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大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14:38:53

地质大学论文

地质大学论文范文篇1

(1)一定的研究生规模和良好的结构比例。尽管学校有很多困难,特别是空间困难,但是,研究生规模不仅不能缩小,而且应该尽一切可能适当扩大,特别是要扩大博士生、免推研究生和学术型硕士生规模与比例。博士生、免推研究生和学术型硕士生不仅能产出大量SCI论文,而且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2)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和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数量。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程序规范,要求标准高,竞争激烈,是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预选赛。作为从研究生教育起家、以培养研究生为重要特色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必须长期不懈地重视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和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产出,这既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的前奏。(3)SCI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影响因子和引用率)。尽管对SCI论文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在依然没有超越SCI阶段。为了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下大力气重视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当每个研究生都可以发表高水平的SCI论文时,我们才有资格讨论SCI论文是否重要。SCI论文目前依然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研究团队建设、科研成果评奖的重要基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不能再走仅重视SCI论文数量的老路,而要更加重视SCI的质量,催生高影响因子SCI论文的产出,才能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4)发明专利数量与转化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有一定数量的工科研究生,除了鼓励研究生产出高水平的SCI论文外,还应鼓励研究生多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特别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易于转化的发明专利。(5)国际化程度与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不仅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国际化视野,而且为扩大学校影响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会大大促进学校科研水平上台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要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办学目标,提高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化水平是必由之路。

研究生培养面临的挑战

遥想当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地学研究生培养方面独领风骚,成为中国地质教育战线一道亮丽的风景。近年来虽然学校发展很快,但研究生培养出现了新的困难,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师资力量有限,每个教师带的研究生偏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66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191人,副高级职称269人。2012年学校实际报到硕士研究生1743人,博士研究生377人。如果这些研究生全部由学校的教师来指导,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平均每人指导2名博士研究生,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教师平均每人指导3.8名硕士研究生。按研究生学习时间为3年计算,每个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平均指导6名博士研究生和11.4名硕士研究生。相对于师资力量来说,我校研究生规模偏大,每个教师指导的研究生太多,特别是传统优势学科每个教师带的研究生太多,负担太重,压力过大,疲于奔命,不仅影响了指导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也使学校一些管理政策失灵。(2)研究生的生源质量有待改善,非地质专业的研究生偏多。研究生报考有一个就高不就低的基本规律,即学生要么选择自己的学校,要么选择比自己学校声望高的教学或研究单位,很少有学生选择比自己学校声望低的教学或研究单位读研究生。30多年前,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地学研究生的首选之地,不光长春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河北地质学院、西安地质学院的学生青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而且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的学生也纷纷加盟。加上当时招生人数很少,招生优中选优,生源很好。经过30年的发展,学生报考研究生对学校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大,研究生报考就高不就低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近几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研究生中几乎见不到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的毕业生。另一方面,由于就业的导向作用,近年我校传统优势学科研究生生源比例明显下降,跨专业研究生比例明显提高,非优势专业研究生比例增长过猛,导致研究生培养效率下降。跨专业研究生的成才率太低,对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贡献率不高,非传统优势学科研究生对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贡献率也不高。(3)培养环节需要进一步改善。目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培养在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等方面管理都比较粗放,体现学校的意志不够,需要进一步改善。(4)研究生学习研究长期与科研仪器脱钩,导致动手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这个问题其实也可以归结到研究生培养环节中。之所以将这个问题单独拿出来,是因为这个问题太突出了。留学生的实践表明,中国人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力绝不比外国人差,直到硕士阶段都不明显输给外国人,但在博士阶段实验室动手能力普遍不高。这与我们的研究生学习研究长期与科研仪器脱钩不无关系。(5)鼓励创新型、拔尖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一些政策执行不到位,大锅饭现象盛行,耗费了学校大量优质资源,影响了拔尖人才的培养和标志性成果的产出。(6)国际化程度与国际化水平不高,主体限于国内办学,虽有一定的国际交流,但规模不大,水平也有限。(7)研究生管理多为按部就班的服务,创新不多,特别是对全局具有带动作用的创新不多。

研究生培养的出路

地质大学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实践基地;海洋科学;教育改革;海洋强国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学过程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1-2]。实践教学将抽象、无形的理论知识变成具体、有形的知识和实践的过程[3],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4],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2018年4月12日视察三亚市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时,指出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全面发展。实现海洋信息透明感知,建设“智慧海洋”[5-6]。为响应的号召,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海洋科技人才,提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协同育人机制创新,能够为河北省秦皇岛市海岸带及其周边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监测、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科学研究和数据支持,通过与河北省海洋地质资源调查中心的合作,共同建设秦皇岛海岸带海洋地质与环境校外实践基地。秦皇岛海岸带海洋地质与环境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目的是促进海洋科学相关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等专业学科的教育教学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更好地培养一流的海洋学科专业人才。

1建设思路与目标

1.1实践基地建设基本情况。实践基地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海洋学院高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课外实践与研究的需要,安排海洋学院海洋科学类专业大三学生的暑假集体实践活动,满足高年级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前期进行实验与数据测量工作的需要。研究生实践的内容由研究生导师根据科研项目需求确定,鼓励指导教师与研究生结合实践基地的科研需求进行相关科研实践与研究。目前,秦皇岛海岸带海洋地质与环境校外实践基地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科研水平较高、具有丰富指导经验的师资队伍。1.2基地建设思路。秦皇岛海岸带海洋地质与环境校外教学科研基地建设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海洋学院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与河北省海洋地质资源调查中心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及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机制,通过优势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专业引领作用。1.3基地建设目标。打造校外教学科研基地,健全人才培养协同机制,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期满足专业学生的课程实训和专业实践需求。健全教师队伍协同机制,联合社会单位统筹实训课程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学院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拓展校外教学科研基地的功能,健全资源共享机制,在校内教学资源不足的条件下,推动学院与保护区管理中心开展广泛合作。健全管理协同机制,推动学院与管理中心搭建对接平台,对人才培养进行协同管理。1.4人才培养理念。实践基地以海洋地质为主导,以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等为辅助,构建适应海洋科学跨越式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培养学生深刻理解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创新的精神。同时,结合遥感等新兴学科开展海岸线变迁、绿潮发生因素分析、近海污染及其元素形态特征对当地环境及经济的影响、滨海湿地环境生态评价与修复等方面的研究,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高学生对海洋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水平,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

2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保障秦皇岛海岸带海洋地质与环境校外实践基地正常运行的前提。为此,基地制定了《秦皇岛海岸带海洋地质与环境校外实践基地管理办法》《秦皇岛海岸带海洋地质与环境校外实践基地开放管理办法》《秦皇岛海岸带海洋地质与环境校外实践基地安全规则》等管理制度。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日常工作,客观公正地进行实践基地重大问题决策。技术指导委员会负责审议实践基地技术创新中心的规划,研究开发工作计划及项目、重大技术活动,评价工程试验设计方案,帮助提供技术、管理咨询和市场信息等。实践基地日常的维护和管理主要由河北省海洋地质资源调查中心负责。在学生实践期间,海洋学院负责学生使用的相关实践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实践任务的顺利进行。海洋学院与海洋地质资源调查中心要密切沟通协调,加强组织管理,落实实践计划,安排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协同推动基地建设和学生实践各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3实践基地建设的主要特色

