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君子事迹材料十篇

时间:2023-03-16 23:49:57

少年君子事迹材料

少年君子事迹材料篇1

一、发挥教材的环保教育功能,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数学学科要凸显环保教育的优势。首先,学生可以通过亲自计算得出一个个颇令人震撼的数据,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教材在课外进行有关的课题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学生在兴致勃勃的活动中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从而达到环保教育的目的。

在中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教育素材,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环保教育功能,选择大量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和数学史料,向学生进行爱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环保教育。

例如:喷灌和滴灌是比漫灌节水的灌溉方式。随着农业技术现代化,节水灌溉得到逐步推广。灌溉三块同样大的试验田,第一块用漫灌方式,第二块用喷灌方式,第三块用滴灌方式。后两种方式用水量分别是漫灌的25%和15%,三块地共用水420吨。每块地各用水多少吨?

学生通过这道题可了解到三种灌溉方式,喷灌、滴灌、漫灌,再仔细审题还发现喷灌和滴灌的用水量远远低于漫灌,又通过计算得出同样大小的一块地漫灌需要300吨水,喷灌需75吨,滴灌只需45吨。若这时候教师让学生比较一下这几个数据,归纳出哪种方式更节水,相信他们会难以忘掉这个结论的。

再如一道油改气问题:某出租汽车公司有出租车100辆,平均每天每车消耗的汽油费为80元。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公司采用一种叫“CNG”的改装后的车辆,其每天的燃料费占剩下未改装车辆每天燃料费的3/20,公司第二次再改装同样多的车辆后,所有改后的车辆每天的燃料费占剩下未改装车辆每天燃料费用的2/5。问:改装了多少辆出租车?改装后的每辆出租车平均每天的燃料费比改前的燃料费下降了多少?一次性将全部出租车改装,多少天后就可以从节约的燃料费中收回成本?

学生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答案:公司第一次改装了20辆车,改装后每辆出租车每天的燃料费比改装前的燃料费下降的百分数为40%;若公司一次性将全部出租车改装,125天后就可以从节省的燃料费中收回成本。笔者相信完成了这道题以后,在环保方面学生有两个收获:第一,学生了解到汽车采用天然气比汽油更环保、节能;第二,建立一种环保型的消费观念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二、通过数学课外活动,深化环保教育

很多教师认为数学课很难开展课外活动,其实不然,许多章节都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升华教学效果。比起传统的课堂教学,数学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兴趣性强,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可以把思想教育、环保教育贯穿其中。

下面以一个教材上的课题学习实例,结合笔者的教学过程,分析怎样以活动的形式深化环保教育。

课题学习:调查“你怎样处理废旧电池?”

开篇就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各种型号的电池,特别在图片下方的一段材料给学生以震惊的作用:你知道电池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污染物吗?一节一号电池可以使一立方米的土地不能种植农作物,一颗纽扣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可是很多人对此认识不足,随意丢弃废电池的现象十分严重。教师可以再介绍废旧电池危害及其回收、处理方法的知识。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选取在废旧电池回收方面的典型人物做榜样。如笔者从新华网选取了一段这样的材料:4岁开始捡废旧电池,9年捡了13万节,创下“为宣传环保穿越整个青藏高原的年龄最小的人”的吉尼斯世界记录。30日上午,朝阳区首评的教育系统“十大年度人物”揭晓,13岁的初一女孩王君静以这样惊人的事迹当选,也是其中唯一的一名学生。

王君静告诉记者,4岁的时候她听幼儿圆老师说废旧电池对环境危害很大,就在爸爸的帮助下开始拾废旧电池,现在已经捡了13万节,全部送到了北京市有用垃圾回收中心,一节纽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一节一号电池能使1平方米的土地绝产……王君静能够脱口而出地背出这些数字。

爸爸告诉我是我们国家最干净的地方,可是我在珠峰也捡到了3节电池!我当时伤心地哭了!王君静说。当时6岁的她固执地相信“电池都是四节在一起的”。为了寻找珠峰她未捡到的那第四节电池,王君静前后一共去了3次。她用在旅游中拾旧电池的方式来实现她的环保理想,9年来足迹长达8万公里,遍布大半个中国,并创下了“为宣传环保穿越整个青藏高原的年龄最小的人”的吉尼斯世界记录。

当记者问王君静最多想拾多少节废旧电池时,她说我的目标是捡到零节电池,这样我们的国家就再没有电池污染了。

这样的材料对学生是一个很好的正面教材。同龄人的不平凡的事迹对他们既不感到陌生,又容易对他们的心灵起到震撼的作用,当说到王君静同学前后3次进为了找她认为存在的第四节电池时,笔者看到班上几个学生眼睛湿润了。孩子的心灵世界是最纯洁、最善良的,往往也是最能感动人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无不被她这种执着的精神所感染。这时候全班学生对于回收废旧电池的积极性和责任心都很高,一个个都热情高涨,对后面组织的课外活动的积极参与提供了精神动力。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和开展环境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可以将学生分成八人一小组,对全班或外校或本市公民对于废旧电池的危害了解的情况、回收处理的认识和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学生自选调查的主体)。学生利用周末收集整理数据画出适当的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数据作出分析,最后写出调查报告。用一节课时间让每一小组选出代表,向教师和同学作调查汇报。学生既综合性地运用并巩固了统计初步方面的知识,又加强了环保教育的理念,另外通过活动和实践,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建立了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高尚情操。

三、小结

少年君子事迹材料篇2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第二单元是必修教材中唯一的唐诗单元。唐诗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咏怀古迹(其三)》是本单元的第三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代表作。诗人通过咏怀昭君来抒发自身的情感,表达含蓄委婉而又慷慨悲歌。在前面两首诗学习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入诗歌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为后面学习《登高》和李商隐的《马嵬》作好准备。

一年级的幼师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时期,学习古典诗歌,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对学生都有积极的影响。但在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学生对古典诗歌不感兴趣。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虽然以前学过不少,但大多停留在背诵、默写这一层面上,难以挖掘诗歌深层的含义,对诗歌的鉴赏也不知如何下手。按照新课标对鉴赏诗歌要“理解作品思想内涵、探索作品意蕴、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要求,结合教材,针对学生现状,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维度:品味语言,把握形象。B过程与方法维度:学习鉴赏咏古诗的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理解主题,感受爱国情怀,树立爱国思想。D诗中咏怀的古迹、古人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古人的情感世界也不同于现今,对人物形象不了解是很难在情感上和诗人产生共鸣的。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把握形象。

“借古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是这首诗显著的特点,学生对诗人要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还把握不到。因此对主题的理解和掌握鉴赏方法就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在于寻找到诗人与古人之间的联结点,这将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作详细的阐述。这首诗安排一个课时,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三、教法学法

1.诵读法:要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诵读是必不可少的方法。2.情境教学法:鉴赏咏古诗要了解历史。只有通过这些历史事件才能明白诗人的用意和把握诗歌的主题。由于幼师生知识和人生经历都非常有限,帮助他们快速了解历史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利用多媒体资源。借助直观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3.问题教学法:咏古诗有何特点?怎样鉴赏?怎样领会诗人情感?针对这些,我把教学内容做了整合,设置了一些问题。通过问题之间的环环相扣,有浅入深的对难点进行突破。因此问题教学法将是这节课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按照新课标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启发学生更加主动地探求知识。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培养他们评论、争辩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自主探究法 、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品味语言、理解主题、拓展阅读(一、二环节突破教学重点,三、四环节化解教学难点。)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回顾历史。对昭君的了解,是读懂诗人,领悟情感的必由之路。播放电视短片,用影像资料展现昭君当年入宫以及出塞时的情景。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她是一个柔弱的女子,没有叱咤风云,也没有驰骋疆场,但她的丰功伟绩却堪比汉代名将霍去病,她是谁呢?请看电视短片《传奇女子――王昭君》。”电视中幽怨的琵琶曲、浓重的画面、美丽的容貌都深深的吸引住了学生。抓住这个时机,安排学生畅谈观影感受,设身处地的揣摩这位女子入宫多年受冷落的心境以及她踏上和亲之路时的复杂情感。

第二个环节:品味语言,把握形象。在这个环节里,学生针对我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1、昭君出塞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本诗最能体现她心情的词是什么?――点明诗眼。2、昭君出塞的原因是什么?――解读典故。3、哪几个字最能体现昭君悲苦的一生?――字词赏析。通过解读诗句,学生归纳出昭君美丽、孤独、思乡、怨恨的形象特点。

昭君为什么能引发作者许多感慨呢?作者与昭君悲哀的形成有无相通之处呢?这两个问题将学生对昭君人物形象的探讨转入到对诗情的分析上。进入第三个环节:寻找联结,理解主题寻找两人的联结点是这节课设计的重要环节,是突破难点的关键,也是鉴赏咏古诗的重要方法。我设计了两个联结点。

第一个联结点:两人经历的相似。

杜甫的背景资料,在学《秋兴八首》时,就已经了解。联系前面所学的,让学生用三五句话给两个人编写自传:昭君貌美入宫受冷落,杜甫怀才入朝不得志;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杜甫“漂泊西南天地间”;昭君远离祖国,思念家乡,而杜甫也是远离故土,有家难回啊!通过对比,学生发现两人的人生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作者写昭君的怨情,原来是在寄寓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之情啊!

