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课程范文10篇

时间:2023-07-23 09:34:27

初中德育课程

初中德育课程范文篇1

一、当前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的现状与困境分析

1.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内涵。2005年4月,《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德育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提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德育网络,使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使大中小学德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不断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指示和说明。如今,新时代教育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加强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是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也是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诉求。广义而言,学校中的一切教育因子都是德育课程,包括显性的德育课程与隐性的德育课程。学校显性德育课程主要包括国家德育主干课程、学科渗透课程、德育校本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的隐性德育课程主要包括班级文化课程、年级文化课程、社会活动课程。因此,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除了要整合显性课程的育人价值外,还要充分规划、挖掘隐性课程的育人价值。具体而言,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德育课程目标一体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落实德育课程目标体系整体规划与顶层设计,实现各年级德育目标的衔接与螺旋上升。二是德育内容序列化。①根据系统化的德育目标和初中生的发展水平,把德育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有层次地序列化编排,使之成为稳定的具有系统性的内容序列。三是德育活动主题化。德育活动相互关联,围绕主题,紧跟主线。四是德育资源共享化。德育资源超越学校内、学科间的局限,打破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壁垒,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2.当前初中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目前,现实中所存在的各学段德育目标碎片化,课程内容重复倒置,层次性和整体性需要完善;德育活动零散而内容庞杂②,缺乏中心主题和活动主线,活动内容空泛、盲目、随意,脱离学生实际;校内外德育衔接脱节,课程资源缺乏多样性等情况,对初中德育课程实效性的发挥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如何全面有效推进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德育课程一体化,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具体而言,第一,如何构建整体有序的德育课程体系,实现育人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和规范化;第二,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展现真实的生命样态,感受真切的生活体验;第三,如何创设精品主题德育活动,提升德育活动的实效性;第四,如何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德育资源,突破学校德育的传统边界。3.推进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学校德育需要发挥时代引领作用,改变僵化的德育模式,注重学生道德成长规律。推进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人生方向上,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实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深切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成为“四有”公民,获得高度的政治认同和社会认同。在德育理念上,将德育工作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增强学校德育针对性与实效性,推动学校德育现代化建设。在德育方法上,强化学生道德成长所需的生活化、体验式、对话性以及欣赏性要求,改变以往教学模式单一刻板、教学目标狭隘、学生知行不一等问题。

二、生态体验观的价值意蕴和实践原则

1.生态体验观的内涵与价值意蕴。生态体验观是一种追求和谐美善境界的道德教育观。它从元生态(人与自然)、类生态(人与族群)和内生态(人与自我)三重生态之圆融互摄的意义上,③反思和重构道德教育过程。通过营造既适合于知识学习又有利于人格健康成长的教育文化氛围,使学生全息沉浸、全脑贯通,激发学生生命潜能,陶养健全人格。生态体验观一是强调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注重学生真实的成长体验,将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二是强调在体验中促发认知和情感的融合,整合学生成长的外铄因子与内生因子,有效诱发师生的生命感动,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与魅力。④因此,生态体验观是一种融生活德育、生态德育、体验德育于一体的科学的德育理念。在这种道德教育理念下,教师不再过分强调行动限制性因子、强化惩罚性行为,而是自觉关注并创造条件,在生态体验场中把师生的生命意义关联起来,引领学生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并共同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人格境界。具体而言,生态体验德育提供了一种价值引领,由教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范本,在三重生态环境中,引导学生价值生成;营造了一种全息沉浸的氛围,通过各个学科的连贯性与一致性,使师生沉浸在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中;促进了一种精神气质的达成,在年级文化与班级文化的特色构建中,让学生逐步形成“立鸿鹄之志,担千秋大任”的豪迈气魄;锻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在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的情感体验中,培育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增强了继往开来的实践能力,在节庆课程、社团课程、研学旅行课程等课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2.基于生态体验观的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原则。学生主体原则。坚持学生在学校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理论灌输、语言管教的方式,注重启发引导、讨论对话,促进学生自主自为能力的发展,从学生自我内部获得道德认同、践行道德要求。活动体验原则。坚持学校德育实施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体验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实体验、切己感受、深刻印象,实现育人寓教于乐、寓教无痕。生态化育原则。坚持以学生真实的生命样态为基础,融三重生态于德育工作中,实现学生自我、社会情感及能力提升等维度的全面发展。协同共享原则。坚持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建育人环境、共享育人成果,为学生道德成长提供全方位的德育氛围,实现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成长。

三、基于生态体验观的初中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路径

1.以育人为宗旨统整德育课程。《意见》强调,整体规划德育课程目标。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是德育课程一体化的新方位新使命。据此,我校遵循元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三重生态圆融互摄①的理念,发挥德育课程体系化和规范化的优势,进一步优化德育课程,建构起一套基于生态体验的德育课程体系,为德育活动建立实施机制、时空保障和完善路径。具体包括五个方面:指向价值引领的德育国家课程、指向全息沉浸的学科育人课程、指向精神成长的文化共建课程、指向人格完善的社会情感课程、指向能力提升的实践体验课程。基于生态体验论的德育课程一体化建构,把学生的道德成长置于人类生态系统之中,认识到影响学生道德成长的教育因子是全息、全科、全程、全员共同作用的过程,着力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360度的育人生态。另一方面,学校将主题活动、文化建设等以德育课程的形式加以明确,形成了一套有效、规范的操作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德育的科学性。2.以年级为序列整合德育内容。《意见》强调,坚持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系统有序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体现不同学段特点,是统筹推进德育课程内容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我校根据不同年段学生道德成长的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结合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民主和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通过主题统整的方式划分年段,借助活动体验的理念安排内容,构建各具特色的年级德育学段内容。3.以活动为载体充盈德育生态。《意见》强调,初中阶段重在通过开展体验性学习来落实德育课程的实效性。体验是道德教育的本体,是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之一。只有体验,才能使德育工作入脑入心入行,才会产生心灵的震撼和生命的感动。①遵循活动体验的原则。为了破解当前德育活动空泛、盲目、随意的问题,有效创设精品主题德育活动,增强学生德育生态体验,广东实验中学将德育活动归纳为若干主题,以主题的形式提升德育活动的实效性。例如,八年级开设了主题为“青春有格”的德育课程。“青春有格”典出自《论语》,其意为青春不是肆意妄为,需要规范和引导。青春的格调在于修习美德,向往美好,要积善成德,最终达到“止于至善”。围绕“青春有格”德育目标,八年级在课程设计中实现学科整合,分主题设计出不同的课程内容,由不同的主体开展相应教学。这种主题明确、主线清晰、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德育课程,一经推出,受到师生的热捧,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以共建为策略聚合德育资源。《意见》指出,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没有完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政课建设的氛围不够浓厚。而现代教育是开放的、现实的、全方位的生态系统,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社会等系统诸要素的支持与配合。①构建基于生态体验观的学校德育一体化育人模式,以解决德育参与主体单一、多方教育力量整合不力的问题。因此,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建立多方联动共建机制,加强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进行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助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家校生态营建,深层调整与优化生态位,使亲子师生关系及其教育观念、行为模式、内容侧重点、方法手段相互融通,科学归位。②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例如,广东实验中学初中部的公益品牌———圆点公益课程,目前完成两万多个公益时数。每周三通过年级家委会公益内容,因人数有限,各班级学生要抢位置接龙报名,周末分赴广州不同服务点,服务不同的公益内容。圆点公益由一个班级倡导,形成班级横向联动、年级纵向传承的模式,学校、家庭、社区形成统一目标,实现了很好的德育育人效果。同时新华网、南方都市报等媒体都对圆点公益广泛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所以只有三方在教育目标上一致,在时空上密切衔接、积极互补,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教育一体化格局,才能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真正落实全方位育人。

