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28 04:52:19

尊师重道作文

尊师重道作文篇1

老师是我们人生道路中的明灯,有人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而我却认为老师是一根粉笔,为我们写出绚丽多彩的人生,自己却默默无闻。

今天在我们班上发生了一件事,我认为非常的不对。

班上有一位同学上课的时候拿出了手机,虽然是想查单词,但是总是不好的,老师便让他收起来,这位同学不但没有收起来,还跟老师顶嘴,说他只是拿手机出来查单词有没有玩,于是老师非常的生气本来想让他收起来就算了,没想到这样做,老师很是不理解,后来老师还是把他的手机收走了。

尊师重道作文篇2

【论文摘要】“尊师重教”是中国优秀传统,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长期以来,维持教育和谐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随着社会发展,“尊师重教”的人文精神逐渐走向失落。本文从时间维度上阐述古今尊师观并对其变化的内因进行分析,发现“尊师重教”的人文精神的失落受古今尊师观变化、社会发展、教师待遇、学生主体地位变化等因素影响。重拾其内在的人文精神提高教师地位,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肩负着国计民生的重任,于情于理教师都应受到世人的尊敬。“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随着社会发展受到文化、经济、教师待遇等因素影响,教育活动中时有发生师生冲突和家长对教师的控告。物质化的现实社会,人们和教师自身都趋向了功利世俗化,逐渐失落了传统“尊师重教”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重拾“尊师重教”的人文精神是教育对人类终极理想追求,对教育和社会的长足发展具重要意义。 

一、人文精神的释义 

从字面理解,人文精神是指人的一种精神。西方对人文精神的理解颇多,主要归落到人文主义Humanism,指一种思想态度,认为人和人的价值是最重要的,是针对个体发展各方面的潜能而言。中国在人文精神上的理解与西方存在差异。《易》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是相对于“天文”即自然而言,是世俗礼法。古代人文精神乃是以礼法规范人及其行为,是社会和谐的一种道德精神,更突出的是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情结的精神。 

“尊师重教”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正是肯定教师价值、激励教师自觉承担高度社会责任的内在精神。它对教育乃至整个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精神支持。 

二、传统的“尊师重教”与人文精神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浓厚的“尊师重教”之风。“尊师重教”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各人而言都有积极意义。首先,历代统治者都把教育当成治国之本。《学记》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对于统治者而言,一方面,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化具有规约人的思想行为,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礼记·文王世子》说:“庶子之正于公族者,教之以孝弟…”百姓学的目的是为了做父子,做君臣,守长幼之道。孟子一语道出臣民关系中教育的重要性:“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畏”只是百姓受镇压时不得不保持沉默恭顺的畏惧,这是不情愿的,暂时的,终有一天,条件成熟时,百姓就会翻身抗议。而“爱”则能令百姓心甘情愿的跟随。因此,“善政”者不如“善教”者的更能固国另一方面,教育还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如孔子的“先富后教”、张载的“先教后富”思想,都认识到“教”是一种人力资源的生产,认识到人的力量对经济的积极作用。统治者要借教育来稳定和发展政权,教育必须通过教师来完成。因此,统治者提倡尊师,实是情理之中。其次,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学而优则仕。百姓受教育是进入社会和拥有一定政治地位的重要途径,与旧贵族分庭抗议,给统治阶层注入新血液,促进社会发展。如颜之推所说:“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教育关系着个人的前途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因此,百姓尊师重教。 

无论是孔子“仁者爱人”的师生平等的“尊师观”,还是苟子的“天地君师”提倡天地君三者并列地位的尊师,或者是董仲舒的尊卑上下师生关系。其实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在他们身上的烙印体现。孔子时代,由以前的“学在官府”变成“学在四夷”,久受压迫的社会底层百姓有机会翻身,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要求平等的人权,师生关系在教育中体现为有教无类的平等。苟子处于战国末期,君臣关系是基于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政治要求。董仲舒“独尊儒术”后的“师道尊严”,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师道尊严”的提出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处于西汉时期,刚平息“七国之乱”,人心初定,关键是稳定社会秩序,所以当时的统治者在经济上实行“与民生息”,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自然在教育上也重视不足。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王国趋势愈来愈强。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应运而生,尊师是为了道的推广,为了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尊卑关系,以此维护封建秩序。 

在古代的中国,由先秦时期较早相敬如宾的师生平等关系,逐渐滑向“师道尊严”的极端。“师道尊严”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是封建等级社会发展的繁衍物,在特定的时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一方面发扬了先秦孔孟“至圣先师”教师的高尚情操,营造了一种教师道德理想主义的人文精神氛围。这种人文精神氛围不仅为教师在社会关系中提供了自我存在的意义和心灵的归属,而且肯定了其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却异化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弱化了学生的地位,忽视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价值。 

三、当前“尊师重教”人文精神失落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中,网络以及其他的文字媒体多有报道师生之间,教师与学校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发生冲突甚至生命安全的事件。让人感叹“尊师重教”之风每况日下,特别是师生双方间情感关系漠然导致的隐性或显性的心理上、行为上的某种强度的冲突。学生和社会对教师失去了理想中的崇拜和敬仰,从而出现“师道没落”的现象。自然,这亦有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也更趋向于世俗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下一代的向导,若缺失了对学生的终极关怀的重视和执著探求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如何能培养下一代仰望星空精神的追求,全面开发他们的潜能?以下对“尊师重教”的人文精神失落原因进行分析。 

(一)古今尊师观对比,教师心理落差强烈 

古代“师道尊严”曾赐予教师在教育中绝对的权威,成为教育活动的主导,并受一整套国家制定的事师道德规范的保护和得到百姓的拜膜。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社会肯定,成为社会上具某种身份地位的人,享受着口体之奉同时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然而今天的教师难以两全齐美,要么是失落了精神的教师,要么只讲奉献的边远地区清贫教师。因此,相比之下,当前教师在心理上与古代教师形成落差。 

先秦之后的“师道尊严”具极大的不合理性。它阻断了师生间的接触和交往,结束了孔子的“仁者爱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局面。师生之间平等、相互尊重,是双方关系处于融洽、和谐的状态,学生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向学,吸收教师所讲的东西,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尊师向学。这样,教师自身价值和知识价值都可受到肯定和尊重。 

(二)社会发展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教育相对于古代,呈现多样性特征,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得到知识,还可从电视、报刊、网络上获取自身感兴趣的多方面知识,打破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教师为主导的长久不变的固定形式,使两者成为一种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因此,有些知识学生已了解,而教师未必懂,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了挑战,在个人价值方面受挫,并且学生也会因教师不能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对教师有不同程度的否认,加剧了教师的失落感。 

人的发展有平衡也有不平衡,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知识高过教师,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的。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认识到人的差异性,提倡学无常师的思想。韩愈也提倡“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师生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和谐关系。教师正视当前社会教育渠道多样性的现实,认识学生的知识结构,善于发现自身的不足,积极学习与改进,从要求自身出发,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重构“尊师重教”和谐的人文精神。 

