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专业知识范文10篇

时间:2023-11-12 15:46:35

地质学专业知识

地质学专业知识范文篇1

[关键词]普通地质学;思政建设;课程体系;课程评价

将课程专业内容和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把“立德树人”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教育理念,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统一,深挖课程内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1]。普通地质学是地学各专业学生最早接触到的一门专业综合基础课,是一门培养大家科学兴趣、了解地球、引导进入地学殿堂的启蒙课,具有趣味性、科学性和普适性的特点。该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基础技能,还能培养大学生对祖国河山和大自然的热爱。因此,将普通地质学引入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尤为重要。普通地质学思政课程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意义

(一)加强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是指在普通地质学教学中体现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将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与思想政治理论有效结合,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对地质学的学习热情,增强地质专业知识的认同感。普通地质学课程是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以及地物类专业的地质基础课,也是核心课程。激发学生的地质学思想,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普通地质学教学效果是现今学生就业和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加强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促进专业建设发展

在普通地质学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课程内容涉及学科较多,比如沉积岩与沉积相、古生物地史学、构造地质学、岩浆作用与岩浆岩、变质作用与变质岩等学科,是地质学领域研究的基础。此外,该课程与国家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息息相关,也涉及国际热点话题,比如“行星(星际)地质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与大地构造学发展”“大地构造与行星地球宜居性研究中的重大基础性科学问题”“当代大地构造学发展和如何服务于国家和人类社会”“三深计划与我国地球科学的大数据化和智能化”等一系列科学热点。可见,普通地质学具备开展课程思政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加强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促进教师能力提升

课程思政是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就教育之魂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对新时代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深化和拓展,是对教育理念的发展。需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等手段,挖掘普通地质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并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优化了知识结构,还能更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学生上专业课的兴趣,拓宽学生接受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育人功能在专业课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对专业课教师的综合能力及教书育人的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作用。

二、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教学影响因素

(一)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融合不够,理论体系不够完善

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包括大量关于地球相关知识,比如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板块构造、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地质灾害以及地质环境等。大量的专业名词、地质原理、地质信息使学生无法完全接受,难以完全吸收,以致应接不暇。教师在介绍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有两点挑战:一是如何熟能生巧以及合理地将思政内容融入普通地质学课程中,以致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和领悟。二是如何合理地划分课程专业内容和思政内容的课程教学时间,如果讲授内容和拓宽视野太广,对教学进度会有影响。因此,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培养理论体系不够系统。

(二)教学实践与思政元素融合不够,教学形式不够丰富

普通地质学课程是针对地球科学的一门学科,既涉及理论部分,又涉及实践部分。实践部分包括岩石鉴定、地质图编制等方面,目前这些实际仅仅将课程的内容重复讲解,很难与社会自然中一些实例相结合,也没有关于实际过程及结果对社会或思政理论共鸣思考。

三、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改革实践路径

普通地质学已经是一门较系统和成熟的课程,地质学各领域发展迅速,新理论、新技术、新发现不断涌现,不缺乏思政元素素材。然而,目前存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理念缺乏、思政元素难以选取并有效融合等问题,制约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因此,系统地建立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理论体系迫在眉睫,以下几点值得探讨。

(一)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教学设置

遵循“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规律性、时代性等基本原则,将教材内容与思政元素进行契合,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2]。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结合探讨,进行科学的课程设置(见文末表1)。介绍专业知识的同时,经常自然地融入思政内容,由浅入深地授课,激发学生对地质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二)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丰富课程思政内容

针对教师思政方面,结合研讨思政主题,进一步丰富课程思政内容。教师的思政素质直接影响普通地质学思政授课效果,每个教师的涉及领域、思政修养、价值观不同[3],因此,定期的思政研讨,有助于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因此,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思政教育放在教师培养的首位,有机结合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充分发挥好教师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并及时将学生的思政教育纳入师德师风教育内容,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参与思政教育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开展思政教育,可按研讨主题、实践互动和平台建设三步骤依次进行。1.研讨主题在研讨主题上主要选择以专题形式为主的研讨项目,可以要求教师以某个章节为专题研讨项目,引导每个教师收集相关资料,明确该专题和思政内容的贴合度和理论高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教师交流“专、精、深”的地质内涵,深刻理解地质和思政内容对学生的重要影响。2.实践互动为了促使学生在实际中不断消化和体验所学知识,引导学生不断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应大力实施解释性、体验性以及综合应用性实践,在解释性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真实体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任务探究等方式促使相互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在综合应用性实践中,教师可以在校企合作企业中真实感受教学活动与质量管理。3.平台建设教师可以建立微助教、雨课堂或其他App进行互动式交流,在平台上共享和改进地质内容和思政内容的结合。

(三)凸显地学热点成果,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针对学生思政方面,介绍我国地学领域热点与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创新意识。普通地质学主要体现地质领域的特色和研究内容,针对这方面内容我国地质工作者取得的震撼世界的研究成果。将这些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中能够极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创新意识。如现在国家的“三深”深海、深空、深地重大计划。教育引领学生认识到中国地学界具有强大创新潜能和竞争世界的实力。此外,还需要将课本知识、研究进展和典型实例相结合,介绍和宣传我国老前辈黄汲清、李四光、翁文灏等大师的杰出成果。我国有11枚“金钉子”剖面,占全球“金钉子”近六分之一,排名全球第一。这都是老一辈地质学家吃苦耐劳、不断开拓进取的成果,实现了地质理论与应用研究的重大突破。我国地学领域众多的国际前沿水平成果,可以激励学生学好知识,努力工作,勇于创新,认识到中国的强大创新潜能。

(四)注重过程考核,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在教学之后,可以对课程思政内容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考核:一种是研讨式,一种是按比例进行考试考核,前者主要要求学生进行分组,针对某个章节进行专业知识和思政的综合研讨,对专业知识的准确性解释和思政内容的准确贴合度进行打分,纳入平时成绩中,后者可以针对某些讨论式话题进行考试考核。为了探索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对地质和地球物理专业近60人进行15分值的思政考试,其中13~15分的占23人,10~12分的占25人,5~9分的占12人,总体来看,10分以上的占比80%,可见教学方法和内容行之有效,而且学生对思政内容也重视和认真对待。

四、结语

总之,课程思政是一个需要所有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和努力的重大工程。目前针对普通地质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仍处在摸索阶段,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相信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能够培养学生具有老一辈地质学家吃苦耐劳的品质,也具有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使学生成为适应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舒良树,王博,茆雅风.新形势下教师的新使命:《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21(1):13-16.

[2]贾伟杰,徐趁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0(2):73-74.

地质学专业知识范文篇2

关键词:环境地质学;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建设

一前言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远程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迅速推进,给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每个学校都面临着如何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来改进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创建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多样化教育方法,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这一普遍性问题[1]。网络教学平台又称在线教学平台,最早由美国BLACKBOARD公司研发,是根据实际需求构建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管理与沟通平台,包括网上备课、课程制作、教学素材建设、网络授课、网上交流、网上作业、网上学习、网上考试以及质量评估等多种服务的综合教学支撑平台,全面支持教学各个环节。网络教学平台的实质就是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教师把课程的相关内容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将网络平台上的内容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中进行学习,它解决了传统教学的课时少、课堂授课信息量小的缺点,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保证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2]。桂林理工大学自2014年开始进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教师可以利用学校教育在线网络平台建设栏目,对自己的教学课程进行网络课程建设。环境地质学课程作为本校网络课程建设的典范,是全校老师借鉴学习的对象。本文结合环境地质学学科的特点,总结了环境地质学课程网络建设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二环境地质学学科特点

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保护与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质环境的科学,它是地质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运用基础地质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研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3]。环境地质学课程目前已经成为大多数地质类高校地质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1994年,桂林理工大学开始设置该本科课程,至今已有20年历史,并主编出版了2版环境地质学教材。多年来,在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地质学》课程建设不断进步,从没有教材、到自编教材、出版教材,再到尝试开展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凝聚了很多教师和学生的精力。为了响应桂林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号召,充分利用桂林理工大学教育在线网络平台的工具资源,《环境地质学》网络课程率先建设并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示范作用。

