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经验交流材料十篇

时间:2023-03-31 08:32:34

两学一做经验交流材料

两学一做经验交流材料篇1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我校党支部将坚持“规定动作到位,自选动作出彩”的原则,结合自身实际,安排部署具有明显特色的专题,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学校支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组织全体党员教师通抄通学、党规和系列讲话,在抄中学、在学中抄,使全体党员接受深刻的意识教育,真正理解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树牢自觉遵守、切实贯彻、坚决维护的规矩意识。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学校支委通过认真仔细的研究讨论,充分酝酿,依据校情制定了全面的学习计划,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原则,采用自学和集体学习的方法,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带着信念、带着感情、带着使命、带着问题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画起来,把党员教师先锋形象竖起来。为使每位党员学抄到位,学校支部统一印制并给每人配发了四种学习笔记本,即:学习笔记本、学习党纪党规笔记本、学习系列讲话笔记本、集体学习(党课)笔记本,要求每位党员教师在亲笔抄写的过程中,真正做到逐句逐字学习,学得细学得深学得透,真正将熟记于心,立足岗位,发挥作用,牢记自己党员身份,把握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真正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在党兴党,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

学校党支部注重开展以“____、师德表率、育人标兵、岗位奉献”为主题的各种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树典型,立党员标杆,凝聚正能量。如:首届 “三八红旗手”和“五四青年突击手”评选、“身边好人”榜的等。广大教师在____中跨跃,党员努力做到时时带头、事事带头、人人带头,支部努力做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科学发展,使形式多样的各种____活动成为全体党员满意的工程。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关键在“做”。为发挥学校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服务和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学校支部经过认真研究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挂点高中体艺班级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有效促进学校艺体特色发展上水平、上层次,健康发展长足进步。

负责挂点高中体艺班级党员领导干部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每月至少两次深入年级组和班级,了解和掌握高中体艺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了解高中体艺班级学生的学习和专业情况、家庭情况、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心理健康以及班风学风情况,配合班主任及时处理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特困生和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等特殊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个别辅导,及时把握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并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尽可能为学生排忧解难;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成才目标的设立和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人生规划。2015年高考,高中挂点党员领导干部带领全体高三教师克服起始年级生源较差的不利因素,仍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高考本科录取人数71人(其中二本60人,三本11人),其中艺体特长生68人。

两学一做经验交流材料篇2

关键词:

新课程实施已有几年了,应该说科学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确实给老师很大的自主权,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于是,众多新颖的教学设计出来了,教材不曾涉足的内容出来了……,令人眼花瞭乱,我也在困惑着,面对脑子里闪现出的各种设计思路,我该选择哪种设计进行教学呢?众所周知,探究活动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什么样的活动设计才是有效的呢?我认为必须做到两点:1、预设的探究目标是否合理,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实现;2、设计的活动能否让学生愿意学、学得有乐趣、有收获。下面从我教学中的一个案例,四上《加热与冷却》中液体、气体加热后体积的变化这一内容,比较一下两种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设计一(30分钟)

1、 提出问题:铜球的加热冷却后的体积有变化,水、空气冷热、冷却后会有

体积变化吗?生进行猜想。

2、 提供材料:小瓶(有瓶盖),毛细管、注射器、塑料瓶(有盖)、气球、线,

加热冷却的水缸,小组讨论,围绕水或空气中的一个,自主选择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希望出现不同的方案),交流汇报,完善方案。

3、 实验验证,观察水、空气加热、冷却后有体积变化的性质。

设计二(20分钟)

1、 提出问题:铜球的加热冷却后的体积有变化,液体、气体冷热后会有体积

变化吗?生进行猜想。

2、 提供部分实验器材、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每组一个不同实验)

液体:(1)观察酒精温度计加热、冷却后的现象;(2)水银温度计加热、冷却后的现象;(3)小瓶装满水(有瓶盖),插入毛细管,加热、冷却,观察毛细管内水柱的高度。

气体:(1)气球内吹三口气,加热、冷却,观察气球大小变化;(2)塑料瓶上套气球,加热、冷却,观察气球变化;(3)稍稍压扁塑料瓶,装盖子,加热、冷却,观察瓶子的变化。

(注:加热、冷却用热水和冷水),每个小实验同时进行,要求学生对现象进行分析。

3、 汇报交流:实验中各自的现象,分析现象。

一、 两种设计思路,预设目标能实现吗,目标定位合理吗?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定着

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求是准确和明确。

设计一把探究目标定位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上(设计、实验、观察、分析等),

力求体现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很显然,设计一采用了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根据材料及已有经验主动构建探究过程,去探索事物的规律。但事实上,学生对体积变化方面的经验很少,很难激活,大多数学生只能从开发材料入手,对材料的构建中获得经验,而且还得思考各种材料的作用,排除出对探究没用的材料,这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挑战,增加了探究的难度。就算选对了材料,也会涉及到很多操作方面的细节,需要通过交流、论证来完善方案,这将耗费很长的时间,30分钟很难完成整个过程。因此,这种设计不能满足探究式学习的条件:充足的时间做保证;相应的知识、方法技能作为基础。预设的目标难以实现。

设计二把探究目标定位在观察和分析上,通过动手实践,观察、分析,体验

液体、气体受热、冷却后体积变化。这种设计用操作提示让学生明白实验的方法,大大降低了实验操作的难度,力求体现学生的观察与分析,交流各自的实验现象,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0分钟内完成这一目标难度不大,但是总觉得对学生来说也容易了一点。

