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故事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24 15:37:57

绘本故事教案

绘本故事教案篇1

一、课程目标

通过绘本《獾的礼物》,让小朋友理解死亡的存在,理解爱的礼物可以传递,学会去爱父母师长、爱自己,学会用行动表达爱。

二、教学设计

以爱为主题贯穿课程,同时通过观察、思考、问答和动手等教学环节的设计,锻炼小朋友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发散思维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用具

课程ppt、绘本、折纸

四、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观察活动:(引导小朋友们观察图片)

1.观察动物獾的图片,说明獾的外形特征

2.观察故事中的主人公獾的图片,总结其外形特点,引出这只獾已经很老了

(二)内容教学

1.讲述绘本《獾的礼物》

2.思考并回答问题:

(1)獾去哪里了?

(2)獾留给大家的礼物到底是什么?

(三)发散思维练习

1.鼹鼠非常感谢獾,在它离开后,仍然有他的爱陪伴着朋友们,鼹鼠等朋友会不会把同样礼物带给别的人?

2.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没有收到同样爱的礼物呢

3.谁送给过我们爱的礼物呢?

4.我们怎么把我们的爱送给他们呢?(注意,针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爱的方式)

(四)动手练习

折纸——爱心

借助爱的表达与传递,为爱的人,折一颗代表的心

绘本故事教案篇2

关键词:英语绘本;阅读兴趣;图画

绘本就是图画书,图画中所画的实际上就是故事。图画书对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可以以图画书为载体,来让阅读者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去体验图画中的情境,去构建属于自己的世界。将英语绘本运用到英语学科中,还会产生独特的功效,使他们在英语单词、语法、句型、听力等的学习中,找到学习的动力。

一、巧用插图,让阅读更具趣味性

小学生的思维较为简单,形象思维发达是其主要特点。教师可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借助英语绘本来敲开学生兴趣的天窗。在英语绘本中,图画占据较大部分,文字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这种画多字少的方式让学生的思维获得更为正确的引导和激发,使他们在读图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阅读了整个故事。如我在进行绘本教学时,为学生们出示了《The Juice fruit tree》。我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探究问题的答案。问题为:“Why are the animals happy?”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并要求他们仔细观察图片以便能尽快找到问题的答案,为本小组争得荣誉。由于每个学生观察能力、读图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均不同,因此,其答案也五花八门。对此,教师应秉持着赏识的理念,通过语言和眼神鼓励的方式,使学生们能够在今后的阅读中更具积极性。

二、对焦绘图,让阅读乐趣丛生

绘图一般具有较为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人的故事,为阅读者预留着无穷的想象空间,教师可通过对焦绘图的方式,来让学生们在接收和吸纳文字知识的同时,也能徜徉在美妙的图画故事中。教师教学中,可以以绘本为载体来引领学生趣味阅读、自主阅读和个性化阅读。学生在阅读时,教师应适时地加以引导、启发,从而使学生们认识到阅读不仅是读故事,更是读更为宽广的世界。

教学《The lion and the Mouse》这一单元时,我以“Storytime”为切入点,为学生们带来了绘本故事。为了让故事真正地走进学生,教师可安排学生们先观察图画,然后从图中提取关键词,去复述自己看到的故事。

如在Picture 1中,我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并通过和学生互问互答的方式,来强化他们对英语单词和句型的理解。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电子白板和学生们一起做了一个看图猜谜的游戏,然后和学生们一起慢慢拼出了本堂课的主人公——一只小老鼠。接下来,我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图片,回答我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列出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由图画中及时转移到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教学效果良好。之后,教师就可以将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对这个故事改写或续写结尾,这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三、科学挖掘,实施情感教育

在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充当着导师角色。为了扮演好这一角色,需要教师在课前做足功课,通过科学选取或下载搜集绘本资源,对绘本故事进行深度挖掘,可以让英语绘本教学发挥出更佳的功效。此外,教师还应挖掘绘本中蕴含的人文因素,渗透情感教育,在丰富课堂教学资源的同时,可以使学生们接收到更为多样的教育,使他们的学习更具异域风情,感受故事传递的人文和情感温度。

如在教学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这一单元时,我为学生们带来的绘本故事为《The Earth Hour(地球一小时)》。这个绘本故事倡导的是绿色环保理念。为了让教学目标不偏离预定轨道,我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地球一小时的提出者WWF。接下来,我从绘本内容出发,提出了几个针对性问题,从而使学生对该组织和组织提出的倡议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之后,我以微课的形式向学生们提问,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交流探讨。在此环节,学生们积极响应,在主人翁意识的引领下,学习和掌握了更多的英语知识。有的学生为了获得科学的答案,甚至走上了阅读课外书的行列中。

总之,绘本里有丰富的故事、生动的图画、鲜艳的色彩,这些都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因此,他们对于英语绘本教学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意愿。在此背景下,教师可通过巧用插图,让阅读更具趣味性;对焦绘图,让阅读乐趣丛生;科学挖掘,实施情感教育三个方面来加以实施,从而让英语阅读能够随时随地发生。

参考文献

绘本故事教案篇3

一、引导观察,培养细致悦读

只有善于引导学生观察文本,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细致悦读的习惯。

1.从整本书入手。对于绘本阅读来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重视绘本的每一页,包括封面、插图乃至扉页,封底等等。让学生整体入手,从封面开始,欣赏精美画面的同时,进行猜测故事内容,故事人物,尽可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而绘本封底,往往既是一个故事的结束,又是另一个精彩故事的开始,它在引导学生不听的翻阅下去。因而教师针对绘本阅读时,首先需要激发他们兴趣,让他们真正爱上阅读,爱上绘本,这才是重点。

