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庄申报材料十篇

时间:2023-03-16 15:45:34

休闲农庄申报材料

休闲农庄申报材料篇1

截至2012年末,全市企业户数达到4.5万户,实现增加值208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营业收入700亿元,增长26%,上缴税金14.2亿元,增长20%,从业人员2.5万人,增长4%,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560亿元,增长45%。拥有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户,省级以上龙头企业60户,市级以上龙头企161户,部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2户(东福米业、彦旗米业),省级先进农产品加工示范区2个(舒兰经济开发区、蛟河市经济开发区);中国驰名商标11个,省著名商标108个,市知名商标143个,省级以上有效名牌23个;部级休闲旅游农业示范点2个(神农庄园有限责任公司、圣德泉亲水度假花园),国家五星级休闲旅游农业企业2户(神农庄园有限责任公司、炮台山体育公园),国家四星级企业2户(圣德泉亲水度假花园、铭山绿洲生态园旅游有限公司),国家三星级企业3户(亚东度假旅游山庄、松花湖渔业、舒兰市山水泉度假山庄),全国十佳休闲山庄1个(神农庄园有限责任公司),休闲旅游农业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1.深入贯彻落实省局会议精神,不断强化组织领导

1.1理清工作思路 全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会议召开后,吉林市农委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做了专题汇报。吉林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重点抓好八项农业农村工作,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农业被确定为八项重点工作中的两项,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全市乡企工作的总体思路,即以“创业杯”竞赛活动为主线,强化组织领导,扎实开展服务,做强乡镇企业,做优休闲农业,做大农产品加工业,加快推进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2明确任务目标 为把省乡企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吉林市农委专门召开了各县(市)区参加的乡企工作会议,把乡企工作各项任务目标层层分解到县(市)区,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把责任指标进一步明确到位,确保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

1.3强化调度检查 2012年初,吉林市农委按照省乡企局的要求,制定了《2012年全市“创业杯”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并指导各县(市)区也制定了符合本地特点的乡镇企业“创业杯”竞赛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乡企“创业杯”竞赛活动。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了对乡企“创业杯”竞赛活动进展情况的调度,及时掌握竞赛工作开展情况,并经常深入各县(市)区开展调查研究,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2.帮助企业争取荣誉,为企业升级晋位搞好服务

2.1申报星级企业 按照农业部和省局有关文件精神,我们逐户走访初步具备基础条件的企业,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指导企业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按要求做好申报材料,精心筛选出基础条件好、发展前景大、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组织申报休闲旅游农业星级企业,取得了突破性成果。2012年全省有9家企业成功命名,吉林市就占4家,吉林圣德泉亲水度假花园被评为国家四星级企业,吉林市亚东王府(吉林市亚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蛟河市苏尔哈湖湾休闲度假山庄(蛟河市松花湖渔业有限责任公司)、舒兰市开原山水泉度假山庄(舒兰山水泉度假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三星级级企业。这些都为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经营活力和发展后劲奠定了基础。

2.2申报科技创新企业 按照省局有关文件要求,筛选规模大、效益好,特别是有一定科技含量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申报重点。在严格审核把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积极帮助企业完善申报材料,把一批优秀科技创新型企业推荐给省局,使吉林市双士药业有限公司等7户企业成功被命名为全省科技创新企业,数量上在全省名列前茅。

2.3积极申报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和十佳休闲农庄 2012年全省共有10个农产品加工区被命名为全省先进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吉林市就有2个:分别是蛟河市经济开发区和舒兰市经济开发区。此外,2012年全国共评选出10户企业,命名为全国十佳休闲农庄,吉林市神农庄园(吉林市神农庄园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全省惟一一户企业榜上有名。

3.帮助企业申请扶持,为企业争取资金搞好服务

3.1争取省专项扶持资金 为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吉林市农委积极协调并指导城区乡镇企业,严格按照省局36号文件要求申报专项资金。2012年共有5户企业得到了省乡镇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扶持,共获得资金103万元。

3.2落实市专项扶持资金 吉林市农委积极与吉林市财政局协调,每年都争取到一些资金用于扶持乡镇企业发展。2012年用于扶持企业的扶持资金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共落实市专项扶持资金350万元,其中用于扶持龙头企业资金300万元,用于扶持休闲旅游农业企业资金50万元。对休闲旅游农业企业的扶持是前所未有的,虽然规模不大,但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效调动了全市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积极性。

3.3帮助企业协调银行贷款 在积极协调吉林市各金融部门在贷款方面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基础上,2012年5月还配合省局和省建设银行,在吉林市召开了吉林市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银企对接会,在省局和省建行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帮助48家企业争取到建设银行贷款4.5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

4.组织企业参加竞赛,为企业开创品牌搞好服务

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吉林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为了进一步帮助企业做响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企业影响力,吉林市农委紧紧抓住农业部开展创意精品大赛活动的有利契机,积极帮助企业精心谋划,包装设计,沟通协调,搞好服务。组织和推荐吉林圣鑫葡萄酒庄园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神农庄园有限公司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北方八省区创意精品大赛,圣鑫葡萄酒庄园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获北方八省创意园区和创意产品两项金奖,神农庄园有限公司获创意园区银奖。圣鑫庄园的创意园区得到了农业部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国外专家也对圣鑫庄园的创意产品给与了高度评价。在2012年10月举办的全国创意精品大赛中,圣鑫葡萄酒庄园有限公司又获得了全国休闲旅游农业创意园区金奖,是全省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企业。

休闲农庄申报材料篇2

一、发展近况

(一)农业基地扩张较快。近几年来,我县茶叶、中药材、畜牧水产、林业等支柱财产基地逐渐扩展。全县茶叶总面积达3.8万亩,特殊是年出台了《关于茶叶财产开拓的施行意见》后,开端施行“五年开拓茶叶5万亩”的发展规划,茶叶基地扩张迅猛,仅年就开拓茶叶8334.25亩(个中,新开拓茶叶3952.95亩,低改4381.3亩),年正在施行开拓1万亩(新造7000亩,低改3000亩)。全县中药材基地开拓累计达5万多亩。网箱养鱼已发展到3.3万口,个中美国斑驳叉尾鮰网箱7000口,发展库汊围栏养鱼1万亩,水产物年产量8300多吨。全县规范化生猪养殖小区9个,年出栏商品猪5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78户;肉牛养殖小区10个,养殖肉牛1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71户。全县累计完成工业原料林建立14万多亩,特殊是大户造林敏捷崛起,官庄镇村民刘辉小我造林达3700余亩,开拓茶叶500余亩,万亩林茶基地正在建立之中。

(二)农产物加工稳步推进。岁尾,全县农产物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06家,个中,规划以上农产物加工企业18家,省级农业财产化龙头企业1家(碣滩有机茶开拓有限公司),市级农业财产化龙头企业9家,农产物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达3.09亿元。当前,农产物加工初步构成了茶叶、木材、粮食(大米、苦荞)、畜牧水产物(腊肉、晒兰肉、麻辣鱼、麻辣牛肉干)、中药材等五大财产格式。特殊是碣滩有机茶开拓有限公司建成了2000吨精制出口茶叶加工场,年加工茶叶近10万亩基地原料,加工规划之大、加工工艺之精密在全市、全省都占有了抢先位置。

(三)农业品牌初步确立。随着我县农业财产化的发展,局部财产品牌建立获得了增强,开端发扬名牌效应。茶叶加工领域,构成了“碣滩”、“官庄”两大茶叶品牌,均当选为中国名茶,取得了省有名商标。个中,碣滩有机茶开拓有限公司还取得了欧盟“IMO”和美国“NOP”有机认证,其基地经过了日本JONA和欧盟IMO有机茶认证,产物已出口到了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外市场,具有了必然的国际品牌名誉。生猪养殖方面,湘西牧业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国家畜禽遗传资本维护猪种“湘西黑猪”品牌,坚持了全国首个湘西黑猪资本场,并在国家工商总局申报注册了“湘西老哥”黑猪商标,使我县获得了首个生猪品牌商标。年6月8日《中国畜牧兽医报》报道了我县的湘西黑猪;年5月13日,中心电视台CCTV-7《每日农经》栏目也专门推介、宣传了我县的湘西黑猪,使我县的农产物初次登榜中心电视台。水产物加工方面,由打工返村夫员佘飞兴办的“五溪湖”绿茶烤鱼,首创了“茶”与“鱼”结合的共同工艺,产物投市仅一年多时间,就在年西部农博会上取得最受欢迎产物奖,在第十届(国际)农博会上取得金奖,产物热销全国21个省市。雨露商贸有限公司打造的“朝慕思”牌喷鼻辣鱼品牌,已获卫视上榜品牌,都具有强壮的发展势头。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的农业财产化运营虽获得了必然的成果,但仍存在必然的坚苦和问题,制约着我县农业财产化运营的发展,首要显示在以下几方面:

(一)加工与基地发展不协调。一是局部农产物有加工、有品牌、有市场,但基地严厉不足,不克不及保证足够的加工原料。如茶叶方面,碣滩有机茶开拓有限公司建成的2000吨精制出口茶叶加工场,年需10万亩基地的茶叶原料供给,但我县仅有3.8万亩基地,年缺口加工原料6万多亩,当前年加工茶叶仅400吨。中药材方面,县永兴药业有限公司建成了年加工5000吨的中药饮片生产线,年加工量需20万亩中药材基地供给,而我县仅有5万亩中药材基地,缺口15万亩基地原料,加工场建成后即面对停产待料的窘境。二是局部农产物有基地、有原资料,但短少精密加工,不足支撑品牌。如竹木、板栗、水产都有较丰厚原资料,但因为不足从事精密加工的龙头企业,没有品牌支撑,致使全县只能出售原资料,增值不高,制约了财产的做大做强。

(二)农产物加工遍及存在规划小、品牌杂、治理低的问题。经过对茶叶、麻辣牛肉、腊成品(腊肉、晒兰肉)等加工企业的查询发现,的农产物加工企业大都还处于生产上是“家庭作坊式”,销售上是“摆地摊开小店”的小商小贩人物,因为规划过小、品牌过杂,构成不了现代企业和企业集团,销售也只能依靠于县内市场,致使我县一些好的农产物走不出、做不大,构成不了财产化效益。如麻辣牛肉是的一大特征食物,但从事加工的企业都是“零打坏敲”的小型企业,有正陵食物、武陵食物、五溪食物、虎溪食物、厚味食物……等多达十余家,但都没构成大的规划,麻辣牛肉品牌也是一家一个品牌,仅县城内就多达10余个品牌,却没一个知名品牌。企业治理也多是家族式治理,厂长司理是家长负责,治理人员从家庭成员中发生,没有专门的财政管帐和专业技能人员,低下的治理制约着企业的做大做强。别的,就较兴旺的茶叶加工业来说,虽然有碣滩有机茶开拓有限公司1家省级龙头企业和官庄茶业有限公司1家市级龙头企业,但小型茶叶加工场(场)也达15个之多,品牌虽具有“碣滩”、“干发”两个省有名商标,但其他的小品牌也有10多个,茶叶加工相同存在着规划过小、品牌过杂、治理低下的问题。

(三)不足科学规划。全县农业财产化的开拓与建立都没有制订和施行科学一致的久远规划,各单位、各部分在农业开拓方面各自为营,项目自选自建,资金自筹自用,施行的随机性很大,不足久远、持续思索,不免形成了项目小而杂,资金运用少而散,难以构成“拧成一股绳,共成一件事”的大局观念,不克不及完全保证突出县委、县县政府农业财产化发展思绪的重点,招致了政策扶持和政策导向效果不强,轻易呈现“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无序发展形态。

