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车间主任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6 10:00:23

模具车间主任工作总结

模具车间主任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本管理;实训创新;模拟场景;情景教学

一、国内外成本管理实训教学现状

从国外研究应用情况来看。英国采用讲授、辅导、研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授课,以此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并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美国大多采用案例教学增加教学实习课程的比重以此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掌握继续学习,终生学习的技能。加拿大采用实地训练课程开设,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毕业前获得有价值的工作经验。德国注重专业实习,以此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从国内研究情况来看。目前,无论是在教学计划还是实际教学工作中,成本管理教学都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但实际教学效果与预期培养应用型成本管理人才的目标相距甚远,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教学理念使成本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被忽视。课程教学计划中用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小,实践教学的形式单一,技术手段落后,实践能力差,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多年来,许多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很难马上胜任本职工作。如何加强成本管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关注的主题。(2)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成本管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成本管理教学一直沿用理论实践教学模式,先完成成本管理理论教学,然后用很短的时间让学生集中进行模拟实验,这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被人为地分成两块,由于在校学生在学习期间从未接触过实体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在理论学习中往往感觉成本管理理论很抽象,对成本管理理论知识不能深刻理解,甚至是一知半解;而学生在最后进行模拟实验时也只是局限于假设企业的固定条件下进行,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从而学生在校期间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得不到有力的保证。(3)现实的成本管理实践教学形式和手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现实的成本管理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包括模拟实验和会计专业实习。其中,成本管理模拟实验被融于财务会计模拟实验之中,而且仅对生产费用分配和产品成本核算进行模拟实际操作。专业实习,因为接纳单位、学校、学生各方面的原因,有的学生不能落实实习单位,使专业实习不到位。即便落实了实习单位,因一些单位成本管理业务少,会计处理方法简单,实习也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

二、搭建实训平台进行情景教学的意义

(1)情景教学的含义。情境教学是一种在实际情境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可安排学生到某一工业企业参观产品生产技术过程,也可组织学生观看根据产品生产技术过程、生产组织特点录制的录像片,对成本计算对象的经济内容予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显示与剖析,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企业产品生产实际,设计成本计算方法的技能。(2)情景教学的意义。情景教学模拟制造业现场,目的是使学生参与,教与学互动。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实际制造业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从而是教学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情景教学环境下,教学通过设计现实主题情景以支撑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或学习环境以诱发他们进行探索与解决问题。在有效教学与有意义学习的对立统一基础上,通过师生共建合作交流与对话互动的课堂教学大平台,让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活动能真实落到实处。情景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把所学知识放在问题中,创设问题情景,使问题处在学生的学习心理最近发展区。这样,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思维能力的培养,升华成本管理实训教学改革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搭建实训平台进行成本管理实训创新实践

(一)某汽车减震器有责任公司模型展示。某汽车减震器有责任公司教学模型展示了该公司整个生产流程。作为成本会计教学,着重展示原材料名称及物料流向、车间名称、辅助生产车间名称,学生在模型前如同置身于工厂。

1、 部门设置。 (1)基本车间及工艺流程:冲压车间―连杆车间―制管车间―成品车间冲压车间―下料―冲―车―转总装车;制管车间―下料―车―酸洗―防锈―转总装车间;连杆车间―下料―车―镀前粗磨―镀前精磨―电镀―镀后精磨―总装车间;总装二车间―领料―组装―电泳―包装―入库;总装一车间―领料―组装―涂装车间;总装三车间―领料―组装―涂装车间;涂装车间―领料―外联―静电喷涂―包装―入库(成品减震器)。(2)辅助车间:机修车间(加工料架、挂具、修补)、动力车间(供水、电、汽)。(3)非生产部门:后勤管理、采购部、物流中心、销售部门、技术研发部门、质保部门(一线品质检验、测量、化检、外协检验、体系认证、售后服务)

2、公司成本核算相关制度。(1)本公司原材料核算采用计划价;(2)自制件采用实际价格;(3)月底按归属单位分摊材料成本差异;(4)辅助车间水、电、汽按各单位使用量进行分配;(5)机修的加工费按各单位加工工时进行分配;(6)成本费用核算设置: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分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下设三个明细核算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7)各车间之间半成品结转用逐步结转法;(8)各车间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是按约当产量法,完工产品入库按实际成本; (9)成本核算岗位分工及工作范围:成本岗位:分材料会计岗(2人),成本核算岗(2人),投入产出审核岗(1人)、产成品岗(1人);(10)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依据是:上年12月未实际成本价

3、所需相关数据资料。(1)冲压领料汇总;(2)工资、福利预提;(3)辅助车间发生资料,如:折旧、水电等

4、成本控制。(1)部门降低成本的方法及成效:各部门费用按预算执行,超额在工资中兑现。不同部门降成本方法及成效不一,简要举例如下:①采购部降价年目标是3%,去年实际完成降价3.5%,②研发部门新材料替代,此项工作审核中,数据不定③车间采用投入产出核算法,超定额耗用及超定额废品实行追索,在工资发放中兑现。(2)成本定期进行分析:月度分析,具体资料有投入产出工作报告,财务经营分析

(二)某汽车减震器有责任公司模型教学的要求。一是每个小组在教师讲完具体要求后,独立开展实训,小组内成员可自由交流。各组员按要求完成自己任务。二是先完成的成员可帮助未完成的同学整理资料,未完成的同学应按要求完成自己的任务。三是各小组在模拟实训完成后,将实训成果交由教师初审,教师给出整改意见,并交小组讨论修改,定稿后再上交。四是以小组为单位将其学习过程和成本计算结果进行公开展示,在教师的带领下与其他小组实训结果进行对比并综合点评。五是学期末,要求每位学生根据小组综合实训结果,自己整理一份实训结果并上交指导教师,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某汽车减震器有责任公司综合实训内容,消除因成员间岗位差异而出现的技能差异。

(三)根据某汽车减震器有责任公司模型进行成本会计岗位设计。综合模拟实训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设计为10人,成本会计6人,其中材料会计岗(2人),成本核算岗(2人),投入产出审核岗(1人)、产成品岗(1人);出纳1人对应现金、银行日记账;会计2人对应明细账、多栏账、总账;财务经理1人负责稽核原材料、工资、其他支出、制造费用、明细账、总账、报表的审核;财务总监1人负责车间成本核算、报表分析及成本报表说明。

(四)成本管理实训模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1)教师指导学生了解工艺流程。(2)对各类费用进行归集与分配。各小组可自行选择费用分配方法。(3)辅助生产费用对外分配。某汽车减震器有责任公司辅助生产车间的核算是比较复杂的,因各厂而异。可将辅助生产车间划分为机修车间、运输车间、动力车间。其中机修车间含供电、供水、供气,教师指导学生开设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多栏账,其中辅助生产成本多栏账包括原材料、人工费、辅助车间制造费用等二级科目。具体业务指导如下:其一,指导学生(会计)登记辅助生产多栏账。其二,准备交互分配法、顺序分配法的相关数据资料。其三,按组分别计算辅助生产成本,其中第一、第二组采用交互分配法,第三、第四组采用顺序分配法。(4)车间制造费用分配。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开设制造费用多栏账,并按车间核算。根据原料汇总表、工资汇总表、折旧汇总表、其他费用汇总表、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表,逐项登记各车间制造费用。因钢管、连杆均为半成品,故三大车间制造费用不要放在一起分配。制造费用的总额按三个基本车间的固定资产原值比例进行分配,减震器成本计算表,成本还原与否学生自定。(5)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

(五)某汽车减震器有责任公司模型教学预期效果。从上述模型教学案例可看出,综合模拟实习场景教学直观,简明。会计岗位与会计任务分配合理,并按照"岗位会计任务会计技能模拟训练交流互动上交报告提高创新"的实训教学步骤,指导学生扮演好岗位角色、完成工作任务、增强专业技能,效果是明显的。其一,搭建实训平台是成本会计感性知识过渡到理性知识的桥梁,模型教学法优点是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其二,每组学生初步做完某汽车减震器有责任公司模拟实训后,也许收获不大,但经过每组成员中各个会计岗位的人员对所负责的任务进行演说和交流后,学生的技能前后相比截然不同,他们所分享的成果是巨大的。这样做可以使得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学习他人的先进方法,开拓自身的思维,树立合作创新意识。其三,学生通过模拟实训后,逐步明白了会计与出纳、财务经理与财务总监是不同的财务角色;明白了成本会计因不同的辅助生产方法,不同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计算的成本结果是不同的;明白了分步法成本计算的步骤,分步法与品种法是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明白了总账、明细账、报表、科目汇总表的钩稽关系。其四,学生通过模拟实训后,与期初相比,对成本会计工作更熟悉,对成本会计理论理解更透彻。

参考文献:

[1] 郭秋平.自主学习力: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以哈佛大学为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181-185.