四、结语

初中德育课程范文篇2

关键词:德育课程;整合;课题

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德育教育得到进一步普及,而相关工作也均开始有效落实,但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当前大部分初中学校并未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对相关教学工作的正确认知,而学生也普遍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项课程的重要性,使得这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逐渐朝着边缘化方向发展,为初中德育课堂教育带来一定消极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初中德育教育整合成为改变教学现状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也成为德育课程教师在今后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有关初中德育课程整合实施的有效方式也已经开始实施,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工作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式,开展相关研究,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在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分析当前在初中德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当前时展特征,对初中德育课程教学进行适当变革,使得初中德育教育更加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国家对青少年的进一步要求。整合德育课程是一种当前较为有效的课程变革方式,首先确定研究课题,然后根据课题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然后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开展相关教学工作,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付诸实践,针对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科整合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三、研究的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选取了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民族中学初二年级中的5个班级的21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本课题的课程整合教学。

(二)研究步骤

首先,结合当前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德育课程内容制定教学方案:以初二德育课程八年级上册《网络交往新空间》为例,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将计算机课程的相关知识引入到实际教学中,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德育教育课程从学校到课程本身以及延伸内容。然后,结合当前学生课堂学习的实际情况,将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划分:第一,为初中生普及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第二,结合相关计算机内容,为初中生讲授网络上的人际交往、享受健康网络交往这两方面重要内容,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当前德育教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掌握范围。

(三)研究结果

第一,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有大部分学生对于教师所讲授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兴趣,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愿意对教师所讲授的相关知识进行思考,如表1显示,在初中德育课程整合实施的过程中,有超过80%的学生较为喜爱这种教学方式,并可以结合教师所讲授的相关知识对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进行理解,并了解到健康网络交往对于拓展人际关系、规避网络安全风险的重要意义;有11%的学生认为这种课堂教学方法一般,能够学习到的相关知识有限,无法满足自身需求;此外,还有5.1%的学生课堂教学并没有发生具体变化,对课堂教学缺乏足够兴趣。这就说明,虽然初中德育课程整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前教育工作现状,但是自身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所有学生对于知识以及相关内容的实际要求。因此,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还应针对当前德育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相关问题进行完善,以充分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第二,根据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真实反馈,在进行德育课程整合实施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视野,使得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到有关德育方面的相关内容,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开展其他课程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对于今后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无法充分激发全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自身的各方面条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在无形之间限制了课堂教学成果的有效提高;另一方面,受到课时方面因素的影响,进行课程整合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减课程知识讲授的时间,使得学生无法通过课堂教学更加深刻的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进而导致学生学习目标、学习方向出现偏差,不利于初中生深化对相关知识性课程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使得课堂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整体提高。

四、研究的成果

(一)理论成果

通过本次研究,充分了解到当前初中德育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现状对于相关教学问题进行完善与研究,认为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够完全按照教师要求完成课堂要求,及时掌握相关知识,而另一方面则是取决于德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方式,改变教学观念。因此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德育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践成果

首先,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应注重将课程知识与道德方面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这不仅是对德育课程教师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其他科目教师的具体要求。通过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相关德育知识,进而充分了解到提高自身德育水平对于当前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德育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社会中发生的大事小情,为学生详细讲解有关道德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五、课题的评价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将这种方式运用至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质量,使得德育教育课程不再是一门边缘化课程,而是属于初中教学内容、进程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经研究证明,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起到较为良好的教学成效,有助于提高当前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学的水平,对于学生今后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这一项教学方法的实施,虽然可以提高学校德育教学工作质量,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容易使学生无法明确课堂教学中心,并出现学习思路偏移的情况,使得各个学科的课程进度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因此,在今后研究的过程中,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同时根据各个学科教师的及时反馈,对教学方案、教育设计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有效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效提高当前课堂教学成果,提高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质量,同时帮助初中生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为其今后的各项发展创造便利条件。除此之外,学校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还应结合当前学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积极开展相关变革,为初中德育课程整合实施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得教师可以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而充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课题的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研究结果表明,初中德育教育课程整合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方法,对于提高学生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这种方式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可以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积极配合教师开展的各项工作,同时结合教师所讲授的相关内容进行自主思考,并将这些理论知识有效应用至实践中,使得学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将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贯彻至始终。与此同时,通过将实现初中德育课程整合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当前学校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使其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这一教学方式积极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有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为培养综合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施培培.无痕融入德育绽放整合之美———试论初中音乐课融入德育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7(30):20.

[2]杨晋葆.中考改革背景下初中德育校本教研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3]曾伟忠.整合德育环节提升初中班级管理效能[J].吉林教育,2017(10):35-36.

[4]高相平.德育活动与初中语文课程情感教学的整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5):89.

[5]李军.整合儒家思想精髓,创新班级德育教育管理模式[J].中学时代,2014(8):210-211.

[6]郭鹏飞.初中生物教学与德育的有效整合[J].考试周刊,2013(30):145-146.

[7]张彦.德育活动与初中数学课程有机整合的几点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24):19.

[8]段婷婷.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9]方建军.浅谈初中音乐教育与德育整合的途径与方法[J].新课程(教师),2010(1):6-7.