(四)农业融资非常有限。全县农业财产化开拓投融资的近况显示为:开拓商搞农业开拓老是寄但愿于县政府投入,通俗庶民盼开拓老是“两眼向上盯”,“等、靠、要”思想严厉,能自动投资农业的民间资金很少;金融部分借款门槛高,农业项目借款对象难进门,乡村信誉部分借款额度小、利率高、还贷期短,很难顺应周期较长的农业开拓项目,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在乡镇没有机构,无法延长到广阔乡村,借款对象也只针对龙头企业;个别开拓大户很可贵到政策性借款,县政府政策性投资从属于多个部分,部分各自施行项目,各自掌管资金运用,难以构成合力。因而,真正可以获得落实的农业融资非常有限。

三、发展思绪

要完成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就必需进一步加大农业财产构造的调整力度,完成山区农业的财产化运营。做好财产化运营,首先要确立准确的发展思绪。要经过市场指导,政策扶持,龙头带动,农民参加,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间,以主导财产、产物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类生产要素,完成区域化结构、专业化生产、规划化建立、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治理,构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运营系统,把农户、龙头企业与市场严密联络在一同,构成生产和流通好处一起体。详细要突出三大主导财产、四个主打产物、五大主攻品牌。

(一)突出“三大”主导财产。怀化市委、市县政府制订了优质超等稻、茶叶、柑桔、工业原料林、油茶、生猪、肉牛、烟叶、中药材九大农业财产建立规划,但现有的农业发展基本不成能还把这九大财产都做强做大,只能择局部优先发展。依据的实践,突出发展“三大”主导财产:一是茶叶财产。有着1300多年的种茶历史,有“碣滩”、“官庄毛尖”两大中国名茶,并丰年加工才能2000吨的精制茶厂,且县是省委、省县政府省11个茶叶发展重点县之一。因而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将历史名茶发展强大成现代名茶财产符合实践。二是畜牧水财产。有着五强溪库区30万亩的水域面积,是怀化市一切县市中绝无仅有的,的网箱养鱼已初具规划,具有较强的群众基本,发展水产养殖业轻易构成水产特征。别的,是国家畜禽遗传维护猪种“湘西黑猪”的中间产区之一,发展生猪养殖具有特征品牌。三是林业综合财产。县是省4个林业基本建立重点县之一,丛林掩盖率达72%,活立木蓄积量为1640万立方米,年商品材采伐量在20万立方米以上。但林业生产不克不及囿限于纯真的木材生产,更要注重林业综合开拓应用,积极开展生态公益林、工业原料林建立,增强借母溪国家天然维护区、国有林场的维护应用,推进油茶、板栗、林木中药材等经济林建立,建成国家林业生态重点县,把全县打形成一个全体的生态林业园区,构成“林业桃源”,借助共同的林业生态情况,扩展生态旅行休闲财产,完成“一县好山引客来,休闲养性留客住”的林业休闲综合财产效益。

(二)突出“四个”主打产物。明确了主导财产后,在每个主导财产中都要突出主打产物,构成各个财产中的首要支撑。茶叶财产突出打造绿茶(毛尖)这个产物,畜牧水产突出网箱养鱼、湘西黑猪两个产物,林业综合财产重点放在开拓林业生态旅行休闲产物上,以此构成全县“四个”主打农业产物,坚持农业的特征产物。

(三)突出“五大”主攻品牌。农业财产化运营必需依托知名品牌将生产与加工严密联络起来,以完成产物转化为商品,发生较高的农业经济效益。因而我以为农产物要突出“五大”主攻品牌,茶叶的“碣滩”与“官庄”品牌,畜牧水产的“五溪湖鱼”和“湘西老哥”黑猪品牌,林业综合财产打造借母溪生态旅行休闲品牌,在茶叶、畜牧水产、林业综合财产中各自培养出几个标记性的农业财产化龙头企业,完成财产基地、加工、市场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做大做强农业的特征品牌。

四、详细战略

(一)制订科学规划。农业财产化运营是组织生产、加工、市场综合协调发展的一个系统工程,必需坚持科学发展。只要制订科学规划,统筹全县结构,严厉耐久施行,才干保证县委、县县政府农业财产化发展思绪的最终完成。因而,要组织有关部分和专家、学者,依据农业财产化发展思绪、全县的地舆天气特点和村庄农户的种养喜好习气,制订久远发展规划。要依据规划坚持起全县一致的农业财产化项目库,今后施行的一切农业项目都要选自项目库中,保证项目施行的科学性、持续怍,削减盲目性、随机性,有用避免“换个指导换个种类,换套班子换套做法”的短期行为。

(二)创新发展形式。农业基地建立要找准一条合适我县特点的发展形式,经过剖析我县近几年茶叶、工业原料林的开拓状况,可见大户开拓形式十分有用,经过培养一批有实力、善运营、懂技能的小我、专业协作组织(协会)、龙头企业等类型的大户,让大户充任基地生产的主力军,以大户带动构成种类一致、治理规范、规划集中的规范化、集约化开拓,并指导生产资本合理向大户流转,逐渐打破千家万户的涣散运营形式,构成大户集中运营的新型形式。我县当前的乡村劳动力60%以上外出沿海地域打工,在家的留守劳力多为老人或妇女,受年龄、性别、文明的限制,大都已无精神从事大规划的农业基地开拓,因而,纯真依托涣散农户的开拓已很难施行大规划的农业基地建立,必需探究以下三种大户开拓形式:一是鼓舞个别大户开拓。县、乡县政府经过制订大户奖励扶持政策,指导一局部有实力的个别户发展强大,构成一批“农场主”、“庄园主”式的开拓大户;二是鼓舞加工企业直接从事基地开拓。制订出响应的优惠政策,促使农产物加工企业直接投资,吸引闲散劳力为开拓员工,组织构成大规划的企业开拓大户;三是组建专业协作组织(协会),经过这种农民专业组织把涣散的农户一致起来,完成联户开拓。

(三)施行大户奖励政策。年县县政府出台了《农业财产化大户奖励方法》,兑现了奖励政策,有用地鼓励了我县生猪养殖大户的发展。年又出台了《粮食生产和畜牧养殖大户奖励方法》,有用地鼓励大户发展粮食生产和畜牧养殖。建议实时出台几大主导财产的大户奖励方法,每年布置必然的奖励资金,并依据经济发展速度和财产发展状况实时调整奖励前提和奖金规范,长期不变施行大户奖励。经过县政府的大户奖励政策指导各类类型的大户发展农产物生产与加工,有用地促进农产物基地与加工的发展强大。

休闲农庄申报材料篇3

一、农业方面:1、完成了桐琴镇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2、继续推进“美丽田园”建设,截至目前共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34吨、农田积存垃圾35吨,洁化田园环境2000亩,改造生产管理用房4000平方米,新增田园景观1处;3、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美丽乡村精品线水韩上村口规划“彩化田”景观,促进创意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7月18日成功举办武义县第七届桐琴“蜜梨节”和桐琴镇第一届美食节,进一步打响“桐琴蜜梨”品牌,苗圃农庄投入350万元创建县级农家采摘游示范农庄;4、继续开展“美丽牧场”建设,推进养殖场巡查常态化、场所建设规范化,20家规模养殖场基本完成监控安装;5、投资45万元的桐琴粮食生产功能区提升项目已开展招标工作,申请横路村、黄塘村、石上青村、果园社区、乌石头村346.4亩粮食生产功能区验收,上芦山改地中药材种植面积41.2亩。6、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任务300批次,完成规模农产品生产者大调查和合格证管理工作,全镇已经录入合格证管理的规模农产品生产者共有16家;7、植物检疫完成红火蚁疫情普查,调查面积67.5亩,完成春秋两季加拿大一枝黄瓜疫情普查,调查面积23.3亩,完成梨树病害、甘薯茎腐病、黄瓜绿斑驳病、瓜类果斑病等疫病普查,调查面积共计133.4亩;8、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护航专项行动,分别在种植业产品生产环节、畜禽产品养殖环节、畜禽屠宰环节和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等环节进行了深入摸排和集中整治,并取得成效;9、农业扶贫方面完成2017年新一轮低收入农户信息采集及入户调查;10、把好屠宰场入场检疫、场地检疫关。屠宰场今年共检疫生猪41815头,出县外产地检疫680头,确保百姓吃上放心肉;11、加强检测力度,重抓畜产品安全,一年共检测瘦肉精200头份;12、完成桐琴镇WY-12-62粮食生产功能区农田设施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及施工;13、全镇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约3600亩,其中粮食专业种植面积2900余亩;完成粮食专业种植户的田亩核实;14、武义县创建水稻高产竞赛试验方申报2处,油菜示范方申报1处。

二、水利方面:1、基层防汛体系建设,完善基本防汛防台管理系统,完成各村防汛责任人、山塘水库巡查员更换培训工作;2、夯实农村防汛体系,投资150万完成派塘坑、后坑两座山塘加固;3、启动东干529米防洪堤坝改造项目,全镇上下齐心协力防汛抗台。

三、林业方面:1、投资约12万完成215亩珍贵树种种植并通过验收;2、投入106万完成枯死松树清理,截至目前已清理下近5000担病死松木;3、强化专职护林员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党员全员责任制,加强森林防火宣传,保障野外用火安全;4、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城镇,完成创森资料整理,视频录制,并通过省预检组的初检;5、完成我镇两条林区道路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6、完成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配合林业局做好各村古树名木保护;7、开展农户林木采伐的审批、造林设计等各项工作,“金台铁路”林地审批工作有序开展;8、芦北溪湿地公园的绿化、植物配置工程现已接近收尾阶段;9、完成金丝村森林村庄创建的各项申报工作;10、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并取得成效。

休闲农庄申报材料篇4

获嘉县人民政府县长吴山保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的工作,对今后五年和2017年的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新乡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不断强化“四种意识”,主动适应新常态,按照县委确定的经济发展定位和总体发展构想,持续实施“三大战略”、推进“六大工程”,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坚持赶超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16年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100.8亿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49.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3.5亿元,增长86.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94亿元,增长147.6%,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7.7亿元,增长150.9%;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6亿元,增长7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0.9亿元,增长83.3%;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9595元和12695元,增长56.8%和65.2%。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多规合一”试点县、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被授予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部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和河南省林业生态县、绿化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五年来,我们坚持调整转型,发展步伐持续加快。工业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期。加快郑新融合步伐,探索创新“飞地经济”模式,建成了中原家居产业园、金水(获嘉)产业新城、新材料产业园三大园区,现代纺织(家居)、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正在形成,累计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95个,香港锦艺20万锭高档纺纱、中荷乳业等一批项目建成。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农田基础建设持续巩固,累计投入资金10.2亿元。种植结构调整加快,花木面积达3.8万亩,中药材达0.3万亩,流转土地16万亩。新增合作社571家,连续四年全市领先。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迈出坚实步伐。以花木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史庄生态休闲观光区初见成效,引黄调蓄工程暨如意湖项目奠基,获武路、薄口路休闲观光产业带积极推进,三河绿道休闲观光带节点工程全部完工。第三产业提质升级。电商产业园建成,中大门、飞哪网、壹仓优品等企业入驻,被确定为河南省“宽带中国”示范县和电子商务示范县。围绕南太行旅游线路节点和市民假日休闲观光,强力推进农业生态旅游,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休闲产业,亚洲草地滚球训练基地、同盟古镇文化旅游综合体等项目开工,体育休闲文化产业园、同盟山文化旅游开发等项目完成规划。第三产业增加值五年增长94%,2016年占比达到25.4%。“两区”建设成效显著。集聚区区镇套合全省率先完成,成功实现扩区调整并晋升全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北区路网实现升级改造,南区一期二期路网竣工、三期动工,经济发展承载能力持续提升。特色商业街区综合考核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二,建成区面积达到0.75平方公里,中央商务公馆、晶钻国际、联盟新城等商业区初具规模。

五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协调,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累计投入资金7.56亿元,建设基础项目31个;旧城改造持续推进,完成拆迁44.9万平方米,盘活土地16.8万平方米,岳庄安置小区竣工、拆迁启动;行政路、新华街北延贯通,建成游园广场8个和景观大道2条,城区重要节点落实改造,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绿化亮化美化配套工程扎实推进,保洁机制落实有力。亢村五年起新城规划强力推进,副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全市亮点。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强化综合整治,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长效保洁机制建立,脏乱差局面基本扭转,综合考核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城乡通行能力显著提高。完成县乡路桥工程27个、通村公路项目156个,公路总里程达598.5公里,全县干线、乡村公路“绿、洁、美、畅”。

