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教师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1 01:37:50

正规教师论文

正规教师论文篇1

原因与对策

原因分析以上分析表明学生毕业论文在选题、内容与结构、文献资料以及实践性论文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毛病,这其中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1.客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新建本科院校大多从专科院校升格而来,专科教育以教学为主要职能,科研对教师来说只是“副业”[1]77,本科教育教师除了教学外,还有科研要求。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时间都比较短,科研氛围积淀不足,整体师资在科研方面比较薄弱,很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其次,新建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相对985、211老牌本科院校低,学生一进来底子就比较薄,直接造成学生语言基本功薄弱,无法撰写表达流畅、语言规范并有一定质量的论文。第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面临办学经费不足,资金来源有限,又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图书资料建设相对滞后,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实践项目难以实质跟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及实践性论文的开展。第四,教学改革没有跟上,语言课还是按照老套的教学方式,重记忆与操练,轻分析和思辩,缺乏对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学生就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主观原因主观原因主要涉及学生与教师两个层面:第一,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态度不认真,存在畏难情绪、依赖心理。发现不少学生对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不认真查阅资料,仔细修改,而是一次又一次更改选题,以为只要简单“好过”就行。有些学生想走“捷径”,直接到网上寻找“现成”的材料,东拼西凑、简单粘贴,把艰巨的修改任务交给导师。有些学生将毕业论文“束之高阁”,一拖再拖,直到要毕业了都还交不了差。其次,由于有些院校对毕业论文只重视结果管理,忽视过程管理,甚至疏于管理,调查中发现有些院系没有设立专人负责毕业论文管理,有些责任心不强的指导教师,对所指导的学生要么放任自流,要么敷衍了事,要么流于形式,没有给学生提供真正的指导。

对策与建议

1.提升教师教研科研能力由于学生人数不断扩大,教师的数量与质量与学生发展的速度不相匹配,师资队伍建相对滞后。要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一方面,学校要有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要鼓励教师“走出去”,通过考博、访学、课程培训,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提高教师学术意识与学术能力,同时把有真正实力的教授、博士“请进来”,或为学科带头人,或开设讲座,为教师提供教研科研指导,英语专业的院系要加大这方面的经费投入。另一方面,教师本身要有危机意识、主动意识,要主动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试想教师本身都不做科研,不写论文,怎么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只有教师的科研业务能力提高了,学生毕业论文有效指导才能得到保证。2.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毕业论文是学生语言能力的综合运用。调查表明学生英语语言基本功非常薄弱,论文中随处可见词汇欠缺、语法错误、逻辑混乱、语篇缺乏应有的衔接与连贯。其中固然有学生本身底子薄的问题,但也不是没有改进的办法。首先,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要强化学生词汇、语法、篇章意识的训练,在同时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严格考核制度。其次,在写作课教学中,可以采用体验性写作教学方法,学生经过感知、互动、领悟、合作等方式,体验从词句、段落、语篇到修改的动态过程,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书面表达能力[2]38,也可以采用批评性写作教学方式,让学生用合适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敏感性。[3]638第三,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是衡量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指标,英语专业院系要设立制度,规定学生四八级考试与学位证书挂钩,达不到设定的分数,学生就无法取得学位,同时对过级的学生按照不同分数等级给予奖励,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第四,在学术论文写作课中,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明论文选题的方法,资料的搜集和选择,论文的修改、推敲与定稿,论文的投稿和发表以及论文写作的规范等等,并让学生实际动手进行写作实训,可以是文献检索、读书札记,也可以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让学生对论文写作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为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基础。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调查发现很多院校实践性论文比例偏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实践教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首先,要加强专业课程中理论与实践课研讨与实施。很多课程标明理论课占多少,实践课占多少,但几乎都没有经过论证,随意性很强,很多教师对两者的界限感到模糊,更不用说在课堂上实施了。其次,要加大产学研合作办学力度。由于由于没有合作项目,有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就难以开展。比如翻译课原本可以与企事业合作翻译项目,让学生体验收稿、签订协议、项目分析、翻译进程实时跟踪、初稿审校、交稿等翻译流程,进行实战演练,但现在很多院系只能在模拟环境下进行,有些甚至还是按照老套的“讲+练+评”教学方式,其实践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第三,要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很多还局限在材料层面,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学生下到企业的时间还很短,一般就只有学校规定的时间,根据课程进行实习实训的时间几乎没有,即使有学生利用假期或周末到企业去学习,数量也很有限。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只有把实践教学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课程设置、学生与教师中去,才能实质性提高实践性论文的数量与质量。4.加强毕业论文监控与管理要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过程监控体系。成立教务处、校督导组、院系三级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采取前期、中期和后期三查制度,进行全方位监控。监控过程中若发现问题,要及时研讨、纠正、反馈,形成有计划、有执行、有检查、有反馈的“PDCA”(Plan-Do-Check-Ac-tion)质量监控体系。[4]90其次,要加强过程管理。充分发挥教务处主导作用与二级院系的主体作用。

正规教师论文篇2

关键词:远程教育;学历提升;毕业论文;过程问题;反思策略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7-058-03

在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论文是专业培养的重要环节,不论专科学员还是本科学员均不得免修。随着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毕业论文环节的质量已成为学员综合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为提高学员的创新实践能力,基于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笔者对近年来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环节的基本过程与活动结果,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整合,围绕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基本思路,以期对毕业论文环节管理机制的完善有所裨益。

一、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

1.管理者与学员对毕业论文环节的态度不够端正。态度是人们搞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只有端正态度,才能确保工作过程的落实与推进。从西部地区县级层面学习中心或教学点的毕业论文环节来看,主要表现在参与教学管理的管理者对毕业论文环节的认识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消极应付的现象。比如,个别教学点的教学管理者把毕业论文环节仅当做一种形式而已,没有从根本上对学员的毕业论文环节进行策划与设计,尤其是未能对专业毕业论文环节的理论知识、基本要求、完成过程、成绩评定、反思与评价等重要方面进行认真的理解与实施,因而,出现了答辩论文过程中的雷同现象、突击现象、后门现象、集体作弊现象等。此外,许多学员由于对毕业论文环节的认识不太明确,所持的态度就是半投入或不投入,对毕业论文的整体要求未能有效理解,在一种不正常的过程中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论文。比如,毕业论文的“双胞胎”现象、网络和报刊原文的下载现象、多种文章的拼凑现象、“”现象等,都是近年来我们发现的现实问题。

2.指导教师与学员对论文的基本格式缺乏规范化的认识。由于参与者没有认真学习各专业的毕业论文环节指导手册,所以学员完成的毕业论文格式五花八门。(1)论文格式不规范。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是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毕业论文中常有的现象。有些学生论文缺内容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有的则不知内容摘要、关键词及参考文献要写什么、怎样写;有的将注释与参考文献混为一谈。有的是学术论文格式,有的是发言稿格式,有的甚至没有格式。89%的学员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不符合期刊的基本要求,86%的学员根本就不知道参考文献的标志码,甚至有的边远地区的学员将1000多字的教学感想当做毕业论文提交等。(2)指导教师的要求不一致。由于指导教师来源比较复杂,并且没有接受过统一的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培训,所以许多教师都按照自己过去的思路和习惯要求学生。结果不但未能指导学员规范化地完成论文,反而影响了学员毕业论文答辩过程的顺利进行,以至于影响了学员的论文成绩。(3)答辩环节不统一。在答辩过程中,由于指导教师的不一致,有的学员只是宣读论文原文,有的只念大、小标题,有的随意发挥,有的抓不住重点,有的不懂得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等,所以,当答辩教师提出问题时,许多人瞠目结舌,支支吾吾,答非所问。以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管理本科专业2008级春季生为例,在毕业论文环节,因毕业论文格式不规范而影响论文成绩的约占83%。

