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控工作思路十篇

时间:2023-03-13 16:28:05

风险管控工作思路

风险管控工作思路篇1

一、统一思想,全力营造良好氛围

为开展好此项工作,我科以领导岗位为重点,以重要岗位为抓手,认真践行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廉政(廉洁)风险排查防控工作融入到日常管理之中,积极营造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力争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我科组织全体成员学习有关廉政建设工作的文件和规定,深入贯彻落实报告中关于“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等相关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上,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了解和掌握查找风险点的原则和方法,主动查找风险点,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深入排查风险,问题查摆再透彻

按照要求,采取“自己查、科室查、互相议”的方式,梳理、审查廉政风险点。以工作岗位为点,以工作流程为线,对我科编制普通公路发展规划、编制普通公路养管投资建议计划、养护工程项目立项批复、汇总上报我市普通公路交通运输相关统计报表等所有工作职责深入分级排查,做到查准、查清、查全、查透,实现廉政风险点排查及风险防范全覆盖无缝隙。通过全员填写《公路处廉政(廉洁)风险点一览表》,广泛收集岗位人员、责任领导提出的岗位风险点见解,全面进行总结分析,扎实有效提炼归纳,防止照搬照抄、玩文字游戏及避实就虚、避重就轻等问题。经全体讨论后,排查出廉政风险点共4项,有效形成我科风险体系,为后续风险点的防控提供保障。

三、制定措施,防范岗位廉政风险

风险管控工作思路篇2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2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产永恒的主题,当前按照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各级组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突出了安全风险管理,强化了过程控制,把铁路安全这一系统工程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安全理念,强化了安全意识,优化了安全工作思路。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安全工作管理举措,使安全管理的手段更加切合实际,更加科学和富有针对性,坚实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的基础。

一、多角度认识和推进安全风险管理

1.做好安全风险管理的宣传教育。安全管理作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手段,来不得半点马虎、松懈和麻痹,如果说基层单位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漏洞,事故隐患就将有所抬头,甚至就会发生。这就要求广大干部职工都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在实际作业中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落实作业标准,努力实现“要好”向“我要干好”的方向转变,形成至上而下都把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对待,上下同心,遵章守纪,确保安全生产的新局面。

2.做好安全风险管理的隐患排查和问题整改。铁路运输系统都要把“风险管理过程控制”当做安全生产的重要任务,逐级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广大干部职工要加强学习,熟知、掌握好本单位的风险点、风险因素和控制措施,只有这样,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抓好安全风险管理,各单位要从源头上深挖风险因素的隐患,从过程控制中卡控好每一个作业环节和风险因素。对过去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分类,进行细致的排查和梳理,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整改、防范、卡控措施,以“风险管理过程控制”为主要切入点,加强对风险要素的控制,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控制在安全管理的范围之内。

3.从纵向角度落实安全风险管理要求。所谓从纵向角度开展,就是管理机构按照从上而下的机构设置来把握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首先,基层单位要坚定不移的按照上级组织的有关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措施。其次,加强对“风险管理过程控制”。要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的规定和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严格落实作业标准和作业程序,加强对现场作业中的风险因素的卡控。

4.从横向角度进行安全风险管理。所谓从横向角度开展,就是从管理人员到现场作业人员全员把握好“风险管理过程控制”。基层单位广大干部职工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盛部长提出的“三点共识”和“三个重中之重”的安全要求,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全体职工要从思想上不断提高认识,认真落实作业标准,落实自控、互控、他控的“三控”要求,把风险因素控制在作业安全的范围内,减少风险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干扰。各级管理人员要加大对现场“风险点”的检查力度,上车看车,下车看站,加强作业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同时对问题较严重的部门、处所和环节的管理人员及责任人员进行考核,帮促进行整改。工作要具体到全体干部职工,各级管理者对关键环节、关键区域、关键时段等的作业要加强管理,必要时候亲自上岗把关,严格按照作业标准进行作业。

二、把握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

1.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心。由于铁路运输行业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广大干部职工必须从思想上将安全放在首位,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尽心尽力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各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始终不渝地大力开展安全风险意识教育,将开展安全风险过程控制工作的理念、目的和意义灌输到每一名干部职工的心中,使广大干部职工做到恪尽职守,切实提高安全责任心,将安全理念装进心中。同时结合分公司实际,认真开展以“严管厚爱”为主题的安全生产的教育,不断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来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心。

2.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安全生产来不得半点疏忽大意,不能有任何纰漏。7·23动车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要不断加强安全管理,把风险管理过程控制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抓好,只有这样,才能将安全风险因素和发生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点,才能牢牢抓住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切实保证铁路运输生产的长治久安,让人民满意,让国家放心。要本着高标准、严要求、安全问题不过夜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国家的安全稳定。

三、实施科学培训,夯实安全风险管理基础

加强职工“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至关重要。因此要:通过培训实现全体职工牢固树立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根植于职工思想深处;通过培训实现全体职工充分认识本职岗位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以及可能引发的各类事故;通过培训实现全体职工提高安全风险的识别、研判、控制、应急处置能力及其自觉性、主动性;通过培训实现全体职工认真落实“作业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要求,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稳定有序。

1.注重“安全第一,教育先导”的原则。要把“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放在职工培训的首要位置,讲清违章违纪行为给行车安全带来的风险和危害,与职工算“政治账”、“经济账”,教育职工时刻牢记安全是铁路工作的生命线,是铁路和个人的“饭碗工程”,把安全风险意识根植于全体职工的思想深处,落实到职工岗位作业的全过程。

2.注重“突出重点、解决关键”的原则。“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要针对班组长和作业人员两个层面,重点围绕:“如何洞察风险、如何预见风险、如何消除风险”,突出相关岗位安全风险防范的培训。其中对班组长要侧重解决其在安全风险识别、研判、控制方法和应急处置组织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对作业层人员要侧重解决其在安全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执行标准化作业和应急处置方法掌握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

3.注重“按需施教、注重能力”的原则。“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要紧紧围绕各岗位安全生产实际,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工种、不同层次人员的工作特点和培训需求,有区别、有重点地采取有效方式开展入脑入心的教育培训活动,做到按需施教、分类培训。培训中必须注重职工实际能力的提高,切实做到在安全风险面前会识别、会研判、会处理。

4.注重“深入持久、反复培训”的原则。要把“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贯穿于所有职工培训活动之中,确立终身培训的观念,定期和及时地反复组织专题培训,做到“警钟长鸣”,不断巩固和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让职工始终明确掌握本岗位安全风险项点、防控措施和应急处置技能。

5.注重“有机融合、注重实用”的原则。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必须与现有职工安全教育有机结合。在坚持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教育、安全生产技术技能培训的基础上,使全体职工明确“安全风险管理”知识与现有安全教育知识的关系,注重针对性,不能与现有安全教育相割裂,不得另起炉灶、脱离实际,避免形式化、复杂化和教条化。

6.注重“因材施教,区别施教”的原则。要以各单位运输生产一线职工为主体,实训提高标准化作业能力;要以与运输安全关联密切的岗位人员为重点,实训提高安全风险防范能力;要突出新职、转岗、晋升等岗位变化人员的岗前补强性培训,实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注重加强班组长人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培训,实训提高安全风险实施和组织能力。

四、结合实际,培以致用

1.实行普及性培训。主要是让职工掌握“安全风险管理”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管理流程、事故树分析、风险防范和控制流程等相关理论知识。包括要抓好铁道部《关于推行铁路安全风险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各业务系统制定的《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办法》的贯彻落实培训,提高全体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

2.实行应用性培训。主要是抓好各单位制定的《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安全风险控制表》、《安全风险控制卡》中相关安全风险项点和防控措施及“安全风险数据库”相关内容的培训工作。要做到“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与职工岗位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灌输“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理念,对班组长人员要强化安全风险识别、研判、控制和管理知识的培训,掌握风险起源,明确风险等级,提高实施“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意识、组织能力和防控措施落实质量;对作业层人员要强化本岗位相关的安全风险项点识别、防控措施掌握和作业标准、应急处置方法的培训。

3.实行标准化作业培训。主要是做到经过培训使职工熟练掌握岗位作业标准,人身安全、作业安全、消防安全、事故处理安全等相关规章制度要“牢记于心”,加强基本规章的学习与培训,侧重于业务素质和作业标准方面的“补强短板”;要扎实推进安全生产“立标、学标、对标、达标”,使职工真正做到立足本岗、“严守于行”,要认真落实“作业标准化”要求,不断强化训练“执标习惯”,最大限度减少职工作业脱标行为,有效“纠正陋习”。

4.实行应急处置培训。要做到定期化、常态化地开展应急处置模拟演练活动,把应急处置培训作为“安全风险管理”的常态工作,作为职工技术业务的本能。通过反复演练,使职工对相关应急预案、非正常应急处置和故障处理的有关流程 “牢记于心”;要在演练中找问题,针对问题抓好补强培训,保证职工应急处置能力始终达到“流程掌握准、规章依据准、用语使用准、环节操作准”的“四准”要求。

5.实行新安全知识培训。在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规章、新工艺之前,必须认真抓好对作业人员新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培训,保证相关岗位人员做到理论知识理解透彻、牢固掌握,实作技能操作熟练、流程准确。并要做好“四新”知识投入后人员掌握情况的跟踪指导,及时做好补强培训。

