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设计制作范文10篇

时间:2023-07-11 17:48:59

广告设计制作

广告设计制作范文篇1

首先,在公益广告的创作过程中应当注重其时效性,也就是说要时刻和社会相联系,同时要具有敏锐独到的视角,找到一个好的主题;其次,要确定立意和情感趋向,同样的主题立意角度不同呈现出来的效果也大相径庭,比如同样是强调节约水资源,如果平铺直叙的呼吁节约水资源就显得索然无味,可以选择通过呈现大片干涸的土地形成对比,引导观看者得出要节约水资源的结论;最后,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创作方法,比如引导式、提问式、渐进式、反问式等。

2.现代公益广告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2.1具有商业价值。其实公益广告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已经没有很明显的公益和商业之分,很多时候二者都是相互融合的。以腾讯12年的一则广告《感恩QQ14年相伴感受爱在身边》为例,它是商业广告还是公益广告,其实已经很难界定。一方面它有宣传腾讯品牌的商业功能,但他最大部分的篇幅,却在宣传公益内容。自己生活的城市、某个一直使用的软件,或是一个一直关注的电视节目。这些,都可以成为广告的立足点,兼具社会和商业双重价值。这就是公益广告的“商业价值”所在,在宣传公益信息的同时,塑造了企业的良好形象和品牌认同感。借助公益广告,企业可以在更广、更深的层次上塑造企业形象,创造和与公众沟通的新平台,从而创造商业价值。2.2具有劝告价值。从最基本的层面说,公益广告具有基本的“劝告功能”,这种对具体行为倡导和劝阻,是直接有效的。好的公益广告带给人类的是一种生存的态度与生活的态度,并不是靠公益广告来直接纠正错误行为,它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的风气转变,在无形中让我们明白对错,纠正三观,再从而使错误行为得到纠正,这是一个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功能。当大家都觉得吃鱼翅不好时,鱼翅交易才会减少,当然,这种潜移默化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但疗效却是很好的。总之,好的公益广告是带给我们一种感情,来提醒我们需要关注这个社会,关注其实平凡但不可或缺的爱。2.3具有救助价值。对于社会上的公益组织而言,各个媒体、企业赞助的公益广告机会,是自身进行“募金、募物、募人”工作的良好选择,比如国际组织PLAN的公益广告图片,其主要援助对象是儿童,以此为广告主体,吸引潜在的募捐人群,并对组织自身进行宣传。这个广告来自日本国际协力机构,每年都会招志愿者去发展中国家进行长期援助。如上所述,公益广告的投放,可以给各个公益组织提供直接的助益,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并且,可以借此推动NGO的发展,以及帮助后续社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2.4具有审美价值。公益广告虽然是具有公益性的,但它本身依旧是一种广告。作为广告,就必然承担自身的艺术使命,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存在。做简单来说,同样是说戒烟一件事,通过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表现方法。这里,审美价值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设计、构思越精巧的作品,会得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而我国目前的部分公益广告,尚未注意到审美价值的重要性。一个公益广告作品,即便公益性再纯粹,如果不具备广告作品基本的审美价值,那也是一个失败的作品。2.5具有疏导价值。很多情况下,公益广告并不是一定要准确规定受众去做一件什么事情,或者不去做什么事情,而只是作为一种单纯的道德疏导工具出现,进行一种大方向的宏观劝导。例如扶助老人的公益广告,他并未倡导具体的做法,只是简单说“老人需要帮助”的主题,对受众进行道德疏导。与之类似的,还有一些科普类的公益广告,同样承担着道德疏导的重要作用。例如,姚明和约翰逊“不要害怕和歧视,关怀艾滋病患者”的视频,这是姚明和魔术师约翰逊一同拍摄的艾滋病主题短片,这也是一种公益广告,目的在于普及某种观念,消除社会误解。

3.小学美术教学对现代公益广告设计制作的影响

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学生接触美术和美学的第一堂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在现代公益广告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和设计创新意识,就需要从小学美术课堂开始培养,建议从以下三点着手。3.1提升教师素质。教师队伍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要求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技能要高,即较高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而且要求教师能够掌握国际上最新最先进的教育方法,熟练掌握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要加强对于学生审美观念和价值观的塑造,帮助学生跳出固有的审美框架,不要求他们和社会上主流的审美观一致,而是追求自己心中的“美学”,建立起独特的情操标准,提升综合素质。3.2创新课程方式。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环境中的一部分,它能极大地改善师生间信息传播与互动的形式,因而必然伴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形式等方方面面的改变。例如,最典型的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之一,翻转课堂。总而言之,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利用电子网络计算机技术解决了一些传统教学难以解决或者高成本解决的问题,从而给美术教学对于国内公益广告的促进作用留下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3.3结合运动员身份。我校作为一所广州市市属体育运动学校,除了培养专业的体育生,也要注重学生的审美培养,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学生本位制,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教授美术知识。同时,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简单的运动品广告设计的作业,增加学生的实操能力,为我国蓬勃发展的公益广告设计行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综上所述,现代公益广告设计和制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实现小学美术教学对现代工艺广告设计制作的积极影响就要从我做起,着力于培养具有独立审美观和专业技术的学生,促使我国的公益广告行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龚莹莹.当代公益广告中的情感诉求及社会功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

广告设计制作范文篇2

一、广告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

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设计在不同的时期都要随着社会的变革而提升,这是设计存在的主要原因,也是设计要成功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社会大课堂成为广告设计实践课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专业教学中,整体上要特别强调学生实践与动手能力的学习与掌握,为此,在培养方面要做到坚持“先市场后课堂教学,先实际操作后规律梳理”的倒装式教学模式,遵循“先看后教,先仿后创,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教学秩序,以“项目向,任务驱动”的理念展开教学,课堂教学以工作室模式实施,以便于学生展开“头脑风暴”,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同时也利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有一个实例,合作伙伴之一是广州合益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属国有独资企业。为致力发展成为具有先进管理水平的现代化企业,强化企业理念,规范员工行为,传播企业形象,该公司决定导入VI。接到任务,学生在对他们的材料进行周密分析之后,开始对公司进行考察,找企业的相关人员交流,沟通。这种沟通与交流促使学生不断寻找各种设计素材。在寻找材料的过程中,学生会动脑筋从多个角度去问为什么,形式、色彩、个性、共性都考虑到了。这既让学生提高了设计能力,又使学生充分地了解到了客户的思路、意图等,无形中让学生的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很多的原创想法,是在不断的沟通、市场调研、案例分析、文案创作的过程中产生的。在交流与思索过程中,学生的设计思维不断完善,最后做出了令客户满意的作品。这种教学方式,也使学生掌握了与社会达成共识的积极协作精神。

这种全程模拟做真实设计项目的实践课程教学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与掌握了企业形象设计的作用,以及策划顺序、设计方法,使学生具备了较好的标志设计能力和合作完成企业形象策划、设计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受到了学生的好评,实践也证明经过这样训练的学生就业后能很快适应环境。

二、中职与高职、高专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对比研究

高专、高职与中职所培养的设计人才目标不同,前者主要是为了培养设计师、设计专业工作者,而中职的培养目标并不是培养杰出的设计大师或高级专门人才,而主要是为社会培养“设计蓝领”,即设计制作人员。设计制作人员不同于设计师,他们在各类设计公司里充当的是技术工人的角色,根据公司的不同要求,担负着将各种设计转换为商品的任务,两者在培养目标上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要培养出被市场所接受的设计制作人员,就要了解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职广告设计专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必须紧跟市场发展。因此,在教学中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展开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设计理论贯穿于项目操作训练之中。在实际教学中,将专业技能进行分解,实施模块化教学,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便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理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授《photoshop电脑设计》时,与服装公司合作,聘请服装公司的设计师、图片处理员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将他们的原始图拿到课堂上按照公司要求对图片进行处理。在处理每张图片的时候,学生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用到不同的工具,公司对每张图片的最终效果也有不同的要求。学生制作的同时,教师、设计师及图片处理员共同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

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前了解到了自己未来的工作,学生在学习时有了针对性,直观了解到了图像制作员与设计师的不同。

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实践课程研究

广告设计大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国内各种极具影响力的广告设计大赛,在各艺术院校中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大多数院校都投入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来组织这些赛事。现在,广告大赛已经变成了推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非常有效的举措,竞赛不仅可以激发参赛者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给予我们教学改革的深刻思考。

实践证明,广告设计竞赛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当今进行的各种广告大赛层出不穷,更是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大赛基本代表了行业的需求和标准,积极参与广告大赛有助于把握行业标准和行业需求的变化,对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定位都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优化课程,淘汰一些在社会上不适用的课程,添置一些能紧跟时代步伐、更具专业特色的课程。

广告大赛同时也是教学内容的标准,能及时帮助教师修订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完善专业素质。

对广告设计专业而言,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十分重要,大多数实践活动都受到器材、环境、项目的多重制约,而设计竞赛可以很好地解决实践中的各类问题。每个设计项目(包括虚拟题目)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且不受器材、环境的太多约束。以竞赛主题作为任务课题,以竞赛活动中规定的作品要求作为设计要求,以竞赛活动中规定的作品提交形式作为设计任务的完成形式,这样每组织、指导学生参加一次竞赛,便让学生经历一个接近实际设计任务的完整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综合运用此前学过的专业知识,从设计定位、设计创意、设计草图等诸多方面全面提高专业能力,积累设计实践经验。

通过实践发现,将广告设计竞赛纳入广告设计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及实际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开拓了学生专业视野,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促进了竞争意识,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效果。

四、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与广告设计实践活动

现今的职业院校基本采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模式,注重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学校教育受教学环境、师生比、课时安排、实验实训等综合条件的制约与影响,难以常态化展开。而行业对所需员工的要求不断提高,职业院校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有脱节,无法真正检测学生是否符合市场的要求。通过假期专业实践活动,首先可真正检测学生通过一年或更长时间的在校学习,对所学知识能否运用于实际;其次可通过学生的有效反馈,促使学校更好地调整课程设置,使培养目标更符合市场需求。通过假期专业实践活动,可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用人单位对员工基本素质的要求,如遵守劳动纪律、具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由于职业学校教育学制普遍较短,按其专业课程安排来看,第一学期主要是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因此,学生对所学专业刚入门,与用人单位对员工知识的实用性、连贯性要求,以及对不同岗位所需知识的要求相差甚远。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与反思,查漏补缺,可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深的认识,可使学生在返校学习时目标更明确,针对自己的不足利用学校的整体环境,如图书馆、教师指导、同学帮助等方式进行有意识的提高,为毕业后真正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通过假期专业实践,还可清晰地了解现今的职业要求,检测学生的真实水平,反映自己的对本专业知识的不足点,为真正就业打下基础。

