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教育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11-21 18:02:07

法治教育教学

法治教育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尝试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角度来分析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对策,从而为更好推进法治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一、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条件和重要保障。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的法治素养。青年大学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力军,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推动者和社会主义法治的维护者,承担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使命。因此,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提高法治素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必然要求。(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体现和凝结了当代中国人民对法治价值的共同追求。青年的价值观取向极其重要,“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2]所以,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养成正确的法治观,对于更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三)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既要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提高法治素养。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缺少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不能处理好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很难做到依法办事,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也不知如何去维护,个别大学生违法犯罪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了其成长和发展。因此,开展法治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教育认知不足。法治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本课程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这里强调的是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实际教学当中,由于对“法制”和“法治”的理解不准确,相当一部分教师更多是法制知识的教育和宣传,法治精神、法治思维等培养不足,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有所偏差。部分大学生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公共课程,没有专业课重要和有用,只要能拿到学分即可,在思想上存在轻视法治学习的问题。由于上述认知上的偏差,影响到法治教育教学的实施和效果。(二)法治教育内容偏。当前,高校中的法治教育主要通过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来完成。其中,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放在了中心位置,而法治教育内容偏少。在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法治思维的培养等,总体偏于抽象的概念和宏观的法治理论,对于具体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只是作为法律部门给予了简单的宏观介绍,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紧密联系的民法、刑法、诉讼法、教育法、就业创业等法律内容比较缺乏。(三)法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单调。法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效性。当前,法治教育教学方法单调,存在不少问题,一部分教师通过“灌输式”机械地讲解抽象的法治理论和法律条文多、讲授经典案例多,但是对大学生生活和学习有密切关联的案例和法律知识讲授较少;教师讲的多,学生课堂参与少;过多重视课堂讲解而忽视法治社会实践;重视法律知识的讲解,忽视法治精神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学习后,只是了解了一些法治理论和法律常识,法治精神的培育比较欠缺。另外,受大学生喜欢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式运用较少,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四)教师法治素养不高。思政课教师的法治素养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当前,我国高校从事《思想道德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工作的大多数教师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等非法学专业。教师自身的法学理论、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需要进一步提升。即便是聘请的校外兼职教师也只是开展零星的法律讲座,远远无法满足法治教育教学的需求。因此,打造一支法治素养较高的师资队伍成为大学生法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治教育的对策

(一)从法制知识教育向法治素养教育转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大学生进入高校后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法治观教育是这门课程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法治观教育目标,就要转变教学认知,实现从法制知识教育到法治素养教育的转变。作为思政课教师,要认真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关于法治教育的教学要求,提高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认识。十八大以来,就全面依法治国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这些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要认真研读和理解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理解法治的科学内涵,以用来指导法治教育教学。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仅仅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律知识,更要培养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树立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以实际行尊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宣传者、模范践行者。(二)丰富法治教育内容。《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法治教育内容偏少,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将法治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附属,另外,关于法律实务操作性的内容偏少。因此,法治教育缺乏了其应有的独立性和应用性。[4]建立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法治教育教学内容是法治教育的前提。首先,除了应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法治道路和法治思维的培养等,还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自身需求,增加一些必要的法律内容。例如,基本的民法、刑法、教育法和诉讼法等,特别是要结合刚出台的《民法典》,做好教育和宣传。其次,增加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的网络法律、劳动法、就业创业发展的法律。再次,有条件的可以增加与专业关系紧密的法律法规,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专业法律知识。[5](三)创新法治教育教学方法。法治教育的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单纯依靠灌输说教和列举几个案例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必须根据“00后”大学生的特点,探索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法。第一,多运用案例教学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参与式、模拟法庭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法律案例进行深度探索,增加和深化对法治知识和法治精神的理解,提高大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第二,重视法治实践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法庭进行旁听或者通过直播平台观看庭审,可以参观监狱和法治教育基地。利用法制宣传日,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法治教育宣传。通过实践教学,大学生对法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学习法治精神到敬畏法律,增强对法治的信仰。第三,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可以通过网络在线课程、云班课、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途径拓展法治教育的阵地。学习强国是当前广受人们欢迎的学习软件,其中的“看法治”内容,包括了法治宣传、社会与法、法律课堂、法治微电影等丰富的内容,这些都可以成为法治教育重要的学习资源。总之,通过创新法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法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四)夯实师资力量。较强的法治教育师资队伍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有力保障。首先,根据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法治素养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治精神、法律知识、法律教学技巧等内容的培训,通过法学研讨、理论学习、法律实习等方式提升法治素养。[6]其次,引进和补充具有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最后,可以聘请法学专家、律师、司法系统的工作人员等担任兼职教师,经常到学校开展法治讲座和报告。

总之,夯实师资力量,打造一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高水平大学生思政课法治教育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9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5.

[3]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7.

[4]陈宇.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缺失与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构建探讨[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4).

[5]薛沛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大学生法制教育[J].法制与社会,2020(10).

法治教育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以人为本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当中,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充分运用可以提高学生道德法治的学习效率,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的实施,提高了教师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在学生的需求下,教师有效地设计教学环节,将教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让学生充分体验道德法治学习的重要作用。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在学习道德法治课程中,自身的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自身的需求没有充分了解,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在当前课程教学当中的应用不完全。教师没有理解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真正内涵,在教学的环节当中也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因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效率逐渐降低。

(二)学生的道德法治意识不强

在当前初中道德法治课程教学中,学生对道德法治学习的积极性较低,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副科,不够重视这门学科,没有真正做到用心学习,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的道德意识不强,法治意识的淡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道德与法治是学生道德品质提升的重要课程,学生对其不够重视,容易导致学生品德素养水平的降低,不利于公民素质的提升。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的道德法治教育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大部分教师都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关注程度较低,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容易出现多种问题,教师没有充分解决教学中的突发状况,不够关注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因此导致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降低,对道德法治学习的重视程度不足。

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应用的原因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学生自主意识的提升是提高道德与法治学习效果的关键,因此在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提升,自主意识得到增强,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学生只有在自我学习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

(二)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改革

应用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有利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顺利改革。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学生为主设计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充分激发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能动性。因此,应用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有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提高教师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方法。

(三)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需要用先进的观念做基础,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正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方法,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得到不断提升。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指导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创新化思维模式之下,有效设计教学环节,将重要的教学理念植入教学过程当中,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让学生在充分了解知识点的同时,与社会生活实例相结合,真正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三、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应用的方法策略

(一)应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教学中,应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能有效提高以人为本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踏上强国之路》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有效的学习小组,利用学生自身的特点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强国过程当中中国经历了哪些变化,实行了哪些政策;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当中了解中国的变化,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开展教育教学,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道德法治的主动性。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自主性的要求较高,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找到学习的方法,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效率。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学生自主性的提升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因此,利用自主探究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中来。

(二)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热情

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学生需要有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以学生的需求为主设计教学过程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要求之一。例如,在学习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参与民主生活》这一课时,用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学习与民主政治生活相关的知识,可以利用情景模拟的方法,让学生扮演村民或者城市居民,模拟政治生活的场景,让学生真正了解政治生活的参与方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从学生实际需要的角度出发,开展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政治生活。教师应当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道德与法治内容,让学生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主动开展实践学习。

