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企业虚假财务信息识别的分析

时间:2022-02-03 10:35:47

借款企业虚假财务信息识别的分析

摘 要:在新常态下,国内外都存在着一些企业、特别是知名企业利用财务报表造假,来骗取银行信贷资金,造成了银行亏损或大量的不良资产。本文从信贷“三查”管理的角度,分析了企业财务虚假信息在三大财务报表中的表现,并针对这些手段提出了识别虚假信息的方法及技巧,以提升信贷决策水平,有效防范贷款风险。

关键词:借款企业; 财务信息; 真实性 ;识别方法

财务报告粉饰行为是一个历史性、国际性的问题,银行历来是虚假财务信息最大的受害者。在这“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下,不仅一些问题企业为了达到掩盖真相的目的会做假账,就是有些正常企业也将财务事实夸张美化,甚至虚构事实,以迎合信贷要求,在实践中,企业造假的手段复杂化和隐蔽化与银行信贷人员的识别能力是不对称的。本文着重从信贷审查的角度,介绍企业虚假财务信息的甄别方法,希望有助于降低信贷人员自身的能力风险。

一、借款企业虚假财务信息的主要表现

1.虚夸资产、隐匿负债,反映虚假偿债能力。通过虚增资产、调低负债或变动资产负债结构的方式,使账面反映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偿债能力指标好于实际值,例如,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商标专利权等不按规定随意评估,增值入账,可以降低资产负债率;将短期借款调入长期借款科目后,可以使账面的流动比率提高;在合并会计报表时,对需抵消的集团内部往来项目不进行抵消处理,虚增资产负债和效益,以显示财务实力。在隐匿债务方面主要是不列或少列如民间借贷、职工集资、应付款项、短期借款等负债项目数额;少提或不提坏账准备金、行业保险金、统筹金等;较少或不反映增值税、营业税等税费的应交情况;不按期计提财务费用,核算成本等,借以减少负债。2.虚列收入、隐匿费用,反映虚假效益。主要是采取多计收入、少列成本费用的方法,虚列销售收入、缩减费用成本,虚拟利润,编造损益,增加报告期账面利润。常见的方式有:出售成本计价偏低的固定资产,从而获得额外的资产置存收益;不合理地延长固定资产和预计使用年限,从而减少折旧费;通过关联交易或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增大销售收入;将合同收入等未实现的收入列入当期销售收入;利用虚拟资产科目作为“蓄水池”,不及时确认、少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利用存货品种繁多、不便盘点的特点,有意减少报表上的存货数字,增强速动比率;有些企业采用收益平均化的形式,将兴旺年度的报表利润转移到亏损年度使企业财务报表反映出持续稳定的赢利趋势。3.虚增现金流量,掩盖支付短缺。通过虚增现金流入,少反映现金流出,或人为变更现金流动项目的作法,使报告期现金流量净值看上去符合银行审查的要求。例如有些企业在年底采取的一些非正常的措施,通过关联方或是利益方来操纵,如在年底签大额销售合同,预收对方一大笔预收款,增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使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入量增加;有些企业年底人为严格控制现金流量支出,通过开远期支票方式,将款项支付期推迟到第二年初;或者在期末将大量“白条”压在出纳手上不作处理,以优化财务报表,分散信贷人员对企业低效经营的注意力。4.权益拼装、调节股权,掩盖资产质量。有些企业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譬如:对于盈利的被投资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而对于亏损的被投资企业,即使股权比例超过20%,仍采用成本法核算;有不少企业采用验资登记不实,注册资金虚假,资本不按要求到位,或大量采取以实物、无形资产出资的形式,以增加产权比率;有的采取同一实体多个企业法人牌照,不同牌照企业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很难厘清,重复计算,虚增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甚至一些已濒临破产或停产的企业,把不良资产与控股股东合资成立公司,由此来降低该不良资产给自身带来的损失;无效资产挂账,将应摊销的费用长期挂账不予摊销,将无法收回的坏账不作冲销处理,将损失盘亏资产长期不冲账,将某些费用支出列为无形资产等,大量空虚资产在资产科目中以虚充实,装点账面。这样,企业的资产看起来是金玉其“表”,实际上已是败絮其中。

