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种植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3:43

高产种植技术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篇1

1选地与整地

黄芪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平地选择地势高、排水好、渗透力强、地下水位低的砂壤土或冲积土;山区和半山区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透水透气良好的砂壤土、砂砾土为佳。前茬作物以豆科、禾本科作物为宜,忌连作。在秋末或初春整地,土壤深翻40cm左右,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2500~3000kg或生物有机肥300~500kg,三元复合肥50~100kg作底肥,整平耙细。丘陵区根据地形做成小高垄,垄高25cm,垄宽40~80cm,沟宽25cm。

2种子处理

选用成熟、饱满、无虫蛀、无霉变、有光泽的优良种子,将选好的种子放入沸水中快速搅拌1min后立即加入冷水,水温调到40℃后浸泡2~4h,捞出后将种子摊在湿布等保湿物上,并盖上湿布催芽,待种子膨胀露白后即可播种。

3播种

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种,但以春播和秋播较好。一般选在“清明”前后(春播)进行播种,播种前保持土壤湿润。播种方法一般采用人工播种和机械播种。①人工播种:可采用穴播和条播。穴播,在起好的种植地畦面上按行株距30cm25cm开浅穴,每穴播入种子6~7粒,覆土厚2cm,亩用种量1.5~2.0kg。条播,在畦面按行距40cm开横沟,沟深3cm,播种时将种子与草木灰、有机肥拌匀后,均匀撒入沟内,播后覆盖细土1~2cm,稍加压实。播后床面上部可覆盖少量麦草或玉米秆等,确保土壤湿润,利于出苗。②机械播种:播种机播种一般为6~8垄,播种深度1~2cm,株距2~3cm,覆土1~2cm,每亩播种量2~2.0kg,播后适当镇压,并保持土壤湿润。

4田间管理

4.1间苗、定苗、补苗。当幼苗出现5片小叶(苗高5~7cm)时,按株距4~5cm除去弱小和过密苗;苗高10~12cm时,按株距8~10cm定苗;穴播的每穴留苗2~3株。如果缺苗,带土补植;缺苗过多时,以补播种子为宜。4.2中耕除草。黄芪幼苗生长缓慢,出苗后至封垄前一般需要中耕除草3~4次。浇水和雨后及时中耕,保持田间土壤疏松无杂草。第2年返青前,及时清理田园;返青后至封垄前视情况中耕除草2~3次。中耕除草需做到不伤苗、不埋苗、不伤根、不留草。4.3肥水管理。黄芪喜肥,每年可结合中耕除草施肥1~2次,每亩沟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kg。施用化肥应以磷肥、钾肥为主。苗期和花荚期追施磷酸二铵20~30kg,硫酸钾复合肥5~10kg,覆土后及时浇水。黄芪“喜水又怕水”,因此,在管理中要注意及时排灌。黄芪的苗期和返青期应及时灌水。出苗后一般可不浇水,但如遇持续干旱时要适当灌水。土壤湿度过大,低洼地段应及时排水,以便植株生长。4.4打顶摘蕾。第2年以后,每年7月中旬除留种田以外需及时打顶摘蕾,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根部生长,从而提高黄芪产量。

5病虫害防治

5.1白粉病。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荚果。初期叶片正、反两面产生圆形白色粉状霉斑,叶柄、茎部染病产生白色霉点或霉斑,严重时整个叶片被白粉覆盖,致叶片干枯或全株枯死。防治方法:一是加强田间管理,秋冬季及时清除病残体可减少越冬菌原,注意田间通风透光。二是在发病初期,喷施430g/L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苗期6000倍液),每5~7d喷洒1次,连用2~3次;或用25%粉锈宁1500倍液或1∶1∶120波尔多液喷雾2~3次防治。5.2枯萎病。枯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根部病害,7~9月份危害严重。防治方法:可用5%石灰水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浇病穴。5.3根腐病。根腐病危害部位主要是黄芪根部,低温多雨、排水不良多会造成此病。防治措施:一是农业防治,控制土壤温度,防止湿气滞留;进行轮作,实行条播或高畦栽培;防止种苗在贮运和移栽过程中造成伤口,注意防治地下害虫。二是药液浸苗,用50%多菌灵与利克菌1∶1混配200倍液浸苗5min,晾1~2h后移栽。三是发病初期用15%噁霉灵水剂750倍液或3%甲霜噁霉灵水剂1000倍液喷淋根茎部,每7~10d喷药1次,连用2~3次;或用50%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病株。5.4蚜虫。蚜虫主要为害茎叶,成群聚集于叶背、幼嫩茎秆上,使植株生长不良,造成落花、空荚等,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蚜虫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病毒病,并招来蚂蚁为害等。防治方法:用33%氯氟·吡虫啉乳油3000倍液,或用10%吡虫啉粉剂1500倍液喷雾。5.5豆荚螟。豆荚螟以幼虫钻入荚内蛀食种子,为害严重时种子失去发芽能力。①农业防治:深翻土地,实行轮作;②生物防治:在卵孵化期和低龄幼虫期,选用苦参碱、除虫菊素乳油等进行防治;③化学防治:在低龄幼虫盛发期,选用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等进行防治,或者在成虫孵化期用灯光诱杀。

6采收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篇2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技术;技术推广

马铃薯产量、营养价值均较高,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因此,我国十分重视马铃薯种植。我国很多地区的土壤、气候环境等都非常适合种植马铃薯,但马铃薯种植技术相对落后[1]。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技术人员对马铃薯种植提供全程的技术指导,不断提高马铃薯栽培技术水平、产量及商品性,这对于稳定马铃薯市场、提高马铃薯市场占有率、推动地区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马铃薯种植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部分农户没有掌握马铃薯的种植要领,使得部分土壤携带大量病菌,从而造成马铃薯减产严重;部分马铃薯品质存在退化现象,使得马铃薯的产量、品质严重下降。为了改变这些状况,要对马铃薯的种植过程进行严格管控,分析马铃薯产量低的原因,分析马铃薯种植地块的情况,确保马铃薯薯种少毒、脱毒。通过分析发现,病毒侵入是影响马铃薯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选择马铃薯薯种时,要选择优良、健康的马铃薯薯种,这是提升马铃薯产量的关键一步,可以有效减缓马铃薯品质退化现象,使农民增收。同时,要不断宣传和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使农民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并掌握技术要领,从而实现马铃薯高产高效生产[2]。

2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

2.1选地与地块处理

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有利于马铃薯适期早播,播种后及时出苗、生长。地块选好后,对地块进行疏松,保证土壤中没有土块、碎石等,同时修建灌溉和排水渠道。疏松土地时,需要深耕25cm,确保深浅一致,使整个地块均能得到均匀疏松,再用平整机对整个地块进行平整。在耕地过程中,要施入腐熟的农家肥37500~45000kg/hm2作为底肥[3]。

