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室护士自我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7 17:25:32

输液室护士自我总结

输液室护士自我总结篇1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患者对输液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以完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护理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每月定期向门诊输液患者发放问卷,调查患者对输液室总体情况、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对护士工作的主动性等的满意度。结果患者对输液室总体情况、护士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等满意度较高,但对输液过程中护士对患者的关心及输液治疗等候时间的满意度较低。结论护士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人文关怀尚不够,输液室环境不够安静舒适,需采取措施加以提高。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检测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社会的进步,面对社会环境和人们的服务需求不断变化发展的今天,如何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使患者满意,是医护工作者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课题组在2006年1—8月对我院门诊输液室16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显示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现将原因分析及对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06年1—8月在我院门急诊输液的16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能够很好地配合。1.2方法采用护理部自制调查表,统一标准后每月定期向输液室患者发放20份意见表,进行现场调查。由患者或家属直接填写调查问卷并当即收回,问卷有效回收率达100。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对输液室总体情况,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护士工作主动性等的满意度等。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统计处理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并进行结果分析。

2 结果

见表1~3。

3 讨论及对策

3.1对输液室总体情况、护士服务态度及技术水平的评价患者对这三项内容比较满意,说明大部分护理人员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不仅包括了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技术,还包括了更加广泛的优质服务内涵,而这种优质服务内涵的反映形式是礼仪服务。为改进护理服务,护理部组织护理人员参加护理学会举办的“护士礼仪知识培训”,要求护士保持良好的职业形象,包括仪容仪表的整洁,良好的行为举止和语言的规范与修养。业务技能方面,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的护理技术,注重临床经验的积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对于一部分穿刺技术不够熟练的护士,尤其是新上岗和实习的护士,科室及护理部定期给予各项操作技术的培训与考核,鼓励护士的业余专业学习,以提高每位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

3.2对输液过程中护士是否常来关心和输液治疗等候时间的满意度评价患者对这两项的满意度较低,分别为18.8和17.5%。其客观原因为:(1)护理人员缺乏,这已是全社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护士的缺编影响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2)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医护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输液室患者的普遍反映是输液患者多而护士少,输液等候时间过长。这一现象在补液高峰时段尤为突出。由于患者多,护士往往在给患者静脉穿刺完成后,就再没时间去经常关心他们,取而代之的是患者输液过程中有问题再找护士。对此,我们的应对措施有:(1)增加输液室的工作人员,护士长加强弹性排班及备班,以缓解补液高峰时工作紧张度,提高工作安全性。(2)输液室门口安置了一台输液取号机,并在急诊大厅内放置了几十只座椅。患者由原先的站立式排队等候接输液单改为取号后坐在椅子上等候呼叫接单。(3)原先的一人一台电脑接单增加到两人两台电脑同时接单。由此节省了患者及家属的体力,减少了输液治疗等候时间,也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3.3对输液中碰到问题解决方式满意度的评价此项调查反映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其内容包括:护士穿刺后能否经常巡视观察患者的补液情况,能否及时更换补液,能否给予用药指导,能否主动关心发现并帮助解决问题等。面对工作人员紧张的状况,在护士长带动下,护士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服务意识,尊重患者,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工作繁忙时,加强在穿刺和更换补液时对患者疾病知识的宣教,告之药物的作用和注意事项等。在较空闲时,多巡视患者,及时耐心地解答患者的提问并帮助解决合理要求。针对不同患者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能掌握一般的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4对提供便民服务和知晓输液室服务流程的满意度的评价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提倡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下,护理人员应提高人性化服务。具体措施有:(1)为给患者视觉上的整洁、舒适感,输液室每个座椅被套上了洁净的白色椅套,并及时换洗被污染的脏椅套。(2)每个坐椅旁都贴有温馨告示,告之输液流程和便民服务措施。(3)输液大厅内安排专门人员,为患者提供并帮助解决力所能及的需求。如提供茶水、协助患者上洗手间、给输液时间长又无家属陪伴的患者代买点心等。

3.5对输液室环境满意度的评价调查显示,部分患者反映输液室患者多,座位拥挤,环境嘈杂,空气浑浊不流通,希望输液室环境能得到改善。目前,我院输液室承担着所有门、急诊患者的输液治疗,输液坐椅共有239只。夏季是输液患者的高峰季节,据工作量统计,24h的输液患者总数可达1100人次左右,其中8:00~24:00的输液患者达1000人次左右,此时间段内的输液大厅人员拥挤,环境嘈杂。这样的环境影响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身心健康。缓解措施有:(1)输液高峰季节,在输液大厅走道中的合适位置,增加输液坐椅,方便患者。(2)在输液大厅内,开启空调和空气净化系统,必要时在适当位置放置电扇,加强空气流通。(3)为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工作人员加强对地面、坐椅以及空气等的清洁和消毒,增加患者输液的安全性。(4)医院开设了特需输液室,优化输液环境,从而满足了一部分患者的特别需求,分流了一部分患者,相应缓解了输液室患者拥挤的状况。

输液室护士自我总结篇2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急诊科临时输液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6月(舒适护理前)及2011年1月-6月(舒适护理后)在急诊科临时输液室的输液病人各100例的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其中内容包括护士的技术操作,护士的服务质量及输液环境。结果:2011年1月-6月(舒适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2010年1月-6月(舒适护理前)(P

【关键词】舒适护理急诊科临时输液室探讨

1998年,台湾萧丰富先生提出了“萧氏双C护理模式”,此护理模式的的核心是强调护理人员要加强舒适护理研究,并将舒适护理研究结果应用于临床,形成了舒适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要给予所人包括妇幼,老人,病人一个最舒适的状态,使其在心理,生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1]。我院从2011年起对急诊科临时输液室运用舒适护理理论,为探讨舒适护理模拟式的临床效果,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9年1月-6月(舒适护理前)及2011年1月-6月(舒适护理后)在急诊科临时输液室得输液病人各100例的满意度调查表,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组研究资料为我院2009年1月-6月及2011年1月-6月在急诊科临时输液室的输液病人各100例,2009年1月-6月组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4-69岁不等,平均年龄(34.5±1.5)岁;2011年1月-6月组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5-70岁不等,平均年龄(34.7±1.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1),无统计学意义。

