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调查报告十篇

时间:2023-03-25 03:26:53

借款调查报告

借款调查报告篇1

一、基本情况

烟台深蓝铝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5月24日,注册资本150万元,股东为戴勇出资135万元,占比90%,于亮15万元占比10%,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于亮。公司经营范围: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批发、零售铝制品、化工产品、汽车零部件、五金交电、机电产品、金属制品;货物和技术进出口业务。公司注册地址:福山区回里镇回里工业园,公司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

二、经营情况

申请人2016年销售收入5894万元、净利润440万元、净利润率为7.46%,2017年销售收入5416万元、净利润404万元、净利润率为7.45%,2018年销售收入5654万元、净利润420万元、净利润率为7.42%。

企业主要业务为铝制品瓶盖,铝箔餐盒等,主要供应商为中铝,主要销售商为牛栏山酒业、张裕酒业下属包装公司,公司餐盒产品出口中东地区。

三、负债情况   

截止目前,共计融资1200万元,其中华夏银行贷款1000万元,个人200万元,对外担保无,尚无不良信用记录。

四、贷款需求情况

因新建二期厂房3000平方米(已经封顶,在办不动产证),华夏银行无法为其增加贷款额度,且订单需求不断增加,企业规模扩大,以及企业需要部分流动资金用于生产经营,现申请流动资金贷款1500万元。

五、抵押物情况

此次贷款由深蓝铝业名下位于福山区回里镇回里工业厂房作为抵押,土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合计9500平方米。由中创房地产评估公司预估价2600万元。

六、调查结论

借款调查报告篇2

一、存在的问题

(一)在申请及调查阶段:一是借款人不符合借款条件,对超过限制贷款年龄的申请人受理贷款;贷款申请人不能提供有效身份证件;申请借款无书面借款申请书;借款人本人不到场,代办人无借款人的书面授权书。二是借款人资料收集不全,未收集借款人及担保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也未收集佐证借款用途的合同、协议、票据等。三是贷前调查内容不全,对借款用途、还款来源、担保人、抵押物状况及变现能力等情况缺乏调查。四是不提交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未经调查人员签字确认。

(二)在审查及审批阶段:一是对不符合“借新还旧”条件的借款人受理转贷申请;放松贷款的转贷条件,使转贷款条件优于原贷款发放条件。二是发放担保贷款的担保人经济实力较弱,担保额度超过其承受能力。三是受理财产抵(质)押贷款申请,未经财产共有人签字书面同意。四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月供金额远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0%以上。五是个人经营贷款期限超过其有效经营证件的经营期限。六是贷款审批无审批记录,无审批表,信贷决策人未在审批表上签字。

(三)在贷款发放阶段:一是发放抵(质)押贷款未到相关部门进行抵(质)押登记。二是贷款逆向操作,先放款后审批,发放贷款时间早于审批时间。三是未落实审批意见,发放贷款期限、金额与贷款审批的期限、金额不符。四是超授信权限的贷款未上报审批。五是贷款发放操作不合规,未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合同填制不规范,存在合同金额涂改,借款人与贷款人填写颠倒,借款合同上无借款人和贷款人签字盖章,借款人签字盖章与借款人名字不一符,借款合同上无签订日期;借据要素不全,借据上无借款人签字、盖章,签字、盖章与借款人名字不一致,未填列借款人地址、身份证号码,信贷人员未盖章;大额借款未按规定转入借款人结算账户。六是贷款利率执行不准,如短期贷款执行中长期贷款利率标准,其他贷款执行农户贷款利率标准。七是贷款科目核算不正确,如助学贷款纳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科目核算,短期农户贷款纳入中长期农户贷款。八是未按管理要求签订贷款收放责任书、承诺书。

(四)在贷后管理阶段:一是未按管理要求及时登记贷款五级风险分类台账并进行动态管理。二是贷款延期不符规定操作,在无借款人申请、签订延期协议情况下随意延期;原上报审批发放的贷款延期未报原审批部门审批;在门柜业务系统上进行贷款延期而不在借据上批注延期信息,或在借据上批注展期而不在业务系统中延期。三是未按贷后管理要求开展贷后检查,未按时提交检查报告;检查报告质量较差,各期检查报告雷同,仅修改了检查时间;检查报告无检查人员签字;检查工作不到位,未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风险预警。

二、成因分析

(一)管理制度学习不到位。各项信贷管理办法对信贷业务操作的各个流程、各个环节都已有较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但个别信用社组织学习不力,有的收到文件后锁入柜中,不传达,不学习;有的将文件放在营业室,想看就看,不闻不问;有的仅组织大家在一起,将文件念一遍了事,不引导大家深入讨论。同时,信贷人员自学不够,对新的信贷管理制度办法不主动学习,对业务操作流程不熟悉掌握,在日常业务办理过程中,凭着老经验办事,依照惯性操作,致使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信贷检查面较窄。在常规信贷业务检查中,一般都有时间要求,规定了至低的检查面,但一般是以抽查为主,而不是全面检查,致使一些基层农村信用社,特别是偏远信用社接受信贷检查的次数较少,对信贷合规理念认识不深,未能通过信贷检查来帮助提高信贷业务操作能力及管理水平。

(三)信贷违规处罚不力。在历次的信贷专项检查及稽核检查中发现的信贷违规问题,检查人员一般是当场进行指出,要求及时或限期改正,未对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行政处罚、经济罚款等措施,或处罚力度较小,对个别信贷违规人员无震慑性。

(四)贷后监管缺位。在贷款从审批到发放的环节监管缺位,使贷款审批为同意的贷款条件及同意用款的条件无人把握,没人监督,致使出现发放抵(质)押贷款不进行抵(质)押登记、超授信权限发放贷款、审批意见未落实等现象。

三、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业务制度学习。各级农村信用社要加强信贷业务制度学习,建立定期学习制度,可将业务制度学习情况纳入信贷检查及考核范围;创新学习方式,既要学习,开展业务讨论,也要引导信贷人员自学,既要学习制度文件,掌握业务操作,也要学习典型案例,警示信贷违规操作带来的严重后果。

(二)规范信贷业务检查。各级农村信用社在安排布置信贷业务检查时要给予充足时间,提高检查面,至少确保全辖网点信贷专项检查每年一次。同时,规范信贷业务检查流程,达到以检查来辅导业务,以检查来规范操作,以检查来防范风险的目的。

借款调查报告篇3

一、农信社贷款“三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贷前调查流于形式,没有识别风险

表现:一是信贷员任凭借款人提供的报表数据、口述为主要依据,缺乏实地调查、纵横向侧面调查比较分析、辅证依据提供、收集,经济信贷档案、调查报告与借款户的实际情况往往相差很大;二调查缺乏完整性,没有遵循通行的“5C”调查法,只注重调查、考虑借款人表面上不易变现的固定财产,轻对借款人的人品、人格、交往圈、信用记录、家庭和谐及其对外负债和或有负债、经营环境等情况的调查和衡量;三是以借款人的个人行政官位,代替其人品和信用观念、还款实力和意愿;四是注重第二还款来源,轻第一还款来源分析;时下,有些信贷员只要借款人有资产或保证人有资产或有每月固定的收入,不论借款有何用途,第一还款来源如何,就给予办贷;五是在贷款调查及发放时,缺少对该笔贷款可能会出现的风险的分析及相应的风险处置预案措施,考虑的单是乐观的一面;六是对借款的经营项目是否有发展前景、抵押物是否足值、保证人是否有保证能力等没有做认真细致的调查;七是借款人在缺乏实际的借款用途,不能自圆其说时,信贷员不但没有进一步详细调查,按借款户要求以“生意、副业”等大概念,用途模湖不清。在借款人自有资金比例严重不足时,往往对投资规模、自有资金、对外负债、人品、信用等情况在调查报告中,一字不提,往往以某某因做什么,向信用社申请贷多少,同意贷款多少,作为调查结论。

