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发言稿十篇

时间:2023-03-31 18:09:26

法庭发言稿

法庭发言稿篇1

×法庭是基层法庭中地域位置特殊,审判任务较重的一个基层庭室。通过近两年的工作,我充分感受到,×法庭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是一个有活力的集体,更是一个能战斗的集体。我作为其中的一员为之付出了心血,并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是我竞争这一岗位的首要原因。此外,×法庭受理案件类型较多,案件数量较大,辖区群众法律意识相对较强,我想我能靠自己长期从事经济和民事审判的工作经验,靠2年来与我朝夕相处的全庭同志们的帮助而担负起这项工作;同时,从赵县法院到我院担任庭长、副庭长的经历,培养和锻炼了我冷静思考、积极谋划、扎实工作、组织协调等独立处事的能力,练就了适应新环境、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一些本领。庭室正职虽然对我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我有院领导一如既往的支持,有同志们热情的指导,我有决心也有信心做好各项工作。

借此机会,结合我在×法庭两年来的工作实践,对进一步推动该庭工作再上新台阶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假如我能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在任职期间内,我的工作目标是:

以强化素质为基础,以公正执法为己任,团结和依靠每一位同志,建立健全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职能管理体系,推动审判工作实现新跨越。具体来讲,就是做到“五抓”。

一是抓队伍,夯实基础强素质。

坚持夯实基础,应对司法改革的挑战,顺应法官职业化的潮流,把提高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放在首位,狠抓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廉洁勤政教育,知识更新教育,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抓管理,塑造全庭新形象。

坚持“从严治庭,从严治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质量保障机制,确保案件无两错;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从我作起,从点滴抓起,再塑×新形象。

三是抓改革,争当系统排头兵。

坚持“领先半步,务求实效”,围绕“公正与效率”的世纪主题,主动推行审判方式、司法文书等项改革,积极适用简易程序,提高审判效率,增强办案透明度。

四是抓难点,强化措施促执行。

坚持“审执分离,程序公正”,将执行工作与教育整顿相结合,与队伍建设相结合,与制度创新相结合,严肃执行纪律,维护社会公平。

五是抓协调,营造执法好环境。

坚持“密切配合,争取支持”,立足于全庭工作再创新局面,加强与辖区周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情况沟通,强化组织协调,更好地服务全市工作大局。

毋庸讳言,我是现任中层中年龄比较小的同志,无论谁到×,都是我的朋友,更是我的师长。我相信,我们将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庭内每一项工作。

法庭发言稿篇2

【关键词】固定草稿 活页草稿 三种对话

笔者任教高段数学多年,发现学生在用草稿本方面存在下列现象:腹稿多,草稿少; 随意多,规范少;计算多,分析少;有结果,无过程等。这样的现象直接制约着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针对这样的现象,除了要发觉草稿本的功能并加强常规方法指导,让学生善用草稿本外,还可以对草稿本作出形式上的分类,进行分类运用,并借助草稿本的平台,搭建起学生与草稿本的对话平台,提升反思能力。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不仅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草稿本的重要性并产生打草稿的乐趣,从而学会自觉、规范地用好草稿本,更重要的是由此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教会使用方法,夯实草稿本使用能力

草稿纸不仅可以用于计算,还能够用来理解题意、分析思路、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写一写、列一列、画一画,折一折、撕一撕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使用草稿本的方法,提升草稿本的功能和实效。

(一)写一写,简化题意

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一些学生之所以不能很快地解答,主要是因为他们抓不住题意的重点,理不出数量关系,总在徘徊。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一写,把关键的信息写出来,数量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例如,“一个化肥厂前5天每天生产化肥14吨,后3天共生产化肥30吨,平均每天生产化肥多少吨?”可以指导学生按照下面的方式写一写:

(二)列一列,防止遗漏

当学生遇到一些需要有序思考的问题时,采用列一列的方式往往比较管用。例如,“用 3、4、8 这几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三位数”,可以引导学生在草稿本上列一列:

3 开头的数:348、384

4 开头的数:438、483

8 开头的数:834、843

通过列一列,思路一下就变得清晰有序了,而且还能防止遗漏,避免重复,有效地提高思维的严密性。

(三)画一画,拓展思维

当学生遇到一些问题时,如果能在草稿本上画一画示意图,思路会顿时打开。例如,“在一个长 8 厘米、宽 6 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的周长是多少?”通过画图,一些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剩下部分是一个长 6 厘米、宽 2 厘米的长方形,这样就能轻松求出剩下部分的周长是(6+2)×2=16(厘米);由于画的位置不同,另外一部分同学可能会发现剩下的部分还可以是两个长方形(如下图),剩下部分的周长应该是(8-6+6)×2+6×2=16(厘米)。

如果不动手画图,只凭头脑去想,很多同学就很难考虑到第二种情况。由此可见,画一画不仅能够让思维可视化,还能够拓展分析问题的思路。

二、区分类别运用,提高草稿本使用效率

(一)使用固定草稿本,提高课堂练习效果

为了提升草稿本在课堂练习中的效用,笔者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使用固定草稿本的习惯。

1.审视打草稿陋习,制定使用细则

课堂练习中,不少学生打草稿比较随意:有的没有固定草稿本,把草稿打在手掌上、课桌上、书本上;有的虽然有固定草稿本,但缺乏章法,极不规范。发现这些现象,笔者会拍下照片,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真正认识到随意打草稿的害处,体会到规范使用固定草稿本的好处,然后和学生一起商量讨论,制定《草稿本使用细则》。

为了强化学生自觉、规范地使用草稿本的习惯,笔者还和学生商讨制定了《草稿本使用奖惩条例》。为了让《草稿本使用奖惩条例》落到实处,我们还把草稿本评比获得的数作为评定数学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如此一来,学生对固定草稿本的重视程度提高了,打草稿更规范了,练习效果也提升了。

2.利用固定草稿本,寻找错误根源

在一些步骤较多、计算复杂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可能仅仅只是某一步骤出现了错误,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重新读题,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然后通过固定草稿本来回溯检查,用红笔画出草稿本中的错误,分析出错的根本原因,从而改正错误,吸取教训,避免重犯。这样做既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维线索,还能节省不少时间,更能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品质。

(二)运用活页草稿本,提升家庭作业质量

1.通过活页草稿本留下思维痕迹

完成家庭作业时,部分学生“拿来主义”思想严重,喜欢不劳而获,对此,教师往往难以监管。为了杜绝作业抄袭现象,笔者要求学生做家庭作业必须使用活页草稿本,留下思维的痕迹。解答家庭作业时,分析草稿和计算草稿都写在草稿本上,作业完成之后将相关的草稿撕下,按规定贴在当天作业的旁边。

2.借助活页草稿本了解答题思路

批阅家庭作业时,教师如果发现学生的错误,可以随时翻阅作业本上粘贴的活页草稿,清楚地了解学生思维的轨迹,知道学生出错的根源,以便在课堂上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另外,当教师觉得某些题目是超越了学生本人能力而做对的,也可以查看其作业本上的活页草稿,如果没有留下思维的痕迹,就有可能是抄袭的,然后再核实情况,对有抄袭行为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学习指导,引导他们不但要学懂知识,更要学做人。

三、实现多维对话,提升价值功能

学生与草稿本对话是自我反思的过程。通过学生与知识的过程对话,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对话,学生与学生的经验对话,从而促进学生提升自我。

(一)利用固定草稿本,增加学生与知识的过程对话

通过规范学生的草稿本,学生基本上能按要求更加充分地利用草稿,但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草稿价值,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利用固定草稿本时进行过程性反思。