基于学科优势,构建海洋科学实践创新体系。目前海洋学院已建成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海洋化学硕士学科点,拥有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2]。其中海洋地质博士点为省部级重点学科。依托这些博士点、硕士点、重点学科建设的秦皇岛实践基地,为开展暑期野外实习、海岸带地质与环境相关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场所。教师与学生可以在实践基地进行多项科学研究,包括海岸线变迁研究、绿潮发生因素分析、滨海湿地环境生态评价与修复、近海污染及其元素形态特征对当地环境及经济的影响,构建了海洋科学实践创新体系。多学科交叉融合,增强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秦皇岛实践基地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素材,例如北戴河海岸地貌、鸡冠山—大平山地堑、柳江盆地等,是一个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综合型野外实习基地[7-8],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科研工作奠定基础。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构建全方位的协同育人机制。为适应国家对高水平海洋科学人才的需求,除地质填图、鸡冠山—大平山地堑观察、北戴河海岸地貌观察等传统实习项目外,秦皇岛实践基地还建设了许多与科研密切相关的项目,例如水文气象要素连续观测、水质环境动态监测和河口输入动态监测等。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搭建海洋生态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的创新想法提供实现途径[9-10]。采用“课程学习—野外实践—科研创新”三位一体的方式,全过程、全方位培养高素质的海洋科学人才。

4实践基地取得的教学成果

海洋科学教学实践基地建设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教育,通过开展暑期实践基地实习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在本科期间就鼓励学生接触科研工作,努力构建海洋科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基地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平台,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秦皇岛基地实习使学生从地质填图、海岸地貌观测及地层构造等基础内容开始学习。高年级本科生为完成毕业论文,须亲自到基地采样,完成前期实验与数据测量工作。这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顺利毕业后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

5结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秦皇岛海岸带地质与环境校外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具有科学化、制度化的特点,今后将一步步建立健全基地的各项管理规定,确保实践内容的顺利开展。未来的实践内容可能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方法和手段也将随着海洋技术的进步不断改善。通过充分的实践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向社会不断输送海洋科学高层次人才,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谢勇,胡学龙,管旗,等.建立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标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7):135-137.

[2]吴怀春,刘豪,刘秀明,等.海岸带生物地质过程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3(19):254-256.

[3]柯长青,李满春,王腊春.地理与海洋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109-112,133.

[4]刘红全,王一兵,刘梦颖,等.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海洋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5(3):102-104,108.

[5]贾宇.关于海洋强国战略的思考[J].太平洋学报,2018,26(1):1-8.

[6]邢广程.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新思路[J].中国边疆学,2018(1):37-48.

[7]宋继华,孙丹.论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必要性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2(10):88,90.

[8]孙真荣.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7-29.

[9]孙松.对海洋科学的认识与实践[J].海洋与湖沼,2017,48(6):1488-1492.

地质大学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留学研究生;教学管理模式;教学平台

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是中国大学“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一国综合实力、促进资源互通、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全球化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以及各项促进教育对外开放发展政策的支持,来华留学生规模稳步增长,其学历结构也不断优化。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7年底,共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我国高等院校学习,学历生24.15万人,占总数的49.38%,同比增幅15.04%。其中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计约7.58万人,比2016年增加18.62%[1-2],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来华留学发力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作为我国最早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以及孔子学院奖学金资格的高校之一,截至2018年初,累计招收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类留学生近2000名,现有在校留学生共816名,其中硕博研究生共676名,分别来自93个国家,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巴基斯坦(119名)、蒙古(82名)、越南(45名)、孟加拉国和约旦(各29名)、塔吉克斯坦(23名)、马达加斯加(21名)、哈萨克斯坦(20名),以及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如坦桑尼亚(56名)、尼日尔(8名)、秘鲁(5名)。随着留学生对英语授课课程的青睐,学校依托地矿资源的学科优势建成了石油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以及通信工程全英文授课项目。然而,如何结合学科特点,在留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确保留学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提高,构建合理的培养管理体系,俨然成为留学生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笔者针对该校公共管理学院留学生教学管理中存在的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方法乏味、师资队伍缺乏国际化、教学管理模式不科学、教学平台建设滞后等问题,提出相应政策和构想,以期能提高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教学效率。

