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程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15:14:01

高中课程论文

高中课程论文范文篇1

在我国,高中语文选修课设置已有上百年的历史。1909年,清政府学习德国做法,在普通中学实行分科设置课程,一种侧重文科,一种侧重实科,这是我国近代课程史上第一次注意如何适应学生个性因材施教的问题,使学生得到了一点选课的自由。这里包含了后来选修制的思想萌芽。1922年,国民党政府实行学制改革,普通中学实行三三分段学制,把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学制各三年。这是我国现代课程史上最早的分科制和选修制。高中分为普通科和职业科,普通科相当于现在的普通高中,以预备升学为主要目的。普通科又分文科和实科,课程设置分两组。第一组注重文学和社会科学,课程都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公共必修科目,二是分科专修科目,三是纯粹选修科目。第一组公共必修科目有国语和文化史,分科专修科目必修有特设国文;第二组公共必修科目有国语,分科专修科目无国语或国文。第一组分科专修科目中的选修和纯粹选修科目加起来多达62个学分,这些学分里自然有与国语或国文有关的选修科目。职业科选修课有文字学、中国文学史、西洋文学史、文学概论和国故概要,一般选修课包括国音学和新闻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科目设置多样化局面,但是选修科目过多,“因而造成实际上难开、难教、难学”,[2]严重脱离中国国情,改革没有成功。1963年,中央政府颁布的《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打破了解放后沿袭十几年的单一课程结构,首次在高三年级设置了选修课,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只有极少数学校进行了试验。1981年颁布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有选修课设想,但在相应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没有得到任何体现,因而谈不上科目设置与教材编写。1990年的《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把高中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却没有把语文列入可以开设选修课的计划之内。[3]1996年教育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中的课程设置明确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学科类课程分为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种,其中限定选修包括语文一科,高中三年级开设,文科每周四课时,理科和实科每周两课时。同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与课程计划相呼应,对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和课时作了详细说明,语文必修课在高一、高二开设,限定选修课在高三开设,是必修课的拓宽、应用,供预备升学或预备就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修。大纲为文科、理科和实科列举了如下限定选修课:文科有写作、文言文阅读、中外文学名著选读等,理科有中外科普论著选读、科学小论文写作等,实科有实用口语和应用写作等。任意选修课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知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语文能力而设置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志向,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修,大纲为此列举了如下选修科目:汉字和书法、实用语法修辞、语言逻辑、影视欣赏和评论、实用美学、乡土文学、民俗文化、中外文学名著选读和中外文化史话等。这是近代以来最为明确和完整的高中语文选修课设置说明。但是,这份大纲确定的选修课设置计划仍未能得到实施。按照历史发展的逻辑顺序,1996年的高中课程计划与语文教学大纲可以成为新世纪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先声,但在此基础上修订的2000年高中课程计划与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再一次把选修课从语文学科领域逐出,高中语文课程设置又回到单一必修的老路。

本世纪初,我国政府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开始了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设置八个领域,其中“语言和文学”为第一个领域;每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在所列十二三个科目中,语文成为第一个科目;每个科目又由若干个模块组成,语文则由五个模块组成。高中语文课程的设置,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4]为此,大量设置选修课,设计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每个系列设计若干种教材。目前,人教版、语文版、江苏版、山东版、广东版五家课程教材研发单位设置的选修课教材数量不等,有的16个,有的14个,有的12个;教材内容和名称有的区别较大,有的大同小异。可以看出,此次高中语文课程设置改革力度很大,仅以上五家选修教材种类总计就达70多种,实现了高中语文选修课设置的历史性突破。

我国高中语文选修课设置已有百年历史,但真正落实到教材建设层面则起步很晚。

1991年,为配合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的《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辑了一套高级中学选修课教材《文言文选读》(两册),第一册供高中前两个年级选用,第二册供高中三年级选用。这是现代语文教材建设史上第一次高中选修教材编制尝试,有开创性意义。

同时,为配合1990年的高中教学计划调整意见,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合作开发了《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欣赏》《外国文学名著欣赏》《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四种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主要供江苏省内使用,发行量不小,形成了一定的气候,可视为新世纪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改革的先行者;以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对合作开发的四种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进行了修订,并增加了《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口语交际》《中国文化常识》《科学小论文写作》《逻辑入门》五个品种,这九种选修课教材满足了部分学生的需要,对课内必修课教材起到了有力的补充作用。

2003年秋,广州、天津、重庆、南京、长春、武汉和成都七个城市合作编写了高中选修课教材《交谈·演讲·辩论》《解读与赏析》《实用文写作》《文言文拓展阅读(文化篇)》,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在七市以及其他一些地方联合推行使用,这是地方高中选修课教材建设的一大成果,填补了长期以来地方选修课教材建设的空白。

本世纪初开始了大规模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建设。五家出版单位设计的72种选修课教材中,有35种教材已经出版并于2005年投入试验,其余37个品种的大部分于2006年秋投放实验区,这些教材,以其编制理念的时代性、编制方式的灵活性、编制内容的趣味性和编制方向的针对性,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成了无数高中学子的“精神大餐”和“文化补品”。

新一轮高中语文选修课设置和教材建设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下面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1.增加必修课的分量,减少选修课的种类,调整选修科目设置结构。

一是量的问题。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语文选修科目设置繁多,教材开发品种过多,占用课时过多,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国情和汉语文教育的传统与特点。邓小平二十多年前就指出:“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5]这话现在仍有现实意义,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反思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借鉴世界各国经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高中课程改革经验是对的,但一定要结合国情,要从实际出发,要多考察历史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程度与我们有更多共同之处的发展中国家及隶属华族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人们长期以来习惯了统一的国家课程,个人服从集体、地方服从中央这种意识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共同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设置这么多的科目,编写这么多的教材,使地方和学校感到无所适从是预料中的事。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考试,考试传统源远流长,几十年延续的高考制度更是极大地制约着高中课程的改革,使培养学生个性和特长几成空话。高考录取率虽然年年提高,但仍然不能满足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实,自然形成师生急功近利的学习心理,而多数选修课恰恰远离功利,超越考试,这就形成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和尖锐矛盾。为此,应该对现行高中语文选修科目进行整合,减少选修课教材的系列与品种。实际情况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语文选修科目比我国现在的设置要少得多。我们认为,高中语文选修科目不宜像大学中文系选修课那样分得如此之细,应该再粗放一些,五六种比较适宜,选修课的设置与教材开发权应大力下放给地方和民间,特别应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发有特色的选修课。应大大压缩选修课的分量,增加必修课的比例,提高必修课的地位。要坚持把语文课作为贯穿高中三年的必修课,在此基础上,二三年级适当开设几门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英、法、德、芬兰、以色列等国的经济和教育水平比我们发达得多,但选修课在高中语文总课时中所占比例都比我们现在低,有些甚至比我们低得多。改革不能急于求成,教育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靠长期努力才能成功。

二是结构问题。普通高中不仅承担向大学提供生源的任务,还有给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的任务。但现在所设置的语文选修科目与所编制的教材显然过于偏向升学者。课程研究专家认为,从内容上可把选修课分为学术性选修课、职业性选修课和趣味性选修课三类,这可以帮助我们认清当前语文选修课设置存在的不合理性。如职业性选修课设置受到严重忽视,学术性选修课开设过多,趣味性选修课太少,所以,今后应大力加强职业类和趣味类语文选修课的设置和教材编写,尤其要加强实用性强的听说读写类选修课的开发,特别建议高中语文选修课分设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限制性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宽和应用,在现行五个选修系列中,可圈定几个与必修课关系密切的科目,在教师指导下规定学生必须从中选修若干门,以保证进一步打好语文基础。任意性选修课是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特长和某方面特殊语文能力而设的,应充分体现自主性,可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

2.认真研究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目标、内涵和定位等问题,正确处理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看,这次高中语文课程设置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在课程目标层次上不清晰,过于模糊化,必修课目标分类是一种标准,选修课目标分类则是另一种标准;选修课五个系列的分类也不在同一逻辑层面上,缺少理论依据。这里可以看出,有些问题在改革之初缺乏充分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如到底应该怎样做才真正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建设中继承与创新、基础与发展的关系?这里包括初中与高中的衔接、传统与现代的联系、必修与选修的关系等问题。高中语文课程必修与选修的目标、内涵、定位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更需要深入思考,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理想关系应该是:必修课是选修课的基础,选修课是必修课的发展;必修课是普及,选修课是提高。普遍认为,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虽然把基础性放在选择性的前面,但实际上显然过于强调选择性,基础性重视不够,这样势必头重脚轻,最终影响学生的语文基础学力。实际情况是,不少学校的高中语文课只上不到一个半学期,其他所谓选修时间基本上都用来进行高考总复习,这样的选修课当然形同虚设。另外,有些科目的设置超出中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文化水准,如根据某部作品、某个作家、某个年代、某种修辞格而设置和编写的专门选修课,就是偏难的选修课,它们与必修课内容距离较远,脱离中学实际,更适合在大学中文系开设。还有,必修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能力训练,选修课的主要目标也应是配合必修进一步强化这些训练。但是,必修课教材中口语交际与写作序列的安排,与选修课教材中诸如《说话的艺术》《文章写作与修改》《写作》中的口语交际与写作安排是一种什么关系?鲜有人进行过审慎的思考与认真的研究,因而很难落实到教材编写之中。

