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中药师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8 05:0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院中药师工作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院中药师工作总结

医院中药师工作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6-195-1

医院药学管理是医疗机构中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服务理念的提升,医院药学管理的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基层医院由于硬件设施,人员配置和人员素质的局限性,与医院药学管理发展不相事宜。如何从传统的药学管理模式中走出来,探索适合基层医院的药学管理发展模式,使基层医院的药学管理也能得到健康均衡发展。

1药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是实现基层医院药学发展的基础

药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关系到基层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提高。充分实现药师在医院药学中的作用,尤其在基层医院里要培养药师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将药师的奋斗目标与管理目标结合起来,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和服务转型,是基层医院药学管理发展的前提。

1.1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药师药学服务理念。通过教育和激励方式,培养药师药学服务理念和他们的奉献精神。在完成药品管理任务之余,关注病人的药物治疗结果,使药剂科形成一种工作氛围,将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与病人的安危和健康联系起来,承担起道德和义务的使命和责任。在工作、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胜任转型后的药师工作内容。

1.2不断完善药学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度,把设置临床药师职位作为健全规章的内容。不仅通过教育和激励,还要靠制度来约束,通过专职或兼职的方式设置临床药师,开展力所能及的临床药学工作,定期将临床药学内容在全科范围讨论、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带动全科室药学服务管理意识,鼓励药师关注药物治疗过程和结果,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和方向。

2加固基层医院药房工作质量管理规范

2.1将基层医院药品质量管理工作做实,实现目标管理。包括采购、调配、储存、使用各环节药品质量控制,设置药品供应、处方量、差错率,帐物相符率、损耗率库存量资金占用率和利润率指标。定期考核,明确奖惩。最大限度保证发出的药品的安全及质量的准确。

2.2强化基层医院药房人员配置。基层医院往往重医轻药,药学人员素质跟不上,人员配置不足问题。必须改变观念,提高药学管理在医院管理的重要性。加强专业人员及相应专业素质人员的配置,不间断进行在职人员再教育,提高人员素质,提高药品质量管理水平。

3药学管理重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移,量力而行,逐步向药物治疗结果管理过渡

3.1加强对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的收集、分析和报告管理,对差错、意外、药疗事故的汇总与报告管理。及时汇总、总结临床发生的各种药物反应,分析原因,属药物不良反应,按反应级别定期上报,采取措施;是人为差错事故,应总结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源,以减少甚至避免产错事故。

3.2通过编写药讯,收集和宣传最新药物信息及药物治疗进展,促进药物合理使用,提高药师专业素质。

医院中药师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合理用药;药学服务;服务体制

医院药学部门应定位于“兼具行政管理职能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专业技术部门”,实现工作模式由药品供应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转变,药学服务由药品的采购、发放(即“供应链”)移目到专注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即“服务链”)内涵的深挖,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全程合理化用药成为医院药学学科发展重点和研究方向,基层医疗机构可尽早规划布局,健全用药安全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并实施,建立符合本院实际的合理用药保障机制。本着有利于医院药学发展考量,本文将讨论提升医院药学服务深度的方式方法,顺应医院药学发展趋势,为拓展医院药学服务夯基础、育人才、谋发展。

1建立门诊系统合理用药指导工作小组

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建立面向门、急诊层面的用药合理性指导、用药错误监测、不良反应监测上报和处方点评管理体系,但与临床药师工作各有侧重。设立门诊合理用药咨询窗口(咨询台)或药学专科门诊,安排临床药师或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药师在工作日坐岗或坐诊,负责受理门诊医师和取药患者合理用药咨询;落实医院对超说明书用药和特定药物管理相关规定;收集上报临床医师反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承担医院处方点评小组工作任务,根据临床药物应用管理现状,建立常态化的用药合理性和特定药物(辅助治疗用药、超说明书用药、中药注射剂等)使用情况处方点评机制,对点评过程中发现的处方问题进行汇总、分析、上报,并追踪评价整改措施、落实效果。协调医院静配中心和临床药师室做好静脉输液特定药品点评和抗生素药物点评,健全评价体系,持续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采用灵活方式对门诊患者开展合理用药知识普及教育,充分发挥药师通过长期工作实践积淀的较高专业能力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指导,提高患者对药学服务的认可度,树立医院良好服务形象;在与临床药师分享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定期编辑面向全院医师的合理用药指南,内容包括处方点评汇总分析结果、超常用药预警、临床常见药物相互作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结果等相关内容,指南向全院刊发。合理用药指导工作小组的工作不仅直面门诊患者,为其提供专业的用药咨询服务,满足公众对安全用药的需求,又能通过回复咨询和定期发布具有一定信息容量的指南做医师合理药物参谋,规范医师处方开具行为。

2开展面向临床科室的合理用药服务

静脉输液配送中心药师发挥专业优势,全面参与合理用药审核医嘱(处方),积极干预不合理用药,定期汇总不合理用药信息,分析发生原因,评价干预成效,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消除药源性事故隐患,提高临床合理化用药水平。药学人员具备的药学配伍与相互作用、药物相容性及稳定性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可有效保证对医师处方或医嘱药学的审核能力,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汇总分析结果可为静配不合理用药审查软件数据的更新维护提供有效支持,凸显了药师在完善静配中心管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方面的重要性。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部门要主导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管体系,发挥作为静配中心的管理主体的专业优势,开展激素类药物、肠外营养制剂等专项药物临床应用评价的处方点评,形成与临床药师专注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指导小组专注门诊药物不合理用药点评分工明确的点评格局,确保静脉调配药品的质量安全,共建医院处方(医嘱)管理体系。通过成果共享,为医院合理用药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提供全面数据支持。发挥临床药师在指导合理化用药方面的专业优势,帮助临床医师了解药品应用相关知识,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用药信息和咨询服务。发现临床用药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为临床医师选择用药提供合理化建议。同时,临床药师也负担对住院患者合理用药宣教,药品使用疗效追踪评价和出院患者用药随访等工作职责。药学部门要把临床药师队伍建设作为引领医院药学学科发展的突破点,通过学科建设培养工作素养、服务意识“双强”人才,继而通过人才的传帮带,提升药师队伍整体业务水平,提升药学服务档次。在医院医务科协调下制定适应科室需要的临床药师下临床制度等,使人才培养和学科筹备同行,可探索在内分泌、心血管和消化内科等专科配备临床药师,经过专科系统培训的药师在指导药物合理应用、避免潜在致害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发挥专业特长,为临床医师做好参谋。对初下临床的药师提出规范性工作要求和阶段性工作目标,要求临床药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多倾听临床医师诊疗方案,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指导性意见,通过工作磨合,逐渐发挥药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有作用。审度临床医疗需要,逐步建立更加细分的学科药师队伍,将临床药师专业优势与临床安全合理用药需求对接,形成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诊疗常态化机制,让临床药师成为不可或缺、临床医师倚重的存在,形成医院药学发展和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双赢的局面。

3小结

以上对与医院药学发展潮流相顺应的体现药学技术含量的各项重点工作在全院药学整体性发展方面做了思路梳理,以期为打造符合三级医院药事建设标准的管理生态尽早布局,为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信息系统建设打下良好基础。药事服务费的设立作为优化医疗机构收费体系措施之一[1],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药品零差率时代医院经济损失,体现了药师劳务价值。医疗机构推动“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药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为基层药师搭建发挥专业能力的平台,启发他们认识药学发展新格局,探索药事管理(监督)和药学技术服务(践行)各方面的成熟的运作经验,实现为临床科室提供药学服务,为医院整体发展添砖加瓦的目标。

医院中药师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 医院药师;药学服务

Abstract Centering on the patient, developing pharmaceutical care and providing high-quality pharmaceutical care constitute the focal point of pharmaceutical work. As a brand new and advanced form of service, pharmaceutical care is also the goal of pharmacists' work which is to develop the pharmaceutical care with the pharmacist playing the guiding role while giving full priority to patients. In light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harmaceutical care and its service quality, this article touches generally on the shift of the focus of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work.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hospital pharmaceutical work will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promoting the status of hospital pharmacists and create greater social values.