三环境地质学课程网络建设目标和思路

环境地质学课程网络建设目标是:在不断完善《环境地质学》教学内容和修编教材的基础上,利用学校教育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向学生呈现具有友好人机对话界面、能够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并实现专业启蒙或拓展知识面的目标。环境地质学课程网络建设主要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开展素材收集与整理,包括视频,动画,图片,国外教材购置与典型网站资料等;其次开展教学课件制作,对每一个教学单元,形成风格新颖的ppt,并进行格式(swf)转换;最后进行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利用桂林理工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各栏目内容,为课程教学服务,如课程信息,教学单元,教学活动,拓展资源和常见问题等。

四环境地质学课程网络建设模块结构设计

不同学校课程网络建设模块结构大同小异,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地质学课程网络建设模块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部分:课程信息、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拓展资源、常见问题(百科)。

(一)课程管理模块

课程信息模块是网络教学平台中内容最多的一个模块,包括课程维护、课程介绍、教学日历、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通知、教师信息、选课学生管理等。此模块中,学生可以了解与环境地质学有关的课程介绍、专业知识、授课教师的相关信息、各章的重难点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及时课程的相关通知,并对选课学生进行管理。

(二)教学资源模块

教学资源模块是网络教学平台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可以浏览并下载相关教学资料,包括教学课件、教案、在线视频、在线动画、相关的图片观看以及提供相关网址供学生课外时间上网浏览本课程的相关内容。在没有开通网络教学平台之前,学生只能在上课之前或者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来拷贝教师的教学课件,然后回到宿舍进行复习课堂所学内容。进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之后,学生可在随时随地选择下载所需的章节内容,极大的提高了学习效果。环境地质学的课件以章为单元,分14个单元,EG01-基本原理与基本概念、EG02-地球物质及其作用、EG03-地震、EG04-火山爆发、EG05-河流和洪水、EG06-斜坡岩土体运动、EG07-海岸灾害、EG07-水资源与环境、EG08-土壤资源与环境、EG09-矿产资源与环境、EG10-水污染与水处理、EG11-废弃物管理与地质、EG12-空气污染、EG13-地方病、EG14-全球气候变暖。每个单元分教学要求、教学课件、视频动画、看图学习、关键术语、测试释疑等栏目,为学生提供了不同形式的课程自学材料。

(三)教学活动模块

教学活动模块内容也很丰富,包括答疑讨论、课程问卷、教学邮箱、教学笔记、课程作业、试题试卷库、在线测试、学习笔记等栏目。在学完每章内容(单元)后,上述栏目会有新的内容补充。答疑讨论栏目是网络教学平台最具特色栏目之一,可分为四个部分:课程讨论区、常见问题、自动答疑、邮件答疑,教师可以提出环境地质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最常见的问题,在课程讨论区创建新话题,学生也可以在话题后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其它的相关问题,教师最后再进行统一答疑;教师可以在课程问卷中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供自己的邮箱,学生向邮箱中发邮件进行与课程相关问题的咨询;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在教学笔记栏目中记录相关教学和学习心得;在学完每章内容(单元)后,教师还可以在课程作业栏目里布置一些课程作业供学生完成;在线测试栏目是伴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基于现实考试环境的模拟考试形式,测试完了之后,客观题会自动批改,极大的减少了教师阅卷的工作量。环境地质学课程是桂林理工大学第一门进行网络考试的课程,是学校其它网络课程建设的模范。学习笔记栏目也包括三个部分:我的笔记、教师笔记、学生笔记,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随时记下笔记,做笔记有助于学生对当天学习内容的理解,也可以知道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活动模块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互动,避免了呆板的教学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拓展资源模块

分专题视频和重要网站,提供了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反映现实题材的视频,比如中央电视台摄制的《水问》和《红线》,均反映了我国当今水资源、土壤资源、大气质量、碳排放等方面的现状与发展,有重要的课程教育意义。另外,该栏目还提供并介绍了国内外一些重要的网站信息,比如美国EPA和地质调查局(UAGS)有关自然灾害和人为致灾知识,我国地质调查局和环境保护局公布的网站信息。

(五)常见问题(百科)模块

该栏目陈列了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学生分享的有用题材,比如对某个专业术语的维基百科解释等。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便于学校的统一组织管理工作,省时省力;便于课程自身教学管理,有利于开展网上教学活动,有利于课程内容更新与维护;也便于协同工作,能够带动网络辅助教学开展和网络课程资源建设[4]。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根据平台上的网址自主进行其它内容的学习,扩展学生的视野,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有更深的理解,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程亚平 陈余道 闫雅妮 李亮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轩亚光.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J].福建电脑,2010,11:202-203.

[2]肖晓梅.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7:67-69.

地质学专业知识范文篇3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地质学;培养模式;教学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迫切需求,目前已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思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新时期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充分体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性[1]。然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项涉及众多复杂社会因素的工程,不仅涉及到国家社会层面的机制、政策和传统,同时需要客观分析高校层面的大学精神和培养模式,也需要注意师生层面的关系和教学。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校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具有诸多经验,在国家层面上具有政策、资金、理念等方面的支持;在高校层面上也具有学术自由的氛围和理念;在师生层面也具有教师的自主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然而,我国高校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正处在摸索、改革和创新性阶段。本文以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类专业为研究对象,对地质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实际的专业建设,总结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经验。