五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活力稳步增强。试点改革扎实推进。“多规合一”受到国家环保部、发改委肯定,在全国28个试点中位列前5名;全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2016—2020年)编制完成;亢村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走在全市前列;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和道路运输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累计取消调整行政许可事项115项、合并56项,非行政许可全面取消。市民中心建成运行,标准化建设位居全市前列,“一站式服务”基本实现。投融资体制改革成效显著。依托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运用PPP等模式,五年累计融资13亿元;新组建河南同盟交通城建投资有限公司、新乡宁邑花卉苗木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融资能力进一步增强。创造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同盟英才”计划深入实施,陶瓷新材料研发团队成功引进;校企合作迈出重大步伐,20多家企业与北京林业大学、天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学院等院校签订合作协议;产业集聚区产学研综合服务中心启动建设,全省唯一的省级精细化工产品质量检测和风机检测中心建成使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申报科技项目66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各类专利357件。

五年来,我们坚持民生优先,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民生各项支出达57.5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2.7%。脱贫攻坚首战告捷,3820人实现脱贫。企业养老保险金、离退休人员工资和城乡低保金按时足额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政策深入落实。新增城镇就业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建、改建中小学校106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连创佳绩,县一中被评为2016年全国百强中学,省级乒乓球训练基地在我县挂牌成立。乡镇卫生院改革、县级公立医院配套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强力推进高架污染源、燃煤锅炉拆改、小散乱差企业治理等工作,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成效显著,PM10和PM2.5浓度均值大幅下降,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建设保障性住房工程25个,竣工14个。农村14.9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有效解决;南水北调全市率先通水,城区群众吃上干净放心的丹江水。食品药品安全有效保障,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积案有力化解,社会治安总体良好,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五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和全县人民群众监督,重点工作和重大事项及时向县委请示,向县人大报告,向县政协和老干部通报,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和建议。五年来,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212件,政协提案294件,办复率100%。行政执法改革持续深化,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评审规范落实,重点领域监管加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正“”,政务环境风清气正。

同时,工商、质监、粮食、人防、气象、县志、档案、地震、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五年的奋斗历程步履坚实,奋斗的成果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全力支持,得益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得益于在外乡友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倾力相助。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获部队、武警消防官兵、政法干警,向拼搏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同志们和关心支持获嘉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产业规模不大、支撑力不强,缺乏龙头骨干企业。二是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要素紧张矛盾凸显,“三大难题”尚未破解,影响和制约赶超发展步伐。三是政务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项目快速推进与审批周期长、程序多相矛盾,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四是财税增收乏力,收支矛盾异常严峻。五是个别干部担当意识不强,懒政怠政现象仍一定程度存在,干部作风亟需进一步改进,等等。这些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强化担当,落实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总体部署

未来五年,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更是我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环境保卫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唯有积极主动、乘势而上,方能蓄势突破、赶超发展!只要我们不忘初心、聚力攻坚,就一定能够把获嘉的建设和发展推上新的更高水平!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十八届历次全会和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金水区的协作区、经开区的配套区、平原示范区的互动区和新乡西部工业区”的经济发展定位和“借势郑州、推动亢村新城崛起,对接新乡、实现县城板块振兴,以南促北、统筹县域一体发展”的总体发展构想,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强化区域合作,突出生态营造,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加快“四个获嘉”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速继续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到2021年,力争GDP达到151.6亿元,年均增长8.5%,人均GDP达到33276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92.2亿元,年均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4.1亿元,年均增长10%;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3.4亿元,年均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4.4亿元,年均增长9.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6亿元,年均增长7%。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149元、18653元,年均增长9%、8%。

实现上述目标,落实总体要求,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必须坚持五个原则。一是保持发展定力。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围绕赶超发展目标,坚持县委确定的全县经济发展定位和总体发展思路,强力实施“三大战略”、“六大工程”,注重统筹、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竭尽全力谋发展。二是扩大对外开放。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推动获嘉发展的主要抓手,坚持三次产业并重,创新招商方式,强化“一招四引”,拓宽招商领域,借势借力发展。三是加快转型升级。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聚焦主导产业,大力提升支撑能力,着力培育优质增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四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强与重点院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加大产学研平台建设和各类人才引进力度,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快新技术转化应用,打造创新创业高地。五是注重科学决策。注重长短结合,办好急事、抓好大事、破解难事,努力实现短期增长和长远发展的有机统一;注重举纲带目,以关键突破带动整体,以破解瓶颈带动全局,提高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

各位代表!目标承载使命,任务考验担当。今后五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信心,凝心聚力,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致力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构建以工业主导产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带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工业支柱产业。抓住“培育产业、膨胀总量、做强园区”三个关键,围绕现代纺织(家居)、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全力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积极探索精细化工循环经济模式。加快农业转型发展。抓好太山白菜、药黑豆、中药材等规模农业、高效农业发展。加大花木产业与休闲观光农业融合力度,加快生态观光农业、休闲采摘农业发展,形成生态休闲观光产业集群,将史庄生态休闲观光区建成3A级景区,叫响“花木之乡”品牌。推动现代服务业升级。打造新乡国际物流港,重点建设新乡木材进出口岸和中部农产品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设物流云平台。推进同盟山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完成同盟古镇建设;围绕创建特色小镇、旅游示范乡镇,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按照“一轴三区四街”发展规划,提高建设标准,提升商业文化活力,繁荣城市经济,打造城市亮点,建成高端商业核心区。

(二)致力协调,增强发展承载能力。完善产业集聚区功能。持续推进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承载产业发展、人口集聚能力,争取晋升二星级产业集聚区。提升城市品味。结合“全省百城提质工程”,按照县城总体规划(2017-2030),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城区重点道路雨污管网改造,提升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水平,实施入城口靓化工程和城区集中供热工程。扩大绿地面积,提升绿化标准,强化城市管理,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围绕智慧城市建设,高标准实施数字城管系统。构建大交通网络。全力服务好新晋高速南延和新焦城际轻轨建设,采取PPP模式,加快推进薄口路南段和S309长济线新乡西环到获嘉武陟界段拓宽改造,积极谋划北外环、南环东延对接新乡和安王路、中冯路南延对接平原新区道路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创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县”为契机,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长效机制,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每年建成2个省级、5个市级生态村。破解社区难题,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梯次推进的原则,完成33个农村社区整改任务。

(三)致力绿色,构建生态宜居获嘉。深入开展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常态化治理,守护碧水蓝天。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严格“六控”,加大关键领域综合整治监管,完成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在线监测、VOCS(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等。扎实做好水污染防治。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每个乡镇建成一座污水处理厂,逐步实施村级污水生态初级处理,全面消除黑臭水体。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加大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科学治理力度,实施污染土地改良、治理工程。强化林业生态建设。实现全域绿化,林木覆盖率达到22.4%以上,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5%以上。

(四)致力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突出“一招四引”。围绕主导产业,推进区域合作,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扩大郑州及周边地区招商成效;抓实抓好招商引资、招商引智、招商引金、招商引企,增强工业发展活力和动力。稳步推进涉农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农村金融服务,加快社会管理服务体制、农村土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区域卫生规划、基本药物制度新机制,完成县级公立医院管理体制等配套改革,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力争实现县域内就诊率90%以上。推动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稳步推进线材总厂等企业改制,妥善解决改制遗留问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院校、科研单位科技成果在获嘉转化推广。

(五)致力共享,促进民生持续改善。聚力推进脱贫攻坚,落实《获嘉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强化产业扶贫、科技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举措,确保2018年26个贫困村脱贫摘帽,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全部脱贫。继续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深入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推动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人口转移就业。健全完善覆盖城乡、保障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整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建设,推动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完善场馆建设,开展好各类文体活动,举办获嘉县第三届全运会。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文化场馆建设。加快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全覆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大健康理念发展卫生事业,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构建整合型服务体系,提升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水平。完成中医院整体迁建,谋划建设亢村新区医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及巩固提升工程,向南延伸南水北调管网,使亢村、史庄、大新庄、太山等乡镇更多群众受益。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杜绝重大事故。强化食品药品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完善多元化解机制。加强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提高防范能力。推进平安获嘉建设,增强群众安全感。坚持发展为民,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到2020年,实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活更加殷实、城乡更加美丽,全县人民共同迈进小康社会。

三、2017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7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是:围绕今后五年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和主要工作,科学安排,强力实施,为五年目标的顺利实现开好局、起好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5%、9%、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

(一)突出主导产业,形成发展优势。做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形成集群优势。壮大主导产业。围绕现代纺织(家居)、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重点跟踪推进家居产业园落地项目,确保6个续建项目竣工投产、21个未开工项目80%开工;香港锦艺20万锭高档纺织项目一期全面投产,争取二期项目启动。加强与国内知名涂料企业联系,引进一批新项目;确保金凤化工、立佳涂料、长远油墨等项目投产。加快产学研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推进陶瓷新材料产业发展。强化区域合作。完善“飞地经济”合作模式,拓宽合作领域,积极承接郑州、上海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确保沃迈生物科技等7个二期项目全部开工。深化“一招四引”。围绕主导产业,依托现有基础,着力引进产业化龙头,年内引进1个投资10亿元(或2个5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围绕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商会协会招商,跟踪落实24个在谈项目。同时,深化“同盟英才”计划,引进一批行业科技领军人才。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实施88个千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8.6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3个,完成年度投资25.74亿元。重点抓好陶瓷新材料科技产业园、亢村阀门升级改造、闽商工业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同时,实施“一区一热源”工程,启动北区企业集中供汽,谋划南区供汽工作。扶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继续完善相关政策,落实同等待遇,通过人才引进、技术改造、融资支持等方式,推动本土企业二次创业,实现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发展。成立建筑行业协会,出台建筑业发展优惠政策,扶持建筑企业做大做强,重振“建筑之乡”美誉。

(二)突出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在加快推进高标准良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中小河流治理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农业产业转型步伐,大力发展集生产、服务、休闲、消费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形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化为方向,加快特色化、规模化发展步伐。新增花木种植面积5000亩、市级示范合作社10家、县级示范合作社10家。加快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抓好奇幻玫瑰园、植物雕塑园、休闲体育园、紫薇庄园、百合花浪漫文化园“五园”建设,推进以莲藕种植、特色养殖为主的千亩荷塘建设,建成1500亩红枫、苦丁茶等特色种植及采摘生态园,加快获武路沿线休闲采摘和中药材产业发展。抓好涉农改革。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完成承包经营权、使用权确权颁证;完成冯庄镇固县和孟营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试点改革,规范农村产权交易体制机制;完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任务。

(三)突出现代服务业,激发经济活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发挥电子商务示范县优势,围绕互联网+,加大招商力度,争取河南共识商贸、浙韧网络科技等项目入驻电商产业园,扶持壹仓优品做大做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力争如意湖项目年内竣工,启动蓝静湖建设和同盟山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打造生态农业旅游体验区;抓好总投资50亿元、占地2000亩的同盟古镇文化旅游产业综合体项目,年内部分功能区具备观光条件;力争亚洲草地滚球协会总部落地获嘉,举办全国2017年草地滚球锦标赛。加快现代物流建设。积极谋划发展新材料物流园、九州众康医药物流中心、电商快递物流中心,协助西工区做好木材进出口岸建设相关工作;发挥货运专线和四三二处仓储优势,与河南储运物资管理局合作,建立中部农产品物流中心,打造新乡国际物流港。壮大特色商业街区。加快新华街联盟新城和荣城岚世纪招商步伐,建成中央商务公馆。