1.自己复查

初始阶段,学生使用草稿本的意识、习惯都还没有养成,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边扶边放地养成。为此,笔者设计了“一周作业草稿本使用情况记录表”(见下图),让学生每周盘点审视。

学生自己复查草稿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查数据是否抄错,二查演算过程是否合理,三查得数是否抄错。如果发现错误,就用彩笔做上醒目的记号,然后分析原因,理清思路。

2.家长检查

家长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家庭作业时,教师可以发动家长协助检查学生使用草稿本的情况,看他们有没有留下思维痕迹,是否有使用计算器、抄袭作业等现象,让孩子逐步养成认真作业、认真演算的好习惯。家长还可以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或者提出建议,或者给予表扬。

3. 教师抽查

教师不可能全部批阅学生每次的草稿,但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抽查,一方面可以从学生的分析草稿和计算草稿中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也可以对草稿本中呈现的创意或新颖的解题方法予以肯定,并在全班推广。

(二)利用活页草稿本,增强学生与教师的情感对话

有时候,学生可能会觉得使用草稿比较麻烦。这时,教师不但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让学生首先“亲其师”,然后“信其道”。

1.鼓励中增强自信

大部分学生能够快乐、自信地学习,可对少数后进生来说,他们对学习可能有畏难情绪,也不够自信。作为教师,可以通过草稿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及时、中肯的鼓励中找回学习的自信。例如,家庭作业中曾经有一道题目:“有一根长180厘米的绳子,先每隔3厘米剪一刀,再每隔4厘米剪一刀,一共可以剪成几段?”按理说,这道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但班里一位数学学困生的算式却十分简单:180÷4×2=90(段)。凭直觉,笔者认为他是先知道答案再凑出来的,正准备打“×”的时候,突然想到应该看一下作业旁边的活页草稿再做决定。仔细一看,原来他是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的,每隔4厘米都可以剪成2段,180中有45个4,于是就得出180÷4×2=90(段)。相较而言,这种方法比许多同学的做法都简单。于是,笔者当机立断,在题目旁边写下激励的批语:“你的这种方法很好,太棒了!”讲评时,又特意在班里把他的活页草稿展示出来。此后,更让笔者没想到的,这名同学对数学的兴趣一下子激发出来了,听课时特别认真,数学成绩也随之有了飞跃。

2.提示中感到亲切

思维具有潜隐性,教师很难真正看到学生思维的过程,但是,活页草稿往往能够清晰地展现思维的过程。例如,同样是解答上面那道剪绳子的题目,一位同学打了草稿(见下图),但没能列出算式。通过分析草稿,笔者发现了学生的思维困境,便用红笔在草稿上作了提示,写下批语:“现在能找到规律了吗?”学生看到老师的提示和批语恍然大悟,很快就列出算式:180÷12×6=90(段)。

3.面谈中明确方向

批阅作业的过程中,当看到某些普遍性的错误或新颖的解法时,笔者会仔细查看学生的草稿,并在课后和学生面谈,以了解错误产生或思路创新的真正原因,并给学生及时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后续行动的方向。用好草稿,既能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又能让教师根据学情灵活施教,真可谓一举两得。

(三)利用草稿本展示和心得交流,增加学生与学生的经验对话

很多学生缺乏有效利用草稿本的经验,加强同伴之间的对话,不仅有利于他们相互学习经验,还有利于激活其自身的经验。

1.小组推荐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一些同学之所以不太使用草稿本,是因为他们缺少如何利用草稿本来促进思考的经验。为此,笔者引导学生组成四人合作小组,每周相互查看并点评草稿本,指出优点与不足,再让小组长把交流讨论之后的优点与不足记录下来,组员之间相互督促,发扬长处,改正不足。渐渐地,学生在查看和点评他人草稿本的过程中养成了规范使用草稿本的意识和习惯,积累了有效使用草稿本的经验。

2.展示优秀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再让每个小组推荐优秀草稿本,每月收集汇总一次,张贴在教室的宣传栏里,供学生观摩学习。通过展示,一方面表扬了先进,让做得好的学生在肯定中做得更好;另一方面树立了典型,让全体学生有了学习的标杆。

3.心得交流

为了让学生的经验外显,笔者还经常组织学生撰写使用草稿本的感受与体会,并在全班交流分享。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轻视草稿本吃过的苦头,说自己重视草稿本尝到的甜头,总结自己使用草稿本的教训,分享自己利用草稿本的心得。在交流和分享中,大家达成了共识,习得了经验。

经过半个学期的优秀草稿本展示和打草稿心得交流,学生有了更多的使用草稿本的经验,作业中的小问题比原来少了很多,同时获得了家长的好评。

通过两年的实践研究,规范使用草稿本已经成为了学生的习惯,98%的学生整体学习习惯得到了很大改变,各门学科作业比以前规范了,书写也更漂亮了,作业本也比以前更整洁了。在数学成绩提高的同时,其他学科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总而言之,草稿本成了学生思考过程的“履历表”,是学生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利器,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草待”草稿本,而应该规范使用草稿本,扩大草稿本的价值功能。

参考文献:

[1]蔺新萍. 草稿草不得 [J]. 小学数学教师,2011,(34).

[2]~澜. 重建课堂教学的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25).

[3]周峰. 小议小学数学学习中草稿本的使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32).

[4]成尚荣.学会数学地思维[M]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4).

法庭发言稿篇3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好山好水里话沉重”。

好水好山,到处都是,我们可以尽情地享受。这都是我们的革命先烈们为了人民的幸福而拚出来的啊。

现在,我们都应想到过去的岁月,过去苦难的岁月,因为只有沉重的心才能担起幸福的责任。

沉重是一圆,承载着世事的沧桑更替,延展着包容世界的笑脸,走着走着又回到了起点,沉重的旅程祭奠着似水流年。

如“交通安全”的问题,谈起来我觉得很沉重。因为我经常在电视中看到有关交通事故的报道,惨剧每天在发生,车毁人亡每天在发生,真让人触目惊心。

在现在这个幸福的环境里,在如此的好山好水里,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它牵系万家。多少个幸福的家庭由于交通事故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母,父母失去了子女……一个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就这样毁于一旦。在这里,我要大声呼吁:为了自己幸福的家庭,为了自己的亲人,也为了他人的幸福,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正如三毛所言:“一个聪明敏感的孩子往往对世界的探索、生活的追求过于执著,而总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而她自出生起就把自己悬于尘世的上空,冷眼看生命之轻。

好水固然轻柔,好山固然巍峨,然水之轻柔亦溅起了万丈晶莹,山之巍峨亦压倒了征服身影。好山好水毅然承载着人生的重荷。

天气晴好的日子,水面上跃动着理想的光芒,山顶上矗立着刚毅的信念。然而我们仍需乘着万里风,破万里浪,追寻自己的理想;仍需斩断荆棘,踏破千山万水,坚持信念;仍需在好山好水中,领受着沉重。

或许好山,好水,沉重,更像一个平面,勾画了人生丰富多彩的意义,勾勒了一个完整的人生,为人生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好山好水,可以欣赏,但必须要有沉重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创造美好的人生。

【升格指导】

1.提升材料的吸引力,增强文章的厚重感。我们说,写好演讲稿,就要对材料进行筛选,选取那些真实可靠的,能突出、烘托主题的,能使人感动和感兴趣的具有强烈吸引力的生动的材料。如文章中的有关“交通事故”的事例,主题游离,材料平淡,更谈不上厚重了。