2、贷时审查存有走过场,没有堵住风险

表现:一是目前有些信贷员对审查的职责概念模糊不清,审查各环节普遍存在的走过场。比如:以浙江省农信系统目前在使用的贷款纸质审批审查和电脑审批审查环节的实际操作来看,信贷员认为在纸质审批书的“审查栏”上签上已审查的字样,只要能确定借款人、保证人本人签字、合同文本填写要素齐全、相关证件真实的效证就可以,除此以外审查人员不承担任何责任;在电脑上审查更是一种形式,因为可以没有纸质异地审查,审查人员更没有任何责任,只是一种电脑操作程序而已。二是对贷款调查报告内容真实性缺乏审查;目前基层各级在对审批审查时,只看下级上报的调查报告而定,对其内容真实性很少进行实地再调查、审查;三是对贷款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完整性没有认真进行核实。当前在有此地方信用社资产质较差,借顶名贷款比较突出,这与当时在贷款发放审查把关不严,对贷款的合法性、合规性没有认真进行核实有很大的关系;四是对借款办理手续、合同、借据要素没有严格进行审查;五是对贷款手续相关证件真假性审查不够严格、规范;六是对点贷贷款、介绍贷款、逆程序操作贷款、盘活周转存量贷款审查普遍较松;七是在贷款营销任务重的时候,就放宽了对贷款准入条件的审查。

3、贷后检查弱化,没有发现风险

表现:一是对贷后检查管理重要性缺乏认识,重放轻管的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对已诉讼贷款、表外呆销和票据置换的贷款,在有的地方不仅贷后检查弱化,甚至基本上放弃了对其跟踪管理工作;二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不仅制约了贷后检查管理的有效开展,而且影响了贷后检查管理的实际效果;三是缺乏一整套完整规范的贷后检查管理考核评价制度体,导致信贷人员责任意识谈薄;四是对贷后检查管理工作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具体;五是贷后检查缺乏连续跟进性。信贷员对自已管片的贷款很少有真正进行跟踪检查(尤其是不良贷款、表外贷款);六是缺乏贷后预警信息风险处理机制。七是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贷后检查弱化流于形式。

二、加强贷款“三查”工作的对策思考

由于放松了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及贷后检查监督的贷款“三查”制度,导致,当前在有些地方借顶名贷款比较突出,据对某一信用社新发放贷款形成不良情况统计,借顶名形成的不良贷款占整个新增不良贷款的85%。借顶名贷款、垒大户贷款、多笔贷款集中在由一个保证人担保的贷款、在其他一家或多家金融机构已有借款的贷款现象是新增不良贷款形成的重要根源,隐患风险巨大,风险存在着不可控性。针对当前农信社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中存在薄弱环节和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切实提高贷款管理水平。

1、强化人本管理,提高信贷人员综合素质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做好信贷工作根本的问题也就是人。首先,各级管理者,要全方位树立以人为本信贷管理新理念。培养和任用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廉洁奉公,尤其信贷职业道德品质高的信贷员队伍;其次,强化对信贷从业人员的信贷文化教育和培训,弥补制度和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其三,注重培养信贷从业人员的风险识别、风险监测、风险预警和风险处置能力;其四,建立良好的信贷从业人员培养、任用、奖罚激励机制,培育对信贷工作的忠诚度,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第四,建立信息联络交流网,推行信贷信息联络员。利用联络员人熟、地熟、对同行业人员及本行业发展情况熟悉的优势,可以真实了解贷款户的变化情况。

2、强化风险防控,完善“三查”评价考核

贷款“三查”是全程监控风险的重要环节和手段。首先,应突出贷款用途的真实性、物质保证性及按时回归性。防止借名贷款首要环节就是“三查”要到位,调查是是基础,审查是关键,检查是保证;其次,信贷调查必须严格遵循5C调查法;第三,增强信贷管理的科学性,切实强化信贷“三查”制度执行检查监督的力度。必须正确看待科学管理与制度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光有制度而忽视管理,必须在切实提高“三查”制度的执行力上下功夫,重制度轻管理已给信用社造成了惨痛的教训;第四,完善信贷考核体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有效、具有较强的激励机制的信贷评价体系,重构规范信贷操作流程,突显贷款各环节特点的风险管理模式。构成调查、审查、检查三道防线道道设防严格把关的风险防控体系。

3、强化责任问责,切实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借款调查报告篇4

第二条管理机构

(一)公司设立资金管理部,在财务总监领导下,办理各二级公司以及公司内部独立单位的结算、贷款、外汇调剂和资金管理工作。

(二)结算中心具有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与下属公司在资金管理工作中是监督与被监督,管理与接受管理的关系,在结算业务中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客户关系。

第三条存款管理

公司内各二级公司除在附近银行保留一个存款户,办理小额零星结算外,必须在资金部开设存款帐户,办理各种结算业务,在资金部的结算量和旬、月末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0%,10万元以上的大额款项支付必须在资金管理部办理特殊情况需专题报告,经批准同意后,方可保留其他银行结算业务。

第四条借款和担保业务管理

(一)借款和担保限额。集团内各二级公司应在每年年初根据董事会下达的利润任务编制资金计划,报资金管理部,资金管理部根据公司的年度任务,经营民展规划,资金来源以及各二级的资金效益状况进行综合平衡后,编制总公司及二级公司定额借款,全部借款的最高限额以及为二级公司信用担保的最高限额,报董事会审批后下达执行。

年度中,资金管理部将严格按照限额计划控制各二级公司借款规模,如因经营发展,贷款或担保超限额的,应专题报告说明资金超限额的原因,以及新增资金的投向、投量和使用效益,经资金管理部审查核实后,提出意见,报财委、董事会审批追加。

(二)集团内借款的审批。凡集团内借款金额在300万元(含300万元,外币按记帐汇率折算,下同)以内的,由资金管理部审查同意后,报财务总监审批;

借款金额在300万元以上的,由资金管理部审查,财务总监加签同意后报董事长审批。

(三)担保的审批。各二级公司向银行借款需要总公司担保时,担保额在300万元以下的由财务总监审批,担保额在300万-2000万元的,由财务总监核准,董事长审批。担保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一律由财委加签后报董事长审批,并经董事长办公会议通过。借款担保审批后,由资金部办理具体手续。对外担保,由资金部审核,财务总监和总裁加签后报董事长审批。

第五条其他业务的审批

(一)领用空白支票。在资金部办理结算业务的企业,可以向资金部领用空白支票,每次领用张数不超5张,每张空白支票限额不超过5万元,由资金部办理,领用空白支票时,必须在资金部有充足的存款。

(二)外汇调剂。集团内各二级公司的外汇调剂由资金部统一办理,特殊情况需自行调剂的,一律报财务审批,审批同意后,方可自行办理。

(三)利息的减免。凡需要减免集团内借款利息,金额在5000元以内的,由资金部审查同意,报财委审批,金额超过5000元,必须落实弥补渠道,并经分管副总经理加签后,报财委审批。

第六条资金管理和检查

资金部以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为中心,定期开展以下资金检查和管理工作,并根据检查情况,定期向财委、总经理、董事长专题报告。

