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安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10-22 10:16:54

城市治安管理

城市治安管理范文篇1

今天下午,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在这里举行xx县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合作签约仪式,共同见证我县城市发展中这一重大项目的启动,为了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我们期待已久,努力已久,今天,终于成为现实。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项目建设签约仪式的顺利举行表示真诚的祝贺!对前来参加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衡昆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给全县社会治安管理特别是县城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目前,从全国的形势来看,dt分子、zd分子、境外敌对分子正在加紧扰乱和破坏我国的社会经济秩序,打着各种幌子,以各种形式分散在全国各地秘密组织开展一些有目的、有计划、有联合的破坏性活动,这对全国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从我县的情况来看,由于我县地处两国三省十县结合部,毗邻越南和两广,边境线长75公里,国道323线和衡昆高速公路贯穿县境,流动人口多,人员往来杂,边境管理任务重,全县社会治安形势比较严峻,各种违法犯罪和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成反弹之势。再采用传统的以人力、物力防范和事后调查为主的治安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繁重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要求,落后的治安监管平台和机制严重制约了我县社会治安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迫切需要采取技术防范手段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而今,随着我县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项目的启动和建设,将对我们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城市管理和整体防控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

通过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县公安机关可以对全县重点单位、重要目标、治安卡口、交通要道、高速公路出入口、治安复杂场所、社区等防范重点区域实施全天候、全方位24小时的高密度监控,将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辖区范围内的社会活动情况,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实现治安管理工作由事后调查到事前预防的转变,将有效提高出勤(或出警)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监控系统的建设,还可以为执法部门提供违法人员的违法证据、犯罪事实,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有效。通过该系统,县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就可以协调指挥各相关部门,进行社会治安管理和紧急状态管理的联合行动,实现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和联动管控,使统一应急、联合行动成为现实。指挥员可根据这些信息快速地跨部门、跨警区、跨警种下达指令;完善的覆盖网使各联动单位能及时收到指令,迅速赶赴现场,从而有效提高xx县管控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使治安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准确化、智能化、信息化。为创建平安、和谐xx提供技术支持。

城市治安管理范文篇2

今天下午,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在这里举行xx县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合作签约仪式,共同见证我县城市发展中这一重大项目的启动,为了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我们期待已久,努力已久,今天,终于成为现实。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项目建设签约仪式的顺利举行表示真诚的祝贺!对前来参加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衡昆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给全县社会治安管理特别是县城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目前,从全国的形势来看,dt分子、zd分子、境外敌对分子正在加紧扰乱和破坏我国的社会经济秩序,打着各种幌子,以各种形式分散在全国各地秘密组织开展一些有目的、有计划、有联合的破坏性活动,这对全国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从我县的情况来看,由于我县地处两国三省十县结合部,毗邻越南和两广,边境线长75公里,国道323线和衡昆高速公路贯穿县境,流动人口多,人员往来杂,边境管理任务重,全县社会治安形势比较严峻,各种违法犯罪和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成反弹之势。再采用传统的以人力、物力防范和事后调查为主的治安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繁重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要求,落后的治安监管平台和机制严重制约了我县社会治安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迫切需要采取技术防范手段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而今,随着我县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项目的启动和建设,将对我们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城市管理和整体防控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

通过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县公安机关可以对全县重点单位、重要目标、治安卡口、交通要道、高速公路出入口、治安复杂场所、社区等防范重点区域实施全天候、全方位24小时的高密度监控,将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辖区范围内的社会活动情况,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实现治安管理工作由事后调查到事前预防的转变,将有效提高出勤(或出警)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监控系统的建设,还可以为执法部门提供违法人员的违法证据、犯罪事实,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有效。通过该系统,县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就可以协调指挥各相关部门,进行社会治安管理和紧急状态管理的联合行动,实现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和联动管控,使统一应急、联合行动成为现实。指挥员可根据这些信息快速地跨部门、跨警区、跨警种下达指令;完善的覆盖网使各联动单位能及时收到指令,迅速赶赴现场,从而有效提高xx县管控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使治安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准确化、智能化、信息化。为创建平安、和谐xx提供技术支持。

城市治安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农村治安;法律规制;和谐社会

一、当前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治安问题

(一)群体性的刑事案件数量增多

在当今的农村治安环境中,群体性的刑事案件数量逐渐增多,例如团伙盗窃、聚众斗殴、聚众等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危害着农村环境的安定有序。这也影响这农村青年、幼儿的教育,很多农村青年受不良文化的影响走上了非法犯罪的道路。

(二)农村治安管理力量薄弱,缺乏完善的防卫体系

在多数农村建设中,治安管理力量薄弱,也没有科学的防卫体系,而且受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发展、家族势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治安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而且,农村生活环境复杂,自身缺乏治安储备,农村的治安人员缺乏,这都是农村治安环境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农村的家庭暴力事件较多