3.学员毕业论文缺乏时效性和创新性。毕业论文环节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门课程,一般可以取得6个学分。但由于学习中心或基层教学点在教学组织管理上没有把毕业论文环节当做一门课程来进行有效的教学,结果许多学员的毕业论文出现了一些常识性的问题。(1)选题过时。在西部地区某教学点已经毕业的学员毕业论文档案中,有69%的选题早已无任何价值可言,其结论早已成为人们共识的定论。(2)数据过时。如未能使用近一年来的官方或权威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而是引用了多年前不能说明当前问题的过时数据。(3)语言过时。行文中使用了一些不合时展的语言表述,缺少当前报刊、广播电视、学术会议等方面的最新语言表述。(4)事例过时。由于对文章的主题缺乏深刻的研究,所以所谈与分析的问题与当前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几乎无多大的关系,没有说服力。因此,强化毕业论文的课程教学尤为必要。要充分发挥论文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的动态引导作用,使上述常识性问题,在撰写过程中得到彻底的纠正与消除。

正规教师论文篇3

高中语文教育论文魏书生主人管理的艺术

主人管理是魏书生同志最常用,也是他最见长的一种管理策略。他采用民主的方法,制定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每当出台一项新的规章制度,或修改一项原来的规定,都要通过全校教职员工反复讨论,最后才能决定。一旦走下来,就不轻易改变,要通过一个阶段的运作后再来验证其是否合适。魏 书生常说的一句话是:“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 在这一管理策略中,大略要分如下三个方面。

(一)明确主人身份。魏书生同志经常提醒自己,校长是全校师生的服务员,应该全心全意地为师生服务。于是他也经常强调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全校师生才是学校真正的主人、让全校教师们都知道只有教师真正明确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事情才会好办,教师的事情才会办好。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教师们自己反复讨论后,定下来的;学校的一切重大事情都由教师们参与,教师策划,教师们亲身去做而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们怎能不感觉到自己是学校的真正主人呢?

(二)竭尽主人的职责。人就是这样,一旦认识到自己的真正身份之后,而且是从内心里愿意充当的角色,他就一定能尽全力去完成自己的任务。这个学校的老师的工作任务非常明确。教务处、政教处、教改办工明确;党支部、工会、共青团,各负其责;学年组、学科组互相协调;班主任、科任教师相互配合。每 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内工作,在自己的工作的小田地里,自己是当之无愧的主人。每个人每学年、每学期都有自己的计划,每周、每天都按照自己的计划去操作。正所谓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人人都是主人公,个个努力办好自己的事儿。

正规教师论文篇4

[关键词]课堂辩论;思维;案例;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4-0069-01

【教学案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钓鱼的启示》一文的学习目标要求非常明确: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的心理变化,从作者钓鱼启示中受到教育。在具体施教时,教师往往将该不该放生鲈鱼当成学习重点,并展开多种形式的讨论或者辩论活动。

师:你认为这条鲈鱼该不该放呢?要从你对这件事的理解考虑,不要管课文作者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生1:我认为不该放,因为“我”钓了很长时间才钓到这条大鱼,真的很不容易。

生2:我认为应该放,因为如果“我”不放了这条鲈鱼,就违反了相关规定,这是不正确的做法。

生3:我认为放掉鲈鱼是非常可惜的事情,何必要这样斤斤计较呢?不放这条鱼并不会给谁造成什么损失和不良影响。

师:从情感上讲,不放是说得过去的;从法理上讲,放了才是最合理的做法。我们如何才能获得情感与法理的平衡呢?

生1:我认为差两个小时算不上什么大误差,这两个小时也不会让这条鲈鱼长得更大一些。即使选择不放,也不能算是违反什么规定,可以理解为灵活运用,小事一桩。

生2:法规就是法规,每一个公民都必须遵守,差两个小时不算违法,这是强词夺理。俗话说“从小偷针,到大偷牛”。凡事都应该从小事做起。

……

师:放还是不放,每一个人站在不同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自然产生不同的看法。作者从钓鱼过程中获得的启示,正是对该不该放鲈鱼这件事形成的。如果我们认同作者的观点,放生鲈鱼应该是正确的选择。

【案例反思】

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该不该放生鲈鱼”展开辩论,这个教学设计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教师一味地强调“该不该放”这个辩题,给予学生的选择只有两个,难免让学生的思维陷入狭隘中。

首先,课堂辩论设计目的太过单一,只为讨论“鲈鱼到底该不该放”这一个问题。课堂辩论是重要学习形式,能够给学生带来学习体验。“该不该放生鲈鱼”这个问题究竟有没有辩论的价值,这是教师不曾认真考虑的。学生选择正方观点,赞同放生,其理由大多出自文本,学生自己找不到其他的论据,这当然是教师引导不够造成的;持反方观点,学生能够从情感角度展开,或者是对相关法规执行角度考虑,有一些创新意识,但教师的引导又将学生学习认知进一步固化了。从辩论结果来看,学生从辩论中获得的学习认知相当有限,说明课堂辩论设计存在偏差。

其次,课堂辩论不能固化学生认知。教师让学生不考虑文本观点,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了不同观点。最后,教师却以文本为标准对学生的个性观点给予否定,这让很多持反对意见的学生感到失望。课堂辩论双方站在自己的立场角度展开辩论,教师应该保持中立,不能偏向任何一方。教师人为设定思维单一方向,等于给课堂辩论划出框框,大大削弱了辩论的价值。既然是辩论,教师应鼓励学生展开多角度思维,让学生搜集有力论据材料支撑观点,锻炼口语交际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如果这些方面都被忽视了,只看重辩论结果,这样辩论还有多少价值可言?

其三,课堂辩论属于语文综合学习,不可忽视语用学习。教师发动辩论,目的是让学生启动学习思维,形成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建立多元的学习认知体系。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只是让学生就事论事,没有渗透语用学习意识,造成学生学习思维受到限制。如,有学生认为,作者费劲钓到这样大的鲈鱼真是不容易。在这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细心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应该明确,辩论只是学习的载体,让学生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才是重点。其实,辩论不应该有什么输赢意识,而是要让所有的⒂胝叨寄芄换竦盟枷氲南蠢瘛⑷现的提升。

正规教师论文篇5

一是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即,加强政治理论修养;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修养;加强行为习惯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二是加强自身的业务修养。即,教师应具有报、扎实的专业基础;应成为一个杂家;应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应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表达能力、诱导能力、应变能力、考核能力等五个方面。

三是加强教学艺术修养。即,练成精湛的教学艺术;掌握教学规律的驾驭艺术;掌握课堂教学艺术,刻苦钻研,热爱学生,锤炼教学语言等。

总之,教育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从思想、业务及教学艺术等方面来加强自身修养,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日益发展的教育事业的需要,才能无愧于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修养、素质教育、师德、行为习惯、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教育能力、教学艺术、教学规律、教学语言。正文: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把人类社会积累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文化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并不断使之丰富和发展,把一定的思想观点和行为规范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使之得到延续和发扬。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好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这是人们对教师的崇高赞誉。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他通过"传道、授业、解惑"[1]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因此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1世纪国际竞争将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各国都把提高国民素质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因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要》明确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全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2]什么是素质教育呢?它包含哪些内容?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教育模式。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的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3]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综合提高国民素质,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那么,怎样才能做好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呢?

