,是会计数据产生的根本途径,如生物资产确认与计量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成本费用归集和分配

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生物资产摊销和减值准备计提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等等,均对信息使用者理解会计数据的真实含义和生成过程并做出科学的判断及决策至关重要。在上述公司中,只有24个公司在不同年份进行了与生物资产和农产品有关的会计政策披露,其中只有18个公司连续3年采取了相同的会计政策且进行了连续披露。其他的公司则未对农业活动核算的会计政策进行披露;(3)生物资产信息披露方式过于单一 只有占公司总数不足14%的公司对其拥有的生物资产和农产品进行了除价值以外的数量披露及某方面的定性披露,大部分公司仅对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价值进行金额式披露,对生物资产和产品的数量、变动处置等信息披露的极少;(4)生物资产信息披露不及时 各公司年报报出日期大多符合年度报告在会计年度结束后4个月内披露的规定,但大多数公司到4月中、下旬才开始公布其年度报告。其中2004年占总数54%的公司、2005年占总数52%的公司和2006年占总数64%的公司选择4月份披露年度报告。2006年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时间较前两年推迟的原因包含了各上市公司要根据新会计准则进行相关会计信息调整的因素,但在这样长的时间间隔里,极有可能使所披露的消息失去时效,同时也会助长一些不确切消息的滋长蔓延;(5)农业经营风险的披露极不充分 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的特点,使农业成为一个高风险的产业,加强其风险信息披露尤为重要,但目前农业及涉农上市公司对农业经营风险的披露极不充分。除了银广厦、永安林业的个别年份外,绝大多数对农业项目的经营风险只字未提,这会使信息使用者对风险了解不足而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三)农业及涉农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原因分析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1)会计规范制度执行不利。2005年后,虽然随着两项农业企业会计专业核算办法的实施和推广,各上市公司关于生物资产的信息披露质量较2004年以前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各上市公司在执行过程中仍与制度规定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差距。(2)上市公司封锁不利信息以维持股价。由于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委托关系,某些信息的充分披露可能会泄露公司的商业秘密,或者某些损失、资产处置、抵押等信息的充分披露可能会对公司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而直接影响投资者的预期,致使股价下跌,影响经营者的经营业绩,所以,上市公司往往对这类信息尽量采取不主动、不充分披露的态度以维持或提升股价的需要。(3)信息披露成本控制。作为会计信息的披露方的上市公司,要完成信息披露并达到信息披露的标准,而对相关经营财务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等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公司无法从会计信息的提供中补偿所消耗的信息生产成本,所以,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公司一般不做制度要求之外的进一步披露。(4)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目前我国证券监管力度还相对薄弱,证券法规执行起来也缺乏必要的执法手段,执法力度较差,对违规披露行为往往轻罚薄惩,成本很低;另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管职能也有待提高。

三、生物资产会计信息披露改进的建议

信息化监理述职报告篇9

关键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行政处罚;五要素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世纪40年代以前内部控制基本上处于内部牵制阶段,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或部门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要远远小于一个人或一个部门,通过不相容职务的分工、账目核对、业务流程及其记录上的交叉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错防弊。其主要目的是防止错误和舞弊,保障组织财产的安全与完整。

随着经济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内部控制发展到了内部控制制度阶段,为改进审计方式,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于1947年在《审计准则暂行公告》中提出了内部控制制度基础审计的概念。1958年,该委员会的《审计程序公告第29号》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内部控制进入内部控制结构阶段。美国注册会计协会下属的审计准则委员会1988年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从1990年1月起,取代1972年的《审计准则公告第l号》中的相关内容,正式提出“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内部控制结构是指为了对实现特定公司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建立的一系列政策和程序构成的有机总体,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及控制程序三个部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Srivastava(1983)、Srinidhi And Vasarhelyi(1986)使用工程机械学的理论建立了相关模型,将会计循环和相关控制纳入模型。Barfield(1975)使用Markov过程建立了内部控制过程的时间序列模型。这些模型全面考虑了误差的条件概率,详细地分析了各种内部控制之间的相关性。但是,这些模型的应用并不广泛,主要是因为在实践中使用这些模型成本会比较高,此外,这些模型的假设也难以被实务界接受。

在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方面,Lauraf.Spira(2003)指出 Turnbull指南的公布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内控的性质,尤其 是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接合。文章使用了社会学关于风险的观点构建了关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的讨论,深入研究了这种变化。通过回顾内部审计的最新发展证明了提供公司治理报告的要求为利益相关者评价公司的风险和管理提供了机会。

2.国内文献综述

在我国,内部控制开始进入规范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内部控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众多学者纷纷对内部控制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

政府也对内部控制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自1986年,财政部就颁发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正式提出了内部控制。2001年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2002年《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2003年《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试行)》,2004年《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担保(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对外投资(试行)》,这些制度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指导,也是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标准。