2.从细节入手。关注绘本,其实就是从绘本的细节入手的。绘本不仅仅是文字,图画也是内容的一部分,因而引导学生在关注文字的同时,更需要积极关注图画,善于从图画中挖掘出信息。只有学生能够从图画中挖掘出信息,才能培养他们细致悦读的能力;只有他们明白了这些细节,在细节中延伸自己的思维情感等,才会对绘本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如《爷爷一定有办法》这一本绘本,图画非常细腻,内容非常温馨,而且还隐藏很多信息,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容易忽略,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善于引导他们观察图画,这也是从细节入手引导观察,细致悦读的一种有效形式。下面就是一位教师怎样引导学生从细致入手,挖掘图画信息的:

师:约瑟纽扣不知哪里去了,他找也找不到,十分难过,各位请看内容,大家又是怎么安慰他的呢?

生:爷爷说:“约瑟,纽扣丢了,我也没有办法了。”

……

生:小妹妹说:“我把娃娃送给你吧!”

师:(打断)各位请思考一下,这个小妹妹究竟是谁呀?怎么有个小妹妹呢?

生:也许是亲戚家的小妹妹!

生:教师,不对,是约瑟的妹妹!

师:究竟怎么回事?让我们回过头来去查找……

生:老师,这里有,奶奶在给宝宝洗澡!

生:妈妈挺着大肚子呢。

……

针对这一绘本阅读,如果教师不提醒,学生往往会忽略约瑟的小妹妹。但是经过教师这一点拨,很多学生真正对绘本感到悦读了。

二、大胆想象,深度想象阅读

发挥学生的大胆想象力,引导学生深度悦读,这是绘本阅读的最高境界。

1.预测故事。阅读绘本最根本的是想象,缺少想象,学生的体验是不完全的。因而在拿到绘本第一时间,教师需要以电脑学生根据封面,进行猜测故事内容。比如《逃家小兔》这一绘本的封面,是一队在草丛里互相对望的大小兔子。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的时候,自然他们想象结果也五花八门,有的说:“他们在吃早饭……”有的说:“他们是一对母子兔,在说悄悄话!”等等。学生根据图画,大胆预测故事,结果答案非常精彩,甚至超越了教师的想象。而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悦读。

2.设疑想象。教师要善于发问,善于通过设疑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预测、猜想故事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针对《红鞋子》这一绘本,教师就可以直接发问:小朋友,好好的红鞋子怎么被遗忘呢?结果学生大胆猜测,答案精彩纷呈。有的说:“是不小心有人掉下去的”有的说“是踢球时把鞋子踢飞的”等等。学生答案多种多样,但是他们有些内容却与故事不相谋合。其实,通过让学生大胆设疑想象,最根本的不是故事内容,而是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享受阅读,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从而真正让阅读成为悦读。

3.合理联想。很多时候,幼儿在阅读时,往往容易主观带入,把自己想象成书本的中人物,把自己当成自己喜欢的主人翁,甚至还能结合生活,周边环境印发更多的想象。而这恰恰是低年级学生年龄特征所决定的,因而教师需要尊重这种规律,大胆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比如在《逃家小兔》这一绘本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小兔子会逃到哪里去?自然学生答案也非常精彩,有的说逃到树洞里,有的说爬到树上去,甚至还有的说跳到水里去。自然他们都是主观带入,根据自己生活经验进行想象。也许有的是不合理,但是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享受着作品给他们带入的那种快乐。

三、启发拓展,展现魅力悦读

阅读仅仅是个过程,它不以一本绘本而开始,更不因为一本绘本而结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想想,多拓展,尽量让绘本阅读成为学生的精神粮食,成为学生阅读的重要途径。

1.读读,说说。绘本教学的根本抓手还是引导学生用美妙的声音读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让学生绘声绘色读完绘本后,尽量让他们自己说说,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再现故事情节,讲给同桌听,讲给父母听,让绘本故事成为学生自己的故事,从而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读读,演演。很多绘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合学生表演。因而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尽量让学生用上手势动作来表达情节,如手舞脚蹈,按照他们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进行表演,不仅让他们激发他们对绘本阅读的喜爱,更重要的是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3.读读,猜猜。发挥想象力,竞猜故事情节,也是绘本阅读的高级形式。教师可以结合绘本内容,引导学生猜猜故事内容,猜猜主人翁做了哪些事情,猜猜故事结局怎样,甚至还可以拓展想象,故事下一集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从而最终收获的是精彩。

绘本故事教案篇4

每个孩子都爱阅读,喜欢观看图画故事书,书中色彩鲜艳的图画、跌宕起伏的情节,有些观看趣味性极其浓厚的图画书,受到了绝大多数幼儿的热爱。中、大班幼儿在开设课程活动的过程中,结合绘本阅读的多元表达这一新理念,从绘本阅读之余向外无限延伸。但在平时幼儿的自主阅读中,阅读之后就再也没有下文,我不禁思考,是孩子的经验太缺乏,还是孩子需要鼓励,需要教师去引导?由此,我产生了如何在幼儿阅读之后,引导幼儿进行多元表达这一粗浅的想法。

