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11-30 04:01:00

导语: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生育现象受自然、社会、经济和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因而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是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们在计生工作实践中坚持以文“化”人,倡导婚育新风,围绕依法婚育少生优生,优育优教提高素质,尊重女性,提高生殖健康水平,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等具体目标开展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收到了一定成效。

一、新型生育文化建设要更新观念,切近实际

生育观念始终是人口和计生工作的制约因素。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观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千百年来的农业文明遗留下了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经济状况、生活水平、家庭性别结构和人口组成,以及地方习俗都影响着生育观的变化,而当今时代的发展又对生育观的内涵提出了新要求,注入了新理念。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必须抓住观念更新、切近工作对象实际的着力点,下大力气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首先,以传播先进生育文化为切入点,倡导理性生育观念。改变根深蒂固的传统生育观,需要切近老百姓生活实际,易于为老百姓接受的载体,利用广场庭院,休闲娱乐场所传播新的生育文化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做法。我县落成了生育文化巨型刻石组雕,刊刻了《人口与生育文化铭》的观赏石矗立在生育文化广场草坪中,以歌颂生命、歌颂母爱为主题的汉白玉雕塑分布在花径两旁,休闲石椅上镌刻着代代相传的反映进步生育观念的名言警句,把新型生育文化建设融入了老百姓休闲娱乐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创办村民人口论坛。农村是实现县域社会和谐的基础,如何激发农村居民对计划生育的参与,提高村民自我服务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构建和谐人口环境,是提升农村计生服务与管理水平构建新型生育文化的新课题。我们广泛深入地开展“村民人口论坛”活动,让计生工作人员、医务工作者走进农村,在农民家门口设立讲坛,就农村农民普遍关心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知情选择、政策法规等话题平等沟通,当面对话,释疑解惑。一年来,我们举办论坛96场,场场主题鲜明,村民参与积极性高,参加人数达5万多人次,成效明显。

第三,生育观教育从青少年抓起。县局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学校、企业、工厂、乡镇村组开展参与式青春健康、幸福人生教育,把生育观教育与人生观、理想观、幸福观教育结合起来,把个人、家庭与社会、国家等观念结合起来,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和理想,为计划生育工作打下长久而坚实的基础。去年,全县共培训目标人群6万余人次。

第四,瞄准大门、庭院,占领新型生育文化传播的“黄金地段”。为了让人口计生国策深入人心,县计生局利用贴春联的传统习俗,开展“人口计生迎春楹联大赠送”,征集包括国情国策、男女平等、优生优育、关爱女孩、婚育新风尚等新型生育文化内容的春联,每年印制十万份免费发放全县城乡。

二、狠抓舆论导向,营造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浓郁氛围

切近实际,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舆论声势,对于建设新型生育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县委宣传部统一部署,组织协调人口计生、文化、精神文明等相关部门,依托县人口计生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制度性措施,建立健全了“领导组织、部门配合、各方协调,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舆论宣传格局。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领导重视到位、制度措施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深入持久,常抓不懈,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营造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上,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宣传部、人口计生局与县电视台联合定期举办人口计生论坛。在《人口与健康》专题节目中设置了“聚焦人口”、“德政善举”、“生殖健康”、“计生故事”、“婚育新风”等五个子栏目。我局还制定了新闻报道奖励制度,促进了计生新闻报道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2005年以来,被市级以上新闻媒体采用稿件187篇(条);县电视台计生新闻报导占新闻报导的23%,形成了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婚育新风进万家和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我局组织拍摄的《益母草》等电视专题片在电视台人口专题栏目中连续播放,形成了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浓郁舆论氛围。

在进行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上,我们始终注重争取部门联合,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宣传、计生、教育、民政、文化、卫生、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各有关部门相继出台落实措施:如民政局在新婚夫妇办理登记手续时,播放新婚健康知识录像;计生局、卫生局联合下发《关于禁止非医疗需要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通知》,公安、卫生、计生等行政执法部门联合出击,对全县医疗机构进行了经常性的专项清理整顿,去年以来共清理无牌诊所28家,B超机3台,有效遏制了非法鉴别胎儿性别现象;宣传部、计生局、文化局、民政局,妇联联合举办“关爱女孩”文艺汇演并开展扶贫捐赠。全县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奏响了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主旋律。