(三)提升教师以人为本的教学意识

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意识是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论的根本方式。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建设法治中国》这一课时,教师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了解教育教学内容,开展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树立,需要教师通过长期阅读相关教育书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在阅读相关书籍时要了解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真正内涵,并将这种教育理念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当中,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创新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当中快乐地学习。其次,学校以及社会相关教育部门应当重视对教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培训,让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入教师内心,让教师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导之下有效开展教育教学。

四、结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变化,在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教学理念中开展教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理念,教师应当充分了解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内涵,将其运用到实践之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道德内容,增强道德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法治教育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青少年;法治教育

一、案例教学法在青少年法治教育领域的再定义

现代法治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教育,实践教学是法治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式而案例教学法是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广义上的案例教学法是指采用案例形式的教学,即选取真实情境或事件作为教学案例,由学生主动参与案例教学的课堂讨论,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能够实现法治知识、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的同步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和表达的能力。但在传授知识的系统性上存在先天不足,同时存在案例的复杂性与学生掌握知识的有限性的矛盾,在适用中要结合课堂讲授,案例再造等手段和方法进行完善以达到教育教学目标。故此,本文所指的案例教学法即青少年法治教育案例教学法是指根据青少年法治教育教学具体目标的需要,在整合全社会资源的基础上,由教师指导选取真实、典型或指导性的法治案例或由此改编的典型性法治模拟案例,通过文字、音视频、模拟法庭、舞台剧等形式呈现给青少年学生,在充分消化案例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开展辩论、模拟庭审、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具体形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在此基础上,通过讲授引导学学生掌握相关法治和法治理念,并嵌入德育教育,从而引导青少年学生主动的学习法治知识和理念,形成法治思维和法治行为习惯,进而培育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教学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适用的优势

通过对案例教学在法学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的适用情况,以及立足青少年法治教育对案例教学的重新定义,案例教学法适用于青少年法治教育,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知识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教学法,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案例教学法顺应了青少年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青少年接受知识往往是以兴趣为导向的感性过程,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向理性辨识的学习方式过渡。案例教学法一方面通过故事性很强的案例激发起其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角色进入塑造特定环境,激发情感与理性的碰撞,帮助青少年学生找到矛盾点及问题,借助主动的学习初步分析、解决矛盾。再此基础上形成自我判断,并激发起求知欲,迫切需要从老师那里得到理论的剖析,让传统式的讲授教学华丽转身,成为学生求知若渴的知识。同时,借助案例教学法,实现了师生的情感交融和知识互动,为教师赢得学生更多的信任和崇拜,让学习变得更加快乐,让学习的主体和知识的传授者获得教与学的和谐环境。(二)案例教学法是实现法治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规定:“法治教育要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注重以法治精神和法律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良法善治传导正确的价值导向,把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紧密结合,使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契约精神,尊崇公序良俗,实现法治的育人功能。故此,法治教育重在养成,而养成重在示范和深入内心的情感共鸣和理性认同”。同时,法治知识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作为大陆法系的我国尤为如此),要把两者有效的辩证统一,必须借助案例来实现。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角色带入,彰显示范和警示作用;案例教学法能通过对案例的细致剖析,介绍具体法律知识,通过科学的设计实现知识学习的系统化,将法治理念、法治意识变抽象为具体,将道德教育化有形为无形,实现青少年学生自我教育和公民意识的自我觉醒。(三)案例教学法是对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方式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长河,流淌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习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这一文化基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为何这一文化基因能够渗透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特别在绝大数人是文盲的封建社会,文化传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以儒家文化为例,其孝悌文化的核心影响深远,究其原因一方面,儒家以教化民众为己任,我们可以称之为今天的教学目标,其教学方法和形式就是以案例为主的课堂教学和以案例为主的民间传播。其典型如孔融让梨,《二十四孝》等,至今这些鲜活的案例故事为我们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其说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究其起源应该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方式。由此,我们也能辨识案例教学法具有非常强的实效性,运用得当将会为当代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案例教学法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适用的瓶颈分析

(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基于笔试为主的教育考评模式,导致目前青少年法治教育基本上还停留在法制教育的层面,重视法律知识的讲授上。对立足案例开展理论教授,法治理念评析,法治观念养成上存在重视度不够,仅仅通过案例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把案例当成是传授知识过程中的一个补充说明,而不是当做培养学生法治思维,树立法治理念,培养法治意识的重要教学方法来使用。必须通过改革考核机制,建立过程考核机制,倒逼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改革,以实现教育教学的真正目标。(二)案例与理论的配套设计不足。案例特别是真实案例,并不是以理论的结构呈现的,这就需要综合理论能力和法律实务能力比较高的教师来驾驭案例,通过案例重构和理论拓展的手法,将案例教学法与理论讲授法有效结合,实现教学目标。但是,目前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一线的教师,普遍缺乏上述能力。通过整合社会力量构建体系结构科学合理的案例库,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为案例教学法的适用和成效的实现打好基础。(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定位不准确。很多一线教师,把案例作为解释说明法律条文的工具,把案例教学法与举例说明法混为一谈,导致实际的授课出现了教师讲,学生听的现状,发挥不了案例教学法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上的优势,更锻炼不了学生运用法治知识、法治理念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四、案例教学法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适用的改进措施

根据本文对案例教学法在青少年法治教育领域的定义,青少年法治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再创新的教学法,在适用的设计上要着力突破传统案例教学法的瓶颈,使其发挥优势作用,在具体的适用中有以下几点改进措施:案例的选取和再创作需要遵循案例教学法的工具性,即为法治教育教学具体目标服务,同时按照法治知识的体系结构进行逻辑性选取和再创作,而不能就案例谈案例。案例教学法是与传统的讲授法有机融合,形成的新型案例教学法,将理论讲解融入到案例剖次当中,以案析法,将法理具体化,形象化;在情景式教学的背景下,激发青少年学生的高度认同,实现以案育人,以法育人的目的。案例教学法是青少年法制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同时是青少法治教育课外教学的重要方法,要拓展式地运用到青少年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家庭教育中,这一点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也是尤为重要。将典型性、指导性的案例通过课堂、社会、家庭、网络等多渠道渗透到青少年成长的各个环节和具体生活学习的细节中,以案育人,以法育人,从而形成青少年学生主动的学习法治知识和理念,形成法治思维和法治行为习惯,进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Z].2016.