学生利用假期进行专业实践活动,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专业实践了解相关行业,认识相关工作单位,认清内外部环境,认识相关的朋友,为以后真正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从以往来看,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的第一个工作单位就是假期实习单位:一方面单位通过学生的假期专业实践,了解了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待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减少引进人员再培养的成本,实现双赢;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假期专业实践阶段的了解,熟悉了公司及内部管理体制,缩短了彼此的磨合期,毕业后即成为正式员工,享受正式待遇,促进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再者,通过实习认识相关朋友,可在毕业就业时为自己提供相关的就业信息,为快速就业打好基础。

五、综合设计“一条龙”式的实践课程研究

由于学校一贯坚持实践与动手能力相协调,先市场考察后课堂教学,教师专业教学与校外专家或一线设计师现场指导相结合的设计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企业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三年级的时候为了检验学生几年来对专业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是为了查漏补缺,开设综合设计课程。综合设计作品要求学生在校外实践中完成,课题来源于实际项目,校内老师和校外设计师一起辅助。在这几年的综合设计教学中,学生实践、综合设计、就业三项都完成的很好。由此可见,培养学生一切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学生的服务技能,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的实际设计制作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广告设计制作范文篇3

一、脱俗的构思,学会从传统的观点看待现代设计

《第三次浪潮》这一书中,三次的变化与发展比喻成三次浪潮,每次浪潮都在前进,可以说是传统到现代的一个时空的跨越。托夫勒可以把过去时间里预测到未来的发展,这是一种脱俗的思维,这是一个大胆的思维,他脱俗的构思,让我看到了传统的视觉文化走向了现代的视觉文化。1.传统的视觉要素走向现代设计我们不能把传统的元素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世界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一味的只是追寻它传统的“老”,没有把他传统的意义与现代联系起来,那我们的设计元素将会枯竭,甚至在意义上说,变得单调,没有太多文化内涵。设计出的作品也只能给人以古旧之感,而不能满足今天人们的欣赏要求。事实上,现代改革浪潮推动者我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对现代设计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政治体制的设计,更表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只有在现代设计中找到与传统文化相同的、恰当的切入点,才能使现代设计具有创新的活力与独特的魅力。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文化领域中的“布洛陀”文化,是壮族传统的一种文化习俗,每年的三月三在田阳县举行的一次重大的文化节日,当地的壮民举行烧香拜佛、集会、对山歌等一系列的民间活动,但从今天的视觉来看布罗陀文化的话,活动多样性,流动广泛化了,来参加此活动的不仅仅是当地的壮民了,而更多的是汉民,或是其他民族的人们,包括越南、新疆那边的人来参加,他们来的目的是为经济利益而来的,如在大米的包装上印有“布罗陀大米”“布罗陀老鼠药”等,虽然从视觉表面上看这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但是其内涵当然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这些传统视觉文化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它独特的视觉艺术,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寓意哲理。这些的少数民族文化要在当代社会中得到传承,传播其文化,我们需要有一种像托夫勒一样的思维,需要看到它的未来发展。传统视觉元素当今的广告设计的运用非常广泛,如设计大师靳埭强的作品,大部分采用了传统的中国水墨的洒脱的线条来设计,表现出一种韵律和节奏,作品显示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和风格表现。从设计思维来看,不管是当代设计大师靳埭强的设计表现风格,还是商业上的命名来说,都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也叫辐射思维,它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不同方向,顺应各个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解决问题而已,发散性思维能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二、新奇的方法——学会从事物的内在联系到作品的创作

第三次浪潮中,托夫勒告诉了我们,要学会观察,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他认为一切事物和活动都是可以预测的,即坚持因果论。就像“撞球”,只要用适当的力度,从最佳的角度击球,结果就会如愿以偿。但这里的因果论与第二次浪潮机械的因果论有很大区别。第二次浪潮文明,十分复杂的事物会被简化成一个简单的模型,归纳出一些简单的公式,利用这些可以兴建桥梁、发射无线电波、预测生物变化、预测个人行为。但第三次浪潮时代的因果论需要新的综合方法。事实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没有一个事物会维持原状,未来是流动的,不是冻结的。未来由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的事物决定,而且每件事都会牵动全局。所以,事物的未来不能用破碎、僵化的碎片来拼凑,而需要联系综合而形成一个全新的模型。就设计作品而言也是如此,不能单纯的去读我们的大自然,而要研究大自然中每一个元素的的内在关系,设计作品是来呈现出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如中国铁路的标志很好地表明了火车和铁轨的组合关系,并且代表着铁轨的“工”字和代表火车的“人”字,表明了中国铁路属于工人阶级的行业属性和“人定胜天”的自豪感,这些设计理念都说明作品与生活中的元素是相互联系的。从设计思维上看,不能单纯得去看自然和生活中的物象,而是需要分析事物的内在的结构,需要整体和局部联系起来才能在脑海中形成新的视觉形象,不至于创造出来的作品简单化,或者说是再现、复制自然和生活中的物象。

三、超前的想象——学会大胆的想象,才有设计的创新思维

托夫勒认为第三次浪潮文明就是信息社会的文明,工业社会需要瓦解、崩溃,要进入信息社会。今天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把各种信息进行整合,是我们广告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信息融会贯通,设计出具有意义的传播价值元素,我们需要进行创新,大胆的把各种信息联系在一起,才能设计出好的设计作品。每个人所掌握的信息成都不一样,作为设计师需要有第三次浪潮中的创新思维,作者提到的三次浪潮就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也可以说是联想,在设计中,联想思维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接近、相似、或是相对的特点,进行想象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说是通过对两种以上的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和可比性,去扩展人脑中固有的思维,可以由旧的而变成一种的新的视觉现象,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第三次浪潮中,作者就是发现了用心发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预测到了未来的世界。在设计思维的理念的整合过程中,设计师通过变化和转换的方式将新的理念进行呈现。让作品成功,设计师离不开想象。如公益作品戒烟广告,用烟头和烟灰缸两者元素组合起来,烟灰缸里面的图形是肺部的形象,烟头丢仅烟灰缸时就是在点燃自己的肺部,这一视觉形象之如此震撼,击中了受众的心声,产生了视觉上的共鸣,因此我们设计时需要进行大胆的创新联想,尽情发挥艺术的想象力,把各种思维的形式与方法综合运用,以独特性、审美性作为设计的基础,超越过去,超越现在。托夫勒正是有这样一个大胆的想象,想象着未来世界,结果他提出的第三次浪潮中的内容已经变成了现实。

四、结语

《第三次浪潮》一书中他的以脱俗的构思、大胆的想象和推理,细心的观察生活中的细节这一观点,深深打动了我,他的第三次浪潮中描绘的科技革命也给人类社会带来多方面的变化,这些观点让我在对待今天的广告设计思维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和思考。从传统思维到现代思维的一种转变、学会从自然中的认知与体验发现设计元素,分析其中的内在结构,学会创新思维的整合将是使作品成功,托夫勒这些重要观点将会对我今后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作者:李建燊余招文工作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第二篇

一、肢体符号概述

所谓的肢体符号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肢体体态符号或者体态符号等。肢体符号是对人体自身体态语言的表达。肢体符号体态语言表达的原理为:通过对人体的体态变化进行特殊编码,然后将人体发出的各种复杂体态信息转化为可视符号,进而实现外界对肢体体态语言的感知。可视符号一般包括人体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和形态等。通过肢体符号,人体可以进行各种形态的表达,形成外界的视觉效果,肢体符号同听觉、语言等符号不同,属于无声信息符号的范畴,但是,通过肢体符号的有效表达,有时候却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微妙效果。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对肢体符号的运用是十分常见的,通过肢体符号的表达来促进与外界交流的实现。

二、肢体符号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广告设计属于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艺术构想,广告设计内容与效果也应该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广告设计工作为了追求效率而忽视了质量,造成了很多广告设计千篇一律,越来越同质化,体现不出广告设计的特色,也无法反映广告设计的灵魂。因此,广告设计需要进行多元化的发展,打破传统的广告设计束缚,利用肢体符号来进行广告设计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主要体现如下。

(一)广告设计中对性别符号的运用

利用肢体符号来表达人类性别的区别在很早以前就产生了,在人类发明文字的过程中就有了性别的区分。例如,在古埃及的一些文字表达中,经常将符号以及符号的组合用来表达一种肢体含义,比如用“口”字形的符号来代表“说”这一肢体形态。随着肢体符号的发展,当地人用“倒三角形”符号来进行男人的描述,从而进行男女的区别。像这种用肢体符号来进行性别区别的做法屡见不鲜,随着广告设计的发展,利用肢体符号进行性别区别这一因素也被运用到了广告设计环节中。例如,在名为《婚姻警示录》的广告设计中,设计者利用到了性别肢体符号的设计理念,在该项广告设计中,通过对男女性别肢体符号的基本表达,进行了男女婚姻问题的揭露,通过广告设计原理,在广告设计中融入了婚姻观以及爱情观的相关思想,提高了人们对婚姻问题的警示程度。

(二)肢体符号创造的黄金比例构图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在人类审美观念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肢体黄金比例的完美审美观点。人们通过对大自然的长期观察,逐渐发现肢体最完美的比例构成方式———黄金比例。通过肢体构成的黄金比例分割,可以实现肢体形态的最美效果。在广告设计领域中对肢体黄金比例的运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肢体,也延伸到了自然环境中的各项事物方面,通过对各个事物黄金分割比例的研究,来发挥自然的和谐能力,从而实现广告设计中对事物形态的美感要求。利用肢体符号的黄金比例进行广告设计,可以将广告设计的各个部分以及各个元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每个部分在坚持原有特性魅力的基础上,也实现广告设计整体视觉效果。这些都是肢体符号在广告设计中的作用,肢体符号完成了广告信息功能传递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例如,在名叫《福利斯-贝热尔》的广告海报设计中,设计者通过对舞蹈演员进行动作研究而设计出了海报的整体效果,通过对舞蹈演员肢体位置的研究,精心设计了舞蹈演员的位置,利用视觉效果形成舞蹈演员位置的黄金比例,从而达到完美的广告效果。

