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22 08:12:18

荷花淀教案

荷花淀教案篇1

【关键词】课堂教学;策略选择;教法处理;教材特色;课堂设计

时下,中学语文教学面临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思想。由于学科特点的原因,高考语文成绩得高分不易,考分差距也不是很大,加之其它原因,高中语文学习在学生心理的地位堪忧。如何改变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学这门学科,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要解决它,需要从多方面努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角度试作一些探索。

一、巧置悬念,以疑激趣

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课前或课中设置悬念,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味,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原因,那么课堂教学定会活起来。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群英会蒋干中记》时,预习之后,设置悬念,是蒋干中记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产生争论,不是蒋干,还会是谁呢?进入课文,学生分析后便得出答案,并能理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即情节了,进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创设情境,以境致趣

现代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此境下受到感染熏陶,以境来达到激趣的目的。具体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笔者曾执教市级赛课《荷花淀》,利用多媒体展示出美丽的荷花,美丽的荷花淀。并以之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因美而产生学习兴趣,因美而震撼心灵:荷花的美就是家乡的美,就是祖国的美。丈夫们有如此美丽的祖国,有如此美丽的家乡,而如此美丽的家乡却正在遭受日本侵略鬼子的蹂躏,为了美丽的家乡,为了美丽的祖国,荷花淀的普通人民甚至女人逐渐成长为坚强的抗战游击队员。进而学生便不难理解荷花淀人如荷花一样的美好品质了。他们善良纯朴,他们热爱生活,他们向往和平……也理解了反侵略、保家卫国的小说的重大主题,以及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的艺术描绘。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利用教师精美的语言,借助美术手段等多种方法达成。

三、利用朗读,以读促趣

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读。课堂上恰当运用读的方式教学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以《荷花淀》课堂教学为例,在品味“夫妻话别”段中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的时候,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男同学读水生的语言,女同学读水生嫂的话,教师旁白。声情并茂的朗读,把人物性格演泽得淋漓尽致:学生沉浸其中,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理解加深了,学生兴趣味浓了……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激活课程资源,让学生爱学高中语文课文历来就吸引学生,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更是占了很大比重,它们承载着传播文化的重任,其人文性更能引起读者(学生)共鸣,“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必然吸引学生,让学生喜爱语文,喜欢上语文课。

四、用活教材资源,使学生在“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中驰骋。

针对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实情,灵活处理教材,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拓展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既注重语文运用,又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胡同文化》的教学中,在理解“胡同建筑”方正,网络,四和院的特点之后,才能体会到北京市民胡同文化“封闭”,“忍”的精义。正是有了“胡同文化”的这一内涵,才能体会作者对于传统的“胡同文化”复杂的思想感情,品出“再见吧,北京胡同”所蕴涵着的汪曾祺特有的感情。学生习得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当地的建筑,生活习惯等等所包孕的传统文化内涵,给学生提供研究的课题:茶馆文化、饮食文化、农家乐文化……让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还可开办学生喜欢的讲座,举办学生喜爱了的语文课堂活动诸如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学生驰骋于开放的语文教学中,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使学生在不断思维中轻松地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是《课标》的载体,是课程目标实现的手段。因此,教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应用活教材这个例子,而不是把它当做死材料。

用活教材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学《促织》分析到文章结尾时,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我认为文章结局太圆满,削弱了鞭策的力度,是个败笔,应该删去。”问题一出,课堂热闹了,我将同学分组讨论,几分钟后,一个或稚嫩或成熟的闪烁着思维火花的看法登场了。有人认为“魂化促织”,尔后“裘马过世家”是不可能的,是用荒唐写社会黑暗。但马上有人站起来反对这个结局有因果报应的思想,是宿命论的体现。又有人认为,作者只是心有美好的愿望而已。给小人物一个美好结局何尝不可,任何中国古典文学总是喜剧多过悲剧,即便是悲剧,也往往是悲极转喜,如《窦娥冤》尚可昭雪,《梁祝》不也化蝶双双飞了吗?一个同学补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人生存的空间,只好把愿望寄托于虚幻的东西上。”另一个同学得到启发,“让我想起了前边学过的卡夫卡的《变形记》,人为了活下去竟然心甘情愿是去做一只小小的蟋蟀,这是人的自我否定。不仅否定了自己的生命,而且连人的价值,尊严也一起否定了,有什么比这可悲的?”“是啊,貌似喜剧的结局,难道不是人生悲剧,社会悲剧,时代悲剧吗?”新教材中选入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不少文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的内容。《伶官传序》“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论述,《我与地坛》对生与死的思考,《我的空中楼阁》中“动与静”、“大与小”有形与无形,有限与无限的阐释,《米洛斯的维纳斯》残缺与完美探讨……无一不染上强烈辩证思维和理性色彩,若能对文中涉及矛盾关系细加品味,深挖本质,触类旁通,改变视角,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些矛盾关系的看法。不仅使课堂活跃,而且有利于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魏国栋,吕达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

荷花淀教案篇2

【关键词】高中 语文课堂 教学策略

一、精心选择教法,激活学习兴趣

1.巧置悬念,以疑激趣

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地在课前或课中设置悬念,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味,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其原因,那么课堂教学定会活起来。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群英会蒋干中记》时,预习之后,设置悬念,是蒋干中记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产生争论,不是蒋干,还会是谁呢?进入课文,学生分析后便得出答案,并能理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即情节了,进而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也就水到渠成了。

2.创设情境,以境致趣

现代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此境下受到感染熏陶,以境来达到激趣的目的。具体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笔者曾执教市级赛课《荷花淀》,利用多媒体展示出美丽的荷花,美丽的荷花淀。并以之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因美而产生学习兴趣,因美而震撼心灵:荷花的美就是家乡的美,就是祖国的美。丈夫们有如此美丽的祖国,有如此美丽的家乡,而如此美丽的家乡却正在遭受日本侵略鬼子的蹂躏,为了美丽的家乡,为了美丽的祖国,荷花淀的普通人民甚至女人逐渐成长为坚强的抗战游击队员。进而学生便不难理解荷花淀人如荷花一样的美好品质了。他们善良纯朴,他们热爱生活,他们向往和平……也理解了反侵略、保家卫国的小说的重大主题,以及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的艺术描绘。

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可以利用教师精美的语言,借助美术手段等多种方法达成。

3.利用朗读,以读促趣

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读。课堂上恰当运用读的方式教学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以《荷花淀》课堂教学为例,在品味“夫妻话别”段中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的时候,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男同学读水生的语言,女同学读水生嫂的话,教师旁白。声情并茂的朗读,把人物性格演泽得淋漓尽致:学生沉浸其中,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理解加深了,学生兴趣味浓了……

当然,读的方式很多,还可以有诵读,表演读等等。

二、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激活课程资源,让学生爱学

1.用活教材资源,使学生在“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中驰骋

针对学生的基础,以及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实情,灵活处理教材,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拓展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既注重语文运用,又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胡同文化》的教学中,在理解“胡同建筑”方正,网络,四和院的特点之后,才能体会到北京市民胡同文化“封闭”,“忍”的精义。正是有了“胡同文化”的这一内涵,才能体会作者对于传统的“胡同文化”复杂的思想感情,品出“再见吧,北京胡同”所蕴涵着的汪曾祺特有的感情。学生习得了分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当地的建筑,生活习惯等等所包孕的传统文化内涵,给学生提供研究的课题:茶馆文化、饮食文化、农家乐文化……让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还可开办学生喜欢的讲座,举办学生喜爱了的语文课堂活动诸如课本剧表演,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学生驰骋于开放的语文教学中,享受语文带来的快乐。