一、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

首先,必须加强政治理论修养。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其政治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命运。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4]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不断加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才能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

其二,教师必须加强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修养。这是成为一名好老师的基础条件。教育工作是崇高的,教师的职业是最光荣的职业。古人曾用"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这样美好的语言来赞美教育工作者。教师承担的历史责任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是调整人们在自己的职业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而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教师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道德品质,对学生有直接教育和影响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具体的教育实践,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促进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形成。教师只有用自己崇高的道德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才能促使其健康成长。对于教师本身而言,高尚的职业道德感又能促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在平凡和清苦中感到幸福和自豪,从而树立献身教育的坚定信念,进一步增强作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心。因此,加强师德修养是每一个人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师德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第一,教师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为人师表。对教师来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道德的核心内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需要无私奉献。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职业是一种脑力活动……对于从事这种活动的人来说,它不是一种自我享受,而是一种牺牲。"[5]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教育,都愿意把自己的职业视为最光荣的职业,都乐意把自己的青春年华乃至毕生的心血奉献给所从事的事业。第二,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是教师劳动的对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诸多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前提,唯有热爱学生,才可能教育好学生,西方教育界流行一个术语,叫做"皮特马利翁效应",[6]这是著名教育家罗森塔尔为他的"权威性谎言"试验拟定的名字。这个试验要说明的问题是:真诚的期待和发自内心的爱能够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魏书生之所以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创造教书育人的奇迹,就在于他全身心地实践着"皮特马利翁效应",他的每一轮试验都能使每个后进生迎头赶上。吕叔湘也称赞他:"魏书生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为了学生,他可以忍受生活的种种不便,克服重重困难,牺牲自己,拯救学生。"[7]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很好的学习。"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高层次的,圣洁的情感,也是教师的天职。"[8]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善于用一颗爱心去感染学生,用"爱"的甘露去滋润学生干涸的心。传统的以一定教育目标为着眼点的机械命令,灌输的方法,必须摒弃。当然,献给学生的爱,不是简单的、表面的爱,而应该"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9]热爱而不溺爱,尊重而不娇惯,信任而不放任。要面向全体。公正无私,一视同仁。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希望,教师的职责就是倾注一腔热血去播撒爱的火种,真挚地热爱、理解和尊重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交知心朋友。为了明天的光明,教师必须甘当"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其三,教师必须加强行为习惯的培养。所谓"习惯"是指经过长期培养和训练而逐渐建立起来的不会轻易改变的行为。行为习惯常常被一些教师忽视,认为是无足轻重的事情,其实不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行为习惯的培养对教师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为学生是教师行为最严格的评论者和模仿者,教师的思想、作风、语言、仪表、兴趣、爱好,甚至连写字、走路的姿势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而教师要比从事任何其它职业的人更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习惯更加高尚。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蔡元培说过,"教员者,学生之模范也,故教员宜实行道德,以其身为学生之律度,如卫生宜谨,修身宜严,执事宜敏,断曲直宜公,接人宜知,惩忿而欲窒,却鄙倍而远暴慢,则学生日熏美德,其收效胜于口舌蓰也。"[10]古人云"身教重于言教",一个没有崇高人格的教师永远培养不出灵魂高尚的学生。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作为一个教师就必须懂得:"行为是一部最好的教科书。"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是这样的人"[11]因此,教师必须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正人正己,身体力行。

其四,教师还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外延十分丰富,核心内容包括教育观、教学观。教育思想决定了教师进行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式,影响教育活动的水平和效果,同时也能够校正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的发展方向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宏观上有管理和评价机制、激励机制问题;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协调问题;学制、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等问题。在微观上有学校管理问题;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问题;直至具体到每个学生的教育问题。这些问题无不由教育思想支配。

在转变教育思想的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武器,结合实际着重在认识上实现三个统一;培养优秀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相统一;群体培养目标和发展目标相统一;重视教育结果和重视教育过程相统一,要推动教育思想的转变,还必须将教育思想的学习、宣传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二、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业务修养。

首先,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和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物质基础,它包括专业基础知识,文化科学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加里宁说:"教师首先应该精通他所教的学科,不懂这一门学科,或者对这一门学科知识掌握得不够好,那么,他在教学上就不会有成绩"。[12]这是不言而喻的,干哪一行必须专哪一行。

以中学语文教学为例。一个成熟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成为精通语文学科的专家、学者。中文系所开设的全部专业课知识,包括语言学、文字学、文章学、文艺学等方面知识,中学语文教师都必须认真学习,牢固掌握并精通它。

中学语文教学以培养语言能力为主,综合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是教学的重点。作为教师首先掌握和精通语言学方面的知识,除了学好语言学概论外,还必须学好现代汉语的系统知识,如语音学、语法学、修辞学和古汉语知识。

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识字、写字,进行汉字教育,必须熟知汉字的起源,发展、演变,形体、构造及音形义的关系;必须熟知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书写规划;必须熟知汉字简化方案和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文章、写文章,就必须学好文章学知识,掌握文章学的基本原理,从而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促进读写教学科学化。

这些专业知识,是中学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必备知识,只有精通它,教学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居高临下,游刃有余。

其次,语文教师还要成为一个杂家。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综合性,使它具有"超"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教学的内容几乎涉及了所有的知识领域。诸如: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科技、史、地、生、体、音、美等都与语文学科结缘。这既给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又对语文教师的文化科学知识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只有对这些知识广泛涉猎,博览群书,才能成为文化科学知识的杂家,才能适应教学的实际需要,满足学生渴求知识、追求真理、开拓视野的欲望,更加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深湛的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对科学问题的浓厚兴趣,这一切教师用以引起学生对知识、科学、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所必要的条件,教师的知识越精湛,视野越宽广"。[13]知识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和桥梁。渊博的知识,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要素,也是搞好教学工作的保证,而且是教师业务水平的标志,影响学生的力量源泉,具有渊博的知识积累的教师将给那些正要走上人生征程的青少年带来何种程度的震撼,的确是无法估计的。要造就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教师必须渊博。因此,教师必须勤奋学习,给学生树立一个刻苦求知,严谨治学的榜样。

其三,一个出色的教师应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并不断深入学习。各科教学都必须以教育理论作指导,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加上教育理论的科学指导。教师就能知道教什么,怎么教了。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学是研究教师现象,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认真学习教育学,探讨如何教书育人,培养人才,学习教育学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要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育研究成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改革,推陈出新。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教师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既要学习一般的教育心理学,更要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运用一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本学科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以便根据学生的实际,循其规律,顺于自然地进行教学,更好地培养动机、激发兴趣、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调动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法是研究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的科学。这里的"法"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研究,二是指教学的具体方式、方法、技能和技巧。以语文学科为例。中学语文教学法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介于语文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的现象,提示中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法则。它系统地阐述了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地位、教学的目的、要求、原则、内容、过程、方法等重要的问题,是中学语文教师赖以组织课堂教学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开展课内外语文活动的理论依据和行动准则。

教师有了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就能正确解决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使之协调统一起来,从而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其四,教师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善于把自己的知识变为学生的知识,要通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学生把知识转变为一种技能,并能够在掌握和理解的基础上升为技巧。