一、地质类创新型人才特点

创新型人才与常规型人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常规型人才主要是以常规思维为典型特征,采用常用、通用、原有的思路去解决问题。而创新型人才则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并且创新型人才也具有讲求实用、效率、成效和社会贡献等特点[2]。放眼地质学领域,地质学创新拔尖人才即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知识和在地质学理论及技术领域具有较高创新素养的人才。他们具有以下特点:(一)建造知识的能力。创新并非凭空想象得来,而应该是建立在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在这个信息量巨大的新时代,作为创新型人才必须要具备全面的、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作为创新型人才,其知识体系也一定是动态和发展着的,因此创新型人才也必须具备将知识进行重组的能力。(二)发现问题的能力。知识是进行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而作为创新型人才进行创新的前提则是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既需要对创新具有敏锐的判断能力,也需要具有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还有自主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三)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价值体现。为此,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要基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从解决问题的流畅上来讲,基础是发现问题,关键在于分析问题,而目的则是解决问题。因此需要注重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聚合和发散思维,这样学生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做出全面而有系统的判断,从而能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经验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学科始建于1945年,包括资源勘查工程和地质学两个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拥有部级教学团队、部级特色专业、部级卓越工程师计划、国家综合试点改革专业、部级教学基地(共建)、部级精品课程,其中,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于2015年和2018年连续两次通过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获批省级一流(品牌)专业、2019年获批部级一流本科专业。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以下四点经验:(一)构建新时代创新型地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目的性、中介性、开放性、多样性与可效仿性等特征的有关人才培养过程的理念和操作样式”[3]。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关键,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根据国际通行做法,在参考卓越工程师计划、工程认证和CDIO体系等基础上,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出发,在对地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以“培养协同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交流意识)、提升协同创新素质(协同创新心理、协同创新才智、协同创新毅力),强化协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角色定位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为指导思想,结合我校目前的教学实际情况和我院“英才计划”和“卓越工程师计划”,从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协同创新培养机制、完善协同创新平台(科研平台、课程平台、国际化平台、培养平台及文化平台)、完善培养过程、创新导师队伍、重构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入手,构建了“课程思政”为导向的地质学科教学体系,注重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从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善、相关教学文件资料的完善和规范化建设(修订教学大纲、实纲、实习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完善教学内容,全面构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地质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修订了教学大纲、实纲、课程体系、实验、实习指导书等教学文件,例如对实践课程进行了改革(图1),显著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二)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探索。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并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2018年地质学科所在的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党支部入选首批100家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为了探索地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全系专业老师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认真深入研讨,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专业课程思政的整体规划、实施思路、重点措施、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教学成效等,制定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工类学科本身是以自然知识为基本的研究对象,反映了事物的自然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因此要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理工类课程的教学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我们通过挖掘科技成果背后的人文后果、培养科学思维以及探索背后的故事等三个方面入手。例如,在《构造地质学》课程中讲到构造解析的基本原则,让学生要了解,地质构造是地质演化至今的一个画卷。构造地质学家的任务就是从现状重塑原态,从现今再现历程。任何构造总是与其他相关构造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同时不同时期的构造变形又可以复合、叠加、置换和继承。这里可以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发展”和“联系”观点。构造解析的方法由我国著名构造地质学家马杏垣先生提出,这里可以融入老一辈地质学家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以及放弃国外良好的研究环境和优厚的待遇,回国报效祖国、党和人民的爱国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三)着力营造创新型人才培养氛围。1.注重学科交叉,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地质创新人才培养重视强化基础,训练思维,激发兴趣,同时对学生因材施教,发挥所长。课程建设考虑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的要求,提供多种选择。设置独立的核心课程体系,选用适宜的学科领域最高水平的教材,高度重视基础训练、综合素质和创新性思维培养。着力营造多元化、富有活力的学术氛围,建立多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增强了专业水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综合素养。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基础,学生可根据兴趣,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学习计划。通过广泛开展案例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情景学习、服务学习、角色扮演教学以及自主学习等教学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上,将创新理念和价值塑造与各项创新创业体验活动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地学实践教学和体验活动中激发创新创业的灵感和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感悟知识,在实验训练中体验知识,在创新创业中运用和创新知识”,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地学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2.倡导理工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办学过程中,地质始终将地球科学的多学科前沿相结合,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跟踪学科发展方向和人才需求趋势。“新工科”建设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手段,并逐渐上升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础上,一项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在学校层面,出台了《合肥工业大学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则意见》,构建由“通识教育、公共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四大模块组成课程体系,形成“工字型”课程结构。而在学院层面,我们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工结合、学科交叉融合,面向未来,紧跟地球科学前沿,以国家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为契机,深度融合“新工科”建设和“大数据”科学,探索“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地质大数据”为主要的学科培养方向,以“理工融合”为主要特色,培养新时代、新背景下,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创新性、数字化、智慧化的地球科学领军人才。3.加强国际合作,增强国际化视野合肥工业大学地质学专业超过70%的专任教师具有在海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学习和进修的经历。同时,聘请DavidCook,FrancoPirajno,PeterHollings,NoelWhite等国际顶级专家担任兼职教授,不定期为学生授课和讲座。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每年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为学生做报告30余次,我院师生做报告70余次,介绍国外地球学科发展方向和学科技术前沿。与台湾清华大学、台湾科技大学等9所高校签订了交换学习项目协议,每学期都会选拔优秀学生赴台学习,学生国际化视野显著提高。同时我们专门拿出一定的资金资助优秀的学生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并鼓励进行展板或者口头报告等方式进行交流。4.重视研究素质,强化创新创业能力教师利用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的特点,实行学业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100%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科研项目等,培养的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扎实,创新能力强,参与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社会实践等制度健全、成效显著。近三年,本专业成功申请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项,其中部级3项、省级9项、校级28项。在2018、2016年第四、五届“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中分别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在合肥工业大学第五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获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7项。学校出台《合肥工业大学规范教学过程指导意见》,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过程评测、持续改进、教学组织、过程管理等方面规范教学过程,引导广大教师自觉主动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从思想上、制度上落实“让学生忙起来、让教学活起来、让管理严起来”。改进教学模式,加大课堂教学互动评测、课堂测验、论文撰述、课堂演讲、设计报告、实验报告、非标准答案作业等平时成绩(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我们将第二课堂教育作为毕业要求纳入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即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拓展社会实践教育,加强体育教育、文化艺术教育、技能教育,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等,推进“两个课堂”深度融合,“两张成绩单”相得益彰,形成价值塑造、创新实践、技能拓展、素质养成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5.夯实科研能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教学实践环节。本专业教师承担大量的部级和省部级课题,科研实力雄厚,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团队,毕业设计与科研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加毕业设计指导,以20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生为例进行分析。我校20资源勘查工程专业33人,每位学生一个毕业设计题目,科研占到42%,结合工程实际的占到58%,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结束语

虽然地质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一定的成效和经验,但是作为一项探索性的人才培养实践活动,仍存在如未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体制、培养目标单一、评价指标单一等问题。因此人才培养模式中改革下一步应该注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再比如在高校中部分教师由于科研压力而导致教学投入不足。教师的教学投入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5]。较少的教学投入会导致师生关系不够融洽进一步导致学生对大学生活无法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不论是从国家的顶层设计,还是高校的管理调控,亦或者社会的其他力量的帮助,出现各种困难和困境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作为一次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无疑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又一次重大的转折,它不仅反映了我国对于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表达了国际上整体的发展趋势和变化。作为一项持久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社会活动,目前取得的一些成果和成绩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续问题仍有很多,依旧需要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0年)[Z].

[2]袁川,董泽芳.冲突理论视域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社会学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04):31-34.

[3]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成才之路,2012(3):30-36.

[4]朱玉超.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7(5):19-22.

地质学专业知识范文篇4

一、正确确定培养目标。科学制定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基本保证

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求来设置的,反映了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因此专业建设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依据学校所在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特点,结合学校的办学思路,确定专业定位和建设目标。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科学的确定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完成一批高质量的课程建设。专业培养方案,首先涉及到的是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是制定教学计划和构建课程体系的前提和依据,该目标必须适应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的要求,设定的专业口径应当适应其所面向的社会职业领域的需要。我校地处中国西部地区,西部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大量地区有待开发研究;西部地区以山区高原为主,地质灾害频频发生,需要研究、预测、治理;作为西部大开发三大工程之一的基础建设工程,需要大量地质工程方面的人才。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将地质工程专业定位为:主要为面向西部的资源开发利用、基础工程建设和地质环境治理,培养多层次高级专门科技人才;由现在以本科教育为主,具有硕士授予权,发展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成为高级人才培养层次较全的重点专业。将地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备基础地质学、资源地质学、地质工程、工程管理和人文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可在工程勘察、资源勘查、地质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结构体系和课程内容体系。改革课程体系,应以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为参照,以学科特点和认知规律为依据,以人才培养为目的,从剖析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知识结构着手,在权衡原有课程体系利弊得失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性重新设计,构建一个科学的课程体系。根据新的培养目标要求,需要打破原有框框,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重新构建课程体系。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和探索,新的课程体系在2001级和2002级教学计划中已基本形成。该体系把资源地质与地质工程紧密结合在一起,打破了过去在高年级设立专业方向课组的作法,而是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设置中,就充分考虑了资源地质与地质工程对专业知识结构和拓宽知识面、加强能力培养的要求。除了设置公共的基础地质课程外,还设置了满足资源地质要求的课程(如地层学、地球化学、矿床学等)和满足地质工程要求的课程(如岩土力学、岩土工程、基础工程等),同时,将部分涉及到资源勘查与工程勘察的课程进行整合和重组,避免重复,使课程结构更为合理。克服了过去专业方向只限于几门专业课,而缺乏相应基础课知识,知识结构不完整的缺点。另外,过去不论同时开设几个专业方向,学生也只能是在几个方向中选择其中一个方向,没有从根本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适应能力。地质工程专业新的教学计划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新的课程体系更有利于完成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是具体课程知识结构的微观载体。课程内容体系的总体设计,需要反映出课程知识结构的内涵和培养人才的科学规律;需要加强研究课程结构体系中各门课程的关系,优化课程内容,协调各门课程内容的划分与衔接关系。我们对课程教学内容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总的特点是突出了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的地位与作用,压缩了专业课的学时和深度,拓宽了专业面,强化了实践教学,改变了过去本科生专业课内容偏多、偏深,与研究生课程重迭较大的现象;在专业教学中增加了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和动态的介绍以及对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了解。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一个元素或组成部分,明确了每门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中的地位、性质、任务、要求,使整个课程体系的内容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突出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二、优化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关键

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两者既有联系,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学科建设更多的强调通过科学研究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而专业建设则更侧重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了提高专业办学水平,两者缺一不可。有了一支好的师资队伍,教学质量才有保证,才可能办出高水平的专业。在科学研究时强调学术梯队建设,在专业建设时需要强调教学梯队建设,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应该包括两个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学术水平的提高;二是教师的师德建设。在以前往往比较强调前者,注重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重的增大,而忽视了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的提高。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特殊重要性。教师工作具有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特点,教师自身的思想品德、个性修养、道德情操都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育过程中,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或感染受教育者。在短时期外部条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而教师的教风可以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在较短时间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于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三、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点