风险管控工作思路篇3

关键词:高速公路;加油站;资金管理;风险分析;防范措施

一、高速公路加油站资金管理的特点与重要性

(一)高速公路加油站资金管理的特点。目前高速公路加油站零售涉及的资金有营业资金和找零备用金。其中营业资金有现金、银行卡、加油卡,以及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的资金。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高速公路加油站点多线长面广,经营场所局限在服务区内,资金管理环境相对封闭、简单。同时,也因地处高速公路服务内,职能部门对加油站现场的监督管理,厂家的设备维护,银行上门解款等等带来不便,交通成本比高速公路外的加油站有所增加。其次,高速公路加油站一般是24小时营业,加油员在开放的场所一个人完成资金收取、加油服务。最后,目前国内高速公路加油站经营模式,给加油站资金管理带来的不同的管理模式。(1)第一类是高速公路加油站由高速公路权属公司自主经营。比如广东省高速公路的大部分加油站,由广东省交通集团公司下属单位自主经营。这种经营模式,高速公路经营公司自建加油站的零售管理系统,且接入了本公司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资金管理方式融入自主企业经营战略部署。(2)第二类是高速公路权属公司和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三桶油”建立合资公司经营。主要目的一是依靠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的品牌效应,融入了“三桶油”全国性的加油卡销售系统,增强客户粘性。二是为了避免设“油慌”环境下,依然有稳定可靠的供油渠道。这种情况下,“三桶油”一般只允许合资公司只能在终端环节的加油站接入“三桶油”全国性的零售管理系统,不对合资公司开放其整体的油品购销存及资金管理系统,合资公司网点则需采取手工报表的方式上报业务、财务报表,这对合资公司来讲,资金管理模式受限,效率和准确度明显低于信息化集成的“三桶油”公司。(二)高速公路加油站资金管理的重要性。首先,高速公路加油站是高速公路经营公司极其重要的利润贡献点,是资金回笼的重要渠道,是资金运行的最基层单位,资金管控在经营高速公路附属设施的公司重中之重,是高速公路油品公司命脉所在,处于这类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其次,高速公路加油站现金收款占销售额比例逐年下降,但总体比例依然较大。随着银行卡pos机、微信、支付宝的推广,现金占比逐年下降,但绝对值依然有较大。比如广西一些高速公路自营的油品公司,现金占比依然达55%。对一些年销售量达到万吨的站点,每天销售的现金量非常可观,资金安全管理的地位凸显。最后,高速公路自营油品的公司,汽油消费量受“三桶油”的加油卡消费因素影响和受油品价格波动因素影响较小。大力推广普及第三方支付手段,做好加油站第三方支付结算管控,对缺乏全国性的加油卡消费的高速公司油品自营公司生存发展意义重大。

二、高速公路加油站资金管理的风险分析

(一)内部风险因素。第一,思想教育风险。一是部分老员工容易忽略资金安全风险。加油员工作具有操作流程简单,量大、重复性的特点,部分老员工习以为常,存在怀侥幸心理,工作态度松懈,责任心下降,致使工作容易出现差错,造成依赖手工编报数据的站点,资金报表不准确的风险。二是部分新员工对资金安全风险识别不全面不准确,缺乏对资金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第二,职业道德风险。(1)加油员坐支现金从营业收入中直接支付各种款项,造成收支混乱,数据不对。(2)加油员随意携带营业款离开营业场所,存在挪用风险。(3)加油员篡改缴款单、销售报表等数据,截留、挪用、侵吞营业资金。(4)利用价格调整、油品品号调整之机,延迟调价、品号时间,以套取差价。(5)利用银行上门解款时间差,直接开启保险柜挪用资金。(6)未经上级部门授权批准,站长擅自通知银行更改或调整上门收款时间,造成营业款被虚假的押运公司诈骗、冒领风险。(7)银行上门解款时,利用开启解款保险箱的机会,避开监控探头,解款不完全,截取资金封袋,挪用或偷盗。(8)虚开发票,变卖发票套取资金。第三,内控执行失效风险。(1)加油站投币不及时,超过限额投币,存在被强盗、丢失风险。(2)当班员工在没有交接班员工的监督下,进行交接班投币,容易造成当班员工责任不清,缴款不全。(3)站长在没有当班员工监督下一人开启银行解款保险柜,容易造成站长一人挪用、偷盗营业资金。(4)在非银行上门解款时间段开启银行解款保险柜。在保险柜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随意、无故开启银行解款保险柜,容易给不法分子留下机会,造成营业资金被盗。(5)将保险柜钥匙与密码交由一人同时保管。容易造成无人监督下,加油员挪用、偷盗营业资金。(6)银行上门解款时,加油员不认真复核上门收款服务人员合法身份的资料,解款车辆的备案资料。存在资金被假冒解款人员及车辆上门解款,存在被诈骗风险。第四,机器设备信息系统风险。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加油站人员进入加油站零售系统的后台篡改销售数据,少交营业款,盗取资金。(二)外部风险因素。一是加油员收款背包被抢劫风险,特别是晚班,服务区客流比白天少,收款员被抢劫的案例往往发生在晚班。二是加油站营业室或解款室的保险柜资金,被偷盗风险。三是客户跑单风险。由于高速公路加油站车流量大,加油员很难监督每个司机客户的付款情况,存在不良司机加了油,未付油款而逃逸的现象。

三、高速公路加油站资金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一)针对思想教育风险的防范措施。思想教育风险,是由于公司对加油站员工日常思想教育不到位,缺乏警示作用,没有形成常态化的教育机制形成。思想是源头,应从源头入手,做好教育措施。(1)加强资金安全风险的培训教育。资金安全是加油站安全生产的组成部分,财务部门及现场管理部门应负起培训教育的责任,对新进员工进行包括资金安全管理在内的全面安全生产教育;对老员工,应建立定期学习、谈话等思想教育机制,提升员工思想安全意识。(2)开展定期警示教育,及时通报相关资金风险案件。充分利用公司内外各类检查的通报,同行业的相关资金安全案件,定期组织员工学习,了解资金安全管理的漏洞案例,提升员工的资金安全警惕意识。(二)针对职业道德风险的防范措施。职业道德风险是从业者道德修养原因造成,该作为而不作为或不该作为而为之所造成的风险,加油站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风险表现在利用职务之便,挪用、盗用、侵吞加油站营业资金。防范道德风险,主要是提高加油站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来解决。(1)建立考核体系,完善考核管理制度。(2)加大查处打击力度,增加违规成本。(3)加强公司廉洁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4)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梳理提升员工道德素质。(三)防范高速公路加油站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的措施。防范加油站内部控制执行风险的措施,就是对加油站资金的投币行为、交际班行为、解款行为、保险柜开启等等资金流转环节重点监督、检查和考核。有些高速公路油品经营公司,虽对加油站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内控制度但不能有效地执行,油站资金控制活动、措施系统信息化融合度不高,系统碎片化,对风险节点、控制措施滞后,不能即时提醒、处置等等。有些高速公路油品公司对加油站的评价考核机制缺失,缺乏保证制度执行的监督、考评、奖惩机制,内控制度流于形式。加油站内部控制执行的不到位,容易滋生贪污、挪用营业资金。防范加油站资金管理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应做好以下措施。(1)建立多层级的稽核制度,完善的资金稽核规程。要求做到三级稽核流程。站长稽核、营业收入稽核岗勾兑复核、会计挂账回款稽核。(2)落实评价考核机制,加强检查监督,定期与不定期检查。(3)完善监控系统的建设,利用监控痕迹保存、回放功能对资金流转的重点行为环节留下影像痕迹。(4)定期做好加油站资金管理的内控有效性测试、评估。及时修订内控流程。(5)积极普及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非现收款功能。(6)完善信息化融合建设,推动加油站资金管理的物联网运用。例如:共享现金收款机,以现金收款机为主要载体的资金可视化管理平台,各加油站网点现金营业款数据实时上传;电子密码锁系统动态管理,加油员的投币行为、管理员开启保险柜行为实时在线监控。(7)建立站长轮换机制。加油站管理员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容易缺乏活力和带来僵化,容易形成利益小团体。定期对加油站管理员岗位轮换,有利于管理员的交流学习,促进管理员自我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加油站的廉洁从业建设。(四)信息系统风险的防范措施。加油站信息系统风险,主要是IT系统安全风险,防范加油站信息系统风险的措施主要是保护加油站管理经营系统的信息数据免受各种类型的干扰和破坏,确保信息安全性。(1)加强IT内控执行的有效性。定期或不定期对权限的设置检查、秘钥检查。(2)完善各类业务系统模块,形成互相勾稽稽核功能。比如加油机零管系统的销售现金、银行卡收款数据,与银行的流水核对;加油机零管系统的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收款数据,与微信支付宝流水核对。(五)外部原因风险的防范措施。高速公路加油站的外部原因风险,主要是外部客户不诚信逃单,外部抢劫、偷盗的风险。防范的措施应重点放在加油员人身安全、资金安全上,关注风险转移。(1)做好安全设施设备。各加油需要配备防盗门窗、报警器、视频监控器。配备的投币式保险柜,须嵌入墙壁内或固定地下。存放过夜资金的办公室,必须安装防盗门窗。并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尽可能设立110报警点并与110报警系统进行联网。视频监控系统应覆盖收款台、保险柜、清点款项地点等范围。(2)做好加油站防盗防抢应急预案,定期做好演练。促使加油员对这类资金案件的形成良好处置能力,确保人身、财产安全。(3)为加油站员工购买人身意外保险。(4)购买资金财产保险。采取风险转移方式,解决资金被盗风险。

参考文献

风险管控工作思路篇4

关键词:价值共创;物流风险;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sharing is going deep into industry under the current network economy. The research of value co-creating is to extend from the field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o the field of network economy. In the aspect of logistics risk control, traditional logistics risk control is based on four ways: avoiding, transferring, mitigating and accepting from the subject, which basic idea emphasizes individual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processes in a risk control of the state of competi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cientific nature and feasibility of the value co-creation to introduce the logistics risk control through analyzing the risk control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o introduce value creation in the logistics risk control, and proposes to control the risk from the aspects of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long-term mechanism construction and logistics flow.

