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秩序长效管理工作汇报

时间:2022-04-06 03:54:00

行业秩序长效管理工作汇报

整顿和规范行业市场秩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赶超发展的大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012年10月以来,广昌县整顿和规范行业市场秩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肉价、砂价均降至低于或持平于周边县区;木材市场整治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86起,行政处罚87人,没收木材830余立方米,林业刑事案件全县共立案11起,刑拘14人,逮捕11人,摧毁犯罪团伙4个,并成功抓获4名潜逃的犯罪嫌疑人,挽回经济损失约80多万元,清退林业公安协警员1人,对1名森林公安干警立案调查,并采取“双规”措施;回查全县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150余项,并由县纪委、监察局查处违规招投标案件2起,处分2人,对驿前镇、塘坊乡2项建设工程的违规招投标行为进行了纠正,调查处理了尖峰小坑村水泥路面硬化工程中标企业资质挂靠和串标问题,将11家建筑单位列入“黑名单”,取消了我县1家中介公司的中介资格。客运市场整治查处“黑车”23辆,班线客车违规停车上下客经营行为120车次,取缔“黑的”停车点5个,查获无牌无证车辆13辆,当场退还多收乘客票款50余人次。

但是,这些成果还只是初步的。当前,行业市场秩序还未根本好转,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整顿和规范行业市场秩序不是临时性、突击性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要作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克服思想和厌战情绪,持之以恒、加大力度、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行业市场秩序长效管理机制。

一、强化责任,落实措施,明确建立和完善行业市场秩序长效管理机制的总体思路

(一)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基本方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和维护良好的行业市场秩序,必须坚持教育与监督并重,整顿与规范并重,惩处与预防并重,注重追根溯源,积极探索治本之策。一是要优化硬件设施,搭建市场平台。通过硬件的更新升级,实现管理的集中化、科技化、电子化、便捷化,提高管理效率。如建设或升级符合市场需求的农贸市场、建材市场、运输市场,实现集中化管理。配备先进的管理、检测、监视设备和软件,实现科技化管理。二是要改革管理体制,健全工作机制。涉及多部门管辖的,明确牵头部门,防止政出多门,推诿扯皮。需要市场自主调节的,进行企业改制,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行为。属于行政可控资源,应坚决实行公开招标拍卖,如采砂权、运输线路权、木材经营权等。三要充实执法力量,做到执法必严。坚决铲除恶小势力,坚决打击垄断行为,坚决掐断内外勾结,坚决堵住违法源头。四要建立诚信体系,实行准入制度。对重点行业,要实行准入制度,抬高门槛,取消违法乱纪者的从业资格,净化市场空气。

(二)坚持“政府主导、部门主抓”的工作模式,建立责任落实机制。一是要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县整顿和规范行业市场秩序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工作的指挥中心,主要是对该项工作做出统一部署,确定工作任务、整治重点和工作进度。二是要分口负责,定期调度。由政府分管副县长负责组织本口子的行业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定期召开工作分析会和调度会,听取各相关部门的工作汇报,督促工作落实。三是要部门主抓,责任到人。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提出工作方案,切实履职履责,搞好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要做到责任到人,“一把手”要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相关股室要直接落实。必须强调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执法监督,对行政不作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乱纪的公职人员,严肃追究失职渎职和违法违纪责任。只有政府和监管部门双方面的责任都落到了实处,整规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三)坚持“他律为主、自律为辅”的监督办法,建立市场监控机制。整顿和规范行业市场秩序工作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必须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参与。一是要畅通监督渠道。开通我县的统一举报投诉热线电话、网站、信箱等,同时也充分利用全国性热线,如工商系统的12315,质检系统的12365,价格系统的12358,纪检监察系统的12388等,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能用会用。二是要强化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县电视台等媒体的喉舌作用,开辟专栏,一方面及时公布相关政策和市场信息,接受群众监督,一方面及时曝光扰乱和破坏市场秩序的典型事例,突出警示教育作用。三是要强化行业自律。各级消费者协会和商会、行业协会要积极开展维权服务和行业自律,逐步形成运行良好的行业监督体系。