第二个联结点:两人思想境界的相似。

作者把一个柔弱的女子,置身于“群山万壑”这样一个雄伟、宏大的背景之下,难道只是在描写昭君村周围的环境?难道只是在烘托昭君的幽怨、悲苦吗?我想这应该不是杜甫创作的本意,更不是这位大诗人的笔误,那么作者这样安排到底是为什么呢?把问题抛给学生,启发他们发现“群山万壑赴荆门”的独特之处。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究。不同的人对同一首诗可能有着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体验,因此要尊重学生对诗歌多样化的理解,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他们的回答要给予热忱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

通过分析,学生们看到昭君是一个在挫折、痛苦面前坚强、勇敢的女性!是一个为祖国为人民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伟大女性!诗人同样也有着将国家之痛看得高于一己之悲的坚强信念和伟大的爱国情怀!首联巧妙的设计使本诗的主题得以升华,内涵更加的深刻。也使学生们在领悟诗情的同时,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在育人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播放悠扬、哀怨的琵琶曲,学生饱含深情的朗读。在品味语言、感受情感的同时,学生归纳总结出咏古诗的鉴赏方法:了解历史――诗人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体会情感――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诗人要表现什么态度、什么情感?分析技巧――这种态度、这种情感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通过上面三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学习了鉴赏咏古诗的方法,那么理解了吗?会运用吗?进入第四个环节:拓展阅读,学以致用让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对杜甫《蜀相》一诗,进行鉴赏分析。

少年君子事迹材料篇3

陆鸿仪其人其事

陆鸿仪(1880-1952年),字棣威,号立,苏州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1907年选送日本中央大学,攻读法律,宣统三年(1911)夏,学成归国。辛亥革命后,先后任北京政府司法部佥事,大理院推事、庭长,修订法律馆总纂、副总裁。

1923年,因曹锟贿选总统,愤然辞职,南归故里苏州。后在苏州设立律师事务所,为民伸冤,揭露贪赃枉法,不殉私情。1936年“救国会”七君子事件发生后,他担任第二被告章乃器的第一辩护律师。

抗战爆发前夕,激于义愤,自费印发日本田中早在1927年炮制的大陆政策《田中奏折》3000份,揭露日本的侵华阴谋,激发人们御侮的爱国热情。八.一三事变后,陆鸿仪携眷入川,受聘任《新华日报》社法律顾问。抗战胜利后回苏州仍操旧业,拒绝为汉奸出庭辩护。1945年,中共苏州地下组织领导建立的文心图书馆成立,他任董事长。1947年,在上海同济大学爱国案中,他挺身而出,出任辩护律师,配合中共组织营救被捕的无辜学生。后奔走于上海、苏州之间,多次参与营救被非法拘捕的共产党人与进步人士。

1949年4月苏州解放,陆鸿仪当选为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特邀代表。1949年10月赴京,任最高人民法院委员兼民事审判庭庭长。1952年病逝于北京,时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等职的沈钧儒亲自撰写“洁已奉公,守法不渝”挽词,高度评价了陆鸿仪的为人。

陆鸿仪的档案

陆承平先生将其父陆鸿仪的珍贵档案资料前后两次捐赠给苏州市档案馆,共有30件(册)文书档案、 8张照片档案。陆鸿仪档案内容丰富,档案形成时间跨度大,基本上反映了陆鸿仪个人的成长足迹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首先,陆鸿仪档案体现了清末科举制度及其教育理念的变化,是研究当时晚清科举制度及教育改革的原始素材。《光绪辛丑、壬寅恩正并科会试同年齿录》不仅记载了会试官员的设置情况,而且还有当年录取的306名进士乡试、会试、殿试、朝考、复试的名次及家庭出身、出生年月、籍贯、世居地、钦点职别、师承关系的记录。同年齿录、会试卷是当今人们直接了解科举考试的重要资料。晚清政府试图对教育进行改革,光绪皇帝在维新变法时下诏废除八股,取士“一律改试策论”;至1901年,光绪皇帝第二次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并定于光绪29年会试后正式举行经济特科。同时确定留学日本作为一种国策。陆鸿仪适逢其时,先进入进士馆研习法律,毕业后又作为优秀人才选派到日本中央大学继续深造法律。教习进士馆文凭四周印有龙,左边详细列出了所学科目和教习名字。

第二,陆鸿仪档案中的七君子案资料不仅是研究救国会、七君子事件及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史料,而且对研究国难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 1936年12月至于1937年7月,在苏州江苏高等法院内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爱国冤狱―救国会“七君子危害民国”案,陆鸿仪也因此成为章乃器的辩护律师。并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当时的审理记录、辩护意旨书、答辩状、书等5种资料,由21位律师写成的辩护书上还留有他修改的痕迹。从这套资料中我们获悉上海各界救国会、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组织构成、活动情况和文化界人士的爱国思想,以及抗战全面爆发前夕国共两党和其他党派团体对日的态度。七君子被关押在苏州看守所,与其有着密切关系的苏州除了保存报刊上有关七君子的报道外,恰恰缺少当时的档案资料。陆鸿仪档案中这份珍贵的资料弥补了这一空白。

少年君子事迹材料篇4

说伯牛厚道,首先是因为他的名字。

伯牛,姓冉名耕,伯牛是字。《说文》说:“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古茎切。”《说文》又说:“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头三,封尾之形。凡牛之属皆从牛。”这两段话,不是很好懂。“件,事理也”,什么意思,不是很清楚;说牛“象角”还可以理解,“头三”就不很明白了。但大意是清楚的:在古代耕种必须有牛。冉耕,字伯牛。名与字相联表达意义。“伯牛”之“伯”,是排行,表明冉耕在家里排行老大。伯牛,用我们老家的通俗叫法,就是大牛。我们村里就不只一个大牛,但几乎都不识字;为人大多厚道,其中有一个特别实在。一次生产队里分粮,他突然和把秤的芬大爷急了。大家以为是多算了他箩筐里粮食的重量,都劝芬大爷:“大牛,老实人,不要欺负他,少算一点斤两,大家不会有意见。”没有想到芬大爷也急了:“他说我少算了他5斤。”“明明是125,秤还高高的。你为什么要算120?”没等芬大爷说完,大牛就大声嚷起来,两个眼睛瞪得溜圆,像发急的牛。看得大家都笑了,后来队长表扬他觉悟高,他又急了:“什么觉悟?我说的是事实。”在《论语》里读到伯牛,我就想起我们村子里的大牛来了。

说伯牛厚道,当然不是全凭这演义式的理由。

《论语》中涉及冉耕的只有两章。一章是11—3,原文为: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意思是,孔门弟子中,德行好的,主要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辞令、能办理外交事务的主要有:宰我、子贡。擅长政事,能从事政治事务的有:冉有、季路。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孔门十哲”。

由这一章,可以知道的是,伯牛品性一定非常好,好得和颜渊同时名列于十哲的“德行”课。有不少人研究这话是谁说的,似乎没有结论。有人认为是老师孔子说的,也有人不同意。钱穆先生就认为不是,因为这里是称字而不是称名。其实,是老师说的当然有权威性,但不是老师说的也不要紧。不是老师说,那就是孔子的弟子所说,也同样能说明伯牛的德行是得到认同的。遗憾的是却找不到具体的材料,就不知道伯牛的德行到底好在哪里。可我换一个角度看,名列十哲,却没有多少材料可考,正说明他的厚道。他肯定不爱出风头,不善于表现,更不招摇,处事一定很低调。在《论语》中十哲的出场率大都比较高,子贡、季路都是出现几十次,冉有、子夏也都是二十多次,子游、仲弓都是十次左右,闵子骞、宰我都是5次,颜渊早逝,都有15次。伯牛却仅仅出现两次,我们不是说出现次数多就不老实,但出现次数少肯定不全是因为早逝,而与他厚道老实有关。就像我们很多学生,学习很认真很踏实,为人很低调,很少围着教师转,就是在教师身边,话语也不多,于是值得记载的事情就少。教师更是这样,不少教师工作勤奋,为人老实,但校长都不认识他,更没有先进事迹传播。在今天,这算不上优点;但这些学生和教师大多厚道老实,是不该怀疑的。我分析,伯牛就是这样的学生和教师。