【案例描述】

每周二的下午,是我们班孩子阳阳书屋的阅读时间,孩子们每天都在期待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孩子每次进入阳阳书屋,在爱护图书的前提下,可以选择自己想看的图画书,满足了不同幼儿对图画书的不同需求。有一次,在阳阳书屋阅读活动过程中,我们班两个能力较强的幼儿(高××和王××),选择了平时在教室的阅读区经常看到的图画书,要求其他小朋友围坐成半圆形,绘声绘色地和他们讲了起来。这时,有的孩子开始七嘴八舌:老师,我们可以像表演童话故事那样,把这个故事展现给爸爸妈妈看吗?老师,我们可以像创编《我的连衣裙》一样,和好朋友一起把喜欢的故事制作成连环画吗?老师,是不是还可以用撕贴、剪贴的形式来把故事展现出来呢?这时,越来越多的幼儿围坐在了一起,争先恐后地也要给大家讲故事,一下子,原本安静的阳阳书屋叽叽喳喳,炸开了锅。就这一现状,在回到活动室之后,幼儿之间就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我首先肯定了幼儿对绘本阅读多元表达的深度了解,其次就吵闹现象展开了讨论,幼儿马上意识到,阳阳书屋是安静看书的地方,不可以争吵,有的幼儿觉得自己思维闪现火花,一定要马上和大家分享,有的幼儿与同伴争执哪些绘本适合表演,哪些绘本适合创编等。这时,我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引导幼儿仔细回想那些用于多元表达的经典绘本,从而解决这一问题。

【案例分析】

我园本就以绘本阅读特色为本,在开展绘本阅读的基础上,

继续挖掘可教育的其他领域。因此,每周都有一次绘本阅读活动,每月一故事,餐前故事,睡前故事等等。故事以多种形式潜移默化地进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大班的孩子经过三年学习的积累,对于绘本阅读的多元表达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并能在游戏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开展“四阅区域”活动。在此次开展的阳阳书屋阅读活动中,孩子们的争执正证明了我园绘本阅读特色的有效开展。孩子们熟知继绘本阅读之后的延续活动,也能在活动中帮助其他幼儿提高语言发展水平。

【案例反思】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同时《指南》在语言领域“阅读与书写准备”中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这个看似平凡、实则蕴含深厚教育契机的案例引发了我对阅读活动的思考,怎样引导孩子在阅读之后进行多元表达呢?

1.教师适当介入

以同伴的身份引导幼儿思索,在整个过程中,尽量不直接参与,不用言语要求孩子怎么做,而是以一个同伴提出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有针对性地思索。大班幼儿思维相较于中班已经有了很大的飞跃,有些活动甚至可以适当放手,让幼儿之间互助完成,这样不会限制幼儿的思维。

2.保护幼儿兴趣

幼儿尽管在四阅区域活动中,对于唱、画、演、说故事的精力乐此不疲,在日常活动中,对这些活动进行延伸,延续幼儿的兴趣。下面我就简短地分享我班的一个小小实例。

在班级的区角活动――美术活动中,在自主阅读完图画故事书后的阳×和笑×来到了他们喜爱的美术区角活动中。笑×很快拿起了笔在纸上画了起来,还一边画一边念念有词,很快就完成了。可是身边的阳×却迟迟不下手。笑×看见了便问:“怎么啦?我可以帮助你吗?”说着笑×看到了阳×身边的一张白纸恍然大悟道:“哦,我知道了,让我想个办法来帮你,你可以像《母鸡萝丝去散步》一样用线条画来表示呀!不信你试一试。”阳×歪着脑袋,灵机一动,似乎得到了启发,很快一张白纸就变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画面。由此,我受到了启发,大班幼儿对于绘本的多元表达,经过课程潜移默化的渗透,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并对此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让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带领幼儿徜徉于绘本阅读多元表达的快乐中,又有何不可呢?

3.家园携手努力

与家长合作也是我们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大班幼儿喜爱阅读,家中有些绘本供幼儿阅读,但家中的绘本只是停留在观看、欣赏、讲述故事内容上,能不能请家长在家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呢?我想,只要家长加以适当的引导,将阅读后的多元表达在一日活动中进行无限延伸,会不会更能萌发幼儿的创作兴趣、表达情感呢?

绘本故事教案篇5

一、抓住阅读兴趣点,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案例】《爱吃水果的牛》这一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孩子感知水果的色彩和特征,在游戏情景中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借助于有趣的故事情景,让孩子在喂神奇的牛吃水果、用挤出的水果牛奶帮助生病的小动物的过程中体会到关心、帮助他人的快乐。同时了解到不吃水果容易生病,多吃水果能让身体变得强壮、健康的道理。

以往的阅读活动中,我们常常抛开儿童阅读的起始兴奋点。以教师为主体,带领孩子阅读,这样往往是从儿童不感兴趣的地方开始,结果儿童兴趣平平。在《爱吃水果的牛》活动中我先以孩子的自主阅读导入,让孩子先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页。这种阅读方式是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孩子掌握着主动权,孩子的兴趣自然就有了。这样让孩子看看、说说的方式,改变了儿童被动接受的过程,还能帮助孩子了解书的大概内容。孩子们学的轻松,老师也能很好地观察、解决出现的问题。另外,教学中我把一个个关键点提出来,让孩子猜测,孩子乐在其中。这样的教学激活了孩子的形象思维,比如我提问:人们都生病了,为什么爱吃水果的牛却没有生病呢,让孩子带着问题有思考地去看,提高了阅读的能力与效率。