法治教育教学范文篇4

[关键词]依法治教科教兴国完善立法有法可依

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存在着漏洞和盲点,特别是当前我们正处在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中,我国加入WTO并进行教育服务的部分承诺后,使我国的教育面临更多的情况、更新的问题。教育法规的不完善使得我国的教育改革和依法治教进程发展缓慢,学校治学以及在学校教育管理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还缺少应有的依据。特别是如何及时、正确地处理学生伤害事故一度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使得全国教师和学生近3亿人口的庞大社会群体的权益难以实现法律保障,严重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早日实现。

发展教育是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科教兴国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依法治教,必须有法可依。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应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教的进程,确保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下面就如何实现依法治教,如何做到有法可依谈一些自己的看法,请同行和专家不吝赐教。

一、振兴中华必须发展教育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教育的竞争。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促使当今世界风云变换,充满着激烈的竞争。正如哪里不重视教育、不发展教育,那里的劳动者素质就会普遍降低,那里的经济就不能发展的简单道理一样,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教育的竞争。中国近20年来推起的一波波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其目的就在于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力图通过科教兴国来实现民富国强的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党中央、国务院和几代中央领导都十分重视中国教育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条必由之路。《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要求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和框架。并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坚持协调发展,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办学效益,实行分区规划,加强社会参与”的战略思想。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继续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他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还指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仅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劳动者素质才能真正得到提高。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能成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取得成功,振兴中华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

二、发展教育必须依法治教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使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走向了法治化的轨道。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同志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知识一书的序言中指出:“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保证人民群众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各项事业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顺利发展”。我国在校大中小学生约有2.5亿人,再加上全国的教师队伍,我国直接在各级各类学校工作和学习的人员将近有3亿人,按3亿个家庭人口计算,我国约有近十亿人口的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中国的教育真可谓是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受关注人数最多的事业之一。如何让10亿人“安居乐业”,让教师静心从教,让学生安心学习,让学生家长放心工作,这将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早日实现,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国家出台的一系教育法规文件就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规范学生家长的监护行为,规范全社会的助学行为,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实现依法治教。努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民富国强、“天下太平”。

三、依法治教必须有法可依

继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之后,国家陆续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重要的教育法律法规,使我国的学校教育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治教的基本局面,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近20年来,我国的教育形势发展不容乐观。如素质教育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的战略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完全落实;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待遇偏低,办学条件差等。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全社会对教育的基础战略地位认识不足,很大程度上还由于存在无法可依、执法不严的状况。

我国大中小学有2亿多在校学生,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是未成年人。尽最大可能保障广大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保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职责,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障。如果我们充分认识到学校教师、学生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影响及其特殊地位的作用,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对于促进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战略地位作用,我们就会意识到依法治教也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系统工程,依法治教迫在眉睫。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化,学校教育和管理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碰到了一些新的情况,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已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人们头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旧思想、旧观念的顽固和僵化,更是严重影响着我国教育法制化的进程,必须尽快加以改革和补充完善,使之进一步达到依法、公平、公正和合理的要求。目前,由于我国现行教育法规存在着漏洞和盲点,依法治教,未必有法可依,使得学校教育及管理出现混乱情况,学校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司法实践中还缺少应有的依据。例如政府不按规定投入教育经费,如何承担法律责任?并且由谁来担责?监护人不按规定送其子女就学,如何承担法律责任?如何正确认定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权问题?如何正确判定学校有无过错责任?等等。对以上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很好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对法律的依赖,也使法律失去了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效力。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专门机构,学校除依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有依法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的义务和职责。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应当积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严格履行保护学生安全的职责,保护学生安全,积极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儿童、青少年是最为活跃的群体,学校是儿童、青少年最为集中的地方,特别是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内容的丰富和活动方式的改革,以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增加了发生学生伤害的可能性。目前,由于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方面,除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伤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的司法解释外,尚无专门针对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法规。因此,一方面对已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的当事方的责任认定、事故处理途径、对发生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有关人员如何追究责任等缺乏明确的依据,给伤害事故的处理造成很大的困难。其二是由于现有法律法规缺乏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具体规则和程序,使学校难以明确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范围,缺乏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而一旦发生学生伤害事故,也容易出现学校在救助、赔偿和处理等方面无所遵循的情形,往往造成学生家长与学校在责任、赔偿范围等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使事故难以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第三是由于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缺乏具体的依据,使学校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难以明确自身职责。有些学校因为担心发生学生伤害事故而取消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甚至取消了体育课的一些项目。这些状况,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预防和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制度和良好的法制环境,明确学校的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意识,为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切实的保障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和法律工作者应努力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教育法律法规,使依法治教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四、依法治教需要司法公正

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制定颁布了《学生事故处理办法》,并于2002年9月1日在全国实施。《办法》主要出台了“十种意外学校无责任”和“十一种伤害学校担责”;并明确了学校与学生间的权利关系,明确了学生家长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体现了学生、学生家长和学校地位的对等性。《办法》的颁布和实施,在全国各地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响,为解决长期困扰人们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问题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为推动依法治教的进程增大了新的动力。有人说《办法》的实施,将给依法治教真正带来“春天”,还有人说它是黎明的曙光——法制的“艳阳天”即将到来。一段时间,媒体聚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北京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新民周刊》、《中华网》、《新华网》、《楚天都市报》、《新闻晚报》等纷纷评说:“人身伤害有法可依,《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出台”、“7年等待《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终出台”、“《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起争议,学校定心家长皱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起实施,校园悄现‘保险热’”……

1、《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颁布和实施是实现依法治教的必然。如前所述,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发展要求的地方,一段时间以来,怎样解决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成了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和感到头痛的问题。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学校,往往强调自己作为社会教育机构较其他主体的特殊性;而家长则认为学校与自己一样同样是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应当对学生在校内甚至校外发生的一切人身伤害事故承担责任。更为关键的是,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出台之前,学生与学校这一对特殊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如何,《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虽作了一些规定,但多为原则性的,缺乏具体的指引和可操作性。因此,一旦发生问题,双方之间往往共识少、分歧多,甚至发展到对簿公堂的地步。《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出台,是对现行法规的细化规定和有效补充,它具有适用范围广、内容详实具有可操作性的突出特点,在实际应用中便于理解、形成共识、便于实践,有利于化解矛盾,能起到规范、约束等法制化的积极作用。可见,《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出台,是依法保护学生权利和义务、维护学校利益的要求,符合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的愿望,是真正实现依法治教的必由之路。

但是,由于《办法》还只是部门规章,与《民法通则》等全国性的根本法律相比较而言,属于下位法,其效力就存在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有待进一步实践和完善。

2、加强学习,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是实现依法治教的基础。依法治教首先要加强学习,要与时俱进地转变观念,不断增强法制意识。依法治教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及司法工作者的任务,它更要依靠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和共同参与。其中,各级政府能否按照有关法律要求关心教育,切实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正落实是依法治教的关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颁布和实施,最终目的是为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因此,社会各届人士都要加强学习,提高正确认识,增强法律观念,要努力做到知法、懂法、执法,共同创造一个依法治教的良好环境,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真正实现依法治教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良好氛围,自觉增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责任的自觉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护,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真正走上法治化的轨道。

3、司法公正是实现依法治教的关键。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人治社会应当逐步向法治社会过渡,而这种过渡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的实现程度。正如依法治国需要司法公正一样,司法公正同样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由于司法最终解决纠纷,决定了司法是保障人民权利,实现社会主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公民和法人的权益受到侵害,当弱者受到强者的欺凌,当社会的良知受到恶势力的践踏,受害人能够寻求的最后一处伸张正义的地方就是法院,法院是保护公民权利的最后屏障。法律平等地约束社会一切成员的法治原则,都必须经由公正的司法活动来贯彻执行。目前,由于我国在关于如何处理学生伤害事故问题方面还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使得发生事故之后不仅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即使是通过法院判决来进行处理,也因缺乏必要的依据而很难做到公正司法,很难让几方当事人都能够心服口服,进一步真正体现法律的公平、公正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根本原则。如今,人们的法律意识普遍得到增强,对司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各样事故发生也千奇百怪,那种想仅凭法官个人的能力就要实现法律的公平、公正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要求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因此,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强立法、完善法律。只有真正实现有法可有依,才有可能做到司法公正。当学生在受到人身安全的伤害时,当学校的权益遭到损害时,我们才能拿起法律武器,公正执法,依法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学校利益,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不受干扰。