2.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使学生在不断思维中轻松地提高语文素养

用活教材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学《促织》分析到文章结尾时,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我认为文章结局太圆满,削弱了鞭策的力度,是个败笔,应该删去。”问题一出,课堂热闹了,我将同学分组讨论,几分钟后,一个或稚嫩或成熟的闪烁着思维火花的看法登场了。有人认为“魂化促织”,尔后“裘马过世家”是不可能的,是用荒唐写社会黑暗。但马上有人站起来反对这个结局有因果报应的思想,是宿命论的体现。又有人认为,作者只是心有美好的愿望而已。给小人物一个美好结局何尝不可,任何中国古典文学总是喜剧多过悲剧,即便是悲剧,也往往是悲极转喜,如《窦娥冤》尚可昭雪,《梁祝》不也化蝶双双飞了吗?一个同学补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人生存的空间,只好把愿望寄托于虚幻的东西上。”“是啊,貌似喜剧的结局,难道不是人生悲剧,社会悲剧,时代悲剧吗?”……

新教材中选入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不少文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的内容。《伶官传序》“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论述,《我与地坛》对生与死的思考……无一不染上强烈辩证思维和理性色彩,若能对文中涉及矛盾关系细加品味,深挖本质,触类旁通,改变视角,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些矛盾关系的看法。不仅使课堂活跃,而且有利于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3.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让学生享受思维的乐趣,创造的乐趣,在不断思中提高语文素养

如果我们语文老师去想方设法地、千方百计地设计、上好每一堂课,力争将自己的课新颖、精巧地设计而上出特色,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将语文课堂演绎成七彩的“人生殿堂”和“知识的迷宫”,使学生陶醉在你的彩虹似的、绚烂多姿的语言艺术和课堂设计里而乐不思“蜀”、乐不思归、乐而忘忧。这样的语文课,谁又能否认它是最有趣、最富魅力的语文课呢?

三、借助对联激活语文课

中国的诗文多,对联也同样不少。我们语文教师,要做对联搜集、整理,甚至撰写的有心人。说句实在话,当年喜欢语文,不就是因为喜欢对联么。今天,自己教了语文,那岂能冷落了它!鲁迅先生的《祝福》,写到鲁四老爷书房一对联时,只上联在:“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下联脱落松松地卷了置于桌上。下联到底是什么?此时,就可以大大地激趣学生:拿起你们的笔,据作者刻画的鲁四老爷其人,拟对之。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屏气凝思。稍后有对:“诗书饱读性格稳重”;有对:“礼教固守厌弃寡妇”……虽然同学们对得千奇百怪,甚至驴头马嘴,但是课堂气氛是不言而喻的。最后明示下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作者何以故意让其脱落?这与下联的内容有关吗?,鲁四老爷“品节详明”吗?有“品节”吗?“德性坚定”吗?有“德性”吗?鲁四老爷配谈这些吗?这一连珠爆式的扔给学生,果真“炸”醒了

他们,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个人物和作者刻画这个人物的良苦用心。

荷花淀教案篇3

第一位老师采用了讨论的形式,将学生预习后提出的问题归类合并成四个,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

1.本文为何用诗情画意的手法来表现血雨腥风的战争?2.本文的写作背景是战争,为何要选择一群荷花淀女人作为 “主角”?3.本文人物语言朴素自然,尤其是划船寻夫过程中的 “妙语”令人忍俊不禁,请用 “实话实说”的方法“译出”她们的“潜台词”。4.小说最讲究细节,请找出文中有关的细节,并研究这些细节的作用。

问题虽然不多,但教师能够删繁就简,涵盖了文章最主要的艺术特点。在对这些问题的推进过程中,教师或精彩点评,或适时点拨,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把问题各个击破。不仅有场面的热闹,更有心灵的共鸣。第二位教师则像一个熟悉路径精于鉴赏的导游,用朗读法、比较法、改编法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细致体会、深入揣摩,在一些注目或不注目的地方品读小说的新颖精巧的构思之美,诗情画意的景物之美,富有个性的对话之美和含蓄传神的细节之美。整个教学流程在教师精心的设计下完整流畅,抓住了学生的思维,达成了“深入语言,体会美感”的教学目标。

无意评说两节课孰优孰劣,我只是想到了一个问题:面对语文课堂,我们究竟该满足学生的需要,还是努力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在讲授《荷花淀》时,我们常常会把教学目标锁定在“人物形象分析”、“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和“抗战中妇女的成长”等方面,把我们对作品的分析想当然地认为也是学生需要的。而教学实践表明,这些通过点拨、朗读、思考和讨论,学生并不难掌握。我们“设定”的学生的需要事实上并没有构成知识的层递,只是一伸手就能摘到的苹果,只能满足多数学生的浅层次的需求。而且,统一设立的教学重点难点也没有考虑不同认识层次学生的个性需求,没有了更有趣的、更令人兴奋的发现和探究,天长日久,势必会消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无论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到体裁的运用,从对生活的思考方式到感情的表达习惯,还是从审美趣味到语言特色,无不显示出各自的特点,每篇文章都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和生命的绽放。那么,语文课上,学生到底需要什么?需要大胆的尝试、需要成长的空间、需要文本的理解、需要教师的激励、需要学术的探究、需要对权威的质疑、需要生活的感悟……归拢到一个词,就是需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兴趣的产生需要长期地培养,而消失,却可能就在那几节枯燥乏味的语文课堂上!所以,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并且能够不断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优秀的教师更善于创造一种情势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

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会经过思考萌生疑问。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自己去发现、概括、求得答案,那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就一定高。而且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他的学习会愈加积极,内在学习的需要会更高。很欣赏第一位老师,以学生的需求为课堂的基点,放手让学生提问题。在一个又一个问题里,老师能够看出端倪:学生理解了什么?不理解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整理归类,自然就抓住了学生的实际需要,而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当务之急。但又不能止步于此。下一步就该是怎样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引领他们深入文本,事实上,也只有在不断满足这种需要和创造需要再满足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才会被不断地激发出来。有这样一个细节。

师:芦苇在古代叫蒹葭,《诗经》中有一首《蒹葭》——

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师:后来琼瑶写的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歌,是根据《蒹葭》这个意境来改编的。

师:从《诗经》到《在水一方》,芦花在中国文化当中象征着爱情。谈谈你对这篇文章中“芦花”这一意象的理解。

生:(小组充分讨论后得出结论)芦花的圣洁,芦花的幽怨,在芦花荡,发生了多少扣人心弦的爱情故事。《荷花淀》中,孙犁写的芦花荡,通过跳动在女人怀中的洁白的苇眉子,飘落在发际间的芦花,我们能够穿越时空看见它交织了多少女人们对丈夫的思念,对正义战争的支持——同样是爱情,这是战火中的爱情。

教师的问题是一个有梯度的问题,设置看似不经意,实则匠心独运。小说把笔墨集中在普通百姓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上。通过描写这些善良、纯真的人们,在战争环境中表现出人性的光辉,来表现人民不畏、保卫家园的精神状态和对亲人的深情,对国家的忠诚。即使是战争年代,表现这种自然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不正是“荷花淀派”小说一贯的风格吗?从学生的回答看,对于什么是“诗化的硝烟”,自然应该是理解了,而且我还吃惊于学生严谨的思维和流畅的表达。由这个问题的解决,教师又抛出了一个总结性的问题:“战争留给人们的似乎只有无尽的眼泪和悲伤,可孙犁为什么要写得那么美呢?”一堂课,总该有让学生深思的地方。从当时的执教情况来看,这个问题的设计是整堂课的亮点,把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真正在用心思考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看着学生们的表情,我相信热爱家乡、呼唤和平的感情已不仅仅停留在课本中,而是植根到了每位学生的心里。

其实,最佳的学习需要在于对积极探索的欲求,当学生对所学材料“有所发现”时,会产生发现的兴奋感和自信感。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中,学生从已知出发,在“有所发现”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产生进一步求知的愿望,也就是激发了学习的内在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一旦满足,便会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这又是下一场求知过程最优质的动力资源。

一般来说,年龄越小的学生,其学习行为往往越会受外在动机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在学习需要的作用会逐渐增大。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反馈、评价、竞赛等各种强化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在两位教师的课堂上,随处都有精彩的评价。

满足需要与激发需要是相融相生的事物的两方面,只是满足了需要的课堂是寡淡的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满足学生的需要,但学生的需要不是教师想当然地分析出来的,它从学生的思考中来,带着稚嫩,伴着差异,色彩斑斓。而激发学习的需要,正是把潜在的、或形成中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起来。满足是激发的前提,激发又伴随着新的需要的产生。教与学的过程就是这些需求不断地被满足,然后新的需求被激发,再被满足的过程,就是师生智慧不断碰撞、绽放和沉淀的过程。只有以满足需求为出发点,学生的学习需要真正被激发出来,那样才会是活力四射的课堂!