每个孩子都是个性、能力不同的个体,单一地接受一贯式的教学根本无法让所有的孩子融入经典绘本阅读中,也无法针对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而采用分层次阅读的形式,利用活动区、自主游戏时间、偶发事件等教育契机,向不同层次的孩子提供适合的绘本阅读材料及相应的指导和引领,孩子会更感兴趣。所以除了集体教学,我还进行了自由式的教学活动,我们将绘本放在孩子伸手就可以拿到的地方,专门设置了一个阅读角,只要孩子有时间想看,就可以在拿在手里仔细地阅读,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孩子可以畅所欲言,促进了孩子的思维发展。

二、注重提问策略,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教师的提问在教学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提问是有效进行绘本教学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就要仔细斟酌,提出有效的问题,为进行有效的教学服务。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呢?在具体活动中,我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提问方法:

1.猜想式提问让孩子想说

【案例】绘本《大西瓜》中,聪明的小老鼠在看望奶奶的途中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一次,烈日炎炎下,热得满头大汗的小老鼠想到把吃剩的半个西瓜皮当遮阳帽戴;第二次,不会游泳的小老鼠要过河,我就设置悬疑,让孩子猜猜这次小老鼠会想到什么办法?第三次,则是提供材料图片,让孩子猜猜用这些材料小老鼠会想到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在猜想式的提问下,孩子们想到了很多办法,但我都不急于告诉解疑,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某种猜想,他便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便会全身心投入,主动地关心故事的进展,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境地。而且在绘本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猜想,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2.开放式提问让孩子敢说

孩子绘本阅读活动中的提问要讲究开放性。这是一种引导孩子整体把握所学内容的提问。在以往的阅读活动中,教师一般会问孩子这样的一些问题:“故事题目叫什么名字?故事里有谁?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些问题可能有多种语言描述,答案却只有一个。要使孩子学会从多种角度了解事物,那么教师的提问就要将“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改成“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等。虽然只是用词的不同,但这样的提问没有固定的答案不局限于故事原文,孩子敢说,不怕说错,能让孩子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案例】在绘本《鼠小弟的小背心》中以简单反复的故事情节来讲述,情节单一,构图清晰。我先出示封面――一小背心,让孩子说说这是谁的背心,这件背心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给予了孩子想象的空间。

3.递进式提问让孩子喜欢说

这是一种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提问方式。由浅入深的提问,不仅开阔孩子的思路,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还有助于提高孩子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的能力。一些过于简单、琐碎,缺乏思维价值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孩子不用思考,答案可以脱口而出,表面上看,气氛活跃,但实际效果差,不但激发不了孩子思维的积极性,反而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惰性。要推陈出新,形式多样,不要只求准确答案式的提问。

三、注重挖掘绘本内涵,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绘本就是一粒幸福的种子,滋润着孩子的生活。绘本还是一颗反复咀嚼的橄榄,让我们体会其深厚的含义,回味着幸福的余味。每一本绘本都有一个重要内涵,有些跃然纸上,有些则要细细挖掘,用浅显的方式呈现给孩子。

【案例】绘本《大卫,不可以》中,大卫的妈妈总是说:“大卫,不可以!”大卫伸着舌头,站在椅子上颤颤巍巍去够糖罐;大卫一身污泥回家,客厅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脚印;大卫在浴缸里闹翻了天,水流成河;大卫光着屁股跑到了大街上……每一幅页面里都有妈妈说的话“大卫,不可以!”但是,书的精华在后面:大卫在屋子里打棒球,把花瓶打破了。这下可闯大祸了,大卫被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流眼泪了。于是,妈妈对他说:“宝贝,来这里。”妈妈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对他说:“大卫乖,我爱你。”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不管孩子有多调皮,可是当他伤心的时候,母亲的怀抱永远是他温馨的港湾。挖掘好绘本中的内涵,对老师把握绘本主题,更好地进行教学,促进幼儿形象思维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绘本故事教案篇6

关键词:阅读;绘本;幼儿绘画

绘本,传统的翻译应该理解为“绘画出来的书本”,是比较适合幼儿阅读的幼儿图书。幼儿阅读绘本,能开阔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而且绘本中的图画,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如果以绘本为载体进行相关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首先必须找出合适的绘本,要求绘本既要有趣味性,又要蕴含美术的元素,同时还要符合幼儿的绘画水平。因为绘本画面内容及色彩的搭配,能够给幼儿极大的感官冲击,让幼儿第一眼接触便产生看下去的强烈欲望。为幼儿选择合适的绘本作为幼儿美术活动的教材,是幼儿美术活动成功的一半,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尝试从多个方面对绘本进行分析、选择。

一、绘本的内容要符合孩子年龄水平以及兴趣

不同年龄的孩子,他们的智力发展和心理特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所阅读的绘本的难易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小班年龄段的孩子,他们正处在自我意识、独立个性、自信心等重要非智力心理素质以及记忆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等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可以选择情节较简单、形象鲜明的绘本作为教学内容。比如,《母鸡萝丝去散步》《淘气的大卫》《机灵的小猴》《可爱的小兔》《幸福的鳄鱼和长颈鹿》《色彩斑斓的变色龙》等,我们可以把这些形象作为小班幼儿涂色练习的美术活动,针对美术活动中的趣味性,我们会选择绘本中的大象艾玛进行色彩设计;选择哈利进行黑白斑点的设计;选择绘本《大鱼和小鱼》,让小朋友亲手试试不同颜色混合后调出的新颜色,亲身体验色彩的奇妙……在涂色绘画的过程中,满足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回味,丰富幼儿的表象力,为美术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不知不觉中幼儿学习了均匀涂色的技能,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认识。我们欣喜地发现:孩子很容易对绘本中的形象产生强烈的美术兴趣。