(一)定期检查各二级公司的现金库存状况。

(二)定期检查各二级公司的资金部的结算情况。

(三)定期检查各二级公司在银行存款和在资金部存款的对帐工作。

(四)对二级公司在资金部汇出的10万元以上大额款项进行跟踪检查或抽查。

借款调查报告篇5

当前,个人消费贷款已是各商业银行特别关注的利润增长点。就国家的层面而言,消费贷款是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发展消费贷款也存在一定风险,消费贷款借款人多,单笔借款额度较小。消费贷款人数众多,其信用状况难以评价,从而使银行面临贷款风险。银行需要对借款人进行全面调查,需要考虑收入和支出对比,小额利息收入如何填补成本等问题。随着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快速发展,征信体系不健全的矛盾逐渐突出,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新的形势下,商业银行迫切希望有一个共享的借款人信息平台,能够全面了解借款人的信用信息,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征信体系应运而生。

2005年底,我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投入试运行,并在全国联网运行。2006年初,交通银行贵州省分行个人征信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我行各征信系统使用部门及人员均感受到了该系统的先进性,个人征信系统通过采用全国集中的信用数据存储方式,提供的信用数据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信用主体信用状况,通过对该系统的有效运用,大大减少银行贷前调查工作量,缩短审贷周期,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申请人资信调查成本与时间花费,节省经营成本,提高信贷决策效率,并且有效降低了银行信贷风险、对扩大信贷规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实际工作,交行深刻的感受到个人征信系统对商业银行的重要作用,并将查询信用报告作为审查信贷业务的必备环节。在下述部分案例中,就充分体现了个人征信系统在交行省分行的应用成效。

一、在贷前调查阶段。征信系统提供信息参考,帮助识别风险。把好信贷准入关。

2008年初。交行省分行受理3起电力系统正式员工的装修贷款申请,在审查个人信用报告时,发现申请人存在严重的不良记录,累计逾期20多次,最高逾期期数7次,尽管申请人属于我行优质客户范围,为防范贷款风险,我行仍做出了拒贷决定。

分析此案例发现,通过审查个人信用报告,银行可以了解借款人及其家庭在全国各家金融机构的所有负债及或有负债情况。从当前逾期期数、最高逾期期数等方面全面掌握借款人及其家庭的贷款还款情况,客观评价其还款意愿,深入判断其潜在风险,从而帮助商业银行更加有效地判断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减少了放贷时因为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信用风险。

二、帮助商业银行防范欺诈风险

2009年4月,我行受理某客户的个人汽车贷款,借款人提供了某贸易公司的收入证明,审查员从其个人信用报告中发现,该客户为某厅级单位员工,借款人所提供的收入、单位、电话均为虚假信息,且拒绝提供真实信息,我行未受理该笔业务。

个人征信系统采集了客户的基本信息,如学历、婚姻状况、联系方式、职业、居住等,借助个人信用报告中的这些信息,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解读相关信息判断客户的资质状况和风险特征,有效验证信贷申请人提供的本人信息的真实性,有效侦测欺诈申请。

三、为宏观金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支持、参考

2008年11月份,某客户在我行咨询有关住房按揭贷款的相关事宜,经分行客户经理询问,客户强调其家庭成员从未在银行申请过住房按揭贷款,并在审批表中勾选了首套住房,要求执行利率七折优惠。后在客户授权的前提下对其信用信息进行了查询,发现该借款人的配偶曾在他行申请过一笔住房按揭贷款,按照政策规定,不能给予优惠,我行经办客户经理电话通知客户,将有关政策规定向该客户作了说明,取得理解,对该客户的贷款申请执行了第二套房政策。

由此可见,个人征信系统为商业银行执行央行房地产贷款政策提供了实施依据,便于加强房地产信贷征信管理,有效防范了房地产贷款风险。

上述案例充分证明了随着征信系统体系建设的逐渐完善,征信信息内体现的数据越来越准确。对银行来说,银行可以通过征信信息,对借款人进行更准确的评估,判断客户信用情况,决定贷款与否;同时可以对借款人进行跟踪评估,为贷后管理提供帮助,及时掌握借款人的信用变动状况,采用合适的策略催收贷款,从而使贷款风险大大降低,保证贷款业务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征信系统的惩戒作用,在贷前约见客户及贷后逾期催收时,通过善意提醒借款人,告知银行业可共享借款人信用信息,贷款逾期记录会影响个人信誉,还可能会对个人今后申请贷款和办理信用卡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其未来获得授信的可能性等宣传,使借款人对自己的逾期记录有所顾及,增强借款人的还款意愿。

个人信用信息报告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全面,对于我行信贷业务经办人员及相关岗位在识别和控制风险上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促进我行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今后的业务办理过程中,我行将一如既往的把人民银行信用信息数据作为推进我行信贷业务健康、快速、稳步发展的有效工具,推动我行信贷业务的有序发展。田(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行供稿

整理/谢军)链接)

什么是征信?

一、征信为何物

“征信”就词义本身理解,“征”就是“征集”,同时含有“证明”、“证验”的意思,“信”就是指“信用”、“诚信”,合起来就是对信用、诚实情况进行征集、证明、证验。

“征信”一词对应的英文名称有“Credit Reporting”、“Credit Information Services”、“Credit Investlgalion”、“Credit Checking”等。意思就是信用报告、信用信息服务、信用调查。它是海外华人传入国内的,中文译法取自《左传》中“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这句话的大意是君子言而有信,信可验证。因此不会招人怨恨。

根据信用管理理论,征信概念的现代解释就是信用信息的采集、保存、整理、分析、使用和传播,其中也包括对信用信息进行加工后的增值服务。如信用评级、信用评分等。

二、与征信相关的几个概念

1、信用记录

信用记录是征信机构利用数据库技术所汇集到的能够反映市场参与主体资信状况的信息记录。信用记录作为判断企业和个人道德水准及偿债能力的重要依据,是由当事人自己“书写”的。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任何人都不能改变。

2、信用信息数据库

信用信息数据库也就是征信系统。是征信机构对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存储、加工、分析和提供查询服务的计算机应

用系统。一般来说。征信机构在开展征信业务的过程中,都要建立数据库。没有数据库。征信业务就难以开展。

3、信用报告

信用报告也就是征信报告。是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格式化文件,是征信机构所生产的信息产品。

一般情况下,企业信用报告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企业发展历史、业务范围、员工人数、借还款记录、对外提供担保情况、欠息情况、财务状况、主要经营者履历、诉讼信息、企业大事记等信息。

个人信用报告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一是个人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名称及号码、出生日期、地址、工作单位等;二是当前借款信息,包括当前共有几笔借款、持有几张信用卡、借款金额和信用卡账户额度是多少、余额多少、还款额等:三是借款历史信息,主要是过去借款和还款的情况,包括过去是否按时还款、是否拖欠、是否有信用卡被止付的情况等;四是特殊信息,主要是破产纪录、与个人经济生活相关的法院判决等信息:五是信用报告查询信息,包括哪些机构因何原因于何时查询。

信用信息都来自信息的产生机构,如:提供贷款或信用卡的银行机构及法院、环保局等公共行政执法机构。征信机构收到各部门提供的信用信息后,会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将来自不同机构的信息汇总到每个人的名下。但不对信息做任何修改。因此。信息是否准确,首先取决于个人向银行提供的信息是否准确、是否及时更新;其次职决于商业银行的记录是否准确;最后取决于征信机构在汇总信息时是否张冠李戴。如果上述三种环节都没有出现错误,那么个人的信用报告就是准确的。