1.2舒适护理方法

1.2.1提高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科室要每月进行一次技术操作演练,每名护士都要参加演练。同时在排班时要注意新老搭配,对于那些老年人,新生儿等特殊人群,由老护士进行先输,年轻护士进行学习锻炼后在进行输液。

1.2.2提高护士服务质量

护士在工作时要着装整齐,禁止在治疗室内进行谈笑。护士在输液前要用亲切的语言及和蔼的微笑与患者进行交流,对于那些有特殊情况的病人,如初次输液的病人及晕针的病人,护士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并认真倾听患者的问话及诉说。交流过程中要尊重病人的隐私。与病人交谈时要用尊称,耐心回答病人的疑问,对于老年人,要理解其的生理特点,语速尽量慢些,声音尽量大些。除此之外,护士要加强巡视,及时处理患者在输液中遇到的突况,如输液进气泡,输液反应等。

1.2.3改善输液环境

保持输液室空气清新,安静,环境整洁。输液室内要有空调,闭路电视及卫生间。同时可向患者提供免费纸杯及饮用水。在在收费处可粘贴药物及治疗的价格表。除此之外,我院在输液室放置了自行设计的输液椅,包括单人椅及双人椅,宽度分别是45cm×55cm×9cm及45cm×110cm×9cm,这样的宽度适合病人在输液过程中盖被单或棉被及父母照顾孩子输液。椅子的后背根据病人生理弯曲设计成了S型,在头枕不放了一个小枕,便于患者休息、椅子的下方还设有抽屉,扶手要设计成便于患者的输液的形状。

1.3研究方法

输液室护士自我总结篇3

【关键词】急诊;输液护理;风险成因;护理对策

急诊输液室具有人员流动量大、护士工作量大等特点,造成急诊输液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1]。为进一步探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风险成因及护理对策,共选取我院324例急诊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4年10月急诊输液患者162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其中男84例,女78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38.75±4.4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2例,高中57例,本科及以上63例;另选取2015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急诊输液患者162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其中男86例,女76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38.24±4.37)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1例,高中56例,本科及以上65例。上述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急诊输液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总结护理分风险事件成因,后加强安全化管理,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组建由护士长及门诊护士所组成的安全管理小组,对门诊输液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对输液室护士风险事件进行归纳总结,后制定相应的护理安全措施。其次,加强护理人员专业及风险意识培养,确保充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深入各护理人员心中,在急诊输液过程中,能够对患者存在的疑问进行及时有效的解答,同时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第三,加强输液室管理的安全化,在有效规范就诊秩序的同时,对护士人员的配备及进行优化,做好等候区、缴费区及输液区的合理划分,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2]

观察记录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后采用自制问卷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 ±s)示计量资料;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安全隐患情况对比

观察组呼叫不及时、滴速不合理护理、穿刺技术差、过敏及药液外渗等风险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162例患者中,满意98例,基本满意59例,护理满意度为96.91%(157/162);对照组162例患者中,满意53例,基本满意75例,护理满意度为79.01%(128/162),对比差异显著(P

3 讨论

静脉输液治疗是当前常用的治疗手段,由于急诊输液室本身人员流动量大,且护理工作繁琐、工作量大,发生护理纠纷的几率也相对较大。通常情况下,急诊输液护理风险的成因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因素:主要是患者自身急诊输液过程中未遵从医嘱,例如其对液体滴速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着私自调节滴注速度的情况;或患者私自离开观察区,引发护理风险事件。另外,也存在着部分患者文化程度低,对急诊输液相关知识存在较多误区,过度依赖护理人员或对急诊输液治疗效果存在过高期望,由此极易引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2)护士因素:工作量繁重的情况下,会造成护理人员未严格按照流程执行医嘱的情况;另外,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可能会造成药品配置及使用方面的错误;而在护理人员巡视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并不能及时有效的发现存在药液外渗等风险事件,从而引发护理纠纷[3]。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护理风险事件的总结及成因分析,针对性的加强的急诊输液护理的安全化管理工作,结果表明观察组急诊输液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陈丽芳.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9):47-48.

输液室护士自我总结篇4

门急诊输液室是医院的窗口和与患者接触的桥梁,但由于其工作量大、节奏快,而且患儿家长层次不一、患儿配合度低、环境嘈杂,门急诊输液室是各类护理投诉的易发地。因此,正确分析输液室护理工作中的隐患,制定对策提高输液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减少医疗投诉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纪检办公室、护理部接到门急诊输液室输液的患儿家属的各种护理投诉12例,主要投诉方式为口头和电话投诉。我们根据各部门对每起投诉的详细记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投诉患者年龄0~14岁,其中婴幼儿8例占投诉量的66.66%,4-7岁儿童2例占投诉量的16.66%,7-14岁儿童1例占投诉量的8.33%。投诉人群中,患儿年龄在三岁以下的婴幼儿比例最高,占到了总投诉数量的一半以上。这说明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加,投诉的数量呈下降趋势。投诉高年资护士2起,低年资护士6起。不同职称护理人员被投诉率比较,护士及实习护士的被投诉率明显高于护师、主管护师职称者。

2.2 投诉原因

静脉穿刺未一针见血4例占36.36%,排队等候时间过长、输液室环境差3例占27.27%,,护士服务态度差、解释欠详尽沟通不足3例占27.27%,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致配错药、换错静滴药、误拔针1例占9.09%,。

3 讨论

3.1 护理技术需进一步提高

从资料分析结果上看,穿刺注射未能一次成功所引发的投诉占到第一位。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和实习护士,护理操作技能熟练度低,静脉穿刺技术不过硬,心理素质差,遇事容易慌乱,使患儿家属产生不信任感。儿科输液,家属要求高,部分家长在配合静脉穿刺时不能按照要求固定患儿头部或肢体,导致小儿静脉穿刺困难,甚至多次穿刺失败,从而引发投诉。