在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很多农村家庭“法盲”仍占绝大多数,再加上农村固有的“重男轻女”“男人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影响,农村妇女处于弱势地位,家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这严重危害着农村的治安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较多,使得农村治安管理问题凸显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村的年轻劳动力减少,使得“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数量增加,他们不管是从体力还是从生活知识等各方面能力较低,这使得农村的防卫体系较为薄弱,很多不法分子有机可趁,顶风作案,威胁着弱势群体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农村里所发安生的不法分子侵害村民财产的案件数量不断增长,严重影响着农村的社会治安环境。

(五)不法分子利用村民知识水平较低,存在有封建迷信的思想这一特点进行违法活动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村名学习科学知识的机会越来越多,但是仍然会有人对迷信思想、封建活动深信不疑。很多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村民的这一思想特点,打着封建迷信活动的旗号,进行不法活动。

二、农村治安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法治宣传教育不到位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已经在一些乡镇、村庄开展,但是大部分村民仍然是法盲,在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下,他们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手段解决遇到的问题,而是会选用更加直接的暴力手段等解决问题。而且,由于很多村民之间存在有血缘关系,家族的影响根深蒂固,使得很多人在遇到问题时首先会考虑运用家族的力量解决矛盾。这也为法治宣传工作的开展设置了障碍。而且,农村的文化发展落后,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很多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村名仍然是文盲、半文盲,加大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难度。村民对法律的认识不够,政府部门对法律规制的宣传不到位,加剧了农村治安环境治理的难度。

(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政府对农村建设投入、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城乡贫富差距拉大,使得农村的多数劳动力都去城市打工,村庄中多数都是老人、儿童,这使得农村的治安管理更加困难。还有的村农,政府对其建设投入较少,农村的基础设施、治安设施投入较少,例如当遇到突发问题时,村民无法利用身边的器械正当防卫,无法及时报警灯。归根结底还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落后的原因。

(三)农村的基层工作不到位

农村的社会治安管理部门力量不足,民警数量较少,使得很多时候民警有心无力,还有的农村,乡、镇基层组织对治安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法律宣传教育工作,也没有对违法乱纪的人员进行说服教育,使得农村的社会治安环境越来越复杂。

(四)政府对农村的法律规制、政策执行的重视程度不够

相对于城市,国家对于农村的法治建设、政策执行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体现在:国家对于农村的治安力量建设投入较少,农村的治安管理人员、治安设施投入较少,使得农村的治安管理工作无法推进;国家对于农村治安法律规制的建设、执行工作中存在漏洞,没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法律规制,使得对农村违法乱纪现象的治理无法可依,治理力度较弱;国家对于农村治安管理工作的推行不够周全,监督力度不够,很多违法乱纪现象的治理程度不够,但是又缺乏相应的监督手段,使得农村治安管理尤其困难。

(五)村民自身的原因

村民文化水平低,无法正确认识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使得他们违法却不自知。村民在思想方面仍然存在有封建迷信的思想,使得法律的普及难上加难。作为弱势群体,村民对违法行为的抵御能力本身就存在缺陷,在面对违法乱纪行为时无法正确认识,更无从谈起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利益。使得很多不法分子屡屡得逞,更加猖獗。

三、如何改善农村治安环境的现状

(一)拓宽与农村治安管理相关的法律范围

我国的关于农村社会治安管理方面现行的法律规制并不完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行,不断有新的治安问题涌现,现存的法律规制根本无法及时的修改,用以约束这些行为。为了扩大农村治安管理相关的法律范围,国家应当考虑结合新农村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更大保护力度和调整范围的法律法规标准,在制定的过程中也需要尽量详细和完备地进行,注重合理的解释和阐述,并对法律内容的实质应用进行明确无误的引导,以实现对农民合法权益的切实保障,隔绝掉不法分子。从广大群众的真实利益需求出发,遵从法为人所制,法为人用的原则,有效发挥法律整治的作用,适当的拓宽与之相关的法律约束范围,使得那些违法乱纪行为可以被依法惩治,加强法律规制,提高农村治安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加大违法乱纪行为的惩治力度

为了实现法律法规的实质效果,国家应对特定的违法乱纪行为设置针对性较强的法律条文,并加大对违法乱纪行为的橙汁力度,对违法分子进行严惩,当其重新进入社会时,才能有有效降低其再次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的几率,促进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的有效解决,改善农村治安环境。与此同时,各级党政机关、政府部门首先要认识到打击农村治安违法犯罪行为可能酿成的严重后果,并及时进行各个部门的统一协调,集中力量对这些犯罪人员进行惩治,将这些违法犯罪行为从源头扼杀。另外,执法部门可以通过采取“举轻以明重”的做法,通过对违法乱纪人员的严惩起到警戒广大村民的作用,在实现对不法分子的惩处的同时,提高村民对法律规制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农村法制的建设,在广大农村营造出良好的司法环境,保障农村社会秩序,维护农民日常生活的稳定性。