初中德育课程范文篇3

关键词:教育传播学;德育课程;课程资源开发;初中地理课程

一、德育的内容

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规定了中小学德育的内容,分别是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指出“历史、地理等课要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3]。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具有生活性和思想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将生活性与思想性有效融合并付诸教学实践,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地理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又培养了学生关注人类和社会发展的意识与责任担当。

二、教育传播学

1.基本观点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体和教育信息四个基本要素构成”[4]。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伴随着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递,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依据受教育者的认知特征和学习需求,将特定的教育信息通过多样的教育媒体传递给受教育者。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围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3]。因此,在教育传播学的视角下设计和开展德育课程,教育者必须处理好德育信息和教育媒体之间的关系。依据感官的不同,可将教育媒体划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和视听媒体。笔者对蕴含德育内容的时政媒体和资源类别进行了梳理,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般而言,教育信息的传播是在多种媒体共同作用下实现的。有研究指出,通过视听媒体传播的信息能够更好地被受教育者接受。因此,在信息化时代,以激发学生内心情感认同为根本目标的德育课程,应基于德育内容的有效传播,综合设计与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德育课程媒体资源类型,要既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又有助于学生的道德实践,促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2.基于教育传播学的地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模型基于教育传播学的地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模型(如图1所示),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选择德育媒体资源的基本思路和原则,另一方面能够为德育常态化实施提供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参照。结合《指南》与课程标准进行中学地理德育内容的整合开发,是中学地理德育课程开发的前提。在分析整合了地理教材中蕴含的德育课程资源后,教师需要从权威媒体平台(如官方网页,以及“抖音”“快手”等APP中的“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闻联播”官方账号等)选择不同类型的媒体资源,通过分析与整合德育课时目标与媒体资源中蕴含的认知内容进行教学案例的设计、实施,最后通过教学效果分析与反馈,评价德育课时目标的达成度。

三、基于教育传播学的地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

以教育传播学为理论指导的地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需要注意三个基本点:整合初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的德育资源、确定地理德育课程目标、明确德育课程媒体资源的选择与整合策略。1.初中地理教材中薇含的德育资源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指南》的相关要求,对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德育资源进行深人挖掘,形成如表2所示的地理德育课程资源体系。从表2中可以看出,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的德育课程资源主要体现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其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取向与地理核心素养中的人地协调观相呼应,是开展初中地理德育课程的主要“抓手”,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则是开展课程的必备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在各个方面,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2.初中地理德育课程目标德育课程目标是德育课程的实践方向和德育媒体资源的选择依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价值判断力,促进其养成相应的行为和习惯,适应和处理相应的社会化问题。依据《指南》与课标的相关要求,结合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德育课程资源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如表3所示的初中地理德育课程目标。3.德育媒体资源的选择与整合策略不同类型德育媒体资源的整合,不是简单的素材叠加和无认知意义的素材展示。无论是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还是视听媒体,教师均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具体的德育课时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德育媒体资源的认知内容或认知任务,让学生有目的地接受不同类型媒体资源传递的信息,以加深情感体验。在进行德育媒体资源的选择与整合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注重媒体内容与德育内容、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性。将德育与学科教学融合,学科教学内容则成为德育课程实施的载体。因此,教师开展德育课程和选择媒体资源的前提,是分析并梳理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内容,进而制订具体的德育课时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具体的教学环节、任务,并整合出符合教学需求的德育媒体资源。正如前文所述,媒体资源的选择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必须要走出“展示”这一单一功能的误区,教师要明确媒体资源在德育课程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和认知导向,注重媒体资源“展示前”的导人,“展示中”的情感体验,“展示后”的讨论和发自学生内心的思想碰撞、情感认同。(2)紧密联系时事热点和学生生活经验。德育课程的设计、实施均指向生活。德育目标的达成不能停留在书面表达,否则学生形成的道德观念就会像“空中楼阁”,要以生活为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生活的开拓者和创造者。因此,体现生活性的德育课程媒体资源必定是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发现生活中德育媒体资源的眼睛、收集德育媒体资源的习惯、整合德育媒体资源的技能,进而引导学生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树立远大的理想。

四、结语

初中德育课程范文篇4

一、德育课堂生活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德育课堂生活化的必要性

首先,关注和理解学生。初中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个阶段?处于哪种状态?是否喜欢道德与法治科目?是否对本学科存在抵触心理?他们渴望得到哪些方面的知识?哪种学习方式更愿意被接受和理解?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德育的主战地。以上问题都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而且必须了解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其次,关爱和尊重学生。爱往往是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有爱心的老师才能从情感上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和心理变化,而学生往往喜欢这门学科的老师,才更愿意接受本学科的知识,对于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教师更应该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魅力,让学生爱上这门学科。最后,尊重教育规律。教育与人的生活联系息息相关,因此接受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人的一生影响重大。教育水平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成正比,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教育水平自然也提高了。

2.德育课堂生活化的可行性

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因此,学校一定要注重德育教育,力求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设计时要力求将德育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是推进德育课堂生活化的重要手段。学校和教师要真正理解德育教学的本质,将大德育思想渗透于德育教学过程中,同时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德育教学,进而丰富学生的德育知识,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基于生活化角度开展初中德育课堂教学的路径和措施

1.生活化角度解读德育教育内容

德育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教材选择要有一定启发性,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比如,初中德育教材中有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课程内容,如“做情绪的主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等,在讲解时就可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学习,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教学效果显著。此外,也可以选择难度较大的书籍进行德育,比如《多元化文化“地球村”》,此书难度较大,涉及的抽象名词较多,这就需要德育教师对这些抽象名词进行讲解,学生会发现这些抽象名词并没有那么难理解,自己也更有兴趣学习德育知识了。

2.以生活化事件为基础开展案例教学

初中生的生理、心理较不成熟,并且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叛逆期,敏感、易怒、自尊心强。所以,初中德育教师切不可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而应采取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积极地学习德育知识。比如,当学生压力很大时,教师万万不可再给学生施压,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这样做既能有效地排解学生的压力,又能提高德育教学质量。

3.注重开展生活化实践教学

初中教师应将教学与生活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既能更好地学习,又能更好地生活。可能有人会说,这种教学方式太俗了,可是这种接地气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推动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同时,德育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懂得释放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讨论问题,对德育知识有更深刻的感悟与理解,进而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比如,教师在讲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关内容时,在上课前先布置好小任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收集学校校园内悬挂的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条幅,并且让学生观察马路上和景区乱扔垃圾的现象,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调查的结果相互讨论,从而明白“文明”的重要性。

三、结语

初中德育课程范文篇5

关键词:德育课堂;欣赏型德育;初中教育

欣赏型德育模式是依据德育美学观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德育审美化改造的基本思路和开放性的框架,是德育与美育的完美结合,在进行德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一种好的途径。