总之,高中语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科目设置与教材编制中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有必要进行深入探索。在这种情况下,改革不应匆匆上马,更不该急于求成,而应循序渐进,稳扎稳打,逐步提高。

3.教材的多套与多本不等于多样,应削减现行选修课教材的品种,大力培植精品教材,实现选修课教材的多样化。

自1986年国家提倡教材多样化以来,我国教材建设在良性竞争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出现了不少富有个性的语文教材。客观地说,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教材大多有它自己的特点。但是,虽然现在高中语文教材版本多了,却并没有真正实现教材的多样化,多套化与多本化并不等于多样化。现行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大量重复建设,浪费现象严重,优秀资源无法实现共享。目前审查通过七十多个品种中,不少品种从名称到编制都大同小异,有特色的教材并不多。如几乎各家出版社都编制了先秦诸子、唐诗宋词、唐宋八大家、传记选读、新闻读写、现当代各体文学选读类的选修课教材,从设计思路、文章选编到编写体例,并不给人百花争艳互竞春色的感觉。为此,今后应大量压缩选修课教材品种,优化和精选那些在模块设置和编制方式上“我有他无”的优良品种,把那些无个性的平庸教材坚决剔除出教材市场,真正实现选修课教材的多样化。

4.选修课教材编写不应过于依赖高等学校教授和研究机构专家,应继承和发扬教材编写队伍“三结合”的优良传统。

新世纪语文教材建设中的编写队伍引人注目,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甚至文学创作界的人士也纷纷参与。几套高中课标必修课教材的主编几乎都是文学研究界的专家,七十多种选修课教材也大都由高校学者任主编,作家当主编也不乏其例。这当然是一件好事。民国时期语文课程教材建设之所以取得较大成就,原因之一就是有众多专家学者的关心与参与:蔡元培、胡适、朱自清、叶圣陶、夏丏尊……他们意识到关心中小学语文课程教材建设本身就是新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于是自觉承担着学者、作家与语文教育家的多重责任。可惜这一传统在解放后中断了多年,随着政府及主流意识形态深度介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学者渐渐从语文教育界退场,久而久之,一些人甚至极端地认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是小儿科,把自己宝贵的科研时间投入其中,不值得。这造成了中小学语文界与学术研究界多年的隔绝,也成为上个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的缘起,中小学语文教育严重滞后于学术界,并受到广泛批评。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有些学者自觉恢复民国时期的学术传统,给予中小学语文教育以新的关注。加以政府的呼吁和提倡,高中语文教材建设大军越加壮大,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一些高校,不是个别而是以群体的方式参与高中语文教材建设。短短三五年时间,中学语文界滞后于学术界的局面得到很大改善,学术界前沿的研究成果大量向语文界输送和转化。

新一轮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的编写队伍主要是专家、教授,少有地方语文教研员和一线优秀语文教师参加,这就难以保证教材在中学的针对性和适切性。新一轮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编写队伍存在的问题是明摆着的,必须进行调整,应该坚持由高校研究所专家、教材编制专业人士与一线教师教研员组成的“三结合”队伍来编写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取长补短,既保持学术品位,又符合教学实际,编制出真正受师生欢迎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

【参考文献】

[1]江山野《课程改革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91页。

[2]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312页。

[3]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60-361页。

高中课程论文范文篇2

1、开展高中教育教学视导。制发“*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明确高中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继续深入国省市三级示范高中进行高中教学、教研的调研和视导。重点针对高三年级,同时关注高一二年级。视导主要突出教师备课、学生考练、备课组建设和学校管理保障四大环节,立足于发现问题,督促改进,追踪问题解决情况,推进高中教学、教研和管理保障工作的深入落实。

2、强化高考学科建设。教研员每人承担一门高考学科的研究和指导任务,深入开展学科建设工作,承担一定的提高学科高考质量责任。下移教研工作重心,将教研阵地前移到学校课堂和备课组,确保到教育教学一线的时间达到1/3。对教育教学中突出的问题,组织开展学科研讨、培训和交流活动,并将相关情况通报至学校。

3、开展高考复习专项研究。一是搜集省内各主要市州高考模拟试题20余套,全部印制并及时提供给县区和高中学校。二是组织全市高中学科指导中心组分科召开高三现场联合教研会、分析会,研讨课例,指导并鼓励高三教师做好工作。三是配合局领导对高考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根据局领导蹲点负责主要高中学校高考质量的安排,专题调研相关学校高三工作,督促学校抓好教学、管理和重点保障工作。四是召开特优生培养专题研讨会;五是邀请高考命题专家、名校一线的知名教师来遂研讨、指导高三学科复习工作,提高备考能力。六是组织考察学习团到部分名校学习借鉴高考备考的先进经验等。

4、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一是继续实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关于对县区和市直属学校优质课展示的认定办法》,指导区县和市直属学校举办中小学优质课展示活动,组织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练兵,加强活动监管,按一定比例(在以往的基础上适当缩减)发证认定符合条件的优质课。二是切实抓好各学科全市性赛课,推选出能真正代表*学科教学水平的选手参加全省赛课,为我市教研工作增光添彩。对推出到省参赛的选手,学科教研员要切实做好指导工作,深入一线课堂,认真研究指导,确保在全省赛课中获得满意效果。三是积极配合师培科参与送教下乡、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等工作。教研员应承担相应的讲座、示范课和评课任务。

5、开展学科竞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科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各校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组织教师进行专门辅导,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兴趣小组活动,积极为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提供帮助。努力将学科奥赛与培养特优生工作整合起来,推动学科奥赛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6、组建全市中小学教科研专家库。组建全市中小学教科研专家库,是为了全面提高全市中小学教学质量和教育科研水平,更有效地组织全市中小学优秀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积极开展各项教科研活动,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教育科研

1、以农村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为重点,加大对省教厅科研资助金项目的管理、指导和研究工作。为一批有代表性的学校以科研的方式促进自身发展提供必需的服务。

2、开展好四年一次的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市内的遴选、推荐工作,在市内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3、组织好申报全国教育科学是十一五规划20*年度课题的推荐工作。市教科所教研员要积极领衔申报国家、省级相关课题,充分发挥教科所在科研方面在的引领作用。

4、开展优秀教学论文评选和内刊编印活动。评审一年一届的教学论文,编印《教学与研究》教师论文集。向省推荐优秀论文参评和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市教科所每位教研员在本年度至少有一篇论文在省上获奖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三、质量监测

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监测评估。建立和完善高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科质量评估体系。制定“*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全程监控指导方案”和“*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导方案”。加强高三诊断性考试和非毕业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以及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监测的命题、审题工作,进一步加强“试卷命题质量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利用,确保试题质量和监测的准确度,特别注重为高考复习导好向,把好脉。加强考核评估力度,继续使用和完善有效评估改革方案,将市直属学校高、初中各年级教学质量考评到各科每一位教师,为学校提供奖惩和其它决策的有力依据。

四、决策咨询

1、实施高三工作督查通报制度。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课堂教学、备课组建设、月考周练和高三管理保障中的情况,对调研视导和其它渠道发现的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和优秀经验,以市教育局高考质量领导小组“督查通报”等公函为平台进行通报。

2、做好20*年高考质量分析报告。分析总结*届高三年级的教学教研、月考周练、信息、心理辅导、应考策略、学校管理保障等方面的得失,提出2010届高三复习建议。

3、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研。召开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成果展示现场会,下基层学校实地调研,发现先进典型,帮助总结、提炼改革成果、经验,确定会议现场。最终形成调研报告,为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有效的推进和高中课程改革的借鉴提供决策咨询。

4、加大对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围绕对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对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及时分析总结,为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出意见建议。

五、课程改革

(一)以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准备工作为重点,切实加强普通高中教研工作。

1、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的方针政策及各学科《课程标准》,把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向,领会高中新课程实验精神。

2、组织到有关省市考察,学习借鉴推进高中课该实验的成功经验。

3、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的省级培训工作。

(二)持续、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工作。

1、进一步加强地方课程建设,完善地方课程体系。

2、继续做好在新课程背景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调研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活动,将教学研究落实到课堂,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效益。

3、加强对我市以校为本基地县、基地校的指导、管理与研究,组织召开*市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教研交流推广和研讨会。

4、搞好常规教研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种教研活动,深入基层,开展多种途径的教学视导,引领、带动中小学教师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研究。

5、积极参加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经验交流会和推选优秀成果参评。

六、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高中课程论文范文篇3

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已使英语获得了国际通用语的重要地位。联合国有关文件提出,21世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技能为母语、一门外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由于历史原因和互联网的广泛利用,英语成为各种国际场合的主要工作语言,也成为国际科技交流的主要语言(据统计,国际上85%以上的学术论文是用英语发表或宣读的,各学科的主要学术期刊也以英语为主),同时也是国际互联网的主要应用语……

纵观各国外语教学的发展,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为目标的、强调语用的交际教学理念和实践得到普遍认可。欧盟在上个世纪90年代由13个国家的专业研究机构和大学合作制定了纲领性的外语教学文件(EuropeanFrameworkof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从理念、目标和评价等各个方面对外语教学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文件体现了国际上语言学、外语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强调以发展语言应用能力为根本目的的交际性教学思想。我国的周边国家和地区在进行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和外语教学大纲设计中也基本采用了这种思路(如香港地区1999年版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2.在高中外语课程的设置上采用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日本将高中课程设置为英语一、英语二和口语一、口语二以及阅读与写作课程。其中英语一和口语一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而英语二和口语二为选修课程,阅读与写作也为选修课程。韩国也是同样,高中一年级英语为必修课程,从高中二年级起开设英语阅读、写作和会话等选修课程。一些欧洲国家则在高中阶段为学生开设出不同语种的第三外语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开设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不同兴趣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3.重视外语教育对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基本素养的培养作用,强调外语在加强各国人民理解和沟通中的作用;强调外语对于各国文化交流和国际文化多样性的作用。