(三)教师待遇的现实问题 

人文精神并非指纯粹的虚无的精神存在,它是立足于现实物质世界,具高度的社会责任,追求理想,实现信仰所需要的一种精神。关注教师待遇,因为待遇关系教师的生计问题,是他们的生活保障。古代中国是小农经济,“半工半农”的生活已解决教师的基本物质生存需要,教师职业更多的是赋予知识分子一种价值实现,精神满足的职业。如今,教师作为一个职业既有公共服务性质又是个人谋生手段,嘲单纯提倡精神安慰的职业伦理,忽视教师待遇则无法与社会发展步伐相一致。教师职业待遇必须满足教师基本的生存需要,才能使教师安心投身到教学中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需求随之变化,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也不同。在追求商品化、货币化、世俗化的现代社会,工资待遇是影响人社会地位的因素之一。一定程度上否定过去不讲究报酬的奉献性天职观,重视教师劳动的社会作用及其回报价值,给予教师一定的物质报酬是肯定教师地位及其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是践行“尊师重教”人文精神的现实基础,是对教师生存和发展甚至整个人类长足健康发展的真诚关怀。同时,也可吸收更多的人才从事教师这个行业,对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具重要意义。 

(四)学生主体地位变化 

古代中国的教育171的是“化民成俗”,注重的是受教育者的社会化,发展共性,即社会和谐中人的集体观。当前,社会的价值观起了变化,教育的理念也随之改变,倾向于发展学生个性。“以人为本”、“张扬个性、保护天性”的观念大力倡导,而且学生的权利受到法治社会的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空前的重视,教师反而处于极为尴尬的地位。在某市的教师师德岗前培训课堂上,培训教师一再严厉地警告:“不能骂学生,不能打学生,连碰都不得碰!否则你就有可能被告!”崇高教师道德的培养并没有完成却对准教师情感和教育热情进行了挫伤。教师体罚学生是应该受到指责和严格禁止的事情,然而在准教师即将走上讲台时,不是“尊师爱生”师生双方面和谐关系的师德培养而是俨然准教师已经体罚了学生的严厉警告,诚惶诚恐的状态如何能自信、乐观地面对未来的教育事业,教师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更难以在教育事业中体现,是教师内心情感的沉重挫伤。另一方面,在以礼孝为传统的中国,这样的观念强化了学生自我中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向现代过渡中的文化失落下的迷茫,学生容易陷入迷途而没能及时得到教师指导。“以人为本”走向了另一个师生不和谐的极端。“以人为本”的极端学生中心观,是造成“尊师重教”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之一。 

以人为本,在教育中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目的是了解和尊重学生个性,在此基础上做到长善救失。“以人为本”是教师爱生的表现,是教师对学生的高度责任心。在教学和管理的过程的教师持一定的主导地位来严格要求学生是应该也是必须的,尤其对于自我能力、意志不强的中小学生更加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个人价值在和谐的教育活动中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师生间相互的尊重,是教育对人的关注和关怀,追求人类理想的“尊师重教”人文精神的表现。 

四、重拾“尊师重教”人文精神的意义 

传统的“师道尊严”观使教师长期成为高高在上者。文革时期,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降至低谷,以至长时间以来教师处于艰难处境中。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关系着个体终身发展和国家未来。而现实社会过多追求物质文明,忽视精神文明。在教育中表现为功利性追求,忽视了个体和社会情感,令传统的“尊师重教”中蕴涵的人文精神逐渐消失,而它正是教师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仰望星空的精神和理想。 

尊师重道作文篇3

一、彰显教师尊严,传承和发展“师道尊严”的文化情结

“师道尊严”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尊师重教的传统,是难以割舍“师道尊严”的文化情结。当今的社会和教育要彰显教师的尊严,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数千年“师道尊严”的文化情结。师道尊严面临诸多困惑和挑战:

第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进入了以财富论“英雄”的时代。教师面对经济尴尬的境遇,教师在呵护职业尊严的同时,自我人格尊严经常受到世俗的冲击。由此教师对“师道尊严”的维护和追求陷入了诸多的困惑之中。

第二,教师职业化倾向日益突显,“师道尊严”出现了缺失。在现代教育体制中,教师,最主要的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道德象征,如果教师上课,只是讲授知识,那是没有“道”可言的。学校对教师业绩考核过于功利化,教师教学过程过于工具化,直接导致职业尊严和自我尊严意识的缺失。

第三,学生以张扬自我个性为由,挑战教师的职业尊严和自我尊严。从人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界限,但二者又有明显的角色差异,二者的责任即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分别是永远都存在的。既然要教师爱学生,那么学生也要尊重教师,尊重和爱是相互的。

二、彰显学生尊严,发展健全人格

第一,彰显学生尊严是教育者肩负培养合格公民的历史责任。以有尊严的人为主体的社会,才能够成为一个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的和谐社会。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最基本的尊严应该是人性尊严。学校在教育教学各项管理制度中要渗透尊严教育,强化学生的尊严意识。在学校做一个有尊严的学生,走向社会才能做一个有尊严的公民。

第二,学生尊严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原因在于:1.尊严是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基础。人的价值观念必须统一和稳定,而这就需要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及其人格尊严形态是统一而稳定的。否则,分裂的人格尊严只能产生分裂的观念。2.人格尊严是形成特定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内在心理依据。世界观是对于世界的认识,正确的世界观虽然来自于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学习,但如果没有良性的人格尊严形态作为内在心理依据,外在的观念灌输就很难起作用。3.人格尊严是形成特定道德素质的主要动力。人格尊严一旦形成,人就具有了相应的内在质地,不同的质地会适应不同的道德倾向,良性的人格自然易于建立良性的道德素质。

第三,彰显学生尊严是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和人文素养的内化。学生的尊严体现在平时的言行和文化素养之中。在公共场合中,有些人无所顾忌,随意破坏秩序,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这些人不尊重别人,却自鸣得意。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一部分人素质的低下,素质的低下是缺乏尊严意识的外在表现。因此,要使自己有尊严,一个重要的途径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水平。以有尊严的人为主体的社会,才能扎扎实实地维护民族尊严、维护国家尊严,才能够成为一个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的和谐社会。

三、彰显师生尊严和维护国家尊严是有机的统一

国格首先是一种最基本、最起码的人格。共同的人格是每一个人格的基础。只有让渡人民以应得的公民之权,尊严存于人人之中,才会肇致民族之刚强、国家之兴旺。因为民族的刚强和国家的兴旺要以人民的尊严为动力,要以人民的尊严为依归。只有人民有尊严才能捍卫民族之刚强和国家之兴旺,只有以人权和尊严作为基础和动力,刚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所以学校教育永远需要重视对人的尊严的宣传和提倡。

四、学校进行增强师生尊严意识的实践尝试

提升师生的尊严意识,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靠威权、说教、激情来支撑。提升师生的尊严意识的关键之一是要培育师生的理性。尊严的真正确立是一个过程,它需要在良性的教育氛围中,在教育教学各项规定的有力保障之下,通过切实的对人性、人权和人格的启蒙,通过深刻的历史文化反思,培育师生理性的“自尊感”。