4、信用评级

信用评级也叫资信评估、资信评级,它是由专门从事信用评级业务的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运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各类经济主体所负债务还本付息的能力和可信任程度的综合评估,其中能力是客观的,意愿是主观的。信用评级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作为定性分析的重要参考。评级结果是用一些简单易懂的符号来表示的。如AAA、AA、A、BBB、BB、B、CCC、CC、C等。

借款调查报告篇6

然而,调查委员会成员却对报告有着不同的意见。委员会中有六名成员批准同意报告得出的结论,但另外四名共和党成员却签署了反对意见报告(因此,危机调查报告又被称为多数派报告)。危机调查委员会成员之一凯斯.汉尼赛将他们的分歧归结为对下面这句话的不同看法:“金融危机本可以避免。”

金融危机本可以避免吗?在此论点上,两党的分歧又会对未来的经济政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可预见,可防止

各种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早在危机发生前就对房地产和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风险发出了警告。

杰弗里.弗莱登

哈佛大学政府管理系教授《全球资本主义:起伏二十世纪》及《失去的数十年:美国债务危机和长期恢复的形成》的作者

2007年到2010年的经济大衰退有很多原因,庞大的国外借款,过宽的货币政策,轻率的贷款程序,松懈的管理等,都是此次金融危机的促成因素,而这些因素对危机的影响孰轻孰重,还有待讨论。

尽管彼此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在危机前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险迹象,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而且大家也认同,如果事先采取更恰当的经济政策,便可降低此次危机的影响,甚至可以完全避免危机的发生。

在2003到2004年间,大多数国际经济环境分析家都在关注不断增长的宏观经济失衡,尤其考虑到美国每年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借款达到了十亿到十五亿美元。这笔巨大的资金流入加速了金融和房地产市场的极度繁荣,这是借款经济模式的典型特征。到了2005年,大多数经济分析家都认为这种失衡将带来严重的问题,虽然大家对发生问题的时间和性质还有着不同的看法。一直到了2006年,各类经济学派的学者(从Raghuram Rajan和Ken Rogoff,到Nouriel Roubini和 Robert Shiller),都针对房地产和金融市场的货币积聚发出了警告。

政府本可以采取些什么措施呢?布什政府可以减少财政赤字来降低对国外借款需求的刺激,减缓过热的经济速度,联邦储备也可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来缓解信用经济的泛滥,金融管理机构还可实施对复杂金融活动更谨慎的政策控制。但是,这些政府机构却无所事事。

为什么面对警告却无动于衷呢?与选举方面有关的政治因素:没有一个现任政府想在竞选前给经济发展踩刹车。与特殊利益密切相关的因素:房地产销售商、住宅建造商、金融机构和许许多多的贷款人,这些特殊利益群体的生存需要经济繁荣的持续。美国房地产经济人协会首席经济家大卫.莱瑞,《为什么房地产经济的繁荣不会衰退?》一书的作者,几年后向《商业周刊》解释到:“我是为房地产协会工作的,代表协会的利益是我的职责。”

另外,对危机来临的警告无动于衷也与思想认识有关。《国家评论》经济栏目的主编莱瑞.库德劳在2005年表示,“所有认为拉斯维加斯或佛罗里达的房价要崩溃,从而令消费疲软、股票下跌、经济衰退的人都是傻瓜。”当然,现在看来这些傻瓜们的预判完全正确。

无论是政治家、特殊利益群体,还是上述思想认识的拥趸,在危机发生后自己都有着对危机的看法和解释。而那些布什政府相关的人,更是绝对的否认政府可以预先有所作为。但,他们错了。

就我所知道的所有金融危机而言(我已研究了很多起经济危机事件),当时的政策制定者,都会在事后否认可以采取措施避免发生危机的可能,总会把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失去理性的市场、国外贷款、州政府或地方政府、险恶的银行家等等,但这实际上都不是主要原因。

如果愿意及早采取措施,美国政府能够避免或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恶劣影响。美国政府对此次经济大衰退,以及衰退带来的对美国和全球的经济打击负有相当大的责任。尽管它假装危机与自己无关,假装无法避免或降低危害,但如果这种思想继续下去的话,另一个经济危机就又在等着我们了。

借贷杠杆是关键

报告未能指出政府决策如何诱发了借贷杠杆的过度使用,而这才是发生经济危机的主要因素。

阿耐特.阿德麦蒂

斯坦佛大学商业研究生院财经教授

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列出了危机中发生的错误,指责了一些机构和个人的不良言行,道德的违背,或是缺乏远见。对这个报告持批评态度的人没有错,它的确花费太多的篇幅叙述了金融危机的发生,而不是分析危机为什么发生。导致借贷杠杆滥用的力量和诱因是什么?政府的政策推动了这一切么?如果是这样,如何推动的?

凯斯.汉尼赛和他的同伴在报告的不同意见申明中,太过专注于重复事件本身,责备风险重宣,资本家的道德,全球化的共同冲击、恐慌和泡沫,但未能分析到更深层次的原因。彼得.沃里森则把原因归咎到政府过早实施的房地产政策上,虽然这一点没有错,但他却错过了其他的关键因素。

房地产政策的问题在于政府给予买房者的极其不恰当的补贴。政策鼓励银行放出更多的抵押贷款,并暗中支持房地美和房利美的债务,这样就间接的支持了其他的贷款方,鼓励了过度的贷款。于是“信用泡沫”产生,而“信用泡沫”最终形成“房地产泡沫”。如此多的买房贷款,在房价回落时导致贷款无法收回。同时证券化债务又破坏了借贷关系,使再次贷款变得更加困难。

然而,单单是房地产政策,并不足以导致许多银行濒临破产和信用市场的冻结。造成这些恶果的关键原因在于整个金融行业对借贷杠杆的滥用,不加节制的滥用。虽然危机调查报告提及了这个原因,但报告却未能指出政府的政策是如何诱发了借贷杠杆的滥用,以及在危机前和危机中政府为什么对危机失去了控制。借贷杠杆的滥用使金融系统十分脆弱,它令金融机构更易于陷入困境,干扰了存款准备金的效用。尤其在抵押贷款的情况下,过高的借贷杠杆意味着高度的风险。

“影子银行”体系和信用评价机构也在报告中被指出对危机的发生做出了“贡献”,可调查委员们却再一次的忽视了“贡献”的根本原因。直接的信用评价规则增加了对3A债券的渴求,使银行绕过了保障金融系统安全的资金管理政策。

令人注目的是,政府未能采取明显的可以帮助降低金融危机影响的措施,这一点却被调查委员会所忽视。如2007年年底,许多警告信号已经出现,银行却继续分发过高的红利。当时的政策却没有坚持取消支出,清偿债款,或是发行更多的股票来提高应对经济回落的能力。更令人无法容忍的是,从2007年四季度一直到2009年上半年,19家大银行竟然被允许发放了800亿美元的红利,与此同时这些银行还在抱怨资金的匮乏。这样的错误让它永远不要再发生了。

危机可以避免,但只把持着“不一样的措施可能带来不同的结果”的这一想法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要谴责那些一心为了自己和股东赚钱的CEO吗?还是指责那些对危机的诱因做出“贡献”的个人和机构?我们真得相信这些指责可以让他们在下次类似的情况下改变他们的所作所为吗?

