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助理实习个人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5 22:27:45

设计师助理实习个人总结

设计师助理实习个人总结篇1

一、整合知识与技能,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性学习任务

(一)综合性学习任务设计思路

课程综合性学习任务的设计(如图3所示)是基于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以实现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目标为设计依据,以实际产品为载体,将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全部内容具体化,使其具有综合性、可扩展性,给学生足够发挥空间。

(二)综合性学习任务内容

综合性学习任务的内容选取具体的产品,有数码相机外壳、浴霸面罩、台灯罩、、热水瓶上壳和塑料齿轮五个任务单元。

(三)综合性学习任务内容剖析

综合性学习任务一(如图5)是数码相机外壳,难度最低,要求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对产品及其模具进行计算机辅助实体造型、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工艺设计、计算机辅助编程及仿真数控加工等,到最后一个任务单元齿轮塑料,要求完成实际的产品。这些综合性学习任务具有整体性,即在每个任务中学生都能实践到完整的工作过程;综合性学习任务具有阶梯性,是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是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要求不断增加的一个过程;综合性学习任务具有综合性,包括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单一技能与多项技能的综合。

二、转变教学实施方式,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

设计师助理实习个人总结篇2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4大模块功能和内容的详细讲解,结合不同模块的功能,设计出管理员、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分配。并且,在不同教学实例中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0 引言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计算机迅速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教学媒体和教学管理工具。为了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学水平,计算 机在教育领域的发展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在这种教学形式中,计算机通过各种教学软 件,呈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控制学生的学习进度等信息,完成一定的学习和教学任务。建立基于Web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从根 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中资源共享性差、交互性不够的根本缺陷,并为教学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本文主要针对基于Web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进行设 计,并举例说明该系统的应用研究。 

1 基于Web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总体设计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是为师生双方的教 学和学习提供辅助功能,以促进教学最优化。本系统设计的总体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互动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积极性和 主动性,有针对性地学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系统设计上,主要包括在线学习、师生交互、资源管理和在线考试4大模块。 

1.1 模块功能设计 

1.1.1 在线学习 

在在线学习模块中学生可以方便地浏览教学信息、进行自主学习、下载所需教学资源,进行习题自测等,还可以进入考试系统模拟考试。 

1)作业管理 

作业管理主要实现布置作业、提交作业和批阅作业的功能。教师将布置的作业上传到服务器后供学生下载;学生下载后将自己的作业上传到相应的课程库中,系统 会记录提交的时间和提交者的姓名,学生在提交作业后也可以修改作业重新提交,系统只保留最后提交的作业;教师将学生提交的作业下载后审阅,然后将学生的作 业情况输入到系统中,并统计学生的作业提交情况,学生也可以查看已经批阅的作业。 

2)浏览和下载多媒体课件 

这一功能模块对注册用户免费开放,只要注册成功后就可以浏览和下载各种多媒体课件。 

3)自测练习 

自测练习类似于书本教材的每个教学单元后的练习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自测练习题的答案设计上,除了给出结果,还应分析为什么如此选择。对于一些主观性的 题,只需提供答题要点而不是给出绝对答案,这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在题型的选择上也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意愿来选择,使学习者可以方便的进行 自主学习。 

1.1.2 师生交互 

该模块主要功能是学生在线提问和教师辅导答疑。 

在线提问:在线提问功能是指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给教师提出问题,由相关教师回复解答。 

常见问题解答: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不同学生重复提出同一个问题的现象,常见问题解答功能可以将学生提出的常见问题总结归纳,给出此类问题统一的答案,此功能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答疑的工作效率,也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1.3 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模块主要提供了课件、电子教案和教学相关文件上传、维护和下载、试题库管理等功能。任课教师可以将课件等上传到服务器,并对其进行修改和删除操 作。下载功能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相关资源进行下载。而题库管理功能仅提供给教师使用,用于增加、删除、修改、检索各种类型的习 题试题。 

1.1.4 在线考试 

考生登录考试系统后,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进行考试。答题完毕,提交试卷后系统自动地将 客观题的成绩写入后台的客观题成绩数据表中,主观题需提交到后台试卷管理库中,由教师手工批阅,阅卷后的成绩,由教师填入相应的数据表,最后系统自动为客 观题和主观题的成绩进行汇总,记录在成绩数据表中。教师批阅主观题时,不仅要给出分数,最好能够提供比较详细的错误分析给学生作为参考。考生还可以登录系 统查看成绩并可以查看自己的答题情况。 

1.2 模块结构设计 

本系统的主要用户有系统管理员,教师和学生。 

在线学习模块中学生可以进行在线学习、作业处理和在线练习等;教师主要负责维护课件和积件库、教学内容和处理作业等;管理员可以进行学生信息维护、教师信息维护、专业维护和课程维护、修改个人信息等。 

2 基于Web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实现将会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教师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才,以适应生产实践或科学研究的需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虚拟实验环境教学 

实验是教学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很多学习科目都是以实验课程为基础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例如物理、化学、计算机组成结构等。实验 对于培养学习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学习者的大部分实践能力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网络虚拟实验室实现的技术基础是多媒体计算机技 术、网络技术与虚拟技术的结合。通过网络虚拟实验室,计算机能够在网络中模拟一些实验现象。它不仅仅能够提高网络教学的教学效果,更加重要的是使一些缺乏 实验条件的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身临其境的观察实验现象,甚至和异地的学习者合作进行实验。 

2)对话与咨询教学 

对话与咨 询教学又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模式,允许学生与计算机之间进行比较自由的“谈话”。这种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人机对话的形式由学 生选取他要学习的内容或查询相关资料。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钻研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共享。 

3 结论 

自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因其资源共享性、教学互动功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先进等特点,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俊英.基于Web的计算相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与设计[J].计算机与网络,2009(10). 