二、选择故事情节吸引人、打动人的绘本

绘本故事《我的连衣裙》的绘画内容和文字搭配简单,但是观看画面时会让人产生快乐的情绪,因为这是一本真正画给幼儿看的图画书。因为绘本的作者认为:图画书的画要足以带给孩子快乐,只要孩子觉得画画好玩就行。所以我们在选择用于美术教学活动绘本的时候,要选择能打动孩子、打动教师并能运用在教学中的绘本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选择的绘本要能够将书内的画面资源进行联想迁移

开展幼儿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发展幼儿的想象力。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描绘的情景生动有趣、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那么哪个情景最值得截取呢?我们分析绘本后发现,最可取的情景就是其他的大象把自己也打扮成艾玛的样子,身上有许多的颜色。这个情景可以让幼儿直观地看到大象身上的各种颜色,为后续幼儿的艺术创意的产生做了启蒙,因此《花格子大象艾玛》成为不可多得的美术教学资源。我们选择这本绘本作为中班上学期的幼儿装饰设计活动的蓝本,在实践的时候孩子们纷纷投入到快乐的创意装扮活动中:有的给大象直接涂色;有的用彩纸拼贴大象的身体;还有的直接用海绵蘸着颜料对大象进行印染,勤思考勤动手的教学氛围弥漫在教室里。

四、幼儿通过阅读绘本,能了解和学到简单的绘画技巧

在美术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和幼儿一起学习一些美术的专业知识,如果在活动中由教师讲解,许多幼儿都是一知半解,所以我们在绘画的过程中能听到孩子们说:“老师,这个我不会画。”但是通过绘本阅读,依托不同的故事,幼儿却能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欣赏作品来理解作者所用的绘画技巧。绘本故事《我的连衣裙》使用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重复。花裙子、雨裙子、草籽裙、小鸟裙等,是一些图案的重复,通过阅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后,我重点和小朋友分析连衣裙的重复图案:小鸟花样的连衣裙是向一个方向一排排的重复,小雨花样的裙子是雨滴和线条按一个方向的重复,星星和云朵的裙子是散点状的重复,草籽裙是一排排的重复。让孩子们了解了重复可以是大小、方向、色彩等的重复。随后,我们出示了一些重复的范例让小朋友观察,再次了解重复的概念。最后,我们请小朋友自己想象――设计一条美丽的连衣裙。小朋友们开动脑筋,不一会儿,圆月和弯月图案的连衣裙、白云和太阳的连衣裙……出现在了小朋友的画纸上。

绘本是美丽的,里面有许多不同风格的绘画技巧和绘画风格。虽然简单,却让图画与文字完美结合,成为幼儿爱读、想读、愿意读的幼儿图书。美丽的绘本为幼儿打开了一扇窗户,也给幼儿打开了一个发挥艺术想象力的奇妙世界,它能帮助幼儿逐步走向发现美、感受美和表达美的艺术之路。

参考文献:

绘本故事教案篇7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解决语言障碍

小学英语绘本的题材有很多种,教师在选择英语绘本时,要根据小学英语教材内容,选择一些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绘本,或者选择那些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通俗易懂的绘本。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绘本生动的图案、丰富的意境以及有趣的故事来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阅读绘本上的故事,解决一些语法上的障碍和难点。

比如:在教学“My face”这一节时,教师可以选择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绘本来辅助教学。“I could feel the wind blowing on my face. The sun shone hot and full in my face.”学生读到这句话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图片故事。一个女孩站在开满鲜花的山坡上,感觉到清风拂面而来,女孩感到温暖的阳光照在脸上,她站在山坡上向远处眺望,你们猜她看到了什么?小女孩美丽的脸庞和优美的意境给小学生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力,学生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就能轻松地学会语法知识,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阅读故事感悟语境,体现语法规则

教师应当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故事,利用故事中的语言环境,来渗透所要学习的语法知识,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体悟语法规则,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小学生都很喜欢阅读英语绘本故事,教师就可以把教材中的语法巧妙地融入绘本故事中,使语法教学充满情趣。如:教师可以从绘本中选择这样的例子进行讲解:

T: Look! What’s this?

S: This is a frog.

T: Let’s catch it!

这时,教师可以走到屏幕前去抓青蛙,然后动画视频演示青蛙从田地里跳到了学校,又跳进了教室。然后,教师再播放整个故事图片视频,让学生把故事完整地阅读一遍,教师再引导学生做屏幕上的判断题:T: Look! The frog is in the desk. Yes or No?这次,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听录音来理解故事的内容,边听边做题。T: Can you tell me your answer? 如果学生没听出答案,教师可以让学生再听一遍录音。通过反复观看故事视频,使学生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同时,了解语法的使用规则。

三、训练信息输出能力,提高应用准确度

学生对于语法的掌握很大程度上与语言的使用频率有关。语言的使用频率越高,学生对语法的运用就越熟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语法教学渗透到绘本故事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多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不断体悟相关语法知识的使用方式,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比如:在学习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 I like ________best.”这个句型时,教师可以拿出一个雪花道具,并播放圣诞老人故事英语绘本,然后请喜欢冬天的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喜欢雪花、喜欢冬天。学生就会通过在英语绘本中学习到的知识,描述冬天有Stories of Santa(圣诞老人的故事),Some people celebrate by giving gifts.(人们通过互赠礼物庆祝圣诞节),All the people always decorate a Christmas tree and sing and dance at home on Christmas day.(所有人都会在这一天装饰圣诞树,大家一起唱歌跳舞)等。

