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18:27:43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1

摘 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结合时代条件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借鉴各国

>> 整合儒学与西方现代文化优秀因子,弘扬核心价值观 在弘扬核心价值观中创新武术文化 弘扬潮商文化优秀价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儒家文化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优秀传统家教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文化自信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核心价值观(上)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核心价值观(下)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文化机构应走在前列 弘扬红色文化,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江苏文化产业:大力探索弘扬核心价值观新路径 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船政文化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清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交流会综述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李翔海.从后现代视野看新儒家对中国哲学的现代重建[J].文史哲,2006(2):67-74页.

[4] 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A]//当代新儒家[J].论著集,211.

[5] 苗润田.解构与传承:孔子、儒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2.3:261-262.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2

【摘要题】传统文化与历史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结合

【正文】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G[文章编号]1006-6470(2003)05-0042-05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凝结和积淀而成的优秀成果,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与结晶。千百年来,它推动和支撑着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为人类文明史书写并增添了伟大而壮丽的篇章。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史发展到近代的杰作,也是代表和开辟了人类社会前进方向的优秀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在其逐步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及培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即是对二者的关系作一个简要的历史审视和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得到弘扬和培育的过程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遭受屈辱和挫折的历史,也是一部书写抗争和求索的历史。中华民族在外来入侵中蒙受了巨大的痛苦与屈辱,也在反对外来侵略的艰难抗争中苦苦求索走出落后与衰败的出路,探寻实现民族复兴的契机。纵观近代以来种种救国救民、试图挽救中华民族危机的努力,太平天国运动没能走出历史上农民起义归于失败的怪圈;封建地主阶级自强自救的洋务运动也终告破产,资产阶级维新改良的药方不能医治封建统治的痼疾;甚至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也因其历史局限性而终归失败。在经过认真思索、反复比较和充分借鉴以后,马克思主义最终被中国先进阶级所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由此成为应答和解决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进步问题的现实出路,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寻求实现伟大复兴这一精神诉求和精神期盼惟一可行的现实指向和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伟大民族精神的古老而现代的民族。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鲁迅先生称中华民族精神为“民魂”,并且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注解和概括。马克思主义首先代表了一种文化成果和文明结晶,因此,从文化层面与精神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及中华民族精神逐步交流、融合和实现整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由被融合和接纳到被改造和运用,再到被推进和发展,与中国文化发生了种种联系和持久的磨合,期间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弘扬

1.融会和接纳马克思主义彰显了宽容、自强的中华民族精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不断延伸和转化的过程。它必须首先跨越的是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这道门坎,只有被中华民族文化所认同和接受,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有机契合,才能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而且,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在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能是一个不断持续和发展的过程,只能始终都坚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保持其精神武器的作用长久发挥出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过程中,中国文化必须要有博大的胸怀和宽广的眼界,才能更好地接纳马克思主义,成功地实现其中国化。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宽容和自强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恢宏气度,也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强奋斗精神。从厚德载物到民胞物与,从天人合一到包容万物,从协和万邦到和睦共处,从豁达宽厚到宽纳异己,从兼听则明到兼容并蓄,是中华民族宽容精神的鲜明体现。从修身自任到奋发有为,从勤勉进取到百折不挠,从刚强自律到励精图治,从勇猛顽强到舍生取义,从艰苦奋斗到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自强精神的生动写照。中华文化在宽容和吸纳中得到了丰富,中华民族在自强和奋斗中得到发展。远的不说,单在马克思主义初入中国之际,中华大地上开展的轰轰烈烈的追求科学与民主的新文化运动,就体现了觉悟的中国人思想上的开放和精神上的宽容。在杂陈的中西文化中,以开放的态度迎马克思主义到中国来,变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宝,这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宽容精神和自强精神。

2.改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体现了变革、求实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改革、注重求实的民族,长期以来养成了勤勉务实且又善于变革进取的精神。古人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富有探索和改革精神的体现。“贵在力行,重在履事”、“循名责实,重效致用”、“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也是中华民族求实精神的写照。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个朝代都经历过变法革新,而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家也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变革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新的发展,但这种变革也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之上,无论对于变革的实践,还是对于变革的理论,这个要求都是最基本的。以学说形态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出其巨大的理论威力和指导作用,“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2]也即,必须构建起立足于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平台和实践平台。这就要求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合理改造并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的实践之中。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巧妙地开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道路;邓小平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智慧地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根据变化了的国情,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在领导中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也同样发扬中华民族求实、变革的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理论创新,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历程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据不断变化的中国国情,脚踏实地地改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变革、求实精神不断弘扬的过程。

3.发展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书写了革故创新的中华民族精神

历史上的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勇于创新,追求创新的民族。革故创新的观念古已有之。《礼记·大学》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杂卦》也载:“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它们所表露的都是中华民族与时俱进、除旧立新的精神。正是有这种不断进取和锐意创新的精神,才有了中华辉煌文化和灿烂文明,才有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和繁衍发展。只是到了近代,清朝统治者为“康乾盛世”沾沾自喜、妄自尊大,过分沉湎和满足于“持盈保泰”而封闭保守、不思进取,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才被湮没,中国才止步不前以至于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但是,在迷梦和危机中警醒的中华民族由此接受了教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又展现和发扬了革故创新的精神。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和顽冥的教条,它的创立本身和每一步成功发展都渗透和书写着继承与发展同在、革故与创新并举的精神。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和继承者都曾予以明确提示。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主义时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3]列宁也告诫说,“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要永葆生机和活力,惟一的方法就是使自身得到不断丰富、发展和推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弘扬中华民族革故创新精神的典范。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坚定地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把发展和创新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思想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现,是弘扬中华民族创新精神而结出的伟大理论硕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综合变革过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为主体内容的中华民族精神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一根红线。它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已经并将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得到不断弘扬,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持。这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基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成功实现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二)中华民族精神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得到极大培育