 反观两种设计,有一共同之处,将液体、气体加热和冷却的实验并列进行的,

没有前后之分。但的教材上的编排是先探究水的热胀冷缩,再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为什么这样安排呢?我也作了一个思考,水的体积变化比较小,必须要借助一些检测细微变化的器材(细玻璃管),为什么要用细玻璃管,学生还缺乏相应的经验,操作技能方面还有欠缺,故教材采用了指导性探究,随后出示了气体加热冷却后的体积变化,只有两种材料,塑料瓶、气球,由于材料简单,气体的体积变化幅度大,加上学生有了做水的热胀冷缩的实验的经验,这时放手让学生自主实验,学生完全有能力进行探究式学习,设计不同的办法进行探究。所以我认为还可以对设计二的探究目标还可以提高一点,让预设的目标不但要实现,而且要让目标更贴近学生的发展,从而使探究目标更有效。

二、 两种设计思路,学生能愿意学吗?能学好吗?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

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在活动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学。

教学目标只是一个指导方向,接下来就是安排学生怎么学的问题,学生愿意

两学一做经验交流材料篇3

经验交流材料不属于正式文件,也不是规范性公文,没有特别的规定,没有固定的格式,是应用文中限制最少的文种之一,完全应该写得活泼引人。但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吸引人、感动人、启发人的经验交流材料可谓凤毛麟角,图解政策、矫揉造作、空洞乏味的经验交流材料常常成为开无效会的“帮凶”。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写作经验交流材料的人凭“经验”、套格式,缺乏创新意识,往往把活材料写死了。写活经验交流材料,没有现成的模式,没有标准的套路,只有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探索。笔者长期从事公文写作,整理和审阅经验交流材料可谓家常便饭,现将自己的几点感受和想法写出来,以期抛砖引玉。

从“典型”的角度去寻找“经验”、发现“经验”。

既然是经验交流材料,就必然要有其先进性、典型性、代表性,可以供人学习,供人借鉴,催人奋进,以此为榜样努力追赶。因而,写作经验交流材料,首先必须抓住经验的可学之处、先进之处,挖掘它的典型意义。通常情况下,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不算典型,不具有典型意义的经验也不能算经验,更无需交流了。所以,很多人又把经验交流材料称作典型材料。那么,什么样的“经验”才是“典型”的,才具有交流价值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衡量。

1.思路要独特。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行动,思路决定效果。看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者一个人的工作是否有特色、有创新,经验是否值得总结、值得推广,不能仅仅看“好点子”、“好主意”,更应看其是否有好的工作思路。思路有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创造性。思路要能创造性地贯彻上级的大政方针和主要精神,是上级意图的延伸和深化,它充分体现大政方针的精神实质,但不是依葫芦画瓢,照本宣科,照搬照转,也不是简单图解和机械执行上级要求。好的思路应该是在全面贯彻中有独到见解,在认真执行中有探索创新。如果思路是上级要求的全面翻版,全盘复制,则毫无“典型”可言,更无“经验”可谈。当然,思路也不能背离上级要求,另搞一套,那样就成“反面典型”了。二是针对性。思路要能切实解决本地本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打开工作局面,改变被动或落后状况,开辟完成任务和实现奋斗目标的有效途径。不着边际、中听不中用的思路不可以作为“典型”。三是普遍性。思路不仅要有独到见解,有创新,有实用性,而且要有普遍意义,可以指导面上工作,是做好同类工作、化解同类难题的好对策、好办法。否则,个别化的思路,再好也没有在面上交流推广的必要。四是前瞻性。思路要有超前意识,能够应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各种挑战,确保实现预期目标。有远见的思路才是真正的出路,才是含“经”量高的经验。

两学一做经验交流材料篇4

【关键词】做中学 探索 发现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8-0164-03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实施“做中学”理论的意义

“做中学”就是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进行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提供的学习材料是一系列的问题,学习者的任务是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学会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在做中学教学模式中,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做实验、学科学、增见识。也就是说,让幼儿放开束缚,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使之自主、积极地参与到科学实验活动中,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成长打下必要的基础。

2.“做中学”的基本原则

第一,面向每一个儿童,尊重儿童间的差异。每一个孩子都应平等地受到良好的科学教育,教师应鼓励每一个孩子根据自己的情趣、愿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去学习。

第二,为儿童终身的学习,更为儿童学会生活奠定基础。孩子们拥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其探究热情不亚于科学家,我们要给予精心呵护和大力培植,使它们得以保持和发展。还要鼓励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责任心,善于与人合作;有进取心,乐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孩子们的科学文化素养,为他们未来能适应社会,幸福地生活打好基础。

第三,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发现过程。“做中学”的核心是让孩子们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发展孩子们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为孩子们提供具有多种教育价值的内容;引导孩子们观察和发现问题,鼓励他们尝试动手解决问题;为孩子们的探索发现铺路搭桥,使他们亲历发现过程;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发展他们的交往和表达能力。

“做中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教学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和游戏一样深受幼儿的喜爱,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又是必不可少的,让幼儿在玩中做、做中玩。幼儿阶段是想象力最为丰富、探索欲最强的阶段,幼儿园教育中以游戏为中心开展的探索性活动,让幼儿进行科学探索过程的体验,有利于幼儿养成好奇探索、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研究目的

“做中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教育模式,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幼儿园探索性主题活动也不再是完全由专家和教师预先计划,而是一个由教师预设、幼儿生成性相结合的,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做中学”理论渗透于幼儿园主题型活动中,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探索、研究、学习,幼儿的经验得到了重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得到了尊重,幼儿的探索欲得到了满足。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在“做中学”中激发幼儿探究兴趣的方法、“做中学”幼教过程中的指导(互动策略)、“做中

学”对幼儿记录指导理论,有机地和幼儿园探索性活动相结合,能让幼儿在观察、提问、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究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探究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另外,通过课题研究,能加快教师专业素质的成长,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并能对幼儿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的改革发挥作用。