Key words hospital pharmacist;pharmaceutical care

医院药学工作是当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为该学科的形成只有二三十年,其内涵和学科领域的界定、学术研究的范围均需进一步完善[1]。充分发挥医院药学的特点开展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师的唯一出路[2,3]。

最近几年,由“由药师主导的,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概念的引入,强化了医院药学向病人方向的学科渗透,逐步形成现代医院药学格局。药学服务又称药学监护、药学关注、药学保健等,它是现代药学工作的重要理念,同时也是医院药学发展的主要方向。药学服务是现代医院药学的关注重点,但面临很多困难。有许多药学服务的内容本来就是医生和护士的传统职责,甚至比较有特点的血药浓度监测,也可以落点在“技”,由检验科代劳,再由医生根据结果调整用药方案(而不必非要药师调整)。因此在医院中,将药学服务的职业定位,必须找到药学服务内容中医、护、技职业不可替代的职业功能特点。

1现代医院药学的形成

“药学服务”概念的引入,强调了医院药师对患者的直接服务,逐步形成现代医院药学格局。药学服务是现代医院药学的关注重点,但医院药师面临3个难题:

1.1合理用药不仅仅涉及“患者”的处方、制药、调剂,还应该涵盖对“患者”的观察、检查和诊断,一个学化学出身、没有处方权的临床药师是否应该“回炉”以获取处方权?

1.2 理想的临床药师应定位为懂医的药师,还是懂药的医师?在临床药师(药疗医生)的培养方面,大量吸纳医生可能较培养药师更为有效。

1.3 “临床药学”是分业后在学科交叉部位的新生专业,还是全部医院药学的专业方向?药学服务是一个全新的、更为先进的服务形式。对药学服务的实施有必要动态地考虑到医疗服务大环境的变化,考虑到医院传统要素的改变和新颖的、与药学服务相配套的健康服务形式的产生,考虑应该在什么样的医疗服务环境下开展“由药师主导的、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

当前,医院药师在和临床加强沟通的同时,仍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做好药品保障和开发医院制剂上动脑筋、下苦功。在现代医院药学格局中,医院制剂、处方设计和药品保障依然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4]。

2 新时期医院药师的特点及其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的医院药师是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主体[1]。但从接受的教育程度来看,医院药师中大、中专毕业生所占比例较大,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药师人数有限,加之药学课程设置的不尽合理和继续教育的非制度化等诸多原因,我国医院药师群体素质落后于发达国家。另外我国重医轻药现象较严重,医院药师在医疗事业中一直默默无闻地站在医护人员身后,处于医疗服务的辅助地位,主要承担着药品采购、调配等事务性工作,忽视了医院药师的专业内涵,淡化了其技术价值,因此药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素质很难得到提高[5,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院药学的工作重点也在不断的转变,以走向临床、服务患者为宗旨、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为目的的全程化药学服务模式已成为新世纪医院药学发展的主要方向[7,8]。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Minnesota大学药学院的Hepler和Strand教授提出了“Pharmaceutical Care”(PC,药学服务,药学监护)的概念,全新诠释了现代医院药学在医疗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医院药师面临的历史责任和素质要求,引起了全世界药学界广泛的关注,医院药学开始从“以药品为中心”传统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新型模式转变,这标志着医院药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医院实行药学保健模式,是对医院药剂科的整个业务,尤其是药师职业,进行重新设计。传统的医院药剂科工作直接对象是药品制剂,基本功能是满足临床医疗对药品的需求。 药学保健要求药剂科工作的直接对象是病人,基本功能是通过药师直接向病人提供称职和负责的药物治疗,保证获得预期的用药结果,进而改善病人的相关生存质量(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OOL), 满足病人对降低治疗成本、提高药物治疗质量的要求。

药学保健与传统医院药学服务模式有本质区别,关键在于药师承担的责任不同。传统的医院药学服务模式中,药师一方面对保管、制备和调配的药品制剂质量负责,另一方面对调配处方药品的准确性负责,即直接对医生负责。在药学保健中,药师直接对病人负责,对病人委托的药物治疗过程和结果负责。 药师有固定的病区和病人,面对面接触病人,直接参与病人药物治疗方案的指定、实施、监控和结果评价,与医生一道负责与病人用药有关的一切事物,并对药物治疗结果负有法定的责任。

药学服务的新模式要求药师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特长,为病人提供全程化的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努力使药物治疗安全、有效与经济。2001年1月,我国卫生部与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制定、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也明确规定医院药学部门必须从传统的药品供应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技术服务模式转变。该规定要求药学部门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临床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对重点患者实施治疗药物监测,指导合理用药;收集药物安全性和疗效等信息,建立药学信息系统,提供用药咨询服务。医院药学新的发展机遇对药师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医院药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适应新时期医院药学的发展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成为药学教育家和药事管理专家们一直热烈探讨和研究的领域[9]。

医院的药学服务要靠药师来完成,药师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医院药师应依据其工作环境和职业特点,把精力、人力物力投入到药学服务中去。目前医院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对药学部门重要性尚认识不足,对药学部门提出的一些正确意见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及研究。因此医院的药学服务跟不上形式的发展,不能根据本身的特点开创有特色的药学服务模式,对一些新出台的药事法规未能完整的贯彻执行,没有看到技术性药学服务的前景[10]。

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医药法规也日趋完善,医药分工更明确、细致、使药学这一专业显现其独立性、重要性。“由药师主导的,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得以开展[11,12,13]。《处方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对医院药师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在门诊药师的工作以核对和发药为主。新的《办法》强调了医师与药师的分工,即医师掌握处方权,药师掌握调剂权。从事处方调剂的人员必须是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办法》从法律高度赋予药师调剂权和相应职责。由于历史和体制上的原因,医院药师与临床实践脱节。大部分药师缺乏临床用药经验,对药品的使用也仅是从说明书或医生所开出的处方了解,对于深层次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配伍禁忌、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等较少了解。所以,要深入开展药学服务,药师们还必须进行长时间的知识积累。根据药师的总体现状,专家门认为对药师进行定期的临床培训(一年或半年)是有助于提高药师的素质的,但药剂科工作繁忙,不可能一下子抽调过多的人力,只有采取逐步轮训的方法,先让一些基础扎实的骨干到临床实践,总结出经验后再带教后来者,使药师逐步了解、适应临床工作,使药学服务能不断向临床扩展。