流传了几千年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虽然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优点,但仍需随着时代的发展增添新鲜血液和时代内涵。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硕果,也是来自异域的优秀文化结晶。作为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交流与融和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了宽广的视野、崭新的境界和有益的思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弘扬和培育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是塑造和锤炼中华民族精神的模具。以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民族精神为母体,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辩证方法论,结合丰富的中国化实践,在弘扬传统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对之加以改造和发展,使之既具有传统优势,又增添时代特色,这不但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自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直接催生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利益的先锋队组织,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了坚定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形成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角色和领导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伴随的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来支持,同时又必然会产生和培育出伟大的精神。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一场伟大的事业又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锤炼和提升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和广阔的舞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搭建了时代平台和实践场所。革命战争年代,中国革命事业锻造和锤炼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红岩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伟大的中华民族革命精神得到新的锻造,转化并哺育了解放初期精神,后来又诞生了雷锋精神、60年代克服困难精神等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精神。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在轰轰烈烈的建设大潮中,中华民族精神又得到新的弘扬和培育,产生了伟大的创业精神。对这种在新环境中培育的民族精神进行了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颂扬了大庆铁人精神、提出了“两弹一星”精神、六十四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以及现代创业的“五种精神”等。

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中国化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合理结合,它没有中断中国文化传统,而是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中华文化的延伸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拓宽了弘扬中华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道路,并从实践上提升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境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历炼与培育,其核心与内涵不断得到改造、充实和丰富,其精神与实质不断得到坚持、弘扬与发展。传统的中华民族精神被赋予新的生命和活力,成为结合着时代主题、立足于时代要求、把握了时代特征、切准了时代脉搏、弘扬了时代旋律、突出了时代特色和体现了时代价值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纵观中华民族繁衍发展和民族精神传承的历史,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其他时期和任何一项其他事业能够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所走过的进程那样,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了巨大的历史契机和有利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思想指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到中国丰富多彩的实践之中,与中国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始,其传播、应用和发展的过程已历八十多个年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步重大发展和每一次重大飞跃,都激起中华民族思想的大解放和民族精神的极大宏扬。1919年带来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思想的首次大解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45年的,虽然只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局部区域内思想运动,但却最终催生了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理论成果,统一了全党思想,调动了全国人民投身革命洪流的积极性,指引着中国革命走向最终胜利。1978年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讨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又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澄清了人们的认识,统一了人们的思想,为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了强而有力的好头。此后,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97年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也都类似地带来了全党思想的大解放和全民族思想认识的大进步。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三个重大的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既是遵循和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结合了中国丰富而变化的实际,是由实践中得来,又在实践中检验,最后上升为理论形态的智慧结晶。它们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化身;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生动的中国作风和卓越的中国气派。

作为思想体系,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能够反映和代表中华民族最优秀分子和最广大群众实践经验和思想精华的科学理论体系,因而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从文化构成看,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结合。从形成历程看,它们又是优秀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其形成以后,又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进一步弘扬和不断培育提供了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导。刘少奇在评价思想时指出,思想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它“把我国民族的思想水平提到了从来未有的合理的高度”。[5]这也就是说,思想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评价邓小平理论时也指出:“这一理论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是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6]而作为对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同样是统一全国人民思想,凝聚全民族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思想理论武器。它们在指导全党全国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当中,发挥精神支柱的作用,号召和指引中华民族高扬民族精神的伟大旗帜,开拓进取,奋力前进,夺取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三、实现民族复兴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进程相结合

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是百年来处于落后之中的中华民族向往和追求复兴的不灭梦想。在经历短暂的彷徨与痛苦后,中华民族终于寻找到一条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历经革命以及经过建设和改革的初步阶段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中华民族的复兴带来了丰硕的成果,也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中华民族不但在理论上找到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思想武器,而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再到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都预示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不二法门和必然选择。但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是一个远大的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奋斗过程,甚至还会是一个充满挫折与坎坷的过程。

昂扬振奋的中华民族精神,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心,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意志力、协同力和凝聚力,可以激发中华民族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有这些,都为中华民族实现其理想和目标,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极其强大的精神支持和精神动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事实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基石和精神前提,弘扬和振奋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什么时候民族精神得到了弘扬和培育,民族复兴的步伐就可以加快。而当民族精神萎靡,民魂不振之时,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就异常缓慢,甚至倒退。一旦失去了由民族精神提供的伟大精神动力,民族复兴就显得十分渺茫,甚至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两者的最终目的是毫无二致的。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不断的弘扬和培育。而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得到不断推进和顺利发展,两者在推动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进程上也是并行不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是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也是要在继承和坚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创造出具有崭新时代内涵和富有时代气息的蓬勃向上的中华民族精神。这说明,指导两者发展的思想路线也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强领路人和伟大的实践者。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也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和优秀典范。这意味着,两者在领导力量上也是统一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如果脱离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力弘扬,那么,这个进程必定因遭遇挫折和凶险而受阻,而民族精神本身也根本不可能得到培育和创新。与此同时,如果失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伟大事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也会失去栖身之所和寓身之地。因此,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进程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但对二者都有裨益,而且也是二者的共同的、相互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118—11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43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81.

[4]列宁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62.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182-02

2008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无疑是值得永远铭记的。无论第二北京奥运会中国在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中夺得金牌总数第一,还是全国上下齐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既向世界宣示了中国人的团结、勇敢、热情、不屈不挠和爱国情怀,也向世界彰显了中国的发展、腾飞与日新月异。由此,也引发了我对当前形势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几点思考。

一、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英文为Ethos, 也称之“文化精神”或“国魂”,通常是指一个群体或整个民族所体现的对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的一整套信仰和思想。它的内涵,学术界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通俗而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既根植于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又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内在要求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1]作为一个十三亿多人的大国,中国需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已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全民族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正如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还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对外展示民族形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外在诉求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步入全球化背景,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得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坚强的精神动力和支撑,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向世界展现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强、自立精神。

(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

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要求。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物质力量;同时也包括民族团结精神、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强大精神力量不仅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更是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融,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制约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三、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挑战

(一)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出了新要求

我们要建设的小康,是惠及十几亿人口体现共同富裕的小康,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小康,这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出了新要求。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有与此相适应的民族精神的支撑。而由于中国生产力、科技水平、人们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存在巨大差距,使我们在发展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重物质文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这必然削弱民众对民族精神价值的正确认识。同时,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出现了多样化趋势,冲击着民族的亲和力和向心力,给中华民族凝聚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西方国家物质享受以及金钱主义、享乐主义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在一定层面上削减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召力。为此,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必须使我们的民族精神能够回答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产生的各种精神需求。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带来了新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带来了新影响。一方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建设所需的民族精神新内容。发展市场经济,必须为中华传统民族精神注入适应其需求的新元素。而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平等化、法制化开放经济,必然追求法治精神、效率精神、竞争精神、创新精神、利他精神、敬业精神等新精神。这些新精神的形成,是对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的一次自我扬弃,其过程必然充满艰辛与挑战。另一方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消弭市场经济发展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冲击。