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建立一个良性的健康的金融系统,随时警惕那些不可避免的冲突和限制。解决借贷杠杆滥用问题,控制利用抵押贷款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风险,才是首要的、最关键的一步。

调查无党派,结论很满意

三位对报告持反对意见的委员是错误的,调查报告的结论是谨慎的、正确的,危机本可以避免。

尼可尔.盖里娜

曼哈顿学院《城市》杂志的特约编辑,《经济危机后:把资本从华尔街和华盛顿手中拯救出来》一书的作者。

调查委员会的结论是站得住脚的,两党之间的分歧没有必要。

调查报告一公布,媒体便把焦点集中到“指责”二字上。《华尔街日报》的头条是《调查小组指责所有人》,《时代周刊》的西韦尔.陈则把委员会《撒了一张指责的大网》作为文章的题目。在他们看来,三名持反对意见的共和党人并不承认报告的主要观点:“贪婪的银行家们故意操纵整个金融系统。”

然而,除了在引用他人观点的时候,这份长达410页的报告并未出现“指责”这个词。同样,“贪婪”这个词也未像三位委员暗示的那样出现,报告只是在“把危机归咎于不良道德如贪婪,未免过于简单了”这样的句子中用到了这个词。报告的确讨论了有可能引起读者联想到“贪婪”的一些问题,包括银行家和交易人的红利,还举出了管理层认为用于失控的补偿金已经失去控制的证据。“新的支付结构的危险已经十分清楚,但是高层管理人员认为他们已经无能为力。”报告中这样说到。

三位委员认为这是不正确的,他们声称大多数委员“从一开始”就把调查限制在“确认危机的标准叙述”上,而这当然包括了“华尔街的贪婪。”

实际上,大多数委员错了,他们错在过于谨慎,错在以枯燥、消极的语言列举出数百个统计数字和相关证据。

可以理解他们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方法,如果不说明AIG(美国国际集团)是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承担起上千亿美元的债务,不说明AIG是如何投入资金以减缓经济损失的话,人们就不愿接收调查委员会作出的未受管制的金融衍生工具帮助引发了经济危机这一结论。没有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济规则的谨慎的解释,人们就不会了解违规操作是如何导致轻率的贷款程序,从而参与并激化了危机的发生。

想要弄明白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需要在搜索引擎上自愿而艰苦的投入,以理解一些经济名词。但人们不愿做这样的工作,他们只关心金融危机本身,这也无可非议。危机可以避免,这样人们才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做出改变。报告以描述这些教训为前提,无疑是非党派性的,它是令人满意的。

向“钱”看

无论是调查报告,还是报告的反对意见报告,都未切中要害。

伊芙丝.史密斯

《资本》博文的作者,奥罗拉管理资询公司的总经理,《愚昧的自私侵蚀民主腐化资本》一书的作者

尽管耗时两年之久,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的中心结论――危机本可以避免,也只不过证实了传统思想的正确性。

危机调查报告未能把借贷杠杆滥用、草率的投资、低劣的风险管理、政府监管的缺失和不透明等关键因素联系在一起。报告的结论依赖于一个基础,即,大规模的住房抵押贷款欺诈和债务抵押债券,但仅此一项是不够的。为什么从2005年开始,投资商对次级贷款的需求日益增长,并最大程度的最具破坏性的殃及金融市场,即使在良性抵押贷款需求已经下降的情况下?

答案很简单:向“钱”看。约翰.鲍森通过卖空次级贷款得到了将近200亿美元的对冲基金,这笔数目之前在抵押贷款业务中简直无法想象。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呢?鲍尔森不是靠投资良性贷款获得的这笔钱,而是不良贷款。小规模的企业联盟破坏金融市场以形成不良贷款,这样就能把他们的筹码押在上面。无论从何种正常标准来看,这种获利行为都是不道德的、欺诈性的。

人们未能弄清楚制造业是如何从有害的金融工具中受益的,但似乎却支持了“2010年的金融改革是合适的”这一虚构命题。如果经济衰退是利用金融工具故意破坏正常经济秩序的结果,那就意味着不能依赖于金融系统的自我修复,而要进行从里到外的改革,要剔除破坏市场的人,撤换监管人。这才是令主流兑换交易银行重回良好立足点的关键。

向“钱”看是一个浅显的道理,调查委员会本应该抓住这一点做文章。没能抓住这一点,才导致调查委员会对他们本不喜欢的资本市场的即沉闷又散乱的描述。无论是调查报告,还是调查报告的反对意见报告,都未切中要害。

当谎言贷款泛滥

格林斯潘和伯纳克拒绝使用手中的权利来制止谎言贷款,尽管即将到来的经济灾难不断地显出迹象。

威廉.布莱克

密苏里堪萨斯城市大学法律经济学副教授,《抢劫银行最好的方法就是拥有它》一书的作者

我们知道金融危机是可避免的,是因为我们在1990年至1991年,通过正确的对储蓄和贷款的监管成功避免过一次经济危机。

这些年来在加利福尼亚汹涌的“谎言”贷款驱动了经济危机,直到西部区域储蓄机构管理局通过正规管理手段杜绝了这样的贷款。而且,并不需要复杂的经济分析方法就可以知道这种没有保障的抵押贷款应该被禁止。

通过几十年来的经验,我们已得知银行高层人士的这种谎言贷款行为与经济学家所说的“掠夺理论”以及白领犯罪学家所称的“会计舞弊”如出一辙。谎言贷款对于这样的骗贷方案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为让大量的放贷经纪人实现高收入的唯一手段就是把钱借给常常是没有还贷能力的人。谎言贷款的实质就是,没有人去核实贷款经纪人上报的借款人的固定收入,也无法查明放贷方是否知道借款人在骗贷。

联邦调查局早在2004年9月就了抵押贷款骗贷“盛行”的警告,并预言会导致“经济危机”。2006年,业内自身的防骗贷专家也发出警告称,由于“公开的邀请骗子”,90%的谎言贷款都是骗贷。而放贷方对此的回应是放出更多大量的谎言贷款。

瑞士信贷在2007年早期宣布,2006年发放的抵押贷款有49%是谎言贷款,这也就意味着每年的骗贷数量超过100万笔,谎言贷款引发了极度通货膨胀的泡沫。联邦管理机构和证券交易委员会本可以阻止这一情况的发展,但布什政府指定的人选却没有认识到骗贷的严重性,于是相应的管理措施未能实施。

2008年,联邦管理机构在国会的压力下,使用《住宅所有权净值保护法案》禁止谎言贷款,但已于事无补。如果之前能象1991年那样动用管理权坚决采取相应措施的话,这次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大萧条就不会发生。

不仅仅是贪婪

为了防止未来的经济危机,政府必须学会让市场来教训那些不顾一切的投机者吧。

杰费瑞.麦伦

哈佛大学本科生院经济学系主任、高级讲师,《历数自由意志》一书的作者

想要知道这次的金融危机是否可以避免,就不得不参考世界历史上发生过的各类危机。从这个观点来看,危机发生的原因并不能完全归于次级贷款、金融衍生工具,或是金融自由化这几个因素,而要找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历史性的因素。

毫无疑问,金融机构的逐利行为(称之为贪婪也可)符合这样的定位。没有人否认市场的参与者不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追寻一切机会使自己富有。但即使加上这个因素,也不能完全地解释经济危机。各行各业都在追逐利润,但危机几乎只产生于金融部门。为什么?因为政府在保护金融机构,保护他们在从事贷款和证券业务中遇到的风险。

