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分享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6 14:57:02

课程分享总结

课程分享总结篇1

关键词 分享式教学 经管类课程 高效课堂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1.059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haring Teach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 Class of Higher Vocational and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urses

CHENG Hanhua

(HuBei Water Resource Technical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70)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the primary concern is how to ensur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er, the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the inefficient classroom with low degree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facing man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of the cours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urses, 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 sharing teaching which emphasizes the students' main position and arouses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lassroom. Based on thi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sharing teac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ared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courses,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teps and the prospect of the shared teaching.

Keywords sharing teachi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urse; efficient class; application

1 问题的提出

1.1 高职教师的教学现状

虽然有关推动高职传统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但是环顾周围,在我们的高职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课堂教学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灌输的知识中,有很大一部分并未被学生消化掌握。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想法、思路去教学。一些思维价值较高的问题,往往也是一讲而过,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一手包办”;一些本可以鼓励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权威而被扼杀。因此,只有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需要。

1.2 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

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理论基础较弱,但是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动手能力强。他们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内容,其学习积极性较高,而对于枯燥乏味的内容则学习效率较低。比如,现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海量的最新资讯均可以在智能手机上随时获取,课堂上,学生倦于教师生硬的教学方法,使得高职学生分散注意力,课堂上玩手机现象非常普遍。对于玩手机这样的现象,不能单纯地靠“堵”的方式来解决,要善于用“疏”的方法来解决。

因此,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矛盾,势必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久而久之,也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那么,该怎么样来缓解教与学的矛盾呢?笔者作为一名经管类专业教师,在致力于改善n堂教学效果,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的过程中,发现分享式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

2 何为分享式教学

所谓“分享”,从字面上解释是和别人分着享受,它指的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分享智慧,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经验,实现共同成长p享受认同与尊重的愉悦过程。

人们为什么乐于分享?我们认为人主要有四大天性:好奇、好探究、好秩序、好分享。人们对未知世界是好奇的,一旦产生了好奇心,总希望能够一探究竟。那么,这种探究到什么程度为止呢?感到世界在一个统一的秩序中,自己能够解释并与他人分享,内心也得到了慰藉,这体现了人们的求真、求善、求美。

而所谓“分享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感知、质疑、探究、创新,得出思考成果,然后在全班进行分享的一种教学方式。旨在促进学生思考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经过交流分享和思维碰撞,擦出火花,萌生灵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的价值和成就感,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每个人都是乐于分享的,高职学生也不例外,虽然他们在传统的课堂上表现比较被动甚至消极,但是只要教师做好了充分的教学设计,生动进行教学展示与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会有令人惊喜的精彩表现。

3 经管类课程与分享式教学的有机结合

经管类课程属于社会科学,无论是其理论基础方面,还是社会实践方面,都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理工类课程。经管类课程知识,是对千千万万具体的实际经济管理现象及活动的共同规律的总结、归纳、概括、提炼、抽象和一般化,而往往这些经济管理活动就来自学生的生活,这就决定了其始终是和个人、企业、政府等各种市场与非市场主体的活动紧密联系的。

正因为经管类课程理论知识大多来自对周围经济管理现象的总结,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理论知识都是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或现象;所以经管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辨,举一反三,迁移升华。

基于以上的特点,经管类课程适合开展分享式教学。教师成为课堂上的引路人,课堂上花小部分时间指出理论的一个“点”;学生则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大部分时间用来分享,用他们各自不同的见解带动基于理论的延伸拓展并形成一个“面”。

4 分享式教学在经管类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4.1 教师讲解阶段

正如高职教育中强调“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教学特点,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将课程第一阶段的理论讲解进行必要的删减和提炼,将更多的有关理论的作用、原则、特点等放在授课第三阶段进行总结归纳。进入课堂讲授,教师则简要将该知识点抛出,结合身边案例加以适当讲解,接着从不同角度提出有关此知识点应用的各种疑问,并布置学生执行有趣的、操作性强的分享任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为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做铺垫。

4.2 学生分享阶段

接下来,学生进入分享阶段。在分享形式上,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特点,以团队或者个人形式开展分享。

个人分享:如果是简单并且随处可见的经济现象类分享,则可以以个人“头脑风暴”的形式展开,鼓励每个同学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比如:在上《渠道管理》这门课时,有关于“大众渠道与特殊渠道”的知识点,简要介绍该知识点后,笔者会要求每位同学结合身边的经济现象,从不同角度抛出三个问题:“观察身边,走商品大众渠道和特殊渠道销售商品分别有哪些?大众渠道为主的商品有没有开发特殊渠道的案例?特殊渠道的商品可以开发大众渠道吗?”其中有学生分享:“血压计原来走医院的特殊渠道,现在开始走大众渠道,任何人都可以购买了。”这样的分享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容易找到鲜活的案例,学生既深入理解了知识点的内涵,又能在分享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团队分享:如果是需要进行深入讨论和挖掘的方法、实践的分享,则可以以团队探究的方式进行。一般团队分享,笔者都会选取一些可模仿性强,具体可行的任务要求学生来分享。比如,在“电子商务”课程中,有关于电子商务网站逻辑结构设计的知识点,笔者会在讲网站的逻辑结构时展示一些大家熟悉的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阿里巴巴等),让大家找到网站结构的共性与个性,进而安排团队分享任务为:为自己团队网站设计出有特色的名称、LOGO和逻辑结构图。并且每个小组发一张白纸及彩色画笔,要求学生将最后设计的网站结构呈现在纸上,然后上台展示分享。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经验,利用手机等工具查询相关网站,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出具备团队特色的网站,顺利完成任务并愉快地与其他团队分享。分享过程中,各团队之间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4.3 师生总结阶段

在总结阶段,教师要继续扮演好课堂的引路人角色,学生依然是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师生共同对分享过程中的正确或错误表述进行思辨、总结,实现理论的升华。比如,对于学生分享中的错误表述,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再次带动全班同学一起分析思考,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让学生找到错误的根源。而对学生分享的闪亮点、创新点则要及时予以鼓励支持,再次将创新之处予以强调,带动其他同学学习。能够实现围绕学生的分享,最终回到教学内容上,进行实现知识点的巩固和强化,甚至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颇丰。

5 分享式教学对经管类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5.1 分享中学生的高度参与,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分享式教学模式影响下,一个教学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仅有少部分时间是教师的引导,更多的是学生主动参与谈论,实战演练,分享观点和成果。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得到较大提升,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课堂效率自然得以提高。

5.2 分享中学生的思想碰撞,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分享环节,通过对某一现象、某一成果的分享,每个学生之间的思想也在相互碰撞。总结环节,分享中的正确或错误内容也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展开思辨和讨论,学生在此过程中不再认为老师教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开始学会质疑,学会思辨,学会独立思考,产生独立的见解。笔者认为这才是高职教育的精髓,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非被咏邮苁楸局识。

5.3 手机也将成为促进课堂分享的学习工具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也得以普及。因为分享任务的需要,需要收集各种案例及观点,学生们就会利用智能手机有目的地检索相关信息。原先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也可以变“堵”为“导”,让学生不再视手机为娱乐工具,而是将其作为检索资讯、促进课堂分享的学习工具。

参考文献

课程分享总结篇2

采用的材料是甘登岱乔丽娅李珊主编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授课对象17级计算机班。授课时长45分钟。

1.本节课的授课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2.本节课教学目的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

本节课既是全书的重点章节之一,又是本书的第六模块—网络基础的开局之篇。本节内容学习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后面的章节能否理解和顺利进行,所以学好它,将为本章后面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会给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带来很大方便。