2.仔细玩味文章的素材,增强哲理的思辨性。因为演讲稿中的“理”不同于一般的议论说理,它就是要通过高度凝炼的哲理性语言来表明“理”,以理服人,理到文成,演讲稿必须表现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能透过现象揭示内在的精神实质。如文章中没有很好将“好山好水”与“沉重”的辩证关系揭示清楚,因此,从中看不到智慧的光芒,演讲稿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我们看雨果在《巴尔扎克葬词》中如此评价巴尔扎克:“这不是黑暗,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多么辩证的语言,多么激昂慷慨的气势,有力地指出了巴尔扎克逝世的深远影响。

法庭发言稿篇4

上诉人(原审原告)俞进军,男,汉族,1970年11月出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文工团干事,住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稻香西里1号楼1210号。

委托人朱赤汇,北京市一格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原审被告)杨凡,男,汉族,1964年1月出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文工团演员,住北京市海淀区蓝靛厂武警8号楼0106号。

委托人杨光,内蒙古典威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人朱江明,北京市明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原审被告)崔麟,男,回族,1963年7月5日出生,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住北京市宣武区滨河里27楼24号。

委托人杨光,内蒙古典威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人孙越,北京市明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诉人俞进军、上诉人杨凡、崔麟因著作权权属纠纷(一审案由为著作权侵权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于2003年6月12日作出的(2003)海民初字第2603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03年8月14日受理此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分别于2003年10月14日和2003年10月15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俞进军及其委托人朱赤汇,上诉人杨凡及其委托人杨光、朱江明,上诉人崔麟及其委托人杨光、孙越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定:一、关于《中国特警》剧本二稿(简称剧本二稿)的著作权。根据俞进军与杨凡、崔麟订立的合同可以确认双方是委托创作关系,因为三人没有约定著作权归属,故著作权属于受托人俞进军。从俞进军提供的证据看,俞进军是剧本的持有者,商借函能够证明俞进军在固定的时间和场所内从事了二稿的写作,证人证言能够补充证明俞进军完成二稿创作的时间、地点等情况。作为剧本的约定作者,俞进军提供了创作时间、创作剧本的证据,举证责任已经完成。杨凡、崔麟如有异议应承担相反的举证责任。杨凡、崔麟提举了创作剧本二稿的参与人和创作过程,与俞进军主张的写作时间没有先后之别,但杨凡、崔麟的证据不能推翻俞进军的主张。此外,俞进军与杨凡、崔麟均认为2002年8月2日俞进军声明放弃的著作权是针对俞进军写作的所有剧本,这说明杨凡、崔麟还是认可俞进军写作的内容不仅仅是剧本一稿。重德公司向俞进军支付了8万元,放弃声明里也明确提到8万元不退,可以证明剧本二稿不可能与俞进军无关。故剧本二稿为俞进军创作的可信度较高。二、关于胁迫。俞进军主张其系在胁迫之下签署了放弃剧本著作权的声明,但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三、关于放弃声明。当事人有权自行处理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俞进军采用放弃的形式处理《中国特警》剧本著作权的财产权,本院对此不持异议。但俞进军与杨凡、崔麟设立了有关剧本的合作协议,与重德公司订立了摄制权转让协议,两份协议都为俞进军设立了合同义务,受合作协议的制约,俞进军必须允许三人共同认可的合作方以拍摄电视剧的方式使用其剧本,受后一份协议的制约,尤其在重德公司已付对价的情况下,俞进军也须保证重德公司取得剧本的拍摄权,因此,俞进军在放弃声明里不应侵犯合同相对人的权利。从俞进军交给杨凡、崔麟放弃声明、重德公司同意杨凡、崔麟代替俞进军重新签订合同的事实看俞进军没有违反协议,重德公司同意俞进军与其解除合同的声明,俞进军放弃的财产权也有意归属了杨凡、崔麟。杨凡、崔麟作为使用剧本的共有人,对剧本享有拍摄权,故其先占的事实既符合共有人的法律规定,也符合取得无主物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原则,故对俞进军的主张不予以支持。剧本的精神权利与人的身份有关,具有不可转让和不得放弃的特点,故放弃署名权的行为是无效的民事行为,不应予以支持。剧本属于精神权利受限的作品。影视作品需要巨额的投资和多方主体的合作才能完成,为促使剧本最后能够变成影视作品,作者行使保护作品完整权和修改权,不应阻碍影视作品的完成。俞进军在诉讼中对杨凡、崔麟的修改一直没有提出异议,说明其同意杨凡、崔麟将其作品修改直至拍成电视剧,但这种使用仅限于为拍摄影视作品使用,并不能解释为包括杨凡、崔麟在内的第三人可以以拍摄之外的方式使用。所谓“放弃署名权”,只能解释为作者同意不署名,而不意味着他人在其作品上有权署名。综上,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第十五条第二款,第十七条之规定,判决:确认原告俞进军为《中国特警》(暂定名)剧本的作者,享有该剧本的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修改权。

一审宣判后,俞进军、杨凡、崔麟均不服上述判决,在法定期限内向本院提起上诉。

俞进军上诉称:俞进军系在杨凡、崔麟对其进行暴力威胁的情况下签署放弃《中国特警》剧本著作权声明的,该声明违背了俞进军的意志,因此,不具有法律效力。据此,俞进军请求法院判决确认俞进军享有电视剧《中国特警》剧本全部著作权。

杨凡、崔麟上诉称:2001年3月,杨凡、崔麟与俞进军签订合作创作合同,开始合作创作《中国特警》剧本。创作主要由杨凡口述,由崔麟创作部分内容或将杨凡口述的内容用文字剧本的方式表现出来,俞进军主要负责记录。之后,由俞进军执笔完成的剧本故事梗概质量很差。2001年6月5日,在杨凡、崔麟不知情的情况下,俞进军与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第一制片分公司(简称制片分公司)签订了“版权购买合同书”。但俞进军完成的剧本一稿未通过审读。因俞进军违反了与杨凡、崔麟的协议,故杨凡、崔麟口头通知俞进军解除合作关系。2001年11月,杨凡、崔麟开始与刘壮合作,由刘壮执笔,在其他人的参与下,于2002年1月完成《中国特警》剧本一稿,由杨凡送武警政治部宣传部审读。后经杨凡、崔麟等人多次修改,完成剧本六稿。本案争议的剧本并非俞进军创作完成,其不应享有著作权。因此,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请求二审法院予以撤销,并驳回俞进军的全部诉讼请求。

本院经审理查明:

一、关于俞进军创作的《中国特警》剧本一稿。

200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第一制片分公司)提出了筹拍电视连续剧《中国特警》的可行性报告,策划为:杨凡、崔麟、高敏茹。2000年11月21日,北京电影制片厂提出了拍摄方案。同时,致函武警总部,希望得到武警总部的支持,并报送了电视剧的策划书、拍摄方案、可行性报告。

杨凡、崔麟因工作忙,且不会使用电脑,欲寻一人执笔创作《中国特警》剧本。此间遇到俞进军,因俞进军称擅长文学创作,又对杨凡、崔麟关于《中国特警》的创意和素材感兴趣,故三人决定合作。2001年3月28日,俞进军与杨凡、崔麟签订协议书,协议书主要内容为:杨凡、俞进军、崔麟三人本着精诚团结,互惠互利,保证各自基本利益前提下,共同合作,策划并创作二十集连续剧《中国特警》。并约定剧本作者为俞进军,杨凡出任男主角,崔麟出任主线贯穿人物角色,三人均为策划人。保证俞进军创作费每集人民币一万元。不论与任何方合作,三人都共同遵守上述原则,同进同退,一荣均荣,一辱均辱。