设计师助理实习个人总结篇3

根据会计法和国家有关规定,会计从业人员应当具备下列任职资格条件:

1.会计员。初步掌握财务会计知识和技能;熟悉并能遵照执行有关会计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能担负一个岗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大学专科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在财务会计工作岗位上见习一年期满。

2.助理会计师。掌握一般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并能正确执行有关的财经方针、政策和财务会计法规、制度;能担负一个方面或某个重要岗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取得硕士学位,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证书,具备履行助理会计师职责的能力,或大学本科毕业,在财务会计工作岗位上见习一年期满,或大学专科毕业并担任会计员职务二年以上,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并担任会计员职务4年以上。

3.会计师。较系统地掌握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并能正确贯彻执行有关的财经方针、政策和财务会计法规制度;具有一定的财务会计工作经验,能担负一个单位或者管理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系统某个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取得博士学位,并具有履行会计师职责的能力,或取得硕士学位并担任助理会计师职务2年左右,或取得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证书,并担任助理会计师职务2至3年,或大学本科或大学专科毕业并担任助理会计师职务4年以上,掌握一门外语。

4.高级会计师。较系统地掌握经济、财务会计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丰富的财务会计工作经验,能担负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系统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取得博士学位并担任会计师职务2至3年,或取得硕士学位、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证书,或大学本科毕业并担任会计师职务5年以上;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

公司会计最新暑假实习报告范文

我们在xx月x号开始了本次会计实习 ,采取模拟实习 的方式,使用印制好的资料作为整个会计实习的材料。通过实习 ,熟悉并掌握会计流程的各个步骤及其具体操作--包括了解账户的内容和基本结构,了解借贷账户法的记账规则,掌握开设和登记账户以及编制会计分录的操作、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的操作以及根据原始凭证判填制记账凭证的方法。以使学生对会计有更深的理性认识并掌握会计基本操作技能。这是本次实习的目的!

以前,我总以为自己的会计理论知识扎实较强,正如所有工作一样,掌握了规律,照葫芦画瓢准没错,经过这次实习,才发现,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书本上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们也会是无从下手。这次实习 ,我们是既做会计,又做出纳,刚开始还真不习惯,才做了两天,就感觉人都快散架了,加上天气又热,心情更加烦躁,而会计最大的忌讳就是心烦气燥,所以刚开始做的几天,那真是错误百出啊!!

本次实习 的地点是本班教师 ,按老师要求,我们分成了小组,每个小组5.6个人,围在一起做帐,这样有利于同学交流!!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要求,首先设置: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资产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以及损益类等明细账。仔细阅读模拟材料,判断资料中的经济业务涉及的账户,根据各账户的属性分类,填入账页纸中。最后填写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具体步骤如下:

一、设置账簿

首先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要求,首先设置: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资产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以及损益类等明细账。其次根据下发的会计模拟资料,仔细阅读、判断本资料中的经济业务涉及哪些账户,其中:总账账户有哪些,明细账账户是哪个;而后再根据各账户的性质分出其所属的账户类别。再次按照上述分类,将所涉及的全部账户名称,贴口取纸填列到各类账簿中去,并把资料中所列期初余额,登记在相关账户借、贷方余额栏内。最后试算平衡,要求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总账借贷方金额要与下设的相关明细账户借贷方余额合计数相等,试算平衡后方可进行本期业务登记,否则不能进行。

二、登记账簿

设计师助理实习个人总结篇4

[关键词]微课;技工院校;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1前言

微课属于新时期新型教学模式,其教学基本载体即短时间的教学视频,微课包含教学内容或者单个课程知识,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深层次融合,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有效手段。同传统教师讲解,学生单方面接受的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教学具有主体性、碎片性、微型性等诸多特征。

2微课背景下的技工院校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在微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不同的知识点划分教学内容,分别针对每个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设计短小的教学视频,同时,教师通过有关教学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建设微课教学资源平台,有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实现个性化教学。本次研究以基础会计“试算平衡”为案例,分析微课的设计方案。2.1课前学习“试算平衡”属于基础会计教学的主要知识,教师应当在明确教学方向,全面分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及其当前认知水平,合理化划分教学知识,并设计具备针对性的微课教学视频。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教学平台,提前了解本节课程主要内容,即在一定时间内,检验经济业务记录准确性的检测方案,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平台分享个人不同的见解,要求学生与学生之间积极沟通与交流[1]。2.2课件制作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文字、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教师应当尽可能自行设计,以此保障课件制作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同时,为了有效衔接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师可以从网络上筛选内容丰富的素材资源,以此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在制作“试算平衡”一课的微课时,课件图片应当尽量在学生实践基地拍摄,全面发挥校园教学资源的优势,需要明确的是,在课件内容与学生实际学习的知识一致时,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更容易理解。2.3微课制作原则(1)聚焦。凸显“试算平衡”的重点及其难点,以此才能保障教师在讲解之后,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2)简要。微视频的制作一般控制在15min以内,以此才能保障学生在学习微视频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精力。(3)清晰。微视频内容应当集中,学术用语应当标准,表达应当清晰,以此才有助于学生的吸收。(4)创新。教师应当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并不断创新自身微课设计方法,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教学设计的丰富化。2.4微课制作过程教师应当在明确教学主旨的情况下,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素材的完美结合,制作图文并茂、动静交替的微视频,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1)片头。片头应当凸显教学主题,教师可以播放轻音乐,并作一简单讲解。(2)教学内容。在微视频设计过程中,例如“试算平衡”一课,可以将学生的零花钱作为视频背景,为学生展现试算平衡图,在表现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应当循序渐进简化平衡图,通过图片简明扼要的凸显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及其期末余额,这一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教学重点。同时,由于该微视频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会计基础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3)教学结构。从“平衡”这视角,运用提问、启发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思考,然后逐步提出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及其负债之间的关系式,同时明确借贷记账的基本原则,以此在视频学习中即可得出试算平衡的几个公式。这一方式能够使教学结构更加紧凑,同时在循序渐进中得到教学公式,更易于学生的接受。在微视频的制作过程中,教师应当为每一帧动画配置简明的语言,为学生提炼重点,使其在看视频的过程中,深入主旨[2]。(4)教学总结。教学总结这一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不可忽视,有效的微课教学模式不仅需要优质的导入,同时也需要归纳式总结升华教学主旨。就“试算平衡”来说,片尾总结部分,教师可以设置有趣的画面作为背景,然后归纳几个重点公式,为学生创造回顾性思考的机会,使其形成深刻的印象。2.5微课制作后期在微课设计完毕之后,针对微视频进行后期剪辑具有一定价值,能够保障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顺利过渡,提升结构的系统性。教师可以积极学习视频剪辑软件的运用方式,掌握插入对话、插入说明、插入音乐、添加配音等技能,在剪辑结束后使其形成15min左右的短视频,并将其上传至学生学习平台,以便于学生课后的巩固。