本节课面向职业中学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生在以以前上过信息技术课程,也对接触过网络。但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很多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没有基础,所以通过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调动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过对本节课的内容学习,让学生对本章内同有个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职业中专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学情况(教学过程举例说明)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授法:讲授法、列举法、观察法、总结归纳法。展示法。

授课过程,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网:如鱼网、蜘蛛网,让学生脑海中有“网”的概念,形象。让学生总结出网的特点,纵横交错,引出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并通过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然后通过找文中的重点词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个概念。首先,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系统,她是有多个计算机、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组成,其中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点,功能独立的计算机,而他们三者不仅仅是连接起来,还要有网络软件支撑,最终能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分别给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计算机系统(Windows、Linux、)通信设备(路由器、集成器)通信线路(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无线网)列举日常生活中上不了网的可能性:网线未插、协议未配置、服务器等原因。通过对概念的升入解剖,让学生清楚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快记忆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最后再次总结定义,引导学生记住定义。

2.讲述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指出计算机网络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1)按网络覆盖地理范围分类:分为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其中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中局局部的意思。特征为:传输速率高、可靠性高、误码率低、结构简单,由单一组织拥有和使用。对应广域网(WideAreaNetwork)中广广阔的意思,因为覆盖地理广阔,所以数据传输速率低,成本高,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间的便是城域网(MAN)覆盖地理范围为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即大约一个城市内,如北京市城域网。这部分要求学生记住城域网,局域网,广域网的缩写,给出缩写能写出全称,然后举出任意网络让学生判别出属于具体哪个网(LAN、WAN、MAN),能举出局域网广域网的特征。

因为没有实物参照,比较抽象,所以把复杂的计算机网络拓扑机构总结成一个表,便于学生比较学习和记忆。

(2)按模式分为对等网模式和客户端/服务器模式,通过两张图,列出它们的区别、特征、功能。

3.讲述计算机的功能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这部分的内容让学生自主总结,提出网络的功能,老师归纳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指出重点。通过做练习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指出日常考点、考试形式。

三、职业中专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学反思

1.职业中专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学展示法效果明显

在讲解的过程中采用的实物展示法,其优点是直观明了,帮助学生更正确、更深刻、更牢固的掌握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使理论知识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通过课件展示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让学生更快、更容易的掌握新知识。不足之处在以我自己讲解的知识比较多,学生参与的比较少、并没有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还有待提高。内容有些多,怕时间不够,导致讲得有些快,学生消化记忆的时间比较少。学校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认识不足,导致网络实验设施不齐备。没有专门的网络课程实验室,很多东西只能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能够看看,不能看到实物。现下流行的无线设备、XDSL等设备更是没有。

2.职业中专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学要明确教学难点、重点,给学生明确清晰的思维路线图。

(1)教学难点总结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信息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提高性能/价格比。

(2)教学重点总结

信息通信。信息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的功能之一,用来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信息的传送,使分散在不同地点的生产单位和业务部门可以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

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是整个网络的核心,它包括程序共享、数据共享、文件共享、设备共享、处理器共享、进程共享等,用户能在自己的位置上部分或全部地使用网络中的资源。

(3)分布式处理

分布式处理,对于一些大型的综合性问题,通过一些算法分交给不同计算机进行处理,使用户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网络中的资源,快速地进行运算;分布式输出,将需要输出的大型任务,选择网络中的空闲输出设备进行输出,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分布式輸入,将大量的数据分散在多个计算机上进行输入,以解决数据输入的“瓶颈”问题。

(4)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可靠性表现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彼此互为后备机,一旦某台计算机出现故障,故障机的任务就可由其他计算机代为处理,避免了单机无后备使用情况下,一台计算机故障导致系统瘫痪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提高计算机可用性是指当网络中一台计算机负担过重时,网络可将新的任务转交给网中较空闲的计算机完成,这样就能均衡各台计算机的负载,提高了每台计算机的可用性。

(5)提高性能/价格比

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是联网的出发点之一,也是资源共享的结果。比如在一个网络中不必为每个计算机配备一台打印机,可通过打印机共享让多台计算机共用一台打印机,从而节省成本。

三、小结

课程分享总结篇3

关键词:高校;内部课程;资源共享;制约因素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连续的规模扩张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所需资源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在高等教育的各种有形或无形资源中,课程资源是高校内部的核心资源之一。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不够重视,部分高校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缺乏意识和主动性,造成了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被闲置和浪费。越是综合性、规模大的大学,由于各种培养类型和教学系统并存,学生对课程资源的需求越多样化。在课程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寻求各种途径构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一、高校内部课程资源共享现状和制约因素

1.课程资源紧缺,课程质量不高

从当前各高校的普遍情况来看,面向全校开设的公共课程基本实现了共享基础上的分级分类教学,部分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学系统之间也在寻求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教学条件和专业、师资等因素的制约,实际共享的深度和广度还比较有限。部分高校课程开课数量较少,在实际教学中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资源共享范围较窄、共享层次较低的问题产生。另外,一些高校内部相近学科专业学院的课程还存在重复开设现象,课程类型单一,选修课比例偏低,公选课数量开设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课程开设的广泛性和实现共享的可能性。就课程资源本身而言,由于学科和专业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课程资源都适合共享,因而真正适合共享的资源就显得更为紧缺。

构建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使那些优质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课程资源能否有效共享除了依赖资源数量是否充足以外,对课程质量也提出了一定要求。目前,很多有价值的探究领域和统合领域,特别是跨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在高校的课程中被忽视,而这类课程正是在学科之间开放式的交流和共享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开发出来的。

2.课程资源共享意识薄弱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高校的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在原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下展开的,在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旧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运行机制的情况下,改革措施更多是表面性的或不彻底的。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配置资源在高等教育领域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尽管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近年来不断完善,但市场机制对高校资源配置的介入十分有限。这种“后遗症”的“症状”和“表现”也同样反映在高校内部各项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部分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对高校资源共享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一些教师的资源共享意识还比较薄弱,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观点还仅停留在意识层面,并没有在教学实践中有实际的体现。狭隘的部门意识、小团体意识还比较强烈,从思想观念上很难认识到课程资源共享对于高校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

由于一线的教学管理者和教师脱离固有思想模式的惯性影响还需要一个逐渐转变、逐渐深化的过程,因此,在课程资源共享实践推进的初期,这种思想观念因素的阻力作用还是明显存在的。

3.课程资源共享受到专业教育模式的制约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沿用前苏联的教育体制,形成了人才培养上的“专业模式”。由于专业模式的相对封闭性,高校内部按专业配置师资,教师很少关注专业以外的知识领域,学科专业间的交流受到限制,不利于新兴跨专业交叉课程的产生,教师也缺乏教授这些课程的经验;学生在进入专业模式的本科学习以后,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局限于自己专业以内的范围,部分专业学习负担较重,学生对跨学科、跨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受到限制。

虽然通识教育在许多大学的教学计划编制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但与世界各国大学相比,我国高校对各类人才的培养仍没有彻底改变培养模式单一化的局面,按专业配置资源的现象还存在,“宽口径、厚基础、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向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的问题,专业模式根深蒂固地影响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对于有限的课程资源实现共享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4.课程资源共享受到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

就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而言,可以分为宏观的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微观的内部管理体制。宏观方面,目前国家统一设置学科专业,大学作为办学主体,对专业设置和招生缺乏自,难以按照自己办学理念和办学条件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这给校内的课程资源跨学科、跨专业进行整合共享带来一定难度,使课程资源共享实践受到限制;微观方面,大学内部的管理体制还没有达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所必备的要求,教学管理制度、教师人事制度、科研管理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步伐相对滞后,开放、合作、互利双赢的课程资源共享机制亟待建立。