借款调查报告篇7

一、甲方委托乙方向__________办理委托贷款,用于______项目,资金总额_______万元,期限__年,即从 年月  日至

年月 日,利率___‰。

二、甲方委托乙方对贷款项目的可行性、偿还能力及经济效益进行调查,对担保单位的资信情况和担保能力进行审查,由乙方写出书面报告,并以乙方名义与借款单位签订借款合同。

三、乙方负责对贷款的使用进行监督和了解项目经济效益实现情况,按甲方要求填写《委托贷款情况检查表》,并报送甲方。

四、___________(单位)若因经济效益问题和其他意外经济损失,到期无力偿还贷款,乙方不承担经济责任。

五、如借款单位到期不还贷款,乙方负责从借款单位开户银行的存款帐户或从担保单位银行帐户上扣收。发生延付,按延付总额按日加收____的罚息。

六、乙方同意签订本协议后,在“委托贷款项目审查表”上签注同意意见,连同借款合同、借据、调查报告等材料及时寄送甲方;甲方将贷款资金汇到乙方帐户后,乙方当即拨交借款单位。

七、劳务费按月贷款余额的‰按季从利息收入中扣收。劳务费收入甲方得

%,乙方得%。

八、委托贷款资金按借款合同从甲方汇出之日起息,乙方负责按季把贷款利息和甲方应收的劳务费以及到期应收回的本金及时汇往甲方帐户(____万元以上用电汇),并开列清单(见清单样式。若电汇请在资金汇出时同时将清单寄往甲方)。

九、本协议双方盖章、签字后生效。业务终了资金结清,协议自动终止。

十、本协议正本一式2份,双方各执1份,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公章) 乙方:(公章)

地址: 地址:

法人代表:(签章) 法人代表:(签章)

开户银行:

帐号:

借款调查报告篇8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技术改造借贷合同相关范本。具体内容如下,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技术改造借贷合同

借款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管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贷款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款单位经办人______贷款银行经办人______

签订合同日期 年月日

立合同单位 借款方:

贷款方:

借款方为进行企业技术改造向贷款方申请贷款,经贷款方审查同意发放。双方为明确责任,恪守信用,除执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技术改造贷款办法》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特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一、贷款金额:人民币(大写) 万元整。

二、贷款用途:

三、贷款期限从年月起至年月止,共为年个月。贷款方保证按有关规定和下列用款计划供应资金,借款方保证按下列用款计划和还款计划用款和还款。

用款计划:

还款计划:

四、贷款利息:按月息 计算,按季结息,由贷款方从借款方帐户扣收。建设期贷款利息由借款方在自有资金内支付。贷款不能按本合同规定的分年还款计划归还的部分,作逾期处理,加收利息 %。在本合同有效期内,如发生国家政策性的利率变动时,本合同贷款利率亦作相应调整。

五、归还贷款的资金来源,按国家有关规定双方商定为:

借款方对偿还贷款本息以抵押或第三方保证的方式提供担保。抵押(或保证)协议作为本合同附件。

六、贷款到期,借款方如未还清本息,由保证单位在接到贷款方还通知后的三个月内代为偿还。三个月后仍未归还,贷款方可以直接从借款方或保证单位的各项投资和存款中扣收;以抵押方式提供担保的,可变卖抵押财产归还贷款。

七、需要变更合同条款的,经双方协商一致后,由双方签订变更合同文件,作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八、贷款方保证按照合同规定,及时支付贷款资金。因贷款方责任未按期提供资金,贷款方根据违约数额和延期天数,按本合同规定贷款利率的20%计算违约金,付给借款方。

九、贷款方有权检查、监督贷款的使用情况,了解借款方的经营管理、计划执行、财务活动、物资库存等情况,借款方保证及时提供有关统计、会计报表、帐册及资料。如发现贷款被挪作它用,贷款方按规定向借款方加收罚息 %,并有权停止发放贷款或限期追回贷款。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因建设项目情况发生变化,继续履行本合同可能给贷款方造成损失,或不再具备《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技术改造贷款办法》所规定贷款条件的,贷款方可中止合同并限期收回贷款。

在本合同有效期内,借款方因实行承包、租赁、兼并等而变更经营方式的,必须通知贷款方参与清产核资和承包、租赁、兼并合同的研究、起草、签订的全过程,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债务、债权关系。

十、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至贷款本息偿清之日止失效。在合同生效后

天内,借款方如不向贷款方办理开户手续,合同即自行失效。

十一、借款方开立帐户后,要将资金按用款计划从贷款帐户中转到存款帐户内,借款方根据分次划入资金在存款户中支用贷款。

借款方不按期将资金转入存款户的,逾期天后,贷款方将代为划转。

十二、本合同正本三份,借款方、贷款方、保证单位各执一份,副本份。

借款方:(签章)贷款方:(签章)

法人代表: 法人代表:

保证单位:(签章) 公证单位(签章)

法人代表:

(2)申请书

技术改造借款申请书借款单位名称____企业性质____主管部门____

单位负责人____财务负责人____经办人____

年月日填制

(3)其它文书

同意签发技术改造贷款意向书的通知

编号(年)第号行:

你行年月日报来的

项目技术改造借款申请书和初步调查报告收悉,经研究同意你行向借款单位签发万元贷款意向书,特此通知。

行(签章)

年月日

技术改造贷款意向书编号(年)第号

我行初步同意你单位年月日提出的技术改造借款申请。

请你单位将有关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落实及原料、燃料、动力供应,产品销售等文件和协议提交我行,我行将对贷款项目进行调查评估。贷款的承诺与否,视项目调查评估的结论,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确定。

