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栽培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9 17:24:39

高产栽培

高产栽培范文篇1

1.1选地

花生为圆椎根系,地上开花,地下结果。要求深、活、松的土体构造和上松下实的土层结构。应选择耕作层深厚、土壤疏松、通透气性良好、排灌方便、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砂壤土,并经2年轮作、隔年犁冬晒白的中上肥田。

1.2深翻晒田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冬耕,深耕20~23cm,熟化耕作层。早春浅耕,及时耙匀耙细,达到土壤细碎,地面平整。

1.3土壤消毒

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施生石灰375kg/hm2,于犁地前撒施。土壤深翻后,石灰与土壤充分接触,既可消毒土壤,又可中和土壤的酸性。

1.4种子处理

仲恺花1号花生剥壳前在阳光下晒2d,种植前1d或当天再剥壳,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选饱满的籽粒作种子,每1kg仲恺花1号花生种仁用2g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1.5适时早播

适时早播是高产的关键。春播要根据当地春季的气候条件,以5cm土温连续5d稳定通过12℃(昼夜平均温度)为标准。一般在4月底播完。立秋至处暑是秋花生的播种适宜期。旱坡地种植要适当提早播种,可在大暑前后播种,减少秋旱影响。若过早播种,容易引起徒长,病虫害又较多,不利于开花结荚;若过迟播种,由于后期低温干旱,荚果结实发育不良,空果多,产量低。

2施足基肥

土壤消毒3~5d后,采用一次性施肥方法,施腐熟农家肥15t/hm2、花生专用复合肥750kg/hm2或国产复合肥1125kg/hm2,加过磷酸钙600~750kg/hm2、氯化钾150kg/hm2、硼砂15kg/hm2,于犁翻前全层均匀施下;并耙碎耙平,使土壤全层熟化,然后起畦播种。

3合理密植

采用小畦深沟,宽行窄株密植的播种方法,可以发挥边行优势,充分利用光能,为仲恺花1号花生建立一个优良的丰产群体结构。即每畦1.6m包沟,沟宽30cm,每畦种植5行,每穴播2粒种仁,行距25cm、株距18cm。播种密度为28.5~34.5万粒/hm2。

4覆膜栽培

春植仲恺花1号花生采用覆膜栽培不仅可使花生的播种期提早10~15d,而且可以达到保温保湿以及保肥的目的。经覆膜的地块,可保持整个生长期土层疏松,有利于花生根系的生长,促进养分的吸收和运转;而且覆膜地对太阳的反射光,能增加花生叶背对光能的吸收利用,从而提高花生的结实率和饱满率。在播种完毕,覆膜前,应淋1次薄水后即行盖膜,畦边地膜用泥土压紧,使其密封;畦面应在适当位置用泥块压好,以免地膜被风吹开、撕裂。当花生幼苗长出显绿时,应及时进行人工打孔助苗长出。秋植仲恺花1号花生可露地栽培。

5施肥管理

仲恺花1号花生苗期根瘤菌尚未形成,植株生长所需的氮素需要土壤供应,因此必须早施速效氮肥,促进早生快发,早分枝,保证苗期生长良好,一般在齐苗后主茎具3~4片叶时施尿素60~75kg/hm2。具体用量视植株生长情况而定。花针期不用追施氮肥,以免引起徒长。应结合培土撒施草木灰300kg/hm2和氯化钾375kg/hm2。每次施肥后要即时扫落粘附在叶片上的肥料颗粒,以免灼伤叶片。施肥时间一般于晴天下午4时后。硼是花生一生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它能促进花生对钙素的吸收,使花生正常生长发育,加速花粉萌发,有利于受精和种子的形成,提高产量,而且能促进根瘤菌的发育形成,加快花生的生长速度。因此,在花生的始花期或充实期喷施效果最好。一般于无风的晴天下午3时后喷施,用硼砂1.50~2.25kg/hm2对水1050~1200kg喷施1次。还可于结荚期以后进行根外追肥,叶面喷施0.5%的尿素溶液和0.2%~0.3%的磷酸二氢钾1~2次。

6水分管理

仲恺花1号花生是比较耐旱的作物,需水规律是“两头少,中间多”,苗期要保持土壤干爽,一般播种后至盛花前中午如大部分植株不出现因旱反叶就不需要灌水,即采取不旱不灌的原则,通过制水来促苗矮生节密;盛花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开花结荚;后期要注意清沟排水,防止雨后渍水。但各生育阶段遇到干旱,对产量均有影响,以结荚期干旱影响最大。因此,应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确定灌溉水平或浇水的程度,确保取得高产。

7田间管理

仲恺花1号高产花生田的管理工作,首先要抓好清棵蹲苗,在播后10~12d,当大部分幼苗有2片真叶展开时,及时把埋在土壤中的2片肥大子叶清出,促进1~2对侧枝早发、快发,实现多花、多针、多果的目的;其次是注意做好中耕培土,中耕能防除杂草,疏松表面土壤,增加土壤通气性;再次是要科学控苗,花生始花后40~50d即花生结荚前期,当植株长至30cm时,应及时叶面喷施70~100mg/LPP333水溶液,用液750~1125L/hm2,可使花生植株矮化,防止徒长倒伏。喷后若生长仍过于旺盛,可隔10d左右再喷施1次,确保植株高度控制在30~40cm。

8病虫害的防治

延长仲恺花1号花生生育期,保持收获期有一定数量的青叶数,是达到高产的关键。而要达到青棵活熟,防治病虫害是十分重要的措施之一。①病害。仲恺花1号花生有零星发生茎腐病、根腐病、青枯病、黑霉病、白绢病及叶斑病、病毒病,但对产量影响不是很大。防治的药剂及时间是花针期后用1∶1∶100倍波尔多液,75%百菌清500倍液,隔10d使用1次,轮换使用,共喷施2~3次。②虫害。仲恺花1号花生全生育期都有虫害,苗期一般以小地老虎、蓟马、蚜虫为多,中后期以斜纹夜蛾、菜青虫为主。防治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可采取诱杀,方法是用青菜叶75kg/hm2切成碎片,加入醋精1.5kg/hm2,敌百虫1.5kg/hm2混匀于傍晚放在畦面,每1m放一小堆。也可喷杀,方法是用辛硫磷800倍液或用52.25%农地乐1000倍液于傍晚全畦喷杀;防治蓟马、蚜虫可分别用20%好年冬1500倍液、10%吡虫啉1500倍液喷杀;菜青虫、斜纹夜蛾可用48%的乐斯本1000倍液、2.5%功夫菊酯2500倍液、5%锐劲特3000倍液等农药傍晚时喷杀。