第一,让师生充分认识到增强和内化尊严意识对构建和谐精神家园的深远意义。维护尊严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有助于克服各种困难和自身的弱点,取得成功。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必须自尊、自爱、自重。一个自轻自贱的人是不会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的。一个人的价值并不仅仅是活着,还要为社会作出贡献。

第二,教育师生要把握维护尊严的度。

第三,面对困难的学生给予物质帮助的同时,更要使他拥有尊严的力量。

教师必须先成为大写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一名教师,然后再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教师具备了人格尊严的魅力,学校才会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里,浇灌出教育和生活的绿洲。不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的功利主义教育,很有可能让学生输在人生的终点上。缺少尊严的教育输掉的不仅是一个人的一生,有可能输掉的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未来。

尊师重道作文篇4

一、教育主题:尊师重教

二、教育目的:

通过伟人敬师等小故事,使学生了解我国素有“尊师重道”的传统;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自觉地把尊敬老师落实在行动上,从而使学生的道德水准提升到新的高度。

三、教育形式:

以学生干部组织活动为主,进行自主性教育、现身说法和自我教育。通过讲故事、诗朗诵,读散文,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尊师、敬师、爱师。

四、教育内容:

1、课前准备:

(1)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尊敬老师的好故事。

(2)从平时生活中观察老师是如何关心和照顾学生的,我们该如何尊重老师。让学生写好歌颂老师,赞美老师,感谢老师的诗歌,散文,小故事等。

2、活动过程:

主持:无论是谁只要走进我们学校的大门,都会感受到同学们浓浓的尊师之情。每天清晨,同学在校门口亲切地问一声,教师好。教师节,送一张精美的贺卡。这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张张美丽的贺卡,都折射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在当今时代所绽放出的绚丽色彩。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的,当我们刚入学还不懂事的时候,是老师从细小的事情入手,耐心地指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当我们犯了错误的时候,或是彷徨无奈的时候,又是老师循循善诱地启迪我们,仿佛是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把我们的人生引向光明的彼岸。如果说学校是知识的源泉,那么在我们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最离不开的就是老师了。

(1)尊师重教是全社会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今中外就有许多名人尊师的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佳话。在给他的老师徐特立老先生的生日贺信中说道:“你是我二十年以前的老师,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将来必定还是我的老师。”这段话已成为世人的座右铭,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光辉的尊师榜样。让我们来举行一次讲故事比赛,听一听各小组收集的尊师故事。各小组进行讲尊师故事,朗读诗歌,散文。

(2)各组尊师的故事都很精彩,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一首脍炙人口的童谣。随着我们慢慢长大,它可能已经被忘却。一个体恤学生的老师,随着慢慢长大,却永远忘不了。看完这首童谣,然后回答问题。

问题讨论:(一)我们以前有过那些不尊敬老师的行为?

1:当我们犯了错误,受了老师的批评,总是不服气,有时还要顶撞老师顶。其实是我们错了,老师批评我,教育我们,都在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以后我们一定虚心接收老师的批评教育,并积极改正错误。

2:我们有时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开小差。有时还要讲话,影响课堂纪律和老师的讲课,这是对老师劳动不尊重的表现。我们应该尊敬老师,上课专心听讲,独立思考,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完成作业,支持老师的工作,这是老师最大的欣慰。

3:我们有时在校园里碰到老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低着头从他们身边走过,没有和他们打招呼,这是对老师不礼貌的表现,以后我在校园里一定主动向老师问好,不管他们是不是我们班的任课老师,都要有礼貌。

主持:经过大家激烈的辩论,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管我们的老师是哪一种类型,他们都在用自己不同的方式爱我们,所以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尊重他们、爱戴他们。

(4)下面请听朗诵《老师,我们最尊敬的人》

(5)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接触的最多的可能就是老师了。那么我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老师的工作是怎样的辛苦?他们为了教育事业付出了多少艰苦的劳动?让我们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来讨论一下你们的调查报告。

主持:通过大家细微的观察,大家不难发现,老师的工作确实很辛苦。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精心备课,认真批改作业。课堂上循循善诱,耐心辅导,尽心尽力,既教书又育人。为把我们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而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辛苦操劳,忘我工作。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像蜡烛一样,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乐章。我们要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把老师视作父母,像爱父母一样热爱我们的老师。

讨论:(二)那么我们该怎样尊敬老师呢?

1、要尊重老师的人格。教师是文明的使者,历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我们做学生的更要尊重老师,当你遇到老师时,请你真诚地叫声:“老师,您早!”或“老师,您好!”。

2、要尊重老师的劳动。在做人、学习、活动、生活等各方面,老师都会对我们提出要求,老师的目的就是为了我们能成为有用的人,我们要理解老师的心情,听从老师的教导,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完成老师布置作业和其它任务,争做优秀的学生,文明的学生。

主持:大家都说得很好,下面请我们的班长说几句。 班长总结:老师的职业既平凡又伟大,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在我们人生的扉页上撒下一片片光明,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架起了一座座彩虹般的桥梁。老师是我们人生路上的第一盏指路明灯,我们有理由做到:尊敬老师从你我做起!

但尊敬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上,还要落实在行动中。在此,我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希望大家在课堂上,用专心致志的目光表示出对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在校园里,用文明的语言表示出对老师的尊重与敬仰;在生活中,用彬彬有礼的行为表示对老师教导的回报。我们要听从教师的教导,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以实际行动,刻苦学习,养成良好的品德,增强体质,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把自己锻炼成为祖国的栋梁。

主持:最后请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总结。

班主任:一个人,无论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如果饮水思源,他就不会忘记老师在他的成长道路上所花费的巨大心血。“国家兴亡,系于教育;教育兴亡,系于教师。”是教师让我们告别愚昧,是教师让我们挥别贫穷,是教师让人们智慧起来,是教师让民族振兴起来。因此,尊敬老师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是经济腾飞的基础,是国家兴旺的根本。

尊师重道作文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饮水思源,感怀师恩》。

一个人,无论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他都不会忘记老师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所花费的心血,饮水思源,怀师感恩。

尊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煌煌史书,有许多关于尊师重教的记载,列列青卷,更有数不清的尊师的传说。《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句话“疾学在于尊师”,说的是要很快学到知识,重要的是尊重教师,在我们求学的道路上,老师永远是奉献的代名词。老师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教师把整颗心都掏给了学生们,他们默默的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光辉的事业——教书育人。师德昭昭恰如耿介拔俗,明月独举,高霞孤映,白云谁侣,“干青云而直上,夺白雪以高洁”,更有师恩惠惠,润物无声,如此伟大的老师,难道不应该得到我们的尊敬吗?孔子学徒三千,每一个都对老师倍加尊敬,为了感恩,他们四处奔波,传播孔子的仁政。老子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说的也是学生尊重老师的重要。

尊师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标志。在改革开放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双楼职中以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方针,在苏中大地上树起了一支艳丽的奇葩,我们作为双职的学生,更应该让尊师敬长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目前学校开展的尊师重教活动至今已有3个月了,就总体情况而言,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执行尊师的“一般要求”,4个“尊师示范班”的同学基本能做到尊师的较高要求,在班主任的支持下、在老师们的关心和配合下,我校尊师敬长的的氛围正逐步形成,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习惯正逐步养成。