3微课背景下的技工院校基础会计教学体会

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自身的引导地位极其学生的中心地位,只有教师时刻了解学生学生程度才能保障微课教师作用的良好发挥,才有助于针对性的设计微视频,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在学习微视频的过程中已完成了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本次基础会计的“试算平衡”一课时微课设计过程中得到以下经验:(1)微课并未教学的全部,微视频仅作为辅助教学资源,所以教师子啊设计微课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一定原则,在明确教学主题的情况下,将微视频作为教学导入及其反馈工具,保障微视频的层次性、趣味性,同时也应当设置总结部分,使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环节明确教学重点及其自身学习目标。(2)微课主题不仅要凸显教学内容,同时也要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相吻合,保障教学素材的代表性及其完整性,以此才符合新课标教学要求。(3)教师应当保障自身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提前准备教案,同时提供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视,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化调整教学方案。(4)保障教学资源的全面性,微课虽然包含了丰富的教学知识,但由于放映速度较快,难以使学生形成深刻记忆,所以教师也应当通过教案、作业、教师评价等形式辅助教学。教师也应当注重教学平台的建设,鼓励学生课后积极下载学习,并要求学生之间强化合作,逐步实现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从根本上改善教学质量[3]。

4结语

现阶段,微课教学已经逐步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教师应当意识到其处于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并适当加以创新运用,尤其是在技工院校中,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及其学习兴趣均不高,教师积极运用微课教学模式,全面发挥其优势,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国春.技工院校基础会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市场,2015(40):396-397.

[2]王雪梅,陈丽.浅议微课在高职院校会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9):281-282.

设计师助理实习个人总结篇5

传统教学作为校园课堂面授的同义词大多以讲授法为主,随着时代的变化,近年国内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长,教育改革的呼声也在持续升高,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研究转向以教与学并重的研究的同时,教育信息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远程教育本质就是教与学行为的时空分离[1],远程教学平台实现动态的调整软件和硬件的需求,可以实现课程资料的存储与操作,课程资源的共享,灵活的学习机会。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联通主义对于学习发生的认识各不相同,在远程教育教学活动设计要充分吸取各学习理论学派的研究成果,从而更符合人们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的心理规律,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促进学习者的有效学习[2]。

下面以《数据结构》为例,在相关应用软件下部署一个远程教学系统。

1 课程介绍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及其信息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具有相当的难度和抽象性,本课程对其远程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方法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网络教学目标、网络教学内容、网络教学媒体、网络教学策略、网络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说明。

2 数据结构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计算机科学各领域的数据结构知识,及有关的应用软件所要用到的各种数据结构知识。掌握常用的数据结构及内在的逻辑关系,掌握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算法知识。提高软件设计和编程技能。学会初步对不同的存储结构和相应算法的对比,有一定的算法改进能力。

3 数据结构的教学内容

数据结构基本概念、线性表、栈和队列、串、数组、特殊矩阵和广义表、二叉树、图、查找、排序。

4 数据结构的教学媒体

教学活动中实现文字、图表、图像、活动图像、电视、录像、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教学电视定点服务系统、可视电话会议系统,图文电视、视频会议系统、MP3、MP4、CD、DVD、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社会性软件、实践操作包、计算机辅助教学包等教学信息的传送,储存与加工处理,与学习者相互作用,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计算机网络实现基于网络的远距离教学,并且可以开展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模式。

5 数据结构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策略上采用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情感策略、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等等。“提出问题、情景创设、自主自学、协商讨论、评价总结、练习巩固”的模式。

6 数据结构的教学评价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并用,在设计、开发和周期中进行持续性评价,课程开发结束后,通过用户和专家评审,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着作用。在评价分析的结果上对课程进行修改和更新为课程注入动力。

在远程教学系统中数据结构学习者达到的学习活动要求:①课程与通知。②相互协作交流。③资源共享。④作业或心得提交。⑤调查评价。

6.1 远程教学系统管理部分

构建的辅助教学平台模块结构,教师设置各类设计课程中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志》、《课本课程》、《专业课程》、《项目教学》、《主题设计》、《实践教学》、《展示作品》等主要教学内容。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在授课前,可以提前了解学习基本进度、具体课程日程安排,以及课程要求,获取所需的课程图片信息资料,具备完整课程体系概念。

在项目中,有以下目录可以设置,协作应用(邮箱、维基、论坛、聊聊)、业务应用(CRM、报表、创造者)、效率应用(办公门户、写写、格格、笔记)设置等。

添加教学大纲和课堂要求等相关文件,并通知学生。

添加教学日志,与授课任务与计划和教学内容。(图2)

教学辅助平台的主要功能就是建立并保持师生之间的三向交流关系(师-生、师-师、生-生),“一站式”管。为了便于使用学生联系交流,教师采用如下步骤管理教学辅助平台的系统:①按照授课班级使用个人QQ账户,并给教师邮箱发送邮件;②课程组教师之间互相发送邮件;③教师将学生及同事来信导人通讯录,并根据班级建立不同组别进行分类管理。建立讨论组;④随时对课堂内容进行交流,讨论。

6.2 远程教学系统课程日志进程部分

设计师助理实习个人总结篇6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课堂提问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6)17 0000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需要不断创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开动自己的大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深入理解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数学基本技能.以问题为驱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可让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转变数学学习方式,端正学习态度,更加高效地学习高中数学,具体做法如下.