2.2合理选种

选择品种时,要根据不同用途,选择合适的薯种。如果用于食用,可以选择东北白、紫花白等。如果用于淀粉加工,可以选择荷兰15、夏波蒂、冀张薯12号等。其中,荷兰15的块茎呈长椭圆形,芽眼极浅,薯皮光滑,外形美观,黄皮黄肉,食味好,品质优良;夏波蒂的块茎干物质含量为19%~23%,还原糖含量为0.2%,商品率为80%~85%;冀张薯12号属于晚熟鲜食品种,天然结实少,薯块长圆形,淡黄皮白肉,芽眼浅,匍匐茎短,结薯集中[4]。上述3种马铃薯品种能适应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环境,同时能满足消费者的口感,因此具有较高的商品性,适合大规模种植。另外,因为马铃薯复种率较高,因此,选择马铃薯品种时要根据土壤状况等进行合理选种。

2.3种块处理

2.3.1催芽晒种。播种前15d将种薯移出窖之后,放在散射光充足的室内,将温度保持在10~15℃,一两天翻动1次,使种薯受光、受热均匀,待种薯长出0.3~0.5cm长的紫绿色壮芽后,即可进行种薯的大小分类和切块。2.3.2切块。机械播种对于种薯的大小有严格的要求。应根据种薯的大小进行分类,质量为5~15g的种薯可以整薯播种,15g以上的种薯则需要切块,使薯块的质量控制在5~15g。一般播种前两三天进行种薯切块。在切块过程中,需要准备两把刀交替使用,做到一薯一消毒。切刀要用75%酒精或0.3%~0.5%高锰酸钾溶液或1%漂白粉严格浸泡消毒,预防环腐病、黑胫病、病毒病等种传病害。2.3.3种子包衣。常用的包衣方式有2种:①用高巧60%悬浮种衣剂30mL+卫福20%胶悬种衣剂40mL兑水30~40g,包衣75~100kg种薯;②用适乐时(1.5L/15L水)+锐胜(200~250g/15L水)混匀后,用喷雾器喷匀。

2.4双行起垄栽培

实施双行起垄栽培时,按照1.2m开墒,沟宽30cm,垄高13~14cm,垄宽90cm,行距控制在26cm左右,株距控制在28cm左右,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确定种植密度为6万株/hm2左右。播种时将种薯直接摆放在垄面上,芽眼朝上,稍用力压一下,使种薯与土壤充分接触。播种后覆土并整平垄面,覆土厚度在8cm左右。

2.5田间管理

2.5.1定期除草。一般选择氟乐灵等除草剂来防除正在萌发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双子叶杂草的幼芽。该除草剂除草效果好,但易挥发、易光解,比较适合马铃薯播种机边喷药边培土的作业方式。氟乐灵在壤土中的半衰期为33d,在沙土中为54d,正确使用对后茬作物无残留药害。2.5.2培土。马铃薯长至现蕾期,需要对其进行培土,避免薯块外露。一般需要培土16~18cm,具体的培土量需要对天气状况、气候特点等进行综合判断后确定。2.5.3合理灌溉。播种后根据土壤墒情,需要滴灌补水。苗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10%~15%,需水量较少,但根系浅,灌溉间隔期不宜过长;块茎形成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23%~28%,需水量适中,灌溉间隔期与苗期相似;块茎增长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45%~50%,蒸腾量大,灌溉频率需加大;淀粉积累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的10%,视土壤、天气情况酌情考虑,土壤湿度保持在65%~75%为宜。2.5.4科学追肥。在马铃薯块茎膨大初期进行追肥,667m2追施尿素10.0kg或三元复合肥15.0kg。也可用2%尿素液或磷酸二氢钾0.2~0.3kg兑水50.0kg进行叶面喷施。2.5.5病虫害防治。常见的马铃薯病虫害有晚疫病、蚜虫、蛴螬和地老虎等。发现晚疫病病株后,667m2用75%代森锰锌100g兑水40kg喷施,并拔除中心病株,以后每隔7~10d喷洒1次;发现蚜虫危害时,可用25%溴氰菊酯10~15mL兑水50kg进行喷雾防治;发现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危害时,可用90%敌百虫制作毒饵撒于田间诱杀。喷药时务必做到雾化均匀、完全覆盖,植株上、中、下叶片全湿而不滴水。

2.6适时收获

正常情况下,马铃薯收获时间为块茎生理成熟期。此时植株停止生长,叶色由绿逐渐变枯黄,匍匐茎与薯块脱离,块茎表皮形成较厚的木栓层。应选择晴天收获,避免雨天收获。收获的薯块要及时运走,不能放在露地,更不能用发病的薯秧遮盖,要防止雨淋和日光暴晒;如果收获时地块较湿,应在装袋和运输储藏前,使薯块表面干燥。

3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的集成与推广

由于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种植技术较为落后,马铃薯产量较低,因此需要对相关的种植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可以通过报纸、教材、开办学习班或组织田间讲解、讲座,以及利用电视、广播、电影等方式,加快技术的推广和传播,让广大农户了解相关技术,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5]。也可以通过项目计划、企业牵动、农贸结合等,在实现马铃薯高产高效的同时,扩大马铃薯的销售渠道,提升马铃薯品牌的知名度。

4结语

通过科学的薯种选择、种植、田间管理等,能实现马铃薯优质高产;通过开办培训班、田间指导、利用电视和广播等进行宣传,能加快相关技术的推广,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提升马铃薯的市场地位,实现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冯梅,陈小花,李丰先.干旱半干旱区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9(18):48-50.

[2]石建芳.马铃薯种植技术分析与推广发展分析[J].新农业,2018(23):18-19.

[3]曹国.农机化技术推广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分析[J].农民致富友,2017(9):194.