经杨凡、崔麟介绍,俞进军结识了制片分公司的制片人高敏茹。2001年6月5日,俞进军与制片分公司签订版权购买合同书,约定制片分公司在3年内享有对俞进军的电视连续剧《中国特警(暂定名)》剧本进行创作、改编、审定及拍摄的权利,制片分公司支付俞进军创作版权费,每集8000元,按三期支付。创作前支付20%,完成10集支付30%,全部完成后再支付50%。签约后,俞进军执笔,创作完成了剧本一稿,制片分公司送武警总部审读,并先后支付俞进军稿酬8万元。2001年12月6日,武警总部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丁临一出具了审读意见,指出了剧本的不足,认为该剧本尚需较大内容的修改。

经杨凡、崔麟介绍,俞进军结识了重德公司经理邓锦雄。杨凡、崔麟称,其并不知道俞进军与制片分公司签约的情况,其是在重德公司表示愿意投资电视连续剧《中国特警》后,电话通知高敏茹时,才得知俞进军已私自与制片分公司订立了合同。杨凡、崔麟认为俞进军与制片分公司订立合同时,剧本尚未完成,故俞进军出卖的是杨凡、崔麟的创意和素材。因俞进军违反了三人协议,杨凡、崔麟遂通知俞进军,解除与俞进军的合作关系。杨凡、崔麟并将该情况通知了高敏茹,高敏茹遂决定与俞进军解除合同。

2001年12月17日,俞进军与制片分公司签订了解除原“剧本《中国特警》版权购买合同书”的协议。次日,俞进军与海南重德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简称重德公司)签订版权购买合同书,约定俞进军将《中国特警》(暂定名)的(电视、影视)剧本的创作、改编、审定及拍摄权出售给重德公司。重德公司支付给制片分公司8万元版权费。俞进军于2001年12月17日出具受到重德公司稿酬8万元的收条。杨凡、崔麟称,俞进军系在杨凡、崔麟不知情的情况下与重德公司签约的。杨凡、崔麟认为俞进军与制片分公司签约出售的是其剧本一稿,而一稿只是由俞进军执笔,其创作素材、情节构思均是杨凡、崔麟口述给俞进军的,因此一稿是合作作品,俞进军不应独自享有制片分公司支付的8万元稿酬。

上述事实有可行性报告、拍摄方案、策划书、信函、高敏茹证言、合同、剧本一稿、审读意见、收款收条、当事人陈述等证据在案佐证。

二、关于俞进军签署的放弃声明。

2002年8月2日,俞进军签署了一份声明,主要内容为:本人俞进军于2001年12月18日与重德公司签订的《中国特警》“版权购买合同书”声明作废。有关20集电视连续剧《中国特警》的版权归属问题与本人无关。并由此而派生出的一切副产品(包括出书、音像制品等)均与本人无关。本人俞进军特与重德公司郑重声明:放弃《中国特警》版权所有权,及署名权,并保留重德公司给付的80 000元稿酬所有权(个人所得税由本人承担)。

俞进军提出,该声明系在杨凡、崔麟的威胁下被迫签署的,并提供了李晓强的证言和律师的调查笔录,以及律师与武警总部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凤一飞的谈话笔录用以证明该主张。

李晓强在2003年1月17日出具的证言中称:俞进军与杨凡、崔麟在李晓强的房间谈话大约40分钟左右,其当时并不在现场。在2003年1月17日俞进军的委托人所做调查笔录中,李晓强的陈述与前述证言内容基本一致,并提到听俞进军说受到杨凡等的威胁,签署了声明。在2003年1月24日俞进军的委托人所做调查笔录中,李晓强称2002年8月2日,杨凡让李晓强约俞进军到李晓强宿舍。俞进军进门后,杨凡和崔麟将带来的协议让俞进军签字,俞进军不签,杨凡大骂俞进军,并向俞进军挥拳,俞进军不情愿地在协议上签字了。同日,李晓强又出具了一份证言,内容与调查笔录中的陈述基本一致。2003年3月5日,一审法院对李晓强进行了询问,其陈述与2002年8月2日的证言基本一致。在俞进军的委托人与凤一飞的谈话笔录中,凤一飞陈述称,俞进军事后曾向其反映受到杨凡威胁的情况。凤一飞同时还陈述相信此事是真的,但没有进行调查。其他证人,只是表述听到了俞进军在事后的陈述,并没有亲自经历发生在房间里的事实。

俞进军称,弃权声明涉及的是俞进军创作的剧本二稿,而杨凡、崔麟认为俞进军只创作了剧本一稿,该弃权声明与剧本二稿没有关系。

就俞进军签署该弃权声明的缘由,杨凡、崔麟的解释称,因俞进军自制片分公司取得8万元稿酬,而俞进军系将应归三人共有的剧本出售,故杨凡、崔麟向俞进军追索稿酬。此时,俞进军才告知杨凡、崔麟其已与重德公司签约,该8万元系重德公司所付。为了达到独吞稿酬的目的,俞进军主动签署了弃权声明,保证以后不再干预拍摄。该声明针对的是重德公司,而非杨凡、崔麟。重德公司给付俞进军稿酬只是为了锁定《中国特警》这个题材。因俞进军同意解除与重德公司的协议,杨凡、崔麟为使《中国特警》得以拍摄,同意不再追究稿酬问题。

上述事实有声明、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等证据在案佐证。

三、关于电视连续剧《中国特警》的拍摄。

2002年4月4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简称广电总局)授予北京电影学院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国武装特警》电视剧制作许可证。2002年7月19日,武警总部政治部宣传部致函广电总局,认为电视连续剧《中国特警》剧本通过审读,可以拍摄。2002年8月6日,北京电影学院电视剧制作中心与重德公司、北京一代天骄广告公司签订合作意向书,约定获准拍摄题材批复后正式签订合同,拍摄由崔麟、杨凡编剧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中国特警》。2002年8月7日,崔麟、杨凡与重德公司签订版权购买合同书,同意由重德公司享有《中国特警》剧本的改编、审定权。2002年9月20日,北京电影学院电视剧制作中心、北京一代天骄广告公司函致重德公司,合作意向书终止履行。后重德公司退出《中国特警》电视剧的拍摄,现该电视剧已录制完成。

以上事实有电视剧制作许可证、合作意向书、版权购买合同书、“关于终止《合作意向书》的函”、当事人陈述等证据在案佐证。

四、关于《中国特警》剧本二稿的创作。

俞进军在本案中主张的是《中国特警》剧本二稿的著作权。杨凡、崔麟则认为俞进军只创作过一稿,根本不存在俞进军创作的二稿。俞进军主张的二稿,实际上是由杨凡、崔麟创作的三稿。

俞进军和杨凡、崔麟均认可俞进军创作的剧本一稿与其主张的二稿的内容有较大差异。

俞进军称其主张的剧本二稿的完成时间为2002年1月25日。为证明其是作者,俞进军向法庭提供了剧本二稿,制片分公司致武警总部政治宣传部商借函原件、丁临一于2002年2月19日关于《中国特警》二稿肯定性的审读意见及邓锦雄、朱文斌、金鹏翔、韩水平等人的证言。