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表达能力、诱导能力、应变能力、考核能力。

教学组织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教学目标、内容、步骤、进度的控制、调节上。控制教学目标就是定向提出任务要求。教与学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既不能降低标准,又不宜超越目标,更不允许漫无边际地偏离目标。控制教学内容,就是要把握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控制教学步骤,教学的过程既要体现阶段性又要体现连续性。控制教学进度,就是要按照教学内容的主次、详略、难易的情况,合理分配时间,掌握节奏、疏密有致,张弛合宜。不空堂,不拖堂。

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才能全面而高效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否则,只能是"茶壶里煮饺子"满肚子学问倾吐不出,施展不开。口头表达能力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并指导学生训练说话的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书面语言传播信息,并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能力。

教师的诱导能力,是指教师善于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抓住重点,突出关键、启迪思想、诱发想象、引发学生思维流程有效集中的能力。它要求教师的教学极富启发性。它利于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信息的转换和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钻研能力和自学能力。

应变能力也叫教学机智。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时有变化,往往会出现一些始料不及的偶发事件,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事件,教师要沉着冷静、当机立断、迅速做出反应,理智而机巧地排除,因势利导地引向正常的教学秩序。

考核能力是教师测定学生成绩,获取反馈信息的能力,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必须具有复习指导的能力,帮助学生通过复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规律化,以便于记忆、理解、掌握和运用。二是教师具备组织考核的能力,其关键在于命题,要遵循命题的原则,明确命题的程序。此外,还要做好考核的一系列工作,如布置考场、监考巡视等。三是教师必须具备评价成绩的能力。要把学生的考核成绩数量化、等级化。考核结果分析,目的在于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

三、教师还必须加强教学艺术修养

教师必须练就精湛的教学艺术。教师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工作。在教学中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教师要根据大纲精神、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时代需求,以及教师自身的特点,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妥善安排、巧妙启发,有重点、有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训练,从而更好地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在教学活动中,一旦具有了创造性和艺术性,那就进入了教学的理想境界。而这正是教师毕生追求的目标。

要提高教学艺术,首先要掌握教学规律的驾驭艺术。规律,又叫法则,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仅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提示它,认识它,利用它。教学规律,就是教学中各种内部关系之间的必然联系。这些规律,是决定教学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法则,也是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教学规律的驾驭艺术,就是在认识理解规律的基础上,掌握规律、利用规律,使之服务教学,符合教学的客观实际,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规律的局部性,更要重视规律的整体性。教学规律的驾驭艺术,植根于教师对教学实质的深刻理解和雄厚的教学业务功底。凭借教师的创造思维和灵感,这样就可以居高临下,纵横捭阖,才能控制得住,驾驭得了。

其次,要掌握课堂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一种精湛的教学技巧。是为了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而采用的符合科学性、创造性、情感性、灵性、勉力性的规律、方式、方法的精美结合。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学规律驾驭艺术的具体体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学的组织艺术,控制艺术、诱导艺术、应变艺术等方面。在一节课内,要把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目的与要求、内容与方法、知识与智能、内容与自悟、变故与化解众多复杂矛盾关系处理得合情合理,组织得严密紧凑,控制得协调一致,使得课堂气氛活跃欢快,师生情绪饱满愉悦,智能训练扎实有效,形成一个高潮迭起,张弛有度的有机整体,这就是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艺术。

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法宝有三个:

一是刻苦钻研,奠定扎实的教育教学基础;二是热爱学生;三是努力锤炼教学语言,而锤炼教学语言是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必由之路。

教学语言,不同于日常生活语言。语言是具有艺术性的,教师语言龙其应该具有艺术性。有人把教师的语言称之为艺术中的艺术。所以,对教师的语言要求也就更高。教师的语言首先必须符合现代汉语各种规范;其次在表达时必须准确、精炼、生动、通俗;还必须具备艺术的魅力和强烈的感召力。总的来说,教师语言艺术归纳起来有"七性",即:逻辑性、形象性、感染性、趣味性、精确性、启发性、音乐性。

教学艺术是一种三维空间的艺术,教师必须将教材、教师与学生巧妙地融为一个整体,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纲、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手中有诗,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既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又萌生心智的想象与创造,"七性"的综合使用,才能使教学富于立体感,表现出勾魂摄魄的"迷"人力量,给教学活动带来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

一言以蔽之,教育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的大事,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从思想、业务及教学艺术等方面加强自身修养,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日益发展的教育事业的需要,才能无愧于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唐代韩愈《师说》中的语句。

[2]教育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3]韩进之主编《教育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一章。

[4]邓小平同志在北京景山中学的题词

[5]四川省社科院查有梁的《科学方法和教育理论》文中的一段话

[6]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五章

[7][8][9]王崇金主编的《教师论理学》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10][11][12]杨春茂著:《师德修养十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

正规教师论文篇6

【关键词】五年制 学前教育 师范生 师德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9-02

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中职与高职互通,是目前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而推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的学生技能比较扎实,比较符合学前教育行业用人需求。与其他师范生相比,这个群体的师范生思想更具复杂性,他们很大部分因为学业成绩不理想,行为习惯有偏颇,在心理方面也欠积极,无法继续就读高中而选择读中职学校。他们在选择读师范时,多受父母左右,非出自内心意愿,对未来职业认识不清楚,更没有从事教师职业的思想准备,师德意识模糊,更谈不上对职业道德理想有更高的追求。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师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一段时间来,各地频现幼师虐童案件,幼儿教师的师德上升到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的师德水平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教育领域输送幼教师资的师范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师德。然而,很多师范院校忽略职业道德培养,这是造成目前幼儿教师师德问题的原因之一。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着特殊性,要使这个群体的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符合教师的职业要求,应从他们实际出发,全方位有效地落实师德教育。

一、师德教育与“三观”教育相结合

正确的师德观依赖于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学生的入学年龄一般在14-16周岁之间,他们刚摆脱童年的稚嫩,开始步入人生、社会,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处于经常变换之中,品德观念尚未定型。所以,抓住青少年这一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化,对学生今后良好师德的形成至关重要。可根据学生的年龄、思想特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三观”引导,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学生的“三观”培养与学生的师德紧密联系起来。五年制的前两年是关键的时间点,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方式方法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的同时,加强师德教育,使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师德教育的过程中,要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引导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是非判断力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是在日常的“三观”教育中,要克服师德教育与日常学习相分离的现象,把师德教育渗透到日常学习中。特别是要提高学生对行为规范师范性的认识,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进行严格要求和养成,充分体现师范生以身立教、身正为范的职业道德要求。如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帮助有困难的人等,培养师范生爱国、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等精神;在各种集体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意识等,并让学生明确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使师德教育直观化、具体化,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具有师范性的行为规范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三是善于抓住现实生活中典型案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比照,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高尚的道德评判标准,并内化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逐步形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热爱学生,以身作则,身正为范的正确职业态度。

二、师德实践与技能实训相结合

职业教育凸显工学结合,实训基地是人才培养的另一重要场所。相对来说,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幼儿园实训的机会比其他学段的要多,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接受实训基地对他们的技能训练和师德的影响。见实习是师范生以教师的角色进入职业领域的开始,对于还未成年的五年制学生来说,实训基地是他们最初接触社会的地方。他们对将来职业场景及“教师”这个角色扮演是非常期待和好奇的,因而会很用心去观察、感受实训基地的一切,并表现出该年龄善于模仿的特征,内化成自身的言行和职业道德规范。因此,实训时期,学校及实习单位对师范生在师德方面的要求和规范往往会对他们将来从事教育事业有着很大的影响。师德示范性至关重要,特别是实训教师作为最重要、最直观和最有权威的模范,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同时,学生通过对教师角色的体验、探索与思考,能够更好地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因此,师德实践与技能实训结合起来对师范生良好的师德形成非常重要。