模具车间主任工作总结篇2

应“需”而生的LBW教学法

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结合奔驰校企合作班的授课经验,开发出了LBW教学法(Learning Base on Workshop简称LBW)。新的课程将汽车制造专业的主干课程,如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基础、金属工艺学、专业英语、汽车制造工艺、机械制造技术等,与钳工实践教学融合为奔驰车模制造训练。在新的课程中,选取德国奔驰公司职教模式下的Unimog(乌尼莫克)车模项目为载体,以汽车制造产业工人的能力需求培养为主线。模拟汽车生产四大工艺,按照任务驱动的理念组织教学,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动脑与动手相统一的课程结构。通过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及相关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的内涵,具有正确使用钳工设备、工具和量具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汽车生产线上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完成项目工作及对钳工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的过程,培养学生作为汽车职业人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此外,车模制作将学生工作和学习的成果实物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程度。

在课堂组织形式上,学院将钳工实训室更名为Unimog加工车间。教师以车间主任的身份进行工作监督、指导与检查,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按照规定时间到岗。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奔驰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的需要,每一次课堂教学均设置以下环节:首先召开晨会,布置生产任务,明确生产任务后由班组长组织班组内成员进行生产准备;然后,班组内组织收集相关生产加工信息,遇到有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则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理论学习;最后再根据所学理论制定生产加工工艺卡。

在这一环节中,各个班组独立运作。为保证每一个生产班组均能高效工作,对生产班组成员进行进一步职责划分,班组长为任务监管者,负责控制讨论内容,防止跑题;其他成员依次担任时间管理者,负责控制进度,保证按时完成任务;材料管理者负责准备实施任务所需材料并回收材料废物等;音量控制者负责控制班组内讨论时的音量。完成职责划分后要填写“生产班组职责看板”,由车间主任签字,做到权责明确。员工在生产班组内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锻炼认真负责以及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与此同时,由于在这一环节大量使用英语教学,既可以加强学生对专业英语的记忆,又练习了口语;最后在车间主任的主持下召开总结会,总结当天工作,找到不足之处,为引入下次的生产任务埋下伏笔。此外,每天工作结束后还要按照5s标准进行工具管理与车间清扫。这样的课堂,每个教学单元均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循环,并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互相融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根本上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则从课堂的主导者变成了观察者和帮助者,为需要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向传统教学要求发起新挑战

事实证明,“上班式”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灵活组织理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应对生产线上出现的各种情况打下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基础。该教学法的课堂实践中,教师不再以传统的教师身份面对学校,而是以车间主任或班组长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指导与质量监督。

模具车间主任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车间管理;质量管理;柔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5-0135-02

进入2015年,处于产业转型期的今天,我国许多企业的发展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成都历博青铜器复仿制品有限公司作为内地民营制造业中的一家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壮大。

首先,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制造技术和工艺水平日益提高,并且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正逐渐缩小,由于内地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产品价格也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需要市场提供更多精工细作、质量过硬的青铜器复仿制品。

为此,成都历博青铜器复仿制品有限公司一直重视产品战略,如产品规划、产能布局调整、加强生产车间管理等方面。同时,公司致力于不断加强车间管理力度,以增强企业实力,模具车间的管理成为制约整个公司生产经济效益提高的关键。如何改善模具车间的管理成为本文研究的课题,首先从车间职能定位和生产工艺流程入手分析问题。

1 模具车间基本情况及其工艺流程介绍

成都历博青铜器复仿制品有限公司成立十四年间,其模具车间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由起初的8人变成了现在的24人,车间地址搬迁了3次,现在位于成都大邑新场镇。车间人员组成由1个车间主任、1个车间副主任、2个班组长、17位生产员工组成。车间按照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分为3个班组:模具制造班组、修蜡班组和烘壳班组。其中模具制造班组6人,修蜡班组14人,烘壳班组4人。由于车间主任和副主任都在模具制造班组,其他两个班组各有1个班组长。车间实行每天8 h工作的基本工作制度,不用轮班。

模具车间在整个生产链条上的定位是将设计办公室出的设计图纸,制作模具原型,将模具原型制作成生产用模型,这几个阶段是在模具制造班组完成。接下来,修蜡班组将模具原型拓展成几个需要的硅胶模具,向硅胶模具中注入液体蜡,等蜡固化后,进行修理工作,使得外观和原模一样,这一步叫做修蜡。然后,烘壳班组修好的蜡型外面裹制砂浆,等砂浆固化后,将整个模具放入烘烤箱进行烘烤,把其中的蜡烤掉,形成一个砂浆空壳,这个空壳可以承载高温液体铜,以便铸造时使用。到这一步,整个模具车间的工艺流程结束。

2 车间管理目前面临的问题分析

从大邑新场车间建立后,在新车间生产的青铜器仿制品质量下降。车间地址的搬迁是在2014年初,正式生产是2014年3月中旬,制造班组的人员不变,修蜡班组人员全是新人,烘壳班组有两个新人。修蜡班组的新进员工全部吸收大邑新场镇当地的剩余劳动力,并且全是女职工,掌握修蜡技术需要大约1个月的时间,由于个体差异,修蜡质量和效率存在较大差异。直到7月底生产出的第一批产品,可以看出残次品率很高。主要原因出在修蜡班组。所以解决修蜡班组人员技术问题和组织问题是关键。

车间主任同班组长存在多重领导问题,生产员工无所适从。车间主任和副主任本身从事模具原型的制作,并且兼顾指导修蜡班组和烘壳班组的技术。在完成生产任务计划时,车间主任同各班组长存在指令下达的多重性,使得生产员工无所适从,产生行动矛盾,并且难以兼顾目标和效率。

各个生产车间之间的配合协调程度较低,影响了模具车间的生产效率。模具车间和铸造车间、打磨车间,以及设计工作室的协调十分重要,作为生产链条中间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如果不能做好与厂长、设计人员、各车间主任的沟通,及时反馈信息,达到出现问题第一时间汇报,接到任务统筹安排,在这些问题上就容易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并且影响产品质量。

管理、技术作用的上升带来车间职工地位的失衡,并且职工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影响整体工作效果。短短一年的时间,新进厂的员工之间、不同班组之间的工资差异拉大,有的员工对现状不满意。

思想组织保障不到位。车间思想组织工作没有适应员工的实际情况和生产环境,没有及时灵活的调整生产方案,只注重宣传过程,不注意宣传之后的监督和纠偏,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在解决职工的思想认识问题方面,无法发挥预计的作用。这里往往是各班组的领导和设计、生产负责人的工作没有做细,也是由于来到新的环境以后,以前旧的工作方法没有得到改进造成的。

3 模具车间管理对策研究

3.1 优化生产工艺,加强操作规范

加强车间生产管理,优化生产作业流程,以培训新进员工操作技能为突破点,改善产品质量。

首先,车间主任和主要技术负责人应该认识到,修蜡作为一门职业技能,不是简单的操作,需要新员工有较长时间去学习和实习才能掌握。由于技能的复杂性,使得这门技能的掌握出现员工之间的差异,但这种差异是可以通过加强培训逐步消除的。修蜡作为模具工艺流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产品质量而言是不可忽视的一步。为此,员工的整体技能水平制约着整个生产环节的质量。不能因为个别员工由于自身差异而对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技术指导员针对水平较低的员工进行单独负责制,同工厂签订师徒协议,达到培训目标给予奖励,未达到培训目标的给予一定的惩罚。制定产品质量提高计划,以此保证这一批新进员工的整体水平的上升,以切实提高产品的质量。

3.2 加强车间班子和团队目标的建设,明确车间内部分工

①明确车间生产目标,车间生产统一行动,团队目标要成为每一个员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来检验车间完成工作的质量,用来检验干部履行责任的效果。

②要将团队目标分解为具体行动落实到每一个员工头上,车间主任和各班组长要起到良好的领导作用,调动员工积极性,对工作进行不断的检查和完善。

③车间主任要对各班组长进行分工、考核,工作要安排到位,以实际工作成绩和表现来评价各班组长。

3.3 车间内部协调是效益的抓手

车间之间的协调问题,属于工厂内部组织问题。对于模具车间而言,从整个工厂的角度出发,出现其他车间需要零时用工或者工作配合时,应该积极参与配合。但针对每个车间都有自己的利益需要维护,比如每天的工作时间有限,特别对修蜡班组有工资计件的制度,如果完不成任务,会影响到自己的工资,这种情况下,模具车间主任就就应该和上级领导和各车间主任做好沟通和协调,以争取到补贴维护本车间的利益。

3.4 产品设计确立以厂长负责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

车间的产品设计历来在模具设计工作室中进行,工作室主任具有很大的权利,往往同产生衔接上产生一定的矛盾。产品的设计,从最初的流程到最后要出成品,每一步都不容差错。然而往往是设计部门的工作没有做到细致,导致模具加工车间整体的产品质量受损,同时可能会出现造成负责设计的人推脱责任的情况,使得后续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由更高层次的领导将模具的设计从头负责到底,对模具设计工作室的人员进行监督,以保证产品品质。因此,要确立厂长负责制的管理制度。

3.5 加强职工薪酬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由于实行计件工资制度,不少员工因为自身技能水平原因常常发出不满的声音,影响工作团结和工作的积极情绪。工资制度的设计不但没有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反而不利于生产。对工资待遇的设计,既要考虑到竞争性,也要考虑到公平性,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同时又要照顾多数员工的利益。因此,工资制度应该不断完善,以调动员工积极性为出发点,同时要考虑员工的承受能力,奖励和惩罚以公平公开的作风赢得员工的认同和满意。

3.6 企业文化必须突出以员工为核心的精神

首先,了解新进员工的具体情况,他们来到工厂做工,有着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生活诉求。这一批新进来的员工,大部分是女工,也是当地小镇上的居民,年龄大多在30~40岁之间,家里有小孩和老人需要照顾,考虑到工厂的各种制度要同她们的生活需求结合起来,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柔性管理为前提,增加员工归属感,把员工的价值观、事业成就感统一到车间工作上来;其次,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需求有着不同的层次,逐步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尽可能为其解决生活困难,为她们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积极调动员工参与车间管理,保证车间决策的正确性,并有利于决策的执行。

4 结 语

车间是企业的基本组成单元,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模具车间管理中,加强质量方面的控制和强化组织协调员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工厂领导关注的重点,是工厂在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最多的部门,也是领导不放心,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应用质量管理和柔性管理的管理学原理,切实结合车间现实状况,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是各项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参考文献:

[1] 刘永宏.加强车间管理对于企业整体管理的重要性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25).