商借函系由制片分公司于2001年10月25日出具的,主要内容是请求武警总部政治部宣传部批准俞进军自2001年11月1日起到2002年元月1日止进行《中国特警(暂定名)》剧本的后期修改工作。此外,商借函还载有如下内容:“但目前的剧本仅是初稿,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方在综合各方面(包括贵部所提修改意见)后,认为该剧本应再做进一步修改……”。制片分公司于2003年2月24日出具证明,认为盖有制片分公司印章的“商借函”并非制片分公司出具,并提出,丁临一系2001年12月6日出具审读意见,商借函是2001年10月25日出具的,在没有得到武警总部审读意见之前,制片分公司没有依据和理由商借俞进军修改剧本。制片分公司同时提供了2001年用章登记记录,该记录中没有关于商借函用章的记载。经武警总部宣传部文化处处长张恒光核实,武警总部政治部宣传部并无该商借函存档。杨凡、崔麟否认存在借用俞进军修改剧本的事实,认为如果存在商借的话,那么商借函的原件应该在俞进军的所在单位,而不应该在俞进军手中。俞进军称商借函的原件来自重德公司的邓锦雄。

丁临一的审读意见中无关于作者的内容,并且俞进军提供的审读意见内容经过篡改。

邓锦雄在一审中出庭作证称,其购买的剧本作者的身份不清,其从制片分公司买的是俞进军的一稿,并向俞进军交待了修改要求。一直到二稿修改完毕,其没有和俞进军通电话或者见面,都是与杨凡、崔麟联系。朱文斌的证言主要是证明俞进军向其请教如何把握和修改后期的剧本。金鹏翔的证言主要是证明2002年元月,俞进军在电脑中的后五集稿件丢失后,由其帮助搜索恢复(第135页-173页)。俞进军的同学韩水平出具证言证明2001年12月,其在俞进军的宿舍读过俞进军的修改稿。朱文斌、金鹏翔、韩水平未出庭作证,杨凡、崔麟对其证言予以否认。对于邓锦雄的证言,杨凡、崔麟认为,证言内容前后矛盾,并且证明他从没有目睹过俞进军创作了剧本二稿,不能证明俞进军是作者。杨凡、崔麟还主张俞进军持有的剧本二稿是俞进军从邓锦雄处取得的,并非俞进军所写,但邓锦雄否定此说法。

杨凡、崔麟为证明其是俞进军主张的《中国特警》剧本二稿的作者,向本院提供了1-6稿剧本的打印件,以及4集剧本的手写稿,并提出剧本中很多情节都是杨凡的亲身经历,如杨凡父亲病故、与妻子的矛盾等。

对于手稿,俞进军在二审开庭过程中表示认可,并当庭陈述:手稿的内容都采用了。当时我每写完一集,他们就看一集,进行修改,他们修改都是手写。这些手稿都是他们拿给我看后,他们再拿走,我没有留下。对于杨凡的个人经历,俞进军表示在剧本中也使用了。杨凡、崔麟对俞进军的陈述表示异议,提出他们从来没有将这些手稿交给过俞进军,杨凡的个人经历也没有告诉过俞进军。如果手稿交给了俞进军,那么这些手稿就应当在俞进军手中,俞进军将手稿用后再交还杨凡、崔麟不合情理。在二审庭审过程中,杨凡提出剧本第十九集有在飞机上关于孙子兵法的讨论的情节,要求俞进军当庭复述。俞进军称,这些细节不可能记得那么清楚。

杨凡、崔麟为证明其是争议剧本的作者,还提供了证人证言。其中,丁临一的证言证明,其未直接接触过作者,不清楚作者是谁。李吉荣的证言证明杨凡已将《中国特警》的故事构思好,巧遇俞进军说能帮助杨写,二人决定一起做。高敏茹的证言证明杨凡告知其关于《中国特警》的整体构思,二人约定其负责筹措资金,杨凡负责剧本的策划和创作;杨凡介绍俞进军为《中国特警》执笔人,并安排其体验生活,当俞进军将他写的故事梗概给高敏茹看时,高敏茹认为其写作水平太差;俞进军背着杨凡、崔麟与高敏茹签约,谎称杨凡、崔麟清楚此事;杨凡引见了投资方邓锦雄,制片分公司与俞进军解除了合同。制片分公司副总曹彪的证言证明其公司高敏茹联系了此事,《中国特警》是杨凡、崔麟多年运作的成果,俞进军只是后来加入的执笔人,由于其剧本不能用,制片分公司与其解除了合同。刘壮的证言证明2001年11月至2002年7月其与杨凡、崔麟创作并修改了5稿,剧本主要内容是杨凡、崔麟讲述的,刘壮为剧本的文学统筹。有关特警专业术语和特警日常训练以及处置突发事件时的战术程序由特警学院相关人员王德权、徐春雷、梁行永、姚德强等人参与创作。徐春雷、王德权均到庭证明其参与创作了上述专业部分,并证明剧本的主要工作系杨凡、崔麟完成。杨凡、崔麟口述,王德权还负责打字、记录。俞进军认为,其与制片分公司系杨凡介绍的,俞进军背着杨凡、崔麟与制片分公司签约的理由不成立;刘壮等人参与创作的稿件晚于俞进军二稿完成的时间,不应以刘壮等人参与创作来否定俞进军完成了剧本二稿。

丁临一于2002年2月19日出具《中国特警》(二稿)审读意见,认为该剧本已基本成型,并提出建议修改意见为:“一、第11集(第99页)因囚犯逃逸及袭警的情节画面可用背景画处理交待……”。俞进军提供的该审读意见复印件只有一页,没有关于修改意见的部分。而杨凡、崔麟提交的该审读意见系两页,内容完整。俞进军认可杨凡、崔麟提交的该审读意见。杨凡、崔麟提出,俞进军之所以篡改该审读意见,是因为在审读意见中提到的应修改的第99页与杨凡、崔麟提交的剧本三稿是对应的,而与俞进军主张的剧本二稿不对应,因此送审的剧本应是杨凡、崔麟的剧本三稿。

杨凡、崔麟的剧本三稿与俞进军主张的剧本二稿的内容基本一致。剧本六稿是拍摄稿,由崔麟、杨凡于2002年8月28日在北京市版权局以著作权人身份进行了版权登记,并于2002年9月13日获得登记证书。

上述事实有俞进军提供的剧本二稿打印件、商借函原件、审读意见、证人证言,杨凡、崔麟提供的剧本1-6稿打印件、剧本部分手稿、证人证言、版权登记证书、审读意见,以及当事人陈述等证据在案佐证。

本院认为:

法庭发言稿篇5

与会者一致认为,修改后的婚姻法应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家庭法”,作为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法,同时把婚姻双方和家庭成员以外的一定范围的亲属关系,附带地纳入该法的调整范围,收养法等基本法以外的法律,作为婚姻家庭法的子法。如有必要还可制定其他一些单行法,将婚姻家庭法中的某些制度进一步具体化。

在体系结构上,大多数学者赞同试拟稿十一章的结构,即总则、亲属、结婚、夫妻、离婚、生育、父母子女、监护、扶养、法律责任、附则。部分专家提出,为了捍卫婚姻家庭法作为民事法律的纯粹性,不应将生育制度写进该法。

二、结婚

许多专家认为,婚约纠纷在我国数量不少,常因找不到明确的法律依据而处理不当。从许多国家的民法典看,婚约一节是结婚制度必不可少的内容。婚约一节应规定婚约的成立、效力、赠与财产的返还、损害赔偿等。某些学者认为,关于结婚的要件还应补充对结婚双方性别的限制以及对变性人、两性人的结婚要求,明确规定结婚不得附加条件和期限。对少数民族地区和特殊行业降低或提高法定婚龄也应作适当幅度的限制,防止特别法的特殊婚龄与普通法的法定婚龄悬殊太大。