Key words: value co-creation; logistics risk; risk control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政策措施的强化,物流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以“双11”后的物流配送为例,2013年“双11”后物流配送平均时长为9天,2014年平均用时6天,2015年平均用时4天,而2016年平均用时只有3.5天,在大稻葜С畔碌奶崆安蓟酢⒅悄芊值ァ⒅悄芊⒒酢⒅悄芎系ズ褪凳奔嗖獾裙δ苁沟猛络购物更加方便快捷。伴随着消费者越来越高的要求,物流效率不满意事件也越来越多,能不能从物流的源头控制风险,使得诸如货物丢失、等待时间长等问题进一步压缩,使消费者的物流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呢,本文从物流风险控制理念入手对风险控制问题进行研究。

1 相关文献回顾

风险管理方面。对于风险的研究,美国研究起步最早,理论研究和应用范围很广,拥有大量这方面人才。英国与美国相比其风险研究有其自己特色。在《Risk Analysis for Large Projects:Model, Method and Cases》中,南安普敦大学C. B. Chapman教授表达了“风险工程”概念:风险工程就是对各种分析技术以及管理方法集成,以更有效地风险管理为目的,范围更加广,方式更灵活。该框架模型构建使单一过程风险分析技术得到了弥补,让在较高的层次上大规模的应用风险分析领域的研究成果成为了可能。英国除有自己成熟理论体系外,许多的学者还注意把风险分析研究成果用到大型工程项目之中。英国的工商界开展风险管理活动也相活跃,例如工商业风险经理以及保险协会(AIRMIC)和特许保险学会等,对推动本国风险管理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英美两国在风险管理和研究方面各有所长,且具有很强互补性,代表该学科领域两个主流。此外,世界上首先把风险管理思想引入到企业经营体系的是法国,其研究有自己特色,它的模式是经营管理型风险的管理研究;德国则是从风险管理政策角度去研究。现在,风险管理研究与应用已成为管理学科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风险管理理论应用越来越普及。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间关系有两种解释理论:哈同(W.Haddon)能量释放论和亨利希(H.W.heinrich)骨牌理论。

在物流风险领域,Harland等(2003)把物流风险管理分为风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规划实施等几个过程,Ritchie B和Brindley C(2007)结合结构分析和评估体系提出了一个物流风险管理框架。国内孙家庆(2009)[1]对风险进行了分类,主要有环境风险、投资风险、运营风险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风险等。从企业运营来看,现有研究主要分为物流外包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和从物流企业的角度分析自身的风险。对于物流风险的研究开始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主要的方向有:(1)物流风险来源或风险成因;(2)物流风险评估的研究;(3)从定性角度来研究如何减少风险的问题。综合来看,对于风险的控制主要还是集中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这三个方面。本文从价值共创视角针对物流风险控制问题进行研究。

2 风险控制的思路分析

传统的风险控制主要思路是从主体中回避、转移、减轻和接受等四种方式,其基本思路过多强调个体的风险防控,流程上下游之间处于一种风险管控的竞争状态。由此可看出,风险问题尤其是物流风险问题已不只是单一物流主体,而是存在于物流运作活动中多个主体之间,风险如不消除而只是在上下游主体间传导则最终会造成整个运作链条的风险事件发生造成损失。为进一步理清风险应对的思路,现对传统的四种应对方式进行分析。

(1)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主体采取技术和管理等措施消除特定风险事件的威胁,对于物流风险来讲,回避可以有效降低单个物流主体内部运营过程中的风险,从而提高效率减少损失,但是风险回避却主要针对物流主体内部,而物流活动是一个上下游合作的链条式流程,如前文所讲,对于物流网络节点间的风险难以处理,也不适应物流风险传导中的控制。

(2)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将风险通过某种形式传递给第三方,如外包、保险和承诺等措施。风险在发起地进行了转移但并没有削弱和减轻,更有可能在传递过程中有所放大或者与其他事件一起形成更严重的风险因素。因此,这种形式是一种利己的处理思路,不利于网络协作环境下的长期合作。

(3)风险减轻。风险减轻是减少不利的风险事件后果和可能性到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物流风险减轻主要可以通过经验提前预判将不利事件尽早解决,这种方式适用于物流个体风险,但如果应用于网络化群体的时候必须让大家统一认识,共同完成,而这正是本文所主要讨论的问题。

(4)风险接受。在传统思路里,这应该是最后的一种方式,也是前面几种思路下不能完全解决的,主要包括积极的开发应急计划或者消极接受风险结果。其本质是风险的后果由物流主体自身来承受。大多数物流主体是不愿意采用这种方法的,因为意味着要承担大部分风险后果。

以上四种最常见的传统风险应对思路中可以看出,尽管已意识到物流风险是由多个主体间产生,并形成一定网络特性在网络的各节点主体间传导,但解决的思路还是自扫门前雪,物流运作的上下游在风险面前处于竞争推托的角色,缺少共享、共担的风险应对意识,技术进步、政策优惠的作用并没有直接影响到物流主体,所以导致技术进步与物流效率仍然存在不一致,因此迫切需要将物流主体间关系从竞争态势转变为共享共担价值共创态势。

3 价值共创在物流风险控制中的引入

(1)价值共创的思想。价值共创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Storch(1823)曾经指出“服务过程需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合作”,其中就有了服务结果和服务价值创造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决定的思想(Ramirez,1999)。价值共创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价值共创的研究都关注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或者在于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正如美国营销科学院(MSI)执行主席Ruth N. Bolton(2010)所言,思想领袖们都认识到了一个组织应该与它的伙伴们“共同创造”,从而为每一个参与者创造价值。而物流风险也具备这样的特征:即风险的传递者之间互为“伙伴”,风险的防控及控制成为伙伴们共同的工作,而物流风险方面的合作者们也形成了事实的上下游关系。在前期的研究中,简兆权、肖霄(2015)[2]将价值共创应用研究领域开拓到网络环境下,而这正是当前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大环境。因此,可以将价值共创的研究思路、方法和策略应用于物流风险研究方面,因此,可以将价值共创的研究思路、方法和策略应用于物流风险研究方面。

(2)价值共创内涵与物流风险。价值共创自从提出以来,其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从萌芽期的共同生产到成长期的顾客体验,从发展期的服务主导逻辑到当前的服务生态系统,虽然外延不断扩大,但其本质的内涵仍然在于价值、共同和造三个方面。当前的物流风险与价值共创结合点就在于在价值共创的生态中共享物流风险控制的好处,共分风险损失的后果,从长效合作方面来降低风险事件带来的社会无谓损耗。在双方的结合方面,价值共创的理念非常明确,共创共担,但物流风险控制的理念却没有引入共创的理念,传统的解决是避让、转嫁等“各家自扫门前雪”的情况,若物流流程的风险事件在某个节点发生了造成了损失则企业只能自认倒霉,长期各自为政的应对影响了物流主体间的合作,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从长期的视角引入价值共创的理念对物流风险进行控制是共享、网络经济时展的必然。

(3)价值共创主体与物流风险。Vargo和Lusch(2004)提出服务主导逻辑将顾客纳入到价值产生的过程,随后又进行了三次服务主导逻辑基本命题的修订(Vargo,Lusch 2004,2006,2008),在生产消费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供应商也进入顾客实践实现互动(Gronroos,2008)[3],Fitz Patrick等(2015)[4]采用“我、他人和我们”三个范围的互动提出的“关系性”概念,在价值共创的生态研究中,Akaka等(2013)[5]从服务交换、资源整合、价值共创和情境价值方面研究营销问题,认为要将微观活动嵌入中观和宏观的结构中。价值共创从开始有明确的参与主体到后面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关方均可以视为价值共创的主体。这样使得价值共创的理念可以更广泛的进行应用。相比较物流风险,在当前网络经济形式下,物流活动流程的分工与协作日益紧密,更多的物流主体参与了物流运作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针对物流风险的控制理念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物流主体来处理,共同预测、共同防范和共同应用的网络化价值共创的思想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将价值共创主体与物流风险主体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价值共创的主体演进领先于物流风险主体,物流风险主体也可以沿着价值共创(FitzPatrick,2015)[4]概念前的路径演进,即在价值共创的生态系统架构下研究物流风险主体。