三、内部控制的五要素

内部控制包括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它们源自管理层的经营方式,并与管理过程紧密相连。尽管此五项要素适用于各类企业,但是中小企业对其应用可能不同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可能不及大型企业正式、组织性强,但其内部控制也可能是有效的。内部控制的五项要素为: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决定了企业的基调,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控制环境提供了内部控制的基本规则和构架,是其他四要素的基础。控制环境包括员工的诚信度、职业道德和才能;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权责分配方法、人事政策;董事会的经营重点和目标等。

(2)风险评估――每个企业都面临诸多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有待评估的风险。风险评估的前提是使经营目标在不同层次上相互衔接,保持一致。风险评估指识别、分析相关风险以实现既定目标,从而形成风险管理的基础。由于经济、产业、法规和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需要确立一套机制来识别和应对由这些变化带来的风险。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指那些有助于管理层决策顺利实施的政策和程序。控制行为有助于确保实施必要的措施以管理风险,实现经营目标。控制行为体现在整个企业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部门中。它们包括诸如批准、授权、查证、核对、复核经营业绩、资产保护和职责分工等活动。

(4)信息和沟通――公允的信息必须被确认、捕获并以一定形式及时传递,以便员工履行职责。信息系统产出涵盖经营、财务和遵循性信息的报告,以助于经营和控制企业。信息系统不仅处理内部产生的信息,还包括与企业经营决策和对外报告相关的外部事件、行为和条件等。有效的沟通从广义上说是信息的自上而下、横向以及自下而上的传递。所有员工必须从管理层得到清楚的信息,认真履行控制职责。员工必须理解自身在整个内控系统中的位置,理解个人行为与其他员工工作的相关性。员工必须有向上传递重要信息的途径。同时,与外部诸如客户、供应商、管理当局和股东的之间也需要有效的沟通。

(5)监控――内部控制系统需要被监控,即对该系统有效性进行评估的全过程。可以通过持续性的监控行为、独立评估或两者的结合来实现对内控系统的监控。持续性的监控行为发生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包括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行为、员工履行各自职责的行为。独立评估活动的广度和频度有赖于风险预估和日常监控程序的有效性。内部控制的缺陷应该自下而上进行汇报,性质严重的应上报最高管理层和董事会。

这五项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自动作出反应。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的经营行为紧密相连,因基本的商业动机而存在。内部控制成为企业内部构架的核心部分和基本理念时最为有效。这时内部控制可以支持经营质量和主动的授权,避免不必要的花费,并对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

四、基于案例总结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我们的样本来源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公开中的行政处罚决定,从2000至2013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所有行政处罚决定中,我们剔除那些不是因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公司,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内幕交易的公司、操作证券账户非法盈利、资料缺失等公司,然后再剔除重复受处罚以及数据缺失的公司(如果受处罚的公司的股票代码相同,我们就认为是同一家公司),最后剩下28个有效的无重复样本。

1.内部环境问题分析

(1)没有对大股东进行很好的制衡。表现为: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公司的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在中国目前的股权结构下,当国家股成为一股独大的控股股东时,通常会产生政企不分,导致企业目标政治化,公司治理的结果往往是上市公司演变为大股东的“金库”,大股东与公司内部管理人员联手,通过关联交易等手段无偿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罚字[2004]7号内蒙古宁城老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何陷入困境?大股东占款难辞其咎。2001年年底,大股东宁城县国资局及其控制的宁城集团,占用内蒙古宁城老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金高达5亿多元,超过公司发行新股加上配股募集到的全部资金。

(2)缺乏对组织机构的控制,内部控制体系的组织构架混乱。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其中,核心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资产的迅速膨胀,其内部的资金管理和财务控制也出现严重问题,一些分公司和经营者出现使用资金无度的现象,公司制定的财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财务管理十分混乱,最高管理层对公司内部的资金流动失去控制,已经无力管理和驾驭公司。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罚字[2001]19号郑百文采用企业集团的管理模式,实际上实行的是“总公司一级法人,分公司二级核算,经营部三级核算”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与规模急剧扩张后的郑百文极不适应。总公司对散布全国的分支机构出现的资金滥用,经营状况不清现象,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失控的局面,对于分支机构,财务部门无法控制其资金的使用和支付,总公司难以控制其经营活动.