(三)加强农村治安体系的构建,加大农村治安力量建设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农村处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最基层,农村的治安管理力量相对城市较为薄弱,因此,农村中治安问题的发生也较多。为了能够构建出完善的农村治安管理体系,首先必须要加大对治安力量配置的投入。例如,可以通过进行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编外人员招聘等多种人员投入措施,增加农村基层民警和巡逻人员的数量,保障农村日常治安环境的稳定性。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基层民警和巡逻人员的教育及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农村治安的现状,并增加他们的法律知识储备量,以及必要的治安问题防治措施,增强其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感,提高他们与违法犯罪人员作斗争的能力。另外,也要加强对他们处理纠纷等能力进行锻炼,当突发事件等农村治安问题发生时,他们能够合理有效地解决村民之间的纠纷,以避免更加严重情况的发生,维护好农村治安的有序性,保障居民日常生活平稳进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发展。

(四)加强对农村的法律规制的宣传教育

对农民进行长期的全面的宣传教育是实现农村法律规制的重要方式,因此,针对村民自身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政府应当在广大农村地区加大对法律规制的宣传教育,通过张贴法律知识宣传海报、举行法律知识小讲座等多种宣传方式,可以普遍提高村民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哪些行为可为、哪些行为不可为。同时,也可以在广大农村进行应对紧急情况的演练,加强农村居民应对突发事件的防御能力,让村民们明白在面对违法行为时如何有效使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挽回自己的损失,打击不法犯罪分子和违法行为,并利用法律精神规范自身的行为方式,有效实现法律规制宣传教育的目的,加快促进和谐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五)推动法律规制的规范运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具体情况,规范法律法规的应用程序,并构建出合理完善的法律运行和监督机制,以实现对法律规制的运行情况进行良好的监督,对于农村治安管理工作来说是极其有必要的。在农村治安管理的问题上,如何更好的运用法律解决问题,如何更好的使法律规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何将法律运行的情况真实有效的反映出来,如何协调法律的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都需要进行完备和规范性的规划。在推动法律规制的规范运行和健全监督机制的过程中,应当从基层农村的治安环境中积极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着手于具有针对性的农村治安问题,从法律运用程序的薄弱环节进行精准切入,并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完善,发挥出法律规制在改善农村治安环境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法律法规运行情况的监督,及时发现农村治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加强农村治安管理,从而使得农村治安情况得到好转。

四、结语

农村治安管理工作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解决农村治安问题关系着农民生活质量的高低。诚然,农村治安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但是我们也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及时应对随时突发的问题,争取建设一个美丽和谐的新农村。

作者:王珩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晓玲.善治理论视角下农村治安管理社会化研究[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5.

城市治安管理范文篇4

今天下午,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县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合作签约仪式,共同见证我县城市发展中这一重大项目的启动,为了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我们期待已久,努力已久,今天,终于成为现实。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项目建设签约仪式的顺利举行表示真诚的祝贺!对前来参加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衡昆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给全县社会治安管理特别是县城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目前,从全国的形势来看,东突分子、藏独分子、境外敌对分子正在加紧扰乱和破坏我国的社会经济秩序,打着各种幌子,以各种形式分散在全国各地秘密组织开展一些有目的、有计划、有联合的破坏性活动,这对全国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从我县的情况来看,由于我县地处两国三省十县结合部,毗邻越南和两广,边境线长75公里,国道323线和衡昆高速公路贯穿县境,流动人口多,人员往来杂,边境管理任务重,全县社会治安形势比较严峻,各种违法犯罪和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成反弹之势。再采用传统的以人力、物力防范和事后调查为主的治安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繁重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要求,落后的治安监管平台和机制严重制约了我县社会治安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迫切需要采取技术防范手段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而今,随着我县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项目的启动和建设,将对我们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城市管理和整体防控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

通过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县公安机关可以对全县重点单位、重要目标、治安卡口、交通要道、高速公路出入口、治安复杂场所、社区等防范重点区域实施全天候、全方位24小时的高密度监控,将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辖区范围内的社会活动情况,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实现治安管理工作由事后调查到事前预防的转变,将有效提高出勤(或出警)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监控系统的建设,还可以为执法部门提供违法人员的违法证据、犯罪事实,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有效。通过该系统,县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就可以协调指挥各相关部门,进行社会治安管理和紧急状态管理的联合行动,实现跨部门、跨警区以及不同警种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和联动管控,使统一应急、联合行动成为现实。指挥员可根据这些信息快速地跨部门、跨警区、跨警种下达指令;完善的覆盖网使各联动单位能及时收到指令,迅速赶赴现场,从而有效提高**县管控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使治安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准确化、智能化、信息化。为创建平安、和谐**提供技术支持。

