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合同十篇

时间:2023-03-15 10:31:16

无效合同

无效合同篇1

    【相关链接】主合同

    主合同:不以他种合同的存在为前提,不受其制约而能独立存在的合同。

    根据合同相互间的主从关系,可以将合同分为主合同与从合同。所谓主合同,是指不需要其他合同的存在即可独立存在的合同。例如,对于保证合同而言,设立主债务的合同就是主合同。

    主合同与从合同

    由于从合同要依赖主合同的存在而存在,所以从合同又被称为"附属合同"。从合同的主要特点在于其附属性,即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以主合同的存在并生效为前提。主合同不能成立,从合同就不能有效成立;主合同转让,从合同也不能单独存在;主合同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从合同也将失去效力;主合同终止,从合同亦随之终止。主、从合同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主合同就没有从合同,没有从合同,也就无所谓从合同。尽管主合同的存在并生效将直接影响到从合同的成立及效力,但从合同不成立或失效,一般并不影响到主合同的效力。

无效合同篇2

    实践中房屋买卖纠纷时有发生。房屋买卖纠纷涉及到产权、价款、原承租户的利益等多种问题,但都离不开买卖合同的有效性问题。那么,究竟哪些房屋买卖合同属无效合同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七种:

    1、房地产分离出卖,合同无效。

    由于房屋是建筑在土地上的,为土地的附着物,具有不可分离性,因此,房屋的所有权通过买卖而转让时,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也必须同时转让。如果卖方将房产和土地分别卖于不同的买方,或者出卖房屋时只转让房屋所有权而不同时转让土地使用权,买方可以提出这种买卖合同无效。

    2、产权未登记过户,合同无效。

    房屋买卖合同的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以买卖双方到房屋所在地的房管部门登记过户为标志,否则,房屋买卖合同不能生效,也就不能发生房屋所有权转移的法律效果。即使房屋已实际交付也属无效。故只要房屋没有正式办理登记过户手续,即使卖方已收取了房价款,并将房屋交付买方使用,当事人仍可提出合同无效的主张。

    3、产权主体有问题,合同无效。

    出卖房屋的主体必须是该房屋的所有权人。非所有权人出卖他人房屋的,其买卖行为无效。房屋的产权为数人共有的,必须征得共有人同意才能出卖。出卖共有房屋时,须提交共有人同意的证明书。部分共有人未取得其他共有人同意,擅自出卖共有房屋的,其买卖行为也无效。

    4、侵犯优先购买权,合同无效。

    房屋所有人出卖共有房屋时,在同等条件下,共有人有优先购买权。房屋所有人出卖已租出房屋时,须提前三个月通知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承租人有优先购买权。所?quot;同等条件",主要是指房价同等,还包括房价交付期限、方式同等等。房屋所有人出卖房屋时侵犯共有人、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共有人、承租人可以请求法院宣告该房屋买卖无效。

    5、单位违反规定购房,合同无效。

    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不得购买或变相购买城市私有房屋。如因特殊需要必须购买,须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单位违反规定,购买私房的,该买卖关系无效。有的单位以个人名义购买私房,产权也登记在个人名下,但实际上是单位出资,作为单位的固定资产用于生产、经营、办公或用作集体宿舍等,这种情况属于单位变相购买私房,该买卖关系无效。凡享受国家或企业事业单位补贴,廉价购买或建造的城市私有房屋,需要出卖时,只准卖给原补贴单位或房管机关,否则也无效。

    6、价格欺诈,显失公平,合同无效。

    买卖城市私有房屋,双方应当本着按质论价的原则,参照房屋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私房评价标准议定价格,经房屋所在地房管机关同意后才能成交。买卖合同生效后,双方均不得因价格高低无故翻悔,应按合同议定的价款、期限和方式交付。但如果出卖人在房屋质量问题上有欺诈、隐瞒行为或在成交后发现内在质量问题的,买受人可要求同出卖人重新议定价格,协商不成的,可向法院起诉。

    7、非法转让,合同无效。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下列房地产不得转让(包括买卖):

    (1)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不符合转让房地产条件的;

    (2)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

    (3)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的;

    (4)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

    (5)权属有争议的;

无效合同篇3

    内容提要: 可撤销、效力待定及无效制度仅仅是合同法上的合同效力评价规则,不妨碍其他民事规则、行政法规则、甚至刑法规则同时适用。合同无效有时可以更好地惩戒不法当事人,但有时却使得不法当事人逃离合同约束,从其非法行为中获利,甚至还会损害合同善意相对人以及和合同相关的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合同相对无效和绝对无效的区分,能有效保护善意相对人和善意第三人,有力地回应现代商事交易安全的需要。