一、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问

每个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擅长的学科不一样,感兴趣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在以问题为驱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设计相关的问题,唤醒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高效的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几何概型”时,

学生由于已经学过“古典概型”的内容,对于概率的问题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且“几何概型”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立足于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如下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通过转盘的形式进行抽奖,指针指到哪里就得到对应的奖品.所有人都想得到大奖,那么得到最大奖项的概率该如何计算呢?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于转盘抽奖的问题非常感兴趣,教师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的注意力就被集中到问题上,迫切的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基本事件是什么?(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的位置)一共会出现多少种情况?每一种情况是否等可能?学生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一步步完成了问题的解答,思路清晰,效果很好.

由此例看来,教师作为问题的设计者,只有明确数学学习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出学生关注的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真正投入到学习中,获得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选择恰当时机,巧妙提问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让问题真正成为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驱动力,帮助学生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需要教师在适合的时间提出恰当的问题,并且为学生探寻问题答案留下合理的时间,强化数学思维的训练效果.

例如,在教学“合情推理”时,为了让学生对“推理”这个抽象的概念获得感性的认知,教师首先可设计如下问题:很多同学觉得警察破案很神秘,下面看一下这组图片所展示的交通事故中这名遇害者留下的一些线索,假如你是一位交警,通过这些线索,会有什么判断?教师通过投影仪为学生展示图片.学生认真观察后给出自己的猜测.教师没有评判学生猜测的对与错,而是在学生完成猜测之后,引导学生总结“推理”的概念.接着教师又提出问题:同学们回忆一下,刚刚看到这些图片之后,你们都在做什么?思考、分析还是推理?学生自然提到了“推理”,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总结出推理的含义.教师的问题为学生搭建了理解的桥梁,所以学习起来比较顺利.

由此例说明,以问题为驱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教师对于提问时机的把握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课前进行预设的同时,结合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进行灵活的应变,最大程度的发挥提问对于数学学习的辅助作用.

三、总结教学活动,科学评问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深入的分析,及时的归纳总结,梳理数学知识的脉络,以完成数学知识结构的构建,提高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运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时,还需要及时的总结,对知识点进行点拨强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时,教师可通过“摸球游戏”“多米诺骨牌”,让学生对于“归纳法”形成初步的认知.教师再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归纳法的本质是什么?与数学归纳法有什么本质区别?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启发下,进行了总结,掌握了归纳法的本质是从“特殊到一般”,主要用来发现规律;数学归纳法则是利用“递推的思想”,解决的是“与正数有关的数学命题”.通过科学地评价前面的问题,学生对于这一课学习的内容形成了更加系统的理解.

设计师助理实习个人总结篇7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学习习惯 专业软件 教学改革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现状

计算机软件在设计专业中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已成为表达设计创意的简便易行的工具。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相关的改革已经有许多研究了,大家均认为需要理论、实践结合,理论运用于实践,便于学生巩固学习计算机软件学习;有观点认为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先布置任务,使学生有压力去学习;也有认为要注重前期的手绘创意过程,然后再进行软件绘图;也有认为需要更新教学内容,更新软件版本的;有建议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以企业标准要求学生。

计算机辅助设计针对不同的专业,包含不同的软件,比如机械、工程专业有CAD、天正等,平面设计包括Photoshop、coreldraw、AI等,环境设计专业有CAD、Photoshop、Sketchup、3Dmax等。无论什么专业、无论什么软件,其实都是一个专业工具,帮我们表达设计、创意。在如今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发展快节奏、高要求的状况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熟练掌握软件操作,使其作为专业设计的一只手,使我们更好更快的表达创意,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通过进行新的教学改革,更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较快较好的学习软件,也势在必行。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习惯研究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现代教学活动中,重要的就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偏好,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内容、调节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的主动学习掌握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生源主要是艺术生,有一定的专业审美和基础,同时又思维较活跃。而软件操作是比较严谨、理性又显得枯燥的过程,所以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操作就又一定的困难。于是笔者就通过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和学生访谈,以“学习习惯”、“软件认知及学习喜好”、“学习情况反馈”三个方面为切入点,调查学生学习专业软件的喜好及习惯。总共调查150个样本,整理出130个有效数据。

(一)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学习习惯

根据数据分析(如图1),可以看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习惯,在知识难易程度上,大多数人喜欢难度适中、通过老师教授能和自己练习能掌握的知识,有90人,占总数70%;同时,也有35人,占27%,喜欢有一定难度的,要效果酷,有挑战性;仅有3.5%,5人喜欢简单的,易掌握,有成就感。可见该专业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务实。学习过程中,63%的同学喜欢同学探讨学习与个人思考学习结合,偶尔会与老师互动,大多时间自己听讲学习,有82人;愿意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课堂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的人数有35人,达27%;同样也不能忽略基本不愿意交流和互动学习的同学达10%。学习知识难易程度选择和学习过程交流与互动均程橄榄球状。基本是一个正常状态,大多数同学呈适中状态,有27%的同学比较有积极学习研究的意识,另外一小部分同学需要带动。

团队学习和学生复习与自学方面,差别拉小,基本呈阶梯状,积极态度56-58人(43%-45%),适中态度40-50人(31%-38%),消极态度22-34人(17%-26%)相对总体都比较愿意团队学习,注重复习与自学,有较强的团队精神。需要引起注意的是,n后不复习与自学的达26%,在教学中要有相应的对策督促学生复习和自学。

