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合同十篇

时间:2023-04-03 11:39:53

评估合同

评估合同篇1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签订时间: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市______区(县)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上海市企业合同信用评价管理办法》(沪工商合[XX]422号)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就XX年度企业合同信用评价签订本合同。

一、评价内容

乙方受甲方委托就企业合同信用评价,采用市工商局指定的合同信用评价标准(包括数学模型和计算机软件),对甲方提供的信息数据进行核实、抽查、分析和科学评估,出具公正、客观、全面、完整反映企业合同信用状况的评价报告。

二、甲方应提供给乙方的资料信息及其他应予协作的事宜

1.甲方在本合同签署后按规定向乙方提供所需全部材料,并对其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如甲方不能按期提供所需资料致使评估无法正常进行,或提供虚假资料造成评估结果的失真,甲方应承担全部责任。

2.乙方在甲方现场考核、抽查企业合同信用评价内容的过程中,甲方应安排合同管理及有关人员予以配合。

三、乙方应提供给甲方的服务及其他应予协作的事项

1.乙方对甲方的评价结果以及甲方所提供的评估资料负有保密责任,为甲方严守商业机密,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得将评价结果以及评估资料提供给甲方以外的第三方。

2.乙方在收到甲方报送的评估资料后对甲方合同信用等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3.如甲方对评估结果持有异议,在收到评价报告后的10个工作日内向乙方提出复评要求,并提供必要的补充资料,乙方给予复评。

四、价款支付方式

1.本项合同信用评价费用为(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元,甲方在本合同签署以后一周内向乙方一次付清全部评估费。

2.甲方应以银行转账或支票等方式予以结算。

五、违约责任

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署后立即生效,任何一方不得违约,否则由违约方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六、争议的解决方式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也可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的,提交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

七、其他约定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本合同一式二份,双方各持一份。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行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合同篇2

受托方: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土地管理法》及《城镇土地估价规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经双方充分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委托事项

宗地位置:__________________

权属证号: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目的:__________________

宗地面积: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土地使用性质:__________

设定土地使用权性质:________

批准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设定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宗地现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设定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日期: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交付报告时间: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日

交付报告份数:__________________

二、甲方所需提供的资料

国有土地使用证

宗地规划要点

宗地图

宗地规划平面图

甲方及时、准确、真实地提供乙方所需的资料,因甲方提供虚假资料而使报告失实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甲方负责,甲方应在评估报告设定的使用范围内正确使用评估报告,超范围使用报告所造成的后果由甲方负责。

三、工作要求

1.乙方必须保证足够的技术力量,参与评估的估价师不得少于2名。

2.乙方必须按照甲方的委托事项进行评估。

3.乙方实地踏勘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土地估价规程》的工作标准执行,进行拍照,存档等工作,所获数据真实可靠。

4.乙方对出具的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正性负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并对报告负有保密责任。

四、项目经费及付款方式

收费标准按计价格_________号文件执行,签订合同时甲方先预交乙方_________圆整,余额在_________一次性付清。

五、责任和义务

1.乙方必须严格按照协议的规定时间提交图件和报告,否则甲方有权单方终止协议,另委托其它评估机构。

2.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乙方所编制的报告和图件需评审认定的,由乙方负责评审认定,并承担评审认定的费用,如需评审认定的报告而未进行评审认定,甲方可以不予认可,并有权拒付评估费。

3.甲方如不能按时付款,乙方有权拒交报告和图件。

六、其它事项

1.本协议条款如与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则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

2.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未尽事项,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

评估合同篇3

关键词:高校;科技合同;风险评估;方法

高校和企业合作过程中,科技合同是保障两方权利以及约束行为的重要法律文本,从本质上看,合作过程就是技术出让和技术受让双方开展合作,相互收益的过程。从目前科技合同管理上看,存在很多风险,已经成为制约产学研合作阻碍,甚至影响高校发展。

1高校科技合同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1高校科技合同特点

高校在科学技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催生了产学研合作产业的发展,目前,基本上所有的高校都参与了产学研合作,尤其是国内知名985,211高校在产学研发展的更是如火如荼。通过归纳高校科技合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合同总量大。随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由于科技合作产生的科技合同越来越多,这是高校发展的趋势。二是规范性要求高。由于科技合同涉及技术保密等敏感问题,所以高校所产生的科技合同都具有规范性高的特点,对于参与人的法律素养有很高的要求。三是管理专业性高。科技合同涉及的问题,只有专业人员才能看懂,但是目前从管理的实际来看,许多科技合同管理并无专业科室,甚至无合同管理规章制度,只有在综合性大学部分有设置有科技合同管理科室,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一般院校都都将合同管理工作和科技处联系在一起,不设置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也没有专门出台相关规章制度。四是科技合同发展不均衡。大部门科技合同被科技实力较强的名牌大学占据,一般院校的科技合同则规模小,总量少,并且这个有不断加剧的趋势。

1.2高校科技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产学研合作快速发展高校科技合同管理问题逐渐显现,产生的合同纠纷也不断增多,笔者从三个阶段去分析科技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2.1要约阶段———保护意识不强,增加了纠纷风险在要约阶段,由于合同签约当事人对合同类型辨别不清,条款设置和删减的随意性较大。在合同法中,有明确说明科技合同的适用范围和不适用范围,但是从科技合同管理中不难看出合同存在许多明显错误,例如,在与企业协商开发合同的时候,对于委托开发合同和开发合同辨别不清,导致权利和义务不清,这将增加交易成本和导致合同纠纷问题。再例如,科技部印制的《技术合同示范文本》,是高校签订科技合同的参考,但是里面最基本的条款以及具体的内容需要和企业商定,部门学校由于觉得示范文本条款过于冗杂,对于里面内容大加删减,如可行性论证以及科技保密等重要条款常常被忽视。签订合同是一项法律行为,所以必须严格遵守程序,切实保障合同的规范性,维护自身利益。1.2.2承诺阶段———法律意识淡薄,减低合同保障度科技合同一般包括合同标准、范围、要求、合同经费管理、验收方式等等内容,而这些内容中,由于科技合同的特殊性,需要重点提及和注意的事保密协议以及违规责任。在签订合同时,有部门教师为了尽快完成与企业达成协议,不顾实际情况,夸大技术成果等;一部分教师为了与企业长期合同,在保密责任呢和违约责任上对对方无合同规定,这不仅增加了合同风险的可能性还造成了高校资产的流失,损害了高校利益。1.2.3履行阶段———重资金轻技术,成果归属不明确在履行阶段,许多科技工作者重视科研的实际资金,而对于技术保护意识比较淡薄,造成了研发成果归属不明。履行合同是合作过程中关键环节,是实现合作的最主要步骤,所以只有科技合同双方及时有效的完成合同义务,才能够保证合作的实现。但是在实际操纵过程中,校方很大精力放在了事前要约阶段,对合同的履行情况不能及时跟进。对合作方缺乏全面了解,对于合同的进度和效果缺乏有效评估和合理监督,在合同风险中,很大程度上市由于签订者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不足,认为科技合同只是一次合作,是完成相应的任务和工作,成果也应该由企业所得,在科技合同中,保密问题上缺少考虑和详细的约定。除上述三个阶段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高校在科技合同救济上也存在较大问题,突出表现在对于合同的监督管理不到位,把合同签署权利交给相应的老师,从学校层面上,并无过多关注,只备案不监督的情况极大的增加了合同风险存在的可能性,极大的损害了高校的利益。