优良的药学服务其关键是药师们的专业素质,但也离不开成熟的服务理念。药学服务的对象是病人,因此药师们在提供药学服务的时候应更人性化,“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应贯穿于整个药学服务的全过程,必须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因此应重视医院药师人文素质的提高[14,15]。现代的药学服务与过去药学工作的最大区别在于药学服务应主动地去适应患者的需求而不是让患者来适应我们的工作。我们应想方设法使患者得到更全面、更便利的药学服务。新《办法》强调药师有责任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用药交待与指导,否则就是失职。可见药师与患者的沟通技能已成为当今药师的必备素质之一。这样对营造一个良好的服务氛围有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药学服务必然从过去以“药品”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移。因此,医院药学应该具有兼容的气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医院药师也只有具备独立的性格,高瞻远瞩,充分认识到深入开展全程化药学服务的重要性及光明前景,坚定信念,自强不息,与时俱进,才能找到自己的真正定位[13,16],为药学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周济中.培养医院药师的根本出路在于药学教育的改革[J].中国药学杂志,1993,28(9):5578.

[2] 朱红.新形势下医药学工作重点转变的思考.药学实践杂志,2004;22(1):42-44

[3] 许福高.新形势下医院药学工作的思考.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4;12(2):56

[4] 张宜,汤韧.医院药学的格局演变和医院药师的定位.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2):175

[5] 杨世民,张建怀.陕西省30所医院药师工作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1992,3(4):156.

[6] 马秀,徐新元.重视对医院药师的培养[J].中医药管理杂志,1998,8(4):2930.

[7] Help CD,Strand LM.Opportuni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pharmaceutical care[J].Am J Hosp

Pharm,1990,47:533

[8] The Editor. Pharmaceutical care:The Minnesota mode[J].Pharm J,1997,258:899.

[9]刘悦秋.努力开展继续教育提高医药人员素质[J].继续教育研究,2003,(4):157.

[10] 张美怡,罗颂武.医院药师在现代药学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广东药学,2005,1(15):57.

[11] 余自成,王宏图,张楠森.我国药学监护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国药学杂志,2004;39:67

[12] 吕波.医院药学工作方向探讨.中华新医学,2004;6(8):111-112

[13] 沈爱宗,陈飞虎,徐文科.试谈我国医院药学服务模式的发展.安徽医药,2004;8(1):64-66.

[14] 余白蓉.医院药学的发展关键在于药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1999,12(4):69.

医院中药师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 三甲;中药部门;药事管理规范;探讨

我院现为深圳东部最大型的综合医疗机构,因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和外来人口极具膨胀,正积极创建三级甲等医院满足当地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

2006年来,为进一步加强中药管理,深圳市卫生局制定了《深圳市医疗机构“放心中药房”Ⅱ期建设评估标准》,我院已于2009年第一批顺利通过了该项评审。在医院创三甲的过程中,对已通过深圳放心中药房Ⅱ期建设评估的中药部门同样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药剂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对中药部门建设标准管理内容进行规范化、具体化、细致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持续的改进,对我院中药药事发展有了较大的促进。

本文对我院中药药事管理规范的确立和执行改进进行了探讨,希望文中提出的部分建议能为医疗机构中药部门的管理和建设提供些有益的借鉴。

1药事管理规范来源《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以下简称为基本标准)、《广东省医院等级标准与评价细则(三级综合医院)》(以下简称为分级标准)、《深圳市医疗机构“放心中药房”Ⅱ期建设评估标准》(以下简称为放心中药房标准)、《深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参考正在修订并即将颁布《广东省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组织工作规范(征求意见稿)》、《广东省综合医院药学部门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广东省医疗机构临床药师工作规范》、《广东省医疗机构药房建设规范》、《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库建设规范》等多个规范。

在前三项规范标准对三级综合医院中药药事的基本要求基础上,我科参照其余规范内容补充整理,最终制定出一套符合我院实际的中药药事管理规范,主要项目和内容分为:(1)中药行政和分级管理;(2)场地设施管理;(3)药品质量管理;(4)处方管理;(5)中药临床药学与科教工作。

2中药药事管理规范项目内容与持续改进措施

2.1中药行政和分级管理(见表一)

表一中药行政和分级管理标准

基本标准 分级标准 放心中药房标准 我院管理规范

部门设置 中药饮片调剂组

中成药调剂组

库房采购组 无具体要求 中药房、中药煎药室、中药库、中药炮制室、中药制剂室 药学部的中药科:中药房、

中药煎药室、中药库

药学部门分管中药的负责人任职资格 副主任中药师以上 副主任中药师以上 副主任中药师以上 副主任中药师以上

小组组长 主管中药师以上 调剂室负责人应具有主管药师以上职称 无具体要求 主管中药师以上

调剂、制剂、药库技术岗位 中药专业技术人员 中药专业技术人员 中药专业技术人员 中药专业专科或以上学历;取得药师或以上专业职称

处方审核、发药核对 调剂复核人员应具有主管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药学专业技术工作 配备与其任务相适应的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 药师任职资格

药品咨询、临床药师、不良反应监测 无具体规定 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药学专业技术工作 无具体规定 药学本科或以上学历 主管药师或以上专业职称

采购人员 库房采购组负责人应具备主管中药师以上 无具体规定 中药士以上 库房采购组负责人主管中药师以上;采购员药士以上

饮片质量验收人 中级以上职称 无具体规定 无具体要求 中级以上职称

煎药室人员 中药师负责;煎药人员为中药学专业人员或经培训取得相应资格 无具体规定 中药师(士)负责;

煎药人员具备上岗证 中药师负责;

煎药人员具备上岗证

技术人员结构 三级医院中药房专科以上学历的中药人员不低于50% 综合医院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不低于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8%;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应≥30% 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不低于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8%;专科以上≥50%;本科以上≥30%;全部具备上岗资格。

临床药学部门 有条件的医院应有中药临床药学人员 无具体规定 鼓励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 设置一名以上中药临床药学人员

药事管理委员会 无具体规定 无具体规定 有中药技术人员参与 有中药技术人员参与

由表一可见,三个管理规范标准的要求各有内容,综合汇总后制定我院规范,根据我院中药部门现状,提出改进措施建议如下:

部门设置:1. 中药房应由药剂部门统一管理,成立中药科,下设中药饮片调剂组、中成药调剂组、库房采购组。我院现有中药饮片调剂组、库房采购组,无中成药调剂组,中药调剂归于西药调剂组管理,极不合理。整改中包括申请必要的中成药调剂场地和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满足成立中成药调剂组需要。2. 至少设有中药饮片库房、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库房、中成药调剂室、周转库、中药煎药室,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置中药制剂室。我院已符合相关要求,在现有制剂室条件完备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中药制剂的申报工作。