9适时收获

仲恺花1号春秋植的生育期都在110~115d,顶端2~3片复叶明显变小,茎叶转黄,中部逐渐枯黄脱落,地下荚果果壳变硬,内果皮极度干缩变薄,中果皮由黄褐转黑褐,此期即可收获。在完熟期及时收获,可避免营养物质倒流损失和产量损失,获得最大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高产栽培范文篇2

关键词:马铃薯;冬季稻田;高产;栽培技术

冬季稻田播种马铃薯技术指在不影响翌年双季水稻种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闲置田块,提高复种指数,以增加农民收益,同时通过茎叶还田培肥地力[1]。现介绍如下。

1选种

冬播马铃薯应选用产量高、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脱毒早熟品种,如费乌瑞它、东农303、克新4号等。

2种薯处理

2.1切块

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用种量,播种或催芽前将50g以上种薯进行切块。切块应把握3个技术要点:一是看芽眼分布,充分利用顶芽,从芽眼空隙处切开,每切块要有1~2个芽眼。二是看薯块形状和大小,50g以下整薯播种;60~80g的整薯切成2块,即顺顶纵切1刀;90~120g者切成3块;125g以上者切成4块,即先横切后纵切,每切块薯重35g左右。三是看肉质,切开时发现肉质变色或黑心等病薯,必须立即换刀,用75%酒精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并将病薯销毁。

用0.2%多菌灵(或0.2%高锰酸钾)+1mg/kg赤霉素溶液(已萌芽露白点的不用)浸种15min,捞出用草木灰、过磷酸钙等抹一下切口,然后晾干待催芽。通过消毒处理,有利于切口愈合,促进种薯发芽。

2.2催芽、炼芽

大田播种前需催芽和炼芽。铺1层厚3~5cm的湿沙后放1层薯块,可叠摆3~4层,然后盖稻草或薄膜,进行保温、保湿、促芽,温度保持在15~20℃。15~20d后当40%薯块芽长为1~2cm时,若在室内催芽,可把发芽薯块扒出放到室外散射光下炼芽;若在室外催芽,可揭膜炼芽,待芽色由白变青为止。催好芽的种薯,特别要注意轻拿轻放,尽量避免伤芽断芽,同时根据芽的长短分类堆放、搬运。

3选地

马铃薯喜肥耐旱怕涝,应选择地势较高、土壤肥沃、易排水的田块种植,尤其以砂壤地为佳。

4整地施肥

田块深耕耙、平作畦,畦面大小应根据各地农事操作习惯和薄膜宽度而定,一般畦面宽1.4~1.8m,沟宽20cm、深15cm,围沟宽35cm、深20cm,保证排灌方便。冬种春收马铃薯生育期短,必须施足基肥,将农家肥与化肥结合施入,按氮、磷、钾配方施肥。即播种时用锄头耙深沟(15cm),将腐熟农家肥、硫酸钾型复合肥750kg/hm2混合均匀撒于沟底,盖1层3cm厚的细土,做到肥与薯隔离,避免因肥料接触灼伤种薯。禁用含氯肥料,以免影响产量和品质。

5适时播种

冬播春收马铃薯一般以12月中旬至1月初,待气温稳定在5℃以上,或10cm土层温度达7~8℃时抢晴播种为宜。过早播种,出苗易遇晚霜冻害,过迟则影响下季作物生产。一般每畦播种3~4行,行距40~50cm,株距20~30cm,密度为7万~9万株/hm2。播种时根据芽的长短进行分类分畦播种,以便田间管理[2]。摆种时种薯芽眼向上,较平的切面朝下,播深7cm。将多余的薯块密植于田间地头,用于补蔸。

6科学管理

6.1盖膜增温

1月是进贤地区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期,覆盖薄膜是冬播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环节[3]。用中膜150kg/hm2左右,将竹片穹棚盖膜后四周压紧。覆盖后可明显调节土壤温湿度,有利于促进植株的健壮生长,且出苗整齐、强壮。播种后30d(经催芽后约20d)左右出苗。

6.2查苗补蔸

齐苗后揭掉薄膜炼苗,及时查苗补蔸,以保全苗。缺穴中如有病烂薯,要先将病薯和其周围土挖掉再补苗[4]。土壤干旱时,并结合浇水施少量人粪尿肥,减少缓苗时间。

6.3早施追肥,补施叶面肥

苗期结合第1次中耕施尿素150kg/hm2、硫酸钾225kg/hm2,现蕾前对长势弱的植株点施尿素、硫酸钾。生长后期视苗情适当喷施0.5%磷酸二氢钾2~3次,以防植株早衰。

6.4防冻害

气温降至-0.5℃时幼苗易受冷害,-3℃时茎叶全部冻死。因此,要及时掌握天气变化,当气温降到0℃,即霜冻来临前,要事先穹棚盖膜,促进保温、防冻害。

7病虫鼠害防治

马铃薯生长中后期常遇阴雨天气,田间湿度较大,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等病虫害易发生。因此,除加强清沟拔除病株外,发现病情应及时用药剂防治。开春后,田间老鼠活动频繁,为害薯块,要注意预防鼠害,可用呋喃丹等药剂拌大米或炒熟稻谷,撒在田垄作毒饵进行灭鼠。

8适时收获

根据市场需求提前分期采收,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成熟后一次性采收。春薯一般在4月中下旬,当田间植株停止生长,茎叶大部分枯黄时,选择晴天及时采收[5]。收后摊开晾干表皮水分,贮藏时间长的商品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防表皮变绿或龙葵素含量增加,否则会对人畜造成毒害。

9参考文献

[1]赵永龙.稻田栽培早熟马铃薯效益分析[J].耕作与栽培,2010(3):45.