(4)价值共创过程与物流风险控制。价值共创的外在表现首先是服务创新,体现在服务创新背后才是各参与方在复杂、动态网中合作共创的逻辑(简兆权,肖霄2016)[6],价值共创要具备物质基础(服务基础),表现为以自身的主要功能进行增值辐射;价值共创要有动机及来源,表现为参与方在互动中寻求新的商业模式;价值共创还要有保障机制,表现为参与方之间的整合形成新动能的过程。将以上三种要素应用于物流风险控制,其服务基础就是高效满意的物流送达服务,并以物流效率为主要功能进行辐射,如各主体间影响效率的风险因素共同识别等;动机及来源就是在网络化、全球化的环境中形成长效的物流服务机制,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在这种合作过程中产生新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保障机制就是在这种共创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收益的共享与风险事件损失的共担,形成一定的承担规则由参与方监督执行,逐渐形成价值共创的物流运作新动能。

4 价值共创在物流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1)物流风险控制环境生态建设。当前许多网络科技公司都在提倡生态建设,如小米、乐视等,周文辉、曹裕、周依芳(2015)[7]也通过案例研究提出了价值共创的共识、共生与共赢的过程模型。从价值共创视角对物流风险控制也可以遵循这样的过程模型。在物流风险各相关主体中首先要形成风险价值共创共担的共识,在这个共识背景下通过技术手段和协作手段实现风险控制的价值共生,最终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构建物流风险控制的价值共创生态。在生态中物流主体间可以通过互动协商解决相关风险识别、预警等问题,从而保证整个物流生态中的良好客户服务体验。

(2)物流风险长效机制建设。在价值共创的视角下建立物流风险控制长效机制的主体就是物流风险主体,这些主体是因为物流流程通过平台或者信息技术而链在了一起,因此长效机制的建立必须要在流程链条中选择能够输入价值共创理念的主要主体,其他物流主体团结在主要主体周围,从现在网络平台化发展来看,基本就由信息平台控制方担任主要主体。因此,长效机制的建立就形成了主要物流主体主导的主导机制、其他物流主体分担机制、各方合作动力机制、风险问题相互协商机制、面对风险集体行动机制、价值共创共享共担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相互监督集体改进的机制架构。在这些机制过程中上下游合作间的物流主体在服务和标准等方面进行微观的合作。

(3)物流风险控制流程。物流风险基本是伴随着风险的载体如物品、信息和人员等将风险从一个节点传递到另一个节点,也有可能中途出现某种风险。价值共创理念倡导全员参与将有助于尽早发现风险并提供风险控制的预案。在控制流程建设时,首先要建立网络化沟通的技术手段,技术手段贯穿于物流流程的全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负责信息的传递使物流主体间的信息尽可能对称透明;除此之外,物流风险控制还需要物流主体间的技术共享,通过培训和标准化等技术共享手段降低物流运作的风险,同时在物流主体中开展风险的预判并将预判结果通过平台对外以减少其他物流主体的压力。在流程控制中为了避免物流主体间责任不清,还需要在流程对接时设置风险评估环节。

S着消费者对物流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物流风险事件可能导致不好的消费者体验从而丢失客户,根据物流主体间风险发生及传递的特征,从价值共创的视角建设共识共生共赢的生态环境,物流主体间共同控制风险成为网络环境下的发展趋势。因此需要建设基于价值共创的物流风险控制环境,为使物流主体间的合作更具可持续性还需要建立物流风险控制的长效机制,在具体进行风险控制时要从物流流程的角度开展。当前以快递为代表的物流主体已经实现了信息共享、货品跟踪和订单查询等,物流风险控制正向着共同协商,共创价值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 孙家庆. 物流风险管理[M]. 大连:东北财政大学出版社,2009:24-27.

[2] 简兆权,肖霄. 网络环境下的服务创新与价值共创:携程案例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2015(1):20-29.

[3] Gronroos C. Service logic revisited: Who creates value? And who co-creates?[J]. European Business Review, 2008,20(4):298

-314.

[4] Fitz Patrick M, Varey R J, Gronroos C, et al. Relationality in the service logic of value creation[J].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 2015,29(6-7):463-471.

[5] Akaka M A, Vargo S L, Lusch R F. The complexity of context: A service ecosystems approach for international marketing[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2013,21(4):1-20.

风险管控工作思路篇5

【关键词】高速公路;风险控制;动态成本监控;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

一、引言

发达的现代交通网络对于整个社会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环节的正常运转和协调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是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其中,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城市内部和城际之间交通中转、集散的功能,在全社会交通网络中起着“节点”的作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潍坊至日照高速公路,简称潍日高速,高速公路网编号为S23,是山东省一条规划连接潍坊寿光市和日照市的高速公路,途经潍坊市、昌乐县、安丘市、诸城市、五莲县,跨越胶济铁路、胶济客运专线、青银高速公路和青兰高速公路,全长约185km,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本项目工程概算投资89亿元,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八连”的高速公路网规划中“八连”的重要路段。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关系国计民生,其风险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及方法与潍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际密切结合,在对本项目进行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本项目的风险管理策略选择,以为加强本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充分的依据和指导。

二、潍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风险识别分析

潍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风险包括政策风险、金融风险、自然风险、信用风险等。具体详见表1。

三、潍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风险控制策略的选择

为了全面控制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本文认为潍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应选取以下风险控制策略:

(1)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控制

就工程项目而言,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控制是指建设工程项目从立项到报废的全过程,包括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管理、维护、废弃处置等各个阶段所可能发生的风险监控过程。对于潍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而言,应在项目全寿命周期优化思想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各种理论方法,寻求降低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的过程,具体分析如下:

投资决策阶段:在投资决策阶段,要从全寿命周期出发,综合考虑工程项目各阶段的潜在风险,制订多个可行性方案进行比选,按照全寿命周期总体风险最小化的原则,确定最合理的投资方案,实现投资决策方案的科学化。

设计阶段: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绘的过程,合理设计风险控制和防范方案将使工程风险大幅度降低,挖掘设计潜力将是控制工程风险的关键性环节。设计人员承担确保设计质量和降低建设项目风险的双重任务,同时要综合考虑建设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并为报废处理考虑最经济的处置方案;在工程设计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用多种可以降低风险的方法和措施,在确保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全寿命周期风险的最优化目标。

工程施工阶段:工程施工阶段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协调与正确处理进度、质量和风险的关系;有效地控制工程现场情况突然变化和相关成本、施工进度相关关系;注重环保和生态环境,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运营阶段:按国家和行业规范合理使用建设项目。同时,注意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动和费率、税收等政策的调整,及时更新运营政策和完善运营体制,确保成本按时收回和可持续经营。

(2)建立动态风险监控体系

潍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风险监控应贯穿在项目进行的整个过程中,建立动态的风险监控体系,掌握风险的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来防范风险,具体如下:

风险识别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识别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为此,潍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应着重关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保证能够及时地收集到有效、真实和可靠的相关资料和信息,以全面、准确识别本项目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为项目风险识别提供充分依据。

风险评估及防范阶段:这一阶段是风险监控的重要环节,应动态、全面地监控工程项目风险,建立一个完善的动态风险监控体系,选择动态监控体系的模式,明确项目动态监控的目标;采用合理的科学理论为基础,根据项目动态监控体系自身的特点,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以激励性为主,并辅以一定的约束性。

项目运行阶:在这一阶段,先前各种矛盾和潜在的风险很有可能突然发生,迅速蔓延,并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对各种可能造成损失的事件要严加防范。如:在质量、成本、进度、技术等方面,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加强定期质量检查、成本控制,制定柔性的进度计划,制定相关的技术应急预案和变更方案;优先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监控体系内部实行多样化的沟通方式,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因沟通问题而造成的损失等。

(3)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根据对潍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风险识别分析,本项目的风险管理应该将重点放在与此相关的风险的防范上,比如施工阶段可以根据工程的工作内容、工作顺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充分考虑影响工期的因素,如人员、技术含量、运输、施工机具、资金、工程地质、气候条件、现场工作环境等,加强施工现场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等管理,合理规划好施工总平面布置,确保工期目标和施工安全保障的实现;与政府政策相关的风险要事先和政府沟通协商好,准确把握工程建设期间和建成运营阶段相关政策变动情况和变动幅度,预先制定防范和损失降低的措施;与信用相关风险可以更多借助保险、金融市场工具进行风险分散和回避。此外,本项目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密切相关,项目建设应该加强与政府和相关管理机构的沟通和交流,认真听取专家意见,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四、结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地位会更加的突出,也将会向着智能化、一体化、动态化等方向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本文以潍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理论及方法对本项目风险管理所做的分析与研究,只是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受篇幅限制,尚不够全面、详尽,后续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分析本项目所选择的风险管理策略的具体实施,以进一步增强项目风险管理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王卓甫.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及其应对[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李平.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及最优承包合同的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

[3]冯利军.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4]蔡英.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与控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9,19(7):60-63.

[5]梅传书,钟登华,徐海燕.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0(6):38-40.