荷花淀教案篇4

唱一唱戏曲,可以活跃气氛。很多学生抱怨语文课比较沉闷,其中有教师不善于创设课堂教学氛围的因素。在语文课上唱一唱歌,无疑可以活跃气氛,激发学习的兴趣,这是由音乐的特点决定的。而戏曲是音乐中的一种,其婉转的曲调、行云流水般的旋律,具有别样的韵味。尽管学生对戏曲艺术不感兴趣,但对歌曲他们是喜爱的,戏曲的唱段让他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们乐意听。我也算一个戏迷了,课上偶尔唱一段,效果不错。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宝黛相会时,我为同学们唱了一段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却原来骨格清奇非俗流,娴静有似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拂柳,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却是旧时友。”听后,学生们急于结合课文进一步赏析人物形象。我有一个发现,凡是教师在课堂上唱歌,学生没有不欢迎的,只要不跑调!

唱一唱戏曲,加深课文理解。上课唱歌唱戏不仅仅是为气氛而唱,而是为语文教学而唱,为理解课文而唱。我们看到,中学语文教材选取了很多古典文学作品,如《失街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孔雀东南飞》《苏武传》等等,很多戏就取材于这些古典作品,如《空城计》《野猪林》《刘兰芝》《苏武牧羊》等。比如在学习《失街亭》时,讲解失街亭后果严重诸葛亮不得不使用空城计时,我唱了京剧《空城计》的片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我也曾差人去打听,打听得司马领兵往西行。一来是马谡无谋少才能,二来是将帅不和才失街亭。你连得三城多侥幸,贪而无厌又夺我的西城。”“马谡无谋少才能”、“将帅不和”在课文《失街亭》中有具体的表现,这一下子就把戏和文联系起来了。戏曲的词难于听懂,我事先便把戏词做好课件,演唱时把它打在电视屏幕上,通过听戏学课文,学生对失街亭的前因后果及诸葛亮马谡等人的认识更深了。

唱一唱戏曲,培养艺术趣味。现在的青年学生对流行歌曲、动画漫画特别青睐,而对戏曲等传统艺术比较陌生乃至拒绝。中学生不能仅仅会欣赏浅层次的快餐文化,更要懂一点高雅艺术,这也是现代中学生的一个基本素质。戏曲是一种比较高雅的艺术,但又是一种比较难懂的艺术,怎样让中学生接受呢?耳濡目染就是一种途径。教师在课堂上兴之所至地唱上一段,就是在对学生进行戏曲启蒙,至少以后再接触戏曲时,他们不会感到完全陌生。同时,艺术的各个门类是相通的,弄懂了戏曲有利于理解文学、美术等其他艺术门类。另外,戏词典雅、简练,完全是诗的语言,如前文所引的戏文,它本身就是很好的语文教材。

荷花淀教案篇5

关键词:品读;体验;提问;把脉

课堂的精彩从有效的提问开始。有效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它能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课堂效率。但目前,许多教师对提问还缺乏科学的认识,课堂上的提问有所偏差,致使不能有效地运用提问来创设高效率的课堂。如何进行更为有效的提问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为提问的偏差把脉。

1.在浅显处品读,变浅层互动为深层对话

案例:人教版《荷花》教学片段

师:荷叶是怎样的?

生:荷叶是挨挨挤挤的。

师:白荷花的样子是怎样的?

生: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师:这些荷花美吗?

生:美!

把脉:初看这个教学片断,师生对话流畅,但这种对话是粗浅的,学生没有很好地品读、感悟出荷花的美。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提问信手拈来、不假思索,问无力度,缺乏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缺乏对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的引导,缺乏对“对话”本质的认识。课堂宝贵的时间就消耗在这犹如对口戏的问答之中,彼此缺乏思维的互动。因此,提问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如此美文被执教者上得毫无美感。

对策:执教此课前先整体把握、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互动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让课堂展现出别样的精彩。

案例修改:

师: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我看到了什么样的荷花?请找出有关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生:我看到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荷叶多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荷叶多且美,从“挨挨挤挤”可以看出,这些荷叶还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呢!

师:谁来读一读,把荷叶的多和美读出来。

(学生:入情地品读。)

师:荷叶很多,而荷花却更美,你能把“我”看到的荷花的样子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学生:有滋有味地介绍,还动情地在黑板上画出了三种不同姿态的荷花。)

生:(我还有补充)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真可以说是千姿百态。

师:看着这么美的荷花,你还想到了哪些词?

生:形态各异、姿态万千、美不胜收、目不暇接……

正是因为教师所提的问题紧扣文本,引导学生体验,引领学生走进文本,阅读教学也就真正步入情感共鸣、智慧碰撞的对话境界,课堂效果自然也就好很多。

2.在矛盾处体验,变越俎代庖为循循善“导”

案例:人教版《一面五星红旗》教学片断

师:“我”为什么非常想吃面包?

生:因为“我”又累又饿。

师:为什么“我”会拒绝面包店老板提出的用红旗换面包的要求?

生:“我”虽然又累又饿,但想到红旗代表国家,所以“我”拒绝了。

师:一块小小的面包,老板都舍不得送给“我”吃而是要与“我”交换,但后来在“我”昏迷之后,他为什么会主动送“我”去医院还替“我”交医药费?

生:因为老板看到“我”宁肯饿死也不肯用红旗换面包。

师:哦,原来是“我”的爱国热情感动了老板,使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把脉:以上教学片断中预设的问题设计给人的感觉是意犹未尽,但目标达成给人的印象是操之过急。本来教师是想通过学生的品读感悟出“我”的爱国情怀,但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体会到“我”宁肯饿死也不肯用红旗换面包的行为时,教师却越俎代庖,以简单的讲述替代了学生的言语活动和体验感知,为学生送上了预设的答案,使整个教学活动黯然失色。

对策:把目标设定为“通过想象比较,感悟‘我’的爱国情怀”。并引导学生走进字里行间,通过抓关键词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体验,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会随着教学进程而越发兴奋与激动,课堂效果自然会好很多。

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想象体验的:

①大山深处,“我”遇到了什么困难?请找出句子读一读。②此时此刻,如果是你,你最希望的是什么?③面包店的老板听完“我”的介绍后,老板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漠然、冷淡到感动,无私帮助)你能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吗?(学生边读边圈画有关句子)

当学生体会完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后,可以这样追问:

①老板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老板被“我”的举动深深感动了)面对老板的用红旗换面包的建议“我”是怎样做的?请找出有关句子边读边体会。(生抓住文中的解下、展开、久久凝视、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趔趔趄趄等关键词句进行朗读体会)②“我”醒来之后,老板会对“我”说些什么?如果当时你就在场,有什么话想对文中的“我”说?