(二)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对软件认知及学习喜好

通过对学软件认知数据分析(如图2)可以看出,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对专业软件的认知和学习偏好。认为通过软件可以做出很多想要的效果,比较好玩,容易操作的比例达到34%,表明认为辅助设计软件是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想通过学习自己可以掌握,达到50%,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软件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不害怕和排斥软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引导学生学习。而另有14%和2%的同学觉得有困难,需要多加练习才能掌握,甚至觉得无从下手。在教学中就要相对关注这一部分同学。

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需要学习coreldraw、Photoshop、CAD、Sketchup、3Dmax等软件,涉及到平面、立体和后期效果三个方面。通过对效果喜好数据分析(如图三)可以看出,的学生因为有艺术基础,所以对有色彩有空间的立体和效果图比较感兴趣,占到40%,而对二维的平面图兴趣不大,才占9%,而50%的学生对各种效果都还可以接受。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II》的课程中主要是CAD、Sketchup两个软件的学习结合Photoshop软件的运用。CAD是主要的基础软件,用二维线稿表达设计,加上操作相对严谨,稍显枯燥,容易使学生觉得困难。又加上大家对二维、不能立即看到效果的图兴趣不高,教学中难度相对较大,要投入较多精力进行引导教学和互助学习。

(三)环境艺术专业学生学习软件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磨合,在最后的教学反馈中,学生将遇到的问题提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教室较大,学生较多,通过大屏幕教学演示,后排的同学看不清楚,建议通过教师客户端进行屏幕控制,将教师的屏幕广播到每一个同学的屏幕上。同时,教师讲解声音需要大些,使得后排同学都能听到讲解。

(2)教学内容有点难,尽量放慢节奏,将内容简单分化,最好能配合教学视频,能让学生课后自己复习学习。

(3)在每一次上课前能简单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有一个衔接和回顾。

(4)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教学,更多的学些与实际结合的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

三、依据专业学习习惯和需求的软件教学

专业软件的学习是设计专业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软件技能也是跨入社会进行专业工作的基本要求。从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习惯出发,根据已经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使其在枯燥的软件学习中找到兴趣,坚持学习,迁移学习,就相当重要。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数据分析,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软件教学改革:

(一)培养软件思维

每个软件都有不同的运行模式,相对严谨,而设计专业学生一般思维较活跃,不注重严谨性,操作失误较多。所以在每个软件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详细清楚介绍软件的运行模式,软件操作的思维方式和使用习惯,简明扼要,多次强调,使学生形成习惯。例如,CAD软件学习,先介绍该软件的运行模式,简明的将模式和操作习惯概括出“3个三”:三大设置――单位设置,保存位置设置、图层设置;三大习惯――左手键盘、右手鼠标,看命令框提示,随时保存;三大键――“Esc”键取消,“空格”键确定,“Delete”键删除。简洁的要求加上多次强调,使得学生很容易养成软件习惯,习惯养成后,操作速度加快,操作失误降低,后期出现问题也会减少,更能顺畅的表现设计创意。同时思维习惯养成后,迁移到后续其他软件的学习,也同样有很大的帮助。

(二)精熟教学――精熟学习

首先教师要非常熟悉软件的应用,结合实际给软件操作命令一个合理而实际的解释。在学习辅助设计软件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设计基础,在每个命令操作之前,清晰的解释该命令是什么,在实际运用中用来做什么,怎么做,做出效果什么样,还要着重强调该命令操作的关键点,使学生根据已有的专业知识,很容易明白该命令。然后通过屏幕控制,将演示实践,广播给学生电脑端,并指导学生操作,在实操掌握命令。这样以来,学生心里理解命令、手上熟悉命令,达到精熟学习的程度。

(三)任务教学

带着任务学习比漫无目的、毫无压力的学习更有成效,任务分教师任务和学生任务,教师任务主要是根据大纲和教学日历,备好课,将要讲解的内容安排好,安排好如何讲解清楚。学生的任务即要学习的内容,如何学好。在每次课一开始,教就将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对本次课的任务心里有数。同时,要求课后要将课堂学习的成果通过客户端收集起来。学生有心理压力,就认真学习、操作。

另外,教师要分析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难点、学生掌握程度、哪些学生相对落后。经过分析总结,在下一次课进行时进行调整。并且挑出典型的作业,在下一次课前一部分留出时间拿出来点评,解决问题,顺便简单复习上一次课的内容,加以巩固。

(四)分解教学

很多复杂的命令或模型,让人望而生怯,教学中就需要将难的、复杂的任务分解,关键在于让学生动脑筋自己分解。这之前,教师要先备好课,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案例,先将成品做好,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在学生分解后,按照分解部件来进行分步骤教学,简单通俗的讲解,按步骤分阶段来完成整个物体的软件绘制。这样学生也会觉得不是很难,看着自己做出来的成品也比较有成就感,也有兴趣、有信心进入下一个过程的学习。

(五)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拿实际的、企业的标准规范的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清楚标准的图应该是什么样子。在基本命令都学会之后,就按实际案例进行绘图实践,中间遇到的新问题进行一一解决,使学生学会用软件解决设计中的问题,更好的表达创意。

另外,调查显示学生的团队意识比较强,在学习过程中就进行分组式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课下按照行业标准由学生进行分组完成案例,分组学习,可以相互帮助,有探索精神、掌握快的同学可以带动慢的同学共同提高,课上由教师按照标准,根据预先收集上来的完成案例进行集中评讲。

(六)双语教学

设计软件原版通常是英文版的,我们日常使用为了方便,都用汉语版的,但是每个版本翻译的不一样,一旦换版本,有的命令可能就不认识了。且很多大企业也尽量也是用英文版,方便不同国籍的设计者探讨。所以尽量应用原版软件,用汉语解释,使学生明白英文的命令意思,即便换了版本也能理解。

参考文献:

[1]何依航.环境艺术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艺术研究,2014.

[2]仲梁维,陈龙,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改革[J].信息科技,2012.