中药部门负责人:应为高级职业技术人员,学科带头人。我院现为中级专业人员,不符合三个标准的规定,为保证管理质量,需要新的人事任命。

中药药学人员配备:结合多个标准的要求,调整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不低于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8%,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中药人员不低于50%,本科以上学历的≥30%,全部具备上岗资格。我院中药人员现有技术人员全部具备上岗资格,占药学人员比例为22.4%不达标,专科以上达61.5%符合标准,本科以上9%远远不符合要求,需申请符合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配备。

调剂人员:应由中药师以上人员审核处方。我院已满足此项要求。

采购人员:根据三项要求,将我院库房采购组负责人规定为主管中药师以上,采购员药士以上。可满足该标准。

中药煎药室:由中药师以上人员负责,煎药人员经过本机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已符合该标准。

临床药学部门:我院已设置一名以上中药临床药学人员,参与临床会诊、门急诊处方的日常点评工作和社康中药药剂检查等工作。

药事管理委员会:已更名为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我院已符合相关要求。

2.2场地设备管理(见表二)

表二场地设备管理标准

基本标准 分级标准 放心中药房标准 我院管理规范

调剂室面积 不低于80 m2 不得少于100 m2(含二级库),日饮片处方数超过100张时,每增加20张处方应该增加6 m2 中药房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 中药房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并配备相应的除尘设备

药品品种 常用中药饮片500种 800床位以上的医院中成药品规数≤300种 药品供应品种满足>95%临床需要 常用中药饮片500种;

中成药品规数≤300种;

满足>95%临床需要

调剂室设备 药斗、调剂台、电子秤、小型粉碎机、冷藏柜、新风除尘设备、药戥、铜缸、贵重药品柜、空调、计算机、打印机、小型切片机、小型炒药机、小型煅炉烘干机、消毒锅、标准筛 无具体要求 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参照国家基本标准要求

储存设备 除湿机、通风设备、冷藏柜或冷库、药架 无具体要求 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参照国家基本标准要求

中成药调剂室 面积不低于60 m2

药架(药品柜)、贵重药品柜、冷藏柜 无具体规定 中药房面积按《深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范》和《中药处方和调剂规范》执行 面积不低于60 m2

药架(药品柜)、贵重药品柜、冷藏柜

中成药仓库 无具体规定 无具体规定 中药库总面积不少于200 m2 中药库总面积不少于200 m2

中草药库 无具体规定 中西药库总面积面积不得低于350 m2 中药库总面积不少于200 m2 总面积不少于50 m2

煎药室 煎药机、包装机、冷藏柜 无具体规定 煎药间、清洗间、冰箱、

量杯、过滤器、计时器、储药器、药瓶器 煎药机、包装机、冷藏柜、煎药间、清洗间、冰箱、

量杯、过滤器、计时器、储药器、药瓶器

《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库建设规范》内容:中药房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中草药库总面积不少于50 m2,,并配备相应的除尘设备。开展TPM、临床药学等其它业务的,应按要求另行设置。

中药调剂室:我院饮片调剂室面积只有100m2,无法到达标准,需申请必要场地。常用中药饮片为300多种不达标;需配备小型粉碎机、小型切片机、小型炒药机、小型煅炉烘干机、消毒锅、标准筛等设备。中成药现归西药调剂组管理,无单独调剂室,不合理。

中药仓库:中药库总面积不少于200 m2,不达标;中成药属西药库管理,不合理,需单独设立。其余符合相关规定。

煎药室:符合相关规定。

2.3药品质量管理(见表三)

表三药品质量管理标准

基本标准 分级标准 放心中药房标准 我院管理规范

规章制度 人员岗位责任制、药品采购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在职教育培训制度等 无具体制度

项目要求 中药药事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药品(中药)采购工作制度、中药库工作制度、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医疗用毒性中药管理制度、中药品管理制度、各级中药专业人员岗位责任制制度、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制度、设备使用、维修保养制度等 参照放心中药房标准

中药调剂 严格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的医院中药调剂规程、等中药技术操作规程和管理规范 1.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管理制度健全,质量管理记录完整。

2.饮片贮存符合要求,无串斗或霉变,虫蛀等不合格药材。

3.饮片质量,称量符合规定,每剂误差≤±5%。(抽查5剂中药饮片方剂) 1.中药饮片调剂等候时间≤20分钟

2.应向病人提供药品价格清单

3. 正确使用合格的计量器具,中药饮片应一秤一药,不得以手代称,应当以等量递减的方法准确调配。调剂重量误差〈±5%〉

4. 调剂复核率100%

5. 调剂室标识明显,药价表、调剂标准规范和工作制度要上墙,设有用药知识宣传栏;中药包装符合有关要求

6.调剂室内无伪、劣药(包括中药饮片霉变、虫蛀、结串、走油等),如有发现应及时退回药库并记载,中药饮片调剂室内无串斗和落地药品

7. 协定处方应经药事委员会审核同意并备案。

8. 毒麻药品、贵重药品管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毒麻处方合格率100%。

9. 有差错事故登记、原因分析、处理意见

10. 调剂人员必须衣帽整洁、文明热情,操作迅速、熟练、准确

11. 建立院内外医、患监督组织,定期、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监督、评议活动 参照放心中药房标准。增加每月盘存金额不超过库存金额的±0.5%

中药采购 严格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的医院中药调剂规程、等中药技术操作规程和管理规范 1.有药品采购,验收,贮存,配发管理制度和流程,记录完整,准确。

2. 有药品召回制度。 1.以用药目录为依据,购药计划经中药分管主任审批

2. 在确保药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从证照齐全的企业购进药品;购的中成药必须有生产厂家、正式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日期的合格药品,采购进口药口必须提供有关文件

3. 采购人员建立工作日志,记录每次采购工作情况,日记内容应至少包括:日期、药品名称、来源地、数量、采购人;妥善保管每次采购计划和审批手续

4. 采购药品实行进药单位、购入品种与数量、购入各品种价格“三公开”,并每季度向药事委员会备案,年终有书面总结

5. 药品采购实行采购、质量验收、药品付款“三分离”管理制度,单位药事委员会行使对药品采购的监督权,建立药品购销记录制度与客户档案

6. 采购中药材、饮片必须遵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饮片包装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与调剂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以放心中药房标准为具体执行标准

中药库房 严格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的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管理规范等中药技术操作规程和管理规范 1.批分装应有专用区域,制定有药品分装制度和操作规程,分装记录齐全,有核对清场记录。开封后存放的药品管理规范,在有效期内的保存期不得超过半年

2.建立药事应急管理制度和预案,药库和调剂室有库存药品实时管理系统,有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处方用药技术支持系统 1.供应品种(含炮制品),满足>95%临床需要;

2.差错率<1%

3. 库存药品保管完好率中成药、饮片95%(金额)

3. 药品报损率:中成药 <0.5%,饮片<1%(金额)

4. 库存药品应帐物相符,中成药应达100%,饮片实重±5%

5. 建立提前向临床通报库存药品有效期并及时指导用药制度

6. 强化药库规章制度管理

7. 药品存放要求:分类定位,整齐有序

8. 强化药品质量验收制度,严把质量关 以放心中药房标准为具体执行标准。增加中药饮片逐步实行按批号管理

中药煎药 严格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的 医院中药煎药规范等中药技术操作规程和管理规范 设置有煎药室的医院,应建立煎药质量管理制度和煎药操作规程;中药煎药人员经过本机构培训考核,特证上岗;有质量管理制度。 1.煎药操作规程:煎药室严格按医嘱和操作规程煎药,煎药器符合要求,煎煮过程准确无误;掌握一般药物煎药法和特殊药物的煎熬法