在一步步追问中,学生从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中,在“我”的一举一动中真切体会到了“我”这位留学生的爱国情感。

3.在难点处点拨,变就事论事为形象拓展

案例:在执教苏教版《天鹅的故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从此,这支猎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这句话的内涵,一教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这句话说明斯杰潘老人自从看到天鹅破冰这件事之后,再也没有打猎了。

师:斯杰潘老人为什么不再去打猎?

生1:因为打猎很辛苦,他不想干了。

生2:因为他发现打猎是不好的行为!

师:说得真好!

把脉: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的提问就事论事, 缺乏宽度,更缺乏深度。这样的教学难以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究和深层次地理解句子,难以透视语言丰富的内涵。学生的理解也如蜻蜓点水,而且在学生的理解缺乏深度时,执教者听之任之,未加以引导。

对策:《天鹅的故事》中这句话不能靠简单的问题,浮光掠影,空洞浮泛地一掠而过,而要靠具体、生动的点拨,并结合课堂生成,适时加以发散拓展,我想课堂的精彩之花一定会绽放。

案例修改:

(1)当学生说“斯杰潘老人看到众天鹅破冰这件事后,再也没有去打猎了”时,教师可以追问:斯杰潘老人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破冰场面?你能找出文中的句读一读、说一说吗?

(2)当学生说“斯杰潘老人年纪大了,打猎很辛苦”时,教师可以这样反问:“当年他为什么会去打猎,为什么这件事之后他就不去了?仅仅是因为辛苦吗?还是是因为其他的呢?”

(3)当学生说“打猎是不好的行为”时,教师也可以追问:“打猎的行为不好表现在哪里?斯杰潘老人最终放弃打猎是什么感动了他?如果你是斯杰潘老人,面对这群天鹅你又会说些什么?”经历一遍又一遍的文本品读、适时拓展后,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

生1:多可爱的天鹅啊!我怎么能伤害这些可爱的精灵呢?

生2:多么感人的场面呀,我应与这些动物交朋友,不能再去伤害他了。

生3:这把沾满血腥的猎枪我该放下了,就把它挂在墙上时时提醒我们――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吧!

……

这样的提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淀和情感,学生的思路开阔了,对句子的理解也就丰富起来了,课堂也因此充满灵气。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荷花淀教案篇6

其实,湖州乃“傍湖之州”,依偎着辽阔的太湖,地处长三角轴心,不说“占尽天时地利人气之先”,也可说得天独厚。所在地为全国最富饶地区杭嘉湖平原中心,良田千倾,河溪纵横,塘荡遍布,物产丰硕,百姓富足,古训有“苏湖熟,天下足”,向有“天下粮仓”之称。同样的鱼虾禽蔬,只在经湖州人之手,就非同小可了。

正因为地域的富足,滋长了菜肴的精细,其特色是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味,雅致精制,色泽亮丽,味道鲜美,可谓独占鳌头。中学读书时,在课本上读到此话,不由纳闷,心想:“莫非苏州、湖州粮食丰收,天下芸芸众生就无忧饥饿了,果真有此等好事?”

后来,读到古书上记载的:“朝廷之税赋钱粮,十有八九取自江南,而江南者,则十有八九取自湖苏常松嘉五县”,才若有所悟,苏、湖等地之丰硕,乃国之所赖。难怪满清帝王康熙、乾隆要三番五次“下江南”,他们对江南之富饶美丽是如此恋恋不舍,情难割舍。

我们刚到湖州,东道主便说:“大家初来乍到,别的不敢夸口,对餐饮美食,保证列位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湖州最出名的菜便是太湖白鱼,早在隋朝,湖州的裹白鱼就已列为贡品;宋代《避暑录话》有“太湖白鱼冠天下”之句;每年五六月份是太湖白鱼的盛产季节,当地有“三月春江桃花水,白鱼出水肥且鲜”之说。

春时,白鱼价廉,菜场里铺天盖地,品尝白鱼已成为湖州人的习俗。

当晚入席,一盆“清蒸白鱼”便端了上来,定睛细察,只见菜色清丽多彩,汤汁奶白,鱼香扑鼻;众人举箸品味,果然鱼肉嫩滑,味鲜咸美,非比寻常。

服务员介绍道:“湖州人烹制此菜较别处为复杂,先将白鱼洗净,鱼身上切斜纹刀口,再将五花猪肉、火腿切成薄片,油菜片、香菇片、玉兰片分别铺在鱼身上;撒上精盐、味精、料酒、葱末、姜片;添鸡汁;等蒸锅上汽后,将鱼盆放入;蒸约20 min,将原汤浇上鱼身,便可上桌了。”

东道主又补充道:“蒸制此鱼,火候有讲究,过长,鱼肉变老,其味会大打折扣;时间不足,鱼肉拉不下来,因此,须以‘断生’为度,才能做到恰如其分”。

接着,我们吃的一盆菜“银鱼跑蛋”,此菜上桌,只见色泽金黄,黄、白、绿三色相间;入口,银鱼鲜嫩,鸡蛋松软,香鲜油润。细细察看,银鱼纤细,明莹如玉。

东道主说:“银鱼,湖州人叫‘王余’,相传吴王夫差喜食银鱼,属下闻讯,纷纷进贡银鱼以讨吴王欢心。夫差哪里吃得下如此之多的银鱼,便将其余的部分弃于水中,池中鱼儿纷纷争食,于是,得名‘王余’。湖州产银鱼犹以安吉梅溪捕获者为上品。”

东道主又说:“其实,刚才吃的两款食品,在湖州不过是大众食品罢了,价格相当便宜。如想吃上品菜肴,那就是‘鲈鱼烩’了。说到鲈鱼烩,不由想到古人张翰,其时在京城洛阳为官,每当‘秋风起,便思念起家乡的鲈鱼烩’,于是乎,辞官回乡耕读。鲈鱼烩乃唐宋名肴,南宋时,湖人善砍烩,缕切如丝,簇成人物花卉形状,杂以姜桂食之,鲜不可挡。可惜的是,此种进食方式,古人疏于记载,年久失传了。”

游客初临湖州,对于当地的一款“翡翠虾仁”,赞口不绝。此菜上桌,只见菜色鲜艳,虾肉洁白,青豆碧绿,火腿殷红,细细品味,口感滑嫩鲜爽,与杭州的名菜龙井虾仁相比,更胜一筹。

服务员说:“我们是在杭州龙井虾仁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先将湖州的特产,荸荠去皮;与火腿分别切成仅1 cm的丁状,豌豆在油锅中跑一下;然后,将虾仁与菱粉、蛋精拌匀。”

他又强调说:“菱粉须附在每个虾仁上,然后,油锅五成热时,倒入虾仁,即用筷子将虾仁划散,去油,倒入火腿丁、青豆等;最后,将绍酒、精盐、鲜汤调成的芡汁烹入锅中,此菜就可以炒匀起锅了。”

湖州养羊历史达千年之久,积累的烹羊技艺非比寻常,当地著名的湖羊,有生长快、成熟快,繁殖力强,加上肉嫩味鲜的特点。宴席上,多取羔羊肉,世人称胎羊肉。湖人利用湖羊羔加当归蒸煮,再加上酱油、黄酒、姜丝、蒜叶、桂皮等为调料制作成菜。

此菜不仅香气四溢,肉嫩味鲜,美不可挡。民间土方,妇女产后血气不足;老人腰酸背痛;青壮男子新婚泄精过度,食此菜可以“大补”而恢复元气。

一款“湖州酱羊肉”端上来,令人拍案叫绝,观之,色泽红亮;闻之,肉香四溢;品之,酥而不烂,汁浓味醇,为湖州人秋冬季节的滋补佳品。

我们忙请教当地人,烹煮羊肉有何妙法,他们说,其实也不难,先将羊肉切块放入铁锅,加清水浸没肉块,煮沸后撇去浮沫,捞出羊肉;把羊肉放入竹箅子垫底的锅中,加入茴香、姜块、红枣、绍酒、精盐、红椒末、大曲,倒入羊肉原汁;羊肉块用块石压实;然后,密封煮沸,改用微火焖约2 h。