二 研究方法与过程

1.被试的选择与分配

在我园5~6岁两个年龄阶段的幼儿中,随机抽取20名6岁幼儿、20名5岁幼儿,共计40名被试。

2.确定组织类型

采用自然观察法、等组实验法。

3.自变量的操纵

第一,确定实验因子。设计实验因子为“做中学理论渗透于幼儿园探索性活动”的系列试验活动。组织4名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参与实验,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知道自己在实验中的角色,并设计10个主题活动作为本实验的内容。

第二,编制具体内容。(1)游戏。探索性、学习性区角活动:玩磁铁、和水宝宝做游戏、小汽车谁最快。(2)学习。科学实验的学习活动:乌鸦喝水、变色的娃娃、我们的小手、给鱼缸换水。

4.自然实验

第一,被试的选择与分配。在我园5~6岁两个年龄阶段的幼儿中,随机抽取70名6岁幼儿、70名5岁幼儿,共计140名被试。

第二,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具体见表2。

第三,确定组织类型:采用等组实验法。

第四,实验程序。(1)在实验班实施“做中学理论渗透于幼儿园探索性活动”系列主题活动,进行现场实验研究。利用每周一个下午的时间轮流进行一次教育活动,每次20~30分钟。实验前召开家长会,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班除了进行有关做中学理论的主题活动外,其他一切活动与对照班一致。实验半年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后测。(2)个案跟踪观察。教师提供活动环境,投放各种活动材料,对幼儿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进行检测,根据幼儿在检测中的行为表现分别选出能力强、中、弱各两名幼儿进行个案跟踪调查。观察时间为12周,观察幼儿在游戏、学习中的能力表现,每周观察一次,每次15分钟,教师做详细记录。(3)评分与统计。本实验研究采用三等级评分方法,能力强5分,能力中等3分,能力弱1分。对实验结果的处理采用Z检验,将前测成绩、后测成绩填入表格内,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做定量分析,并根据个案观察资料进行定性分析。

三 实验结果

1.实施“做中学”理论在游戏活动中对大班幼儿能力发展的影响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验前对两组幼儿在三种游戏中进行前测,结果各项检验均为呈现显著差异,说明两组幼儿在实验前具有同质性。经过一年的培养,对两组幼儿进行后测,结果显示,幼儿的探索兴趣、记录方法和表达交流的能力结果呈显著性差异(p

2.实施“做中学”理论在学习活动中对大班幼儿能力发展的影响

活动研究采用幼儿园的几种主要学习活动:观察提问、记录方法、表达交流三方面,对大班幼儿进行培养实验。

从表3中可以看出,经过一年培养后,幼儿的各项结果显示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探索兴趣、操作活动和表达表现均呈现显著性差异。说明“做中学”理论的渗入能有效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四 讨论分析

1.鼓励幼儿大胆质疑,引发探究兴趣

在“做中学”中,提出疑问正是活动展开的开始,有了疑问才有了学习探究的兴趣,才产生了想要寻求答案的愿望。幼儿生性好疑、好问,并对物质世界充满了好奇,“为什么天上会出现彩虹?”“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在以往,这些问题总会被一笑置之。但在“做中学”的探索性活动中,我们允许并鼓励孩子们问,并为孩子们创设了发挥想象、自主探索学习的安全心理环境。如:当孩子们问“花儿为什么生长在土里,它也能生长在沙里、石头里吗?”教师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只是引导孩子们去做实验,并协助孩子们准备材料,引发了幼儿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

2.提供适宜的材料,提高幼儿探索性活动的有效度

“做中学”活动强调从幼儿的经验出发,进行主动的探究活动。但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取向都不尽相同,对于同一个问题、同一现象的经验准备都不同,在幼儿探索性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及时创设环境,提供相关材料。材料的设置意义不仅因为它直接影响幼儿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更是因为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让每个幼儿的科学能力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有效发展。

例如:在“水宝宝真好玩”活动中,先后两次的活动情况不同,关键就是材料投放的时机不同。第一次活动,教师事先把勺子、杯子、筐子、塑料袋都摆放出来,当教师请幼儿利用原本生活经验思考:你有什么办法把水从这个盆里运到那个盆里?孩子们已把自己的想法甩到一边,小眼睛一边看着旁边的材料一边讲述着,其实这时孩子所表述的想法并不是体现自己真实的想法,而是受了材料的影响进行的一次无思考、无经验的猜测活动,可想而知,下面的实验活动就失去了悬念和新奇,幼儿实验后的成功感、经验值不强。第二次老师吸取了教训,隐藏了材料,幼儿凭借自身的经验,说出了真实的想法:大家一起搬过去、用喝水的杯子舀一舀、用手抓一抓,当教师把所有的材料呈现出来时,幼儿表现得很惊喜,尝试的愿望非常强烈,这就是材料投放的时间不同带来的不同效果。

3.引导幼儿记录实验过程,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记录作为一种对现象观察、记忆、记载和回放的过程,是保持学习连续性的最好工具,是记忆思维过程的最好方法,也是“做中学”科学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法国科学家曾说:“为每个孩子准备一本实验记录本,并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记录活动过程。”因此,我们应要求幼儿在“做中学”活动中随时记录自己的猜想、发现和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在幼儿动手之前,别把答案告诉他们,也别在幼儿操作过程中左右幼儿的思想,而是放手让孩子大胆去实验,鼓励幼儿把看到的都画下来或记录下来。通过记录,幼儿可以尝试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尝试分析出现不同实验结果的原因,幼儿思维的抽象能力和概括水平会因此获得不断发展。