特别是当前我们正处在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中,我国加入WTO并进行教育服务的部分承诺后,将使我国的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也必须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使其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更强大的效力性,真正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依法治教保驾护航。因此,为了实现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和司法公正,我们要坚持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一切权力都要受到法律的制约;要加强行政执法的监督和司法制度的改革;要切实提高司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对其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教育。杜绝司法腐败现象,确保司法公正。有效地发挥教育法规在依法治教中的积极作用,保障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健康迅速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依靠教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依法治教予以保障,而依法治教必须进一步完善立法,确保司法公正。只有这样,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才能实施,富民强国的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景舒编著《教育法规选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2、陈远清主编《学生伤害事故防范与处理》,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年

3、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编《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释义及应用指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法治教育教学范文篇5

[关键词]依法治教科教兴国完善立法有法可依

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存在着漏洞和盲点,特别是当前我们正处在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中,我国加入WTO并进行教育服务的部分承诺后,使我国的教育面临更多的情况、更新的问题。教育法规的不完善使得我国的教育改革和依法治教进程发展缓慢,学校治学以及在学校教育管理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还缺少应有的依据。特别是如何及时、正确地处理学生伤害事故一度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使得全国教师和学生近3亿人口的庞大社会群体的权益难以实现法律保障,严重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早日实现。

发展教育是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科教兴国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依法治教,必须有法可依。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应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教的进程,确保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下面就如何实现依法治教,如何做到有法可依谈一些自己的看法,请同行和专家不吝赐教。

一、振兴中华必须发展教育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教育的竞争。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促使当今世界风云变换,充满着激烈的竞争。正如哪里不重视教育、不发展教育,那里的劳动者素质就会普遍降低,那里的经济就不能发展的简单道理一样,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教育的竞争。中国近20年来推起的一波波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其目的就在于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力图通过科教兴国来实现民富国强的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党中央、国务院和几代中央领导都十分重视中国教育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条必由之路。《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要求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和框架。并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坚持协调发展,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办学效益,实行分区规划,加强社会参与”的战略思想。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继续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他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还指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仅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劳动者素质才能真正得到提高。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能成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取得成功,振兴中华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

二、发展教育必须依法治教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使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走向了法治化的轨道。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同志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知识一书的序言中指出:“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保证人民群众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各项事业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顺利发展”。我国在校大中小学生约有2.5亿人,再加上全国的教师队伍,我国直接在各级各类学校工作和学习的人员将近有3亿人,按3亿个家庭人口计算,我国约有近十亿人口的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中国的教育真可谓是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受关注人数最多的事业之一。如何让10亿人“安居乐业”,让教师静心从教,让学生安心学习,让学生家长放心工作,这将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早日实现,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国家出台的一系教育法规文件就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规范学生家长的监护行为,规范全社会的助学行为,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实现依法治教。努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民富国强、“天下太平”。

三、依法治教必须有法可依

继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之后,国家陆续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重要的教育法律法规,使我国的学校教育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治教的基本局面,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近20年来,我国的教育形势发展不容乐观。如素质教育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的战略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完全落实;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待遇偏低,办学条件差等。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全社会对教育的基础战略地位认识不足,很大程度上还由于存在无法可依、执法不严的状况。

我国大中小学有2亿多在校学生,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是未成年人。尽最大可能保障广大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保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职责,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障。如果我们充分认识到学校教师、学生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影响及其特殊地位的作用,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对于促进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战略地位作用,我们就会意识到依法治教也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系统工程,依法治教迫在眉睫。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化,学校教育和管理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碰到了一些新的情况,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已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人们头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旧思想、旧观念的顽固和僵化,更是严重影响着我国教育法制化的进程,必须尽快加以改革和补充完善,使之进一步达到依法、公平、公正和合理的要求。目前,由于我国现行教育法规存在着漏洞和盲点,依法治教,未必有法可依,使得学校教育及管理出现混乱情况,学校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司法实践中还缺少应有的依据。例如政府不按规定投入教育经费,如何承担法律责任?并且由谁来担责?监护人不按规定送其子女就学,如何承担法律责任?如何正确认定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权问题?如何正确判定学校有无过错责任?等等。对以上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很好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对法律的依赖,也使法律失去了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效力。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专门机构,学校除依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有依法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的义务和职责。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应当积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严格履行保护学生安全的职责,保护学生安全,积极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儿童、青少年是最为活跃的群体,学校是儿童、青少年最为集中的地方,特别是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内容的丰富和活动方式的改革,以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增加了发生学生伤害的可能性。目前,由于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方面,除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伤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的司法解释外,尚无专门针对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法规。因此,一方面对已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的当事方的责任认定、事故处理途径、对发生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有关人员如何追究责任等缺乏明确的依据,给伤害事故的处理造成很大的困难。其二是由于现有法律法规缺乏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具体规则和程序,使学校难以明确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范围,缺乏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而一旦发生学生伤害事故,也容易出现学校在救助、赔偿和处理等方面无所遵循的情形,往往造成学生家长与学校在责任、赔偿范围等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使事故难以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第三是由于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缺乏具体的依据,使学校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难以明确自身职责。有些学校因为担心发生学生伤害事故而取消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甚至取消了体育课的一些项目。这些状况,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预防和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制度和良好的法制环境,明确学校的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意识,为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切实的保障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和法律工作者应努力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教育法律法规,使依法治教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四、依法治教需要司法公正

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制定颁布了《学生事故处理办法》,并于2002年9月1日在全国实施。《办法》主要出台了“十种意外学校无责任”和“十一种伤害学校担责”;并明确了学校与学生间的权利关系,明确了学生家长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体现了学生、学生家长和学校地位的对等性。《办法》的颁布和实施,在全国各地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响,为解决长期困扰人们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问题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为推动依法治教的进程增大了新的动力。有人说《办法》的实施,将给依法治教真正带来“春天”,还有人说它是黎明的曙光——法制的“艳阳天”即将到来。一段时间,媒体聚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北京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新民周刊》、《中华网》、《新华网》、《楚天都市报》、《新闻晚报》等纷纷评说:“人身伤害有法可依,《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出台”、“7年等待《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终出台”、“《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起争议,学校定心家长皱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起实施,校园悄现‘保险热’”……

1、《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颁布和实施是实现依法治教的必然。如前所述,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发展要求的地方,一段时间以来,怎样解决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成了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和感到头痛的问题。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学校,往往强调自己作为社会教育机构较其他主体的特殊性;而家长则认为学校与自己一样同样是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应当对学生在校内甚至校外发生的一切人身伤害事故承担责任。更为关键的是,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出台之前,学生与学校这一对特殊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如何,《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虽作了一些规定,但多为原则性的,缺乏具体的指引和可操作性。因此,一旦发生问题,双方之间往往共识少、分歧多,甚至发展到对簿公堂的地步。《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出台,是对现行法规的细化规定和有效补充,它具有适用范围广、内容详实具有可操作性的突出特点,在实际应用中便于理解、形成共识、便于实践,有利于化解矛盾,能起到规范、约束等法制化的积极作用。可见,《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出台,是依法保护学生权利和义务、维护学校利益的要求,符合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的愿望,是真正实现依法治教的必由之路。

但是,由于《办法》还只是部门规章,与《民法通则》等全国性的根本法律相比较而言,属于下位法,其效力就存在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有待进一步实践和完善。