食时,拆去羊骨,切片装盘,淋上原汁,撒姜葱蒜末与胡椒粉等,即可上桌。

我们品尝此菜,不禁拍案叫绝,不仅汁浓味醇,且块肉不变形,入口,酥嫩绵软,就是老人、小孩也可以大快朵颐。

湖州的传统名菜中,以“烂糊鳝丝”最知名,此菜虽名称不怎么样,然而,清代乾隆皇帝南巡,湖州太守令各县高厨献佳肴侍候,德清名厨的一款“烂糊鳝丝”,力战群雄而勇登榜首。乾隆皇帝品后,龙颜大悦,太守也官加一品。

此菜上桌,只见盘中的油仍在沸腾,菜色呈红、黄、绿、白、黑五色,色泽鲜艳,鳝丝柔软鲜嫩,清香油润。东道主说:“此菜一定要现做现吃,凉了,味道就要差劲许多。”

我们忙请教服务员,此菜的制法,他说,制作此菜不同于众,先将活鳝鱼放在沸水中氽一下;捞出,放在冷水中,划去鳝骨,切成丝状,用凉水洗净沥干。

然后,起油锅略为煸炒;烹入绍酒、酱油、糟油、白糖、姜汁;浇湿淀粉起锅,装盘,中间用勺揿一个潭;撒胡椒粉,淋芝麻油,并将炒熟的虾仁及各种丝料放在潭周围;最后取沸油浇入潭中,即可上桌了。

湖州的另一款名肴,称之“葱油核桃鱼卷”,此菜上桌,色泽金黄鲜艳,形如蚕茧,入口,外壳松脆香酥,卷内鲜嫩浓香。

服务员介绍道:“这道菜不仅色泽美,味道好,而且还具有补气健脾、平肝潜阳、滋阴润燥之功。”他又说:“要做好此菜,颇费心思与手艺,先将草鱼批成鱼片,再逐片放在案板上,加精盐、绍酒、干淀粉;再将核桃仁剁碎,放葱入碗,拌成馅,挤成圆子;把鱼片连馅卷成鱼卷;捏紧成蚕茧形,然后,将鱼卷逐个拖上蛋糊,滚上面包屑,炸至金黄色捞出,装盘即成。食时,蘸以番茄酱,其味犹佳。

我们还吃过一款佳肴,叫做“大头菜炒肉丝”。这是一款夏季早餐吃粥时的小菜。有人认为,此菜过于寻常而“不登大雅之堂”,未列入食谱,其实,此菜鲜咸得当,特具本地特色。湖州南浔大头菜为浙江名产。经腌制后,清香扑鼻,故而,湖人改叫“香大头菜”,

最后,大家吃的点心是糯米雪藕,湖州周围塘荡遍布,莲荷遍地,品种有红、白两种,湖州人以白荷为珍,其莲子嫩而酥甜。在湖州,白荷又有早白荷、迟白荷之分。老食客以早白荷所产之藕为上品,其味鲜嫩脆甜,多宜生食;迟白荷所产之藕,内含淀粉高,湖州人多取之熟食或加工成藕粉出售。餐馆供应的多是迟白藕,灌之糯米;食时,切片,淋上蜂蜜,观之,色泽晶莹,品之,鲜甜脆嫩。据说,乾隆下江南时,品后,大喜,遂列为贡品。

湖州的精美菜肴,名目不计其数,稍有名气者,诸如,千张包子、葡萄鱼、丁莲芳大馄饨、诸老大粽子等等。尤其以千张包子、大馄饨、粽子三款在外省开的分号最多。

荷花淀教案篇7

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荷花》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力图落实和体现上述教学理念。

【设计特色】

以“读”为经,以“练”为纬,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创设语境。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问:“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教师引入:“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看的时候,同桌之间可以交头接耳、指指点点。”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教师作随机点评,并相机教学部分生字新词。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在读中揣摩思路。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入:“同学们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学生读完全文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例如:作者迫不及待地看荷花、作者津津有味地看荷花……)(斯茅语:从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切入,极妙!)

在读中整体感知。当学生体会到作者是这样看荷花时,教师要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然后组织学生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习朗读。在学生的诵读过程中,教师随机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进行整体感知。

三、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在读中有所感悟。在学生充分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入:“作者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2段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学生自读课文,潜心品读美的语言。随后组织汇报交流。对学生的交流,教师做两个层次上的把握:一是面上的层次。对多数的语句,只要学生有所感悟且言之有理,均予肯定,但不作充分展开,把主要精力花在读好、读美这些语句上面;二是点上的层次。对极少数重点语句,教师要视学生的感悟情况,作出相应的点拨和必要的调控。

四、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在学生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地引导学生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做出多元解读。

教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指名读说)

学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到底美在哪儿,我也说不清楚。

教师:说不清楚是正常的,说得清楚却是不正常的。你能觉察到“冒”字特别美,就已经非常了不起。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教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悟悟。)

教师: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课件播放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 。”写后组织全班交流。例如: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教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

学生起立,摆出自己最喜欢的姿式。教师诵读第3段。

五、抒情表达,丰富语感

学生坐下后,教师引入:“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赏。看后鼓励学生自由起立发言。可要求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荷花! ”例如:

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形状是那样美丽,你的姿势是那样动人。

荷花!你的魅力令我终身难忘。

荷花!我真想把你带回家里,好让我天天与你做伴。

(斯茅语:王老师的设计让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课文,真正达到了“以‘读’为经,以‘练’为纬的目的。)

荷花淀教案篇8

全国荷展:尖端议题,引领未来

有展有会,必然就有“论”,全国性的荷花展览,除了交易和展示的功能外,技术和产业研究的交流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从1989年始,荷展期间分会召开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并进行荷花新品种和碗莲栽培技术评比(评比活动1998--2002年停评五年)。

这些研讨、评比无不涉及荷花领域各个方向的尖端议题:莲科学系统的生物学研究、莲野生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资源保护、荷花选育及离子注入诱变育种、三水冬荷选育、荷花品种登录的重要性、水生植物景观及环境保护、园林艺术与荷花文化、荷花产业异地集群发展的新思路等等,都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比如荷花品种登录,一直是困扰业内活动的一大难题。全国荷展,美国朋友国际睡莲和水景园协会(国际园艺学会授权负责莲属植物品种登录工作的权威机构)负责人菲吉利娅在会上作了“世界荷花研究及品种登录概况”和“莲属栽培品种国际登录”的报告,对大家多有启示。

会后通过多方努力,对如何处理中国荷花品种中登录问题有了很大进展,2005年12月,菲吉利娅女士复信荷花分会会长王其超先生,对其在荷花品种登录方面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并指出了王其超、张行言二位教授编著的《中国荷花品种图志》中所包括的608个品种已被接受登录,品种名单另行公布。对于中国其它荷花品种和新育品种可按国际荷花品种登录表填报寄分会副会长、华中农业大学包满珠教授和高莉萍博士登记翻译后,向菲吉利娅处提出登录申请。这个喜讯对鼓励业内荷花新品种选育、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无疑跨越了一大步。