尊师重道作文篇6

作者简介:李莹莹,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方明宝,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唐海滨,蚌埠汽车士官学校助教。(安徽淮北/235000)

*本文系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策略研究”(AHSKQ2014D36)、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教学与尊严:大学教师的知识社会学研究”(2013jyxm102)、淮北师范大学青年科研项目“淮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2014xq030)的成果之一。

摘 要:大学教师被绑架上道德神坛,又被抛入沉闷无聊的机械化劳作中。道德绑架导致大学教师的情感衰竭,机械劳作导致大学教师的人格解体。大学教师在“道德神人”与“工作机器”两种非人状态中倍受煎熬,大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产生于尊严迷失后的空虚感和无意义感,这是大学教师精神世界意义危机的总爆发。

关键词:职业倦怠;机制;尊严

“职业倦怠”这个概念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 (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其最初含义是指助人行业的工作人员因工作强度过高,工作时间过长,并且无视自身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也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果。1986年,Maslach与Jackson 两位学者发展了这一概念,他们认为职业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它是身体的损耗和持续疲劳、无助感和绝望、消极的自我概念,以及对工作和生命的消极态度。自“职业倦怠”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很快引起较大的反响。它从心理学领域逐渐蔓延至管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相关研究表明,那些需要情感付出、压力大、缺乏社会支持的职业易发生职业倦怠,而大学教师正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大学教师如果不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便会导致“职业倦怠症”,严重影响到大学教师正常水平的发挥及学生学习的效果。本文无意描述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表面特征,而是把目光聚焦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发生的深层机制。我们试图把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纳入到尊严论的视野之中,从大学教师的道德压力、机械化劳作、意义感迷失等维度分析大学教师因尊严的缺损而产生情感衰竭、人格解体与低成就感等职业倦怠现象。为此,我们首先要对尊严的概念进行厘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尊严研究的分类框架。

一、尊严的含义及其分类框架

有关尊严的思想在人类历史上传承久远,作为一种情感特征的“尊严”更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尽管尊严的词义中外有异、古今有别,但它的一般含义都是指“某人、某事物或神灵、国家、民族等所具有的不可冒犯、不可亵渎、不可剥夺、不可侵越的地位、权威和意志精神,主要代表着一种社会秩序和规则、一种精神观念或伦理禁忌”[1]。

这里,我们试图通过对人的尊严的分类描述,初步建立起一个尊严的分类框架,以便为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找到一种观察的视野。对任何事物进行类别的划分,首先要确立划分的标准,然后依据标准进行归类。通常,采取任何一个单一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划分,可能都难以周全。因此,在对尊严进行划分时,尽量突破标准的单一性而采纳至少两个以上的多重标准,力求将人类社会已有的尊严现象、事实和问题都纳入到分类体系中,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人的尊严面貌。我们尝试提出两种划分标准和四种尊严类型。

第一种划分是以尊严主体意志的决定性因素为标准,将尊严划分为消极尊严和积极尊严两类,前者主要表明尊严作为确立人的基本人权一个重要来源不应受到侵犯的状态。然而,人受或不受侵犯并不取决于自我意志,而是受控于自我以外的其他意志,诸如极权国家、专制政府、自利集团、邪恶的力量、家长制权威以及金钱、权力、名位等诱惑,这些都有可能剥夺人的尊严,因此为了捍卫这种尊严,必须由法律来加以守护。换句话说,消极尊严之所以构成一种不受侵犯的状态主要取决于法律的意志。后者主要表明在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认可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选择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意志,而不受其它意志的干扰。

第二种划分是以尊严主体的普遍性程度和平等性状态为标准,将尊严划分为秩序尊严和价值尊严。前者主要指在一个存在等级序列的社会秩序中,由人的身份、地位、权力、财富、血统、性别等外在标识所决定了的生存状态。这种尊严不能够为所有人平等地享有,每个人享有的尊严程度取决于他在等级社会中的序位,并且依据享有状态和尊严内容的不同,尊严主体有了高低贵贱之分。也就是说,凡是那些不能够平等地由每个人普遍享有,具有明显社会等级差别和个体差异的尊严,都可以纳入秩序性尊严的范围之内。后者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作为一个独立主体因其具有人之为人的内在固有价值无例外地享有的尊严,包括人性尊严和人格尊严,它们是基于对人性和人格的尊重以及对人之为人的承认而使任何一个人都能够享有的尊严。在后面关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讨论中,我们将重点使用价值尊严这一概念。

二、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机制

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机制可从大学教师尊严的迷失中找到根源,这种迷失主要体现在大学教师的“道德绑架”和“机械劳作”两种现象中。

(一) 道德绑架中的情感衰竭

教师这种职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天然地与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我们说教师是在从事“教书育人”这种工作的时候,不仅意味着教师要传播知识,还要求教师以德育人。把教师与道德联系起来,是我国的一项教育传统。《礼记》中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周礼》中亦有如下记载:“师者,教人以德者之称也。”韩愈在《师说》篇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不仅把“传道”作为教师的首要职责,还以是否“存道”作为判断为师资格的基本标准。

由于教师和道德的这种天然渊源,导致人们在对教师进行人格评价时,对其道德境界所持的标准非常严苛。人们要求教师像“辛勤的园丁”那样栽培祖国的花朵,像“春蚕”那样为学生吐丝结茧,像“铺路石”那样甘于奉献,或者像“工程师”那样对人类灵魂施加影响。关于教师的这些经典隐喻集中表达了人们对教师角色的道德期待,使得教师不得不承受来自公众的道德压力。就大学教师而言,因其比中小学教师享有更高的文化声望,公众对他们的道德期待自然就更为强烈。然而,道德圣人的境界若不是来自大学教师的自主选择,而是来自外部的道德强迫,它就成了一种无形的折磨人的东西了。对教师的那些经典的隐喻,一方面赋予大学教师以一种神圣光环,另一方面却含有强烈的道德暗示,即大学教师必须像春蚕和蜡烛那样把生命耗尽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或者像铺路石和人梯那样被别人踩在脚下,成为别人走向成功之路的牺牲品才能被冠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如果大学教师不愿牺牲自己来成全他人,那么,就会被指责为不配为师。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可怜的大学教师是被公众强行绑架上道德神坛的,这使得他们在道德上彻底丧失了主动选择的权利,成为不折不扣的道德傀儡。

被架上神坛的大学教师们不能像普通人那样选择自己所欲的一种生活,只能按照公众为他们规定好的生活模式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在这种道德强迫中,大学教师的积极尊严被剥夺了,失去了他们作为人的道德自主性。不可否认,大学教师这种职业的确需要从业人员大量的和持久的情感投入。然而,这种情感的持久性只能基于大学教师本人对自己职业意义的高度认同而内生出来。如果需要靠一种外在的强迫力量去迫使大学教师生成这种情感,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当大学教师在道德高压的负荷下被迫献出自己的感情时,因缺乏持久的情感再生能力,这种感情最终只能被消耗殆尽。当前,我国大学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衰竭现象正是这种道德绑架的必然结果。