(3)缺乏对经理层的控制:表现为:经营者大权独揽,权力膨胀,缺乏制衡与约束;缺乏规范的决策机制与流程,一把手独断专行,决策随意性加大;缺乏对经理层的监督评价机制,经理层不能尽职尽责、高效率运作。中油龙昌龙昌前任董事长邱忠保,自2000年现身股市后频频出手,先后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罚字[2003]26号*ST龙昌、证监罚字[2007]13号*ST三农(000732.SZ)、证监罚字[2007]14号*ST海纳(000925.SZ)三家上市公司收入囊中,随后大玩掏空游戏。2006年4月,邱忠保因挪用资金罪和侵占上市公司资金罪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批准逮捕。公开资料显示,邱忠保直接占用的资金接近15亿元,而各种担保高达20多亿元。

2.风险评估

(1)公司战略层面风险的评估存在问题:公司在进行投资新项目、规模扩张、收购、上市等活动时缺乏对风险的足够认识、评估和应对措施;公司对一般经营活动和业务过程中的风险缺少适当的评估机制;公司缺少风险预警机制,包括财务预警机制和经营预警机制;公司缺少正式的突发危机处理机制。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罚字[2001]17号,西安圣方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圣方科技2001年出现严重亏损(每股收益-0.26元),股票交易也被实施特别处理,改称“ST圣方科”。圣方科技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比如无法支付和清偿到期债务,存在重大诉讼和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以及存在无法确定的潜在损失。

(2)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评估存在问题:公司因为进行投资新项目、规模扩张、收购、上市等活动而导致企业高额负债、资金周转困难,甚至出现了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最后出现经营失败甚至破产的结果。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罚字[2002]13号,宇通公司在收购兰州宇通股权,却仅仅在经营一年内就宣告破产,在收购过程中,宇通是否对收购全程进行了评估,还是仅仅走了过场,没有客观的、科学的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由管理层主观臆断,片面的、不理性的采取了收购决定呢?

3.控制活动

(1)未按规定披露重大担保。担保是指法律为确保特定的债权人实现债权,以债务人或第三人的信用或者特定财产来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制度。2004年底,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罚字[2003]26号中油龙昌对外担保总额6.61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21.4%。其中,违规担保4.1亿元,已逾期担保3.6亿元。对上述担保事项公司未及时披露,而4.1亿元违规担保则未经过正常的董事会审议和决策程序。

(2)职务分离控制未有效执行,不相容职务没有分离,没有有效的岗位牵制制度。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因此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

(3)资产管理薄弱,应收账款管理混乱,货币资金管理混乱,资金分散,不能够有计划、有规模地集中资金。1994年在B股市场挂牌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罚字[2006]2号)深圳本鲁克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本实B近年来几乎成为B股市场的“一道疤痕”。上市4年,自1998年开始,公司即连年出现亏损。为“保壳”起见,公司前任董事长黄先锋连续5年指使公司财务人员做假账,并对证券管理部门和公众隐瞒了其间出现的巨额账外担保、账外贷款,出具虚假财务报告。后黄先锋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处13年有期徒刑。

4.信息与沟通

(1)信息披露质量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罚字[2005]10号,达尔曼编造公司经营业绩生产记录;伪造资金转入转出痕迹;虚增资产消化消化账面虚增资金;虚假业绩支撑继续融资等。

(2)信息流不畅,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在我国企业中存在这样的现象:企业的信息不论从纵向还是横向流通都十分不畅,许多有关企业的信息被管理当局控制,而企业的员工对此一无所知。还有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自为政,部门与部门的信息沟通缺失,员工对企业信息了解微乎其微,往往局限于自身所处的部门。

5.内部监督

(1)公司的内部审计职能残缺,或者没有正式的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得不到保证。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罚字[2001]12号湖南张家界旅游开发公司建立监事会监事以来,一直由公司董秘办协助其处理日常事务,监事由公司董秘办协助,监事与公司存在一种上下级关系,使之不敢大胆监督。更方便了公司舞弊欺瞒,提供虚假报告欺骗大众。

(2)检查监督制度流于形式。监事会,也称公司监察委员会,是股份公司法定的必备监督机关,是在股东大会领导下,与董事会并列设置,对董事会和总经理行政管理系统行使监督的内部组织。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决定书――证监罚字[2004]20号中科健董事会自1999年至2001年期间均决议将担保金额不超过一亿元的担保事项的签字权授予总裁郝建学,本案中涉及担保由郝建学对外签署,郝建学也未向其他董事交待对外担保的情况,其他董事对担保事项并不知情。从此可看出,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没有尽到其职责,形同虚设。(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华.《上市公司审计状况与审计行为――圣方科技审计案例分析》[J].财会学习,2010,(2).

[2] 黄博.浅析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产生原因与治理[D].长春:吉林大学商学院,2010.