3.2优化就诊流程 改善就医环境

门急诊儿科诊室、门急诊药房、门急诊交费处的标识不够清晰、明显,家属心情焦急的情况下,没有仔细看标识,没能在第一时间找到窗口;等候输液病孩多,排队等候时间长;输液室内人员密集,环境保洁不及时,导致家长心情烦躁。

3.3医疗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病人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医务人员的服务要求日益提高,而医务人员的服务观念、服务行为没有因为当前社会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期望的提升而改变。一方面,在工作繁忙时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回答不够耐心,解释不够仔细,有的甚至推诿患者。第二方面,门急诊输液室任务较繁重而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无充足时间与患者解释、沟通,导致患者不满而被投诉。第三方面,年轻护士业务知识欠缺,社会经验不足,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对患者家属提出的问题,回答简单,态度生硬,不能有效化解矛盾,也会引发投诉。

3.4护士素质有待提高

不按操作规程要求工作,如三查七对不严格,部分护士为贪图工作方便,简化操作程序,使查对流于形式。配错药、换错瓶,检查巡视不到位,未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当出现输液速度过快、过慢、液体外渗,液路不畅、药物过敏等情况时,往往是先由家属发现再提醒护士,这样容易引起患儿家属的不满。另外,实习护士在临床后期,带教老师认为学生的基本技能已经掌握,把学生当成减轻工作的帮手,放松了对学生的安全护理意识的管理,带教不严,放手放眼,而其因缺乏经验,在单独操作时出现护理差错,导致患儿家长投诉。

4 对策

4.1 完善规章制度,优化输液护理流程

对原有的工作流程实施重建,对原有工作环节进行整合、重组、删减等,形成以提高整体护理效应、减少意外为核心的护理流程。针对儿科输液区的特点,将儿科门急诊划分为以下区域:二岁以下患儿输液室、二岁以上患儿输液室、注射室、雾化治疗室、抢救室,各区域指定一名高年资护士负责,主要负责督促、检查、沟通、协调、指导护士。

4.2加强基本技能培训,提高护士穿刺技术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也是给予病人有效治疗的一条重要途径。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是儿科急诊护士的一门很重要的基本功。护士长合理排班,新老搭配。注射班的护士安排2~3名,以一名穿刺技术好、心理素质好的护士为主,另安排1~2名导注护士固定患儿肢体,护送患儿到床旁。科内成立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穿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和好的建议进行分析总结,以不断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4.3加强护士自身素质训练,提高服务质量

护士作为操作过程的行为主体,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慎独精神、良好的语言修养等高层次的素质。护士的每项操作都关系到患儿的安全,加强护理人员的常见疾病的基础护理操作的培训,根据毕业年限的不同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护理培训模式。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鼓励护士参加院外的各项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4.4加强工作责任心抓好关键点,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输液室护士自我总结篇5

【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注射室病人就诊满意度进行调查,了解病人的满意度情况,为提高门诊注射室病人就诊满意度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门诊注射室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就诊的68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注射室的病人对服务态度、环境卫生、健康宣传程度的满意度较高,对输液等待时间、护士穿刺技术的满意度较低,分别为(3.4±0.6)和(3.6±0.4)。女性患者的就诊满意度显著低于男性,复诊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初次就诊的患者,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其满意度较低。结论:

【关键词】门诊注射室;病人;满意度;护理;医院

门诊注射室是医院的门户和窗口,门诊注射时的工作好坏,病人的就诊满意度高低,与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密切相关[1]。为了解门诊注射室病人的满意度情况,提高病人就诊满意度,我们对我院门诊注射室的病人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院门诊注射室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就诊的68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并排除年龄过小、语言障碍,无法回答问题的患者。男性372人,女性308人。年龄14-87岁,平均年龄(39.1±14.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3人,高中或中专265人,大专198人,本科及以上144人。首次就诊的有287人,复诊的有393人。

1.2调查方法:自行设计门诊注射室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共6项,包括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输液等待时间、护士穿刺技术、输液时护理人员巡视、健康教育和健康宣传、输液室环境卫生情况,每个问题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分方法,即将各项满意度评价指标分为非常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比较满意、非常满意这5个等级,将5个等级依次评分为1,2,3,4,5分。累计发放问卷680份,排除资料填写不全的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659份,有效回收率为96.9%。

1.3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均数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多组均数进行比较。P

2结果

2.1门诊注射室的病人满意度情况:门诊注射室的病人对服务态度、环境卫生、健康宣传程度的满意度较高,均在4.8分以上。患者对输液等待时间、护士穿刺技术的满意度较低,分别为(3.4±0.6)和(3.6±0.4)。见表1。

2.2不同患者的满意度比较:由表2可知,女性患者的就诊满意度显著低于男性(P

3讨论

3.1实行弹性排班,提高病人满意度:病人满意度是衡量一个医院质量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2],本研究对门诊注射室病人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输液等待时间感到最不满意。注射室是门诊就诊的最后环节,患者在整个就诊过程中感受到不满,如感到等待时间过长,逐渐累积起来,就容易产生烦躁的心态,产生护患矛盾[3]。因此我们调整输液时的布局,将输液区分为成人输液区和儿童输液区,并增加输液椅的数量。针对每天上午治疗人数较多的现状,我们实行弹性排班制,在每天高峰时期确保安排足够的人数,确保工作持续井然有序,减少患者等待时间,以免患者因此引起不满[4]。

3.2 输液叫号制,改善输液室次序:门诊注射室患者人数较多,不乏同名同姓或同音姓名的患者,在环境比较吵杂时,患者可能听错名字,如护理人员不注意核对患者名字,就有可能用错药物。药物品种繁多,同一种药物有商品名、化学名等,若不仔细核对药名,也有可能引起用药错误。我们引入注射室加号制度,由接诊护士给患者发放唯一的输液号,患者得到输液号后在输液椅上休息等候。轮到患者输液时由输液护士叫号,仔细核查药方、姓名、年龄,发现处方有问题应及时处理。