2. 质量、技术基本要求:药渣煎透度合格率≥90%,实地抽查10剂药渣,不达90%以上不得分;药汁浓度合格率≥90%,地抽查10剂药液,低于90%不得分;住院病人对中药汤剂质量满意度≥93%,病房询问10位住院病人,满意度90%以下不得分

3. 掌握煎药的注意事项:领药、煎药、装药、送药时要认真核对与复写的原始处方(或清单)是否相符;煎药时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煮焦;注意另包药的投下时间和煎煮方法,不按医嘱煎煮不得分;内服药与外用药应用不同颜色或形状的容器严格区分和标示;煎好的药液一定要装入经过清洗和高温消毒的容器,严防污染;药渣保存24小时备查

4. 管理制度:煎药室归中药部门管理;每月召开一次煎药人员会议,分析煎药质量情况,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并做好记录;药剂部门指定一名中药师(士)负责煎药室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工作;煎药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建立煎药人员每半年体检档案,无传染病者上岗;健全卫生管理制度,煎药人员煎药前保持手的清洁并穿戴专用工作衣帽;依情况制定《煎药室工作制度》、《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并张贴上墙;住院病人的煎药剂附有复写的原始处方,煎药人员认真做好核对、签收、登记、送药工作;护士领取煎药要经复核、登记、签收,新入院和急重病人的药剂应即领、即煎、即送(取),并有制度、记录;传染病人用过的盛药器须经高温消毒,传染病房盛药器与普通病房分开;加强煎药的质控和监测工作,至少每月一次对煎药工作进行评估、检查,征求医护人员和住院病人意见;建立业务指导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药剂科主管煎药人员的负责人有半年业务总结、考核和评价。 以放心中药房标准为具体执行规范

中药部门应选择有信义的供货单位[1],坚持从合法的、规模大的GSP达标的药材公司或GMP达标的饮片加工厂作为主渠道购入中药饮片,从源头保证药品质量。

2.4 处方管理(见表四)

表四处方管理标准

基本标准 分级标准 放心中药房标准 我院管理规范

审核处方人员 无具体规定 中级以上职称 按《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和调剂规范》执行 中级以上职称

处方管理标准 无具体规定 《处方管理办法》 《处方管理办法》

《中药处方和调剂规范》 《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成药临床用药指导原则》

处方点评要求 无具体规定 1)处方点评专家组和处方点评工作小组由医院医疗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2)有条件的医院应当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处方点评系统,逐步实现与医院信息系统的联网与信息共享。

3)点评实例:月度门诊处方点评情况报告;月度病历评价情况报告。

4)点评范围:医院所有有处方权的医生所开的处方(包括医嘱单);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评价。

5)点评指标: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平均每张处方金额;合理处方百分率

6)点评结果: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用药不适宜,超常等三类处方)

7)对中药饮片处方,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单独评价,重点是配伍和超剂量用药处方的评价。 符合《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和调剂规范》的规定 以分级标准为具体执行规范

表四可见,处方点评要求在分级医院评审标准中较为详尽,依据此标准,我院中药方面制定点评中成药处方为主的标准,主管以上中药师每月参加药剂科和医务科共同组织的门急诊处方常规点评工作,点评结果每季度及时在院内网络公布,奖惩分明。中药饮片点评以调剂部门审核为主,将按规范要求以每季度单独点评的方式进行。

2.5中药临床药学与科教工作(见表五)

表五中药临床药学与科教工作

基本标准 分级标准 放心中药房标准 我院管理规范

继续教育 无具体规定,要求有在职教育培训制度 三基教育和专业培训≥6次/年,考核成绩合格 符合卫生技术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达标要求 专业培训每年≥6次;

三基考核每年≥1次;

中级以上人员每年继教总学分≥25分;

初级人员每年继教总学分≥20分或90学时。

中药临床药学 有条件的医院应有临床药学人员 无中药临床药师的具体要求 鼓励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 鼓励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

科研 无具体规定 无具体规定 要求医疗机构创造条件支持中药学研究工作 科教奖励

专利、学术论文 无具体规定 无具体规定 加分项目 科教奖励

继续教育:每年100%完成达标任务。

中药临床药学:积极引进中药临床药师,鼓励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

科研:积极鼓励科室技术人员申报,科教奖励,并在人员、时间、设备等各方面提供便利和必要条件。

专利、学术论文:科教奖励。

3讨论

3.1多个标准规范各有侧重,综合这些规范内容的大小细节部分,可以让中药部门在各个环节有依可循做到最佳。

3.2本院中药房建设标准的制定,也为本部门在场地设施、人员配备、临床医疗质量服务方面都有加强,一定的人员素质和配备是工作质量的前期保证。多个标准关于中药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数和比例均无具体要求,笔者查阅文献[2]后认为,根据卫生部关于《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的通知((78)卫医字第1689号),一般综合医院的中药药剂人员按中医师: 中药技术人员= 1∶1.5~2.0的设置的提法较为适宜。

3.3目前医院处方点评普遍侧重西药方面,对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处方的点评,与西药处方相比,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应大力推进中药部门信息化管理,优化电子处方系统,避免管理上的漏洞。[3]

3.4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目前仍以西药为主,对中药临床学的开展还属于鼓励加分阶段。目前,加大对中药处方特别是中成药门急诊处方、病历分析监控、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等,可以作为中药临床质量监控的日常项目来开展。

3.5因人员、设备条件等因素,中医药科研学术活动在基层综合医疗机构普遍薄弱,如何大力开展科教工作仍是道难题。

参考文献

[1] 相聪坤. 三级甲等中医院中药房的质量管理探讨[J]. 临床合理用药,2009,2(18):116.

医院中药师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医院药学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R9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09-0052-04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a system for the review of outpatient pharmacy prescription

YE Yanrong*, SHEN Yun, DAI Peifa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work of prescription review by establishment of an information system of prescription review. Methods: The modules for general and special review of prescription were made in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 Results: The efficiency of prescription review was improved with the addition of system modules and the ratio of qualified prescription was increased by combination of prescription intervention. Conclusi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for prescription review can make the review work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the prescription and the monitoring of the irrational drug use. Prescription review information system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tool for daily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ervices and is very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in hospital.