(三)特殊肢体符号的幽默感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在现代化的广告发展中,广告的形式越来越多,其中,电视广告就是一种主要的形式,而且电视广告发展程度也越来越高。在电视广告中,广告在主体节目中以插播的形式出现,因此,电视广告往往会让人觉得扫兴,甚至是感到厌恶,电视广告的这种现状是同广告设计的初衷相违背的,电视广告在设计的时候,一方面是为了传达广告信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电视观众缓解一下观看主体电视节目的疲劳。但是,目前在一些电视广告中,枯燥、乏味的广告循环让电视观众对广告烦躁不已,为了改变电视广告面临的这种现状,利用特殊肢体符号进行幽默广告的设计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在庞大的广告体系中,幽默式的广告往往能够脱颖而出,让观众记忆深刻,轻松娱乐的同时也留下了深刻的广告信息记忆。例如,在广告设计中,利用一些拟人化的设计方法,将动物肢体符号引入广告设计中,可以很好地提高广告的幽默感,起到很好的广告信息传递效果;作为创意元素,可以增强广告的幽默感,从而让观众在内心更容易接受广告信息和产品等。在进行广告设计的时候,可以合理地利用一些特殊的肢体符号,结合一些趣味性的广告设计手法,将广告变得更加有创意,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转变观众对广告的看法。对于广告主体来说,幽默广告可以树立广告在消费群体中的形象,让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他们认同的广告产品。例如,进行广告设计的时候,将动物的肢体动作融入到广告设计中,用拟人化的手法,可以让小白兔用诙谐幽默的语气来进行“早上好”的广告语设计,来进行快餐店早餐广告的设计,让观众在轻松的广告欣赏环境中接受广告内容。

肢体符号的形式多种多样,利用肢体符号进行广告设计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通过对肢体符号的利用,丰富了广告设计环节中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段,广告效果大大增加了。因此,对于利用肢体符号进行广告设计这一方式,需要进一步利用和开发,同时还要注意对各种广告设计方法的探索,促进广告设计的发展。

本文作者:陈经毅工作单位: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第三篇

一、明确课程建设工作思路

在这样的课程建设思路指引下,我们与长春亚邦广告有限公司、长春市赢合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同完成了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对课程建设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内容和任务、职责与权限、时间和进程等做了设计和安排。以确保课程建设工作的进程和质量。

二、奠定课程建设工作基础

依据前述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开发建设工作思路,课程开发与建设团队首先分析了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在实现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过程中以及在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进一步确定了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在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定位,设定了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的课程目标,使课程建设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更加清晰、明确。

1.确定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的课程定位

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专业“能力递进”课程体系中,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是学生形成从事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岗位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创意设计、视听表达、剪辑合成、规划实施、沟通合作等核心职业能力的主要支撑课程。与前导课程图形图像处理、排版印刷、广告营销以及平行课程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共同完成广告设计员(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训练,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

2.设定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的课程目标

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的课程目标是:通过影视广告项目设计与制作,使学生形成创意设计、视听表达、剪辑合成、规划实施、沟通合作等核心职业能力。这些职业能力分为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1)职业素养:包括团队合作与沟通表达;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耐心细致、求新创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守职业规范;客户服务意识等。(2)专业知识:包括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流程;广告创意方法和表现手法;电视制式及视频基础知识;剪辑与合成;音频知识等。(3)专业技能:广告创意;广告拍摄;媒体捕捉;剪辑合成;音频编辑等。

三、稳步推进课程建设工作进程,全面完成课程建设任务

基于上述工作,使课程建设工作进入到了具体实施阶段,并着重完成了课程内容选取与序化、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建设工作。

1.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是由广告设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经过教学化处理之后形成的项目课程。为实现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具体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序化,课程建设团队与长春亚邦广告有限公司、长春市赢合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人员一起,对广告企业的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职业岗位的服饰广告、食饮广告、药品广告、公益广告等工作对象,创意设计、广告制作等工作内容,广告拍摄、剪辑、配音等工作手段,广告项目组织,各类影视广告产品,摄影棚、录音棚、影视制作室等广告工作环境及相关要素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对典型工作任务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具体工作项目及任务进行了梳理和筛选。经过广告企业影视广告设计师、课程建设专家以及课程建设团队教师的共同研究和论证,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选取了服饰广告、食品饮料广告、药品广告、公益广告等四个影视广告项目作为课程教学的载体,构建了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内容的框架结构,完成了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序化。(1)从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看,每个课程教学项目都包含了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完整工作过程。如下表所示:(2)从课程教学内容的序化看,是依据人类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来构建项目序列。项目一:服饰广告———拍摄剪辑为主的广告项目二:食品饮料———包含特效合成的广告项目三:药品广告———包含动画制作的广告项目四:公益广告———综合型广告学生在螺旋式上升的课程项目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强化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岗位工作所需的各项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实现了课程目标。

2.编制课程标准

编制一个符合课程目标需要、适宜中等职业学校实际情况的课程标准,一直是课程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企业工作世界的引领下,课程建设团队完成了标准管理信息、课程基本信息以及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设计思路、内容要求、考核方案、教材资料等内容的构建和梳理,并给出了详实的课程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课程教学过程可能出现的程序上的、方法上的和形式上的问题,实现课程标准限定、引导和规范课程教学的功能,使课程标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高度的可执行性,成为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3.组织课程实施

怎样把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变为课程教学的具有实施性、操作性的教学设计,也是课程建设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为此,课程建设团队在学校整体部署和要求下,强化了课业设计工作。从实施与操作层面对课程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化与拓展。每一位课程实施人员,都紧紧围绕课程标准设定的项目和任务,来进行课业设计,并以此为基础实施课程。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教学的主体,在完成项目和任务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在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项目实践中学习,从而形成职业技能养成职业素养。课业设计为课程的具体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1)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式实施教学。行动导向是职业教育和职业课程中的一种理念。在行动导向这一理念下,本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本质上是与具体的职业行动联系在一起的。资讯:针对指定的广告项目,学生自己了解设计制作的任务情况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通过小组学习获得影视广告设计制作过程必要的工作技能。这训练了学生独立自主的行动能力。在这个阶段,学生可能与教师商谈,寻求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计划:项目小组的学生一起制订影视广告项目的策划方案。以头脑风暴式的策划会的形式来进行,这促进了学生的相互沟通能力并且培养了分析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个阶段,学生可能与教师商谈,听取教师的建议。决策:项目组的学生自己做出决定,并向其他同学和教师介绍他们的广告策划方案。这培养和展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这个阶段,强制学生与教师商谈,以获得教师的批准与认可。实施:项目小组的学生借助新学得的知识技能进行影视广告的设计制作。这促进了他们核心职业能力的形成。在这个阶段,学生尽可能不与教师商谈,而要独立执行影视广告设计制作任务。控制:项目小组的学生自己影视广告设计制作方案,并且根据实施情况进行调整。这强化了作对工作过程的控制。在这个阶段,学生尽可能不与教师商谈,而要独立控制影视广告策划方案的实施过程。评估:项目小组的学生自己评价和分析他们的影视广告产品。这使得从错误中学习成为可能。在影视广告的学习过程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错误不是学习者个人的缺失。教师的任务是,把错误变成学生学习的机会。在这个阶段,强制学生与教师商谈,以获得教师的评价。(2)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学习中承担着特别的引导任务。引导不是指限制、管束学生,而是指使学生能胜任工作、给予学生帮助,给学生指出机会和给予学生支持。(3)本课程的教学采用以项目教学法和分组教学法为主体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依据项目进程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如下表所示:(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教学。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效率,主讲教师使用网络课件、视频技术、音频技术等视听兼备教学手段,提高教学信息量。同时利用先进的网络环境,在数字化校园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网上交流系统、课程网站、演示视频、QQ交流群、教学课件等多种方式,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4.构建多元化全程考核评价体系

在本课程的考核中,建立全程考核体系,以项目考核为主,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考核内容。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教师作为完成项目评价的主体;学生同时作为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的双重身份,完成项目和任务的过程与结果作为评价载体;行业企业工作规程与质量作为评价标准。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按照项目或工作任务构建操作性、针对性、职业性强的量化评价指标,使得评价效度更加明显。

5.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从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教学理念出发,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创新出企业化运作的项目实战课程模式。在这一课程模式中,课程教学的每个项目都以企业化的方式运作,由学生组成项目小组,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实战式设计制作。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项目经理,学生的角色是项目组成员,二者之间是管理与协作的企业员工关系。从而创设了尽可能真实的职业环境,学生在真实的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项目运作中获得了职业能力养成了职业素养。