3.3提高护理技术,避免护患纠纷:门诊注射室的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工作量大,工作琐碎繁杂,护理人员在过度劳累的情况下精神紧张,因此注射室发生护理差错的可能性较[5]。本研究结果中,患者对部分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不满意,希望进针能够一次性成功。我们发现一次性进针不成功的护理人员多为年轻护士,经验缺乏,遇到儿童静脉较细,穿刺难度较大的情况时容易紧张,缺乏自信。因此我们首先要求年轻护士加强业务技术练习,提高一次性进针的成功率。其次在排班上注意老中青护士的协调安排,由年老的护理人员带年轻人,帮助年轻的护理人员增加自信心和技术。当连续两次穿刺不成功时,应更换护理人员,以避免引起护患纠纷。本研究发现,女性患者相对于男性患者更容易表示不满的情绪,经分析发现,女性患者对护理细节更为重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对环境清洁的要求等均较高,而有时候无法得到满足,故产生不满的情绪。尤其是女性家长带小孩来输液时,当小孩感到疼痛而哭喊时,家长就更容易产生急躁的心理,责怪护理人员技术不精,若护理人员与之争辩,则更容易造成护患矛盾。因此我们在对待所有患者时都必须有“三心”,即耐心、关心、爱心,要充分理解患者的难处,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任何问题,不与患者争嘴,对小孩输液应努力做到一针成功,避免过多次数扎针引起家长的不满。

3.4注意健康教育,加强护患沟通:有的护理人员主动性不够,只注意完成工作,忽视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不能满足患者的迫切需求。患者大多对药物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等不熟悉,当他向护理人员询问得不到及时准确的答复,或发生不良反应时,就可能引发纠纷。我们改进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口头交流、宣传画、宣传手册、电视视频示教等多种方式宣传注射室的注意事项,使健康教育的内容落实于实处。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常见不良反应,要求患者输液时切忌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告知患者擅自离开输液室的安全隐患。我们发现,首次就诊的患者其满意度显著偏低,这与首次就诊的患者对我们医院门诊输液的流程不清楚有关。初诊患者往往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得到及时的输液,在劳累之后就更容易产生不耐烦、易怒等情绪,责怪医护人员管理不善[6]。因此建议可安排专人在前台负责病人的协调引领,尤其对于新来门诊输液的患者,由引导员亲自指引其完成缴费、取药、输液等手续,并将输液室操作流程及各科室的标牌置于醒目的位置,以免患者明确下一步做什么,让患者感到安心、放心,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赢得患者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总之,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病人对输液室的满意度状况,从中发现了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对提高门诊注射室的病人就诊满意度,减少护理工作差错,减少护患纠纷有较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董爱珠.基层医院门诊输液室的管理探索[J].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9):710.

[2] 谷波,成翼娟,张骏.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量表研制[J].中国护理管理,2006,6(10):17-19.

[3] 陈雪飞.多部门合作提高门急诊输液室护士岗位满意度[J].黑龙江医药,2009,22(5):773-774.

[4] 敖瑞兰,蒋小芳,谢菊香.对门诊输液室座位进行编号的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31):3329-3330.

[5] 闫洪凤,孔杰,崔化英,等.呼唤应答法减少护理查对工作中差错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7):584.

[6] 文美月,黄玉娟.门诊患者对急诊注射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2):311-313.

输液室护士自我总结篇6

【中图分类号】R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050-01

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自从1981年首次报道针刺伤对医务人员的危害[1]和1984年发现世界首例由针刺伤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以来[2],注射针刺伤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卫生行政部门、医务工作者的重视。随着医疗护理事业的飞速发展,护理工作中创伤性操作不断增加,这无形中增加了由血液引起的相关性疾病的传播机会。在临床工作中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3]。输液室作为医院的窗口,输液时要求护士操作熟练、动作迅速,输液室护士常在患者未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即投入对患者的处置和抢救,尤其在紧急情况下为患者行注射治疗时,极易发生针刺伤,这其中包括处于潜伏期和诊断前的传染病患者。因此,针刺伤对输液室护士来说,危害更大,防范措施更重要。针对我院输液室发生护士针刺伤的资料进行总结,现将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应采取的措施报道如下:

1 输液室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原因

1.1 护士自身防护意识淡薄:护士在校的教育中缺乏职业防护课,从业后缓慢形成的职业防护意识太模糊,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高达69. 9%的护士在注射、输液操作时从不戴手套[4],认为操作不方便、没有必要,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另外医院没有要求戴手套。这一结果暴露了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不强,造成针刺伤的发生率相对增加。还有部分护士对针头刺伤后感染上传染病的几率这一问题存在明显的认识上不足。有的护士认为几率很小,不太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存在侥幸心理。认识的不足必然导致防护及针刺伤后处理等行为上的不重视。针刺伤几乎发生在操作全过程,所以全程防护是有必要的。

1.2 护理操作行为不规范:护士在工作中粗心大意,未严格遵守程序、技术不熟练是导致针刺伤发生的因素之一。42%的针刺伤是在心情急躁或紧张时发生的,74%的针刺伤是在工作紧急或繁忙时发生。另外,徒手分离针头与注射器,用过的针头暴露于周围环境中等,也是造成针刺伤的常见原因。因此,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卫生部门关于一次性物品处理的要求,是避免针刺伤的重要措施之一。

1.3 护士人力资源不足:我国临床一线护士存在严重缺编现象。输液室护士日夜不停的工作,有时连正常的吃饭都顾不上,常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从而引起注意力不集中,这种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常常使她们感到精力不足、头昏眼花、腰背酸痛,而多数人在超负荷状态下应激反应能力往往较差,因而容易发生针刺伤。国外研究表明[5],值夜班、工作任务重、工作倦怠、精神压力大、年轻没有经验等因素是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重要因素。