一、公共管理学院留学生的基本状况

以笔者所在的公共管理学院为例,自2011年开始,其大规模招收公共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地理学和法学四个专业的学历留学生,截至2018年1月,累计学历留学生人数174人,目前已毕业86人,在院留学生共87人,如表1所示。(一)学历层次从学历层次来看,在读的87名留学生中,有本科生2人,硕士研究生62人,博士研究生23人,如图1所示,该院以招收学历留学研究生为主。从专业分布来看,在院的土地管理专业留学生共计2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人,博士研究生22人;法学专业8人,地理学2人,而公共管理硕士(MPA)留学研究生最多共计49人,占到在院留学生人数的57%,如图2所示。从国家分布来看,该院招收的留学生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巴基斯坦(9名)、蒙古(10名)、老挝(5名)、柬埔寨(7名)马达加斯加(8名)、哈萨克斯坦(5名)以及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如坦桑尼亚(8名)。(二)教学管理模式从留学生的教学管理模式来看,目前国内高校留学生培养的管理模式有独立式、趋同式和一体化三种模式。而该校公共管理学院因专业和人数的不同分别采用了不同模式: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该院的优势学科,有博士点,以招收博士研究生为主,采取一体化培养模式,即留学生从招生、入学、培养各个阶段都与本土学生同步进行,一起接受中文授课。MPA留学研究生人数较多,采取独立式培养模式,单独编制培养方案、单独进行全英文授课。而法学与地理学的留学生因为人数较少,无法单独开班,因此采取趋同化管理模式,即参考本土学生的培养方案,部分专业课程与本土学生一起,部分公共课程可与MPA留学研究生一起。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招收的博士留学生基本硕士期间也都在中国完成学业,有较强的汉语基础,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都能很快地适应博士期间的学习。而采用独立培养模式的MPA留学研究生体系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已逐步走向正轨,但从教学到管理、从招生到毕业的诸多方面所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二、公共管理学院留学生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宽进宽出”导致生源数量稳定,质量堪忧。目前该院来华留学研究生生源的数量保持稳定,但质量总体不均衡、主要原因在于“宽进宽出”。首先,申请容易。留学研究生入学申请简单,考核标准低,既没有对汉语水平(HSK成绩),也没有对专业基础(GPA学分绩点)和学术水平(情况)提出最低录取要求。这种缺乏统一录取标准的招生方式难以发挥择优劣汰功能。其次,对留学研究生“宽进”却没有“严出”,考核与毕业审核要求均低于本土学生。该院采取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土地资源管理硕博士虽然具备一定的汉语水平,但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仍然力不从心,导致授课教师放低要求;采取独立式培养模式的MPA留学生,专业基础参差不齐,培养计划中针对难度较大的课程实行与本土学生不同的教学和考核标准,降低试卷难度,比如一些经济类课程;而采取趋同化管理模式的法学与地理专业的留学硕士汉语水平低、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人数少,零星分散在本土学生或MPA留学生课堂中,缺乏集中管理,从而放松其学业要求。再次,毕业审核把关不严。我院本土硕士的培养体系十分重视学生论文的发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参与科技论文报告会以及在学校指定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但在来华留学生的培养上,尤其是英语授课的留学生,其的能力普遍低于要求,一方面对留学研究生没有参加科技论文报告会或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另一方面毕业论文的质量以及审核要求明显低于本土学生。(二)课程设置单一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方法乏味、师资队伍缺乏国际化。该院留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单一,特别是针对全英文授课的MPA留学生,由于人数较少,又是单独开班,考虑到成本问题,专业选修课程是固定的,不像中国学生有一定的选择余地;而出于文化背景差异、语言交流障碍以及安全考虑,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没有设置社会实践课程,而且据调查,留学生导师也很少让自己的学生参与项目,导致留学生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上,被边缘化现象严重。其次,该院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专题讨论,没有针对不同国家学生的习惯进行针对性设计,新式的教学方法利用率不高。再者,在学院留学生的师资队伍建设上,缺乏一支专业知识精湛、外语精良的稳定的国际化教师队伍[3]。一方面,部分本土教师专业水平较高但因外语欠佳而难以胜任留学生的教学任务;而且给留学生授课备课难、耗时多,学院缺乏对留学生教师队伍的培训和激励机制,导致部分教师也不愿意承担留学生的教学和培养工作。另一方面,虽然学院的本土教师大部分有在国外学习、生活或培训的经历,但我院的外籍教师或访问学者只有寥寥数人,缺少国外优秀师资来充实师资队伍。(三)教学管理模式不科学教学管理模式不科学、教学平台建设滞后。在对留学生的教学管理模式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要实行校、系(学院)两级管理,希望能充分发挥院系的作用和积极性;而在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管理上,该校公共管理学院则采取了“分离式”管理模式,设置了专门的留学生事务管理办公室,对留学生日常事务进行处理。这种隔离式的教学管理模式并不科学,为留学生与中国学生进行交流设置了障碍。同时学院留学生事务管理办公室并无专人负责,而是由英语水平较好的教师兼职负责留学生事务的管理,因此,专职工作人员的缺乏以及留学生管理制度的滞后导致研究生院、国际学院、我院留学生实务管理办公室三个机构的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在招生、培养、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等各环节存在权责不明、沟通不畅或拖延推诿等问题,影响了留学生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其次,教学平台建设滞后,该院留学生对院里的教学设施及资源整体满意,但普遍认为在获取学习资源上存在语言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留学研究生与学院、导师的信息不对称。学院主页的英文版信息量少、更新不及时、内容不健全,留学生不能及时获取学院学术动态或相关信息,而且在申请时留学研究生难以获取有意向导师在科研和学术方面的完整英文版信息,进而影响自己的留学意愿。第二,缺乏英文版教务管理系统,导致英语授课留学生无法在教务管理平台和研究生培养系统中进行选课。除此之外,每年的毕业季,留学研究生在培养系统中完成开题申请、中期检查、毕业资格审查、论文答辩申请等教学环节时遇到诸多困难[4]。其实,不仅仅限于教学平台的英文资源缺乏,在后勤保障这块,如公寓、食堂,图书馆、医疗服务等平台的双语建设都存在滞后问题,久而久之会导致部分留学生初次进入异文化时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会产生不适,即“文化休克”(culturalshock)[5]现象。

三、公共管理学院留学生教学管理改革措施

地质大学论文范文篇4

一、奖励对象

奖励对象为我院在籍研究生。全脱产与其它类别研究生分别评选。

注:在籍的委培、定向研究生参加评优,颁发荣誉证书,但不发放奖金。

二、奖项设置

校级:先进集体1个,研究生标兵1名,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共16名(另在籍的委培、定向研究生3名),单项奖13名(另在籍的委培、定向研究生2名)

注:研究生标兵只能在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中产生。

院级: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共18名,单项奖共12名。

具体分配如下:

班级

校级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

校级单项奖

院级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

院级单项奖

2003级

2

3

3

2

2004级

25班

3

2

3

2

26班

3

2

3

2

2005级

7班

3

2

3

2

8班

3

2

3

2

9班

2

2

3

2

另:在籍的委培、定向研究生由各班申报后,院里集中评选,不给各班分配具体指标。

三、评选标准

(一)评选办法:研究生自愿申报,以班为单位公开评选。每人限申报一项。

(二)评选条件:

1、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上进,积极参加研究生院、经济管理学院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

(2)担任社会工作,积极为学校和学院作贡献,热情服务于广大研究生同学。其中,优秀研究生干部要求必须担任主要干部,如校院两级分团委或研究生会,所在班级的党支部、团支部或班委会的主要干部;优秀研究生要求担任一般社会工作;

(3)积极参加科研和学术活动。优秀研究生要求公开发表2篇学术论文或在学校认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优秀研究生干部要求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本项规定研一同学可适当放宽条件,此外,积极参加各类科研项目,或参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经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的研究生优先考虑;

(4)学习成绩优良。在已经结束的课程中,全部成绩合格。优秀研究生要求平均分达到82分以上,优秀研究生干部要求平均分达到78分以上;

(5)外语通过研究生院组织的英语通测,或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本项规定研一同学不考虑;

(6)无任何违法、违纪记录或行为。

2、单项奖:必须是在学术、学习、体育、文艺、社会工作、社会实践等其中一方面成绩突出,而在其他方面也较好者。

3、研究生标兵:研究生标兵只能在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中产生。各班在评选出的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中推荐一名参加院里组织的答辩。之后推荐1名候选人参加研究生院的答辩。

参照标准:

(1)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各方面表现突出,并得到师生的普遍好评;

(2)所有课程成绩优良;

(3)当年度在研究生院认定的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不少于2篇或权威期刊上1篇的学术论文,或各类学科竞赛省级一等奖以上奖励,或参加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并取得专家认定的显著成效,或出版专业领域的学术专著,或有国家承认的专利发明。

4、先进集体:

(1)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教育活动,日常研究生管理和研究生党、团工作,学术科研工作,文体活动等方面工作突出;

(2)学术分为浓厚,平均学习成绩高,集体学术成果突出;