三、夫妻关系

专家指出,试拟稿已规定了夫妻有同居生活的权利义务,与此相配套,立法应相应地规定夫妻同居权得依法行使和婚内强奸的问题。该问题曾引发世界性的法律论战,在不少国家都有婚内强奸的判例。婚姻家庭法应当规定免除同居义务的法定情形,以保障夫妻一方在确有不能同居的正当理由时,合法地停止同居,另一方强行同居的,可视为侵权或权利滥用,情节严重、证据确凿的应以强奸罪论处,而不以虐待罪论处。

专家们认为,既然试拟稿已规定了夫妻互负忠实义务,在法律责任一章就应相应地规定违背该义务的通奸行为应负赔偿责任,同时还要增加受明显的纵容或宥恕免责的条款,以及善意第三者免责的条款,以防因此影响家庭稳定和伤害无辜。

四、离婚

有专家提出,试拟稿对协议离婚的规定过于宽松,易助长个人享乐主义,不负责任的不良风气,不利于保护当事人、子女和社会利益。建议限制结婚未达一定期间或有学龄前未成年子女的夫妻协议离婚,这类人离婚须经诉讼程序由法院判决。关于判决离婚的理由,与会者一致同意将现行婚姻法第25条“夫妻感情破裂”改为“婚姻关系破裂”并辅以列举性事由。

部分学者提出,有必要建立离婚后扶养费的给付制度。但是,有严重过错的当事人一方,无权要求无过错一方给付抚养费。

五、父母子女、亲权、监护

学者们指出,试拟稿中婚生子女的否认之诉期限应当适当延长。非婚生子女的认领,除生父外,生母也可认领。强制认领之诉的期限也应适当延长。

关于“亲权”,一部分学者认为,使用“亲权”一词应当慎重,最好规定亲权之实而回避亲权之名,也可仿英美法系用监护权囊括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亲权。另一部分学者主张保留亲权概念,以示与亲权以外的监护的区别。他们认为,亲权是权利义务的结合,而监护则是强制性义务。对于无父母或父母不能行使亲权的未成年人而言,监护乃是亲权的延长与补充。

与会者一致认为,我国民法通则的监护制度过于原则、笼统,又带有计划经济的浓厚色彩,应作大的改革。多数人主张把监护编入婚姻家庭法,具体规定监护事务的内容,明确监护人的权利义务,强化监护人的责任。具体界定“监护能力”,取消法人、单位、居委会、村委会作为监护人的规定,允许遗嘱指定监护人,设置监护监督人,规定监护人免除监护义务的事由。对于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一些学者赞同试拟稿允许父或母单方监护未成年子女的规定;而另一些学者则反对采用单方监护,他们认为离婚后由父母共同监护子女是国际发展趋势,我国亦应采用共同监护制。

关于对随父母一方共同生活或由一方监护的未成年子女的探视问题,是近年法学界呼声较高的问题,与会专家无一例外地赞同新婚姻家庭法写进探视权的内容。

法庭发言稿篇6

去年年末,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二稿。二稿在不少方面比一稿有所进步。但是,在近亲属作证的问题上则没有任何的变化:“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按人民法院通知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上述关于“近亲属出庭作证豁免”的规定,被不少媒体认为是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亮点之一。有些人可能都没有来得及细读这个条文的内容就兴奋地将其上升到近亲属作证豁免权的高度来解读,并力求从“本土资源”(中国法律传统中有“亲亲相为隐”的规定)和“他山之石”(不少据说已经高度法治化的国家都有亲属作证豁免的立法或判例)中挖掘素材来论证这个规定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现在,媒体对该规定的关注已经明显降温。所以,我写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论证很多人对这个规定的解读是过度的乃至是错误的。这里我将侧重论证,这个规定即使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其意义也是微乎其微的,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要提醒读者反思,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中究竟有哪些是无法实现而只适合观看的权利,以期对即将到来的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有所裨益。

之所以说这个规定的意义微乎其微,是因为,在中国刑事审判中,存在着陈瑞华教授曾经指出的“案卷笔录中心主义”的审判方式。在此种审判方式下,法官不仅在开庭前要充分研读案卷,庭后仍然要反复研读案卷,从而既不可避免地使法官对案件形成预断,也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法庭审判本身的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法官究竟还有多少耐心去费时费力地传唤证人(包括但远远不限于作为近亲属的证人)来出庭证明他认为已经胸有成竹的案件?尤其是在刑事诉讼法没有确立传闻证据规则的情况下,证人出庭与否并不影响其证言的效力,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检察官,还是法官,又哪里会有动力去传唤证人(包括但远远不限于作为近亲属的证人)出庭作证呢?所以,中国的刑事法庭上鲜见证人,板子不应至少不应主要打到证人身上。相应地,靠法院强制证人出庭或许并不能真正解决证人出庭作证难的问题。

如果说,将来法院对不愿意出庭的普通证人都不会轻易采取强制手段来保证其出庭作证的话,那么赋予近亲属出庭作证的豁免权这个乍看起来比较人性的制度设计又有多少实质意义呢?在作为近亲属的证人出庭与否都不影响其证言效力的情况下,又哪里能够真正维护亲属之间的信任关系呢?因为,作为被追诉人的近亲属,只要他(她)向控方做出了对被追诉人不利的证言,只要这个证言在法庭上被宣读并最终被采纳,都不会对被告人的定罪量刑有任何影响,也不会导致许多人所担心的放纵犯罪的结果。这哪里有“亲亲相位隐”的影子呢?又怎么能够颠覆“大义灭亲”呢?

问题可能还不在于这个规定的意义不大。我担心的是,如果这个规定被曲解的话,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按照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规定,证人证言如果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并且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人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这里的证人证言,显然既包括普通的证人提供的证言,也包括被作为证人的被告人的近亲属提供的证言。这意味着,即使是被告人的近亲属,其如向检控方提供过证言,如果该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且辩护方也有异议,那么,法院在认为该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情况下,是应当通知其出庭作证的。只不过,出庭不出庭全凭被告人近亲属的自愿。在其拒绝出庭作证的情况下,法院既不能对其采取强制手段,也不能对其适用拘留措施。这在有些情况下可能会影响到被告人对质权的实现。

长期的司法实践表明,在不少案件中,被告人的近亲属都做出了对其不利的证言。对于这些对自己不利的证言,有时被告人还是有着不同意见的。但是,大都因为其近亲属的不出庭而无法对其展开有效质证。我推断并相信,有些近亲属之所以没有走向法庭,并不是其不同意,而是根本得不到法院的准许。因为,基本的社会常识告诉我,绝大多数被告人的近亲属是不愿意证明被告人有罪的。其之所以会选择向检控方作证,多多少少都带有“强迫”的性质。这些被“强迫”做出了不利于自己近亲属之陈述的证人大多是愿意走向法庭的,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推翻”之前不太情愿做出的证词。但是,他们的出庭要求几乎不太可能得到法院的许可。典型的例证就是,在很多贪贿案件中,近亲属作证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出庭作证的案例我却素未耳闻。而且,即使其真的走向法庭并做出新的陈述,法官通常来说也不会相信至少也不会轻易相信(所以,在中国的刑事诉讼法学界,有个基本的共识就是,真正决定被追诉人命运的诉讼阶段,是侦查而不是审判)。