(三)全球化浪潮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了新冲击

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中,世界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卷入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的洪流之中,中国也不例外。应该说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心理、认同、凝聚力、价值观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包括法国、德国、美国以及亚太地区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在内的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行民族精神或国家意识的国民教育。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军事、科技以及传媒手段上的优势,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争夺青年,利用宗教挑起民族冲突,制造民族分裂,对中国进行西化和分化。这让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四、新的历史潮流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一)秉承开放,兼容并蓄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求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秉承开放,兼容并蓄,丰富、发展、壮大、完善中华民族精神。我们“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3~6],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的思想,不仅要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要对改革实践中所产生的精神加以提升和总结,还要对开放进程中所碰撞的其他民族的优秀精神加以吸收,从世界的文明宝库中吸取营养,注意传统精神、革命精神和其他民族精神的交融,以开放的视角和胸襟,在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中迎接新的民族精神的生成。

(二)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我们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在创造辉煌业绩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丰富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以及航天精神等。面对未来,我们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根据人们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如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弘扬和培育满足时代要求、富有时代气息的新的时代精神。

(三)以历史教育为载体,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通过对中华民族昨天和今天的了解和认识,使人们深刻认识和了解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为人类文明作出的杰出贡献;深刻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繁荣富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只有对于中华民族的认识和了解愈深,对于我们民族的精神认识和了解愈深,才能在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使之进一步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从而使民族精神成为我们推进伟大事业的精神支撑。

(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在育人

培育和造就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优秀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我们必须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引导他们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五)利用先进的信息传播工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互联网是新技术背景下的信息传播工具,它具有信息的高采伐性、共享性,传播的高集成性和实时性,使受教育者更容易和教育者沟通。从这些特点出发,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直播反映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利用网络“论坛”、“网上聊天室”和“网上博客”等,讨论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制国主义题材的FLASH动画片;开通网上视频点播系统;利用网络在重要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各类有组织的活动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正确对待民族精神的意义和作用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并不是强调“精神万能”,而是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同时,人类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各个民族的发展。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既不是排斥其他民族,也不是为了搞霸权,更不是以某些民族为敌,而是在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础,与其他民族合作共进,以实现民族的发展与复兴,并为人类文明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邓小平、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42-43.

[2]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1-17.

[3]邓小平文选: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4]钱翠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战略意义[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3):17-19.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4

一、国学热渐入佳境

在山西省,太原市除了有晋豪学府、北大总裁班,还有其他一些不定期的国学培训班60多个。令人高兴的是,弘扬国学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得到生动多样的实践,太原山西国学教育基地、止谦家塾、北辰学校、大方国学教育培训学校、文瀛书院等都各有所长。这些国学学校都是民办的幼儿园或师资培训机构。这些民办幼儿园的国学课程概括起来有:《孝经》《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等。对这些内容,各校有不同的选择和侧重。

朔州市国学会创立每天一小时二轨亲子共读班,到目前已复制了20多个这样的班,参加诵读的家庭已累计有2000多户,间接参与的家庭有1万多户,能背论语的孩子有1千余人。

在河南郑州,从2010年开始以传统文化论坛的形式弘扬国学。郑州二七区举办首届传统文化论坛时,有政商学各界代表1300多人参加。当年9月,河南举办了由全国各地代表参加的六千人的国学论坛。在河南的18个地市中,千人以上国学论坛每年举行近百场,每场3天以上;还有国学讲坛、讲堂,都是政府牵头、企业家捐款、学界组织,是政商学结合。省里有国学文化促进会,各市有分会,各县有办事处,保证国学的系统传播,促进国学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

在山东曲阜市,为弘扬传统文化,提出了建设以大爱之城、诚信之城、孝德之城、仁德之城为主要内容的彬彬有礼道德城市目标。全市已建成675所人人彬彬有礼教育学校,同时建立儒源儒家文化体验基地、全国企业家儒商文化培训基地、师德教育基地、政德教育基地。已举办各类培训两千多场次,受众达50万人。市政府从财政列支500万元专门设立了国学教育基金并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用于教育培训、典型表彰、教育设施完善等。曲阜最近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百姓儒学活动的实践意见》,为每个村庄配备一名儒学讲师,力争形成村村讲儒学,户户颂和风的新气象。

在陕西榆林市,民营企业家韩海燕于2001年在家乡佳县办起了燕翼堂私塾,培养小学生学诵经典。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我们考察了明德学校、长谦学堂等几家私塾。

总的说,从中原五省的情况看,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特别是国学热正在兴起。国学热唤醒了民族文化特别是传统道德的基因,使人们重新找到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凡是学习国学坚持时间较长的,成年人思想有了转变,德性有了提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了价值追求,工作态度趋向认真负责;家庭、同事、社区内关系趋向和谐,村风村貌有了明显改变;学国学的少年青年,初步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学会文明礼貌地待人接物,提高了自己动手的生活能力。青少年国学教育促进了家长学习国学,促进了亲子教育和师生教学相长,改变了家风校区。特别是不少家长已认识到为子孙计长远的道理,很注重对孩子的国学教育。实践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华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使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扎根并茁壮成长的肥壤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国家之魂、民族之魂。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增强我们的文化自尊、文化自信、文化自立,作为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文化基础。从调查情况看,河南、山东弘扬国学比较有特色、有力度,值得我省学习和借鉴。

二、国学热的冷思考

一是弘扬国学工作进展难。主要是国学机构审批难;无法同体制内学校衔接;办学场地难,经费难;师资短缺;在国学热骤然兴起中,有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情况。