[2] 梁彬.浅谈企业车间管理创新[J].东方企业文化,2013,(8).

[3] 王宇铨.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的管理体系和对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1.

模具车间主任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装置 设备 精细化管理 运行周期 措施

前  言:设备管理是任何污水处理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管理工作搞上去才能确保外排水质稳定达标。污水处理厂具有设备数量大、运行环境差、设备设施腐蚀严重、“跑、冒、滴、漏”现象根治难度大、设备设施无法彻底停工检修,所以做好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运行周期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在中国石油全面推行装置设备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引领下,根据车间设备现状及多年的设备管理经验制定出了具有车间特色的设备精细化管理措施,使车间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迈进,提高设备的运行周期。

一、细化设备包机制,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打破原有设备包机模式,进一步明晰车间各属地管理界限、权责,强化各属地内作业、人员、设备设施管理,细化、明确属地管理对象及各级属地管理人员管理职责,制定《炼油污水处理车间属地管理责任划分及管理考核细则》,即主任、书记对车间全面负责,生产、设备副主任对预处理、生化装置分片,专业技术员包班,班长包设备,明确“四位一体”的属地划分原则和管理要求,划清属地主管人员,实现各属地“全员、全区域、全过程、全天候”的管控目标,确保各属地范围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全员管。

二、车间领导主抓,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

在争创标准化及标杆装置活动中,车间领导要亲自挂帅、亲自安排实施、亲自参与创建、亲自组织整改,在落实创标思路、细化创标措施中,精心部署,扎实安排,要深入明确设备管理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落实,根据各装置的设备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设备创标达标计划。车间领导班子要经常性地深入车间、班组、岗位,定期安排部署,参与现场整治,充分发挥了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带动班组长和党团员,分阶段检查验收和总结,为创标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推行设备故障分析和责任追究制度

设备故障分析和责任追究对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极为关键。重在分析和总结,而不在于追究。车间设备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即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广大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相关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并讲设备故障分析报告在周一调度会进行宣贯。责任追究制的。平时多通过一些典型案例认真分析,深挖事故根源并全面分析事故造成的损失,使员工逐渐认识到设备责任追究制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车间设备管理人员应将每年的设备故障和事故进行汇总,分析原因、总结教训,作为职工技术培训教材。

四、做好基础资料和设备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设备的基础资料和档案担负着设备技术资料的收集、记录、累计、整理、归档等重要任务。准确完整的设备档案,

对实现设备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车间要按照公司、分厂下发的设备技术资料目录梳理出需要车间建立的各项台账,按纸质台账与设备管理平台台账进行分类进行建立,并随时进行更新。通过对设备台账资料的整理、汇总、分析、归档,能够对故障隐患的排除、检修方案的制定、设备技术改造等工作起到指导和推进作用。

五、凝聚全员之力  分步实施达标

将设备管理“6项标准化”相结合,制定出详细标准化创建方案,分阶段、分步骤持续推进设备标准化工作,不断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在确保机泵类设备润滑、盘车、包机、点巡检、维护保养全面到位的同时,从消除设备“脏、松、缺、漏、锈”入手,全面排查,认真整治。将责任落实到人,并定期组织现场标准化讨论会,对检查情况、问题亮点、考核情况进行公示,对照标准找差距。在检维修费用少的情况下,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自助对各装置的防护栏、设备基础、池体情面进行粉刷,消除现场脏、损、绣等问题,提升装置现场的面貌。同时,车间要按照分厂相关制度、规范,将操作室定制化摆放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对操作室桌椅、安全帽、操作记录、记录文具、文件材料等均明确了摆放位置,强化监督考核,切实抓好落实,持续深入推进。在管理升级的大背景下,营造出全员齐抓共管,提高设备基础管理水平的推进态势,掀起现场标准化工作新高潮。

六、强化施工管理,规范检维修管理

要严格按公司全面升级管理的相关要求,在装置检修、隐患治理及日常检维修作业中,必须遵循“谁发包、谁监管,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项目主管、属地单位、作业监护人、承包商责任,从人员准入、机具准入、现场准入入手,车间设备管理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每天参加施工方“工具箱会议”,做到每个作业员熟知作业内容、熟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熟知作业风险的消减措施,全面进行升级管理,强化施工现场监督检查。作业现场严格按检修区、废料区、材料区进行划分,并在显眼位置设立标识牌,推进施工现场的标准化建设,规范施工作业。

七、实行“四个到位”管理措施

针对公司、分厂、车间周检出的问题,要分析原因,查找管理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推进设备精细化管理创造条件。

(1)责任到位。建立健全车间设备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操作规程和明确设备管理、岗位人员的责任人等工作。例如,

岗位人员巡回检查的内容、职责与频次;设备管理人员巡回检查的内容、职责与频次。并按时填写设备运行记录,便于管理人员监督与考核。

(2)润滑到位。车间按润滑管理制度,编制出年度润滑油使用计划,设备润滑手册,设备润滑五定表并在各个泵房进行悬挂,岗位人员按照润滑油五定表的要求定时对设备润滑油进行更换,确保各设备润滑完好,不要润滑不到引起设备故障。

 (3)培训到位。对重要及关键设备,车间应利用检修和日常维护机会,请专家为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操作规程、日常维护与修理知识,采取现场操作与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广大员工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每天对设备运行状态、润滑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对设备现场维护也能做到“三勤一定”,即勤检查、勤擦扫、勤保养和定时记录。

模具车间主任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汽车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6-0065-02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院校部级示范校的建设,努力提高职业学校的整体水平。如何提高中职生汽车专业的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一直是福建省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汽车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案例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中职汽车专业的课程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人才。

一、中职汽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目前中职教师大多是从普通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接受的都是知识目标的教育,对学生能力目标的培养力不从心。随着近年来中职教育的发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得到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

1.没有全面的理论知识储备,不能操作实训

很多教师认为,一定要在课堂上把专业知识讲全、讲透了,才能到实训车间实训,这样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才不出问题。实践证明,这种先学习后操作的方式对中职生的能力训练效率很低。

2.片面认为专业知识越多越好,越全面越好

有些专业教师片面地认为学生来中职学校读书,目的是为了获取专业知识,并应用到今后的工作岗位,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盲目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殊不知,中职学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专业知识够用即可。

二、通过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阐述新的教学模式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采用对比来讨论中职汽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的必要性,首先展示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再展示新的教学模式的设计,从中看出新旧模式的巨大差异。

案例:蓄电池的检修;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名称:汽车电器。

1.传统教学模式

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如下:①课堂提问,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汽车电器概述;②引入这节课的新知识:蓄电池的构造、原理、使用与检……③讲解蓄电池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看PPT、看图片动画;④讲解蓄电池的使用注意事项和检测过程、看PPT、看图片动画;⑤课程总结,布置实训内容,安排作业。

2.课程教学模式点评

运用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为中心,由概念知识引入,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分阶段实施,方法单调,不能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难以调动学习主动性,专业知识和技能也难以得到较好的培养。

3.新的教学模式

根据中职生特点,围绕课程的能力目标,引出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来组织这堂课的教学模式。首先要确定本次课的能力目标:①掌握蓄电池检测常用工具、量具的使用方法;②根据蓄电池的故障现象,分析原因,诊断排除故障。新模式下的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程内容。在课堂上先通过汽车常见案例或情境来组织学生讨论、思考、回顾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引入这堂课的新知识。

(2)项目任务的设计。教师将该课程涉及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划分成若干个项目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带有解决问题的目标。下面就蓄电池的检修为例,将项目“蓄电池的检修”化分为两个任务模块。任务一:蓄电池的结构与检测;任务二:蓄电池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项目小组人数:5人。

项目目标:通过制定蓄电池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步骤,使学生了解蓄电池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蓄电池常用检测工具的使用方法,熟悉实车上蓄电池的故障现象、原因分析及诊断流程。

项目设备:捷达轿车、蓄电池检测工具、汽车仿真软件。

(3)讲授新内容。教师选取与项目任务所需知识相关的案例或情境在课堂上展示,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通过实物和多媒体课件图片、动画讲解蓄电池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检修流程。例如,一位捷达车主反映,其汽车蓄电池最近几天充足电并使用良好的情况下,第二天汽车蓄电池的电压明显不足,转动无力,打不着。维修师傅初步检查后发现其车起动系统正常,蓄电池的正负接线桩也接触良好,发电机的工作输出电压也正常。①根据你所掌握的蓄电池工作原理,判断蓄电池最有可能出现的故障原因是什么?②为了更全面、准确地确定蓄电池的性能,请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应包含哪些方面,具体流程如何?

(4)项目任务实施。学生可以先在汽车电器仿真软件上进行模拟操作,教师指导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捷达车上实际操作,教师全程监督、评价。以项目一为例,实际操作任务安排如下:

任务一:蓄电池的结构与检测。

实车上拆下蓄电池,清洁电缆和紧固件、检测、加注蓄电池电解液并安装蓄电池回车。

活动记录、检测结论总结:①清洗蓄电池、极桩和各部件时要使用哪些工具和仪器?②如果蓄电池需要补充,应加注什么水,加多少合适?③如何有效确定蓄电池液面高度,可以使用哪些工具检测电解液密度,检测标准是什么?