2高校科技合同风险评估路径

2.1组织开展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

高校要组织开展合同管理学习,增强科技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科技合同的签订质量。不定期组织开展法律知识培训,组织学习《合同法》,《专利法》等有关科技合同的法律条款,并通过具体实际的案例,去告诫科技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签订过程的谈判能力,并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高校利益。此外,对于有条件的高校要成立合同管理部门,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科技合同谈判签订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为高校增收增效。

2.2组织专业评审,建立科技合同评审评估机制

学校和企业签订科技合同一般需要经过三个环节,但是目前高校在合同执行等环节的评估监督力度较小,所以高校要实现全程合同管理,建立三级技术合同审核管理制度,每个项目都要实现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审计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协同审核。在合同洽谈期间,通过专家介入的形式,对企业进行全面评估,提高风险规避能力;在合同签订阶段,对项目成熟度、技术保密,知识产权归属进行审核,以合同金额为标准,界定合同审核责任人,对于大项目必须由专家小组论证审核。在合同执行阶段,校方要增强监督和管理能力,对于合同中出现的违约现象要及时沟通过和处理,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对于出现重大技术问题,如技术等要紧急召开沟通会,并追究相关责任人法律责任,对造成损失的要及时弥补。

2.3规范合同管理,建立科技合同执行服务机制

学校要规范合同管理,建立科技合同执行服务机制,要根据项目实际围绕课题研发和高校需要,形成协同服务,共同管理好合同,降低合同风险。在具体的合同管理上,要明确分工,以项目为中心,开展相关服务,项目负责人是主要的科技合同执行人,过程中,要及时和校方沟通。合同执行过程中,还需要其他学校资源的配合,所以行政管理部门要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如果合同出现重大事故,要及时汇报,必要时中止合同,规避风险。

3结语

高校科技合同关系到高校实施产学研项目的实施,在合同管理中要重视风险评估,着力增强科技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以及建立完善的合同评审机制,保障合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及做好科技合同服务工作,降低科技合同风险,维护高校权益。

参考文献:

[1]杨凤菊.高校科研合同管理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06).

评估合同篇4

地址: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乙方名称: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双方就乙方向甲方提供资产评估信息资料事宜,经协商达成一致,确立本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确保双方共同执行。

第一条 合同内容

1.合同内容:

甲方向乙方购买: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及描述

数量

成交价(元)

1

2

3

4

合计金额

2.合同总金额(人民币大写):rmb_________。

第二条 交货方法

1.乙方应在收到甲方电汇传真后的_________个工作日内,将甲方所购所有产品交付甲方所指定地点。

2.到货地点:_________

第三条 付款方式

1.甲方应将合同总金额(人民币大写):rmb_________以_________结算方式一次性交付乙方。并同时将受理回单,传真至乙方公司,乙方在收到汇款后立即发货。

2.户名:_________

4.帐号:_________

第四条 乙方责任

1.乙方确保所交付的产品是符合国家和甲方规定的正版产品,且包装完整。

2.若乙方所交产品的品牌、规格、内容不符合合同规定的,应根据产品的具体情况,由乙方负责调换,并承担退货而支付的费用。乙方不能调换的,按不能交货处理。

3.乙方不能按时交货的,从最迟交货之日起乙方应当支付给甲方合同金额的_________%的违约金。

第五条 甲方责任

1.甲方违返合同规定拒绝接货的,甲方应当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和运输部门的罚款;

2.甲方违反合同未能按时付款的,从应付款之日起甲方应当每日支付给乙方合同金额的_________%的滞纳金。

第六条 其他

1.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执行本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双方同意由_________所在地的_________进行仲裁。

2.本合同未经双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本合同及附件内容,以确保双方的商业机密。

3.本合同共_________页,一式_________份。甲乙双方各持_________份,传真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本合同自双方授权代表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传真件有效),合同执行期内,甲乙双方均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合同。未尽事宜,经双方共同协商做出补充规定,补充规定签字盖章后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其它未尽事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如出现合作中双方不能解决的问题,请甲方将原货退还给乙方。

第七条 合同总金额

合同总款项(rmb):_________。

甲方(盖章):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

评估合同篇5

[关键词]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脉压指数;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Gensini积分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9(b)-0111-04

冠心病(CH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原发性高血压(EH)是CHD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相关资料显示,脉压指数(PPI)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是反映血压特征的各血压参数与冠状动脉病变及病变范围的关系尚不很明确,相关研究还较少[1]。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人体内含硫氨基酸的一个重要的代谢中间产物,高Hcy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子,但其在CHD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2]。本文旨在探讨PPI、Hcy水平及二者联合对EH患者发生CHD的临床预测价值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进而阐明PPI、Hcy对CHD发生、发展的影响及选择治疗策略上的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2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EH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的患者320例,根据CAG结果,将其分为CHD组(n = 225)和正常组(n = 95)。排除合并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贫血等可能对PPI水平有影响者,同时排除1型糖尿病及继发性高血压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血清Hcy的检测 所有受试者于入院次日清晨采集血液标本进行包括Hcy、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常规等在内的检查,其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定血清Hcy值。以血Hcy≥15 μmol/L诊断为高Hcy血症。根据PPI及Hcy水平将CHD组患者分为6组,A组:Hcy

1.2.2 Gensini法积分评价冠状动脉严重程度 ①患者局麻后,采用Judkins法经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多采集以获得满意的图像。根据CAG结果,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心脏科医师判定评价造影结果,有任何一支或以上冠状动脉狭窄(≥50%)或闭塞诊断为CHD。②冠状动脉严重程度评价采用Gensini法积分[3]:狭窄程度

1.2.3 脉压(PP)及PPI的计算方法 根据2011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SBP)≥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诊断为高血压。PP=SBP-DBP、PPI=PP/SBP。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earson相关分析PPI、Hcy与CHD的相关关系;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间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cy、血压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尤其以Hcy、PPI在冠心病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2.2 PPI与Hcy联合分组的各组CHD患病率比较