KEY WORDS prescription review; rational drug use; hospital pharmacy information system

原卫生部先后发布的《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及转发的《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等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处方点评的方式方法,并为具体的点评工作提供了参考样例。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近几年我院在2009年逐渐建立起的处方点评信息化系统[1]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完成了一般点评与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的程序的信息化建设,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作一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 机构的设置与人员职责

医院成立处方点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监控管理处方质量情况。门诊药房选派6名主管药师负责具体的处方点评工作。其中1人负责一般点评工作,另5人负责专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每月将依据点评结果出具分析报告,并针对不合理用药现象给出书面意见。书面分析报告以及意见将被上报给门急诊部办公室,由其发送给各相关科室主任,各科主任将审核处方点评小组意见,并提出临床专业意见。门急诊部办公室根据上述双方的意见作出奖惩决定,对处方医师提出的不同意见进行讨论并作出答复,并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相关科室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指标。

1.2 制定制度规范流程

根据相关法规制定了《处方点评制度》、《处方点评实施细则》以及《处方点评干预制度》。在药师调剂审方时即对发现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通过电话联系医师,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及时的处理。而处方点评的结果也将作为药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不断培训新发现的不合理处方情况,使调剂药师在处方审核时能够有的放矢,从而达成了处方点评指导处方干预,处方干预改善处方点评结果的良性循环。

1.3 程序的制作与优化

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Delphi、Microsoft Visual Studio在Windows 7环境中开发,并直接嵌入医院HIS系统。现已完成了一般点评、专项点评汇总以及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程序的制作,并按照《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中的格式编写其他各类专项点评程序模块。

1.4 “门诊处方点评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1.4.1 一般处方点评

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以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相关规定,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运用信息化管理建立一般处方点评程序后(图1),在填报《处方点评工作表》时,只需选取处方日期,点击“查询”便会随机抽取处方,再按下方处方内容判断其合理性,如为不合理处方则需填写相应的存在问题代码。完成一般点评后点击“保存”即可完成。

1.4.2 抗菌药物专项点评

按2011至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的要求由信息科完成处方的随机抽取。抽取的处方被平均分配给药剂科处方点评小组的成员。处方点评小组成员打开“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信息化操作界面”(图2),按下方处方内容判断其合理性,如为不合理处方则需勾选相应的存在问题代码并填写不合理原因。完成抗菌药物专项评后点击“分析”,即可按点评结果自动生成《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原因分析》报表(图3),汇总显示点评结果。再按照“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的要求制作了“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科室排名表”与“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医师排名表”定期上报门急诊部办公室,以便其进行公示。

2 结果

从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门诊药房利用“处方点评信息管理系统”共抽查了100 320张门诊处方(表1),其中,判断为不合理的抗菌药物处方数为13 715张,平均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率达86.33%,且处方合格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通过院内公示点评结果与通报医师进行处方整改与处罚扣奖等措施,使点评工作起到了提高处方质量,监控不合理用药的积极作用。经数据分析,我院门诊药房使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内容主要集中在适应证不适应与用法、用量不适宜上,占不合理处方总数的70%~80%,而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合格率总体低于单用1种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这也是日后工作改进的重点内容。

3 讨论

处方点评工作如果能实现信息化管理,将很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能够对用药过程中医师、药师、护士的工作质量作出综合考评,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护患者的用药利益,充分、合理使用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2]。与传统纯手工模式相比,“处方点评信息管理系统”优势突出:查询便捷、迅速;样本量大、准确度高;数据均可导出,节省输入时间,杜绝输入差错;数据可筛选排序、易于分析以及发现问题;可随时调整统计内容,灵活性高、可塑性强等[1]。而这些优势带来的改善都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

利用“处方点评信息管理系统”能将所有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能制作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教学课件,也可按药理分类查询它们的不合理应用情况。现阶段门诊药房已经使用处方点评结果汇总制作了多份培训资料作为部门内业务技能继续教育的教材,通过对审方药师的不断培训,为其指明了不合理处方干预的方向。从而达到了处方点评指导处方干预方向,处方干预改善处方点评结果的良性循环。

随着《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的不断推广,各类处方专项点评的抽样方法、点评内容将更加规范统一。根据其内容编写的各类专项点评程序模块将作为近阶段我院门诊药房处方点评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相信通过自身实践,定能使用好这个信息化工具使本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综合能力再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使点评工作能真正起到监控不合理用药的作用。

参考文献

医院中药师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药学工作;药学服务模式;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2016)02-0291-02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药学工作现已发展成为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工作模式。药学服务也已成为新世纪初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医院的药学工作,药学服务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医疗服务形式,药学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与医院的社会形象紧密相连,并且药学服务的质量的好坏也与医疗纠纷、医患矛盾的产生存在息息相关。因而,做好药学服务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而且还可以完善药学工作中的服务体系[1]。所以,在药学工作中,对于医务工作者而言,不仅要掌握各种药学服务模式,针对于各项药学服务模式所发挥的作用也要熟知。并且,在不断提高药学工作中药学服务的水平以及质量,最大限度的发挥药学服务模式的作用的过程中,需要以医院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而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以四川省安岳县第三人民医院的患者为例,选择2013年8~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107例,女93例。同时,在2014年8~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同样为男107例,女93例。比较采取药学服务模式前后的患者以及药师的配合及纠纷的发生状况。

1.2方法

以收集的医院的药学工作中,所采取的药学服务模式,锁定医院中的200个长期需要进行长期进行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在药学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的观察和分析,与之前未采取药学服务模式的同时段的患者,在患者和药师配合以及医疗纠纷等状况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在药学工作中,药学服务模式的重要作用。

2.结果

通过比较采取药学服务模式前后的2013年、2014年同时期的三个月的200名的患者与药师之间的配合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状况,分析得出的在药学工作中,药学服务模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药师合理用药、预防医疗纠纷、提高药师的业务水平等方面。

2.1促进药师合理用药

在药学工作中,采用药学服务的多种模式,对于药师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药学服务中,采用药学服务模式,可以促使药师在药学服务的过程以及在对于患者配药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向使用药物的患者将药物的特性、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食用后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还有使用药物的禁忌事项讲解清楚,进一步可以避免由于乱食乱用以及食用不同药物之间发生的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不良反应以及毒副作用。同时,对于以后药物的合理化的应用的信息的监测以及收集提供较为珍贵并且有用的依据。

2.2预防医疗纠纷

在现当代的社会中,患者与医院以及医务工作者之间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最为常见的是: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在救治中存在收到的药物处方不正确或者发现药物使用以及服用剂量指示不明,又或者存在部分药物的收费不清,在这些种种的情况下,如果配药的药师不能够患者进行及时而又良好的沟通,那么在患者与药师之间就存在了矛盾,如果不能及时化解这些矛盾,那么就十分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然而,在药学工作中,采用了多种模式的药学服务之后,药师可以与患者进行直截了当的交流,对于患者在药物服用剂量、药物药性以及服用后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等方面存在的疑问进行直接的解释和讲解。对于药物价格方面的问题,药师可以对患者存在的疑虑进行一一解答,从而进一步缓解患者与医院医务工作者之间存在的潜在的矛盾,不断的缓和医患关系,尽量避免医疗纠纷等的不良事故的发生。

2.3提高药师的业务水平

在医院中的药学工作中,采用多种药学服务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药师的工作性质就由之前的只是单纯提供供应服务转化为技术服务。并且,药师的工作对象也由单纯的药物、药品转变为需要接受治疗和服用药物的患者,工作对象的转变使得药师的工作面对不同的患者,将之前建立的传统的服务观念转变过来,与患者之间可以进行简单明确而又直截了当的沟通,真正把患者作为药学服务的主体,保证患者在进行药物服用以及药效的情况咨询时得到明确的结果,针对于不同的病症开出适用于不同患者的药方,并且与患者之间开展恰当的交流和沟通。所以说,药学服务的开展对于药师的专业素养以及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通过开展药学服务,进一步提高了药师的业务水平。