信息化监理述职报告篇10

[关键词] 欧盟;药物警戒;指南

药品在基于特定的适应证且目标人群的效益-风险平衡评估为“效益”的前提下才会被批准上市。众所周知,由于上市前临床试验中纳入的受试者相对较少,且对年龄、合并疾病、联合用药等条件作了严格的限制,以及相对较短的用药和随访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药品上市前研究所获得的安全性信息相对有限[1]。并非所有实际的或潜在的风险在药品上市批准时均已确定,药品的某些风险在上市后实际使用中才会暴露出来。药物警戒是致力于保护患者和公众健康的活动,其基本目标是:防止上市药品使用或职业暴露所致不良反应的危害;通过向患者、医疗专业人士和公众提供及时的药品安全信息,促进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因此,在药品上市后开展药物警戒活动是非常必要的,成为世界各国药品监管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当前,药物警戒工作在我国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尤其是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

自2012年7月起,欧盟开始实施新的药物警戒法规。为了更好地促进新法规的具体实施,欧盟药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EMA)制定了《药物警戒实践指南》(guideline on good pharmacovigilance practices,GVP)(以下简称“GVP指南”)[2],作为欧盟药物警戒工作的新准则,替换《欧盟药品管理法》(the rules governing medicinal products in the European Union,2007)第9卷A部分《人用医药产品药物警戒指南》(guidelines on pharmacovigilance for medicinal products for human use,以下简称“旧版《指南》”)[3]。本文拟对GVP指南进行初步的解读,以期对我国的药物警戒工作提供相关的法规、技术和方法参考。

1 GVP指南制定的法律依据

在欧盟,由各成员国药品监管机构、欧盟委员会和欧盟药品管理局(EMA)共同组成的监管网络负责上市药品的监督工作,包括开展药物警戒工作。其中,EMA在协调这些工作中具有核心作用。欧盟药物警戒的法律框架是基于(EC)726/2004法规和2001/83/EC指令中涉及人用医药产品的有关条款,这2部法规已被2010年修订的(EU)1235/2010法规和2010/84/EU指令,以及为(EC)726/2004法规和2001/83/EC指令中药物警戒工作开展而制定的(EU)520/2012条例所替代。上述2010年修订的法规及其相关的实施条例和GVP指南,即为欧盟新的药物警戒法规体系的基础。这是目前欧盟委员会对欧盟药物警戒体系进行重大调整的结果,且经欧盟理事会和欧盟议会经正式法律程序制定并颁布,立法的主要目标是加强欧盟药物警戒工作,促进患者的用药安全。

2 GVP指南的内容架构

欧盟的药物警戒由一系列相互衔接的过程组成,各个主要的药物警戒过程在GVP指南中以独立的“模块”(module)形式提出。截止到目前,EMA制定的GVP指南共包括16个模块的内容。其中,10个模块的内容已正式,1个模块的内容处于征求意见中,5个模块的内容正在制定中。16个模块分别涉及的内容见表1。

在每个单独的模块内,均分为A,B,C 3部分内容。其中,A部分介绍该药物警戒过程的法律、相关技术和科学背景;B部分则是根据欧盟的法规提出体现科学方法、遵循国际公认标准的具体技术指导,或在正式的协议或专家共识不存在的情况下提出被认为符合目前在该领域一般思路的方法指导;C部分重在欧盟实施药物警戒的具体方法应用的细节、格式和标准。

3 GVP指南的主要内容

鉴于目前尚有5个模块的内容还正在制定中,这里仅对已正式的和征求意见中的11个模块的内容作简要的介绍。

3.1 药物警戒系统及其质量体系(pharmacovigilance systems and their quality systems)

此模块提供了药品生产企业、成员国药品监管机构和EMA建立和维护有质量保证的药物警戒系统的原则性指导。这些组织和机构如何协调并开展具体的药物警戒过程详见GVP指南的其他模块。主要内容包括:药物警戒系统;质量、质量目标、质量要求和质量体系;质量循环;药物警戒的总体质量目标;药物警戒的原则;组织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职责;药物警戒人员培训;药物警戒设施和设备;具体的质量体系程序和流程:分别提出对药品生产企业和各成员国药品监管机构的管理规范;记录管理;质量体系文件;药物警戒系统及其质量体系的性能和效果的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药物警戒防备计划。

3.2 药物警戒系统主文件(pharmacovigilance system master file)

药物警戒系统主文件是药品生产企业上市申请时需要提交的关于药物警戒系统描述的文件。此模块针对药物警戒系统主文件提供了详细的要求,包括药物警戒系统的维护、内容以及给药品监管机构提交的文件。主要内容包括药物警戒系统主文件的目标;药物警戒系统主文件的注册和维护, 涉及申请人的药物警戒系统概要、位置、注册以及药物警戒系统主文件的转让责任;药物警戒系统的代表性;药物警戒系统主文件包含的信息;药物警戒系统主文件变更控制、版本和归档;药物警戒系统主文件的展示。

3.3 药物警戒检查(pharmacovigilance inspections)

模块包含了在欧盟开展药物警戒的计划、实施、报告和追踪检查相关的指导,并规定了参与各方在药物警戒检查中的作用。开展药物警戒检查的主要目的有三:一是确保药品生产企业具备开展药物警戒的人员、系统和设施;二是识别、记录和处理可能对公众健康构成风险的违法行为;三是在必要时使用检查的结果作为采取强制行动的依据。主要内容包括:药物警戒检查的类型;检查计划;需要检查的场所;检查的范围;检查流程;跟踪检查;监管行动和制裁;记录管理和归档;检查人员的资格和培训;药物警戒检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药物警戒检查项目的实施,包括计划好的基于风险方法的例行检查和有因检查,后者主要检查针对特定药品的涉嫌违规或潜在的风险。