二、虚假财务信息的识别方法

勿庸讳言,在我国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是比较普遍的,其手法也是多种多样,花样不断翻新。为此,银行信贷人员必须熟悉财会知识,通过不断调查实践,懂得企业各种类型的账务处理手段,重点掌握以下基本识别方法:1.财务报告审读法。首先,根据掌握的企业基本情况,考虑企业内外情况,所处行业状态,同业竞争程度,企业管理层以往的诚信度,当地媒体评价等,以一个信贷专业人员的职业敏感对该公司管理高层的道德水准进行评估,初步判断该公司财务报表数据的可信度及其主要风险点。其次,研读审计报告,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反映了企业财务报表的不同质量,他们会在审计报表或会计报表附注中,以适当方式反映企业存在的问题。特别注意阅读意见段和解释段以及说明问题段,其实说明段中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往往就是管理层进行报表粉饰的体现;要将审计调整后的会计报表和审计前的会计报表进行对比,分析是否存在差异,其差异的程度是否对最终判断产生影响,必要时信贷分析人员进行二次审核,有助于弄清报表的可靠性。实际上,从报表附注中往往会发现企业利用特殊经济业务或违背常规做法的线索,如企业频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不恰当地变更重大会计政策或估计,多表明企业遭遇一定的经营困境,很有可能会为此粉饰财务报表。第三,认真细读附注。应重点关注三张主表与其附表、附注、补充资料等的勾稽关系是否恰当,以及相关信息在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补充资料中的披露是否充分,会计政策变更或账务处理是否合规,各类资产的主要构成及账龄结构等是否说明清楚,尤其要关注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或有事项(包括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或者贴现、为其他单位提供的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税务纠纷、未决索赔、未决诉讼等)等是否详尽披露,对于有关联关系的企业一定要追溯到终极所有者(终极控股人),这些事项很可能对企业的未来持续经营能力产生致命性的影响。因此,阅读和分析注册会计师已审计过的财务报告,是有效识别虚假财务报表的一个重要方法。2.重点科目分析法。报表无论怎样造假,必须要通过相应的会计科目来反映,如果我们能抓住一些“敏感性”的会计科目或交易,并加以分析,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识别舞弊报表的可能性:(1)应收帐款科目。在财务报表造假的手法中,最常见的就是虚构收入以虚增利润。而虚购收入由于不具备真实性,一般情况下均集中反映在应收帐款科目。因此,应收帐款科目应是银行信贷人员必须重点关注的科目:通过比较应收帐款变化幅度与帐龄,对帐龄在一年期内的应收帐款变化幅度较大(且超过销售增幅)的企业要重点关注;通过与同行业相比,增幅明显超过平均水平的要密切关注;比较企业月报,对年底应收帐款突然大量增加的要格外警觉;审查大额会计交易,必要时可通过电话与欠款方证识;对关联企业新增的大额应收帐款要重点怀疑。(2)存货科目。存货大量增加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产量增加带动的自然增长,可能是销售不畅造成的积压,也有可能是管理层为虚增利润而虚构的。作为银行信贷人员,不可能进行实地盘点,可供参考的分析方法:一是将存货余额、周转天数与前期、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可以发现存货的不正常变化;二是比率分析,具体做法是:比较近几年公司运输费用/存货这一比率,如果出现明显下降,则说明可能存在虚增存货操纵利润的可能;三是通过询问企业不同管理人员,如果解释不能令人满意的,要加以怀疑;如果不同的管理人员有不同解释,更要格外警觉。四是可以重点抽查几个易于盘点的存货品种与报表核对。(3)毛利率识别公司财务造假,测试其毛利率也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如果公司毛利率大大超过同行业水平或者波动较大,就有可能存在财务报表舞弊。因为同属一个行业,各个公司的财务指标之间一般不会出现非常大的差异;对于同一个公司而言,自身的毛利率也是相对稳定,也不会在短期内发生较大的起伏,否则预示着公司存在舞弊的可能。(4)所得税科目。对所得税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析,也可以揭示出许多潜在的问题。如在现行税法下,除了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外,借款企业应依法交纳的所得税是根据税法计算出来的,由于税法与企业会计制度在收入与成本的计算口径和确认时间上存在差异,根据损益表中的“利润总额”与“所得税”计算的帐面税率通常不等于法定税率,但差别也不会太大,因而可以通过对所得税与利润总额及税后利润之间的关系简单判断借款企业有无虚假的利润。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如果企业的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发生变化较大,必须要审核有关的原始凭证,如银行收款通知、资产转让手续、有关验资证明等,以证实其真实存在。往往发现个别企业为获取银行贷款,通过虚增所有者权益,以此提高资本金比例或增加注册资本的情况。3.直观判断法。对企业账表中比较明显的问题,可以用直观法作出判断。这类问题包括:(1)坏账准备的计提,用应收账款科目余额×计提比例=应计提额,如果“坏账准备”科目余额低于应计提额,则可判断为计提不足;(2)折旧的计提,用固定资产原值×每月计量比例×月数=本期应计提额,如果“折旧”科目期末余额减期初余额小于应计提额(本期处置固定资产冲减了折旧的要加上),则可判断折旧计提不足,(3)无形及递延资产的摊销问题,用无形或递延资产科目的期初余额×每期摊销比例=本期应摊销额,如果无形或递延资产科目的余额与年初比未发生变化,则可肯定未进行摊销;(4)预提费用提取不足的问题,如果预提费用科目余额在某期出现大幅下降,则可能存在本期预提不足或应提未提的问题;(5)利润情况。如果一个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之外的收入项目在年末出现异常,往往可能存在粉饰报表的行为。