二、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科学建立和完善具体的行业市场秩序长效管理机制

整顿和规范行业市场秩序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要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市场、重点商品上狠下功夫。

1、肉类市场。一是长期保留由商业转制办牵头,工商、质监和税务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小组,建立并不断完善联合执法制度,配备必要的检测计量设备,加强集贸市场日常监管;二是长期坚持物价监测,定期公布必要商品物价,发现异常情况迅速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平抑物价;三是尽快建设大型综合性农贸市场,改变独家经营现状,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四是鼓励和扶植本县猪牛养殖业的发展,稳定猪牛资源,减少县外生猪调入,降低成本和产品价格,满足市场需求。五是严把市场准入关,对生猪贩运户及屠工、肉类经营者进行登记造册,核发“屠工证”,全面取缔无证无照经营。严厉打击私屠滥宰,重点加大城乡结合部及其它薄弱环节的整治。建立肉品品质检验工作责任机制,严厉查处在屠宰环节对肉类产品注水等行为。

2、林业市场。一是推进企业改制。尽快着手林业系统改制工作,彻底解决林业系统历史包袱问题,从根本上避免林业部门因为经济负担重而产生“放水养鱼”、靠罚创收等问题;二是完善交易平台。尽快建立县木材交易市场,定期木材交易信息,集中统一竞价出售。对农民有指标经批准砍伐的木材由林业工作站或经营站统一收购,并进入县木材交易中心。实现产销见面,减少中间环节,防止强卖强买,欺行霸市的行为,建立长期稳定有序的木材市场流通秩序。三是加大监管力度。坚持点上清、路上查、站上检等办法,对非法贩运木材一律没收。规范处理流程,组建专门林木“违运”处理小组,全权统一处理,任何个人或基层站所不得擅自作出处罚决定。调整监管人员,对于不适合执法岗位的人员要坚决调离,选派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人员到一线工作。四是充实森林公安人员。建立检查总站森林公安警务室,重点加强总站执法力度,同时保障人员安全。五是建立信息员队伍。选聘一批林业巡查信息员,专门负责在农村巡查、搜集盗伐滥伐林木、非法贩运木材等信息。六是加大打击力度。严肃查处为非法贩运木材恶小势力充当“保护伞”的工作人员。

3、建材市场。一是要重新对采砂权进行招标,严格招标程序,杜绝垄断市场的现象发生。同时与市水利局等有关部门协调,要求将采砂权的招标工作下放县水利局;二是允许县与县之间、县与乡(镇)之间的正常河砂交易,对垄断经营、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违法行为及时从严、从重、从快给予坚决打击。三是继续对河砂和河砂运输价格执行最高限价,各采砂户和运砂户未经县河砂市场管理联合执法领导小组同意,不得擅自提价,以长期稳定砂价;四是建立建材市场价格监控体系,实行每周一报,并及时在县电视台政府指导价。五是使用三联运输结算单,采砂经营户、河砂运输户、用砂户各一份,凭单结算,严控少装多报行为。对长期从事河砂运输的车辆实行登记发卡的管理方式,未取得运砂营运登记卡的车辆不得再从事我县的河砂运输经营。六是建立统一的建材市场,形成公平竞争、严格有序的市场环境。由于目前我县建材店数量多,分布散,整治难度大。设立专门的投诉部门,便于市场管理。七是加强税收征管,继续采取电量推算的方法确定采砂户的应缴税额,对偷税漏税行为坚决打击、从严处罚。