[4]金顺福,姜成模,玄春吉,等.脱毒试管薯工厂化生产技术及应用研究[J].延边农业科技,2003(1):27-31.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篇3

关键词:茶树菇;高产;栽培技术

茶树菇(Agrocybechaxinggu)又叫茶薪菇、茶菇、杨树菇、柳松菇、柱状田头菇,其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味道鲜美,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珍稀食用菌。近年来,武夷山市茶树菇栽培规模逐渐壮大,形成了茶树菇产业。但由于茶树菇栽培历史不长,在栽培中仍存在污染率高、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栽培季节

茶树菇通常在春、秋季栽培出菇,但当季出不完菇,需经越夏、越冬处置,到气温适宜时,菌袋才能出完菇。这不仅使菌袋营养损耗大,而且降低了栽培设施、资源的利用率。因此,武夷山市栽培茶树菇,选择在冬季或秋未冬初进行,经冬季和早春季发菌,菌丝即可长满全袋,待春季气温回升适宜出菇时,即可进行催蕾出菇管理。这样出菇期长,基本上当季可出完菇。具体时间安排在10~11月制袋接种,翌年4~10月出菇。

二、制袋

2.1原料

茶树菇是一种对纤维素、木质素分解能力较弱的木腐菌;氮源丰富,生长速度快,出现原基及子实体速度快。因此,用麸皮和玉米粉为佳;用棉籽壳比用木屑效果好,产量高;木屑用细木屑为好,需经晒后贮存备用。

2.2培养料配方

棉籽壳62%,杂木屑15%,麸皮20%,碳酸钙1.5%,石灰1.5%,掌握培养料含水量63%~65%。

2.3配料、装袋

棉籽壳在制袋前3~4d,按料水比1∶1.2加入水,堆积发酵,翻堆2次备用。装袋前按配方加入其他原料,干拌2次,使原料充分混合均匀后再加水搅拌2次,调整培养料含水量达65%左右,以捏紧料有少量水渗出为准。采用15cm×30cm的栽培袋,每袋装干料300g。

2.4灭菌

采用常压灭菌。在灭菌前期,需排尽灶内冷气,待灶内温度达100℃开始计时,维持100℃24h后,再闷4h退灶,冷却到30℃以下方可接种。

2.5消毒接种

接种室在接种前用气雾消毒剂消毒,菌袋置接种室内的接种箱中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每袋菌种可接30~40袋栽培袋。

三、保温发菌

将接好种的菌袋,搬入培养室进行排场堆叠,一般6~8层,覆膜。发菌15~20d后,接种口菌丝向四周蔓延,封锁料面,此时应进行翻堆检查。在发菌过程中要翻堆散热,互换位置,使发菌均匀。若遇霜冻天气,培养室需加温,以促进菌丝生长。发菌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但要注意不能使温度产生波动。冬季发菌,长达3~4个月,营养积累丰富,出菇质量好,产量特别高。

四、出菇管理

4.1催蕾出菇

利用昼夜自然气候温差及通过人为创造的干湿差,进行强刺激,3~5d后,菌袋表面出现点点细雨水珠,经2~3d后即可出现密集的白色原基,接着分化成大批菇蕾。

4.2温度管理

出菇场所温度宜控制在18~24℃,让菇蕾充分生长发育,形成大批优质菇。出菇阶段温差不宜大,棚内温度要相对稳定。

4.3湿度管理

在出菇阶段,水分管理以轻喷勤喷“空气水”为原则,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95%,晴天可喷雾5次,以保持覆盖报纸湿润水不下滴为宜;天气潮湿时可减少喷水次数。转潮阶段,相对湿度要适当降低,停止喷水数日,让菌丝恢复生长。茶树菇生长期间,要切实协调好保湿与通风的关系。

4.4出菇管理

当菇蕾出现,原基形成珊瑚状,浅褐色,菌柄长到一定长度时,要把袋口反卷3~5cm;随着菇蕾的长大,逐渐拉直袋口,直到采菇。茶树菇具有趋光性,且CO2可促进菌柄伸长,故茶树菇在生长发育期间,要注意袋内空气和散射光的调节,以提高茶新菇的商品价值。

4.5补水

茶树菇原基出现后,料面一直暴露于空气中,培养料易失水,所以要经常保持栽培场所的空气湿度在90%左右,但不可一直处于这种状态,可采用干干湿湿的管理办法。当采收2批菇后,培养袋明显变轻,必须向袋内补充营养液。

五、采收与加工

5.1采收

当菌盖边缘颜色较浅,菌膜未破或微破时即可采收,采收时握住整丛菌柄轻旋拔出,摘除残留的菇根,再次把袋口捏拢,在料面上造就一个出菇的环境,养菌7~10d,等第2批菇蕾出现时,再把袋口打开。室内温度控制在16~26℃。长过2潮菇后,可进行脱袋覆土,浇灌营养液,或倒头出菇。每袋可产鲜菇400g左右。

5.2加工

茶树菇采收后去杂质和残根,进行分级,立即放到冰库冷藏,保鲜出口。茶树菇子实体细而长,易烤干,烤干分检后,及时装入塑料袋内,密封装箱。公务员之家:

六、病虫害防治

6.1杂菌污染防治

茶树菇栽培过程中主要病害是杂菌污染。茶树菇菌袋的杂菌污染率较其他菇类高。常见的杂菌主要是绿色木霉、链孢霉、青霉、黄红曲霉等竞争性杂菌。尤以绿色木霉危害极大,一旦受污染,可致菌袋报废。防治方法:①拌料时从加入麸皮装袋至上灶,时限不超过6h,防止基质变酸;②灭菌温标控制在100℃后持续24h;③搬运过程防止料袋破孔;④选择晴天夜间进行接种,严格无菌操作;⑤发菌培养注意控温、防潮、通风、避光;⑥按期翻堆检查,发现杂菌污染及时处理。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篇4

关键词:水稻;高产;生产技术;推广

1水稻生产技术要点

1.1选种

优质的种植是保证水稻产品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前提。选育优良的水稻种子,以保证水稻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抗病能力,同时还应根据当地的生态、气候条件选择优质、抗逆性的品种。在水稻栽培前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种子进行逐一的验收、晾晒、浸泡、等程序,保证水稻种子的品质。

1.2确定播种时间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水稻播种育秧是可以提高水稻质量的重要措施。不同地域内水稻生产种植的时间会有些差异,一般水稻适宜种植温度为12℃,大约是在4月中旬开始种植,播种前应保证苗床充足,使用提高苗种抗病性的药剂要搅拌混合在苗种中。在播种完成后需要进行薄膜覆盖,从而提高水稻苗的湿度,保证水稻苗健壮。定期对苗床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处理,加快水稻的生长速度。

1.3田间管理

1)施肥。水稻施肥一般可以分为4个施肥阶段,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选择合理化施肥。在移栽前就应该施基肥,然后在水稻种植半个月左右再加入一些促进水稻生长的肥料,最后移栽40天左右施加穗肥。

2)水分管理。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水分充足。保证水层自然深度,然后逐渐让水分干落,直到田间土壤湿润度达到一定程度为止,再对其灌入充分的水分。

2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

2.1增产增收

通过实验数据研究发现,高产强化栽培技术应用的水稻亩产为647.1公斤,相比预算产量误差低于5%,大大提升了水稻种植的产量。

2.2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现场验收水稻,实验区水稻种植面积内产量相比该地域内水稻平均种植产量高出55.1公斤,折合为市场价值大概是181元,提升了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