(3)集体中无违纪行为。

四、评选时间:

各班在4月25日前将评选结果上报瞿老师。

地质大学论文范文篇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宁夏地矿局党委把进修型党组织建立与创先争优运动相连系,与效能建立相连系,与存眷改善民生相连系,容身地矿实践,立异进修方法,“三跟进”准则,全力推进“三地三中间一前沿”为首要内容的规范化项目部建立,出力打造“十大”进修平台,推进进修型党组织建立任务深化扎实展开。

一是建立局党委中间组进修平台。近3年来,召开中间组进修44次,专题进修35场,强化了看法、增进了交流、凝集了团队进修力。二是建立“理论大课堂”情势政策宣讲平台。组织理论宣讲团深化各底层单元、项目部、钻机组,向广阔干部职工展开情势政策教育。共宣讲70余场,5000余人次承受了教育。三是建立“弘扬地矿精力演讲竞赛”幻想信心教育平台。以弘扬地矿系统“三荣耀”传统、“三特殊”精力为主题,每年在局系统干部职工中展开演讲竞赛,激起职工喜欢岗敬业、献身地矿的热情和骄傲感。四是建立“三站两基地”人才培育平台。依托引进的7位地质学院士、10位知名地质学专家和中国地质大学,打造院士任务站、函授站、博士后任务站和产学研基地人才培育平台,培育了一批急需人才。五是建立“博士宣讲团”对交际流平台。组建了宁夏地质任务博士宣讲团,面向全区各级指导干部展开地质任务与经济社会开展大宣讲,进步了地质任务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六是建立“宁夏地质科考”专业常识普及平台。成立了地质科考协会,约请地质科技喜好者参与地质科考运动;建成了宁夏地质勘查配备博物馆,抓紧建立宁夏地质博物馆,用以宣传普及地质科普常识。七是建立“地矿任务例会”营业交流平台。树立了全局办公室、总经(总会)、总工、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工会、离退休等任务例会,按期展开任务钻研和交流,极大地提拔了营业人员本质。八是建立“简报快讯”信息交流平台。依托局机关《宁夏地矿信息》《宁夏地矿快讯》及局属单元兴办的20多种信息刊物,普遍宣传在进修型党组织建立和地矿事业开展中的好做法、好经历,普遍宣传进修英雄榜样、身边榜样的动人事迹和高尚精力。九是建立“收集信息”进修共享平台。局门户网站和各单元网站都开拓了进修交流论坛栏目,既为党员干部供应了丰厚的进修材料,又建立了交流进修心得的平台。十是建立“全员阅读”常识积聚平台。将每年4月份确定为全局“念书月”,组织展开荐书、送书、念书交流、演讲、征文等丰厚多彩的运动。近3年来,局党委共引荐各类书本120种,向广阔职工赠书2640本,汇编进修资料10本累计220余万字。本年局党委在全局深化展开了以打造进修型、立异型、调和型、生机型、务实型、清廉型为主题的“六型指导班子”建立年运动,进一步提拔了全局进修型党组织建立的程度。

在推进进修型党组织建立的进程中,出力注重进修效果的转化,获得了积极成效。一是构成了丰厚的看法效果。三年来,局系统副处以上干部撰写念书心得领会600余篇120余万字,构成调研申报64篇,并构成了进修效果汇编;在区表里各类报纸、杂志上刊发理论文章和论文120余篇。二是提拔了地质勘查才能。三年累计投入450万元,培育地学博士15名、工程硕士25名。投入3000多万元,置办了一批进步前辈地勘设备。全局各类天资达60多个。三是资本保证获得新打破。近三年来,发现的各类资本潜在经济价值超越5000亿元。四是效劳生态移民工程获得新成果。连系生态移民工程,3年来累计成井39眼,总出水量3.6万方/日。五是效劳社会开辟新范畴。发扬地质任务根底性、先行性特点,自动承当起了自治区经济建立和社会开展诸多范畴的技能支撑,成为勘查施工和技能效劳主力军。六是树立了地矿部分新形象。近两年,局系统取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个,涌现出全国和自治区劳动榜样7人。进修理论科学开展观运动、干部监视、人才培育、纪检监察、督查、思维政治、党务政务信息、大进修运动等任务先后在自治区有关会议上作了大会交流。宣传思维文明任务延续三年获得自治区党委杨春色常委的一定和指示。延续两年取得自治区效能目的治理审核一等奖第一名的优异成果。本年以来,已荣获“‘十一五’时期全区疆土资本任务进步前辈集体”、“全区平安出产任务进步前辈单元”、“全区公共机构节能降耗任务进步前辈单元”、“全区机构编制任务进步前辈集体”、“全区依法管理示范单元”、“自治区建立进修型党组织进步前辈单元”等多项奖励。

地质大学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大数据;公共管理;培养体系

近年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海量增长。2012年,联合国白皮书指出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将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刻影响。对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来说,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结构复杂、类型多样的海量数据无论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习得,还是认知、合作与创新等能力的培养都提供极大的便捷;挑战是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学生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适应性调整以及实验教学条件和设施的改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大数据时代及其特征

大数据时代是建立在互联网、物联网基础上,数据收集存储、价值提炼、智能处理的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大数据成为现实世界镜式反射。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就能够获得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有价值的信息。大数据的核心是数据,而数据是统计研究的对象,从大数据中寻找有价值信息的关键在于对数据进行正确的统计分析。与传统数据相比,大数据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数据量巨大,大数据的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PB(1024TB)级。随着高度发达的网络技术和承载数据资料技术的快速升级,数据资料的来源范围在不断拓展,存量数据的规模也几何级数增长。此外,数据量大不仅包括数据多,还包括数据全,与传统计量统计数据不一样,它们通常不是数据样本,而是全体数据。②多样性。大数据的类型繁多,既包括时间数据,也包括空间数据;既包括以文本资料为主的结构化数据,还包括音频、视频等半结构或非结构化的数据;属性数据、行为数据和时空数据在大数据环境中得到融合。(3)数据价值密度低,但总体价值巨大。大数据虽然因信息超大规模和庞杂而导致关注度降低,但是,大数据信息流传和更新速度极快,单个数据和短时间数据的价值低,但总体样本和长时间数据价值大。③数据处理速度快,大数据技术使大规模时间序列数据的实时获取成为可能。因此,在海量的数据面前,如何通过强大的机器算法更迅速高效地完成数据的价值提取就是数据处理的生命力所在。