CHD患病率及OR值随PPI和Hcy水平的升高呈递增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高Hcy者CHD患病率及冠状动脉严重程度比较

其中Hcy≥15 μmol/L且PPI≥0.5者与仅Hcy≥15 μmol/L者比较,CHD患病率与Gensini积分呈增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和P < 0.01)。见表3。

2.4 PPI与Hcy联合分组评估Gensini积分

Gensini积分随PPI和Hcy的升高呈递增趋势,对Gensini积分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组间两两比较,A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D、E、F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E、F组与C、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F组与E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2.5 各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分析

依据造影结果,根据受累冠状动脉支数将患者分为:1支组(n = 43)、2支组(n = 59)和3支组(n = 123),三组Gensini积分分别为(3.96±2.18)、(6.36±3.64)、(14.46±3.31)分。以患者年龄、SBP、PP、PPI、Hcy为自变量,以Gensini积分为因变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Gensini积分与患者年龄、SBP、PP、PPI、Hcy呈正相关(P < 0.01),与DBP呈弱负相关(P < 0.01),以与PPI、Hcy的相关性最高。见表5。

3 讨论

EH作为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已被广泛认可。随着患者血压的升高,CHD发病危险愈来愈大。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DBP有时呈现下降趋势,所以,有时单纯通过血压数值难以评估其患CHD的风险[4-5]。SBP和DBP的差值被称为PP,导致SBP和DBP的改变因素均可引起PP值的变化。尽管如此,PP评价血管僵硬度有其自身的局限性,PP是一个相对值,同一个PP值可以有对应多个SBP与DBP的组合,因此决定了PP值来评价不同个体间血管僵硬度的差异的局限[6-7]。有研究证实[8],PPI的变化幅度小于PP,且二者之间有着明确的相关性,即PP大者PPI相应地也大,反之亦然。为了进一步检测PPI预测CHD发病危险的价值,本研究通过应用PPI及联合Hcy评估其患CHD的发病率及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当不同个体PP值相同而PPI不同时,PPI的差异就更真实地反映了血管僵硬度的不同[9];同样地,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的SBP和DBP是不同的,但变化特征是相对一致。这样,PP的变化可能较大而PPI的变化则相对恒定,也就能更好地反映同一个体血管僵硬度的大小[10]。本研究采用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作为评定冠脉狭窄程度的方法,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方法反映冠脉病变的范围和冠脉狭窄的程度,可以准确、客观和全面地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11]。结果显示Gensini积分随PPI升高呈递增趋势,尤其以Hcy≥15 μmol/L且PPI≥0.5组Gensini积分最高。但由于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评估需要通过CAG方法,由于CAG为有创检查,且存在手术风险、放射线损伤及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不易为患者所接受[12]。故通过PPI检测,可以准确、客观和全面地反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且避免了手术风险、放射线损伤及降低患者费用。

Hcy是人体内含硫氨基酸的一个重要的代谢中间产物,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13]。有研究显示,高血压如果合并高Hcy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4]。Hcy促进了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并促使血小板聚集,与载脂蛋白B形成致密的复合物易于被血管壁巨噬细胞吞噬,引起血管壁脂肪堆积[15]。

本研究结果显示,Hcy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尤以Hcy≥15 μmol/L且PPI≥0.5组Gensini积分最高。同时本研究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患者的PPI与Hcy成正相关,这充分说明了高Hcy血症患者可较早出现冠状动脉病变,是CHD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16-17]。PPI联合Hcy分组与单纯PPI或单纯Hcy相比对CHD发生有更高的预测价值,且避免了手术风险、放射线损伤及降低患者费用。EH患者PPI及Hcy对EH患者CHD严重程度有独立的预测价值,且随着PPI和Hcy的升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加重趋势,可用于评估EH患者的危险分层和心血管疾病的预后[18-19]。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高血压患者在降压的同时加强Hcy的监测和PPI的干预,对于降低心血管事件、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另外,由于本研究未能平行对照入选患者降压药和心血管药物使用情况,且患者行CAG,使入选病例时具有一定选择性,这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 沈英豪,张俊峰,周静,等.血压、脉压水平及高血压病程对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2,17(3):197-200.

[2] 王宁,余振球,周子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2):1263-1265.

[3] 杨锋,卢竞前,张洲,等.有创中心动脉脉压对老年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影响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18(12):2230-2233.

[4] Tanindi A,Erkan AF,Alhan A,et al. Central pulse pressure amplific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more extensive and seve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Scand Cardiovasc J,2014, 48(3):167-175.

[5] Liao J,Farmer J. Arterial stiffness as a risk factor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Curr Atheroscler Rep,2014,16(2):387.

[6] Mahfouz RA,Elawady W,Abdu M,et al. Associations of fractional pulse pressure to aortic stiffness and their impact on diastolic function and coronary flow reserve in asymptomatic diabetic patients with normal coronary angiography [J]. Cardiol J,2013,20(6):605-611.

[7] 邵安龙,马居峰,毕丹,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心脑血管事件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5):118-119.

[8] 张磊,韩雅玲,荆全民,等.脉压指数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医学杂,2011,36(4):319-322.

[9] 陈静,朱峻,林源,等.行冠脉造影老年患者212例脉压、脉压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0):1862-1864.

[10] 张天慧.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 8(2):32-34.

[11] Ishimitsu T,Sugiyama F,Ishikawa M.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heart disease [J]. Nihon Rinsho,2011,69(11):2007-2014.

[12] Van Meurs JB,Pare G,Schwartz SM,et al. Common genetic loci influencing plasma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s and their effect on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Am J Clin Nutr,2013,98(3):668-676.

[13] 张化勇,杨帆,魏经汉,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4(1):46-48.

[14] 高霖,唐朝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细胞分子机制[J].生理科学进展,2002,33(4):335-338.

[15] 王启平.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血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1):112-114.

[16] 刘晓军,蔡东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进展[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7,14(2):120-125.

[17] Mahalle NP,Garg MK,Kulkarni MV,et al. Differences in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 risk factor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nutritional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ith or without diabetes mellitus [J]. Indian J Endocrinol Metab,2013,17(5):844-850.

[18] Hotoleanu C,Chouky E. Hyperhomocysteinemia and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polymorphism in a patient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repetitive miscarriages [J]. Rom J Intern Med,2012,50(4):313-316.

[19] Naghshtabrizi B,Shakerian F,Hajilooi M,et al.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 and its genotypes as a risk factor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ngiography [J]. J Cardiovasc Dis Res,2012,3(4):276-279.