建设县、镇、村三级新型生育文化阵地。县级阵地建设,借助传媒、网络高科技手段,利用县政务网信息,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仅去年县政务网站就采用人口计生宣传稿件330余篇。广播电台开办每周一档的“计生之窗”,利用大众传媒的宣传优势,强化了人口理论、人口形势、政策法规、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该栏目开办十五年来,开播专题800多期,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名牌栏目。县生育文化广场,在本县和毗邻地区形成广泛积极的影响。镇级,进一步完善了镇人口学校、广播站等生育文化宣传主阵地,并且在镇驻地主要街道建立了生育文化一条街,街道路口设立了大型的人口安全警示牌和生育文化宣传栏,做到了生育文化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的完美结合。村级,把生育文化大院建设同新农村的阵地建设结合起来,建成了集革命传统教育、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和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大院,墙壁上计生法规、生殖保健科普图文并茂,避孕节育措施知情选择一目了然。大院内设置的避孕药具柜里,提供各类优质避孕药具;阅览室有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科普书籍和休闲娱乐报刊;村村在人口集中的繁华地带设置了人口安全警示牌。县、镇、村三级生育文化建设互动,构筑了一道亮丽的新型生育文化建设风景线。

三、服务无微不至,让群众放心,用事实说话

人口和计生工作的对象是我们的父老乡亲,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就要求我们对村村户户的情况都能了然于心,要懂得群众的心思,理解群众的难处,摸清工作的障碍,对症下药,工作深入细致,对群众关心用心,让群众放心。工作好坏要让实践说话,通过实效说事。

我们始终坚持落实利益导向机制一着不让,使育龄群众都能得到党和政府给予的实惠: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妇免费享受“四种手术”和查环查孕服务;建立了开展关爱女孩活动的长效机制,通过社会化运作模式,募集50多万元资金设立“扶贫救助基金”,对独生子女贫困家庭实施救助,并推出了小额项目担保贷款。

新型生育文化建设,除了受传统婚育观的制约,相对薄弱的农村经济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瓶颈。2004年,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始了农村独生子女家庭致富帮扶信贷试点工程,次年,推广到1260户。孙楼镇张新庄村独生子女户谢海燕当年享受独生子女家庭致富帮扶贷款10万元用于生产建筑模板,两年后实现利润30万元。谢海燕一花盛开,该镇170余户独生子女家庭群起响应,信贷帮扶让一批独生子女家庭走上了小康之路。经济条件改善了,生育文化建设也就有了较好的基础,孙楼镇七十多岁的老人卜广爱自费办起了农家书屋,设立了计生图书室。

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在渗透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作为计生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意义,弄懂它的实质,首先实现自我观念更新,才能真正提高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内涵,从而在扩大其外延上下足力气: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把新型生育文化与文化传承融合起来,使节日文化、社区文化成为我们可以利用的良好载体。这样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具有了坚实而广阔的阵地,从而逐步缩小了传统观念的市场,使旧的生育观念日渐淡化。

近年来,我们在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上做了许多探索性工作,创作出了计生小品《柳叶情》、《益母草》、舞蹈《巾帼剑舞》和情景诗朗诵《一位普通母亲的赞歌》等一大批受群众欢迎的生育文化文艺节目,成功举办了“关爱女孩,祝福母亲”大型文艺汇演和消夏广场人口计生文艺演出专场。推出了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三百工程”,通过“百村创示范”“百场讲座进校园(农村、企业、机关)”“百场电影下基层”活动,使群众的传统生育观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但是文明进步的生育观念需要经济保障和全社会的通力支持,需要周到细致持之以恒的不懈工作,才能巩固既有成果,推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更加符合人口和计生工作的新情况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