例如:在探索性活动“好玩的磁铁”中,引导幼儿用绘画或者做记号的方式,记录自己实验过程,有的幼儿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能够被吸的物品;有的幼儿用打钩或画圈的方法记录,教师将幼儿的方法汇总记录下来。实验结束后,教师和孩子们共同记录实验结果。在整个活动中,巧妙地把个人记录有效地加以整合。

4.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在探索性活动中的发现和想法

当幼儿通过实验操作有了发现后,无论他们的探究结果与设想是否一致,我们都应尽可能地为幼儿间的经验交流创造条件,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大家面前汇报自己的实验过程,发表自己的意见,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功感。“做中学”活动强调让幼儿通过深入讨论、交流协调获得正确认知,尊重事实,用事实说明问题等。在探索性区角活动后,集体的交流协调就是让幼儿相互听取他人的意见。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各抒己见,相互协调,最终获取基本正确一致的认知。例如:你刚才是怎样玩的?有什么发现?等开放性问题,幼儿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积极引导幼儿各抒己见,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轻松民主的交流氛围。

5.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教师有时恰恰缺乏相应的水平和能力,对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不能解答,有时还夹杂着自以为懂的主观态度,无法正确引导幼儿。而“做中学”的过程,培养了我们的科学素养、科学态度和方法,增强了自我提高、完善的要求,正视了教学过程中的客观事实,克服了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主观性。我们还认识到,科学的素养和态度,还包括在教学过程的客观现象中,既不能不懂装懂,也不能回避问题或以一面掩盖另一面,必须公正地看待事物“结果”的两面。也就是说,教师是与孩子共同探索讨论的伙伴,从观察到理解孩子的想法与做法,从而真正认识到幼儿的聪明、能干和潜能。

“做中学”教育理论与幼儿园探索性活动是相辅相成、一脉相通的。在探索性活动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小科学家,会提问、会实验、会记录。教师也学会“易地而处,易位而思”,为幼儿创设可供选择的有价值的材料,让孩子充分自主地去选择、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得,才能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获得和掌握各种知识经验,真正体现每个幼儿的能力和价值,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韦钰.对“做中学”科学教育的期望[J].内蒙古教育,2009(5)

[2]乌蓓华、黎加厚.从杜威的教学思想到研究型课程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3(1)

两学一做经验交流材料篇5

一、培养学生准备材料的习惯

材料的准备是保障科学实验的关键。可现实情况是:教师课前布置需要准备的材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记不住,没把准备材料的事放在心上,其家长也不支持……针对这一情况,我采取了如下措施:根据教材分层次列出需要准备的材料清单,张贴在教室里,由科代表适时提醒大家当天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有些材料的准备也需要分好工,师生共同承担。如教《观察高锰酸钾和砂糖的溶解》这一课,学生可准备玻璃杯或一次性塑料杯、筷子、砂糖等,实验需用的高锰酸钾则由教师准备。同时,做好实验材料的准备,还可以通过家访,或与家长电话联系,或向家长通报学生在科技活动中获奖的情况等等,争取家长支持孩子把准备好的材料带进实验室。为确保每个学生课前做到材料准备齐全,我采取了等级评价制:先自查、评出等次;实验小组成员根据自评情况开展互查,评出等次;全班相互交流,由各小组长在全班交流小组评定的情况,在各小组无异议的情况下,按各小组得到的优、良、中、差的数量,依次排出优、良、中、差的小组,并将排出的结果在班上张贴公布;表扬优秀团队、优秀个人。这样坚持训练,学生就会养成按需如数准备好研究材料的习惯,为实验、学习探究提供了保证。

二、培养学生细致的实验观察习惯

实验观察是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途经。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探究科学、实验观察过程中没有头绪,走马观花,效果不好。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我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实验观察的方法,鼓励学生有序观察、仔细观察、全面观察、重点观察,着力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教《蜗牛》这一课,为了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对蜗牛的感性知识,我采取学生自备和教师准备相结合的方法,使每个实验小组都有可供观察的蜗牛。观察前,我没对学生作任务提示,鼓励他们自己去细致有序地观察,看谁发现的秘密多。学生怀着求知探秘的欲望,兴奋而仔细地观察:有的把蜗牛放在一次性塑料杯里,有的把蜗牛放在玻璃板上或桌面上,有的用手去触摸蜗牛的触角,有的看它的嘴巴在哪里,有的观察蜗牛怎样爬行……在交流观察中发现秘密时,有的说“蜗牛背着一个螺旋式的硬壳”;有的说“它的触角一触到东西就缩了,并向另外的方向爬行,它是用硬壳下面那块肉蠕动爬行的,爬过的地方留有痕迹”;有的说“蜗牛的嘴巴长在两对触角的下面,吃菜叶时是用嘴巴里半圆形的牙齿咬的,吃得很快”。通过细致观察,学生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这时,我引导他们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加工整理,加以描述。最后,学生了解到蜗牛的外部特征、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习惯

两学一做经验交流材料篇6

关键词:科学课堂;教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157-01

下面就结合自己课堂教学的亲身经历略谈几点:

一、教学中容易出现乱的环节

(一)发现实验材料时。平日里司空见惯的材料,当它出现在课堂上,在学生的眼中都变成了稀奇的。比如:我上《食物的营养》一课时,孩子来到了实验室,看到酒精灯、火柴、各种食物等材料,一下兴奋的动起手来,有的在点酒精灯,有的在玩镊子,还有的竟然在尝食物,大声嚷嚷丝毫没有在意老师的停下来的要求。孩子天生好动对于眼前的材料不可能熟视无睹,都会忍不住玩起来。