4.教学资源的扩展促进教学模式的改进。多媒体的教学资源使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得以实现。

5.评价改革形成潮流,各个国家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评价与检测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特别重视研究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力求使评价更好地促进和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教学,全面和公正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评价。一些新的评价和检测方法正在得到实验和推广。

二、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中英语教学自1985年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首先是高中英语课程得到了普及,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经过1993年的修订,进一步促进了英语教学的改革,提高了对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求,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国家经济和科技建设对人才质量的要求。1999年,西南师范大学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基教司的指导和支持下,对全国高中英语教学进行了调查。此次参加调查和测量的重点与非重点中学共87所,学生达15,937人。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基础教育的英语教学有了明显的进步,与1985年的全国英语教学测试调查相比,平均分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别是非重点中学的英语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目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突出的,主要表现如下:

1.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教学多以教师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语言输入量偏小。教学中忽视对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被动的学习方式难以使学生形成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难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993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为所有高中学生设计一个目标和要求。1996年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设计了一级和二级两个不同的目标要求,但是由于高考的压力,所有的学校和所有的学生都基本按照一种课本、一个进度、一个目标和一个要求开展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和个性发展需要。此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常常对有些地区和学校偏高、偏多、偏难,但对其它的地区和学校则又偏低、偏少、偏易。

3.高考外语科目虽然近年来逐步改革,从重语言知识转向重语言能力,加强了对学生听力和阅读能力培养的导向,但是同一标准的一次性考试无法扭转应试教育的倾向,必然导致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步履艰难。

4.近年来,各地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有些地区和学校已经进行了多项教学改革实验,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有了较大的转变。在条件较好的高中,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的教学条件、课程的资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英语水平已有明显的提高。现行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语用能力的需要。

三、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每个学生创设未来发展的平台和机会。高中课程应在为每个学生打好共同语言能力的基础之上,使他们能够按照个人的能力、个人的潜力、个人的特长与志趣以及未来的职业倾向和长远发展的目标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做出自己的选择,使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成为具有体现扩展性学习、提高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特点的学习过程,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表现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条件。高中英语课程在设置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同时,又按照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设置相应的教学级别以及相应的语言水平测试级别,为学生提供相对客观的监测语言水平的标准。

四、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与2001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关系

2001年7月出版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是按照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整体思路设计的,当时国家关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路尚未出台,因此,其高中部分的课程标准基本是按照与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分级目标的课程模式进行设计的。虽然在高中阶段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但是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性和个性发展的机会。因此,课程标准研制组根据教育部关于高中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路,这次又重新对高中课程进行设计,力求体现实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的原则。以学分制的方式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同时又与英语语言的水平级别相联系,形成了新的高中课程的设置模式。高中英语课程的改革将以新制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准。

第二部分高中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及内容结构

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特点

1.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既立足于我国高中外语教学的现状,又充分考虑进入21世纪后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前景和我国对外开放、综合国力增长的需求,力求使课程标准做到理念先进、可操作性强、体现时代性的要求。

2.第一次在高中英语教学指导文件中明确了外语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提出:“外语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中英语是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在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描述中,提出了对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级别要求,使语言学习目标的内涵更为全面和丰富。

3.既体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整体性和基础性,又适应高中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成长需要。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设计了必修和选修两大系列的课程,以学分制为基础、以模块为基本教学单元,使课程体现多样性、开放性和可选择性。

4.明确提出高中阶段英语教学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用英语进行恰当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5.根据英语学习的规律和社会对英语的要求,提出基础教育英语水平级别证书制度的设想。

二、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结构

1.基本框架

高中英语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分别由若干个模块组成。其基本框架图如下:

附图

高中英语课程基本框架图(详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正文中表1)

2.必修课程

原则上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英语必修课,共5个模块,计10个学分。高中英语必修课程的内容将在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生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发展,注重语言的输入量,必修课程由综合英语和阅读与表达两个部分构成。两部分课程的课时比例为3:1。

3.选修课程

高中英语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若干模块的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对未来发展的设计进行选修,分为两个不同的系列课程,即B系列和C系列课程。B系列课程为顺序选修课程,应在完成A系列课程后顺序选修。B系列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与A系列基本相同,在继续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的同时,重点发展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选修课程共设6个模块,计12个学分。

C系列课程分为三种类型的课程: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语言应用类和欣赏类,其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专项语用技能,发展特长与爱好,满足兴趣和需求而开设的,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或就业,特别是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各校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有目的和有选择地设置C系列课程。以下课程仅为建议性课程。

●语言知识与技能类可以包括:英语语法与修辞、英汉初级笔译、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报刊阅读、英语演讲与辩论等。

●语言应用类课程可以包括:文秘英语、科技英语、社科英语、初级旅游英语、初级经贸英语、计算机英语等,

●欣赏类课程可以包括:英语文学欣赏入门、英语影视欣赏入门、英语戏剧与表演入门、英语歌曲欣赏。

第三部分原有大纲与新课程标准的比较

说明:2000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是以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的版本为基础修订的,其修订工作是在新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进行的,参加修订的人员同时是新课程标准研制组的核心成员。因此,2000年版的高中大纲吸收了一定的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前该大纲尚未普遍实施;1996年供试验用的高中大纲到目前为止只在个别试验区使用,未在全国广大地区推广。因此,实际上全国广大地区的高中教学仍遵循1993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的理念和要求。

第四部分征求意见的重点

希望专家和学者就以下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

1.《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了英语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征,提出了高中阶段英语教学要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用英语进行恰当交流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这一表述以及教学重点是否恰当?你对此有何看法?

附图

2.《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推行学分制,实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模式,您认为其意义如何?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

3.《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七至九级教学目标的描述是否恰当?

4.《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在高中阶段实施国家认定的英语分级水平测试,设7、8、9三个级别的考试和相应的证书;高校自行确定所录取学生的英语水平级别;学生可在高中阶段通过级别考试获得级别证书,并凭相应的级别证书申请不同大学和不同专业的入学资格。您认为此设想是否可行?

高中课程论文范文篇4

论文摘要:为进一步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许多省市开始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能否实现预期目的?作者总结一些地市会考监考中的经验教训,认为只有像高考一样严格监考,才能促使中学积极实施国家的课程方案,重视薄弱学科、重视绝大多数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的有效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陕西省教育厅决定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学生开始,实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在此之前,已经有几个省市公布学业考试实施方案。

实行全省统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非常必要,它是考核普通高中学生相关科目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手段,也是检查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公平、公正程度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保证普通高中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教育教学,有利于监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不断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它对于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对于新课程背景下考试评价制度的重建,鉴定评价高中学生学习质量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考试结果将是高等学校招生选拔的主要参考依据。

但是,实施高中水平考试要实现预期的目的,从会考的经验和教训看,关键是要严格考试纪律。

长期以来,许多省市实行高中会考。国家教委明确指出:“实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教育管理,推动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给中学以正确的导向。”实施会考的初衷是为了使学校由过去只重视高考升学率转向重视合格率;教育教学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向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高中毕业的实际文化水平;促进学校按教学计划开设各门必修课程,加强教学中的薄弱学科、薄弱环节,克服偏科现象;同时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现代教育测量和评价理论为指导,科学评价学生个人和群体学习质量和学校教学水平。

实施会考十几年来,众所周知,绝大多数学校还是只重视高考升学率,不重视会考,许多学校只开设高考课程,不开设高考不考的课程;教学仍然主要面向升学有望的学生,背离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会考成绩的公信度与权威性丧失,谁也不会用会考成绩来评价学生个人学习质量和学校的教学水平。高中会考制度各项功能正在逐步弱化。

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应试教育的顽疾作祟,直接原因是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与教师都不重视会考,以至于许多地方会考的监考形同虚设,姑息学生考试作弊。

某地的几个学校在最近几年,高二理科学生没有上过一节思想政治课,学校甚至没有给理科学生购买高二思想政治课教材。同样,高二文科学生也没有上过一节物理、化学、生物课。但是,这些学校的学生近几年的政治课会考成绩不是“很好”,而是“相当的好”。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学校文科学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会考成绩也是相当的不错。学生们毫不掩饰——如此大面积的“好成绩”都是集体作弊的结果。

来自各个学校的监考教师都知道学生根本没有学过一些课程,如果严格监考,许多学生会考成绩会不及格,将无法取得毕业证,无法参加高考,可这并非是学生的错,故而监考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严格监考,有些教师由于无法面对两难的处境,只好拒绝监考。学生当然明白,如果考不及格,后果很严重,但是又没有学过相关课程,在监考不严的情况下,只好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对会考也不十分重视,大家都清楚当地中学为了集中精力抓高考,没有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如果严格监考会导致当地学生大面积不及格,这会影响到自己的政绩,所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于会考监考基本上是例行公事式的走过场,口头上讲得非常严格,实际上采取放任的态度。因此,尽管省关于会考监考有一系列的文件规定,有各种各样的违纪处罚办法,但那只是为考前培训做样子而已的。