3.结论

在药学工作中,药学服务是这一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并且,药学服务质量的好坏以及药学服务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对于药学工作中,药师要充分认识到药学服务的重要性,将药学服务在进药师合理用药、预防医疗纠纷、提高药师的业务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在医院的药学工作中,药学服务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药学工作中,只有真正掌握药学服务的模式,不断提高药学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才能将药学服务模式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避免在工作中的不必要的纠纷[2,3]。同时,要明确采用多种药学服务模式之后,药师的工作对象由简单的药物向患者之间的转变,将之前建立的传统的服务观念转变过来,与患者之间可以进行简单明确而又直截了当的沟通,真正把患者作为药学服务的主体,保证患者在进行药物服用以及药效的情况咨询时得到明确的结果。从而为药学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及药学服务模式的改善提供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匡增全.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业,2014,23(1):65-66.

[2]唐荣福.如何开展药师工作[J].医药导报,2012,21(8):475.

医院中药师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药师; 药学信息服务; 基层医院

        药学信息服务是指医师或药师进行药学信息的收集、保管、整理、评价、传递、提供和利用等所有涉及药学信息活动,农村医院药学信息服务是一种将信息化药学知识直接或间接地提供给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服务,它不仅是我国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药学信息服务的实践与延伸,药学信息服务的核心是合理用药,其最终目标是确保药物治疗获得预期的令人满意的结果,本人在支援农村医院的药学服务过程中发现,由于农村医院部分医务人员对医药相关知识认知存在缺陷,使得其在用药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合理。例如同种药品由于不同的商品名造成了重复用药,杀菌药与抗菌药合用造成药效下降;各种非甾体类止痛药一同用于同一患者(有时是达四种之多)等等的不合理用药频繁出现,因此通过向基层医药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药学信息,普及合理用药知识,指导他们在医疗过程中为患者选择科学,经济用药方案,达到保障并改善农村患者医疗质量的目的。

现将本人在支农过程中的药事活动,提供药学信息服务的一些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1 将支农身份忘记,视自己为主人

        1.1 在支农的第一天就发现由于农村药学专业人员缺乏,大部分工作人员不是专业的药学人员,他们的药学知识较贫乏,首先在药品的分类管理排放上就是很大的一个漏洞,这就是造成药品的混放成一局面,在这一局面下,药师主动及大胆地将他们的摆放顺序重新做了一大调整,内服、外用分类排放,使药品按性能分类摆放,这样就使得工作人员调剂方便化,同时也大大降低药品挤压过期的可能性。

        1.2 门诊药序由于面积较小,因此备有一临时库房,可是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较低,条件有限,使得药品杂乱地堆放一起,一走进库房都很让人头痛,作为一支农人员身知自己的职责,因此建议院长为药品设置架械,这样使得药品库房整洁整齐,药品按类摆放更是耳目一新,工作人员的心情及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

        2杜绝不合理处方的发放

        在基层医院药房工作人员专业性较低,因此对医师的不合理处方不能及时杜绝,很容易造成患者用药过程中的潜在危险,例如在门诊处方中常常有不同的患者由于因周身疼痛就诊,医师就把能止痛的药品一起开处方。如同一个处方上开有吲多美辛片、英太青、布洛芬缓释片、高乌甲素片、氯唑沙宗片等,这样患者就很容易造成重复用药及药源性疾病。

        3  提借药学信息指导,促进农村医院合理用药

医院中药师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药师; 药学信息服务; 基层医院

药学信息服务是指医师或药师进行药学信息的收集、保管、整理、评价、传递、提供和利用等所有涉及药学信息活动,农村医院药学信息服务是一种将信息化药学知识直接或间接地提供给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服务,它不仅是我国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药学信息服务的实践与延伸,药学信息服务的核心是合理用药,其最终目标是确保药物治疗获得预期的令人满意的结果,本人在支援农村医院的药学服务过程中发现,由于农村医院部分医务人员对医药相关知识认知存在缺陷,使得其在用药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合理。例如同种药品由于不同的商品名造成了重复用药,杀菌药与抗菌药合用造成药效下降;各种非甾体类止痛药一同用于同一患者(有时是达四种之多)等等的不合理用药频繁出现,因此通过向基层医药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药学信息,普及合理用药知识,指导他们在医疗过程中为患者选择科学,经济用药方案,达到保障并改善农村患者医疗质量的目的。

现将本人在支农过程中的药事活动,提供药学信息服务的一些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1 将支农身份忘记,视自己为主人

1.1 在支农的第一天就发现由于农村药学专业人员缺乏,大部分工作人员不是专业的药学人员,他们的药学知识较贫乏,首先在药品的分类管理排放上就是很大的一个漏洞,这就是造成药品的混放成一局面,在这一局面下,药师主动及大胆地将他们的摆放顺序重新做了一大调整,内服、外用分类排放,使药品按性能分类摆放,这样就使得工作人员调剂方便化,同时也大大降低药品挤压过期的可能性。

1.2 门诊药序由于面积较小,因此备有一临时库房,可是由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较低,条件有限,使得药品杂乱地堆放一起,一走进库房都很让人头痛,作为一支农人员身知自己的职责,因此建议院长为药品设置架械,这样使得药品库房整洁整齐,药品按类摆放更是耳目一新,工作人员的心情及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

2杜绝不合理处方的发放

在基层医院药房工作人员专业性较低,因此对医师的不合理处方不能及时杜绝,很容易造成患者用药过程中的潜在危险,例如在门诊处方中常常有不同的患者由于因周身疼痛就诊,医师就把能止痛的药品一起开处方。如同一个处方上开有吲多美辛片、英太青、布洛芬缓释片、高乌甲素片、氯唑沙宗片等,这样患者就很容易造成重复用药及药源性疾病。

3 提借药学信息指导,促进农村医院合理用药

医院中药师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基层医院;临床药师;临床药学服务;服务模式

我院是一家综合性的二级甲等医院,早期的药学服务工作主要是编写《药讯》,介绍药品的作用、用法和常见不良反应以及药品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很少涉足临床药学。近年来随着药学模式的转变,药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环境的变化,围绕合理用药这个核心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摸索找出一条我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模式与方法,确立医院药学发展的主攻方向是药学服务,强调药师走入临床提供药学服务。本文主要介绍我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1从事药学服务应具备的素质

1.1加强医药知识学习 临床医学知识的欠缺,是目前药师发挥作用的最大障碍,在深入临床实践中临床药师不仅要具备深厚扎实的药学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如《内科学》、《诊断学》、《循证医学》、《检验与临床》《病理生理学》等跨学科的医疗知识 。这样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查房、会诊、用药咨询等临床实践中才能融会贯通医药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同时把药学知识发挥到临床一线中更好地为医护人员及患者服务。