[2]陈荣华,苏培忠.马铃薯不同密植规格对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9):38-39.

[3]刘富强,张智芳,云庭,等.旱地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生物产量及商品薯率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3):20-21.

高产栽培范文篇3

建议选用皖麦50、皖麦53、新麦18等品种为当家品种,搭配豫麦70等品种。同时,严把种子质量关,选用包衣原种或原种1代,杜绝使用退化品种和混杂种。

2土壤和种子处理

土壤处理可用50%辛硫磷乳油750g/hm2拌52.5kg/hm2豆饼,结合耕地边撒边犁;也可用3%甲拌磷颗粒剂或3%呋喃丹颗粒剂30~45kg/hm2。

小麦播种前除选种、晒种外,最好选用小麦专用拌种剂对麦种进行包衣或使用包衣种子,保证小麦一播出全苗。

3精心整地

应选择地力水平高、土壤肥沃、结构良好的地块,同时把好整地这一关。高产麦田要求做到土层深厚,耕层应达到16~20cm以上;土地平整,无大坷垃,无脊沟之分;表土疏松,上虚下实,沟渠配套,排灌方便。

4播种

4.1适时足墒早播,壮苗越冬

皖麦50、皖麦53等半冬性品种宜播期为10月5~15日。一般要求越冬时长到6叶至7叶1心,主茎上出现3~4个低位分蘖。小麦正常出苗、分蘖,须有充足的土壤墒情作保证(即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若墒情不足,则要造墒播种,任何等雨推迟播种或底墒不足、凑合勉强出苗的做法,都难以保证小麦高产。

4.2半精量机条播,提高播种质量

当小麦发芽率在90%以上、土壤墒情良好、播种质量高时,播小麦种子120~150kg/hm2,确保基本苗240~300万株/hm2。适当增加行距,一般行距以23~25cm为宜,充分发挥分蘖穗的作用。

5田间管理

5.1查苗补缺

小麦出苗后及时查苗,断种严重的立即带水补种,缺苗的待小麦分蘖后进行移稠补稀。

5.2中耕除草,控制旺长

过旺麦田冬前要适时中耕松土,断根散墒,控制旺长。弱苗进行浅中耕3~4cm,以防止伤根。春季对旺长的小麦进行深耕,以控制小麦无效分蘖,达到促控结合。

5.3水肥管理

5.3.1施足基肥。施优质土杂肥或猪牛栏粪2250~3750kg/hm2,碳铵900~1125kg/hm2,过磷酸钙250~900kg/hm2,钾肥150~225kg/hm2,锌肥、硼肥各22.5kg/hm2。

5.3.2重施追肥。于二叶期前施75kg/hm2尿素,壮苗保蘖。

5.3.3重施拔节肥。视苗情于小麦拔节期前后施尿素150~225kg/hm2,增加穗粒数和粒重。

5.3.4增施灌浆肥。小麦生育后期,根系生理功能减弱,可于小麦灌浆中期,用尿素7.5~22.5kg/hm2加磷酸二氢钾7.5kg/hm2,对水均匀喷雾,延长小麦顶部叶片功能期,增加粒重。

5.3.5适时灌溉防渍除涝。小麦生长季节若遇干旱,不能满足高产小麦对水分的需要,要及时进行补充灌溉;雨水较多年份,应注意清沟沥水,防渍防涝,为小麦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夺取小麦丰收。

5.4合理使用化学除草剂

年前麦田杂草生长慢,个体小,危害轻,往往重视不够;一旦年后遇阴雨,气温回升,麦田杂草会迅速生长,给防治带来困难。因此,冬前麦田杂草防治工作一定要做好。方法是:选用75%杜邦巨星15.0~22.5g/hm2,或10%苯磺隆150g/hm2,于小麦分蘖期对水450~600kg/hm2进行喷雾,对猪秧秧、繁缕、播娘蒿等优势杂草防效率达85%以上。5.5及时防治病虫害

春季麦田主要病虫害为纹枯病、红蜘蛛等。纹枯病可选用5%井冈霉素2250~3000mL/hm2,或用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750g/hm2对水750kg/hm2喷雾;防治红蜘蛛可选用40%乐果2000倍水溶液,或用50%三氯杀螨矾1500~2000倍溶液喷雾。并注意防治白粉病、赤霉病、粘虫、吸浆虫等病虫害,防治施药时用药剂量要准,喷施要均匀,以提高防治效果。

高产栽培范文篇4

关键词: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在我国的西藏等偏远高寒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常年寒冷,限制了农作物的生长,青稞则是其中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西北地区面积广阔,但是可用的耕地相对比较少,并且缺少具有良好条件的水田地,正是因为如此,在这里耕作的农民非常少。目前,如何在这种环境中提高青稞产量、增加种植规模,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从青稞品种的科学选择、科学用地等多个方面出发,介绍青稞高产栽培技术,供有关部门和专家参考和借鉴。

1科学选择青稞品种和种子处理技术

在青稞的栽培和生产中,青稞品种的选择是一个关键环节。选择合适的品种可以提高青稞的发芽率以及青稞抗病虫的能力,为后期促进青稞苗的茁壮成长打下良好基础,从根本上提高青稞的产量。随着我国农业技术人员对种子处理的持续研究,逐渐研发出实用的种子处理剂,并被广大农户所接受,也已逐渐应用到青稞的栽培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通过使用生物种衣剂、化学种衣剂以及生物防治等方法,减少化学制剂的使用从而达到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青稞生产中要注意选择适宜的种子处理技术,减少病虫源,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科学选择适宜种植的地块

虽然青稞适应性很强,但仍需要加强对青稞田的科学管理。选择适宜的地块,是青稞生产的重要一环。一般来说,青稞最适宜的种植条件为:土层深厚、肥沃,养分全面而丰富,土壤中所含的各种有机物的成分存在科学配比。只有各种养分均衡,加上适宜的水、气、肥等条件,青稞优质高产生产才能得到保障。在进行青稞耕种的时候要将土壤的耕作层深度控制在10~20cm,逐渐提高土壤肥力。