评估合同篇6

【关键词】 食管癌;放疗;化疗;紫杉醇;奈达铂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4.062

食管癌作为一种常见恶性肿瘤, 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1]。目前在食管癌的临床治疗中, 常用方式有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放疗作为常用方式, 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是影响其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放疗能够将放疗野外微小病灶杀灭, 可减少远处转移的发生, 另外部分化疗药物还可放射增敏, 提高局部控制效果[2-4]。本院近年来在食管癌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放疗联合紫杉醇与奈达铂同期化疗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6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①纳入标准[5]:通过胃镜检查和活检病理检查证实为食管癌;通过心电图检查、食管吞钡X线片、上腹部CT扫描和胸部CT扫描检查未见远处器官转移;患者和其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积极配合完成各项治疗工作。②排除标准[6]: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存在放疗和化疗禁忌证患者;伴有严重心肺功能受损、肾功能异常以及骨髓异常患者;既往存在其他肿瘤病史或者已实施过化疗患者;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患者;中途因自身原因退出研究者;缺失完整临床治疗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34例。对照组男18例, 女16例, 年龄25~65岁, 平均年龄(45.33±7.22)岁, 病程1~7年, 平均年龄(4.32±1.22)年;研究组男20例, 女14例, 年龄24~67岁, 平均年龄(45.35±8.19)岁, 病程1~8年, 平均年龄(4.35±1.4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6MVX线直线加速器, 通过CT模拟定位设计制定放疗计划。处方剂量为95%计划靶区(PTV), 全组处方剂量为60~70 Gy, 其中中位处方剂量为62 Gy, 1次/d, 5次/周, 每次剂量为1.8~2.0 Gy。脊髓最大剂量

1. 3 疗效判断标准[7] 治疗后实施胸部CT检查、食管吞钡X线检查等, 根据WHO标准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以及进展, 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由于早期食管癌症状不是很典型, 故大部分患者到院就诊时已是中晚期, 错过了最佳手术治疗的时机。因食管黏膜下层含有丰富的淋巴管, 再加上肌层外无浆膜层, 故很容易出现远处转移或者淋巴结[8]。放疗是除外科手术外治疗食管癌最为常用的方式, 可有效控制局部病灶, 但是单纯放疗治疗的失败率非常高,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肿瘤细胞远处转移加速造成增殖, 故目前有很多学者建议采取放化疗同期治疗, 化疗能够直接杀灭癌细胞, 增强肿瘤对于放疗的敏感性, 联合两种方式进行治疗可增敏, 提高治疗效果[9-13]。紫杉醇是一种细胞周围特异性药, 能够促进细胞周期同步化, 提高放疗敏感性;奈达铂属于有机铂类抗癌药, 目前在食管癌、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头颈部癌等的实体瘤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14-16]。本次研究作者就放疗联合紫杉醇与奈达铂同期化疗治疗食管癌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放疗联合紫杉醇与奈达铂同期化疗治疗食管癌可提高治疗效果, 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 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邓颖, 胡洪林, 潘海霞, 等.奈达铂或顺铂联合紫杉醇同步放化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比较.实用癌症杂志, 2012, 27(6):596-597, 609.

[2] 刘向阳, 夏小春, 丁华, 等.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放疗与TP方案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比较研究.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18(4):348-352.

[3] 赵明宏, 袁琳, 仇建玲, 等.紫杉醇奈达铂化疗同步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31):3447-3449.

[4] 毕良文, 张丽珍, 赵滑峰, 等.多西紫杉醇加奈达铂联合同期适形调强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中华肿瘤杂志, 2012, 34(9):710-711.

[5] 康静静, 惠周光, 肖泽芬, 等.食管癌术后放疗同步紫杉醇+奈达铂方案化疗的初探.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6, 25(6): 571-575.

[6] 庞晓泳, 温尊北, 谢地, 等.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奈达铂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当代医学, 2014(19): 37-39.

[7] 蒋亚齐, 汪步海, 陈丽, 等. 适形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和奈达铂化疗治疗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癌. 现代肿瘤医学, 2016, 24(17):2734-2736.

[8] 王志伟. 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及奈达铂同步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析. 河南大学, 2015.

[9] 王玉斌, 林玉成, 王建化, 等. 比较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期放化疗与奈达铂增敏放疗对食管癌的疗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 37(5):62-63.

[10] 陆园园, 张西志, 孙长江.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与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同期放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实用癌症杂志, 2012, 27(6):593-595.

[11] 喻杰, 园园. 周剂量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中国处方药, 2016, 14(9):74-75.

[12] 莫凯岚, 陈斯泽, 彭苗, 等. 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和奈达铂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临床医学工程, 2015, 22(2):183-185.

[13] 张卫民.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序贯放疗治疗晚期食道癌的临床观察. 中国科技博览, 2010(8):283.

[14] 陈文玲, 严鹏, 徐坤鹏, 等.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 21(4):581-583.

评估合同篇7

作为世界职业教育先进大国的德国,其职业教育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德国经济在战后的崛起,职业教育功不可没。而德国职业教育之所以取得高质量,对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根本原因在于其职业教育保障体系,而评估是该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研究德国职业教育评估机制能对中国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质量管理提供很好的借鉴。

一、德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介绍

(一)OES质量评估体系

德国很多职业学院都采用OES(Operativ Eigenst ndige Schule)体系来进行质量评估管理,促进学校健康发展。该评估机制有两个重要方面:学校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

内部评估:内部评估是德国教育评估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学校在接受外部评估之前都要进行内部评估。内部评估定位于分析院系、学科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收集资料,为下一部的外部评估作好准备工作。内部评估以书面形式记录,内容涵盖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教学框架条件、组织结构、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和组织、学习流程、毕业生就业情况、本专业的优势与弱势分析等。

外部评估:德国的职业学院每五年就要接受一次外部质量评估,外部质量评估的主体是各地区性评估中心。在德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实施还是以政府为主导。联邦政府从宏观上制定各州都要遵守的高等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如《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促进法》等),然后各州再根据联邦法律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制定本州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负责监督实施,而具体实施评估的就是各地区性评估中心。

评估流程:在德国,一次完整的评估包括内部评估、外部评估、评估结果的执行、后继性评估等4个阶段。首先,学校要进行自我评估。在此期间学校还要对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使命等进行自我评估,并且要在这个过程中关注一些重要的指标,然后要建立自己的内部评估和反馈体系,有针对性地对质量管理进行自我评估。此外每五年还要接受一次外部评估。学校的质量管理讨论部分要求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从内部监控学校教学质量,并且对教育教学进行反馈,这样最终将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学校的教学质量还需通过外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并被认可,在外部评估结束后评估机构会向学校出具一份评估报告,被评估学校会依据评估报告的内容制定改进措施与计划,在整改完成后再撰写一份整改报告提交,同时接受后继性评估,并在本轮评估结束后5-8年接受新一轮的评估。