(5)项目评价总结。先由各小组成员自评、互评,教师再对学生的项目任务工作过程进行检查、点评,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要求和今后实际应用的知识。

4.新的教学模式点评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组织教学,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向导和顾问,运用案例或情境教学法传授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专业知识不再枯燥乏味。实践证明,在汽车专业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可以使专业知识脉络清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和团队协助精神。

三、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的要求

1.实践过程应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

中职汽车专业的实践操作性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应体现学生课堂能力目标的培养,以“能力”为本位。

2.教学实践过程应以项目任务为主要载体,通过项目任务来训练学生的技能水平

中职生能力训练的载体不是课本上的语言文字和图片公式,而是未来实际工作上遇到的项目和任务。这就要求汽车专业教师要熟悉职业岗位,以及汽车典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项目任务。

3.新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不再以教师为主体,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新教学模式后,学生专业课程内容有很大的学习兴趣,而且专业能力和知识得到明显提高。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主动配合教学,而不是观望教师的“表演”。

中职汽车专业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教学效果来看,在中职汽车专业课程中引用新的教学模式,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校就初步具备企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中职汽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不断创新和探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模具车间主任工作总结篇6

Abstract: Although man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pen automobile manufacture and assembly technology courses, the lack of practical automobile assembly training condition has restrained the practical training of this specialty. So it is necessary to design and develop simulated automobile assembly line open to practical teaching. Any single university cannot copy the huge system project, so the existing equipment and those can be added are taken as the foundation to study the design of the simulated automobile assembly line. The emphasis is to show the section set, technical process and part of the feasible assembly operation work.

关键词: 实训教学;模拟;汽车总装线;设计

Key words: practical teaching;simulation;automobile assembly line;design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254-03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基于实训教学的模拟汽车总装线研发,编

号:DZ2013A-05。

作者简介:张宪辉(1970-),男,辽宁庄河人,现任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高级技师,研究方向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0 引言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在实训教学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等方面没有本质上的进展,依然参考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沿袭着总成拆装及系统检查和检测实训项目,没有体现出汽车制造装配专业的专业特色,无法满足学生在校内就能熟悉和了解汽车总装线的工段划分、工艺流程以及实际的项目操作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因此,如何在学校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设计和开发面向实训教学的经济实用的模拟汽车总装线成为一项十分必要的课题。

1 汽车生产厂总装线基本情况分析

1.1 汽车总装线的主要设备 尽管各汽车生产厂的产品不同,但其总装线上采用的设备类型都基本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①输送设备。该类设备是用于汽车总装配线各总成分装线以及大总成上线的输送,主要有摩擦滑橇输送链、轻型悬链、双板式带输送链、机动滚道柔性线输送链、物流吊运小车、磁导航车、积放链输送机等。②汽车装配线大总成上线设备。大总成上线设备是指发动机、前桥、后桥、驾驶室、车轮等总成在分装、组装后送至总装配线并在相应工位上线所采用的输送、吊装设备。③各种油液加注设备。主要包括燃油、油、冷却液、制动液、制冷剂等各种汽车装配线加注设备。④出厂检测设备。主要包括前束试验台、侧滑试验台、转向试验台、前照灯检测仪、制动试验台、车速表试验台、排气分析仪等设备。⑤专用汽车装配线设备。包括车号打号机、罗纹紧固设备、车轮装配专用设备、自动涂胶机、液压桥装小车等。⑥工业机器人。主要在汽车生产中的点焊、弧焊、铆接、涂胶、喷涂等工序中应用。

1.2 汽车总装线的布置形式 汽车总装线的布置对于装配的效率以及车间内的物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整车厂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总装线。通过调研汇总,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布局类型:①总装车间划分成“仪表板工段、前围工段、动力总成工段、车门工段”等四个工段。②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厂将总装车间划分成“分装线、线束区、内饰区、报架区、总装区、检测线”等几个部分。③一汽轿车工厂将总装车间划分成“一次内饰装配线、底盘线、二次内饰线、整车完整性检查、整车检测线”等几个工段。④长城哈弗汽车总装线由“内饰线、底盘线、外饰线和检测线”组成。⑤蒙派克车型将生产线分为“内饰线、底盘线、综合线”三条主生产线和“发动机、后桥、车门及仪表板”四条分装线。

无论是哪种总装线布局类型,尽管它们划分的装配线名称不同、数量不同,但论其功能都大致相同,都分为分装线和主装线两大部分,其中分装线主要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前桥)分装线、后桥分装线、仪表板分装线等;主装线主要包括:内饰线、底盘线、综合线、整车检测线等。分装线预先将各大总成组装完毕,分别运至总装线的相应工段,在总装线的各对应工段完成总成与车身的组装,在总装线还要完成整车组装后的性能检测。

2 基于实训教学的模拟汽车总装线的设计定位

通过对汽车生产厂总装线基本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条实际的汽车总装生产线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元素构成:

①空间和面积充足的车间厂房。②总装生产线设备。③工段设计与布局。

由此可以看出,汽车总装生产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职业院校有限的条件下完全复制和效仿汽车总装生产线是不切实际的。本文研究的核心不是要模拟汽车总装线的高自动化程度,也不是要全面覆盖实际汽车总装线的所有环节和操作项目,而是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来体现各类汽车总装线的基本工段框架、典型的装配工艺流程、主要的装配线操作项目,实现装配线常用工具的使用训练。因此,结合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基于实训教学”和汽车总装线的“模拟”两个方面。研究将不涉及实际汽车总装线中的自动输送设备(包括机械手等)、昂贵的装配线专用设备和工业机器人等设备设施,也不考虑备品存储、物流运输、路试跑道、淋雨线等环节,而是利用学校已有的和有能力购置的设备设施,采用工位固定、人员相对运动的形式进行模拟汽车总装线设计,重点研究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进行模拟汽车总装线的基本布局设计。布局的设计应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车型装配工艺流程的变化要求。②工段设计。在模拟汽车总装线基本布局的基础之上,设计出能够与实际汽车总装线工段设置基本吻合的、可实施的工段排列组合。③进行模拟汽车总装线设备设施的配置研究及布置设计。

3 基于实训教学的模拟汽车总装线的具体设计

在上述分析基础之上,结合高职院校场地和实训设施的实际情况,本文分别从模拟汽车总装线的基本布局、装配线工段设计以及总装线设施配置及布置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设计研究。

3.1 模拟汽车总装线的基本布局设计 通过对各类汽车装配线的调研、分析和总结,本文在进行模拟汽车总装线布局设计研究时,不仅对总装线进行了重点研究,也对与之配套的分装线进行了规划布置。在满足布局能适应多种汽车装配工艺流程变化要求的同时,兼顾考虑学校场地因素,最终形成了图1所示的基本布局图。

如图1所示,总装线由四个工段区组成,按直线排列,每个工段区以一个地藏式举升机为载体(采用地藏式举升机的目的是一方面可使车身轻松运送和放置在相应的工段区,并且方便每个工段实施装配操作时高度的调整;另一个方面能够最大限度节省车间的有效空间)。在总装线四个工段的侧方,对应建有四个分装区(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分装区用于汽车各总成的组装调试,之后输送到对应的总装工段,完成与车身的对接与组装。如此,形成了一个微缩版的模拟汽车总装线。该模拟总装线的各工段和分装区可以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车型的总装要求。

在空间场地允许的条件下,建议车间长度不小于50米,宽度不小于20米(其中总装线宽度为10米、通道宽度2米、分装区宽度8米),高度视采用的吊装运输设备的形式而定,一般不应低于5米。这样可以保证总装线的每个工段区有12.5米(长)×10米(宽)的作业空间,分装区拥有不小于12.5米(长)×8米(宽)的作业空间。如此,1000平方米的车间既不会给学校带来较大的负担,也基本能够满足模拟汽车总装线的实训需求。

3.2 装配线工段设计 基于实训教学的模拟汽车总装线可以参考具体汽车生产厂的总装线布置形式进行工段设计,也可以按照一般的通用性布置形式进行工段设计。以本校汽车装配专业为例,根据汽车装配实训室的整体布局,在总装线的工段设计上,如图2所示,以四个地藏式举升机为载体形成总装线的四个工段区,按装配顺序依次直线排列为:内饰工段、底盘工段、综合工段、检测工段。

在内饰工段可以设计线束安装、内饰板安装、仪表台安装、操纵台安装等实训操作项目;在底盘工段可以安排各种油管、前/后悬架、动力总成、油箱、排气管、车轮等部件总成的安装操作项目;在综合工段可以安排完成座椅、电瓶、备胎、后备箱附件、雨刷、介质加注、车门调整、线路管路插接等实训内容;在检测工段可以根据学校具备的检测设施开展诸如专用仪器诊断、四轮定位、四合一综合性能检测等一系列性能测试。

为配合总装线的各种作业项目,在总装线四个工段的侧方,依次对应建有五个分装区,分别是:内饰件分装区、动力总成分装区+底盘分装区(共同与底盘工段对应)、其它附件存放区、工具间。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动力总成分装区和底盘分装区的布置是相邻且相互贯通的,这样设计主要是因为目前乘用车多以前置前驱动为主,发动机和变速器总成组装完毕后需要装配到前桥总成上之后,再作为一个整体安装到车身,所以这两个分装区要共同对应总装线的底盘工段;其它附件存放区主要为总装线上的综合工段的装配项目提供物资供应,而工具间主要用于存放总装线各工段需要使用的工具,并重点为检测工段提供检测用的设备设施。