我们发现,有少数办学者只是喜欢国学,却不懂国学,因而难以科学地确定课程内容和次序,以致违背了少儿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如少数国学堂不教学生认字,而只背经书,背了数万字的经书,却不明字义。这不利于培养孩子做人和学文.利用少儿记忆力强的特点,背诵一些古文,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等蒙学内容以至四书的选段是应该的,但少数学堂让孩子两三岁就背易经、老子、庄子之类,就不太妥当。还有的国学堂把培养目标单纯定为培养圣贤、培养天才精英,这也是片面的。我们需要天才精英,但要因材施教,不可能让学生都成了天才和精英,大多数还是要培养成为有道德、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些都需要有关部门加强指导。还有的国学学校有些过分注重形式,应更多地注重国学内容的传承,精神实质的传承。还有极少数学堂图名图利,功利色彩较多。这些问题不是主流,也不难解决,关键在于加强及时指导,而不是冷眼旁观或过多指责。

二是政府推动不力。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弘扬国学是两头热,中间冷,或称中梗阻.上面中央领导很重视,下边民间办国学教育的积极性很高;而中间有关部门和地方一些领导同志对这一工作理解不深,重视不够,措施不力。

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要求的高度上来,真正把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作为国家的重大文化战略、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工程来抓。

三、对弘扬国学的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对国学的认识,社会各方面都需要提高,但重点是领导。由于国学教育中断上百年,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伴生的负面影响,造成现在为官缺德,政治生态问题很多,以至出现了不少贪官污吏,甚至呈现出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的严重现象;在领导水平和工作方式上,有术无道有的道术全无,德才皆缺,升官走邪路,理政全无方。要通过弘扬国学中关于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思想,修好为政之德;借鉴无为而无不为和君子不器的思想,提高执政能力;弘扬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天命维新的革故鼎新思想。要把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包括官德)与建立健全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结合起来。各级领导全面提高了对国学的内涵和意义的认识,才能自觉加强对弘扬国学工作的领导,才有资格领导并不断改善领导。

为了提高领导对国学的认识,建议各级党校在培训领导干部中开设国学课;在各级领导班子集体学习中增设国学内容并适当加大分量;把对国学的认识和实践情况、抓弘扬国学工作的成绩作为考评领导干部的标准之一。

山西是尧、舜、禹建都的地方,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国学基因较其他地方尤为显著,这是山西及中原数省的突出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唤醒这个基因,改变山西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特别要深化官德建设,清除产生贪官污吏的思想文化土壤。在反腐败斗争和从严治吏中,要借鉴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德先刑后的中国传统治理原则,大力加强官德教育,加强清、慎、勤的传统政德教育。这是治理山西的重要战略途径。

(二)加强分类指导。面对千差万别、不同层次的受众,国学的认同和弘扬面临不少困难。国人对传统文化多有曲解、误解和担心。在弘扬国学中,也多有正负能量搅在一起,不好分辨、不好规范的情况。要根据不同受众的文化基础,行业与职业之不同以及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习惯习俗之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方法,以联系实际的、深入浅出的、辩证说理的、循序渐进的、为各层次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授国学,传道授业,释疑解惑;使受众通理明德,修身养性,增长做人、做事的大智慧,摒弃损人利己的小聪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奉献,敢于担当,为实现复兴中华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对现在比较流行的几种弘扬国学的方式,如学院派、诵读经典派、诸子百家派、弟子规派、国学与佛道结合派等,要分析其优缺点,做到扬长避短。比如,我们提倡的国学,本来就吸收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精华,但是对幼儿和青少年的国学教育,不应掺和宗教成分,这与尊重成年公民的信仰自由是不同的两回事。不提倡以宗教教义解释五经四书和老子等国学经典。

要端正国学教育的指导思想,明确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育人,人重于才,为人重于为学,育人重于育才.要着力培养能明明德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高品位的人;培养民胞物与,以大爱之心担当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人;培养优游暇豫、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能贯通天道、地道、人道的人;培养能反省自己、反省人生,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人性,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

要改变一些领导同志对弘扬国学采取的不反对,不支持,不干预的不成文政策和无所作为的消极态度,积极地领导和指导弘扬国学的工作,及时分析评估,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弘扬工作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5

一、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丰厚,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在各个领域都为世界的发展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辉煌贡献,在音乐领域的发展也是独树一帜。

据考古发现,中国的民族音乐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以前的黄帝时期,后经对“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的不断融合发展,形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民族音乐体系。这个自成体系的音乐文化以其特有的独到的悠远、典雅、灵光的风格,奏响在中华民族的心田,回荡在历史的天空之中,给人类历史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乐章。这个发祥于古老的东方民族的音乐表现手法,以其自身的特点独立发展于世界音乐之林。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宫、商、角、徵、羽”以清音为主要基调的五声音阶,其类似于现代简谱的“1、2、3、5、6”,也就是说,宫相当于1(Do)、商等同于2(Re)、角近似于3(Mi)、徵对等于5(So)、羽接近于6(La)。而源于西方音乐的“1、2、3、4、5、6、7”中的4、7这两个半音,则产生了浊音的变化。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在创作中以线条为主,创作出来的乐曲悠扬而绵长,有空谷传音的空灵之性,有荡气回肠优美曲律,让人产生与宇宙对话和神仙交流的心旷神怡的质感,这种在音阶、宫调、律制、形态以及民族思维等方面构成特有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音乐系统,是同强调和弦效果的西方音乐有着显著区别的,这也就成就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对人类的独有贡献。

但是时光进入近现代以后,特别是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社会形态的影响下,西方音乐理论开始侵蚀中国的音乐领域,因此中国的音乐创作者们也开始逐步向西方音乐创作靠拢,我们的民族传统音乐进入了发展的困境甚至开始凋敝,也预示着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困难时期。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在港台流行音乐传入中国大陆这样的形势的挤压下,原汁原味的民族传统音乐作品更是少之又少,理论研究和成果积累也是不可多见,这样的局面的产生甚至还被一些学者们认为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音乐是世界的,但是首先应当是民族的,这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讲,更是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事实。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还有中国的硕果仅存,而其它的三个古国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文化处于连续的传承和发展的状态之中,我们民族的血脉一直在继承中焕发着勃勃生机,我们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一直具有高度的引领价值。那么,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就必须并在保持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开拓在世界音乐领域的发展空间,达到根深叶茂的光明的发展前景。所以,我们的音乐爱好者特别是音乐制作人,就应当肩负起这样的神圣使命,本着对自己负责、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立足本乡本土的浓浓气息,把摸着民族音乐发展跳动的脉搏,理直气壮做好对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弘扬工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留住这颗历史的种子,这就是我们必须认清的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必要性。

