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经济目标执行情况汇报

时间:2022-09-19 03:00:30

主要经济目标执行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县全面实施“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总体部署,坚持“进中求好、协调推进、加快发展”总基调,以“项目攻坚年、产业突破年、城市管理年、民生改善年、社会治理年”等5个专题年活动为突破,着力强环境、兴产业、稳增长、惠民生、促和谐,各项工作推进势头良好,继续保持了经济平稳增长。现将2014年上半年主要经济目标执行情况汇报于后。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地区生产总值。全年任务99亿元,1-6月预计完成42.5亿元,增速8.8%,完成总量占年度目标的42.93%,季度环比增长2.1%,增速有望与全市平均数基本持平。

2.固定资产投资。全年任务199亿元,1-6月预计完成85.3亿元,实际增速28.1%,完成总量占年度目标的42.86%。

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全年任务6.42亿元,1-6月预计完成3.385亿元,占年度目标52.73%,超时序进度2.73个百分点。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市下达任务37.2亿元、增速15%,1-6月预计完成17.26亿元、增速12.8%,完成总量占年度目标的46.40%,增速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5.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年目标21104元,1-6月预计实现10388元,占年度目标的49.2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全年目标7022元,1-6月预计完成3460元,占年度目标的49.27%。

6.新型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年任务27.5亿元,1-6月预计实现10.75亿元,增速5.6%,完成总量占年度目标的39.09%,增速在一季度的基础上回升13.5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户,占市下达年度目标4户的75%;预计完成工业投资16亿元,占全年目标29亿元的55.17%,超时序进度5.17个百分点;预计完成技改投资10.5亿元,占全年目标19亿元的55.26%,超时序进度5.26个百分点。

7.现代服务业。市下达新培育限额以上企业任务10户,1-6月预计完成5户,占年度目标的50%,全县限上企业累计达到48户;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85亿元,增速达到11.7%,高出市行业主管部门下达目标1.2个百分点。

8.项目建设。市下达项目储备任务25个,我县实际规划编报30个,其中完成上报10个,其余项目正在有序开展前期工作;2014年市下达新开工项目13个,截止目前,13个项目已按期开工(含中期调整2个),顺利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季度开工70%,二季度全面开工”的目标;项目投资全年任务80亿元,1-6月,预计34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4.2亿元,占年度目标的55.25%,超时序进度5.25个百分点。

9.招商引资。全年任务60亿元,预计6月底完成45.8亿元,占年度目标的76.33%,超时序进度1.33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个别经济指标未达时序进度。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一季度我县工业经济大幅度下滑,经济发展支撑减弱,以及政策性投资限速等因素,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仅完成全年任务的42.93%,差时序进度7.0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全年任务的42.86%,差时序进度7.1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全年任务的46.40%,差时序进度3.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全年目标的39.09,差时序进度9.91个百分点。

2.工业经济止滑回升速度缓慢。我县工业主要依托矿产资源类粗放型企业,占比达到70%以上,由于受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和运输影响,冶金、煤炭行业遭受重创,秦巴煤炭集团有限公司、水泥有限公司、宋朝寨土特产品有限公司、罐头厂等规上企业停产,8家煤炭企业和2户规模较大的规上工业企业在去年年底关闭,铁矿、煤矿市场持续疲软,价格下滑、产量下降,房地产市场销售量降幅超过25%,近年来发展的新型工业企业还未竣工达产,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出现了历史上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7.9个百分点。县委、政府多次专题研究,采取扩大融资、技改扩能、企业减负、领导挂联等措施,二季度工业指标全面见底回升,预计6月底实现正增长5.6%,但仍差年初增长目标近5个百分点,完成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目标的难度非常大。

3.市场消费处于短期低迷。我县商贸流通服务企业整体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大多处于低层次、低水平,大商贸、大市场、大物流的发展格局尚未形成,从2013年底的统计数据看,服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仅为1/4,远远低于发达地区。从服务业业态结构来看,我县仍以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为主,大型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比重较小。同时,服务业在地域分布上也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县城和极个别中心乡镇的发展速度较快,而大部分农村的配套服务却相对滞后,农村消费潜力未能全面激发。加之人口大量外流导致消费群体减少,全县缺乏新的促消热点,市场消费进入年度周期低谷,致使市场消费处于短期低迷

三、实现目标任务“双过半”、促进经济总量和增速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的措施

当前,我县经济运行面临着严峻挑战,既有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双重影响,也有县域经济结构不优、产品竞争实力不强的原因。下半年,我们将坚定执行市委、市政府各项部署,保持专注发展定力,进一步加大力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千方百计抢时间、赶进度、补欠账,切实在以下五个方面着力,努力推动目标完成。