(二)提出问题时

教师所提问题过于开放时,学生喜欢漫无边际的提问,如老师提问:“关于食盐你想研究什么?”学生回答“食盐为什么会在水里溶解?”“海里为什么有盐?”“为什么会有井盐?”等等,这类提问太多太广,能占用课堂教学大半的时间,而且不易研究,答案要么过于肤浅,要么超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一部分学生因为等待太久失去兴趣,叽叽喳喳的说小话起来,课堂失去了秩序。

(三)活动刚开始时。教师在准备让学生开始活动时,刚说“接下来就请大家……”往往话音未落学生们就已经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了。如在《流动的空气》教学中,我问:想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看到教室里的空气是怎样流动的?学生很快回答“用香!”我说:“那就用你们的香来研究吧!看看到底……(教室里的空气是怎样流的?……)后面的话已经淹没在了学生的声音中,大家沉浸在了玩香中了。

(四)实验探究时。在做实验中,经常有学生来告状“某某不让我动手!”“某某不参加我们的实验在自己玩。”……小组内会为了抢用实验材料发生矛盾,有的没有亲自动手操作心存不满,有的对实验失去了兴趣干自己的事,甚至恶意捣乱,对老师组织的活动不闻不问。看上去学生活动很热闹,实际上却是浮躁的,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自主变成了自流”,有效性大大降低。

(五)交流研讨时。在组织学生们进行交流研讨时,会出现一些是刚好相反的容易误导其他学生思维的“意外发现”,或是与众不同的独特看法。例如在《观察一杯水》教学中,在全班汇报交流时,有同学说:“我认为水是有味道的!”另一位同学站起来说“你说这水味是甜的还是咸的?”就像在热油锅里滴了一滴水,教室一下子沸腾了起来,有的说水就是甜的,有的说错了,有的随声附和,有的激烈讨论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二、对处理课堂“乱”的建议

(一)处理“材料因素”引发的乱

1.呈现材料要有次序。合理呈现材教学中学生的实验材料,教师要根据学生活动的进展呈现给学生所需的材料,暂时用不到的不要发给学生,以避免材料对学生的干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调控材料的数量。材料是人手一份、两人一份还是四人小组一份,根据实验要求不同的材料不同对待,一般情况下,简单的、需要每个学生都动手的准备材料人手一份,如果需要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实验的可以两人或四人小组一份。尽量给每个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满足学生的需要,避免小组内为了抢用实验材料发生的矛盾。

(二)处理“探究因素”引发的乱

1.规范探究的问题我们应该追求“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效果,探究的问题不宜过于开放,入口要小,但挖得要深。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经验水平,提问要精、针对目标。在一个主题下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卷入,有所迸发,有所碰撞,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2.明确探究目的。要让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在动手探究前一定要有个明确的目的及如何操作的步骤,如果学生对于要干什么不清楚,就容易流于形式,而无法展开真正的探究活动。

(三)处理“交流因素”引发的乱

1.允许自由发言。汇报交流中,当孩子听到相同或不同观点的时候,急于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如果当时教师没有叫到他发言,那种急于表达的冲动常常让他们不顾一切,大声叫嚷,这是孩子的天性,所以,这时候,教师不妨让他们自由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再静下来在全班交流,相信孩子很快就会达成共识。

2.尊重学生发言。在课堂中要肯定、赞扬那些善于倾听的同学,引导大家尊重他人,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将别人的想法与自己的想法相对照,汲取长处,激发思考,而自己发言要找准适当的机会,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的意见冲突。经常在汇报时进行这样的教育,听完再说就会成为孩子交流时的习惯。

(四)解决“教师因素”引发的乱

1.课前精心备课。教师作为合作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课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点,根据具体情况和学生个性,让学生和教师共同收集信息改编教材,或者根据学生情况在课前布置具有针对性的活动性实践性作业,这样,课堂学习才能有的放矢。

两学一做经验交流材料篇7

一、提高学生实验兴趣

科学的实验本身具有生动、新奇、鲜明的特征,小学生们对“动手做”的实验都很感兴趣,这种兴趣往往成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直接动力,甚至会从中留下终身难忘的经历,激发他们潜在的勤奋和探究科学问题的毅力。因此,实验在科学课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搞好科学课实验教学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从实验中获得知识

科学的实验具有探究性,它能使学生在提取生活事实的基础上,对照已建立的原有概念,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通过独立操作工具或仪器,进行探究性的验证,自主发现知识的生成过程;实验具有重复性,它能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的反复,使知识有序再现,供学生反复观察、思考;实验具有趣味性,它能使学生怀着对自己提出的假设是否成立强烈兴趣,在验证实验中发现需要的证据;实验具有实践性,它能让学生直接接触到有关知识客体的真实、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实验既能够对观察现象进行全过程的定性研究,还能够通过测量数据、计算数值关系,进行定量研究。这些特点,能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实验手段研究问题的途径,从实验事实和获得的证据出发,形成科学概念,进而上升为科学规律,编织起科学知识的网络。这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所不及的。

三、指导学生整个实验过程 扶放结合有的放矢

很多时候,为求实验顺利有效的进行,我们便会拟订很多的条条框框来限定规则,如在实验操作前给学生制定这样那样的实验分工:操作员干什么,发令员干什么,计时员干什么,记录员干什么,这样的实验操作安排的确能指导学生有序快速的完成验证过程,但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动手并无动脑,他们根本不用去思考我怎样能更好的操作。也就是说,这种顺利和有效完全降低了学生的独立性。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该做的是扶放结合,着重为学生搭好实验活动的脚手架。