全国荷展:荷花行业掘兴的宽阔平台

19年的全国荷展,一届看一届,荷花展览是思维崛起的动漫画。思维的崛起来源于前一届的思维变革和概念突破,打造的是自身的差异性,是动漫画的视觉效应:苏州拙政园以小巧秀美的碗莲衬托了名花、名园的精细、精美,得到了十届荷展高雅珍贵的称誉;深圳洪湖公园利用全国荷展的影响力,动员一个多年不肯搬走的外单位仓库动迁,修整布局,改变面貌,1995年不仅获得深圳城建系统先进单位称号,更为新兴城市居民建设了一个良好的休憩庭园,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桂林七星公园第十五届全国荷展利用独特的地形地貌,让缸荷、奇石自然融合衔接,手法简洁朴实,展现清丽素雅,突出了荷花的圣洁神韵;在河北安新县的白洋淀荷花大观园揭幕到抚宁南戴河中华荷园闭幕的第十七届全国荷展,更是以大手笔的白描手法凸现了十里荷吞苇绿红荷的自然美,而且在前瞻性的目标管理中实现了固有旅游资源与荷花新景观的巧妙融合,特色风景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直到北京莲花池公园和青岛中华睡莲世界长达200公里的马拉松全国荷展都是强劲思维力的伸张成果。

荷花展览是信息的平衡器、经济的风向标。全国荷展尽管是在一地举行,但是看荷展的眼睛却是在向外打量的,他们看重的是那充满活力、变幻无穷的国内乃至国际水生花卉市场的知识经济、信息网络的经济价值。通过荷展,把最前沿的行业信息传送到业内同行的眼睛里,或者把荷花经济的活动体现到业内同行的身边,使参与者不约而同地在快捷、关联、效果的三点联系中处处留意、时时联系、直接面对,所以,尽管时间不断在变,业内人士对荷花展览的热情却是有增无减,故而,荷花展览绝不只是看新鲜那么简单,荷花经济的发展将在信息和市场的导引中腾飞。

全国荷展:荷花文化发展的助推器

荷花文化随着全国荷展规摸、影响的日益加大,在视野的不断开拓中,充分发挥了它的边际效应和扩张效应,在覆盖、渗透、融入中一路高歌猛进,进入了荷花文化延展的兴盛时期。

荷花展览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态势,推动荷花文化的发展,这种推进是将荷花文化的特征移植、吸取和借鉴到展览的细节设计中,用荷花元素去构思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显现出专类园、风景园林区的荷花旅游文化。澳门贴近民心的荷花形象工程,野生荷花资源与民俗、民风的结合开发,宝应的荷藕产业文化,以及价值不菲的并蒂莲品牌等等,都标志着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导向。

荷花展览形象与抽象的思维方式,推进荷花文化在科技与人文齐飞,建筑与环境一色,在地理、历史文脉的提炼、挖掘中,找出切入点,提升荷花文化软件的支撑力,更好地体现展览的差异化,经过艺术点缀的曲径回廊、亭台楼阁、假山路树、花圃水榭都是在传统与现代结合相宜中令游客赏心悦目,浮想联翱,在专馆、专廊、壁画碑林、诗文植联,饮食茶茗、音乐舞蹈中体现现代园林、现代审美的荷文化意韵。

主题明确的荷花展览将荷花与荷花文化完美结合,在展览中恰当地把握了荷景与陆地景物、平面与空间的关系,使荷花价值人性化的导向源于古而合于今,将停留在观念层次上的荷花文化面向市场落实到可具体操作的经济活动中。荷花文化将通过荷展不断地推陈出新。

全国荷展:水生植物整体发展的时代内涵

进入21世纪,环境保护已作为重要国际立法予以警示,2004年国家关于《加强湿地防护管理的通知》等等,给了水生植物整体发展的时代机遇。白洋淀自然生态型荷花大观园的建立开放,更使我们在十里长湖苇绿红荷的壮观气势中,在普者黑深长水道红莲、白莲的映影中,在百里洪湖大湖红荷的景观中看到了更深层次的自然科学发展景观。

1、莲湖荷塘在自然条件下是一个物种丰富的水生生物群落,这是自然的组织能动性决定的。

2、荷塘系统的边缘有着更活跃的能流和物流,具有丰富的物种和更高的生产力,这是自然状态的边缘效应决定的。

3、自然系统包含了丰富多样的生物,只有将维护生多样性的健康高效作为最重要的设计指标,才是我们水生园林设计者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

故而,遵循自然规律,就是水生植物整体发展的时代内涵,是全国荷展生态设计的思维启迪,是水生园林整体发展不能忽视的重要思路。

全国荷展:荷花分会务实的圆心软件

中国花卉协会荷花分会是在一、二届全国荷花展览的基础上催生成立的。先有展后又会,而且是专业性极强的近似学会的群团组织。她的使命就是维护、引导、通达、发展8个字。因此,全国荷展的窗口、联系功能是分会的重中之重。是交流的平台,更是活动的教体,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务实圆心。

荷花展览的准确定位。全国荷晨在淡化异地色彩、淡化个人色彩中,聚集丁荷花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及各界爱荷人士,散发出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和前瞻性的战略跟光。每一届都在目标共识、核心理念、价值观念、道德自律4个表现层面提升了荷花分会的知名度和会展文化品位。可以说,荷花分会每年都是以全国荷展暨年会研讨会为四心的同心圆轨迹运动。

竞争促展。从第十窟衡阳全国荷展开始,分会都坚持竞争办属肋方针,一轮履后对下一轮拟参展单位都要派员赴腰区实地考察,了解拟晨地区环境、硬件、软件设施,与拟展地有关领导商讨展出方案,经过重复比较衡量,直到取得公认,再报请中国花协批准后,下文并与办展单位签定办展协议书,从制度和职责上保证会展具体工作的圆满落实。这种竞争是本着的服务原则,在程序、标准、规范的运作中产生的一届一个新意的显著效果。

协调引导。尽管预备工作做得比较细,实际操作起来,尤其是人潮如涌之时,稍一不留心就会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所以,分会的协调、疏导、理解、支持就很重要,而且是在合作、和谐的互动状态下形成的、合理的利益平衡与调整。

荷花淀教案篇9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

为了加强城市污水治理,保护水环境,中央增加了投资力度。1998年分二批下达的城市污水治理项目达117项,投资约300亿元。1999年又下达近百亿国家债券资金,支持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为了确保污水处理厂建设后的正常运行,国家已明确在水价中增收排污费。一年多来,全国有上百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按照“七大流域、三大湖泊和重点沿海城市及 其近岸海域要新增城市集中式污水处理能力2000×104m3/d”和“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城市都要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在2000年年底前,还有上百座城市污 水处理 厂正立项要求建设。我国现有668个城市中,仅有123个城市有307座不同处理等级的 城市污水处理厂,其中城市污水二级处理率10%左右,全国17000个建制镇,绝大多 数没有排 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纵观世界各国,排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率均有一个逐步发展和逐步完善的 过程。国家提出至2000年我国污水处理率要求达到25%,2010年达到40%,这是根据国家(包括地方)财力,在各方面作出努力后争取达到的目标。为使来之不易的投资取得实实在在的 效益,针对目前城市污水处理中有关建设规模和工艺技术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1 合理确定建设规模

对一个城市来说,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排水规划,分期分批地建设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要根据水环境保护的目标,分期实施,逐步到位。城市排水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城区管渠改造,污水的收集、输送(包括泵站),污水处理和排放利用,以及污泥处置等问题;在河网城市,还需考虑上游、下游和水体自净问题。

合理地确定设计的污水水量和污水水质,直接涉及工程的投资、运行费用和费用效益。不少城市由于市区污水管道未形成系统,缺乏长期积累的污水水质水量资料,一般采取按规划面 积、人口和工业发展的预测来推导污水量,并提出生活污水量、工业废水量和公建、商业污 水量各占的比例,其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提出的设计污水量往往偏大。实际上,按规划计 算的污水量与可能有污水量、实际可能收集到的污水量和根据需要与可能进行处理的污水量 是不同的,设计的污水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污水管网普及率和实际可能收集到的近、远期 污水量,并分期建设污水处理厂。要充分认识城区内管网改造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有的取决 于 旧城市的改造和道路的改造,有的埋了干管,支管迟迟未建成,致使许多已建成的污水处理 厂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吃不饱”。对设计的污水水质,应该对现有实测的水质资料进行分 析(包括工业废水正在限期达标排放的水质水量变化和管渠内地下水的渗入量),对雨污合流 和老城区排水系 统需科学地确定污水管道的截流倍数(干管和支管可采用不同的截流倍数)。现在设计的需 处理污水水质偏高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设计的污水水量和污水水质要通盘考虑,留余地过大,既增加投资亦会使设备闲置或低效运行。