3水稻生产种植技术现状分析

水稻栽培技术的优质与高产需要借助水稻栽培条件控制,从而做好水稻产量的品质规范,高产的水稻栽培种植技术需要做好苗床的培育、除草等各个环节。同时在高产水稻技术栽培和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技术操作实用性不强,水稻栽培高产技术重视程度较低,种植栽培技术难以发挥自身的作用,导致其价值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为了大大提升水稻种植的产量,促进水稻技术的应用,必须要不断完善其中存在的问题。

3.1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标准要求较高,技术应用时间较长。随着农村大量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水稻种植人员大部分都是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老弱劳动力。但是新的栽培技术应用,要求人们理解并掌握这项技术,而大部分种植人员对这项技术的接受程度都较差,这就给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带来了很大难度,难以发挥技术的作用。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影响因素较多。四川省水稻种植区域中有的处于盆地中,所以每年承受的洪涝、春旱等自然灾害频率较高,这就对稻田的生长、成熟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在水源相对贫瘠的地区,新的栽培种植技术难以得到有效的推广。

3.2主要对策和建议

1)加强技术培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应用应与水稻高产、粮食增收等项目结合在一起,切实提高集成技术,通过广播、电视、讲座等方式进行技术资料的宣传,组织各级部门开展技术推广会议,提高水稻种植栽培技术的应用和影响范围。

2)做好水稻技术推广规划。根据以点带片、然后促进整体全面技术应用的原则进行规划,在每年开春前就对示范点片区进行规划和布局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应用和推广方案。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稻种植关系到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大力推广和应用水稻生产种植技术可以促进水稻的增产增收,优化农田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虽然目前水稻栽培技术应用和推广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经过政府部门机构的指导,加大对水稻种植的补贴,水稻生产和种植势必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天存.水稻人工直播技术生产技术推广与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7,37(2):129.

[2]蒋士宋.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推广[J].农业与技术,2017,37(1):67+72.

[3]徐荣仔,熊清华,甘云龙,等.丰城市富硒农业示范区有机水稻生产技术集成推广应用初报[J].农业与技术,2016,36(22):17.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篇5

关键词:大米;高产作物;病虫害;控制技术

1某省水稻栽培技术的改进

根据某省水稻种植实践总结,栽培技术的改进主要有:

1.1幼秧栽培

将原来的大水秧改为合式半水育秧,可以有效地减少腐烂幼苗的发育,培育壮苗。20世纪80年代,某省推广了杂交水稻品种的第三次更新,形成了农地膜覆盖+合式半水育秧的栽培技术体系。使用农用薄膜保护可以抵抗低温和寒潮的影响。与露地育秧相比,需提前10天左右播种,可有效解决烂苗问题。

1.2田间移栽密度

可以合理增加水稻种植密度,充分发挥生产潜力,增加单位收入。根据对某省水稻种植园的实际分析,密度不足是困扰产业发展的一个难题。随着育秧品种的更新迭代,水稻栽培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1.3将有机肥料转化为化学肥料

在发展初期,人们利用农家肥促进水稻生长,已不能满足水稻高产的需要和要求,化肥自生产出来以后,在水稻种植方面已经被广泛利益,增加了水稻增产的目的,但也带来了环境保护问题。未来将形成有机耕作下的施肥形式。

2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应用要点

2.1水稻品种优化

目前,我国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一直都没有停止,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与经验,更多的杂交水稻品种已经不断问世,不同种植区域的生长条件不同。要是想提高水稻的产量,首先就是需要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这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另外,为了保证水稻高产栽培,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区域,保证水稻的栽培环境,也可以促使水稻产量的提高。在一般情况下来说,影响水稻品质的原因还有土壤和气候等,目前,我们还可以通过进行模拟的方式来进行水稻种植技术的完善,通过模拟,可以提高水稻种植的技术,进而完善水稻品种的选择,水稻种植的土壤选择以及水稻种植的环境选择。通过某省的实际种植情况分析,目前积极推广的品种就是两优培九以及准两优527,还有国稻1号几个品种。近年来,一些试点项目以超级稻为背景,积极开展水稻生产技术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灌阳县超级稻+再生稻试验场,亩收入连续多年居全区最高水平,亩收入一直保持历史最高水平。超级水稻品种种植是指设置理想株型,充分发挥杂种优势,结合超高产栽培技术,显著提高水稻种植产量,不仅品质优良,而且具有较强的抗逆性。超级稻具有药物分布适中、抗调节能力强、光合效率高、生育期核心活性强等优点。在选择水稻品种时,我们还需要考虑品种差异的影响,如早熟抗性和抗病虫害抗性,这不仅会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还会影响种植效益。此外,水稻品种的选择还需要考虑水稻的时间。

2.2优化种子培育技术

为了实现水稻高产栽培的目标,我们需要优化种子栽培技术。分析水稻的特性,包括性状和生育期,进行综合分析,合理选择播种期。从水稻种植的实际分析来看,我们必须做好土地、水和肥料的管理,以确保播种的效益。

2.3采用黑科技

在分析某省水稻种植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将在2021年积极推广旱地激光平地机、水稻精密播种机和自走式旋耕机等黑色技术在水稻春耕中的应用。近年来,某省依托合作社、农机大户、种植大户,积极推广机械化技术,提高了械化水平。水稻种植机械化总体水平提高到81.24%。机械化生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积极推进机械化技术,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价值对促进水稻种植,提高产量和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种植模式下,一个人每天耕种2亩,一个人每天移植1亩。一台轮式拖拉机每天可耕50亩;采用高速插秧机,每天可种植50亩以上,大大提高了机械化水平。积极推广现代技术手段对提高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必须结合农机推广实际加以改进和优化。

2.4灌溉和施肥

科学的灌溉和施肥措施是确保水稻正常生长的关键。换句话说,只有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确保充足的水源和肥力,水稻才能快速、轻松地生长。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农民应以水稻生长为基础,采用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技术,以确保水稻生长所需的水分,同时为水稻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如果水稻生长过程中肥力不足,不仅会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还会导致黄叶萎蔫,水稻生长缓慢,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提高。2.5寸水返青潜水分蘖由于田间新栽幼苗根系易受损伤,吸水能力弱,抗逆性差。而且,如果在水稻播种期间水分不足,会影响水稻的绿色,很容易失去水分平衡,导致水稻干燥。因此,当稻田处于浅水时,有必要及时进行药物分割,并开始进行叶片分割。

2.6及时中耕除草

中耕也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中耕可以提高土壤温度,持续改善土壤渗透性,促进肥料分解,还可以清除稻田杂草,消除土壤中的有毒物质。