(一)立体分组,合作互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场学习方式的革命,它的特质是从个人学习转向群体互助,追求合作互惠的学习效果。但该怎么分,有多种做法,有同质同组,有异质同组。但不管怎么分,有一段文献供大家参考,我觉得很有道理。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认为:组员之间只能差一个等级,如果差异在两个等级以上,就会导致“鸡同鸭讲”。教学中,我们也时时发现,以优秀生为中心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传统课堂“老师讲,学生听”的微型复制,是“优秀生讲,学困生听,中等生附和”。这种现象其实也就反证了科尔伯格理论的正确性。小组成员间的差异梯度突破了两个等级,异变为“优秀生带学困生”或“学困生补课小组”,其本质上不是合作学习。今日大溪小学的科学课堂上的分组就很科学,体现了差异教学,既有学困生同质基础组,也有异质生协同引领组,还有优秀生同质提升组,这对今后我们如何分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很有启示。

(二)指导学生进行制订实验研究计划

《科学课程标准》在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中指出: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内容作出书面计划。制订计划就是“事先想”,“想好了再做”。有了问题,我们就得思考一下具体做哪些工作呢?如进一步明确问题、准备材料、明确方法步骤等。为使探究活动更具目的性、计划性,我们把“事先想”的内容记录下来,想好了才能做。

必须要让学生明白制订计划的重要性,每次实验都要让学生经历“事先想,想好了再做”的步骤。有了计划,实验的开展才有章可循,实验的效率才会提高,才能少走弯路,向着有效的学习目标迈近。

(三)引导学生在实验活动前猜想和假设

当要研究的问题提出以后,我们一般会让学生猜想和假设,力图让学生经历并感受像科学家发现真理时的思维过程。在这里,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让他们的思维从零乱变得有序,指向变得更加明确,促使他们自身更关注实验的过程。

(四)控制实验材料 明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验证

在学生探究活动的时候,教师往往有活动的提示。我认为有的活动要求,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讨论中提出,当真的需要我们提出的时候,我们必须在学生活动之前交代清楚,在提供学生实验材料之前先交代活动的要求,材料还在教师手中时,你说话学生会听,因为他们还想拿你的材料,还不能自己去摆弄材料,但是如果你没有把事情交代清楚就把材料给学生,然后想起来还有要求需要补充的话,学生一般是不会听你的了。所以对于活动提示,教师一定在材料提供之前说明清楚,但是不能太多,最好不超过三条,清清楚楚的交代,否则学生记不住也做不好。时机一定要适切。

(五)引导分析现象和数据 讨论和交流提炼结论

两学一做经验交流材料篇8

摘 要:科学课堂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会比较“乱”, 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反思自我,善于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及给予学生广阔的发展空间,能灵活地因势利导,就会在“乱”中取胜,使我们的科学课堂将“乱”变成“活”、“智”、“静”、“美”。

关键词:科学课堂 乱 变成 活 智 静 美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并且,科学课的学习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所以,课改后科学课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许多课的教学内容都增加了学生的实验内容。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大量的实验材料、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不同形式的小组合作、学生讨论、交流等,这些都使科学课变得丰富起来。再加上平时的语文、数学课上学生很少有动手活动的时间和机会,所以,在科学课上,面对大量的材料、面对一个个诱人的活动,学生有时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这就会让人觉得科学课堂上纪律不好,太“乱”。

那如何把这种“乱”进行转化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将课堂中的“乱”变成“活”。

1、做好课前充分的准备。

教师备好课,选择好适合本班学生和教材特点的教学方法。科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采的,课前准备好有结构的材料,并且让材料充足而实用是课堂有效的关键。例如,教学《溶解》一课,教师课前要准备好充足的材料,如食盐、小棒、热水、冷水、冰糖、沙子、面粉、白糖、土块、烧杯、高猛酸钾等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物”可玩,同时能够被这些丰富的材料吸引着去探究、研讨,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乱”。这样,科学课堂的“乱”在大量的实验材料面前就变成了“活”。

2、改进教学,让科学课堂“活”而不“乱”。

教师可以采取丰富多采的教学形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去教学,让科学课堂活而不乱。

例如,教学《声音的产生》,如果仅仅用教材里的方法------音叉和军鼓来验证声音的产生,我认为课堂纪律一定会显得很好,不会有乱的感觉,但事实证明,仅用一两种器材来说明一个道理,得出的结论未免过于牵强。所以,我在教学时,就选择了灵活的教学方法,巧用了许多音乐的器材,让学生去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如音叉、沙锤、碰钟、三角铁、军鼓、锣、吉他等器材。

教学时,我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有的小组利用音叉做实验,有的小组用沙锤,有的小组用碰钟,有的小组用军鼓,并在军鼓上放了几粒黄豆,有的用三角铁,有的用锣,还有的小组弹起了吉他等。通过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学生各自利用手中的材料进行研究,整个课堂探究的气氛浓厚,但活而不乱。

二、将课堂中的“乱”变成“智”。

科学课堂需要智慧的课堂,而材料的展现是否恰到好处,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它能使课堂中的“乱”变成“智”。

科学课堂乱的原因有很多时候是因为课堂上的材料太多。所以,材料的展现要有层次性。

一节课中教师往往要给学生呈现许多材料。为了让学生的探究更深入,使学生能够一步步地进行探究和研讨,同时,避免材料多,造成学生乱的现象。那么,实验材料的呈现应该有层次性。例如学习《空气在哪里》,教学中要涉及几个层次的探究活动。如先让学生找到周围的空气,认识空气的性质。这时,教师可用信封装上塑料袋、气球、扇子、注射器、吸管等材料,让学生通过用塑料袋装空气,用嘴吹气球、用扇子 风,用注射器往水中打气或者用吸管往水中吹等方法,认识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再让学生探究空气占据空间。这时用到纸团、烧杯、抹布、水槽、水等。最后,再让学生研究空气可以流动,这时,教师再发所需要的材料。如果将所有的材料一同交给学生,学生面对一大堆的材料,不知从何处探究,课堂上便会真正地“乱”起来。所以,教师分层次地将实验材料展现给学生,学生既探究出了知识,又会使课堂实验时的“乱”变成了“智”。我在教学时,采用分层次地给学生呈现材料,实验效果非常好。