地质学专业知识范文篇5

关键词:课程思政;融入方法;矿床学

矿床学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教授学生矿床在地壳中形成条件、形成原因、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等,这门课程是资源勘查工程学生由基础地质工作能力向找矿工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桥梁。矿床学的理论性很强且知识点众多,因此在矿床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难度也比较大,本文作者与专业课老师合作,结合实际探讨矿床学课程中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方法。

1加强教师合作,落实全面育人

在传统的大学教学模式下,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往往很难结合。大学对于教师,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师的专业性要求很高,专业课程教师在本学科内虽然非常突出,但对于其他领域和其他学科了解往往不足;而大学中的思政课程教师由于授课的学生所属专业非常分散,往往也忽略了这些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对于思想政治教学的促进意义。这就造成了教学效果的片面化,无法完成全面育人的要求。在专业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方法上专业老师虽然很懂专业,但是对于思政内容把握的往往不够准确且不够深刻。因此专业教师在思政内容融入上必须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紧密合作,在矿床学课程思政内容设计上,课程负责人先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将矿床学划分为11个教学内容部分,针对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专业课程负责人首先拿出一个课程思政内容的预案,然后与思政老师对预案中的课程思政内容进行讨论。思政教师在逐章梳理内容的同时,协助课程负责人总结出该课程课程思政内容的主线导向,并对课程思政内容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事实证明这样多学科合作选择的课程思政内容既突出了全面育人的主题思想,在课程教学中也不会显得突兀,这样就大大增强了课程思政内容的实用性。

2专业课为导向,设计实践路径

在专业课教学活动中加入课程思政内容,实践路径是最重要的一环;如果实践路径合适,课程思政内容会融入专业课程内容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如果实践路径不合适,学生不但会对课程思政内容产生排斥,更会耽误本就有限的专业课程教学时间。在矿床学教学活动中,思政与专业教师团队最终选择从教师的实习和工作经历、功勋矿床的矿床案例和著名地质学家的感人事迹三方面为路径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比如在矽卡岩矿床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环节中,教学团队决定借助在罗布泊雅满苏铁矿调查中的工作实际,在教育学生发扬地质人艰苦朴素敢于拼搏的精神外,在利用野外钻孔真实的荧光照片引导学生体会野外工作中苦中有乐,建立乐观开朗的工作态度。在比如在介绍铀矿床的过程中,通过两弹一星工程背后地质人默默奉献的故事引出铀矿床的重要性,在案例分析教学工程中以相山铀矿田的地质地形图的分析为切入,讲述老一辈地质人为了中国核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再结合新疆铀矿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仍然是专业课教师,不管思政课教师设计的课程思政内容怎样合适,都需要专业课程教师将其合理的应用到教学中来。因此对于课程思政内容,专业课教师不能单单是记住和会用,更要对于这些课程思政内容认真学习和体会,不但能讲得出,更要讲得好,让学生记得住。

3结合思政课程,开展课外实践

如果课程思政单单是专业课在做,或者只是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加入课程思政内容,课程思政的效果很难发挥到最佳。在矿床学的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学团队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团队展开了深入探讨。根据学生的学习的特点,教学团队认为光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思政教学还不足够,教学团队结合矿床学的教学内容,在同一学期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中加入了专业背景的实践教学内容和作业。这也是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过程中进行逆向的专业融入思政的一次有益尝试。教学实践证明,具有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课程让学生更易接受,教学效果更好。

4仍需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针对矿床学课程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进行了很多尝试,也获得了很多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仍然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课程思政内容的时效性问题,专业课程中有很多内容都是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的,这就意味着课程思政内容也需要随着专业课程内容的改变而改变,这中间有的课程思政内容可以继续沿用,有的内容必须更新,专业课教师和思政教师都必须认识到课程思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次,课程思政内容的教授对于教师的知识认知有很高的要求,为了能够讲好这部分内容,专业课程教师需要认真备课,特别是针对课程思政内容部分需要多看很多内容,同时需要熟练掌握教授内容,才能让学生感觉到内容平顺,让课程思政内容入脑入心。

5结论

总之,在矿床学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需要专业课程教师与思政教师互相合作,对思政教学内容进行认真总结,寻找合适的课程思政切入路径,这样才能让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内容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而行,形成合力,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鹤玲.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01):108-110.

[2]蒙丽媛.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做“三全育人”践行者[J].智库时代,2020(03):154-155.

[3]沈齐英,居瑞军,王腾,张志红,管洁,晁建平,彭效明,郭晓燕.“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教学中课程融思政的改革与实践[J/OL].当代化工研究,2019(17):79-81.

地质学专业知识范文篇6

2016年2月,美国新媒体联盟(NMC)指出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应用将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2016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推动校际校内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1]。当前,融合了“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2]。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课程是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文与地下水资源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应用性和实践性强,内容丰富庞杂,且研究方法更新较为迅速。当前,我校针对该课程教学主要依靠多媒体图片展开教学,以教师、课本为中心,教师的教学过程在教室内完成,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接受教师传授的现有知识上,学习围绕课本和考试,沿袭着“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传统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对地下水系统的抽象问题难以理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为缺乏。因此,要在有限的课时里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将线上学习与线下班级授课相结合,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使知识点丰富庞杂的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课程的讲授具有鲜明的生动性势在必行[3]。而该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熟练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和助,因此,混合式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的核心[4]。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⑴目标设计:分析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围绕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⑵资源设计:梳理课程内容,丰富学习资源,构建学习路径;⑶活动设计:交叉设计,串联线上和线下活动;⑷评价设计:借助评价,引导学生学习重心。

2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2.1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是明确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教学的总方向。学习内容的选择、教与学的活动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评价的设计等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在分析研究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从能力、知识、职业素质三个方面确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⑴能力目标:学生应具备基本的水文地质专业知识和供水水文地质计算的能力,可正确选择水源和合理地设计取水构筑物。⑵知识目标:了解水文循环、水文学的一般概念,可进行水文测验;学习地质基础知识,掌握地下水的储存与循环、地下水运动规律,了解不同地形地貌地区地下水的分布特征。⑶职业素质目标:能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合理制定水文地质勘察计划,编写水文地质勘察报告;能自主学习水文学与水文地质学新知识、新技术并应用到工作中。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本课程采用PBL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method)开展教学活动。以问题为导向,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平台、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学生围绕教师布置的问题进行资料的收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5]。线上学习结束后,学生走上讲台对研究课题内容进行分享,借助评价系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2资源设计

线上教学环节基于慕课等优质在线课程开展,也可是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如雨课堂、学习通、智慧树等)。结合本校特点,本次线上教学通过SPOC引入优质课程并同时融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优质资源,包括课程视频、教学课件、课程练习题等。

2.3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是指“为实现个人有意义和有教育价值的学习成果,对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社会过程进行设计、促进和指导,包括设计与管理、促进对话与直接指导等”[6],在全面分析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从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练学三个方面进行课程活动设计。2.3.1课前导学设计课前导学以学生为主导,采取线上教学模式完成,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了解课程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该模块设计中,教师在对课程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向学生研究性课题,课题的设计需考虑其本身的难度和学生对问题的认可度,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愿望。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招生人数为40人,本次教学活动设计将学生分为6组,每组同学通过自主选择确定一个研究性课题。为督促学生自觉学习,教师列出时间表(四周)和任务清单,要求学生按照时间节点打卡完成学习任务。接到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学生借助前期提供的教学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教师每周固定时间通过腾讯课堂、QQ群与学生交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为学生解答在导学环节中所遇到的困难。2.3.2课中研学设计课中研学环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模式开展,教师设计导入环节及完整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进行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的探讨。教师与学生带着明确的教学目标与学习任务进行课堂学做。⑴学生成果展示。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研究课题的汇报,以PPT或者小视频的形式介绍研究课题的相关内容,将课题的主要内容呈现出来。学生们围绕课题的主旨发表各自的观点,分析学习问题。⑵课堂研讨。学生就研究课题中进行讨论分析,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题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由学生提炼每一个研究课题的核心内容,并分享对研究课题的理解。⑶课题研讨结束后,教师引导、完善并进行知识的总结归纳。2.3.3课后练学设计教师针对课堂学习给予指导与反馈,结合所发现的问题,布置作业及深度阅读,推荐参考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要求加深复习并深度掌握。