3.4 药物警戒监查(pharmacovigilance audits)

此模块提供了法律规定的药物警戒监查计划和实施,欧盟监管网络的作用,药物警戒监查活动的角色、内容和管理操作上的指导;旨在为药物警戒监查工作提供便利,特别是促进协调,并鼓励一致性和简化的监查过程。主要内容包括:①药物警戒监查及其目标;②基于风险方法的药物警戒监查;③质量管理体系和记录管理办法。

3.5 风险管理体系(risk management systems)

风险管理有相互关联且递进的3个阶段:已知和未知的药品安全性特征描述;策划药物警戒活动,识别新的风险和提高在药品安全性方面的总体认识;规划和实施风险最小化行动,评估这些活动的成效。主要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的定义;风险管理的原则;组织内的风险管理职责:涉及药品生产企业、上市许可申请人和成员国药品监管机构各自的风险管理职责;风险管理计划(risk management plan,RMP)的目标;RMP的结构;RMP各部分的详细说明;RMP“产品概述”;RMP“安全规范”;RMP“药物警戒计划”; RMP“上市后有效性研究计划”,主要是总结现有的疗效数据; RMP“风险最小化措施”; RMP“药品的风险管理计划”概要; RMP“风险管理附件”;风险管理计划和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和风险管理计划之间的通用模块;风险管理计划评估的原则;质量体系和记录管理。

3.6 药品不良反应的管理和报告(management and reporting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medicinal products)

此模块提供了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和报告方面的原则和技术指导,不涉及不会导致可疑不良反应的事件或用药模式(如无症状的超剂量使用、滥用、超说明书使用、误用或用药错误)的收集、管理和报告,或不作为个体病例安全性报告或紧急安全性问题要求上报的报告。然而,这些信息可能需要收集并在药品的安全性数据解释或用于效益-风险评估的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中提出。主要内容包括:报告收集分为非强制性报告和强制性报告;报告确认;报告追踪;数据管理;质量管理;特殊情况的报告;个体病例安全性报告;报告的方式。

3.7 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periodic safety update reports,PSURs)

PSURs是药品生产企业在特定的时间点提交的关于上市后药品的效益-风险平衡评估的药物警戒文件。PSURs的主要目标是在考虑新的风险和效益累计信息的前提下全面和深入地分析药品的效益-风险平衡,PSURs是一个在药品上市后生命周期的特定时点的评价工具。此模块为PSURs的准备、提交和评估提供了指导。主要内容包括:PSURs的目标;PSURs范围内的效益-风险平衡的评价原则及其包含的信息;PSURs撰写的原则;参考信息;PSURs 的格式和内容;药品生产企业PSURs的质量体系;PSURs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

3.8 上市后安全性研究(post-authorisation safety studies,PASS)

此模块涉及的PASS是指临床试验或非干预性研究,不涉及上市后要求的非临床安全性研究。包括以下情形:按药品上市批准规定的常规处方用药方式;患者的治疗策略是根据现有的医疗实践,而不是按事先制定好的试验方案分配;没有附加的诊断或监测程序被应用到患者,运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主要内容包括:PASS范围;PASS定义;一般原则;研究注册;研究方案,涉及研究方案的格式和内容,研究方案的主要修订;向药品监管机构提交的药物警戒数据报告,药品效益-风险平衡评估有关的数据,不良反应/事件的报告,研究报告;研究结果的发表;数据保护;质量体系监查和检查;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

3.9 信号管理(signal management)

虽然Eudra Vigilance数据库是药物警戒信息的主要来源,但是信号管理过程需要覆盖Eudra Vigilance数据库以外或Eudra Vigilance数据库不直接支持的信号。此模块的目标是对信号管理的结构和过程提供总体指导和要求,以及如何在欧盟设置这些结构和过程。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和信息的来源;信号监测方法;信号管理过程;质量要求:质量追踪、质量体系文件。

3.10 额外监测(additional monitoring)

自发可疑不良反应数据是药物警戒信号监测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增强医疗专业人士和患者报告可疑不良反应的意识,并鼓励他们报告,是监测药品使用安全性的一种重要方法。监测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早地收集更多的在临床实践中的药品使用信息,进一步阐明药品的风险状况,提高对特定药品安全性和和有效性认识。主要内容包括:部署药品额外监测的一般原则;交流和透明性;质量体系和记录管理。

3.11 安全信息沟通(safety communication)

此模块提供了药品生产企业、成员国药品监管机构和EMA如何沟通和协调药品安全信息的原理和方法指导。安全信息的沟通对于患者和医护人员是一个公共健康责任,对于促进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防止不良反应的危害,促进患者安全和公众健康的药物警戒目标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此模块中的一些原则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安全信息沟通,但更侧重于新出现的安全信息的沟通。主要内容包括:安全信息沟通的目的;安全信息沟通的原理;目标受众;安全信息沟通的内容;安全信息沟通的手段;安全信息沟通的有效性;安全信息沟通的质量体系要求。