设计师助理实习个人总结篇8

关键词:网络化教学;问题式教学模式;大学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088-02

“大学化学”是针对全校理工科学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一般是为大一学生开设,其授课对象基本涵盖了高等学校中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类的大部分专业。由于学科差异大,所以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重点也不尽相同。为了给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模式,仅通过课堂教学是难以实现的。为此,本课题将教学课堂进行外延,利用网络化QQ教学手段,采用“问题式教学法”来为学生设计教学内容,通过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来达到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巩固。问题教学法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一种比较成功的教育方法,[1-8]但是该问题教学法主要是组织学生分组现场讨论问题,教师也是现场给学生讲评问题,该环节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去组织学生聚集在一起,给学生以及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带来了不便。为了解决该问题,网络化教学手段被引入到教学中,即本文提出的“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在这类课上,教师根据教材并结合学生的自身水平,有针对性地对各个章节设计出一系列问题,并主要通过网络QQ的形式将问题提前给学生,以促使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课前预习,分析、讨论并解决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反馈的讨论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外辅导。由此可见,“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既为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提供了一个便利高效的交流和探索平台,也激发了学生对“大学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一、“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的作用

“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应用于“大学化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具体体现如下:

第一,“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改变了教师现场“满堂灌”的授课模式,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QQ形式随时随地和学生进行互动。教师通过对每个章节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

第二,“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有利于将“大学化学”知识贯通到生物类专业各学科中。各种生物的新陈代谢、植物的培植和生长等都与大学化学的知识有关。“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的使用,有利于促使学生将大学化学知识融入到生物类相关专业的学科中,并和实际生命活动、生物繁殖以及生物保护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第三,“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有利于教师将自身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是成功上课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科的发展动态,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准确地解释问题,所以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

二、“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问题的设计

“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的关键是每个章节问题的合理设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既要考虑教学大纲的要求,且与生物专业相关,同时还要考虑各个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等因素,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也要有层次性,即由基础性问题到综合性问题,再到实际应用性问题。例如:根据“酸碱平衡中的缓冲溶液”这一章节教学内容提出了以下问题:问题一:什么是缓冲溶液?其缓冲原理是什么?一种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与什么因素有关?问题二:对于一个给定的酸碱滴定反应,如何来选择缓冲溶液?问题三:缓冲溶液在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以及生物体的培植中各具有什么重要意义?在基因工程中,缓冲溶液起着什么作用?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促使学生不断思考问题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问题一是针对基本知识或概念的理解,问题二是在基本知识或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如何来运用基本知识或概念,问题三是基本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只要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也就掌握了整个章节的内容。这些问题的提出既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也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2.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考试成绩将学生均衡地分成“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班”和“满堂灌教学模式班”两个学班,每个学习班42人。然后对“满堂灌教学模式班”按照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进行教学,而“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班”则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建立网络学习小组:将“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班”分成6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7人,并推出一名组长。每个学习小组建立一个QQ群,组长为群主,负责本组问题的讨论。教师给每个小组设立的问题是一样的。每个小组围绕这些问题主要通过网络QQ展开讨论、分析和归纳总结。第二,课前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以及讨论结果汇总:针对教师设计好的问题,学生课前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教材,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该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把每个章节设计好的问题提前发给学生,多留点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每个学习小组内的学生之间主要通过网络QQ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在他们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适当地介入点拨,但教师的点拨不要介入太早或过晚,否则会阻碍或挫败学生的学习热情。每个小组长都要把本组每个学生的答案以及讨论结果进行归纳和汇总,并把汇总的结果主要通过网络QQ传输给教师。第三,教师课堂讲评以及课外辅导相结合:教师对每个小组汇总来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结果,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并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评。对在课堂上还未听懂的学生,教师可以课后通过网络QQ与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直到学生理解为止。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章节内容,教师还应适当地安排相应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具体实验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三、结果

1.理论测试结果

学期末,对“满堂灌教学班”和“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班”两个学习班进行期末理论测试,其结果如表1所示(试卷满分是100分)。由表1可知,“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班”得高分的人数明显高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班”,低分人数少于“满堂灌教学班”。该结果表明,“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优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

2.问卷调查评价结果

为了评价“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的教学效果,在学期末,教师还采用问卷的形式对“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班”进行问卷调查。从表2中的六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发放问卷42份,回收42份,回收率100%。

表2 “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的评价结果

评价内容 很好 好 一般 差

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16 21 5 0

提高对大学化学的学习兴趣 14 20 5 3

提高网络化学习运用能力 19 17 4 2

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12 22 4 4

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8 23 2 1

增进团队合作精神 17 14 9 2

从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见表2),对“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占80%以上,其中对提高网络化学习运用能力的肯定排在第一,对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提高大学化学学习兴趣的肯定排在第二。此外,对其他各个方面内容的评价也较高,充分说明“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在“大学化学”教学中是值得应用的。

四、结论

通过对“满堂灌教学模式班”和“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班”的调研结果发现,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地将知识系统地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这些枯燥无味的知识,激发不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所以学习成绩不理想。而“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的使用,增强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大学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网络化的使用,便利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学化学”作为基础课一般是在大一开设,而大一学生刚从高中进入大学,加之大学教学内容较多,课时少,且大学的教学特点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因此,对于大一学生来说,他们还很难适应大学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这也是“满堂灌教学模式”所教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之一。而“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满堂灌教学模式”的缺陷。

尽管不少高校开设了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互动,但学校设置的网络教学平台使用起来没有网络QQ方便。究其原因在于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设置还不是很完善,进入该网络教学平台的程序较复杂,且速度慢,甚至常常进不去,这样会影响教学互动。而网络QQ却便利得多,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所以在本课程教学中采用网络QQ的形式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弥补了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不足。但是“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对大一学生来讲,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可能会占用学生在其他课程上的学习时间等。尽管如此,“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在多方面较传统的“问题教学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学生之间或学生与教师之间不用聚集在一起现场进行讨论,只要通过网络QQ便可实现互动。由此可知,“网络化问题式教学辅助模式”在“大学化学”教学中是值得应用和推广的,甚至在大学的其他课程教学中也可以应用。

参考文献:

[1]祁丽.问题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班),2002,15,(5):90-93.