年月日

核定贷款指标通知 第号

年度

贷款种类____ 贷款级别____

贷款单位____ 主管部门____

贷款经办行____核定指标行____

行长 业务主管 经办人

借款调查报告篇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粮食购销政策,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稳定,支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规范粮食调控贷款操作,加强粮食调控贷款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贷款风险,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有关精神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管理制度》,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粮食调控业务,是指在国家粮食储备业务以外,企业从事政府委托的粮食政策性购销业务。第三条粮食调控贷款是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简称农发行,下同)为支持企业开展粮食调控业务而发放的收购资金贷款。第四条粮食调控贷款发放和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谁出政策、谁拿补贴、谁承担贷款风险;(二)购贷销还??全程监控??封闭管理。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农发行营业机构办理的企业经营粮食调控业务过程中的粮食收购和粮食调销贷款业务。第二章贷款对象、用途和条件第六条凡通过招标或指定等方式接受政府委托承担粮食调控业务的企业,均属于本办法规定的贷款对象??简称借款人,下同??。第七条粮食调控贷款专门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政府为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委托借款人直接从收购市场进行保护性粮食收购的收购资金需要;(二)政府为掌握粮源,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委托借款人按政策规定直接从收购市场收购粮食的收购资金需要;(三)政府为平抑粮价、稳定市场,委托借款人从国内市场调入或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的收购资金需要;(四)政府为完成退耕还林补助粮、救灾粮、军粮供应等特定的政策性任务,委托借款人收购或调入粮食的收购资金需要;(五)政府委托借款人承担其他粮食政策性调控任务的收购资金需要。第八条借款人申请粮食调控贷款,除应具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管理制度》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政府或政府授权部门委托借款人收购或调入粮食的文件和相关的调控粮食购销计划,并落实购进粮食的贷款利息、企业相关费用及销售价差补贴资金来源,或相应的贷款风险弥补资金来源??(二)借款人已承借的粮食调控贷款的各项补贴按时、足额到位,或落实了补贴资金的到位计划及相关措施。第三章贷款期限、利率及方式第九条粮食调控贷款期限,原则上根据政府调控粮食购销计划或文件规定和借款人调控粮食经营周期,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一般为一年。第十条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的贷款??应在贷款到期10个工作日之前,向开户行书面申请贷款展期??并提出展期理由、期限和还款计划。开户行应及时对借款人的展期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一次或多次办理展期,每次展期期限不得超过原借款合同确定的贷款期限。(一)粮食尚未销售但仍在政府调控规定的期限内;(二)粮食已经销售、但销售货款在正常结算期内尚未回笼;(三)各项补贴按时、足额到位,贷款的风险补偿措施有效落实。由上级行审批的贷款,开户行办理贷款展期后,应报贷款审批行备案,备案要说明展期理由、展期期限、展期人及展期贷款的风险情况等。对借款人未申请展期或不符合展期条件、以及贷款到期而所形成的库存粮食已超期、陈化的贷款,开户行不得办理展期,从贷款到期次日起??纳入逾期贷款管理。第十一条粮食调控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的,执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包括展期后累计期限达到一年以上)的,执行一年期贷款利率。贷款逾期或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使用的贷款,执行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第十二条粮食调控贷款一般采用信用贷款方式。第四章贷款程序第十三条办理粮食调控贷款应依次经过贷款申请、贷款受理及调查、贷款审查、贷款审批、贷款发放、贷款使用的监督和收回等程序。第十四条贷款申请。借款申请人申请粮食调控贷款时,应填写《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借款申请书》(简称《借款申请书》,下同),开户行应对借款申请人填写《借款申请书》给予必要的指导和说明。开户行需要借款申请人提供内容较多的,借款申请人应另附申请报告。除此之外,借款申请人还应向开户行提供能反映和表明借款原因的有关资料,具体包括:(一)政府或政府授权部门下达的政府调控粮食购进计划和贷款利息、相关费用、销售差价补贴资金来源书面承诺或政府对贷款风险弥补保证的文件??(二)借款人拟订的粮食购进资金需求计划,包括粮食购进数量、价格、粮源安排和购粮进度安排等;(三)开户行认为需要提供的其它资料。初次向农发行申请借款的,还应按规定进行农发行贷款资格认定。第十五条贷款受理与调查。开户行收到借款人的《借款申请书》及相关资料后,应审查借款申请人是否符合粮食调控贷款对象范围、所申请贷款使用意向是否符合粮食调控贷款用途的规定,并根据审查情况及时提出是否受理的意见。对同意受理的贷款申请,应及时确定贷款调查人进行贷前调查。贷款调查人应首先审核借款申请人所提供的证明具备贷款条件的各项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对资料不完整或存在疑义的应要求借款申请人补充或说明,并重点调查以下内容??(一)借款人拟购进粮食品质、数量、价格等是否与政府实施粮食调控相关政策相符,粮源是否可靠;(二)各项补贴的政策是否明确,补贴的期限,以及补贴资金来源或贷款风险弥补资金来源是否落实;(三)借款人申请的借款额度是否合理;(四)政府对已承诺的借款人以前购进的调控粮食的各项补贴是否按时、足额到位,或是否落实了补贴资金的到位计划及相关措施。调查结束后,调查人应对调查情况形成书面意见,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做出评价??明确提出能否贷款以及贷款种类、金额、期限、利率和方式等方面的意见,连同相关附件递交贷款审查人。贷款调查人应对借款申请人的证明材料和调查情况的真实性负责。第十六条贷款审查。贷款审查一般由开户行信贷部门负责人负责。对按规定由上级行审批的贷款,审批行以下分支行要履行贷款审查职责。贷款审查人应重点审查是否落实了贷款的各项补贴政策,以及借款申请人的借款申请和贷款调查人的意见,并对调查人所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和合规性负责。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借款申请人与贷款调查人提交的有关原始资料和调查材料是否完整;(二)调查人对贷款的合规性、安全性的调查认定意见是否准确;(三)调查人提出的贷款额度、期限、利率和贷款方式等意见是否符合有关贷款管理规定。审查人对审查情况要提交书面审查意见??明确提出贷款与否以及贷款金额、期限、利率和方式等意见,提交贷款审批人。第十七条贷款审批。粮食调控贷款的审批权限由省级分行确定。对借款人执行中央或省级政府确定的粮食调控政策、计划所申请的贷款,可由县级支行或省级分行规定的营业机构审批;对借款人执行省级以下政府制定的粮食调控政策、计划所申请的贷款,原则上由二级分行以上机构(含二级分行)审批。贷款审批人由行长(或经授权的副行长)担任,承担贷款审批决策的责任。各级行设立贷款评审委员会(小组),负责对贷款合规性和安全性的审核,贷款审批人收到贷款审查人或评审委员会(小组)的审查资料及意见后??应在授权的范围内决定贷与不贷、贷多贷少、贷款期限、利率、方式及批次等。第十八条贷款发放和使用。(一)签订《借款合同》。对批准发放的贷款??开户行应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应当使用总行统一制定的合同文本。凡本办法有关规定在《借款合同》文本各条款未提及或不一致的??签订《借款合同》时,借贷双方应按本办法的规定进行补充约定或更改有关条款。(二)填写《借款借据》。根据《借款合同》填写《借款借据》。对同一借款人一次性审批、分批次发放的贷款,应分批次签订《借款合同》和填写《借款借据》。(三)贷款使用。借款人要按照《借款合同》的约定使用贷款,开户行及信贷人员按照本办法第五章规定进行监督。第十九条贷款的收回。开户行应于贷款到期10个工作日之前,通知借款人归还贷款。贷款虽未到期,但形成的粮食已销售,开户行应及时从销售回笼货款及差价补贴款中收回相应的贷款。第五章信贷监督第二十条贷款发放后,开户行应对借款人政府调控粮食的购进、储存、销售、资金回笼等各个环节实施全程信贷监督,并专设台账反映和登记。借款人应对地方政府调控粮食实行分开管理。第二十一条资金支取的监督。借款人应按粮食实际购进进度支取收购资金,开户行及信贷人员应对借款人的支取资金活动进行逐笔审核监督。第二十二条粮食购进的信贷监督。粮食调控贷款的使用实行报账制,开户行应根据粮食购进进度分批次发放贷款,并定期核实粮食购进数量及货款支付金额。以收购方式购进粮食的,收购开始前可发放一定金额的贷款作为启动资金。以调入方式购进粮食的,货款结算原则上通过银行转账进行。购进活动结束后,开户行应及时收回节余贷款,并对所放贷款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核查。第二十三条粮食存储的信贷监督。开户行应按照商品粮油库存监管的有关规定,落实查库制度,确保银企账实相符。原则上借款人应对政府调控粮食实行专仓保管。第二十四条粮食销售的信贷监督。政府调控粮食实行出库报告制,借款人应当在粮食销售出库前,向开户行报告粮食销售的依据、价格、数量、结算方式等情况。开户行依据政府调控粮食销售政策评价借款人销售的合规性,销售价款与价差补贴之和不应低于粮食占用贷款,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对违反规定可能造成贷款损失的销售,应予制止。粮食销售出库时,开户行应依据有关政策监督出库,并及时调整贷款占用形态。第二十五条货款回笼的信贷监督。政府调控粮食销售货款及补贴资金应按时、全额回笼开户行。资金回笼归行后,开户行应及时从回笼货款及差价补贴中足额收回销售粮食所占贷款,从利息补贴中足额收回应收利息。第二十六条补贴资金到位情况的监督。各级行应对各项补贴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严格监督,对未按时到位的补贴资金要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拨补到位。第二十七条借款人违反本办法和《借款合同》约定的,开户行应当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信贷制裁。第二十八条农发行及有关责任人违反本办法,应当视情节轻重予以责任追究,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九条政府油脂调控贷款的管理,比照本办法执行。第三十条以储备粮油为调控手段所对应的贷款,执行农发行关于储备粮油贷款管理的相关制度、办法。第三十一条本办法同时适用于农发行业务的其他金融机构对政府调控粮油贷款的管理。第三十二条本办法由农发行总行负责解释、修改。未尽事宜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第三十三条省级分行可根据实际需要,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意见或细则,并报总行备案。

