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发展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22-01-28 11:08:00

职业教育发展工作调研报告

一、当前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市共有各类职业院校25所,其中省属高职院校有**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2所,市属职业中专学校有**职业中专、宣风职业中专、**卫校3所,县区办职业学校5所,民办职业学校15所。中等职业学校中有3所部级重点职业学校,2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1所省示范性职业学校。到2009年上半年止,全市各类职业学校共有在校生27030人,开设专业20余个,涉及工、农、林、服务、it等多个行业,其中机械电子、园艺、旅游服务等专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大等几所学校硬件建设都有较大进展,市和县(区)属职业学校如**第一中学、上栗二中、宣风职业中专、大安职业学校等在办学规模与办学思路上都有一定创新与发展。安源的硅酸盐、芦溪的电瓷、上栗的烟花爆竹等产业需要的专业培训凸显,代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遍高中的招生比例由2000年的34:66攀升到2009年45:55。我市职业教育事业起步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经验在于:一是有一批立志投身于职业教育的、有头脑、有闯劲、有干劲的职业教育工作者,这是我市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二是随着市场需要,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日益多样化。三是加强了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师资力量、实训场地等基础设施也有一定改善。

但从总体来看,我市职业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离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全国教育体制改革后,我市几所省重点中专为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迅速转型为高等职业院校,但其办校硬件设施、专业设置、办学模式、办学理念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几所民办职业专科学校与蓝天学院、渝洲学院等相比,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专业设置、办学品位都有较大差距。各县区几所普通中学转过来的职中,存在布局不合理、生源少、专业能力弱、硬件设施落后等弊端,达不到中等职业专科学校的要求。造成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职业教育发展重视不够。过分强调普通高中的发展,忽视了职业教育,在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中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应付教育”,拾遗补缺,造成社会对职业教育产生片面认识,在老百姓思想中也产生了一些偏见,同时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严重缺位。

2、职业教育招生秩序比较混乱,生源面较窄。生源是学校赖以生存的保证,而职业学校的招生计划,每年都是由市教育局下达一个指导性计划,学校的生源主要由每一个学校自主招生。为了争夺生源,市内与市外的职业学校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有的甚至采取非法的中介招生、有偿招生、虚假宣传招生等。招生秩序的混乱使广大群众对职业教育产生误解,甚至轻视职业教育,继而使职业学校处于恶性循环的境地,造成职业学校的生存发展环境更加恶劣。

3、办学体制、机制及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当前我市几所职业中专分属教育、劳动、卫生几个部门,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各部门之间的独立办学导致学校之间资源不能共享,职业学校布局结构不尽合理,各学校之间专业设置重复,资源、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办学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民办职业学校与公办职业学校不能完全享受同等待遇,造成不公平竞争。各县区对职业教育事业的领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4、实验实训基础建设和教学内容、模式滞后。目前,我市绝大多数职业学校都存在实验实训设备落后、老化,跟不上技术发展要求的问题,使专业设置不能应对市场变化,培养出来的技术工人与社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缺乏“双师型”的教学人才和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导致学生技能方面的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影响学生就业。

二、加快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

1、逐步建立和完善由市政府统一领导的,以地方为主、分级管理、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在有利于节约投资,有利于专业设置,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条件下,鼓励职业教育资源重组,打造我市职业教育龙头学校。强化县(区)政府在统筹管理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责任,加强对县(区)政府在职业教育事业方面的考核力度,保障各级政府在职业教育上的投入。

2、形成以高等职业院校为重点,以省级重点职业专科学校为主体,以普通职高为依托,公办、民办职业教育并驾齐驱的新型职教体系。

3、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增强其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的能力。依法保障学校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籍管理、教师聘用及经费使用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主权。规范各类职业学校的管理,调整职业学校的布局和学校的专业设置。制定和完善跨省、跨市招生办法,大力支持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和省示范性职业高中面向外省、外市招生。

4、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努力提高民办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中的比重。简化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审批程序,公平对待民办职业教育与公办职业教育,使民办职业教育能够合理享受党和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鼓励公办学校按照民办机制进行运作。

5、加强职业教育与其他行业和组织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和支持职业学校与工业企业、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单位合作,积极推广学校、公司、农户相结合及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办学,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拓宽职业教育就业渠道。加强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职业教育理念和资源,鼓励国(境)外组织和个人依照我国法律和办学资格要求,同我市合作举办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努力拓展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国(境)外就业市场。