还有一则在《论语》6—10。这一则就比较具体,也很感人。

原文是: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大意是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外握着他的手说:“看来不行了,这是命中注定!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这段话,很有说头。一是伯牛到底得了什么病?有专家研究的结论是得了麻风病。我不懂医道,但似乎不像。从情形看,应该是病很厉害而且突然,似乎是时间不长就要了命,而麻风一般不会这么急(如果早就有了这样的病,孔子就不该有下文的感慨),而且麻风病的手是很容易被毁坏的,对面说话未必会传染,接触倒是很容易传染的。但肯定是传染病,所以伯牛不愿意见人。二是“亡”的理解。一种理解是“亡”通“无”,“亡之”意思为“伯牛没有得这种病的道理”;一种理解为“丧”,意思是“丧失”。钱穆先生认为从下文的语气看应该是后一种比较妥当。于是这两个词的翻译就很有意思:钱穆先生译为“丧失了此人”,李泽厚译为“没办法”,而杨伯俊则译为“要永别了”,李零理解为无可奈何,和李泽厚相近。我也赞同这样的理解。我还认为“而”字也很值得注意,尽管各家翻译几乎差不多。钱穆先生译为“会”,李泽厚和杨伯俊则译为“竟”,李零理解为“怎么会”,都是表示出乎意料。说明孔子没有想到伯牛会得这样的病,或者说在孔子看来,伯牛不应该得这样的病。那么这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伯牛是个好人。“好人一生平安”,好人伯牛得了这样的病,所以孔子很是意外很是感慨。“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一句话连续反复,可见孔子感触之深。但伯牛到底好在哪里,却没有说明。这在孔子似乎不多,无论是批评子路、子贡还是表扬颜回都说得很具体。可这里的话,却很含糊。我就想,大概伯牛的确没有什么具体的感人事迹,我估摸就是人厚道老实。因为孔子喜欢老实的人,伯牛不多话,更不多事,是老师心中的乖孩子。

我还猜测,孔子去看望伯牛只是“自牖执其手”而不进屋去看望,十有八九不是孔子自己不进去,而是伯牛不让老师进去。孔子是一个举止十分讲究“礼”的人,绝不会看望一个病人而且是为日已经不多的病人,尽管是学生(他们年龄相差也不是很大),也不至于连门都不进,只是从窗户里摸一摸手,说两句感叹的话。不仅像孔子这样时时处处以周礼约束自己的人不大可能,就是一般人也不合情理。而且,理解为伯牛不让老师进屋看望,孔子后面感慨的话也就显得非常自然。

由前面引述过的11—3可知伯牛是孔子学生中优秀的代表,而且主要是德行优秀,毫无疑问他的言行会深受孔子的影响,而孔子在各个方面对自己的要求都是极其严格乃至很苛刻的人。对此,《论语?乡党》中有多则材料予以具体生动的表现,这里仅引10—19一则作为佐证: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意思是:孔子病了,国君来探视,他便头朝东躺着,身上盖上朝服,拖着大带子。

孔子患了病,躺在床上,国君来探视他,他无法起身穿朝服,这似乎对国君不尊重,有违于礼,于是他就把朝服盖在身上,还把绅带放在身上。这反映孔子即使在病榻上,也不会失礼于国君。我们有理由相信伯牛一定也会有这样的思想。老师来看望他,他觉得自己衣冠不整,形容枯槁,甚至已经毁了容颜,或者知道自己的病和老师对面说话很容易传染,所以请老师就在外面“看望”一下,于是孔子就在窗户里摸了摸了他的手,对这样一个懂事识礼的学生更是赞不绝口。

少年君子事迹材料篇5

樱 桃

黄 裳

①富春江沿岸的几座县城,富阳、桐庐和上游的白沙(建德),几乎没有例外都有一条沿江的长街。主要的商业店铺就集中在这里。一些行政机关和民居大抵都坐落在长街后面。有的江岸连山,没有多少发展余地,新兴的建筑只能向长街侧边扩展,有时还免不了要上山。这一格局,恐怕是一切沿江城市的通例。

②桐庐的街,从公路车站开始,一直向东伸展开去,迤逦行来,约有二三里远近。从八十年代新建的百货公司大楼、电影院,到五十年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商店、机关,还有更早的、三五十年、百把年前留下的老屋,杂然并陈地对峙在长街的两侧。这些时代脚步留下的痕迹,它们的新旧比列、建筑规模与风貌的对比,说明本来是迂缓前进的步伐显然是一天天加快了,尤其近两三年来是如此。前年到这里来时还没有看到踪影的电影院,这就是披着八十年代的新装新出现的“娇客”。从簇拥在门前广告栏边人群的脸上,可以看到兴奋、专注的神色。他们中间有小孩子,也有中年人;有城镇居民,也有进城来挑着担子的农村男女。

③这样一个中小县城居民的文娱生活,竟是出人意外的丰富。两三年前在山上的大会堂里,我看到过金华堥剧团演出的广告;现在是浙江绍剧团在那里上演《火焰山》,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票价是三角、四角、五角。好像比堥剧稍高一些。此外,桐庐越剧团在山演《啼笑因缘》,票价是一角(童票)到三角。一家旅馆“桐江饭店”里还开设了讲话人的书场,长街上新增设了旅游局的宣传栏。这个局也是最近才出现的,就在南面长街尽头的城隍庙旧址里,门前有一棵几百年树龄的老樟树。城隍庙不在城市中心,竟被挤到边远的角落,无疑也说明了这个依江傍山的山城的特色。桐庐三个的旅游点是桐君山、钓台和新发现的“瑶琳仙境”。这个古老的地下迷宫几年来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就在我们来到桐庐的当天,听说就接待了五千名游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对比之下,前两处就要冷落的多,不过我觉的论山水之美和历史气息,还是这两处有更多的吸引力。

④到桐庐的当天下午,我们度过长街,来到“渔梁渡口”乘渡船到了桐君山下,接着又登了山。这山,比起两年前初访时,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登山的石级铺好了,桐君祠也正在重修整修。两三位上了年纪的木工师傅正在大殿里细心地雕刻着镂空的:“雀替①”殿内一角堆着樟木的板材,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些装在外檐梁柱尽头的纯装饰性构件,被木工灵巧的双手雕成了镂空的人物亭台花样,有几只已经加上了金碧斑斓的重彩,繁缛极了也美丽极了。殿中的桐君像还是白垩②的,两侧悬着一副新雕成的抱柱对联,是从山东来的老书法家孟庆甲的楷书。这可能是一副原曾有过的旧联:

大药几时成,漫拨炉中丹火。

先生何处去,试问松下仙童。

⑤桐君,是古代一位采药的老人,住在山上。药,总是采了来给人们服用的,所以老百姓记得他。不过他却不大喜欢回答人们的问讯,终于连名字也没有留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在传说中却变成了一位道士,像老君那样的“仙人”了。人们还指给我看他日常静坐在树荫下的桐树。这树就在祠后的山崖旁边。据说那株古桐早已枯死,现在的桐树是从原来的树根上生发出来的,亭亭地也已有了十多丈了。

⑥等我们走下山来,渡过江去,重新踏上长街,已是旁晚时分了。街上的摊贩早已散去,只剩下一位老年农夫还坐在路边的石级上等顾客,她身边放着一只编织精巧的半旧竹篮,手里拿着一杆小称。走近去时,我惊喜地发现篮里盛着一颗颗晶莹如珍珠的樱桃。真的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樱桃了,这种果子在城市的水果店里是很难得看见的,它的产量少,时令断,又经不起久藏;难怪不易发现它的踪迹。它似乎只出现于词人的笔下,“樱桃落尽纯归去”引来了李后主的叹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是作为“流光容易把人抛”的论据提出来的。词人好像无例外地一致惋惜春光的短暂,千方百计地想留它下来,看见檐外蛛网上的落花瓣,敏感地发现蜘蛛竟也是自己的同志,也在进行无效的挽留春光的努力。在他们看来,樱桃的出现,简直是春去的信号。其实又何必如此呢?晚春以后紧接着就是初夏,这才是更为丰富、坚实、健旺、充满了生机的季节,也是人类努力工作的季节。

⑦齐白石为荣宝斋画过一幅诗笺,一只高脚水晶盘里,满满盛着鲜红的樱桃,每只晶圆的颗粒上都缀着一根细柄。真是一片火红,饱满地孕育着势将迸裂喷发的生命的力。老画家给了樱桃崭新的解释,在他看来这应该是象征着未来更大更多收获的信息。不能不佩服齐白石的见识和魄力,他的笔一下子就扫尽了多少年来围绕了樱桃凝聚着的悲叹、哀愁的气氛。他在画幅上角题词是“女儿口色”,一下子竟从樱桃联想到女孩子的朱唇上去了。