1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内涵

1.1欣赏型德育模式。欣赏型德育模式是由檀传宝教授提出的,其核心价值为对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以及道德主体的自主构建,二者将会在学生自由欣赏的过程中共同完成。此种模式的关键理念在于在德育教育中融合自由教育,反对传统的价值观灌输方式,力求学生能够获得心灵上的成长[1]。在这一过程中价值引导是真实有效的学校德育的条件,而自主建构的构成则表明新旧德行认知架构将会转化为更高级的新架构,同时沉淀出充足的德行情感。欣赏型德育要求人员借助内在间接精神,将德育内容进行形式化改造,让受教育者在欣赏的过程中自在地接受相应的内涵,在自主建构和欣赏的过程中完成学习,提升受教育对象的认知能力,为其成长起到坚实的支撑作用。1.2欣赏型德育课堂教学。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中,此种活动要求教师有意识地贴合学生群体的成长需求,加速其掌握文化科学的能力,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欣赏型德育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充分契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实现对德育内容的改造处理,保证德育教育内容能够转化为和谐精确的完整体,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自由自在地接触各种价值方向引导,逐步提升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蔡元培的“美育育德”思想与其也有贯通之处,其分析审美活动自身拥有独特的道德属性,旨在深层次挖掘美育的潜力,倡导美育实践[2]。而欣赏型德育模式即是在践行这一实践。

2反思:德育课堂教学的现实困境

德育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是中小学生成长中重要的教育内容。伴随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教育机制正在飞速改革,新时期下的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越发提升,但就目前来看,中小学德育教育尚且存在一定的问题,实效性不高[3]。第一,教学目标重“知”轻“情”。在应试教育的长期背景下,升学率逐渐成为现代教育水准的核心指标。学校根据科目在升学中的地位来确定学科的位置并安排相应的学科课时,重智轻德,存在挤占德育课的现象[4]。原本将育人作为目标的德育课堂也逐渐转化为其他学科的文化课,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学德育课堂教学。导致学生认为德育课就是浪费时间的课程,而且对自己来说并没有什么实际“效用”。因此,由于对道德认知的过分重视而忽略了对道德情感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德育脱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第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德育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行素养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其将会贯穿落实在学校教育的开始和最终,将会直接引导学生的未来健康成长[5]。然而在中小学课堂中其教学内容往往不能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是使学生感到困惑的、所不能接受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对知识进行抽象的呈现,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师看来一些容易理解的知识概念,往往是学生难以理解的。由于教师未能与具体生活情境相契合,未能将抽象的理论,具体融入学生现在的实际生活中。从而就导致学生不能深刻体会到德育课对于自己的重要性,使其对该课程产生一种逃避心理。第三,教学主体消极被动。首先,表现在教育者的不自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关注于自己的努力所带来的量化结果,而对于德育这种更偏向于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影响的课程则加以忽略。科任教师在上课时,专注于对于所教知识的传授而并不愿意占用自己的时间进行德育。对于专职教师来说自己也未能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往往将自己的授课时间让渡给其他教师。其次,教师的不自强。在授课过程中不思考、不探索。并未充分了解学生群体的需求,也没有针对性地处理教材,因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照本宣科,并未实现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衔接,也没有在多元化角度搜集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将会直接异化为“会说话的教科书”。最后,教师缺乏对学生群体的细节的观察,忽视隐形德育资源,仅仅以自己的认知来开展德育教学活动,不能及时灵活处理课堂。

3探析:德育课堂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归因

3.1学校德育地位模糊。应试教育的重智倾向,导致在中小学校场域中德育课程的地位不高。相对于德育课程来说,教师更加重视中、高考所考的内容。德育应为注重学生品德,行为的一种课程。其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受用终身的,而中小学德育则处于一种应试教育阶段。多强调对德育“智”的维度的重视。学生对德育实践课也缺乏兴趣,对德育课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的,可见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正是由于德育课程地位的尴尬,则使学校德育地位也处于模糊状态,教师学生不能真正认识到德育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德育实效性并不高。3.2社会和家庭的阻力。初中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受社会转型以及家庭结构等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作为学习的第一场所,其思想道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6]。然而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家庭往往变为学校教育的一大阻力。不能发挥其德育的真正价值。同时学校和社会所产生的非一致性让学生衍生出双面性格特征,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本质上来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均是相互依存的,这就导致德育课堂的教学时效性难以达到预期目标。3.3学生自身对德育持怀疑态度。首先,对德育教师的不信任。一些学校的德育教师是非科班出身的。教师们并没有受过教育学、心理学和德育理论的熏陶。开展德育主要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教育效果难以从理论上予以保证。还有一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并不用心,自己主动将德育的地位放低,最终导致学生对于德育不能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其次,学生对教师所传之“道”的不信任。社会上产生的一些扭曲的价值观对德育者的德育内容产生了巨大的挑战。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怀疑,不能准确地分辨优劣。缺少正确的价值判断。即从侧面表明如今德育教学的效果有待提升,还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4实践: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实施

将欣赏型德育模式作为德育课堂实施的新方式,就是要用美的方式滋养学生的心灵,使道德内容形成和谐可欣赏的统一体。4.1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审美的超越性滋育了人的自我超越之本心本性,使人向着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努力涵养道德、提养精神,在审美感性与德育理性的相互交融之中体悟生命之美,创造出精神圆满的美善人生[7]。欣赏型德育课堂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美学鉴赏意识,助力学生感悟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真善美。欣赏性德育明确指出,德育教育的着力点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进步,并且此种发展处于自由状态下。欣赏型德育依托的主要是美学精神,将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智慧,最后让学生构建出自己的德行系统。将美的呈现作为促进人的发展的主要支撑,保证个人和社会能够和谐发展。4.2统筹科学合理的德育内容。德育教材知识体系较强,教师需要充分贴合课堂内容来进行素材的审美改造,以此来助力学生理解更为充实的德育知识,强化其情感认知能力,保证学生不仅能够获取系统性的学习知识,还能在潜意识中感悟道德美,所以合理的德育素材对德育教育的成功开展,意义非凡。德育素材的呈现应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防止将成人的思想与观念强加于学生。可以与本土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发现中成长,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所传递的内涵。4.3建立师生互动的轻松课堂。欣赏型课堂的核心是建立伙伴形态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使师生间能够达成和平共处的关系,在此体系中,教师不仅是权威的代表,其职责表现旨在强化学生的德育认知能力,通过自身对德行指挥的欣赏来启发学生群体的思考,使其有意识地欣赏将美学元素作为基础的德育活动。让学生能够转化为道德价值建构和道德价值判定的核心组成,获取更为充实的自由展现的机会。首先,教师需要充分关注自身所起到的道德示范作用,成为学生群体的审美对象。教师自身的德行表现将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后续德行素养高度的增加,教师和学生间的情感影响和被影响的关系往往需要借助教师的言行举止实现,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生活教学中都需要引导学生的德行素养的培养,逐渐转化为学生的欣赏对象。

总之,以欣赏型德育模式为视角分析德育的实效性问题。有助于明确初中德育教学的现状,分析在德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分析问题的原因,以此来引发有关部门的重视,为中学德育教育活动的推进发挥坚实的支撑作用,对改进中学德育工作起着积极作用,有助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其良好的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檀传宝.欣赏型德育模式的核心理念[J].中国德育,2006(5):47-49.