基于这种司法现状,我有理由担心,在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后,有可能甚至必定会发生假借不得强制近亲属出庭作证之名来剥夺被告人的对质权的情况。而确保被告人的对质权,这无论如何都是维护公正审判的最低要求。在公正审判和家庭伦理之间,我想,最需要维护的还是公正审判的价值。也因此,对于证人(包括作为被告人近亲属的证人)的作证问题,目前最需要解决的并不是“近亲属出庭作证豁免”的问题,而是如何才能真正解决证人不出庭作证这个老大难问题。可以这样说,刑事诉讼法经此次大修,若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就算得上是“重大突破”了。

法庭发言稿篇7

内容摘要: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中的一方对另一方施暴的行为,包括家庭成员间的身体、精神、性暴力行为。这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作为一个明确的法律概念,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家庭暴力应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家庭暴力主要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再者就是以语言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使用伤害自尊的语言,从而引起他人痛苦,最后就是性暴力。以故意攻击性器官、强迫发生性行为、性接触。目前还出现了一种新的家庭暴力形态------冷暴力。在目前有些家庭,夫妻双方在产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殴打的暴力方式处理,而是对对方表现的比较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等一切问题。还存在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历史原因、社会原因、生理原因、经济原因等等。

关键词:家庭暴力—包含故意伤害罪、虐待罪、遗弃罪、侮辱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中的一方对另一方施暴的行为,包括家庭成员间的身体、精神(情绪)、性暴力行为。其特征是一方动用武力和权利来控制另一方。家庭暴力最主要的受害者是女性。2000年新颁布的《婚姻法》中已把“禁止家庭暴力”作为重要条文载入其中,这意味着“家庭暴力”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作为一个明确的法律概念,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家庭暴力应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从社会性别视角研究社会排挤( social exclusion )是社会排挤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主题。近年来,随着社会排挤研究的流行和深入,一些中外学者开始从性别分析的角度对社会排挤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可以用性别排挤概念,即在中国社会转型中,受家庭暴力侵犯妇女这一劣势群体被边缘化的机制和过程,来对受家庭暴力侵犯的妇女这一劣势群体的社会排挤现象做出描述和解释,为研究女性劣势群体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家庭暴力被认为是现代化城市生活中的一颗“毒瘤”。到上海市妇联信访反映家庭暴力的人数,从1998年至2000年分别占婚姻家庭类问题的14.7%、16%、13.4%。新《婚姻法》颁布后,家庭暴力现象得到一定遏制,2002年的比例下降到8%左右,但家庭暴力仍是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热点和难点。全国妇联今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在2.7亿个中国家庭中,30%存在家庭暴力,施暴者九成是男性;发生在夫妻间的家庭暴力,受害者85%以上是妇女;每年有10万个家庭因此解体。由于家庭暴力具有隐蔽性,事实上的家庭暴力发生率可能更高。

    家庭暴力之所以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更因为它会成为女性犯罪的诱因之一。据江苏省妇联权益部对南通监狱女子分监1477名女犯所作的问卷调查显示,237个女犯家庭存在家庭暴力问题,其中125人的犯罪直接与家庭暴力有关,93人长期受丈夫的殴打、虐待;62人因抗拒家庭暴力犯故意杀人罪。

    家庭暴力也影响了下一代的成长。研究表明,在暴力环境中长大的男孩,成年后虐待女性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大,也更容易犯罪。年龄较大的子女则以流浪方式逃避家庭暴力。

一、家庭暴力的涵义

   家庭暴力目前尚无统一界定的概念。有人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对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的折磨、伤害和压迫等人身强暴行为;有人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庭中一方对另一方的殴打、凌辱、肆虐,使其屈从;有人认为家庭暴力就是家庭中某一成员对其它家庭成员在肉体上、精神上、言语上、经济上的虐待。

   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内部出现的侵犯他人人身、精神、性方面的强暴行为。”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对家庭暴力行为给出了具体的定义:”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家庭暴力有以下分类:按其危害程度可分为重大暴力和一般暴力两种。

按其形式可分为三类:(1)身体暴力。包括所有对身体的攻击行为,如:殴打、推搡、打耳光、脚踢、使用工具进行攻击等。(2)语言暴力.。以语言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使用伤害自尊的语言,从而引起他人痛苦。(3)性暴力。故意攻击性器官、强迫发生性行为、性接触。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还出现了一种新的家庭暴力形态—冷暴力,在目前有些家庭,夫妻双方在产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殴打的暴力方式处理,而是对对方表现得比较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恶语中伤、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庭工作,是隐性暴力中较常见和隐蔽的做法,而这也是现代家庭中的一个易被人忽视的问题。

在2004年11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国际研讨会”上,中国法学会研究人员提交了一部《家庭暴力防治法》建议稿。 

夫妻之间起冲突时,虽然没动手,但却存在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精神暴力。研讨会上,一份来自浙江、湖南、甘肃三省的“对妇女的家庭暴力调查结果报告”还透露了这样的信息。 

报告根据对3543份有效问卷统计分析显示,在夫妻间发生冲突时,有65%的家庭会出现丈夫不理睬妻子的现象,20%多的家庭会出现丈夫使劲关门或摔东西的行为,有28%的家庭会出现丈夫辱骂妻子的现象,还有20%左右的家庭中,丈夫会威胁要打妻子。 

而妻子在描述夫妻间冲突时,丈夫的行为“用脚踢”占12.1%,“用东西砸”9.7%,“强迫过性生活”5.8%,“用火”或“开水烫”1.7%。 

研究人员指出,如果将暴力形式分为三种的话,可以看出,精神暴力发生频率最高,身体暴力次之,性暴力发生比率最低。与之相对照的是,在对家庭暴力的认识上,对限制妻女与朋友交往、长期不与妻子说话、长期拒绝与妻子过性生活、耻笑妻子的缺陷弱点等属于精神层面的暴力,50%以上的被调查者并不认为是家庭暴力。而只有殴打、伤害致死、虐待等身体暴力和性暴力为主的行为,被认为是家庭暴力。 

夫妻冲突间的精神暴力问题,成为研讨会上引人关注的话题。有关人士指出,这种现象应引起充分重视。 

此次研讨会,是为了纪念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三周年而进行的。有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丹麦及中国的150余位与会者参加,从国际范围内深入剖析总结了家庭暴力成因、现状和行为演化过程,探讨了如何强化对家庭暴力的行政和司法干预,并讨论了《家庭暴力防治法》建议稿。该建议稿包括家庭暴力的定义、社会救助、行政措施、司法救济、法律责任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法庭发言稿篇8

文章标题:市法院执行庭庭长竞聘职位演讲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基本情况:我叫XXX,XXX年11月生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1988年至今一直在法院作审判、执行工作,现任XXX市法院执行庭副庭长,负责执行庭全面工作。

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以我心铸忠诚

自1988年大学毕业从事法官工作以来,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忠于法律、忠于良知、身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廉洁正派两袖清风、默默奉献,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取得了一定的工作实绩,下面就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向各位作以汇报。

一、甘作“三个代表”的忠诚实践者

在无助的申请执行人面前,我掏出一棵诚恳火热的心,并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时为当事人着想,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三个代表”,许多申请执行人被感动的流下了热泪。在执行XXX市王某和被执行人山西某铁路局交通事故赔偿案时,我了解到申请人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妻子离他而去。我不顾自己12岁的孩子无人照管,匆匆托付给邻居就登上了去太原的火车。当时正值麦收酷暑,火车上的返乡民工很多,我只好在火车上站了4个多小时。到太原后,为节省费用,住的是地下室,吃的是快餐便饭。经过给被执行人作耐心的工作,讲解拒不执行生效判决文书的法律后果,换起了被执行人的同情心,全额给付了赔偿款5万元。