3适时播种,科学调节播量

在西藏等海拔较高的地区,主要种植的青稞一般会在4月中旬至5月初进行播种,播种量的大小主要根据所播种的青稞品种、产量水平、土壤条件、施肥水平等决定。一般来说,成穗率较低的品种,应加大播量,一般会控制在15.0~17.5kg,每667m2的播种量大约30万粒。在机械化播种时,一般播种的行距在14cm左右,并且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包衣,可以有效预防黑穗病等种传病害。

4科学施肥与加强田间管理相结合

播种后需对青稞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才能提高青稞产量。施肥的基本原则是重视底肥,在合适的时间施追肥。在施肥的时候可以采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方法,对种肥进行科学配比。播种前可以施入所有的有机肥和部分氮肥及少量的磷肥等。与此同时,对土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只有了解播种地的土质条件才能确定所要施肥的种类,在进行施肥的时候才能采取合适的施肥量。当青稞苗出苗之后,要及时查缺补漏,尤其是注意破除土壤板结,保证青稞苗的全苗。不仅如此,还需要及时除去田间杂草,以免影响青稞生长。除草还可以采取化学方式进行,这种除草方式效率高,覆盖的田间面积大,如在青稞拔节前使用爱秀和千里寻防治田间杂草,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5做好科学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在青稞种植过程中主要发生的病虫害有黑穗病和蚜虫等。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病虫害处理,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于青稞黑穗病,可以采取种子包衣的方式防治,针对抽穗后发生的黒穗病,采取人工拔除深埋或焚烧等方式,防止传播蔓延。在蚜虫发生初期,用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喷雾防治。

6结论

高产栽培范文篇5

关键词:玄参;栽培技术;湖北恩施

玄参又名元参、黑参、角参、乌元参,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以块根供药用,具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之功效。用于热病伤阴、舌体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白喉、痈肿疮毒等症,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之一。玄参在恩施州栽培历史悠久,主产建始、巴东等地。药材呈纺锤状、个体大,且香气浓、品质优。现将玄参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生长习性

玄参是深根性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耐寒。种子发芽率为70%~80%,温度在20℃左右,在足够湿度的条件下,播后约15d出苗。地上部分生长期3~11月,3~5月生长迟缓,6~7月生长较快,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地下块根迅速膨大时期,11月以后地上部分枯萎。7~8月为花期,8~9月为果期。地下部分有多数肥壮的越冬芽,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称为“子芽”。

2栽培技术

2.1选地整地

玄参对土壤适应性强,平原、丘陵、低坡地均可栽培,宜选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栽植。玄参是深根植物,在前作收获后,深翻土地,施用有机肥30.0~37.5t/hm2或复合肥2250~3000kg/hm2作基肥。土壤整平耙细后,作成宽1.3m的高畦。

2.2繁殖方法

2.2.1子芽繁殖。一般在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中旬种植为宜,早种根系发达,植株健壮,产量高。栽前挑选粗壮、色白、无病虫害、长3~4cm的子芽头,从芦头上掰下作种栽。选好芽头后,在室外向阳处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挖窖贮藏。窖深50cm左右,大小视种栽量而定。窖底整平,先铺10cm厚的细砂,将种栽平铺入窖里,厚约30cm,窖上盖土10cm厚,使呈龟背形,以防积水。冬季可再加盖细土或柴草,防止芽头受冻。翌春3月,取出芽头,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50cm×25cm挖穴,穴深10cm,每穴栽芽头1个,芽头向上,覆土与畦面平,约30d萌发苗。栽9万个/hm2左右。

2.2.2宿根分离繁殖。一般在秋季收获或翌春化冻后栽种。将挖起的根茎分成若干带芽的种根,大的块根擘下作药用,使每株种根带芽1~2个,种植方法同芽头繁殖。宿根分离繁殖的缺点是用种量大,远途运输不便。

2.3田间管理

2.3.1中耕除草。幼苗出土后,要注意中耕除草。中耕不宜过深,以免伤根。从4月中旬至6月中旬进行3~4次。6月中旬以后,植株生长茂盛,杂草不易生长,不必除草。

2.3.2追肥。一般追肥3次。第1次在齐苗后,施人粪0.75~11.25t/hm2;第2次在苗高30cm时,施人粪尿15.0~22.5t/hm2或硫酸铵150~225kg/hm2;第3次在7月中旬,施过磷酸钙750kg/hm2、草木灰3750~4500kg/hm2。

2.3.3培土。7月中旬,将畦沟中的泥土铲起雍于植株旁边。培土可保护子芽,使白色子芽增多,芽瓣闭紧,同时减少开花芽、青芽、红芽,以提高子芽质量。培土还有固定植株,防止倒伏,保湿抗旱和保肥作用。

2.3.4排灌。干旱时需灌溉,使土壤保持湿润,以利生长。多雨而造成田间积水时应及时排水,可减少烂根。

2.3.5打顶。玄参开花时应将植株顶部花序摘除,使其不开花结籽,使养分集中供给根部生长,促进根部膨大。

2.4病虫害防治

2.4.1斑枯病。4月中旬开始发生,6~8月发病严重,危害上部茎叶。防治方法:①玄参收获后,集中处理残株落叶,减少越冬病源;②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抗病能力;③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连续3~4次。

2.4.2白绢病。4月下旬发生,7~8月严重危害根部。防治方法:①发病初期喷雾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连续3~4次;②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病穴用石灰水消毒。

2.4.3虫害。有红蜘蛛、蜗牛等。①红蜘蛛5月下旬开始发生,7~8月进入危害盛期。防治方法:用40%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雾;②蜗牛3月中旬开始危害,4~5月危害较重。防治方法:清晨进行人工捕杀,5月间蜗牛产卵盛期,及时中耕除草,消灭卵粒,清除地面杂草,喷洒1%石灰水。

3采收加工

高产栽培范文篇6

关键词:枣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枣属鼠李科,枣属植物,约102种,是我国特产果树。因其耐旱、耐瘠,适应性强,果实富含营养,既宜鲜食,又可加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一直是投入少、收益大的果品。随着生态环境建设及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许多山区农民在政策的引导下,栽植了大面积的枣树,以求致富[1-4]。但由于传统的粗放管理,枣树的产量和质量都处于低水平。近年来,笔者通过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枣树高产栽培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1栽植