2.4评价设计

⑴学生自评(20%):主要针对研究课题完成过程和课堂互动进行评价,充分挖掘小组课题研究过程中每位学生自身的闪光点。学生自评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勇敢的品质。⑵生—生互评(30%):各学生小组内,根据纪律、合作、互动、态度及课题完成情况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互评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⑶师—生互评(50%):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更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教师评价以激励为主,捕捉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和表扬,可激励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则发挥了学生信息的反馈作用,有利于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良性发展。结合教学特点,课程考试成绩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课前预习、讨论成绩;二是课中检测及讨论成绩;三是闭卷考试成绩。采用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的方式进行考核。

3结语

地质学专业知识范文篇7

试采工作是为石油地质资料提供测试数据,只有在试采工作中取得有效数据才能在石油开采中得到正确的实践,试采工作对石油地质资料的记录极其重要,为后续的实施工作指引。数字化的发展是试采工作向智能进行的契机,试采工作在现阶段社会处于很大的竞争地位,只有使工作效率不断改进才能在社会发展中稳步存在、晋升。1.1传统试采工作应用。石油的开采是相当值得重视的问题,对人们的生活会构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传统的试采工作上需要工作人员在勘察数据时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对于地形是否适合开采的测试会存在一些主观的问题,所得数据就会导致合理性和科学性有偏差,为要实施工作产生问题,甚至因为数据的偏差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产生影响。传统试采工作人员在对勘测数据进行纸质记录,对数据的就会表现的杂乱无章,但石油地质中石油和天然气成分都具有独特的聚集规律,必须以准确的数据进行实施工作,这对于传统的试采工作却是极大挑战,本身存在性能没有具有太多灵活性,对一些不常见的地形勘测就会出现疑难问题;对于工作人员也有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石油地质学所包含学科有一定程度上的专业知识为支撑,还需要对突发情况做到适宜的处理。正是因为种种缺陷上的限制,做出与现代科技化的技术进行融合协作,增进石油地质与时代相吻合的前进步伐。1.2数字化管理地质中应用。现代不断更新的科技发展技术离不开创新进步带来的巨大突破,各行各业从科技发展脚步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石油与天然气的存在形式与所处地质有很大影响,所以能够准确了解到油气的所处地形地貌,与新科技数字化管理结合进行工作,为勘测活动的进行大大提高准确性与工作效率。数字化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统计和管理的过程,为我国石油地质勘测地形具有重要作用。在实践石油地质勘测中原本有着很多数据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统计和管理,增加工作难度;而如今的科技进步为该工作的进行减小了工作难度和工作质量要求,引进新技术对工作的进行提供了更多时间进行决策方案,使工作能够更合理的展开。数字化管理技术不仅方便了石油地质勘测工作,此技术的简洁程度更容易被工作人员接受和掌握,在使用过程中可高效地完成所需工作进程。对地质勘测工作所需的基本数据是显而易见的,而对一些极端的地形地貌的勘测数据也进行了明了的标注,还会附加一些辅导操作的视频在其中。自身的数字就具有客观的反映出要测地形地貌基本数据,进行统计管理,可以消除掉传统试采工作中易乱、易混的弊端;数字化管理的智能型能对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升,面向现在我国石油资源匮乏的局面,更应该选择数字化管理试采工作为资源的使用效率不断得到提升。数字化管理符合科学的实践性,在数字化管理体系中将工作所需要用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对资源的利用率合理开采,为循环经济添砖加瓦。科技的不断创新也就同时要求只要不想被时代淘汰掉,就要针对现有技术不断进行研发、创新,为更有利使用条件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改善,紧跟时代创新的步伐!

2全面加快石油地质工作

2.1地质分析工作。石油与天然气的存在方式很具有自身独特性,从石气在分散中不快朝一个方向聚集存在,这就要求具有很专业的石油地质学及相关地质学方面的专业知识。现阶段对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于石油勘测工作的难度也要加强,需要对工作进程进行系统化的统筹。地质的情况更是需要进行实践分析来计算,为后期开采石油天然气工作做准备。针对地质所处的环境、所处气候等外界影响因素进行实践分析,尽可能的对其内在因素去勘测,争取为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率达到最高。一方面开采工作中所需的地质情况要在开采中使资源能够得到充分且合理得到开采,更高的要求是对开采地是否有人居住、如果有对所住居民怎样产生最小的影响为开采前提。另一方面因为地质分析工作为人们又影响,对开采工作人员安全的要求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只有最合适地质的开采要求才能为开采工作的安全得到保障。对勘测技术人员需要充足的技术储备,地质方面的科学本是很大一类问题,其中包含过多专业性的技能,尤其是对其开采方面,不知需要数据更重要的是结合实际经验来进行工作。需要的不单只是理论数据,更需要才开采前期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然后进行有效结合地质的勘测需要很多科学技术,这本身也是一个严谨的工作,对于地质情况存在大同小异的特征,面对不同区域的地形特征要有不同方式的处理对策。对所测地质的数据进行理性分析,采用与数字化管理结合来进行分析;做出使用科学技术对地质分析工作进行结合,对于地形的特异性做出对突发情况的处理方法,以备不时随需。只有对该地形的地质分析工作做足,在实践中充分获取数据,获取更多改进的空间使所需要的分析资料才能具体的得到使用,为资源的开采的有效利用得以提升。借助现在科技的进步,使用科技技术在工作中融入行动,采用更适合的勘测数据,为使地质分析工作更具有科学理论性。2.2加快地质工作进程科技的创新带动着石油地质中工作的进行的智能化,与科技接轨。在笔者看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资料还需要继续进行完善,为石油地质工作在数字化进程中能够稳步提升。在石油地质资料的智。能化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使勘测工作更有序进行。对于数字化管理人员的技术需要加大培养力度,在校期间就要让其多感受工作所需,及其工作中会出现的问题,要以怎样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在正涌现的数字化管理员为该行业的实施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给该行业的发展朝智能信息化走近,为开采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给出保证。数字化管理更贴切地应用于石油地质资料当中,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数字化进程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科技的创新技术日益增强,对行业发展也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随着社会的更新来完善,发挥出数字化管理在新时代的独特魅力。

3结语

随着我国现代科技的创新能力的不断更新,石油地质资料在数字化进程中提升。试采工作更占据有让数字管理员在智能信息时代突破崭新点,数据的科学性为实施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给出保证,实施为石油地质方面工作得到以有效保证。数字化管理人员将会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为资源开采创新出更符合现代科技发展特点的技术,与时代科技共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婉霞.试论石油地质资料馆的数字化建设[C].第六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227-228.

[2]孟洁,贾丽琼,李晓蕾,等.新技术影响环境下地质文献资料服务工作探析[J].中国矿业,2019,28(06):60-64.

[3]齐钒宇,孔昭煜,高学正,等.地质资料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以全国地质资料馆为例[J].中国矿业,2017,26(06):34-38.

[4]商云涛,孔昭煜,李丹丹,等.地质资料地震应急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矿业,2018,27(10):93-96.

地质学专业知识范文篇8

一、华县矿产资源评价工作的组织与落实

华县地跨秦岭北缘,百分之六十是山区。区内岩石类型齐全、构造变形复杂、矿产资源丰富。为了进一步摸清家底,查清资源,开发矿业,振兴经济,华县人民政府于1995年上半年有意让西安矿业学院承担华县矿产资源评价工作。地质系接到任务后,经认真分析研究,认为这项工作可以与地质专业本科生的地质填图实习结合起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解决项目任务经费少、时间紧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实习经费不足、实习内容单一、与矿产资源开发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后经学校和华县政府同意,决定将地质专业92级、93级学生地质填图实习与该项任务的完成结合起来进行。

为了切实搞好这次特殊工作,西安矿业学院领导、地质系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成立了由7名教师和61名实习学生组成的实习队,负责完成该项教学、生产任务。华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县长和主管副县长牵头,有关局、乡镇长参加的矿产资源评价领导小组,先后对评价前期准备工作和野外工作期间的各项事宜作出了具体安排和落实,并及时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1995年8月,实习队教师会同华县政府矿产局有关同志对工作区进行了踏勘,收集了部分前人资料。踏勘结束后向华县矿产资源评价领导小组进行了汇报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安排报告。1995年8月31日,在华县召开了由西安矿业学院领导、地质系领导、华县矿产资源评价领导小组成员和实习队68位师生参加的动员会。之后,实习队师生分金堆、柳枝、高塘、金惠、杏林、莲花寺6个小组对工作区27种80个矿(化)点开展了正式野外调查工作。1995年10月一1995年12月,实习队伍师生对野外工作成果及现有前人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化验测试、报告编写和制图。1996年元月,华县政府组织有关专家对报告初稿进行了初步验收,提出了修改意见。1996年2月至10月,以实习队教师为主,部分参加毕业实习、设计(论文)的原实习队学生参加,对报告初稿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修改。最终提交了30万文字、含82张附图的华县矿产资源评价报告。1996年11月,该报告通过渭南市矿管局组织的最终验收。