(二)机械劳作中的人格解体

关于人在机械劳作中的“畸形发展”问题,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19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工人的异化现象所作的描述。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即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中工人的劳作状况作了深入的刻画。前者把一项完整的工作任务分割成若干道工序,然后交由不同的工人分别去完成其中的一道工序,培植工人的片面技巧。“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压抑人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不仅各种局部劳动分配给不同的个体,而且个体本身也被分割开来,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3]而后者则在更令人厌恶的形式上把工人变成了服侍机器的奴隶。“机器上面的一切劳动,都要求训练工人从小就学会使自己的动作适应自动机的划一的连续的运动。只要总机器本身是一个由各种各样的、同时动作并结合在一起的机器构成的体系,以它为基础的协作也就要求把各种不同的工人小组分配到各种不同的机器上去。”[4]无论是工场手工业阶段,还是机器大工业阶段,其劳动都不是从工人出发,而是从利润出发,工人不过是资本家用来创造利润的工具而已。两者的区别仅在于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可以利用生产工具,而在机器大工业中,工人必须服侍机器。前者造成的结果是工人没有机会运用自己的智力,他们的迟钝和无知就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后者造成的结果就更为恶劣。“机器劳动极度地损害了神经系统,同时它又压抑肌肉的多方面运动,侵吞身体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甚至减轻劳动也成了折磨人的手段,因为机器不是使工人摆脱劳动,而是使工人的劳动毫无内容。”[5]

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是因为他们在19世纪刻画出来的工人的“异化”现象居然与当前发生在我国教师身上的“人格解体”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在我国的教育学界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共识:今天的学校类似一个“人力加工厂”,在这个工厂里,校长是厂长,行政人员是监工,教师是员工,而学生就是生产流水线上有待加工的产品。整个生产过程可以说是无数略带有自我调节功能的半成品按照机械化大生产的流程去塑造大致相同规格的产品。每一个教师都是这架自动机生产线上的一个零部件,他们每天机械地重复着同样的操作,在工作内容上毫无创新,年深日久,他们的神经也开始麻木了。他们与19世纪的工人一样,被异化为机器的附属品。一位高校青年教师这样描述自己的大学生活:“感觉每一天都是以相同的方式度过,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每天都在重复地上演着大致相同的程序和事情,四年大学生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被画上句号的。缺憾于日子在流逝,却一事无成的内疚当中,无形中顿感生活的厌倦。”①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的机械作业中,渐渐会产生出一种疲惫困乏乃至厌倦的心理。上述大学教师所描述的大学生活绝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广泛地弥漫在大学人群中,他们的呆板、单调的生活自然损害了他们的进取精神。那台永不停歇的自动机逼迫着他们不停地劳作,破坏了他们的身体活力,使他们除了从事自己所会的那种局部工作以外,便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他们在自己的专门职业中的技能是靠牺牲他们的智力的、社会的和道德的潜能而取得的,这种缺陷造成的结果是,他们不能精力充沛地、持久地使用自己的力量,他们作为人的完整人格已经被拆解得支离破碎。当大学教师被贬低为一种为了得到最大效率而永不停歇的“工作机器”时,其作为人的人性价值和人格价值便双双缺损。显然,大学教师价值尊严的沦丧是导致他们产生职业倦怠心理的一个深层原因。

三、大学教师尊严的迷失与职业倦怠的产生

(一)大学教师价值尊严的迷失

无论是道德绑架,还是机械劳作都损害了大学教师的价值尊严。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群体,对价值尊严的欲求有着一种近似本能的根深蒂固的内在需要。马斯洛指出人除了拥有生物本能之外,还具有一种类似生物本能的“似本能”。他认为,人类的似本能是在种系进化中形成的,是一种弱本能。它与通常所说的基于遗传基础的生物本能相似,但遗传特性不强大、不明显,很容易受到压抑和控制,在强弱程度上由机体结构和外部作用所决定。人的尊严需求就是这样一种似本能,在人类的需要中,自尊和尊重的需要可以被视为人类对尊严需求的一种渴望,它们代表着每个人都希望被作为“人”加以对待。但是这种需要因不像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那么迫切,很容易为习惯、暗示、文化压力等因素掩饰、更改甚至抑制。这恰好可以用来解释我国的大学教师群体在道德绑架和机械化操作中尊严的迷失。在道德绑架中,教师被架上神坛,扮演“神”的角色;而在机械化操作中,教师又被从神坛上拉下来,一落千丈沦为“机器的部件”。无论是“神”,还是“机器部件”,都表明教师被异化为“非人”。在两种“非人”角色之间痛苦地挣扎,把大学教师折磨得筋疲力尽,几乎失去了“人”的资格。然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要其人性尚在,他就有权获得人类尊严。

R.J文特森认为人的尊严之所以存在,除了它是一种似本能之外,还存在着一种更为深层的要求,即它植根于我们的道德本性。人追求真善美的道德本性使人具有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潜能,这种潜能又使人产生了不懈追求的动力。其中,人具有尊严和人应该享有尊严正是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直接结果。因此,R.J文特森认为,人所具有的尊严感主要源自于人的内在潜能,是对人的社会功能理性追求的一种诉求。显然,R.J文特森阐述的是一种积极的价值尊严的概念,这种尊严对于大学教师而言至关重要。遗憾的是,身心疲惫的大学教师们却没有这种提升人格境界以达到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当他们被绑架上道德神坛或被安置进生产机器中的时候,他们的自尊已被摧毁。他们渴望得到尊重,却处处遭到蔑视。他们渴求自主,却被排斥在自主管理之外。“学校政策的制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者之间的特权,很多政策的制定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心理和情感,使得教师话语权被剥夺,工作上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也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②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学校的主体部分之一的教师,却鲜有机会参与到学校的整体管理之中,更别说参与各种与己亲身利益戚戚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制定了。各种决策的拍板和定稿基本上都是由学校组织高层垄断式的闭门会议的流程生产出来。如此一来,这种在相互之间缺乏深入沟通和了解的基础上出台的政策,势必会激化管理者与教师双方之间的矛盾,招致教师在思想上不理解、行为上的抵制行为,不仅影响了政策效能的发挥,还背离了政策制定的初衷。

主人翁地位的缺失会让大学教师陷入到一种深深的绝望气氛中,一旦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职业倦怠的症状也会随之悄然而至。长期的精神压抑,使得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几乎不再抱有什么幻想,要么是在道德上自我放逐,要么是以一种应付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于是,虚无主义开始悄然无息地占据他们日益空虚的心灵。他们不再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看成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了,他们与普通人一样,尊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投身于商海与政界,试图在金钱崇拜和权力崇拜中重建自己的秩序尊严,迷失了自我的本性。正如一位教育学者痛心疾首地言道:“在今天这样一个真诚逃亡和良知隐逸的时代,无限与永恒、信仰与孤独、神秘与本体、灵魂安顿与终极关怀……这些形而上的概念,对很多人来说,已是遥不可及了。生命最本真的问题时常被物欲所遮蔽……在中国文化的设计中,人们关注的中心问题是‘人应该怎样活着’而对于比‘人应该怎样活着’更高的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缺乏深度的思考。因而中国的伦理道德都带有功利的色彩,并不可避免地沦为一种处世的伎俩。”[6]对终极关怀的回避,意味着我们的教师彻底地投向了世俗的怀抱,他们再也不能像传统的知识分子那样,肩负起“传道”的历史使命了。