二、大数据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大数据已经全面嵌入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之中,大数据作为一种技术和理念正在对政府治理理念、治理内容、治理手段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公共管理领域来说,大数据是一种战略性资源,提供了一种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连续观察管理和研究对象的能力。大数据对公共管理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表现在公共管理思维的改变。相比过去的“小数据”,大数据需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新观念与视角的巨大变化。传统的公共管理更多的是基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安全而实施的过程,大数据的公共管理就是要去政治化;传统的公共管理是为社会秩序服务的,大数据的公共管理从直接对人的管理转变为对人的服务,这是公共管理根本性的变革。其次,表现在管理结构的改变。一方面,大数据促使公共管理从封闭性转向开放性。大数据时代的公共管理存在天然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明,原来的单一治理模式向多元共治模式的重大变革。大数据将有助于推动更高效、更具创新性且更透明的政府建设。另一方面,大数据使公共管理由官僚科层制转向扁平化结构。大数据把横向分工合作与纵向科层制的僵化结构打破,政府内部的数据共享不仅会消除部门之间的鸿沟,并将最终消除官僚层级对公共资源分配的决定性作用。最后,表现在管理手段和效能的改变。公共管理大数据分析法相比传统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在开放和统合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其优势表现在对碎片信息进行处理,发掘其中的内在联系并进行整合。以大数据为基础公共决策方法,可以对巨量信息进行有效而及时的统筹处理,然后选择或建立合适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由此提升公共管理决策的科学性。管理者决策越来越依靠数据分析,而不是依靠经验和直觉。针对上述影响,公共管理研究和人才培养必须快速做出改变和调整,亟需重视大数据驱动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创新。

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专业培养体系现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专业开始于1992年设立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现有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完整的人才培养层次,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排位在全国前20%。从该校最新的本科培养方案可以看到,公共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成为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基础,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基础技能,勇于探索创新、善于解决实际问题,能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从事行政管理的专门人才。课程设置以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模块为主,涉及定量研究方法的课程只有管理定量分析和社会调查与统计两门课程。该校公共管理研究生培养目标:具备扎实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具备良好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观察、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课程设置看,专业学位课程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前沿、政治学研究、地方政府专题、资源环境政策专题,涉及定量研究和大数据研究方法的课程几乎没有。面对大数据的背景,该校公共管理培养体系明显表现出以下三个不适应:一是思维方式不适应。大数据时代需要有大数据思维。大量非结构化的数据中所隐藏的不是确定性的因果关系,而是具有统计意义的相关关系。大数据相关关系提供了由因素创构结果的广阔空间,大数据使人类文明从一个以描述活动为主的时代进入到一个以创构活动为主的时代。大数据时代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注重大数据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二是知识结构不适应。基于大数据的公共管理决策分析必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共同进行的过程。大数据需要新型手段和方法对各类新信息进行科学处理与分析。传统管理定量分析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但这些课程设置的初衷是应对传统数据的,而不是应对大数据处理的;况且在整个培养体系中,靠1-2门课程终显单薄,而应该是包含多门课程的一个模块。三是动手能力不适应。在教学活动中经常陷入“重理论,轻实践”的陷阱,忽略了对学生软件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导致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相互脱节,进入实践操作环境常常问题百出,无法学以致用。

四、公共管理专业培养体系改进与优化的路径

当前,我国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肩负着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等培养人才的重任。面对大数据对公共管理的冲击,公共管理专业要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等作出调整,使人才培养更加及时地贴近社会发展的现实。一是整合创新教学内容。公共管理课程体系建设要综合考虑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对大数据人才培养的理念,将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处理能力培养融入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打破现有的单一教学内容,创新丰富课程内容,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完善课程体系。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整理的能力,调整现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大数据应用课程模块;设计“必修课程+限选课程+任选课程”的课程群模式。大数据相关课程应当包含: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编程语言以及数据库、分布式计算以及数据挖掘和数据可视化工具等。三是丰富和优化教学方式。搭建大数据能力训练的实践和个性化创新平台;采取多样多层次多渠道的授课方式,积极使用慕课、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新兴教学手段,拓展教学途径,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大学生挑战赛等途径,加强对学生大数据处理动手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米加宁,章昌平,李大宇,林涛.第四研究范式:大数据驱动的社会科学研究转型[J].学海,2018,(2).

[2]王向民.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转型[J].探索与争鸣,2014,(10).

[3]黄欣卓,李大宇.大数据驱动的公共管理学科现代化[J].公共管理学报,2018,(1).

[4]蔡剑桥.基于大数据的公共管理决策模式演进与趋势[J].吉首大学学报,2017,(9).

[5]阮敬,刘宏晶,纪宏.国外大数据硕士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7,(9).

地质大学论文范文篇7

1.1概念界定及其重要地位

校园色彩可分为校园建筑色彩以及校园景观色彩。其中校园建筑色彩按使用性质可分为教学楼、宿舍、服务用房建筑色彩等,而校园景观色彩则包括除建筑立面之外的其他色彩,为植物、构筑物、地面铺装、景观小品色彩等,是校园外部空间各个构成要素所呈现的色彩面貌。拥有一个优美合理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提供舒适便利、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思维。19世纪著名政治家罗伯特•欧文系统提出了环境决定性格学说,认为良好的环境可使人获得善良、高尚的品格。色彩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它凌驾于形态之上。景观的一切构成要素只要诉诸于视觉,必受色彩影响,因此研究景观色彩具有现实意义。校园作为城市中特殊区域,其历史、文化底蕴与使用性质就决定了它特殊的色彩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体现学校性质、发扬校园文化的责任,它可以反映地域精神。

1.2校园景观色彩研究现状

笔者针对校园景观色彩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和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搜索关键词为“校园景观”。由于其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所以为加强数据针对性,主要以设计类专业的论文为样本。此次共收集相关论文1992篇,时间跨度为2003年—2014年,并从研究范围、研究环节、研究方法和景观要素和设计原则五个大方面进行了分类。其中大多数论文可归纳出明确的研究对象,分为景观小品、道路、植被、空间、色彩、声和照明等,共210篇。关于植物的论文居多,有81篇。色彩有6篇,主要涉及建筑色彩和校园色彩规划。虽然我国校园景观的研究范围颇为广泛,个别元素研究也较为详细,但关于针对校园景观色彩的研究可参照文献较少。20世纪70年代是国际色彩研究的重要阶段,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和日本色彩规划研究机构都较具深度,还将其纳入了城市规划实践中,力图消除色彩污染和色彩趋同。我国色彩研究起步较晚,现在仍是一个新领域。虽然在城市色彩、景观色彩学方面已有较成熟的理论,但针对高校校园景观色彩的设计专题研究才刚刚起步,缺乏系统的理论。需从相对系统的城市、景观、园林色彩理论中找寻借鉴。目前校园特别是高校倾向于快速扩建,使得色彩规划往往被忽视,实践性较弱。在文献中关于校园景观色彩的论述大多从植物配置、影响因素等方面入手,且大多围绕建筑,缺少针对性、深入的论述。