(四)突出城乡协调,促进一体发展。抓住“全省百城提质工程”重大机遇,统筹县域一体发展。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尽快完成“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编制,争取5月份启动实施“雨污分流”地下网管建设,解决城市内涝和雨污水混排污染问题。围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完善绿地系统规划。启动七支排、九支排景观水系建设,完成九支排西段景观改造和七支排景观靓化工程,逐步消除黑臭水体。继续推进小西关、二街拆迁改造和安置工程,确保岳庄拆迁大头落地。实施和平路等13条道路改造工程,8月底前完成亢村三期路网建设。加快实施供暖工程,力争年底城区部分区域集中供暖。强化城市管理。加强网格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突出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综合治理,落实常态保洁机制,提升畅通有序、环境优美城市形象。加快特色镇村建设。强化亢村经济发达镇基础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加速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抓好6个乡镇美丽乡村项目,突出亢村文旅小镇、史庄花木创艺小镇、太山水镇,完成规划编制,积极申报特色小镇。按照“完善入驻、转型建设、调整瘦身、退出转化、规范提升”的思路,因地制宜、梯次解决新型农村社区遗留问题,确保年内解决60%的社区遗留问题。

(五)突出提质升级,优化交通网络。在抓好集聚区三期路网建设的同时,谋划大交通网络,推动公路交通提质升级。高标准完成S308西段拓宽改造工程,和S309长济线新乡西环到获嘉武陟界段改建工程等前期工作。推进S230亢村立交桥至平原新区道路提升工程、获嘉南环东延对接新乡道路工程,积极申报争取安王路南延、中冯路南延对接平原新区等重点道路。抓好农村道路建设,完成29个县乡道路(桥梁)及通村公路工程。

(六)突出平台建设,提供强大支撑。优化政务服务平台。完成市民中心亢村分中心组建,进一步规范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打造创业创新平台。深化校企、院企合作,搭建产学研平台。推进县产业集聚区产学研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深化与北京林业大学、天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学院等院校合作,推动新材料、花卉苗木、医药中间体、机械制造等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健全人才保障平台。扎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点引进高校或科研单位创新型高端人才、高学历人才、政府智囊人才。完善引才、留才、用才政策,解除人才后顾之忧,确保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拓展投资融资平台。发挥获嘉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河南同盟交通城建投资有限公司、新乡市宁邑花卉苗木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投融资平台作用,扩大城乡基础建设、现代农业融资规模。拓宽“助保贷”业务范围,建立产业引导基金,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助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引导激励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四板挂牌,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建设智慧城市管理平台。整合公安、市政、环保、水利、安监、农牧、交运等10个部门资源,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政务信息公开、数字监管、网上审批、信息反馈、决策服务、督查考评等应用体系,建设科学公平、数据共享、安全可靠的智慧智能系统平台。

(七)突出综合治理,创优生态环境。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并重,强化重点领域整治,营造生态宜居环境。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与中科院、中国环科院合作,依靠科技,精准治污。继续加大高架污染源、施工及道路扬尘、砂石料场、燃煤、秸秆禁烧等关键领域综合整治,依法治污、源头治污。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北区所有涉气企业VOCs废气治理,有效解决臭氧指标居高不下问题,确保PM10年均浓度控制在122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7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达到189天。深入开展水污染综合防治。按照全省“1+4+9”整体部署,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工作。抓好养殖业和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整治,完成大?咐院印⑽篮印⒐膊?饕迩?⑽髅辖??幼酆现卫恚?繁?条出境河流水质稳定达到规定标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突出抓好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畜禽养殖业实现达标排放,争取新创建市级示范村35个,县级示范村60个。全面改善生态环境。编制县域生态水系规划,加快推进“三河”清洁行动,恢复河流生态功能;实施“三道”绿化工程,完成共产主义渠、卫河、大?咐院尤?鹾恿鞲弑曜悸袒?阑??不?睾勇痰馈⑿菹欣鹊篮妥孕谐等?溃?鸩接呕?睾又种步峁梗蛔ズ萌?蛄忠瞪??ㄉ瑁?瓿闪忠瞪??こ?.38万亩,年内每个乡镇建成2个绿化示范村。

(八)突出民生改善,增进群众福祉。坚持发展为民,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保住基本民生,兜住底线。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抓好专项扶贫,实施精准扶贫,推进产业扶贫,争取财政扶贫,落实中省资金、产业扶持资金、风险补偿金项目扶贫,建成精准扶贫就业点24个,实现3500人转移就业、3150人脱贫、7个村退出贫困村序列。加大教育文化投入。完成县高级中学、大西关学校改扩建和城西学校二期工程,启动第三完全小学改扩建一期工程,实施11所中小学校舍新建项目,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省定办学基本标准,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加快民办教育发展,谋划开成高中迁建,加快河南女子学院建设。完成64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完善卫生医疗服务。加快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建设步伐,完成县医院急救通道、血液净化中心建设和城关卫生院整体搬迁,县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谋划亢村医疗配套建设、县中医院医养一体康复养老综合楼项目。全面提升维稳水平。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严防重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保持和谐稳定大局。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发展新形势、人民新期待。我们将更加注重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全市开展的“敢、转、争”实践活动,以许福卿等新乡先进群体为榜样,坚持干字当头,强化责任担当,奋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完善民主决策程序,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认真落实人大决议,办理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社会监督。加快构建管理、执法、服务“三位一体”新型行政执法模式,全面促进执法规范化。

改进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坚持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本职工作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转变政府工作作风,精简会议、文件,转变会风、文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抓落实、促发展上。坚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坚决禁止不作为、乱作为和懒政、怠政行为,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行为,敢抓敢管、抓长抓细,营造“讲政治、敢担当、作贡献、争一流”浓厚氛围。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干事者鼓劲,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对敢于负责的同志负责,调动各级干部积极性,打造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树立风清气正、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转变职能,提升服务水平。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落实“一站式”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深入推进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推动政府职能加快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休闲农庄申报材料篇5

以精品村、重点村和特色村为节点,重点打造3条精品线,每条精品线实行县领导联系制度,全程参与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在精品线的打造上,注重沿线环境的综合整治,花大力气破除“脏、乱、差”问题。大力推进“四边三化”活动,全面实施城乡绿化,按规划、有重点地开展增绿行动,做好104国道、62省道、60省道和上三高速公路沿线的洁化、绿化和美化。大力推进“三改一拆”工作,依法拆除违法建筑。县农办统一购买树苗,组织人员对全市现场会考察路线见缝插绿,街道、镇和镇区块对62省道沿线进行综合整治,提升整体形象。

二、清洁家园工作明显提升。以开展“垃圾不落地、更美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为载体,在全县范围内掀起集中大整治活动,对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集聚区、河道沟渠、学校门口、废品回收点等重点区块进行全面清理整治,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整治整体效果。县清洁办定期对国省道沿线村庄、乡村、河道进行全面督查,并通报,督促整改落实。以“清洁河道、清洁乡村”专项行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全面清理处置沿河沿路、房前屋后的暴露垃圾和卫生死角。在等村开展三星、四星、五星级“清洁户”评比活动,在等村按照环境洁美、亲人谐美、生活甜美、邻里和美、群众赞美等“五美”要求,开展“美丽家庭”评比,已创建三星级美丽家庭32户,四星级6户,五星级3户,并设立红榜和黑榜曝光,让好的露脸、差的丢脸,村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三、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开始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召开新一轮扶贫对象认定工作动员会和业务培训会。低收入农户和扶贫重点村初选对象的调查已完成,低收入农户、扶贫重点村认定对象报批和公告工作正在进行中。将1000人的异地搬迁指标分解到各乡镇(街道),目前幸福花苑五期工程进展顺利,一号楼建至第15层,二号楼建至第13层。推荐了199户农户为2013年我县“创业增收”贴息贷款对象。

四、农家乐产业进一步做精。重点扶持、水云间、雷峰休闲农庄等具有代表性的农家乐,指导经营户主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各具特色的发展。对具有代表性的几家农家乐进行摄影取材,装订成展示农家乐特色风采的宣传资料。会同县餐饮协会,完成特色农家土菜收集整理工作。协调各方人员,确保现场会顺利完成。加大农家乐经营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农家乐经营的效益。查清农家乐环境管理状况,落实规模农家乐排污许可制度,督促上规模农家乐经营单位申领排污许可证。推进农家乐环境整治,提高农家乐发展水平,加强管理实现农家乐可持续发展。

休闲农庄申报材料篇6

一、发挥部门职能,理清发展思路。____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过来,我们坚持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促进农民增收的活力源,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化,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不断强化引导和扶持力度。一是强化规划引导。在大力推进“一流转五体系”建设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的同时,高质量编制了《全县九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规划》、《____县“____”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二是助推出台政策。通过前期大量的调研,拟定政策文件草案,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关于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三是争取领导重视和扶持。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县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农业产业化发展;县、县两级财政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和休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县、县、乡三级领导联系农产品基地和龙头企业制度,县人大定期组织人大代表视察农业产业化建设。

二、坚持龙头带动,提升发展水平。我们坚持扭住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一是催生壮大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通过扶优扶强,全县涌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全县现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6家,其中部级1家、省级24家、县级121家。过亿元的龙头企业14家,拥有上县企业1家。二是引进了一批知名龙头企业。近五年,全县引进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53家,泰格林纸、娃哈哈、汇源果汁、康师傅等知名企业先后落户____。三是形成了一县一品基本格局。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使每个县(县、区)都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体系,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四是龙头企业参与产业化扶贫成效明显。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安置农民就业人数达到5.2万人,联结基地353.8万亩,带动农户58.7万户,其中贫困农户在30%以上,农户年户均增收20__元以上。

三、加快资本对接,加大对外合作。借力资本县场,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一是积极抓好上县引导。出台了《关于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县的意见》,建立了龙头企业上县申报绿色通道,通过举办龙头企业资本运营专题培训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军资本县场报告会,邀请国内、省内资深专家进行授课等手段,致力推进龙头企业上县工作。20__年11月,我县本土龙头企业大康牧业在深交所正式上县。二是积极搭建上县平台。鼓励拟上县龙头企业与创投、风投和外资机构对接,积极探索搭建拟上县企业与国内外投资者战略合作平台。近年来,吸引了山东富丰、澳大利亚向导投资等多家国内知名投资集团加盟____,引进战略投资达7.2亿元。三是积极培植上县后备资源。按照“培育一批、上县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县后备资源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跟踪培植、贴身服务。目前有4家龙头企业被列入省重点上县后备企业,全县11家省重点上县后备企业中,农产品加工企业占8家。

四、执行标准化建设,打造绿色农产品基地。我们着眼于促进基地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从推动土地流转求突破,从20__年起全面启动了超级稻、工业原料林、柑桔、茶叶、油茶、中药材、生猪、肉牛等十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县里专门成立了十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办公室,近年来整合各类涉农资金5.4亿元扶持基地建设及其加工项目建设。同时,通过部门创办示范基地,引导龙头企业投入资金1.5亿元建基地,形成了一批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

五、加快农产品园区建设,推动集群发展。我们着力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集聚。目前,全县已有____工业园、靖州工业园2个“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____工业园还被授予“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称号。146家县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入驻园区的达47家。引进了娃哈哈、汇源果汁、康师傅等一批知名龙头企业入驻园区,目前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占入园企业总量的80%,去年来又有大康牧业4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正清集团异地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入驻园区,成为我县重要的农产品加工中心,被评为湖南省最具投资潜力的园区。

休闲农庄申报材料篇7

该文介绍了芜湖市鸠江区白茆镇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现状、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做强一产、做大三产,发展电商、仓储、物流,多方融资、政策倾斜,招商引资、内外联动,依靠科技,促进发展等。

关键词:

都市型现代农业;现状;对策;白茆镇

白茆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盛产各种名特优蔬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素有安徽省“农业状元”的美誉。随着白茆镇划入芜湖市鸠江区以及长江二桥和过江隧道的建设,白茆镇的区位优势越来越明显:特有的长江冲积洲肥沃土壤和长江水源尤其适宜发展有机、绿色和无公害蔬菜以及特色水产品,独有的长江沿岸生态林网水系生态宜人,尤其适合发展休闲旅游和农家乐。芜湖市的发展以及长三角城市群的壮大,也为白茆镇发展都市农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白茆都市农业示范区位于白茆镇境内,总体规划面积0.13万hm2,一期核心区466.7hm2,涉及新园、义圩、套北3个行政村和三官殿社区。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及中低产田和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的实施,示范区实现了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在此基础上,白茆镇从2014年开始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通过2a多的努力,示范区瓜果一年四季飘香,无公害和绿色、有机蔬菜琳琅满目,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完美融合,都市农业示范景区雏形已基本形成。

1白茆镇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现状

1.1园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完成了入园口及园区道路美化绿化、渠道清杂和园区内环境综合整治、村庄59户立面改造、村庄道路建设、园区内桥梁改造和2座曲桥以及3座凉亭、2座拱桥等配套景观建设、建成80kW排涝站1座,主干道1.38km浇筑沥青,支干道5.8km浇筑混凝土。打造了二龙塘和年润2个休闲垂钓景点和庄稼汉葡萄采摘园,主要道路口建设木质休闲廊架,使园区及园区内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1.2现代农业高新科技推广卓有成效

园区企业共建成二代钢架大棚54hm2,连栋大棚14hm2,智能玻璃温控温室10hm2。推广了反季节栽培、立体高效栽培、蔬菜标准化栽培新技术,防虫网、粘虫板、遮阳网、太阳能杀虫灯、新型农机具等新材料。园区成立了专家工作站,与安徽省农科院蔬菜园艺所开展项目和技术合作,引进名、特、优、新蔬菜品种示范种植并取得成功,起到了很好示范带动作用。

1.3园区承载国家和省市农业项目能力进一步增强

园区内共有3家企业承担了芜湖市蔬菜标准园项目,1家企业承担了部级蔬菜标准园项目,同时还承担了农业部科技示范县试验示范基地项目、长三角地区设施蔬菜高产高效生产项目、设施蔬菜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等。

1.4农业休闲观光旅游设备齐全

园区现已建成年润和二龙塘2个垂钓中心,供游人垂钓和休闲观光。完成林下音乐茶座、QQ农场、桃花岛和千亩葡萄采摘园建设。所有路牌、导游牌以及木质休闲廊架、凉亭等已全部安装到位。

1.5园区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2015年成功举办了示范区首届“千亩葡萄园采”摘节,吸引了芜湖市大批市民和周边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扩大了示范区知名度,带动了全镇餐饮、购物等三产消费,创出了白茆特色农业旅游业品牌。

1.6园区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园区主要蔬菜品种10余种,日最多上市量50t。主要销往芜湖、南京、杭州、常州、上海、武汉等大中城市,示范效应和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示范区周边农户实现了就地打工就业,常年做工的家庭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

2都市型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

2.1一产不强三产不足

目前园区农业产业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产品无包装和品牌,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农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园区各类蔬菜种植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缺少“名、特、优、新”品种,没有叫的响的品牌。围绕农业衍生的第三产业不足,农家乐休闲观光和垂钓园、采摘园等只停留在初级水平,没有更多吸引人的休闲旅游项目,示范区人气不旺。

2.2流通不畅环节过多

园区内企业缺乏农超对接以及小区直接配送的销售模式,生产的农产品通过层层转手销售,生产企业利润大多被流通环节占去,同时消费者支出成本加大又进一步影响到产品的销量。农产品大量上市时没有冷库保鲜,往往只能低价销售。

2.3资金不足后续乏力

农业基础设施一次性投入大,回收周期较长,且风险一般较高,农业企业的资金不雄厚,很难扩大再生产,遇到市场不景气或自然灾害减产,企业往往陷入被动局面,筹资也很困难。一些企业投资建设了智能温室,每667m2投入的成本达到70多万元,投资回收期很长,如果没有相应的高回报的产业运营,很难在短期内收回成本并实现增值。

2.4人才匮乏观念滞后

现代农业对农业科技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高级农业人才很难聘请到,一些农业科技人员知识老化,眼界不高,观念滞后,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企业的经营者一般也不是常年从事农业的,多数投资者原先做的是农业以外的行业,对农业产业的规律把握不准,对生产、销售、流通等各个环节了解不深,公民难适应当前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新变化。

2.5劳力减少成本加大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力的大量外出,农村劳力减少且老龄化严重,劳动用工报酬逐年上升,农业企业用工成本居高不下,且经常出现招工断层现象。

3发展对策

3.1做强一产,做大三产

以一产为基础,做强农业第一产业。围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在农产品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力争多出精品,吸引城市市民前来观光采摘鲜活的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业,以三产带一产,实现农旅结合;把乡村传统文化创艺产业与农业相结合,进一步扩大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并融入特色美食、健康养生、中医中药、农耕文化、农俗文化、田园诗歌、传统戏曲等元素,让都市农业示范园成为都市人的精神乐园。白茆镇没有山,但可以利用水乡特色打造水上游,把示范区内莲花套水系进行开发并与黑沙洲水上旅游相结合。利用沿江沟渠林网种植荷花,既可以形成莲藕产业,同时也美化环境,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进而打造莲文化为主体的富有个性化特色的农业旅游业。

3.2发展电商,仓储物流

随着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网上销售模式越来越受到农业企业的青睐。要大力发展示范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建立物联网体系,开展网上销售。如在网上出售QQ农场“土地”,让市民体验农场主和农耕的乐趣。园区要建立起主要城市蔬菜直销点和网上社区配送中心,让示范区的农产品在300km范围内实现地头直达市民的餐桌。同时,在园区建立大型冷库,让上市蔬菜能及时保鲜储存,并与物联网冷链配送相衔接,实现一年四季均衡供应。

3.3政府支持,多方融资

政府要鼓励银行信贷和民间资本投入农业,通过政策性保险降低生产风险,并不断整合资金加大对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充分争取和利用国家对“三农”的扶持资金,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向示范区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倾斜,引导都市农业健康有序发展。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积极支持示范区企业申报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申报农产品“三品一标”、名牌产品等,为企业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3.4招商引资,内外联动

对示范区现有的入驻企业要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提高企业经营者和示范区农户科技素质。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知名龙头企业入驻,提升园区企业总体实力。进一步落实好人才战略,加大对农业科技从业人员的奖励和扶持力度。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创业或以专利等入股,调动农业科技人才的积极性。进一步充分发挥农业专家工作站对园区技术指导、产业谋划方面所起的作用,为园区企业更好地提供全方位服务。

3.5依靠科技,促进发展

休闲农庄申报材料篇8

【关键词】新晃;现代农业;路径探析

一、新晃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2016年,新晃县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值为15.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32元,同比增长12.1%。粮食生产更加稳固:2016年,共完成粮食播种面积为26.06万亩,总产8.16万吨,其中优质稻有8万亩、超级稻有7万亩,新晃县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特色产业持续壮大:新晃黄牛肉、新晃龙脑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全国首批、湖南首个国家地标产品保护示范区;新晃黄牛荣获“2016湖南十大农业品牌”,为全国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县,肉牛标准化养殖场145个,肉牛饲养量达16.66万头,出栏5.72万头;生猪、山羊等均有增长,其中;生猪饲养量达39.84万头,出栏20.72万头;山羊饲养量达8.24万只,出栏量达4.63万只;家禽饲养量达111.28万羽,出笼68.36万羽;水产品产量1613吨;龙脑樟种植面积达2.4万亩,天然冰片二产线即将建成,加工能力达200吨;侗藏红米种植基地5000亩,“侗藏红米种植系统”入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被评为“全国百家合作社百个农产品品牌”,系湖南省唯一荣获该殊荣的农产品;烤烟生产基地1500亩;新增优质水果基地12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020亩;吉祥魔芋基地1500多亩。另外,凉伞花猪、高山葡萄、优质果蔬等地方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也在稳步扩张。2016年累计抽检农产品1246批次,总体合格率达99.9%;申报“三品一标”产品认证8个。2016年实施人工造林2.2万亩,封山育林2.2万亩,义务植树40万株,绿色通道建设行道树栽植252公里。农企联合卓有成效:全县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87家,部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5家,参与的农户达12000余户。全县农机合作社总注册资金为350万元,合作社有成员263人,新增农机具1063台(套),作业服务面积达5万亩。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大力实施“三化一改”工程,被评为“2016年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完成19座小II型水库和米贝小I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8个贫困村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建设任务,共维修渠18.72千米。解决了9.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土地流转市场规范有序:2016年完成林冲、扶罗、凉伞等乡镇5起股份林场的竞卖,交易面积200余亩;完成东风林场林木林地流转565亩,完成坝坪、圭界村示范林基地流转700亩。

二、新晃县现代农业发展瓶颈

1.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

一是新晃县的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不大,种养大户数量较少;农业龙头企业存在生产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带动能力弱等问题,全县目前还没有一家产值过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也没有农业企业上市公司。二是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基本上还属于“靠天吃饭”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机械化使用率偏低;在生产技术上,大多数还是依靠传统经验,产品的科技含量普遍偏低;在农产品加工环节,只进行简单的筛选、包装,产业链条不长,产品附加值低。三是农业产业技术力量薄弱。新晃县农业科研、推广和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M步贡献率不高,农业科技投入增长比重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

2.农产品产业链较短

新晃县除龙脑樟、老蔡牛肉等产业已初具规模外,凉伞花猪、贡溪土鸡、麻鸭、铜鹅、洞藏红米、米贝魔芋、东魁杨梅、紫玉淮山、扶罗蔬菜、夜郎青食品、天堂生态水果等特色种养业及乡村旅游等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农产品的效益优势没有彰显出来。例如对牛肉的加工主要有冷鲜肉和休闲牛肉,其它副产品没有得到很好利用。有的企业规模虽然在扩大但后劲不足,大众产品研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畜牧、果蔬等主要出售鲜活产品,没有企业进行特色加工制造,大量增值空间流失。

3.农业生产要素不足

一是土地分散。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实行人均分地原则,好坏远近田块搭配,所分的田地并不连片,如果承包土地则需要一家一户去做工作,难度非常大。而且,在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中,有的对土地的眷恋还很深,有的就业很不稳定,因而他们宁愿造成地荒也舍不得将土地流转出去。据调查,部分地方季节性的抛荒地约占耕地面积的12%。二是资金困难。农业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缺乏有效的担保物,社会上的投资担保公司利率高,经营主体贷款难、担保难、融资难的问题仍然突出,制约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三是企业缺乏必要的科技创新和人才不足问题突出。由于企业更多的关注眼前利益,不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造成企业中从事技术创新的人数占企业总人数的比例非常低,研发经费投入很少,新晃的企业也难以招到懂技术的人才,懂技术的人都到外地企业打工,不愿留到新晃本地企业。像我县在畜牧、农技等部门在职专业技术人员中没有一个高级职称人员,专业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如2016年我县4名水利专业人才流失到贵州。

4.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新晃属于山区县,境内多山,道路崎岖,地貌以山地为主,山地坡度大、土层薄、土质差、气候差异大, 耕地多集中于远山地区,水、电、路、通讯等欠缺,受地形地貌的限制,农业生产环节发展机械化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全县水田14.7万亩,旱地10.8万亩,利于机械作业只有6.57万亩。绝大部分依山而成,丘块较小,且散而不集中,难以规划平整,大型机械派不上用场。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机耕道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致使我县适于机耕的连片土地上至今还未建成符合农业机械化作业要的机耕道,大多数农田基础设施改造机耕道修筑偏高,又无连接叉道路口,农业机械无法下田,十分不利于专业合作社大型农机的进场作业。

三、新晃县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1.以特色品牌为动力引领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