    导言 效力评价之逻辑起点:合同效力的相对性

    债务关系具有相对性,债权仅指向特定的人,即债务人。因此债权只能对债务人实现。在这个意义上,广义的债务关系也是相对的:其虽然由数项权利组成,但所有这些权利通常各自仅仅指向另外一个债务关系当事人。[1]合同是债的一种,因当事人互相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产生合同当事人之间双向的履行请求权,而一般不会直接影响到合同以外的第三人的利益。[2]合同的订立是负担行为,其主要特征在于因负担行为的作出,债务人负有给付的义务,[3]而不会直接发生某种权利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后果。负担行为仅仅产生负担和请求权,不对现存权利发生直接影响。[4]在德国法上,负担行为,不以处分人有处分权为必要。擅自出卖他人动产的买卖契约仍为有效。[5]“法国民法典第1165条规定:‘合同仅于缔约当事人间发生效力;双方的合同不得使得第三人遭受损害。’ 根据这一规定,合同效力不得及于第三人,只有在例外的情况下,‘始得使第三人享有利益’。法国民法典所确定的上述原则,被称之为合同的相对效力原则。这一原则是意思自治的具体表现,即基于当事人的意志所产生的法律效力,只能约束当事人自己。”[6]英美法上甚至有这样的观点:“……合同被认为违背了公共利益。但是在合同仅仅被宣告无效时,当事人仍然完全有自由订立及履行该合同,如果他们愿意这样做的话。法律所做的只是拒绝强制履行合同。”[7]

    合同的效力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内部评价机制,这也应当成为合同效力评价制度的逻辑起点。在一定意义上看,合同有效或无效的判断或选择是一个合同当事人的内部问题。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比其他任何人之间的关系要密切,是一种特别的结合关系,[8]并构成对合同当事人的约束。合同也是一种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通过履行行为(即通过债权人获得作为债务标的的给付)而得到调和。[9]合同的效力评价对约束合同当事人,缓解其内部的紧张关系,助益交易效率,体现债法的动态属性而言,意义甚大。

    从合同的相对效力原理出发,对无效合同应当做非常严格的限制。既然合同一般不会具有涉它性,不会直接影响第三人的利益,合同就不能轻易认定无效,除非合同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同时合同是当事人双方的合意,合同生效产生两个请求权的效力,因此,要在充分考虑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内部结合关系的基础上,认定此种请求权的效力。

    一、效力制度:一种技术化的评价规则

    合同的效力,是指法律赋予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拘束当事人各方(特殊情况下涉及第三人)的强制力。合同的效力,是法律评价当事人各方合意的表现,是国家意志的表现。[10]在合同效力认定上,英国法采取的是区分规则和裁判选择方法,而美国法则采取利益分析原则。在合同当事人意欲的效果判断上,美国法倾向于从政策和公共利益的角度考量,而英国法则更多地结合具体类型化的法律规则,基于个案考量。[11]

    契约生效的本质,是对私人行为的法律评价,其评价标准就是契约生效的要件。[12]该法律评价不仅仅和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相关,有时要对合同双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区分,有时交由一方合同当事人选择,有时还与善意第三人相关,由此形成了一种技术化的效力评价规则。从某种程度上说,该评价规则带有一定的中性色彩。合同效力制度包括有效、可撤销、效力待定、无效等制度。合同有效是指合同完全有效,可以发生合同当事人所预期的合同法上的法律效果。合同可撤销主要是指合同当事人在意思表示上有瑕疵,该意思表示有瑕疵的当事人有权撤销该已经生效的合同,使得该合同不发生当事人曾预期的法律效果。[13]合同效力待定则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的行为在程序上有瑕疵,合同是否确定地发生效力,需要得到有权人的追认。[14]合同无效是指合同不发生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所意欲发生的法律效果。合同有效、可撤销、效力待定和无效仅仅是对合同效力的评价,并不必然和合同当事人行为的合法或违法相关。

    首先,合同有效包括合同双方当事人合法自愿订立的合同有效,也包括为保护受损害一方当事人和善意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有效。合同有效并不意味着合同完全合法,没有任何不法因素。如:一方当事人胁迫另一方当事人订立合同时,该胁迫行为显然具有违法性。此时,合同是可撤销的。如果受胁迫的一方当事人不行使撤销权,该合同就确定有效。因为胁迫订立的合同可能最终对被胁迫人有利,合同有效能更好地保护被胁迫人的利益,甚至可以更好地惩戒胁迫人。被害人未撤销法律行为,除可享有该法律行为所生权利外,可并行主张因侵权所生损害赔偿请求权。[15]又如:恶意无权他人事务订立合同,该恶意无权行为显然是欺诈行为,如果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人有权,构成表见的,该合同有效。但是该合同有效并不能免除恶意无权人的侵权责任或其他法律责任。[16] 合同有效成为一种保护善意合同相对人或善意第三人的技术化效力评价规则,而并不意味着该合同合意具有完全的合法性。

    其次,合同可撤销可能是由合同当事人的错误造成的,也可能是由当事人的恶意欺诈和胁迫造成的。意思表示包括三种着名瑕疵:错误、诈欺、胁迫。[17] “虽然法律反对恶意欺诈或非法胁迫,但在恶意欺诈或非法胁迫的影响下形成的法律行为首先仍然是有效的。”[18]在德国法上,“如果诈欺已经构成了刑法上诈骗罪,胁迫构成了刑法上的胁迫罪或恐吓罪,那么它们同时违反了‘保护性法规’;或者,如果诈欺或胁迫构成一项故意违反善良风俗的侵害行为,那么被欺诈人或被胁迫人可以在行使撤销权外,不受一年期间届满的限制,向诈欺人或胁迫人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主张缔约过错责任。”[19]就欺诈或胁迫之法律要件观察,也可以适用违反善良风俗而无效的规定,但是表意人可能尽管被欺诈或胁迫,却仍有取得此法律行为效果之利益,[20]合同可以依然有效。合同效力待定是指存在程序上的瑕疵,该瑕疵可能由误信产生,也可能由严重违法行为产生。可撤销和效力待定并不能完全说明合同的合法和非法,[21]仅仅是一种比较中性的效力评价规则。