3.3 设备配置与布局 为能模拟实现汽车总装线的整体运行,满足必要的实训项目的实施,经过对实际汽车装配线所用设备类型及功用的深入研究,结合本校汽车装配实训室的实际条件,确定了模拟汽车总装线所用的基本设备,具体如下:①吊装及搬运工具。汽车总装线是一条庞大的传送线,输送设备是保证汽车总装线正常工作的最基本保障。由于受场地及资金所限,故采用人工吊装及搬运方式来完成汽车及部件的传送:在车身传输方面,我们采用了体积小巧、易于操作的小型移动龙门架吊车来实现车身的吊装(见图2),采用车身台车完成车身的运输,台车能够从举升机平台内侧通过,以保证车身可以被顺利输送到下一个工段。②升降工具。在总装线的每个工段,都装有一台地藏式举升机,以用于每个工段部件和总成装配时将车身升降至合适的高度位置;在总成传输方面,主要采用液压搬运车;在实施总成升降作业时,主要采用液压升降移动平台车、堆高叉车、发动机小吊、液压升降托架等设备。③装配工具。为实现模拟汽车装配线真实的操作,我们配置了装配线上普遍使用的气动工具、电动工具及机械式装配工具,并配套在模拟总装线各工段两侧的墙壁上安装了气源接口、拉伸式电源插排及照明用工作灯(见图3)。④加注工具。可以配置自动变速器油加注机、制动液加注机、转向油液加注机、空调制冷剂加注机等价格相对适中的加注设备来满足必要的实训操作项目的要求。⑤检测工具。如果学校条件允许,可以在检测工段的位置配置四轮定位仪和四合一检测线,这样基本能够满足对下线汽车性能检测的各种要求,如果没有条件,配置专用检测仪器及通用型检测仪器来进行整车检测工段的各种检测项目也是很有必要的。

4 结语

本文主要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面向实训教学的模拟汽车总装线的设计进行有益的探索,并不是一定之规,譬如,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吊装运输工具改为天车(如图4所示),也可以对总装线的工段数量和顺序以及分装线的数量和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划分。由于各院校实际条件的差异,本文所设计的方案必然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谨以此方案作为“引玉”之石,能够从中有所启发就实现本文研究的意义了。

参考文献:

[1]唐晓军.汽车企业车间的安全管理[J].汽车工程师,2013(06).

模具车间主任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汽车 职业教育 诺浩

德国双元制备受各国职业教育推崇,所谓“双元制”,一元在企业,一元在学校,学习内容有行业协会与学校共同制定,具体是由行业协会制定培训总纲,一线企业制定培训计划,学校制定教学总纲、教学大纲,结合一线企业培训计划制定出授课计划,确定教学内容、时间、地点,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来实施。为保证教学实施,职教费用的解决,学校费用由当地州、县承担,学生在企业培训所产生费用由企业和行业协会承担。而且在学校学习时间只占总学时的20-30%,在企业学习的时间占总学时的70-80%。所以学生实际上主要在企业一线实习,学习内容与企业实习内容紧密结合。最后考试由企业人员监考,实现教考分离的模式。毕业后就业率极高,毕业即就业。而且这样的职业教育模式被写进法律,企业有义务和责任培养学生。[1]

中国一直进行职业教育改革,也在积极探索新的职教模式,中德诺浩汽车学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成为学院的第八个系,它是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与诺浩公司合作办学的产物。

一、办学特色:要求与企业同步

1.课程体系:诺浩公司引进德国职业教育汽车类先进的整套教材,并进行深入研究,结合中国汽车后市场的需求调查,自己研发了适合中国市场的汽车教材,主要分汽车诊断与维修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两大类课程体系。两大类各有18个教学领域组成,每个领域由若干情境组成,每个情境由若干个任务组成,根据任务的大小,有的任务在划分成若干个项目,每节课以一个任务或是项目为内容进行学习。而且每个领域、情境、任务、项目都有明确的内容、目标、重点、难点。每个领域都是有若干个可独立实施的工作任务组成,一个领域就是一个方面所包含的工作,两大类共36个领域,涵盖目前汽车后市场的各方面,而且都是一线员工所从事的,需求量大。

2.设备:教学中所使用的工具、设备、车辆等,与企业一线的完全一致。目前有整车捷达、宝莱、帕萨特、奥迪、宝马、奔驰等整车20余辆,使学生上课就和在企业上班时感觉一样,没有陌生感。并且不断更新新技术和新设备,去年又投入TSI(缸内直喷)+DSG(双离合自变箱)教学整车2辆,满足学校在教学设备设施上的不足,满足企业在这方面的要求。

3.教学场地:学院投入1500万,新建实训大楼3000多平米,教学场所区别于传统的教室,实训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每个实训室配备独立的办公区、理论教学区、实操区和设备工具存放区,陪备尾气排放设备,即保护师生的身心健康,又环保,所用实训室采用敞开式设计,均有1-2个卷帘门,可供整车及台架出入,学生直接在实训场地上课,每个实训教室在220平米左右,高职教学要求有10个不同功能的实训室来满足教学。

4.师资:上课的教师全部来自企业一线的师傅,有多年企业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或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既有扎实企业一线工作能力,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每年还要参加教师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5.教学模式:教学过程采用任务教学法,开始引入一个工作任务或是一个故障案例,这节课以完成这个任务或是排除这个故障做为上课的内容。任务完成了,课也结束了,在上课过程中,学生是主角,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鼓励学生提问思考,老师做简单讲解,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学生自己干,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学生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收获。

二、教学改革实施的成果

诺浩公司于07年与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合作办学,08年招生并严格按照双元制教学模式开始摸索教学方法,并结合北京汽车后市场人才培养方向,制定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满足市场需求,为企业提供数百名优秀学生,部分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核心成员。也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套适合中国汽车职业教育的方法和模式。

1.完善教学项目单:摆脱传动落后的书本教学,把企业一线的工作任务搬到课堂,做为学习内容,做到学为所用,企业需要学生掌握什么技能,学校就培养学生什么技能。对于理论知识的要求达到够用即可。对于不能直接参与本次任务的理论知识,做为拓展知识,不做过多讲解。教学项目单每18个月进行知识内容更新。始终与企业一线相一致。

2.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团队:既然要掌握企业要求的技能,教师首先要掌握,对于一般教师不具体这些技能,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大胆引进企业一线员工进入课堂,并进行上课技能培训,使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由一位教师完成。真正的做到理实一体教学在课堂实施。

3.就业率高:目前已经与北京百余家4S店签订学生实习就业协议,由于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得到企业的认可,学生毕业后就被企业录用,使许多学生短期内成长为企业技术能手。使得家长满意,学生学到技能,企业愿意用。

4.加强与企业一线沟通: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合格的技能人才,把学生培养成企业所需的人才,这是诺浩的承诺。

三、对目前教学的建议

1.加大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改革:加强基础与实践教学,教学仍要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方针思路,将课程进一步优化整合,简化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增加实用性。

2.设备的更新:双元制教学模式对设备、耗材要求高,基本耗材消耗大,设备要定期维护保养,有些设备要定期更新内部资料和升级,学校应加强这方面的投入。

3.加强内部建设:整个双元制教学模式还在摸索中,各教师应加强学习,总结经验,互相沟通交流,把双元制教学应用到课堂上,不能只停留在书面和教案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

四、结束语

诺浩03年成立,开始引进德国汽车职业教育,先后做了大量市场调研,08年在北京合作办学,自己招生,把想法一点点变成实际的教学活动,并在过程中不断地改进,终于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汽车职业教育的方法,对于诺浩这只是一个开始。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2]徐涵.德国职业教育与发展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3,(19).

模具车间主任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统筹集约 提质增效 能力建设转型 效能评估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1 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

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和物质前提,固定资产投资模式是决定企业发展模式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以型号产品配套为主业,在军民融合、事业单位改革、武器竞争性采购等改革措施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研究所将面临异常严峻的发展环境,能力建设工作需破解以下几个主要矛盾:

第一,增量任务需求无法满足与资产包袱日益沉重的矛盾。一方面,新型号任务不断增加,部分能力条件需要新增;另一方面,现有固定资产已过20亿元,资产越大意味着改革转企后的计提折旧包袱越大。

第二,新增能力需求迫切与现有固定资产效能普遍不高的矛盾。一方面,核心产品尚存在较大产能缺口;另一方面,现有收入/固定资产比仅为1:3,资产效能偏低、利用率不高。

第三,项目国拨比例下降与自有资金不足的矛盾。一方面,国家不再支持一般性能力条件建设且立项项目的国拨比例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单位的现金流较为紧张,自筹经费较为困难。

第四,竞争性任务对能力条件要求高与项目投资风险较大的矛盾。一方面,在型号任务全程竞争的新常态下,为承揽任务要提前具备任务能力条件;另一方面,由于竞争性任务的不确定性较大,提前投资的风险较大。

为了破解上述难题,需对能力建设模式进行转型升级,以期能够摸索出一条符合研究所实际的、切实可行的高效集约型建设思路。

2 转型实践

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对现有科研生产类固定资产进行了效能评估;在此基础上,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现有矛盾中的典型问题进行能力建设转型探索,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结合探索实践,在吸取研究所自身及先进企业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以“统筹集约、提质增效”为核心的能力建设新模式。

2.1效能评估

2.1.1 评估方法

从工艺设备和工艺面积两个维度对现有科研生产类固定资产效能进行分析研究,初步形成了科研生产固定资产效能数据库。在工艺设备效能评估中,分析了设备使用情况与所属单位、设备原值、设备类型等参数的关系;在工艺面积效能评估中,分析统计了各车间的单位面积产值情况。