⑧老太太篮里的樱桃,并不全是红的,有些还带着浅绿嫩黄的奶白色,也许是品种不同,或是尚未完全成熟。不管这些,我们买了一大捧,一面走一面吃,有的还带着微酸,甜味也是淡淡的。就这样边走边吃,再走近那棵古老的香樟时竟自全部吃完了。

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七日

(选自黄裳《过去的足迹》)

[注] ①雀替:中国传统建筑中横梁与立柱相交处的托座。②白垩:石灰岩的一种,白色,可用作粉刷材料。这里指用白垩粉刷塑像,为上彩做准备。

11.根据②~⑤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6分)

(1)②③两段写了“近两三年”桐庐当地的变化,请概括这些变化。

【解析】注意从“近两三年来是如此”开始回答,可从新建筑物涌现、人民文娱生活丰富、旅游开发三方面概括。

(2)从④⑤两段看,桐君山的历史气息体现在那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解析】注意“历史气息”一词,主要体现在“渔梁渡口”“古色古香、有旧联的桐君祠”“生发新芽的古桐”三方面体现出来。

12.第⑥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

【解析】作用从内容(内容重点、手法、思想情感)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划线句子写古诗词中樱桃形象,大量引用名句,照应了上句樱桃“时令短”“不易发现踪迹”的特点,与下文樱桃的心形象形成对比,为坐着下文情感的转变做了铺垫。

13.文章以“樱桃”为题,但后三段才集中写“樱桃”,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6分)

【解析】作者借樱桃写充满生机的未来,前面写桐庐的变化,桐君祠正在重修整修、古铜树生发新芽都表现了桐庐的未来充满生机,丰富、坚实、健旺,这与樱桃的形象是一致的,前面的内容为后面集中写樱桃做了铺垫,提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少年君子事迹材料篇6

关键词: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51-02

纵观近年高考试题,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不断推陈出新,特别是主观题的命题形式上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如何有效提高考试成绩,成为广大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为在答题时少丢分,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近年高考答题方法,笔者认为答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答题形式

1.答案要点化。通常每个材料分析题都是由几个小题组成的,有的考生把所有答案写成一段,严重影响老师阅卷,从而造成失分,在回答“问题”时,要繁中求简,杂中取精。以数字作序,每答一问要从下行重新开始,每个要点前面必须有数码序号如用①②等分隔号,使要点突出,卷面美观,布局合理,一目了然,得分率会有所提高。所以答案序号化是得分的前提。

2.答案段落化。一些考生不分段落层次的“一块板”似的答题,失分率较高。考生在答题时必须根据题意和答案内容分段,做到段落清楚,层次分明,符合逻辑,一个要点一个自然段,每开始空两格,给阅卷老师有清析爽目之感。这是防止丢分的关键。

3.卷面整齐化。注意卷面的整体性,需在规定的位置答题,笔迹规范、工整,大小均匀,排列整齐有序,不能有过多连笔,甚至潦草。由于高考阅卷要对答案进行扫描,一些考生追求速度,字迹凌乱或字体不均,展现在电脑屏幕时阅卷老师难以辨认,直接影响考生得分。卷面整齐化是拿高分的重要因素。

4.语言学科化。文字表述专业化是答题关键之一,在解答材料题时,一些考生使用文学化、生活化的语言答题(如:方言或修饰性语言),出现语言不严密,致使失分率极高。在作答过程中,一定要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来表述,切忌口语化。用词尽量准确,言简意赅,不重复和啰嗦,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考生的综合素质。

二、答题内容

(一)精心审题

1.阅读。阅读是审题过程的关键。在阅读时应先读设问然后再读材料,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能确定有效信息,可以减少阅读的盲目性。通过阅读,归纳出每个材料所反映的核心问题及关键语句,弄清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材料、设问之间的关系。

2.提炼。注重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层问题(材料中提取所隐含的历史信息、历史要点,所涉及的历史事件)。

3.组织。要按照每个设问所给分值的多少来确定要点,分值少的要精炼概括,分值多的要史论结合,做到既全面又深刻。还要注意设问要求,要求依据材料回答的只答材料内容即可,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的答题要取材料的有效信息与教材知识结合,进行概括、提炼,得出全面、准确的答案。

(二)表达规范

1.文字准确,条理清楚。有些考生答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文字表述缺乏完整性、条理性和简洁性。词不达意、偏离本意,写了一大篇,“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让阅卷老师去“拾破烂”,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在答题时应力求文字表达规范,准确、简炼,要保证用词用句的严谨性。

真题示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依据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的。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答题示范:

认识和评价:儒家伦理道理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必须摧毁儒家旧道德等。态度:批判继承(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等。

2.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运用基本观点去分析史实,紧扣材料信息,切中要害,层层论述,用观点统率材料,用材料论证观点,论证有力,切忌完全照抄材料或抛开材料随意发挥,做到材料(史实)和观点相统一。

真题示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其《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形象地指出:“穷则变,但人们认识‘穷’往往是从头破血流的失败开始的”。就是说,每一次变都是外来侵略推动的产物。近代中国的思想进化,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是西方催化的结果。陈旭麓先生还说,如果认为近代中国思想进化只是“欧风美雨”的产物,那是大错特错的。这个“欧风美雨”对于风烛残年的中国社会是“和风化雨”,注入了生机;但这个“欧风美雨”更是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在这个腥风血雨中,国人自省,国人自强,是推动近代社会进化的内在动力。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的主要观点。(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题思路解析:

第一步:明确答题要求。(如上述要求)第二步:表明观点。观点:在民族危机中,国人自省、国人自强,是推动近代中国思想进化的内在动力。第三步:解读“观点”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与内涵相关的史实。论证观点时要论证充分,在选择论证角度、史实时一定要选择能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材料,要史论结合。论证: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林则徐、魏源等人“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提出“求强”、“求富”的口号,主张“中体西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康有为等人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中国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失败后,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孙中山等人掀起辛亥革命,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三)有效调用关键词

少年君子事迹材料篇7

1905年2月13日,马尚德(后化名杨靖宇)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今驻马店市驿城区)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马尚德考入开封纺织工业学校。在学校期间,他受革命思想影响,秘密参加了革命活动。后来,受党组织派遣,马尚德回到家乡从事农民运动。

那时,马尚德的公开身份是李湾村小学教员。邻村姑娘张君利用到李湾村姑妈家串门的机会,不时到马尚德任教的教室窗外偷听这位英姿勃勃、气宇轩昂的教员讲课。天长日久,马尚德也发现了她。1926年,他们喜结连理。次年她为马尚德生下一个可爱的小宝宝,取名马从云。1927年5月,马尚德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马尚德发动刘店秋收暴动,成功后,任确山农民革命军总指挥。又领导了确山10万农民大暴动。这位贤惠的农家女子惊喜地发现,她敬慕的马尚德,原来是在百姓中威望极高的共产党人。

在女儿马锦云刚出生5天的夜里,马尚德忽然带着满身寒气回来了。他表情沉重地对张君说:“明天我要出趟远门,也许几年也不能回来,这个家就交给你了!”时年22岁的张君知道丈夫这次肯定又去干大事,她点点头,马尚德看了正在熟睡中的儿女一眼便匆匆走了。谁知这一别竞成永诀。

马尚德离家一年后,张君年迈的婆婆因病去世了,从此,张君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为躲避敌伪追捕,东躲,逃荒要饭,吃尽了苦头。

1942年春季的一天,在鞭炮声中,18岁的方绣云嫁到了距确山县城偏远的李湾村,成了村东头马家的儿媳妇,丈夫叫马从云,婆婆叫张君,这个家庭特别贫寒,只有苦命的婆婆一人支撑着这个家。

自从进了马家那天起,方绣云的印象中婆婆真苦呀。公爹马尚德4岁时便失去了父亲,婆婆张君嫁到马家后,上侍老下扶幼苦不堪言。在张君的苦苦企盼中,一双儿女慢慢长大了。每到黄昏,张君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院门口,痴痴地凝望着村口那条小路,当年,参加革命的丈夫就是从这条小路走出去的。院中夫君亲手栽下的槐树,树叶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却没有丈夫一点音信。

夫妻一别成绝唱

嫁到马家后,方绣云得知公爹十几年前离开李湾村后音信全无,外出具体干什么她不知道,婆婆也不告诉她。后来才知道,公爹离家以前在当地曾闹过革命,多次被敌人追捕。方绣云终于理解了婆婆忧郁的眼神,她是在为公爹担心啊。

