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私营企业主中发展党员工作汇报

时间:2022-07-09 04:19:00

关于在私营企业主中发展党员工作汇报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通知要求,我部认真组织人力专门就在私营企业主中发展党员工作进行调研,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政府提出并认真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品牌兴县”战略,以工业经济大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在活跃城乡经济、满足多层次需求、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2007年,全县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69.3亿元,增19.3%;三大支柱产业产值达60.97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8.9%。目前,全县有非公有制企业法人单位260多个,从业人员近2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4个;建立党组织44个,仅有个别党员的企业16个,没有党员的企业189个;有党员838名,其中,新的社会阶层中有党员143名(民营科技企业创业和技术人员4名,个体劳动者92名,自由职业党员19名,私营企业主党员29名)。

二、主要开展的工作

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向党组织的传统管理模式提出了新课题,县委积极探索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特点的党建工作新路子,不断扩大党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覆盖面。

1、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2007〕12号)文件,就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和要求、组织保障等方面,从政策上提出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的建设工作的要求。

2、从理顺组织关系入手,建立新型管理体制。自2004年以来,本着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的原则,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特点,建立条块结合,形式多样的管理体制,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一是行业型管理。原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后,党组织平稳过渡,确保不出现瘫痪现象;对不方便开展活动的党组织进行撤销,党员归入新组建的企业党组织或户口所在地党组织归口管理;对跨村跨乡经营、行业相同或相近、驻地相对集中、企业规模较小、党员人数较少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联合党支部;社区各类市场和企业归口秀山镇工商企业党总支负责管理。二是属地型管理。乡(镇)所属的新经济党组织划归乡镇、村党组织管理;规模较小、党员人数较少的,建立党小组,隶属村级党组织管理;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村级党组织管理有困难的,单独建立党支部,由乡(镇)党委管理;属国有企业改制后的党组织,由经委党委和社区进行双重管理。三是复合型管理。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乡(镇)实行复合型管理方式,在各企业设立支部的基础上,由各企业支部组建非公企业联合党总支,直接隶属乡镇党委。四是拓展型管理。对没有党员的企业或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采取“纳、派、转、接”的方式,党委选派党建指导员,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把党的方针政策和信息及时传达到企业,真正体现非公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延伸到哪里。全县设立直属乡镇党委的非公企业联合总支2个、支部2个,2个乡镇在村总支中单独设立非公企业支部10个。

3、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稳妥地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特别是私营企业主中发展党员工作。一是选派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指导员,从思想上“引导”。2003年以来,全面推行向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选派指导员制度,累计选派指导员155人次。各指导员注重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积极帮助非公企业主排忧解难,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反映企业的要求和呼声,努力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取得了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一定程度激发了企业主要求入党的积极性。二是严格入党程序,从源头上“把关”。县委组织部相继出台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备案制、考试合格制和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等五项制度,各级党组织严格条件,严格程序,以没有党员和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为重点,积极做好在企业生产一线、科技经营管理骨干和青年优秀职工中发展党员工作,特别是积极稳妥做好私营企业主的入党工作。2007年,发展私营企业主党员3名。三是加强教育管理,从素质上“培养”。对已入党的私营企业主,以共同理想教育、责任意识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科技管理教育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引导业主树立合法用工、关心职工合法权益的意识,积极支持在本企业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

三、存在问题

1、原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后的党员企业主,多数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改制之前,大多数已在部队、党政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中经受过较长时间的党内生活锻炼,政治上一般比较成熟,对党的信念比较坚定,比较注意发挥党员和党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极少数企业党员改制后,受改制或新的就业形势等多方面的影响,对党建工作淡漠或不重视,组织纪律涣散。

2、私营企业主中,没有表示过入党愿望的占大多数,对党的认识不到位,正式提出入党要求的少,其中认识深刻、要求强烈的更少。有的私营企业主认为党的纪律太严,向党组织靠拢等于给自己“套枷锁”;有的只满足于赚钱,不愿意参与社会活动,政治热情淡漠;有的对自己是否应该要求入党,自己入党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等问题,缺乏正确认识,还有这样或那样的疑虑。

3、在申请入党的业主中,部分人员的入党动机思想不一。有的想通过入党来提高社会地位;有的想通过入党来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也有的是为了个人和企业的名誉等。

4、由于目前私营企业主的构成比较复杂,多数私营企业主来自于工人、农民、军人、机关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个体工商户,其本身是上述几类人员中的一份子,给私营企业主的界定划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四、对策及建议

1、私营企业主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其政治、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对待其入党问题,应有所侧重,区别对待,侧重于把素质高、社会贡献大、合法经营、政治热情高的优秀私营企业主吸收到党组织中来,逐步引导和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党建工作覆盖面。

2、目前多数私营企业主来自于工人、农民、军人、机关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个体工商户,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在使自己逐渐富裕起来的同时,也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是新的社会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人员构成复杂,对这部分人员的入党问题,建议不搞入党“双重标准”,防止产生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员入党是发展“特殊党员”或者“另类党员”的感觉,但应制定这类人员的界定范围,细化考察、审批等环节的工作措施。

3、要严格发展程序,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来把握,坚持标准,严格把关,积极稳妥的发展私营企业主入党。

4、建议建立引导优秀私营企业主靠拢党组织的工作机制和措施,如领导干部联系无党员企业、无党员企业的入党申请书递交程序等。

5、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私营企业主特别是非党的私营企业主更多地了解熟悉党的知识,提高广大私营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争取理解和支持,不断提高政治热情和入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