2.1.2评估结论

第一,设备利用率整体偏低。按设备利用率=年度工时数/(12月×21天×8h)测算,利用率高于100%的设备数量占比仅为22.81%,详见表1。

第二,设备利用率与设备原值呈正比关系。高利用率(利用率≥100%)设备的数量占比仅为22.81%,但原值占比达到43.25%。在原值

第三,各车间同类设备的利用情况差异较大。以某设备为例,八车间的设备利用率均在200%以上,而三车间的设备利用率不足50%。而在机械加工设备方面,七车间的设备利用率高于200%,而八车间的大型机加工设备利用率仅为40%左右。

第四,各基层单位工艺面积占比和单位面积产值悬殊。三车间、七车间和八车间的面积之和占单位总面积的80%,但单位面积产值却均低于1.78万/平方米的全所平均值,见图2。

2.2转型探索

2.2.1“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着力转变“大而全、小而全、摊大饼”的能力建设旧观念

一是典型问题。“十五”至“十二五”时期,国家对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持力度较大,各基层单位“大而全、小而全、摊大饼”的观念根深蒂固。一方面,“你有他有不如我有”的思想较为严重,无论大小设备全都要建全、配齐;另一方面,面对新增任务量,不注重从提升生产效率的角度解决问题,倾向于纯粹依靠增加设备数量扩大生产能力。

二是探索实践。针对上述问题,能力建设部门除了采用“下发文件”和“开会宣贯”的传统方法进行观念革新外,探索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宣贯。一方面,邀请上级主管部门来所讲解国家未来政策方向;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各车间主管领导和技术骨干赴西门子、商飞、成飞、上海拓璞、大连四达等单位感受、学习先进的生产线建设模式和生产管理模式。通过政策宣讲和现场宣贯,着力使各车间意识到能力建设转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转变原有的粗放型能力建设旧观念。

三是效果评价。“大而全、小而全、摊大饼”的旧观念转变明显,“统筹集约、提质增效”的新观念初步形成。能力建设队伍对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得以加强,各车间粗放型建设的旧观念得以初步转变,特别是车间技术骨干对外部先进制造企业的设备能力和生产组织方式感触颇深,在设备调研和方案论证过程中更加注重工艺改进和自动化、智能化等先进设备的调研工作。

以某产品生产线建设策划为例,三车间针对现有设备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主动提出改进工艺设备方案,适当增大设备尺寸、减少设备数量,将单台设备的产品装载量由1件提升至4件,设备概算总投资降低了30%,所需工面积减少了2000平方米,节省投资成本2500万元。八车间也加快了某智能化装配项目的推进步伐,初步拟定了数字化生产线建设方案,原理样机初步成型,“十三五”时期将初步建成智能化生产线。

2.2.2以增量带存量,逐步改变生产布局散乱、生产工序不畅的落后局面

一是典型问题。单位历年来实施的能力建设项目以原址建设为主。由于科研生产面积历来紧张、型号任务繁重、土建工程建设滞后于设备实施工作等诸多原因,现有部分项目存在生产布局散乱、生产工序不畅、生产效率不高、生产成本过高等系列问题。

以某A产品生产线和某B产品生产线为例,由于本部生产面积紧张,不得不分别将A产品机加工序设备和B产品焊接工序设备安置在距C厂房30公里以外的D厂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多次转运,工序流转极不顺畅,不但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存在较大的产品质量风险和安全隐患风险,具体工序流转图如图3和图4所示。

二是探索实践。对A生产线和B生产线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有利条件:两条生产线部分工序位置存在互补关系,可通过微调提高工序流转效率。②不利条件:两条生产线生产任务较重,生产线调整时机不易出现。③调整机会:因型号任务增加,该产品生产线需新增数控立车和数控镗铣床各1台;因环保安全及质量控制需要,该焊接生产线需将人工清洗工序改为专用设备清洗工序。

通过研究,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①将D厂房内A产品的加工设备整体搬迁至C厂房,在C厂房形成完整的A产品生产线,消除A产品在C-D厂房间长距离运输周转环节。②将B产品在C厂房内的检测、清洗设备整体搬迁至D厂房,消除B产品在C-D厂房间长距离运输周转环节。③生产线优化的具体实施方案为:第一步,利用A产品生产线新增机加设备的机会,将新增设备先布局于C厂房,待新增设备就位、可以替代D厂房部分机加产能后,实施D厂房机加设备的搬迁,保证生产线调整过程中不影响任务交付。第二步,将C厂房内的B产品检测、清洗设备分步搬迁至D厂房原A产品机加工区,在D厂房内形成完整的B产品生产线。

三是效果评价。单个生产周期内,A产品减少C-D厂房间的长距离运输4次,生产效率提升20%;B产品减少C-D厂房间的长距离运输6次,生产效率提升45%。经初步统计,上述两条生产线优化调整后,年节约产品运输费用五百万元,增加直接经济效益2000万元/年,降本增效明显。此外,优化后的生产线布局更加紧凑合理,不但生产现场管理更加集中有效,而且显著降低了产品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及质量风险。

2.2.3试点内部资源统筹整合,进一步提高关键核心设备的使用效率

一是典型问题。由于专业相近,八车间、七车间、三车间均有成型固化和加工能力条件,其中部分能力条件属于原值较高的关键核心设备。因各单位任务情况不同,同类设备的利用率差别较大,部分关键核心设备的利用率不高。

以热压罐的效能评估结果为例,八车间的设备利用率均在200%以上,而三车间的设备利用率不足50%。根据新增任务需求,八车间现有热压罐产能已无法满足,需要新增热压罐1台,设备购置费约1000万元。

二是探索实践。对所内热压罐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得出以下结论:全所热压罐设备主要分布在三车间和八车间,其中以八车间为主;八车间已推行了热压罐看板管理系统,车间内各热压罐设备统一排产,设备利用率高、排产节奏紧凑,同时承担着七车间的热压固化任务。;三车间热压罐设备利用率不高且人工排产,生产节奏较慢;三车间现有热压罐设备技术指标可满足八车间部分产品工艺要求,通用性较好。

通过研究,提出以下解决方案:对热压罐资源进行全所统筹,坚持不新增设备条件。考虑到八车间已推行了热压罐看板管理系统、排产经验丰富,将三车间现有的热压罐设备调配至八车间统一排产管理;将原占用八车间大型热压罐生产资源的部分中型规格产品固化工序分流至新调配的热压罐设备,该大型设备用于八车间新增任务生产。

三是效果评价。全所热压罐资源得以整合,设备空炉率大幅降低、设备利用率大幅提高。热压罐资源全所整合后,解决了八车间新增任务的热压固化短板,节省新增设备购置费1000万元。

2.2.4尝试型号任务所内竞争模式,减少一般能力设备的重复性投资建设

一是典型问题。能力评估发现,所内各单位间同类设备的利用情况差异较大。以机加工设备为例,七车间的设备利用率高于200%,而八车间的大型机加工设备利用率仅为40%左右。

针对某目标任务,七车间提出新增龙门三轴等加工设备8台,设备购置费2700万元,具体如表2所示。而由于该任务的外部竞争较为激烈,项目不确定性较大,能力条件一次性投资到位的风险较大。

二是探索实践。结合效能评估结论,针对七车间加工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除五轴加工中心外,七车间所提新增龙门三轴等机械加工设备属于一般能力设备,后续争取国家投资补偿的机会渺茫;该任务不确定性较大,不宜全部通过新增能力条件满足生产任务需求;目前八车间现有大型机加工设备、三车间现有普通机加工设备开工率不足,且设备指标可满足本任务需要。

通过研究,提出以下解决方案:该目标任务不再由七车间一家承担,由三、七、八车间根据自身能力条件所内竞争任务量,承揽的任务量计入各车间年底业绩考核;从产品工艺管理的角度考虑,本任务仍由七车间代表研究所参与对外竞标,为任务抓总单位,七车间与三、七车间为所内协作关系;根据目标任务产量,在各间所内竞争承揽完毕后,仍存在的能力缺口由七车间新增补充;考虑到七车间单位面积产值不高,本次新增设备条件由七车间内部挖潜解决。

三是效果评价。通过内部竞争,研究所圆满解决了现有能力无法满足目标任务产量的难题,新增设备数量由8台压减至4台,设备购置费由2700万元压减至1350万元,节省设备投资1350万元。

2.2.5加强经济效益分析和预算管理,提高能力建设项目资金的投资效能

一是典型问题。一方面,未来军工能力建设项目的国拨比例将大幅下调、能力建设项目竞争将日趋激烈,新增固投项目需要自筹的比例将大幅提高而单位目前现金流较为紧张,自筹经费较为困难。 另一方面,部分车间仍存在项目申报“狮子大开口”、盲目新增设备条件的习惯,无论国拨技改项目还是修购基金项目申报均存在水分过大的情况。

二是探索实践。针对部分车间盲目新增设备条件、不愿内部协作或者外单位协作的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经济效益分析和预算管理的要求。一方面,强制规定每台新增设备需求都必须进行详尽的经济效益分析,算清楚自购、内部协作和外协的经济账,根据投资收益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新增。另一方面,根据各车间历年修购基金实际支出总额基本稳定在1000万左右水平的际情况,进行修购基金预算总额控制:年初将各车间修购基金项目进行排序审查,按总额1000万为限筛选出年度新增设备,并根据筛选结果给各车间分配预算指标;若年中各车间有其他新增设备需求,坚持在自有预算指标不变的情况下由车间决定最终购买哪些设备。