教师还可以编排一个有关圣诞节的短剧,让学生扮演圣诞老人,唱着《铃儿响叮当》,给同学送礼物,并进行对话交流。这样轻松愉快的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个环节中说出自己的新年愿望等。

绘本故事教案篇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阅读是幼儿获得更丰富的认知和经验的有效途径,幼儿期是培养兴趣爱好、习惯品质的重要时期,在幼儿期帮助幼儿感受阅读的趣味性,有助于幼儿一生阅读习惯的形成。而音乐对幼儿有着特别的吸引力,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大多数幼儿都乐于将歌唱和阅读结合起来,这种结合能够让幼儿在感受到音乐旋律、节奏时获得更愉悦的阅读体验,使得阅读更富有艺术感和童趣。在本案例发生的过程中,笔者通过孩子的表现,发现了富有趣味性的阅读体验方式与阅读方式推广的必要性,这是开启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一把钥匙。

【案例描述】

新绘本投放到阅读区后,幼儿的新鲜感油然而生,他们在几天中非常乐意从阅读中看新的故事,可×是其中表现得最积极的孩

子。她对《逃家小兔》这一绘本很感兴趣。这天区域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纷纷选择自己想去的区域游戏,可×和昨天一样选择了阅读区,她拿出《逃家小兔》看了起来,但翻到小兔子变成小鳟鱼游到大海里去时,她突然唱起歌来。这引起了旁边小×的注意,她好奇地凑过来说:“你在唱什么啊?”可×说:“你看,这里可以这样唱:我要变成小鳟鱼,游到大海远远的。”原来她唱的是近期陈老师很喜欢唱的一首歌,用歌唱表达自己对绘本图画的理解,说完,她对小×提出:“你会不会这样唱啊?我们一起来唱图画歌吧。”她给自己的阅读行为起了个“唱图画歌”的名字,两个小朋友玩了起来。

一本绘本被他们找到了很多有趣的地方,还设想了新的故事情节,他们的欢乐很染了同一区域的其他幼儿,大家都围上来看他们的绘本,在了解了他们是怎么玩的以后,孩子们自己去找绘本看了起来,阅读区一度成为一个歌唱区。我感到这是一个好的教育契机,一旦把握好了,能够让幼儿更乐于阅读,并能够发现阅读的趣味,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于是我在区域活动后,引导幼儿讨论了这一方法,并和幼儿一起在表演区旁设计了一个阅读歌唱小舞台,并形成了阅读歌唱创编比赛,幼儿需要在了解绘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新的与歌曲有关的创编,幼儿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到这一活动中。

【案例分析】

在阅读区中进行阅读的时候,通常教师都会要求幼儿进入阅读区后要安静、不打扰别人,在这一规则的限制下,很多幼儿都只是在做他们个体的阅读活动,获得的认知和想象、创造行为很少和其他的幼儿分享。在以上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对幼儿的“喧闹”加以制止,而是给了他们自由发展和探索的空间,这样的方式让幼儿获得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分享、交流的体验,并在交流中产生更多的灵感碰撞。传统的绘本阅读活动一般以说图、说感受、绘画等方式帮助幼儿提升阅读感受,而在上述案例中幼儿自己发现了以歌曲、歌唱的方式来阅读图画,音乐、图画与语言、故事的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创造能力和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通过对幼儿的观察促进了幼儿的发展,给了幼儿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刺激。

【案例反思】

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教师需要帮助幼儿建构丰富、有趣的环境,同时引导幼儿用符合自身发展与兴趣需求的方式阅读。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踏入小学,帮助他们从书籍中感受不同的学习趣味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幼儿阅读过程中合理地观察幼儿的阅读行为,发现幼儿有趣的阅读行为并乐于表现这种行为时,教师要帮助幼儿丰富自己的阅读方式,以让更多幼儿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如案例中使用音乐表现绘本内容,扩展思维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进行推广,以运用到幼儿的教学与其他活动中。

1.合理利用音乐,烘托绘本气氛

在进行特定内容的绘本阅读、分享时,教师可以以固定的音乐作为背景,帮助幼儿在音乐背景中感受到绘本的内容与情绪氛围,从而顺利地进入绘本阅读情境中,获得角色表现情感共鸣,增强幼儿阅读的有效性和阅读情绪的感受。

2.利用不同歌曲,促进绘本理解

目前,在幼儿园的歌曲教学中,歌曲的内容非常贴近生活,而绘本中的内容同样很贴近生活,教师可引导幼儿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并在阅读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场景、物品时,引导幼儿使用唱已有歌曲甚至自己创编歌曲的方式表达对绘本的感受。用歌唱的方式来理解绘本,包括对一些情绪情感的感知、故事情节的了解等等,在不断阅读、思考、歌唱的过程中,形成深入、个性化的绘本理解。

3.用音乐诉说体会,升华绘本感受

在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分享后,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幼儿进行阅读感受讨论,同样可以采取音乐唱出来的方式。这种方式让幼儿在新鲜的感受中获得另类表达的满足。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互相交流、倾听,也能让他们获得更多被动式的感受,但这