[2]张社强,韦莉莉.论蔡元培“美育育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教学与管理,2019(12):19-22.

[3]张家鉴.浅谈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27):62.

[4]张建平,王红刚.如何提升农村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J].教育研究,2018,4(2):43,45.

[5]杨小华.当前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9(12):40-43

[6]李积鹏,韩仁生.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及家庭德育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7(8):103-109.

初中德育课程范文篇6

[关键词]初中德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途径

德育建设,一直是素质教育理论下教学的重点内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发展的价值导向,由此可见,这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规范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初中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需要进行德育规范的学生群体,因此,只有在德育教育中更好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生才能够更好地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未来成为有思想、有素质、有文化的优秀青年,进而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在初中德育建设中难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

1.学生的忽视以及教学方法上的禁锢。初中生的课业压力较大,各科内容的学习容易使得他们应接不暇,因此对于德育课程缺乏应有的重视,再加上家长和教师过分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学生就会忽视德育教育。另一点原因是德育教育方法上的禁锢,教师在进行德育课程的教学中往往会采用传统的说教方法,但是现代的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个性心理往往比较叛逆,因此在传统说教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动力以及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不加以重视,那么学生就有可能因为逆反心理而出现违背德育理念的情况。另外,初中生还正处于价值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而现代的网络技术如此的发达,许多不良信息会给他们的价值观念带来许多不良的影响,在他们遇到一些较为新奇,但又是一些不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信息内容时,由于辨别能力上的不足,他们很容易去尝试,导致养成不良习惯。再者,对于初中生而言,教师的说教性教学并不是他们能够直接认同的教学方式,这种硬性的灌输式学习直接导致了德育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渗透。2.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应试教育思想,对于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如果我们在进行德育教学或是德育建设的工作中按照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来进行工作,让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死记硬背,那么其德育效果必然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虽然学生通过背诵暂时记住了相关的内容,但是他们无法理解,一旦学生无法理解,那么这样的教学就会沦为形式,使得学生无法在真正意义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无法有效地约束自身行为,另外,由于学生学习的初衷是为应付考试,因此学生无法进行有深度的学习,如此一来,德育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将变得更加困难。

二、在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想要有效在地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中国古代,就有着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理论,因此,为了更好地在德育建设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就必须要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亲近教师,主动地去接受德育教育,在具体的工作中,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充分地向学生展现个人魅力,进而用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做出示范。首先,在第一次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个性发展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或是给学生明确的心理暗示,进而获得学生的认可与尊重,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最为值得教师注意的是,第一堂课程切忌不要快速地进入课程教学,如果这样,那么学生往往会产生对于教师的反感。其次,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拟定学习计划,同时为学生设计明确的、科学的学习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多从学生角度着手,积极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进行德育建设工作,帮助他们分析进行德育的重要意义,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于客观事物的辨别能力,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情况下与学生共同学习,进而有效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最后,教师还应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并时刻保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良好教学风范,让学生成为自己的朋友,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地知识探索,进而促进学生对于德育的学习兴趣,提升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2.注重教学安排的合理性。想要有效地在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该注重教学安排的合理性。初中生的学习能力较强,思维较为活跃,但是这样的情况也容易使初中生更加快速地遗忘相关知识,或者出现知识消化不良的情况,因此,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进而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德育工作中的渗透。就目前而言,有一些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喜欢使用专题式的教学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集中在几个课时中进行专题讲解,诚然这样的教学方法确实有效,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却忽略了学生的遗忘规律,使得一些学生无法有效地接受这样的体系式的教学,另外,这样的教学方式忽略了课程的延展以及内涵的讲解,因此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适合初中学生的。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其实在德育课程的教材中,教材已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在了教材的各章节中,如在经济与政治常识两个小的课程章节中就充分地体现了学会理财和消费、走进经济圈、发展中的我国经济、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大方面等诸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的就是合理地进行课程安排,为学生列出相关的教学重难点,进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来有效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德育教学中的渗透,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消化,帮助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延展,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3.提升学生学习体验,促进学生价值认同感。想要有效地在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还应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价值认同感。体验式的学习,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理念,因此,为了更好地在初中德育建设工作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一定要在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的价值认同感。基于此,在日常的德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切勿向学生灌输自己的观点,打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自身跳跃的思维,而教师要做的是积极引导,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拿出恰当、新颖的时事案例,帮助学生去分析不同行为在不同环境下所能产生的利弊影响以及不同后果,让学生自主地去进行选择,通过这样的体验式的学习,笔者相信,学生一定能够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择出最为正确的行为方式,进而提升其认同感。例如我们在进行政治常识相关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就应该先举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时事案例,进而在进行案例分析之后,让学生去进行选择,通过这样的体验式的学习,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提升个人的政治素养,进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着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去践行自身行为,有效地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4.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想要有效地在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来领悟、体验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容,进而约束自身的行为,提升个人综合素养,促进德育建设工作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在进行德育工作的实际过程中就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去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虑到初中生的课业压力较大,因此学校在设计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最好是选择在校内进行一些实践活动的举办,例如组织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的现状调查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问卷调查,并积极地形成相关数据,从而促进校园德育工作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另外,我们还可以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语设计比赛,通过设计比赛来考察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有效地促进校园德育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在初中德育建设过程中有效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如果想要切实地改变当前德育工作的不良局面,教师就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改变空洞的理论灌输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获取学生的共鸣,进而激发学生自觉追求,从而更好地进行德育建设工作,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助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虞林.浅析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22:315.

[2]周志德.技校德育课程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探索[J].职业,2016,17:116-118.