2武汉高校景观色彩现状与改善思路

2.1高校自身景观色彩的统一格局

现对武汉市综合性高校华中科技大学的景观色彩进行研究。调研主要进行色彩数据的提取,取色时间选择秋季,时间区间为16:00—17:00,并将影响景观色彩的要素都列入考察范围内。我们对校园景观内复杂的色彩组成进行了适当简化,提取了景观主色调、辅助色和点缀色,尽可能全面掌握代表性色彩,色彩印象主要呈现为色彩搭配后的整体观感。另一方面,校园不同功能区域的景观色彩差异性较小,色彩组成较为单调。植被色彩除校区大门附近较为突出外,其余功能区之间植物配置相似,导致色彩相似度高。虽然体育场区域采用纯度高的蓝、红色,与主色调差异性最大,但这是由于其功能属性所决定的。在其他区域并没有体现功能区各自的特点和性质,导向性弱。例如校园居住区,应追求温暖、愉悦、安全感。行政区域色彩则倾向凝重、严肃,可考虑运用低彩度的灰色或是明度对比高的冷色调。校园文化中心、体育馆区域应简洁、活泼,色彩的丰富性应该更高。校园商业服务区域的色彩则需醒目和新颖。校园中的重点景观,如入口大门、青年园、醉晚亭等,色彩层次感较好,但突出处理感较弱。如果这些区域合理拉开色彩差值,则可以使色彩除了秩序井然外,加强导向性。总之,如果对校园景观色彩进行合理定位和分区规划,制定景观色彩控制准则,可以逐步解决这类问题。

2.2高校之间景观色彩的共性与差异

现对武汉市综合性高校中的四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华中师范大学)进行景观色彩研究,取色时间选择秋季,时间区间为16:00—17:00,大多为主要景观区域。四所高校均为综合性大学,根据图表可看出,武大、华师的色彩明度较为适宜,其中武大由于有大面积的草坪而使得太阳光可不间接穿过树丛照射的缘故。四所高校色彩主要以暖色调为主,人工要素以明灰色系为主。辅助色和点缀色的色相区间相对较宽,选色较为丰富,大多以较高的饱和度和中、低纯度的暖调色为主。高校大部分景观色彩相似,这是因为选用相同绿化植物的原因,也和它们同处武汉市同一地域的地理因素有关。四所高校的色彩倾向及组成有一定差异:华中师范的整体色系偏亮黄,给人温暖的感觉,而武大则偏向红色系,与种植的樱花树有关。这两所高校的色彩纯度也相对较高,其余两所大学色彩明度偏低,且偏向于蓝、灰色系,其中地大的景观色彩基调略偏黄,这是由于较少面积的绿草坪及有裸露土壤存在的缘故。在基本色调中,武大以鲜亮的绿色为特点,得益于大面积的草坪绿化。华科大的植被覆盖率较高,绿树成荫,颜色较为深沉。这种差异化部分来源于高校的属性差异:因为色彩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相比而言,偏文科类院校(华中师范、武大)更重视色彩要素的丰富和夸张,色彩明度高,视觉冲击力较强,色彩倾向性明确。偏理工类高校(华科大、中国地大)在色彩选择方面则更具理性,显得庄重肃穆。高校校园是多种条件制约下形成的高度复杂的系统,景观色彩是表达文化个性特征的一种有效手段。色彩需要自己的风格定位,不同高校需各有千秋,展示不同的风貌和场所记忆。这无疑是一项振奋人心的工作。芬兰艺术家伊利尔•沙里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同样,“校园色彩内涵”来源于独特的色彩文脉,它融合了功能、文化与艺术表现,塑造了高校形象,增强学生心理认同感,这些都需要进行整体、科学的环境色彩规划和梳理。可以站在城市的角度,依据城市色彩理论对高校景观色彩提出规划策略。

3校园景观色彩与城市色彩的统一策略

3.1武汉城市色彩导则的借鉴意义

中国的城市建设规模和速度惊人,但色彩领域观念和水平滞后,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缺少系统、科学的控制和管理依据,城市色彩基本处于自主、随机状态。为使城市色彩体现地域性、发扬形象特色,城市制定了色彩规划设计的总体策略,并提出了以“控制”为目的的总体规划策略。2003年,武汉市围绕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编制了一套《武汉城市建筑色彩技术导则》。导则以功能片区为单元,推荐城市建筑色谱为:冷灰、暖灰、中灰、重彩和淡彩等5类色系,同时推荐了300多种建筑外观用色。此导则是一项对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定性、技术性控制框架。它虽然是针对建筑色彩而执行的,但毫无疑问为景观色彩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实证,也为城市视野之下的校园景观指明了方向。校园景观色彩作为城市色彩的组成部分,要力求与整个城市的规划取得协调,并延续地域特色。

3.2校园与城市景观色彩的协同

校园景观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孤立存在。高校景观色彩如果不与城市环境包括其他高校产生某种联系,就破坏了城市的完整性。正如调研所得出的结论,正因为高校都是处于城市的同一区块(武昌洪山区),才展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武汉俗称“江城”,拥有武昌、汉口、汉阳三地。它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内陆城市,夏季日照充足、气温偏高,所以为避免人们产生浮躁的心理感受,景观应少量选用鲜艳夺目的色彩,以免造成过于强烈的色彩刺激。在季节上,秋冬气温偏低,不宜使用偏深冷色调。因此,武汉色彩应以活泼、轻快的浅暖色调为主,校园景观色彩也是如此。武昌作为文教科研区,包括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因为文化植被十分丰厚,色彩应简洁、平和、富有朝气。总之,校园景观色彩设计可仿效城市色彩控制原则,比如通过推荐色谱的形式进行指导与约束。具体而言,需首先对城市整体色彩基调现状进行调研,然后再进行定位和个性化分析,提出大的指导方向。再次,可综合考虑校园文脉、历史、气候等各种要素,对校园景观中各类公共功能空间色彩进行分区设计和规划。

3.3校园景观色彩的控制理念

地质大学论文范文篇8

1矿山地质背景

1.1地层岩性

举例煤矿区位于太行山中南段的泽州盆地北端,地势总体为南高北低。矿区南部出露大面积下石盒子组地层,上石盒子组地层在井田内零星出露,矿区中部、北部大部分区域被黄土覆盖。矿区处于太行山复背斜与沁水复向斜之间,位于华北板块山西板内造山带沁水板拗太行块隆西侧、晋获褶断带西北侧。

1.2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处于沁水盆地中段东部,属高平—晋城盆地三姑泉域水文地质单元,区域内地下水类型主要存在碳酸盐岩类、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裂隙、碎屑岩类裂隙、松散岩类孔隙3个含水岩组。

2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该煤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矿井保有资源量约6000×104t以上,生产规模约为90×104t/a,矿区面积近700hm2。部分地区煤层已进入残采期,但在矿井改扩建期间,企业利用煤矿现有生产系统准备开采该区残存煤资源。