一是要把师德培养纳入见实习的内容。校园双方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见实习方案,把学生的师德教育作为与教学技能培养一样重要的内容。同时,要制定具体内容体系,健全评价标准,将师德行为列入对实训学生的考核内容。

二是加强对见实习学生师德规范指导。“教育实践是师德教育固化、深化的重要过程。”而这一实践和技能实训一样都需要教师悉心指导,要引导师范生在实训中践行教师角色、履行教师职责、承担教师义务中去体味师德规范的内涵,在实际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感受师德的规范。师范生在教师角色实践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对其以后从事教师这一职业至关重要。

三是遴选具有高尚的师德的幼儿园教师作为师范生的实训指导教师。师德教育首先是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实训指导教师是学生开始体验幼儿教师这个角色的首个对象,实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来说影响深远。因此,要重视实训基地教师自身品德对师范生的影响,对实训指导教师的遴选不应仅仅强调教育教学技能,也要强调职业道德。

三、师德课程评价与学生实际操行相结合

师德教育课程是师范院校必修的课程,能使师范生对师德的概念、内涵及要求等从理论层面进行感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认为,要加强师德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使师范生的一般道德水平、掌握基本的师德规范方面得以提升。但是学习本身就具有隐藏性,道德的行为化才是道德养成的重要标志。因此,对于年纪尚小,对理论认知较有难度的五年制师范生来说,应加强课程改革,把学生在课堂的理论与实际的行为结合起来,把刻板、没有生命的知识体系转化为生动的、实实在在的行为。而课程评价是检查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标尺,那么把师德课程的评价与学生现实行为的评价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则是开设课程之要旨。师范生的道德养成是一个习得的过程,要通过师德养成的过程评价,不断促进师范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因此,把课程评价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评价结合起来,无疑是师德课程建设的着力点。操行评定是对学生的思想及日常行为进行评定的一种形式,这些内容包含在师德的课程评价内容中,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能更好地促进师德教育的知行合一,以一种具体可感的效果来检查学生师德养成及加以有效地引导。

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过程,师德教育课程内容要与学前教育紧密结合。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幼儿为本,师德为先”的理念,要求幼儿教师必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具体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方面进行阐释,体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最重要的方面和原则,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行为提供了理论支点。我们要充分依据五年制学生的特点,对这个群体的师德教育进行整体规划,从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理想、职业规范、合作精神等维度进行师德教育体系的构建,使师德教育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但又有侧重点,从要求的明确到落实及考核评价进行统筹规划。如第一学年重点放在学生的常规强化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加强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第二学年重点培养学生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规范等,逐一对师德的内涵体现进行有效落实。在每一阶段的师德教育目标落实中,要通过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表现及效果进行记录、评价,使师德教育不仅具有可操作性,也具有实践性。特别是,操行评定要重视从师范生学习生活的点滴入手,加以具体规范与引导。如:学习常规、生活常规、卫生常规、礼仪要求、与人合作要求等,把这些要求具体化,逐项进行考评,营造规范有序、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把学生在课堂习得的对师德理论的感知与现实中具体的行为联系起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道德行为规范中的作用。

四、师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师德教育首先是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或者说是被动教育。五年制师范生入学年龄小,“三观”没有定性,受环境的影响相对成年学生来说更大,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也更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身成长规律。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群体的成长特性,致力于建设师德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师范氛围”,大力建设师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

首先,构建以“师德”为精神内涵的校园精神,比如提炼出以“爱、责任”等为主题的校训、校歌、校风等,把师德内涵核心部分以校训、校歌等形式明确界定出来,给学生一个鲜明感知,并在反复吟唱中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其次,加强师德的物质文化建设。“一切景语皆情语”,入学时还未成年的五年制学生,思维相对直观、感性,以直接的图案、情景对他们进行教育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师范院校应该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师德教育的载体,让学生在每天的耳濡目染中,明确要求,树立标杆,与环境、楷模心神合一,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从而渐渐向高尚师德靠近。如在校园树立我国学前教育创始人张雪门、知名教育家陶行知等人的塑像;建立师德教育文化长廊;张挂、镌刻教育名言等。

最后,创设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文化。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符合五年制学生的认知特点,容易让学生身心投入活动,感受到师德的内涵。如通过举办歌咏比赛、演讲大赛、辩论会等活动,加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通过举行“师德论坛”、师德行为规范评比、教师风采展示等,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邀请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做师德修养报告和讲座,聘请优秀校友回校以自身的成长历程、生动案例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等。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根据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构建以“大爱”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突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爱”的理念和品质,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正规教师论文篇7

[关键词] 学校组织;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功能

中国人对制度也许并不陌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已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在《辞海》里,制度的第一涵义就是指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统一程序办事的规程。在新制度经济学里制度被看作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它抑制着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的和怪僻的个人行为,使人们的行为更可预见并由此促进着劳动分工和财富创造。”①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种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状态之中,要使社会系统得以有序运行,必须通过各个层面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来完成。近年来,人们不仅在理论上关心制度的研究,还在实践上注重制度的建设。② 制度理论日益引起我国政府和企业管理界的极大重视。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其内部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制度创新和变革,“以‘制度挂帅’引领学校变革的时代已经到来” ③。作为培养人的组织,学校的发展不仅需要正式制度的变革和创新,同时更应考虑到非正式制度对学校变革和发展的惯性作用。然而,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对学校中的非正式制度的研究还不多,这显然和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是不协调的。

一、非正式制度的涵义及其特征

非正式制度(Informal Institution)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制度学派的先驱——凡勃仑,他首先将制度纳入科学研究,认为“制度无非是一种自然习俗,由于习惯和被人广泛地接受,这种习俗已成为一种公理化和必不可少的东西。它在生理学中的对应物,类似于各种习惯性的上瘾”④。尽管他没有单独对非正式制度进行定义,但是这一定义为后来经济学家对制度的分类指引了方向。随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将制度划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其实诺斯更喜欢用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并且诺斯强调:“对非正式制度的关注是在《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一书之后最明显的学术改变。”⑤ 自此,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概念在经济学家的思想里不再模糊。尽管人们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基本思想还是一致的。正式制度是外部设计出来的并靠政治行为由上而下强加执行的规则,非正式制度是群体内部经验演化的规则。非正式制度包括人的习惯、内化规则、习俗、道德规范、思想信仰和意识形态等,它不通过组织的方式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做出处罚,而是通过个人的自律行为、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及组织内的舆论监督使制度得以执行,仍然是对人行为的一种约束形式,但更多地靠人的自我约束,在群体中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与正式制度相比,非正式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存在方式的内隐性,非正式制度往往不以文字、书面的形式存在,它是无形的,存在于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之中,以舆论、口传心授的方式相互传递,世代传承;(2)形成时间的早先性,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在人类历史上,往往是先有不成文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尔后才有成文的法律、契约等正式制度;(3)作用发挥的自发性,非正式制度一般是经过人们长期互动选择演化而来的,违反时没有专门的组织加以明确的量化惩罚,成员遵守制度是自愿的而不是被迫的,所以,它不具有外在的强制约束机制,靠的是内在的心理约束,违反者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和道德的批判,一般不会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4)内容包含的普遍性,在一个社会里,正式制度是很少的,每个领域的正式制度可能不尽相同,但作为传统习俗、礼仪道德等形式的非正式制度可能是普遍相同的;(5)存续状态的稳定性,正式制度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但存在于特定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由于其是经长时间积淀下来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是不易被改变的,正式制度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表面稳固的正式制度只是形式的稳定而非质的稳定”⑥,但非正式制度的改变却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二、学校组织中非正式制度的构成