(二)德国职业教育评估体系的特点

1.评估主体多元化

在德国,州政府或高校并不直接管理职业院校的评估组织。对职业院校的评估是通过各地区性评估中心来进行,但其他的社会组织也可以参与对职业院校的评估。如德国科学会议、德国高等学校校长会议等半官方的评估机构,各州文教部建立的各学科委员会及评议小组,北德大学协会等民间评估组织,以及有影响力的企业与媒体等都可以作为评估的主体来参与评估。

2.评价标准有区别

地区性评估机构在遵循统一的标准前提下,可以根据各地方的特点,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评价标准和评价规则。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各地方评估机构从自身的特点出发进行有区别性的质量监控,为各地进行质量管理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

3.评估内容全面

评估内容涵盖学校的各个方面,涉及院(系)使命、远期和近期目标、专业培养计划的组织和结构、课程体系、教学研究的完成、考试的组织、学生建议、对学生的监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学校的一些基础数据(如新生人数、基础设施、师生比等)等学校的方方面面。

4.评估参与全员性

德国职业学校内部评估中,不仅是学校管理层,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校质量的讨论当中,通过教师和学生在校内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有效地监控,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馈,大大提高了学校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通过评估活动,加强了管理层、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促进了高职学院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提高了学校的自治能力。

这样的评估体系能让各职业学院找到自己的优势,有利于学校开展对外公关工作,扩大学校的对外影响,同时也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便在工作中加以改进,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二、国内高职对外合作办学质量管理现状

教育部的《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院校总计2491所,其中1321所为高职高专院校,高职教育已占据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中的半壁江山。近来中外合作办学在越来越多的高职学校中发展起来,这些合作教学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进步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国内中外合作办学评估现状

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蓬勃发展过程中,随之而来的便是管理问题。国务院在200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以此来规范国内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同时针对中外合办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育部也在2006年和2007年分别《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的通知》,对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厘清。直至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组织开展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评估工作,评估才正式在中外合作办学管理体系中确立下来。现行的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工作都是在《方案》的指导下开展的。

《方案》中提出对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方式应采用“单位自评与实地考察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确立了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的形式:先进行内部评估,然后再由专家进行评估做出正式的评估结论。在合作办学评估中规定应设立独立的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确立了特定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同时规范了合作办学评估中的专业化评估操作流程。对于社会所关注方面,《方案》还制定了开放的评估结果公告制度。同时评估方案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

(二)国内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体系的不足

1.评估主体单一

在现行的评估体系下,各中外合作办学的评估主体只能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组或是经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其他的民间组织、社会团体以及企业和媒体在现行的评估体系中所起的作用有限。

2.评估标准缺乏区别性

《方案》确立了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体系的评估指标,其中涵盖9项办学机构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另外还有8项办学项目评估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该指标体系涵盖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整个体系,体现了教学各工作方面的逻辑联系,注重了标准化的考核体系,但未充分体现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的差异性。

三、建立符合我国高职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体系

目前,我国对高等教育学校进行的评估都是采用自上而下的评估方式,评估标准都是由教育部统一制定,无差别地应用于所有被评高校的评估过程中,在重视共性的同时忽略了学校的个性化与特色,忽视了高职作为大学教育中的一种层次的实际发展需求。由于高职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我们应借鉴德国经验,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中建立符合高职特色的评估体系。

(一)评估体系中应由企业参与

目前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评估基本集中于行政管理部门,而评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行政主管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高职与本科学校的区别之一就在于高职学校的职业性,其根本任务在于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理应将企业纳入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体系,作为评估主体中重要的一员。

(二)建立标准化之下的差异化评价指标

我国《职业分类标准》将全国范围内的职业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层,即8大类、64中类、301小类。职业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同的高职学校的对外合作办学具有不同特色,以同一标准对不同职业定位的办学项目来进行评估是不科学的。因此在标准化的评估指标下如何体现出不同职业学院的差异性应当成为高职合作办学评估体系中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三)强调学生与教师的参与

教师是一线教学工作的实施者,而学生是合作办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能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发现合作办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是改进与提高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评估中扩大教师与学生的参与度是必不可少的。

评估合同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共享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优化纳税评估、共建和谐税收为联合评估的基本出发点,以提高评估质效和减轻纳税人负担为最终目的,通过相互学习、协同配合,形成优势互补,促使双方的评估工作质效、评估队伍素质、评估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二、组织领导

在国、地税市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联合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联合评估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督导。领导小组组长实行轮值制,由县国家税务局、县地方税务局分管评估工作的局领导分年度轮流担任正副组长,成员由国税纳税评估科正副科长、地税征管信息局正副局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分年度设在县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科、县地方税务局征管信息局(与领导小组组长任期一致),轮流牵头负责联合纳税评估日常工作的联络、沟通和协调。

三、工作目标

国、地税联合评估工作应做到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形成完善的联合评估组织领导机制、联席会议制度、信息交换制度、联合评估工作制度并贯彻落实,使评估工作畅通、有效。

四、工作内容和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沟通。为确保各协作事项切实有效的运转,国税纳税评估科、地税征管信息局在双方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此项工作,根据领导小组组长轮值制的原则,互相协作。双方分别确定一名工作人员作为日常工作联络员,具体负责双方信息交换和事件处理。

(二)统筹计划和安排评估工作。在上级或者本级地税机关根据税收征管实际,确定的评估对象的基础上,加强国、地税纳税评估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共同协商制定本级联合评估工作计划,协商确定评估对象范围、评估时间安排、评估实施方式和评估成果交换。

(三)完善制度和规划。以《国、地税合作制度》为基础,双方紧密结合实际共同研究磋商,全面完善国税、地税联席会议制度、信息交换制度、联合评估工作制度等。

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1月、7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会议由双方评估部门负责人轮流召集组织,会议内容为相互交流纳税评估中的处理方法和情况,协调解决双方协作中的有关问题,共同总结评估经验和和成果;研究双方在评估中发现的税收违法新动向、新特点,共同确定本阶段的联合评估方向、评估范围等。

2.建立和完善信息交换制度。定期或者即时交换信息,达到信息资源互通共享的目的。对评估过程中涉及对方的信息定期交流、传递或及时通报对方或商请对方介入,以实现信息共享。双方的联络员每月底进行一次信息交换,并不断拓展信息交换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信息交换的质量。

评估合同篇9

关键词:评估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评估业务;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36