2.7科学的排水和灌溉

在水稻生长期间,水不能短缺,稻田里必须保持一定量的水。缺水将导致水稻变黄,影响穗和谷物的生长。因此,水稻播种后,应合理控制水量以保持田地湿润,但不能有大面积的积水,这不有利于幼苗的早期和快速生长。当秧苗生长良好时,晴天可以用马水灌溉。在生长到三叶期后,可建立浅水层,以促进分蘖发生。当水稻幼苗数量达到预定穗数的80%时,可以立即将其搁置起来,以提高水稻质量并加固根和茎。根据水田情况,可采用间歇灌溉,保证水田土壤湿润。第一次灌溉干燥后,必须进行第二次灌溉,以保持水稻根系的生长活性,达到固根、促根、护叶的目的,提高水稻的抗病性和抗药性,直到水稻成熟。

3水稻病虫害防治方案与对策

3.1做好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

从水稻病虫害防治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先做好预防工作,对整个种植区域的灾害风险进行预测和监测,根据过去的信息并结合当前的气候特点进行分析,预测昆虫疾病的发生率。结合获得的病虫害发生特点和具体区域,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并通过对育种和种植的稻田进行管理,进行相应的保护,以增强抗病性,防止病虫害的危害。在种植春季作物时,有必要进行病虫害防治,以便通过早期有效预防。将病虫害发展降至最低。同时,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要做好田间观察研究,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组织相应的防治工作。以某省为例,根据植保工作的开展和研究,主要提供上半年农作物的品种、栽培方法和气候条件。通过综合分析,预测上半年农作物病害的总体趋势,确定为重点区域。在水稻种植领域,主要目的是预防水稻的相应病害、害虫和鼠害。从水稻害虫监测系统的基础来看,主要是根据越冬后的田间和光照研究提出的。从田间情况看,有一定的昆虫来源,其中稻飞虱更为严重。

3.2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为了防治水稻病虫害,有必要选择合适的防治技术。一般来说,化学控制方法通常用于短期保护。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预防和喷洒,但是要控制药物使用,避免过量用药,给周围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威胁水稻健康生长。同时,剂量不足影响防治效果。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结合病虫害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做好防治工作。为防治稻飞虱,可使用塞嗪酮和比蚜酮等。采用生物或物理技术进行预防和控制,并且需要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充分利用病虫害的生理特性,选择生物链的形式进行防治,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例如,防治稻飞虱可以通过在稻田养鸭来进行。积极推广使用灯光等物理手段控制稻田。发展和实施优质水稻病虫害防治对提高防治能力、促进水稻高产具有重要意义。在防治工作中,要积极开发有效的防治技术手段,推广生态防治方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达到有效保护的目的。充分落实农业技术人员的任务,做好田间研究和指导工作,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科学的病虫害管理措施。

3.3做好现场管理工作

从病虫害防治的角度看,要搞好田间管理,根据水稻生长的具体情况,搞好水肥管理,提高水稻抗病虫害的能力。这应充分发挥种植人员的力量,做好田间的日常管理和监测工作。整合技术力量,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使其能够根据水稻的情况和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水稻能够实现健康生长和高产的目标。在整个生育期,必须根据水稻的实际生长需要提供的水和肥料,以便获得生长所需的养分。水稻生育期需要科学、合理的施肥和灌溉,以提高水稻产量和产量。在实践中,应结合水稻种植的具体情况进行管理。采用测土配方技术用于优化水稻施肥,以确保肥料的有效使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水稻产量和效率的有效提高,并获得更好的生态效益。在施肥方面,必须使用足够的基本肥料,遵循水稻生长过程和肥料补充。应根据该地区的降雨量合理调整灌溉制度。组织专人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确保管理到位。

4结语

综上所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开发应用,对实现水稻种植效益目标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实践,提出提高栽培水平,优化品种,提高种植水平;通过预测虫害和疾病的发生趋势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提高虫害控制水平。积极开发新的栽培技术和手段,推动栽培创新不断增加,为水稻种植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海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20,v.14(09):25-26.

[2]赵忠权.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与常见病虫害防治探究[J].农业科学(2630-4678),2019,002(005):P.51-52.

[3]梁巧燕.关于水稻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039(007):112-113.

[4]黄碧男.关于水稻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000(005):86.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篇6

关键词:监测预警;灾害应急;灾害防御

1我国目前的气象灾害防御现状

近年来,中国成立了气象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制定了气象灾害防治计划。成果如下:一是气象灾害预防和治疗的相关法律和制度不断改善。“气象法”、“国家气象灾害的防御计划”等在内的相关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气象灾害的防灾和减灾的基础。二是提高气象灾害预防预报技术。中国气象频道24h播报预报和警报。各省市、县设有1000多个气象服务站和1.5×104多个乡镇服务站。通过加强人工管理、防雷等气象维护工程,提高了减灾效果。三是气象防灾救灾和防灾避险知识宣传教育不断普及。相关部门不断加强气象知识普及和宣传,有效提高了人民群众在气象灾害面前的防灾自救能力。

2我国气象灾害的社会防卫问题

可以看出,我国在气象灾害的社会防御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气象灾害的社会防御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一是气象监测精度不足,特别是气象灾害观测精度差,极端天气预警能力薄弱,灾害性天气连续观测能力不足。由于监测准确性存在各种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交通和电力行业。二是应急机制不完善。气象灾害信息采集不完整,报告不及时,部分地区敏感性不足。三是防灾减灾方案可操作性不高,活动流程不明确,在社会交往、部门协调、预防效果等方面存在不足。四是基层防灾减灾意识不强。目前,气象预警信息基本满足当前公众需求,覆盖范围逐步扩大,但一些单位、组织和社区对气象预警信息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同时,预警信息通过新闻媒体的传播能力不强。媒体对灾难的事后报道,无法达到预警的效果。

3有效应对气象灾害的预报和警报

农业气象预警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农业气象预警,可以为农民提供气象服务,进一步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在农业生产领域,良好的农业气象预警服务能够及时提供气象信息,更好地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另外,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条件增加。若良好的农业气象预警服务不足,不仅会导致农作物减产,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更好地预防农业气象灾害,更好地保障人民财产安全。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机制。新时期,要更加注重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气象灾害应急机制,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明确应急预案。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职工按规范开展工作,科学有效地提高气象灾害综合防治水平。做好气象灾害防御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地方政府部门要加强气象灾害防治的重视程度,并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从多角度分析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和调整,建立有效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防灾救援系统。同时,做好气象灾害防御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为中国气象灾害的预防和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做好数理统计工作。数理统计在当前的气象灾害预报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在分析天气之前,要先做好天气预报,然后对垂直和水平数据进行比较,重茬种植。做好药剂拌种,播种前,应选用戊唑醇、恶霉灵等药剂拌种,杀灭种子带菌。适期播种,播前选种、晒种、足墒浅播,以加快发芽出苗,减少病菌入侵机会。及时拨除病株,将田间已发生病株要及时拨除,并带出田间管理,不可随意丢弃,对上年玉米残体进行焚烧消源,减轻发病。

4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对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加强病虫害防治的相关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提升种植效益,实现农户增收的同时,促进农业的生态环保性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润秀.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防治策略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6):199-200.