二、促进高校内部课程资源共享的对策与建议

1.实现课程类型多样化,开课时间弹性化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根据不同目的设计的课程种类。增加课程数量,扩展课程类型的广泛性,特别是跨学科、综合型课程的开发是高校课程资源充分实现共享的前提和基础。除了国家统一要求开设的公共课程、通识课程、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外,高校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可以结合校内实际情况开发一系列不同类型的课程,比如跨学科或探索性课程、为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设计的准备课程、与实践和学生就业有关的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实施方式可以灵活多变,不拘泥于纯粹的课堂教学,不过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规范,避免重复设置浪费资源。

在课程的开课时间上实现弹性化管理,长课、短课和各种讲座等形式的课程相结合,使教师和学生有更多自主安排的时间和选择,有利于提高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

2.突破专业限制,建立选修课程新模式

从目前高校内部开设选修课的情况来看,重“量”不重“质”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些院系在师资等资源不具备的条件下就开设选修课,造成选修课质量不高和重复开设,间接导致课程资源浪费。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选修课程数量严重不足的背景下,高校内部的各院系之间应该树立资源共享意识,在对学生学习需求充分调查基础上,将各院系能够开设和需要开设的选修课程情况汇总,能够与外院、外系或外专业共同开设的课程尽可能地实现共享,在此基础上形成“必修当中有选修,选修当中有必修”的选课模式,这种较为灵活的选课模式有利于高校内部有限的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整合。

从长远来看,高校应进一步打破专业界限,打破主修与辅修、必修与选修界限,鼓励学生跨系、跨专业以及跨层次进行自主选课,采取有效措施盘活高校资源的内在存量、形成开放的良性循环。

3.打破专业壁垒,树立开放的共享观念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传统封闭式的专业教育模式也孕育了自给自足、自成体系的资源配置方式。高校内部各院系、专业之间要树立优质资源的共享理念,注重彼此间的优劣互补与认同,正确处理共享与竞争的关系,加强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破除部门所有的旧观念,充分认识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学校的领导层看,各高校有关领导及教学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要破除旧有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思想上进一步提高共享意识,高度重视课程资源共享工作。各院系的教学管理者和教师也要树立优质资源共享理念,从提高学校教学工作整体水平和办学效益出发,树立全局观念,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形成新的配置格局。另外,高校各院系之间对于优质的教师资源也应实现共享,可以组织和协调不同院系和专业的教师实现互聘与合作,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在不同教学单位承担教学课程,在节约优质师资的同时实现课程资源最大程度的开放。学生作为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实践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也要努力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不仅仅局限于本专业、本学科的知识领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共享平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学习,实现全面发展。

4.完善配套体制,建立弹性化共享机制

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实践需要一定的配套体制,包括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的配置和人事管理、其它相关的管理体制和政策以及学生的管理体制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共享要想获得进展,必须得到高校教师的积极配合和支持,因此,高校要重视共享过程中教师配置、师资培养体系和人事分配制度的更新,制定相应措施鼓励教师跨学科、跨专业开设课程,树立共享意识;同时,还要建立一套与共享改革相匹配的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和激励机制,使师资管理制度随着课程共享改革的推进不断深化。建立保证共享实践的相关领导协调机制、激励体制和质量监督评估机制,主要负责制订有关课程资源共享的方案,具体组织各院系和专业之间的协作,收集和课程资源共享的信息,检查监督各院系共享的进展情况,协调各院系和专业之间的利益,及时讨论解决课程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对共享改革的成果进行评估等工作。高校还可以尝试把资源共享机制与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结合起来,实行宏观调控与保障机制、微观协调与管理机制、共享信息互通机制、共享质量评价与修正机制、共享激励机制等等,通过这些机制涵盖课程资源共享的各个环节,提升高校资源共享的效益和效率。

高校要充分考虑专业特色、教师资源、学生需求和学科发展方向等因素,建立弹性化的资源共享机制,将一部分课程设置和资源共享的权利下放给各个院系,使课程资源共享实践能够根据以上因素的变化,因地制宜地随时进行调整。

总之,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实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高校内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人事、管理体制等一系列的转变,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质的飞跃,高校要结合本校的情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由点及面,有计划、有步骤、分重点地逐步推进。

参考文献:

[1] 张丽君,段万春,赵霞.高校教学资源共享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8,(6).

课程分享总结篇4

[关键词] 媒介融合;市场营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市场营销课堂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营销理论知识和营销实践技能的重要平台。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书本上的主要营销理论和知识。但是,营销知识固有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其实践性――源于实践,由于技术、媒介和市场环境的日新月异,使得营销的理念、方式、方法、手段和策略层出不穷、丰富多样、更替频繁。这也直接导致大学的营销课程内容固有的滞后性弊端越发凸显,教材修订的节奏永远无法赶上营销理论和知识更新的步伐。此外,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以网络为基础的媒介融合已成趋势,多种媒介能在同一平台上达成优势互补,使得人们即时即刻获取信息变得异常便利,这也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即时搜索信息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提供了便捷渠道。因此,围绕营销专业的课程教材对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科学合理地改革显得尤为必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媒介融合条件下的市场营销课程改革内容

(一)更新教学内容――时刻关注营销理论和实践动态,及时添补前沿内容

由于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营销理论和营销手段的更新变得极其迅速。及时吸收最新的营销理论和方法,添补到课程教学中去,是完善教学内容和传授新知识的最佳路径。在现有教材中的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从以下途径丰富和完善营销新知识:(1)关注前沿理论进展。与课程内容教学进度一致,根据相关主题,定期阅读美国SSCI索引排名TOP10的营销理论研究期刊,了解最新理论进展,深化课堂中的营销理论教学;(2)关注市场研究和营销实践研究的各种期刊和杂志;(3)关注几个重要的从事营销实践研究的公司或咨询集团的研究动态;(4)关注营销类的几大门户网站,了解最新营销方法、工具和手段,同时学习行业内部人士的营销实践经验;(5)关注各行业中的市场领导者企业的营销实践及其采用的营销工具和手段;(6)关注各行业著名企业家的营销行为和动向。以上这些渠道是获取最新营销理论、观点、思想、方法和策略的重要途径,是增添营销新知识的不竭源泉。以上这些内容须在授课教师的指引下,由师生共同完成。

(二)变革教学方式方法――讲授为辅,开放式讨论为主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即教师讲授为主,辅之简单的“师问生答”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不足之处日渐显露。主要表现为教师对课堂的绝对占有,学生接受知识过于被动,学生参与程度过低。它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因此,必须变革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分享和互动的氛围中开展课堂教学。

本文提出“讲授为辅,开放式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它由教师讲授、前沿问题与答疑、主题式营销实践案例分享三个环节构成。“教师讲授”是该方法中的基础环节,主要由教师讲解课程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并介绍相关知识的前沿动态,同时提出一些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前沿问题与答疑”是该方法中的重要环节,主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讨论和解答相关知识的疑问和前沿问题。“专题式实践案例分享”是该方法中的核心环节,通过焦点小组的形式,由学生按照与教学内容同步的主题查找和撰写最新的实践前沿案例,先分享案例,再引出或提出值得讨论的重要问题,通过辩论式、开放的互动方式,共同探讨和学习。与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具有更强的参与性、主动性、互动性、分享性及创造性等优势。这种方法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活跃课堂氛围,最大化课堂教学效果。