及其特殊性

1.学校组织中非正式制度的构成

过去人们对非正式制度的研究一般集中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之中,其实,我们可以把非正式制度“移植到”教育领域中来。在学校组织中,非正式制度也是普遍存在的并对学校组织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究竟什么是学校非正式制度?笔者认为,它指的是在学校、学校所在的社区中的组织、人员长期经验演化而成的与学校有关的传统,如习俗、习惯、道德规范以及思想信仰等未成文的规则体系。它内化于学校组织及人员的意识之中,是无形的,反映的却是学校组织的本体面貌。

学校传统是学校历史中师生共同创造的各种意义的复合体,是师生“理性、智慧与经验的积累”。学校存在的历史越长,学校所积淀下来的传统就越深厚、越丰富。学校“习俗”指学校组织成员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相沿成俗的、具有一定程度强制性和权威性的行为或生活模式。它来源于学校生活本身,产生于诸多并且明确意识到其作为会有如此结果的人们的各自学校活动,因此,它是师生参与学校活动累积的结果,体现的是“共同行动”⑦,是学校成员“自愿”通过学习和模仿而沿袭下来的行为或生活方式。如果说学校“习俗”体现的是“群体行为”,那么学校“习惯”则体现的是学校组织成员的“个体行为”。由于学校是以教学为主要活动的场所,所以,这里的学校“习惯”主要是指教师“教”的习惯和学生“学”的习惯,是师生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习以为常的教和学的行为。“道德规范”是把个体行为引向某种秩序的规则,是潜在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学校这个特殊的场域里,教师面临的是一群模仿意识极强的学生,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必须固守职业操守,因为其道德层次决定了学校道德水平的高低。教师职业需要教师具有崇高的教育信仰,因为教育是“育人”而不是“制器”的活动。伟大的教育家总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孔子信仰“仁”和“礼”,卢梭信仰“自然”,苏霍姆林斯基则宣扬“我的教育信仰在于使人去为他人做好事,并发自内心地去做,在于建造自我”⑧。笔者认为,教师的信仰其实包含了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教师对学校组织的信心、教师对专业发展的信念和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信仰。这三者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教师对学校组织的信心是最初的态度倾向;教师对专业发展的信念则是其自觉进行专业反思和成长的思想准则;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信仰是最后的升华,是教师依托教育事业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应然追求。教师的“思想信仰”构成了学校非正式制度的核心。

2.学校组织中非正式制度的特殊性

学校非正式制度除了具备非正式制度的一般特征之外,还体现出四个方面的特殊性。

第一,形成过程的文化性。学校是师生共享智慧的场所,人们在这里共同分享概念、符号和知识体系。教育活动一直是学校的主题,而教育活动就其本质来讲其实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文化活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习惯的养成、学校领导风格的形成、师生对学校组织信心的树立、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追求等都随着学校教育活动的延伸而使学校特有的传统不断得到强化或消减,蕴含其中的文化特性不断提升或衰退。学校传统所体现的文化特性和学校存在的时间是正相关的。学校历史越久远,蕴含其中的文化特性就越浓厚。

第二,存在对象的差异性。在学校组织中,非正式制度产生作用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或是学校领导者大多数为知识性、智力型的人才,他们渴望的不仅是简单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对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自身的专业成长,其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取向,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处事态度和风格。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校文化的渲染,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进一步构建并体现出个体的差异性。

第三,价值评价的变通性。从体现的价值来看,学校正式制度代表的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面形象和肯定性价值,其规则和规范是刚性的。它是通过“应该做什么”、“应当怎样做”以及“禁止做什么”等规定性的话语来体现其“刚性”的价值判断。而学校非正式制度的价值评判上具有可以“变通”的灵活性,常常表现为“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

第四,影响结果的深远性。学校是传承人类文明的场所,是教育使命得以完成的空间载体。良好的学校非正式制度会营造一个好的教学氛围,对学校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产生强大的驱动力,能够激励师生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而奋斗。反之,如果消极的学校非正式制度成为主流,其直接后果就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变异。如教师教学得过且过,学生学习失去兴趣,师生价值观扭曲,学校不良“潜规则”盛行等,所有这些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不仅会影响到师生个体价值的实现、专业的发展,还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目标的达成。

三、学校组织中非正式制度的功能

存在于学校组织中的非正式制度作为学校正式制度的补充,尽管是一套无形的规则体系,但同样对组织成员有着潜在的约束或激励功能。具体来看,学校非正式制度一般有如下功能。

1.导向功能

无论是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都能对人们的行为加以规范,为人们的社会活动提供行为范式。学校的传统、习俗、习惯等都为学校师生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先验模式”,在师生潜意识中形成了“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的想法。良性的学校非正式制度一旦形成,会激发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释放他们的潜能、激情,一起朝着学校目标不断努力奋斗,最终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反之,消极的学校非正式制度一旦占了上风,学校组织会呈现病态,学校发展则会陷入恶性循环当中。

2.激励功能

学校正式制度是学校成员必须遵守的各种规范,规定着学校成员在特定的情况下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这些规范就如同无形的网,圈定了师生活动的边界。如果这条边界得到全校师生的认可,内化于每个组织成员的意识当中,那么在边界线以内的活动,会得到他人的许可、赞赏和鼓励,超越界限的行为,则受到他人的排斥、舆论谴责。所以,学校非正式制度的激励功能主要是通过提倡什么或反对什么、鼓励什么或抑制什么的内在规范,借助群体压力和个人的道德修养等机制来实现。

3.替代功能

由于正式制度的局限性,人们行为选择的大部分行为空间是由非正式制度来约束的。学校正式制度不可能对每个层面加以规范,组织成员的内心需求、价值追求、自我认知等方面,学校正式制度是无法详尽规定的,而学校非正式制度的传统、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思想意识等恰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学校组织成员可以借助这些非正式制度的惯性、协商性、约定性、教育性,对某些活动进行自我调控、监督和执行。

4.教育功能

由于学校非正式制度形成的文化性已内化于学校组织成员的意识当中,所以这些无形的规范对学校组织成员的行为、人格、品质等方面的自我评定提供了内在的尺度,并对师生品德的形成起着规范和约束的作用。学校有什么样的非正式制度就会形成和强化什么样的师生价值观和人生观。当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时,无疑会对学校组织成员具有正面的教育作用。

5.评价功能

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合理得当,有着许多不同的评价尺度。学校非正式制度作为一种潜在的规范,同样具有对师生行为的评价功能,不过,这种评价不是靠有形的组织或技术来进行,它带有浓重的道德经验的色彩。作为学校非正式制度存在的传统、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是师生在学校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生活、教育经验和惯例的集合体,通常具有伦理的性质,往往能对师生某些行为活动的合理性进行道德的评判。

四、结 语

学校制度不应只是一种技术性、实证性和工具性的存在,而是一种价值性的存在。学校在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固然要合理设计和安排正式制度,但是更应注意学校非正式制度对学校正式制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是营造有序而和谐的校园文化的保障,也可能是造成压抑沉闷的学校气氛的工具。学校制度的创新只有和学校非正式制度相容,才能被接受、被认同,才能存在,才会有效。