1.4 输液室特殊的环境因素:输液室患者的特点:患者数量多,流动性大。我院门诊输液室的患者平均每天600人次左右,绝大多数属于各种注射途径给药的护理操作,如静脉输液、皮内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发生注射针刺伤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而且患者治疗结束后即离院,流动性很大。病种繁杂,患者的年龄跨度大。来门诊输液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包括我院门诊各科室的患者,小至婴儿,大至长寿老人。梅毒、艾滋病等性病患者,因受传统观念、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公开自己的真实病情。这些患者对医务工作者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1.5 护理对象不合作:护理对象的不合作是导致针刺伤的危险因素之一。 躁动或不合作病人作治疗时要格外警惕针刺伤的发生,由于没有解释清楚或者没有固定好病人的,病人因为紧张或烦躁,极易导致针刺伤,应有同事协作。

2 防范措施

2.1 加强培训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提高输液室护士有效处理针刺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护理人员对锐器伤的防范意识,是避免职业性伤害的关键[6]。输液室应对护士尤其是对新上岗的护士定期进行职业防护培训,使她们充分认识、重视针刺伤后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加强急救基本技能训练,完善抢救流程,严格规范护理操作规程,改变不正确的个人操作习惯。对临床护士的培训别要强调防护用品如手套的应用、医疗锐器的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医院加大督导检查力度,落实标准预防,从而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最大限度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

2.2 规范操作行为避免针刺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是降低针刺伤发生率、确保护士职业安全的重要环节。美国职业安全保障和健康管理组织(OSHA)规定:注射器使用后原则上不允许套回护针帽,在别无选择时必须单手操作,绝对禁止双手操作。输液穿刺失败后,禁止将污染针头悬挂于输液管的茂菲式滴管上,应当立即更换新针头,养成用钳子取污染针头和尖锐物的习惯,以减少接触锐器的机会。在打开玻璃安瓿时用棉球或纱布垫于安瓿与手指之间,用力均匀适当,以防刺伤手指。手持针头或锐器时不要将锐利面对着他人,操作后要自己料理用物,以免他人在清理用物时被刺。如使用无针头的静脉通路装置,用真空抽血设备取代传统的注射器抽血,用留置针代替头皮针等,可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2.3 加强心理防护:根据临床工作时段及劳动强度的不同进行人员调配,在工作繁忙,工作量大时,适当增加人力、物力、实行弹性排班,尤其是夜班工作,防止疲劳、工作忙乱而发生针刺伤。

2.4 改善锐器处理方法:使用锐器收集箱可以减少这个时间窗从而减少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机会。锐器收集箱由耐刺、防水的塑料制成,使针刺伤的发生率降低50%[7],硬质容器有大小之分,分别放置于治疗台、治疗车一角等治疗区附近,只要接触过病人的利器,包括注射器、刀片、输液器针头使用后减少针头的折弯或折断及传递,无须分离针头、针筒、消毒、毁形等处理,立即投入锐器盒箱,至四分之三满时停止使用,及时清理,减少工作人员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品后过多接触又可避免针刺伤的发生,大大减少护士工作中受伤感染机会。

4 小结

针刺伤是全世界护理人员共同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在输液室工作的护理人员,接触的患者较多,病种较多且复杂,有些尚未明确诊断,可能携带病毒。医院管理部门和广大护士应高度重视,加强针刺伤的防护管理,提高护士对针刺伤的防范意识,减少针刺伤和职业性感染,保障护理人员的自身健康,为患者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Mccormick RD,Maki DG.Epidemiology of needle stick injuries inhospital personnel[J].Am J Med,1981,70:928~932

[2] Kanter LJ,Siegel C.Needle sticks and adverse outcomes in office-bescd allergy practices[J].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2003, 90(4): 389~392

[3] 马钦丽,杨敏燕.输液室护士针刺伤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2): 18

[4] 吴安华,任南,吕一欣,等.护士面临针刺伤的危害及其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7): 525~527

[5] D.R. Smith,M.Mihash,i Y.Adach,i et a.l Epidemiology of needle-stickand sharps injuries among nurses in a Japanese teaching hos-pital[J]. Journal ofHospital Infection, 2006, 64(1): 44-49

[6] 唐朝焕.急诊护士针刺伤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J].医疗装备,2009,09(12):117-119

输液室护士自我总结篇7

【摘要】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推广及影响,作为医院窗口前沿的门诊输液室,代表着医院整体的护理服务水平及技术水平。如何在创优形势下做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对护理人员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

【关键词】门诊;优质护理服务

门诊输液室具有病人多、输液量大、用药种类多,病种杂、护士少的特点[1],而优质护理服务对医院环境、护理质量、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解决现实与要求之间的矛盾,在创优形势下在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是一个值得我们护理人员探讨和深思的问题。现将我院门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1营造温馨、舒适的护理服务环境

1.1一个干净、舒适、温馨的输液环境是患者接触医院的第一印象,它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因病痛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输液室环境的营造显得尤为重要。我院分别设置了成人输液厅及儿童输液厅,还设置了有四张床位的输液观察室,供年老体弱或不能坐位输液的病人使用。输液厅整洁、宽敞、明亮,成人输液厅配备舒适的航空式座椅,儿童输液厅根据儿童的特点,配备不锈钢座椅。输液厅均配备液晶电视,根据成人儿童的年龄特点播放不同的节目。

1.2让人倍感温馨、舒心的细节服务:输液厅配备有冷热开水,一次性水杯、雨伞、针线、老花镜、轮椅、微波炉等,儿童输液厅墙上张贴富有儿童特色的挂图、诗歌、童谣,科室护士还自筹资金购买图书供患儿阅读。设置测量身高、视力设施,让家长随时了解患儿的成长。成人输液厅则放置报纸、杂志、健康宣教资料,供病人阅读。还将各流程及注意事项上墙,让病人就诊过程更省心。

2提高护理质量,更好服务患者

2.1护理技术操作水平是护患沟通的一个重要内容,患者的治疗都是通过护理操作来实现的。娴熟、快捷、高超的注射技术既减轻患者的痛苦,也赢得患者的信任[2],这就有赖于平时的加强训练。每月组织护士学习专业知识及技术操作,不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以更好的技术服务病人。