[2]杨超伟.浅谈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防治关键技术分析[J].农家参谋,2020(03):79.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篇7

关键词油菜产业;现状;问题;对策;广西隆林

1隆林县油菜产业发展现状

1.1取得的成效

一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化。油菜是隆林县主要的油料作物,也是主要的冬季作物。隆林县油菜种植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种植面积仅限于南部降水量较多的区域,70年代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农村体制改革初期出现回落。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和党的各种惠农政策的出台,农业生产的发展呈现稳步发展的趋势。1992年该县冬种作物面积7886.67hm2,其中油菜733.33hm2,占该县秋冬种作物生产的9.3%。2004年油菜种植面积1720hm2,2006年2673.33hm2,2007—2008年油菜种植面积4000hm2,占隆林县秋冬种作物的20.6%,平均产量由原来的375kg/hm2提高到1575kg/hm2。二是种植品种不断良种化。冬季农业在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后,不仅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品种也不断优良化。品种由普通芥菜型千年油菜逐步发展到白菜型、甘蓝型等多个普通油菜品种,如云油814008、云油921631等。现在,各类型“单、双低”优质油菜品种如花油3号、花油6号、花油8号、云油7号、云油杂一号等,在该县都有一定的种植规模。三是种植技术不断科学化。主要体现在:种植方法由原来的简单粗放发展为精耕细作;管理方式由等收转变为针对油菜各时期的生长发育特性进行科学管理。

1.2取得的经验

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稳步发展油菜产业的关键。二是农业部门技术宣传及时、技术指导到位是稳步发展油菜产业的技术保障。三是创建高产示范样板是及时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推广各种新品种、新技术行之有效的办法措施。四是选择适宜的优质品种是获得高产高效的前提。

2隆林县油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自然因素的制约。隆林县是典型的山区县,自然环境条件差,油菜生产的发展常受到冬春两旱和高温的影响。冬旱影响油菜的苗期生长,春旱影响角果的生长发育,春末高温影响菜籽油分的积累。如2003—2004年,生育期长的史力丰油菜角果在发育期间遇上长时间的高温干旱,高温逼熟使得千粒重降低0.9~1.3g,出油率降低5%~10%。二是油菜产业发展不均衡。水源条件好、推广育苗移栽技术的地方保持较好的发展局势。产量水平较高,群众主动性强,油菜生产被当作一季生产来抓。水源条件欠佳而采用点播、撒播技术的地方,由于播种技术掌握不好,管理跟不上,产量水平低,群众积极性不高,发展相对滞后。三是品种布局不统一。成熟期不一致,不仅影响田间管理,也影响病虫鸟害的统一防治。四是群众对综合防治病虫害认识不足,轻防重治。既造成直接损失,又增加了防治成本,影响了增产增收。五是硼肥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硼肥的施用局限于高产示范点和高产示范片,该县农户生产中上硼肥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六是大部分油菜产品加工场地简陋窄小,加工工艺不规范,加工出的油品不上档次,仅供内销。公务员之家

3隆林县油菜产业发展对策

一是选用优质品种,保证油品质量。依据多年的实践经验,隆林县适宜选择半冬性的中熟、中晚熟品种作为主栽种。二是针对隆林县气温地域差异明显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栽培技术措施和确定适宜的播种期。百隆公路(百色—隆林)、隆天公路(隆林—天升桥)沿线的水稻田有稳产高产的自然环境优势,采取育苗移栽技术以充分发挥高产潜能。这一线的旱地和南部隆或、岩茶等乡的水田部分采取开穴点播技术比较适宜,9月中旬采用育苗移栽、或直播播种,角果成熟期在3月,不易遇上春末夏初高温天气,避免高温逼熟影响粒重增加和油分积累;南部隆或、岩茶等海拔较高的水田油菜生育前期能在雨水、气温都比较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容易在冬前搭成高产的苗架;南部山区丘陵地推广育苗移栽加摘薹技术,9月初播种、10月初移栽,薹高20cm时进行摘薹,通过摘薹推迟开花15d左右[1-2]。采用该技术使南部山区寒冷地带的油菜既能在冬前形成高产的苗架,又能使开花期避过低温冷害对开花结实的影响;对于自然环境条件较差、不能通过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条件的陡坡地、石旮旯地,保持原来的撒播技术,9月底至10月初播种。首先,对于采取直播技术的地区,应通过以下2种方法争取一播全苗壮苗夺高产:使用种子包衣扩大种径,减少用种量,提高播种质量;用7.5kg/hm2炒熟的菜籽和种子混匀后播种,促进播种均匀[1,3]。其次,科学施肥,施用硼肥。优质油菜对氮吸收利用率较低,故氮肥用量不能太少,以免植株长势不旺,但也不宜太多,以免招致病害发生。磷、钾、硼肥要适当多施,以促其健壮生长[1-2]。油菜对硼表现敏感,增施硼肥能促进油菜开花结实和油分积累,同时能提高油品质量,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增产措施[1]。硼肥可作基肥早施。在播种或移栽前,用7.50~11.25kg/hm2硼砂与其他肥料混合作基肥,注意不要与种子直接接触,以免影响发芽和幼根生长[2]。还可以根外喷硼。基肥不需施用硼肥,在缺硼地区可在苗期和薹期各喷施1次0.2%的硼砂水溶液,用量为750kg/hm2[1]。再次,合理布局,注意防治病虫害。在优质油菜没有普及时,常规、优质油菜分区种植是确保优质油菜优良品质的措施之一[1,4]。采用育苗移栽和点播技术的区域应以种植优质油菜为主,扩大优质油菜种植规模。撒播部分可选择耐瘦、耐瘠薄、耐旱的普通油菜种植。优质油菜抗病性较普通油菜弱,对优质油菜种植区域要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搞好健身栽培,提高其抗病性;根据病虫情报,搞好各时期病虫害预防工作,减少病虫害发生和发展几率,减少投入,提高油菜生产产投比,增加农民收益。三是加强优质油菜高产高效示范项目建设。引进优质、高产、高油和抗病能力强的品种进行示范推广,丰富该县油菜用种资源和优化油菜种植技术,为进一步提升该县油菜生产水平开路引航。四是加强搞好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冬季农业生产抗灾减灾能力。同时,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改进油菜产品加工工艺,生产高品质的菜籽油产品,创建名优品牌,增强隆林县菜籽油市场竞争力,以促进油菜产业的发展。

4参考文献

[1]常青.作物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42-156.