4 GVP指南中的关键技术要点

4.1 药物警戒系统主文件的内容

药物警戒系统主文件具体包括合格的药物警戒负责人、药品生产企业的组织结构、安全性数据的来源、电脑系统和数据库、药物警戒过程、药物警戒系统的性能、质量体系、附件等。需要说明的是,药物警戒系统主文件应设置在欧盟的药品生产企业开展主要药物警戒活动的现场,或者负责药物警戒工作的人士在现场可以操作。

4.2 药物警戒检查的类型和监查的级别

药物警戒检查的类型包括系统的和产品相关的检查、常规的和有因的药物警戒检查、上市前检查、上市后检查、通知和未通知的检查、重新检查和远程检查等不同的方式。基于风险方法的药物警戒监查包括战略级别的监查计划、战术级别的监查计划、操作层面的监查计划和报告、根据监查结果采取的行动以及追踪监查。在监查工作的质量控制方面,须注意监查工作及监查员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监查员的资格、技能和经验及持续的专业发展,监查活动的质量评价。

4.3 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点

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在于风险管理计划,而风险管理计划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要点。

4.3.1 安全性说明书 包括适应证和目标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非临床安全性说明书;临床试验暴露;临床试验中尚未研究的人群;上市后临床经验:涉及监管当局和/或药品生产企业为安全起见采取的行动、非研究性的上市后暴露、上市后在上市前临床试验尚未研究人群中的使用、上市后超说明书使用、流行病学研究暴露等方面;安全性说明书的附加要求,包括过量服用的潜在危害、潜在的传染性病原体传播、用于非法目的的潜在误用、潜在的用药错误、潜在的超说明书使用、儿童用药等特殊问题;可识别的和潜在的风险:包括新发现的安全性问题、安全性问题的最新研究报告、从临床开发到上市后临床经验重要的可识别和潜在风险的细节内容、食品与药物以及药物与药物之间可识别和潜在的相互作用、药物类效应等安全性问题概要。

4.3.2 风险最小化措施 主要涉及常规风险最小化活动、附加的风险最小化活动、风险最小化计划的格式、风险最小化活动效果的评价、风险最小化措施概要等方面的内容。在模块V中介绍了风险最小化的基本原则,以及常规的风险最小化措施的细节。附加的风险最小化工具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可以参考模块XVI。由于在适应证和卫生保健系统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地的目标用药人群可能不同,风险最小化活动需要根据特定的国家或地区进行调整。

4.3.3 风险管理计划 主要包括疾病流行病学概述、现有的疗效数据总结、安全性问题概要、安全性问题的风险最小化活动总结、上市后发展规划计划、随着时间推移变化的风险管理计划概要。

4.4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来源和特殊情况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收集来源主要有:自发报告、文献报道、其他来源的报告、互联网或数字媒体的疑似不良反应信息等。需要注意的是,妊娠或哺乳期用药,儿童或老年人群用药,超剂量、滥用、超说明书用药、误用、用药错误或职业暴露报告,缺乏疗效等特殊情况下用药的安全性信息是上市前临床试验无法获取的,需要在上市后药物警戒中给予特别关注和报告。

4.5 PSURs的格式和内容

PSURs是药品生产企业开展药物警戒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按照规范的格式,且详细报告药品上市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信息。主要内容有:PSURs简介;全球市场授权状态;为安全起见在报告间期所采取的行动;引用安全信息变更;估计的暴露情况和使用模式,在临床试验中累积的受试者暴露、上市后临床经验的患者累积暴露;数据汇总表格:包括参考信息、临床试验累积的严重不良事件汇总表、从上市后的临床数据累积的总结表;报告间期的临床试验重要发现的报告摘要:包括已完成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长期随访、药品的其他治疗用途、固定组合疗法相关的新的安全性数据;非干预性研究结果;其他临床试验和来源的资料;非临床研究数据;文献;其他定期报告;对照临床试验中的缺乏疗效;最新信息;新的、进展中的或已结束的PSURs信号概述;信号与风险评估包括安全性问题概要、信号评价、风险评估和新的信息、风险特征描述、风险最小化的效果; PSURs效益评估包括重要的疗效和效果信息、新发现的疗效和效果信息、利益的特征描述等;适应证的综合效益-风险分析;结论和行动;附录。

4.6 上市后安全性研究的设计类型

上市后安全性研究的设计类型主要包括①主动监测:旨在通过持续的监测过程完全确定在某个特定用药人群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数目。分为集中监测、处方事件监测、登记注册。②观察性研究:大量的观察性研究用于验证来自自发报告、主动监测或案例系列的药物风险信号。常见的观察性研究设计有横断面研究(调查)、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③临床试验:当在上市前临床试验中有重大风险被识别,需要开展进一步的临床试验,以评估不良反应的作用机制。上市后安全性研究尤其要重视以下几种研究类型。