城市治安管理范文篇5

开展“五清查一打击”专项行动,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当前社会治安管理的新形势新情况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昨天下午县委书记主持召开了全县社会治安工作会议,着重对专项行动进行安排部署。县城是这次行动的重点部位和第一战场。今天,县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局和镇在这里联合举行声势浩大的县城“五清查一打击”专项行动誓师大会,这是坚决维护县城安全的动员令,是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的宣战书。下面,我就县城如何有序、有力、有效开展此次行动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绷紧维护县城稳定的思想之弦

严峻的治安形势不容我们懈怠。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政法部门的扎实工作,当前县城社会治安总体状况是好的。但是,从全国、全省和全市的情况来看,社会稳定安全的形势仍然是严峻的,如严重暴力犯罪有所抬头、黑恶势力犯罪形势趋紧、多发性侵财犯罪高位起伏、“黄赌毒”违法犯罪难以根除,特别是流窜犯罪已成为严重威胁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流动人口犯罪比重大、跨区域快速作案危害大。近期我市发生的“7·21”、“7·30”两起报复社会的暴力犯罪案件,都是跨地区流窜犯罪。望城是省会的新城区,县城更是具有区位之优越、交通之便利、人口之集中、经济之繁荣等特点。上述种种违法犯罪问题很容易向县城传导和蔓延,犯罪分子流窜作案更加方便。如果打防不力,改革发展的前沿阵地将会同时成为违法犯罪的重灾区。

薄弱的工作环节不容我们回避。客观的讲,目前县城治安管理防控网络还不够健全、基础仍比较薄弱,与新的治安形势不相适应,如:县城街面防控力度、单位内部安全防控措施、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单位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及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特种行业管理等方面,都是我们不容回避的薄弱环节。

城市的快速发展不容我们守旧。城市化加快和人口流动性增强给城市管理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城市管理面临许多新挑战,城市已成为流动人口的集聚之地、社会矛盾的易发部位和犯罪分子的攻击目标。城市管理要不断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关键是对人口的管理,必须把流动人口管理纳入城市管理,把流动人口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之中,促进县城大局和谐稳定。此外,建设人民满意县城是当前县城建设和管理重中之重的任务,人民满意县城,首先必须是平安县城、居民有安全感的县城,开展“五清查一打击”行动就是建设人民满意县城的一项具体而紧迫的任务。

二、突出重点,夯实社会治安管理的工作基础

县城的社会治安管理防控任务十分艰巨。我认为主要是源于“六多六复杂”,即:流动人口多、商业铺面多、机关单位多、出租房屋多、改制企业多、建设项目多;人口结构复杂、社会组织复杂、治安管理复杂、交通维护复杂、利益关系复杂、转体改制复杂。因此,一定要突出重点环节、强化重点措施,夯实社会治安管理的工作基础。

一要加快社会管理的创新。坚持以社区建设为基础、以人口管理为重点、以制度创新为途径,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办事”,按上级要求,迅速完善流动人口、出租房屋、从业人员管理办法,以及相应责任追究办法,依法有序地管理城市。重点要抓好三个环节,即把自由人变成组织人,做到“以业管人”;把组织人变成社区人,做到“以房管人”;把社区人变成城市人,做到“以证管人”,使城市管理特别是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达到新水平。建立完整的实有人口信息系统、房屋信息系统、从业信息系统,不断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和社会防控能力。

二要严格依法打击流窜犯罪。在开展“五清查”行动的基础上,给流窜犯罪以沉重打击,使流窜犯罪分子无藏身之地、无逃窜之路、无喘息之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通过此次专项行动,掌握一批案件线索、侦破一批犯罪案件、摧毁一批犯罪团伙,为县城的长治久安创造条件。

三要注重疏导群众思想情绪。县城正处在大招商、大开发、大建设、大拆迁的新时期,改革发展任务日趋繁重,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群众利益诉求日趋强烈,利益冲突、社会矛盾也由此产生,有时还非常尖锐,甚至出现干群对立、心理失衡、报复社会等恶劣局面,成为重要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必须注重疏导群众思想情绪,引导群众以合法的方式表达合理的诉求,以理性的眼光看待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巩固维护县城稳定的群众基础。

四要严格落实治安管理责任。这次“五清查一打击”专项行动是“一把手工程”。驻镇各单位,各村、社区一把手是本次行动的第一责任人,要负总责,亲自抓,要明确直接责任人和工作班子,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对工作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处,追究领导责任和相关人员责任。各服务单位的经营业主、出租屋业主和项目施工单位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密切配合此次清查整治工作,严字当头,以业管人,具体落实管理责任。

三、密切配合,形成打击违法犯罪的强大声威

一要形成强大合力。这次专项行动要按照“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公安为主、部门联动、社区参与、齐抓共管”的要求,周密组织,密切配合,形成围剿流窜犯罪分子的天罗地网,构筑社会治安防控的铜墙铁壁。