1945年日本投降了,可夫君仍无消息。这时积劳成疾的张君患了重病,临死前,将儿子和儿媳叫到床前叮嘱说:“日本鬼子投降了,你们的爸爸很快要回来了,可惜我见不到他了,你们见了他要对他说:这些年我们全家都在想他啊。”去世时年仅40岁的张君哪里知道,她日思夜想的丈夫早已先她而去,牺牲在白山黑水间。

马尚德告别妻子后,先秘密从事了一段地下工作。1929年春天,他被党组织派赴东北工作。1934年,他成为拥有4000余人的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同年,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二次大会将马尚德选为中央政府执行委员。后来,为了斗争的需要,他化名为“杨靖宇”。

1935年,东北人民革命军联合其他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杨靖宇任第一军军长兼政委,随后又任第一路军总指挥,在东北几十个县开辟了广大游击区。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成为抗联中最大一支主力军,与日伪军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麓展开激烈斗争,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日寇为巩固其战略后方,1938年将关东军的兵力扩大了3倍以上,加强对南满的“大讨伐”。杨靖宇率部进入长白山区建立了密营。

日寇在诱降碰壁后,于1939年冬大雪封山时又展开讨伐。部队衣食无着,杨靖宇决定分散突围。最后,他带60余人东进。

1940年2月18日,两个警卫员下山买粮牺牲。2月23日,杨靖宇孤身被围,战至最后,英勇就义。日军割下杨靖宇的头颅后,剖开其遗体,发现他胃里除了树皮、草根和棉絮外,没有一粒粮食。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将杨靖宇的牺牲地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1958年2月23日,其遗首和遗体被隆重公祭合葬在吉林省通化市靖宇陵园。、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送了花圈,高度评价了他光辉的战斗一生。

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题写“杨靖宇烈士纪念碑”碑名。1995年1月12日,题写“杨靖宇将军纪念馆”馆名。杨靖宇由此成为在新中国成立后唯一受到党中央两代领导核心题词的抗联领导人。

家中珍藏三张照片

1952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几位干部来到方绣云家,把正在吃饭的马从云仔细打量了许久激动地说:“找到了,终于找到了杨司令的后代!”当方绣云和丈夫听到父亲当年抗联时的老战友冯仲云,讲述父亲1940年在长白山密林深处打到弹尽粮绝壮烈牺牲的事迹时痛哭起来,她没想到父亲会死得那么惨,死后又被日本人割去了头颅。

原来,将军牺牲后,一直到1950年兴建东北烈士纪念馆时,他的出生地也不清楚。当时能找到的只有一张发黄了的杨靖宇履历表,就在这时,一张刊载了杨易辰撰写的回忆文章《忆模范共产党员杨靖宇同志》的文童,让他们眼前一亮。不久,他们在沈阳见到了时任中共辽宁省委负责人的杨易辰,杨易辰确切地告诉他们,杨司令的老家肯定在河南,而且就在确山县农村。

在驻马店李湾村,他们终于找到了杨靖宇的儿子马从云和女儿马锦云,得知马从云的母亲等了18年后已于1945年病故的消息时,他们惟有唏嘘长叹。

1958年2月23日,马从云轻唤着父亲的名字来到吉林,终于见到了父亲杨靖宇,不过那是装进一只玻璃瓶子中的头颅标本。马从云和方绣云夫妇跪倒在地痛哭失声。在白雪皑皑的群山中。她们看到了父亲牺牲时背靠的那棵粗壮挺拔的松树,山上仍然可见日军留下的碉堡,以及被炸倒在地上的红松树,它们默默地见证着那场激烈战斗。走时,马从云从父亲战斗过的地方带回去一块桦树皮,至今仍被方绣云老人珍藏在柜子里,她看一次掉一次泪。

在方绣云老人的家中,仅存一张少年杨靖宇在开封读书时的照片。为了保存这张照片,公婆张君曾把他藏在墙缝里,逃亡时缝在女儿马锦云的衣服里,目前这张照片保存在驻马店市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内。

方绣云老人还珍藏有两张发黄的珍贵照片,其中一张是杨靖宇牺牲后,日军残忍地将他的头颅割下,放在汽车上进行示威的照片。笔者看到,车上站着荷枪实弹的日本兵,隐约可见白布上写着“杨司令之末路”字样。另一张照片上则是日军正在庆祝所谓的“胜利”,将军的头颅被放在叠在一起的两张桌子上。

河南省博物院近现代史博物馆研究员刘晓辉说,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传记女作家泽地久枝来到通化靖宇陵园拜谒。她在将军塑像前长跪不起。原来,抗战时期,她在吉林读书,经常看到日伪通缉的告示,十分崇敬将军,于是开始搜集有关将军的资料,日本投降后,她把积累了10余年的资料带回日本,撰写杨靖宇传。

子孙是普通的铁路职工

今年已88岁高龄的方绣云老人。住在郑州市铁路局材料厂家属院,如今将军的儿子和女儿早已作吉。她是马家惟一清楚知道将军家事的人。

后来,马从云在信阳铁路学校上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郑州铁路局材料厂,他妹妹被分到郑州铁路局托儿所工作。1964年8月,身患肝癌的马从云出差途中死在江苏镇江,年仅37岁,他的遗骨被安葬在郑州市烈士陵园。1986年,马锦云也因病去世。

今年61岁的马继先对爷爷有着不同于别人的感受,爷爷离家去关外时,爸爸才1岁多,姑姑才出生5天。在她刚懂事时就听爸爸讲爷爷的故事,爷爷英勇抗日的英雄事迹在她心里打上了深深烙印。

马继先的5个兄弟姐妹的名字当中都有一个“继”字。从大到小依次是:继光、继先、继传、继志、继民。马继先兄妹都在郑州铁略局工作,姑姑家7个孩子都是工人或农民。

马继先兄妹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家教,从上学到工作,从没对周围的人炫耀过他们是杨靖宇的后代,后来同事们知道后都惊讶地说:“你怎么不早说呀?”马继先说:“爷爷的功绩是我们的骄傲,却不是我们的。我们只有在岗位上好好工作,多为人民服务,才对得起爷爷。”

今年53岁的马继志,从小在奶奶及父母那里,听到过许多关于爷爷生前英勇抗日的故事,稍大后,又读了描述爷爷英勇事迹的许多书。一心为国、鞠躬尽瘁的英雄爷爷,一直活在他心里。让他难以忘怀的是父亲临终前的一句话:“咱是烈属,是抗日英雄的后代,咱家可不能出孬种,更不能躺在爷爷的功劳簿上向政府提要求,捞好处。”这番语重心长的嘱托,激励着马继志。

1977年到1981年,马继志曾在河南某部服役,当兵没几个月就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了三等功。在部队时,他从未声张自己的爷爷是杨靖字。

7年见证靖宇县变化

马继民曾在南海舰队服役4年,后在郑州铁路局物资供应总段工作。每去吉林,马继民的内心就受到震动。

2004年,马继民在哈尔滨参加靖宇公园杨靖宇铜像落成仪式时,当时来看热闹的人很多,老百姓争先恐后想看看杨靖宇的孙子长什么样。

2005年,马继民到吉林省白山市参加杨靖宇诞辰100周年、殉国65周年纪念大会时,靖宇县组织抗联后代重走抗联路的这次经历,让马继民对这座以爷爷名字命名的县城有了更深的感情。这年7月,马继民到当年爷爷战斗和牺牲的地方,担任县长助理一职。临走时,母亲对他说:“到靖宇不要给组织添麻烦,要踏实工作,多作贡献。”

随后的7年里,马继民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他一个人住办公室,每天都在食堂吃饭。现在,马继民半年在郑州市铁路局工作,半年到靖宇县负责红色旅游开发。

少年君子事迹材料篇8

2011年11月30日,作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一员的康君元,在四十又一的不惑之年,身披红花绶锦带,从容面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的先进个人”这一殊荣时,聚焦在他的身后有着怎样传奇而精彩的故事呢?