(三)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分享、激辩、探究式的学习

以网络为支撑的媒介融合,使得各种数据资源能同台开放,学生能够便捷地获取想要的各种信息,因此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此背景下,适应营销课程学习的特点,本文提出更适合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学习方法,称之为“分享、激辩、探究式学习”。“分享”包括案例分享和观点分享两个方面。案例是指与课程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营销前沿案例,它通过焦点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完成,它要求学生课前充分准备,多渠道多角度搜集与主题相关的完备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案例撰写。观点分享,既包括焦点小组在案例中提出的观点,也包括在课堂上和案例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发起的开放式提问,并经过学生激辩归纳出的观点。“激辩”发生在讨论环节,主要针对案例中的问题和学生自由提出的问题及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得出令人信服的见解。“探究”应用在前沿理论的搜索、前沿案例的写作和观点辩论过程中,它是一种问题式学习方法,通过问题来激发思考,集思广益,从多渠道搜集证据和观点来阐释疑问。这种方法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参与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一)资料准备与向同行学习阶段

资料准备既包括收集与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方面的文献资料,又包括教学改革内容中需要的文献资料。首先,要广泛搜集与课程改革内容关联紧密的各种教学方法类的教改研究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刻剖析,认真归纳、总结出对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有指导和启示意义的观点、论据,为课程改革的研究积累和奠定扎实而有力的理论基础。其次,营销的最新理论和知识资料是本项目要收集的最重要的资料,它们可以从前述教改内容中的六种来源中获取。这些信息来源是保证课堂教学与时俱进、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最佳途径。这些资料的收集和积累贯穿整个教改实施环节。

与同行交流,向同行学习成功经验,能为课程教改的成功开展和实施提供重要启示和借鉴。课程改革的负责人要与国内多数著名高校的营销同行长期保持密切联系,这些名校同行无论是营销理论研究、营销实践,还是营销教学研究都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因此,通过观摩优秀同行的课堂教学和座谈等方式学习同行经验,能为顺利实施教学改革发挥示范和参考作用。

(二)教改执行实施阶段

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环节是本项目的核心。在该环节中,教师的新教学方法和学生的新学习方式将得到最好的检验,二者在本质上高度统一。为了保证新方法新方式达到预期目标,实施方案的设计显得尤其重要,包括教师讲授、案例分享、开放讨论三部分内容。在时间安排上,这三部分内容分别占总时间的50%、20%、30%。具体的实施方案的设计主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合理设计课堂讲授内容。课堂讲授内容包括课程教材内容和新添内容两方面。教材内容是基础,但在讲授的时候要突出重点,力求精炼,重在解析,目的是为学生的专业知识打好基础。新添的内容是前沿,在教授的时候重在强调与已有知识的联系和区别,理清知识的演变和发展脉络,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和分析问题的视角。两方面内容在教学中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转变角色观念,从课堂的主导者转换为课堂的引导者,从主角转变为配角,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2.督导学生编写和分享优秀案例。案例教学已经成为大学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它主要通过教师选编案例给学生分享,但这种传统的案例方法中的学生参与程度低,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因此,有必要将传统的案例法做适当的修改,让学生直接成为案例编写的主角,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革后,可以将案例法分解为两个阶段,先后由学生编写案例和课堂分享案例组成。“案例编写过程”首先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组根据课程进程内容的相关主题进行编写。这要求学生在预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广泛搜集材料,再经过小组的认真研究,最后编写成案例做成PPT形式,其中要有小组的观点和建议,还要引出值得讨论的问题。案例编写在课堂学习之前完成(在报告的过程中也可以及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补充信息),由教师每次课后布置下一次的主题。“分享过程”是一个开放式的聆听与反馈过程,要求其他学生对报告的主题和内容进行思考,及时提出疑问(要求学习小组做好记录,之后要求回答),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参与后续环节的讨论。

3.主持好开放式讨论。开放式讨论既是新教学方法中的重要内容,又是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关键部分。这种讨论方式主要由“问题”引起。问题来源于三个方面,包括“学习小组”总结的问题、案例分享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及讨论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对于每一个问题,我们要求学生作最深入的探讨,通过激辩过程,形成共识性的观点,最后由教师作总体的评述。

(三)教改的评估、检测和改进阶段

课程教学改革重在“改什么”和“如何改”,但对改革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检测和改进更是关键。教改总的建设周期至少为一年,分上、下学期。整体评估发生在上学期,下学期进行改进,但在执行过程中,每次课后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总结,不断积累经验。

四、总结

本文旨在探讨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营销课程的教师该“如何教”和营销专业学生该“如何学”的问题,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主要得到以下三个结论:(1)以课程教学知识为基础,及时关注和查阅营销前沿理论和实践,添补营销领域的最新知识。(2)在保留传统教学方法优势的基础上,革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大胆探索和实践“讲授为辅,开放式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重在凭借适当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群情激昂的互动氛围中擦出思维火花,创造知识。(3)指导学生转换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践行“分享、激辩、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听讲”式的学习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只有通过“分享、激辩、探究式的学习”,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提升理论素养和技能。

[参 考 文 献]

[1]陈英,邵春梅.“参与型”教学模式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综合),2008(4):90-91

[2]马建华.案例教学在经济管理和法律等专业中的应用[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5(1):36-38

[3]邹启明.创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型学习模式――交际课堂小组活动的组织与监控[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14(2):66-69

课程分享总结篇5

一、“名师”资源的共享问题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近些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重视与培养下,基础教育领域内的特级老师、骨干老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等“名师”队伍不断壮大,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深化,一批教师在课改实践中脱颖而出,成为课改“尖兵”。虽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已经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些“名师”与“尖兵”(以下统称“名师”)的重要价值,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通过一定的方式发挥这些“名师”的引领作用。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从总体上而言,这些“名师”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作为优质的人力资源,在实现跨校、跨地域共享、使用上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名师”的校本意识较浓,总认为自己“在其位,谋其职”、“吃哪家饭,做哪家事”,搞好校内的工作才是本分。二是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对这些“名师”的利用意识不强,在如何实现“名师”资源的共享方面思考不多,探索不够,以致这些“名师”难以“迈足出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名师”资源的闲置或浪费。

二、实现“名师”资源共享的基本途径

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缺乏对“名师”资源的意识,尤为缺乏的是有效的“名师”资源共享机制。可以说,“名师”资源能否实现充分而有效的共享,首先取决于我们能否找到一些有效的共享途径。笔者以为,“名师”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实现跨校、跨地域共享,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 送教上门。相对而言,“送教上门”(或“送教下乡”)是目前我们在“名师”资源利用上最为常见的做法。主要是组织“名师”到其他薄弱学校去上示范课,供薄弱学校的教师学习观摩,或通过听课、评课,对有关教师进行面对面的点拨指导。

2. 集体备课。课程改革的施行,片区教研活动的开展,使得集体备课成为了校内外教师实现同伴互助的一种的有效途径和基本形式。“名师”参与集体备课活动,与所在教研片区内的教师一同分析教材、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其见解与学识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教师,其经验与智慧也就在这种多方的交流互动中实现共享。

3.课题引领。从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梳理出急需解决的普遍问题,形成课题。由“名师”领衔挂帅组建课题组,一定区域内(可以是一个教研片区,可以是一个县辖区,也可以是跨县域)的部分或全体学科教师参与。以课题研究为平台,通过课题研究中的分析与思考、实践与反思、交流与互动等,实现“名师”对其他一般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4.挂钩结对。由“名师”与其他一般校或薄弱校的同学科教师建立师徒结对关系,对其进行教学业务上的指导和帮扶。一位名师可以与一名乃至多名外校的一般教师结对。结对双方通过互相听课、共担课题,在互动、合作中实现共同成长。