(二)加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1、以实施职业技能训练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各类职业学校要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重点强化职业技能教学和实践教学;职业学校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时间要按照一比一的要求进行配置,且理论教学要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加强学校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共建与合作。注重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职业能力、身心健康和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2、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职业学校要面向全国、全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培训项目和学习者的需要,采取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全日制与短期培训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把职业学校办成开放的、全方位的教育和技能培训中心,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积极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

3、加快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和科研机构学习进修,提高职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深化职业教育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加强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工作,实行校长持证上岗制度。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和教育管理人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服务聘任制度。鼓励企事业工程技术人员、特殊技能人员到职业学校兼职。

(三)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1、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增加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根据省政府制定的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要求,市、县(区)政府用于举办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应逐步增长。市、县(区)两级财政可以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重点用于职业学校师资培训、示范学校和专业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对通过政府部门或非赢利组织向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资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金融机构要积极为贫困家庭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氛围。新闻媒体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及我市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各职业学校的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各种职业技能、技术竞争活动,树立和表彰在职业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和单位,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支持职业教育的浓厚氛围。

3、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振兴**经济、兴工强市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把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考核内容。要加强对各县区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工作。依法加强对职业教育管理、规范职业教育秩序和办学方向,提高依法办学水平。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量化考核,充分调动各方面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发挥行业、企业、人民团体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主动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服务,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几点具体的政策建议

1、成立**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推行类似普通高中一样的职业教育体制与办学模式改革,以及现代职业教育硬件建设与专业规划建设等。具体任务是支持1所省办职业院校达到本科院校硬件与学

科能力的现代职业教育院校的要求;按现代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硬件建设标准与专业品味来规划建设好1所现代化市属职业技术学院;支持3所左右民办职业专科学校的现代职业教育硬件与学科的达标升级工作,促其办成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职业院校;全力支持抓好1所劳动高级技能培训学校的硬件设施与技能培训能力的建设,使之成为全市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综合性劳动技能鉴定中心,同时也是公共的民办职业院校劳动技能的试训基地;整合资源,重点办好6所县区重点职业学校,原则上各县区办1所。成立市职教中心,完善各县区职教中心,负责职教工作的业务指导,各县区职教中心不仅要成为示范基地,更要成为职教业务指导中心,在全市形成一个职教业务指导工作体系。

2、按现代职业教育硬件设施与专业学校要求,以本科院校的现代化标准大力支持**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办成一所面向全国开放、高规格、有特色的省级重点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争取达到本科院校硬件与专业学科建设的设置水平。

3、整合资源举全市之力兴办一所现代化的市属职业技术学院。建议整合市属现有几所职业中专和职业中学的教育教学资源,组建一所综合性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同时,取缔一些由教育部门颁发中等职业专科学校毕业证的不符合办学条件的职业专科学校,提升职业教育的品位。

4、整合民办职业教育资源,全力扶持3所左右的民办职业学校,按现代职业院校的标准达标升级。重点在大安职业中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办好**市旅游中等专科学校,办好**市电子专科学校等3-5所职业专科学校。要对全市民办职业专科学校进行一次清理整顿,对不符合办学硬件与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的,该取缔的取缔,该整顿的整顿,该转行的转行。教育部门要对不合条件的民办中等职业专科学校,取缔颁发毕业证的资格,被取缔和整顿的民办职业专科学校可以转为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市政府各部门应当为其提供帮助,教育部门允许其颁发短期培训结业证,劳动部门要为其颁发劳动技能等级资格证、操作证提供正常的渠道。

5、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硬件设施及标准,结合劳动部门劳动技能鉴定需要,劳动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全力办好**高等技工学校,使之成为全市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全市劳动技能综合鉴定中心和标准化、规范化、设施齐全、专业齐全的全市各类职业教育院校技能试训基地。

6、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由各县区政府负责重点办好6所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原则上每个县区办好1所,安源区重点办好青山中等职业学校,湘东区重点办好东桥职业学校,芦溪县重点办好宣风职业中等专科学校,上栗县重点办好上栗二中,上栗二中硬件设施和专业培训的能力已初步达到职业中等专科学校的要求,要进一步完善。开发区要办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

7、坚决落实国家和省市鼓励发展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实行普高与职高、公办与民办一视同仁的支持奖励政策,消除政策歧视,完善职业院校的融资渠道。要加强与市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配合,要在市职教中心设立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原则上市级职业中专的毕业生实行学历与技术等级证书“双证制”,职高毕业生技术等级证的获得率要达到80%以上,市职教中心要协调劳动部门设立职教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为职业院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