二要广泛宣传发动。在县城广泛宣传“五清查一打击”专项行动的目的和要求,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加强舆论引导,弘扬法威、彰显正义,使流窜犯罪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三要全面开展清查。对流动人口、出租房屋、重点对象、危爆物品、从业人员的清查,要做到不留盲点、不留空白、不留隐患,逐栋逐户逐区开展地毯式清理。

四要完善防控体系。要在努力化解社会矛盾上下功夫,在加强应急管理机制上见水平,在提升防控能力上求突破,着力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当前要特别抓好单位内部的安全保卫、重点部位的安全监控和社会层面的安全防范。

城市治安管理范文篇6

一、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市人民政府成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

二、救助管理对象

符合《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第381号令)和国家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民政部第24号部令)规定的救助对象。

三、救助措施

(一)加大政策法规宣传,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坚持自愿救助的前提下,对16岁以下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流浪乞讨人员视作自愿救助,实施保护性救助;对流浪乞讨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实施帮扶性救助;对流浪乞讨人员中的重大疾病患者和精神病人,实施救治性救助。对以上三类人员实行发现一个救助一个。对其他流浪乞讨人员,要加大宣传告知和引导、护送力度。凡公安机关和其他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发现以上情况的,应当引导、护送到市救助站进行救助。

(二)对不听劝阻或多次劝阻无效的流浪乞讨人员,由救助管理工作组送至市救助站进行救助。户口属于市辖区内的流浪乞讨人员,由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接回妥善处理,并造册登记严格管理。

(三)对强讨强要,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由公安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达不到处罚条件的送市救助站。

(四)对在交通要道、路口、街道及闹市区强讨强要,扰乱交通秩序和他人正常工作生活的,由公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予以处罚,达不到处罚条件的送市救助站。

(五)对在主要街道、旅游景点算命、占卜、表演的,由城管部门按照清理占道等相关规定进行劝阻,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交由公安部门处罚,达不到处罚条件的送市救助站。

(六)对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由公安、城管等执法部门按照市人民政府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根据病人类型,直接通知急救中心(120),或就近、就便护送至州级医院治疗,待病人治愈后,由市民政局负责送至市救助站安置。

(七)对流浪乞讨问题比较突出的旅游区、旅游景点、商业网点、学校、涉外机构等地,设为禁讨区。

四、部门职责

(一)市民政局

1.负责救助管理政策法规的宣传和组织实施工作。

2.符合救助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与市救助站联系,由救助管理工作组送救助站进行救助。

3.做好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市公安局

1.对群众举报的流浪乞讨人员中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等需实施保护性、帮扶性救助的人员送市救助站接受救助,对患有特、重大疾病或精神疾病的送定点医院救治。

2.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及有关规定,依法查处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各种违法行为。

(1)对不听劝阻,执意在机关、学校、医院、广场、影剧院、景点景区等公共场所露宿,影响市容;或在上述公共场所强行乞讨、进行流氓活动,扰乱公共秩序的;对不听劝阻,进入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在其周边有乞讨行为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

(2)对在乞讨过程中以乞讨为名在道路、人行道上以摆摊、堆物方式进行的乞讨行为,不听制止和劝阻,妨碍交通管理秩序的,视情况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3)对乞讨活动遭拒绝后公然侮辱他人的,以及侵犯他人人身权力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

(4)对编造失学、父母伤亡等虚假事实以及伪装残疾、怀孕进行乞讨,骗取少量财物的,或者以乞讨为名偷窃、骗取、抢夺少量公(私)财物以及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的,以侵犯公(私)财物,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

(5)对教唆、利用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实施上述违法犯罪行为的,依法从严从重处罚。纠集流浪乞讨人员或其他社会闲杂人员从事上述违法犯罪活动的,对组织者、指挥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遭受摧残虐待、被强迫乞讨者要及时送救助站进行救助,对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依法进行打击。对被解救儿童,暂时无法查明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依法交民政部门。

3.对市民举报的拒不接受劝阻或有恶劣乞讨行为的人员,依法处理。

(三)市城市监察大队

1.从城市管理、整治市容市貌的角度出发,加强日常巡查,对占道乞讨者进行劝阻、教育、引导和制止。

2.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发现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时,应及时告知并劝离或引导其到市救助站求助。

(四)市卫生局

在救助过程中实行急救和卫生指导。

(五)市财政局

落实专项救助管理工作开展所需经费,确保救助工作的顺利进行。定期对专项经费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进行检查。

(六)市教育局

将户籍在市的流浪儿童的义务教育纳入市教育局工作范畴。

(七)市旅游局

做好各旅游景点流浪乞讨人员的监控、劝说,及时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针对情况妥善处理。根据实际设立旅游景点禁讨区。