此外,还应注意利润在各个期间的分布是否正常,部分粉饰会计报表的企业前三季度业绩不好或很差,第四季度业绩却大幅增加,这种情况如果不是主营业务收入出现较大变化,一般就是企业粉饰会计报表的嫌疑较大;(6)将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与其年报和中报“主要财务数据”一栏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相对比。后者如果不到前者的一半,说明企业当前的净利润主要依靠非经常性的,或者说是偶发性的业务,而不是靠经常性业务活动。这样的利润水平在可预见的将来是否能继续保持值得怀疑;(7)投资收益问题。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8)少列成本费用问题,如果损益表中的经常性成本费用项目本期数突然出现大幅下降或空白,则判断可能有部分本期成本费用未纳入本期核算。这种现象多见于企业季末、年末的财务报表中。此外,银行信贷人员利用计算机财务软件程序设计中的自动生成技术对账表余额的正误进行验证。如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表验证时,使用的是一种自行设计的现金净流量测算表,只要把企业真实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相关数据填入此表中,就能比较准确地测算出企业当期的净现金流量,与企业报送的现金流量表进行验证。4.横向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如果发现某段时期某类会计科目余额突然发生大幅增减或异常,则可能隐藏着企业经营和财务方面的问题。银行信贷人员必须重点比较分析的项目有:(1)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的对照分析。损益表的上“净利润(或利润总额)”项目应当与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科目余额具有对应性,其对应关系一般是:净利润=未分配利润期末数-未分配利润期初+年中已分配利润。如果损益表中的“净利润”与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余额不存在这种对应关系,则某一方的数据可能不真实或账务处理存在问题,应当深查弄清楚;(2)资产负债表科目余额的比较分析,主要是将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进行比较,如果发现某科目余额发生不明原因的大额增减,应当查账弄清楚。如“固定资产”科目余额大幅增加,就要弄清楚是真正新添置了固定资产,还是固定资产账面升值,升值又是否有合法依据;再如“待摊费用”科目余额如果有增无减,则有可能是挂账费用应摊未摊;需要强调的是,若企业年度内发生了购并、债务重组、对外投资投出或收回存货(应收账款)以及非货币性交易等特殊业务,应结合会计报表附注相关内容将此类业务的影响扣除,否则上述勾稽关系会出现较大误差。(3)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对应分析:关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的增加(减少),与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变动的连动关系是否合理。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增加或减少,与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的增加或减少是否对应,根据资产负债表中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项目的增减变动金额,复核现金流量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合理性。(4)收入与费用的比较分析。企业取得的销售收入越多,产生的相关费用就会越多,所以,在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中,收入与费用是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的,如果一家企业的经营业绩不断的增长而相应的费用没有随之增长或者经营业绩保持良好但是费用却大幅度的下降,这就表明企业可能采取了某些特殊的手法粉饰了财务报表。(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与销售收入应收帐款的关系。正常情况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应接近于销售收入应收帐款的增加额,如果出入很大,可以再看预付帐款是否增加很多。出入仍较大,就应引起高度关注,值得怀疑的应继续搞清原因。(6)将利润与现金流量对比分析。如果一家企业的利润表显示其利润水平不错,但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或远远小于同口径的利润水平,说明企业虽有利润,但利润的泡沫嫌疑比较大。如果企业的现金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那么就要警惕会计报表粉饰行为的出现,可能存在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但虚拟资产却计入了当期利润。(7)合并报表分析。当前,众多企业都存在子公司,企业要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就需要提供合并报表。为此,信贷人员将合并会计报表中的母公司数和合并数进行比较分析,应重点关注企业汇总(合并)报表是否存在较大程度的“遗漏”现象。例如将长期投资、销售收入、其它应收(付)款等科目只进行简单相加,末按规定进行合并抵消;将资产状况不良的子公司“遗漏”,不纳入合并报表;隐藏或有负债、讼案与少数股东权益等,给银行债权造成极大隐患。(8)同业对比分析。将被审查企业的报表数据与同行业企业有可比性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如果一个企业的盈利水平长期的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那么这个企业很可能存在舞弊行为。5.纵向比较分析法。推迟确认费用必然引起下期费用升高,提前确认收入和利润就会引起下期收入和利润降低。