[6]盛淑凯,金维兴,刘字.多投资项目风险预警控制方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25):

风险管控工作思路篇6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村村通公路的不断延伸,以及铁路线路设备改造后,长大重载列车的开行,列车速度的提升,给道口安全管理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另一方面,职工素质整体不高,点多线长,安全基础薄弱,安全难于控制等诸多不利因素,困扰着道口安全。年初以来,负责滨洲、平齐、齐北线、富嫩和嫩林等134处正线道口的看守和监护任务的齐齐哈尔工务段,认真贯彻“三点共识”、“三个重中之重”的要求,以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为抓手,通过提升全员风险意识、准确研判风险点、抓好过程控制、突出应急处置,做好了新形势下的道口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一、把握提升全员安全风险意识这个前提,不断强化安全风险教育

道口员责任意识不强,是造成违章和责任事故的直接原因。为此,通过实施“三种教育”强化道口员安全风险意识。

1.全员培训,实施认知教育。一是普遍学。采取段统一培训、车间二次巩固、班组日常学习的方式进行系统学习,并利用每周的道口车间的周交班会、月末生产会等会议,加深对安全风险管理知识的理解。二是领会学。整理出安全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编制学习计划,纳入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学习计划中。为加深记忆,组织702名道口员参加了《安全风险管理考试》。结合干部日常包保检查,采取背包教学的方式,对学习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三是深入学。针对盛部长“安全风险管理不是另起炉灶,另搞一套,而是在做好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之上,进一步强化风险过程控制”的论述,先后3次由主管副段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如何将道口现实安全和风险管理工作有机结合。

2.举案说法,实施警示教育。一是编印教材说事故。身边人,身边事最具有教育意义,将5年来段及系统内因道口员违章导致的典型道通肇事,行车概况进行梳理、归类,编辑形成《道口警示案例汇编》,着重从道口员的角度出发,分析应吸取的教训是什么?如何避免类似问题发生。二是现身说法讲教训。在对苗头和倾向性的道口违章违纪现象,坚持拿猫当虎打的同时,还组织开展现身说法,让教训的受众面更宽更广。三是算账对比谈幸福。对因“两违”受到处罚的职工,都由道口车间主任、书记等包保干部实施一对一的包保谈心,化解抵触情绪,认清严管的意义。让职工自己算“两违”的经济账、名誉账、政治账和给家庭幸福带来的影响,让道口员知晓严管是幸福的基础,幸福是建立在遵章守纪上。

3.典型引路,实施示范教育。一是推广经验。实现64年无责任事故的滨洲线268km“福顺”道口是全路、全省和全局的先进典型,总结提炼出其保安全的经验和做法,编撰成《执著的坚守》一书,道口员人手一本对照学习,让这笔宝贵的财富不断放大效应。二是言传身教。把“福顺”道口建成安全教育和新职人员实习基地,定期组织道口员实地参观学习,并让新职道口员在这里接受岗前现场实习。还聘请已退休的老班长郭福顺担当兼职教师,给道口工班长和道口员授课,谈道口风险防范重点有哪些?如何处理道口突发风险?如何养成遵章守纪习惯和增强道口班组规避风险能力。三是应急培训。确定日常查练结合、月份补强演练和季节全员练兵的应急培训思路,即各级包保干部道口检查时要设定突发故障,由道口员口述、演示应急处理程序,不达标人员,包保人现场培训,直至合格;车间、班组根据月防止交通概况、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的组织进行补强演练,如长大车辆道口熄火等;对于受培道口员一次不合格重培,二次不合格给予相应的考核,三次调离现岗。6名培训不合格的道口员被处罚。

二、把握安全风险识别研判这个基础,找准安全风险管理控制坐标

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是风险识别和研判。风险研判的准不准,措施有没有针对性,直接影响着安全结果,这也是检验管理规范化的前提。

1.讨论反思,查找风险。综合近年事故概况,结合道口员素质、地理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开展主题为“我身边的安全风险有哪些?我段离安全风险有多远?”的大讨论活动,分别从科室、车间、班组和道口四个方面,主管段长到主管工程师、包保干部,道口车间干部到属地车间干部,工班长到职工三个层面,层层召开反思会,从自上而下开展反思查摆。干部重点查劳动组织风险、日常管理风险等,职工重点查自身、作业环境等,逐处道口,逐个岗位,查找风险点。

2.科学分析,精准研判。为使安全风险点的研判更加科学、准确,贴近实际,对两年来的月安全信息、道通事故概况分线、分道口、分时段、分人员科学分析统计,形成数据图表。透过一目了然的图表,能够准确研判出各种风险发生的时段频率、区段位置,为安全风险的研判提供精准的依据。

3.链条互补,动态管理。建立安全风险研判责任链条,即周分析-月总结-季汇总研判的定期分析和倾向性问题分析-行车故障剖析-行车事故全面查摆的动态分析链条。每周一段、道口车间的大交班会上,对一周来道口出现的倾向性问题进行安全风险剖析,找准关键;在每月召开的安全分析会上,着重对道口防止交通肇事、道口员严重违章进行安全风险剖析,对没有纳入到防控表中的风险进行具体分析;在季度安委会上,综合考虑季节特点、道口环境、人员变动等诸多风险因素,全面分析各种潜在的风险点,视情况实施风险动态管理,及时增补和减少风险点。

三、把握规范完善安全风险防控措施这个关键,提升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牢牢把握安全风险管理就是在既有安全管理基础上,对简单问题加入管理思维,再以最简便易行的方式回到一线的原则,加大安全基础建设。

1.规范完善基本规章制度。制度是道口安全风险管理的关键,基础,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依据《哈局平交道口管理办法》和《哈局安全信息管理办法》等文件,结合实际,开展基本规章制度的排查,重点有“三看”,一看有无空白点,二看有无与现实不符,三看职工能否明白和落实。结合安全风险管理的新要求和“福顺”道口的管理经验,进一步细化完善《干部、工班长昼夜道口跟班作业工作制度》和《夜间干部添乘检查制度》等7项制度。建立、完善了《道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齐工道口薄弱人员管理应急预案》等11项应急预案,制度和办法,明确了应急处理流程,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处置。依托滨洲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工作,对全段所有的道口内业实施定置管理,通过制度完善,内业管理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道口管理规范化打下了基础。

2. 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模式。摸索建立了一岗、一点、一区的安全风险管理模式。一岗就是道口员岗位属作业风险,根据道口员特点制定一对一的岗位风险卡,提示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防控;一点就是道口环境风险,组织人员对道口的地理环境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预见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如滨洲线270km道口一侧为下坡道,极易出现车辆闯杆现象;一区就是实施区域风险控制,也就是对区域内两处或几处道口在关键时段实施互联互控,规避风险。根据环境、设备等情况,对道口进行排查分类,建立了涉及23个道口的11个区域化风险管理区块。如滨洲线268km道口和270km道口实施区域化管理后,滨洲线268公里道口在关键时段连续接发列车造成交通拥堵,则与滨洲270km道口互控,提示车流信息。及时加班加岗,疏导交通,规避因铺面仅为5.5米,车辆道口会车掉道的风险。

3.提升科技控制风险能力。创新思维,提升科技控制风险能力,构建道口安全屏障,是我段不断追求的目标。一是将滨洲270公里、287公里等30处繁忙的道口,实施人机联控;对114处道口,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定期组织人员调取录像,查看道口员作业标准执行情况。二是结合以往工作经验,我段从综合机修车间抽调部分懂业务的工人,成立道口设备专业维修小组,配备车辆和焊接设备,根据现场需要,按照轻重缓急,排摆计划不定期对道口拦门、护桩及电动机等故障进行维修。同时,对于属地车间负责道口的三标一桩和铺面,段里建立了问题库,定人定责,指派专人督办线路车间,限期整改。三是利用废旧混凝土枕、废钢轨为68处道口安设了减速带,降低车辆通过道口的危险

四、把握安全风险过程控制这个核心,全面实施作业环节动态控制

道口员的作业标准化在于自身标准的执行情况,也在于各项考核机制的监督考核和落实,其核心是过程控制。

1.变“单枪匹马”为“抱团上阵”。一是建立了“211”的包保模式。即每月包保干部必须对包保道口要不少于2次的昼查、不少于1次的夜查及不少于1.5小时的跟班写实报告。每月28日前,由专人汇总统计月份包保检查情况,经段长审核后,在段网公布;二是属地、道口车间联责管理。为解决属地车间干部对道口关注不够的问题,下发了《齐工道口联责追究办法》,明确了检查定量、如道口出了问题线路车间同样联责,加强了横向联系,弥补了道口专业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三是道口工班长日写实。每日18时前,上报当日的工作检查情况,次日,交主管段长审核,通过日写实准确掌握工班长日活动动态,促其人人承责。

风险管控工作思路篇7

一、电网调度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由发电厂、变电站和许多电力用户,通过多种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互相连接成网进行电力生产运行。日常所提到的电网调度风险主要包括电网调度风险的识别与风险大小的量化以及对电网风险的具体应对等。风险识别主要工作是为了进一步确定电网调度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明确引发调度风险的因素,对调度风险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确定哪些风险可能会对电网调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影响。风险识别是个长期工作,不是一次工作就能彻底排查可能存在的潜在威胁,风险识别工作应该贯穿整个调度工作始终。风险中所涉及的对电网调度风险相互影响因素的分析,是为了衡量调度工作中出现风险的几率以及风险对调度工作顺利开展产生的影响大小。风险应对计划制定:针对风险量化的结果,为降低电网调度运行风险的负面效应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技术手段的过程。风险监控:对涉及电网调度运行的风险进行跟踪控制。该过程输出前包括应对风险的纠正措施及风险管理计划的更新。

二、电网调度风险目前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目前电网调度风险控制虽然可以有效的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但随着我国电力体制的深入改革,在调度风险发展的情况下,同时会伴随着一些新风险出现,这就要求根据目前的电网调度实际情况来解决其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一下两点:

(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电力调度工作面临了新的风险。

因为我国地方电网在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决定了电网调度管理中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所以,怎样构建并且科学的运用电网调度风险控制体系是目前电网调度风险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调度风险管理体制的构建与管理进一步加大了调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导致调度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人员需求缺口。

在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前提下,导致我国关于调度风险管理的工作范围也在扩大,随着电网容量的不断扩大,设备数量越来越多,网架结构越来越复杂。需要频繁地通过倒闸操作,改变系统的运行方式。电网调度风险管理工作量在持续的增加,这是目前我国众多电网调度单位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在目前电网调度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怎样进一步强化电网调度风险管理的工作能力,如何扩大新技术在电网调度风险管理中的使用,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电网调度部门持续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三、新形势下对电网调度风险管理思路的探讨

我认为在当前新形势下,对我们工作内容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工作思路要明确,工作重点要突出,要创造性地将风险管理新思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下面就新形势下对电网调度风险管理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1、统一思想,加强调度纪律,切实提高全思想意识。规范交接班接班人员应提前十五到三十分钟到岗,认真、仔细地阅读休班期间的各种记录、检修申请单、线路第一种工作票、核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等,及时全面了解电网运行情况,为交接班做好准备。

2、电力企业的各种安全生产规程、制度都是用以往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经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坚决反对一切习惯性违章现象。坚持调度命令的预发制,调令复诵制等。调令隔班复审、隔班预告,严格认真审核调度命令票和操作票,并进行严格考核。要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加强调度危险点的分析与预控,做到每项工作都要有危险点分析,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使工作落到实处。

3、调度员收到工作票后应首先与调度计划进行核对,审查停电时间和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等。审查安全措施时,要向工作负责人询问清楚停电线路是否有同杆架设、平行交叉、跨越等情况,是否有其他电源等,要确保停电线路必须断开一切电源。

4、加强计划检修管理。严格控制非计划检修,严格审批手续,其中不具备条件或配合工作未准备好的决不批准,杜绝重复停电。使可靠性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5、加强调度人员与运维检修人员的沟通联系,因为随着电网网架的不断复杂、运行方式的灵活多变,当工作量大、操作任务比较繁重时,运行操作人员与调度人员缺乏沟通就容易发生运行人员对调度员所下的令不理解就盲目操作,从而引起误操作的严重后果。

6、提高调度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熟悉本地区电网的一次系统图、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熟悉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电网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及工作原理;熟悉本地区电网的各种运行方式的操作和事故处理及本岗位的规程制度。三能即能正确下令进行倒闸操作、正确投退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能运用自动化系统准确分析电网运行情况;能及时准确判断和排除故障,尽可能缩小事故范围。调度人员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苦练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处理事故时,做到处变不惊,沉着冷静。

7、建立规范的电网事故预想制度。事故预想及反事故演习是增强调度员事故应变能力的一种有效的现场培训手段,也是防范事故的一项有力措施。

8、调控中心坚持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活动,学习误调度误操作事故通报,从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加强安全知识学习提高防范措施。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就如何保证人员、电网、设备安全展开讨论,畅谈自己看法。使每位员工受到启发和教育。增强所有调控人员的安全意识。高质量的安全活动能有效引导安全生产。

9、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电网调度风险的重要作用。电网调度风险作为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监测手段,是实现电力交易、进行经济调度的重要保障,是智能化决策的基础,在发展智能化大电网的今天,其作用不言而喻,所以各级调度风险主管部门,尤其是调度机构的领导对电网调度风险工作要加大支持力度,增加对电力调度系统的资金投入,加强对系统的研发与维护,从最根本的研发阶段入手,就做好系统的安全防护,将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进行排除。保障机构的稳定,人员的稳定,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四、总结

风险管控工作思路篇8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桥 风险管理 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U238文献标识码: A

自1998年首届亚太风险与保险学会召开以来,风险控制研究在国内得到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介于其理念的科学性、可操作性,风险控制操作逐步引入工程项目中。高速公路路桥建设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对其建设规模、技术程度以及项目综合性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随之而来的便是施工中潜在风险的增高;而且,与其它的社会经济活动相比,路桥工程施工项目投资大、周期长且属于一次性操作,其中隐含的不确定因素相对较高,所以进行风险控制就更加困难和迫切。

一、路桥施工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许多重点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已相继开展风险分析或风险管理的应用研究,起到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但纵观全局,当前路桥风险的研究一般围绕关键设计参数,及风险防范策略进行探索研究,很少注重对于以其施工过程风险控制为目标的相关研究;且我国在路桥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的初期,大部分施工单位或者根本没有施行科学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或者已运用了一些风险防控手段但风险管理观念淡薄,这两者任何一项都会对路桥工程项目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首先,路桥施工风险管理研究可借鉴的信息、文献少。由于国内风险管理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施工单位缺乏并不重视风险管理意识,很少总结和评价工程项目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风险识别往往依靠个别员工常年的施工经验,缺少具体的数据信息来参考。通常采用借鉴同类工程施工项目数据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析,但每个施工项目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同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路桥施工风险管理研究的普及。

其次,现有的工程项目风险评价通常在风险发生后。风险管理研究的意义主要是对项目潜在风险的主动控制,但实际应用中,由于实践与理论研究脱节等原因作用,风险管理失去了主动控制的优势,变成了被动防御即是在风险发生后才进行相关的补救措施和分析。同时目前的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侧重于分析方法的探讨,而对具体工程中方法的适用性关注不多。这些原因使工程风险管理应用研究开展缓慢。

第三,路桥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受人力、资金的限制。风险管理综合了结构设计,数学运算、不确定性分析、经济管理、决策分析等多学科知识,为保证风险分析结果的精准度,必须有专门的风险分析人员、充足的时间及资金来进行研究,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施工企业很难做到这一点。

二、路桥施工过程风险管理步骤

路桥工程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通过使用全面系统的分析实施手段,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工程进展情况,从而提高对事故发生的预测能力和防控能力,以期达到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的效果。为保证该工程施工目标的顺利完成,风险管理需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1.风险定义:是进行路桥施工风险预测的首要步骤,包括确定风险源,明确风险分析范围,制定总体目标三个过程。找出阻碍施工项目顺利完成的主要风险是此阶段的主要目标。

2.风险分析:即风险定义后的下一阶段,此阶段主要寻找风险发生的机理,并根据寻找的相关结果罗列出风险清单,方便以后有针对性地查询。

3.风险预测:即对路桥施工风险进行量化求解。其基本思路是基于风险预测指标体系,根据不同的预测方法的选取,预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将相关损失计算出来。

4.风险监控:也就是对路桥施工风险进行检测和控制。此阶段的具体操作是在风险预测的基础上,进行风险发生前处理及风险事实的过程控制,从而降低甚至避免风险产生的负面影响。在该阶段也同时可以采用风险规避、风险自留、风险转移、风险缓解、风险分散、风险抵消和风险利用以及这些策略的组合等方法进行此阶段的控制。

综上,风险管理的先决条件是进行风险定义、判断风险是否存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基础部分是风险分析,明细风险的罗列清单;而风险预测则是风险管理过程中重要环节,需要进行风险概率的计算;风险监控是在风险管理中的必要手段,能够起到风险规范的作用。

三、路桥施工风险控制体系建立

构建风险控制体系是为实现施工风险的有效控制目标而探索出的一种科学、系统、高效、主动的管理方法。对施工单位而言,完善的施工风险控制体系可预防或延缓风险发生,形成风险控制组织体系为骨架、风险运作机制为精髓、风险控制保障措施为防线层层递进的稳固结构。

1.组织体系设计。组织机构是进行施工风险控制的支撑,其各层次的决策直接影响对施工风险发生与否的控制。不同层次对不同责任划分不同、不同层次对不同级别风险的响应也有所不同。本文将风险划为5个等级,进行施工风险控制组织体系的设计,具体表现如下:

(1)主控制层由施工项目经理统一调度,对于可能发生的不可接受的风险即极警级别风险,无论所需的降低该风险成本多大,都应该至少把风险降低至严格控制的区间。

(2)协控制层由项目总工程师、生产副经理、协调副经理协助主控制层严格控制重警级别风险发生及合理控制中警级别风险发生,确定这两个级别降低风险的措施,以备必要时避免风险源或阻止风险形成过程。

(3)分控制层根据责任人制原则,将轻警及无警级别风险划分由各分管部门分别组织管理,避免各职能部门对风险交叉管理,各负其责。

2.运作机制设计。路桥施工风险控制主要以安全生产为重点,相关责任人各负其责对各种风险源及风险发生过程进行逐步控制,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在预测出某种风险事态将要发生后,首先确认风险类型,进而确定风险级别,不同风险级别的风险控制运作由不同控制层相关责任人负责。

根据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风险应急处理计划,交(下转第294页)(上接第292页)由各分管部门协调控制执行。对重大责任事故交由综合办公室通报,并判断已制定的应急处理计划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需要优化则在原有应急处理计划基础上进行修正,无须优化的风险处理计划则在风险事态处理完毕后填写风险处理报告以备归档参照。