    再次,合同无效是一种包括多种情形的效力否定规则。合同无效包括合同因严重违法或违反公序良俗原则而无效,也包括因撤销或不被追认而无效,[22]还包括被善意第三人主张无效。合同无效一般是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利益的行为,但是也包括因错误而撤销后的无效,因误信无权而不被追认的无效,这些无效的合同不一定是严重违法的合同。德国法上,合同还可能因为履行不能而无效。合同无效和严重违法有密切的关联,但并不都全是因违法而无效。

    合同有效并不说明该合同没有违法因素,合同无效也并不必然说明该合同一定是严重违法。在合同效力制度的研究中,一种技术化的评价规则的视角对区分合同相对无效和绝对无效是大有裨益的。

    二、合同无效的意义和缓和:相对无效和绝对无效的区分

    合同无效是一种针对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否定性评价,是指合同不发生合同当事人所意欲的法律效果,并不意味着行为根本不产生任何法律效果。罗马法认为,“适法行为的无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区别如下:或者行为缺乏某项基本要件,以至法律不能承认它并保障它的结果,或者根据法律自己规定的其他事实,某人有权要求宣告该行为无效。”[23]帕比尼安在《问题集》第16卷中指出,因为所为的损害我们的慈爱、荣誉、羞耻心的行为,就像我们概括而论,违反善良风俗的行为,必须被认为是我们不能实施的。[24]乌尔比安在《萨宾评注》第42卷中指出,总之,我们创造了这样的新规则:不道德要式契约,无任何效力。[25]

    合同无效制度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一,无效制度直接维护了公序良俗原则,保护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尤其是在合同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的目的,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时,对该合同效力上进行否定性的评价,不啻是一个绝杀—能阻遏当事人的不法行为,同时起到一种警示的功能,发挥预防的作用,体现国家对公民私人生活渗透式的引导,发挥民法所特有的对个体自由的限制功能。其二,无效制度可以有力保护缔约过程中弱势一方的利益,对于一方严重违法的免责条款可以直接认定其无效,以缓和合同缔约双方在地位上的不平等,更好地保护合同意思自治。其三,无效制度可以打开约束当事人的法锁,成为当事人逃离合同约束力的一种逃逸机制,可以有力保护善意合同当事人和善意第三人的利益。赋予善意第三人主张合同无效的权利,可以在交易安全和当事人意思自治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的基点。

    合同无效也存在一些弊端。合同无效一般认为是自始无效、当然无效、确定无效、绝对无效。这种无效的效果非常严苛,会产生一系列不可预期的后果。其一,合同无效在客观上是没有效率的现象。无效法律行为,即法律上视为从未存在之行为。[26]合同无效意味着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不发生预期的法律效果,合同交易失败。无效之后有时会通过返还财产和恢复原状来处理,这使得社会成本增加。“契约无效,虽然不发生法律行为的效力,但当事人因为该契约所为的给付、所受的损害,仍然要透过不当得利、侵权行为等法定债之关系来处理,其复杂的程度,超出想象。”[27]其二,合同无效会影响到和合同有利害关系的善意第三人利益,会引发交易链条的断裂和破坏,直接影响交易安全,进而引发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式的破坏性效果。其三,在一方当事人违法,另一方当事人善意无过失的情形下,合同的整体无效往往使得违法的一方当事人逃离合同的约束力,从而无法保护善意相对人的利益。其四,合同无效的泛化会直接影响到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自治,限制当事人的意思自由。

无效合同篇4

【关键字】保险合同;无效;原因

一、保险合同无效的定义

所谓保险合同的无效是指已经成立的保险合同, 因欠缺保险合同有效的根本性要件而自始不能产生保险合同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效果的事实状态。保险合同无效按照不同的依据可以分为全部无效和部分无效,以及法定无效和约定无效。保险合同全部无效是指保险合同的全部内容自始不产生法律拘束力; 保险合同的部分无效是指保险合同的部分内容不具有法律拘束力, 保险合同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保险合同法定无效是指保险合同因法律所规定的原因,而使保险合同的内容自始不产生任何法律效力。保险合同约定无效是指投保人和保险公司约定合同无效条款满足时致使保险合同的内容不产生法律效力。

不管如何定义或者分类保险合同的无效,保险合同一旦无效就必然具有违法性或者不履行性。违法性中的“法”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保险法》和《民法》,《保险法》是针对保险业所拟定的特别法律,《民法》则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只要保险合同中的内容有违反这两个法律的内容,它就是无效的。而不履行性则很明确,只要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不履行或者违反了合同中规定的责任或者义务,则 保险合同无效。

二、保险合同失效的原因

保险合同失效的原因主要是按照《保险法》的规定来裁定。2009年出台的最新《保险法》中的第17,19,31,34,55条中有明确规定.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尤其是一些免责条款,保险人应该在订立合同在保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做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做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说明的 ,该条款不产生效力。这条规定也是保险合同部分无效的依据之一。当被保险人在遭遇保险事故时,如果保险公司拒绝赔偿的理由是未说明的免责条款或者一些特殊条款,则拒赔将不成立.