4.6.1 非干预性研究 与临床试验相对而言,包括数据库研究或所有已经发生的目标事件记录的综合分析,这可能包括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或数据二次利用研究,也包括相关的数据收集(如前瞻性观察研究,来自于日常的临床医疗数据登记)。

4.6.2 大型简单试验 大型简单试验(large simple trials)是大量的患者被随机分配治疗的临床试验的一种特殊形式,进行与研究目的保持一致的最低限度的数据采集和监控。这种设计可用于阐明在正式或传统的临床试验条件以外的药品效益-风险的药物警戒,或者用于重要但罕见的不良事件风险的量化研究。这里所谓的“简单”是指数据结构简单,而不是数据收集。

4.6.3 药物利用研究 药物利用研究(drug utilization studies,DUS)描述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大量用药人群(包括老年患者、儿童、妊娠期妇女或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药品的处方和使用。按年龄、性别、合并用药等特点分层,综合描述治疗患者人群的特征,以及这些因素对临床、社会和经济效果的可能影响。这些研究中的数据可能会被用来确定不良反应发生率。DUS已被用来描述药品监管行动和媒体关注的效果,以及估算不良反应的经济负担。这些研究可能有助于监测在日常医疗实践和医疗事故中的用药情况,并通过检查患者是否不断增加用药剂量,或是否有证据证明不恰当的重复处方,来确定药品是否有潜在的滥用风险。

4.7 信号管理过程和沟通方式

信号管理过程包括信号监测、信号验证、信号分析和确定优先次序、信号评估、行动建议、信息沟通等。其中,信号监测涉及个体病例安全性报告的综述、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和个体病例安全性报告综述的结合等。药物警戒的沟通方式可能有:直接医疗专业沟通、通俗的语言文件、新闻通讯、网站、其他基于Web的沟通、公告和通讯、机构内的沟通、公众查询的回应、其他通讯方式,所以非常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沟通的安全性。

5 与旧版《指南》的比较分析

与旧版《指南》相比较,GVP指南在药物警戒系统、质量体系、主文件、检查和监查方面提出了更全面系统的要求,在风险管理系统、药品不良反应的管理和报告、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上市后安全性研究、信号管理等技术方面提出更具体和全面的要求。

5.1 强化EMA的药物警戒职能

旧版《指南》中药物警戒体系的机构组织主要包括药品生产企业、药物警戒报告起草人、药物警戒技术委员会和成员国药品监管机构4个方面;GVP指南中规定药品生产企业、成员国药品监管机构和EMA是建立和维护药物警戒系统的主体,其中,EMA在协调这些工作中具有核心作用,进一步强化了EMA在整个药物警戒体系中的协调和监管作用,而且整体的药物警戒工作更加流程化和规范化。

5.2 药物警戒检查的覆盖范围更全面

旧版《指南》中检查制度包括例行检查、目标性检查、药物警戒体系检查和特殊药品检查等;GVP指南中检查的类型包括系统的和产品相关的检查、常规的和有因的药物警戒检查、上市前检查、上市后检查、通知和未通知的检查、重新检查和远程检查等不同的方式。同时,加强了药物警戒监查的作用。

5.3 PSURs制度更健全

GVP指南在原有基础上,关注药品的全球市场授权状态;更加重视上市后临床累积的患者暴露和用药模式以及相关数据汇总;而且需要提供报告间期的临床试验重要发现的报告摘要,非干预性研究、非临床研究数据结果,以及对照临床试验中的缺乏疗效;在信号与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开展效益评估,全面地综合分析效益-风险。

5.4 更重视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

GVP指南更加重视药品上市后在真实临床用药环境下的安全性,鼓励开展非干预性研究、大型简单试验和DUS研究,分析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广大人群(包括老年患者、儿童、妊娠期妇女或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药品的处方和使用情况,确定不良反应发生率,用于重要但罕见的不良反应风险的量化研究,明确治疗患者的人群特征,以及这些因素对临床、社会和经济效果的可能影响。

5.5 重视药品上市后非临床安全性研究

GVP指南中的风险管理计划(RMP)指出:根据适应证和目标特殊人群,应考虑到是否需要开展特定的非临床安全性研究。需要在上市后总结重要的非临床安全性研究结果。需要开展上市后非临床安全性研究的情况:毒性的重要方面(靶器官系统)以及使用于人体的相关结果;质量方面,活性物质或杂质(如基因毒性杂质)相关的重要安全性信息;在育龄妇女中使用药品的生殖/发育毒性数据。研究的内容包括:毒性(如新发现的重复剂量毒性、生殖/发育毒性、肾毒性、肝毒性、遗传毒性、致癌性等方面);一般药理学(如心血管疾病,包括QT间期延长;神经系统);药物相互作用;其他毒性有关的信息或数据。