于是,本应非常严肃的省级考试,其考场纪律远远不如学校的平时考试;本该具有十分权威性的省级水平测试的成绩却完全不能够代表中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这样的考试已经丧失了当时的功能,除了增加学生负担、扰乱正常的教学计划之外没有多少积极意义。

会考监考不严,还造成严重的负面作用。除了直接影响学风,还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学生参加会考后,普遍感慨:做人不能做老实人,做老实人太吃亏了。那些平时在各个方面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在会考面临道德和利益的冲突时,也大都选择了作弊。这种会考实际上给学生上了一堂消极的政治课,它完全背离了会考推行素质教育的初衷。

课改以来,许多学校认为高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国家要求的课程,只要不高考的就不开设,包括一些必修课;或者不按规定课时开课。什么研究性学习、什么通用技术、什么校本选修课,统统不管。反正学生学分由学校给予,学校还能让学生不毕业?学分认定时坚持宽松原则,甚至没有开的课程如通用技术等,学生的学分都一个不会少。

现在要实行学生学业考试了。这是一个正确的导向,有利于学校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但是,这次学业水平考试如果依然采取以往会考监考的那种形式,则不仅不能达到目的,还会事与愿违,造成更恶劣的社会影响。

所以,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关键在于严格考试纪律。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像重视高考那样重视学业考试,要求监考像高考监考一样严格,督查要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负责,还要启动高考的现代化监视技术、电子屏蔽技术,考生和监考考试违纪也要与高考违纪同样处罚,并且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只有这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才会重视学业考试,学校才会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开课,才会关注每一个学生,才能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陕西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陕教基[2008]18号.

高中课程论文范文篇5

第一条为了规范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和管理行为,确保学分认定的真实性、严肃性和公正性,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豫教基〔2008〕138号)和《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教基〔2008〕530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普通高中学校应成立由校长任主任、相关副校长为副主任、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学分认定委员会。校长是学生学分认定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第三条普通高中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负责学生学分的认定等工作,并依据国家、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校学分认定实施细则及相应的标准和程序。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四条学生修习时间达到课程标准要求,模块(专题)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学习过程(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实际操作、实验报告、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等)综合评价合格方可申报学分认定。

第五条学科类课程学分的认定。学科类学分认定主要依据学生修习课时记录、修习过程反映、模块(专题)考试成绩。

(1)学校必须按照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开设课程,学生必须按规定参加课程修习,实际修习时间不低于该模块规定学时数的六分之五。学生参加课程修习的时间由任课教师记录。

(2)任课教师如实记录学生在修习过程中的态度、参与教学活动情况、完成作业及各项学习任务情况,从事与修习内容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及平时成绩等。

(3)模块(专题)学习结束,由学校根据课程标准统一命题并组织考试。

第六条研究性学习学分的认定。研究性学习学分以课题评价形式认定。学生在三年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应不少于3个。在研究性学习课题立项时,要根据课题大小和难易程度,以及所需学习时间来确定学分。研究性学习学分认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的材料:

(1)开题报告和研究实施方案;

(2)研究过程记录(每学分不少于18学时);

(3)课题研究中所收集的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处理过的资料、参考文献;

(4)具体反映每一成员参与研究的感受、体会小结;

(5)课题研究成果报告(包括论文、研究报告、解决问题的方案、活动设计、实物设计等)。

第七条社区服务学分的认定。学生三年内应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参加社区服务不足10个工作日的,不给学分。社区服务应突出公益性并坚持志愿与义务的原则。社区服务内容主要由学校负责联系,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联系,但须经学校审查批准。学校依据相关证明材料认定有效工作日及学分。

第八条社会实践活动学分的认定。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不少于1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提交个人的社会实践记录(需提供相应证明材料),获得2学分。不符合要求的,不给学分。军训是社会实践的独立内容,时间不少于一周。参加军训成绩合格的学生获得2学分。

第九条选修II课程学分的认定。学校应根据本地和学校实际开设学校课程,并在修习结束后参照学科类课程进行学分认定。

第三章基本程序

第十条学生在达到第四条基本要求、按规定完成模块(专题)修习并经考试或考核后,提出学分认定申请。

第十一条任课教师要综合学生出勤、学习过程表现、考试或考核成绩等情况进行审核,提出学生学分认定初步意见,提交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审核。

第十二条学分认定委员会对任课教师意见和学生相关资料进行复审,做出认定结论,并由校长签署意见。

第十三条学校对获得学分的学生名单予以公示,对未获得学分的学生,以书面形式说明原因并通知本人。

第十四条学校必须确保学分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第十五条学生对学校学分认定结果如有异议,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7日内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自接到复议申请15日内进行复议,作出书面决议并通知申请人。

第十六条必修模块(专题)考试成绩不合格未能获得学分的学生,可以申请重考,重考仍不合格者,必须重修;选修模块(专题)未能获得学分的学生,可参照必修模块方法执行,也可以申请改修其他模块。学生应在高三年级上学期末修满144个学分。

第四章学分管理

第十七条学校应切实加强对学生学分认定工作档案的管理,妥善保存相关资料。

第十八条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学分认定管理工作制度,特别要建立学分认定诚信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学校要为任课教师、学分认定委员会成员建立诚信档案。对在学分认定工作中有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者,要严肃查处,以维护学分认定工作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第十九条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且获得省级三等奖及以上的学生,经个人申请、学校批准,其相应学科的必修课程可以免修部分或全部学时,但不可免考。

第二十条普通高中学校不得奖励学生学分。学生学习成绩特别优秀,或在某一方面表现特别突出,可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相应栏目予以真实记录。

高中课程论文范文篇6

一、教材述评:编排体例与文体意识

教材是教学文件精神的直接体现,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物化载体,也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通过分析教材的编排体例及历史衍变过程,可以使我们对语文教学中的文体意识得到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在此,本文以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的《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史1949-2000研究丛书•中学语文卷》(以下简称“教材史”)所提供的文献资料为依据,以人教版高中《语文》(1952—2003)以及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编著的2004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为中心进行回顾和考察,意在了解高中语文教材中文体意识历史衍变之概貌,进而探索文学教育规律。

(一)“汉语”“文学”分科实验时期(1952-1957)

此为语文学科的初创时期,“文学”“汉语”分科实验是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1.1952年版《高级中学语文课本》1952年版《高级中学语文课本》具有浓烈的时代色彩,文学作品所占比重很少,教材未设单元,实行各体文章和文学作品“混编体例”,大致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诗歌、小说、剧本、文言诗文六类。2.1956-1957年版《高级中学课本文学》基于当时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学科教学目的认识不清和教学内容、方法等诸多问题,1954年2月,中央决定在全国中学实行文学、汉语分科教学。1954-1956年人教社自编分科教材《文学》和《汉语》。从“教材体系”看,初、高中文学教学“根据总的教学目的组成整个教材系统”。初中一、二年级分别着重培养学生观察、叙述客观事物和理解、分析比较复杂问题的能力,而将认识文学作品的体裁作为三年级的教学重点。“三年级应较有系统地介绍文学作品的各种体裁,使学生对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获得基本的认识。”“教材应依作品体裁分类组织。”[1]40教材“目录”显示,初中共有20则“文学常识”,涉及各类文学体裁,特别是第五册比较有系统地介绍了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体裁,使学生对其特点有个基本了解。《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的“教学内容”中包括“各种体裁的艺术特点”,并在教材的“教学要求”中规定:“熟识更多的著名作品,有系统地研究这些作品”。《大纲》“文学教学法”其中一条是:要求学生“多编人物评价提纲和情节发展提纲”。这些简单的提示表明高中《文学》在初中教材系统介绍文体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构想。但从整体上看,高中《文学》改变了编写体例,按文学发展史的纵向线索编排作品,穿插“文学史概述”常识,这固然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我国文学的发展概况和基本规律,但由于未能与初中的文体知识形成内在逻辑关联,有疏于知识深化和能力养成。

(二)文学教育蛰伏与“工具论”盛行时期(1958-1982)