初中德育课程范文篇7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的现实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产生于历史,对现在和未来有一定影响的优秀历史文化,这些文化根植于人们的观念和思想中,已经积淀为国民的普遍心理,并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逐渐成为中华民族较为稳定的文化特质。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倡导下,礼义廉耻、忠孝文化、严于律己、尊长爱幼等道德规范深深影响着国民。民族文化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因此,民族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整体发展。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代表和谐。这个文化精髓规范了人们的行为,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对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能促进提高国民素质。以儒学为例,自汉朝以来,这种思想主张就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的正统思想,规范着国人的道德和行为,并影响至今。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却面临着道德危机和信任危机等问题。此外,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结晶,本应该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不应该只以博物馆的陈列品的形式存在,而应该是有鲜活的生命力的存在,要时时刻刻影响我们的现实生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德育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继承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能对社会作出贡献,这可以让学生的道德意识得到增强。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阶段,其责任意识随着思维认识与思维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高效的德育方法,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教学,能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自身行为,培养良好的品质,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德育中,能在循序渐进中启发学生树立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有利于开展德育活动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英雄人物面对困难勇往直前、最终获得胜利的故事,有宁愿自己贫困,也要去帮助他人的故事。教师将这些故事讲述给学生,会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勇敢地去面对,同时也会让学生感受到帮助他人的意义,这有利于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以此达到德育的目标。另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包含感恩精神,将其渗透到德育中,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体会到父母之恩和教师之恩,让学生学会感恩,这些都是德育的目标。

(三)让学生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德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让学生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德育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和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归属感与认同感。在德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有效帮助教师做好德育工作的衔接,引导学生树立道德法制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同时也能让学生对国家富强和个人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意识到小家和大家是密不可分的,大家好小家才能好,从而提高自身的德育意识,以便更好地建设社会。

三、初中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改革成效不显著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坚持导向性、疏导性、尊重并严格要求学生、教育连贯一致、因材施教等德育原则,积极助推课程改革,将课程改革的成果扩大化,让学生享受到课程改革的利好,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没有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而且仍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发挥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引作用。在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德育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导致德育改革成效不显著,致使学生的正确思想观念与道德意识形成受阻。

(二)课程结构太过松散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向教育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重要决定因素,紧凑且适用性强的课程结构,能保证德育课程顺利开展,过于松散的课程结构则会降低德育课堂教学效率。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经常不注重课程结构建设,在课程体系的完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能力水平,盲目地构建课程结构,导致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难以保证。在过于松散的课程结构中,德育课程的内容选取、编排方案、授课方式等因素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德育知识学习质量,影响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

(三)实践活动过于单一

教学实践活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性,使学生在有秩序的课堂学习中高效地掌握知识。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时,没有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体验,仅为应付教学检查而让学生配合“走走过场”,此举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部分教师为了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选择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背诵传统诗词,在这种单一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得不到有效的德育熏陶,更不能高效地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德育知识,无法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

(四)教师文化素养不高

部分教师的德育认识无法上升到应有的高度,导致学生的德育工作开展困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品德教育出发,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丰富学生对德育的认知,提高德育工作效率。而部分教师由于自身的专业化程度较低,文化素养不高,无法有效地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德育工作中,导致学生不能接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无法良好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的对策

(一)推进德育课程改革

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想更好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将其纳入考核机制,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不仅只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考核,还要重视学生的德育,让学生能主动地去参与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德育课程。教师还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德育教材中,因为教师在开展德育活动时主要依据教材来进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材中,会让教师更多地讲解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也能让这些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进而能在潜移默化中对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以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为例,教师在讲解这一课时,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融入其中,多讲解这部分的文化知识,让学生产生热爱祖国,并时刻地维护国家利益的思想。学校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德育师资队伍,主要由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组成,并对这些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或者让他们去师范学校进行学习,让教师的德育能力得到提高。

(二)营造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教师要善于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结合德育内容,将二者进行有效融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教学方法,要能充分了解当代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了解其具体的学习需求。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要注意保证课程的趣味性,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更多的趣味性元素融入其中,并将其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联系。如将中国的书法、戏曲、民族服饰、绘画相关的元素加入教学课件中,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并受其感染,在学习德育知识的过程中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感恩、责任、包容、仁爱、诚信等美德与德育内容相融合,并将其与中学生守则搭建联系,从而起到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效果。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播放不同主题的德育案例,营造相应的文化氛围,让学生能被这样的氛围影响,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分。

(三)优化德育课程

教师可以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教学,将心理健康、哲学、人生礼仪等融入其中,并将这些知识进行重组,构建一个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的课堂,并对德育知识进行丰富。教师还应该将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融入教学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七课《亲情之爱》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教育学生明白父母为他们付出的艰辛和爱,使学生学会知恩、感恩并报恩。学校在开展德育课程时,也可以每周让学生在阶梯教室进行,在教学中对德育知识进行宣传,同时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参与到其中,可以先让学生学习中国的礼仪,然后进行一定的示范,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能更加注重自身的修养。

(四)开展德育实践活动

教师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中,不仅要靠课堂来实现,也要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对优秀传统文化更深刻地理解,也会产生相应的文化意识和情感认知。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以活动为基础,通过行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可以举办一些有关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比赛,如演讲比赛、诗词比赛、书法比赛、朗诵比赛等,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这些比赛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对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好的认知,也能使学习技能得到提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多参加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到熏陶。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也是必要的,这也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去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或在社区进行服务,或捐赠物品来感受德育知识。学生还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帮父母洗脚来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也可以向教师表达感谢,或者是去帮助其他的同学,这些都是优秀传统文化所呈现的美德。

(五)借助节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很多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教师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可以展开讲解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并将其与德育内容相融合,如鼓励学生在传统节日时多回家陪陪父母等。如在端午节时,教师可以直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为老人发粽子,并和学生一起观看和屈原有关的影片,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陶冶情操。学生能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氛围,并被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有利于其形成高尚的爱国情操。

(六)在网络媒体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而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技术进行有机融合,能更加凸显网络的价值。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媒体等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以此来影响学生。具体可以向学生推荐合适的网站、公众号等,或设置优秀传统文化专栏的方式进行专题报道,为了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加入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并鼓励学生留言点评,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平台的相关信息了解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更加有针对性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升其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