2、加强学习,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是实现依法治教的基础。依法治教首先要加强学习,要与时俱进地转变观念,不断增强法制意识。依法治教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及司法工作者的任务,它更要依靠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和共同参与。其中,各级政府能否按照有关法律要求关心教育,切实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正落实是依法治教的关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颁布和实施,最终目的是为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因此,社会各届人士都要加强学习,提高正确认识,增强法律观念,要努力做到知法、懂法、执法,共同创造一个依法治教的良好环境,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真正实现依法治教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良好氛围,自觉增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责任的自觉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护,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真正走上法治化的轨道。

3、司法公正是实现依法治教的关键。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人治社会应当逐步向法治社会过渡,而这种过渡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的实现程度。正如依法治国需要司法公正一样,司法公正同样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由于司法最终解决纠纷,决定了司法是保障人民权利,实现社会主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公民和法人的权益受到侵害,当弱者受到强者的欺凌,当社会的良知受到恶势力的践踏,受害人能够寻求的最后一处伸张正义的地方就是法院,法院是保护公民权利的最后屏障。法律平等地约束社会一切成员的法治原则,都必须经由公正的司法活动来贯彻执行。目前,由于我国在关于如何处理学生伤害事故问题方面还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使得发生事故之后不仅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即使是通过法院判决来进行处理,也因缺乏必要的依据而很难做到公正司法,很难让几方当事人都能够心服口服,进一步真正体现法律的公平、公正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根本原则。如今,人们的法律意识普遍得到增强,对司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各样事故发生也千奇百怪,那种想仅凭法官个人的能力就要实现法律的公平、公正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要求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因此,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强立法、完善法律。只有真正实现有法可有依,才有可能做到司法公正。当学生在受到人身安全的伤害时,当学校的权益遭到损害时,我们才能拿起法律武器,公正执法,依法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学校利益,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不受干扰。

特别是当前我们正处在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中,我国加入WTO并进行教育服务的部分承诺后,将使我国的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也必须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使其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更强大的效力性,真正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依法治教保驾护航。因此,为了实现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和司法公正,我们要坚持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一切权力都要受到法律的制约;要加强行政执法的监督和司法制度的改革;要切实提高司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对其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教育。杜绝司法腐败现象,确保司法公正。有效地发挥教育法规在依法治教中的积极作用,保障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健康迅速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依靠教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依法治教予以保障,而依法治教必须进一步完善立法,确保司法公正。只有这样,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才能实施,富民强国的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景舒编著《教育法规选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2、陈远清主编《学生伤害事故防范与处理》,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年

3、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编《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释义及应用指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法治教育教学范文篇6

[关键词]依法治教科教兴国完善立法有法可依

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存在着漏洞和盲点,特别是当前我们正处在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中,我国加入WTO并进行教育服务的部分承诺后,使我国的教育面临更多的情况、更新的问题。教育法规的不完善使得我国的教育改革和依法治教进程发展缓慢,学校治学以及在学校教育管理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还缺少应有的依据。特别是如何及时、正确地处理学生伤害事故一度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使得全国教师和学生近3亿人口的庞大社会群体的权益难以实现法律保障,严重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早日实现。

发展教育是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科教兴国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依法治教,必须有法可依。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应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教的进程,确保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下面就如何实现依法治教,如何做到有法可依谈一些自己的看法,请同行和专家不吝赐教。

一、振兴中华必须发展教育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教育的竞争。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促使当今世界风云变换,充满着激烈的竞争。正如哪里不重视教育、不发展教育,那里的劳动者素质就会普遍降低,那里的经济就不能发展的简单道理一样,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教育的竞争。中国近20年来推起的一波波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其目的就在于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力图通过科教兴国来实现民富国强的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党中央、国务院和几代中央领导都十分重视中国教育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条必由之路。《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要求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和框架。并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坚持协调发展,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办学效益,实行分区规划,加强社会参与”的战略思想。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继续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他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还指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仅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劳动者素质才能真正得到提高。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能成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取得成功,振兴中华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

二、发展教育必须依法治教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使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走向了法治化的轨道。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同志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知识一书的序言中指出:“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保证人民群众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各项事业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顺利发展”。我国在校大中小学生约有2.5亿人,再加上全国的教师队伍,我国直接在各级各类学校工作和学习的人员将近有3亿人,按3亿个家庭人口计算,我国约有近十亿人口的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中国的教育真可谓是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受关注人数最多的事业之一。如何让10亿人“安居乐业”,让教师静心从教,让学生安心学习,让学生家长放心工作,这将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早日实现,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国家出台的一系教育法规文件就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规范学生家长的监护行为,规范全社会的助学行为,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实现依法治教。努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民富国强、“天下太平”。

三、依法治教必须有法可依

继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之后,国家陆续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重要的教育法律法规,使我国的学校教育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治教的基本局面,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近20年来,我国的教育形势发展不容乐观。如素质教育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的战略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完全落实;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待遇偏低,办学条件差等。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全社会对教育的基础战略地位认识不足,很大程度上还由于存在无法可依、执法不严的状况。

我国大中小学有2亿多在校学生,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是未成年人。尽最大可能保障广大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保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职责,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障。如果我们充分认识到学校教师、学生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影响及其特殊地位的作用,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对于促进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战略地位作用,我们就会意识到依法治教也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系统工程,依法治教迫在眉睫。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化,学校教育和管理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碰到了一些新的情况,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已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人们头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旧思想、旧观念的顽固和僵化,更是严重影响着我国教育法制化的进程,必须尽快加以改革和补充完善,使之进一步达到依法、公平、公正和合理的要求。目前,由于我国现行教育法规存在着漏洞和盲点,依法治教,未必有法可依,使得学校教育及管理出现混乱情况,学校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司法实践中还缺少应有的依据。例如政府不按规定投入教育经费,如何承担法律责任?并且由谁来担责?监护人不按规定送其子女就学,如何承担法律责任?如何正确认定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权问题?如何正确判定学校有无过错责任?等等。对以上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很好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对法律的依赖,也使法律失去了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效力。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专门机构,学校除依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有依法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的义务和职责。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应当积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严格履行保护学生安全的职责,保护学生安全,积极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儿童、青少年是最为活跃的群体,学校是儿童、青少年最为集中的地方,特别是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内容的丰富和活动方式的改革,以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增加了发生学生伤害的可能性。目前,由于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方面,除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伤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的司法解释外,尚无专门针对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法规。因此,一方面对已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的当事方的责任认定、事故处理途径、对发生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有关人员如何追究责任等缺乏明确的依据,给伤害事故的处理造成很大的困难。其二是由于现有法律法规缺乏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具体规则和程序,使学校难以明确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范围,缺乏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而一旦发生学生伤害事故,也容易出现学校在救助、赔偿和处理等方面无所遵循的情形,往往造成学生家长与学校在责任、赔偿范围等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使事故难以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第三是由于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缺乏具体的依据,使学校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难以明确自身职责。有些学校因为担心发生学生伤害事故而取消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甚至取消了体育课的一些项目。这些状况,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预防和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制度和良好的法制环境,明确学校的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意识,为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切实的保障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和法律工作者应努力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教育法律法规,使依法治教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四、依法治教需要司法公正