2.2在门诊输液室,病人对注射都有一种恐惧心理,陌生的环境更加剧了这种心理。护士用适当的称呼、亲切的态度拉近跟病人的距离,注射前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可以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对小儿患者,学习幼儿园的做法,准备一些小红旗、五角星等等,注射前告知患儿,如果表现好的小朋友可以得到小红旗、五角星的奖励,对哭闹的患儿可以起到安抚的作用。护理人员除做到一针见血外,还要尽量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并随时观察和询问患者有何不良反应和需求。

2.3实行首接负责制:当护士接到患者的注射单及药物时,首先根据注射单核对全部药物,其次核对是否需做过敏试验[3],注射单注明免试时仍应查对过敏试验登记本上的批号是否相同,更换批号时需重新做过敏试验。同时查对药物之间有无配伍禁忌,交代病人做好输液前准备,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病情变化及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3改善服务态度,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3.1经常对护士进行服务态度的培训及教育,以亲切、热情的态度为病人服务。在工作中要做到“五前”:即:帮助在求援之前,解答在询问之前,服务在要求之前,沟通在治疗之前,巡视在呼唤之前。护士要善于从患者的眼神、表情、语言、体态中读懂他们的需求、痛苦、渴望,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不断改进护理工作,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4]。

3.2简化服务环节,实行“一站式输液”服务:患者看完病缴费后,无需排队取药,只需将收费单交给护士,患者在输液厅等候即可。该项服务开展后,取得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4完善激励制度,提高护士积极性

设病人意见箱,对病人评出的最满意护士及点名表扬护士给予奖励,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

5结果

2011年1月门诊输液室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患者缴费到输液所需时间由原来的平均20~30分钟下降到现在的10~15分。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85%上升到96%。这些说明我们的服务得到了病人的认可,我们的付出换来了病人的赞同。

6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进步,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我们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才能与时俱进,立于不败之地。护理工作无小事,从小处做起,从细节处着手,才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院输液室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高,病人就诊流程更快捷、更流畅、更简便,符合“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满意、社会满意、医院满意”的要求。今后,还需要我们护理人员继续努力,以更高品质服务患者。

参考文献

[1]黄霜霞,陈燕群.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的现状及展望[J].广西医学 2005.2(27):2.217

[2]李惠锋,徐菊龙.开展人性化服务、提高门诊护理质量[J],2010,2(12):3

[3]刘小平,陈翠珍,罗秋平.舒适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影响.吉林医学[J],2010.11(31):22

输液室护士自我总结篇8

关键词:给药错误 输液室 门诊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580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44-02

给药错误指的是患者实际接受的药物与医嘱之间存在差异 [1]。有研究 [2]表明,59%的医院用药错误与护士有关。给药错误会影响门诊患者的治疗、造成心理压力,危及生命安全,引发医患矛盾、影响医院护士的声誉。我科在2011―2012年发生给药错误药41起,实践中不断总结,分析原因、制定防范措施,提高用药安全。

1 资料

对我院门诊输液室2011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给药错误事件41起,进行回顾性分析。

2 方法

建立门诊输液室给药错误事件登记本,内容为:给药错误发生的时间,环节,分类,对患者造成的后果,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事件登记本进行分析。给药错误对患者结局的影响采用7级分类法 [3],见表2。

3 结果

3.1 给药错误发生的时间和药物。发生给药错误的时间早上17例(42%),下午20例(47.8%),中午2例(5.8%),晚上2例(4.4%)。

3.2 给药错误的分类和流见表1。在41例给药错误中,分类有些在2次或以上,所以出现88例次。

表1 给药错误的分类

3.3 给药错误患者的结局见表2。

表2 给药错误给患者造成的结果

3.4 给药错误发生的原因见表3。尽管给药错误事件为41起,但与之相关的原因有123个,即造成每起错误的原因有2个或2个以上。

表3 给药错误发生的原因

4 分析与对策

4.1 给药错误的分类。门诊输液室患者从医生开医嘱,到药房取注射单、取药,再到输液室接诊台,护士接单并清点药品,瓶签转抄,药物配置,核对输液给药,护士接瓶、拔针,需经7个环节。其中出错率最高的环节为,护士核对输液给药时,占35.2%,输液是患者看病接受治疗的最后环节,前边的环节出错都易导致执行输液给药护士出错,也是执行输液给药护士出错率最高的原因。41例给药错误中,有7例为连环出错,2个或2个以上环节都未发现错误,导致错误给药发生。

在给药错误分类中,剂量错误占比例最高。门诊输液室患者年龄跨度大,护士配置药物要经计算;还有同种药,有多种不同的规格,剂量,都是导致剂量错误的原因。配制药液环节,是导至剂量错误的主要环节。

4.2 给药错误的结局。0级、I级伤害为主。给药错误会让患者情绪波动,存在心理压力,恐慌,和/或身体伤害、疼痛。2例II级伤害患者,都因药物过敏所至,经密切观察,按医嘱口服抗过敏药物,均治愈。接诊台护士接待病人,必须详细询问过敏史,并在注射单的相应栏目做记录,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4.3 给药错误的原因。

4.3.1 组织环境因素。在实际工作中,组织环境因素占给药错误的7.5%。同事干扰多发生在药物配置时,配药室设置为独立空间,可减少干扰。护士在核对医嘱,进行静脉给药时多受病人和/或家属的干扰,工作频繁被打断。若有独立的静脉穿刺治疗室,可避免干扰。实习生尚未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对药物不熟悉,易致给药错误。

用酒精棉球压封配置好药液瓶的瓶口,瓶口会残留棉絮丝,接瓶换药时,易带入输液瓶内,造成瓶内异物。如改用无菌瓶口贴,可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4.3.2 个人因素。给药错误的个人因素占80.4%,查对不严占67.9%,工作人员粗心、受干扰、疲乏、繁忙等有关,也涉及了组织系统问题。输液室静脉穿刺护士压力最大,风险最大,因除了要面对快节奏的操作,面对家属或患者期望(“一针见血”)的压力。我科制定了三查十对制度(坐号、姓名、性别、年龄、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高慎独修养。护士工作要专注,组织系统为静脉穿刺护士营造一个“无干扰区域”,如:独立的静脉穿刺室。

