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08-31 04:46:00

市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浩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的模式有多种,新农村建设中每一项具体工程的建设模式也各有异。既有农民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完全自立建设的情况,也有集体与农户,国家、集体与农户,国家、集体与私人资本合股投资建设的情况。后者称为“PPP模式”。现以*市石榴红新农村建设的PPP模式进行分析。

一、石榴红村的基本情况

石榴红村属*市东西湖区,是慈惠街鸦渡大队的一个自然村,位于*西郊、汉江北岸,占地面积200亩,居民73户210人,总建筑面积10540平方米。2005年,慈惠街工委、办事处把群众“住得好”和“富起来”两大工程综合考虑,以“搭建一个市民休闲旅游和农民增收致富平台”为目的,将石榴红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加快发展,为逐步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了一条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新路子。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80元,预计2006年石榴红村户平增收可达1万元。石榴红村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受到了中央书记处书记何勇、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等同志的高度评价,被湖北省旅游局确定为“湖北省乡村游示范点”。

二、石榴红村新农村建设的立项背景

农民致富慢、增收难,长期困扰着我国农村的发展。2005年,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市委、市政府也作出了实施“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的决定,这无疑为石榴红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此,慈惠街工委先后多次远赴北京、成都、江苏、上海等地考察,学习发达地区农村建设的先进经验。尤其是成都的红沙村、江苏等地的“农家乐”的建设经验,大大开阔了他们的思路,使他们对如何发展农业、改造农村有了全新的认识――农村要发展,不仅要让农民住得好,而且还要让农民富起来。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既不能简单的照搬硬套,也不能心血来潮,必须尊重群众的意愿,立足于本地资源,结合当地实际。慈惠办事处地处*西郊,东与中心城区仅一堤之隔,南临汉水,北依汉渝铁路、107国道,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和滨江临水的旅游资源;这里还有华中地区最大的部级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等,具有发展“农家乐”的基础条件。慈惠街工委确立了将“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休闲旅游与都市农业相结合,将市民休闲与农民增收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实施“旅游富民”战略,着手对石榴红村进行改造。

三、石榴红村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组织实施过程

石榴红村在建设过程中,采取多渠道筹资模式,由政府投资作坚强后盾,实行以工业反哺农业的原则;严格执行“节约成本、因地制宜、就地改造”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尽量减轻农民负担。到目前为止,石榴红新农村建设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主要是改造73户居民房屋以及石榴红村基础设施建设、石榴红村广场、多功能活动室、卫生室、图书室、警务室的建设,还有村绿化、会议休闲场馆建设。第一期的改造,以“街队出大头,农户出小头,市区投一点,社会帮一点”的四结合模式,政府、集体及私人资本共投资2245万元(详见下表)。

第一期建设资金整体投入情况

投资主体投资额比例投资用途

政府财政135万元6%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屋外部装修

街道240万元10.7%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屋外部装修

大队30万元1.3%房屋外部装修

村民40万元2%房屋外部装修

私人资本1800万元80%村世林庄园建设

此阶段,资金的具体投向是:投入“四通四改”基础设施建设约162万元;绿化资金20万元;石榴红广场建设35万元;排污管网建设29万元;卫生室、警务室、图书室、档案室建设7万元;陈列馆、多功能活动室装修18.17万元;石榴红村门面及陈列馆改造资金27万元、鸦渡大队办公楼装修19.63万元;73户民房外部改造127.2万元;世林庄园建设投资1800万元。

这个阶段里,农户房屋外部改造出资比例为6:4,即政府出资60%,农户出资40%,农户房屋内部装修由农户自己承担。这主要是考虑到新农村建设对群众而言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农户在思想上存在着担忧和顾虑。为鼓励农户改造旧居,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以政府的大头资金作为引导与触动是必要的。