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制定颁布了《学生事故处理办法》,并于2002年9月1日在全国实施。《办法》主要出台了“十种意外学校无责任”和“十一种伤害学校担责”;并明确了学校与学生间的权利关系,明确了学生家长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体现了学生、学生家长和学校地位的对等性。《办法》的颁布和实施,在全国各地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响,为解决长期困扰人们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问题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为推动依法治教的进程增大了新的动力。有人说《办法》的实施,将给依法治教真正带来“春天”,还有人说它是黎明的曙光——法制的“艳阳天”即将到来。一段时间,媒体聚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北京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新民周刊》、《中华网》、《新华网》、《楚天都市报》、《新闻晚报》等纷纷评说:“人身伤害有法可依,《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出台”、“7年等待《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终出台”、“《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起争议,学校定心家长皱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起实施,校园悄现‘保险热’”……

1、《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颁布和实施是实现依法治教的必然。如前所述,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发展要求的地方,一段时间以来,怎样解决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成了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和感到头痛的问题。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学校,往往强调自己作为社会教育机构较其他主体的特殊性;而家长则认为学校与自己一样同样是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应当对学生在校内甚至校外发生的一切人身伤害事故承担责任。更为关键的是,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出台之前,学生与学校这一对特殊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如何,《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虽作了一些规定,但多为原则性的,缺乏具体的指引和可操作性。因此,一旦发生问题,双方之间往往共识少、分歧多,甚至发展到对簿公堂的地步。《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出台,是对现行法规的细化规定和有效补充,它具有适用范围广、内容详实具有可操作性的突出特点,在实际应用中便于理解、形成共识、便于实践,有利于化解矛盾,能起到规范、约束等法制化的积极作用。可见,《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出台,是依法保护学生权利和义务、维护学校利益的要求,符合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的愿望,是真正实现依法治教的必由之路。

但是,由于《办法》还只是部门规章,与《民法通则》等全国性的根本法律相比较而言,属于下位法,其效力就存在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有待进一步实践和完善。

2、加强学习,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是实现依法治教的基础。依法治教首先要加强学习,要与时俱进地转变观念,不断增强法制意识。依法治教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及司法工作者的任务,它更要依靠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和共同参与。其中,各级政府能否按照有关法律要求关心教育,切实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正落实是依法治教的关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颁布和实施,最终目的是为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因此,社会各届人士都要加强学习,提高正确认识,增强法律观念,要努力做到知法、懂法、执法,共同创造一个依法治教的良好环境,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真正实现依法治教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良好氛围,自觉增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责任的自觉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护,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真正走上法治化的轨道。

3、司法公正是实现依法治教的关键。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人治社会应当逐步向法治社会过渡,而这种过渡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的实现程度。正如依法治国需要司法公正一样,司法公正同样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由于司法最终解决纠纷,决定了司法是保障人民权利,实现社会主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公民和法人的权益受到侵害,当弱者受到强者的欺凌,当社会的良知受到恶势力的践踏,受害人能够寻求的最后一处伸张正义的地方就是法院,法院是保护公民权利的最后屏障。法律平等地约束社会一切成员的法治原则,都必须经由公正的司法活动来贯彻执行。目前,由于我国在关于如何处理学生伤害事故问题方面还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使得发生事故之后不仅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即使是通过法院判决来进行处理,也因缺乏必要的依据而很难做到公正司法,很难让几方当事人都能够心服口服,进一步真正体现法律的公平、公正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根本原则。如今,人们的法律意识普遍得到增强,对司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各样事故发生也千奇百怪,那种想仅凭法官个人的能力就要实现法律的公平、公正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要求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因此,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强立法、完善法律。只有真正实现有法可有依,才有可能做到司法公正。当学生在受到人身安全的伤害时,当学校的权益遭到损害时,我们才能拿起法律武器,公正执法,依法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学校利益,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不受干扰。

特别是当前我们正处在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中,我国加入WTO并进行教育服务的部分承诺后,将使我国的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也必须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使其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更强大的效力性,真正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依法治教保驾护航。因此,为了实现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和司法公正,我们要坚持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一切权力都要受到法律的制约;要加强行政执法的监督和司法制度的改革;要切实提高司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对其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教育。杜绝司法腐败现象,确保司法公正。有效地发挥教育法规在依法治教中的积极作用,保障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健康迅速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依靠教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依法治教予以保障,而依法治教必须进一步完善立法,确保司法公正。只有这样,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才能实施,富民强国的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景舒编著《教育法规选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2、陈远清主编《学生伤害事故防范与处理》,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年

3、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编《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释义及应用指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法治教育教学范文篇7

发展教育是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科教兴国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依法治教,必须有法可依。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应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教的进程,确保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下面就如何实现依法治教,如何做到有法可依谈一些自己的看法,请同行和专家不吝赐教。

一、振兴中华必须发展教育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教育的竞争。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促使当今世界风云变换,充满着激烈的竞争。正如哪里不重视教育、不发展教育,那里的劳动者素质就会普遍降低,那里的经济就不能发展的简单道理一样,世界各国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教育的竞争。中国近20年来推起的一波波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其目的就在于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力图通过科教兴国来实现民富国强的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党中央、国务院和几代中央领导都十分重视中国教育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条必由之路。《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要求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和框架。并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坚持协调发展,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办学效益,实行分区规划,加强社会参与”的战略思想。

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继续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他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还指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仅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劳动者素质才能真正得到提高。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能成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能取得成功,振兴中华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

二、发展教育必须依法治教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使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走向了法治化的轨道。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同志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基本知识一书的序言中指出:“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保证人民群众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各项事业在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上顺利发展”。我国在校大中小学生约有2.5亿人,再加上全国的教师队伍,我国直接在各级各类学校工作和学习的人员将近有3亿人,按3亿个家庭人口计算,我国约有近十亿人口的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中国的教育真可谓是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受关注人数最多的事业之一。如何让10亿人“安居乐业”,让教师静心从教,让学生安心学习,让学生家长放心工作,这将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早日实现,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国家出台的一系教育法规文件就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规范学生家长的监护行为,规范全社会的助学行为,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实现依法治教。努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民富国强、“天下太平”。三、依法治教必须有法可依继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之后,国家陆续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重要的教育法律法规,使我国的学校教育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治教的基本局面,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近20年来,我国的教育形势发展不容乐观。如素质教育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的战略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完全落实;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待遇偏低,办学条件差等。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全社会对教育的基础战略地位认识不足,很大程度上还由于存在无法可依、执法不严的状况。

我国大中小学有2亿多在校学生,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是未成年人。尽最大可能保障广大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保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职责,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障。如果我们充分认识到学校教师、学生这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影响及其特殊地位的作用,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对于促进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战略地位作用,我们就会意识到依法治教也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系统工程,依法治教迫在眉睫。