1.强化项目投资保增长。扎实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按照“深度储备、积极引进、加快建设、竣工达产”的项目推进思路,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围绕棚户区改造、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城市基础建设、生态旅游等方面,深度包装储备市县重大项目140个以上,申报中央和省预算内项目115个,力争挤进省级项目盘子65个,争取到位项目资金22.5亿元;深入挖掘潜能优势,积极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圆满完成全年60亿元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坚持“六个一”项目建设推进机制,集中力量攻坚,深入一线协调,刚化措施建设,全力推进红鱼洞水库、巴陕高速、陈家山隧道等34个省、市重点项目工程进度,年内完成项目投资120亿元以上,确保22个项目年内竣工或达产。

2.壮大特色产业保增长。深入实施“产业推进年”活动,坚持“新型工业挖潜增效,特色农业做大做优,多措并举繁荣商贸”,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工业经济止滑回升的相关措施和工作要求,推进县级领导挂联重点企业常态化,年内新开工建设汽车零配件、环荣泡菜加工、复合肥生产、同心木业、松针茶生产等10个重大工业项目,等10个重大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全年净增规上企业6户,培育小微企业16户,力争实现年初27.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目标。新培育或引进建设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户,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集约发展模式,建成富硒茶、核桃、七彩林业、道地中药材、有机蔬菜、铁皮石斛等6个万亩特色农产品基地,建成年出栏100万只巴山土鸡林下养殖带,积极支持康师傅原料基地、天恩红茶叶、七彩林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7000元。依托光雾山AAAAA级景区创建,对七彩长滩-风情正直-花桥流水-云顶茶庄-醉美玉湖乡村旅游线提档升级,下半年继续以市场运作手段举办好玉湖龙舟赛和光雾山红叶节、冰雪节,加快建设全国青少年户外活动基地、国际山地自行车比赛基地,年内建成泰丰商贸物流园、红叶广场商业综合体、明月汽修汽配城和10个重点乡镇商贸中心,完成20家限上企业培育,广泛开展城乡促消活动,不断挖掘消费潜能,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3.深化城乡统筹保增长。以“城市管理年”活动为重点,统筹推进县城新区、重点镇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加快县城10平方公里新区建设,年内基本建成红塔新区、实现1万人口入住,加快推进“五大片区”改造,确保断渠北出口改造、板凳垭旧城改造、东榆集镇改造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建成秀水大桥、简家坝大桥等重要桥梁,开工建设板凳垭大桥,完成17.8万平方米拆迁安置还房建设,保证1万名征拆对象年内住进新居。依托重点镇和特色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体,基本建成长赤省级重点镇、正直全市统筹城乡综合性示范镇和市级重点镇,启动桥亭特色旅游集镇建设。按照“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微田园”的思路推进以巴山新居为重点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年内建成长滩、青杠等2个省级幸福美丽新村和玉柏、鼓楼、上营等5个中心村,完成75个聚居点、1.5万户巴山新居建设,实现投资30亿元以上。

4.推进扶贫开发保增长。以“民生改善年”活动为抓手,扎实抓好“十大民生工程”、“19件民生实事”,深入实施“六大扶贫工程”,努力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县和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示范区,建成农村道路通畅工程300公里,实施道路安保工程380公里,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55处,完成16个乡镇41个村弱电改造,建成保障性住房800套,改造棚户区7572户、农村危旧房6200户,减少贫困人口1.9万人,实现农民人均增收850元以上。

5.优化发展环境保增长。继续坚持经济运行6个联席会议制度和项目建设月度交账制度、招商引资月度考核评比制度、城乡居民增收季度盘点制度,把项目工作“三个一线”(挂联领导一线包项目、优秀干部一线抓项目、要素聚集一线扒项目)、工业经济“四个一”(一家工业企业、一名挂联领导、一套帮扶方案、一个考核办法)、招商引资“七个一”(一个招商项目、一名县级挂联领导、一个企业业主、一个牵头单位、一套班子、一个目标、一抓到底)工作机制贯穿于重点目标执行的始终,着力破解土地使用、信贷融资、行政审批、效能作风等方面的瓶颈因素。大力加强银政和银企关系,广泛搭建融资平台,实现直接融资15亿元、完成社会融资20亿元。继续深化工作体制机制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释放发展活力,全力营造“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的发展环境,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助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奋力实现全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