5.跨校兼课。“名师”在教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走出校门,到周边的其他薄弱学校去担任兼职教师。通过跨校兼课,既可以让薄弱学校的学生享受到“名师”的教导,更可以使薄弱校的相同学科甚至是不同学科的教师足不出户就能获得向“名师”学习的机会。“名师”在这里的影响和带动势必将是全方位、深层次的。

6.异校交流。就资源共享角度而言,异校交流与跨校兼课二者有类似之处,但又不尽相同:前者有一定的时间界限,通常为一至二年,而后者则往往没有很明确的时限要求,可长可短;前者主张的是以“主人”的身份参与,而后者则更多的是以“客座”的身份参与。

7.网络教研。网络教研解决了教师参与教研的时空问题,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更为“名师”资源的共享提供了一个广阔而便捷的平台。依托互联网或各地逐步建成的教育城域网,“名师”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个人网页,或发起建立“网上教研室”等,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与体会、教学研究与思考,以及自己的有关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研究成果等,于网上,供其他老师共享;也可以以坛主身份设立“课改论坛”,建立自己的博客,与其他教师在网络上就有关教育教学问题进行相互交流与探讨。

三、实现“名师”资源共享的条件保障

“名师”资源能否顺利实现共享,能否实现有效的共享,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机制。依笔者看,为了促进“名师”资源的共享,我们必须注重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建立考核管理机制,使“名师”资源“要共享”

当前,我们对于“名师”,特别是对于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等“硬牌人物”,在管理上存在“重评定,轻管理”的现象,满足于“一评了事”,而后续的跟踪管理却缺乏相应的措施。这样的一种管理体制,容易使部分“名师”丧失进取心,丧失责任感。因此,从促进课程改革及“名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我们有必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跟踪管理机制(甚至,可以考虑打破“名师”终身制),将是否积极主动发挥骨干、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是否努力推动课程改革等,纳入对“名师”的考核管理体系当中。这样,一来可以促使“名师”们认识到自己不仅仅是所在学校的“名师”,更是大家的“名师”、整个教育系统的“名师”,有义务也有责任以“名师”的身份来影响和带动其他教师,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来可以促使“名师”们紧跟课改步伐,在与他人合作、共享的同时,实现自身的持续进步与成长。

2.搭好资源共享平台,使“名师”资源“能共享”。

“名师”资源共享虽有多种途径,但共享的最终顺利达成,有赖于坚固厚实的共享平台的建立。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即使“名师”本人有共享的愿望和要求,但倘若没有有关方面的支持和组织,共享充其量也只能停留于一种愿望。象“送教上门”、“集体备课”、“课题引领”、“异校交流”、“跨校兼课”、“网络教研”等,很大程度上要靠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研部门的组织和发动,也需要有关学校、教师的协同与配合。因此,有关各方要当好组织者和牵线人的角色,根据不同的共享目的和共享要求,采取有效的对应措施,真正使“名师”资源“能共享”。就拿“跨校兼课”来说,一方面,要求“名师”所在学校肯“放行”,允许名师“外出兼课”,并为其创造“外出兼课”的条件(如减少在本校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就“跨校兼课”的实施办法,以及“跨校兼课”者的工作量计算、工作考核、相关待遇等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以使“跨校兼课”能够顺利实现。

3.落实扶持激励政策,使“名师”资源“愿共享”。

课程分享总结篇6

关键词: 商贸物流专业群 校企合作 共享课程 ERP 课程体系

近些年随着国家信息化进程的推进,ERP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在国内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因此企业对ERP人才的需求急速增长。为顺应社会需要,高校计算机信息类、经济管理类和工业工程专业等都陆续开设ERP相关课程,但由于我国对ERP系统的研究、应用和教学起步较晚,各高校各专业对ERP课程的教学尚处于摸索阶段,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各层次复合型ERP人才是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商贸物流管理专业群ERP共享课程概述

高校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服务区域经济目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准确把握商贸物流专业群定位和发展方向,主动适应商贸服务类工作岗位群的需求,建立商贸物流专业群。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下根据专业调查和市场需求,在整体课程体系下提升专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及依赖程度是建设专业群的首要任务。

在国家“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方针政策的引导下,中国的ERP产业正以全球平均增长率三四倍的速度发展。据互联网数据中心的研究报告,中国ERP市场在2008年左右成熟,市场总量约为5.5亿美元,并且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应用ERP。伴随着ERP的迅速推广,对ERP应用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高校经管类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国际贸易、会计等都相继开设ERP课程,但各专业之间相互独立进行ERP课程教学。ERP本身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涉及职业岗位相当多,岗位间既涉及不同专业知识,又有跨专业的知识应用,因此建立商贸物流专业群的《ERP》共享课程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不仅能避免课程重复建设,节约资源,而且能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优势,实现教学资源在专业群内的广泛共享,从而使培养各种层次的复合型ERP人才成为可能。

二、商贸物流管理专业群《ERP》共享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必要性

(一)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取决于课程教学体系是否能够支撑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高职作为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的机构,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取决于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是否能够支撑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进而适应社会人才市场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根据专业群面向的特定“服务域”,明确各专业之间的依赖关系,深入分析专业群内各专业《ERP》课程教学的共性与差异性,围绕各岗位的工作领域构建专业群共享课程,按照岗位涉及的工作内容确定模块化必修与选修的课程内容,形成专业群各专业彼此联系、相互渗透、共享的《ERP》课程体系。

(二)目前ERP课程呈现出各相关学科相互孤立的特点

由于ERP不仅是一种信息技术,更是一种适应企业管理需要的管理理念和思想,ERP应用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对ERP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企业基层员工必须对ERP有基本的理解并掌握与岗位相关的基本操作技能。鉴于此,对高职人才培养而言,学习应用ERP已不仅限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对于经贸类专业学生而言,理解ERP理论,应用ERP技术,已成为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应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当前各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的课程建设中越来越重视ERP课程建设,但各专业只建与自己专业直接相关的模块,如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等只学个别财务核算模块,而对于ERP系统最具管理效率的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等供应链模块则通常只在相关课程中做理论介绍,极少能在统一ERP系统平台上进行综合业务处理;相反,物流管理等专业只学习供应链模块而忽略财务核算模块,使当前ERP课程呈现出各相关学科相互孤立的特点。由于缺乏对ERP管理平台全面系统的认识,很多学生无法理解体会ERP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更无法掌握ERP软件的基本特点和操作方法。可以说,当前ERP教学现状与日益发展完善的企业ERP信息技术形成相当强烈的反差,直接导致高职商贸物流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状况与企业对经营管理人才ERP技能要求落差的日益扩大。

(三)ERP共享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面对当前信息化化环境下ERP人才需求的大缺口,商贸物流专业群思考建立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ERP教学体系,紧跟信息化发展步伐,已成为高职教育顺应企业信息化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对高质量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三、商贸物流管理专业群《ERP》共享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思路

教学体系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ERP平台的商贸物流专业群《ERP》共享课程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模式体系、教学方法体系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等。

(一)商贸物流管理专业群《ERP》共享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共享课程,就要体现课程资源的共享性,由于专业群各专业就业ERP需求点不同,因此共享课程要体现专业间课程的差异性。因此本课题以就业需求为目标,以内容模块化为纽带进行共享课程教学体系设计,即各专业通过选学对应需求能力的模块实现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如下表所示。

(二)商贸物流管理专业群《ERP》共享课程教学模式体系

本文结合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四维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1.理实一体教学