[2]刘锋.论问题教学模式中的问题设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4):49-51.

[3]王爱苹,孙贵玲.问题教学法在“数学建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114-115.

[4]陶艳.问题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中小学教育),2012,27(8):136-140.

[5]丁大鹏,马文丽,吴清华.问题教学法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1):65-66.

[6]何晓玲.问题教学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4):91-96.

设计师助理实习个人总结篇9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地理教学;应用

项目式学习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创新的学习模式,它以教学内容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学生组成项目学习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索项目,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展示。学生在探索项目的同时,理论联系了实践,也锻炼了学生的技巧和能力。本文以“工业的区位选择”为例,尝试让项目式学习进入地理教学。

一、项目课题的选定

项目是针对某个教学内容设计的,应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而且具有可操作性,能将地理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探索项目的同时理解并拓展课堂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根据项目的特点,笔者在“工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课的教学时,将这节课拓展设计成项目进行学习,理由是:①该节知识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生活中的地理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②学校附近所在的地区有不少工业园,而且机场的建立促进了航空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都在这里发展,可供学生探究和实践,项目可操作性强。

二、项目式学习的开展

项目式学习的步骤如下:(一)选择项目,确定学习目标教师设计并向学生下达了项目主题——“人和镇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师作为主导者,提出一些完成教学项目的建议,指导学生自学所需要的知识,向学生提供与完成教学项目相关的知识、信息与材料,并指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用到区位的理论知识、实地考察、调查分析等。学生讨论项目有关的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确定项目学习目标。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究,确定了本项目的学习目标:人和镇的工业类型;该工业的区位选择;在人和镇设厂的区位优势等。(二)构建项目合作小组,设计活动计划。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一方案,构建项目合作小组,每组6-8人,确定组长、小组成员的角色分配,明确分工。组员分工如下表。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后,教师组织小组成员对项目开展进行讨论,如设计活动计划、制订实施方案和准备工具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大胆地表达出来,包括论证项目实施的条件和方法、制订项目考察的方案和路线、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等。学生在讨论中,加强了对项目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对项目的兴趣和完成项目的信心,并能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步设计自己的活动。同时,教师要启发和帮助学生积极探究设计项目活动中要解决的问题。在该项目的讨论中,某一小组设计出一些研究问题和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师引导并鼓励大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这对该小组顺利完成项目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三)合作探究,实施项目活动。确定项目学生实施方案之后,各小组按照计划进行活动。首先各小组成员自主学习以及小组探讨项目所需运用到的理论知识,然后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任务开展活动,如实地考察、调查访问、上网查询、下载资料等,最后各小组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绘制数据统计图表,讨论和解决问题,达成项目学习目标。在开展活动期间遇到的困难,教师要及时提供帮助,启发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解读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展示和交流学习成果。完成主题研究后,教师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成果,成果可以是研究报告、多媒体演示、档案资料或小论文等。各小组完成自己的项目后,教师安排时间和场所由各小组成员展示其学习成果以及他们在项目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果交流可以是多样的,第1、2、3组把研究成果设计成PPT课件,第4、5、6小组写成小论文,第7、8小组把数据制作成直观的图表,图表下有自己的结论。学生通过展示成果,交流项目学习的艰辛和快乐,体验成功,获得自信。(五)反思与评价。项目完成后,教师提出一些深度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如“你调查的工业类型完整了吗?有没有漏掉的?你考察的工厂工业区位条件分析准确吗?跟书本的理论有矛盾吗?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用了哪些策略?效果如何?有更好的方案吗?”等。项目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贯穿整个活动过程,包括分阶段对项目的准备、项目活动的开展和完成项目的成果以及学生在项目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的自评和互评。总结性评价对作品的成绩、质量以及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在评价阶段,教师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对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让学生评价自己积极参与的行为表现,总结自己的体验。正确的思路、好的研究成果、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小组、进步明显的个人等,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错误的做法教师要加以引导和指正,开拓和修正学生的研究思路。

三、开展项目式学习需注意的问题

项目式学习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我们注重的是完成项目的过程以及从中学到的技能和学科素养。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1.项目的选取具有实践性,即将学科知识和现实生活有效结合,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实现理论到实践的飞跃。2.确定项目的学习目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总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小目标,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能给予学生持续研究的信心和动力。3.项目进行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成为活动中的主人,而教师要起引导、协调、监督等作用。如个别后进生,学习能力较差,行为懒惰,不愿意参与项目研究,教师应及时与之交谈并鼓励,或让学习好的学生对后进生给予帮助和纠正;学生偏离主题或任务不明确时对其指导;学生未按时完成时对学生进行督促等。4.在项目学习的指导中,教师应注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教师特别注意不要吝啬自己赞美的语言,往往一个句赞美的话,一个肯定的眼神,都会给学生莫大的鼓励和信心。

作者:黄沛沾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3)

设计师助理实习个人总结篇10

关键词 深度学习;学习环境;信息技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044-03

1 深度学习概述

我国学者黎加厚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在众多思想间进行分析和联系,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1]。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者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有效途径,更加重视对知识的深层加工、深刻理解以及长久保持。此外深度学习要求能够实现知识建构、问题解决以及知识的迁移应用。通过对深度学习概念的深度剖析,笔者以为深度学习具有图1所示特征。

2 学习环境设计的相关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四个属性,即“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2]。

情境――学习环境设计中的学习情境创设要为学习者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提供帮助,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协作――学习者在学习中要积极进行有利于学习效果的互帮互助,因此,“协作”是学习者达到预期学习目标必须积极考虑和精心设计的环节。

会话――“会话”是协作学习的中心环节,有助于学习者进行情感沟通及知识探讨。

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习惯,选择有用的信息资源,然后在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构建出新的知识系统和认知结构。