枣的栽植距离依土层厚度和品种特性而异。一般土层薄、生长势弱的品种,如金丝小枣等,行距6~7m,株距为3~4m,栽345~555株/hm2;生长势强的品种,如晋枣、团枣等,行距7~8m,株距4~5m,栽240~360株/hm2。枣树的栽植,南方以秋植为宜,北方则以春栽为好。栽植时,施肥灌水,可提高成活率和缩短缓苗期。枣树栽后易出现“假死”现象,注意栽后浇水抗旱,促使其发根生长。

2土肥水管理

山区枣园应及时树下松土,修整梯田,加厚土层,促进早根生长,提高坐果率。平原地区可结合培育枣苗清刨根蘖,春旱时中耕除草,松土保墒,雨季翻耕压草,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枣树每年施基肥1次,一般在果实采收后立即进行。对于盛果期的大树,施厩肥或土粪100kg/株加过磷酸钙1.0~1.5kg/株,结合冬耕或土壤深翻施入。施后有条件的地区灌水1次。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钾肥。追肥一般在开花前、开甲后、幼果期和果实迅速生长期施用。前2次追肥以氮肥为主,以促进新梢和幼果生长,提高坐果率;后2次多施磷、钾肥,以促进果实迅速膨大,提高果实品质。开花期叶面喷施0.5%尿素或硼、锰、锌、铁等微量元素,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枣树耐旱,但过分干旱会引起落果和果实发育不良。根据枣树的生长发育特点,一般在发芽前结合施肥灌水,可提早发芽2~3d,使花蕾增多,枣树生长健壮;开花前结合追肥灌水,使开花良好,促进根系和新梢的生长;开花期灌水,增加空气湿度,有利授粉受精,提高坐果率;幼果期结合追肥灌水,可防止果实萎蔫,促进幼果生长发育。

3整形修剪

根据枣树的枝条生长量小、结果稳定、生长结果转化快等特点,对枣树的整形修剪必须因势利导,随枝造形。幼树定植后2~3年内,主干直径达2~3cm时定干。一般枣园干高80~100cm,在早春发芽前定干,将剪口下的第1个二次枝从基部剪去,利用主轴的主芽抽生枣头,直立生长,作中心干枝。在中心干枝的枣头80~90cm处短截,并在剪口下选留2~3个二次枝,留基部2~3个枣股短截,使其发出2层主枝。以后在2层主枝上距离50~60cm处培养2~3个主枝,形成第3层主枝。对各层主枝在50~60cm处短截,并剪去剪口下1~2个二次枝,使其长出斜向上的新枣头,培养成侧枝。一般每主枝上配备1~2个侧枝。树冠其余枝条,过密的疏去,细弱的短截,培养枣股的二次枝不动。结果树的修剪要疏、截结合,以疏为主,一般疏密留稀、疏弱留强。修剪宜轻,一般小枣宜轻,大枣稍重;强树宜轻,弱树稍重。生长势较强的枣树,对骨干枝的延长枝,粗壮者短截,并剪去顶部1~2个二次枝,使其萌生新枣头,较弱的缓放,待枣头主轴加粗后短截,使其抽生强壮枣头。生长较弱的树,对骨干枝下垂回缩,抬高角度,促使抽生强壮枣头。衰老树的修剪主要是更新骨干枝,使树冠更新复壮。根据各级骨干枝的衰弱程度进行回缩,强枝短截1/3~1/2,以伤口不超过3~5cm、剪口附近有健壮的芽和枣股为宜,使其萌生健壮分枝,重新形成树冠。多年生细长的骨干枝,回缩到强壮分枝处,无健壮枝回缩到健壮二次枝处,再将剪口下几个二次枝重短截,促使抽生新枝。结合加强肥水管理,延长结果年限。

4花果管理

枣树落花落果极为严重,为提高坐果率,在花期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环状剥皮。又称开甲,开甲以盛花初期花量达到30%~50%为宜,在天气晴朗时进行;幼树、弱树不开,进入盛果期的树才开,开甲宽度0.5~0.8cm,深度达木质部,但不能伤及木质部。初开树在主干距地面20~30cm处开第1刀,以后逐年上升。在北方枣区,因春季干旱,开甲处宜用塑料薄膜包被,防止水分蒸发,促进愈合。二是花期喷水。如花期温度高,空气干燥,易造成“焦花”,影响坐果。在盛花期早晚喷清水,增加空气湿度,以提高坐果率。三是打枣尖。6月对枣头摘心,控制枣头生长,可提高坐果率。在枣头迅速生长高峰时期后的1个月,摘心效果更好。一般对强枝、主枝、更新枝的枣头重摘,弱枝、水平枝、二次枝的枣头轻摘。四是枣园放蜂。枣为虫媒花,花期放蜂,增产效果显著。五是喷生长素。盛花期喷5~50mg/kg的赤霉素、5~10mg/kg的2,4-D、15~20mg/kg的萘乙酸;幼果期喷20~100mg/kg的萘乙酸、60mg/kg的2,4-D、50mg/kg的赤霉素,均能提高坐果率。

5病虫害防治

枣树的病害主要有枣疯病和枣锈病2种。发现枣疯病株时及时铲除烧毁,冬季清园,割除杂草,减少纹叶蝉越冬。在7月上旬喷布1∶2∶200的波尔多液,隔20d再喷第2次,或喷布50%多菌灵800倍液,可以控制枣锈病的发生。枣树的虫害有桃小食心虫、枣粘虫、枣尺蠖、龟蜡蚧、枣瘿蚊、枣实虫。主要防治措施:冬春深翻枣园,收集虫茧,销毁虫蛹。2月在树干基部绑塑料薄膜裙,阻止枣尺蠖雌蛾上树产卵,或捉蛾。4~5月喷布50%巴丹800倍液,防治枣粘虫、枣尺蠖、枣瘿蚊、枣实虫。根据虫情,可每隔10d连续喷射3次。6月龟蜡蚧盛孵时喷布25%亚胺硫磷400倍液防治。8月上旬喷布90%巴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桃小食心虫。

6适时采收

枣的成熟期按皮色及果肉质地的变化,可分为白熟、脆熟、完熟3个时期。根据果实的用途确定相应的采收期。如作蜜枣以白熟期为好,如生食或作乌枣、脆枣等以催熟期为好,如制干枣则以完熟期为好。完熟期采收的果实含糖量高,水分少,干制率也高,而且色泽鲜艳,果肉饱满,品质好。采收后及时晾晒,以免发热腐烂,保证干枣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史义详,韩亚妮,郭岗虎,等.枣树丰产的栽培技术[J].陕西林业,2009(6):37.