4、招投标市场。一是构建统一市场。现在县招投标交易中心已经开始运行,各类工程建设、产权出让、政府采购必须全部进场交易,彻底解决管办合一、职能不清、暗箱操作、权钱交易等问题;二是规范操作程序。在招投标交易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制定的有关文件要求进行,同时积极进行配套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实行规范化操作和管理。三是实行招投标回查制度。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由纪检监察机关对工程招投标情况进行反向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擅自变更设计、预算或定额执行不规范;围标、串标、挂靠、转包;肢解工程项目,规避招投标等问题。四是五员押证管理制度。由县招投标交易中心在办理项目中标通知书或发出项目直接发包通知书时,将该项目的预算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施工员证书(手册)押存,待该工程主体结束后,凭主体结构验收证明办理退证手续。五是逐步推行电子化招投标做法。取消招标项目现场报名和纸质招标文件,实行网上报名和招标文件电子化管理。通过使用“电子评标系统”,最大化体现招投标活动的公平与公正。六是推行资格后审制度。不限制投标人的数量,鼓励符合条件的投标单位参加投标,以此来提高串漏标的成本,堵塞原来在资格预先审查过程中的漏洞。七是建立招投标市场“黑名单”制度,对违反招投标规定的公司,依法禁止其参与本县招投标。八是强化责任追究,凡工作不力、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的领导干部和有关责任人,一律严格追究其责任。

5、客运市场。一是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要通过提高市场准入条件,加强企业资质管理,促进市场合理配置,促进企业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经营,实现客运企业及营运车主责权利的统一。二是进一步改革客运线路审批制度。要简化审批层次,转变审批方式,规范客运线路审批程序,实行客运线路使用权期限制,促进合理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三是清理营运线路,经营权的取得必须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严厉查处运管人员参股经营问题。四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严格控制黄金周、春节等时期的调价幅度;五是在现有车站内将长、短途客运分离,或建立两个客运站以便监管。

此外,以上几个重点领域,市场较大、利润较高,个别公职人员和恶小势力参与其中。要从源头上治理,一方面,必须坚决铲除恶小势力,坚决揪出和打掉这些恶小势力背后的“保护伞”;另一方面,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坚决禁止领导干部参与与自己职权有关的经商办企业行为,特别是领导干部入“干股”的行为。

三、部门联动,多措并举,不断将行业市场秩序长效管理推向深入

整顿和规范行业市场秩序,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是单个部门之责。它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形成强大合力。

1、建立首执负责机制。属首执机关管辖范围的,首执机关全面负责;属其它行政执法机关管辖范围的,应坚决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属双方共同管辖的,由首执机关牵头,双方进行联合执法,解决推诿扯皮,互踢皮球的问题。

2、建立联合执法机制。行政执法机关之间、行政执法机关与公安、检察机关之间要建立联合执法和协作配合机制,形成监管合力,解决执法力度不够的问题。

3、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行政执法机关之间要定期或不定期相互通报执法情况,开展联合调研活动,交流相关工作信息和简报。要以“110”为平台,各执法机关投诉举报电话为终端,进行信息中转,解决群众举报难的问题。

4、建立信息公开机制。相关部门要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在相关市场设立服务点,在电视台设立播报专栏,及时收集和公布市场价格信息、购销网络信息、检测检疫信息,解决哄抬物价、假冒伪劣、独家垄断等问题。

5、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要坚持行政执法公开制度,公开执法内容、执法程序和执法结果,增强行政执法的透明度。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对行政执法机关应当移送而不移送案件、以罚代刑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定期抽查行政执法案卷,发现执法人员涉嫌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的要立案查处。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失职渎职的问题。

6、建立诚信经营机制。以各部门的行政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结合执法需求,推动市场监管信息的互通共享;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综合治理失信行为,建立失信惩戒机制。继续通过“百城万店无假货”、“价格计量信得过”、“守合同重信用”、“质量诚信”、“诚信纳税”等诚信创建活动,倡导“守法经营、明礼诚信”的社会价值观。解决假冒伪劣、商业失信、违法经营等问题。

总之,我们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继续围绕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突出问题,争取在一些关键环节和领域有所突破,确保整规工作取得实效和长效,避免出现一抓就好、不抓就乱的局面。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务求实效,加强协作,下大力气解决行业市场秩序中久打不绝、久治不愈的顽症,推动行业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为净化消费环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保障,使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和谐,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