(二)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

人类作为一种意义的存在,其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应当有某种无限伟大的东西,使人类能永远对它顶礼膜拜。一旦失去了它,人们将无法生存下去,而必将死于绝望。美国当代著名的思想家丹尼尔・贝尔说:“每个社会都设法建立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们来显示自己与世界的联系。这些意义规定了一套目的,它们像神话和仪式那样,解释了共同经验的特点,或通过人的魔法或技术力量来改造自然。这些意义体现在宗教、文化和工作中。在这些领域里丧失意义就造成一种茫然困惑的局面。这些局面令人无法忍受,因而也就迫使人们尽快地追求新的意义,以免剩下的一切都变成一种虚无主义或空虚感。”[7]今天,大学教师正在日益失去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意义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深刻的意义危机,这种危机表现为三个层面的“精神迷失”。首先是道德迷失,大学教师们自己从道德神坛走下来,却不能内生出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因此,也无法得到公众对他们的道德认同。其次是存在迷失,在世俗化的潮流中,大学教师终身都要受生产机器的摆布,始终不能以真正的“人”的面目示人。最后,是形上迷失,即走下神坛的大学教师们无法为自己找到一个具有本体意义的终极关怀,其灵魂便无处安顿,只能表现出一种令人难堪的沉默与逃避。总之,大学教师尊严的迷失,让他们丧失了对教育工作的职业认同,终身被包裹在一种低成就感和无意义感的绝望气氛中。

四、结语

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根源于他们作为“人”的价值尊严的迷失,要避免这种现象的频频发生,唯有一条道路可以选择:寻回大学教师迷失的价值尊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不得不回到康德那里去,把“人即目的”这一人类的最高道德信条用于大学教师的管理和生活实践中去。康德在其《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定言命令:要只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人即目的便是符合这一命令性质的一个崇高的道德信念,它意味着人作为目的具有绝对的价值,任何其他的价值都不能和人的价值相提并论。康德告诫我们,人作为一种自由理性的高贵存在,在任何时候,都自在地作为目的而实存着,他不单纯是这个或那个意志所随意使用的工具。因此,我们希望社会公众在对大学教师进行道德评价的时候,应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和宽容的雅量,不要把大学教师强行推向道德神坛;我们也希望高校的管理者不要把大学教师当作为学校赚取利润的工作机器,对于大学教师这一知识分子群体而言,被降低为达成其他目的的一种工具或手段,是一种无法容忍的羞辱;当然,我们更希望大学教师自身不要在世俗化社会中沉沦下去,毕竟,自我放逐和无限只能把人带进万劫不复的罪恶深渊。一言以蔽之,大学教师要走出职业倦怠的困境,就只能首先把他们还原成“人”。

注释:

①②来自笔者的访谈资料。

参考文献:

[1]韩德强.论人的尊严:法学视角下人的尊严理论的诠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5-16.

[2]刘冬梅.“教师经典隐喻”文化背景下的教师尊严观[J].教育科学论坛,2011(6):55.

[3] [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98,460,461.

尊师重道作文篇7

关键词:师道尊严;转型社会;自我实现;社会担当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而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取决于教育的规模与质量,而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尊师重教名至实归的程度。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职业倍感效率与公平的纠结,教师奉献的多而收入偏低,使得放言热爱教育不容易;教育未能尽如人意时,家长及社会的指责与非难常常令教师倍感委屈与受辱;教育教学中良言劝告学生却招致不满事端,而制止学生课堂违规却引来肢体冲突甚至暴力事件,这些都成为新时期教育教学乃至教育管理的困惑与不解,它困扰教育的同时,也败坏着社会尊师重教的风尚,动摇着知识经济的基础,威胁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

一、师道尊严及其现实困境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道者,教化之诸事理也。尊严则指尊贵而庄严的地位与身份。师道尊严本指老师受到尊敬,其言传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然而,现代社会多理解为教师以其忠诚奉献的敬业精神、博古通今的渊博学识、修冥理顽的育人能力赢得受教者本人及家长乃至同仁或社会的敬仰与尊重。

自古至今,教师倍受肯定与赞誉,只因教师在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经验、技能及其智慧的传承上的重要作用。与天地并列,与君亲相行,足见古人对教师的尊崇与敬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荀子·大略》)。”荀子从国家兴亡角度倡言尊师重教的必要与重要。《礼记》曰:“师严而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中国古代绝大多数王朝高度重视教育,赋予教师以崇高的社会地位,如君主须礼遇教师,而其师则可免君臣之礼。为使学生尊师敬长教化于心,历代统治者制定了受业、作息、进退、应客、洒扫等学规,让“尊师重道”渗透到社会各阶层的血液中,形成了尊师重教的习俗与文化。这种传统至今依然残存于许多国人的心中,成为我们民族崇尚文化与文明的根本。

教师在中国古代具有崇高的地位,但是,我们对现代社会师道尊严、尊师重教的考察不能仅仅停留在人们业已形成的历史观念层面上,尚需具体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教师的实际地位。事实上,长期以来中国教师的职业地位一直处于尊卑相悖、关系错位的背反境地。现代社会的实证表明,一般而言,本当尊师重道如今却重道尊师,寓意着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还是突出道技的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的教育。这种思想倾向必然使教育出现诸多的分裂现象,体现在教师身上精神富有而物质贫乏,看似受尊敬而福利待遇彰显不足,家长社会寄教师过高期望而提供的条件与环境有限,学生尊师徒有虚名实际上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就是上帝,所谓“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其极端化可见一斑。自从有了“跑跑”、“不管”、“剽窃”等绝大多数教师的忠诚与奉献被极端地以偏概全了,师道尊严已经到了少得可怜的地步,至于教师感化顽固弟子的无奈屈膝一跪,师道尊严已经彻底破败扫地了。

二、当代中国师道尊严寥落的成因分析

任何事物都有发生发展的过程,并且携带着发展中每个阶段的信息,终成最后呈现的结果。当代中国的师道尊严,叩问其现状与成因,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成因。

(一)现代史上文化教育革命对师道尊严的摧毁殆尽

20世纪初年的新文化运动在倡导民主与科学的同时,高举反对封建礼教、宗法观念及封建专制的大旗。而运动中的某些非学术化倾向,在客观上促成了现实中反孔灭儒的文化破坏。“自新潮澎湃,盲从之少年,习焉不察,遂共以孔子为迂腐陈旧之偶像,……若武汉湘中等地,摧毁孔庙,斩杀儒者,凡令人疑其为反对文明社会,匪特反对孔子而已。”经过这场反孔灭儒的新文化运动,孔子在国人心中已残存些许,而“夫子”的传承者也饱受株连。至于解放初期,“臭老九”的称谓则表明教师的尊严与地位已秋风扫地了。20世纪70年代,北京小学生的一封对师道尊严不同理解的来信,被指令由《北京日报》进行摘编并添加编者按语之后公开发表,随后《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相继转载与转播。于是,全国各地中小学迅速掀起了“破师道尊严”的运动,许多学校出现管不了、教不了、学不了的混乱局面。小学生的作为原本没有深意,而小学生日记的恶意炒作却掀起了新中国教育界前所未有的革命,它在颠覆与破坏师生关系的同时,教师的尊严与地位已经被彻底挫败与辱没了。当然,伴随师道尊严的被沉没,读书无用成为那个时代最时尚的革命选择。当年激情澎湃的青少年在这场革命中摧毁师道尊严的同时,也就铸就了自己激情流变的人生定格。