[2]陈恢彪.干旱地区枣树直播建园栽培技术[J].山西林业科技,2009(2):31-32,41.

高产栽培范文篇7

在品种选择上,应针对影响当地芝麻高产的症结所在,因地制宜地选用丰产、稳产、抗旱、适应性强的优质品种,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稳产作用。根据多年的试验、示范种植结果,宜在淮北地区选用的品种有:漯芝16、驻芝14和01-2658等。

2精细耕作

芝麻种子小、顶土弱、主根层分布浅。在土壤耕作时要精耕细作、耙碎坷垃、保好墒,使耕层上虚下实,表土平、细、净。

3精选种子,严格消毒

要按照良种对纯度和发芽率的指标要求,在播种前进行种子精选、晒种,严格进行种子药剂处理。一般先后用0.2%福美双和0.1%多菌灵处理,可有效控制病害,并保证出苗后苗齐、苗壮。

4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要根据气温条件、土壤墒情与品种特性,确立适播期。适期早播是夏芝麻高产的关键,一般在5月下旬适合播种,最迟也要在夏至前播种结束。

根据不同条件选择不同播种方式,一般撒播居多,尽量推广机播,确保合理密度,撒播用种量5.25kg/hm2,条播用种量6kg/hm2,常规一般用种量7.5kg/hm2,留苗密度16万株/hm2,以达到技术指标要求。

5科学施肥

(1)芝麻的施肥特点。芝麻从种子萌发到子叶苗期生长,主要依赖于种子贮藏的养分,以后生长所需养分均来自根系吸收,三要素吸收最多的时期是芝麻的盛花期至终花期。芝麻对氮素和钾素的需求最大,磷素次之。

(2)施肥技术。为达到品种优质,根据不同土壤,一般单产1500kg/hm2左右的地块,要求在施有机肥30t/hm2左右的基础上施磷肥450~525kg/hm2、钾肥60~75kg/hm2(砂姜黑土可不施)、尿素60~75kg/hm2或碳酸氢铵225kg/hm2左右,也可以补施锌肥15kg/hm2、硼肥3.75kg/hm2。另外,为调节芝麻生育,根据芝麻植株叶片宽、茎叶密生茸毛,能较好接收和黏附肥液这一生理特点,可以进行叶面喷施浓度为0.3%~0.4%的磷酸二氢钾,一般在芝麻始花期至盛花阶段喷肥效果较好,喷肥还可以和农药(乐果、敌百虫)混合使用,达到施肥、治虫2道工序一次性完成。

6灌溉和防渍

一般不干不湿的土壤最适于芝麻生长,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则会受旱,发生萎蔫;水量达90%以上时不利生长;饱和持水量时,发生渍害死苗。

(1)灌溉。在发生伏旱或秋旱情况下,上午10时左右看到芝麻上部叶片萎蔫,当午后高温过后,又可逐渐恢复。出现此现象时,应组织灌水,于早晨和傍晚灌水最适宜,一般采取喷灌为主。

(2)防渍。首先,芝麻生产应选用高燥地块。其次,整地时要有防渍配套措施,做到雨前不中耕、雨后要清沟。最后,要选用耐渍性强、抗病性强的品种。

7加强田管,防治病虫害

(1)间、定苗。第1次间苗宜在1对真叶时进行,并对缺苗处进行带土移栽;第2次一般在2~3对真叶时进行。3~4对真叶时按照合理密度定苗。

(2)中耕除草。芝麻出苗后,立即开始中耕除草,封行后停止中耕,一般中耕3~4次。中耕除草应做到:下雨前不锄,以免锄后遇雨受渍;地过干过湿不锄,以免伤根;有草必锄;雨后必锄。中耕除草过程还要做到“三忌”:一忌根周围6~7cm深锄伤根,易发病;二忌锄地不平易渍水;三忌锄地不清沟,遇雨排水不畅。

(3)适时打顶。芝麻适时打顶,可减少养分无效消耗,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延长根、茎、叶、蒴的功能期,使植株体内有机养分集中向蕾、花、蒴中运转,提高产量和品质。一般打顶时间,在盛花后7~10d左右,或成熟前25~30d,主要方法是去掉主茎和分枝茎顶端1~2cm生长点即可。

(4)病虫害防治。芝麻病虫害较多,在淮北地区主要发生的有真菌性病害,如:叶枯病、立枯病、角斑病;细菌性病害,如:青枯病。而虫害主要有:土蚕、蚜虫、芝麻天蛾等。具体防治方法:一般在6月底至7月初,用3911或氯氰菊脂等农药,防治土蚕2次,7月下旬至8月上旬根据田间病虫发生种类和程度对症下药,及时有效防治。

8适时收获

高产栽培范文篇8

1科学选地

选择光照充足、土层深厚、排灌方便、pH值5.7~6.3的酸性砂壤土栽培,前茬作物为豆科或禾本科植物为好,应轮作,不宜连作。

2选用良种

应选个头大、品质好、抗逆性强、生长旺盛、产量高的品种。一般采用小鳞茎(单果重30~50g),无漏底、无病斑、无机械损伤的健壮鳞茎作种,以保证出苗整齐,感病少,当年种植,翌年即可以收获。如种源不足也可用鳞片繁殖,但须连续种植3年才能收获。7月份采种,经过沙藏后熟在8月下旬~9月播种。