(七)增强教师文化素养

初中德育课程范文篇8

关键词:初中教育;德育;生活化;途径

所谓的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指的是德育的形式与内容应与学生的生活相贴合,针对学生的特点,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确保内容贴合生活,方式与学生生活方式相一致。此外,德育还要紧跟社会历史潮流,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社会产生了解,实现学生阅历的丰富。德育生活化教学对于传统的德育教育来说是一个颠覆性的改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更能将学生重新树立为课堂的重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一.目前我国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脱离生活实际。近年来,教育界始终在贯彻和推广教育体制改革,初中的德育教育也正在发生着改变。初中的德育课程,老师所讲内容脱离不了课本,和生活中的内容没有交集,教学内容太过空泛。不仅教师,学校也没有加强对德育教学的重视,只是通过校规校纪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生活化的德育教育。初中生正处于人生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身心发展迅速,他们正在此时逐渐形成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在这个时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结合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进行生活化教学。但实际上,初中的德育教育依然强调理论,却忽视了学生生活。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学习所受到的来自于环境的影响,一味重复枯燥的理论,这就很难实现学生学习热情的提升。此外,有很多教师依然认为所谓的德育就是道德规范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完全脱离了生活实际,不具有足够强的针对性。2.形式较为单一。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逐渐成为主流。结合我国初中德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校只是机械地将德育教育作为必须进行的任务,却忽视了德育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实际上,德育对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体验到多元化教学,并主动参与德育学习。但由于众多学校并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依然采取传统模式,进而导致单一和落后的德育教育形式,自然无法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3.德育教育中学生缺失主体地位。德育教学是一个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如果只有老师的传输,却没有学生的接受与反馈,都不能算作优秀的德育教学。而当下的德育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并没有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不停地灌输课本上空洞乏味抽象的知识,学生并不能从中获取真正有利于自身成长的知识。

二.强化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1.确定生活化的德育目标。就单一、落后的德育内容、德育方式而言,教师首先应树立生活化的德育教学目标。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很难在较长时间内始终集中注意力、端正学习态度,若教师不对此进行积极引导,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热情冷却,甚至出现厌学的情况。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改变他们对于学习的认识。学校也应关注德育教育目标的生活化,在趣味性更强的生活化教学中灵活穿插理论内容,进而大幅度提升学生在德育课堂上的学习效率。2.推进德育教学内容与方式的生活化。要想实现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的提高,就必须同时实现德育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生活化。教师必须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将课本仅仅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参考而非全部,在德育课堂上,教师应实现生活与教材的有机结合。由于初中的德育教学大多是空洞的理论,教师如何将自身的丰富阅历以一个适当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将成为广大德育一线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由于德育课程大多内容枯燥,因此教师应尝试更多、更有趣的生活化教学形式,实现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做到不拘泥于定式,将辩论、讲演、才艺展示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入到课堂上,搭建起一个气氛和谐的学习平台。此外,教师也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充分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将德育生活化教育延展到学生的课外生活之中。3.将家庭教育与德育生活化。教育结合起来实际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要想实现德育教育的生活化,就不能不充分利用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广大一线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课本中的理论转化成为生动有趣的家庭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依照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对其进行评价。这种尝试将会极大地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4.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悟德育。社会实践是让学生能积极主动接受正确道德观念的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在实践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社会,更加真实地体验到生活中的各种道德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安排和学校的规定,尽可能地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比如,我会与相关志愿者协会联系,安排学生去敬老院和孤寡老人们相处半天,体会到要爱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我还会组织他们去社区打扫卫生,让他们了解社会公德;以及鼓励他们参加志愿卖报活动,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和勇气,让他们在活动中形成健康的价值观。5.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设宽松和谐环境。在日常的管理中,应该尊重学生的权利,不能强迫学生遵规守矩,而是要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己遵守校规校纪的责任,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比如,在课堂上我不会因为一个学生说话而让他出门罚站,我反而会鼓励同学们课下和这名同学面对面谈话,提出他上课说话影响到周围所有同学听课,他自己也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进而进行自我纠正。6.构建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学生的成绩往往由考试成绩和教师评价两部分构成,这种体系无法摆脱教师的主观看法,很难体现出德育教育应有的激励作用。要想实现德育教学生活化,就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贯穿一套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这套体系应更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并在评价过程中对标准实行量化,充分结合学生的行为与知识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并非一个能够一蹴而就的过程,学校和相关教师应高度重视初中德育教育的生活化,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和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也需要在对德育生活化有了充分了解的前提下,结合现状进行坚持不懈的摸索与尝试,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参考文献

[1]卢波.初中德育生活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28):119

[2]鲜蕾.有关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的探讨[J].华章,2013,(30):273-273.

[3]邱美丽.初中德育教学生活化浅议[J].才智,2013,(19):116-118.

初中德育课程范文篇9

[关键词]初中教育;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

在初中生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德育是重点内容,在过去的德育工作中,教师更多地关注规范性与原则性的德育内容,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相对比较少,德育效果也随之变差。因此,教师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德育教育活动中,向学生传播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及时了解青春期的初中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升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的必要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具有一致的教育目标,其开设都是为了让初中生在未来能够对社会充分适应,同时实现全面发展,拥有健康、健全的人格。形成健康心理的必要前提是先拥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道德素养,而进行道德教育也需要有稳定的心理素质。教师无论是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德育工作,都必须将初中生看成教育活动的主体,对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了解,使学生能够充分挖掘出自己所拥有的潜能。将两种教育工作进行结合,可以使德育目标更加完整,德育更注重养成学生的三观系统,使其能够在充分了解社会规则的基础上,形成更好的道德品质,德育的设置是符合社会需求的,但是其对于个体存在的问题并未充分关注。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对其进行补充,在道德教育与学生心理变化规律之间构建联系,通过道德行为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进一步拓宽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

1.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德育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与吸收德育教育内容。两种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1)教学目标相同初中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基本一致的工作目标,主要对象都是初中生,最终的目的是确保初中生在今后能够全方面发展,无论是从政治规范、思想道德还是心理层面出发,都是为了提高初中生的基本素质,教育初衷基本统一。(2)教育途径相同教育者在落实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都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渗透,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因此,从教育工作的本质上来看,德育从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获取前提保障,实施德育工作也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升华,只有将二者紧密融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健康成长。(3)教学内容有交叉性两种教育在内容层面也存有一定的交叉性,主要是因为教育内容有较强的关联性,心理教师在帮助学生面对与解决一些心理层面的问题时,可以借助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对学生展开必要的引导,进而帮助其处理心理层面的困扰。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工作时,初中生也需要对思想问题进行梳理与化解,德育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当初中生在生活与学习中出现思想困扰时,这种困扰也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心理困扰,心理上的负面情绪与思想也有紧密的关联。2.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教育范围、方法与内容方面均有差异,德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初中生的心理素质,教会初中生处理各项人际交往关系,使初中生积极乐观地面对当前的学习与人际交往,以便初中生面对未来有一个很好的适应过程和规划过程,本质上起到一个引导性的作用。而德育则是一种要求初中生对思想政治、道德理念形成一种良好的规范,这种规范可使初中生在思想和政治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多地关注初中生的个人行为规范与道德规范,但忽视了初中生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情况,也产生许多弊端。理论基础的不同导致两种教育工作存有本质上的差异,当心理健康教育最终失败或者进行得不够及时时,学生可能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情况严重时可能会精神分裂、抑郁,初中生在这些疾病中容易出现自杀的想法与行为;而德育不到位,学生可能会出现道德层面的错误,同样会产生重大影响。