20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多次改革与发展,经济的腾飞也使资产评估这一行业稳步发展。行业内部也不断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建设,对于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的推动也起了较强的助力。国家“十二五”规划也为资产评估行业未来的发展做出了方向选择,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资产评估行业未来必须以业务规范化、合理合法化为主要目标,也只有在规矩健全的基础之上才会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才会拥有顽强生命力。自1998年起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就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经济发展作为基础,以服务为出发点,以国际评估准则为基础充分结合我国评估行业发展的实践理论研究建立拥有我国特色的资产评估准则。至今为止评估准则共26项,其中囊括各项基本准则、具体准则、评估指南、指导意见等;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已基本建立,但是如何使准则运用到实处,如何在日常评估工作中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也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研究,职业道德准则实时动态更新,对评估人员加强规范、要求。职业道德准则要反映客观现实和市场需求,提高资产评估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也是评估行业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让评估业务更加健康合理。

1 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发展概况

1.1 准则发展历程

1997年起始,资产评估协会着手启动制定资产评估准则的工作,在总结积累具体实践经验基础上加强相关资产评估学术理论研究。2004年2月,财政部正式由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指导制定的《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我国初步奠定资产评估准则体系。至2010年,财政部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累计共21项评估准则。此准则的出现,使日常工作程序、各类型的资产评估业务、评估人员职业道德要求等都有了相应的评估准则予以规范与管理,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基本建立,同时我国的评估实践工作也进入了准则规范时代。不断地积累与进步,评估准则的建设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至2012年,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准则共有26项,囊括2项基本准则,12项具体准则,4项评估指南,8项评估指导意见,基本满足评估职业道德和监管需求。

1.2 准则制定背景

1.2.1 行业缺乏统一、完整的法律法规约束

自从我国引入资产评估行业起至今为止,立法机构尚未制定出可以统一衡量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的法律或法规,评估执业无法规范要求。2006年国家相关部门与资产评估协会组织成立草案起草组至今已经10年,资产评估法草案启动三审。如果该部资产评估法律最终审核通过,将终结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多年没有法律依据的现象。而评估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也成为制约评估行业发展的一大桎梏。

1.2.2 理论经验尚不完整

全世界多个国家的评估行业实务经验显示,资产评估行业的进步要建立在不断更新的评估学术探索之上,而行业的发展又存在不平衡问题。我国在引入国外资产评估理论和研究方法时,对于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的实践操作及数据的研究引入数量过大;但对资产评估专业经济学理论基础、出具报告方式、评估程序、评估人员职业道德约束问题等基础研究未系统完整的引进与运用,从而最终导致资产评估学术问题落后较多,没有稳固的基础无法达到上层建筑的要求。

1.2.3 资产评估行业未形成国际统一性

资产评估行业实际业务位于较低层次运转,具体实践业务对资产评估准则完善工作的帮助十分有限。我国对资产评估业务的结论报告采取审核制度,即评估机构的评估着眼点通常只聚焦在可否通过最终审核确认,而不是关注评估结论的合理性、客观实践及对使用者的帮助决策性;评估结论的使用者大多也是在法律或有关规定强制要求下做出的被动评估需求,不属于自主性需求。因此对评估规范与准则缺少足够的认识与了解过于看重评估形式、轻视评估业务实质,存在本末倒置现象。国际评估行业与不同国家在评估各项基础要求中都存在不平衡差异较大。资产评估行业还未形成国际统一,这就会使各国的评估结论与基本理念等问题存在很大争议,对于行业共同问题无法及时研究解决,达到统一共识,从而制约了资产评估行业的进步。

2 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对资产评估实务的影响

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中包括六章内容,分为总则、基本要求、专业胜任能力、与委托方和相关当事方的关系、与其他注册资产评估师的关系和附则,且准则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主要对相关评估人员独立性做出要求,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实行对现阶段资产评估行业进步有重要意义;可以更好地指导评估行业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与责任。

资产评估事务所及人员若没有职业道德准则约束,可能会存在或出现未按照准则规定履行好资产评估师的义务与职责,违反评估人员职业操守为委托方呈现符合其自身利益的与真实情况相背离的评估报告。而作为评估人员不应该出现违反准则的行为方式,以虚假材料信息评估资产,收受贿赂按照委托当事人的意愿随意评估资产价值、更改数据、过高或过低估计资产,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对整个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提供错误导向,会损害公共利益以及造成经济损失。资产评估师同时也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遵循评估准则,照章办事,不投机取巧、浑水摸鱼,严格遵守资产评估准则的要求。资产评估师评估各种对象时,必须遵守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保持评估人员有效独立。

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基本准则重在提高评估人员的自身道德、规范其执业道德,而集体的实施与监管需要国家相关部门、资产评估协会及社会公众共同促进,加强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基本准则的推广与实施,以规范要求来杜绝评估师的不正当执业行为,提高其自身素质,利于社会公众道德思想建设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发展资产评估行业,开拓业务市场,提高专业水准;加强职业认同感与归属感,明确评估责任,配合法律制度约束,将职业道德准则落实到实际。

3 案例分析

3.1 沃克森国际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未尽责案

经中国证监会查明,沃克森(北京)国际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接受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采用资产基础法和市场法对北京梦龙软件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在评估基准日2010年11月30日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评估价值为9,434.42万元,评估值与账面净资产比较增值达到8,465.3万元,增值率高达87351%;对兴安得力股东全部权益在基准日2010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评估值为33,735.47万元,评估值与账面净资产比较增值达26,861.36万元,增值率高达390.76%,评估结果不符合事实依据。

对相关评估工作底稿的审查发现,沃克森评估公司承接的两个评估工作项目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比参照公司流通股市值计算公式运用错误;二是对比公司市场价值评估依据标准不统一;三是选取对比公司相关参数的依据不明。沃克森评估公司的项目负责人、签字注册评估师李文军在回答调查询问时也承认评估报告有明显错误,对评估结果影响较大,原评估结果基本不可信。在使用该评估报告时,评估结果对委托方实用性较差。

该评估案例中出现不实数据资料、评估报告,导致评估结论不可信、甚至无法使用,其评估公式的使用错误,具体数据方法的不准确,造成最终评估结果的错误导向性。该报告签字注册资产评估师李文军承认报告有明显不可信,其最终结果无法使用,该案例穿插在“鞠成立内幕交易案”中进行调查,评估人员在评估过程中利益联系无法做到完全独立评估,评估数据的取得也有很大的不可确定因素,与广联达收购梦龙软件股权属于内幕交易而沃克森评估公司无法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其个体独立性。因此,沃克森资产评估公司对于该事件负有责任,李文军等存在违反职业准则的情况。