3整地及播种

在8月份667m2撒石灰100kg左右,硫酸钾三元复合肥30~40kg,深翻土2~3遍,整地作畦,畦面宽1m左右,畦高20~30cm,做到不渍水,然后开沟种植。沟底施腐熟的碎牛栏粪、鸡粪、火土灰、桐麸等有机肥,667m2施1200~1500kg,上覆一层薄土,种球不能接触有机肥。栽培密度为30cm×20cm,667m2用种量为125~150kg。

4田间管理技术

百合播种后覆土盖草,便于冬季防冻、保湿。第2年出苗前半个月,选晴天点火将盖草烧掉,既可杀死越冬害虫和病源物,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又可保温提早出苗。

4.1追肥

当百合苗萌发后1个月左右,结合浅中耕除草,用腐熟稀人粪尿或桐麸水进行追肥催苗,作种用的百合,不宜追氮素化肥,以免影响繁殖力;作商品用的百合不宜多施氮肥,否则影响百合的色泽。4月份追施第2次肥,以人粪尿和三元复合肥为主,以促进苗的生长。现蕾前可追施第3次肥,这次肥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并补施0.2%的磷酸二氮钾,以促进鳞茎迅速膨大。如遇天旱,要适当浇水,梅雨和暴雨季节时要注意开沟排水。

4.2打顶摘花蕾

百合生长旺期在5月上旬~6月下旬,此时要注意及时打顶,摘除花蕾及球芽,同时在收获前1个月左右,自生长点往下10cm左右打顶,减少养分消耗,促进鳞茎生长发育。

5病虫害防治

5.1病害防治

百合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根腐病。种植前,用300倍福尔马淋液浸种5分钟,晾干后播种,出苗后用80%代森锰锌1000倍液、25%的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7~10天轮换使用1次,连续喷2~3次。

5.2虫害防治

对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乳剂或50%敌克松拌成毒土,均匀撒入种植沟内;蚜虫用10%毗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

6适时采收

高产栽培范文篇9

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水利条件优越、周围5km以内无污染源、环境质量(大气、灌溉水、土壤)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境质量NY/T391要求的地块。

2播种育苗

(1)选种。我地一般选用早熟、耐抽薹、高产、优质的洋葱品种,如早春大黄、金球大玉葱、琥珀2号、早生黄玉葱等。

(2)种子处理。先将种子放在20℃左右的冷水中吸足水分,再放到50~55℃的热水中浸烫15~25min,并不停搅拌,待水温降至25~30℃时停止搅拌,再浸泡8~12h,捞出洗净,置于25~28℃的温度下,保湿催芽2~3d,催芽过程中,每天用清水淘洗2~3次。一般用种量3.00~3.75kg/hm2,我地一般9月上旬播种为宜。

(3)苗期管理。播种后应及时浇水,以保证幼苗顺利出土;当苗高5cm时间苗,苗高10cm时定苗,苗距2cm×2cm;结合灌水追施腐熟人粪尿15t/hm2或尿素150kg/hm2。

3定植及定植后管理

当真叶3~4片、苗龄40~50d时定植,一般在10月中、下旬土壤封冻前可长出3~4条新根,以利于安全越冬。定植前要精细整地,追施腐熟优质有机肥37.5t/hm2、硫酸钾复合肥300kg/hm2、尿素150kg/hm2。定植时要对种苗进行分级,茎粗0.8~1.0cm为一级苗;0.6~0.8cm为二级苗;0.5~0.6cm为三级苗;大于1cm或小于0.5cm为次级苗,株行距10~15cm×17~20cm,深3~5cm,植苗37.5~45.0万株/hm2。

洋葱定植后,要立即浇1次定根水,7~8d浇1次缓苗水,缓苗后浅中耕1次;严寒来临前,浇1次越冬水,中耕后穴施粉碎的腐熟有机肥30t/hm2,以利于安全越冬;翌年3月中旬浇1次返青水,追施尿素225kg/hm2,以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一般每隔7~8d浇1次水,保持土壤湿润;鳞茎膨大前,结合浇水再追施尿素硫酸钾复合肥750kg/hm2、尿素300kg/hm2;4月底5月初,当鳞茎开始膨大时,控水蹲苗7~8d,蹲苗后,及时浇1次膨大水,追施1次膨大肥,一般追施尿素150kg/hm2;5月中旬,洋葱鳞茎进入快速膨大期,对水分和养分的要求日益增多,一般每隔3~5d浇水1次,要小水勤浇,浇后排出多余积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灌水时间以上午为好);5月底,当地上叶片开始发黄,鳞茎停止膨大,应停止浇水。

4病虫害防治

(1)紫斑病。①农业防治: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实行与非葱类作物轮作。②种子处理:播种前用40%福尔马林300倍液浸种3h,水晾干后播种。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施保功乳油1200倍液,每7~10d喷1次,共喷2~3次,注意交替使用和混用。

(2)病毒病。①农业防治:清洁田园,减少毒源;适时播种;加强肥水管理,重施有机肥,多用复合肥或磷钾肥,忌偏施氮肥;及时拔除、烧毁病株。②物理防治:采用银灰色薄膜避蚜在苗床上方每隔60~100cm挂1块3~6cm宽的银灰色薄膜,以避蚜防毒;或设黄板诱蚜,黄板上涂机油插于田间(高约60cm),可诱杀有翅蚜。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1.5%植病灵水乳剂1000倍液+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水乳剂1000倍液,或20%病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d喷1次,共喷2~3次。

(3)细菌性软腐病。①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实行配方施肥;低洼地宜高畦种植,及时排除积水;注意田间卫生。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喷、淋相结合。可使用23%络氨铜水乳剂250~300倍液灌根;或喷72%农用链霉素水乳剂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水乳剂4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750倍液,交替使用,每7~10d喷1次,连喷3~4次。

(4)霜霉病。①农业防治:选地势高、易排水地块种植;与葱类以外的作物实行2~3年轮作,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选用抗病品种;变温处理种子;苗床内及时拔除病株,定植时严格选苗,淘汰病苗、矮弱苗、次级苗、受伤苗。②药物防治:翌年春季3月中旬,发病初期喷洒58%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69%的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5)地蛆。①农业防治: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均匀深施入田间。②药物防治:5月中旬及时防治幼虫,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48%的乐斯本乳油1600倍液或用90%的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