转抄错误发生了8起,充分利用医院的信息技术,联网打印输液卡。经改进,节省了人力,有效降低了差错率。

某些新药有要求控制滴速,必须查阅说明书后再使用,并建立药品资料册,供平时学习、查阅。院内网信息通报药学知识,有关药学信息,指导药品使用。

4.3.3 医嘱处方因素。现代医院,处方都以电子处方为主,我们常碰到电子处方与病历不相符的现象,还有电子处方不规范,易导致护士用药错误。

4.3.4 药房因素。药房因素包括:注射单发错给病人,药物发错,药物总量不符。都易导至发药错误和用药错误。

5 讨论

门诊输液室41起给药错误,多发生在上午、中午时间段。输液高峰时段、临近下班时间、交接班时间,环境嘈杂、拥挤、干扰多、护士人力不足、工作繁忙、都易导至疲劳状态,注意力被分散,影响工作质量,发生药患纠纷。陈长英等 [4]研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白天高于夜间,其主要原因是白天护理经手操作人员多,护理操作整个流程易受环境、其他事物的影响。实行弹性上班制度,患护比例成正比。改进工作方法,注意自我调节,交换岗位,减轻疲劳。药物配置实行“即配即用”制度。交接班时,要特别注意接瓶药液的交接班。但此工作方法会增加接瓶护士的工作量,必须有充足的人力。

根据发生给药错误的特点制定了《药物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输液室查对制度》,《用药安全管理制度》,《用药观察程序》。护士例会进行个案讨论,安全培训。相关科室共同进行处理,解决专业限制问题,有效化解矛盾。

参考文献

[1] Williams DJP.Medication errors[J].J R Coll physicians Edinb,2007,37:343-346

[2] Ross L,Wallace J,Paton J.et al.Medication errors in a paediatric teaching hospital in the UK:five years opration experience[J].Arch Dis child,2000,83(6):492-497

输液室护士自我总结篇9

关键词:品管圈;降低;输液抱怨率

品管圈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所创立的,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的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团体,又称QCC,圈员全力协助,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来解决工作或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高质量[1]。我科于2015年7月开始将品管圈运用到护理质量管理中,根据品管圈的特点,从2015年7月~2016年2月运用品管圈方法以降低住院患者输液抱怨率为主题,在全科护士的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7月1号,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大家积极参与,成立了园丁圈品管圈小组。圈员共9人,其中包括主管护师1人,护师5人,护士3人,调查对象为随机抽查住院输液患者100人。

1.2方法

1.2.1主题选定 圈员进行讨论,采用头脑风暴,畅所欲言,提出多个活动主题。对圈员提出的多个主题进行分类、整理,再根据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将选定的多个主题进行评分,将得分最高项-降低住院患者输液抱怨率选作第一期活动主题。选题理由是:对患者而言,确保病人的输液安全,保证治疗的及时性,对医护人员而言,有利于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升服务品质。对医院而言,提高满意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塑造良好的形象[2]。

1.2.2计划拟定及现况把握 主题选定后,我们拟定了本次活动的计划,并严格按PDCA实施,在现状把握环节,发放查检表,进行为期一周调查,由病区责任护士及总务护士收集填写。最后进行汇总整理,查检结果显示,1w时间内,在随机抽查住院输液患者100人次里,其中输液患者抱怨共41次,输液抱怨率高达41%。数据表明,降低患者输液抱怨率迫在眉睫。针对住院患者输液产生抱怨的原因,制订了改善前柏拉图,确定引起患者抱怨的主要原因,并根据二八原则,将留置针堵塞、输液等待时间过长(医嘱开出后>1h),以及留置针留置时间过短(

1.2.3目标设定 目标值计算公式=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计算出我们本次的活动的目标值为33.48%。下降幅度为7.58%

1.2.4解析及对策拟定 从人、机、料、环、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引起患者输液抱怨的主要因如下:①未使用电子医嘱,医嘱不规范,重复修改,手工转抄输液贴耗时导致延迟执行输液医嘱;②护士工作流程安排不理想工作负荷量大;③输液选择穿刺血管管径细,不符合解剖特点,穿刺手臂活动;④输入高浓度、高营养、刺激性强的药物;⑤等待领药时间过长。根据以上主要因,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每一项对策圈员严格对照"对策评分表"进行评分,对可行性对策组织实施,并制定实施的标准流程。

1.2.5对策实施

1.2.5.1实行电子病历,规范医嘱,加强医护联系 ①实行电子病历,通过电脑执行医嘱并即刻打印输液贴[3];②及时与科主任、医生沟通医嘱存在的问题,加强医疗文件书写培训与考核,规范医嘱;③加强医护联系和沟通,规定医嘱在每日9:00前开出

1.2.5.2优化输液流程,最大限度的弹性合理排班 ①优化工作流程:总务护士提前(输液前1d)公示病人无药情况让医生知晓;②总务护士与整班护士2人分别配置病区液体,保证第一组液体在9:00前输入;③每日合理安排输液顺序,责任护士改变从头到尾输液顺序;④输液高峰期,护士长根据具体情况弹性排班,适当增加护士人力资源

1.2.5.3输液前正确评估血管情况,落实患者的输液健康指导 ①进行血管解剖知识培训,掌握选择血管原则;②输液前充分评估血管及手臂活动情况;③自患者入院起即强调不得擅自离院,输液治疗时为患者讲解相关知识,加强对静脉留置针的宣教,向患者讲解如何保护留置针,预防堵管及活动时的注意事项,提高依从性;④根据血管直径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

1.2.5.4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和目的选择正确输液方法和穿刺工具 ①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型号留置针,输注脂肪乳等高营养液、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选取血管管径粗大、弹性好的血管,选择20G留置针,静脉管径较细者选择24G留置针[4];②输液治疗前充分评估患者治疗目的及药物性质再采取相应的静脉输液方案,如需要输入TPN、高渗透压液体或刺激性强的药物时由医生进行PICC或CVC置管[5];③科室培训PICC专科护士一名,协助穿刺。