情境认知理论及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启示 情境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可总结为:1)强调情境要真实,它是一切进行认知学习和认知行为的基础;2)学习的有效进行要有一定的情境或文化背景,学习是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共同体积极互动的过程;3)强调学习中要有认知工具辅助,还强调构建学习共同体;4)要求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表达个人理解,并且要对学习过程积极反思;5)教师在教学中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帮促者。

情境认知理论为学习环境的设计给予诸多启示,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1)提供合适的活动和任务;2)创设贴近事实的学习情境;3)促进知识建构;4)提供适合认知工具作为教学支架,辅助学生学习;5)提供真实的评价反馈。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及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启示 维果茨基提出社会文化发展的学习理论,他认为社会交互作用对个体的认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并向人们解释了要进行合作学习的原因。因此,社会文化理论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启示有:1)要注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互,学习环境中尽量提供学生和教师便捷的交互途径,这样的交互对学生个体的知识获得和认知发展是极为重要的;2)学习环境的设计需要根据学习者学习中的最近发展区提供适当的教学支架,使学习者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3 促进深度学习的学习环境设计

设计思路

1)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大量知识的持有者,教学过程就是实现知识的传递。而在深度学习课堂中,教师角色是知识意义建构的帮促者。教师要帮助学生适应和理解动态的环境;学生要主动地学习,甚至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不再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知识意义建构者。这种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能同时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实践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2)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应该具有真实性,即知识生成的环境应尽可能地与概念被实际应用的情境相接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使学习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相关的实践展示相互关联起来,指导学生来探究问题的原型。这种真实学习情境的创设为指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做了有意义的铺垫,有助于学生积极的知识迁移。

3)提供多样的认知工具。认知工具是支持、指引和扩充学习者思想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3]。它能促进学习者完成认知,帮助学习者进行思维,有助于培养学习者创新思维、综合思维。提供多样的认知工具,有助于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风格。

4)构建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3]。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活动具有社会互动性,学习的过程要以某种社会文化为背景,然后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设计模型 促进深度学习的学习环境设计模型的搭建,核心就是促进各个要素之间的交互,形成相互促进的协调机制。汉纳芬认为,学习环境的设计必须是一种贯一设计(Grounded Design),即要符合贯一设计原则[4]。他认为贯一设计原则有四大条件:1)设计必须以普遍接受的理论框架作支撑;2)所得的研究结果与研究方法必须相一致;3)可以适当地在可参照的环境中对设计的过程进行启发式的应用;4)贯一设计模型会在应用中得到验证。

该模型的设计思路整体上坚持了贯一设计的原则,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了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设计,如图2所示。

4 促进深度学习的学习环境设计案例――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

信息技术是门年轻的课程,深度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创设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基于以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支持下的促进深度学习的学习环境设计模型,笔者认为如下面所述。

学习任务设计

1)学习任务的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教师一定要从教学三维目标出发,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去设计与之对应的学习任务。通过任务设计,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自学教材,实现问题解决。

2)学习任务的设计要体现层次性。由于不同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水平不同,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由浅及深、先易后难,为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通过不同程度任务的完成,增强学习者学习自信。

【案例】图文混排――学制贺卡学习任务设计:1)在Word软件中实现简单的图文混排;2)利用教师所给素材制作精美贺卡;3)学生自己收集素材设计一张贺卡来表达“爱心或祝愿”。

学习情境设计

1)情境创设要有启发性。创设情境即教师采用一定的语言、动作或借助多媒体的形式拉开一堂课的序幕,自然过渡到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让学习者进入充分的学习准备状态。

2)情境创设要有真实性。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应该具有真实性,在教学中教师应使用真实的任务和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情境来展开教学探究的过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促进学习者实现迁移。

【案例】图文混排――学制贺卡学习情境设计:1)展示“贺卡”作品,进行情境渲染,将学生带入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2)展示界面更为精美的“贺卡”作品,教师兼用生动的语言渲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强烈愿望。

学习活动设计

1)学习活动中要实现互动性。在深度学习的学习环境设计中,学习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交互性的实现。通过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互动,在学习者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不同个体之间取长补短形成群体动力来弥补自主学习的不足。

2)学习活动设计要有多样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多样的学习活动设计,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能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参与机会,易于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案例】图文混排――学制贺卡学习活动设计。1)师生问答互动方式。针对教学内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展开课堂活动,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气氛。2)小组竞赛方式。自由选择小组成员来收集材料,在规定时间内设计以“爱心与祝福”为主题贺卡,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增加学生与计算机之间互动,既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又能训练智力,扩大他们的视野。

辅助工具设计

1)辅助工具的设计要有多样性。教师要提供包括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等媒体信息的辅助工具,这样得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不同的渠道引导学生进行高阶思维,从而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

2)辅助工具要有适用性。在深度学习的学习环境设计中,教师应当根据学习活动的需要提供合适的学习工具,并对学习工具作简要介绍,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工具。

【案例】图文混排――学制贺卡辅助工具设计:1)图文并茂的Word文档小助手,课堂讲授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拓展性任务,以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2)教学视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在视频中来展示主要的操作步骤,方便学生参考,弥补班级授课的不足。

评价反馈设计

1)评价要实现多元化。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不能以固定的模式和答案对学生进行评价。

2)评价要有激励性。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每个学生的潜能,使用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出响应,使他们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同时,除了教师,要把评价引伸到课外,给学生的学习不断地注入新的催化剂。

【案例】图文混排――学制贺卡评价设计:1)学生自评,学生对“贺卡”制作过程中自己的收获和需要继续提高的地方进行总结评价;2)小组互评,展示各组的作品进行组内、组间对比评价;3)教师评价,教师做全面的总结评价,不仅是对自己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提升的肯定,更是激发起自身的自信心和内驱力。

参考文献

[1]张浩,吴秀娟.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7-21.

[2]段金菊.e-Learning环境下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J].远程教育,2012(5):38-43.

[3]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