高产栽培范文篇10

关键词:创棉50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1品种特征特性

1.1生物学特性

创棉508出苗快而整齐,生长势强,整齐度较好,后期不早衰,青枝绿叶吐白絮,茎秆粗壮而坚硬,不易倒伏。植株筒型、叶片大小适中,叶功能好,长相清秀,叶色淡绿,结铃性强,单株成铃5.5个,铃大而均匀,铃皮粗糙,铃嘴突出,吐絮畅而集中,好采摘,霜前花率95%,生育期120d,单铃重5.6g,衣分43.7%,籽指9.9g[1]。

1.2产量表现

创棉508在2015—2017年区域试验里,平均籽棉5720kg/hm2,皮棉2358kg/hm2,霜前花率96.5%,在大田示范中同样表现出高产和稳产的特性。从芳草湖至博乐籽棉产量基本稳定在5700~6750kg/hm2,衣分在40%以上。

1.3抗逆能力

创棉508籽指重,出苗好,具有一定的耐低温性能,同时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枯萎病病指≤5,黄萎病病指≤35。

1.4纤维品质

经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测定(HVICC校准)2015—2017年三年平均: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4mm,断裂比强度31.9cN/tex,马克隆值4.4。

1.5株型

果枝类型Ⅱ式,果枝上举,茎秆粗壮,始果枝节位5~6,叶片大小中等,通风透光性能好。叶枝较少,果枝分布匀称,可有效提高机采作业的质量和效率。1.6含絮力铃卵圆形,铃重5.5~6.0g,铃壳薄,吐絮畅,不夹壳,含絮力适中,采净率达95%以上。

2配套栽培技术

2.1土地准备

棉花采收结束后,及时清除残膜、秸秆粉碎还田。2.1.1施基肥耕翻前一般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22.5~30.0m3/hm2或油渣1500~2250kg/hm2,磷酸二铵225~300kg/hm2,尿素120~150kg/hm2,硫酸钾150kg/hm2均匀翻于耕层中。2.1.2秋耕冬灌耕深30~35cm,耕深均匀一致,并于耕后及时进行冬灌。2.1.3土壤药物处理播前整地前,用二甲戊灵3000~3750mL/hm2,加水600~900kg/hm2,机械喷洒于地表,做到均匀喷施,不重不漏后整地至待播状态。

2.2种子准备

播种前人工粒选种子,粒选后晒种3~5d。

2.3播种

2.3.1适期早播4月8日至18日选用膜宽205cm、厚度≥0.01mm的地膜铺膜播种。2.3.2播种方式采用1膜6行种植模式,行距配置66cm+10cm,株距10.0~11.0cm,理论种植密度22.5万~24.0万株/hm2。播种量22.5~30.0kg/hm2。2.3.3播种要求播行要直,深浅一致,播深2~3cm,如果侧封土播深0.5~1.5cm,空穴率<2%;铺膜平展,松紧适度,侧膜入土压实;滴灌带铺设平展,地膜及滴灌带两头盖严压实。

2.4中耕

播种后及时中耕,苗期至蕾期,中耕2~3次。中耕质量要求:耕深10~15cm,由浅而逐次加深,耕宽25~30cm,要求不拉沟、土壤细碎、地表平整[2]。

2.5水肥管理

一般在6月上中旬进行第1次滴水,滴水量3750~4500m3/hm2,随水滴施尿素30~45kg/hm2、磷酸二氢钾15kg/hm2。全生育期滴水9~10次,滴水间隔7~12d,滴水量4200~4500m3/hm2,8月中下旬停止滴水。

2.6株型控制

棉苗2~3叶期进行第1次化控,缩节胺用量15~30g/hm2。第一水前缩节胺用量7.5~30.0g/hm2,重点是控制节间以防其过度伸长。根据棉花长势(6月15日左右),棉花株高55~60cm,果枝台数5~6台,化控药剂用量:氟节胺450~750g/hm2混配缩节胺30~45g/hm2,兑450~600kg/hm2喷雾。二次用药时间为7月15日左右,棉花株高75cm左右,果枝台数7~8台(花蕾到倒2、3台),化控药剂用量:氟节胺750~1050g/hm2混配缩节胺120~150g/hm2(根据棉花长势确定剂量),兑450~600kg/hm2喷雾。坚持“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高到一定打”的原则。

2.7病虫害防治

棉蓟马:棉花出齐苗后百株有害虫数达5头时开始化学防治。喷洒1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加1.8%阿维菌素1500倍液,或20%啶虫脒2500倍液加1.8%阿维菌素1500倍液交替防治。蚜虫:(1)生物防治。利用蚜虫的驱黄特点,每公顷摆放15个黄牌。(2)化学防治。蚜虫达到防治指标时,选用20%啶虫脒225~300g/hm2,兑水600~750kg,喷施防治。红蜘蛛:棉田有螨株率达3%~5%时应进行防治,可选用5%噻螨酮乳油750~1000mL/hm2加1.8%阿维菌素乳油1200~1800mL/hm2,或73%炔螨特乳油600~1200mL/hm2加1.8%阿维菌素乳油1200~1800mL/hm2,兑水600~750kg,喷施防治。枯、黄萎病:首先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钾肥。在防治上,以预防为主,在发病初期可用30%乙蒜素乳油850~1200mL/hm2,兑水600~750kg,喷施防治;滴水时可滴施9~15kg/hm2枯草芽孢杆菌。

2.8采收

2.8.1喷洒脱叶催熟剂棉花田间吐絮率达到35%~40%以上时,及时喷施脱叶催熟剂。第1次喷施时间在9月1日至3日,用噻苯隆360~420g/hm2,配乙烯利水剂(有效成分为40%)1200~1500mL/hm2;第2次喷药在第1次喷药后的7~10d进行,以敌草隆·噻苯隆混剂为主,用量105~120g/hm2。2.8.2机械采收吐絮率达到95%以上时,及时进行机械采收。

参考文献

[1]庞立根,朱茂翠,朱桢明,等.国审棉花品种——创棉508[J].中国棉花,2019,46(3):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