《保险法》第三十三条中规定:“被保险人死亡给付的保险金总额不得超过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限额。”这也是保险合同部分无效的情况。当发生此种情况是,保险公司会赔付规定的金额,只是超出部分不再负担。另外,保险法还对超额投保有一定的规定。超额保险是指保险合同所约定的保险金额大于保险价值的保险。在财产保险中,无论是故意的超额投保还是因过失或不可抗力而超额投保, 都将导致超过部分无效。此外,在投保人重复投保时, 也可能发生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价值的情况。对此,我国保险法第五十六条规定: “重复保险的各保险人的赔偿金额总和不得超过保险价值。除合同另有约定外, 各保险人按照其保险金额与保险金额总和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重复保险的投保人可以就保险金额总和超过保险价值的部分请求各保险人按比例返还保费 。”实质上也就是指超额投保的超额部分无效。

根据我国保险法第五十五条规定, 父母以外的人不得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投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 同时也要求死亡给付保险金额总和不得超过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限额。也就是说,法律禁止父母以外的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投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合同。这样规定是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 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如果投保人为获得保险金而为无民事行为人投保, 然后再将其谋害, 是很容易的。基于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安全保护的需要,保险法规定,只有父母可以为其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子女投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但是, 为了防止过高的保险金额诱发犯罪动机, 保险法又规定, 死亡给付保险金额总和不得超过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限额。

三、保险合同无效时保险双方当事人的责任与义务

在保险合同中, 当事人所负给付义务主要为以金钱的给付, 因而, 在保险合同无效时, 须返还的为保险费、保险赔偿金等金钱。如果保险合同的无效是由于保险公司没在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投保时具体说明一些特殊条款造成的,就需要根据情况退还被保险人保费的现金价值等,或者不得拒绝给予被保险人应当给予的赔付。如果保险合同无效是由于保险人的过失或者失误造成的,保险公司可以根据情况返还被保险人保费现金价值或者直接拒绝赔付。

保险合同被确认无效后, 如果致使保险合同无效是一方造成的,则过错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保险合同无效而受到的损失;如果双方均有过错的, 则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无效保险合同当事人的损失是一种信赖利益损失, 信赖利益损失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包括: (1)缔约费用及利息; (2)准备履约和实际履行所支付的费用及利息;(3)因缔约过失导致合同无效、被变更或被撤销所造成的实际损失; (4)因身体受到伤害所支出的医疗费等合理费用。间接损失为: (1)因信赖合同有效成立而放弃获利机会的损失, 亦即丧失与第三人另订合同机会所蒙受的损失; (2)因身体受到伤害而减少的误工收入; (3) 其他可得利益损失等。

保险合同被确认无效后, 如果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 保险人无须承担保险责任。保险人的保险责任, 是指在保险事故发生时, 或者在保险合同约定的给付保险金的条件成熟时, 保险人依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的前提是存在有效的保险合同。在保险合同被确认无效时, 保险人承担保险责的前提就不存在了, 保险人因而也就无须承担保险责任。

虽然造成保险合同无效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如果在签订保险合同的时候以及履行合同的期间就注意一些细节,按照条款办事,其实就能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还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孙蓉.《保险学原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无效合同篇5

关键词 分析 新合同法 问题 认定 处理

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新合同法)已于去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新合同法的出台是对原有“三足鼎立”的合同立法模式的扬弃,顺应了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需要,消除了市场经济规则的分歧,并逐步完善了我国民商立法制度。

合同法作为调整交易关系的法律,是市场经济体制社会最基本的法律规则。新合同法对原有《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进行了统一和完善,并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同时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以鼓励交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出发点,缩小了无效合同的范围,扩大和增强了可撤销的合同与

效力待定合同的内容。本文拟就该法对无效合同的规定略述己见。

一、无效合同的概述

所谓无效合同,是相对于有效合同而言的,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欠缺合同的生效要件,在法律上确定的当然完全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其有以下法律特征:

(一)违法性

无效合同的种类很多,但违法法性不仅指合同内容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而且表现在设立合同的目的方面。所谓合同目的,是指当事人缔结合同的直接内心原因。尽管合同内容不违法,但订立合同的目的违法,同样使合同产生无效的法律后果。即合同法规定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亦为无效合同。无效合同的违法性表明此类行为根本不符合国家意志和当事人意愿,因此,当事人不能使其发生法律效力。而且,国家会对此类合同实行干预,而不能将主张合同无效的权利完全留给当事人。

(二)无效合同从订立时就无效

由于无效合同从本质上违反了法律规定,因此国家不得承认此类合同的效力并加以保护。合同一旦确认为无效,就将产生溯及力,使合同自订立时起就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以后更不得转化为有效合同。对已经履行的合同义务,应通过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方式使当事人、受害人的财产恢复至合同订立前的状态。

(三)无效合同当然无效

无效合同当然无效是指合同无效不以任何人的主张和法院、仲裁机构的确认为要件,这就是无效合同当然无效的关键所在。

合同法确立无效合同制度,旨在防止和抑制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滥用,有利于维护市场交易安全,保证合同当事人所期望的利益得以合法实现。

二、新旧合同法对无效合同规定的比较与分析

(一)原经济合同法第7条规定了以下四种合同无效:

1.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合同;

2.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所签订的合同;

3.人超越权限签订的合同或以被人的名义同自己所的其他人签订的合同;

4.违反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原合同法有关无效合同规定的特点在于:

第一,顺应了计划经济的需要,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对法的干预。使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大打折扣。