这部分教学开设于大二第一学期,即各专业学生已经学习相应的前导课程,本课程是基于ERP软件的模块化教学,专业群中不同专业选择需要的教学模块进行教学学生,其他作为学生自学选修模块课下自主学习。模块教学以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形式展开,在了解企业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进行ERP业务流程的操作应用。课堂一般以任务布置――任务讨论――任务完成――老师答疑、总结的形式进行。该课程考虑到软件应用和师资力量,适合与企业进行合作教学,实现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学校老师会安排到客户企业跟进项目进行学习挂职,企业老师和工程师会定期走进课堂,带来ERP前沿的东西和企业真实应用案例。在学期末,各专业安排一周实训课程,各专业会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设计相应案例进行模拟运作。

2.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

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是贯彻落实国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该举措结合各专业教学需求及ERP系统本身的需求,体现具有职业特色和零距离企业真实任务体验的特点。通过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的开展,可以逐步完成实训教学项目开发与完善,使学生通过校内模拟实训与仿真性实训取得比校外顶岗实习更好的实训实习效果,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这部分教学开设于大二第二学期,属于大综合实训,需要各专业学生共同搭建小团队,实现企业整体运作的模拟训练。

3.职业资格认证

为了普及信息化,全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知名ERP软件开发企业联合进行职业资格认证,对掌握ERP相关知识并会应用ERP的人员颁发此证书。该证书的获得能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ERP。以职业证书为导向,加强ERP人才职业素质培养。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而拥有ERP职业证书,无疑会使学生走出校门时拥有就业优势。在设计ERP课程教学模式时,应充分满足学生职业证书的考核要求,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学生的职业素质决定了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潜力和事业成功的可能性,因此,以职业证书为导向,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与职业技能教育,实现零距离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4.企业信息化应用大赛

杭州新中大总裁石钟韶曾说:“事实上,ERP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大白菜。ERP在企业中的成功嫁接需要供应商与企业长时间、精细而密切的配合。”大赛要求学生熟悉企业各个部门及部门间的管控风险,熟悉企业全流程,企业信息化的程度、问题及优化意见等。通过大赛,学生更了解企业的协调运作,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商贸物流管理专业群《ERP》共享课程教学方法体系

从教学效果和质量角度出发,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设置有模块分解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故事教学法等,教学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基础部分ERP概念的理解是学生最难理解,也是老师最难讲的问题,因此上课采用故事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ERP;采购、存货、销售、物料需求计划、厂内生产/委外、工艺、财务等分模块采用情景教学法,如×年×月×日仓管部的×××接到供应商×××的送货通知,根据合同进行验收入库。进销存各部分学习完毕后的厂内供应链,以及整个企业包括生产、供应链在内的练习课堂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来实现,实施过程主要有创设问题情境、分配角色并明确分工任务、根据角色进行操作、反馈信息和教师进行评价总结等几个步骤。

合适的、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商贸物流管理专业群《ERP》共享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本课题教学评价体系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另一部分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教学评价体系。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采用多元化过程体系,打破传统结果评价模式和学生被动式的评价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学习小组甚至企业教师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建立一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通过学生自评、团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途径,采用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一种客观的多元评价模式,

教学效果评价主要是毕业生评价和企业评价。统计毕业生从事ERP相关岗位的比例,调查了解学校课程对其工作的影响程度,通过鉴定表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打分及对学校ERP课程教学的意见及建议。

参考文献:

[1]包忠明.高职专业群平台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以现代纺织贸易专业群为例[J].职教论坛,2014(21):60-61.

[2]王琦峰.行业需求对接的物流管理专业ERP课程课堂教学改革[J].软件导刊,2015(6):191-193.

[3]胡玲,吕晓梅,桂国明.浅析复合型ERP梯次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J].科技广场,2014(10):196-198.

课程分享总结篇7

【关键词】“循环―差异”;课程资源;教学教研;教师成长;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2-0050-03

【作者简介】1.高云海,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教育局(江苏淮安,223001)副局长;2.孙朝平,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教研室(江苏淮安,223001)主任,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3.王国云,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教研室(江苏淮安,223001)副主任,高级教师。

2015年,江苏省100个县(市、区)6100余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认定,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第一省,并认为江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江苏样本”值得总结、推广。2009年,淮安市淮安区年所辖26个乡镇(场),其中一所是离县城30多公里的车桥镇初级中W,我们研究决定把它作为实验学校,开展“循环―差异”教学改革实验(该校生源、师资、质量、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一、“循环―差异”教学改革实验促进了学校教育的现代化

1.引领并提升了教育教学理念。

一是落实农村学生基础素质发展的底线。据统计,全区约24%的家庭教育条件优越、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小学生向城区优质初中集中,甚至出现了从幼儿入园就开始陆续向城区“移民”的现象。对于乡镇初中来说,必须坚守义务教育阶段发展学生基础素质的底线,必须坚守新课程标准“下要保底”的底线,决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甚至辍学。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坚决完成义务教育发展学生基本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根本任务。二是转变观念,为教学实验提供思想基础。通过对现代教育理论及“循环―差异”教学实验的思想理念、策略措施的学习、培训,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在开展“循环―差异”教学实验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等在持续提升,其实验教学理念和行为受到南通市、上海市闵行区等省市来访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2.提高了学校教学教研管理水平。

一是聚焦课堂教学改革,狠抓配套制度建设。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每学期初由区教研室学科教研员组织骨干教师分解课程标准,解读教材,修订单元、课时《导学案》,设计教学方式、手段,提高了备课质量。狠抓有效课堂建设,通过开展“循环―差异”教学改革实验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坚持听课议课制度。要求全区初中学校校长、教师、学科教研员每学期必须完成指定的听课议课节数。每学期末专门组织检查学校听课议课组织情况,定期组织交流展示骨干教师听课记录、评课交流记录,并纳入校长、教师年度绩效考评系列。二是组建教育协作片提高区域整体水平。全区于2010年初成立6个初中教育协作片,成立领导小组,由分管局长任组长,教育科、教研室负责人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每个协作片有5个成员学校,成员分组兼顾到薄弱学校和优质学校的比例,兼顾到地域特点。分片定专题开展“循环―差异”教学改革实验活动。

二、“循环―差异”教学改革实验促进了课程资源的共享化

1.共享课程教学资源。

一是学科课时导学案资源。针对农村薄弱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项目组研究开发学生学习“导学案”优化师生课堂教学活动,使“导学案”成为“循环―差异”教学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和载体。学科“导学案”结构与课堂环节相对应,主要包括目标分层定位、个体自学、同伴互导、练习检测和拓展延伸。每学期前由区教研室按课时组织教师编写,并印发(或通过电子资源包)给广大教师共享。经过多轮修改和教师的个性化调适,所编制的“导学案”已经更加完善并实用化。二是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创建“循环―差异”教学专题网站共享课程教学资源。设立学科资源中心栏目,汇集全区相关学科课标教材解读、课堂教学视频、优秀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作业设计、教具制作、课例分析与点评,教师可以对所关注的内容下载使用,也可以发帖、跟帖发表意见和建议,或者将自己的优秀作品进行上传。此外,开辟“专家在线”“精彩博文”“‘联盟学校’教学动态展示”等专栏。重视组织“一师一优课”活动,征集优秀课时教学资源,并打包发给全区教师共享。组织全区相关学科教师收看省教学新时空直播课堂,现场研讨交流,撰写心得体会文章。