三、将课堂中的“乱”变成“静”。

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各小组同学要交流自己的发现。交流是集思广益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获得科学结论的重要途径。但我发现这时候,往往会有如下现象:一些同学继续摆弄手中的器材,对别人的发言不理不睬,还有的同学忙着和自己小组的同学交流,还有的同学不停地打断别人的发言等。总之会经常看到发言学生的声音被淹没于七嘴八舌之中,结果大家都各说各的,一无所获。这样的交流其实是没有效果的。同时,我认为,这时候确实有点“乱”了。作为教师,我们要及时对课堂进行调控。因为,这时我们需要安静的课堂,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要在安静的环境中进一步消化,并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所以,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一些必要的补充。学习别人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教师要巧用自己的智慧,将课堂中的“乱”变成“静”。

四、让学生在“乱”中学到知识,在“乱”中获得“美”。

课堂中的“乱”有时并不是真正的“乱”,而是学生真正的探究学习,而这种“乱”就是一种美。例如学习《做一块卵石》一课,学生在做模拟卵石形成的实验。因为要用碎砖块模拟自然界中的石块由于水的冲刷、相互碰撞、摩擦最后变成“卵石”的过程,于是课堂上有的同学用锤子将砖块敲碎,有的同学用两块碎砖块相互磨擦,有的同学拿着砖块在地上磨来磨去,有的同学将碎砖块放入盛水的瓶中盖上盖子,并使劲地摇晃,一会儿又拿出来观察,其间,我们还不时会听到学生的尖叫声。教室里乱了。但我认为,在同学们有序的探究活动中,这种“乱”已变成了真正的“美”。

两学一做经验交流材料篇9

一、选择有效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数学地思考

当学生面对现实生活材料时,往往习惯于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思考。如果学习材料选择不当,学生容易纠缠于生活经验思考,而影响数学思考目标的达成。

如《搭配》一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能力,以下两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因为材料选择不同,教学效果也完全不同。

教师A:

先呈现两件上衣(黄色风衣、红色毛衣)、三件下装(咖啡色裤子、红色裙子、蓝色牛仔裤)

师:每次选一件上衣、一件下装,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学生活动。

生1:有六种不同的穿法。

教师请他在投影仪上展示搭配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思考:用每件上衣分别搭配三件下装。

生2:我认为只有五种。

教师愣了一下,请他说想法。

生2:我认为上身穿风衣,下装穿裙子这样搭配不合理。因为风衣是冬天穿的,裙子是夏天穿的。

师(无奈地):这样穿的可能性有吗?

生2:这们穿在一起要被人笑话的。

这时又有学生举手。

生3:老师,只有四种。(教师呆住了)我认为上身穿红毛衣,下装穿咖啡色裤子,这样的颜色搭配也是不对的。我妈妈是卖服装的,我妈妈说过颜色这样搭配是卖不出去的。

……

教师B:

1.尝试猜想

师:现在我们挑选出了6位小志愿者,为们他准备了2种颜色的上衣和3种颜色的裤子。(课件出示主题图:上衣红、黄颜色的2件,裤子蓝、绿、黑颜色的3条。)要使每人穿得不一样,能做到吗?请你猜一猜。

(学生有的猜做不到,有的说能做到。)

2.思考讨论

师:要知道能不能使每人穿得不一样,关键要知道什么?

生:用不同的上衣和不同的裤子搭配,可以配成几种?

师:你一下子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真厉害!用上衣和裤子搭配,到底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请大家用简便的方法把各种穿法快速记录下来。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3.展示汇报

生1:我是画图的,一件红色上衣可以搭配橙色、蓝色、绿色的裤子,一件黄色上衣也可以搭配橙色、蓝色、绿色的裤子,共有6种不同穿法。

生2:我是连线表示的,从上衣出发,因为1件上衣可以搭配3条裤子,2件就可搭配6条裤子。

生3:还可以编号记录。

……

本案例中,教师A原本以为这里应该有6种搭配方法,但是学生却从生活实际的搭配出发,对问题做出了解释。正是因为学习材料选择不当,学生一直在生活经验中纠缠,影响了“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上升到数学思考的过程,使得堂课失去了数学课该有的“数学味”。而教师B选择了这样的学习材料:红、黄上衣和橙、绿、蓝裤子。她摒弃了素材的非本质属性,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不同颜色的搭配上,而不会考虑衣服的式样等无关因素。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有序思考来解决了问题,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增强了数学思考的含量。因此,我们必须合理选择生活化材料,引导学生经历从生活经验逐步上升到数学思考,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的意识,使数学课堂凸显“数学味”。

二、在交流互动中,引导学生说好数学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一般说来,数学语言是按照以下方向对自然语言进行不断改进的:(1)以符号的方式不断简化自然语言;(2)以符号与逻辑不断克服自然语言中含糊不清的地方,使语言更清晰、准确;(3)以数学模型的方式不断地扩充自然语言的表达范围。这显然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将表达向更简洁、更科学、更符号化的方向发展,即向符号语言与图式语言靠拢,而不是停留在繁琐的描述或浅层的心理感受上。