重视读写结合、强化能力训练是这个时期的教学诉求,以“教学文体”取代“文学文体”及文体意识模糊成为这个时期的总症候。1.1958年版《高级中学课本语文》“汉语”“文学”分科被誉为“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具有开创性的改革”,由于政治形势和教材自身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夭折。1958年3月,国务院文教办决定将两科合并为“语文”。1958年版《语文》选文内容政治化,知识短文仅剩“文章的中心意思”“文章的材料”“叙述和描写”“说明和议论”4则,学科的知识难度和能力要求直线下降。2.1961年版《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语文》1961年新编十年制中学语文教材,是在“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讨论”背景下编写的。《文汇报》1961年12月3日发表的《试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一文明确了讨论结果:“语文,归根结底是一种工具,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是生产斗争的工具,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传播知识的工具。”教学目的主要指向“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1]93-94高中语文课本“目录”呈示为“文体混编”单元体例,每一单元之后以文章修改及语文知识短文代替了“文学常识”,教材的“工具性”特征十分明显。3.1963年版《高级中学课本语文》19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颁布,进一步确立语文“工具”性质,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其中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大纲》由此规定了教材内容:“课文以散文为主,包括故事、寓言、特写、传记、游记、杂文、说明文、议论文、科学小品等。散文可占课文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左右”。这里所说的“散文”,乃是具有普泛性的“大散文”概念。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此背景下编写了1963年版十二年制高中语文教材,这是继1956年文学、汉语分科之后“第二套改革最大的教材”。选文以散文为主,即便是选入教材的文学作品,也不再按原属文体来教学,许多纯文学作品被“散文化”,其中包括把一些文艺性散文当作“普通文”用以达成“工具性”教学目标。这套教材强调掌握语文工具为三大革命运动服务,无视文学自身的内部规律,文体意识淡漠甚至消失,此种现象即便在20世纪80年代也未完全绝迹。4.1978年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语文》“”期间以政治代替语文,语文课变相为政治课,语文课本沦为“政文课本”,语文学科的专业性特征消弭无遗,由此产生了“少、慢、差、费”问题。在全国拨乱反正的政治背景和语文教学此种紧急形势下,教育部于1978年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更强调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语文课程定位于“基础工具”,语文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规定为“读写能力训练”。1978年版《语文》体现了“大纲”精神,基本沿用了1963年的编排思路,按照“表达方式的顺序”编排初、高中年级教材。教材将文体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数种,文学作品划为“其他”类,文学文体特征及教学规律被语言训练所淹没。5.1982年版《六年制中学高中课本语文》1982年版《语文》一改文体混编状貌,按文体组织单元。从《教材史》所列“单元编排”来看,尽管文体分类琐碎繁杂,其中包括记叙、说明、议论、序言、纪念文章、文言文以及四种文学体裁,但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单元在各册的分布已清晰可见。教学重点仍然设定为培养比较复杂的记叙、说明、议论能力。1982年版教材清晰地呈现出兼顾读写与文学鉴赏的编者意图,在从“工具论”到文学教育复归的转型时期具有过渡作用。

(三)文学教育的学科回归与复兴时期(1987-2006)

这20年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转型时期。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材编排所带来的单调、重复、效率低下,一部分文学作品被当作一般文章来处理,致使文章教学和文学作品教学两败俱伤等诸多问题引起学界反省。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时展,审美教育对国民个体素质的提升受到高度重视,《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及《语文课程标准》都强调了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由此,文学教育发展呈不断上升势头,文体意识在教材中得以显现并逐渐强化。1.1987和1990年版《高级中学课本语文》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强调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将“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列入“教学目的”。《大纲》正式提出文学教育的倡议,从而为文学作品教学回归语文学科开辟了道路。高中《语文》的文学作品基本按文体单元编排,兼顾了应用文和文学作品及文言文,共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散文、诗歌、小说、戏剧、文言文等9个文体单元。虽然课本的“说明”是“记叙文教学同散文、小说教学相配合”“文学作品、文言文,从阅读角度设立单元”,但从课本结构列表可见,各类文学体裁的欣赏已被列入每一册的“教学要点”。由此可见,在经历了长期被疏离的“边缘化”境遇之后,文学教育在语文课程中逐渐回归本位。这是继1956年文学、汉语分科之后的第二次复归,其间整整相隔30余年。根据1990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的主要精神,人教社对1987年版的高中《语文》做了修订,突出一点是“调整文体比例,强调文学教育”,文学作品占比达22.7%。“在1983年版课本中,记叙文体涵盖了很多内容,包括写景记事抒情散文、小说、寓言、新闻、传记等,但回避‘文学’二字,只强调基本文体的训练,从‘记叙’的角度来讲读课文,因此记叙文占绝对主导地位。而1990年版高中教材中,各种文学体裁开始回归它们自身的面貌,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都有独立的单元并且明确命名,不仅不回避,还积极倡导。”[1]264这显然与《大纲》将“审美”列入教学目的有关。2.1997、2000、2003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增强国力的重要内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于2002年正式颁布使用。1996年《大纲(试验版)》关于高中语文阅读能力项包含“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技巧”等内容。在此背景下,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出炉。就其成书过程看,分别经历了1997年“试验本”、2000年“试验修订本•必修”和2003年“必修本”三个阶段。教材体现了浓厚的人文色彩,文学审美特征得以彰显。如2000年版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突出了培养语感、提高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等内容。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比例约占60%,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得到重视。从“试验修订本”各单元安排列表可见,文学鉴赏能力训练已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2003年版教材的编排序列更为简明清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按体裁兼顾历史年代顺序,现代文学作品则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体裁编排单元,且每个单元附有文体“知识短文”,教学要点明了显豁。这些表明,随着文学教育的回归,语文学科的文体意识不断增强。3.2004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004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教材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部分组成一个听说读写能力全方位训练、课内与课外结合的完整体系,单元编排兼顾了文学文体和人文内涵。“阅读鉴赏”是这套教科书的主体,教材彰显了文体意识,单元知识重点突出并落实在“研讨与练习”中。与之配套的2005—2006年版“选修教材”与文学有关的共四册,包括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和小说欣赏。虽然每一册教材的编写体例各有千秋,但都程度不同地体现了文体意识,以及在文体知识传授和鉴赏能力转化方面所下的功夫。

二、学科反思:深化认识,创新知识,细化能力分级与优化评价

综上所述,半个世纪以来的语文教材史清晰地呈现了我国文学教育的坎坷历程,其中文体意识衍变是一大表征。从1956年在全国正式实施文学、汉语分科教学到1986年的30年间,文学教育在短暂的实验之后长期处于蛰伏状态;1986年随着《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颁布文学教育再度苏醒,此后步入正轨呈良性发展态势。20世纪中后叶,我们更多关注语言的工具性价值,重在培养学生为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的语言运用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个体的全面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得到充分认识,并被提到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在语文教育方面的突出表现就是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比例呈大幅直线上升趋势,“审美能力”培养成为语文课程“总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义项。文学教育在2004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包括“必修”和“选修”)的教学目标中都得到了强调。过去的半个世纪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如何进一步强化文体意识使之成为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科思考。

(一)加深对文学文体功能的多层面认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半个多世纪的语文教材史,反映了文体意识衍变的三个阶段:文学、汉语分科时期重视文体意识,但在达成鉴赏能力方面,初、高中教学尚未形成紧密的逻辑关联。“工具论”盛行时期文体意识模糊,以教学文体取代文学文体,导致主体文学鉴赏能力的构建失去基本的知识平台,教学的专业性也相应弱化。21世纪初以来各地编辑出版了不少体系独特、体例各异的新教材,其中以“人文主题”组织单元的新颖体例引人注目。与“新学制”时期《国语》教材的共通处在于,它们都是时代氛围、社会思潮及语文学科内部规律等多方面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积极意义毋庸置疑。但“人文主题”组织单元相对忽视文体的形式特征,存在文体意识淡化、知识体系松散等问题,从而无意中对主体的学科知识与审美能力建构形成阻抗,这也是后来引起人们异议以至诟病的原因所在。相比之下,人教版高中《语文》以文体组织单元的教材体例体现了鲜明的文体意识。加深对文学文体功能的多层面认识,是强化文体意识重要的思想前提,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阐述。从文本解读的角度而言,“文体”即“范型”(genre),既是对各类文本的结构、语体、表达手法等形式要素的基本规范,又是一种内在地解释文本的方法。把握文体特征,就能准确找到文本解读的路径,更为直接地进入作家的内心世界,从而与之达成有效对话。就学生的语文学习整体而言,“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文体感均至关重要。……任何一种阅读、写作能力都是和文体感相匹配的,缺乏对文体的领悟,就不可能具备必需的阅读、写作能力”。[2]因而,按文体组元有利于学生掌握文学文体规律,也更能体现学科专业性。在这方面,20世纪30年代由夏丏尊、叶圣陶合编的《国文百八课》是一个范本。“本书选文力求各体匀称,不偏于某一类,某一作家。唯运用上注重于形式,对于文章体制、文句格式、写作技术、鉴赏方法等,讨究不厌详细。”这种编写思路有助于学生在文体形式的技术层面认识作品特征,进而形成文学鉴赏能力。虽然不同的研究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国文百八课》评价的观点不尽相同,甚至它在当时的尝试或许并未尽如人意,但它所体现的科学精神至今仍给我们带来深刻启示。文体功能还具有深层次意义。首先,文学话语、结构与体式的更新,意味着作家的审美心理结构与艺术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变更,从这一角度切入,能更深地观察人类反映世界的艺术方式所发生的变化。由此可见,文体形式不但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进入文本的方式,而且也为我们展开了一个观照世界的全新视界。企望阅读本身达到一定的思想和艺术深度,并通过文学阅读这一重要的审美活动提升主体的核心素养,文体形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其次,强化文体意识意味着将改变僵化的教学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凝固的教学程序,从而有可能带来一场课堂教学理念和方法的革命。由于“过程与方法”同时包含着“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涵,它的价值将是全方位的。综上所述,教材兼有知识、学习以及伦理与社会学等方面的本质特征,只有优化教材结构,处理好多方面关系使之和谐统一,才能使教材发挥最大功能。这就需要我们增强文体意识,重视教材蕴含的显性与隐性即“工具论”与“价值论”两个层面。文学阐释有赖于文体知识这个理性工具,只有把握文本体式才能展开阅读活动,继而在阅读实践中形成主体审美能力。作为一种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是国民个体的核心素养的要义之一,且两者形成相互缠绕逻辑循环的复杂关系,即文学鉴赏水平越高,从文本中吸取的精神滋养就越多,反之亦然。这些正是我们提出强化文体意识的基本出发点。