二、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多角度全方位的复兴,为此,我们的中华民族就首先应当坚定自身历史的认同感,这是必须树立起来的思想基础。我们的民族传统音乐之所以在传承和发展中受到了阻碍,主要的原因之一应当归结于一些音乐创作人的不自信或崇洋媚外思想作怪的结果。而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事业中,更加需要的是民族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这是建立家国情怀,坚定民族自信的需要。

从纯艺术的的角度来讲,源自中国的民族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特征自成体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会丰富世界音乐领域,使音乐艺术保持多样性的发展态势。当维也纳音乐大厅回荡宋祖英这位东方辣妹子演唱的《茉莉花》时,在世界公认的音乐殿堂就认可了具有中国符号般的中国音乐元素,这就是中国给世界带了的不同的听觉享受和音乐盛宴。这样的中国元素是不可替代的,是应当在世界的音乐发展中贡献出一分力量的。所以不能因为我们自身的片面认识,因为我们的不自信仰或是一种逆反心理,而影响了这个音乐元素作用的发挥。

传承艺术精华和弘扬民族文化,这不仅是对历史发展的尊重,这更是对我们未来发展的敬重,审视历史、面向未来,我们需要发挥好承上启下责任人的作用,并通过我们的积极努力使这个人类文明的艺术瑰宝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在处于转型期的当下,我们就应当本已经成为经典的国粹进程下来传承下去,把民族音乐文化做强做大并要全力使之走向世界

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应当夯实的基础

我们应当对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理论充满高度的自信,并努力把传承和弘扬从焦虑中解脱出来,回到脚踏实地的状态中来,从一点一滴做起,把这种传承和弘扬的劲头形成一种新常态。

曾听到一则消息,说的是北京的小学招生将向传统文化倾斜。激发了家长鼓励孩子们学习民族乐器的热潮,也从而带动了艺术教育培训市场的培训热,针对这样的跟风局面,北京市政府立马向社会明确了开办艺术特长培养,注重的不是孩子们已有的艺术水平,而是重在对孩子们艺术素养的发现。

在2015年5月7日的《人民日报》第12版上开在了这样一条消息,大标题是《市场好,昆曲演员不够了》,小标题是“江苏省戏曲学校将招40名昆曲学生”。消息说的是关于招收昆曲小演员的事,在市场需求的召唤下,昆曲发展的春天气息开始温暖大地。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2008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无疑是值得永远铭记的。无论第二北京奥运会中国在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中夺得金牌总数第一,还是全国上下齐心、众志成城,共同抗击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既向世界宣示了中国人的团结、勇敢、热情、不屈不挠和爱国情怀,也向世界彰显了中国的发展、腾飞与日新月异。由此,也引发了我对当前形势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几点思考。

一、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英文为Ethos,也称之“文化精神”或“国魂”,通常是指一个群体或整个民族所体现的对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的一整套信仰和思想。它的内涵,学术界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通俗而言,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既根植于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又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内在要求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1]作为一个十三亿多人的大国,中国需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已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全民族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正如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还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对外展示民族形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外在诉求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步入全球化背景,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得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坚强的精神动力和支撑,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向世界展现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强、自立精神。

(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

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根本要求。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物质力量;同时也包括民族团结精神、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强大精神力量不仅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更是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融,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制约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三、当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挑战

(一)中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出了新要求

我们要建设的小康,是惠及十几亿人口体现共同富裕的小康,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小康,这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出了新要求。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有与此相适应的民族精神的支撑。而由于中国生产力、科技水平、人们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存在巨大差距,使我们在发展中一定程度地存在着重物质文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这必然削弱民众对民族精神价值的正确认识。同时,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出现了多样化趋势,冲击着民族的亲和力和向心力,给中华民族凝聚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西方国家物质享受以及金钱主义、享乐主义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在一定层面上削减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召力。为此,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必须使我们的民族精神能够回答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产生的各种精神需求。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带来了新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带来了新影响。一方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建设所需的民族精神新内容。发展市场经济,必须为中华传统民族精神注入适应其需求的新元素。而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的平等化、法制化开放经济,必然追求法治精神、效率精神、竞争精神、创新精神、利他精神、敬业精神等新精神。这些新精神的形成,是对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的一次自我扬弃,其过程必然充满艰辛与挑战。另一方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消弭市场经济发展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冲击。

(三)全球化浪潮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了新冲击

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中,世界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卷入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的洪流之中,中国也不例外。应该说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心理、认同、凝聚力、价值观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包括法国、德国、美国以及亚太地区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在内的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行民族精神或国家意识的国民教育。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军事、科技以及传媒手段上的优势,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争夺青年,利用宗教挑起民族冲突,制造民族分裂,对中国进行西化和分化。这让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四、新的历史潮流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一)秉承开放,兼容并蓄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求我们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秉承开放,兼容并蓄,丰富、发展、壮大、完善中华民族精神。我们“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3~6],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的思想,不仅要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也要对改革实践中所产生的精神加以提升和总结,还要对开放进程中所碰撞的其他民族的优秀精神加以吸收,从世界的文明宝库中吸取营养,注意传统精神、革命精神和其他民族精神的交融,以开放的视角和胸襟,在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中迎接新的民族精神的生成。

(二)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我们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在创造辉煌业绩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丰富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以及航天精神等。面对未来,我们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根据人们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如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弘扬和培育满足时代要求、富有时代气息的新的时代精神。

(三)以历史教育为载体,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通过对中华民族昨天和今天的了解和认识,使人们深刻认识和了解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为人类文明作出的杰出贡献;深刻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繁荣富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只有对于中华民族的认识和了解愈深,对于我们民族的精神认识和了解愈深,才能在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使之进一步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从而使民族精神成为我们推进伟大事业的精神支撑。

(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在育人

培育和造就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优秀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我们必须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引导他们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五)利用先进的信息传播工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互联网是新技术背景下的信息传播工具,它具有信息的高采伐性、共享性,传播的高集成性和实时性,使受教育者更容易和教育者沟通。从这些特点出发,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直播反映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利用网络“论坛”、“网上聊天室”和“网上博客”等,讨论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制国主义题材的FLASH动画片;开通网上视频点播系统;利用网络在重要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各类有组织的活动等等。这些都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培育 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志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历史选择、现实需要。