借款调查报告篇10

关键词:内部审计 贷款管理 风险预警

如何突破从单纯的事后审计,转移到对信贷风险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从而早识别、早提示、早处置贷款风险,最大限度的发挥审计的效能,本文试从实施信贷管理审计、非现场审计、后续跟踪审计等几方面谈谈如何发挥内部审计在贷款风险预警中作用。

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在贷款风险预警中的现实意义

从贷款风险形成的过程看,信贷资产质量逐渐恶化之前,借款人往往会出现许多预警信息。贷款风险监测和预警就是及时探测出这些信息,并提前采取预控措施,为控制降低风险减少损失创造有利条件。从贷款风险形成的原因看,信贷风险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加的结果,一是信贷管理缺少客观性和科学性。比如客户经理绩效考核及责任追究制度与实际业务不相适应,造成“责”、“权”、“利”不对等,信贷人员审慎办理信贷业务的责任心不强,从而造成贷款质量不高。二是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到位。一些信贷人员贷前调查不细致、不深入、客户资料失真,信贷资料仅仅是为应付日常管理检查的需要,加之审查、审批及贷后检查把关不严,各环节进行的多是无效的风险管理,贷款投放之初即埋下风险隐患。三是借款人无力持续经营而导致贷款形成不良。有的借款人在经营资金不足情况下借用高利贷,经营利润难以弥补借款利息,债台高筑,借款人破产或外逃;有的受自然灾害或市场行情影响,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跌,无力继续经营等。四是贷款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不健全。从实际风险管理情况看,信贷人员不可能对自身进行有效监督,而部分信贷管理人员也不愿主动暴露风险点,甚至进行人为隐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造成问题越积越多,越积越严重。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及时有效地对其信贷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解决,就必须要建立实时监测预警机制,根据贷款风险预警的需要设计审计方案,对信贷风险管理、业务操作等环节进行准确、充分、有效的独立审查和评价,审核信贷风险管控能力和效果,识别并报告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出应对措施,督导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起到预警风险、消除隐患的实际效果。

二、商业内部审计在贷款风险预警中的实际运用

1、实施贷款管理审计,从源头上防控贷款风险。要从单笔贷款业务操作的审计扩延到对信贷管理体系健全性、有效性的监督、检查及评价,防止出现因管理不到位出现的方向性、系统性风险。一是实施对贷款风险管理的定期评审。审计中,对信贷业务流程、客户经理配备、信贷规模扩张、责任追究、岗位轮换、强制休假、分级授权等制度进行有效的评审、分析,查看制度是否健全、科学、合理。同时,通过对信贷管理人员数量、年龄、学识水平等进行分析,查看信贷管理人员数量与信贷规模比例是否失衡,信贷人员等级与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发放等环节管理权限是否适当,从而督促完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二是将信贷人员的贷款管理质量评价纳入审计方案。对被审计单位营业网点各信贷人员贷款管理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对贷款违规率和不良率进行计算,对超过一定比例的加大实地外核覆盖面、提高检查频率、调整贷款发放权限,并按不良率或违规情况规定进行责任追究。三是对客户评级、授信结果进行检查。查看信贷人员是否擅自更改或弄虚作假测定客户评级结果,错误导向贷款发放的情况。监测借款人实际生产、经营状况与贷款调查报告内容是否严重不一致;财务状况是否发生变化;是否严格按照贷款资金支付监督管理办法进行资金划转,贷款资金有无挪用或转借他人使用脱离监控等情况。四是实施对行业风险、区域风险、客户风险的及时预警。审计中,应从宏观上分析、监测信贷投向是否涉及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行业环境风险;是否涉及市场供给、行业垄断、产品替代性的行业经营风险;是否涉及行业盈利能力、资金营运能力的行业财务风险; 是否涉及客户集中地区信用环境恶化的区域风险;是否涉及客户长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及非财务风险等,这些往往引发系统性风险,一旦发现不良趋势应及时预警、提示风险。要建立科学有序的退出机制,尤其对淘汰类投资项目要监督督被审计单位停止各类形式的授信,提前或逐步压回存量授信,避免行业结构调整导致直接或间接信贷风险集中爆发。

2、实施贷款的非现场审计,提早发现贷款风险信号。一是运用非现场审计系统进行贷款风险监控。首先,对特定的行业、区域经济环境、产品、客户群体的风险进行先导性指标研究。将信贷管理中涉及的营业网点、信贷人员、贷款行业、区域、借款人财务、经营、担保情况及综合业务系统的客户开户、关联交易、大额资金划转、转贷、收息等数据资料导入或录入非现场审计系统,系统分别行业、区域、客户设定贷款风险预警信息(行业环境风险预警信息包括:政府产业政策限制行业、产能明显过剩行业、经营出现亏损行业等;区域风险预警信息包括:区域内某产业集中度高而该产业又受到国家宏观调控、该区域客户资信状况普遍下降、该区域信贷人员管理的资产质量明显下降、该区域经营环境明显恶化等;客户财务及非财务风险的预警信息包括:借款或担保人财务报表不能按时呈报、净现金流量大幅下降、存货增加、成本提高而收益下降、拖欠职工工资及税金、贷款多次借新还旧、银行存款余额不断减少、其他金融机构提供风险信息等),系统自动实时监测数据变化,生成相应指标,与正常指标比对、分析、甄别和筛选,检测不同等级的预警信息,在风险显现之初就通过相应的渠道将其解决。其次,审计人员深入剖析正常类贷款业务中潜在的风险。对各营业网点贷款风险状况进行评估,判断产生不良贷款、可疑数据涉及的数量、金额及其分布,避免风险的继续扩大。对系统监测出的大额可疑交易要通过实地查看监控系统和贷款影像回放等方式对贷款发放、审查、审批、资金划转、提现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现场检查,对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置方案。二是提高非现场审计成果的运用效率。定期向被审计单位信贷管理部门通报系统性信贷风险的预警分析成果,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客户和重点产品的风险预警报告。对非现场审计系统提示的预警信号,根据风险程度,分层处置。对审计发现的资信状况严重不良的,提示被审计单位降低或取消信用等级,提早收回或压缩授信规模或纳入黑名单管理,并在系统内部通报,从而起提升贷款风险预警能力。

3、实施贷款的后续审计,减少违规操作。一是对同质同类问题,定期下发审计通报。结合审计中发现的违规问题并综合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归类,从贷款制度建设、贷款调查到贷后管理各环节存在的风险点做进一步细化、剖析,总结违规问题,突出反映各风险点的具体违规表现形式,结合典型案例下发到营业单位,促使信贷人员更加直观了解贷款各环节的风险点,从而在日常信贷业务操作时引以为戒。二是实施跟踪审计,持续进行贷款风险监控。审计结束后将审计结果反馈给被查单位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督促其及时整改。同时审计部门要定期整理审计报告,找出信贷业务存在的重点问题,对已暴露或即将出现的重大风险进行全方位的后续审计,督导被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化解、转移和规避风险,实现对信贷业务经营活动的实施持续、动态监测。三是对信贷管理部门检查过的信贷业务定期抽样检查,督导信贷风险管理部门提高履职水平,对贷款检查流于形式,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没有发现造成严重损失的进行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