(二)寻找上位学术领域生产学科新知识

文学理论是对创作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它是与文学创作的发展相同步的。新世纪以来,一些现代作品被大量选入语文教材,但由于语文教材中文体知识严重滞后无法适应文本解读所需,以至于人文目标难以有效达成。语文教材知识陈旧内涵单薄的问题长期存在,它既是文体意识薄弱的一个表征,又是构成和强化文体意识的一个阻碍。吸取上位学术领域的新成果,不但是文学教学内容的知识来源,而且也是进一步强化文体意识以突显学科专业特征的重要保障。英、美、德、澳等国的母语课程标准大都呈现系统完备的知识系统和内容序列,且吸收了文学、阅读学、写作学及信息传媒等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如阅读中的叙述视角、节奏、复调、细读策略、RFAT策略、质疑策略等,写作中的读者意识、过程写作、写作策略、电脑写作以及媒介信息传播等。”[3]我国当代文艺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得到长足发展,其中有关文体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然而对文学作品教学产生影响的却并不很多,以至在文学教育的学术资源转换方面存在一个空白,这与英、美、德、澳等国的母语教学相比落差很大。当然也有探索和尝试,如2004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分别以小说的“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等八个小说元素组成单元,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小说知识序列,“以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此外,“在每一单元的后面,设置一些思路新颖、别具一格的思考题。这些题目是有关这篇小说的题旨、关键、奥秘与若干精到之处的”。编者的意图在于,通过阅读使得学生“初晓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4]。这本教材文学纯度高,给小说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和路径。但总体而言,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状况仍有待改善。综上所述,若欲将新课程理念贯彻到教师行为,渗透并运行于课堂教学实践,还需要有质感的教学内容——崭新的学科知识体系。因此,如何积极寻找相关上位学术领域,获取其最新研究成果成为重要的学科知识供给,借鉴文体研究新方法并加以科学地吸收和转化,从而生产新的语文学科知识,这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细化能力分级描述并优化终极评价

自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教材的编写体例呈现了文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但离真正做到认识、把握文体形式特征与内部规律并在教学实践中自觉运用的目标,则还存在一定差距。作为学科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的目标确定、知识陈述将影响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而教材在使教学内容有据可依的同时又能潜移默化地强化教学主体的文体意识。相关研究表明,就语文课程内容建构的“文本表达”而言,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美国等母语课程标准都有层级分明的“分级表述”,其表述的清晰和等级制定的精细度,足以使每一个教与学的对象对自己应该达到的预期目标和考核等级有一个具体明白的了解,这样就建立了一个“共享的标准”。[5]如美国大陆中部六州《语言艺术标准》,对四级水平(9-12年级,相当于高中阶段)“展示阅读文学作品技能和策略方面的能力”共计有10条表述,[6]法国《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英国《国家课程•英语》等,也吸纳了许多文学批评理论的新成果,专业术语精确,知识含量丰富,各个等级的衡量标准具体明确。相比之下,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各项表述模糊,知识含量也较为稀薄。学界在分析其中有关“文本表达”时,指出其问题在于:“‘基准’的描述随意,不够系统和详尽,没有达到对特定技能或知识领域的进一步描述‘足以让读者清楚教和学的具体内容’”“知识和技能陈述缺失”“从根本上导致了我国语文课堂找不到‘抓手’难以确定具体教学内容”,由此认为,“需要通过细化课程标准文本的‘分级’表述,来提高我国语文课程内容建构的精细化程度”[5]。教学内容的精细化程度是学科专业化、科学化的具体体现,它也有助于强化教学主体的文体意识。高考与文体意识也关系紧密。在当下现实,高考仍然是学科教学质量的唯一衡器和终极评价,某种程度上它对课堂教学起着指令性或决定性作用,从而成为文体意识能真正体现并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一个保障机制。我国高考的历史和现实表明,“高考试题”主要考查文本的思想意蕴、重要的语句理解和表现手法,基本不涉及或很少涉及文学文体的技术性考查,而且,散文一直成为高考的主打体裁。考试内容中各类文体形式知识和能力目标的阙如,是文体意识薄弱的表现。要寻根究底的话,则是长期以来语文学科将文学作品教学降低到语言知识学习附庸之缘故。虽说在教材中有了初步的尝试和创新,如前面所提及的《外国小说欣赏》,但同时有研究表明,“教”和“考”存在很大差距。由于高考对教学理念、内容及方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这一问题将有可能导致主体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失去重要的保障机制。因此,从构建主体文学鉴赏能力的专业保障,以及提升国民个体核心素养等方面考虑,“高考命题”务必做到“教考合一”。而致力于上述目标的实现,正是“文体意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作者:叶继奋 单位:宁波大学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中学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潘新和.“文体”“教学文体”及其他[J].中学语文教学,2007(12):5-8.

[3]荣维东.国外母语课程标准对我国语文课程建设的启示[J].语文建设,2015(11):4-8.

[4]曹文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前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高中课程论文范文篇7

论文摘要: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使我国蓬勃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新的高中课程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

1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变化

从教学大纲过渡到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现行的教学大纲关注更多的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学习英语,促进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共同发展。

英语课程标准首次把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英语课程标准把学习策略作为课程目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外语界的教育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很好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效率,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本次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语言与情感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拼搏的情感态度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英语课程总体目标和分级目标成为师生教与学的“领航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高中课程的总体目标: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中英语课程的分级目标以义务教育一至五级的目标为基础,共有四个级别的目标要求。其中,高中阶段要完成七级目标;八至九级课程目标供那些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高中学生而设计。各个级别的要求均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课程目标的级别不等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各个年级级别。

任务型语言教学使学习更加科学、实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第四部分的教学建议明确提出,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以“能做事情”的描述方式作为各级课程目标制定的原则。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要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要积极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英语课程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其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和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终结性评价必须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学段课程总结性评价可采用期末考试或结业考试等定量评价的方式,也可以采取项目报告、小论文、表演或演示等形式。

2高中英语课程改革需要把握的几个关系教材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新教材的内容符合高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主题鲜明,板块设计科学、新颖,所选用的材料多为生活中的真实材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且具有时效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它注重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强调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思维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及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在把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采用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英语语言基础。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在不影响教材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应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替换、调整、补充或者取舍。

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关系。

英语新课改特别强调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从独裁者的位置走下来,走到学生当中去,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多尔说的那样: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而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从“教”变“导”。但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说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把主体性绝对化。有的教师认为放得越宽就越能体现课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要求,于是在教学中,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实施、评价都由学生来操作,且不加以引导点拨,使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教法研究与学法指导的关系。英语课程结构的调整以及学科教学要求的变化,对任课教师在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科书,探索适应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教学课型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同时要加强对新教材研究和新教法改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加强英语新教材、新教法的研究中,教师要以“学习、借鉴、继承、创新”为指导思想,既要摒弃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而又早已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又要继承创新传统教学中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但是,有的教师片面注重教法,而忽略对学法指导的研究。譬如大多数高中的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依然是死记硬背,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学会借助工具书、参考资料解决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教师教给的学习方法在自己的学习中灵活运用,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更高的自学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智能发展与知识传授的关系。传统教育重教轻学,重知轻能,单一地使用讲授法,学生的思辩能力与创新能力普遍较低。但矫枉不能过正。词汇和基本的语言知识是语言大厦的基石。没有这些基石,语言学习便无从谈起。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词汇和基本语言知识仍不能被忽视。没有一定的输入量作保证,很难实现有效的输出。但是,所谓基础不应该只是书本知识,还应该包括基本的观念、方法、学力、情感、态度、行为等。现代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具有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不够的,还要具备基本能力和基本的观念态度。

总之,新课程标准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应以此为契机,以实践研究为重点,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教研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冠英,谈外语教师的素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1):14-16.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高中课程论文范文篇8

论文摘要: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使我国蓬勃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新的高中课程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

1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变化

从教学大纲过渡到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现行的教学大纲关注更多的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学习英语,促进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共同发展。

英语课程标准首次把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英语课程标准把学习策略作为课程目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外语界的教育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有效的学习策略可以很好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效率,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本次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语言与情感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情感态度对语言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拼搏的情感态度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英语课程总体目标和分级目标成为师生教与学的“领航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高中课程的总体目标: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中英语课程的分级目标以义务教育一至五级的目标为基础,共有四个级别的目标要求。其中,高中阶段要完成七级目标;八至九级课程目标供那些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高中学生而设计。各个级别的要求均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课程目标的级别不等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各个年级级别。

任务型语言教学使学习更加科学、实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第四部分的教学建议明确提出,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以“能做事情”的描述方式作为各级课程目标制定的原则。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要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要积极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建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体系。英语课程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其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和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终结性评价必须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学段课程总结性评价可采用期末考试或结业考试等定量评价的方式,也可以采取项目报告、小论文、表演或演示等形式。

2高中英语课程改革需要把握的几个关系教材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新教材的内容符合高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主题鲜明,板块设计科学、新颖,所选用的材料多为生活中的真实材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且具有时效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它注重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强调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思维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及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在把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采用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英语语言基础。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在不影响教材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应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替换、调整、补充或者取舍。

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关系。

英语新课改特别强调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从独裁者的位置走下来,走到学生当中去,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多尔说的那样: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而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从“教”变“导”。但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说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把主体性绝对化。有的教师认为放得越宽就越能体现课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要求,于是在教学中,从教学目标的设计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实施、评价都由学生来操作,且不加以引导点拨,使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教法研究与学法指导的关系。英语课程结构的调整以及学科教学要求的变化,对任课教师在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科书,探索适应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教学课型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同时要加强对新教材研究和新教法改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加强英语新教材、新教法的研究中,教师要以“学习、借鉴、继承、创新”为指导思想,既要摒弃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而又早已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又要继承创新传统教学中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但是,有的教师片面注重教法,而忽略对学法指导的研究。譬如大多数高中的学生对词汇的记忆依然是死记硬背,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学会借助工具书、参考资料解决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教师教给的学习方法在自己的学习中灵活运用,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更高的自学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智能发展与知识传授的关系。传统教育重教轻学,重知轻能,单一地使用讲授法,学生的思辩能力与创新能力普遍较低。但矫枉不能过正。词汇和基本的语言知识是语言大厦的基石。没有这些基石,语言学习便无从谈起。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词汇和基本语言知识仍不能被忽视。没有一定的输入量作保证,很难实现有效的输出。但是,所谓基础不应该只是书本知识,还应该包括基本的观念、方法、学力、情感、态度、行为等。现代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具有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不够的,还要具备基本能力和基本的观念态度。

总之,新课程标准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应以此为契机,以实践研究为重点,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教研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冠英,谈外语教师的素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1):14-16.