第二,无效合同的范围过宽。对于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合同不加区分,未考虑法律规范的性质和社会危害程度,凡违法均归无效。无例外的将采用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归于无效,大大限制了当事人的合同自。

第三,缩小了可撤销合同的范围。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在国外都是作为可撤销的合同,而不作为无效合同。对于欠缺生效要件特别是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允许一方当事人依照自己的意思使合同的效力归于消灭或使违背当事人一方真实意思表示的那部分内容的效力消灭。这就是所谓的“可撤销合同”。它是一种相对无效的合同,具有以下特征:①是否使可撤销合同的效力消灭,取决于可撤销权人的意思。撤销权人以外的人无权撤销合同;②可撤销的合同在未被撤销以前是有效的,即使合同具有可撤销的因素,但撤销权人没有撤销行为,合同仍然有效,当事人不得以合同具有可撤销因素为由而拒不履行合同义务;③撤销权一旦行使,可撤销的合同原则上溯及成立时的效力消灭。应当提出的是: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与效力待定合同中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权人的善意相对人所具有的撤销权有所不同。前者只能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而后者,权利人可直接通知对方行使撤销权。前者权利存续期限确定在撤销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后者权利存续期限不确定,是在法定代表人或被人追认之前;前者撤销权既可以通过作为放弃,也可以通过不作为放弃。而后者只能通过不作为而放弃。新的合同法规定,在两种情况下合同一方当事人可以有合同变更或撤销的请求权:一是“重大误解”,二是“显失公平”。但对“显失公平”限定在“订立合同时”就已经明显表现出来的不公平,是在当时可以客观认定的双方利益的明显失衡,是订立合同时至少一方当事人已经了解并追求这一不公平结果而发生的,而不是合同在履行中产生的结果。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因客观情况发生当事人订约之时难以预见的变化,使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对比明显失衡的,不属于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可撤销合同,应根据合同的情势变更制度解决问题。强调显失公平是在“订立合同时”可以避免当事人借口合同履行结果“显失公平”而请求撤销合同,逃避应承担的交易风险,使合同失去应有的严肃性,同时也与合同履行中的情势变更制度划清了界限。而我国制定《经济合同法》等法律时,从保护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新合同法规定出发,却在后果上导致无效合同的范围过宽。实践中可撤销合同仅为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设立的合同。

第四,忽略了效力待定的合同。旧合同法对无权、越权等绝对归于无效,造成经济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可通过补救措施完善生效的合同行为被宣布无效。《民法通则》虽对此作了相关的原则性的规定,但常常在适用中发生冲突。由于旧合同法对无效合同规定的以上几个特点,很容易产生几个弊端:

1.造成财产不必要的浪费。合同一旦被确认为无效以后,就要依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原则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相互返还已曾交付的财产或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其结果,不仅意味着当事人为履行合同而已支付的费用得不到补偿,订约目的不能实现,而且互相返还财产还会增加不必要的费用,从而造成财产的损失和浪费。

2.不利于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对于因欺诈、胁迫而订立的合同,不是基于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造成信原则,但对于交易秩序、社会公共利益并无损害,如当事人一方明知或主观上出于自愿,那就应从尊重当事人利益和维护交易安全出发,应将其纳入可撤销,可变更合同。

3.不利于促进交易。合同法的重要目标在于尽可能地促成交易,只有促进交易,才能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过多的宣告合同无效,将导致一些原本不应当被消灭的交易归于消灭。

(二)新合同法对无效合同的规定

新合同法在总结原来三部合同法及《民法通则》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建立社会统一大市场的需要出发,注重维护交易,对合同无效的事由作出了比较科学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规定。

新合同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该条将旧合同法第7条的规定进行了修改,即将原条文中的“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无效改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无效。删除了无权合同无效。吸取了民法通则“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无效的内容。具体讲:

(1)以欺诈、胁迫手段损害国家利益所订立的合同。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欺骗他人而使他人陷入错误而与之订立合同的行为。胁迫,是指一方当事人以将来要发生的损害或以直接施加损害相威胁,而使对方当事人产生恐惧并与之订立合同的行为。本条强调采用欺诈、胁迫手段损害国家利益所订立的合同为无效合同,将旧合同法的受害对象进行了严格限制,如果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合同。

(2)恶意串通的合同。恶意串通是指合同当事人在明知或应当知道某种行为将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情况下而故意共同实施该行为。该规定与《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完全一样(一致)。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经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指当事人通过实施合法行为未达到掩盖其非法的目的;二是当事人实施的行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在内容上是非法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这是合同法公共利益原则的体现。公共利益是指关系到全社会的利益,表现为某一社会应有的道德准则。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这一规定,修正了旧合同法和《民法通则》未将法律、行政法规的法律规范的性质加以区分的缺陷。这一修改,主要是为了给当事人创造一个比较宽松和谐的交易环境,并考虑到当事人的合同在与任意性法律规范不一致时对社会并无什么危害性。违反义务性规范还是禁止性规范的合同为违法合同。而在认定违法合同无效时,一般只需证明存在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客观事实,无须考虑当事人主观过错。前三类合同须证明当事人主观的愿意,至于第四类合同则当事人主观上须有过错。

三、认定无效合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违法性

尽管无效合同的特征之一在于其违法性,但因无效合同的类型不同,因此强调无效合同的违法性,主要指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其次为其他四种情形。而第54条第2款第2项的规定,虽然一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违反新合同法所确立的“平等、自愿、公平、诚实和信用的原则,但因其仅损害了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而另一方当事人有权依意思自治原则决定合同的命运。因此,准确把握违法性特征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法通则》与新合同法规定的予盾