3.保障体系设计。

(1)质量过关:质量是工程项目的生命,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及路桥的使用寿命。因此对施工质量的严格控制是构建施工风险控制保障体系的第一大要素,必须科学的组织质量检测。建立由项目经理负责、工地实验室与质量自检组相互配合形成工程项目二级质量控制体系。

一级质量控制是由工地实验室对施工所用物料、施工所收集数据进行详细检测,把好施工质量控制第一关;二级质量控制是由专门的技术负责人带队的质量自检小组对施工放样、工程常规检测、操作方法及外形等内容进行控制,做到质量检查全程跟踪,施工工艺阶段性二次复查,抽样检测个别工艺,力求达到优质工程目标。

(2)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工程项目的保障,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是进行高效率施工生产的基础。安全生产保障需从思想保障、组织保障、措施保障、制度保障及经济保障五大部分,即从安全教育,组织协调,制度设置,经济责任制形成一套系统的全面控制。

(3)进度与成本控制:进度控制是工程项目顺利达成目标的手段,而成本控制是工程项目盈利的措施之一。进度与成本控制需配合质量目标及安全生产目标进行,系统地分析工程项目各部分结构,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制定施工工艺流程及相关人员、资金、材料的进程控制书。

结语 :

本文将路桥施工风险划分为五个等级、三个层次的控制体系,强调事前控制。从该体系可控制可识别风险,在不同风险级别条件下,采取主动有效的风险响应机制,延迟或阻止风险因素,阻断风险形成过程,从而预防施工风险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家远,刘春乐.建设项目风险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沈建明等.项目风险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风险管控工作思路篇9

关键词: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城市公共交通;风险全过程管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城市公共交通安全生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近几年已接连发生重庆万州“10.28”城市公交车坠江和贵州安顺“7.7”公交车坠湖事故,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也凸显出城市公交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方面仍比较薄弱,有待强化[1]。为有效管控风险、加强隐患治理、降低责任事故,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保障城市公交安全运行,本文提出建立基于风险全过程管理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以下简称WPRM—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并从定义、逻辑思路、相关理论基础、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核心要点等方面对WPRM—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进行阐述分析。

1体系定义,逻辑思路及相关理论支撑

1.1定义

WPRM—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指以风险全过程管理为基础,对因风险管控措施失效而形成的各种隐患进行分级分类、编制排查项目清单、制定排查计划并组织实施、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隐患整改情况反馈、隐患整改情况的全过程,以及文件管理、评估修订、评审改进相关配套措施的总和。

1.2逻辑思路

风险全过程管理是指在安全风险管理理论和突发事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城市公交行业管理特点和企业实际,充分融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成果,进一步向后延伸风险管理的大链条,从而实现对风险的全过程管理。这一理念下的风险管理,包含了从风险的产生、辨识、评价、控制、转化、消除的全过程。其中风险转化包含了多种风险形式的转化和演变,包括转化成隐患、诱发突发事件、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等。风险全过程管理的路径示意图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WPRM—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在风险全过程管理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也是其与传统意义上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本质不同。从承上的角度看,WPRM—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更强调与风险管理阶段的衔接,强调排查对象是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通过这种排查,及时排查出隐患(风险的第一种转化形式),并对其进行有效治理,促使隐患得到整改,风险得以消除,见路径2(举例:在行车前发现车辆制动出现故障,及时报修消除隐患)。路径2中还包括另一种情况,即隐患已经发生到一定阶段,称为突发事件征兆,但是还未引发突发事件(举例:行车中车辆制动发生故障,及时发现后立即通过行车制动减速靠边停车,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从启下的角度看,WPRM—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是连接风险管理体系与应急管理体系的纽带。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体系的总纲及指导文件,而风险评估结果是应急预案编写的前提条件之一,常暴露的、危害后果严重的隐患及企业曾经发生的事故是制定应急预案的重要依据。当存在的隐患未及时进行排查、治理,则有可能进一步形成突发事件(风险的第二种转化形式)。届时,如果应急预案已经提前预判了相关情况,并制定了有效的应急措施,则可能使突发事件得到顺利解决,不会进一步上升到事故,或者尽可能避免大事故、次生事故或者更严重后果,见路径3(举例:车辆在下坡过程中突然制动失效,驾驶员根据应急预案遇到类似情形时的相关要求,合理利用路边障碍物实现减速乘车,成功避免发生更为严重的人伤事故)。当风险未能成功的通过路径1-3减少或消除,则只能通过事故的形式爆发出来。WPRM—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本质要求就是通过加强风险-隐患-突发事件-事故的全过程管理,抓住路径中的每一个关键控制点,实现风险的消除或软着陆。

1.3相关理论支撑

(1)安全风险管理理论安全风险管理是指企业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从而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佳安全生产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传统的安全风险管理程序通常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管理对策选择、执行与评估四个阶段[2]。(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企业通过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全员全过程参与,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管控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工作,建立过程包括初始评估、策划、培训、实施、自评(检查)、改进与提高六个阶段[3]。(3)双重预防机制双重预防机制是基于我国长期以来安全领域管理实践,在传统的风险管理的链条上,重点强化了隐患排查部分的内容,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风险管理思维。包括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部分内容[4]。(4)应急管理生命周期模型应急管理生命周期模型(MPRR)包括减缓、准备、响应、恢复四阶段。其中减缓阶段是预防突发事件的阶段,也是应急管理全过程的起点阶段,主要内容包括风险评估和脆弱性诊断、隐患排查[5]。

2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2.1必要性分析

WPRM—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可以从国家层面、部级层面,地方层面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双重预防机制的深入推广以及应急管理风险前端管控的需求。(1)国家层面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6],要求建立健全综合交通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规制度和预案体系。2020年9月19日,GBT29639-2020《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7]正式,将于2021年4月1日正式实施。相对于旧版本,修订版本更将强调了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重要性,并给出了相关报告编制模板,标志着企业应急管理与风险管控的联系将更加紧密。2020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委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正草案)》。《草案》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要求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还明确提出要加强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规范性及信息化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2)部级层面2018年8月,《平安交通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8]明确指出:“构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控制机制。”同年,《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9]《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暂行办法》[10]正式实施,对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及其监督管理,隐患排查、整改及其监督管理做了规定,并明确要求在各细分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隐患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中,建立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逐步形成完善的工作体系。2020年1月,《2020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要点》[11],其中第5点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深化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推动重大隐患清零。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交通运输部对建立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的高度重视。(3)地方层面双重预防机制目前已经在山东、河北、河南等部分省份大力推广。各地市应急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以推进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以山东省为例,原省安监局先是组织编制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通则、细则,后又遴选部分标杆企业,并指导编制了包括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企业在内的多个行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2019年,应急管理厅又出台了《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执法检查指南》[12],明确了检查的重点内容、方式方法、程序规则、处置措施,为全省双体系执法检查提供标准支撑。

2.2可行性分析

WPRM—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的可行性主要包含实践方面的可行性和技术方面的可行性。(1)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等相关理论实践取得初步成果自2011年《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13]提出在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起,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标准化已经在国内推行十年。2016年交通运输部印发了《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管理办法》[14],对原考评员实施办法、考评机构实施办法和考评发证程序等内容统一进行了规范。2018年又推出了城市客运等各专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细则,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在持续的政策推动下,多数规模以上城市公交企业都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达标。双重预防机制2016年由书记首次提出,之后在山东、河北、河南等试点省份深入推进。其中山东省起步较早,推广力度较大,截止2020年底,大部分省内规模以上城市公交企业已初步建立完成双重预防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成果,为进一步推广风险全过程管理理念准备了扎实的实践基础,可以避免20世纪末安全管理体系引入中国初始阶段遇到的水土不服的尴尬。(2)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经过风险辨识,企业往往会分析出多达成百上千个风险,同时这些风险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仅靠有限的安全管理人员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也是堵漏洞式的缺陷患排查管理长期占据主流的原因。但现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能满足风险隐患信息化管理的技术要求,而基于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新设备在公交安全上的应用,在提升公交本质安全的同时,也大大加强了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控能力。这一切都为风险的全过程管理准备了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

3核心要点

3.1将风险管控措施作为隐患排查的主要内容

风险管控措施既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的产出成果,也是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基础内容,是联系二者的纽带。风险管控措施分为工程技术措施、培训教育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五大类。应针对具体风险所制定的管控措施,采取合理的隐患排查方法,对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展开排查。当然,这并不是需要排查内容的唯一来源,事故数据、近期安全工作重点同样也是确定排查内容,制定排查计划的重要依据。

3.2保证隐患排查、治理的层级与风险管控层级的一致性

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层级划分应是一致的。风险管控是根据风险大小和职责权限合理界定管控层级和岗位,是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公司、部室乃至个人岗位各个层级的全面落实。风险管控是划分责任,而隐患排查治理则是在相关管理责任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履行公司、部室、岗位各个层级管理责任的具体方法、计划、措施等。

3.3充分结合城市公交行业安全风险特点落实隐患排查治理

从人、物、环、管四个方面对城市公交行业安全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城市公交行业安全风险具有动态性、多变性、关联性等鲜明的行业特点。隐患是风险的转化形式之一,安全风险的特点决定了隐患的特点,也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安全风险时间与空间的动态性,要求城市公交驾驶员应具备一定的隐患排查治理知识及能力;安全风险的多变性导致隐患排查内容需要及时更新,要求城市公交企业应实现风险隐患的信息化管理并建立相关的内部沟通机制;安全与运营、能耗控制等业务目标之间的关联性,要求企业合理确定隐患排查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方式与方法。