例如:找规律填数:1,4,7,,13,,19,……,,……

两学一做经验交流材料篇10

实验材料入库之后,整个材料间焕然一新,各项课堂中的实验活动也能有效开展,上课更加得心应手。学校的有些实验材料准备的量比较多,因为使用的频率高也容易损坏,比如试管、烧杯等玻璃器皿;而有些实验材料针对性很强,如显微镜只在六年级才会用到,平时基本上都处于闲置状态。而另一方面,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很高,却受限于没有合适的工具,找不到合理的获得渠道。如果能够提高这些实验材料的使用率,无疑会促进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也会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水平。基于这样考虑,笔者推出了实验材料申领制度,让每一位有需要的学生都能够及时地领取实验材料,完成他们的探究活动。在申领的时候有这样几个原则需要把握:有明确的实验目标,不能无目的地借实验器材瞎玩、乱玩;先还后借,对实验材料的去向有登记,保证材料的完备;借期不超过半个月,确保其他学生也能借到需要的材料,同时也可以督促学生尽快地完成自己的实验;如损坏则购买相同型号赔偿,鼓励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实验材料。基于这样的出借制度,笔者又设计了相应的实验材料申领单。学生可以在填写实验材料申领单之后提交给科学课代表,然后在每周二下午的实践活动时间进行统一领取和回收。

二、取之于“生”有序使用

1.需求搜集资源

在学生充分享受学校实验材料出借所带来的快乐时,也要根据需要向学生征集一些实验材料。比如春天来了,校园要开展绿色生态乐园的活动,需要一些种子。如果大批量购买一下子用不了这么多,而且会造成种类单一,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各种植物。于是开展了“大梦想小种子校园征集”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梦想写下来,选择一个属于自己的“种子物语”,制作成可爱的便签和自己的种子一起交到材料室。随着种子的播种,自己的梦想也跟着一点点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和植物有关的养护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热爱科学、追逐梦想的情感。而在上溶解单元和沉浮单元时,因为对食盐和糖的需求很大,同时各种物体的沉浮状态也不相同,因此在课堂上向学生征集信息。学生带来的实验材料不仅满足了课堂的需要,而且各种材料也丰富了学生对物体沉浮的认识,让他们积累了更多的科学经验,帮助其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

2.合理归类自助取用

学生的材料包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资源搜集渠道。实验材料包中以价格较低廉、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不具有长期使用价值的材料为主,所以是比较理想和方便的一次性实验材料。如果在开学初就全部下发给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有些学生忘记带、有些学生在需要用之前就丢失了的局面。所以在学期初对材料包进行了重新整合与优化。以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的材料包为例。其中对各类材料进行分类包装的小塑料袋,搜集起来既可以用在冷热水的沉浮实验中,也可以用来装种子、捕捉空气等;橡皮泥既可以用来做小船,也可以进行组合用来做“沉的物体会受到浮力吗”这个实验,还可以用来做密封材料;滑轮因为组装之后很难再穿过绳子,用在这一课不太理想,改为六年级的备用材料,这一课用实验室的钩码代替,效果很好,也方便在水中固定;有些材料可以四人小组合用,如果有材料损坏可以及时替换,也可以利用多余的材料进行二次实验;有些材料不够,可以几位同学拼在一起使用,让实验效果更加明显。重新组合过的材料,让学生的实验探究变得更加有效。

三、搭建活动平台有趣使用

实验材料是为学生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服务的。如果在整理之后就束之高阁那就违背了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强调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基于这样的理念,笔者在课堂之外为学生们创造了同样丰富的科学探究内容。其中,既有学生突然闪现思维火花的短时探究,也有需要耐心的主题式长时探究。

1.奇思妙想动脑玩科学

学生通过科学课堂的学习,对生活中与科学有关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些是与季节更替有关的,有些是看书看报时得来的灵感,这些思维的火花如果进行适当的引导,就会成为火种,点燃他们进一步探究科学的欲望。小雪花大学问冬天的第一场雪让学生对水结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伴随着同学们的欢呼声,却给大家的出行带来了大问题,好多同学放学回到家都特别迟。原来,很多汽车因为下雪地面结冰而打滑,发生了不少交通事故,造成了线路拥挤。那么,在遇到道路结冰的情况下,交警部门是如何除冰,保障大家的出行安全的呢?钱塘科技组的同学们和科技杨老师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杨老师准备了两份冰块。让同学们在一份冰块中加入足量的食盐,另外一份不加食盐。然后,分别将装有自来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冰块中。接着,各拿一个碗盖住,上下摇晃。倒数二十下,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加了盐的冰块中的水已经结成了冰,而未加盐的冰块中的水还是液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冰盐融化的过程中不断从外界吸热。起初,冰吸热在0摄氏度下融化,融化水在冰表面形成一层水膜;接着,盐溶解于水,变成盐水膜,由于溶解要吸收溶解热,造成盐水膜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从而让塑料袋里的水迅速结成了冰。除了可以用盐来除冰,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还想出了很多雪天出行的好方法。比如适当慢一点,对挡风玻璃进行除雾,刹车不要太急,在道路上铺上草垫增加摩擦力,特别恶劣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给汽车轮胎绑上防滑链,等等。书包减负“神器”出炉!“看到青年时报给书包减负的报道,我们想,是不是可以把我们的科技社团的制作加工一下,变成书包超重报警器,也能帮助减轻书包的重量!”学生通过一则新闻报道,想到前段时间学习过的和电路有关的科学知识,突发奇想。说做就做,大家从科学工具袋和学校的实验器材室里挑了一些东西——3根导线、1个灯泡或1个报警器、1节电池、1个弹簧、1个注射器或管状容器、1根用来捆绑的绳子、1个挂钩、1段铁丝。大家找齐了材料聚集在科学教室,吭哧吭哧地捣鼓起来。经过几天的“奋战”,一个书包减负“神器”诞生啦!还引来了青年时报牛通社和杭州市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

2.主题活动动手学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