2.分享课标分解成果。

一是分享学科课程标准分解成果。“循环―差异”教学实验旨在立足课堂,聚焦课堂,优化教学,落实教学目标任务。因此,组织教学前必须科学分解学科课程标准,准确表述课时教学目标任务。绘制双向细目表。从分年级、分学期的课标要求和教学单元及每册教材的角度绘制“双向细目表”,对所选用教材、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进行解读,标出在单元及整册教材中的权重。编制课时目标分解表。从课标中摘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标准”确定合适的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在此基础上,分学科研制优秀课时教学目标设计案例,连同编制好的《单元双向细目表》和《课时目标任务分解表》通过电子资源包等方式进行共享。二是分享学业水平测试数据。学生学业质量检测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师教学行为改进和教学质量提升。从2013年起,每学期末组织统一命制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卷,参照省检测内容(问卷和试题)。要想提高监测质量和监测数据的价值必须科学地命制监测试题,必须有序地组织监考和网络阅卷,当然还必须进行数据的合理分析与研究。2015年,区教研室牵头申报立项了省级重大研究项目“学生学业质量校际差异的成因与对策研究”。每学期监测结束,召开全区各中小学校长、乡镇学校教研员学测分析反馈会议,并组织全区相关学科教师共同研究试题结构、监测要点、命制意图,尤其关注学生能力发展和创新思维方面考查情况,正确地发挥考试“指挥棒”的应有作用。

三、“循环―差异”教学改革实验促进了教学教研的一体化

1.改进了教学实践。

一是优化了“教学五认真”。通过备课,共享“导学案”,个体二次备课,加强了课前准备。通过“循环―差异”教学模式研究,明晰了课堂教学环节,明确了课时目标任务,重视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组织三轮循环学习,承认学生发展差异,分层设计目标,分层设计检测试题。通过研究,优化组织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并在学测命题研制、结果分析的过程中转变观念,改进教学,在落实知识积累目标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关键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二是改进了教研活动方式。重视校本培训和专家引领相结合,突出抓好“案例研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解读课标,研究教法、学法,优化教案设计、作业设计和学测试题命制。重视运用学科QQ群、“循环―差异”教学专题网站、直播课堂等现代媒体平台开展教研科研活动,缩短空间距离,节约了时间,方便了研讨、交流和分享;申报立项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循环―差异’教学实践研究”,深入研究“循环”“差异”教W的内涵、特征和教学评一体化等问题。

2.丰富了教学理论。

一是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反复实践和论证,成功地总结提炼了“基于课程标准的‘循环―差异’教学模式”。二是提出了循环学习、差异学习观点。通过教学实践和课堂观测分析,提出学生的学习具有“循环学习”的特点,即个体自学、同伴互导和教师解难三轮学习;具有“差异学习”的特点,即承认学生个体在智能水平与类型、学习水平与能力、学习兴趣与意志等方面的素质差异,认为教师应该针对有差异的学生设计适合学生个体潜能发展的目标,允许不同的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在学习”和“真学习”。

四、“循环―差异”教学改革实验促进了教师成长的专业化

1.达成了专业教师的基本标准。

一是理解并执行教学常规要求。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最平常、最重要的应该是“教学五认真”,即努力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和考核等。开展教学改革实验必须加强对教师基本教学技术的培训。按照“循环―差异”教学模式组织实施教学,通过“循环学习”“差异学习”来实现学生发展;针对课时教学目标任务分层设计检测试题,组织测试,加强总结反思,改进教学行为。二是认识并参与了教科研工作。开展实验工作以来,区学科教研员分片、分学科巡回备课、磨课、说课、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编印《“循环―差异”教学理论与实践手册》,统筹组织学习、研讨“循环―差异”教学基本信念、操作策略以及实验中生成的问题或困难,他们在参与和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提升了教研科研水平。

2.加快了卓越教师的成长步伐。

一是提高了课堂教学展示水平。实验教师经常深入课堂、观察课堂、分析课堂,经常听课、开课、评课,参与磨课,一些农村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显著提高。与泰兴洋思中学开展“同课异构”活动,邀请省教研室专家现场点评;在省中小学教研室“教学新时空”平台围绕专题进行5次专题研究成果展示性网络直播教学。二是提高了课题研究的专业性。申报立项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循环―差异’教学实践研究”,成立总课题组,划分子课题,由实验学校、实验教师分别承担子课题、子课题的小专题开展研究。由总课题组统筹安排调查研究、文献学习、课堂观测、总结提炼等。

五、“循环―差异”教学改革实验促进了学生发展的平等化

1.资源配置的标准化。

一是均衡配置办学资源。在“循环―差异”教学实验启动的时候,加强了对实验器材、设备设施和实验耗材的普查,并予以及时购置,必须达到省定配置标准,必须保证学生个人实验。目前,全区农村学校在校舍、图书、计算机、实验器材等人均享有资源方面已经接近或超过城区学校配置水平。二是建立农村校长、教师保障制度。针对部分乡镇初中学科教师结构性缺乏和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教师不足的情况,选派超编乡镇、学校的教师对口支教;选派部分骨干教师到城区学校跟岗学习,再返回安排到主要岗位开展工作;在年度教师招聘的时候安排定向报考,专门予以落实;实行长期在农村学校工作的教师晋职晋级优先;城区学校教师评聘高级职称必须有农村工作经历。

课程分享总结篇8

1.1项目建设目标

①在建设期内完成各项指标,通过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验收。②力争2年内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2项目建设思路

①总体思路:一切以提高学生技能为核心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推动专业课程建设。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首先结合该院该学科的教师结构现状,制定“双师型”教师岗位责任及要求。其次制定相应的考核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精品课程教师到生产一线参与顶岗实践,去收集、总结、引进现场最新的生产技术成果作为教学案例,保证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工程性,使他们尽快成为一流的骨干教师。③教学内容:必须与岗位标准相融合。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以下9个模块:绪论;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预应力构件;11G101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④探求课程与行业一线的结合点,积极参与行业技能大赛。如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土建施工类专业学生“鲁班杯”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竞赛,重庆市建设工程造价行业技能大赛等。⑤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开发《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教材。以理论够用、突出实践性为目标。平法识图是造价员、施工员从事工程施工、工程量计算必备的核心技能,目前在教材的编制上仍存在空白,多依赖11G101系列平法图集。无论从教学还是科研角度来看,建设新平法教材都具有很高的价值。⑥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及管理:开发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及校外实训基地,课内实践学时用以保证操作实训及课程设计,强化工程意识和专业应用技能,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水平和特色;开展与“五大员”相关内容的培训工作。⑦课程教改科研:围绕平法识图技能方面展开。⑧强化管理:通过制度改革,提高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将教师岗位责任制与绩效考核落到实处,把课程建设工作指标化,任务分解到人,建设经费分解到指标上,按计划时间表进行考核。

1.3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期三年,一年后进行阶段性验收,建设资金由学校提供。2012年10月该项目正式立项,2013年11月通过阶段性验收,后期将按照验收标准做好后续课程建设工作,包括视频、作业、试卷、FLASH等相关课程材料。

2总结

课程分享总结篇9

【关键词】4MAT教学法 大学城空间、高职教育

一、前言

近年来,在中高职院校中掀起了一场空间教学革命,各个院校充分利用大学城空间进行教学,在深度开发课程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颠覆传统教学模式。如何充分用好共享型网络云教育平台进行教学,摸索大学城空间教学方法,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本文以《PLC及其应用》空间教学课程的4MAT教学法为例,探索共享型网络云教育平台教学改革。