第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历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并且深深地融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富含着先人的各种价值理念。在从唐以前的以儒法道为主体的文化理念向唐以后的以儒释道为主体的文化理念演变中,最终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普遍的价值观。总结起来可以用“仁”、“义”、“中”、“和” 四个字来概括,形成了“仁者爱人”的价值目标,重义轻利、见义勇为的道德原则,不偏不倚的“中庸”道德规范,以及“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这些内容,在儒家思想中,他是把道德实现的途径建立在行为实施者的内在反省和自我约束中,不是源于类似制度和法律似的外在控制,而是源于发于心,又归于心的内在自觉。这种由内而外的思维和道德模式符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供了有效途径。此外,儒家文化中的爱国思想,德政思想等,法家文化中的”法治“思想,道家文化中的“自由”思想,佛家文化中的”善“思想等,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指出:“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变化,深入人心,并以一定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为载体传承下来。他是中国特有的,习惯化的、生活化的思维模式。比如 “亦此亦彼”、“亦真亦假”的辩证思维模式,管中窥豹、举一反三的整体思维模式,直观体悟的直觉思维模式等。这些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具有稳定性,不易改变,也不易破坏,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必须符合这些固定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才可能得以有效推行。而且,这些思维模式以生活化的行为习惯和美德表现出来。比如休敦和睦、互敬互爱的的家庭美德;尊老爱幼、勤劳善良的社会美德;忘私为公、爱国忠君的国家美德等。这些习惯和美德已经成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基因,不断滋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第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选择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被近代以来不同阶层探索救亡图存的过程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失败经验和成功经验所证明的。

首先,是被近代以来不同阶级探索救亡图存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背弃造成的失败经验所证明的。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史,其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破坏史或者变革史。无数仁人志士对包含社会价值观在内的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了深刻变革,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文化的割裂和毁弃。洋务运动的失败,但人们开始把矛头指向传统文。百日维新,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吸收资产阶级政治文化,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改造,但由于其软弱的阶级属性,最终失败。,无数青年学生打着科学、民主的大旗,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开始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不仅砸碎了旧有的精神桎梏,也把传统文化的精髓支离的破碎不堪。时期,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错误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四旧”,不分青红皂白进行了抛弃和鞭打。在这个过程中,历经千年养成的文化基因、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也日渐稀疏,思想走向混乱,信仰走向迷失,价值追求成为无源之水,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由此可见,在中国这样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进行思想文化方面的价值观的培育,必须遵循传统文化,并充分重视对其深刻挖掘、提炼和利用,才能在价值观领域找到正确路径。

其次,是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经验所证明的。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具体中国,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革命革命和建设实践需要相结合,顺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第二次中国化。这两次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所代表的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比如,在解放前中共创办的《中国文化》杂志、的《新民主主义论》 都对传统文化提出了复兴要求。改革开放后,“十六大”强调的“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十七大”明确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十七届六中强调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而且“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十以来,更是多个场合反复地论述了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彰显了我们党对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重视。

第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选择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国家软实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必然选择。

首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指向是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随着商品、资本、技术和人才的引进,西方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也随之传入中国,多元化思想泛滥,个人利己主义甚嚣尘上。另一方面,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自由主义充斥其中,导致社会很多人信仰缺失,价值观畸形。这些世情、国情、民情的巨大变化,使得我们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意识领域问题突出,很多人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怀疑共产党,出现了社会主义的资本化、民主社会主义、等右倾化思想,极大地威胁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在这种严峻形势下,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接地气,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传统文化来解释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拓展中国传统文化,使其紧密结合,才能最终在意识形态领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其次,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建立在大力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战略基础上的。文化强国的建立,需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赋予了我们丰富的思想积淀和精深内涵,形成了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文化基因。发现和继承这些文化基因,宣传这些文化内环,形成文化自觉,必须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国际大背景下,面临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下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可能只有一种文化,只有一种方法能够得以解决,必须综合多种文化的优秀成果才能够第一妥善处理。中国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也必然需要多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植于我们的固有文化和历史传统,善于从中发现相比于其他文化的优劣之处,扬长避短,开放包容,增强文化自信,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提炼和升华,大力弘扬。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社会生活,发挥价值,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导悟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发挥作用,融入社会生活,必须借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其深度融合,化为一体。这就需要采取适宜的措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为活生生的具体措施,与传统文化支配下的人民的生活习惯、语言行为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成为人民生活里的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脱离枯燥无味的是书面语言,走向社会生活,发挥其思想润化,行为指引、道德选择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15.

[2]郭日铎.侍承与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3]殷忠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道德与法研究,2014.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党校;优秀的传统文化;重视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068-01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历史遗留的产物,是反应中华民族历史到现代社会不断的更新变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结晶。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整个中华民族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对传统文化有着研究和传承意义的党校在探讨传统文化的意义以及发展时,也要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

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写照,反映着一个民族从古到今几千年来的历史进程,包含着民族特征、历史风貌、思想进程的总体体现。对于传统文化的意义,学术界的研究者对此也有不同的理解。一种是认为是从古到今流传的一种文化。另一种则是认为是一种思想的更新,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开始到后来的炎帝、皇帝时期,再到汉、隋、唐、宋、元、明、清直到现代社会,伴随着时代的变更思想文化也在传承中不断的在更新。还有一种则是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活”的非物质的存在,在稳定的历史长流中,继承着好的部分,将已经过时的部分进行更改,适应着新时代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传统文化又在不断的茁壮成长。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各个民族历史精神、优秀思想及优良传统的全部凝结。

(二)传统文化对党员的意义

党员是各级优秀干部选拔的重要条件之一。普通民众在没有成为党员之前,在学校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对传统文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不是那么的深刻,并不能达到一个领导干部所需要的知识面以及素养。党员在成为领导干部的时候,需要的是纵观全局,能从历史文化中吸取教训,能够跟着社会发展的步伐,给团队指引正确的方向,带领自己的团队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更好的造福人民,服务社会。因此只有经过全面的学习,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及发展史有了全面的了解,党员才能在知识面及素养得到充分的提高。

二、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的进程有它的历史性和发展性,它有自己的耻辱,同时也有着自己的骄傲,可以增加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感以及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来说有着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现在我们从对国家、对社会、对党员的认识来了解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对国家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的具体体现,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世界,中国也是一个文明大国,这也体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像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基本的道德礼仪,都是传统文化不断的传承下来的,也是一个国家建立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础。