6 欧盟药物警戒的工作机制

GVP指南为欧盟建构了一个更加完整规范的药物警戒体系,药品生产企业、成员国药品监管机构和EMA等方面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和沟通,共同保证药物警戒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欧盟药物警戒体系中,药品生产企业负有非常重要的职责,要求其建立完善的药物警戒系统和质量体系,实行药物警戒检查制度,制定并执行药品风险管理计划,建立个人病例安全性报告机制,实行PSURs制度,积极开展药品上市后安全性临床研究,在必要的情况下采取风险最小化措施等等,注重药物警戒和效益-风险评估的持续性,可以说药物警戒的大部分具体工作都是由药品生产企业来承担和负责。成员国药品监管机构和EMA更多的是担当监督与管理角色,GVP指南强调EMA在协调这些工作中具有核心作用,进一步强化了EMA在整个药物警戒体系中的协调和监管作用,而且整体的药物警戒工作更加流程化和规范化。更注重药物警戒和效益-风险评估的持续性,以及进一步鼓励公众参与和沟通,而且需要更密切的国际合作,同时也强调交流安全的重要性。

7 GVP指南对我国药物警戒工作的启示

7.1 我国药物警戒法规体系不健全

总体来说,我国的药物警戒相关法规尚不健全,缺乏配套的技术规范与指南,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药品上市后监测、预警、应急、撤市、淘汰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由于完整的药物警戒法规体系还没有形成,政府药品监管机构、企业、研究机构等各方职责不甚明确,药物警戒的内容、实施方式、工作程序等也没有明确规定,建立和完善我国药物警戒相关法规,并制定配套的技术规范和指南,是更好地开展药物警戒的必要条件。

7.2 完善我国药物警戒法规体系的思路

GVP指南中的基本原则、工作机制、关键技术和方法为笔者开展药物警戒工作(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监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值得认真地去学习和参考。建立和完善我国药物警戒相关法规体系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开展:①应该充分借鉴欧盟相关法规和技术指南的先进理念,在我国现有法规和技术指南的基础上,制定药物警戒的基本原则和管理程序,对药物警戒的形式、目的、内容、方法、结果的处理及相关权利与处罚做出清晰的界定,这样才能完善我国药物警戒的相关法规体系。②药物警戒相关法规的制定,必须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需要充分调研当前药物警戒工作中存在的法律和技术问题,广泛征求药政管理人员、制药企业、临床专家、科研人员等多方意见,逐步建立相关法规和技术指南,以切实解决药物警戒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③企业是药物警戒的主体,应时刻跟踪和评价本企业上市药品在广泛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并及时将信息传递给临床医生和公众,这有助于增进临床合理用药和公众健康。因此,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制药企业、研究机构、行业专家、临床医生、药师等通力协作,群策群力,才能使药物警戒法规体系完善,为药品安全合理使用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综上所述,我国药物警戒法规体系建设任重道远,先进的、符合国情的法规和技术指南,将为加速药物警戒的规范化、国际化进程提供法律支撑。这必然促进上市药品(尤其是中药注射剂)更安全、疗效更可靠,使用更合理,更好地为公众健康服务,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郭晓昕,颜敏,吴晔.如何认识中药上市后的再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00,9(8):513.

[2]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Guidelines on good pharmacovigilance practices[EB/OL]. [2012-06-25]. http://ema.europa.eu/ema/index.jsp?curl=pages/regulation/document_listing/document_listing_000345.jsp.

[3] European Commission. Volume 9A of the rules governing medicinal products in the European union: guidelines on pharmacovigilance for medicinal products for human use[EB/OL]. [2007-10-01]. http://ec.europa.eu/health/files/eudralex/vol-9/pdf/vol9a_09-2008_en.pdf.

Interpretation of Guidelines on Good Pharmacovigilance

Practices for European Union

XIE Yan-ming1, TIAN Feng2*

(1.Institute of Basic Research in Clinical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2. Post-Doctoral Station of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pre-authorization clinical trials, the safety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them is relatively limited.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carry out pharmacovigilance activities on drugs post-market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pharmacovigilance regulations, the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EMA) developed the Guideline on Good Pharmacovigilance Practices (GVP), as the new criteria for pharmacovigilance in the European Union (EU).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ly published, Guidelines on Pharmacovigilance for Medicinal Products for Human Use (2007), the GVP proposed more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provisions of pharmacovigilance systems, quality control systems, judgements, pharmacovigilance inspections and audits. In addition, it set more specific and comprehensive requirements on risk management systems, the management and reporting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medicinal products, periodic safety update reports, post-authorization safety studies, signal management, and so on. Interpret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working mechanisms, key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of the GVP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us to carry out pharmacovigilance (especially regarding safety monitoring of parenterally administered Chinese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