将不同期的报表进行纵向比较,检查报表数据是否发生非正常的增减变化,是发现财务信息造假的有效手段。日常信贷管理中应着重分析以下指标:(1)应收帐款周转率指标。该指标等于第T年与第T-1年应收帐款周转率之比,反映了连续两年应收帐款和销售收入之间是否保持相对的稳定,若应收帐款周转率的大幅下降,可能是因为公司为应付激烈的竞争而改变公司销售信用政策来扩大销售,也可能是公司通过虚增应收帐款增加收入。(2)毛利率指标。该指标等于第T年与第T-1年毛利率之比。如果该指标小于1,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若指标越小于1,公司利润操纵的可能性越大。(3)资产质量指标。资产质量是指资产给公司带来利润的能力,公司帐面上的有些资产能否为公司盈利并不确定,如无形资产、待摊费用等,所以往往用这些盈利能力不确定的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作为衡量资产质量的指标。如果公司将应该计入本期的费用资本化,或推迟确认费用,以达到最高利润的目的,那么资产的质量就会下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公司连续两年的资产质量,来分析公司操纵利润的可能性。(4)销售额增长指标。该指标等于本年与上年的销售额之比,反映了公司的成长性。销售额的增长本身并不意味着利润操纵,但是成长型的公司较其他公司更容易发生利润操纵,因为这类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对资本的需求给公司的管理层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要求公司达到一定的利润。当公司的增长率达不到市场的预期时,公司的股价会大幅下降,这使得这类公司有更强烈的动机操纵利润。(5)折旧率指标。该指标是第T年与第T-1年的折旧率之比。折旧率指标小于1,说明公司折旧的速度下降了,可能是由于公司增加了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或改变了折旧的方法可提高利润水平,所以公司利润操纵的可能性增大了。(6)费用率指标。该指标是第T年与第T-1年的费用率之比,费用率为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之和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该指标大于1,说明公司的费用率上升,该指标和公司利润操纵的可能性呈正相关。(7)资产负债指标。该指标是第T年与第T-1年的资产负债率之比。一般来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保持相对的稳定。所以如果两年间公司资产负债率发生较大的变化,就要考虑公司是否存在利用债务合同操纵利润的行为。6.关联交易分析法。一般说来,通过重大交易或关联交易舞弊有如下特点:一是交易的一次性。靠重大交易或关联交易而取得利润,往往不会创造太多的现金净流入,通常是反映应收帐款或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反常增加,产生的利润也是一次性的,不会持久;二是创造的收入为非主营业务收入,通常是其它业务收入或营业外收入,如果一家公司当年非主营业务利润占比较大,则要认真关注;三是收入(利润)来源集中程度较高,如果公司大量收入(利润)来自同一家公司,则要相当关注;四是重大交易或关联交易往往看似合法,但既不道德,又缺乏合法原则支持,如关联采购形成固定资产、不良资产溢价出售或投资等。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关联企业,银行信贷人员就应当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分析企业是否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与关联交易发生交易进行会计报表粉饰,关联交易剔除法的延伸运用是将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与其母公司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进行对比分析,如果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利润总额(应剔除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大大低于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就可能意味母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包装注入”上市公司。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是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的重要预警信号。由于银行非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不够专业,其方法体系不够完善,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不可否认,很多情况下是凭经验判断。但是,我们在实践中发现,通过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往往可以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发现其中的风险隐患,为信贷决策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为此,要下大力气提高信贷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不断总结、探索更加有效的分析方法与技巧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

作者:连育青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福建分行

参考文献:

[1]楚志刚等.客户经理如何识别借款人虚假财务报表.《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P76—77.

[2]李娜.探析财务报表舞弊与发现方法.《企业研究》[J].2013年.第8期.P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