二、加强管理,提高教学、生产质量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和项目质量,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思想教育。

首先,加强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地质专业学生近几年受市场经济和地质行业不景气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专业思想情绪问题。对此,我们采取全体动员、个别谈话等方式使每一位学生充分认识到搞好这次实习和生产任务的重要性,使学生从内心感到,通过这次实习,的确能给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能为今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这样,增强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第二,加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安全教育。实习区范围大,山高路险,不安全因素很多,而且每天都要与当地群众打交道。如果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高度的安全意识,那么就很可能使本次工作不能园满完成。对此,出队之前我们就制订了10条纪律和8条安全措施,并建立了教师、班组责任制,从而保证了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小组学生在当地干部群众中留下了良好的新一代大学生形象。第三,大力倡导敬业和乐业精神。在野外工作中,教师的教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感染力。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在实习中,艰险的路段教师总在最前面,有小病和轻伤不终止教学工作。教师的吃苦耐劳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的业务功底,都对学生起到了很大的感染作用。

2.严格业务要求。

首先,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学习并掌握地质填图教学的各项要求,并在工作中切实完成这些教学要求,以便达到野外地质教学的目的。其次,我们根据矿产资源调查、普查的有关规范,结合工作区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不同规模、不同矿种的具体业务工作要求,要求各组切实执行。第三,室内制图时严格按有关矿产地质规范要求做图,不合格的坚决返工。

3.改革教学方法。

由于本次工作涉及矿种多、范围大,6个组要独立开展工作。为此,在出队前,请实习队教师和有关校外专家集中给学生进行了理论教学。在野外工作期间,各组带队教师根据不同工作阶段、不同矿种,又对学生进行了多次“间歇式”的理论教学。实习前期,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工作方法,亲自带领学生完成测剖面、矿点描述、地质填图、矿体采样、圈定等工作。实习中后期,每组又分成几个小组放开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已训练过的工作内容。野外工作结束后,学生动手能力有很大提高。室内分析期间,每组学生分几个小组分别完成不同矿床、矿点的各项工作内容,并写出实习报告。从而使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制图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

4.实行量化考核。

过去,地质填图实习中多采取一份报告、一个成绩的考核方法。在这次实习中,我们采取了量化评分的考核方法。其一级考核指标包括:①思想、工作表现(10分);②实践技能掌握程度(30分);③原始记录、测量资料(10分);④图件(20分);⑤报告(30分)。一级考核指标下又包含了多个二级考核指标。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熟悉考核指标,教师须严格按考核指标给学生打分,综合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通过这次量化考核尝试,不但促进了学生全面掌握实习教学内容和提高综合素质,而且评出的成绩比较客观实际,学生普遍比较满意。

三、体会与思考

1.推动了教学改革。

本次工作涉及金属、非金属矿产达27种之多,又要按有关地质调查、普查的规范要求,结合工作区实际完成规定的生产任务,这就迫使教师、学生对众多的矿产从理论上、生产要求上去全面学习和掌握,扩大了师生的视野,拓宽了知识面,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煤炭地质类专业的拓宽改造。因此,本次工作为我系由过去以煤为主、面向煤炭转变到以多种矿产为主、面向社会、拓宽专业口径工作做了一次有益尝试。通过这次工作之后,我系修订了地质专业的教学计划,将专业内涵扩展到煤油气燃有机矿产和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领域,将过去的煤田地质学课程、煤田勘探、矿井地质改为矿床学、找矿勘探地质学、矿山地质学,在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上删掉了部分陈旧、重复的内容,增加了区调工作的新内容。

2.促进了三结合基地的建设。

我系地质类专业合并成地质工程专业以后,原来针对煤炭的韩城实习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满足新的地质工程专业的野外实习要求,寻找多种矿产并存,又能满足地质填图实习要求的新基地已是当务之急。本次工作的开展和项目成果可为我院建立新的实习基地起到促进作用。另外,华县矿产资源种类多,已建矿山有国有大型金堆城钥矿,还有地方各类小型矿山,地质条件复杂,可为我系地质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场所。在该区进一步深人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必然能有力地促进矿山生产。

3.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本次工作的完成,一方面弥补了实习经费的不足,保证了实习必需的时间;另一方面使学生丰富了理论知识、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反映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指导上,教师普遍感到这些学生主动性强、思路开阔、野外工作能力和室内绘图、分析能力较以前有所提高。另外,有1/5的学生在毕业实习、设计(论文)时选择了华县基础地质和矿产资源开发方面的题目,提高了设计(论文)质量。

4.锻炼了师资队伍

参加本次工作的教师大多都涉及了多种矿产资源和三大类岩石,这就迫使教师去钻研自已不熟悉的各种专业知识,为教师的继续学习创造了优越环境。因此,这次工作的开展对推动学科间互相渗透和扩大专业教师知识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就本次工作成果,已正式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参加会议交流论文1篇。几位参加这次工作的教师近两年来继续带领学生在过去不熟悉的金属矿产领域与华县以及其它县区矿山结合.进行矿产开发地质咨询、科研和教学,开辟了新的工作领域。