四、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与建设工作

广告设计制作范文篇4

为了使未来建成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能够在“技能型”、“应用型”方面充分发挥作用,我校还建立了3个核心技能实训室,分别是广告设计与制作实训室、广告策划实训室、摄影技术实训室。除此之外,还建立有N个协同实训室(基地),分别为摄像技术实训、动画制作实训室、20家校外实训基地等。“3+N”模式的具体建设实施方法生产性实训基地应严格按照“足够、配套、先进、高效、共享”的原则建成集教学、培训、生产、产品开发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先进水平的实训基地。广告设计与制作实训室广告设计与制作室的建设目标是满足广告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学生对于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的教学要求。实习实训仪器设备达到企业现场设备中等以上水平,使实习实训项目开出率保持在100%,同一项目能同时满足50人以上实习实训。作为生产性实训基地,其主要任务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满足日常实训教学,运用成熟的实训手段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观察事物的客观规律;运用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通过分析、归纳,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运用相关的技能,独立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专业技术技能培训教学大纲,组织编写实训教材、实训指导书、制定实训计划和方案,按照专业岗位群的实际和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和实施模拟专业岗位技术训练。另一方面,在满足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先进设备和技术,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其更好地参与实际的商业运作等活动;将企业真实项目引进实训室,由企业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项目,实现教学、生产、技术开发多种功能,达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结果,也使实训基地在具备了教学基本功能外,向“生产性”的层面迈进。广告策划实训室广告策划实训室的建设目标是满足广告专业及专业群其他专业学生对于广告策划、项目/活动策划、公关策划、品牌策划、CI策划的教学和实训要求,实训仪器设备达到企业现场设备中等以上水平,使实训项目开出率保持在100%,同一项目能同时满足50人以上实习实训。其工作任务是实现专业共享,更好地为广告专业实践教学服务,满足平面广告设计制作专业、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中策划类课程的实训要求。除此之外,该实训室可辅助相关专业群的实践教学使用,共享度较高。摄影技术实训室摄影技术实训室的建设目标是满足广告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学生对于广告摄影、静物摄影、人物摄影的教学要求,该实训室的建成便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相对应的行业标准匹配度提高到90%以上,加之广告设计与制作实训室、广告策划实训室的整合就完全形成了广告产业一条龙的硬件配备标准。其工作任务是形成对广告项目设计制作前的服务功能,建成的摄影技术实训室,可以与广告公司合作开展特定项目的实习和生产,条件成熟后可以承接广告拍摄任务等工作。

协同实训室(基地)协调实训室的建设目标是为了进一步深化、优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在以3个核心实训室的基础之上,联合辅助实训教学的力量,扩大实践教学手段与资源覆盖面,通过摄像技术、动画制作实训室进一步弥补核心实训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我校根据在校学生的人数强化校企的范围与形式,目前,广告传媒生产性实训基地已与校外20余家行业“标兵”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能够满足基地所需的生产性实训项目量。由企业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生产性实训项目,实现了教学、生产、技术开发多种功能,在协同实训室(基地)的工作任务是以实训基地为纽带,采用项目承接式、项目外包式、项目资源整合式等多种手段扩大、强化校企深度合作,由企业技术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生产性实训项目,实现教学、生产、技术开发多种功能,最终使学生毕业后与行业形成“无缝连接”的态势。“生产性实训基地”软件建设之“4C”模式“4C”模式是指真实化(credibility)、公司化(com-pany)、角色化(character)、商业化(commerce)。这四个方面涵盖了生产性实训教学的关键过程及特点。真实化(credibility)项目真实化是生产性实训的基本要素,校企双方应依据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所面向的广告职业技术领域或岗位群广泛调研,共同研讨,最终确定平面设计与制作、宣传设计、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CI设计等为校内核心的生产性实训项目大类,并基于此拓展出相对应的具体生产性实训项目。项目引进的真实化可以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后续教学流程提供保障,通过项目引进企业理念、质量管理、产品生产流程、操作规范等,逐步建立企业的文化与生产氛围。公司化(company)项目的真实化必定要以公司化的运行模式来加以推进和完成。因此,学校应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逐渐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发展中完善公司化的管理形式。学校与公司在人员数量与工作环境、工作时间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了满足公司化管理模式的推进,相关专业的系部应采取工作室制的管理和运行模式,将以“班”为单位的统筹安排的封闭式教学机制转换为以工作室为基础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发展方向的、灵活的教学运行机制。在一个单位的工作室内将公司化的管理进行引进和运行,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以小组为主导的具体执行。详细的公司化管理模式可参照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角色化(character)生产性实训基地中真实项目在确保了公司化的运行和管理后,便进入具体的生产环节。生产环节的适用与否是较为核心的环节,如果不能确定一种与公司化运行和管理的方式,则公司化的概念就会变成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存在意义。

另外,如果生产环节的形式不能够让学生切身执行企业中的任务分配方式,则注定会对生产性实训的最终结果产生偏差。因此,基于公司化的运行和管理模式,在具备了成熟的实训环境后,应对具体的执行者(学生)进行角色分配。所有工作室及小组、人员的角色均参照广告公司职位进行划分,如按照创意总监、设计总监、设计主管、项目组长、设计师的标准。详细的角色扮演及分配可参照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商业化(commerce)生产性实训一定是在完成了一系列的实训教学过程后进行的,所进行的真实项目会产有一定量的项目效益,因此,界定与评判的重点应放在被“量”化了的项目效益及社会效应上,并完全以商业化的项目运行模式进行。前期的广告业务洽谈、广告合同签订到最终的根据合同约定获取一定量的经济效益、经济利益的合理分配与应用应该由学校和企业根据项目工作室或项目小组的工作表现及成绩制定出相应的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这一方面为对方人员在本单位领取相应报酬提供弹性规约,另一方面也为对方人员在各自原单位的考核评比提供依据。详细的量化考核方案可参照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总之,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单方面的发展就会促进实训基地整体的发展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因此,应力求在各方面的建设中达到平衡发展。

作者:房振兴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广告设计制作范文篇5

【关键词】广告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现状;发展方向

作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较受欢迎的热闹专业之一,广告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广告设计这一独具魅力的艺术,使学生的中方面能力、素质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出素质的广告设计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不断推动专业课程建设的发展,使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这样针对性更强,培养出的人才的适应性更佳,能够熟练掌握广告设计的技巧,熟悉广告运作流程,进而更好的推动广告行业健康发展。

1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深入分析近年来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发展态势可以发现,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广告设计专业的生源有所萎缩,这是专业就业不理想带来的必然现象。细究其因,则主要是因为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课程建设跟不上市场发展需求。职业院校虽然在不断研究和完善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更加关注技能实践课程建设,然而,广告设计专业课的结构及其实施等环节依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具体体现如下:首先,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目标过于模糊,课程内容结构单一,且特色性不足的问题较为明显。其次,广告设计专业课程的教育方式过于陈旧。传统的灌输教育模式下,部分职业教育广告专业教师只注重自身专业技术方面知识的积累,却对教学设计及学生特点缺乏正确认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学方式方法与学生特点及广告专业的技能培养需求,适应度不足的问题,导致专业理论和教学实践脱节的现象。再次,广告设计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中,存在虽有实践活动却虚多实少的问题。从具体教学活动中可以发现,理论知识的讲解大多能够实现,却很少让学生通过真实或是模拟的广告业务切身感受理论知识的实践过程,这主要体现在,很多知识学生理解了,相关软件也会使用,但毕业后却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只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却不知道具体如何操作,广告具体作业流程如何开展也不明确的现象,这种难以满足发展需求的教育教学必须要予以改进。

2广告设计专业课程建设发展方向探析

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的发展,现代广告行业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过去单一设计制作渐为分工协作所替代。广告设计前期调研、广告的策划创意、广告的平面表现、广告的后期推广等内容的分工更加细化。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应当紧密联系市场进行广告设计专业的建设。实践表明,大而全的课程设置已难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了,各职业院校应当更多地以院校师资优势为依据,合理缩减课程设置面和设置量,适当加大课程的纵深培养,以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与市场实际需求接轨,从而科学地把握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建设方向。首先,要具体教学中应以创意为主,辅以设计方面知识,教学过程则应以软件教学和项目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特点来看,大而全的教学模式对广告设计人才培养是难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广告设计是一个创意产业,行业发展灵魂是创新和创意。传统培养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软件操作能力较强固然是优势,然而相对较弱的实践操作经验,以及明显不足的创新能力和创意意识,往往需要在工作中逐渐锻炼方能获得。因此,职业院校的广告设计专业教学,在课程建设中应当尝试教学以创意为核心,开拓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多接触市场实践操作,通过以实战案例为导向开展创意设计教学,通过创意设计案例带动专业相关基本软件的教学活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软件操作能力。如此不但能让学生于软件学习初期即明确教学目的与自身不足,更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软件实践训练。其次,适当增加学生的顶岗实习时间,以培养实战操作能力。要努力改变学生只能从授课教师处获得知识的单一教学方式,适当增加学生的实习锻炼时间。职业院校应支持广告设计专业建立校内实训基地,还要积极联系校外广告企业,让学生不仅在学校教学活动中明确理论知识,更要增加在校外广告公司顶岗实习的机会。这样,学生能够在实习过程中,接触那些校内尚未开展,而广告设计实践中已广泛应用的知识点。例如,开展Flash动画课程教学学,则让学生提前参与到实习广告公司Flash商业广告的制作当中,这样学生于实践中学习和探索,不仅近距离地接触到了校外广告企业实际的运作,且能带着实战中所接触到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印证。既能使学生软件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也能在实践中对这些知识进行灵活地运用,这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实战操作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再次,切实加强和完善专业教师的从业经验和能力。职业院校必须明确自身定位,要以培养具备实际工作能力与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师不但要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更要掌握相应的实际应用技能。职业院校可为教师创造到广告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及时了解广告行业的最新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把最新设计理念和经验带回到教学当中,传授给学生。必须要明确:只有具备需求的高素质教师,才能培养出广告设计专业优秀人才。最后,应开设综合性的广告设计实践课程,以提升学生广告设计的整体操作能力。综合性的广告设计专业实践课程包括:实战型广告设计流程、广告设计制作、印刷工艺选择、装帧排版设计、商品展示和广告等诸多实践课程项目。职业院校可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广告实战设计案例,让学生以此为课题进行广告设计实践,把专业课程当中学到的相关知识、技术,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拉近课堂教学和市场需求间的距离,促进学生对广告设计专业开设各种课程整体的把握,从而提升学生广告设计的整体操作能力,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3结语

飞速发展的广告行业,为广告专业人才提供了相对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职业院校广告设计专业只有明确课程建设方向,才能使专业课程的教学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挑战,从而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具备较高竞争力的应用人才,这也是培养更具价值广告行业人才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佘莉.论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发展方向[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广告设计制作范文篇6

1.项目开发以实战能力为核心。平面广告设计课程项目的开发由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企业教师共同完成,企业教师参与进行项目的调研与设置,并负责将业务传递单、创意简报、广告效果测试规范等企业标准化规范引入课堂。经过课程的开发使项目基于实际项目又要遵循教学规律,以达到更好的效果。项目开发以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为核心,具体表现在项目开发强调完整的流程、真实的角色、真实的交流及企业标准化制作规范。根据实际工作“调研→策划→创意→原稿设计→正稿制作→校对→输出”的流程设计教学过程;参考实际工作中艺术总监、撰稿人、电脑制作等组成的创意团队,设置了教学活动的学生分组式创意团队;教学组织中客户调研、提案、输出等环节训练学生阐述和交流的能力;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特别注意符合行业标准,有利于学生从校园到工作的顺利转化。