(二)改革开放以来教师地位的日渐提升以及师道尊严的渐次回归

1977年起,中国高等学校实行新的招生制度。邓小平提出,中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95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伴随新高考制度的施行以及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推进,在莘莘学子无不渴望读大学、做骄子、成人才的社会风尚下,从业教师的地位与尊严逐渐变得荣光起来。但是,要象传统文化下那样的尊贵显要是不现实的。就是一个教育经费达到当年GDP总量的4%的承诺掷出多年但至今没有兑现,而使教师的工资待遇不低于或略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收入恐怕至今在许多地方尚难明致实归。

尊师重道作文篇8

关键词:尊师 中职院校 教师师德 学生德育

第32个教师节刚刚过去,在这个教师节里,诸暨出了个大新闻:海亮集团董事局主席冯海良给退休副总校长郑继红女士颁发了一个100万元的大红包,感谢她为海亮教育做出的巨大贡献。由此,“尊师”这一话题再次引发众人的热议。

中国人历来都讲究“天地君亲师”,讲究师道尊严,韩愈还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现在,教师更是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中职院校,教师的地位并没有显著的提高,教师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

目前国家提倡“科教兴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个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大家都懂得职业教育对于下一代的重要意义,教育制度也一再变革,力图给予学生更好的教育,使之成为有用之人,中职教育的大环境有所改善。然而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中职教育存在误解,对中职教师嗤之以鼻,认为中职院校的作用就是把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关在校内,养到18岁,然后送他们到社会上就业;认为中职教师不算真正的教师,是没有能力才来中职院校就职的,甚至有学生对中职教师说:“老师,你的父母肯定很伤心,培养你那么多年,你才做了个中职教师 。”

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目前社会舆论报道的往往都是教育系统的负面新闻,比如教师收受贿赂、开办课外辅导班、个别教师猥亵学生、学校违规收取补课费等等。因此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教师形象不再高大神圣,甚至成了唯利是图、衣冠禽兽、卑鄙猥琐的代名词。

其次,教师队伍确实存在部分害群之马,或贪图功名利禄,或鲜廉寡耻,或对自身要求不高,得过且过,不认真教学。

再次,中职院校的学生往往行为习惯较差,但在目前片面强调尊重学生的权利和自尊,对学生人权“过度保护”的体制下,基层教师往往拿不出有效的方法来管理学生,这也造成了教师应有的权威和尊严荡然无存。

如此一来,师有何“尊”?何谈“尊师”?

本人认为,中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中职院校的教育,首先应是道德、情感的教育,然后再是知识、能力的教育,而道德、情感教育的首要因素就是要“尊师”。只有“尊师”,才能“重教”;只有“尊师”,才能“听教”。而中职院校的“尊师” 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营造“尊师”氛围、切实提高教师素养、认真践行“尊师”主张。

一、努力营造“尊师”氛围

要谈“尊师”,首先必须转变思想,努力营造“尊师”氛围。新闻媒体要尽可能多地宣传报道一些教育系统的先进事例,比如在车祸中为救学生,自己却被撞成重伤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兢兢业业,牺牲个人休息时间、陪伴家人的时间来为学生补课的教师等等,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教育部门要建立健全教师维权的具体制度,切实保障教师的权益;学校领导也要更新观念,以身作则,尊重基层教师,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健全教师奖惩机制,有功必奖,有过必罚;增强家校沟通,引导家长理解教师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尊师意识,教育学生懂得教师工作的不易,营造“尊师”的良好校园氛围。

二、切实提高教师素养

教师自身拥有的道德和知识,是全社会对教师认可和信任的基础。对于教师来说,想要得到学生的尊重,自己首先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人,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要提高政治觉悟,加强师德修养,培养高尚的师德师风,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做到慈祥和蔼、平易近人,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其次,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贮备和高超的教学手段。想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更多样化,有些方面,学生甚至可以做老的“先生”。因此,教师不及时“充电”,极容易在学生面前威严扫地。最后,教师还要具有刻苦钻研和不断创新的良好学风。中职院校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职业教育、技能教育。这就要求中职教师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各专业教师要明确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数控教师要了解数控机床的更新换代和使用,计算机教师要能设计新的程序,烹饪教师要能创作更多新的菜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信服教师,才能“尊师”。

三、认真践行“尊师”主张

学校要以多种方式弘扬尊师的优秀传统,比如课堂教育、宣传窗、大型报告会等等,积极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例;建立师生互尊互爱的沟通机制,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学生完全信任尊敬教师,愿意与教师沟通;开展“尊师”的教育实践活动并使之常态化,比如平时碰到老师主动问好,积极配合老师完成各项教学工作,在教师节向老师表达祝福等等。

“尊师”教育任重而道远。它不仅要体现在思想层面,要改变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更体现在行为层面,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认真践行“尊师”主张。

参考文献:

[1]刘小平.论学校领导在尊师重教氛围营造中的作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

[2]余晓红.试论“尊师重道”传统及其现实意义[J].中华文化论坛,2013,(02).

尊师重道作文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教育 误区

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所处在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长,依赖于知识的生产、进步和创新,取决于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此,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成为教育所担负的根本任务。现在的语文教学不是仅仅拘泥于文字的考证、词语的解释、语法的分析等知识点的传授上,而是着力于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在学生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高级思维潜能的开发上,使语文学科成为创新人才成长的一方沃土。不过笔者多年来在中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切身感到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创新教育处于一种尴尬境地,搞了多年的创新教育,但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并未明显见长。原因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存在有一些误区。

语文创新教育误区一:“创新教育”是新时代的一个全新的概念。

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独立的分析、综合、联想、想像、比较、抽象和概括,让已知与未知形成新的联系,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一种能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人们对创新教育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创新教育是当今时代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但事实上创新教育是我们中国古已有之的一个宝贵的文化财产。

据我所知,创新教育的思想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事实上当然可能更早。荀子在《荀子?劝学》说:“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取之于水而寒于水。”[1]荀子的这句话指的是师生之间在学术上的师承关系,倡导学生在学术上要超越老师。如果没有学生的在学术上的创新能有这种超越吗?在古代教学实践中,孔子和朱熹都十分重视温故知新。孔子说:“温故而知新。”[2]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说:“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又说:“须是温故方能知新。”[3]两位古贤都认为:“故”是“新”的基础,“新”是“故”的发展。他们倡导“温故知新”,就是倡导在“故”的基础上发展创造“新”。用现代的话说,“新”即“创新”,学生“知新”的能力,即是“创新能力”。当然,孔子和朱熹二贤的“故”和“新”在思想内容上有其局限性,限于儒家学说里面。但也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儒生的不断创新,才使儒家思想发展成熟,并统治中国两千年,铸就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在当今教育中,创新教育更为如魏书生等教育家所实践。不同的是,现在的语文在教学内容上更深广,社会、自然,科学,哲学和文学艺术等等无所不包,创新能力的内涵注入了时代的血液。