3.2 案例影响

规范的执业行为、高尚的职业道德是评估人员应该具备的,做出不符合社会道义、违法违规的评估行为是不可取的,要推进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的不断更新,更加积极推动资产评估法律规范的出台,让资产评估行业有法可依,有法可据。评估人员若在评估中遇到贿赂或威胁,要保持本心,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保持评估独立性,合法评估。执业过程中对独立性原则的遵守可以更好的规避不合法行为的联系。要做到实质上、形式上的独立,资产评估师与委托单位之间存在的业务联系,保持业务独立性让评估师可以更方便的执行评估业务。独立性原则强调资产评估师对于评估单位保持独立性的同时,也要求独立于外埠其他组织机构;各评估机构之间若存在的恶意竞争,诋毁评估人员,对于更多的评估业务调查予以破坏,就达不到我们所理想的评估行业水平。

在委托方提供虚假信息时要做到合理辨别、不利于虚假数据进行评估,报告中披露背离情况;有力证明在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的运用中对于评估结果及评估咨询活动是相适应的、合理合法的,对于无法探查真伪的资料信息在报告中予以揭露,不能做违反准则与职业道德准则的书面保证。要杜绝违反准则的行为,让资产评估行业合理、合法运行,更加健康的发展。

4 实施建议

资产评估这一理论及行业的形成、引进时间较短,在我国尚未形成合理合规、毫无纰漏的运行方式,而且还没有一部正式出台的法律用于约束评估行业及人员。在尚未出台相关法律时资产评估准则就是这个行业的最高指导思想,评估人员要按照准则要求执行,不能违反准则规定。评估过程中不要做出损害评估人员职业形象的行为,在工作中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尊重进步;“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起努力共同维护行业信誉和形象。恪守独立原则和公正原则,积极促进公正客观的评估行业风气,在价值评定过程中要以真实完整的数据资料为依据,不弄虚作假,收受贿赂。

按照评估相关规定合理使用评估假设及评估方法,评估人员在评估过程中不得出具带有虚假、违实、错误引导评估建议的评估报告及结论。严格遵守保密原则,不将委托人相关信息透漏给第三方知晓,不得采用欺诈、利诱、强迫、诋毁评估人员、恶意降价等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在目前我国资产评估管理制度中对资产评估机构管理是根据其不同的能力水平来实行不同的从业资质管理,而不是对评估个人进行资质管理。因此评估行业无法做到精细到人的管理,所以要大力推动准则的发展与实用性,不断根据实务与社会进步进行更改与补充。国家也需要加快出台资产评估法来约束资产评估行业,使评估人员明确责任与要求,法律的强制性会减少评估实务中的违法现象。

在经济不断进步的今天,资产评估行业也日趋成为我国经济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评估法律尚未出台的大背景下,资产评估协会及有关部门等要加大职业道德准则推广力度,不断完善评估准则。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严格要求了评估人员在评估实务中所应注意的道德规范,在评估准则要求下评估人员要尽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将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作为己任,为其添砖加瓦。评估人员之间要恪守职业道德不能互相攻击贬损或诋毁,在整个评估行业中提倡同行和睦,共同进步,不断将准则要求落到实处,让评估行业的发展更加健康,评估执业过程更加透明,评估结果更加合理,评估人员素养向前迈进一大步。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中国资产评估准则(2013版)[M].北京: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2013.

评估合同篇10

【关键词】国际评估准则;评估准则国际化;主要障碍;实现路径

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资本实现了全球性流动,国际分工细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拥有统一市场规则的“世界经济集团”(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已经形成,其标准将成为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入该经济领域的潜在规则。从发展趋势看,国际社会对资产评估国际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评估准则国际化问题已成为各国评估取向的重要视点和张力。

一、评估准则国际化内涵

资产评估国际化的核心是评估准则的国际化。评估准则是指导和约束评估行为向着合法化、合理化、有效化方面发展的标准,是一种能促进评估结果可靠性、降低交易费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安排。评估准则国际化是指各国在制定评估政策和处理评估事务时必须遵循国际通行的评估惯例,以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资产评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可比性和一致性。这里所谓的“国际通行的评估惯例”一般是指由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国际评估准则》,评估准则国际化实质上是各国评估准则与《国际评估准则》的协调、趋同和统一。这与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制定《国际评估准则》的宗旨是相符的,按照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的表述,《国际评估准则》的目标是在世界各国之间统一评估准则,满足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对制定本国资产评估准则的需要,促使《国际评估准则》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遵守,促使其他专业领域理解专业评估和评估师的作用。评估准则国际化应该包括评估准则的国际协调化、趋同化和统一化,具体分析如下:

(一)评估准则的国际协调化

协调就是意图归纳不同的制度,并把多样化的实务融入和组合成能产生合作结果的有序结构的过程,是减少差异的过程。评估准则国际协调的目的是促进评估的可比性,为削减差异提供参考,以便参与协调的国家均能接受,实现评估标准各国间博弈的纳什均衡。多年来,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致力于评估准则的国际协调,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2006年6月19日,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与美国评估促进会签署了合作趋同备忘录,双方承诺采取措施促进现行评估准则趋于一致,并协调各国今后的准则计划,促使其以后的评估准则与《国际评估准则》兼容。

(二)评估准则的国际趋同化

《国际评估准则》作为公共产品,其学习、利用、借鉴成本要低于研究、制定成本,长远来看,各国评估标准将趋于收敛。评估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对评估准则国际协调化更深层次的描述,是长期协调的必然结果。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逐渐掌握了国际经济发展与评估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联系。各大洲、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大都已参与到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事务中,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成为覆盖面广、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国际公认评估专业组织。目前,原则导向的《国际评估准则》易于被各国评估界接受,支持或认可《国际评估准则》的会员国(地区)已达53个;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罗马尼亚等国家已将部分甚至全部《国际评估准则》纳入了本国的评估体系。

(三)评估准则的国际统一化

评估准则的国际统一是指通过特定世界性评估专业组织的有意识行动,吸收各国评估文化的精髓,制定出各国共同遵守的、可监督实施的全球通用评估准则,以达到全球范围内财务报告透明、评估结果可靠的目的。1985年以来,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七次修订了《国际评估准则》,《国际评估准则》现已发展成为一部综合性、国际性的评估准则文件,其指导性、普适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越来越期望,《国际评估准则》能够在目前国际资本市场公认评估准则的基础上,成为全球通行的统一评估准则,实现从趋同到统一的转换。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再继续实施或制定本国的评估准则,转而采纳《国际评估准则》。例如,巴塞尔委员会在其为各国监管机构和计划向《新巴塞尔协议》过渡的银行所的指南中,强调采用《国际评估准则》。

与协调相比,趋同就是因不同而求同,是存异基础上的同,是发展趋势中的同。对于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而言,趋同决非评估国际化的终极目标,接受和应用一套统一的、高质量的核心准则是未来的趋势。笔者认为,评估准则国际化时代已经来临,而评估准则国际化的实现,协调是手段,趋同是过程,统一才是结果。