2.项目任务与能力目标设定。本课程设置了两个项目,项目一是会展广告设计。以毕业设计展、优秀作品展等内容为主题的相关视觉传达设计。学生以项目小组的形式组织教学,以实际的场地为基础进行设计,完成展览海报、请柬、展览分布图、作品标签、作者介绍、宣传折页等作品的设计制作。项目二是商品广告设计。根据实地调研选择某种产品完成广告改造方案,侧重于竞品分析、媒体选择、创意表现技法的训练。具体的项目教学能力目标包括:

(1)明确客户需求,进行初步设计。通过与客户的交流明确项目的设计方向,收集必需的客户信息,快速制订工作计划和初步设计方案,向客户提案并与客户达成共识。

(2)市场调研,撰写策划书。进行市场调研,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分析,以小组创意会的方式形成整套的设计推广方案,并以文字的形式撰写成策划书,提交客户。策划书重点在于创意设计方案部分。强调协作能力和与客户沟通后的修改能力。

(3)创意构思,绘制草图。根据策划书中创意设计的初步设想进行进一步的小组讨论,并进行多个方案草图的绘制,要求草图能够说明基本的创意,能够合理地安排构图,能够在图形、色彩、文字、版式上表达清晰,手绘效果好。

(4)创意设计,小样提案。根据创意草图制作电子稿小样,能够比较完整且准确地表现草图中的构图、色彩、标题文字、图形等元素,能使客户比较直观地了解作品的效果。提交客户后能够对创意进行详细阐述,取得客户意见,确定方案。

(5)完成正稿,校对输出。根据客户确定的电子稿小样进行正稿的制作,对图片和色彩的处理达到输出的需求,保证画面中的文字准确无误,对色彩根据输出需求进行校对,文件格式符合输出要求,并与印刷方进行沟通。

(6)成品检验,文档管理。项目基本完成后对成品进行检验。对整个项目所有的图像、文字资料及相关合同进行归档整理。

二、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组织

教学组织实施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组织实施中,学生不断地反思、调整自己的方案并向教师和同学汇报学习成果,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组织能力等社会交往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等方法能力和责任心、耐心等个性能力。

1.落实“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整个项目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将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首先,教师下达任务书,小组长带领组员讨论并制订工作计划书;其次,小组分工进行市场调研和资料搜集整理,形成调研报告和资料文件,接着各小组召开创意会,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制订若干种设计方案,并从中筛选进行提案,与客户沟通确定方案进行修改制作;最后,输出并进行项目总结。整个过程从明确客户指令、搜集整理素材、设计方案、实施项目到最终的评价,都以学生为主导,学生通过项目制作自主地学习知识,独立地训练技能,进而达到较好地完成广告设计制作的要求。

2.创意团队的组织形式。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组织实施模仿广告公司中的创意团队的构成,以创意小组的形式进行。广告公司中的设计创意团队一般以创意总监为中心形成工作小组,归属创意部,最基本的人员包括:艺术总监、撰稿人、电脑制作人等。教学组织实施遵循贴近实际工作的原则,让学生自由划分为创意小组,设置小组负责人担任创意总监的职位。经实践证明,按照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组织,首先,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充分地发挥各自的特长;其次,能够使设计方案多样化,有利于教学的组织;最后,有利于增强小组成员的责任感,能够深度挖掘组员的能力,并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3.方案的输出与展示。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组织实施注重输出和展示的环节,在项目练习的过程中主要是策划展示、小样展示、成品提案展示等环节,一方面使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启发借鉴,另一方面督促学生按时按量地完成每个环节的任务。课程最后阶段设置了作品输出和展览,旨在锻炼学生相关输出的技能和组织展览的能力,以实物制作和展览效果为主要评定标准,以实训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优秀作品展览仍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辅助的作用,主要的工作环节有:一是结合展览场地大小、位置、布局、灯光等方面规划展览,同时进行小组协商,对整个学期的设计方案进行筛选与修改,使作品符合输出和展览的技术要求和效果要求;二是对输出机构进行调研,掌握输出要求、输出流程,了解输出设备的使用,选择印刷材料和形式;三是设计小组与输出机构充分沟通并协商输出事项,采用自行制作与外部协作加工配合的方式,完成实物与展板的制作;四是完成布展工作,并在展期内组织人员完成维护工作,展期结束后组织撤展。

广告设计制作范文篇7

人们对于平面广告设计需求量的加大与提高,使得计算机的软硬件也相应的提高与完善,首先,计算机的输出与输入设备的性能是必须符合标准的,这样才能够保证平面广告设计中所扫描的图像准确、清晰,其次,对于计算机的存储设备及主机也应该满足平面广告设计的运作需求,尤其是CPU处理器能够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应该加强保护并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平面广告设计对于计算机软件的要求体现在系统的工作性能上,计算机软件包含系统软件及专业设计软件,系统软件的代表是操作系统用来支撑专业设计应用软件,而专业应用软件是用来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对图形图像的处理、文字的编排、特殊效果的施加和应用。

二、探究平面广告设计与计算机的循环促进性

1平面广告设计促使计算机硬件的发展随着人们对于平面广告设计需求量的加大,计算机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发展起来,其中包括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发展,在硬件方面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输出和输入设备的改进,我国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对于平面广告设计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像的清晰程度取决于扫描仪的性能优良,一些广告设计企业必须引进先进的扫描仪,这有这样才能够更具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也需要改进与完善,人们的审美标准各不相同,在设计平面广告的时候需要计算机有足够大的内存,这样才能满足广告设计的需求。另外,对于平面广告设计对于计算机主机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计算机的工作速度不断加快,主机不断的升级以满足平面设计市场的需求,同时,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提高能够使得设计出的平面广告效果更好,无论是图片还是文字都能够使得人们眼前一亮,确保了计算机设备完美的完成设计要求。

2平面广告设计促进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平面广告设计需求量的加大对于计算机软件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平面广告设计对于专业性的软件开发具有互相兼容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两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目前,我国使用计算机软件来设计平面广告主要包括点阵图和矢量图,这需要结合多项计算机技术共同完成,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平面广告设计人员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结合多种专业性的计算机软件来完成设计要求,显然,在这一过程中,计算机的软件开发需要不断的完善与创新,同时在计算机软件结合使用的过程中也体现了与平面广告设计的兼容性,保证了设计文件的安全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有些平面广告设计只需要单一的软件就可以完成,但是,对于此项计算机软件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要求计算机所制作图像的清晰度、精确度、色度、纯度等都要达到规定的设计要求,尤其是在图形的绘制效果上,能够很好的促进单一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式、功能效果以及内容的丰富程度等,在对于图像的处理上尽可能多的使用特效,吸引观众的眼球,激发观众的欣赏热情,从而达到平面广告预期的效果,与此同时,对于印刷的文字也需要不同的字体、颜色、大小、排版等,这些都能够促使计算机软件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3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于平面广告设计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计算机软件的更新丰富了平面广告设计的表现形式,能够为很过专业的广告设计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例如,绘图的工具、色彩的变换、文字的编排等方面,其次,计算机软件的合理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平面广告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改变了传统的手工绘图形式,当然,使用计算机技术要求设计人员具有过硬的计算机技能,同时,对于绘图能力也同样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是比较复杂的平面广告设计,就要求设计的画面具有一定的表现力,计算机技术能够使得画面更加的形象、真实,对平面广告设计的促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处理好计算机技术与平面广告设计之间的关系

平面广告设计人员在应用计算机技术之前应该对其有深入的了解,做到科学、合理的应用计算机软硬件,只有依靠设计人员的丰富思维与创新创造才能够使得计算机技术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处于不断的发展当中,它丰富着人民的生活,在各个领域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计算机技术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平面广告设计当中。

四、结语

广告设计制作范文篇8

关键词: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策略

广告设计与制作是中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专业,也是当前社会中人才紧缺的一个专业。对于中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来讲,主要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良好广告设计与制作基础的基层专业人才。从这一目标中可以看出,中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对学生基层实践技能的要求更高。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中职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及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不仅应将目标放在对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之上,更应注重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之上。

一、新时期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需求新变化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时期中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该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广告设计与制作的相关技能,更要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了解社会实际需求,并以此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为此,新时期广告设计与和制作专业的教学需求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新时期,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过去,中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只需要掌握基础的广告设计软件与制作就可以在一些广告公司工作。日常工作过程中的很多工作内容基本是以合成图片、编辑文字、版式设计等内容为主。新时期,企业对广告本身质量、创新程度提出更高要求,这就要求中职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创新实践能力。

(二)注重学生市场洞察能力

对于中职学生来讲,未来就业过程中必须时刻留意市场需求,才能在后期的工作过程中有更好的发展。为此,对于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来讲,在学好基础的课程的同时还应形成良好的市场洞察能力。一方面,学生应了解新时代广告设计的演变趋势及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把握;另一方面,学生需要具有较强的市场洞察能力,能够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向客户提供更多可借鉴性的意见或指导,并对当前设计进行有效的创新。

(三)注重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广告设计与制作是一项集体性的工作内容,小组之间每一位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互相帮助才能更好地实现团队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新时期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学生需要有良好的合作意识,能够积极与周边同学展开深入的合作,提升合作效率;第二,学生需要有较强的团队奉献精神,能够与团队中每一位成员开展相关合作,并及时将自己的想法与团队中每一位成员展开互动,提升最终设计作品的质量;第三,学生主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小组中每一位成员展开深入交流,并在不断交流、互动过程中提升交流效率。

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建立的目的及原则分析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是一种面向中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师、学生而建立的专业性工作室,要求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在工作室中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进而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完成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目标。

(一)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建立的目的

针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建立工作室的目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对当前的中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通过融入更多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培养目标提升培养效率。结合当前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不同及缺陷对现有企业的需求进行分析,让更多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能更好地提升学生们的综合实践能力;第二,开发教学资源、完善教学文件。针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现有教学资源缺乏一定的校企合作内容,需要学生们在不断地实践与合作过程中完善对自身教学文件,提升教学文件的质量。通过这种方式全面丰富教学资源的质量,完善教学文件的基本内容;第三,健全工作室制度,完善工作室工作内容,提升工作质量。确定工作室具体的工作内容,丰富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实践效果。