2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

 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应根据原水水质、出水要求、污水厂规模,污泥处置方法及当地温度、工程地质、征地费用、电价等因素作慎重考虑。污水处理的每项工艺技术都有其优点、特点、适用条件和不足之处,不可能以一种工艺代替其他一切工艺,也不宜离开当地的具体 条 件和我国国情。同样的工艺,在不同的进水和出水条件下,取用不同的设计参数,设备的选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具体工程的选择要求包括:

① 技术合理。技术先进而成熟,对水质变化适应性强,出水达标且稳定性高,污泥易于处理。

② 经济节能。耗电小,造价低,占地少。

③ 易于管理。操作管理方便,设备可靠。

④ 重视环境。厂区平面布置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注意厂内噪声控制和臭气的治理,绿化、道路与分期建设结合好。

21 关于活性污泥法

当前流行的污水处理工艺有:AB法、SBR法、氧化沟法、普通曝气法、A/A/O法、A/O 法等,这几种工艺都是从活性污泥法派生出来的,且各有其特点。

① AB法(Adsorption—Biooxidation)

该法由德国Bohuke教授首先开发。该工艺对曝气池按高、低负荷分二级供氧,A级负荷高,曝气时间短,产生污泥量大,污泥负荷2.5kgBOD/(kgMLSS·d)以上,池容积负荷6kgBOD/(m3·d)以上;B级负荷低,污泥龄较长。A级与B级间设中间沉淀池。二级池子F/M(污染物量与微生物量之比)不同,形成不同的微生物群体。AB法尽管有节能的优点,但不适 合低浓度水质,A级和B级亦可分期建设。

② SBR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法早在20世纪初已开发,由于人工管理繁琐未予推广。此法集进水、曝气、沉淀、出水 在一座池子中完成,常由四个或三个池子构成一组,轮流运转,一池一池地间歇运行,故称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现在又开发出一些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改良性SBR工艺,如ICEAS法、CASS法、IDEA法等。这种一体化工艺的特点是工艺简单,由于只有一个反应池,不需二沉池、 回流污泥及设备,一般情况下不设调节池,多数情况下可省去初沉池,故节省占地和投资 ,耐冲击负荷且运行方式灵活,可以从时间上安排曝气、缺氧和厌氧的不同状态,实现除磷 脱氮的目的。但因每个池子都需要设曝气和输配水系统,采用滗水器及控制系统,间歇排水 水头损失大,池容的利用率不理想,因此,一般来说并不太适用于大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

③ A/A/O法(Anaerobic—Anoxic—Oxic)

由于对城市污水处理的出水有去除氮和磷的要求,故国内10年前开发此厌氧—缺氧—好氧组 成的工艺。利用生物处理法脱氮除磷,可获得优质出水,是一种深度二级处理工艺。

A/A/O法的可同步除磷脱氮机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除磷,污水中的磷在厌氧状态下(DO

若降低污泥浓度、压缩污泥龄、控制硝化,以去除磷、BOD5和COD为主,则可用A/O 工艺。

有的城市污水处理的出水不排入湖泊,利用大水体深水排放或灌溉农田,可将脱氮除 磷放在下一步改扩建时考虑,以节省近期投资。

④ 普通曝气法及其变法

本工艺出现最早,至今仍有较强的生命力。普曝法处理效果好,经验多,可适应大的污水量 ,对于大厂可集中建污泥消化池,所产生沼气可作能源利用。传统普曝法的不足之 处是只能作为常规二级处理,不具备脱氮除磷功能。

近几年在工程实践中,通过降低普通曝气池容积负荷,可以达到脱氮的目的;在普曝池前设置厌氧区,可以除磷,亦可用化学法除磷。采用普通曝气法去除BOD5,在池型上有多种形 式(如下文所述的氧化沟),工程上称为普通曝气法的变法,亦可统称为普通曝气法。

⑤ 氧化沟法

本工艺50年代初期发展形成,因其构造简单,易于管理,很快得到推广,且不断创新,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力,当前可谓热门工艺。氧化沟在应用中发展为多种形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帕式(Passveer)简称单沟式,表面曝气采用转刷曝气,水深一般在2.5~3.5m,转刷动力效率1.6~1.8kgO2/(kW·h)。

奥式(Orbal)简称同心圆式,应用上多为椭圆形的三环道组成,三个环道用不同的DO(如外环为0,中环为1,内环为2),有利于脱氮除磷。采用转碟曝气,水深一般在4.0~4.5m,动力效率与转刷接近,现已在山东潍坊、北京黄村和合肥王小郢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应用 。若能将氧化沟进水设计成多种方式,能有效地抵抗暴雨流量的冲击,对一些合流制排水系 统的城市污水处理尤为适用。

卡式(Carrousel)简称循环折流式,采用倒伞形叶轮曝气,从工艺运行来看,水深一般在3.0m左右,但污泥易于沉积,其原因是供氧与流速有矛盾。

三沟式氧化沟(T型氧化沟),此种型式由三池组成,中间作曝气池,左右两池兼作沉淀池和 曝气池。T型氧化沟构造简单,处理效果不错,但其采用转刷曝气,水深浅,占地面积大,复杂的控制仪表增加了运行管理的难度。不设厌氧池,不具备除磷功能。

氧化沟一般不设初沉池,负荷低,耐冲击,污泥少。建设费用及电耗视采用的沟型而变,如 在转碟和转刷曝气形式中,再引进微孔曝气,加大水深,能有效地提高氧的利用率(提高20%)和动力效率[达2.5~3.0 kgO2/(kW·h)]。

22关于曝气生物滤池

 曝气生物滤池实质上是常说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相当于在曝气池中添加供微生物栖附的填 (滤)料,在填料下鼓气,是具有活性污泥特点的生物膜法。曝气生物滤池(BAF)70年代末起 源于欧洲大陆,已发展为法、英等国设备制造公司的技术和设备产品。由于选用的填料 不同,以及是否有脱氮要求,设计的工艺参数是不同的,如要求处理出水BOD5、SS<20mg/L,去除BOD5达90%以上的工艺,其容积负荷为0.7~3.0 kgBOD5/(m3·d),水力停留时间1~2h;以硝化(90%以上)为主的工艺,其容积负荷为0.5~2.0kgBOD5/(m3·d),水力停留时间2~3h。

一般认为,生物膜法处理城市污水,在国内尚需积累经验,处理规模不宜过大,约5×104m3/d左右为宜。国外(主要在欧洲)处理水量有达到36×104m3/d的,这与其填料材质、自控手段和先进的反冲洗装置有关,也与其有长期积累的运行 管理经验有关。

23 关于UNITANK工艺

UNITANK工艺和类似的TCBS工艺、MSBR工艺一样,都是SBR法新的变型和发展。它集“序批法”、“普通曝气池法”及“三沟式氧化沟法”的优点,克服了“序批法”间歇进水、“三沟式氧化沟法”占地面积大、“普通曝气池法”设备多的缺点。

典型的UNITANK工艺是三个水池,三池之间水力连通,每池都设有曝气系统,外侧的两池设有出水堰及污泥排放口,它们交替作为曝气池和沉淀池。污水可以进入三池中的任意一个, 采用连续进水、周期交替运行。在自动控制下使各池处在好氧、缺氧及厌氧状态,以完 成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