“当事人合法权益是首位的”

时间的轮辙回到2004年初,康君元受河北省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对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的故意杀人案李春兴进行二审辩护。

接受指派的康君元经过多次调查、反复阅卷、综合分析案情,清晰地理清了案情的脉络:2003年6月6日12时许,河北省沧县一农村发生命案,当地警方对嫌疑人李春兴进行了长达72小时的不间断讯问,取得了有罪供述。接下来,沧州市检察院以李春兴故意杀人罪向沧州市中院提起公诉,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李春兴死刑。康君元发现本案除了口供之外,没有任何别的证据能够证明被告人有罪,而且口供与现场勘察报告、尸检报告等其他重要证据不仅不能相互印证、而且严重矛盾。据此,康君元向河北省高院提交了翔实的无罪辩护意见,该意见引起了河北省高院的高度重视。经审理后,河北省高院撤消了一审对李春兴的死刑判决,将该案发回重审。

照理说,作为二审辩护律师的康君元,已成功地阻止了对无辜的当事人的不公正判决,出色完成了他的法律援助工作。但看到家贫如洗的李春兴绝望的眼神时,他毅然决定再次无偿为李春兴提供法律援助。

原本对接下来的辩护工作满怀信心的康君元没想到,在发回重审后,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再一次判决李春兴死刑。李春兴不服,康君元律师为他向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又一次提起上诉。

经历了2次死刑判决,67岁的李春兴对上诉改判几乎不敢抱有多大希望。面对沮丧近乎绝望的李春兴,康君元告诉他,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有良知的律师,绝不能让一个无辜者做冤死鬼。

“哪怕这会儿就要把你押赴刑场了,在执行前5分钟,我都不会放弃对你的援助。”历经两年半的法律援助,康君元往返数千公里搜集证据,撰写了30万字的辩护材料。

站在河北省高院开庭审理的法庭上,面对检方的指控,康君元步步为营、反守为攻,最终辩护取得了实质性的胜利,2005年12月7日,河北省高院的终审判决最终支持了康君元的无罪辩护意见,宣判李春兴无罪。

历时913天,康君元终于为李春兴老人赢回了生命和尊严。

康君元无偿为李春兴一案的成功辩护,不仅创造了一起“枪下留人”的经典案例,对实践“疑罪从无”的先进司法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还提高了社会对律师地位的认识以及对法律援助的关注。

李春兴一案经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中国青年报等数百家媒体报道后,社会反响强烈,该案也被司法部评为“法律援助百件优秀案例”之一;康君元也于2005年底荣获“感动省城”十大人物之一并获得“法律尊严的捍卫者”的荣誉称号。2006年又被中央电视台推荐为“感动中国”十大候选人物之一。作家出版社推出长篇报告文学《康君元:今天我们不是羔羊》,生动再现了康君元律师的法律援助事迹。

在鲜花和掌声面前,康君元仍然一如既往,历经三年的不懈坚持,对邯郸故意杀人案被告人刘志连的法律援助,又一次吸引了广泛关注。

2011年8月1日,一则《一桩人命案被踢皮球的背后》的报道刊发在《中国青年报》法治版头条,随即《三联生活周刊》、凤凰卫视、新浪网等数百家媒体网站进行了详尽报道和转载,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在康君元的奔走呼吁下,2011年8月7日,邯郸市检察院做出了不决定书,羁押5年零4个月的刘志连无罪释放,重新获得了自由和清白。

面对无辜受冤的人,康君元出色地履行了一个援助律师的辩护职责,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呼号奔走,锲而不舍为之奋争,再次创造了“枪下留人”的奇迹。

2009年10月,邯郸市魏县一起纵火案引起了康君元的关注。张社法被警方认定为纵火犯。张社法原本是一年逾六旬的老农在太原打工,不料却被控在远隔千里的家乡邯郸魏县实施放火行为,同时还构成盗窃罪和非法持有枪支罪两项罪名。2010 年 1 月,康君元受委托参与全程庭审过程。他从申请会见当事人、阅卷并实地调查取证,书写了数万字的阅卷笔录、法律意见书等文字材料。在一审判决结果不利的状况下,他更是力挽狂澜,积极为被告人上诉,争取到物证鉴定的宝贵机会。最终,二审法院采纳了康君元的辩护意见,2011年12月31日宣告张社法不构成放火罪和盗窃罪。

康君元投身律师行业以来,所承办的无罪辩护案件多达25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作为一名法律尊严捍卫者的神圣使命。

律师生涯三部曲

河北省涉县,一个坐落于太行山东麓的全国重点贫困县。康君元就出生在这个“八山半水分半田”贫困山区中的一个农民家庭,家中兄姐7人,他排行老六。

从小聪明好学的他,在少不谙事的孩提时代就与小人书有着不解之缘。即便生活拮据,也没能阻断不断膨胀的求知欲,他开始铤而走险,偷偷用自家的小米卖钱买书。事情败露后,大家庭召开了一个特殊的审判会,由父亲担任“审判长”,母亲和兄长们担当“陪审员”等,对康君元进行了一场“正义的审判”。这场特殊的“审判会”让幼小的康君元开始对“法律”有了一种懵懵懂懂的敬畏,法律朴素的公平正义的理念也植入了康君元的心中。

1995年康君元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涉县职教中心执教。2001年,康君元遇到所在的学校作为人事改革试点单位进行干部任用制度改革,所有中层干部全部竞聘上岗。跃跃欲试的康君元选择竞聘“校长助理”一职,竞职演讲表现不俗,语惊四座,综合成绩独占鳌头,但最后竟然遭“潜规则”而落选。

受此打击的康君元在沮丧时分,一个消息悄然而至――律师资格考试通过了!命运女神开始眷顾陷入人生谷底的康君元,指引他走向了律师执业之路,这件事情成为康君元生命转折的里程碑。

“我选择了律师,律师也选择了我。”康君元如是说。次年,康君元辞去教师职务,到邯郸一家律师事务所挂名实习。

一年间,康君元成功5起无罪辩护案件,赢得了当事人、主办人员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当地司法界都不由得对这位刚出道的律师新秀――一匹半道杀出来的黑马刮目相看。

“君元能很好地结合法理和法条,思维清晰,表达能力强,是做律师的材料。”当地很多有影响的法律人都给予了康君元高度评介。

2002年,对于康君元来说,又是一次人生的重大转折。而立之年的康君元只身来到省会石家庄,在河北省司法厅直属的河北世纪方舟律师事务所做了一名专职律师。

“这是二次跳龙门了。”康君元笑侃到。

来到省城,初来乍到的康君元没有人帮扶,全由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从南三条市场买来一辆自行车,像中世纪的堂吉诃德骑着毛驴征战行侠一样,加入了省会律师竞争的行列。他回忆说:“即使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我也不会拒绝任何一个向我求告帮助的人,即使我实在无能为力,我也会尽到最大努力。即使到头来无任何成功经验可讲,我也将失败挫折的教训像经验一般珍藏。”

困难没有击倒坚强的康君元,反而把他历练得更勇敢。就这样,康君元在暑热逼人的三伏天数次中暑,痛苦不堪,寸步难行;在滴水成冰的三九天依然每天穿梭在市区东西两端,内衣被浸个湿透,手脚被冻得冰凉,耳朵被吹得皲裂,从不肯轻易停止前进的步伐,默默的承受着前进途中的一切委屈、心酸和痛苦。

为了公正而探求

“律师是个责任心的活儿,要处处沟通,不仅跟当事人沟通,还要学会跟法官沟通,这么做就是要维护当事人的权利,这是律师职业的底线!一个律师的责任心轻重,会直接影响到一个案件的审判结果。”康君元认真而发自肺腑地说。

康君元肩负法律使命奔走天下,公平公正就在呼吸之间。“我真的没有想到去感动别人,我只是尽心去做我认为应该做的事情;相反,我自己是一个最容易被感动的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祖训已深深地烙在我的骨子里面。”

对于弱势群体,康君元主动承担了更多法律援助的社会义务。能减少收费的就减少,能不收费的就不收费,遇到经济特别困难的当事人时,他甚至在自身债台高筑的情况下还慷慨解囊。

身为民建河北省委法制委员会主任、石家庄市政协委员的康君元,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从2007年起连续4年主笔撰写数10篇提案和社情民意被中央、省市不同机关采用。

少年君子事迹材料篇9

关键词: 江阴 历史古迹 历史教学

江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江南滨江古城,有七千年的人文史、五千年的文明史、两千五年的文字记载史,文化底蕴深厚,其境内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历史古迹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魁宝,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源泉。如果历史教师依据“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历史古迹文化资源,就会给历史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丰富历史教学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从而强化历史教学效果。通过历史古迹文化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增强建设美好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历史,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高人文素养,找回失落的文化认知和文化归属感。

一、运用历史古迹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历史学科讲述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离我们现在的生活相当遥远。在当前的中职历史教学课堂中,经常会出现教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的现象。尤其是中职学生,本身基础薄弱,不少学生对历史基本常识都知之甚少,再加上是选修课,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这样的历史课堂中,部分学生对历史缺乏兴趣,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强,学习效率低。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性?中职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强,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一般是直观性、形象性的事物。在历史教学资源中,历史古迹是实实在在的、直观而又形象的事物。看到一处历史古迹,学生一般都有好奇心理,会问:这是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是什么在这里出现,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这一系列的疑问就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历史情境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欲望,老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探索历史真相,解决历史问题。