(1)做大优势特色产业基地

一是做大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建设。新晃县具有丰富的草山草坡,湘西黄牛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湘西黄牛之乡”,要依托新晃黄牛,继续实施能繁母牛标准化规模示范养殖项目,力争全年养牛20万头以上,出栏10万头。抓好“黄牛文化产业园”建设,深入实施黄牛品改工作,推广种草养畜、氨化微贮等先进养殖技术,加快肉牛生产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步伐。现引进嘉信食品、老蔡肉牛食品等龙头企业对作坊式加工进行整合,初步形成了嘉信食品冷鲜加工、老蔡肉牛休闲熟食加工两大系列产品,可以在这两家龙头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扶持县内牛肉加工制作业的发展,保障企业加工有原料、有效益,农户生产有销路、有收入。另外,要稳步推进凉伞花猪、贡溪鸡等特色产业的开发力度,尽快形成规模化养殖。

二是做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必须要调整种植结构,由原来通过大量施化肥、打农药、单纯追求产量增长的生产方式,转变为绿色生产方式。抓好“梅子坪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启动建设“小洪溪高效农业园”,做好“平溪河流域生态农业园”的提质升级。通过扩大侗藏红米、优质果蔬的种植面积,打造独特的“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品牌,支持企业进行农产品商标注册,支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进行技术改造,抓好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品牌和市场营销等,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另外,还要加快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产品,如:夜郎丝宝、夜郎茶油、夜郎系列酒、凉伞豆腐、贡溪红辣椒、大秉溪箩筐等,建立相应的基地,形成较大的规模。支持绿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农头企业,创建湘黔边界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优的蔬菜生产基地。

三是做大生物制药基地建设。要抓好中药材加工、中药材市场、中药材技术服务中心、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依托新晃右旋龙脑樟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核心,推进巨能集团新晃天然冰片公司尽快形成年产500吨天然冰片加工规模,并启动系列产品开发。要积极支持金鹏药业等中药材加工企业发展,推进金银花、茯苓等中药材发展,进一步深化和扩展市场、调整农业产结构,从而建立中国最大的右旋龙脑樟生产基地和湖南省生物技术开发基地。大力开展侗族医药研究,积极推进侗族药品和保健品产业化建设,把新晃建成武陵山片区侗药生产研发中心。

四是做大林业生态基地建设。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完成年度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任务。以县城周边和主要公路干线为重点,切买做好绿化工程。大力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加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推进林业产业建设,规范竹木加工企业管理,引导现有木材加工企业整合组建股份公司。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格执行限额采伐管理制度,科学做好森林采伐限额分解落实工作,合理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创新发展林下经济,改造升级县级林权交易服务中心,规范发展林业社会化服务中介组织,下移林业服务和审批职能,搭建林业资产评估平台。

(2)着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

一是要抓好品牌开发。围绕新晃黄牛、新晃龙脑樟、侗藏红米等特色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发展规模种养,全力破解“有品牌无效益,有特色无规模”的问题。深化贡溪土鸡、凉伞花猪、晴方蜂业、凉伞豆腐、高山葡萄、优质果蔬等特色品牌的挖掘和建设,建成一批“三品一标”农产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品牌,充分释放品牌推动农业发展新动能。着力培育壮大农产品品牌创建主体,力争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新增省级示范合作社2家、示范性家庭农场1家。

二是要优化品牌创建环境。构建“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促动”的农产品品牌建设长效机制。设立农产品品牌发展专项资金,按照“补贴+奖励” 的形式,对农产品品牌营销、研发进行补贴,对创建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大力推进农村经营组织创新,依托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扶持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快速发展,规范开展家庭农场认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注册工作。支持服务湘帝酒业、睛方蜂业等4家企业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是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博览会、展销会、在国内大中城市建立新晃农产品品牌专卖店和利用互联网等大力宣传新晃农产品品牌,扩大品牌农产品销售范围和品牌的影响力。

(3)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坚持质量兴农,要把增加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对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力度,加强对基地农产品的安全监管;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及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着力打击坑农、害农行为,对农资市场出现的违规、违法行为要进行高压打击,从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和使用体系建设,利用信息化、数据化等现代技术,提升农产品监管能力,确保广大群众吃得安全、放心。

2.以产业融合为核心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1)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

强化龙头带动,促进农企合作,鼓励以“企业十基地十农户”、“企业十合作社(协会)十农户”、“企业十合作社(协会)十基地十农户”、“企业十农户”等模式建设养殖基地,扩大订单农业规模,促进产销一体化发展。另外,要引导企业创办或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企业,实现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对老蔡食品、小肥牛公司、湘帝酒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提高产品的档次,延长产业链和提升附加值。支持老蔡食品申报部级龙头企业,润泽农业、汇丰凉伞花猪、清源药业等企业申报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以旅游业理念推动现代农业

一是农业与休闲观光相融合。依托“三农”资源和民俗文化,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农家乐、民俗农庄等乡村休闲旅游,重点以梅子坪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体验园、黄牛文化产业园为龙头,以平溪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为重点,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培育休闲农业景区和休闲农庄两大抓手,推动休闲农业提质增效,力争创建1个省级休闲农庄。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积极培育l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如:八江口―梅子坪―夜郎大峡谷的线路。

二是农业与节庆活动相融合。通过“新晃黄牛”、“侗藏红米”、“龙脑樟”等特色品牌,结合侗乡风情、节庆活动等,宣传新晃特色农产品。例如通过举办黄牛文化节、新晃黄牛肉美食节,让大家了解新晃黄牛,促进新晃肉牛市场的扩大;通过举办“农事文化节”、“民俗文化节”“葡萄节”、“西瓜节”等活动,宣传新晃新产品,最终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

三是农业与创意理念相融合。将文化、艺术、民族风情等与农业生产相融合,形成通过创意来促进消费、从而拓展市场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产业增加值。如在鲜花蔬菜丛中建立酒吧、茶吧、书吧等、水果上刻字、奇形怪状的水果、牲猪代养、黄牛代养、山鸡代养等形式。

(3)以互联网思维经营现代农业

一是要将现代化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发展,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利用公众微信号或在淘宝、京东等知名网站上,建立统一的特色产品销售专店等推荐介绍新晃农产品,从而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推动农产品供需双方的直接对接;鼓励社会资本,供销社等各类主体,建设涉农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民俗产品的市场。

二是要整合三农网、广播电视网等为农服务职能,对接全国农产品营销网站,提升农业信息能力与服务水平。

三是要鼓励企业积极投入扩大营销,积极利用互联网传媒和电商平台,不断扩大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以要素保障为抓手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1)加快土地流转进程

一是深入宣传改变观念。加大对土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和相关服务信息的宣传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村广大群众提高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认识,切实增强其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认识、理解和参与土地流转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

二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重点抓好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逐步建立规范高效的“三权”运行机制,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集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矛盾纠纷,确保全县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不留死角,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三是建立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完善的县、乡、村、农户四级土地转流体系,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及乡镇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土地流转法律政策咨询、合同签订指导,积极引导农户以“股份+合作”的模式将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流转。

(2)深化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改革

一是统筹整合支农项目资金。按照“以规划统筹项目、以项目整合资金”的思路和“资金性质不变、安排渠道不变、使用范围不变、监督管理不变”的原则,切实做好农业项目整合工作,坚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产业链条建设发展的刀刃上,l挥支农资金最大效益。

二是建立社会资金投入机制。探索以市场化方式筹集资金,探索PSL、BT、TOT、PPP等融资模式,建设农村金融投资平台,设立各类农业农村发展投资基金,建立以奖代补等鼓励机制,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力量更多投向农业农村。

三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巩固发挥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作用,扩大村级金融服务站建设覆盖面,争取组建村镇银行,引进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进一步健全支农服务体系。

(3)强化人才技术培育

一是采取招考、录用、引进等方式,招录一批知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能吃苦耐劳的农学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要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成长氛围,让政策、待遇向一线倾斜,让他们的价值得到体现,促进农技指导水平的提高,提升农业发展的科技贡献率。

二是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培训模式上,要针对农民兄弟文化基础低、重实践的特点,编制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教学大纲和课件进行教学。在培训时间上,除了常规培训外,可根据24节气适时开展不同涉农专业的培训。在培训地点上,争取就地就近培训、现场培训、田间地头培训,更加直观地传授农技知识。在培训内容上,既要联系农村当地实际需要设置专业,又要联系个体实际需要增加专业。

三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装备水平。积极支持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等开展技术培训和研发适合山区的小型耕地机、收割机,加强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推广的力度,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和农机普及率。

4.以加大公共服务为支撑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完善县乡村交通路网建设。特别是撤并建制村的公路硬化;着力消除公路及水运隐患,建设生命防护工程,全面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到组入户、安全便捷”的交通格局。

二是构建安全高效的水利设施系统。要紧紧抓住中央支持水利建设的大好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大力实施城乡供水、水利枢纽、农田水利、河流治理和防灾减灾等水利工程建设。抓好禾滩、贡溪、扶罗、林冲等乡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水利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三是完善电力通信设施建设。加大农村电网改造步伐,争取2017年完成所有村的电网改造,让全部农村居民都用上稳压电、平价电;要继续推进电信、移动等通讯设施建设,确保宽带“村村通”和园区WiFi全覆盖建设。

(2)完善农村保障体系

要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和农地制度变革成本,只有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才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推广。另外,要建立完善的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可以考虑设立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金、灾害风险补偿基金、农作物病虫保险基金以及耕地保护基金等,最大限度地降低土地流转带来的风险。

(3)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严格落实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各项管理制度,继续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强化财务审计监督,重点开展对农民群众关心的集体重大事项、村委会换届与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切实排查农民反映的问题线索,大力查处侵害国家、集体和农民利益典型违法违纪行为,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参考文献:

[1]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2015]59号.

[2] 《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财发[2015]42号.

[3]《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国发[2016]58号.

休闲农庄申报材料篇9

河北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改善村镇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和县城、设市城市建成区以外建制镇的建设管理。

第三条 村镇和规划建设管理坚持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因地制宜,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四条 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并应当根据国家规定建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村民委员会协助乡级人民政府开展本村庄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第五条 地处洪涝、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地区的村镇,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在村镇总体规划中制定防灾减灾措施。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对在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各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树立服务意识,忠于职守,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的科技工作,结合当地特点,推行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

第二章 村镇规划的制定

第七条 村镇必须编制规划。村镇规划包括乡(镇)域规划、集镇建设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

村镇规划由乡级人民政府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本省有关技术规范组织编制。

第八条 编制村镇规划应当以县(市)域规划、农业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与有关部门的专业规划相协调。

第九条 乡(镇)域规划期限为十年至十五年,集镇建设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期限为五年至十年。

第十条 乡(镇)域规划和集镇建设规划须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村庄建设规划须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乡级人民政府审查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一条 村镇规划批准后,由乡级人民政府公布。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依照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乡级人民政府可以对村庄、集镇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涉及村庄、集镇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依据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村镇规划期满前应当续编。

第三章 村镇规划的实施

第十二条 在村镇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符合村镇规划。

第十三条 村镇居民在规划区内建住宅的,应当先向村镇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提出建房申请,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审批程序办理:

(一)需要使用耕地的,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具选址意见书后,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执行。

(二)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的,由乡级人民政府根据村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在收到居民建房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批复。

村镇非农业户口居民在村镇规划区内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应当经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同意后,依照前款第(一)项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

回原籍村镇落户的职工、退伍军人和离休、退休干部以及定居的归侨、港澳台同胞,在村镇规划区内需要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建住宅的,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

第十四条 村镇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原有宅基地、空闲地和荒地,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措施,节约用地,鼓励农村居民建设二层以上住宅。

第十五条 兴建村镇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占用耕地的,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出具选址意见书后,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执行。

兴建村镇企业占用耕地的,应严格控制,必须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向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选址定点,并按前款规定的程序办理其他手续。

第十六条 兴建村镇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使用原有宅基地、村内空闲地的,由乡级人民政府审核,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报批执行。

第十七条 在村镇规划区内临时占用非耕地,必须报经乡级人民政府同意,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临时用地手续。临时用地使用期满后,应当及时拆除临时建筑物,清理场地,恢复原貌。

在批准的临时用地上不得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第十八条 国道、省道沿线村镇,其所有村镇建设项目必须在公路的一侧进行建设。临近公路建筑物的边缘与公路边沟外缘的间距,应当符合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