(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建立的原则

建立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过程中,组建工作室的教师应遵守下面几个不同的原则:第一,实践性原则。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应以实践性作为基础,要求每一位教师及学生应在掌握广告设计专业的基础及理论的同时提升自身实践能力,进而让更多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自身能力;第二,创新性原则;创新是每一位中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因此在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进行建立过程中必须强调工作室本身的创新性原则。通过植入多种不同创新元素,提升工作室中每一位学生从创新意识;第三,服务性原则。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作室应具有一定的服务性,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工作室中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并能通过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优化广告设计作品质量的同时为社会、企业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1]

三、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的运行策略分析

在成功组建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之后,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工作室的运行策略进行制定,优化现有的工作室运行制度,提升工作运行效率。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教师应围绕如下不同的策略展开。

(一)广泛招募人才,确定具体研究方向

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广泛招募人才。在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进行建设之前必须广泛招募人才,提升人才质量。[2]第一,中职院校要顺应当地的人才引进政策,制定相应的人才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校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回家乡工作的比例,或者针对现有师资队伍进行培训选拔,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点培养;第二,建立国内外人才交流平台,为吸引人才奠定基础。充分发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的优势,为国内外人才搭建桥梁,组建广告设计行业的人才联谊会和人才交流会,借助工作室来加强人才之间的交流;第三,创新人才引进创新模式,拓展引进途径,围绕设计领域的项目邀请高层次国外专家来校指导,提高国外人才的待遇政策,从而提升工作室的层次;第四,柔性引进人才,通过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构建相应的研究生实践基地、设计研发基地等,通过引进的国内外高级人才来实现柔性人才引进的大突破,提高本校对于广告设计的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与此同时,在广泛招募人才的基础上必须确定具体研究方向。一方面,确定高水平人才的研究内容,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研究目标,积极展开对国内重点研究项目的研究;另一方面,本校教师可根据对工作室的设计项目资料整理相应的研究内容,供课题使用,让学生能够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中,体验设计公司的实际工作流程。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根据广告设计与制作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相应的研究内容,研究如何将具体研究内容运用到课程教学中,例如,教师通过工作室平台确定真实的广告设计项目之后,可以按照企业的标准来指导学生完成,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针对当前市场对广告设计制作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可以将其研究方向确定为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社会公益服务实践活动、特色包装装潢设计等方向。

(二)面向行业需求,开展技术技能培训

在组建相应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并制定对应的研究方向后,教师应结合工作室具体工作方向及对应的行业需求开展相关的技术技能培训活动,帮助更多工作室成员了解市场需求,提升自身专业实践能力。[3]由于工作室本身面向的服务对象国际公关是社会及企业,因此在开展培训活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本行业的实际需求。第一,从当前社会对广告设计专业与制作专业的实际需求上看,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基础的广告制作能力,更要求学生能够在乡村振兴、农产品绿色包装、乡村企业、城乡一体化等方面有所发展。为此,教师应针对工作室所有同学开展上述不同方向的培训活动;第二,在确定对应的技术技能培训方向后,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对应的培训活动并制定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计划过程中,教师也应结合实际内容及相关行业需求要求开展课程讲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要求行业领域中的一些高技术人员到工作室做一些培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第三,为了更好地激发每一位同学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提升培训效率,教师可以设置必修培训课程和选修培训课程两类不同的课程。对于必修培训课程来说,要求每一位同学都必须参与到其中,课程可以是广告设计与制作提升模块或企业实践与创新课程等。对于选修课程来讲,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及工作室的研究方向确定不同的课程,提升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第四,为了更好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采取传统考核评价及实践考核评价两种方式展开。通过传统考核评价的方式考查学生们的基础能力,通过实践考核评价的方式检验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及实践精神。

(三)服务乡村振兴,增设多元社会服务

服务振兴乡村建设,打造产学协作发展工作室教学平台,建立跨专业、跨学科的校内合作、校企合作等其他合作形式,共同助力乡村振兴。一方面,可以通过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选出一批专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学生与企业相关部门展开深度合作,发挥学生的创作艺术,运用企业的技术,来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例如可以带领学生走进乡村和当地政府通力合作,为乡村提供墙绘设计和标语设计等;另一方面依托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创建广告与艺术创意小组,走进乡村,寻求产学研融合,形成设计与体验、研发与营销的商业模式,创意小组可以为乡村住房外墙翻新提供设计服务,企业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费用,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帮助。通过这种方式满足乡村的实际需求,并为农村增设多元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上,工作室还应该主动服务农垦,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帮助。第一,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可以开展助农项目,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去。例如,当地盛产柑橘,可以把握当地的人文特色,结合水果行业的特点,为柑橘设计符合时尚潮流的包装设计,让产品能够在水果销售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第二,为地区企业提供商标设计服务。商标是产品的脸面,能够有效展现农产品的质量,但是部分乡村企业不重视商标设计,影响力农产品的销售。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对当地某乡村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分析,并且挖掘同类企业商标的差异化,帮助该乡村企业设计出内涵丰富、便于识别和促销的商标,充分体现该商标品牌的差异化和独占性,提高企业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增设多元社会服务,包括图文设计、网络宣传等,多方面展开设计工作,全面服务农产品升级工作。

(四)结合企业需求,输送创意设计人才

对于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作室来讲,除了肩负人才培养的重任外,还应承担人才输送的重要工作,结合企业自身需求及发展方向为企业提供对应人才,在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同时有效地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要求,工作室教师应重点围绕如下几个策略展开工作。第一,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了解企业需求。通过与学校周边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对校企合作内容进行优化,提升校企合作质量。通过与合作企业洽谈的方式签订相关的人才培养协议,并结合协议内容开展相关的人才培养;第二,与企业开展深度交流与合作,定期吸收部分企业订单或根据企业订单设定相关的工作室工作任务,并让工作室学生结合任务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在对订单进行选择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工作室中每一位学生的优势,突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订单完成质量;第三,与企业开展深入的校企合作与交流,定期安排工作室学生到企业开展设计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提升合作质量,教师可以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到不同的合作交流活动之中。对于中职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参与企业(广告公司)提供的一些基础广告设计任务,简单的排版、字体设计与优化、文字编辑等内容。让学生们通过完成企业订单的方式更加灵活地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中职二年级学生来讲,教师可以定期将学生输送到企业中开展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参观、实习,提升学生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整体认知深度。

四、总结

对于中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来讲,其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专业广告设计基础的基层人才,这就要求中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更要具有一定的创新实践技能。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标,中职院校应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设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借助工作室全面提升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实践基础,进而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推动社会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重点围绕广泛招募人才确定具体研究方向、面向行业需求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服务乡村振兴增设多元社会服务、结合企业需求输送创意设计人才等策略建设工作室,提升工作室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龚莹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项目式工作室制的运行方式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5):64-66.

[2]蔡黎黎.技工院校广告设计制作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职业,2017(36):45-46.

广告设计制作范文篇9

媒体大环境的变化,给艺术设计人才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要不断探索,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创新艺术设计的形式和手法,掌握基本的电脑操作技巧软件及网络应用技术,并注意完善各项技能在作品中的适用性。艺术设计专业是多学科综合的应用型艺术学科,新媒体技术应用于专业设计软件课程的教学是发展趋势。学院应该整合数字媒体、动画以及移动传媒网络等业界公司的资源,创新教学,探索在高科技和数字化背景下,艺术、科技、人文等学科交叉式人才培养架构,使艺术设计教育突破以往的局限,也使毕业生在团队合作、实践能力、新媒体观念上有着更为突出的优势。

二、新媒体环境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新思路

(一)创新艺术设计理论教学体系,合理设置新媒体课程,课程体系优化与完善。新媒体艺术设计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表现形式丰富,所以传统艺术设计理论体系需要增加、创新、融合新媒体内容,根据其信息传播的形式、媒介以及传播的复合性、学科的综合性、技术的数字化等特征来完善提高这一新兴学科。根据新媒体环境下艺术的交互性特点,课程设置要具有开放性、多层次、动态性等特点。如何对新媒体艺术设计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可以根据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的状况不同,选择进行集中式教学或融合式教学:在有师资力量和技术条件支持的情况,选择集中式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单独增设专门的新媒体的相关课程,在相对充裕的教学时间里向学生讲授新媒体理论及技能,课程设置上要有新的课程以适应新媒体数字时代,除原有的广告、包装平面设计等,影视动画、影视包装、网络广告设计、多媒体交互艺术等课程也应加入到课程设置,类似网络多媒体在很多院校都已形成了独立的相对完善的学科;如果师资力量或教学条件有限,可以在原有设计课程中增加相关新媒体的内容,进行融合式教学,融入式教学的优点是教学安排灵活,实用性强且节约教育资源:如电脑辅助设计课程中加入软件新功能的讲解或增加动画类新软件;广告设计课可增加如影视广告设计制作、游戏广告设计制作、网络广告设计制作等;广告策划课可以增加新媒体广告的策划与创意,如网络广告、移动媒体广告、户外视频广告等。

(二)引入行业标准的项目,构建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作为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强的学科,必须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学生新媒体技能与技巧。当课程进入高年级阶段,学生掌握了较完整的新媒体知识,并能操作相关应用和后期制作软件,可以在课堂内导入与市场接轨的实践项目,这样能让学生加深对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了解,并在完整的设计流程和团队合作中培养专业素养。成立新媒体工作室,鼓励学生结合专业,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积极参与工作室的实践活动,学生有大量的机会参与到实际项目的开发与制作中,引导学生形成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近些年,国内各种有关数字媒体的设计大赛很多,为艺术设计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项目,教师可以规划切实可行的设计题目,将具体的教学过程与大赛设计内容相结合,把设计大赛的题目融入设计教学过程,把设计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导入鲜活的设计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身设计创作。在这样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提升教师的设计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真实的设计过程,必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将来独立进行设计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深化产学研一体化教育