(八)市工商局

协助城管部门对商业网点人员较集中的区域流浪乞讨人员的监控、劝阻工作。

(九)市文体局

负责对主要街道、旅游景点算命、占卜、不健康文化表演的监控管理。

(十)市残联

做好流浪乞讨人员中残疾乞讨人员的询问、查证及说服、教育工作。

(十一)市民宗局

协助做好少数民族、信教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

城市治安管理范文篇7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辖区内城镇出租房屋管理工作。

指房屋所有权人作为出租人,本办法所称出租房屋。将其房屋及其附属物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的房屋,包括住宅出租房屋、营业性出租房屋及其他出租房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房屋租赁:

(一)房屋所有权人以提供房屋使用权为条件与他人合作、合伙经营。不承担风险而获取收益的

(二)以其他方式变相出租、转租房屋的

第三条建立出租房屋综合管理机制和联系会议制度。市、县(市)两级政府的公安、综合治理、房地产管理、地税、工商行政管理、民政、计划生育等部门应当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出租房屋管理工作。

办理和查验暂住证,公安部门负责登记暂住户口。对于生产、经营、居住场所为出租房屋的应查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解掌握房屋承租人变动情况。督促出租房主与公安部门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开展经常性的出租房屋治安检查,消除治安隐患,及时查处和依法打击出租房屋中的违法犯罪活动。指导居(村)民委员会、社会治安辅助力量协助开展出租房屋和暂住人口治安管理工作。

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加强乡、镇、街道综治办和群防群治力量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负责指导各社区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整合各种治安防范力量。组织、协调、督促各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出租房屋管理工作,定期召集有关部门研究分析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措施。对各部门开展出租房屋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推进社区建设。协助公安、司法部门抓好居(村)民委员会的治保组织、人民调解组织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民政部门负责指导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协助公安部门完善社区治安网络建设。

掌握出租房屋的底数和基本情况,房地产管理部门负责出租和转租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工作。加强对房屋租赁中介机构的管理,规范房屋租赁中介机构行为,保护租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税务部门负责出租房屋税收征管工作。对生产、经营、居住场所为出租房屋的根据征管情况的不同可以查验房地产管理部门出具的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尚可根据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与具备条件的暂住人口管理机构或房地产管理部门签订协议予以代收。

查处、取缔非法房屋中介机构。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及年审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查处利用出租房屋从事违法经营活动。对生产、经营场所为出租房屋的应查验房地产管理部门出具的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对发现没有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的应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给房地产管理部门。

并对居住在出租房屋的流动人口查验房屋租赁及暂住人口证明。计划生育部门负责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第四条加强出租房屋社会化管理。依托乡、镇、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加强出租房屋的登记管理和流动人口管理。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社区责任民警、治保组织、计生专干的作用,落实好出租房屋管理的各项措施,做好出租房屋管理工作。

提供信息咨询、核实产权、纠纷调解等便民服务。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窗口应当根据租赁当事人的要求。

第五条公安、房地产管理、税务、工商、计划生育等部门联合建立出租房屋租赁管理工作协作机制。开展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租赁当事人信息登记、暂住户口登记和计划生育管理等工作。

第六条房地产管理部门负责对房屋租赁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当于房屋租赁合同签订或变更之日起30日内。

对符合登记备案条件的予以登记备案,房地产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并出具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手续;不符合登记备案条件的不予登记备案,并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登记备案的理由,房地产管理部门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答复的视为同意登记备案。

第七条办理租赁登记备案手续后。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并申报缴纳税款,出租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签订《出租房屋治安管理责任书》并到出租房屋所在地计划生育部门签订《计划生育责任书》

第八条下列房屋禁止出租:

(一)未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

(二)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

(三)共有房屋未取得共有人同意的

(四)权属有争议的

(五)属于违法建筑的

(六)不符合安全标准的

(七)已抵押。

(八)不符合公安、环保、卫生等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

(九)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

第九条出租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不得将房屋出租给无有效身份证明或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员;

(二)发现出租房屋有治安隐患的及时报告公安部门。

(三)发现承租人及其他入住人员有违法行为或犯罪嫌疑的及时向公安部门或相关部门报告;

(四)发现承租人及其他入住人员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及时向计划生育管理部门报告;

(五)按照法律、法规规定。

第十条承租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如实说明租住人数。并如实填写租住人员信息登记表;

(二)入住后。办理暂住证;

(三)不得擅自改变出租房屋用途;

(四)不得利用出租房屋进行、吸毒贩毒、、制黄贩黄、伪造证件、印刷非法出版物、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窝藏犯罪人员、窝藏和销售赃物等违法犯罪行为;

(五)不得利用出租房屋从事传销或变相传销、违法开办诊所、非法行医和非法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等违法活动;

(六)不得利用出租房屋违法从事职业介绍、婚姻介绍、培训以及房地产中介等活动;

(七)不得利用出租房屋非法从事生产、储藏、经营易燃、易爆、有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活动;

(八)发现出租房屋内有违法行为或犯罪嫌疑人的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

(九)配合有关部门对出租房屋实施管理及税收征管工作。

房地产管理部门在检查中发现承租人未办理暂住人口登记以及利用出租房屋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应当及时通报公安部门;发现承租人无照经营的应当及时通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现有消防隐患的应当及时通报公安消防部门;发现承租人违反计划生育管理规定的应当及时通报计划生育管理部门。