比如:在讲到青阳的一处古建筑葛家祠堂时,我把学生领到已经破败的建筑前,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说,一处破房子。我接着引导学生:这处破房子是什么建筑呢?看看建筑外观,猜猜看,猜对了有奖。学生们立马兴趣浓厚,纷纷竞猜。有的同学猜对了,就让他说明原因,从哪些地方、哪些途径知道是祠堂的,祠堂是用来干什么的?接着提问:为什么这里会有祠堂呢?就讲到青阳的望族葛氏家族当年的辉煌,作为望族都会建有自己家族的祠堂,以祭拜祖先。我用讲故事的方式把学生带入当年的历史,感受当年的葛氏是何等风光,葛氏祠堂也是飞檐画栋,高大宏伟。最后引导学生回到现实中,当年气势恢宏的葛氏祠堂如今只剩残砖败瓦?为什么呢?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把各种历史原因都罗列出来,达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回顾历史知识的目的。

二、运用历史古迹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与感知

历史古迹,是了解历史很直观的一种手段。充分合理地运用历史古迹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增强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与感知。一方面,历史古迹以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的特点,给予学生很多方面的信息刺激,加上历史古迹许多故事和传说,丰富了历史课的内容和情趣。每一处古迹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或一个故事,古迹使得枯燥的历史课堂增强了趣味性。另一方面,历史是讲究史实依据的,而古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古迹是历史的见证者,古迹的存在大大增强了史实的可信度。形象具体的历史使得学生能更直观地感触、感知历史的痕迹,真切地感受在某地曾经真实地发生某事,这样能给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的历史表象。

比如:江阴是吴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延陵古邑和春申旧封之说。因为江阴在春秋时期时地属延陵,是吴国公子季札的封地;战国时期,又是楚相春申君黄歇的采邑,故有延陵古邑和春申旧封之说。可是如何让学生感知这段历史呢?可以让学生直接参观季札墓、季子祠和黄歇墓这样的古迹,直接认识、感知春秋战国的历史。也可以根据图片,讲述当年季子和黄歇两位先贤在江阴,带领百姓,大力发展江阴的史实,进一步拓展讲述季子三次让贤和黄歇相楚的故事。通过古迹的了解和认识,学生不仅了解了春秋战国的许多史实,而且理解了为什么江阴的很多地名都和黄歇有关。据记载,当年黄歇拓农田、兴水利、凿港口造福于民,民感其恩,黄山、君山、黄田港、申港等因其而名,君山南麓“春申旧封”牌坊因其而立,君山西麓为其筑衣冠冢(黄歇墓)[1]。无疑通过历史古迹的学习和了解,学生大大加深了对家乡历史的认识,增强了对历史的认识与感知。

三、运用历史古迹追忆名人事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课堂是德育的重要课堂,历史古迹是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形成良好的情感、价值观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正因为如此,许多历史古迹都被当地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教师更要充分、合理、恰当地利用v史古迹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培养学生优良的品格,激发学生对家国的热爱。想想一个人如果不知家乡的历史人文,那么如何产生对家乡的热爱,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和乡土家国情怀的淡漠。

热爱祖国,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家乡;从某种意义上讲,热爱家乡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合理利用本地区的历史古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立志为建设美丽江阴、和谐江阴而努力奋斗。

江阴地处江尾海头,黄山滨江而立,控江扼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江阴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可歌可泣的故事,因而江阴素被称为“忠义之邦”。我充分利用军事遗迹黄山炮台遗址和江阴中山公园内的忠邦亭、江阴的朝宗门即南城门这三处古迹为例,讲述历史上最惨烈的“江阴八十一日、江阴三日”事件。

1645年,清政府颁布剃发令后,江阴人民举行了反清起义,共推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为领袖,坚持“^可断,发决不可剃”的汉家气节。江阴当时不过是座只有10余万人的小城,但江阴多的是炮台和壮汉。在清军铁骑长驱直入,各大城市沦陷之际相继,江阴6万义民在原任典史阎应元的率领下,死守江阴孤城抗击二十余万清军,历时81天,连折清军3王18将,毙敌75000余人,一直战斗到弹尽粮绝,血染战袍,与城共亡。城破之日,全城男女老幼无一降者,巷战至死,不女投四眼井自尽。清将博洛下令屠城3日,到屠城封刀时,全城幸存者仅老少53人。清道光年间,江苏学政姚文田手书“忠义之邦”四字,嵌于南城门上。1937年,遭侵华日军炮击,只剩下“忠、邦”两字,被移置六角亭中。现将留存的“忠、邦”两字建成碑状,既成了一景,又保存了文物。“忠义之邦”是对江阴明末81天抗清的史实的评价,后有对联云:“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杀敌,留大明三百里江山。”[2]

这一悲壮的历史,学生感到无比震撼,对江阴人民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感到骄傲与自豪。教师运用这一事迹,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学生不屈的民族气节,树立“保家卫国、匹夫有责”的爱国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新的时代,教师要把新的江神传达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经济建设中,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把江阴人民不畏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演绎成今日“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新的江神。在新的时代,这种江神正日益成为江阴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江阴是古代吴文化重要发源地,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人文璀璨,名人辈出。江阴境内遗留有众多的名人故居,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这些古迹,对学生进行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比如徐霞客故居、刘氏三兄弟故居、上官云珠故居、巨赞法师故居、曹颖甫故居、柳宝怡故居、张大故居等。通过对这些故居的了解向学生讲述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迹,如曹颖甫经方大师,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为人正直,1937年,为保护家乡妇女免受日本鬼子,挺身而出,痛骂日寇,最后惨死于日本鬼子刀下的事迹;如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的徐霞客,历时30多年间,他先后四次进行了长距离的跋涉,足迹遍布19个省、市、自治区。经历多少艰难险阻,写成了《徐霞客游记》,为我国的地理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众多名人事迹的讲述,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们没想到,江阴有这么多杰出的人物,生活在同一片热土上,同学们一下子与这些人的距离拉近了。原来著名的电影演员上官云珠是我们江阴长泾人,原来徐霞客这么伟大,原来江阴有这么多的名中医,学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家乡的历史古迹贴近学生生活,地方的名人事迹使学生使倍感亲切,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通过这些名人事迹向学生展示了江阴人前赴后继,坚贞不屈,积极探索真理,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给学生无形中树立了奋斗的标杆和人格榜样,对于培养学生优良的品格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历史古迹是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阵地。中国的建筑艺术高超,园林建筑更是别具一格。教师可以通过几组典型建筑,使同学们了解到古代建筑的秀美、多姿,认识到这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如宋代的紫金桥、兴国塔和广济古泉,民国时吴汀鹭故居,以及适园、中山公园等园林建筑等,向人们展示中国古建筑的奇迹和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尤其是吴汀鹭故居是集木雕、灰雕、砖雕、石雕于一体,把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西方建筑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铸成了民国时期特有的建筑形式,为世人留下了一件杰出的艺术作品。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这些建筑和园林虽然经历了历史的沧桑,但依然傲然屹立,深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历史古迹包含丰富的教育资源、人文资源,应该说,运用历史古迹资源开展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已经是许多历史教师的共识,但是历史古迹的教育潜能的挖掘和研究仍有较大的空间。这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历史古迹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少年君子事迹材料篇10

文人,作为君子精神的集中体现者,更是将这种结合扩展到了自己生活的多种器物,尤其是与文事相关的文房清供。“文房”广义为文人的书斋或书房,狭义则专指书写、绘画与读书的文具。 “文房”一词最早见诸文献的是南北朝时期,当时专指国家典掌文翰的地方。 《粱书・江革传》云: “此段雍府妙选英才,文房之职,总卿昆季,可谓驭二龙于长途,骋骐骥干千里。”唐代时, “文房”逐渐演变为文人的书房。唐代诗人杜牧《奉和门下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云: “彤弓随武库,金印逐文房。”此“文房”,所指便为文人书斋。及至南唐,“文房”已成为文人书斋的专用词。宋代时,文房用具的品类逐渐增多。宋人苏易简撰写了《文房四谱》一书,将文房四宝各自列卷,搜采颇为详备。南宋人赵希鹄著《洞天清禄集》,将文房用器整理成书,列入十项与文房相关的器物:古琴、占砚、古钟鼎彝器、怪石,砚屏、笔格、水滴、古翰墨笔迹、古画等,其实当时流行的文房器物还有很多。宋代的文房用器已从实用的书写绘画的材料,向精神审美的文玩发展,不仅门类丰富,用途广泛,而且制作材料也非常讲究。这些文房的器物成为了“文房清供”, “清供”原指清雅的供品,如逢新岁以松、竹、梅供几案而谓之“岁朝清供”;以清香祭先人谓之“清香清供”,而文人多珍爱文房用具,故将这些用品冠以雅名,谓之“文房清供”,有着“云烟供养宜”的雅趣,在拓展它们的实用价值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价值。明代进入了文房清供的繁荣期,得到皇室的青睐。1970年春到1971年初,山东邹县尚寨村鲁荒王朱檀墓中就出土了诸多的文房器物,例如水晶鹿镇纸、水晶兽形水盂、玉荷叶笔洗、碧玉笔格等。又有更多的器物被纳入了文房清供的范畴,曹昭的《格古要论》、文震亨的《长物志》、高濂的《遵生八笺》、屠隆的《考粱余事》等书中列入众多的文房用具。文人们对这些文房清供的追崇,体现了明代文人“干世为闲事,于身为长物”的心境。清代,在康、雍、乾三朝皇帝的爱好与推动之下,文房清供发展到鼎盛时期,被誉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外,更潜心发展“文房四宝”的辅助工具。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高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那些器物的实用价值,也被观赏与把玩性所取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文玩清供”,几乎渗透文人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涵盖文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无所不在,蔚为大观。