新媒体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整体观念。高校发挥专业学科设置齐全的优势,整合校内相关学科资源,建立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教学体系,尤其要重视计算机、网络、媒体专业资源的整合利用。学院专定期邀请国内新媒体行业的资深人士、专家进行讲学、交流活动,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媒体理论研讨及创作实践活动,充分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让学生能了解业界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学校还可与新媒体制作公司或相关行业部门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或专业教师参观学习,对整个行业有一个概念的认识。同时,建立固定的实训基地,利用寒暑假,派送学生或专业教师到新媒体行业相关企业学习,参与实际案例的操作。

四、结语

广告设计制作范文篇10

关键词:广告设计、新媒体、信息传播

广告的形成和发展源于商品市场的兴起,同时媒体技术的革新为其规定了发展路径。19世纪下半叶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媒体传播的前进步伐,广告设计领域得到日益拓展,相应的设计方式、设计语言呈现持续创新式发展。从印刷术的应用到大型印刷机推动印刷媒体肇始,从摄影、摄像的出现到影视语言发展为主流媒体,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到即时通讯、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不可或缺的沟通方式,媒体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广告传播日新月异的变化。广告设计语言也趋向纷繁复杂,设计制作的技术越来越精深,艺术化加工样式越来越丰富,相应广告传播的精准度和效益越来越高。媒介的革新引发广告理念的变化,广告设计应对市场竞争不断焕发出新的面貌,成为商品社会中占据主流地位、影响范围广泛、构成复杂的商业文化传播形态。广告设计主要运用视觉语言进行沟通,设计创作充分利用艺术手法建构审美机制,设计语言的演进与广告营销观念的更替、时代审美扬抑交织在一起。本文尝试运用交叉学科的视角来考察新媒体语境下广告设计语言的嬗变,以期分析当前设计语言的形态,并且前瞻性地预判其发展趋势。

一、广告设计语言的复合性特征

现代广告设计不仅关注艺术化的造型形象和技术化的包装推广,而且充分融合交叉学科的认识和观念,具备广告学、艺术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规律特征。其设计语言敏锐适应各种新兴媒体,兼具商业信息和艺术表现,构成了商业文化的时尚表征。设计创作不仅局限于造型、画面和形式风格,而是超越个体审美趣味,指向商业信息的艺术化编码,是理性思考与感性表达的交织,是科学的市场调研与多元媒体传播的结晶。广告设计语言的复合型特征如图1所示。1.广告设计语言的市场特征。广告设计源于对商品和服务的推广,繁荣的商业市场是广告发展的土壤,日益激烈的竞争既是物质丰富的表象,又是买方市场占据优势地位的特征。市场运作和商业利益相辅相成,广告设计的根本目标就是信息的艺术化包装,市场信息的传递与沟通直接决定广告设计走向。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广告设计决策方包含广告主、设计制作者、媒体渠道方、政府监管机构等。在多方合力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编码与传播,最终信息与受众达成沟通。广告设计发展成为知识复合、技术复合、人才复合的多行业协作模式,既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又是商业文化的中坚力量。在全球化、网络化环境中,广告设计的大众化传播理应深入研究市场,制定详尽、切实的营销策略,综合使用多层次媒体以获得更加高效的传播效果。2.广告设计语言的媒体特征。广告信息从信源来看,广告主、设计制作方、媒体、监管方决定广告内容、作品样式、语言风格;从传播渠道来看,媒体是广告载体,直接影响广告信息的传输和指向;从广告受众来看,消费者是信息传达的对象,决定信息的接纳程度、影响力和传播功效。设计语言在一定的信息环境中传输,其载体主要以视觉形象、画面以及蕴含的叙事逻辑为基础,选择媒体即选择了相应的传输渠道、相应的媒体受众,从而决定了广告的市场功效。数字媒体彻底更新信息编码和传播方式,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改变了信息的接受方式,数字媒体构成了网络信息语言传播的主体特征。研究广告媒体和相关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掌握媒体的传播过程和特定规律,实现媒体因素对设计的正向指引,才能最大化凸显设计的功能。3.广告设计语言的文艺特征。广告是系统化的市场运作呈现出的创意构想,以招贴广告、期刊广告、直邮广告、卖场广告、户外广告、网络广告、影视广告等样式进入传播渠道,指向特定的消费人群。广告运用视觉形象或视听语言构成一定文化样式作用于受众,深层吻合受众心理和消费愿望就会产生信息共鸣,设计语言就会成为影响生活消费和意识形态的工具,通过改变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态度,进而改变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广告作品的艺术样式营造出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不仅从商业层面影响生活消费,更是以时尚的样式不断拓展人们的审美体验,响应时代文化生活、体现群体性审美变迁。高质量的设计语言能够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和健康的消费文化,这是现代广告得以长足发展的根基。因而,广告设计创作关注当代文艺思潮、融入时代文化语境是创意、设计的先决条件,设计语言成为时尚话语,进而发展成流行文化是广告创作成功的表现。

二、广告设计语言的发展形态

20世纪以来,伴随着广告产业的发展,市场营销观念不断发展。梳理起来可以发现观念转变的节点:初期是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卖方市场观念;接下来强势媒体兴起而发展成以媒体传播为中心的观念;之后买方市场的信息过剩引发整合营销传播观念的产生;再之后网络媒体时代诞生出社会化媒体营销观念。广告设计语言也随着广告营销观念的变化与发展而不断演进,在媒体传播、营销观念变革的推动下,广告设计逐渐形成与时俱进的语言范式。广告设计语言的发展形态如图2所示。1.信源中心的广而告之语言。在商品经济发展初期,卖方市场中的消费者选择空间有限,广告处于信息告知的简单形态。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告设计语言为造型艺术所统治,广告历史上称为“艺术至上”时期。这时的广告利用绘画造型语言、通过印刷媒体行使“广而告之”的功能,招贴广告、报纸广告、期刊广告、直邮广告和卖场广告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媒体。同期,约翰•肯尼迪提出“广告是印在纸上的推销术”的观点,首次确切表述了广告的商业属性。大众传播的“枪弹论”一度认为只要做了广告,就会吸引人们的注意从而产生市场效益。这个阶段的广告设计处于初级阶段,设计注重画面造型和艺术风格;而创意主要由创作者个体完成,诉求策略相对简单,图形和文字结合形成准确表意;设计语言缺乏深入、系统的市场营销策略;传播方式主要是人工分发、公共场所展示等。此后随着市场发展,广告设计语言逐渐摆脱绘画艺术的影响,从注重样式和风格转向突出商品和服务信息的有效传播,信息诉求策略日益商业化。2.媒体中心的创意吸引力语言。20世纪中叶,西方各经济体进入丰裕的物质社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电台广告和电视广告成为主流广告媒体,媒体为中心的强力营销观念深入人心。广告信息日趋过剩、受众抵触心理日增,这迫使广告努力追求创新、杰出、有冲击力的语言来增强吸引力,广告历史上称之为“创意革命时代”。威廉•伯恩巴克提出“广告要有创新”;大卫•奥格威提出“广告要有创意”;李奥•贝纳提出广告要有“戏剧性”;艾•里斯提出用“简化的讯息”针对消费行为进行心理“定位”;罗瑟•瑞夫斯提出广告要陈述独特的销售主张。大量广告人的理念都指向杰出、独特的创意产生强大吸引力而实现传达目的,这些创作观念至今深刻影响着广告设计实践。针对提升广告的吸引力,大卫•奥格威提出了创作实践的3B原则,他认为美人(Beauty)、儿童(Baby)、动物(Beast)作为广告语言能够迅速唤起情感、引发关注。商业摄影迅速发展成为商业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形象、生活场景更加直观、真实,写实的影像赋予广告更高的可信度、更强的吸引力。这个时期广告设计语言注重强化作品吸引力,表现产品的独特卖点;设计语言样式和画面艺术风格契合信息诉求策略;强势媒体激发日益多样化的沟通形态,广告设计面貌越来越纷繁复杂。3.受众中心的整合营销传播语言。20世纪下半叶到21世纪初,广告营销观念聚焦于品牌形象塑造,进入整合营销传播时期。整合营销强调企业对于市场的关注,通过深入研究市场、媒体、消费者需求,系统地运用多层次、多元化媒体传播信息,塑造统一的品牌形象。整合营销理论主张将散乱、断裂、局部的营销活动进行统一,提出系统化的、以受众为中心的信息传播。受众需求成为营销活动关注的中心,并且决定着广告设计的内容和语言形式。整合营销理论促进广告设计语言与营销策略日益融合,创作面貌呈现出重市场、重整体、重逻辑的发展态势。整合营销通过设计语言传承品牌文化,持续注入品牌活力。一方面,设计语言注重承前启后积累受众印象,提升品牌认知度、亲和度和忠诚度;另一方面,在品牌优势的基础上,设计语言致力于拓展新形象、新文化,适应受众的新需求以增强品牌生命力。设计语言的内在关联承载品牌文化脉络,赋予广告设计语言整体形象观。4.社会化媒体的多维互动语言。随着数字技术建构的全球互联、移动互联逐渐普及应用,网络广告成为新时期广告产业的重要发展路径。社会化媒体发展成为广告传播的重阵,将原有对群体性受众的关注转向为对精确个体受众的交流和互动,在传播精准度、转化率、有效测量等层面超越传统大众媒体。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原来所谓的目标受众群体成为信息主动检索者、批判性接受的质疑者、个性需求最大化的个体,摆脱了被动、单向信息接受者的地位,成为了能评价、分享、独立发表信息的主动、赋权的个体。“粉丝经济”“直播带货”模式的热度超越电视广告、电视购物正是由于交互平台上受众主体性得到充分确认。社会化媒体上的设计语言集聚了数字媒体的优势,同时体现出网络交流的交互、实时、动态的特性。影像、图形、文字、音乐、动画等设计元素得到综合应用,充分满足个体受众的信息需求、交流需求,在实时反馈中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