地质学专业知识范文篇9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一带一路”;国际视野;创新人才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是中国在世界上真正崛起的重要标志;“一带一路”行动方案的实施,会在促进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一带一路”的宏伟愿景下,中国的利益遍布全球,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对中国的期待也更加强烈。因此,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一带一路”建设和经济全球化的巨大需求,是新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的当务之急。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服务“一带一路”为抓手,大力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14年,学校成立了丝绸之路学院,致力于面向“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一带一路”地质资源环境的协同研究,为“一带一路”略和沿线国家产业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支撑、科技服务和决策咨询,深化“一带一路”人文交流[1]。以丝绸之路学院为依托,学校启动了面向本科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培养计划。该计划的实施,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探索了新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以“一带一路”为导向,深化人文交流,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自2013年主席在中亚和东南亚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得到了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正逐步由蓝图变为现实。“一带一路”尽管是一个以国际经济合作为主旋律的倡议,但其体现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核心理念,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将谱写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一带一路”的关键在“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实质是直击制约我国长期发展的三个战略问题,即油气和矿产资源的获取问题、富裕优质产能的市场问题以及战略纵深开拓和国家安全的强化问题。油气和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极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国是世界上矿种配套齐全、资源总量丰富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然而,当前我国的油气和大宗矿产资源已从原先的个别矿种短缺向全面短缺演变,石油、铁、铜、钾盐等重要矿产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2016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达到了60%,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达到了34%,而“一带一路”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特别丰富。据2008年统计,“一带一路”上沙特、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伊朗、俄罗斯、利比亚等国的可采石油储量占世界的72%,而俄罗斯、土库曼斯坦、伊朗、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的天然气储量的总和就占世界的65.2%。“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在地质学上主要属于特提斯构造域和古亚洲洋构造域的范畴,地质演化复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不乏世界级矿床,可作为我国矿产资源和能源供应的战略基地。其中,金、铂族元素、铬、铀、镍、铁等矿产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加快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与俄罗斯、中亚、伊朗、缅甸、泰国等国家的石油贸易合作及油气通道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有益于保障中国能源和矿产资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维护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只有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才能保证“一带一路”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考虑我们自己的合作利益时,为沿线人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有助于实现“民心相通”,从而推动打造互尊互信之路、合作共赢之路、文明互鉴之路。沿线各国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政治制度和社会价值观念各异,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形成了不同的建设规划和标准体系,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基础设施的“投资鸿沟”现象,表现为交通基础设施中存在的大量缺失路段、技术标准体系不一、管理规范各异等问题。打通各国基础设施之间的障碍和瓶颈,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既能缓解国内市场产能过剩的状况,促进能源和资源来源的多元化,也能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例如,2016年11月13日正式实现货运联通的“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上的样板工程、旗舰项目,在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后,就为巴基斯坦沿线的民众创造了上万个就业机会,也带动了本土化的工程技术类人才的培养。“一带一路”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凸显了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国际视野”就是以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和全球眼光,关注社会和世界的现状与发展变化,具备追求人类和谐共处、共同进步的思想,校订人生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最基本的是要鼓励学生用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和全球竞争的标准来分析自己应具有的智能结构和综合素养,用全球观审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个人的培养目标,从而提高自己参与国际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和国际交流能力。鉴于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国别及区域研究,实施教育国际合作,增进学生对多元世界的理解,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一是举办国际会议,开设“名家论坛”。从2012年起,我们先后成功主办了“矿产资源合作开发国际研讨会”、“亚洲特提斯造山与成矿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丝绸之路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丝绸之路青年领袖论坛”、“丝绸之路大学校长论坛”、“地球科学创新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等重大国际交流活动,先后吸引50余个国家的著名学者、大学校长、青年领袖、驻华使领馆官员参加会议。每次重要会议,都选拔本科生和研究生担任会议志愿者,承担会务组织、重要来宾接待等工作,组织学生旁听重要演讲,辅导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参与讨论,以锻炼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我们还以“科教联通丝路,青年引领未来”为主题,邀请世界著名地质学家和大学校长来校开设“名家论坛”,对“一带一路”地质演化、矿产资源禀赋、油气和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地震、地质灾害和高等教育等进行专题研讨,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兴趣和热情。在校内,我们从本科生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就开设了国际视野与国际理解课程,让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化人才的强烈需求,而只有具备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开放包容的观念、国际交流能力、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未来国家发展和个人事业发展的要求。二是加强海内外学生的交流和互访,创造跨文化交流的机会。近10年来,我们基于专业发展的需要,加大力度与国外和港澳台大学的合作,重点建立了本科生访学和交流机制。先后与英国剑桥大学、法国巴黎六大、里尔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国休斯敦大学、密西根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阿尔伯特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建立学生互访和交流机制,接待了台湾大学、台湾海洋大学、台湾东华大学、台湾中正大学、台湾高雄师范大学以及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的师生到本校的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和交流。在教学中,常常采用中外学生或海峡两岸学生混合编班的方式,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后,我们进一步加强了与沿线国家的联合培养,深化了师生交流。例如,接收了伊朗德黑兰大学、霍尔木兹大学、苏丹科尔多凡大学、巴基斯坦真纳大学的中青年教师和博士生来校交流,实现了与巴基斯坦真纳大学和拉合尔政府学院大学的本科生交流访学。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推动来华留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是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拓展学生视野的重要环节。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校园内相处、交流,本身就营造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留学生群体的多元文化优势,引导学生加强人文交流,既重视利用中华文化的穿透力和吸引力,帮助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培养知华、友华的情感和文化认同,又重视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内外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中国大陆学生认识多姿多彩的世界,提升他们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因此,我们组织校内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定期开展多元文化交流,支持中外学生发起“丝路论坛”,每周由一个或多个中国学生向来华留学生介绍所在省的省情、人文和社会发展状况,而“一带一路”沿线国的来华留学生介绍他们的国情、区域发展和矿产资源概况。这加深了中外学生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了跨文化交流,也使校园文化充满包容和开放的特质。三是加强国别和区域研究,引导学生认识国情、认识世界。我们参与了翟明国院士主持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项目“新常态下中国矿产资源需求、安全和风险预判”的研究工作,重点承担“矿产资源全球配置”和“一带一路”战略的研究工作,承担了中国地质调查局西亚铜镍铀资源潜力评价示范子项目的研究工作。以这些面向“一带一路”的研究为基础,结合专业课教学、大学生业余科研活动的推动,我们组织本科生开展全球矿产资源分布调研与“一带一路”战略研讨,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拓展国际视野。在组织学生开展国别与区域的研究中,要突出创新人才培养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为目标,以训练学生建立“全球视野,大数据思维,比较的方法”为重点,分别由学生承担了铁矿、锰矿、铬铁矿、铜矿、镍矿、铅锌矿、钨锡矿、汞矿、锑矿、金银矿、钛矿、铝矿、钼矿、钴矿、铂族矿、稀土矿、锂矿、铍矿、锆铪矿、铟、铼、锗、镓等金属矿产,钾盐、磷矿、石墨、萤石、硫矿、硼矿、菱镁矿、重晶石、石膏、宝玉石等非金属矿产分布状况的调研。学生在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围绕区域地质、资源环境灾害效应、国别资源禀赋、国别法律法规、投资环境与合作风险评估等方面深入思考,注重交流,相互启发,认识国情,拓展视野,取得了好的效果。2013级地质学国家理科基地班班长卢文华说:“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深感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在科技领域的强大。美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数据库中记录了全球范围内所有矿种的资料,矿床总数就超过30万个。一个国家总的自然资源量是‘天生的’,但掌握的矿产资源却取决于人。看到了差距,要使我们的国家在矿产资源领域有更大的话语权,我们任重道远。”基地班团支部书记徐珍在调研了全球的磷矿资源后指出:“20世纪,摩洛哥和美国的磷矿石出口一直稳居全球前两位,1996年后,美国停止了磷矿石的出口,改为进口磷矿石,加工成磷肥后再出口,利润大幅度提升,摩洛哥的磷矿石出口也大幅减少。目前,中国的磷矿石出口已经跃居世界首位。磷矿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减少粗放型的磷矿石的贸易,更注重深加工,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基地班的王富康同学指出:“我们国家以占世界二分之一的锑矿储量为世界提供了四分之三的产量,应该调整策略,以中国国家的长远利益为着眼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这些本科生的研究中可以看出,通过科研,他们不仅认识了国情,而且能把自己的国家利益放在全球的背景下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独到的建议,显示了创新的意识。四是发挥地质学科重视野外实践教育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就是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2]。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要想成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前提条件是要了解中国,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义利观。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家国情怀的本质载体,以胸怀天下的全球视野成为家国情怀的外延拓展,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赋予家国情怀新的内涵,以勇于奉献、恪尽职守展示家国情怀的责任担当。只有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人,才能心系国家,胸怀天下,才能成为社会之栋梁、民族之未来。地质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地质学教育主要由室内课堂理论教学和野外实践教学这两大体系构成。野外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地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兴趣、巩固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这也是学生接触社会、认识国情,培养家国情怀和脚踏实地品格的关键环节。因此,作为地质学野外实践教学主战场的地质实习基地,历来被视为培养地质专业人才的摇篮,是提高地质人才质量的重要基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有周口店、北戴河、秭归三大野外实习基地陆续建成并服务于广大本科生的野外实践教学。近年来,我们又选择鄂东成矿区和大别山区,加强了课间实习基地建设。同时,我们结合科研基地建设,形成了递进式的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即针对一年级本科生的地质认识实习(北戴河教学实习基地)、针对二年级的“课间的针对性实践”和“课后的综合性实践”(鄂东和大别山)、针对二年级末的本科生专业教学实习(周口店和秭归教学实习基地),以及针对三、四年级本科生的科研创新实习(教授的科研基地),把分层次、多尺度的野外实践教学与高水平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同志在考察母校期间与学生交流时说:“我把母校对我的培养概括为三句话,母校给了我地质学知识,母校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母校给了我接触群众的机会。”[4]显然,突出地质学的学科特色,强化实践教育,有益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优秀特质的高水平人才。