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

该煤业有限公司为再整合改建矿山,目前处于整合后基建期。通过近年调查与监测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但矿山开采潜在地裂缝、塌陷影响区范围内存在耕地、有林地、其它林地、草地等多种用地类型。该区煤层已大面积采空,地表也曾发育裂缝、塌陷,煤层开采已对其上覆地层造成较大破坏,该煤层之上的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下统下石盒子组、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亦可能遭到破坏,如隔水层破坏,储水结构发生变化,同事部分地区浅水井已出现明显水位下降。现状条件下,采矿活动对含水层的影响程度较严重。

4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认为:煤矿开采可能引发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主要影响目标为旱地、有林地、其它林地等,造成的危害主要为耕地减产和林木损毁,若保安煤柱留设不当将对区内居民及工业场地建筑造成较严重影响,地质灾害危险性大。煤层采空后,可能将在矿区南部沟谷边坡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其威胁对象主要为沟谷中园地、耕地、林地等。矿山新建工业场地占用土地面积约13hm2,其中占用旱地约10hm2,占用其它草地约两公顷。矸石堆放占用土地面积约3hm2,土地类型主要为灌木林地。矿山开采将导致地面塌陷、地裂缝等潜在地质灾害,其中重度地质灾害区约占矿区面积的70%,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为严重。通过对各开采煤层垮落带、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结果分析,矿区内各煤层大面积采空后,会对可采煤层上覆含水层造成较大破坏,甚至影响到第四系孔隙水。

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结合矿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目标和任务。结合矿山开采方案的确定性,总体工作部署分为近期(近5年)和中远期(5年后至闭坑)。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包括:(1)地灾防治,如土地塌陷和裂缝填埋、崩塌、滑坡治理等;(2)含水层修护;(3)地貌景观修复,植被绿化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主要任务与目标:(1)矿山开采时为区内村庄、工业场地等留设保安煤柱;(2)采矿引发的地面塌陷、裂缝及时填埋,恢复土地功能;(3)恢复采矿地表变形损毁的地表植被,改善及恢复中转场地、煤矸石堆放场地形地貌景观;(4)解决受影响村庄的人畜饮水问题;(5)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掌握矿山地质环境的动态变化。

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析与建议

综上分析,该煤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相对复杂,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在全国范围居中,但由于其地理位置与地质条件特征,因此对周围社会生产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较大。现状调查及预测分析发现,矿山开采可能引发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另外会对含水层造成较严重影响。因此结合矿山地质、交通、经济及社会等条件,应从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地貌景观保持三个层面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从而保障当地的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与群众生产生活的正常持续进行。

作者:温静 王昊 单位: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参考文献:

[1]山西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龙达煤业有限公司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专题[R].太原:山西省地质工程勘察院,2014.

[2]辛鹏.陕西省麟游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J].中国地质科学院,2010.

[3]辛鹏.陕西宝鸡市渭河北岸大型黄土滑坡形成机理与危险性评估[J].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

[4]山西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晋城市地质灾害隐患点详细调查报告[R].太原:山西省地质工程勘察院,2013.

地质大学论文范文篇9

一、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

1.我国地质工程专业办学现状

2O世纪9O年代,我国设有地质类专业的学校共有61所,分别属于15个部委、8个行业公司和省市政府。其中,工科类地质专业15个。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工科类地质及相关专业也有1O多个,主要有:矿产地质勘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勘察工程、石油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等专业。199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引导性目录中,将所有工科地质类专业合并成一个大专业——地质工程专业。目前,国内办有“地质工程”专业的大学有:中南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学院、长安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焦作工学院、河海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石油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办有“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大学有: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石油大学等2O所;办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大学有:中国地质大学、贵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吉林大学、长安大学等24所。由于这些学校原属于不同的行业部委,其侧重点不同,为了保持原行业的需要和特色,在这个地质工程专业名称下,各学校根据需要各有不同侧重面,有的侧重煤炭,有的侧重石油,有的侧重有色金属,有的侧重工程等方面。因此,同一个专业,各学校设置的课程就有很大差异,培养规格也不一样,这对于专业评估、管理等方面都造成了困难。

2.国外地质类专业教育现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积极致力于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但随之产生了诸如人口膨胀、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和灾害频繁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国际上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它涉及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社会价值观念与伦理道德、法律和政府政策等方方面面,十分错综复杂,这单靠科技进步和工程创新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手方能解决。因此,国外在培养地质工程师时,强调学会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去研究和解决问题。严格说来,国外的高等院校内没有地质工程专业,地质工科教育一般在工程领域,所设的地质类专业大多没有细分,只设“地质学”或“地球科学”专业所设课程除了数、理、化等基础课外,主要是地质学科的基本原理类课程,如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地层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古气候学、结晶学等,方法技术类课程较少。从设立的课程可以看出,他们培养的学生主要侧重于地质学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且招生规模较小,一般一个专业每年只招收1O余名学生。但是,要求学生对地质工作方法有全面的掌握,在高年级学习了一定的专业课程后,一般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地质工程实习,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仍然具有较强的科研实际工作能力,在走向社会后很快能适应自己的工作。

3.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

地质工科教育的问题,从根本上讲,可以归结为3个基本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即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二是培养方案与模式,即如何高质量地培养出所需要的人才;三是培养规模,即在一定的时期内,要培养多少地质工科类专业的学生才能满足国家需要。新世纪的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地质工程人才呢?我们认为,这应该根据地质科学的发展趋势、我国基本国情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及国际办学经验来决定。

(1)我国地质科学发展趋势。综观我国地质学科的发展趋势和任务,可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主要包括:能源与矿产资源以及地下水资源的发现、勘查、开发和保护;地质灾害的预测与防治;人类工程的地质基础;环境保护等。第二,全面深入认识地球。加强学科综合研究,全面了解地球系统的作用原理,为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提供指导。第三,加强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学科发展。

(2)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首先,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并且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尤其是我国加入wT0后,地质工科教育原来面向的地矿行业也在经历了体制上的根本性转变,国土资源部的政府职能和运行机制已完全不同于原地矿部。资源的勘查、开发工程、基本建设中工程地质市场等将由市场经济规律支配,而资源的监测管理、保护和分配、地质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和评估,则由政府部门通过制定相应的资源政策和法规来调控。今后地质工科教育面向的主体不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行业,而是市场。实际上,现代地质工科已波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资源、环境、基础工程等,普遍存在于许多产业部门和企业的生产中。因此,地质工科教育面对的领域将是十分广阔的。其次,现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引发的“知识爆炸”迫使地质工科教育重新回到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上来。近些年由于知识信息的产生速度日益加快,人类知识老化周期缩短,其总量已达3~5年翻一番的惊人程度。近些年来,生产、管理部门兴起的“在职进修学位”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这种变化。地质工科教育与其他工程教育一样,也面临着知识快速增长的挑战。与知识增长的速度相比,四年的本科教育时间显得太短。因此,本科教育只是地质工科类人才培养的一个短暂的初级阶段,其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基础知识的学习,综合能力(包括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等)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上来。还有,应该看到,目前我国还处于发展中的初级工业化阶段,在大多数工程领域,我们还走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完成的路途中,而这是不可能跨越的,只能是加速前进。当前我们的国情实际制约着我国的地质教育还必须兼顾“专才”的一面。特别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经济尚欠发达、人口多,高等教育还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培养一位大学生要花费国家大量教育资源,我们不能把国家投入的有限的教育资源单纯用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而应该使培养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后必须能马上承担一定的专业工作,这样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4.我国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