中国历代的国家领导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非常的重视。邓小平曾指出“到懂得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也曾在信中写到“全党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对中国历史的学习”,也多次强调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这也是体现了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富强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传统文化对社会的意义

中国正处于一个发展中的状态,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转变同时也影响着现代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文化领域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国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以及人们接收新鲜事物的能力不断的增强,思想也不断地发生着转变,造就了现在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特别是新生代的人们受到的侵蚀最大,无法辨别新事物的对和错,有对传统文化的误解,甚至对传统文化进行诋毁和误传,这是非常的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且对国民的素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也需要有一股力量来带领国人走出误区,重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

其实,文化就是隐形的社会生产力,积极的、科学的文化将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为我们创造一个和善的,美好的,健康的社会环境,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对于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传统文化对领导干部的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更主要的是对国人的思想道德的影响,一个人的德行就体现这个人的素养。领导干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自己道德素养的提升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对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指引,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好的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综上所述,党校应该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弘扬。党校应该把传统文化的对国家、对社会的意义灌输给党员们,让党员们不仅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精神素养,也可以对优秀的传统进行宣传和弘扬,让国民可以走出误区,对传统文化有正确的理解,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会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国胜.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杨瑞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题――学习同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几点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3(12):47-53;136.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9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激励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撑。这是因为,民族精神可以激发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民族灵魂,其作用和影响从不仅仅限于精神领域,而是直接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人们的现实生活。因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国家综合国力之间的竞争,一个国家只有具有较强的综合国力,才能增强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综合国力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统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作为民族精神力量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必须大力提高综合国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提升综合国力的强大精神动力。事实证明,要想真正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国格,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以此为强大精神支柱去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顺利发展。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任务的根本需要。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华民族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坚强的精神动力和支撑。新科技革命的挑战,综合国力的竞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能否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胜利,在根本上取决于我们这个民族能否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取决于我们自己是否具有高度的自信、自尊、自强、自立,这就有赖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肩负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迫切需要。倡导优秀的民族精神,培育适应时展的民族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目的是为了激发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把全国各族人民的热情和力量引导、聚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而共同奋斗,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就其内涵来说,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普遍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的心理追求,是一个民族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得以繁衍、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和鼓舞本民族成员为着自己的美好目标积极奋进的精神动力。从其外延看,它体现在每个民族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体现在民族成员的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品格、价值准则和性格特征之中,表现在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形态之中。

中华民族精神包涵深邃、丰富的内容,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传统精神、革命传统精神和新时期精神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含着三种成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或者说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传统文化,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形成的新时期文化。如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真谛和灵魂看成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那么,今天的中华民族精神也应该是三种成分的有机统一,即优秀的历史传统精神、革命传统精神以及新时期精神的统一。所以,作为当代中国人民精神支柱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精华在当代的凝聚和沉淀,是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精华在当代的凝聚和沉淀,也是新时期新实践精华在当代的凝聚和沉淀。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这一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历史传统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集中体现在两个层面上。在个体层面上,它常常表现为“理想人格”,即古人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尚人格境界——进取有为、团结友爱、自尊自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中国传统文化孜孜以求的“圣贤”、“君子”,堪称这种理想人格的典范。在这个层面上,中华民族精神发挥着巨大的道德潜能,通过社会评价和榜样力量,激励着中华民族成员积极有为,奋发向上。在社会层面上,它集中表现为“理想社会”,即生机与活力、和谐统一、独立完整、尚德昌盛、绵延永长等。中国传统文化中孜孜以求的“太平盛世”,劳动人民世世代代渴望的“小康”生活,是这种理想社会的集中体现。在这个层面上,中华民族精神又以观念的形式发挥着巨大的驱动力、凝聚力,鼓舞着人们为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地努力奋斗。当然,优秀的历史传统精神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因素是与封建文化的糟粕因素相并存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百多年来,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封建传统文化受到了猛烈冲击。但中华优秀历史传统精神并没有在我们民族重新崛起中被丢弃,而是在以中国共产党人为先锋的当代中国人民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

革命传统精神,指的是“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所创立和形成的时代精神。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传统精神的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形成的民族精神,它具有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特质。革命传统精神的形成与历史传统精神的形成,具有时代的不同,从而也导致了内容上的新突破新发展。例如,民族主体意识的觉醒、科学精神、民主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等,都是革命传统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进一步充实。革命传统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统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是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纪元。这是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伟大事业。正是在从事这一伟大事业的过程中,推进了革命传统精神的新发展。例如,涌现出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概言之,伟大事业的顺利进行,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撑和推动。崇高的精神,凝聚着绝大多数人的意愿和根本利益,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而崇高的精神本身就是伟大事业的内在组成部分,伟大的事业必须以塑造崇高精神为其重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促成中华民族精神发生新的更大转变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如果说革命传统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统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结合的产物,那么,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新时期精神,则是优秀历史传统精神和革命传统精神与世界其他民族优秀精神的进一步撞击、融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精神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新发展,是崭新的时代精神。显然,新时期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历史传统精神、革命传统精神所未曾具有的新的民族精神因素。比如,改革精神、开放精神、法治精神、实效精神、竞争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都是新时期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新贡献。

总之,我们要弘扬和培育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优秀的历史传统精神、革命传统精神和新时期精神的有机统一,是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伟大民族精神。

紧密结合新的实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实际出发,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最主要、最伟大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并贯穿于始终。