[2]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高中课程论文范文篇9

1.中国基础教育进入以提升内涵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的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重点,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已成为中国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任务。2019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主要任务: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引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书育人能力;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深入研究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服务教育管理决策,加强基础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2.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的三个文件以及关于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评价等文件精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的部门职能。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研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学校,服务师生。

3.创新教研方式,推进教研转型。新形势下给教研部门带来新的挑战。如:学校课程供给转型升级需要支持;学生生涯规划需要指导;教师课堂教学持续改进需要支持;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需要满足;从学科知识获得到核心素养提升等等。这些挑战,都需要通过教研转型、创新工作来面对。推进教研工作转型,既要关注教师教,更要关注学生学,学生学的研究将成为教研主题。推进基于经验和实证相结合教研方式。推进个性化的教研方式。

4.提升教研活动水平。进一步完善三级教研网、校本教研网络,健全教学常规制度。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情况作为评估、检查、视导的主要内容之一。落实信息技术和教研活动有效融合,大力推进网络教研。将校本教研、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等模式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全县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提高教研活动的指导能力,抓住问题,深入思考,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围绕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难点与热点问题,带领骨干教师共同研究,指导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改革,及时解决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小学校及教师排忧解难。

5.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新一轮高中课改已经开始,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都给我们提出了新要求。根据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和小学生发展绿色指标评价方式改革,结合我县实际,义务教育阶段要贯彻“十不得”,以“轻负担、高质量”作为深入研究和推进的主题;高中课改要结合新课程、选课走班、学业规划、学分认定、综合素质评价等改革。抓住市局推进高中课程建设的机遇,指导和帮助学校开展学校课程建设,做好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选修课和校本课程的开设与开发。继续做好地方教材的开设和督查工作。推进课程建设向纵深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强化毕业班备考研究,进一步提高高考成绩,特别是一本达线率。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监测。完善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和义务教育阶段质量评价体系。重视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二、重点工作

1.继续邀请高考九个学科专家来我县讲课,加强高三教学视导,提高高三教学水平。结合市高三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做好高考信息的收集、研究工作,提高对高中教学和高考复习的研究、指导水平。实时召开我县第39次高三教学复习研讨会。

2.进一步做好各项考试的命题、组织、阅卷、统计、分析工作。

3.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初审力度,使我县在各级课题申报的数量、质量以及中期管理等方面有更大的提高。深入市“教科研基地学校”督查,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努力提高我县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

4.开展专题教学视导。根据高三工作安排和我县绿色指标评价测试,以及质量监测的评价工作,深入相关学校调研,进行专题视导。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以及“课堂教学展示月活动”和送培送教活动的积极作用,以期达到预期效果,提高师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5.积极参加市、省、部级的各种评选竞赛活动,争先进位,确保领先,如优质课评选、基本功大赛、优课微课评选、智慧课堂、教学设计、论文评选、学生竞赛等。高度重视,加强指导,发挥团队作用,提升“教育强县”内涵发展。

6.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研究工作。规范办园,以活动为载体,努力探索符合少儿身心健康的学前教育规律,提升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

7.充分发挥三级教研网的作用,实时统整各教研片,充分发挥各教研片作用。教研重心下移,完善县教研员联系教研片的工作制度,加大帮助力度,并检查督促各教研片的工作。大力推进网络教研,将网络教研和实地教研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创新教研方式,促进全县教师的专业发展。

8.打造高效课堂。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提高观课、议课水平,以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逐步形成“达标课”与“常态课”、“研究课”与“示范课”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研究新思路。创建符合我县特色的课堂教学研究新机制。

9.根据市、县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办法,加强对我县市(教育)名师工作室(5个)、县级名师工作室(13个)的考核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引领和示范作用。

10.深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指导和帮助学校开展学校课程建设,做好必修课、选择性必修、选修课和校本课程的开设与开发。做好课程管理、选课走班、学业规划、学分认定、综合素质评价等工作。义务教育阶段要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继续做好地方教材的开设和督查工作。大力推进课程建设。

11.继续开展第七届获奖教师汇报展示月活动(每年4月份,2020年因疫情原因,没有举办)。

三、教研室2021年月度工作安排

一月:

1.组织中小学期末质量监测和质量抽测及阅卷

2.高中学业水平补测工作的统计分析

3.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4.市小学生发展绿色指标评价测试及阅卷

5.教研片长工作会

6总结和计划

5.名师工作室督查

二月:

1.抽测成绩的统计分析

2.开学工作检查

3.市级教科研基地学校调研

4.课题督查、申报的准备工作

三月:

1.高三学科专家讲座

2.部分学科教研活动

3.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视导

4.中考专题视导

5.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四月:

1.第七届课堂教学汇报展示月活动

2.部分学校专题教学视导

3.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

4.部分学科片上教研活动

5.高三二模分析会

6.初三模考及中考研讨会

五月:

1.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2.部分学科联片教研活动、“同课异构”等活动

3.部分学校专题教学视导。

4.部分学科课堂教学、论文评比

5.名师工作室督查工作

六月:

1.参与高考、中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中小学期末质量监测

3.中考阅卷。

4.市小学生发展绿色指标测试及阅卷

七月:

1.学业水平考试阅卷工作

2.期末质量监测统计分析工作

3.研修培训

八月:

1.各种考试分析评价

2.研修培训

3.指导部分学校暑期备课、校本研修

4.第三方评审

5.开学工作检查

九月:

1.部分学科高考质量分析会

2.期末质量监测及抽测质量分析会

3.部分学科学生竞赛活动

4.高三教学视导

5.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工作

十月:

1.部分学科教学论文、案例的评选工作

2.高三教学视导

3.义务教育阶段专项视导

4.部分学科教研活动

5.部分学科课堂教学大赛

十一月:

1.片上教研活动

2.部分学科市、县教研活动

3.高三教学视导

4.各级课题中期督查

5义务教育阶段教学专项视导

十二月:

1.全县教育教学工作会议

2.部分学科课堂教学大赛

高中课程论文范文篇10

一、围绕一个中心

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总结提升阶段、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启动的关键时期,全省教研系统必须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围绕依法实施和科学实施新课程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二、做好两个服务

教研工作要为行政部门教育决策服务、为基层教师教学服务。全年在两个“服务”上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为教育决策服务

.以“全面规划、稳步推进”为方针,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考察全国高中课改实验省,深入实验样本学校调查研究,了解我省实施高中课改的优势和困难,协助省教育厅制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具体有: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课程设置和管理指导意见、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新课程学科实施指导意见等。

.加强省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县的教学指导。在对部级实验区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总结实施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和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抓好一批学校和教师典型,组织召开义务教育课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

.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和管理。对地方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继续完善修订通用地方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教材。指导各实验区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制订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细则。

.调查全省教学用书使用情况,制订教学用书编写、审定、出版、发行的指导性意见。

.加强课程改革的协调和宣传。协助省课改办召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会议。积极联系宣传部门及多种媒体,宣传浙江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

.认真做好全省个义务教育课改实验区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业务指导。加强初中生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以及对市地命题工作的指导,做好全省初中生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质量分析;加强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继续完善高中会考制度。加强考纪考风建设,规范会考管理,提高会考的公信度。研究高中会考信息公布和运用的科学途径和方法,加强对普通高中教学的监控和管理。研制新一轮高中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积极研究高考改革趋势,协助做好我省高考试卷命题和阅卷的相关工作,研究与高中课改相配套的考试和评价改革。

.探索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办法,和部分县(市、区)合作进行试点。

.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校(园)本教研制度的内涵和实施策略,积极推进全省校(园)本教研工作。完善浙江省校(园)本教研示范校评比标准,总结省校(园)本教研示范校(园)的先进经验。

.进一步推进教研工作信息化,继续做好“浙江省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光盘的教学设计和现场拍摄任务。

.研究高中学科建设,开展普通高中先进教研组评选活动。

.加强对民办学校教学研究的指导,建立民办学校教学研究联谊会制度。

.召开省、市教研室主任会议和教研室办公室主任会议,研究课改背景下教研工作的创新模式以及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的新思路。

.加强省际教研工作交流和协作,承办华东六省一市教研室主任会议。

.以展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为重点,做好第三届省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