《民法通则》第58条将“当事人一方采用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订立合同”列为无效合同,而新合同法第52条规定对此进行了限定;即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并非绝对无效,而须以损害国家利益为前提。实践中对此适用时,按照“后法优于前法”的规则应按新合同法的规定予以界定。

(三)关于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

新合同法第52条将“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确认为无效。这样在实践中如何判断是否损害国家利益,就成了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的难点。笔者认为,应先审查合同订立的目的,合同订立的内容。其次,判断履行合同产生的后果,不可主观臆断。由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社会生活的政治基础、社会秩序道德准则和风俗习惯等等,均可列入其中。因此,法官在界定是否损害国家利益时,要科学评判,慎重对待,不可轻易简单作出认定,使本应存在的交易关系归于消灭。

四、无效合同的处理

合同一经确认无效,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也随之无效,合同也应终止履行。对未履行的无效合同,终止履行一般就已足够,而对于已经履行或部分履行的合同,除终止履行外,以及全部履行的合同,还可能产生返还财产、折价补偿、赔偿损失等法律后果。

(一)返还财产

这是合同无效后产生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后果。旧合同法及新合同法对此规定是一致的。实践中,适用返还财产,首先需注意,不以过错为前提,即接受财产的一方是否具有过错,都应负有返还财产的法定义务。其次,考虑以财产在法律上和事实上能够返还为条件。如果“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仍简单适用恢复原状原则,可能造成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失衡及财产的不必要浪费。“不能返还”主要是指标的物灭失且无替代物,或者毁损严重无法修复,或者标的物经过使用价值已显著减少,或者标的物是专有技术等无形财产,或者该财产已经转移给善意的第三人等等:“没有必要返还”主要是根据实际情况,当事人相互协商认为不予返还并无弊害。

(二)折价补偿

当合同无效不宜适用返还原则,出现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情况时,应以当时国家规定的价格折合成钱款补偿;没有国家规定价格的,以市场价格或同类劳务的报酬标准折合成钱款后补偿,不可依双方约定的价格标准折合补偿。

无效合同篇6

一、房产、地产分别转让,合同无效。房屋是建筑在土地上的,为土地的附着物,具有不可分离性,因此,房屋所有权通过买卖而转让时,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也必须同时转让。如果卖方将房产和土地分别转让于不同的当事人,或者出卖房屋时只转让房屋所有权而不同时转让土地使用权,买方可以提出这种买卖合同无效。

二、未办理登记过户手续,合同无效。房屋买卖合同的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以买卖双方到房屋所在地的房管部门登记过户为标志,否则,房屋买卖合同不能生效,也就不能发生房屋所有权转移的法律效果,即使房屋已实际交付也属无效。故只要房屋没有正式办理登记过户手续,即使卖方已收取了房价款,交将房屋交付买方使用,当事人仍可提出合同无效的主张。

三、产权主体有问题,合同无效。出卖房屋的主体必须是该房屋的所有权人。非所有权出卖他人房屋的,其买卖行为无效。房屋的产权为数人共有的,必须征得共有人同意才能出卖,出卖共有房屋时,须提交共有人同意的证明书。

四、侵犯优先购买权,合同无效。房屋所有人出卖共有房屋时,在同等条件下,共有人有优先购买权。房屋所有人出卖出租房屋时,须提前3个月通知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承租人有优先购买权。房屋所有人出卖房屋时侵犯共有人、承租人优先购买权时,共有人、承租人可以请求法院宣告该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五、单位违反规定购房,合同无效。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不得购买或变相购买城市私有房屋。如因特殊需要必须购买,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单位违反规定,购买私房的,该买卖关系无效。

相关的合同范本 ·买卖合同的定义(什么是买卖合同) ·英文版买卖合同 ·标准商品买卖合同 ·货物买卖合同 ·车辆汽车买卖合同 ·水果买卖合同

无效合同篇7

    我国原《经济合同法》第6条规定:“经济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和解除合同。”原《经济合同法》的该条规定没有严格区分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问题。但经济合同成立与生效具有本质的不同,合同成立是当事人合意的结果,是当事人意思一致的一种事实状态。

    合同无效取决于国家对已经成立的合同的态度和评价,反映了国家对合同关系的干预,合同不成立的处理结果和合同无效的处理结果截然不同。

    合同一旦被宣告不成立,过失的一方当事人应根据缔约过失责任制度,赔偿另一方遭受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如果当事人已经作出了履行,则应当各自向对方返还已接受的履行。合同成立只产生民事责任问题,而不产生其他的法律责任。而对于无效合同来说,不仅要产生缔约过失责任、返还不当得利等民事责任,而且将可能产生引起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区分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的意义在于避免将一些已经成立的但不具备生效要件的合同,都作为无效合同对待;对于许多仅仅是某些条款不具备或不明确的合同,通过解释的方法或根据法律的补缺性规定努力促使合同成立,达到鼓励交易,减少财产损失和浪费的目的。

无效合同篇8

合同无效,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应当恢复到合同订立前的状态。合同无效后,由于合同自开始就没有法律效力,就会出现一些法律上的后果,如返还财产、折价补偿、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来源:文章屋网 )