[2]赵合句.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与利用[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71-72.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篇8

核桃树栽植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对核桃树的管理,只有好的管理才有好的收成,所以管理在核桃树的种植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作用。管理主要包括锄草和松土、间作以及整形和修剪。

1锄草和松土在核桃种植中,杂草会吸收本来属于核桃树的养分,因此,需要定期进行锄草,使核桃树有足够的养分生长。特别在核桃树幼龄时要更加注意锄草,每年可以进行4次左右的锄草。同时,还要定期对核桃树进行松土,这样可以使植株透气,还可以清除污染物和控水保墒,使核桃树长的更加旺盛。成龄的核桃树松土一般深度应该在60cm以上。

2间作核桃结果非常晚,需要4a左右才开始产核桃。在核桃树生长时,可以在树中间进行间作,种植其他农作物。这不仅可以使土地得到有效利用,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核桃成熟前也会有经济收入,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但间作种植作物也要认真挑选,尤其是高杆作物不能够种植。在核桃树幼龄时,可以种植一些低矮农作物,如瓜、豆类等。对生长5a左右的核桃树,已经形成部分阴暗区域,因此,可以种植一些半阴性的中草药等作物。对于已经成年的核桃树,可种植小麦等作物。

3整形和修剪整形和修剪在核桃树管理中非常重要,是保证核桃稳产高产的基础。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地延长结果年限。秋季适合对核桃树进行整形和修剪,对不同时期的核桃树,修剪的方法也不同。对于幼龄植株,修剪可以培养牢固核桃苗的树冠骨架和丰产树形,有效地控制主枝和侧枝在空间的合理配置,调节生长和结果关系,为促进幼树早结果、早丰产奠定基础。对不需要的树枝可以随时剪掉,还要进行疏枝处理,即将雄花枝、病虫枝等坏掉或者不需要的枝条从树枝的基部剪掉。对于成年的核桃树,在维持核桃树树势健壮生长与结果相对平衡的基础上,进行适当修剪,保持核桃树的高产。

二、种植技术对农业的促进

上面阐述的核桃种植技术,政府一定要采取各种措施传授给种植户。可以通过进村讲课和宣传方法,这样可使技术得到广泛传播,使种植户能更好地种植核桃。还可以组织技术人员去解答种植户的问题和疑问,到田间地头去考察和示范,这样可以激发农民种植核桃的热情。种植核桃的规模的扩大,不仅可以使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还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从而使山区摆脱贫困面貌。

三、结论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篇9

关键词:防风;种植;技术;效益分析

防风(Saposhnikoviadivaricata(Trucz.)Schischk.)为伞型科防风属植物,别名关防风、旁风等,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随着防风野生资源被过度采收,产量在逐年下降,市场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因此,人工种植防风迫在眉睫,市场前景十分广阔[1]。

1生长习性与分布

防风具有喜光、耐旱、耐寒等特性。适生区域较广,山坡草地、深山狭谷、低湿草甸均可生长。广泛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等省区。

2种植技术

2.1选地、整地与施肥

防风为深根性植物,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生长,pH值6.5~7.5时生长良好。整地时深耕30cm以上,耕细耙平,作60cm的垄,最好秋翻秋起垄;或作高畦,宽1.2m,高15cm,长10~20m。整地时需施足基肥,每667m2施腐熟厩肥3000~4000kg及过磷酸钙15~20kg[2]。

2.2繁殖方法

防风主要采用种子繁殖方法。具体方法如下。2.2.1种子选择与处理播种用的采种母株,要选3~4年生、健壮无病虫害、开花早、结实饱满的植株。春播前须将种子放在35℃的水中浸泡24h,捞出晾干,用2倍体积湿沙混拌,在15℃室内沙藏催芽约20d,待有芽露白时即可播种。2.2.2播种方法垄播,在整好的宽60cm垄面上按行距25~30cm、开沟深2cm,将种子均匀播于沟内,覆土2cm左右,稍加镇压。每667m2播种量2~5kg。如遇干旱,要盖草保湿,浇透水,播后20~25d即可出苗。畦播,按行距25cm划2cm深的沟,将种子撒入沟内,覆土1cm,镇压,上盖1cm的细土保墒。每667m2用种量10kg,可用于移栽0.67hm2。播后及时浇水,保持畦面湿润即可。2.2.3播种时间分春播和秋播,春播一般在4月中下旬进行,秋播多在白露至秋分之间进行。

3田间管理

3.1浇水、排水

结合土壤墒情,及时浇水。雨季挖好排水沟及时排水。

3.2间苗

苗高4cm时按株距6cm间苗,待苗高11~12cm时,按株距14~15cm定苗。

3.3除草

5~9月份需及时人工除草,保持田间清洁。

3.4追肥

每年6月上旬和8月下旬各追肥一次,分别施腐熟厩肥1000kg、过磷酸钙15kg,结合中耕培土,施入沟内即可。

3.5抽薹

防风在第二年6~7月抽薹开花。抽薹时应及时打掉所有花薹,但留种用除外。

3.6采种贮藏

生长的第三年,8~9月果实相继成熟,应随熟随采。采下的种子不可曝晒,阴干后装入布袋内,置阴凉通风处备用。

3.7采收加工

于翌年或第三年10月中旬采收。采收后将除去茎叶的根放到晒场上晾干,晒至半干后去掉须毛,按根的粗细分级,扎成1kg小捆,继续晾晒至全干即可。以根条肥大、平直、皮细质油,断面有菊花心者为佳。

4病虫害及其防治

防风的病害主要是白粉病(Erysipheheraclei)、根茎腐病(Sclerotiniasclerotiorum),虫害主要有黄翅茴香螟、黄凤蝶。

4.1主要病害

4.1.1白粉病发病部位为叶片。初期叶片上出现针头形白霉层,布满全叶片,后霉层剥落,病斑上产生黑色小亮点。病菌以闭囊壳的形式在病残体上越冬,在气温16~20℃、相对湿度50%~70%时孢子可发芽。如果植株密闭,通风不良,偏氮、缺钾田易发病。防治方法:首先,将田内病残落叶烧毁或深埋;其次,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尤其是增施钾肥;最后,发病初期用15%粉锈宁1000倍液或40%硫胶悬剂500倍液、40%粉必清600倍液、12.5%斑粉脱乳油液500倍液叶面喷洒。7~10d喷1次,连喷2次。4.1.2根茎腐病病害主要通过种子进行传播,发病部位为茎基部。初期茎基部呈现紫褐色水渍状病斑,呈湿腐状,植株上部凋萎,严重时成丛烂死。湿度大时病部可见白色菌丝及圆形黑色鼠粪状菌核。根茎腐病以菌核混杂在种子或落入地面越冬、越夏。春、秋季萌发长出子囊盘,释放子囊孢子侵染危害。生长期降水量大于50mm、相对湿度超过80%、偏施氮肥、植株生长繁茂、田间郁闭等,易发生根茎腐病。防治方法:首先,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其次,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最后,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病穴用1∶5硫磺消石灰粉处理,并用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5%氯硝胺粉300倍液喷洒周围植株茎基及地表,每隔7~10d喷1次。