第二阶段:主要是将石榴红村周边的69户居民按照村建设规划进行改造,改造后一并纳入石榴红村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在这个阶段,政府将出资10.74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出资100.26万元用于民房外部改造。通过第一期的发展,农户在建设中深感受益、受惠,村民的思想包袱和顾虑被打消,建设热情高涨,为避免出现盲目跟风,确保建设效益,2006年居民房屋外部改造出资比例由“6∶4”改为“4∶6”,即政府出资40%,农户出资60%。

附:民间资本­——福幸园公司在石榴红村的投资情况

石榴红村良好的旅游发展势头给予福幸园公司投资的信心。在这样的背景下,福幸园有限公司选择借石榴红村这一休闲旅游平台,扩大投资规模,在石榴红村分期投资建设世林庄园。

第一期在餐饮、垂钓、住宿方面投入1800万元,第2期拟投资药浴馆、四合院别墅、客人休闲等配套设施建设280万元,第3期拟投资生蔬菜加工厂450万元,将农户无公害蔬菜剩余产品加工成半成品进入市场。

福幸园公司将致力于打出“世林庄园石榴红度假村”这一品牌,走向全国,并带动沿江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力图占领全国精品旅游行业中的一席之地。

四、石榴红村“四通四改”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情况

1、“四通四改”的具体内容及建设成效

“四通”即通路、通水、通电、通信息。石榴红村的道路建设已完成90%,已建2条4米宽硬化路计620米;2条3米宽硬化路370米;4条2~2.5米宽硬化路930米;4条1.2~2米彩色人行道296米;2米宽青砖路536米。为解决石榴红村农田水利灌溉和生活用水供应问题,鸦渡大队对两艘抗旱船进行了维修,并且新挖农田水利沟渠11000立方米,将自来水接连进每家每户。在电网建设方面,2005年石榴红村安装了配电房,入地铺设了低压电缆,安装太阳能路灯36盏。在信息通讯建设方面,2006年石榴红村已安装了有线电视网、电话网、3个小灵通发射器和小区广播站,其中电话入户率和有线电视入户率均达100%。

“四改”即改水、改厕、改圈、改垃圾堆放形式。改水方面,2005年全村进行了水网改造,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改厕方面,石榴红村已建公厕4座,每座占地18平方米,户用卫生厕所改造70间;改圈方面,拆除猪圈17间、牛圈7间,共占地181.5平方米。同时,搬迁重建了2间牛圈,占地24平方米;改垃圾堆放形式方面,石榴红村建起了一个700余平方米的垃圾堆放场,将每户暂时不用的农具和闲置的木材集中堆放,同时,村内已放置40个垃圾桶,便于垃圾的集中清运。

2、“四通四改”筹资来源

通路方面:由慈惠街道办事处和鸦渡大队各出资42.47万元、16.2万元用于村道路建设。

通水方面:维修两艘抗旱船耗资10万元,由*市发改委立项,东西湖区财政局支持;此外,鸦渡大队出资3万元用于新挖农田的水利沟渠建设。

通电方面:东西湖区供电公司免费投资24万元,为石榴红安装高压线、配电房。慈惠街道办事处出资18.9万元安装电力副线和太阳能路灯。

信息通方面:中国电信东西湖分局免费投资60万元为石榴红村安装了3个小灵通发射器和电话网;东西湖区广电局免费投资18万元为石榴红村安装小区广播和有线电视网。

改水方面:由鸦渡大队和农场各出资10万元,用于水网改造。

改厕方面:慈惠街办事处出资9.6万元用于村4座公厕的改造;户用卫生间由农户自行改造,费用由农户承担。

改圈方面:鸦渡大队出资3000元在石榴红村重建了2间牛圈。

垃圾改放方面:鸦渡大队出资5000元为石榴红村新建了垃圾堆放场;东西湖区城管局捐赠2万元为石榴红村购置了40个垃圾桶。

3、基础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石榴红村目前聘请了4个工作人员:2名清洁工、1名养护工、1名维修工。这4人负责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每人每月由鸦渡大队发放工资400元。石榴红村居民都是自主经营,游客经大队工作人员介绍到农户家就餐、住宿,所得收入归接待的农户所有。自去年“十一”以来,该村旅游收入达100多万元,户平收入增长7000元左右。