三、初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现状

近年来,虽然初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因实践探索尚处于浅层阶段,还存在许多无法忽视的问题,具体包括:1.思想偏差。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传统文化、当前的政策与形势、思想道德与政治理论等,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不多,初中生对于心理健康也不够重视,进而形成了思想偏差。有一部分学生直接将心理健康教育看成心理咨询,觉得只有心理存在问题的人才需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混淆心理疾病与心理问题的概念,对心理咨询形成错误认识。因此,在进行教育时,需要教师围绕心理健康与德育课程的关系,引导学生,应对思想偏差。2.体制欠缺。相比于成熟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广大初中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度和投入度都非常有限,甚至许多学校还没有理顺其管理体系、价值诉求等。尽管部分初中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但其更多承担的是心理干预职能,忽视了心理教育职能。另外,许多笃信西方心理教育理论的工作者缺乏对传统德育教育的理解和认同,缺乏对初中德育工作的接纳和正视,甚至出现自我封闭的趋势,导致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动力不够,对双方的发展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四、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可行途径

1.融合教育方法。基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互补性,可以通过结合两种教育系统的主要教育方法,来将其具有的优势呈现出来,德育系统中的常用教育方法有榜样示范、说服教育与集体灌输等,其缺少对学生内心的关注,削弱了教育实际效果,但是德育具有成熟完备的教材与教育系统。在进行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时,教师可选用多种教学方法,教育形式也各有不同,包括心理辅导与咨询、拓展性心理素质训练等。结合两种教育方法后,教师要注重道德教育的内化,可采取心理健康课程形式来传达德育教育内容,注重安排实践类活动,将心理健康理念渗透德育中,让学生能够主动地用德育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心理实践与德育理论的结合,来让初中生形成更为强烈的道德认同感,学生可在德育课堂中展示出自己的情感需求与感性经验,优化德育教育的体验感受。2.融合教育内容。初中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各个年级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指导,使学生可以提升心理素质,具有更强的抗挫能力。德育教育工作本身存在社会性功能,其传递出道德规范、思想观点与政治观点等,内容上存在的单一性导致学生在德育中的积极性较差。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直接引进到德育活动中,注重考查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增设青春期的心理健康答疑与心理卫生教育等内容,使德育能够直接地服务于初中生,在德育中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3.融合教育理念。教师需要积极地对教育理念进行融合,确保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都可以形成教育效用,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以初中生为本,充分尊重与关注初中生的需求,倾听初中生在心理与思想方面的困扰,以此提升心理素质,以更好的状态来应对无法预知的事件,学校应强化对教师的培训,补充心理学教育知识,聘用专业的心理教师,完善师资队伍。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结合,对于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更为健全的德育体系之下,可以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较高的素质,同时,还能对教育对象的潜能进行激发。初中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及时更新德育教育内容,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这样,德育的实效性可被有效突显,初中生也可获取质量更高的德育课堂。

参考文献:

[1]葛锦飞.初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J].中华少年,2018,(30).

[2]吴永韶.试析初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新校园(中旬),2018,(11).

初中德育课程范文篇10

案例教学具有科学性质和实用价值,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具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及师生互动等功能或优点,受到很多专业教育者长期广泛的使用。在高中德育课使用案例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高中德育课的教学现状,改变德育课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德育课取得一定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随着案例教学不断的深入应用,发现案例教学也有其缺点或局限:应用案例教学过于耗费时间和精力、不利于中等以下程度或低年级的学习者等。本论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配套措施。希望有助于广大德育工作者提高对案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并有效地利用案例教学进行德育课教学,提供借鉴和启发意义。

二、高中德育课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一)改革高中德育课传统教学模式的需要,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

高中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德育课的实践性和政治性很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的认识到这一点,并要认真的解决。然而,在传统的德育课教学中,教师讲授几乎成了唯一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津津有味地讲授理论知识,学生们在下面听的昏昏欲睡,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使得学习单调、枯燥,从而导致学生对德育课消极应付,不感兴趣,不愿听讲,考试前临阵磨枪,死记硬背,根本达不到学习德育课的目的。案例教学以案例为媒介,将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将现实生活中生动、逼真的事件引入课堂,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自觉地学习,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案例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探索者,学生在德育课堂上主动讨论、主动发言、主动合作、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案例学习过程是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在没有任何压力下大胆的发表观点,分析彼此的观点,做出选择。案例教学通过为学生提供各种道德情境,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得到增强,…他们的道德行为进一步得到改善,提高了德育课的实效性。(本文来自于《山西青年》杂志。《山西青年》杂志简介详见.)

(二)适应高中的生源特点(“一言堂”式的德育课导致优生差生都不感兴趣)

高中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为主,而且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普通高中的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兴起,使得高中生源锐减,为了维持生存,部分高中面临“饥不择食”的境地。这也造成了部分学生素质差,造成了上课睡觉,打闹,逃课等不良现象,甚至个别学生法制纪律观念淡薄,时有发生冲突打架,经常迟到旷课,不服从教育和管理,不尊重老师,不做作业和抄袭作业。而目标明确的以考学为主的优等生又觉得高考不考这些东西,还是多背几个知识点吧。他们中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不学德育知识,知不知德育理论都无所谓。又由于德育课本身抽象性的特点与和长期以来高中的德育课形成的“说教堂”、…“一言堂”的授课形式,使得德育课往往很难上,更不要说上好了,也造成学生对德育课没有兴趣,高中的德育课在学生的眼里可有可无,总之,高中生在文化基础、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这就更要求高中学生学好德育课。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案例教学的运用,增强了学生对德育课的兴趣。因为案例教学提供一定的情景,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能触动学生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精心编排教学案例,把书本的知识点融入教学案例之中,改变过去德育课单一的、枯燥的注入式教学。案例教学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以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参与课堂讨论,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情境。案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使德育课发挥应有的作用,改变高中学生目前的思想状况,使他们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思想道德也得到提升。

(三)符合高中德育课的学科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