三是效果评价。新增设备必要性论证质量明显提高,盲目新增设备条件的势头得以遏制。通过加强经济效益分析和预算管理,各单位新增设备数量大幅降低、设备论证质量明显提高,设备论证通过率由30%提升至80%,年初修购基金预算总额基本稳定在1000万元以内,降低了资金占用率,缓解了单位资金压力。

3 转型效果及结论

结果证明,本次能力建设转型探索思路正确,所进行的“转变旧有观念、生产布局调整、所内核心资源统筹、所内型号任务竞争、加强经济效益分析和预算管理”等探索实践抓住了能力建设工作转型的牛鼻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力建设转型新观念得到认可,生产布局得以优化、设备利用率得以提高,降本增效近7000万元。通过归纳总结,提炼出了以“统筹集约、提质增效”为核心的 “十三五”能力建设新模式,具体为:

一是统一任务统计口径。严格根据型号任务需求开展能力策划工作。对于任务明确的条件需求,细致策划、尽早实施;对于任务尚不明确的条件需求,统筹布局、分步实施。

二是坚持核心能力建设。以单位的核心任务和核心技术需求为导向,重点满足影响全单位发展大局的核心任务需求、重点建设支撑核心技术发展的关键核心设备。

三是统筹兼顾各种资源。坚持“投资少、见效快”的原则,统筹单位现有、在建、已评估及待申报项目的设备条件;注重利用社会资源, 坚持“核心能力在手、一般能力外协”。

模具车间主任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技能培养;“基地‘加’企业”;教学环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129—02

为了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全面的就业竞争力、从业适应力,全面实现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成了学校各专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探索新型的技能培养模式,也成了每个职业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科研目标。

一、新型技能培养模式的提出

学校针对注册入学、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生源,通过对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应用研究,对目前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有机结合为切入点,对职业教育技能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实践与完善,总结出适合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和满足企业用人需要的技能培养模式——“基地‘加’企业”技能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在三年短暂的学历教育年限内,把他们培养成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均符合当今生产第一线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建立生源基础与就业岗位需求之间的教育“接合点”,为学生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进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基地‘加’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的内容

“基地‘加’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的内容是从技能分析、教学要求、组织形式、培养途径以及师资、经费和设备等着手,初步构建“基地‘加’企业”式的技能培养模式链,然后依据企业调研和有关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培养方案,并加以实施。“基地”指校内实训基地,“企业”指校内、外对口生产企业。为了解决多数学校校内实训基地条件差、与生产实际脱节,不能满足技能训练要求,而直接到企业上岗又满足不了生产技能要求的实际问题,探索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对接的有效途径,根据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我们把专业技能分解为基础技能与基本技能而进行分阶段培养。基础技能为掌握和运用某项专门技术必须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单元,如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和专用设备的规范使用等等。基本技能为应用已经掌握的基础技能完成企业某项生产任务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如正确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或设备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完成生产任务等等。基础技能是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基本技能是在生产实践中对基础技能的熟练运用和巩固提高。基础技能在校内实训基地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或项目教学等模式进行训练培养,基本技能在有条件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战或模拟训练培养。在学生熟练掌握基础技能、初步掌握基本技能的条件下,再到校内外对口企业的生产岗位上,在师傅指导下通过产教结合、顶岗实习等训练方式,对已经掌握的基础技能和基本技能进行应用、巩固和提高,最终培养出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基地+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的架构如图1(“品字”型结构)所示:

图1 技能培养模式内容链图

三、“基地‘加’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的教学环节

从以上“结构图”可以看出,两个小“品”字沿着技能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教学结构链,每一个教学环节与其相连的教学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赖、互相补充、不可分割。从链条的始端到链条的终端,学生完成了对职业技能的由无知到有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生疏到娴熟的过程。其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掌握基础技能环节

在这个教学环节,汽修专业学生要掌握钳工操作技能、机械识图技能、汽车维修常用工具、量具及设备使用技能和汽车维修常用电气检测仪器仪表使用技能,主要涉及到的课程是《汽车机械基础》、《钳工实习》、《机械制图》、《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和《汽车结构认识拆装实习》。其教学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把理论教学课堂与实训车间融为一体,老师和师傅互为角色。专业课教师要具有现代企业实践教学能力,让学生通过在实践的观摩和体验中“有的放矢”地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去掌握某些“概念”和“公式”。即便是一些比较适宜课堂知识传授的基础知识课程,也要尽可能地通过与实践、实物、实例的结合上来学习掌握。各个基础技能的培养目标如下:

钳工操作技能:能正确使用钳工常用设备、工具、量具和仪表;能进行测量、划线、錾削、锉削、锯割、钻孔、攻丝、套丝、刮削、研磨规范操作。

机械识图技能:能运用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公差配合基础知识及标注方法,识读较复杂的汽车零件图和装配图,检测发动机、底盘各总成的基础零件。

汽车维修常用工具、量具及设备使用技能:能正确选择与规范使用汽车维修常用工具、量具和机具(设备)。

汽车维修常用电气检测仪器仪表使用技能:能正确选择与规范使用汽车维修常用电气仪器、仪表。

(二)基本技能训练环节

学生在掌握技能基础后,就进入了学习和掌握基本技能环节。基本技能包括:汽车驾驶操作技能、汽车维护作业技能、汽车修理作业技能和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作业技能。主要涉及到的课程及实习有《汽车驾驶实习》、《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底盘构造与维修》、《电气设备与维修》、《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二级维护实习》和《维修企业顶岗实习》。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产教结合”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里所讲的“产教结合”教学,不是边生产边教学,也不是生产+教学,而是教学与生产的有机结合,是以教为主、以产辅教的教学过程。其教学过程始终渗透着生产过程,实现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与生产工艺、生产环境、生产过程的“零距离”对接,使学生在学校实训基地学习的技能到企业能够直接用得上,达到“无缝对接”。在这个教学环节,老师即是老师又是师傅,学生即是学生又是学徒,教学相长,共同克难攻坚,使学生在既定的教学计划和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掌握基本技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各个基本技能的培养目标如下:

汽车驾驶操作技能:达到汽车驾驶员C1执照考核要求。

汽车维护作业技能:能按照汽车维修手册独立完成汽车一、二级维护作业项目,并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

汽车修理作业技能:能够按照汽车修理作业的相关修理、装配标准和工艺规范完成汽车零件的检测分类、总成部件检修、总成大修和竣工验收工作。

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作业技能:能够利用仪器仪表检测、诊断与排除汽车使用中发生的常见故障。

(三)基本技能在生产岗位上的体验与应用环节

校内实训基地再“必真”,与企业生产的环境、过程、条件、工艺对接得再一致,也赶不上企业快速发展对岗位技能的高标准要求。因此,已在校内实训基地掌握了基本技能的学生,还需要到企业生产岗位“真刀真枪”地体验和感悟,直接在生产岗位上真正完成对技能基础的运用和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在这一环节,学生虽然是直接在企业生产岗位上体验,但还不能像一个企业职工那样独立担负起生产任务,还有一个对岗位生产技能边体验、边感悟、边掌握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一环节仍然是教学环节,或称之谓岗位生产性教学环节。也只有在这一阶段,学生才能完成在直接生产岗位上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使其所学技能成为生产技能。根据汽车生产岗位分为:诊断工位、机修工位、电器工位、完检工位。这一环节,各个工位的培训目标如下:

诊断工位:主要负责对客户车辆进行常规检查,包括以下检查内容:第一,清洗气门积碳,清洗喷油嘴,以及更换火花塞。第二,检查空调、清洗空气滤清器;第三,检查刹车油和刹车片。第四,车轮动平衡和胎压。根据检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需要维修或更换的零部件。

机修工位:能够对车辆发动机、车身、悬架、转向等部位的零部件或总成进行正确的拆装工序,按照工人师傅的指导,完成对汽车零部件的维修数据的测量与统计工作。

电器工位:要求实践学生能够读懂汽车电气线路图,熟悉电气零部件的组织按照部位,按照电路图判断出故障点。

完检工位:要求实践学生熟悉二级维护的所有检测项目,能够熟练完成汽车灯光、制动、动力、电气等方面的线路检测与故障诊断。全面掌握汽车电路、汽车构造、汽车机械基础方面的理论知识结构。

(四)对基本技能的巩固提高环节

学生初步掌握了企业生产的基本技能,还要在企业生产岗位上完成对基本技能的巩固和提高环节。在这一环节,学生到企业在师傅的指导下,直接顶岗进行做工,在反反复复的工作中来完成由生疏—熟练—精确的熟能生巧过程,锻炼成为一名毕业后到企业直接能够“拿得起、放得下”的技术能手。这一环节与前三个环节不同的是,前三个环节从总体上讲都属于教学环节,是在老师和师傅的直接指导下完成的。而这一环节是直接在生产岗位上在师傅的总体引导下,完成对前三个环节所掌握的基本技能的巩固提高过程。这一环节的岗位,称之为企业生产岗位,我们同样分成四个工位,各个工位的技能目标将按照实际生产来定,比企业实训岗位技能目标稍高。

诊断工位:主要负责对客户车辆进行初步的故障诊断。确定车辆故障产生原因,并且能够初步估算出针对故障或损坏的部分的维修成本;同时,要编写出维修工艺卡,为下一步维修做好工艺卡片。

机修工位:主要针对车辆发动机、车身、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架、转向等部位进行检测维修,同时,可进行汽车二级维护及油路、气路的检修与日常维护。

电器工位:主要针对蓄电池、交流发电机与电压调节器、起动机、点火系统、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汽车电器仪表与显示系统、汽车车身电器装置、汽车空调系统等做检修与零配件的修复与更换。

完检工位:主要针对修复过的车辆进行系统完整的检测,包括车辆外观、内部及性能方面,确定检测数据符合规定范围后,由完检负责员工签字,交付客户验收。

完成了这一环节的巩固提高过程,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完成了教学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了到企业能够用得上、留得住、站得稳、发展快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总结

职业教育主张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决定了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基地+企业”技能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用岗位技能,实现了由传统教学方法向技能型教学方法的根本转变。通过四个教学环节对学生培养,学生对职业技能掌握程度明显提高,企业安全操作意识增强,并具备了团结协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G].