3.4将风险隐患信息作为应急预案体系修订的重要依据

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一项科学性、系统性工作,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是编制的前提条件。在完成风险评估报告时,应充分结合行业特点进行系统分析,树立底线思维,全面分析不同情境下的不同风险以及可能导致的隐患,从而为有效预判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创造条件。应急资源调查本质上也是一种风险评估,是对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全面考量,通过应急资源调查,识别并补强其中的短板(隐患),可有效支撑应急预案各种应急处置措施的有效实施。

3.5建立动态全面的风险隐患信息数据库及风险隐患追溯机制

应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建设安全生产智能装备、在线监测监控、隐患自查自改自报等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推进企业建设风险全过程信息化追溯体系。风险隐患信息数据库应实现风险的识别、记录、提示、及隐患的排查、记录、整改及综合信息分析处理功能,实现实时更新,在线分层级跟踪管理,全过程追溯。应建立风险隐患追溯机制,实现每一起事故(事件)、每一个隐患(问题)都能精准找到对应的源头风险。

4结语

风险管控工作思路篇10

摘要:

《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颁布,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规范与标准。高校可以借鉴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结合辅导员的工作实际,对辅导员的行为风险进行系统梳理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参照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遵照“思想为先、调研为基、学习为本、实践为要、总结为重”的职业能力提升策略,着力增强辅导员的风险价值认同度,努力提升辅导员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决策和风险监控能力,从而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寻找着力点和突破口。

关键词:

风险管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路径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建设的依据和标准,为全面提升辅导员职业地位和职业公信力提供了重要保障。《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高校辅导员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和职业能力标准等进行了规范与要求。依据职业能力标准,如何快速提升辅导员自身的职业能力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因此,选取合适的视角,选择科学的方法,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载体和路径开展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风险管理理论为视角,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行为风险进行分析,并据此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升路径进行探讨,以期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提供借鉴。

一、风险管理理论与高校辅导员的行为风险

关于风险的定义,学术界讨论颇多,界定也不尽一致。美国学者威特雷认为,风险是关于不愿意发生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的客观体现。美国经济学家奈特指出,风险是可测的不确定性。美国教授威廉姆斯认为,风险是在给定情况下和特定时间内可能发生的结果间的差异。日本学者武井勋认为,风险是特定环境和特定期间内自然存在的导致经济损失的变化[1]。目前,国内经济学界认为,风险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统计学界认为,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决策理论界认为,风险是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差[2]。综合以上几种观点不难发现,风险本质上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因此,笔者认为风险是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偏差的损失不确定性。“风险管理”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所罗门•许布纳于1930年首次提出,是指风险管理者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方法,消除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所带来损失的管理过程。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以学科的形式发展起来,目前作为一门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新兴管理科学,已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基本程序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决策和风险监控四个环节,构成了风险管理周期循环的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运用感知、判断或归类的方式,系统、连续地认识所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是风险管理过程的起点,也是其他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风险评估是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上,定性或定量分析各类风险源对损失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分析各类风险源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的大小,从而筛选出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风险。风险决策是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达到减轻风险事件发生时的损失或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决策过程,此环节是整个风险管理过程的关键。风险监控是对决策方案的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客观评价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反馈信息,为未来风险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借鉴,此环节助推风险管理闭环良性循环的形成[3]。四个环节相互独立,存在着依次递进的逻辑关系。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在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过程中,预期的工作目标与实际的工作效果难免存在偏差,由偏差带来的损失也是不确定的。笔者将这一损失的不确定性定义为辅导员的行为风险。辅导员的工作实践存在风险,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是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从风险管理的视角研究辅导员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风险扫描

风险是与生存实践相伴随的普遍现象,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高校辅导员工作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特别是当今时代,教育环境日趋复杂,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日益多样,高校辅导员在教育、管理、服务学生过程中的风险更是不断凸显,涉及诸多方面。笔者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工作积累,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日常服务三个维度全面梳理了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中常见的风险类型。如表1所示。按照引发风险的载体不同,将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分为主体风险、客体风险、环境风险和媒介风险。按照风险产生的环境不同,将高校辅导员在学生事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分为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和制度机制风险。按照风险带来的损失不同,将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日常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分为责任风险、道德风险、信任风险和声誉风险[4]。

三、风险管理与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耦合性

通过对各类风险进行系统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风险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敏感性、危害性等典型特征。全面识别、精准评估、科学应对、系统监控日常工作中的各类行为风险,是高校辅导员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保障。作为高校辅导员顺利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备技能,风险管理能力归属于高校辅导员的“危机事件应对”职业功能范畴。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明确将“危机事件、突发事件应对与管控的相关知识”作为高校辅导员必备的职业知识予以界定,将“危机事件应对能力”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了强调。可见,风险管理是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有力抓手和可靠载体。此外,风险管理在国内外的企业管理中均有广泛的应用,但在高校学生工作的应用程度上却有所差异。在国外,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美国密执安大学为代表的多所高校便开始研究高校事务管理中的风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借鉴。在国内,风险管理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本世纪初,国内一些高校就提出了“高校学生工作风险管理”的概念,但只是针对一些风险事件,仍停留在应对实践层面,缺少深入的理论分析。而现实出现的风险事件,不断地挑战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可见,高校辅导员以风险管理为视角,不断拓展工作思路、不断提升职业能力也是进一步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客观要求。由上述分析来看,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探索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四、风险管理视角下的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策略

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风险类型多样,形态复杂,唯有创新运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不断提升风险管理的能力,才能有效规避风险,增强工作实效。参照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结合辅导员的工作实际,笔者提出了“思想为先、调研为基、学习为本、实践为要、总结为重”五位一体的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一)思想为先:强化风险管理价值认同

众所周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升辅导员风险管理能力的前提是辅导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在感情上充分认可风险管理的价值与意义。通过辅导员日常工作风险梳理,我们不难发现风险事件遍布育人全过程,涉及辅导员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长期保持危机感,充分认识辅导员行为存在的风险以及由此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端正风险态度,切实将风险意识融入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中,形成自觉认同的风险观念。辅导员不仅要对其工作中潜在的风险有清晰的认识,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切实将风险管理能力作为职业能力的核心进行培养,还要把握好学生工作的时代性以及学生思想的复杂性,注重风险管理文化的凝练与培育,积极确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工作思路,切实将风险管理入脑、入心。

(二)调研为基:不断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世界第一击剑手并不害怕世界第二击剑手,他害怕的是那些从未拿过剑的未知的对手。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也是一样,我们并不害怕已经知道的风险,担心的是未被识别出来的隐性风险。为了防范隐性风险,辅导员应该经常深入学生宿舍、深入学生班级,及时调查走访,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准确识别学生在思想观念上的风险。同时还要深入学生活动,密切关注学生行为特征,准确识别学生在行为方式上的风险。经常性开展学情调研,密切关注学生学习风气,准确识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风险。不定期组织意见反馈,密切关注自身的工作质量,全面认识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总之,辅导员在工作中一定要围绕教育、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经常性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摸清实况,了解实情,准确地把握工作中的各种显性风险和隐性风险,从而不断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三)学习为本:不断提升风险评估能力

风险识别后,接着要做的就是风险评估。即对风险的性质、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估算、测量。这一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过硬的理论知识、夯实的专业基础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作为支持和保障。因此,在不断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辅导员还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首先,辅导员要努力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衡量当代大学生思想风险的能力;其次,辅导员还要努力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危机评估的能力;再次,辅导员还应该努力学学生事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不断提升行为风险评估的能力。除此之外,辅导员还要努力学习风险评估的技术和方法,从而准确估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损失的大小,及时科学地提出风险应对策略。

(四)实践为要:不断提升风险决策能力

在风险管理中,具体的应对方法有很多。一般来说,主要有风险预防、风险保留、风险转移和损失抑制四大类。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实践中可以通过风险管理知识培训、行为规范教育、规章制度制定等多种途径进行风险预防。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既要严格管理,但又不能苛刻要求,对学生的小问题、小错误不能揪住不放,对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潮不能盲目否定。针对这一类问题,辅导员可以适当进行风险保留,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风险的聚集和扩散。在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同时,高校辅导员还要学会向学校和家庭寻求帮助,形成育人合力,恰当转移风险。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工作事无巨细,纷繁复杂,总会有些事情是不能控制的,风险总是存在的。因此,在抓好事前预防的同时,辅导员还要做好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置。一旦危机事件发生,辅导员就要沉着冷静,快速响应,及时处置,尽最大可能减少损失的程度和影响的范围。

(五)总结为重:不断提升风险监控能力

风险监控作为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风险管理方案能够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障。由于风险具有可变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风险可能衰退也可能增大。因此,辅导员在关注育人效果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育人方案的实施过程,对解决风险的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全程跟踪已识别风险的发展态势及风险残余情况,及时处置新的风险因素和新的风险事件。定期组织开展风险排查活动,不定期检查学生班级、学生干部对风险应对措施的执行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客观评估各项应对策略和措施是否适当,成效是否显著。经常总结反思,适当调整工作思路,更新决策方案,确保预期目标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范道津,陈伟珂.风险管理理论与工具[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2]刘钧.风险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3]武晶,贾洪雁.论我国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学术交流,2010,(6):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