第十二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和年审工商营业执照、公安部门办理暂住户口登记及暂住证时。对发现没有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手续的应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房地产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房屋出租人应当按照税法规定的纳税期限或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税法规定的纳税期限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第十四条房屋中介机构受委托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的应当出具委托手续。

不得规避或者协助租赁当事人规避管理,房屋中介机构应当依法从事中介经营活动。不得故意隐瞒订立合同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损害租赁当事人的利益,不得虚假信息或以其他手段蒙骗、坑害租赁当事人,不得强迫当事人出租或承租房屋。

第十五条对下列违反出租房屋管理规定的公安机关要按照《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严肃查处:

(一)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后未到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签订治安责任书。依照《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予以处罚;

(二)将房屋出租给无合法有效证件人员的依照《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予以处罚;

(三)明知承租人违反爆炸、剧毒、易燃、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管理规定。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及时制止并报告的依照《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予以处罚;

(四)明知是赃物而窝藏。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五)介绍或者容留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

(六)为他人进行活动提供出租房屋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

(七)为他人制作、贩秽图书、光盘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提供出租房屋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

(八)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出租房屋。

第十六条已出租的房屋。并依据《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办法》规定予以查处。

第十七条房屋出租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予以查处。

第十八条出租人、承租人妨碍公安、工商、税务、房地产管理等部门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部门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情节严重。

第十九条出租房屋管理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管理职责。

城市治安管理范文篇8

流动人口的流动往往是无序的,大规模无序人口流动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对社会治安和稳定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治安管理问题相较于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有着更高的犯罪率,这就造成了较大的治安管理问题。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状况主要是因为流动人口品流复杂,受到的约束比较少,在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违法犯罪很容易被触发。一些社会的丑恶现象比较在流动人口群体中蔓延,诸如黄赌毒在流动人口中比较高发。

2、城市管理困难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并非十分完善,现在的城市的基础设施往往并不是十分完善,大量的流动人口使城市超负荷运转,无论是供电供水、交通运输,还是物资供应、优生优育、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形成了“城市病”。

3、劳资矛盾突出从事经济活动的流动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早期在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时候往往会将其看作是包袱,对其态度也十分恶劣,常常以管、卡、压的措施来对其限制,相关的培训和保护措施则十分不到位,随着流动人口管理的逐渐完善,流动人口才得到了正确的审视,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工人等身份,其逐渐受到人们的认可。然而,我们需要看到的是虽然很多企业对于流动人口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流动人口的待遇和福利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仍旧有一些外资企业处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对流动人口打工者的合法权益置之不顾,且屡禁不止。

4、盲流现象严重有序化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然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无序的人口流动仍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形成了所谓的盲流,这里所说的盲流也就是所谓的“三无”人员,他们没有合法证件、固定经济来源以及住所,为了生存期往往做临时散工或是捡破烂。大量这种盲流的存在,使得城乡社会秩序被扰乱,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社会建设和治安管理也遇到了很大难度,只有不断加强对这些“三无”人员的管理,提出相关的治安管理措施,才能更好地维系稳定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

二、对策和建议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是当前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应严格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工作方针,完善体系,健全制度,创新方法,加强管理,优化服务,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助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思想理念同城化。要牢固树立“流动人口都是新居民”的全新理念,以开放的心态与包容的胸襟,实现由排斥向接纳的转变,不断提高本地居民对流动人口的认同感,努力使他们享有与本地居民同城待遇。

2.一是加强法制教育。要把流动人口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六五”普法规划,依托基层司法所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所(站)等,建立法律培训点,大力宣传与流动人口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其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二是强化技能培训。要建立完善政府主导、企业支持、个人自愿、社会参与的培训机制,探索订单式培训、集中式培训和上门培训、就地鉴定等多种培训方式,创新利用广播电视和远程教育等现代手段,向流动人口传授就业知识,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生存本领。

3.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着重抓好《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暂行规定》等相关政策待遇的落实,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居住服务方面,要建设一批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点,鼓励多渠道筹集公共租赁住房房源,逐步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当地居住一定年限的流动人口纳入供应范围,积极探索市场化路子,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流动人口公寓建设领域。就业服务方面,要完善就业服务平台,实施与本地居民统一的就业政策,通过举办综合性、专题性和网上招聘会等方式,实施劳动力交流周市、月市、季市等形式,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便捷和平等的公共就业服务。

4.权益保障制度化。要畅通诉求渠道,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一是加强法律援助。健法律援助网络建设,根据需要在流动人口集居区设立法律援助服务站,就近为流动人口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法律援助。二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做好流动人口党、团员的信息采集工作,及时把流动人口中的党团员纳入企业和社区党、团组织中。