2. 沟通能力及技巧

1.2.1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职业技巧我院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来院就诊的少数民族农村患者占大多数,目前农村少数民族人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且汉语水平偏低,与其交流时一定要关心、同情、理解患者的疾苦,多使用安慰性语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药理作用及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1.2.2与医务人员交流的职业技巧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工作时,应谦虚谨慎、多看、多听、多学、多问,诚恳地向医护人员请教学习,从而建立起良性的医药护关系,有力地推动合理用药的开展。

2 我院临床药学服务模式

2.1开展用药咨询服务我院在门诊药房专设用药咨询窗口和咨询电话,由临床

药师负责解答患者及医护人员用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做好相应记录。包括:咨询日期、咨询人、联系方式、咨询内容、解答内容,方便患者及医护人员回访时查找记录及跟踪药物疗效。

2.2参与健康教育对公众进行健康教育是药学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在为患者的疾病提供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为患者及社区居民的健康提供服务。重点宣传合理用药基本知识,普及合理用药的理念和基本知识,提供用药依从性。

2.3开展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监测和报告制度我院建立了完善的ADR监测报

告体系,积极开展不良反应的宣传、监测和上报工作。并深入到临床各科室收集发生不良反应病例,指导其规范填写ADR报表,提高不良反应上报率。同时对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据患者当前病情及身体情况来评价用药风险,并及时向临床医师反馈信息,从而预防药源性疾病。

2.4每月随机抽查处方进行点评分析为认真落实《处方管理办法》中的规定

提高我院处方书写的完整性、规范性及合理用药情况,临床药师每月随机抽查门

诊处方100份,覆盖门诊各个科室。并将抽查结果上报至医教科,通过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提高了我院处方书写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

2.5每月抽查归档病历,了解临床各科室用药情况每月随机抽查我院归档病

历30份,覆盖临床各个科室,据病历记录中患者的既往病史、现病史、发病症状、

年龄、体征、各项检查报告和疾病轻重程度分析用药的合理性。重点监管抗菌药

物的临床应用有无明确指征,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无轻病重治、过

度用药或滥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并将抽查结果及时向临床科室反应,督促其改进

用药方案,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2.6 深入临床一线,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我院临床药师在深入临床服务过程中,

积极参与药物治疗过程,运用自身的专业特长和药物知识以及最新的药物信息,结合临床实际,参与患者用药,参与制定合理用药方案。

2.7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监管,并进行预警和动态管理为贯彻实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制定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抗菌药物3级医师处方权限。

2.8编写《药讯》,宣传合理用药每季度编写院内《药讯》向临床科室宣传新药信息、抗菌药物信息、ADR信息、医药动态、合理用药检查结果等,以促进药师与医护人员的相互交流学习。

2.9 参与编写“基本药物目录手册”我院临床药师协助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编写了我院“基本药物目录手册”,其中包括:药品的剂型、规格、价格,方便医师了解我院基本药品目录,从而选择更为有效、安全、适当、经济的药物进行临床治疗。

3工作体会

在院领导的重视和各学科支持及临床药师自身努力下,我院的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已具雏形,虽然帮助临床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但由于我院临床药学起步晚、底子薄、缺乏经验、药学专业人员不足,药师深入临床开展药学服务工作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现有药师缺乏相关临床知识,又长期远离临床,严重缺乏对临床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与相应的临床思维。而如今突然要求药师将药学知识用于临床,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发挥作用,临床药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何开展工作?能否开展?开展什么样的工作?给药师带来了许多心理和知识障碍;同时,临床药师的工作是艰苦的,一方面,学习临床知识,感悟临床,巩固药学知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另一方面,每天面临需要紧急处理的各种临床问题,每个临床干预或咨询都关系到患者的安危,责任重大,有时为了弄清一个问题,需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而这些工作往往需要默默地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干预成功,患者也不一定能体会到临床药师所起到的作用。因此,临床药师在补充大量临床知识和药学知识的同时,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切忌浮躁;要树立坚定的专业精神,热爱临床药学工作,经得起磨练、要爱学习、会学习、终身学习。如果没有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甘当绿叶的心态是很难取得临床药学的成功的。

参考文献

医院中药师工作总结篇10

1.1药学人员占比不足

根据《药品管理法》及《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本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8%,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性质、任务、规模配备适当数量临床药师,三级医院临床药师不少于5名,二级医院临床药师不少于3名。我院为二级甲等专科精神病院,目前药学组工作人员共计14人,全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478人,占总人数的2.9%,远小于规定占比,且目前尚未配备临床药师。

1.2药学人员基础学历为本科

我院现有药学工作人员14人,其中药学本科学历7人,大专学历6人,中专学历1人,无研究生及博士生学历药学工作人员,本科学历占比50%。14人中,主管药师6人,药士5人,3人无专业技术职称(目前暂不从事药学服务工作),无药师及副主任药师职称药学工作人员,带教出现断档现象。

1.3药学工作模式单一,药学服务技能提升受限

我院为二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门诊药学组设置为门诊药房,中心摆药室及库房三个模块。大部分药学工作人员日常从事医嘱摆药,根据临床医嘱将药品手动拆零,再按照早中晚时间要求将药品摆放至药杯内,机械性过强,无机会深入临床,参与临床疾病探讨及医嘱方案制定,对个人专业技术技能提升有一定影响[2]。

2对提升药学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的建议

2.1增加药学工作人员,培养临床药师

为避免药学人员短缺造成临床不良影响,我院逐年增加招聘药学人员,开展培养临床药师,脱离简单的机械化操作,逐步从事药品浓度监测及不良反应信息收集等方面的工作。通过与患者面对面,做到与医师同时了解患者病情,参与临床的药物治疗工作,进一步满足临床医师及患者的需求,力求做到个体化用药。建议配备血药浓度分析仪等相关设备,做到院内分析,反馈及时,对数据做综合处理,积极参加院内外药学相关培训,及时了解前沿信息。临床药学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和沉淀的工作,如果药师本身只通过培训来学习,自己不摸索,不探究,也很难发挥出积极的效果。这就要求医院在选择临床药师进行培养时,除个人学历达标以外,还需要该人员有一定积极主动性、探索性,有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信心[3]。

2.2鼓励药学工作人员院外学习提升自我院实行绩效工作

以来,对暂未取得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人员采取绩效奖励减半政策,药学人员薪酬直接与职称挂钩。该政策大大提高了人员技能学习的积极性,截止2019年7月,我院现有药学人员已全部取得药学本科学历,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人员占比80%,另有3人取得全国执业药师资质。

3.3规范化对药学人员进行三基培训考试

根据我院《门诊部药房岗位职务说明书》中要求,药学人员需每半年参加一次三基培训考试,对考试不合格人员予以2分-5分的绩效扣分惩罚措施。由门诊部药学组出具试卷,内容涵盖医学基础相关知识、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条例、药理学、中药学及医院药学实践操作等方面内容。根据考核结果分析,2016年下半年及2017年上半年,我院药学工作人员考试合格率为70%,2017年下半年及2018年上半年,药学工作人员考试合格率上升到75%及83.3%,呈增长趋势,且根据临床满意度调查表反馈,临床满意度也大幅增加,药师对药品性质、用法、不良禁忌证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可以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做到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