二、构建双语授课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

当代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几乎都是全球范围内科技人员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的结果,全球范围的知识共享和思维碰撞已经成为创新人才开展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科技人员只有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跟踪国际科技发展前沿,融入国际发展的大环境中,才有可能在科技创新上有所建树。因此,具备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是创新人才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聘请世界著名地质学家来校担任主讲教师,努力提高本科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和专业素养。1999年以来,我们先后聘请了罗杰•梅森、保罗•罗宾逊、亚罗斯拉夫•多斯塔尔教授等多位国际著名地质学家来校长期开设本科生全英文授课的岩石学课程(其中前两位是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他们的课程,不仅帮助大学生提高了英语交流的能力,还引进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素材和科学前沿,为学生严谨治学提供了示范。二是建立国际交流平台,邀请著名学者来校开设短期课程和暑期学校。2006年以来,经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批准,学校先后建立了“壳幔交换动力学”等4个创新引智基地,与国际上顶尖的地球物质科学研究团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2012年我校发起成立了“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先后有美国斯坦福大学、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麦考瑞大学、法国巴黎六大、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我国香港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加盟,为开展科技和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不仅积极参与组织联盟高校的著名科学家来校开办专题性暑期学校和短期课程,还支持和资助学生赴境外参加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国际交流的历练机会。三是全面拓展专业英文的学习机会。先后由桑隆康教授和陈能松教授负责,建立了变质地质学双语课程,主讲教师包括罗杰•梅森教授(英国著名岩石学家和地质教育学家)、周汉文教授、刘嵘副教授、佘振兵副教授等。课程定位于国家理科基地班高年级学生双语教学专业课程。教材采用Mason教授和桑隆康教授合著的双语教学教材《变质地质学》(“MetamorphicGeology”,2007,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该课程通过教育部评审,成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10年又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此外,桑隆康教授等还编著出版了《汉英英汉地球物质科学术语词典》(2008,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桑隆康和马昌前主编的《岩石学》(第二版)(2012,地质出版社出版)也全面标注了重要术语的英文词汇,为提高学生专业领域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推动国际化联合培养,造就一批视野宽阔的创新型人才

为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国际交流能力,从2006年开始,学校通过学生互换、校际交流、互免学费、互认学分、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探索了2+2、3+2、2+1+2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设立了“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这使得本科生的国际联合培养走向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一是多方争取资源,形成多元化本科生国际交流资助格局。为了成功争取国家留学基金委的“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我们注意发挥教授的作用,提前制定好联合培养方案,签订谅解备忘录,明确双方合作的责任和义务,界定学生选拔机制、录取标准、在海外的学习要求以及回校的考核标准,努力将学生在海外的联合培养与管理落到实处,提高派出的成效。同时,学校设立了“本科生国际交流基金”,鼓励学院和导师配备相应经费,提高资助强度,对品学兼优且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全额资助。二是建立双导师制,确保联合培养务实高效。双方导师共同确定研究题目,共同选拔对合作课题感兴趣、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学生。学生出国后,加强交流,共同督促,采取多种措施,用足双方的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学术资源,支持学生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在针对“一带一路”矿产资源的研究中,既要学习外方培养创新人才的有益经验,又要发挥我方的主导作用,突出科研选题的创新。以全球视野、中国优势、大数据思维、比较的方法,围绕我国地质条件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关联性和独特性,探究全球及“一带一路”沿线矿产资源不均匀分布的深层原因,结合中国与伙伴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分析,构建矿产资源合作开发战略。三是用好校友资源,把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融为一体。近20年来,团队先后有一批优秀学者赴海外留学,有的已经成为本专业优秀学者并在国外重要学术机构任职。通过这些优秀校友,我们拓展了大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渠道。例如,我校地质学专业1996届毕业生王国权,目前是美国休斯敦大学地球科学系副教授,他成功申请了美国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在美学生来华开展教学实习,在我校开展中美学生的联合培养,同时选拔优秀的学生赴美继续深造。

四、展望与结语

主席指出,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面对复杂的形势,要将“一带一路”战略向纵深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优秀人才。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能够把握发展机遇、应对挑战的国际化人才,增强未来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核心竞争力,事关国家的未来发展,高校责无旁贷,任重道远。全面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从全面提高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入手。教育国际化是东方与西方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体制和教育成果相互融合、双向交流的国际化[5]。不断提升师资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是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核心。当前,高校要从营造国际化氛围、引进高水平师资、促进师生双向流动、推进教学体系共建和双语课程共建、加强来华留学生培养、促进中外学生人文交流、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等方面入手,促进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昌前,袁江.发挥高校优势服务国家战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丝绸之路学院的创立[J].中国民族教育,2017(1):46-48.

[2]徐文秀.多一些“家国情怀”[N].人民日报,2012-01-20.

[3]余际从,刘粤湘,李杰,吴青.我国野外地质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与突破口[J].中国地质教育,2013(4):1-5.

[4].谈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地质学专业知识范文篇10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实际对于自然资源的探索也越来越深入。水工环地质专业中水文工程和工程地质的发展都十分的迅速。近年来,随着水工环地质专业的不断发展,对专业人才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的素养已经形成较为强烈的呼声,目前,在许多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由于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相关素质教育,导致水工环地质专业的人才综合素质不高。因此,应加强对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从多个途径探讨其解决的方法,保证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水工环地质的发展做出贡献。

1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1.1水工环地质专业师资力量配备缺乏。在目前的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中,师资力量配备缺乏是较为严重的问题。由于水工环地质专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很久远,水工环地质专业的高端人才较为缺乏。因此,在一些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水工环地质的专业师资力量配比不均衡,理论教师颇多,而实践课程教师较为缺乏的现象。另外,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师由于长时间在高职院校任职,对于企业所用的新型技术和所需的行业的素质了解不够,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会出现知识体系较为落后的现象。因为水工环地质专业是一门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对学生的培养中,要注意实践知识的教育。但由于资金状况不足等原因,一些高职院校的水工环地质专业的实践场地和师资十分缺乏,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师的实践经验也较为缺乏,所能教授给学生的知识也非常有限,因此,导致水工环地质专业的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表现的较为不理想,在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常出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不能很好结合的现象,使得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在水工环地质专业的素质教育中,师资力量的配比是其比较重要环节。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水工地质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在一些高职院校中,水工环地质专业的实践场地和师资的缺乏,常常会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1.2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相分离。在水工环地质专业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理论知识教育和实践经验相分离的情况。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往往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培养,而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较为忽略,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缺乏的状况,影响学生在水工环地质方面综合素养的提高。水工环地质专业的实践课程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高职院校在资金状况不充裕的状况下,往往会减少对水工环地质实践课程的投入,导致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环境较差,设备较为陈旧,相关专业的实践老师配备缺乏。由于以上的原因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能通过实践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最终导致水工环地质学生的专业素质不高,学生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会受到极大的影响。1.3水工环地质专业教学模式单一及教学体系较为落后。在水工环地质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单一,教学体系落实是较为严重的问题。在许多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其教学的改革过程较为缓慢,现有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体系较为落后。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依靠书本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学方式单调死板;学生在学习时,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习的方式较为被动,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的效果不好,影响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之下,老师和学生的接触大多在课堂上,但课程教学时间有限,当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往往不能得到老师的及时帮助。另外,在水工环地质专业的实践教学中,由于老师的时间、精力有限,不能准确的掌握每一位学生对于实践知识的了解状况,因此,在对学生的指导方面也难免会出现疏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学生对水工环地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不深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

2加强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的途径

2.1提高水工环地质专业师资力量的配比。加强水工环地质专业的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对专业师资力量的投入。水工环地质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高职院校要大力引进具有理论知识高和丰富实践经验方面的人才,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打造一只有特色、有能力的水工环地质专业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的水平。其次,高职院校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定期组织水工环地质专业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学习,帮助水工环地质专业老师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增强自身的学术修养,促进水工环地质专业教学的发展,高职院校在进行引进人才同时还要关注水工环地质专业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最后,高职院校还要注意实践老师资源的配比,调整好水工环地质专业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的配比,确保实践教师的充足,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专业素质。2.2在教学的过程中引用新技术。1)在加强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引进信息技术,不断转变教学模式。以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学习过程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引进信息技术,将新型的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课堂教育的模式相结合。例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托互联网技术和VR技术,建立虚拟空间教学模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互联网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不同教师的教学魅力,增强学生对水工环地质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2)在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的模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多以书本为中心,通过课堂进行知识的传授,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多以一种被动的方式进行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水工环地质专业知识的掌握不牢靠。因此,在水工环地质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的模式,并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另外,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丰富教学的手段,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使水工环地质专业的学生能做好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其专业素质。

3结束语

在加强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根据目前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相关的改革,不断提高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目前,在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过程中,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分离,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单一,教学体系落后等问题的出现,造成水工环地质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力较为不足。因此,在加强水工环地质专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教学过程中的师资力量,多引进新技术,转变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水工环地质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伏芳.水工环地质勘察问题防治对策[J].城市地理,2016(10):157.

[2]赵海波,郑白欧.水工环地质勘察问题防治对策分析[J].河南科技,2013(1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