第十九条 乡级人民政府因实施规划做出的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设施的决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

因拆迁给单位或者个人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予以补偿。

第四章 村镇建设的设计、施工管理

第二十条 建筑设计应当贯彻适用、经济、安全和美观的原则,保持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农村居民住宅设计应当符合紧凑、合理、卫生和安全的要求。

第二十一条 跨度、跨径在九米以上或者高度在四点五米以上的厂房、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以及二层以上的住宅,必须由取得相应设计资质证书的单位进行设计,或者选用标准设计、通用设计。

第二十二条 在村镇从事施工的单位必须持有施工资质等级证书,从事建筑业经营的个体工匠必须持有从业资格证书,并按照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揽施工任务。

第二十三条 施工单位和个体工匠承揽本条例第二十一条所规定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图纸确需修改的,必须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并出具变更设计通知单或者图纸。

第二十四条 施工单位和个体工匠必须保证施工质量,按照国家有关的技术规范、标准施工,不得偷工减料,不得使用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以保障施工安全。

第二十五条 在村镇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企业、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开工前必须经乡级人民政府同意。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开工许可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由其委托的乡级人民政府现场定位、验线。

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开工申请手续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批复。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自取得开工许可证之日起六个月内未开工、又未办理延期手续的,开工许可证自行失效。

第二十六条 村镇居民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开工前应当持宅院平面示意图或者二层以上住宅的设计图纸,向乡级人民政府或由其委托的村民委员会提出开工申请,经审查批准并现场定位确定标高后,方可开工。

第二十七条 村镇建设不得破坏或者擅自移动国家设立的各种标志和界桩,不得妨碍交通、供排水和毗邻建筑的通风、采光。

第二十八条 村镇建设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或者个体工匠应当及时拆除临时建筑,清理平整施工现场。

第二十九条 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或者村镇居民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由其委托的乡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三十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村镇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和经营性住宅建设选址意见书、开工许可证和个体工匠从业资格证书时,可收取工本费。具体收费标准由省财政、物价部门会同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五章 房屋、公共设施、村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

第三十一条 村镇房屋实行产权登记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村镇房屋产权产籍管理,依法保护房屋所有人的房屋所有权。房屋产权证书由县级人民政府颁发。

第三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国家和本省有关村镇房屋、公共设施管理的规定,维护房屋的使用安全和公共设施的正常使用。

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单位和个人建设村镇的基础设施。

村镇自筹资金建设的供排水和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经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可实行有偿使用。

第三十四条 在建制镇、集镇规划区内,除居民自建住宅、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民政福利设施外,其他建设项目应当缴纳公用设施配套费,收费标准按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公用设施配套费必须专项用于该建制镇和集镇公用设施建设,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十五条 从建制镇、集镇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用于建制镇、集镇的公用设施建设,任何单位不得截留、挪用。

第三十六条 乡级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采取措施,保护村镇的饮用水源。禁止在公共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建厕所、畜禽圈以及堆放垃圾和其他废弃物,严禁向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排放污水,原有的要逐步搬迁或改造,达到规定的标准。

具备条件的村镇,应当实行集中供水,并使饮用水的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

第三十七条 村镇的主要街道和学校、广场、市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应当保持整洁,不得随意堆放粪便、垃圾、柴草和建筑材料等。

第三十八条 乡级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加强村镇容貌、环境卫生的宣传、管理工作,制定具体措施,鼓励单位和个人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

第三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损坏村镇内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军事设施、防汛设施,以及国家邮电、通信、输变电、输油管道等设施。

第四十条 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图纸、资料等及时整理归档、妥善保管。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在村镇规划区内,未按规划实施审批程序批准而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乡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退回。

第四十二条 在村镇规划区内,未按规划实施审批程序批准或者违反规划进行建设,严重影响村镇规划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影响村镇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处以相当于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工程造价总额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的罚款。

村镇规划区内的居民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或者违反规划的规定建设住宅的,乡级人民政府可以依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设计或者施工,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处违法所得一倍至五倍的罚款,并可吊销资质证书。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和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由乡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村民委员会责令纠正。造成损失的,按实际损失予以赔偿。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九条规定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第四十八条 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情节轻微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未设行政建制的工矿区、国有农场、林场、牧场场部及其基层居民点的规划建设管理,由其主管部门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五十条 本条例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规划建设用地的规则一、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以下情形:

(一)土地储备;

(二)单位(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和个人进行非农业建设需要使用国有土地;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兴办乡镇企业、建设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村民建设住宅需要使用农村集体土地。

二、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原则,鼓励和引导优先开发利用空闲、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严格执行相关用地标准,促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提倡建造村民公寓式住宅;安排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严格按照规定的供地方式提供土地。

三、国有建设用地办理程序

(一)通过划拨方式取得非政府储备用地的办理程序。

1.项目立项。

实行审批制的项目,由项目单位持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和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向发展改革部门申请办理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手续。

实行核准制的项目,由项目单位持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向发展改革部门申请办理项目申请报告核准手续。

实行备案制的项目,由项目单位向发展改革部门申请办理项目备案手续。

2.规划选址。

实行审批制的项目,项目单位可在向发展改革部门报送项目建议书的同时,向规划部门申请规划选址。

实行核准制的项目,项目单位直接向规划部门申请规划选址。

实行审批制或核准制的项目,由规划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实行备案制的项目,由规划部门出具拟用地的规划意见。建设项目选址位于已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域内的,规划部门可同时提供规划条件。

3.用地预审。

使用新增建设用地的,项目单位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或规划意见等文件向国土房管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确认和用地预审。

建设项目选址位于本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划定的历史灾害危险区域或者潜在灾害危险区域外的,不需要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由国土房管部门出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建设项目选址位于本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划定的历史灾害危险区域或者潜在灾害危险区域内的,项目单位需提供项目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由国土房管部门出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使用存量国有建设用地的,项目单位可不办理用地预审。

4.用地报批。

休闲农庄申报材料篇10

今年以来,我市市委、市政府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河北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实施办法》要求,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及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农村工作实际,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

一、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

中央、省委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河北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实施办法》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贯彻落实《条例》《实施办法》作为市、镇、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遵循,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做到两个融合,一是与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相融合,把学习《条例》《实施办法》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深刻领会、把握核心要义,抓好贯彻落实;二是与当前农业农村实际工作开展相融合,真正把《条例》《实施办法》作为指导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精髓,确保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讲座、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工作要求,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要求上来,全面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做好党的农村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

(一)建立乡村振兴工作体系

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县、乡、村”三级书记直接抓乡村振兴工作格局。组建了产业、文化、组织、生态、人才5个乡村振兴工作专班。聘请河北社会科学院编制完成了《**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5个相关部门也制定了各自的实施方案。2019年4月23日,召开了以“打基础、优环境、强三农”为主题的全市乡村振兴推进大会,对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安排部署。一年来,市委、市政府通过会议推动、指导调研、通知简报、检查考核等多种手段,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开展。2019年11月8日,召开乡村振兴考核指标和农村人居环境项目进展情况调度会,督促各相关部门确保年底前完成乡村考核指标和农村人居环境年初规划项目。

(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发展科技农业。在新发地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的基础上,2019年,组织硕诚、新发地两个现代农业园区分别成功申报了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及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同时,硕诚园区又申报了2020年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聘请了河北农大2名教授为首席专家,其他果蔬相关专业和流通专业的专家、教授为成员的两个专家团队,打造**市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通过驿站平台,引导全市蔬菜扩大种植面积,强化果蔬高新品种和技术成果的引进转化,提升产品质量,推动我市水果、蔬菜绿色高效发展。

依托科茂种业繁育基地,大力建设一主多元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充分利用科研育种能力以及与院校联系密切的优势,建设小麦农业科技集成创新示范基地,开展小麦产业试验、示范和北方冬麦区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公关,研究小麦新品种选育、绿色高产高效技术,促进小麦生产由重产量向绿色高效高产方向转变。

2、发展绿色农业。一是积极实施冬小麦节水品种及配套技术项目。2019年共实施6.5万亩,项目累计投资945万元,项目实施面积13.5万亩,实现节水675万m3。

二是强化施肥技术推广。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组织技术指导员、专家组成员下乡进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通过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健全智能配肥站、推广高效新型肥料和科学施肥技术、引导农民进行有机肥使用等技术措施,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今年以来,全市共发放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明白纸、图册2万余份,建立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示范基地5个、核心示范区2100亩,推广各类配方肥1100吨,缓控释肥6000吨,面积15万亩,依托100户科技示范主体开展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全市亩均减肥2公斤(折纯)以上,降低肥料投入成本5元以上。

三是大力推广节药技术。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提高病虫预报到位率;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同时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化学农药用量;推广科学施药技术,提高精准用药水平;推广新型植保机械,提高农药利用率。2019年,全市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9%,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29%,全市农药使用量降低2%以上。

四是大力宣传地膜回收。着力解决农田残膜污染,加大0.01毫米标准地膜的推广力度,同时宣传、发动进行地膜捡拾回收,积极探索地膜污染解决路径,切实解决白色污染问题。2019年全市地膜用量91.2吨,回收量为75.8吨,回收率为83%。

五是抓好林业生态建设。2019年以“做强生态支撑,助力雄安新区建设,服务协同发展”为中心,为雄安新区打造绿色屏障为首任,根据《**市雄安新区周边绿化工作方案》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大力开展白沟河生态林带、环雄安生态林带、生态片林建设,实施规模造林、村庄绿化及农田林网、堤防绿化、高固路廊道绿化,2019年实际绿化面积21535亩,完成任务面积的107.6%。

六是抓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105家规模养殖场配建粪污处理设施,带动了全市所有规模养殖场、白沟河两侧一公里内养殖户、方官生猪密集区和新城蛋鸡密集区的321个养殖场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全市养殖场户的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基本解决了养殖污水直接外排和畜禽粪污随便堆放的问题;建成了年处理3万吨畜禽粪污,年生产有机肥1万吨的粪污处理中心1个,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建率达到了100%,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2%,超额完成了年度75%的任务目标。

3.发展品牌农业。确定**黄桃为我市优特农产品,制定了《**市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施方案》,全力打造**黄桃特色品牌。目前,黄桃作为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出口美国、日本和韩国3个国家。

依托**市科茂种业有限公司,针对 “中麦175”小麦品种锌元素含量高的优势,加工富锌小麦面粉,打造富锌小麦品牌。目前已开始批量生产,主供京、津、保等大中城市。

4.发展质量农业。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8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市级精品园区2家,完成“三品一标”认证企业6家,认定品种20个,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68.1%。蔬菜种植标准化覆盖率为74.1%,创建省级标准化养殖场一个,县级标准化示范场15个,规模养殖场110个,畜牧业标准化率为77.3%。标准化养殖覆盖率平均值为72.1%。

优化种植结构,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按照粮—经—饲的结构要求,今年发展苜蓿3000亩,青伫玉米8000亩,鲜食玉米4000亩;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今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220名,市政府出台了《**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办法》,积极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组织申报省、**市级示范农场4家。落实市财政扶持资金,按照新型经营主体财政扶持项目实施方案,已实施完成。

(三)深化农村改革

1.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截止目前,全市13个镇、办事处、409个行政村,已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股权设置量化、“三会”同建工作,已完成集体经济组织登记的村数220个,占总任务村数的53.8%。

2.充分运用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在2018年基本完成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回头看,督促各镇办事处,针对遗留问题制定扫尾工作方案,层层落实责任,争取达到应确尽确,不留死角,要求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防止镇村将证书滞留,同时,全力开展档案整理工作,及时进行扫描。完善确权数据库成果、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统,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系统的运行和规范运作,为土地流转,抵押担保,惠农政策落实等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3.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自然人向法人农业转变,培育新型农业主体,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向现代农业园区、新型经营主体集中,严格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全市土地流转率达到36.8%,发展、扶持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多种经营模式和服务体系,推进规模经营。根据省**市空壳合作社治理方案,制定了我市实施方案,加强对合作社的排查,协调各部门、各镇、办事处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工作,一方面,坚决查处非法集资,另一方面,清理空壳社,规范合作社运营,从而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