.做好××年省级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和成果评比工作。

.协助做好第九批省特级教师的评选工作。

.开展新课程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研究,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总结典型经验,推广先进的德育模式。

(二)为教师教学服务

.做好义务教育和高中新课程学科的培训工作。改进省级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启动全省教研员培训。制订全省教研员培训实施方案,分层分批培训各级教研人员。

.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参与园长和幼教教研员全员培训。

.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携手行动”,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农村课程改革的引领和指导。

.加强教学用书的开发和管理。继续组织编写与新课程配套的作业本、暑假作业、复习用书、考试标准、地图册等,全面修订已经出版的教学用书。

.召开全省高考情况分析报告会,加强对高三复习阶段的教学指导。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指导,建立高中课改实验学校和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学校。

.进一步规范“三项教学评比(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制度,本年度开始,“三项教学评比”省教研室不再收费。

.提高各类学生学科竞赛的质量和信誉,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协助做好“环宇建设”杯首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

.建设“浙江教学研究网”和“携手博客”网络,为广大教师参与教研、共享资源提供平台。

.编辑印发期《浙江教学研究》杂志和《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年年鉴》。

.加强对教研室附属小学和厅属学校的业务指导。

.举办××年度浙江省优秀教研员评比。

三、提升三个水平

.提升教研活动水平。珍惜有限的教研资源,重视教研活动的前期策划和后期延伸,提高教研活动组织水平,实现教研活动的多重效益。首先要有教育效益,能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问题,能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有利于发挥教师参与的主体性,教师受益面较大。其次要有社会效益,教研活动成果能成为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能受到学校和教师更多的支持和欢迎。最后,还要讲经济效益,用同样多的钱做更多的事,以同样多的人做更多的事,做同样的事却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教研员要从课程改革理念的高度看待学科教学改革,提高对教学行为的反思、评价、指导能力。在改革过程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抓住一些普遍的教学现象和问题,深入思考,把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要切实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包括现象观察、找准关键、正确归因、开展实验、总结提升、资源整合等能力,带头开展课题研究,同时指导和帮助基层教师开展校本教研。

.提升自身生存和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福利待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进一步明晰内部各部门的职能,以及岗位职责和考核标准,提高教研工作效率。鼓励教研员参与课程建设、著书立说、攻读学位和出国考察。教研员要统一思想,认清使命,以学习完善自我,以有为争取地位,以合作获得成功,以成功提升影响。

四、狠抓四个重点

.抓好高中课改。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不同,高中课改近似于一场“教育革命”,改革内容不仅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还牵涉到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方式、乃至教学场地安排的变革。必须集中精力配合省教育厅完成改革实验方案、相关规章制度和指导性意见的制定任务,及时准确地为学校和教师答疑解惑,提前编好新课程学习资料和教学指导用书,同时通过网络同步教学设计栏目,使全省高中教师能及时共享教学资源。

.抓好网络教研。以网络为手段开展教研是改变教研方式、提高教研活动效益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教学研究大众化、民主化、精细化的高度看待网络教研,努力实现常规教研和网络教研一体化。争取在上半年初步建成“浙江教学研究网”和“携手博客网络”,制定网站运作和管理规则以及教研员网络教研工作评价指标,试验各种网络教研和培训模式,尤其是发挥教研网络在高中课改中的独特作用,争取使教研室网站进入全省教育网站的前列。

.抓好校本教研指导。总结省校(园)本教研示范校(园)的先进经验,加强示范校和其他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示范校的研究、示范和辐射功能。完善省级校(园)本教研示范校(园)评比细则,使之导向明确,操作方便。科学提炼各种学校教研模式和教学典型,编写和出版《校本教研丛书·第二辑》,向全省同类学校推广。同时充分利用“携手博客网络”,为广大教师开展个性化教研提供技术支持和交流场所,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生存方式。

.抓好教学评价研究。我省已基本普及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正走向大众化。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中考和会考的选拔功能不断淡化,逐步成为衡量学生基础学业水平和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课改实验区的中考已更名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要花力气进行水平考试评价理论和操作技术的研究,逐步建立相应的试卷评价体系和信息利用机制。重视研究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要逐步建立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尝试评价区域性整体教学质量的动态变化。

五、实施五个策略

.活动统整。课程改革是系统工程,许多问题不是单一学科所能回答和解决的。教研员应增强课程意识、合作意识、研究意识和决策服务意识,用项目统整学科教研,提高教研活动的合力和效益。能以学科整合出现的活动,原则上不分学科单独进行,如“携手行动”、“同上一节课”、“新生代教师教学风采展示”等活动。一年中,每个业务部(室)要有一项集体调研活动、一项多学科整合教研活动,出省考察原则上也要以部(室)为单位。鼓励跨学科、跨学段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调研。

教研员要打消顾虑,积极参与统整教研活动。第一,统整活动有利于教研员参与热点问题研究和重要教学决策,有利于改变学科教研随意、分散的状况,扩大学科教研的影响力,提升学科教研水平。第二,统整活动并不否认单科活动,不否认学科个性,只是改变某些学科教学游离于新课程整体之外的状况,使学科教研活动的价值得到更好的挖掘和体现。第三,统整活动的主体仍是教研员,纳入统整活动的学科教研,主持人不变,活动经费不变,活动程序不变,成果归属不变。

.分类管理。从本年度开始,教研活动分为两大系列四个类别。一个系列是教研室主办的活动,以“教研室文件”发文,规定参加人数和活动时间,参加对象原则上不能缺席,不收费。另一个系列是学科教学分会或其他学会主办的活动,以“学会文件”发文,根据活动内容和目的自定人数和时间,自愿参加,可以收费。四类活动规定如下:

一类活动(全额拨款):以教研室的名义举办,如,综合性教研工作会议、新课程学科培训、大型总结和推广会、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会、教学用书编写会、学业考试和会考命题会议、网络建设会议、综合性调研活动等。

二类活动(限额拨款):以教研室的名义举办,如,三项评比活动、学会换届选举年会、课题研讨活动、小型学术研讨会等。

三类活动(自收自支):以学会的名义举办,如,各类学科竞赛和学生参加的评比活动、省教学分会常务理事会、全国学科教学研讨会、教学论坛、名师送教下乡、承办全国学科研究会年会等。可与特级教师协会、正源教育咨询公司合办。

四类活动(可以创收):以学会的名义,组织学科教学观摩活动;承办全国学科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与其他单位和民间团体合办的有创收意图的活动。可与特级教师协会、正源教育咨询公司合办。

.成果物化。教研员要设法显现教研活动的过程和价值,做到活动必有总结,研讨必有纪要,调研必有报告,外出开会和考察必有书面汇报。承担的研究课题,要扎扎实实组织研究,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专著,争取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或在公开报刊、专业网站上发表,扩大成果的影响力。鼓励教研员写文章,出专著,到全国讲学,上网络交流。尽可能把教研成果物化,能为更多的教师和教研员所共享。

.规范运作。省、市、县三级教研活动应有所侧重。省教研室要尽量为市、县教研室留出活动空间,为教研员的业务学习和调研留出时间。一年之内,除了整合活动外,单一学科的省级活动不超过次;除了两次学科培训以外,要求大市学科教研员参加的省级活动不超过次;原则上不单独举办学科大市教研员会议和学科教学分会年会;除省教研室统一安排外,教研员出省参加全国会议不超过次。市一级教研活动希望省教研员参加的,应事先给省教研室发正式文件或邀请函,省教研室领导审批后,安排相关人员参加。

省教研室从本年度开始,教研经费采用项目预算制。每次活动必须做到“五有一能”:有策划、有预算、有决算、有报道、有纪要(总结)、能上网。没有做到前项,不能预支经费;没有做到后项不能结账报销。

活动安排尽量避开教育行政部门活动和全省性统一考试的时间。三项评比、考试评价、课题管理和教学用书编写等工作,请参照《××年三项教学评比的若干意见》、《××年度会考和中考的常规考务安排表》、《××年度教研系统课题管理常规安排表》、《××年度各类教学用书的编写、修订和送审、定稿、出版日程安排表》执行。

.上下联动。各级教研室应根据《浙江省教研工作条例》的规定,明确定位,合理分工;互相照应,步调一致;紧跟形势,尽力作为;服务基层,发展自身;队伍精良,状态积极;上下联动,共担风险。省教研员要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教研员的积极性,尽量通过规范的工作机制,实现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一致性。

六、打造八大品牌

我们要努力打造以下八大教研品牌:

.高品位的教研活动。教学专题研讨会、教师发展论坛、高考改革研讨会、农村课改研讨会、教学调研诊断、名师巡回讲学等。

.高信度的考试评价。高中会考、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高声誉的教学评比。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教研系统课题研究成果奖、教学调研报告评比、教学论文评比、教学案例评比、课堂教学评比等。

.高规格的学科竞赛。高中数学竞赛、高中物理竞赛、高中生物竞赛、初中数学竞赛、初中科学竞赛、文学之星征文比赛等。

.高层次的教研报告。教学专题调研报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评估报告、高中会考信息分析报告、高考情况分析报告、新教材的分析评估报告、学科教学改革年度报告等。

.高质量的教学用书。教学研究论著、国家和地方课程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考试标准、作业本、暑假作业、复习用书等。

.高水平的教学培训。新课程学科培训、校本教研培训、教研员培训、教学管理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

.高效益的教研网站。浙江教学研究网、“携手博客”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