无效合同篇9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无效合同篇10

关键词:无效合同 诉讼时效 物上请求权 不当得利请求权 起算时间

一、问题引入

无效合同是相对于有效合同而言的,指合同虽已成立,但因其在内容和形式上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应被确认为无效的合同。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了合同无效的五种法定情形,《合同法解释(一)》第十条对其进行补充,《合同法》第四十条与《合同法解释(二)》对格式条款无效情形作了规定,本文所指无效合同即是此类自始、绝对无效的合同。诉讼时效则是指权利人于法定期间内连续地不行使其权利,在该期间届满后,发生义务人得拒绝履行其给付义务之效果的一项民事法律制度。在无效合同诉讼纠纷中,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及时效起算时间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而我国《民法通则》第七章、最高院《民通意见》第六章、《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九条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中,并未明确规定无效合同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学理讨论各说纷呈不能统一,致使审判实践中法院关于这一问题的认定结果各异。

在当下,关于无效合同与诉讼时效关系的探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首先,健全《合同法》关于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制度,是对我国民商事法律规范不可或缺的补充与完善,亦属大多数国家法制建设面临的共同问题。其次,统一无效合同诉讼时效的适用标准,有助于统一司法审判实践,避免出现同事不同裁的结果,维护法律之公平正义。第三,明确无效合同的时效适用的规定,是关乎当事人切身利益、保障贸易安全与公平的必要措施,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大有裨益。

2010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无效合同所涉诉讼时效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就这一问题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司法实践中,无效合同的确认之诉与财产返还请求是相伴而生的;当事人请求法院确认合同无效后往往会请求财产返还或赔偿损失。因此无效合同所涉诉讼时效问题就包括两部分,一是无效合同确认之诉是否适用诉讼时效问题,二是无效合同确认后产生的财产返还或损害赔偿请求之诉是否适用诉讼时效以及起算时间问题。下文将针对这两部分分别展开论述。

二、无效合同确认之诉与诉讼时效

学术界关于无效合同确认之诉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的问题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是肯定说,即应当适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合同不得再被认定为无效。持肯定说的学者大多出于效率和贸易公平的考虑。首先,一切权利的行使都应当受到一定限制。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此即对当事人行使诉权的限制,符合法治社会“节制”的理念,有利于督促当事人积极行使权利。其次,无效合同的确认不适用诉讼无效会导致基于无效合同所产生的法律关系长时间处于不确定状态,合同当事人基于基本信任履行合同,长时间后又被宣布无效,不仅是社会资源的浪费,更会为恶意诉讼、恶意抗辩大开方便之门,不利于贸易安全的保障。最后,合同的确认往往会导致财产返还、赔偿损失等一系列后果;我国目前仍有大量无效合同存在,确认请求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也就意味着会有相当一部分给付之诉不适用诉讼时效,这与诉讼时效制度的设立相矛盾。

二是否定说,即不适用诉讼时效,当事人有权在任何时候向法院请求确认合同无效。首先,无效合同通常损害了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其本质是国家公权力对合同效力的否定性评价。无效合同自始无效、确认无效且绝对无效,不因时间的经过而得补正。其次,请求认定合同无效是对事实的确认,其因单方行为即可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化,应属于形成权而非请求权,不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最后,实践中存在大量当事人不知合同无效而继续履行的情况,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是对违法行为的纵容,不利于当事人利益的保护。

三是折衷说,即分类适用诉讼时效说,将无效合同区分为绝对无效合同与相对无效合同,绝对无效合同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对于相对无效合同,则另有诉讼时效或除斥期间之争。

笔者认为,无效合同确认之诉不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首先,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无效合同的五种情形,无效合同有悖于法律公平、正义、意思自治等价值内涵,甚者更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适用诉讼时效致使无效合同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得为有效,意味着法律容忍了这种行为的违法性。其次,应当区分无效合同确认之诉与基于合同无效而产生的给付之诉,其是否适用诉讼时效与财产返还、赔偿损失等给付行为是否适用诉讼时效是两个问题,不能因此认定其与诉讼时效制度相矛盾。

三、无效合同之财产返还请求权与诉讼时效

(一)几种学说

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确认合同无效后将产生“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一系列后果。“赔偿损失”属于典型的债权请求权,应当适用诉讼时效;而关于“返还财产”之性质认定则并不明确,本文仅就此做初步探讨。学术界关于财产返还请求权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有以下几种争论。

一为肯定说,即财产返还请求权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原因有二:一方面,确认合同无效后,请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属于请求权范畴,而诉讼时效制度以请求权为适用对象,故理当适用诉讼时效;另一方面,合同被宣告无效后,财产返还请求权受诉讼时效限制可以督促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积极行使权利,避免久拖不决而损害对方事人利益,以实现法律公平之义。二为否定说,即财产返还请求权不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持此种态度的学者认为无效合同自始无效,财产返还和赔偿损失等属于合同被宣告无效后的一系列处理措施,旨在使当事人之间恢复到合同订立之前的状态,不应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三为折衷说,此类较为复杂,一有以是否登记为标准划分无效合同,分类适用诉讼时效;另有物上请求权与不当得利请求权之分,各自又有争锋。

(二)对上述观点的分析

笔者认为,要分析合同被确认无效后所产生的财产返还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应探讨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以及财产返还之请求权基础,结合我国立法体例与司法实践综合考量。