二、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应用现状

世界大学城是2010年5月,由国家教育部和湖南省教育厅等多家单位共同完成的“以用户空间为基础的资源共享型网络服务平台--世界大学城网络学习平台”。大学城空间教学应用3年半以来,在湖南省高职院校得到了的广泛应用,推行与变革了了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担任着共享型网络云教育平台的角色,是师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和交流互动最重要、最有效的媒介与载体。空间教学不是简单的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在线实时交流,而是传统教学在融合“互联网”基因后,一次新的突破,体现了新的力量。基于信息技术的共享型网络云教育平台在高职教育领域的应用,必将改变现有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为实现教育资源和目标的最大化提供新的可能。现阶段,各个院校都在探索利用共享型网络云教育平台进行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对推动高职教育改革提着重要的作用。

三、4MAT教学法

4MAT教学模式(又称自然学习模式)是美国麦克卡锡博士在克尔伯学习风格研究基础上,综合脑科学研究成果提出的一种动态循环的教学模式。

4MAT教学模式是一种六步教学法。第一步: 联系职业活动、分析意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步的重点是将项目训练任务与职业活动联系起来,并进行分析和思考,找到项目训练任务的意义。第二步:明确任务,讲解示范。重点在于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促进相关概念的形成, 回答 “学什么,做什么”的问题,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新的技能操作要点,注重教学内容的讲解和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与合理性。第三步:方案确定,强化训练。这一步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确定任务完成方案,并按既定方案实施。其重点在于加强训练,巩固前面所学知识和相关技能。第四步:实践拓展,提炼整合。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达到拓展和迁移的目的。并对上面步骤的知识应用和拓展进行调整、修改、 评价其是否适当。第五步:经验交流。展现自己的学习成就或作品,对前面步骤的学习经历、体会、收获进行总结和交流。第六步: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给予合适的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和突出的地方,给予学生鼓励与期望,最后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下一轮学习。

四、4MAT教学法在大学城空间教学中的应用

《PLC及其应用》这门课程是机电、电气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经过一年的教学摸索,运用4MAT教学法,结合大学城空间教学的效果较好。现以工业机械手的PLC控制为例,说明4MAT教学法在大学城空间教学中的运用。首先,在该项目学习之前,利用大学城空间的特点,共享相关的课程学习资源,在大学城空间提前下达学习任务书。

五、4MAT教学法在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中的优势

4MAT教学法在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中的应用,由教师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网络平台,提供给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和学习方法的适当指导。在大学城空间中教师将已经整理好的教学资料上传至大学城空间,并上传至空间然后将任务书、资讯材料、案例库等所有的学习资料整合,制作成表格教案,让学生清晰的知道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环节由于所提出问题的真实性,让学生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教学开始前,教师通过大学城空间下达教学任务,学生可以利用大学城空间收集和处理可以用于完成任务的资料。教学开始时,学生明确任务后,学生讨论开始时,教师是旁听者、鼓励着及引导者;在小组完成任务时,教师是旁观者、咨询师;在总结评价阶段,教师是点评者和总结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以一个主动参与者的身份进行学习,学习兴趣因此获得极大的提高,在课堂上、课题外,都可以通过大学城空间获取所学知识,在课题上,通过反复训练,提高专业操作技能。世界大学城空间的4MAT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发展高层次的思维能力;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和理念。

六、4MAT教学法在大学城空间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一)在课堂教学实施前,教师应已完成课程的开发工作,拥有完整的课程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

(二)在课堂教学实施前,教师要创建好课程学习群组,并将课程学习地址发给学生。

(三)在课程开发和课程教学实施前,要加强和行业企业的交流和沟通,创建真实的学习情境。并精心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引导学生学习。

(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在网上做以课程不相关的事。

大学城空间等共享型网络云教育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创新了教学方法,为高职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是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发展的必然。教育信息化赋予了每个教师这一角色新的内涵,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因此,每个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应用共享型网络云教育平台培养出适应时展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雅婧.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S4)

课程分享总结篇10

关键词:职教体系 课程资源 物流管理 资源建设 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一、现代职教体系中的资源建设需求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和架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职业教育需求,形成由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有机衔接。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系统。

我国加快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完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顶层设计,实现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并且促进了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框架体系(见图1)。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的资源建设要求

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数字化资源的覆盖率要求(见表1)。提出推进职教体系的信息化平台体系建设,扩大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能够为社区和社会提供免费开放服务。

将信息化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基础,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到2020年,数字化资源覆盖所有专业。建立全国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制定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开发规范和审查认证标准,推动建设面向全社会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提高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水平,到2020年信息技术应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计划地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人才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和数字化教育资源。各类职业院校要发挥社区文化中心、教育中心的作用,举办各种形式短期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文化生活类课程,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设施和数字化教育资源。

二、现代职教体系中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问题分析

2000年,教育部批准北京物资学院第一家高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到2016年,从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全国有62家以上高校开设了物流相关专业)博士(开设物流相关研究方向的院校也有60家以上。)具有了完整的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体系。本文选取不同层次的代表性学校(见表2)分析其专业定位(见表3)和课程设置(见表4)。

三、现代职教体系中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内容资源共享的建议

现代职教体系借鉴与香港的资历架构。香港政府推行资历架构,从而推动终身学习。资历架构是一个七级的资历制度,涵盖学术、职业和持续教育界别的资历,可于网上查看资历名册,找到已通过素质保证并获资历架构认可的资历及课程。虽然教育部提出和推广现代职教体系,但是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以至于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各自发展,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就业方向等方面没有协调发展,因此造成了资源共享方面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建设哪些资源和共享哪些内容。根据教育体系内不同教育层次物流管理专业的分析,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定位,对相关课程进行梳理和归纳(见表5)。

根据归纳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一是物流管理职教体系的课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基础课程、操作课程、应用课程。

二是重要性课程分析:根据总结不同层次的课程,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而言,物流学基础课程、物流管理类课程、物流信息类课程、物流系统规划类课程、仓储类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关键课程。

三是基础课程分层次建设,从上至下式共享。物流类基础课程是一种认知课程,从中职到博士,都要学习,但是程度不同,因此课程建设和资源共享方面要分层次建设,需要统一协调才能科学共享。但是这种共享更是一种从上至下式共享,因为下一个等级的资源对于上一个等级不用去学习,但是反之需要。

四是操作课程,基本是从中职到高职在学习,而中职重点学习基本操作,高职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本科涉及到的课程基本是技术变化较快、要求较高的课程,例如物流信息系统等。因此在课程资源方面,应该重点建设中职,高职增加部分理论内容。这一部分,对于中职的学生可以采用从下至上式共享学习。

五是应用课程,主要集中在高职和本科及专业硕士中,可以看出这是职教体系建设的提升性课程,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这些课程包括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国际物流、物流管理技术等。这些课程资源建设应该以本科学校为主,高职增加技术操作内容,硕士增加运作管理内容,从而做到资源绿色共享。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不同教育等级的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分析,理清职教体系里的专业课程的层次性、重要程度,资源建设的重点以及共享方式。本文重点分析课程共享的体系,而具体课程的内容建设需要独立分析。对于职教体系的建设,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厘清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而更好地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建设课程。对于横向的资源共享,采取集中优势保留特色共同建设,而对于纵向的资源共享,采用取长补短分工明确联合建设。

参考文献:

[1] 曹细玉,殷彬,贺兵.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14):138- 139.

[2] 欧阳恩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理性思考与现实选择[J]. 职业技术教育. 2015(19):24- 27

[3] 向健极.职业教育课程建构的“行动范式”[J]. 职业技术教育. 2014(14)):19- 23

[4] 顾坤华,赵惠莉.现代职教体系:推进高职教育向技术应用本科及以上层次延伸――以江苏省为个案[J]. 职业技术教育. 2012(07):15- 20

[5] 黄芬.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探索[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5(20)

[6] 龙洋.“3+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的实践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05):67-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