 4.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农业工作支撑。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依托现代农业园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平台,完善科技示范推广体系,重点推广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根据工作需要,加强推广体系人员队伍和机构建设,优化农技推广区域站运行机制,健全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 

(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不断提档升级。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按照“全域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着力构建产城一体、区域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用现代农业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市龙安泰集团智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荷兰英姆普公司(IGMPR)签约合作,将引进荷兰最先进的花卉和园艺设计、智能温室、无土栽培、水肥一体以及管理培训等农业技术项目,促进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河北新发地食品加工产业园项目开始建设,总投资20.3亿元,占地636亩,新建原辅料库、中央大厨房、超市统仓加工配送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区、成品冷链仓储区、物联网智能集配平台、检验检疫中心及配套设施等。项目建成后,年加工配送能力180万吨,实现年销售收入5.2亿元,直接带动就业岗位2100余个,间接带动就业岗位4600余个。二是加大园区建设力度。我市建成市级以上园区8家,其中省级园区2家,**市级精品园区2家,**市级园区4家。园区总规划面积 15万亩,实际建成 5万余亩,园区累计完成投资55亿元,园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1个,绿色食品认证1个,取得地理标志1个,注册“昊龙农业”、“青沃谷”等商标7个。以肖官营镇的冀康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打造采摘观光休闲农业精品旅游区,2019年又投资2400万元,建设占地246亩砖混温室大棚72个,以义和庄村为核心发展5000亩三膜西瓜种植基地;以军城办事处平安店村为核心,通过村庄民居翻建、改建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水上乐园和生态餐厅,流转周边土地3000亩,建设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园区建设极大提升了农业的科技支撑与管理水平,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渠道日益壮大。建设电商平台,推行农业经营网络化,大力引导企业建设、利用电商平台,推进农业电子商务,推动优质农产品上网销售。淘实惠在我市建立了409家服务站点,实现了农村电商全覆盖,平台交易额达3000多万元。河北新发地农产品物流园在搞好农产品市场批发销售的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电商平台,实现了线上和线下销售结合,冀康、碧照轩、硕诚、青沃谷等现代农业园区及同兴农林畜牧有限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和微信平台,扩大了销售量。

3.休闲、观光农业得以快速发展。组织现有省级星级休闲农业企业针对自身特点,大力开展采摘、科普、农家乐等项目,吸引京津及周边群众进行休闲、观光、采摘。筛选出包含青沃谷现代农业园区、冀康休闲农庄、杜村梨花节、硕诚现代农业园区在内满足游客春季赏梨花、玩采摘、品美食的精品休闲农业观光线路1条,并入选河北省37条春季赏花观光线路。积极推进休闲农业建设,冀康园区被评为四星级休闲农业园区,硕诚园区被评为四星级采摘园,青沃谷园区被评为三星级采摘园。

(五)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在近几年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以我市被确定为河北省首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完成示范县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契机,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村庄清洁行动、村庄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美丽庭院建设、村庄规划编制等十项专项行动,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上半年我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全省位于第二十七名,在**市位于第一名。2019年6月4日,**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市委副书记闫继红对我市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10月24日我市代表**市接受了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完成示范县的考核验收。

1.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长效机制。6月1日,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善美环境卫生有限公司、**亢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两家保洁服务公司,招聘保洁员910名,对我市409个行政村全部实行农村保洁和垃圾收集市场化运行模式。共建设地埋式垃圾台站998个,购置垃圾压缩转运车辆47台,基本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每日清运垃圾290余吨。将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转运到市垃圾处理场规范处置,实现了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置全覆盖。

2.大力改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乡村路网方面,2019年农村路网改造提升104个村,里程69.4公里。农村村内道路方面,投资7500万元,新修改造全市13个镇办215个村主次干道142.5公里60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全市域村庄主街道硬化全覆盖。

3.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和亮化行动。投资3000万元,在继续深入开展“五清三建一改”行动基础上,对全市县、乡道路两侧可视范围村庄外立面及村庄主街道两侧、雄安新区周边乡镇所有连村道路可视范围村庄外立面及村内主要道路两侧,按照统一风格,进行乳胶漆粉刷改造337万平方米,并适当绘制文化墙,实现村庄美化全覆盖,有效提升了全市农村整体风貌。投资516万元,安装路灯9117盏。在各村主街道两侧、文化广场、学校、村民中心等重要场所安装、更换照明设施,实现村村亮化全覆盖。投资505万元,种植乡土树木92061棵,进一步提升农村绿化水平。

4.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把美丽庭院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截止目前,已成功创建美丽庭院36200户,精品庭院5621户。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任务。

5.全力推进厕所改造工作。我市属于二类县,在全面实现卫生厕所达标的基础上,坚持自我加压,主动提高改厕工作标准,并坚持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无害化卫生厕所提升改造。2019年上半年安排第一批无害化厕所改造17000座。2019年11月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又安排无害化厕所改造任务15000座。全年累计安排无害化厕所改造32000座。财政用于改厕资金达到6400万元。

6.突出抓好高铁高速沿线环境集中整治。共清理历史积存垃圾100余处,清运垃圾500余立方。安装路灯400余盏,植树11万余株。建成小游园55处,小菜园129处。同时,将沿京石高速、京石高铁的村庄面貌提升列入乡村振兴同步打造,新打造梁家营廊道绿化节点、紫泉河景观河道两个生态景观节点,新建成前曲堤、赵辛庄等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

7.稳步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按照《**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纳污坑塘整治专项实施方案》要求,实施了白沟河傍水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处理站5座,处理能力360吨/日,建设配套管网40106米。此外,方官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工程扎实推进。

(六)推进农村文化振兴

1.夯实基础,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全市13个镇、办事处建成了28个综合文化站,409个行政村建成了农家书屋,补充图书40082册,让农家书屋成乡村振兴的“文化粮仓”;建成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409个。210个行政村建成了农村文体广场;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已完成5170户;409个村的“村村通”大喇叭工程已经全部完成。为各村配发了锣、鼓、镲等文艺器材560套,舞蹈演出服装100套,并为每村配备了音响设备。各村街建起了文艺活动组织。

2.扶持队伍,文艺团体不断发展壮大。实施基层文艺骨干培训计划,组织举办了广场舞、书法、舞蹈、绘画、戏剧等方面的培训,培训人数达到1000余人。对在群众性文艺活动中形成的小型演唱班子和具有相应规模的大型文艺社团,给与器材支持和业务指导,使文艺团队不断上水平、文艺队伍不断壮大,逐渐形成了辛桥艺友戏曲歌舞团、杨漫撒友德京剧团等20多个定期活动的小型演唱班。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挖掘整理7个类别1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申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县级非遗项目已达33个。其中石辛庄古典音乐会、上四调、南乐会、大义店冰雹会非遗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在挖掘新项目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原有非遗项目的保护、支持力度,每年都组织多次不同形式的非遗展示,参与者越来越多,使我市的非遗项目得以传承和发展。

3.文化下乡,庆祝活动丰富多彩。以庆祝建国70周年为主线,积极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文化系列主题活动,切实营造热烈喜庆的社会氛围。开展了“悦读分享”读书会5期;“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32场;戏曲进校园20场; “文艺彩色周末”20期;戏曲下乡演出206场。

(七)推进农村生态振兴

为消除**东西部地区落差,实现全市均衡发展,先后投资32159.2万元,实施了京白、高固沿线等“百里画廊”绿化美化工程。在高固公路、京白公路、112国道、十白公路、107国道两侧各建设100米绿色长廊,绿化面积13200亩。在重要区域和交通枢纽突出打造景观节点。在冀康农业园北门户、南门户、S030线**市南市界、铁路桥节点、X301与涿白路节点、张贲营节点、十白线**白沟交界节点、G112与京白线交叉路口节点、肖官营红绿灯、八堵墙路口等,用花草打造雕塑,建设景观岛。增强了乡村主通道的景观效果,缩小了城市绿化落差,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八)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保障

优良的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保证,目前我市村两委党政一人兼达到261名,占比64%,50岁以下正职干部282名;高中及以上学历326人,占比79.7%;致富带头人等优秀人才315人,占比77%;支部书记“四个结构比例”均高于省市要求。2019年,重点创建提升60个“三带六区”党建示范典型,目前正在有序开展。为有效改善乡村治理体系,近年来投入4000万元,打造了“两个代办”升级版,已有婚姻登记等15项服务事项实现了网上代办,全市13个镇、办事处409个村全部建立了五星级便民服务中心(室)。出台了《**市农村信访安全稳定工作奖惩办法(试行)》,市财政拿出500余万元,对实现市委确定的全年未发生信访、安全、稳定问题的村街全部兑现奖惩。

(九)全力打造省级乡村振兴核心区

基于**市区位独特优势和坚实工作基础,按照“全域统筹、重点打造、精品示范、辐射带动”的原则,长远规划,分步推进,确定了全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宏伟目标,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完成示范县工作基础上,先期构建“一片四线五点”的乡村振兴核心示范区。“一片”:以肖官营镇连片14个村、“四线”(京石高速沿线、京武高铁沿线、京白路沿线、高固路沿线等四条重要交通干线)、“五点”(张六庄镇镇区、泗庄镇镇区、东马营镇镇区、军城办事处平安店村、辛桥镇连片村(范庄子村、陈庄子村、柳庄子村)。

三、存在问题

(一)农村产业发展层次仍待提升。主导产业不优不强,引领产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体规模偏小,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

(二)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仍待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市市域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展也不平衡,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三)长效管理机制亟待建立。厕所清掏及粪污处理、树木养护、公共设施维护工作亟待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四)群众观念亟待改变。长期以来受传统习惯和落后观念的影响,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及打算

根据当前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部署,我市强力推进乡村振兴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措施的落实,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分析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当前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下一步,我市将着重做好如下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城乡融合发展理念,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

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坚持书记抓、抓书记,聚焦2020年“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把更多的资金、土地指标向“三农”倾斜,细化各项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扎扎实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在抓好2019年项目扫尾基础上,再实施一批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1.坚持质量优先,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总结历年改厕成功经验,持续改进施工质量,优化改厕技术模式,在高质量完成2019年度已招标采购的32000座厕所基础上,再完成15000座以上改厕任务。确保改一座,成一座,能用一座。

2.实施村庄道路硬化提升项目。计划投资8000万元,对尚未完成主街道硬化的村进行主街道硬化改造,对破损严重的路面进行翻修改造。进一步提升农村道路通行条件。

3.实施村庄美化工程。对乡级以上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墙体外立面进行巡查,对未实施美化改造和施工时间较长、美化效果较差的墙面进行喷涂粉刷,并按统一风格补文化墙,实现全市域农村主干交通美化全覆盖。同时,选取一批基础较好的村,采取先进工艺,对主街道等重要节点实行高标准美化改造,提升美丽乡村颜值。

(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依托新发地等龙头企业、大市场,立足于服务京津、保障雄安,努力调结构、增效益、提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

1.调整结构。适度压减高耗能低质低效农作物面积,增加设施农业、农业产业园、农业规模化产业基地和生产绿化面积。

2.增效益。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以新发地食品加工产业园为载体,立足粮食、蔬菜、畜禽等主导产业资源优势,扶持蔬菜、豆制品、面粉和方便食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

3.提质量。进一步健全覆盖全产业链的农产品生产标准,扶持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力实施品牌提升计划,培树黄桃、肉鸡等区域公用品牌。

(四)抓试点示范,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区、示范线和示范点

借力京雄高速、荣乌新线、东方路东延等一批大项目,立足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继续打造“一片四线五点”省级乡村振兴核心区;打造方官镇14个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结合交通通道建设,再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线。通过率先全面高标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打造一批有特色、可复制、引领带动周边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典型。

(五)抓农村创建活动,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