三、论文对依法治教有关法律问题的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化,学校教育和管理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碰到了一些新的情况,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已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人们头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旧思想、旧观念的顽固和僵化,更是严重影响着我国教育法制化的进程,必须尽快加以改革和补充完善,使之进一步达到依法、公平、公正和合理的要求。目前,由于我国现行教育法规存在着漏洞和盲点,依法治教,未必有法可依,使得学校教育及管理出现混乱情况,学校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司法实践中还缺少应有的依据。例如政府不按规定投入教育经费,如何承担法律责任?并且由谁来担责?监护人不按规定送其子女就学,如何承担法律责任?如何正确认定对未成年人的监护权问题?如何正确判定学校有无过错责任?等等。对以上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很好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影响着人们对法律的依赖,也使法律失去了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效力。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专门机构,学校除依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外,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有依法保护学生人身安全的义务和职责。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应当积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严格履行保护学生安全的职责,保护学生安全,积极预防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儿童、青少年是最为活跃的群体,学校是儿童、青少年最为集中的地方,特别是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内容的丰富和活动方式的改革,以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增加了发生学生伤害的可能性。目前,由于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方面,除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伤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的司法解释外,尚无专门针对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法规。因此,一方面对已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的当事方的责任认定、事故处理途径、对发生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有关人员如何追究责任等缺乏明确的依据,给伤害事故的处理造成很大的困难。其二是由于现有法律法规缺乏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具体规则和程序,使学校难以明确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范围,缺乏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而一旦发生学生伤害事故,也容易出现学校在救助、赔偿和处理等方面无所遵循的情形,往往造成学生家长与学校在责任、赔偿范围等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使事故难以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第三是由于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缺乏具体的依据,使学校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难以明确自身职责。有些学校因为担心发生学生伤害事故而取消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甚至取消了体育课的一些项目。这些状况,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预防和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制度和良好的法制环境,明确学校的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意识,为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切实的保障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和法律工作者应努力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教育法律法规,使依法治教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公务员之家

四、依法治教需要司法公正

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制定颁布了《学生事故处理办法》,并于2002年9月1日在全国实施。《办法》主要出台了“十种意外学校无责任”和“十一种伤害学校担责”;并明确了学校与学生间的权利关系,明确了学生家长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体现了学生、学生家长和学校地位的对等性。《办法》的颁布和实施,在全国各地引起了不同程度的反响,为解决长期困扰人们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问题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为推动依法治教的进程增大了新的动力。有人说《办法》的实施,将给依法治教真正带来“春天”,还有人说它是黎明的曙光——法制的“艳阳天”即将到来。一段时间,媒体聚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北京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新民周刊》、《中华网》、《新华网》、《楚天都市报》、《新闻晚报》等纷纷评说:“人身伤害有法可依,《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出台”、“7年等待《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终出台”、“《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起争议,学校定心家长皱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起实施,校园悄现‘保险热’”……1、《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颁布和实施是实现依法治教的必然。如前所述,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发展要求的地方,一段时间以来,怎样解决学生在校期间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成了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和感到头痛的问题。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学校,往往强调自己作为社会教育机构较其他主体的特殊性;而家长则认为学校与自己一样同样是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应当对学生在校内甚至校外发生的一切人身伤害事故承担责任。更为关键的是,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出台之前,学生与学校这一对特殊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如何,《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虽作了一些规定,但多为原则性的,缺乏具体的指引和可操作性。因此,一旦发生问题,双方之间往往共识少、分歧多,甚至发展到对簿公堂的地步。《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出台,是对现行法规的细化规定和有效补充,它具有适用范围广、内容详实具有可操作性的突出特点,在实际应用中便于理解、形成共识、便于实践,有利于化解矛盾,能起到规范、约束等法制化的积极作用。可见,《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出台,是依法保护学生权利和义务、维护学校利益的要求,符合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的愿望,是真正实现依法治教的必由之路。

但是,由于《办法》还只是部门规章,与《民法通则》等全国性的根本法律相比较而言,属于下位法,其效力就存在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有待进一步实践和完善。

2、加强学习,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是实现依法治教的基础。依法治教首先要加强学习,要与时俱进地转变观念,不断增强法制意识。依法治教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及司法工作者的任务,它更要依靠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和共同参与。其中,各级政府能否按照有关法律要求关心教育,切实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正落实是依法治教的关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颁布和实施,最终目的是为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因此,社会各届人士都要加强学习,提高正确认识,增强法律观念,要努力做到知法、懂法、执法,共同创造一个依法治教的良好环境,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真正实现依法治教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社会营造一个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良好氛围,自觉增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责任的自觉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护,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真正走上法治化的轨道。

3、司法公正是实现依法治教的关键。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人治社会应当逐步向法治社会过渡,而这种过渡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的实现程度。正如依法治国需要司法公正一样,司法公正同样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由于司法最终解决纠纷,决定了司法是保障人民权利,实现社会主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公民和法人的权益受到侵害,当弱者受到强者的欺凌,当社会的良知受到恶势力的践踏,受害人能够寻求的最后一处伸张正义的地方就是法院,法院是保护公民权利的最后屏障。法律平等地约束社会一切成员的法治原则,都必须经由公正的司法活动来贯彻执行。目前,由于我国在关于如何处理学生伤害事故问题方面还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使得发生事故之后不仅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即使是通过法院判决来进行处理,也因缺乏必要的依据而很难做到公正司法,很难让几方当事人都能够心服口服,进一步真正体现法律的公平、公正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根本原则。如今,人们的法律意识普遍得到增强,对司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各样事故发生也千奇百怪,那种想仅凭法官个人的能力就要实现法律的公平、公正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要求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因此,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强立法、完善法律。只有真正实现有法可有依,才有可能做到司法公正。当学生在受到人身安全的伤害时,当学校的权益遭到损害时,我们才能拿起法律武器,公正执法,依法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学校利益,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不受干扰。

特别是当前我们正处在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中,我国加入WTO并进行教育服务的部分承诺后,将使我国的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也必须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使其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更强大的效力性,真正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依法治教保驾护航。因此,为了实现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和司法公正,我们要坚持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一切权力都要受到法律的制约;要加强行政执法的监督和司法制度的改革;要切实提高司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对其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教育。杜绝司法腐败现象,确保司法公正。有效地发挥教育法规在依法治教中的积极作用,保障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健康迅速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依靠教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依法治教予以保障,而依法治教必须进一步完善立法,确保司法公正。只有这样,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才能实施,富民强国的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景舒编著《教育法规选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2、陈远清主编《学生伤害事故防范与处理》,吉林摄影出版社,2002年

3、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编《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释义及应用指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法治教育教学范文篇8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爱国主义教育;对策

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它能够在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提升学生新时代的家国情怀,能够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怀,能够使学生自觉地以爱国主义作为精神支柱和情感纽带。但如何让道德与法治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落到实处呢?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结合道德与法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一)爱国主义教育是总书记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

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爱国主义精神阐释,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要结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为载体,结合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学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性实践路径之一,以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为主旨,引导学生化育爱国之情、坚定信国之念,激发报国之行,从而厚植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筑牢学生爱国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熔铸学生爱国主义信念非常有效的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田中深深扎根。正是基于这个意义,2019年12月19日总书记在澳门视察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时指出:“爱国主义教育兹事体大。”

(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之本

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以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目标的课程,是德育、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青少年将来成为党和国家栋梁之材所需之良好品德的黄金窗口期。这一时期结合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恰好契合了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立德树人的要求。立德树人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新时代推崇的价值导向,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精髓,是中国新时代所追求之价值目标、所秉持之价值标准和所依赖之价值原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立德树人的“德”,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培育学生的品德,而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首要的核心要素是培育学生爱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培养目标与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二者统一于立德树人的目标。爱国主义是国家最高利益之所系,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教学之根本。