既然玉石为“石之美者”,又兼“五德”,关键是“君子比德干玉”,那么,将玉与文房清供相结合应当是再完美不过,或者说是自然的,又是必然的选择。

笔,纸、砚,作为“文房清供”的代表,早已与玉水融。

玉笔,又称之为玉管,是以玉制作的毛笔笔管。晋书法家王羲之《笔经》中曾批评制笔的奢华: “近人有以绿沈漆竹管及镂管见遗,斯亦可玩,何必金玉。”元陆友撰《研北杂志》中载:“袁伯长,有李后主所用玉笔,管上镌有文字,镂甚精。”明代的玉笔,存世最完整和精美的当属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螭纹玉笔。此笔通高20cm,于笔管和笔帽上各浅浮雕一组螭纹,其上所饰两螭纹,形态基本相似,皆有羊角式双耳,独角,长发向脑后身侧飘动,脑后有若干条短平行线,口衔灵芝,背有双线随形脊,腹两侧和足上有短平行线,足关节有多组漩涡式卷云纹,背有向两侧外伸且分叉的鳍或羽翅纹,四足,三爪,足间有行线组列的毛道纹,通体呈爬行状。从整体看,尚有元代遗风,工艺精美绝伦。

用玉造纸,古未有之,然而,以玉为纸,还是能够见到的。南京博物院藏有南唐时的“玉哀册”,该册为1950年江苏省江宁县祖堂山李神异钦陵出土,用和田青玉制成。玉册每片作扁平长方形,将玉片裁齐磨光而成。正面刻竖排楷书金字策文三行,系先琢刻文字,后充填金粉而成。背面刻有玉片序号“八”。哀册由42片组成一册,出土时贮于一石函内。清代时,乾隆皇帝尤喜欢将自己的墨迹留于玉册之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三希文翰玉册”、南京博物院藏有其“御笔洪范碧玉册”、 “御笔临王羲之玉册”、 “青玉御制七佛塔碑记”等。

玉制的砚台多为玩赏之用,少用于研磨。玉砚始于汉代,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中载: “汉制天子玉几……以酒为书滴,取其不冰,以玉为砚,亦取其不冰。”宋米芾《砚史》中载: “玉出为光,着墨不渗,其发墨。”明代时,嘉靖四十四年(1565)查抄江西分宜县等地严嵩旧宅时,曾抄有白玉砚。明高濂《遵生八笺》中记载鲁砚之佳品: “他如墨角砚,红丝砚、黄玉砚、褐色砚、紫金砚、鹊金墨玉石砚,皆出山东。”其中“鹊金墨玉砚”即为玉砚。上文提到的明代朱檀墓出土品中便有玉砚、玉笔架等,其玉材光泽较强,碾工遒劲,磨工精润,不重细部,还保存着元代玉器的遗风。清代时,玉制“文房清供”深受帝王、贵族、文人的喜爱。这类器物造型多样,常以仿生和仿古为题材,一般雕琢精巧,寓意丰富。玉砚常见有仿古“风”字形砚、龙凤蕉叶随形砚等。1962年北京市德胜门外小西天康熙十四年(1675)索尼孙女黑舍里氏墓出土的30件(双)玉器中,便有精致典雅的康熙朝玉制砚。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清宫旧物“玉观盒”,此器分为盖、底、砚三部分,盖与底用玉雕成,砚为松花石琢制。它的设计、雕工均十分精巧,为清初玉雕珍品。

除了笔、纸,砚外,最早的与书写相关的玉制器可能要属玉印了。印者,自古以来就是商之凭信,官之权威,文房之清供,墨客之雅玩。印,方寸之间有乾坤,一方印章就是一方天地,它巧妙地将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融于一体,生动而又多趣,古朴又不失典雅,历来就倍受广大收藏者的青睐和追捧。早在秦、汉之时,玉已经被用于制作印信。秦印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建立玺印的等级之制,即从称谓、质地、纽式、组绶等方面加以区分。天子独称玺,玺用玉,螭虎钮。御玺有六方,即皇帝之玺、皇帝信玺、皇帝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天子行玺,六玺之外又有一传为用和氏璧雕制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玺,这就是汉以后始称的“传国玺”。玉石的硬度一般为4~6,5度,需外借他力方可雕琢,一般为琢印,有的甚至直接施刀,玉因质地坚结润密,耐磨难裂,故雕琢出来的玉印或雍容华贵、或端庄秀美、或细若游丝、或刀锋毕露。坚贞之玉,赋予其气象万千之 韵。古人对于玉制印章,不仅要求料美、功精,还对印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古意。这也就让玉印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下文提到的诸多“文房清供”中,有的很早便以玉为材料。

压尺,又名镇纸、纸镇、书镇。《訇雅》中载: “镇纸谓之压尺,铜与瓷、玉皆有之,亦多生肖物者。”宋代便有“青玉牧马镇纸”。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天然形玉镇纸”,由天然扁椭圆形籽玉制成,器形自然,玲珑可爱。

笔床与笔架。搁放毛笔的器具。南朝陈时即有制作,陈徐陵《玉台新咏・序》中载: “翡翠笔床,无时离手。”清代的玉笔床多雕成山形、花枝形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镂雕桥形玉笔架”,整器镂雕木桥、树木,以及形象生动、神态逼真的人物、动物等,构成一幅美丽、祥和的水乡景色,可谓设计巧妙,别具一格。

笔觇,用以理顺笔毫和验墨浓淡的一种器具。明屠隆《考余事》中载: “有以玉碾片叶为之者,古有水晶浅碟,有定窑匾坦小碟最多,俱可作笔觇。”

笔洗,洗涮毛笔的一种器具。古有贝壳、玉石制作,宋时已有“白玉荷叶冼”,屠隆《考余事》一书中载有玉、铜、陶等多种质地、多种式样的笔洗或作笔洗用的器物。博物院藏有乾隆的“玉洗”,乾隆皇帝喜欢痕都斯坦的玉器,认为“制绝精巧”,苏州专诸巷的玉工比下上。既然皇这样说了,中国的玉工当然不愿意让痕都斯坦的“进口货”专美于前,因此尝试学习痕都斯坦玉器的风格和技巧,成果便是这件精美的玉洗。运用了大量花叶装饰,并镶嵌红色石,都模仿自痕都斯坦玉器的风格。还藏有一件“红玛瑙蟠桃洗”,玉工巧妙地利用玛瑙自然形成的红白两种颜色,雕琢成上立蝙蝠衔灵芝的寿桃形笔洗。乍一看白色的蝙蝠和灵芝好像是粘上去的,实际是在一块完整的玛瑙上巧妙地雕琢而成的。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清“玉寿字洗”,此洗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以极为珍贵的羊脂白玉精心雕成笔洗形状;中部为青玉镂空洗座;下部是碧玉雕夔龙足洗架。三个部分的连接处均设有子母口相连接,混然一体,色调由浅至深,精美绝伦。南京博物院亦藏有清乾隆“仿古云龙纹洗”,该洗以新疆和阗青白玉掏膛加工成文房玉冼,外表色泽斑斓,白玉其里,周外壁以高浮雕手法雕琢云龙纹,双龙在云海中游乐自如,构思巧妙,工艺精湛,乾隆皇帝看了也赞叹不绝,写下了“不是眼看匠人琢,谁能血浸辨希徵”的赞美诗句。造型与色泽兼备,装饰与内容统一,实用与观赏并重。北京故宫博物院还藏有“玉云龙洗”等。

笔筒,是最为常见的置笔用具。据文献记载,三国时已有笔筒。清代,特别是乾隆时期,是中国玉雕工艺的顶峰时期,玉器的选料严谨,造型独特,饰纹锦绣,碾琢技艺誉满中外。玉制笔筒费工耗时,一般外壁均为浮雕图案,以表现景致为主,如岁寒三友笔筒、狩猎图笔筒及山水图笔筒等。其精湛的雕制工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清代玉雕卓越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