1.诉讼时效之目的

诉讼时效制度以请求权为客体,指权利人如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其请求权,则此期间届满后,其权利归于消灭或对方义务人得抗辩权的一种制度。此制度的目的大约有以下几个:一是惩戒“权利上的睡眠者”,督促权利所有人积极行使权利;二是避免义务人因时间过长导致举证困难,而赋予其以时效的权利;三是维护社会公益与交易安全,避免因权利人怠惰而使新形成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保障人们对于社会经济关系的信赖利益。

2.财产返还之请求权基础

关于无效合同财产返还请求权的性质,有两种学说及立法例。一是物上请求权说,认为无效合同自始、绝对无效,基于合同所发生的物权变动丧失其存在的基础,当事人原先所为之给付在法律上不发生所有权转移的效果,因此享有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立法例如法国民法。二是不当得利请求权说,此说承认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标的物所有权是否转移依物权行为是否实施,而非债权行为是否有效。因此若合同无效时标的物所有权已然移转,则对方买受人取得所有权,原物给付人只得依不当得利请求返还财产,立法例如德国民法。

笔者认为,德法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差异源于物权变动模式的不同。法国民法采取意思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指无需以物权变动为内容的物权行为,仅凭合同即可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在这一模式下,买卖合同有效时,标的物所有权即发生转移;若合同无效,则不发生转移。因此原物给付人可依物上请求权请求返还财产。而德国民法则采取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即要发生物权变动之效果,须有独立物权行为.这便意味着,标的物所有权是否转移受制于物权合意,与合同有效与否并无直接关联。因此若合同无效,但标的物所有权已依独立物权行为而转移,则原物给付人可依不当得利请求权请求对方返还财产。

那么我国究竟采取何种物权变动模式呢?根据《物权法》第九条、第二十三条,不动产物权依登记行为、动产物权依交付行为产生物权变动效力;第十五条则规定了物权变动与原因关系的区分原则。由此可见,虽未明确说明,但我国物权法实际上承认了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并采用了抽象原则之物权变动模式——不动产的所有权转移登记与动产的交付即发生物权变动之独立物权行为;物权变动依独立物权行为之实行而生效,并非依合同有效而生效。

由上,以不动产为标的物且已进行转移登记的无效合同,以及以动产为标的物且已交付的无效合同,因物权行为有效而产生物权变动之效果,其财产返还请求权为不当得利请求权,属典型的诉讼时效之客体,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另外,笔者认为,诉讼时效制度之设立旨在维护社会公益,另有免除对方举证困难之功用;在无效合同已被确认的前提下,当事人返还财产之请求与普通给付之诉并无区别,若不以诉讼时效加以限制,一则与诉讼时效制度之设立相矛盾,二则导致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久拖不决。违背效率与公平原则,三则亦不符合法律之“节制”理念。因此,无效合同之财产返还之诉应当适用诉讼时效。

四、诉讼时效之计算

关于以不动产为标的的合同被宣告无效后产生的返还财产请求所适用的诉讼时效期间应当从何时起算,目前有三种观点,即从合同签订之日起算、从给付财产之日起算、和从裁判确定之日起算。笔者认同第三种观点,原因如下。

首先,无效合同的效力要经过人民法院或这仲裁机构裁判后才可确定,而当事人只有在合同被宣告无效后才能行使财产返还请求权。虽说无效合同自始无效,但实践中,裁判确定之日才是涉案法律关系的效力实际确定之日。要求当事人在合同签订时或财产给付之时行使请求权不合常理。其次,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如果以合同签订时或者财产给付时为起算时间,无异于推定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或者为给付行为时便“明知”合同无效。事实上,民事行为效力归属问题是有一个颇多争议的问题,合同当事人受知识结构、文化程度、法律知识等因素影响,加之合同签订过程复杂,要判断民事行为属有效、可撤销或者无效,未免牵强。因此以裁判确定之日为诉讼时效起算时间较为合理。

五、结论

关于无效合同之诉讼时效制度有许多问题仍待解决,但归纳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无效合同确认之诉是否应当适用诉讼时效问题,二是无效合同确认后的财产返还是否适用诉讼时效以及诉讼时效如何起算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以上两个问题的探讨,得出以下结论:

1.无效合同确认之诉不应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即当事人可以在任何时候请求法院确认合同无效,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2.合同被确认无效后所引起的财产返还之诉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

以不动产为标的物的无效合同返还财产的请求,若已经过不动产转移登记,则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给受领人,给付人得依不当得利请求返还,该请求权受诉讼时效限制,起算时间从合同被判决无效之日的次日起计算。以动产为标的物的无效合同,若动产已交付,则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给受领人,给付人得依不当得利请求返还,该请求权受诉讼时效限制,起算时间从合同被判决无效之日的次日其计算。

3.原物灭失导致给付不能时,当事人请求损害赔偿之诉受诉讼时效限制。

若标的物在合同被宣告无效前灭失,诉讼时效从裁决无效之日起算;若标的物在合同被宣告无效后、诉讼时效届满前灭失,诉讼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标的物灭失之日起算。

4.当事人请求返还原物所生孳息,诉讼时效期间从合同被确定无效之日起算。由于自财产交付之日起,受领人不当得利开始成立,因此孳息数量的计算则应追溯至从财产交付之日。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关于无效合同确认的若干问题[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5期.

[2]方一青.无效合同认定不适用诉讼时效之理论思辨[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徐晓峰.诉讼时效的客体与适用范围[J].法学家,200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