二、评估准则国际化的障碍

评估准则国际化并非朝夕之功。因为评估准则在形式上表现为评估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实际上,评估准则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则就是适应环境,是各国文化、经济利益和政治博弈的结果,文化冲突、经济后果和政治寻租成为阻挠评估准则国际化的主要因素。

(一)文化冲突

任何一个国家的评估活动都有一个传统沿袭问题,文化因素是导致评估准则国际化难以施行的成本。评估文化是特定国家传统文化对评估影响、渗透的结果,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评估特征必然会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亨廷顿的文化冲突理论指出,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冲突。评估准则国际化进程是一个不断出现冲突的过程,各国评估准则的差异是不同文化间价值或价值体系的冲突表现。

(二)经济后果

评估作为资本流动的媒介,其发展状况对经济利益的实现有重大影响。评估准则具有经济后果,这种“经济后果”一方面将导致资本的跨国流动;另一方面也会使评估准则的制定、人员的培训、政府管制等方面产生巨大成本。评估准则的发展是资金发展以及利益团体的博弈过程,是一个经济行为,其实质是一份“社会契约”。寻求更多使用资源的经济人遇上了资源稀缺的限制,就发生了资源如何分配和依靠什么样的机制实现分配的问题。因此,各经济利益集团围绕着《国际评估准则》将展开较量,最终的《国际评估准则》将更多地体现强势集团的利益。

(三)政治寻租

评估准则国际化是一场利益之争,经济的一体化需要政治的一体化推动。在评估全球趋同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不同国家之间利益的重新分配。根据寻租理论,评估准则国际化是一个政治过程,为了避免其既得利益受到损害,缩小本国评估准则变迁的幅度,各国将尽可能对国际评估协调施加影响。有人认为,缺乏政府间的合作,国际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任何改变都将是一个政治性的,无论其是否是由全球化引起的。由于各国都希望将世界上的所有资源聚集到本国之中,因此,评估准则国际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各国之间进行讨价还价的过程。

三、评估准则国际化的实现路径

按“自增强理论”,如果外界不输入能量的话,一个国家的评估系统将长期处在一种相对低效的均衡状态,因为该系统是自增强的,它本身有能量来源(如文化、经济和政治等),从而使得这种选择处于“锁定”状态,以便与制度变迁路径相吻合。要使各国评估系统从这个劣等均衡退出,转移到另一个潜在的优等均衡,关键是要积累充分的能量,足以克服劣等均衡自身所积累的“选择优势”。评估准则国际化路径,就是如何摆脱阻挠各国评估准则协调、趋同和统一的障碍,实现从“劣等均衡”到“优等均衡”的转变。

(一)促进各国评估文化的融合与同化

文化冲突的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而是矛盾双方融合成一对新范式。只有各国把最具“特色”的评估经验与实践贡献给国际社会,用优秀的文化影响《国际评估准则》的形成和发展,才能使《国际评估准则》永保活力。评估准则国际化不仅仅表现为各国评估准则向《国际评估准则》的单向靠拢,而且表现为利益两方面或多方面的互动和融合。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需要各国及其他国际性组织的支持和努力;各国评估准则制定机构应与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达成共识,明确双方对评估准则国际化的基本观点以及实现路径。

(二)评估准则的制定应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变革准则制定模式必须对现实成本和预期效益进行权衡,而社会公众接受与否是判断准则制定模式是否可行的关键。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应本着“为公共所需、为公众所信”的原则,尽量减少差异、寻求一致,致力于制定一套高质量的、全球性评估准则,以利于社会公众决策。评估准则应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而不是以制定者为中心,这样才能实现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的实质性转变。在国际化过程中,国际评估界将更加重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要求和主张,以便使《国际评估准则》成为“最好中的最好”。

(三)评估准则的实施应具有法律的强制性

法规的多样性影响各国之间贸易的发展,且阻碍经济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因此,评估准则国际化的前提就是要保证评估规范全球或区域的统一化;评估准则国际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各国现有法规有着间接的影响,评估准则本身的国际化与强化评估准则的执行机制应当并举,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必须在各国评估法律框架中进行综合,各国应排除不利于经济合作的法律方面的障碍,使评估准则国际化的问题具有法律的保障。

(四)构建能够为全世界所接受的组织结构

评估准则国际化并非竞争性的,而是一个共同协作的过程。由于评估准则变迁成本的存在,各国都会寻求在《国际评估准则》制定中的主导权,谁掌握了《国际评估准则》制定中的主导权,《国际评估准则》将更多地体现谁的利益,从而减小《国际评估准则》和本国评估准则的差异,最小化准则变迁成本。制度与组织的关系是互动的,各国均应为改进《国际评估准则》提供支持,构建能够为全世界所接受的、合理科学的、兼顾各利益群体的组织结构。因此,评估准则国际化还需要大量具有较大影响力或实际管制权力的国际组织的参与和认可,还需要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的支持和配合。

四、结语

随着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的影响力和《国际评估准则》质量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都加快了评估准则国际化步伐。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也已经是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中国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全球公认的、又易于操作的评估准则。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具有庞大的评估实体。中国是《国际评估准则》的参与者与借鉴者,在评估准则国际化问题上,“借鉴”、“协调”、“一致”等的提法开始成为我国评估界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国评估接受《国际评估准则》的速度和程度,远远出乎世界的意料。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2001年起,经过十几年融合、吸纳,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已制定并了7项评估准则,目前正在研究制定评估程序、业务约定书、评估报告、工作底稿、价值类型、机器设备评估等准则。1995年3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经批准加入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成为正式会员;1999年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当选为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常务理事,并成为其专业技术委员会的委员;2005年4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正式加入世界评估组织联合会并当选常务理事。

面对《国际评估准则》的发展取向,中国应该密切关注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的动向;积极参与评估准则国际化的活动,促进评估准则国际化的进程,比如积极参与全球性或地区性的评估专业团体和政府有关的评估协调组织,利用国际讲坛介绍中国文化、政治、经济格局,实现双向协调;大力支持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的工作,对《国际评估准则》应采取吸收借鉴、为我所用的态度;争取在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中拥有更重要的地位和发言权,参与《国际评估准则》的制定,使其能够比较适合我国的情况。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诚军.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及《国际评估准则》[J].中国资产评估,1999(1):41-44.

[2] Authur,W.经济学中的自增强机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5.

[3] 约翰・埃居.《国际评估准则》(2005年,第七版)序[J].中国资产评估,2005(6):20.

[4] 刘萍.走向成熟的中国评估准则[J].中国资产评估.昆明国际评估论坛专题,2006.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