些感受与自身的感受融合在一起时,它们将能获得对绘本的升华

感受。

绘本故事教案篇9

初上绘本――老师以独白的方式讲述故事

案例呈现

初拿到绘本,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精心的备课,然后带着饱满的热情给孩子们分享绘本故事《我的幸运一天》。课堂上,我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故事,孩子们被我生动的讲述及故事本身有趣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他们从头到尾听得津津有味,如饥似渴地看着我。同时我也享受着孩子们专注倾听的神情。为了保持这种良好的状态,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为了活动所谓的“流畅性”,我很少提问,即使提问也是在过渡或转折环节使用承上启下的自问自答式的方式。过程中孩子们很少回答问题,更没有充分思考和讨论的机会,自始至终孩子们都沉浸在教师的自我独白中,直到故事讲述完,我和孩子们似乎意犹未尽……

问题剖析:《纲要》颁布以后,老师们都知道在绘本教学中应多给孩子说的机会,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所以常常在一个活动中要设计很多的提问让孩子们讨论回答。这样的方式很好,但有时候也扰乱了孩子们的思绪,让孩子们不耐烦,让一个故事支离破碎。所以我在首次执教时选择纯粹独白的方式讲述故事,想通过一气呵成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故事的完整性、连贯性。这种纯欣赏故事的方式也是绘本教学的一种,适合在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如餐前活动、晚间活动或亲子活动中适当运用。但是,对于大班孩子来说,绘本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欣赏层面,因为它有很多值得孩子们探讨的元素。所以我打算选择另一种方式再上绘本。

再上绘本――以孩子说老师听的方式讲述故事

案例呈现

经过第一次的活动反思,我结合《指南》中5~6岁儿童倾听与表达中的“在集体活动中能注意听老师或者其他人讲话,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等目标。我对活动再次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能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表意见” 的目标。并在活动中提出很多引发孩子思考与讨论的关键性提问,更多是我在过程中聆听了大部分孩子的想法。如:在欣赏封面时,我开门见山地让会认字的孩子们读出故事的题目《我的幸运一天》,然后摸底式地提问:“幸运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你遇到过幸运的事情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有的说:“幸运就是我今天得到一个贴贴画,而桐桐没有得到”。有的说“幸运就是放学回家时,交通车很快就来了。”还有的说:“幸运就是今天我带来雨伞,天空突然下雨了”……通过这样的提问,孩子们的你一言我一语就把一个陌生的新词基本解释清楚了,我在孩子说的基础上稍加小结就让孩子们深入理解了“幸运就是想法得以实现,愿望得到满足后的感受,这种感受一定是快乐的。”又如在欣赏封面角色时,教师问“狡猾的狐狸遇到可爱的小猪,将会是谁的幸运一天呢?说说你的理由。”孩子们有的说是狐狸的幸运一天,因为狐狸可以有小猪吃;有的说会是小猪的幸运一天,因为小猪会逗狐狸玩。孩子们说得不亦乐乎。

案例剖析:经过第一次教学反思和改进,我重新执教后的效果与首次大不相同。在第二次上绘本《我的幸运一天》的情景中,为什么孩子们有说不完的话,为什么孩子们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为什么孩子们能表达出独到的思想?为什么孩子们的思维如此活跃?细细分析,我想是因为在第二次执教时结合《指南》精神: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在活动中设计了很多引发孩子思考的关键性问题,并给予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机会。在孩子们表达想法的时候,教师认真倾听每个孩子的每一句回答,必要时,还进行机智地追问,鼓励孩子与老师积极互动,根据孩子的回答及时进行小结和回应,激发孩子继续深入思考,产生有效互动。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也让我从一个语言教学中独白者变为一个让孩子多说的倾听者。

三上绘本――以师生讨论的方式讲述故事

案例呈现

两上绘本《我的幸运一天》后,我不断调整自己在绘本教学中的角色,从自顾自地讲,到自己少讲,孩子多说。我似乎在教学中成功地从一个独白者转变为了倾听者。但问题也接之而来,虽然孩子们表达的机会多,但多是师问生答,孩子主动提问。我再次翻看《指南》,认真解读5~6岁语言发展目标。目标指出: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对照这些目标,反思我的教学,仅是单纯的倾听肯定不够。还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积极回应,和孩子一起讨论,真正让孩子想说,敢说,大胆说。于是,在第三次上绘本活动中,我讲述到小猪敲错门被开门的狐狸一把拽进屋里,故意让孩子猜想:“接下来,猜猜小猪被狐狸吃了吗?”我原本设此问的目的是想通过孩子们回答不同答案从而产生思想的冲突。但孩子们像统一了口径似的,答案出奇的一致“没有!”没想到孩子们的回答与预设答案完全不一样,但我还是尊重孩子想法,顺着孩子的回应追问到:“那请你说说小猪没有被吃掉的理由。”这下可打开了孩子们的话匣子。他们开动脑筋,积极猜想。我认真倾听孩子的表达,激发孩子们大胆预测故事的发展。有的说:“小猪打电话请朋友来帮忙,战胜了狐狸。”有的说:“小猪给狐狸吃了,狐狸睡着了,小猪就逃跑了。”还有的说:“小猪变了个魔法,把自己变成了袖珍小猪,就逃走了……”当师幼共同欣赏到小猪被抓,狐狸不辞辛苦地去拾柴、烧水、给小猪洗澡这个画面时,我又提问:“骄傲的狐狸怎么会不辞辛苦地为不起眼的小猪洗澡呢?”这时平时较为胆小A小朋友并没有理睬我的提问,自言自语:“小猪怎么那么笨,为什么不趁狐狸捡柴火时候跑掉呢?”我及时回应说:小A能发现这样的问题真了不起!谁能回答他的提问?”稍等片刻后,B小朋友回答说:“你看小猪被捆起的嘛!”(原来在画面中心,有一个缩小版的微型小猪被捆起的,显然这个细节我们的A小朋友没有发现。)对于A和B两个小朋友的对白,我鼓励道:“A小朋友真会动脑筋,能对故事提出质疑的问题。B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这么小的图画也没有逃过他的法眼。”