创新教育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素质教育有很多途径,其中主要渠道仍然是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我上课喜欢分析字形。有时一次我在上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时讲到“屿”字,我解说了这个字的音形义,我说只有我们中国汉语中把小岛称作“屿”,现在我们中国南海中有许多岛,叫“某某屿”,南海周边国家也这么叫。许多的岛在归属上有争议,我们单凭岛屿名字就可证明这些带有“屿”字的岛归于我们中国。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这些岛屿并取好名字,那些来争夺的都是后来者,沿用了我们的叫法。一个字能解决国际纷争,学生听了都新奇不已,不经意中还受了一场爱国和爱汉语的教育。那节课十分成功,但上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要扯上南沙诸岛和爱国,并得到认可,这可是我那些同仁想不到的,我自己也料想不到。他们说我跟紧了时代,我想我不过是继承我们古代那些教育家的传统而已。

语文创新教育误区二:新型师生关系就是放弃“师道尊严”。

在创新教育中非常注重民主的师生关系。这里先看一个从我听来的例子,是上我们《现代教育理论》的徐老师说的,说的是:国内一个有名的初中语文老教师在上公开课时有这么一个设计,为了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这位教师让学生直呼其名。这是一个为了追求师生关系民主的典型事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鼓励其大胆创新。师生关系不和谐,难以给学生创新的机会和空间,是阻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实行教学民主,创设宽松的、自由的、民主的良好环境尤为必要。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初中语文教师先是由于受陈旧的观念,教学中唯我独尊;后来听说要创新,又过于前卫,放下了“师道的尊严”,但效果肯定不如人意。以上述的例子看,我姑且不说其它的,单让那些中学生直呼一个老人的名字,就已违背中国传统尊老的礼节。如果讲究民主,就不要了“师道尊严”,未必就能赢得孩子的喜爱和尊重。

尊师重道作文篇10

【关键词】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4-0022-2

一、满足社交的需要——构建道德课堂之基本

(一)教师的课堂社交行为现状

道德的课堂要求教师说发自内心的、想说的真话,而不是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在学校领导的监督下背诵教案上的“台词”。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大多数教师在讲台上与在生活中形象差异很大,有时甚至判若两人。“幽默、风趣、可爱等性格特征体现在不少教师的生活交往中。但遗憾的是,一旦走上讲台面对学生,很多教师便掩藏起自己内心丰富的想法,收敛起自己独特的个性,表现出来的则是课堂设计思路大同小异,课堂教学语言人云亦云,课堂形象千人一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1.课堂规则的要求

与西方国家教师在课堂上随意、洒脱、不受拘束的风格不同,我国教师在课堂上历来都是以庄重、严肃、按部就班为鲜明特征,慢慢地这些特征就变成了约定俗成的课堂规则了,这在中小学尤为突出。

2.教育体制的要求

在应试本位、知识本位、分数本位的课堂上,教师没有多少时间展示“本我”、流露自己的真性情,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完成教学任务,把教学内容一丝不差的灌输给学生。“任由应付考试的死知识和短期知识占据学生的心智,实际上是用知识的工具性价值淹没并取代了知识的道德性意义。”这句话放在教师身上同样受用。

(二)学生的课堂社交行为现状

1.学生与教师的交往

伏尔泰有句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深刻地表明人人都应享有话语权,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更应充分发挥这种权利,在课堂上抒真情、说真话。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具体体现在:

(1)学生对教师“惟命是从”

在现在的课堂上,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这样的现象在我国中小学课堂内屡见不鲜。学生与教师的交往只不过是在“惟命是从”的基础上与教师的配合而已。

(2)学生对教师“敢怒不敢言”

长期以来,教师权威在课堂上随处可见、随时可见,学生在教师的“高压管教”下不敢发出声音表达意愿。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师的“敢怒不敢言”逐渐地会演变为对社会的“敢怒不敢言”,我们所谓的道德课堂到最后很可能成为剥夺道德的“炼狱”。

2.学生之间的交往

如果说师生之间由于年龄、背景、地位等的不同而产生距离,无法进行很好的沟通和交流,那么学生之间就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他们能很准确地理解对方,产生共鸣。然而,一些现行的课堂规范、课堂管理制度都对生生交往构成了严重威胁,与构建道德课堂相背离。

(1)课堂规范的影响

中国的课堂布置向来是整齐划一,课桌椅面向讲台,垂直分布,形成一个极度规则的长方形,教师站在“长方形”的正前方向学生“发号士令”,很多学校还把课桌椅摆放的整齐度作为常规检查的项目之一。学生被教师有次序、有目的地安排在每个位置上,并且一般不会变动。教师强行给学生分配社交对象的做法实则是变相地剥夺学生在课堂上的社交权利。

(2)课堂管理制度的影响

在课堂管理制度中,最常提到的就是课堂纪律。动脑、动手、不动口的课堂口号被广大的教师们采纳,孰不知,这一口号的提出与践行扼杀了多少学生正常的社交需要,鉴于此,构建道德课堂又从何谈起呢?

二、满足尊重的需要——构建道德课堂之根本

“道德的方式聚焦着教育的理念、道德的目的和道德教育的智慧。这种道德的方式首先指向人,指向人的尊严。道德课堂就是让教师和学生有尊严地生活着。”如何才能有尊严地活着?除了自重之外,更多地是指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尊重他人。

(一)尊重教师

教师无疑是教育教学活动最关键的一方,他的行为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教师个人尊重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课堂的道德性。事实上,作为学校行政命令最底端的教师,经常受到一些学校管理行为和课堂管理行为的制约和约束,尊重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

1.学校管理行为的缺陷

有些学校对教师外在形象的规定过于严苛,例如限制女教师的发型、高跟鞋的高度和宽度、衣服的时尚度等等。这些规定犹如紧箍咒般把教师的思想紧紧束缚着,使他们不能做真实的自己。课堂上真实、自然、生活的气息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死板、僵硬、甚至带点做作,教师的自尊和尊严被这些学校管理行为吞噬着,课堂的道德性便无从谈起。

2.课堂管理行为的缺陷

“近年来,一些学校实行的、饱受争议的‘推门听课’的做法实则是一种对教师不尊重、不信任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的自尊心。所谓‘推门听课’,一般是指校长、教研人员、教学管理者不定期、不通知、不经授课教师允许,随机随时推门进入‘正在进行’的课堂听课。”这种做法经常发生在新教师、青年教师身上,有人为这种行为唱赞歌,而本文认为这是对人权的侵犯、是对教师尊严的挑衅,作为刚踏入教育行业的青年教师来说,本身就缺少实战经验,上课时容易紧张,学校领导本可以在求得教师同意的基础上,通过听课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而不是“推门听课”的做法。“推门听课”是学校领导假借着人文关怀的精神进行的突击检查,冲击着教师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