(三)有助于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程建设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得以彰显并被高度重视,这也为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教学唯有改革创新,才能抓住机遇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弘扬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注入新的教育动能。为此,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程建设中,要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出发,加强对中国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等方面的教育教学;创新教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注重运用互联网新媒体和智能手段来传递爱国主义精神;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各种显性或隐性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以此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教学进行优化和创新。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一)立足教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有很多与爱国主义相关的内容,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以教育部编排的教材为载体,利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爱国主义精神的阐释,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爱国主义并非一句空话,爱国主义可以真正体现在个人的生活和行为中。需要注意的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既要从教材入手,但又不能囿于教材,而应该不断结合实际来收集爱国主义素材,如中国抗击肺炎疫情、中国海外撤侨等事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在现实中收集的爱国主义素材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开展个性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强化民族自豪感和大国担当在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促使学生爱国情感的显著提升。比如,将社会热点事件纳入课堂教学,这样,既可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又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什么是爱国,从而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及民族自豪感。例如,在《珍视生命》一节开展“守护生命”的内容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个人生命对于祖国的重要性,敬重祖国珍惜生命的爱国情感,教师可以将中国海外撤侨事件的内容引入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感知祖国对人民生命的重视。当我国人民在海外遇到危险时,国家不畏艰难,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海外人员脱离危险,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同时,祖国也用海外撤侨行为向世人展示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同频共振、紧密相随、休戚与共、荣辱共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诚如总书记所言:“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会再来。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这是中国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证!”

(二)充分利用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既丰富了教材内容,又使爱国主义教育贴近学生的实现生活。初中阶段的学生既是“三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黄金窗口期。教师要注重从实际生活中搜集、整理、分析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事件或材料,要充分利用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学生耳闻目睹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要通过创新教学模式,让这些材料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相关内容对接,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在进行《建设美好祖国》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全国抗击肺炎疫情的相关视频片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给学生,结合我国抗击肺炎疫情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在建设美好祖国时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并将课堂的主题引向爱国主义精神这一核心,即抗疫决胜的“硬核”支撑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巩固学生的爱国情感

随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资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要的媒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中搜集自己喜欢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并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相关课本内容,让学生自己进行表达和展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更加牢固,提升了教育的实际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尝试使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生动感、趣味性、有效性。例如,在进行《和谐与梦想》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变化,结合中国梦、“多元一体”的民族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爱国主义内容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讨论,并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教师可以给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比如: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为实现中国梦同学们应该做什么?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是什么?用哪些指标衡量?有哪些脱贫的县、乡(镇)、村是少数民族地区?什么是“多元一体”的民族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多元一体”的民族观有哪些联系?等等。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讨论,让“中国梦”内化为学生的爱国主义自豪感,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祖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不容易以及各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时祖国的坚守与付出,让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引领作用。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教学和爱国教育主义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虽然两者在教育教学内容上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那就是立德树人,也就是“着力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只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才能有利于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1).

[2]阮博.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学习关于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J].党的文献,2020(04):40-43.

[3].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4.

[4].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2.

[5].在全国抗击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9-8(1).

法治教育教学范文篇9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作为培养小学生道德和法律意识的重要学科,对小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学习非常重要,对优化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其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好品质作用甚大。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正处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重要改革阶段,如何创新课堂教学策略,如何让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如何让教学手段真正作用于学生的思想行为,这些都是小学德育教师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当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况,综合分析有效性教学策略,具体如下。

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1.1法律教育。道德与法治中的法律教育可以让学生从小就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从而能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以法律为准则,依法做事、遵纪守法,做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要求的好少年。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必须做到以法律为核心要素,在尊重学生个性成长的基础上以道德与法治中的法律教育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导向。1.2传统文化教育。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内容也包含有不少关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容,从传统文化教育角度考虑,其实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品德教育,也就是发挥传统文化的思想净化作用,让学生从内构建良好的精神世界,在外表现出较强的文化素养。所以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德育教育质量的一大法宝,尤其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尊心、自信心和认同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的相关策略

2.1优化教学理念是基础和前提。2.1.1坚持“人本教学”理念。新课改背景下,“人本教学”理念成为了小学教育的主流教学理念之一,与“素质教育”理念相结合,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供了改革发展方向。作为现代小学德育教师,需认识到传统教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在深入分析和理解“人本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各位德育教师需认真遵循相关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从而为开展有效教学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2.1.2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上述中提到,“素质教育”理念是与“人本教学”理念同样重要的教学理念。尤其在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俨然已经成为了各位小学德育教师重建德育目标,提升德育层次的重要动力和向导。所以,各位小学德育教师要构建有效教学课堂,就必然要树立“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2.2夯实业务,注重品德修养是关键。2.2.1注重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无论是品德教育还是法律教育都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重要的教学项目,有其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小学德育教师只有在深入学习先进教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构建有效课堂。为此,教师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并积极深入到教学一线努力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如此,才能切实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2.2.2系统的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教师的思想、文化和学识会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必须系统的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并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也可以教给学生系统、完整的传统文化知识,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2.3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方式进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以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们的班级》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在与朋友做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其认识集体、感受集体的力量,从而全面建立其对集体的基本认知,并基于对集体的基本认知教导学生应当怎么样对待自己的同学和朋友,怎样维护自己的班级形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家庭式教学情境,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感受家人的爱的温暖,并在此过程中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仁爱”“和爱”等重要的文化思想,从而以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导其观察、体验、感知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内在形成,还易于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其民族文化自尊心和自豪感。

3结语

教学理念的优化、教师素养的提升以及德育教学方式的拓展和升级是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有效性的主体策略。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高度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不断以道德和法律武装学生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夺取新时代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新胜利。

参考文献:

[1]梁敏燕.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2018(46):129.

法治教育教学范文篇10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校

(一)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按照《县教育体育局议事决策制度》要求,各校(园)在制定学校制度等规范性文件时能坚持把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做好依法治教风险防控工作。(二)依法规范依法执教行为。各校(园)高度重视加强法制教育培训,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教育教学,切实落实法制进校园、进课堂。

二、加快推进依法治校

(一)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学校章程建设。以办学章程为统领,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形成健全、规范、统一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二)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坚持校长负责制,完善集体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健全校务公开制度,落实公开的具体措施,保证教职工、学生、社会公众对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的知情权。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保障家长委员会对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实施监督。建立健学校与社区联系制度,定期听取和吸收社区对学校建设的合理意见和建议,积极开展社区服务。(三)依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教学质量的评估和反馈机制。注重教育教学效果,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三、深入开展普法宣传

(一)完善教职工学法制度。按照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安排教职工学法计划。将法治教育纳入教师岗位培训计划,建立健全法制课骨干教师和专任教师培训制度,提升学校法制教育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二)加强学生普法教育。贯彻落实《省关于深入推进“法律进学校”的实施意见》和《省“法律进学校”工作测评体系》要求,用好《学生学法用法读本》,组织好学生参加“法治教育主题月”活动,全面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三)加强预防教育工作。我局结合县情、校情和学情,同时联合县公安局禁毒办,联合开展了预防教育专题讲座,规范培训了全县教育系统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以点带面,全面、深入结合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特点规律,创新法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升学生法律素养,不断完善青少年违法犯罪和预防预警机制建设。(四)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法治宣传教育平台。加强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建设,开展社区法治宣传,发挥家庭、社区在法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协同相关部门开展好“警校共育”、“检校共育”等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法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