综上所述,我国的地质工程教育应改变“专才或通才”的单一培养目标和模式,应该转向以培养“具有扎实基础、一定专长”人才为主,适当兼顾对各行业人才的需要做法目前,地质工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为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培养具备基础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从事资源地质勘察的初步能力和解决常见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资源勘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资源勘察与评价、管理各类工程建设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地质工科类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应该是:要求学生在学好数、理、化、外语、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现代地质学理论和先进科技手段,具备进行资源地质工作和解决与各类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并具有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地质环境的初步能力。毕业生应该获得如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地质工程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普查勘探、工程勘探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工程勘察的常用技术和测试方法,掌握常见地质工程问题的分析方法。

(3)具有对区域地质、矿床地质、成矿地质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及矿产资源评价、管理的初步能力;具有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管理初步能力;具有解决工程建设中各种地质问题的能力;具有对环境地质做出评价与规划的初步能力;初步具备应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上述地质问题的能力。

(4)熟悉地质资源、岩土工程与勘察、环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理论及技术发展动态,并具有强的自学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及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地质工程专业发展建议

1.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模目前,尽管我国有几十所大学设有地质工科类专业,各学校的招生规模在几十至百余名不等,但从目前社会需求来看,其数量根本满足不了国家需要,每年毕业生的供需比达1:2~1:5。从长远考虑,特别是如前所述,地球科学的功能已扩大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有必要适当扩大招生规模,但也不要像我国上世纪5O~6O年代那样无限制地招收过多的学生,据目前需求分析,最好达到目前规模的1.5倍左右。

2.应对措施

(1)改变目前地质类学生的招生制度。针对生源少、学生不愿学的状况,应该适当采取优惠政策。比如,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面向地矿行业定向招生,以解决目前地质队和矿山缺乏技术人员的问题。

(2)分层次培养地质类专业人才。高水平的地质类专业人才要依托各校的学位点来培养,可建立数个工科地质专业基地来培养本科生。

(3)采取措施,帮助学校建设一支稳定的地质类专业教师队伍

地质大学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湿地资源;环境;湿地法律保护

1美国湿地法律保护

美国是最早提出“湿地”一词,并对其下定义的国家。然而,在美国,不同的法律、机构对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1956年,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首次提出并将“湿地”概念定义为“表面暂时或永久的有浅层积水,以挺水植物为特征,包括各种类型的沼泽、湿草地、浅水湖泊,但不包括河流、水库和深水湖的地域”。1979年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又将“湿地”重新定义为“介于陆地和水域之间、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或有浅层积水”的地域,并且必须具有“至少周期性地生长有适应此环境的水生植物,或者底层厌氧环境的湿土,或者每年生长季节植物底层被水淹没的特征”。另外,《清洁水法》的主管机构美国陆军工程师团采用“三参数试验法”决定湿地的边界范围,这三个参数为:水生植被、潮湿的土壤和沼泽水文地理,该法将“湿地”一词定义为“地表周期性或永久性被地表水或地下水淹没或浸没的地区,符合典型的湿生植物的生产条件。一般包括沼泽、湿草地、泥炭地及其他相似的地区”。这一定义也被《美国联邦法典》沿用。

美国湿地保护法律体系由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三级效力各异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构成。美国宪法是其法律基础,美国宪法中的有关条款明确规定了湿地的管辖权、个人自由和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私湿地所有权界线等问题,它们是各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制定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最根本的法律依据。一是关于管辖权。按照美国宪法的规定,联邦政府对于美国联邦所有土地上的湿地保护事务享有绝对的权力,即享有完全、排他的管辖权。联邦政府可以建立由其管理的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也可以建立一些其他保护体系,如国家荒地保护体系、湿地信托基金等。但对于各州而言,除了依照宪法授权适用于各州的联邦湿地法规外,各州可以自由地制定和适用自己的湿地法规。二是关于湿地保护和利用的规定。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正当法律程序条款规定,政府在对湿地利用采取限制措施之前应举行听证会,并允许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因为美国的湿地大多数为私人所有,湿地保护往往会限制甚至禁止这些湿地的经济利用,从而损害所有人的利益等,可能引发所有人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纠纷。三是关于湿地所有权的界定。在美国,公私湿地所有权界线的划分不尽相同,东海岸13州按照早期英国普通法的规定,路易斯安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按照法国和西班牙的规定,西海岸各州则按照19世纪制定的州法。

2英国湿地法律保护

英国的湿地定义是,“一个地面受水浸润的地区,具有自由水面。通常是四季存水,但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段内没有积水,自然湿地的主要控制因子是气候、地形和地质,人工湿地还有其他控制因子”。英国是湿地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据学者考察,英国全国列入湿地公约名录的湿地数目是公约缔约国中最多的。英国湿地保护法律体系分别由欧盟指令和国际条约、中央政府立法和各邦立法三个部分构成。其中,国际条约主要是《湿地公约》等,与湿地相关的欧盟指令包括《野生鸟类保护指令》、《环境影响评价指令》、《水质保护指令》、《自然栖息地保护指令》等;中央政府立法主要包括《野生动物和农村法》、《水资源法》;各邦的自然保护立法,如《苏格兰自然栖息地保护法规》、《苏格兰政府通告》、《北爱尔兰野生动物指令》和《北爱尔兰水法》等。

在英国,自然保护区制度、湿地水土保持、公共购买制度以及湿地管理协议制度是实现湿地管理的法律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自然保护区制度。自然保护区的指定和管理职责主要由自然保护委员会行使,其目标在于通过适当控制和有效管理,永久性地保护原生或半原生状态的区域及其野生动植物。英国的自然保护区主要分为特殊科学价值区、环境敏感区、近海自然保护区、硝酸盐脆弱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和特殊保护区。此外,还有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以及一些湿地加入的欧盟Natura2000网络等。不同性质的保护区,在保护目的和保护方式方面都存在差异,以此实现对湿地资源多层次、多元化的保护与管理。如在英国,对国家所有的湿地区,一般实行严格的指令控制加以保护;但在一些私人所有的湿地区,极少运用国家强制手段加以管理,往往通过公共购买和签订行政合同等方式并用对其加以管理和保护,如《野生动物和农村法》第29条规定,对于具有自然保护价值,特别是对具有国际或国家重要性湿地中采取的一些活动,国家有权命令,要求国家自然保护委员会必须在15个月内与湿地所有权人解决分歧并达成协议。

参考文献:

[1]朱建国,等.中国湿地保护立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