从事执行工作近9年来,为给XXX的企业追索外欠,我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各地。每次外出都满载战果而归,受到了企业界的赞誉。三次下湖南为XXX天龙果汁厂执行回货款78万元,给这个因外欠举步维艰的企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四次上北京为XXX市化工仪器厂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执行回现金25万元,使这个多人执行过10年未能执行的“死案”在我手中执结;六次去衡水执结了一起中央领导罗干关注的死亡多人的重大交通事故赔偿案,受到省法院的好评,历年来多次立功受奖。

二、勇作法律的忠诚捍卫者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理想的法官就是正义的化身。”法律的精神是正义,法官的灵魂是公正,只有一身凛然正气的法官,才能不唯权、不唯上、不唯情、不唯钱,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的法律,勇作法律的忠诚捍卫者。我在搞民事审判的六年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办理了大量疑难复杂的案件,并耐心细致作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案件调解率达到99%以上,且全部能够自行执行。不仅每年的办案数量在庭里名列前茅,而且化解了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为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贡献。

1994年调入执行庭后,我仍坚持依法执行案件,积极献计献策,一改以往以抓人促执行的做法,加大对被执行人财产的执行力度,采取了申请执行人举证和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使执行工作做到了有的放矢,提高了办案效率。

在执行案件中,不被金钱所惑,不被人情所扰,坚持原则依法办案。面对当事人送来的钱物,每次都被我婉言谢绝,在为XXX基金会收欠活动中,四天执结了五件案子,共收回欠款200多万,获得了院长特别奖。办案中,我经常遇到许多说情的亲朋好友,有的甚至是领导干部,我都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使案件得以执行。上述事迹曾被当地报纸报道。

三、我以业绩写忠诚

总书记曾给年轻同志四句赠言:“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勇于创新、自觉奉献”,我也深深体会到深厚的法律功底、丰富的审判经验是新时代法官必须具备的。在15年的法官生涯中,我意志坚持在繁忙的工作中学习更新法学知识,并不断运用到办案中,法律的运用更加深了自己对法律及其理论的理解,还注意总结办理各类案子的经验教训,使自己的法官职业能力得到了加强,执结了一批复杂疑难案件。20xx年一年执结案子100件,创个人结案数量的全院历史最高记录,且没有一件发生矛盾激化,达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我撰写的论文《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思考》、《贪污罪与侵占罪》等在省级刊物上登载。

四、以忠诚之心再写明天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未来还须开创,如果竞争成功,我决心继续努力,与时俱进,争作优秀的职业法官。

1、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增强责任意识、公仆意识。

2、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坚持不懈学习法学知识,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办案。

3、立足现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同志们一齐努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工作氛围,争取拿先进立新功。

4、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声望,充分体现公正与效率这一永恒的主题。

法庭发言稿篇9

我想这次的整改措施还是从俞敏洪在北大2010年开学典礼的演讲稿说起,改变“一二三四”的老套公文写作方法。

昨天,我把余老师的这篇演讲稿收入了自己的博客。虽然没有找到视频,但看过文字稿后依然非常激动。期待自己有一天说起话来,也可以这么的轻松和幽默。从他的发言中,我看到一个普通人,如何从平凡演变成伟大。为什么他能做到,从几乎没看过什么课外读物到在大学期间竟读了800本书;从被分到“语言障碍班”到成为中国首席语言培训机构的董事长;从当时的孤僻和略带自卑到如今的豪爽与幽默。这当然不是巧合,其中的艰辛也许不像他本人讲话时说得如此轻松。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感受到奋斗、坚持,不抛弃、不放弃这些词汇在他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其实,自己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对这些词语也很有感情。“奋斗”代表着一名组工干部的事业心,折射出你愿不愿意在组织工作的这个岗位上做点事情;而“坚持”强调的是组工干部踏实、肯干、始终如一的敬业精神;“不抛弃、不放弃”是在组工干部在人生事业低谷的时候,能否坚持自己的理想,保持旺盛的经历。

最近,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优秀仅局限在单位这个小集体中。如果与全市公务员以及一些外企员工相比,真的相差甚远。奋斗、坚持这些方面,做得更远远不够。

所以近月来,我更加注重对自己的要求。有时间就会看看书,希望可以让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日积月累中得到提升。像阅读《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重启思维》这两本书真的让自己收获很多,尤其对于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方面有很多益处。同时,还有我非常喜欢的余世维教授,虽然我不是在企业工作,但管理的方法和做事的方式往往是相通的。他的许多故事和案例给自己在机关的工作很多启发,实践后受益匪浅。

法庭发言稿篇10

虽然在公司呆了10多天了,我也一直上正常班见面的机会比较多,但大家对我还很陌生,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石昆,天津市人,家住河东区二号桥.本人性格偏于外向,比较开朗,乐于交友。爱好方面,比较喜欢乒乓、足球等球类运动。

刚刚离开原来的工作单位,来到新的公司,环境的突然改变让我感觉确实有些不适应,不过通过这几天和公司同事的交往,现在发觉我正在融入这个家庭之中,我相信会很快熟悉这里的一切,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

有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个人在沙漠行走了两天。途中遇到暴风沙。一阵狂沙吹过之后,他已认不得正确的方向。正当快撑不住时,突然,他发现了一幢废弃的小屋。他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了屋内。这是一间不通风的小屋子,里面堆了一些枯朽的木材。他几近绝望地走到屋角,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座抽水机。他兴奋地上前汲水,却任凭他怎么抽水,也抽不出半滴来。他颓然坐地,却看见抽水机旁,有一个用软木塞,堵住瓶口的小瓶子,瓶上贴了一张泛黄的纸条,纸条上写着:你必须用水灌入抽水机才能引水!不要忘了,在你离开前,请再将水装满!他拔开瓶塞,发现瓶子里,果然装满了水!他的内心,此时开始犹豫着……如果自私点,只要将瓶子里的喝掉,他就不会渴死,就能活着走出这间屋子!如果照纸条做,把瓶子里唯一的水,倒入抽水机内,万一水一去不回,他就会渴死在这地方了……-到底要不要冒险?最后,他决定把瓶子里唯一的水,全部灌入看起来破旧不堪的抽水机里,以颤抖的手汲水,水真的大量涌了出来!他将水喝足后,把瓶子装满水,用软木塞封好,然后在原来那张纸条后面,再加他自己的话:相信我,真的有用。在取得之前,要先学会付出。有句名言说得好"成功往往属于有准备的人",我已经为新工作、新环境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全身心的投入新工作中。

"公司是跑道,而我就是一架飞机",只要肯努力,肯付出,我相信我可以成为一架优秀的性能良好的航空器,让公司在市场的跑道上充满激情和活力地跑好每一步。这也将成为我的一个新开始、新起点。

八一建军节演讲稿:军旅情怀

八一建军节慰问演讲稿模板800字

精选八一建军节慰问演讲稿

2019爱国演讲稿模板:爱我中华

文明演讲稿范文:建和谐校园

演讲与口才演讲稿精选范文

关于践行三严三实演讲稿

演讲稿范文:端正学习态度

组织部党员工作者敬业爱岗演讲稿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演讲稿

自尊 自信 自强—纪念“九·一八”事变演讲稿

关于学习雷锋的演讲稿

理解老师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