1.2.5.5增加领药次数,医生提前开药 ①与中央运输中心协商每日上午10:00增派一次领药,输液高峰期根据科室输液量适当增派工人及时到药房领取药物;②总务护士询问医生当天要新开或停止的药物后进行申请或领取;③与药房协商上午增加一次发药工作

2结果

2.1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住院输液患者的抱怨率从41%下降到31%,下降幅度为10%。抱怨率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明显降低。经统计学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住院患者输液抱怨处理流程得到标准化 住院患者输液抱怨接受抱怨调查抱怨原因分析制定改善措施,防止再次发生患者理解配合工作。

3讨论

3.1降低住院患者输液抱怨率,能确保病人的输液安全,保证治疗的及时性,同时提高满意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有利于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3.2我们的园丁圈历时8个月,汇集了全体圈员的智慧与心血,在此次主题品质管理的目标上,激发圈员参与管理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圈员的责任感,提高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团队愉快工作的氛围,使科室在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服务品质方面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邵翠颖,金钰梅,朱胜春.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成效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4):381-382.

[2]刘艳华.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输液抱怨率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27(4):487-488.

[3]刘梅.品管圈活动在减少门诊患者输液等候时间中的应用[J].青岛医药卫生,2014,46(3):228-230.

输液室护士自我总结篇10

一、做好2009年护理工作计划,积极完成医院的各项指令性任务

护理部作为职能部门,能较好地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递工作。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较好地完成医院布置的各项任务。动员全院护理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参加肠道门诊工作,确保了肠道门诊顺利进行。参加卫生局中心血站献血服务10人次,干部体检数百余人次,外出公益服务15余人次;

二、 围绕创建“二甲”医院的工作重心,积极开展工作

1.为落实“二甲”评审的各项准备工作,护理部按照“二甲”护理管理评审标准,就相关各项工作进行分解安排,要求各部门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前提下,确保质量地按照日程安排完成各项工作。护理定期对各科室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并对存在的问题作相应的指导。

2.一月中旬护理部组织大内科、大外科的护士长到邵逸夫医院、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学习上级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以弥补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为创建等级医院做准备。

三、继续狠抓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1.根据浙江省«等级医院考核标准»及**市卫生局«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标准»及医院实际,护理部在原有的护理质量检查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新的质量标准,制定了《月护理部目标管理考核标准》、《月护理质量检查表》。护理部每月一次按照质量标准对各科室进行检查、打分,并将科室的护理质量与绩效工作挂钩,大大的促进了各科的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2.为更好地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护理部重新制定了《晨会交接班细则》、《床头交接班程序》、《治疗班考核要求》等护理制度,并以新制度为准则对临床护士进行考核。

3.半年来组织护士长夜查房及节假日查房共计50余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科室及时整改,护理部进行反馈性检查,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

4.护理部每季度组织召开护理质控及护理安全会议,对检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5.护理部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级护士的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落实护理人员理论和操作培训。组织全院性业务学习2次,疾病护理查房2次,完成全院护士七项常用护理操作(心肺复苏、静脉输液、无菌操作等)的培训和考核,培训率达93.5%,考核合格率达100%。

四、做好护理部工作计划,改进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1. 积极参与病区服务中心建立。三月中旬病区一站式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护理部抽调了三名护理人员加入该部门。“中心”的成立规范了新病人入院处置、特检病人的护送工作、标本送检工作,减轻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得到临床科室的一致好评。

2. 为适应广大患者的要求,改善输液室“窗口”面貌,上半年医院对输液室进行了装修,从硬件设施上改善输液室的面貌,护理部也积极地从软件设施上着手对输液室进行改造。首先,优化护理人员结构、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护理部克服困难,抽调了两名业务素质好的护士补充到输液室护理队伍中去,确保了输液室护理人员的配备。第二,实行了弹性排班,增加高峰期上班人数,解决了输液高峰期排长队的现象。第三,划分小儿输液与成人输液区。第四,美化输液室的环境,为病人营造一个安全、温馨、和谐的场所。第

五,改善服务态度,加强业务素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输液室的面貌得到极大的改观,病人满意度上升达90%以上,在四月份医院“满意窗口,满意职工”评比活动中,输液室被评为“满意窗口”。

3.各病区克服人员紧缺,临床工作繁忙等诸多困难继续开展出院病人的延伸服务。半年来病区与延伸服务中心完成出院病人电话回访3859人次,信访437人次,家访374人次,回访率达97.3%。在延伸服务过程,得到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表扬多次,也收到许多合理的意见及建议。

4.上半年护理部完成护理满意度调查2次,参与满意度调查的病人数达232人次,平均满意度一季度为92.7%,二季度为95.4%。对调查中病人认为不满意内容,要求科室提出整改意见并作为下一轮考核的重点。

5.半年来,在全院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护理质量有了较明显的提高,护理过失比去年同期下降10%,投诉较去年同期下降15%,护理满意度比去年提升1%,收到病人的表扬信3封,锦旗2面,口头表扬多次,其中我们的血液净化中心因向血透病人吴笑垚捐款献爱心而被**日报公开表扬。

五、重视科教兴护工作

护理部立足于现有的护理人员,抓好人才梯队培养,鼓励和支持在职人员参加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继教参考率、合格率达100%,选派人员外出学习8人次,计划外出进修7人次,完成一人。

六、纪念“5.12”国际护士节,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为了庆祝5.12国际护士节,弘扬“南丁格尔”精,丰富医院护理人员的文化生活,围绕今年护士节的主题,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1.为迎接医院“二甲”评审,进一步提高护理操作技能,于4月底举行了全院护理操作比赛。比赛决出团体奖6名,单项奖18名。

2.于护士节前夕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优秀护士”的评选活动,李秀娟、施晓芳十名护士被授予了2008年度“优秀护士”称号,这对全院护士都是一种激励和鼓舞。

3.特别邀请了浙江传媒学院的蒋育秀老师为全体护士带来了一堂生动的“职业女性形象设计”主题讲座。

4.2008年5月11日晚,在医院多功能厅,举办了以“让我们用心关爱”为主题的护士节晚会。

以上是我们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敬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及建议。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会做好下半年工作计划,争取将各项工作开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