三、新媒体语境下广告设计语言的趋向

数字新媒体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户外电子媒体为代表,这些广告形式迅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新媒体广告的快速增长日益提高其市场份额,成为拉动广告产业增长的核心力量。尤其视频网站、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等媒体平台的涌现,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便捷地、迅速地加入传播内容的制作和队伍,推动平台传播内容的日益丰富,面向的受众阶层日益广泛,媒体热点层出不穷、营销业态水涨船高。丰富多样的媒体平台和传播内容聚集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取向的民众,新媒体营销的受众关注点分散化、碎片化的趋势特征日益凸显。新媒体语境下广告设计语言是数字技术、媒体艺术与市场结合的产物,其传播方式具有数字算法的技术内涵,拥有广泛的传播范围和高效的传播速度。新媒体广告设计与传统广告设计相较之下产生了新的内涵、形成了新的特征,梳理来看,主要有设计语言与数字媒介的高度融合、去中心化的交互沟通、社会化媒体的信息传播等三个重点发展趋势。1.设计语言与数字媒体的高度融合。(1)电子屏视觉文化的繁荣数字媒体催生新传播方式,直接促进了电子屏视觉文化的繁荣。智能终端和移动网络的普及应用,人们的沟通方式、阅读方式、文化娱乐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移动电子屏影像成为主流传播形态。信息图像在编码和传输层面日益快捷,信息图像围绕着日常消费进行不同角度的叙述,人们的图像阅读经验越丰富就形成越强大的辨析能力。电子屏视觉信息具有丰富多样的特征,缤纷复杂的影像、图形、动画、音乐、文字、交互方式等用于广告推广,由程序运算实现受众分发,引起受众关注并激发受众的消费需求。电子屏承载着具有丰富艺术形态的设计样式,多媒体的融合表达营造出的消费欲望,既反应受众需求又引导需求变化,广泛地影响着大众消费心理和消费趋势。数字媒体的融合趋势如图3所示。(2)视听影像、动态图形的泛滥数字媒体催生动态语言的广泛传播,传统静态的视觉语言越来越难以引发关注,设计语言的创作方式、表现手段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广告设计的角度看,由于信息科技与媒体艺术的融合促成了广告创作的转变,新媒体中的图形造型、画面结构、叙述方式等要素都结合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产生语言变化,视听影像、动态图形等数字媒体设计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动态视觉表现是数字媒体设计的一个显著特征,对于广告设计来说,传统的创作通常局限在静态视觉语言之内,而数字媒体的动态视觉语言用时间的变化进行叙事、表意和抒情;在动态时空中传达广告信息,在或长或短的作品演示时间内表达营销诉求。2.去中心化的交互沟通。(1)从单向说服到交互沟通当前大众媒体日渐分化,单一渠道一对多的广而告之逐渐向多渠道分发的“一对一”发展。相较于网络信息具有的实时覆盖、实时检索、超级链接的功能,传统电子媒体的所谓黄金时段成色日浅,其传播效果相较于新媒体已然居于下风,广告定时、单向的播出投放在多屏时代成了广告主的备选。网络受众依据不同指标细分成各个群体,这些散布式群体具有高度的黏性,广告信息的信道传输比较稳定,群体中个体之间相互影响显著,点对点的分享、转发形成了典型的口口相传。自媒体平台的交互沟通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个体受众同时是广告信息的分享、转播者;受众的主动性打破传统媒体的一对多模式,交互沟通逐渐取代中心化的单向说服,设计语言呈现开放性、分享性的人际化传播特征。(2)高精度消费者画像的应用随着大数据平台应用的快速发展,网络数据涵盖了商品数据、媒体数据、受众数据,通过程序连接三者建立实时沟通信道。由此,大数据的快捷应用催生了“计算广告”,其中代表性的就是高精度的消费者画像。精准的消费者画像一方面提高消费者接触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构建产品与消费者的利益链条,实现企业高性价比的投入产出。智能时代,计算广告将根据数据、算法和智能决策精准定位用户画像,推荐“量体裁衣”的用户广告,从算法上来消除广告物理属性带来的点击率预估偏差的问题。[1]消费者已经由过去的“被标签化”“被数据量化”,被广告主戴上数据面具而转向消费者“自戴面具”。消费者会主动欢迎那些能给他们生活带来乐趣,促进提高生活品味,给生活带来娱乐和便利的广告。[2]显然,大数据应用基础上之的消费者画像不仅实现了精准投放,而且通过实时反馈数据实现了对投放的精准测量。大数据应用的消费者画像如图4所示。(3)超人际的图形、图像传播社会化媒体中的人际传播突破了点对点的交际限制,一方面提供了个体信息的空间,另一方面提供了跨越时空交际的可能,这种个体沟通现象构成了“超人际”传播的特征。图形图像信息更富有个性、更富有表现力,在超人际传播中实现跨界沟通,在交互中信息传达更加高效和精准。图形图像作为直观的视觉信息具有相当的辨识度,当其以数据的形式传输、分发,信源的编码、媒体的传输、信宿的接收和分享都表现出更高的效率。从这个层面来看,自媒体的超人际传播催生了“形式原生”和“内容原生”的广告设计语言,摆脱传统“硬广”的样貌腔调,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内容,以消费者日常的沟通语言形成互动,带来全新的,没有隔阂、没有抵触的信息沟通体验。

四、广告设计语言的未来应变

随着信息技术呈现“摩尔定律”式的发展,市场数据、传播数据、受众数据成为广告行业中的优势资源。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社交媒体、自媒体、虚拟现实等新传播技术的发展应用,逐渐改变着广告产业的发展方向,成为再造经营业态和竞争格局的主要力量。对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入应用,促使将来广告策略制定、媒体投放、受众监测和反馈评估等势必依据大数据分析,通过逐级细分消费者和受众,实现精准、高效的营销操作。广告设计语言在社会化媒体的共享传播有望大行其道;人工智能也将进一步介入设计创作;广告信息交互式沟通将大量上升;受众未来将更青睐全息影像信息的沉浸式体验。1.共享传播的广告设计语言。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中,数字传播工具为个体提供了媒体权利,普通受众从被动的信息接受方转变为具有或大或小影响力的自由个体。受众日益成为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分享者、商品引荐者,他们广泛参与进细分群体的信息分享中,通过共享传播的广告作品迅速与潜在消费者形成信息互动,快速触及并且建立联系,倍数级别地放大了信息传播的广度,从而极大节约广告成本。当前的微信、微博、视频、直播、社交等平台已然呈现出社会化媒体的大部分特征,群落式聚集的消费者或受众具有社群黏性,人群具备共同的消费特征,有利于广告信息的精准传播。由此,社交广告语言日趋形成高精准度的指向,同时具有人际传播的口碑信赖度;在超人际的共享传播过程中,将会充分结合受众的主体性特征,以开放性、交互性、娱乐性、利他性的语言形态实现高数量级的分享和转发。超人际的共享传播特征如图5所示。2.人工智能化的广告设计语言。人工智能参与广告设计并不遥远,学界已经关注到人工智能辅助的程序化设计。人工智能化设计的初级阶段,以网络大数据为基础,在设计师的操控下半自动完成广告作品创作。网络媒体有望构建人工智能设计平台,通过掌握市场、产品、消费者的大数据信息,在软件程序中设定相应品牌或产品的属性、广告策略、作品语言风格等。之后,设计平台运用算法提供优选的设计素材和范例,诸如图形、版式、配色、动画、影像、音乐、文案等。最后,平台利用选中的设计素材自动或半自动创作出广告作品,并且根据精准的消费者画像优化设计素材和创作样式。计算广告是一种精准投放的广告投放机制,在计算的基础上找到最优匹配的广告内容并定向给目标人群实现广告效益最大化。[3]人工智能辅助广告设计能够实时优化和迭代,这样将节省大量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并且充分契合市场营销策略,实现优质的、有针对性的广告作品创作。计算广告的人工智能构成如图6所示。3.交互信息的语言路径。数字媒体传播具有交互性的优势,其信息传递方式具有双向性、互动性。交互性的传播为受众提供了选择权和自主权,受众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可以说受众既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可以是信息的参与者和二次传播者。在交互性时空中,广告设计创作具有了更多介入性可能,例如通过开放性的作品形态实现受众参与设计创作。受众可以参与改变设计的图形、画面、色彩、版式、动画、文案、音乐等设计元素,以满足细分受众群体的差异化审美需求。受众参与设计一方面实现了个性群体的广告作品定制,另一方面满足了受众二次传播信息编辑的需求,分享和转发过程中传播者能够赋予作品口碑形象信息。受众在广告信息处理、设计环节调整过程中构建的亲和度和忠诚度超越了一般传播形态,受众参与完成的共创设计作品有利于二次传播效果的最大化。4.沉浸式广告的虚拟体验。信息传播领域一直在追求超越时空限制的全息影像沟通,虚拟现实技术营造的沉浸感为沉浸式广告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在未来高速网络中,通过程序运算生成虚拟世界,利用VR眼镜、触感手套受众能够看到、听到、触摸到虚拟世界。数据平台通过程序对受众行为进行预估,拟定受众的活动方式和范围,在虚拟现实环境中植入商品、服务或品牌形象,沉浸式广告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受众的沉浸式体验突破了广告的信息边界,广告中能感觉到接近真实的商品和服务,以至于受众沉浸其间产生身临其境的带入感。沉浸式广告意在使潜在消费者转变为虚拟用户,模拟使用商品、体验品牌文化。沉浸式广告不仅可以再现真实环境,也可以虚构超现实的环境。受众在虚拟场景中,根据所获取的全息影像认识到产品使用的状况,体验到品牌的场景化魅力。沉浸式广告可以让受众从直观感性的感官体验上升为逻辑、理性的认识,从而深化对广告信息的理解,进而认可商品和品牌并促成消费行为。

新媒体语境下广告传播出现新的沟通可能和发展空间,市场营销理念、广告操作行为都产生了深刻变化。广告设计语言基于新媒体进行重构,相应的传统创作观念在继承中产生裂变。作为信息艺术化编码的广告设计,其语言形态已然与时俱进地适应了新媒体,灵活运用了新传达方式进行沟通。未来,广告设计语言需要应对高速网络的发展,有效地拓展语言交流路径;运用传播技术进一步完善沟通体验,以实现更准确、更高效的交流沟通。

注释:

[1]参见刘鹏、王超:《计算广告:互联网商业变现的市场与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2]巩见坤:《浅析大数据时代精准广告的发展》[J],《出版广角》,2017年第6期,第72—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