模具车间主任工作总结篇10

想要做好工作总结,关键不是描述具体的工作内容,而是突出你创造的价值,你可以从挖掘自己的工作价值这个角度去写。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机械实习个人工作总结范文,请笑纳!

机械实习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心尽力完成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从大学校门跨入到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

五、存在的问题。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习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针对实习期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打算做好以下几点来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1.做好实习期工作计划,继续加强对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工作岗位各种制度和业务的学习,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各种制度和业务。

2.以实践带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在注重学习的同时狠抓实践,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3.踏实做好本职工作。

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更加热情的工作作风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力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4.继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单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单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机械实习个人工作总结范文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工程机械控制技术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自身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观念与业务距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通过实习,了解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岗位工作流程,从而确立自己在最擅长的工作岗位。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通过实习过程,获得更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扩宽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接触更多的人,在实践中锻炼胆量,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其他社交能力。培养更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好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1.2实习任务要求

①在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岗位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毕业实习专业指导老师的安排,做好实习笔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发现问题。

②在实习过程,有严格的时间观念,不迟到不早退,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积极主动完成实习单位分配的任务,与单位同事和谐相处;

③每天都认真总结当天的实习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和收获体会,做好工作反思,并按照学校毕业实习要求及时撰写毕业实习日记。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浙___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____年,是一家专注于_产品和_X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总部及研发基地设立于____科技创业园,并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公司技术和研发实力雄厚,是国家863项目的参与者,并被政府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浙___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诚信立业的经营原则,荟萃业界精英,将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及企业经验与国内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竞争力,实现企业快速、稳定地发展。

机械实习个人工作总结范文3生产实习是我们机械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对强化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检测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很好的帮助。为期10天的生产实习,我们去了_机床厂,在_机床厂实习当中,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真的是受益匪浅。

一、实习目的

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观察和调查研究,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和使自己全面地了解机床厂的生产组织形式以及生产过程,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基础的生产实际知识,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理论知识。通过对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分析,以及零件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机床,夹具、量具等工艺装备,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让我们的考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实习要求

根据实习工厂的产品,选定几种典型零件作为实习对象,通过对典型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学习,掌握各类机器零件加工工艺的特点,了解工艺在工厂中所用的机床,刀具,夹具的工作原理和机构以及定位方式。

三、实习安排

(1):第一周了解车间及工件大体情况

(2):第一周分析万能摇臂铣床六大件的加工工艺

四、实习内容

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必须用夹具装好夹牢工件。将工件装好,就是在机床上确定工件相对于刀具的正确位置,这一过程称为定位。将工件夹牢,就是对工件施加作用力,使之在已经定好的位置上将工件可靠地夹紧,这一过程称为夹紧。从定位到夹紧的全过程,称为装夹。

装夹方法有找正装夹法和夹具装夹法两种。找正装夹方法是以工件的有关表面或专门划出的线痕作为找正依据,用划针或指示表进行找正,将工件正确定位,然后将工件夹用虎钳中,按侧边划出的加工线痕,用划针找正。夹紧的目的是防止工件在切削力、重力、惯性力等的作用下发生位移或振动,以免破坏工件的定位。性能。

工件在夹具中定位的任务是:使同一工序中的一批工件都能在夹具中占据正确的位置。工件定位的实质就是要限制对加工有影响的自由度。

五、实习总结

十天的参观实习结束了,在这期间我们在公司进行参观实习,在老师和工厂技术人员的带领下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让我对原先在课本上许多不很明白的东西在实践观察中有了新的领悟和认识。在这个科技时代中,高技术产品品种类繁多,生产工艺、生产流程也各不相同,但不管何种产品,从原料加工到制成产品都是遵循一定的生产原理,通过一些主要设备及工艺流程来完成的。因此,在专业实习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其生产原理,弄清生产的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的构造及操作。其次,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通过实习过程见习产品的设计、生产及开发等环节,初步培养我们得知识运用能力。

经过培训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本次实习使我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也算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次参观实习对于我们以后学习、找工作也真是受益菲浅。同时,也使我体验到了工作的艰辛,整个参观过程,我们从粗加工到精加工,从小型机床到大型机床。我充分的体会到了一个机械产品,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第一次感受到了机械这个专业带给我的震撼和感悟。

机械实习个人工作总结范文4今年我到_公司开始实习,_公司是专业从事汽车门锁的民营企业,现已拥有一流的冷热成型加工、装配生产线等专业生产设备、检测设备数白台套,拥有各类生产用模具2000多付,具备年产30万车付系列汽车门锁的生产加工能力。企业主要生产车门锁体,分为冲压车间,模具车间,注塑车间,成装车间。本次生产实习的岗位有操作工,车工,磨工,线切割等。

经过这8周的生产实习,让我对学习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这句话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学校把生产实习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此次实习使我们获得基本生产的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同时生产实习又是锻炼和培养学生能力及素质的重要渠道,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产业状况、了解国情的一个重要途径,逐步实现由学生到社会的转变,培养我们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体验企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这些实际知识,对我们学习乃至以后的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基础。所以我希望通过这次生产实习可以更多了解机电产品、设备,提高对机电工程制造技术的认识,加深机电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

生产实习前先要进行安全教育。企业规定必须对新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对调新工种,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工人,必须进行新岗位,新操作方法的安全教育,实习者经考察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我所实习的冲压二组是主要生产线之一,车间有二十台先进中型冲压机床,正式职工50余人。该线主要冲压本厂的冲压件,生产任务重,工作条件艰苦,噪音大,工人三班倒,周六周日经常加班。

冲床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冲压的机床。它可以产生一个很强的冲击力,它要和模具配合使用。例如,我要在一批铁皮上做出同样的方孔或其它什么形状的孔,那最好就用冲床了。首先用硬度大的材料做出模具。将铁皮放在上下模之间冲床一冲击上模进入下模,铁皮就冲出你要的形状了。

回顾我在冲压车间的实习生活,感触是很深的,收获是丰硕的。实习中,我采用了学,看,问,想等方式,对车间的日常工作的和技术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协助了车间师傅完成锁体的模具设计任务书,和相关工序的cad画图再线设备检测,还帮助库房搬运零件,帮工人去毛刺修零件等工作。同时还向车间办公室其他师傅请教学习。车间开展座谈会,会上车间主任的讲话极具教育意义。每一名冲压车间员工都自觉站对进食堂,厂内走路走人行道,从小事无形中提高每名员工的素养。

机械实习个人工作总结范文5一、实习目的

生产实习是我们机自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一个独立的项目列入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获得基本生产的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同时专业实习又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业务能力及素质的重要渠道,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产业状况、了解国情的一个重要途径,逐步实现由学生到社会的转变,培养我们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体验企业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这些实际知识,对我们学习后面的课程乃至以后的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①掌握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及方法

②了解切削刀具方面的知识,熟悉常用刀具的结构、选择、用途等

③了解机床和数控系统的知识,特别是加工中心等典型的数控设备

④了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方法

⑤熟悉、巩固铸造工艺及设备方面的知识

三、定点实习厂

_公司是_汽车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也是_汽车公司在南方重要的载货汽车和轻型乘用汽车生产基地,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它还是国内第一家生产中型柴油载重汽车的企业,赢得了“柴油东风,_正宗”的美誉。

_年,_汽创出了“_”品牌并迅速形成市场知名度,奠定了“一门双杰,_x”的产品格局。

自从_年成为国内最早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的汽车生产企业之后,_的事业就上了一个台阶。_年,_公司更是推出面向公务、商务和休闲旅游用车市场的新一代多功能轻型车-_“风行”商旅车,吹响了进军国内高档轻型乘用车市场的号角。

目前,_汽已形成年产“_”和“_”商用车60000辆、“风行”乘用车30000辆的生产能力。

四、毛胚的选择

1、零件一般是由毛胚加工而成。

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毛胚主要有铸件,锻件和冲压件等几个种类。铸件是把熔化的金属液浇注到预先制作的铸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的零件毛胚。在一般机械中,铸件的重量大都占总机重量的50%以上,它是零件毛胚的最主要来源。铸件的突出优点是它可以是各种形状复杂的零件毛胚,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毛胚,此外,铸件成本低廉。其缺点是在其生产过程中,工序多,铸件质量难以控制,铸件机械性能较差,锻件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用,加热后的金属胚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的零件毛胚。锻件的结构复杂程度往往不及铸件。

2、但是,锻件具有良好的内部组织,从而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所以用于做承受重载和冲击载荷的重要机器零件和工具的毛胚,冲压件是利用冲床和专用模具,使金属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的制体。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进行,冲压件具有重量轻,刚性好,尺寸精度高等优点,在很多情况下冲压件可直接作为零件使用。选择毛胚还应该考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