第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根本的是要通过深入开展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不断振奋民族精神,努力提高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具体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一,国家至上、民族团结的大一统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心灵之中,形成了民族凝聚力量的最深层心理基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国家统一为乐,以山河破碎为忧。天下一家,民胞物与,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成为凝聚全社会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情愫,也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最重要的凝聚力量。我国人民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国荣我荣、国辱我辱,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英雄,创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日益巩固和凝结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道德责任。其三,整体至上的集体主义精神,促成了中华民族趋于群体团结的凝聚倾向。中华民族精神以崇尚群体、鄙薄个人主义而著称于世。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许多古代名言,都是对群体价值取向的最好诠释。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集体主义精神得到了更进一步弘扬。其四,中华民族具有尊重传统的“本根”精神和“文化纽带”,始终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这也是一种巨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具有世界上其他民族所不曾具备的惟一未曾中断过的悠久历史,其文化传统博大精深、独树一帜。正是这种深厚的文化背景,使中华民族具有浓重的“本根”意识和“文化纽带”。这种尊重传统的“本根”意识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提高了民族向心力,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圈”,就充分显示了这种尊重传统、追寻“本根”精神的强大民族凝聚力。这是中华民族不可灭种、不可离散的巨大力量所在。其五,忧患精神是近代萌发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凝聚力的强大源泉。忧患意识促使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共同体,有着共同的命运,必须一致对外,团结御侮,奋起救亡。忧患意识也加强了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各阶层的团结,遭受外来侵略压迫的共同境遇,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共同目标,捍卫祖国领土和民族独立的共同斗争,成为中华各民族、各阶层团结凝聚的纽带。

第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着力培育新的民族精神。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是不是顺应时代需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古代世界曾经产生过20多个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明或者说民族精神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铸就了民族精神宽广的兼容胸怀,吸纳了许多外来文明、外来民族的东西,它不但没有停滞和后退,反而进一步强大和繁荣。中华民族精神伴随中华文明发展史,绵延五千多年,一直涌动在中国人的心理情结之中。由于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不同,民族精神也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丰富着自己的内涵。在当代中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信念和共同理想使爱国主义与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凝聚在一起;改革开放、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与时俱进的奋发进取精神,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激励着中华民族为新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篇10

【关键词】民族精神文化全球化弘扬培育

在现代社会,支撑国家文明进步的因素,不仅在于有发达的经济为基础,有科学的制度为保障,还在于有一种巨大凝聚、感召的精神力量为后盾,这就是我们需要不断探讨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科学界定

民族精神究竟是什么?学术界大致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民族精神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粹思想、进步观念、优秀文化,否定其中包含有消极的方面;二是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既包含积极进步的方面,也包含消极落后的方面;三是认为既然将民族精神作为研究的对象,就应把它看成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的精神形态,但作为宣传和弘扬的内容则应把它当成是正面的东西。

综合学界内的各种观点,笔者对民族精神的内涵进行了归纳:

民族精神体现了民族性格的个性特征。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在发展中与生俱来的东西,反映着民族成员所具有的心理特点,其中蕴涵着民族精神,也规定着民族精神的特殊性。受生活环境和背景的影响,各个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和拥有自己特质的民族精神,如中华民族的和平中庸、法兰西民族的浪漫多情、德意志民族的严谨思辨、俄罗斯民族的深沉悠长等。

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总体精神气质。民族精神是对一个民族的精神信念、精神气质的总体概括。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全部历史的精神凝结,在极大的程度上表现了这个民族文化的全貌。如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它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人文精神、道德信仰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等的总体性概括。

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在民族发展历史上,每个民族都曾拥有属于自己的各种各样的文化观念、思想体系、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等等。它们影响该民族发展进程的作用大小、持续时间长短等是不同的,只有那些起主导作用、处于主流地位的东西才可以称之为民族精神。如在中国历史上,既有主动、刚健有为的思想,也有主静、自然无为的思想,但总的来说,前者处于主体地位。

民族精神是推动民族向前发展的正向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价值范畴,是一个民族繁衍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任何民族在其生存发展过程中总会形成两个方面的文化力量,一种是能支撑这一民族顽强生存发展的正向力量,另一种是削弱民族团结进步、消极落后的反向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精神根源于民族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和内核,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换言之,能够被称之为民族精神的思想观念并不仅仅因为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标志,更重要的在于它有满足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引领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积极价值。

全球化背景下对民族精神的慎思明辨

今日,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民族精神,这是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民族精神。有一些人认为全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成为其显著特征。因此,强调民族精神有逆历史潮流之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幽灵”,势必对民族传统精神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为了保存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应对外来东西视如洪水猛兽加以排斥。显然,这两种各执一端的态度,都没有很好地回答“如何对待中华民族精神”这个问题。本文认为:首先,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区别于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所以,我们必须肯定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其次,全球化既已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但都必须面对,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就是我们抵御全球化负面效应的有效措施。再次,在弘扬传统民族精神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把握机遇,以全球的眼光和科学的方法对民族精神进行培育。

用理性的思维分析民族精神。随着人类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传统民族精神与现代化进程开始出现了错位,曾经发挥过巨大作用的民族精神,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未必能适应。因此,我们要用理性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重新审视传统民族精神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在中国的传统中,家族、民族、国家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向来是社会所诉求的,如传统民族精神中的集体主义。集体主义主张是中国传统精神的重要价值观,它在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方面起着很大的历史作用。我们现在也提倡集体主义,但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最大的不同,就是社会不再是自上而下的组织,而是自下而上的组织,因此,充分尊重个体的主张和权利,协调好整体和局部利益是现在的集体主义要求。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既要看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又要对民族精神在现在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

正确处理弘扬与培育的辩证关系。正确对待民族精神,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弘扬民族精神,二是培育民族精神。前者主要是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那些在现代社会仍有重要意义的传统民族精神。后者主要是通过文化创新,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实现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是辩证统一的。不弘扬传统的民族精神,培育民族精神就成了无本之末、无源之水,或者培育出的新的民族精神不能得到弘扬,新的民族精神也无法发挥其作用;而如果只是将传统的民族精神弘扬下去,不去培育,民族精神就无法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建设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建设好民族精神,必须做到:

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根本方向,是民族精神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就会迷失方向,文化建设就会走上歧路。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当今时代,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离不开我们的理论旗帜。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建设我们的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以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为现实基础。我们要不要弘扬民族精神,应培育哪些民族精神,如何培育民族精神都必须从当前的现实出发。从国际上看,当前,为维护民族文化,同时也为适应全球化的进程,各国都在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亚洲四小龙”奇迹般的成功是依靠亚洲价值、发扬民族精神的结果。而在对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失败进行分析时,有学者认为,俄罗斯的社会经济危机不完全是经济与政治危机,而且还是一种文化危机,是一种精神上的摧毁,危机的原因在于全盘西化的意图及对民族文化与传统标准的否定。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统一大业尚未完成;我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但传统文化却在现代社会有所消解;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时期,但所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比任何时候要大、要多,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