案例剖析:五岁的孩子是语言发展最快的时期,能大量接受语言甚至接受几种语言的能力。同时,在培养大班儿童语言能力的时候,需要教师给孩子营造一种敢说、想说的氛围。并进行开放的提问、恰当的鼓励和引导、巧妙地进行回应。特别是对于胆小、不敢在众人面前表达的孩子,认真倾听孩子们之间的讨论,最后做出有效的积极的回应。做到在教学中担当机智的回应者,让孩子的想法得到肯定,让孩子的思维得到表达与释放。

绘本故事教案篇10

绘本本身蕴藏着许多写话资源,教师只要科学地加以开发利用,完全能激发学生的写话热情,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教师可以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写话特点,探究绘本与写话的有效策略,让孩子轻松训练语言。

【关键词】

绘本 读写结合 有效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年段(1-2年级)的 “阶段目标”中专门列出了“写话”一节,并且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①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②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由于低年段的孩子词汇量少,大量会讲的字词不会写、不会用,会写的字不多,加上社交范围小,孩子在写话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兴趣锐减。绘本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文字与图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绘本深受儿童喜爱,将写话有机地融入学生的绘本阅读中,让孩子从一开始就觉得写话好玩、快乐、有趣,把心中所想所感,用属于自己的语言写下来。

一、模仿文本,让语言更鲜活

绘本的文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与整理,这些语言活泼生动,琅琅上口,是孩子们模仿的经典学本。在阅读绘本时,教师可以抓住绘本中有特色的词、句、段,让孩子迁移仿写。

【案例1】绘本《逃家小兔》讲述了一只小兔子和妈妈玩语言捉迷藏的故事,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来追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妈妈说,“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

在讲完故事后,老师就可以问问学生:孩子们,如果你是那只想逃家的小兔,你还会变成什么不让妈妈抓住呢?如果孩子又想逃走,妈妈会变成什么去追随着他?小兔和兔妈妈对话犹如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让学生的思绪轻舞飞扬起来。于是,教师就可以抓住这样的句式进行写话训练,小兔说:“如果你变成( ),我就变成( )。”妈妈说:“如果你变成( ),我就变成( )。”

在仿写中,学生掌握了句子的规范表达,也体会到兔妈妈的爱。仿写,是提高写话水平的重要途径,它最直接、最有效。许多绘本语言简练、有趣,结构重复,有利于学生进行模仿。在仿写的过程中,孩子运用语言,迁移文本中的精彩表达方式,从而想写的话都变得鲜活起来。儿童作文有一个由模仿到独立写作的过程,加强仿写训练使这一过程明确而具体。

二、想象补白,让思S更活跃

许多绘本在语言的叙述或情节的设置上,留有一定的余地,呈开放性,都留下了类似的“空白”,这些“空白”召唤着我们去想象、创造。

【案例2】《艾玛捉迷藏》这本绘本很有意思,讲的是花格子大象艾玛和小鸟在玩捉迷藏的游戏,一路上小鸟还碰到了许多让它以为是艾玛的东西:“哎呀!你好啊,狮子,我还以为你那把阳伞是艾玛呢。”“哎呀!你好啊,鳄鱼,我还以为那只船是艾玛呢。”但画中没有把艾玛遇到的一一呈现,于是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呀,这真是太好玩了!这一路上小鸟还会把什么当成艾玛呢?”孩子们说大胆展开想象,说的头头是道。

教师引导孩子读好图,教会学生观察图,这样学生“想象补白”时才能文思如泉。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空白处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学生会获得到意想不到的乐趣。

三、续写故事―――让想象更丰富

许多绘本都有这样一个特点:故事的结尾又是一个新故事的开始,那我们就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续写故事。

【案例3】讲完《鳄鱼在我床下》这个故事,我引导孩子接着往下写故事。鳄鱼被引到车库里,但是第二天爸爸上班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孩子们就展开了想象,写道:第二天早晨,爸爸来到车库,看到车库门上贴着纸条,上面写着:“爸爸,车库里有一条鳄鱼!小心!”爸爸以为我跟他开玩笑,开门进去了。“哎呀!鳄鱼躲在车子底下睡觉。”我跑出去和爸爸一起想办法,最后我们把冰箱里吃的都拿了出来,铺了一条路,路上全都是好吃的。路一直铺到了动物园里的鳄鱼馆,最后鳄鱼吃饱了,回家了。

在续写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创造愿望能得到满足,他们的形象思维被激活,各种创造性的情节、对话以及细节不时闪现。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不同的想象,于是就有了这本书的多个结尾。

四、联系生活―――让写话更延伸

绘本特别贴近孩子的生活,对孩子的言行情态描摹得惟妙惟肖。在阅读绘本时,学生能看见自己的影子。似曾相识的感觉,激发孩子的共鸣,不知不觉联想起自己生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