UNITANK工艺由比利时Seghers公司首先建在我国的澳门特区,处理水量14×104m3/d(不下雨时平均处理水量为7×104m3/d),池型封闭,设计采用的容积负荷为0.58kgBOD/(m3·d),总的反应池体积为46800m3,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为8h,出水的BOD5、SS<20mg/L。

这类一体化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变形,可以采用活性污泥工艺的设计方法对不同的污染物加以去除,如考虑硝化,其负荷一般在0.05~0.10 kgBOD5/(kgMLSS·d),硝化率视污水温度而异。而要求污泥稳定化,其污泥负荷和污泥龄要远远超过硝化时的数值。

容积利用率低是此类一体化工艺共同的主要问题,就是说在一个较长停留时间的曝气系统内,有50%左右的池容用于沉淀。

UNITANK工艺的成功与否有赖于系统采用稳定可靠的仪表及设备,因此引进技术,消化、吸 收和开发先进的自控系统是应用此工艺的关键问题。一般认为,UNITANK工艺不太适用于大 型(>10×104m3 /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3 科学地进行工艺方案比较

城市污水处理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如不包括引进处理设备和引进沼气发电设备,每处理1m3污水投资宜控制在1000元,运行费(包括折旧费)宜控制在0.5元/m3左右。由于现在 污水处理率还不高,按用水量的0.8计算污水量,收0.2~0.3元/m3排水费,基本上能维持处理 设备的运行。

为了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因地制宜地进行工艺方案(主要是生物处理方案)比较是必要的。进行多种工艺方案的比较,说明处理工艺技术的发展,是好事。现在经常碰到的问题是,工艺方案比较往往不够科学,有的对工艺已有倾向和爱好,先入为主,对倾向的工艺只 说优点,对不赞成的工艺强调缺点;有的把自己的小型试验数据与别的已上工程的工艺比;有的是将处理BOD5为主的工艺与处理BOD5同时进行脱氮除磷的工艺比。实际已运行的不少 污水处理厂,其出水水质较好与其进水水量和水质远未达到设计指标有关,各厂情况不同 ,不可简单地比较出水指标;有的投资包括厂外工程费用(如道路、电负荷增容等);有的投资包括征地费用(而此费用在各地出入很大);有的工艺建设投资低,运行费用高; 有的工艺投资高,运行费用低;有的工艺处理污水的投资低,而污泥量较多增加了污泥的处 理成本。应该看到,同样的工艺,采用的设计参数不同,其结果也是不同的。作为负责任的 单位,对工艺方案的比较力求客观全面,在同等进水、出水条件下,其设计参数应包括对 各种污染物的去除率、曝气时间、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曝气量和氧的利用率(及动力效率)、污泥产量(及污泥指数)等作全面分析,数据丰富就可以集思广益,扬长避短,根据技术上 合理,经济上合算,管理方便,运行可靠且有利于近、远期结合的原则,进行工艺方案的优 化抉择。

对一定规模(如10 ×104m3 /d)以上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应作污泥稳定处理,通常采 用中温消化,沼气利用,有条件的可设沼气发电(如北京高碑店、天津东郊),这要花费不少投资,技术设备相当复杂,设备需要引进。不处置由污水处理带来的污泥,污水处理是不完 整的,脱水后污泥的最终处置要具体落实,不留后患。

国内有些环保公司提出对污水处理厂投资采用多方集资和融资方案(如环保公司和业主出资50%,其余50%资金由银行贷款),然后通过收取的排污费逐年偿还,这种方法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有两个问题需要明确:一个是出资的环保公司采用的工艺和设计参数需要通过评议,选用 的设备需通过招标,正如国外贷款(包括政府贷款)其工艺和设备需评议和招标一样;另一个是要明确污水处理厂的股权和产权问题,需制订相应的政策和协议。

荷花淀教案篇10

现代标志设计以几何形、自然形、人物形、动物形、花木形等为源泉,通过一定的手法简化形象,形成具有特定含义的图形或符号。其组织形式和敦煌图案有相似之处,都是以其独特的结构法则和艺术理念,对自然万物的高度归纳。敦煌图案艺术资源对现代标志设计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其中的三兔共耳、回纹、莲荷纹、忍冬纹等经典纹样及构成形式都普遍应用于现代标志设计中;同时,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标志的创作手法,为我国现代设计的民族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作为敦煌人物经典图案的代表,飞天形象是敦煌艺术中引人注目的一朵奇葩,尤其是唐代飞天艺术,其造型多变,通过人体四肢的扭动和灵活多变的衣裙飘带,刻画出一种流动的意态,并且在力量、运动和速度美之间,体现出飞翔的节奏与韵律。它们与静止肃穆的佛像造型形成一种视觉的强烈对比,动静之间,打破了洞窟原有的威严和呆板,呈现给人的是一种视觉上的调和及平衡,使壁画整体富有生气。飞天图案艺术形象不仅给予我们美的享受,而且在现代标志设计中也使我们从中得到丰富的滋养和启示,体现出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

“绚丽甘肃”标志(如图1),作为扩大甘肃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知名度,更好地展示“绚丽甘肃”的美好形象,其创意设计切实以甘肃伏羲文化、敦煌文化、黄河文化为主基调,融入丝绸之路、九曲黄河、甘肃地理等多种元素,标志主体由两个抽象的敦煌飞天为形,在旋转的同时勾勒出太极阴阳鱼图形。在双鱼图形的两侧,各有三条飞舞的彩带,表现出敦煌飞天的风格特征。从整体看,标识中的弯曲线条还表现了丝绸之路和九曲黄河等甘肃元素,并将“甘肃”两字首个字母GS融入其中。同样,“2004中国首届国际体操节”的标志创意(如图2),也是取材于极具中华民族特色和神韵的敦煌飞天形象,结合体操、鞍马、跳马、吊环等体操造型巧妙组合而成,处理手法突破常规、极富韵律。莲花纹、忍冬纹是敦煌图案中典型的植物类纹饰。

莲花古名芙渠或芙蓉,现称荷花,盛开时花朵较大,叶圆,形突。随着佛教传入我国,莲花纹作为佛教标志,代表净土,象征纯洁,寓意吉祥。中国佛学院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汉传佛教的高等学府,其标志设计(如图3)则突出体现了学院的宗旨和办学性质。以莲花花苞为造型,与双手合十及圆环形状巧妙结合。通过图形之间产生的虚实,代表一心、二谛、六度、八宗及圆满之意,突出鲜明的佛教思想和精神。忍冬纹是一种被广为流传的外来纹饰,东汉末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开始在佛教艺术中出现。忍冬为一种缠绕植物,俗呼金银花、金银藤,其花长瓣垂须,黄白各半,因名金银花,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称。西安东盛集团标志(如图4),以内外互旋的叶形忍冬纹为标志图形构成要素,组成呈放射状并具视幻光效、轮转不息的圆,如花朵如太阳,取其端庄圣洁、生生不息与辉煌之意,寓意东盛企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是自然、生命、长久的象征。

敦煌图案中的动物形象主要由鹿、兔、马等写实图案和龙、凤等虚构图案构成。如隋代绘制的第407窟和唐代的205窟三兔飞天藻井图案,图案中心装饰“三兔共耳”纹样(如图5),艺术家运用共用形的原理,使三只兔共用三只耳朵,形成相互追尾、转动不已的视觉效果。“三兔共耳”原理也经常出现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如陈幼坚设计公司标志(如图6),与三兔飞天藻井图案中的“三兔共耳”轮廓共生的表现手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标志中四个人物形象共用两个头部,产生了图形互相借用的妙趣视觉效果。与此设计手法相似的还有凤凰卫视标志(如图7),凤和凰元素相互共用,从而形成各自完善的形象,凤和凰相互旋转,极富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