注释

①柯武刚,史曼飞:《制度经济学》,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5页

②杨永福:《规则的分析与建构》,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③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关于现代学校制度的含义、特征、体系的初步认识》,《人民教育》,2004年第17期,第7页

④凡勃仑:《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经济研究》,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8,139页

⑤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⑥李政涛:《学校管理中的制度分析》,《教育评论》,1998年第6期,第15页

正规教师论文篇8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德育;高校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践环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的重要载体。依托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校德育的实现就要重视渠道的作用,采取一些措施将德育工作推向深入。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高校要以校园文化建设来培养学生德育,就必须加强价值引导,提高校园文化的思想性和价值导向性。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校校园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块重要阵地,各种思想、观念、主张、在此交汇争锋。各种观念都想在信息最为密集、思想最为活跃的高校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出现了多元的价值取向,但是我们的价值导向必须是一元的。如果价值导向是多元的,那么在理论上必然导致价值多中心论,其最终结果将从根本上动摇和削弱我们的共同理想,这将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实践证明,没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校园文化必然出现混乱、失误和挫折,迷失正确的方向,德育功能也就减弱或丧失。因此,高校必须坚持用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高校要通过繁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主题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创新德育形式,坚持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奉献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进行共同理想的教育,创造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精品文化,占领校园文化主要阵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校园里的网络文化、古代文化、西方文化的正确引导、使大学生明辨是非对误,吸其文化精华、去其文化糟粕,抵制和消除其负面影响。

二、加强师德建设

教师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教师自身的的道德是重要的劳动工具和手段,即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道德不仅是自身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师德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修养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高尚的情操往往为学生们观察、评说和模仿。教师的品行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德育的接受程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自己所做的符合道德要求,才有可能促使学生德育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师德建设,要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来抓。在如今的一些大学有些教师缺乏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讲完书本上的内容则立马离开、与学生没有过多的交流,备课不认真,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写论文、涨工资、升职称。还有的教师功利心已越过法律的限度,收礼受贿,此类教师道德沦陷于此,不知此类教师对学生德育会发挥怎样“巨大”的作用。高校师德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学校一定要注重对全体教师进行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为核心内容的相关教育,要建立健全师德监督机制,同时明确教师应尽的义务,监督要与学校相关部门监督与学生组织监督相结合;要建立奖惩机制,赏罚分明,该奖则奖、该罚则罚、该辞退则辞退,纯洁教师队伍,使“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的观念深入每一位教师心中,使教师在培养学生德育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强化校规校纪建设

高校在培养学生德育方面,不仅需要进行校园文化的软件建设,校规校纪这种硬手段的运用也是不可缺少的。校规校纪对于保障学校德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进行具有重要作用。在校规校纪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酝酿和讨论,最后以条纹的形式定下来。校规校纪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要是全方位的,校领导要深入调查、集思广益、努力把规章制度做全面,使得可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服务制度学生社团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学生行为准则等等。二是细。校规校纪的内容必须具体明确、操作性强、避免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条款。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明确。规定既出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在纪律面前所有的师生一律平等,切忌赏罚不公、判断不明,若不公正对待学生则会使学生心中对学校充满怨恨,同时学校的规章制度也会失去公信力,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其他工作也将受到影响。

此外,还应有一个强有力的德育领导小组。要形成一个由党委领导挂帅、主管校长负责、党办主任团委书记学生科长年级办主任参加的这样一个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格局。

四、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

同志指出:“无论任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一切德育真知都来源于德育实践,我们既要重视理论教育又要重视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德育教育。荀况曾在论述知和行的关系时说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矣。”人们的品德认识、品德观念只有通过时间的深化检验才能真正成为人们品行和习惯的先导。品德情感和意志的培养单靠书本和空洞的说教是不行的,它需要在实践中经过长期的锻炼,在实践中与艰难困苦做顽强的斗争,才能形成良好的品德意志。组织大学生深入农村、山区了解中国农村的现状与那里的人们进行真诚的沟通,他们才会对农村和农民有了更多地了解和思考而少些冷漠。让大学生深入工厂、部队参观、调研,有可能的话让他们也参加进去,它们才会有吃苦精神,才会理解顽强精神。动员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它们才能更好的培养起奉献精神。让学生到人民英雄纪念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复兴之路纪念馆参观,播放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抗击外国侵略这些影视将会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之情,激发他们为祖国富强而顽强拼搏的意志。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重视第二课堂,将道德规范和要求融入第二课堂之中,通过实践活动以达德育目的。

参考文献

正规教师论文篇9

一、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我校把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并把廉政文化建设容入课堂,以思想政治课为载体,向学生进行廉政教育,并且年初我们向全体师生发出了倡议,并多次在国旗下的讲话中进行了廉政建设进校园的宣传教育。我们在学校中开举办“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作文竞赛、校报专刊,同时各班级在黑板报上举办了以廉政文化内容为主题的板报,很好地营造了学习宣传氛围。我们还利用网络等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反腐倡廉教育新平台,扩大廉洁教育覆盖面,把思想道德教育与遵法制、守纪律、重操守、讲诚信的教育结合起来,把廉洁教育作为师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适合中学生兴趣的报告、讲座广泛宣传廉政文化,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培育廉政意识。特别是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空间和渠道,构建网络廉政文化宣教平台,推动廉政文化在校园的传播。把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做到教师办公室和学生班级,培养师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

二、加强学习教育提高认识,构筑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我校大力开展廉洁从教的学习,围绕“四个学习系列”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学习活动;现代教育思想的学习系列;“师德规范”的学习系列;法律法规的学习系列。采取校务会、党员大会、教师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各级会议精神,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大力宣传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成果,深入开展了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三生教育》、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教育系统八条禁令等,党支部定期学习与开展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的活动,参学率达100%。结合学习提倡“三种精神”即自觉学习,提倡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教书育人,提倡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关心学生,提倡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

二是对于党员干部,加大了廉政建设职责教育,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按有关规定实行责任追究,规范了教师廉洁从教行为,坚持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

三是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贯穿到对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的各个环节,完善了教育制度,将党风廉政教育与教师管理紧密结合,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深入开展了十七大精神、《》、《邓小平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三、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夯实廉政文化建设工作

1、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荣辱观教育”相结合。

我校“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听报告、讲座、座谈、讨论等途径,组织党员教师学习有关资料书籍,对师生进行了以诚信、责任、正直等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品质教育;以清廉、节俭、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教育;以公正、民主、守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意识教育等,使师生的道德情操得到有效提升。

2、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我校寓“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梳理整合学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渗透廉政文化,增加廉政教育内容,通过感受、交流、讨论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清正廉洁品质的感受与体验。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的有关内容与学校德育教育、学科教育、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教风、学风、考风建设,培养学生诚信做人、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道德意识。