城市治安管理范文篇9

一、秦皇岛市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

针对当前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秦皇岛市应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增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1.完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1)加强自然灾害防护,完善自然灾害预警机制。2011年的4·12森林火灾造成较大损失,一个重要原因是抚宁县长时间无有效降水,空气湿度低,而相关部门却未及时实施人工降雨等预防措施;2012年夏季的洪涝灾害,除自然原因外,也与下游河道阻水严重,水库不能及时泄洪、调控水位有重要的关系。秦皇岛市森林覆盖面广、气候湿润多雨,遭受森林火灾和洪涝灾害几率高、影响大。政府相关部门需完善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做好自然灾害防治工作。(2)完善景区安全标识,增强游客安全意识。秦皇岛市每年都接待大量国内外游客,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是景区管理的重中之重。首先,景区应在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设置实用并人性化的安全提示标识,并安排专门的监管人员;其次,应加强导游的专业培训,在导游服务中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3)加强社会治安服务,创造协同治理模式。为加强社会治安管理,2002年厦门市创建了“110”调度指挥大厅,并于2004年实现了“110”“119”“122”三台合一,由“110”对外统一接警,统一处警。该系统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实现了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目标。秦皇岛可在借鉴厦门市先进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秦皇岛市特点,创新社会治安管理方法。另外,还可建设和完善社区自治模式。2008年奥运会期间,奥运会志愿者担负起社区治安服务,一些社区成立了治安志愿者巡防协会,社区的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秦皇岛市可延续这种治理方法,继续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社会治安管理。2.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建设大气污染和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首先,应加大资金和技术设备投入,加强本市污染物排放监管工作,力图从根源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其次,大气污染和海洋水污染具有特殊的“连带效应”,即城市周围的大气和海洋水质状况也会对本市大气和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大气和海洋环境污染的治理,应加强区域间的协作,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3.完善公共服务的供给与分配机制(1)公共服务的供给坚持社会的需求导向。在公共服务领域,传统行政指导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忽视了社会公众的需求,以政府本位代替社会本位、公民本位。在当代,公共服务的供给应坚持社会需求导向,鼓励公民参与政府决策,建立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评价机制。(2)秦皇岛市的优质公共资源主要集中在北戴河区,而另外两个区域山海关区和海港区公共服务供给相对落后,造成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区域分布不均衡。城市公共资源分布不均,易引发市民不满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因此,应提高对秦皇岛市海港区和山海关区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视,力求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区域分配的均衡。

二、加强和创新秦皇岛市社会管理的保障

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管理,需要有制度和法律为保障及经济基础为支撑。1.制度保障城市社会管理的创新需要有制度基础作为保障,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革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也应涵盖各方面的综合指标,为城市社会管理创新创造宽松的制度和政策环境。2.法律支撑我国关于城市社会管理的现有法律、法规过于陈旧,无法适应时代需求。因此,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形成有利于社会管理创新的法制环境。秦皇岛市可根据发展的具体需求,制定相关法规文件,使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等机制纳入法制化轨道,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相应的法律支撑。3.经济基础对城市社会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系统性、全局性、创新性的统筹规划,需依靠充足的资金投入来确保有效实施。秦皇岛市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政府应增加社会管理创新的财政预算,健全社会管理工作的财政投入机制,设立专项经费,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加强监管,保证资金投入的稳定性和资金利用的有效性。

作者:盖宏伟魏秋霞单位: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城市治安管理范文篇10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最基层单位,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没有社区的稳定,也就没社会的稳定。城市社区要正常稳定地发展,首要的标准是安全,治安搞不好,群众就没有安全感,因而其他任何建设都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必须以治安为突破口,加上提高市民文化素质,搞好公益福利,才能将城市社区搞好。

首先,加强城市社区治安管理。第一,在社区中建立户籍民警执勤室,使民警紧贴群众,不但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而且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群众有困难可以及时找警察,从而保障社区内外良好的治安秩序。第二,建立社区保安巡逻队(可由下岗失业人员组成)加强社区内部巡逻。确保社区内的打击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在力度、时间和空间上有绝对的优势。总之,公安民警和保安在城市社区内不断流动和频繁出现,不但会方便社区居民,而且还给犯罪分子极大的威慑力,减少犯罪得手的机会,从而有效地减少犯罪,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其次,搞好人防和物防结合。第一,加强人防,强化动态防范。加强治安组织网络化建设,在社区关键部位配备人防力量进行控制,在社区设立户籍民警执勤室,组建保安巡逻队。另外还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群众联防组织,选出楼栋值班人员等,这样的人防力量覆盖了整个社区,犯罪分子自然难以下手。第二,落实物防,加强防范硬件建设。我们可以要求社区居民大家出钱筹集资金安装防盗门、防盗窗,另外有辖区单位资助建立治安管理办和民警保安执勤室,安装单元电控门闸和围墙护栏等。实施封闭管理,形成立体的防范格局,预防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