4.2主要虫害

4.2.1黄翅茴香螟现蕾开花期发生。幼虫在花蕾上结网,咬食花与果实。防治方法:在清晨或傍晚喷90%敌百虫800倍液。4.2.2黄凤蝶以幼虫危害花、叶为主,多发生在6~8月,花被咬成缺刻或仅剩花梗。防治方法:人工捕杀;幼龄期喷90%敌百虫800倍液,每5~7d喷用1次,连续2~3次,或喷每克含孢子100亿的青虫菌300倍液[3]。

5效益分析

目前防风种子价格在200~280元/kg,种苗价格在32~40元/kg,每667m2用种量5~6kg,种苗用量80~100kg,所以每667m2种植成本在3000~4000元。人工种植防风需要2~3年后才能收获,每667m2产干货400~500kg,按市场价格20元/kg计算,纯收益在5000~6000元。

参考文献

[1]唐瑞永,高成芳,程凤林,等.天水山旱地欧洲防风高产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21(02):80-81.

[2]赵帅,赵喜进.防风高产种植技术[N].河北农民报,2017-03-14.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篇10

关键词:新时期;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策略

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绿色农业已经成为了当前农业的发展趋势,人们对其欢迎度也非常高。绿色农业要想得到快速发展,就需要广泛应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让更多的农业种植人员看到它给农业种植带来的效益。但是在实际推广中有很多原因限制了农户对新技术的掌握,制约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很多农业种植户对其缺乏了解,还有一部分农业种植户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就更别说应用这种先进的技术。对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推广工作还有所欠缺。对于这种情况,应提高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度,对当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明确分析,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实施有效的推广策略。

1绿色农业和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关系

绿色农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绿色农业技术,另一部分是绿色农业产品。绿色农业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的负面影响,在农业管理中秉承绿色理念对农作物进行绿色用药与施肥,以满足当前时展下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为了让更多的农业种植户在农业种植中应用先进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使先进的技术在当下能够被广泛应用,促进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将推广工作充分地落实下去。而且相关部门应该给予足够的配合,了解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重要性,提高推广工作的效率,从而让更多的农业种植户对其深入了解并且广泛应用,实现农作物高质高产,进而提高种植户获得的经济效益,提高其生活质量[1]。

2新时期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2.1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随之提高,对于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在新时期的农业发展过程中,运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结合农作物生长的基本特性,在种植中选用更加科学有效的农业种植技术,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化学农药,使农产品能够保持其原本的绿色品质。

2.2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升,但是由于人们缺少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导致当前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将绿色种植技术应用到环境的保护领域中,不但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保护和改善环境,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土壤、肥料及水资源的利用率。结合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逐步推广,有助于实现对农村资源的合理挖掘和循环利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农业生产当中生产绿色农产品所需投入的成本较高,所以市场上售卖绿色农产品的价格也是较高的。但是人们在日常的消费中,在低价和绿色之间仍然选择了绿色。这便给绿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好的前景,极大地提高了绿色农业种植人员的种植收益。在这样的背景下,再伴随着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大力推广,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影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顺利开展的因素

3.1推广工作资金不足

要想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地应用,需要有庞大的资金支持。但是在实际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中,有较多的地区没有认识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新时期农业种植当中的重要性,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意识到这项工作的发展优势,对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没有给予相应的资金投入。除此之外,当前的相关农业技术支持的政策法律还不够完善,这就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开展的难度更大。

3.2创新能力较弱,技术利用不充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农业得到了非常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的现代化农业起步还是很晚,使得大部分的农业生产仍然以家庭为单位,这样就很难形成大规模生产,再加上农业制度还不够合理,一直限制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导致新时期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无法投入农业生产中,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从整体上来说,目前我国的农业创新能力较弱,无法充分地发挥农业技术水平,大大地限制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2]。

4新时期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策略

4.1加大绿色种植技术宣传力度

在多种约束下,农村的信息环境劣于城市,这样就使创新型的农业种植知识在农村的普及速度相对较慢,所以当前的很多农民对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感到很陌生,不愿意在生产中运用此项技术。此外,一些农产品的经销商为了从农产品的销售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产品的投入资金,所生产出的农产品较劣质,极大地限制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并且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很大的侵害。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就是在推广工作中不断地加大力度,让相关经营人员能从实质上看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可行性和绿色农产品对于消费者的重要性,使更多农户了解及掌握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将我国的传统生态模式转变为更具现代化的生态模式。其次,在进行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期间,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展开宣传活动,让农民有足够的信心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推进绿色农业快速发展的目标。

4.2优化绿色种植推广制度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状况是否良好及稳定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种植技术的改革,不但推动了绿色农业经济的建设,也最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中,要想实现高效的推广,前提是有一个健全完善的制度流程。所以在实际的推广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不能盲目推广,而是需要充分地了解并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机制,使得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更顺利地进行。相关部门要重视对于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对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与综合水平,极大地促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要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切实地推广开来,还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种植技术示范体系。建立体系的主要目的是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农业成果展示给相关的农业种植人员,这样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优势就能更加直观立体地展现在农业种植人员眼前,使农业种植人员能够更放心地应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还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种植人员对新技术的认知问题。

4.3政府出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扶持政策

除了加大推广力度和建立完善的推广体系之外,当地扶持也是农业推广的重点。一项新技术要想得到广泛的推广,那么技术本身的特点、技术的应用成本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对技术推广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在进行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工作中,当地政府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鼓励应用新型农业技术,提倡当地农户在农业生产当中应用更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来提高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而提高农户的生活质量水平。例如,政府部门可以给农户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对每个在农业生产当中应用新型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贴,为农户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给予实质性的资源支持。

4.4建立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加强对种植技术的研发

当地政府一方面应该将各地区的绿色农业发展状况结合起来,为种植户建立绿色农业示范基地,方便种植户更直观地学习,引导农户对其进行参观并且邀请相关专业人员讲解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要点。另一方面,要不断地研发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对其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加大对研发工作的资金投入,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更加具有实用性,农业种植户可以对其放心地应用。

5结束语

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在饮食方面更注重的是绿色健康,对于绿色食品的需求量较大,同时提高了农产品市场对于食品品质的要求。消费者对于食品的要求开始朝着绿色、环保和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就无形之中给农产品的生产者创造了极好的发展前景。消费者为了满足绿色需求,给生产者也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不但能够给农业种植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户的生活质量水平,还能够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流程及推广体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使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效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尚永军.新时期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策略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17):24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