3、与师德教育相结合

师德教育是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我们把师德教育作为我们廉政教育进校园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一年来针对师德师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从实际出发,开展“四评”活动:一是自评,以年级组为单位,人人根据《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若干规定,针对自己的工作态度、思想作风、言谈举止进行自我评价。二是学生评,从教师是否及时批改作业,是否公正对待学生,是否体罚学生,从语言到行为等诸方面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三是家长与社会评,对学生家长及师德师风监督小组成员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教师是否收受礼品,是否吃请,是否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是否搞有偿补课、搞托管,是否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四是教师互评,检查教师是否尽职尽责,是否团结协作,是否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通过“四评”活动了解我校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并针对问题进行教育,使廉政教育落到实处。在四评活动中,评出了行业的良好风范,评出廉政建设的新风貌,评出了良好的师德师风,使教师们更加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出现了“五多”“五少”的现象即:尊重学生的人格多了,训斥学生的现象少了;注重讲究教育方法的人多了,体罚和变相体罚的人少了;爱岗敬业的教师多了,不负责的现象少了;严格按照课表上课的教师多了,挤占、挪用技能科的现象少了;家长表扬教师的次数多了,投诉教师和学校的现象少了,有力地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地顺利开展和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化。

4、与教代会、校务公开工作相结合

教代会、校务公开工作的开展,是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途径。教代会在推行校务公开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教代会历次换届大会和每次教代会年会上,校长都要就学校发展规划、改革方案等重大事项及教职工关注的一些问题如学校经费收支向教代会报告,提请教代会代表讨论和审议。近几年来,我校教代会讨论通过了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年度工作计划、重要规章制度、奖励方案、基建项目立项、大宗校产购买、重大校产处理等问题,不断完善的教代会制度在校务公开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通过让广大教师参与决策,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学校每一项重大决策的制订,校务行政会议提出初步方案后,在公开栏上公示或书面发放讨论稿,让群众议论,由教职工代表负责收集各种意见和建议,最后召开教代会讨论通过。如各种奖励方案、教职工考勤制度、后备力量培养、各种责任追究制等都是经教代会多次讨论修改才最后定下来的。或是通过发文件、通知、简报,召开座谈会、情况通报会校务等会议,建立公开栏以及公开信等一系列形式组成校务公开渠道网络,保证广大师生及时了解有关情况。通过教代会代表与广大教职工的接触交流,既使教职工了解决策的过程,又能集思广益,使决策真正体现了群众的意志,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也为决策的顺利执行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自重自警,健全监督机制

我校加大监督力度,把廉政建设和权力运行自觉置于社会家长各界的监督之下,学校组建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监督网络,聘请家长组成家委会成员为学校行风义务监督员。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不记名的问卷调查,向全体学生家长发放行风评议征求意见表。一年来收到老师、学生、家长的意见、建议17余条,并抓住学生、家长、教工反映强烈的问题,提交行政会议研究讨论整改方案,及时落实实施。受到了家长的好评,也大大调动了教工的积极性,使学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五、成效

一是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有力地推动了良好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形成。提高了教师的服务思想。

二是廉政教育与教代会、校务公开结合开展,大大减少干群之间的摩擦和工作的内耗,较好地解决学校中一些热点、难点和教职工关心的问题,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教职工对领导由误解到理解,由怀疑到信任,大大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法规意识、参政议政意识,提高教职工参与管理的能力,从而推动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三是通过有计划地将廉洁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中,作为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了学生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价值观念,奠定了廉洁做人的品德基础。

四是规范了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学校财务制度,增强了学校经费收支的透明度,规范了学校经费的使用。

六、不足与改进措施:

正规教师论文篇10

一、师生互动,共创班级物质文化

建设班级文化首先应当重视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包括班级的布置和师生的仪表,它是班级的硬件建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具有“桃李不言”的隐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优美的环境,温馨愉悦的氛围,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班主任积极组织,师生共同参与,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整洁的、优美的、富有教育气息的环境,促进班级的文化建设。教室布置真正做到让每块墙壁说话,图文并茂,构思精巧,主题突出。例如:许多班级的墙壁上有“我能行,我精彩”、“我们的榜样”、“小荷才露尖尖角”等充满激励的话语以及学生的优秀作品。“手拉手,心连心”、“悄悄话信箱”等无一不体现了班级里师生之间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和互助互学的良好人际关系;“奋进求实,勇攀高峰”、“争做文明之星,争创和谐班级”等号召力十足的班训时刻引领着学生;“朝阳班”、

“雪松班”更是班级文化的高度浓缩。那么如何发挥班级环境建设的教育功能,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尽量让全体学生参与设计的过程,发挥每个同学的优势,做到博采众长。二要充分体现教室布置的教育功能,把教育的目标通过教室文化体现出来,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及时更新教室布置,延续教室文化。

二、师生互动,共铸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作为一个规范性团体的主要表现和存在基础。包括班级的规章制度、班规、纪律等内容。班级制度是学生内在的评价尺度,加强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自觉遵守和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集体利益,朝着班级目标迈进。

班级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制定得是否科学、合理,是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反映班主任文化水平的高低,更反映其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班级制度的制定关系到班风的形成,关系到班级文化的建设,完善的班规是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集中体现。班规的制定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师生互动的基础之上。教师应当与学生多进行沟通与交流,多听取学生的建议。要引导学生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经学生集体研究讨论,确定班级制度。班级的制度和纪律,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度的制定既不能过严,也不能过松。过严则无法实施,过松就无约束之功能。同时,班规的约束力应体现在对教师的约束与对学生的约束两个方面,尤其是对教师的约束,如果没有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这种约束力是得不到实行的,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便对班规不再信服,对于班级制度文化形成的促进作用也大打折扣。

在制定班级制度文化的过程中要遵循“多数原则”,尽可能的将所有的张力糅合在一起,形成集体的合力。多数原则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利益,引导学生分析本班实际,让学生尽情讨论,充分发扬民主,通过讨论制定出符合班级实际,体现班级个性特色的规章制度,从而为全班学生提供符合班级群体利益、自我约束而又互相监督的行动指南;有利于保证主流文化的地位,并对非主流文化进行影响与制约,促使其与主流文化相融合,相一致;能够保证班级规范最大程度的代表性,有利于保证班级规范文化的地位与实施。教师要注意师生间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相互影响,并且利用多数原则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制约,建设民主的班级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的本质内涵是“实施、指导、监督、制衡、服务”,班主任应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中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既要公正严明、一丝不苟,又要宽容温和、真诚耐心。

三、师生互动,共建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它是班级文化的最高层次,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能够给人以理想、以信念、以激励,同时也给人以约束。班级精神文化一经形成,既可以通过明确的意识支配行为,也可以通过潜意识产生行为。

精神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每个集体的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班级这个小集体来说,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个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团结互助,充满爱意的班集体必定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在班级生活中,教师与学生的意识和观念是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要做好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创造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合作,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班级文化是师生互动的结果,要塑造优秀的班级文化,应该构建民主的师生互动关系,强化师生之间全面、和谐、有效的互动。为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理解与尊重学生,积极引导学生之间良好的、正确的人际关系。多发挥民主精神,使学生逐步培养主动意识。只有师生共同积极参与,班级文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2,培养健康的班级舆论。

班集体的舆论是班级成员观念态度的集中体现,是班级深层次的精神文化。班集体的成长是离不开健康的班级舆论的。正确的舆论是推动集体不断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是不可能有健康舆论的。在促进学生健康的舆论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切身体会出发,通过辩论会的形式,给学生平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辩论的过程中得到正确的结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引发更深刻的思考,实现自我教育。最后,要善于利用舆论工具,充分利用它们的作用。班级舆论工具是班级言论传播的媒体,主要包括黑板报、宣传栏、班务日记等。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班级媒体建设,利用班级舆论工具开展有益于学生人格完善的正确舆论宣传,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和文化熏陶,必然会利于健康班级舆论的形成。

3,培育优良的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