综合分析,石榴红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包括民房改造、水电道路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资金来源,既有政府财政资金,也有大队集体资金,还有农户及其他私人资本的投资。这些资金分头筹集,捆绑使用,获得了良好的投资效益。

五、石榴红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1、立足实际,精心策划,让思路决定出路

石榴红村充分利用本村资源,在打好“汉江”生态牌、“绿色食品A级蔬菜基地”安全牌、“汉江休闲旅游”文化牌上大做文章。街工委确立了将“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休闲旅游与都市农业相结合,将市民休闲与农民增收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实施“旅游富民”战略。

以“三高”原则(高起点策划,高品位设计,高质量建设)促发展,也是石榴红村建设的思路之一。建设伊始,他们邀请了市建筑设计院的专家进行规划,邀请华中农业大学的教授进行园林和景观设计,并多次前往东湖梅园、樱花园、地球村等*各大景点学习旅游项目的建设经验。

2、加强领导,保障有力,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石榴红村整体改造仅耗时9个月就全部完工,实现了“村容整洁”、“基础设施完善”的目的。为了把石榴红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点,慈惠街工委专门从机关党政办、民政办、城建办、农办、招商办、旅游办、财政所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队,指导和支持石榴红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工作队经常深人农户家中,向农户详细讲解家园建设的各项惠农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需要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积极性、能动性。措施顺应民心,贴合民意,改造工程自然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村里的村民积极配合街道和大队的工作,纷纷主动参与建设,以实际行动支持家园改造。全村共拆除3000多平方米违章建筑,没有要求街道和大队的补偿。环境改造后,在村民中开展争当“文明农户”等文明创建活动,用村规民约约束自己,参与环境保护管理。村里还组织村民参加礼仪培训,发放培训证书,帮助农民改掉陈规陋习,促进文明用语,规范行为。管理上,严格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落实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等制度,建设的资金投人、运作、流向一律向村民公开,重大决策请村民代表表决,做到了“向村民亮家底,由村民说了算,请村民当裁判,让村民共管理”,切实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农民不再是新农村建设的局外人,而真正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主角。“乡风文明”“民主管理”如今在石榴红村已变为现实。

3、广开渠道,旅游促农,让农民在家门口富起来

让群众致富门道清晰,使农民“住得好”、“富起来”是石榴红村一贯坚守的信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的房屋改造和环境创新,只有立足于让老百姓增收致富,把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变成让老百姓得实惠的民心工程,才能真正得民心、顺民意。

改造后的石榴红村,古朴的徽派建筑风格、整洁的村容村貌深得市民的青睐,回报的是络绎不绝的休闲旅游人群。2005年“十一”黄金周以来,石榴红村已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多万元,户平增收达到7000多元以上。预计到2006年底,石榴红村户平增收可达1万元。

石榴红村还引导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了成片的石榴林、橘林,桃林等,由村民自主管理,收益归村民所有。除此之外,土特产和旅游小商品的开发,保洁保安短工形式等都为村民的增收拓宽了渠道。村民原本单一的蔬菜种植收入一下子拓展为7种增收渠道:种菜增收、住宿增收、餐饮增收、认养菜地增收、土特产和旅游小商品增收、菜果采摘增收、保洁保安劳务增收,村民们生动的称其为“七星高照”致富路,把他们的房屋称为“白银庄”,菜地称为“绿银行”。

未来石榴红村的建设,将继续拓宽外引内联渠道,走自主开发之路。陆续开发沙滩排球场、沙滩游泳场、高尔夫练球场、土特产一条街、汉江鱼村等娱乐休闲项目,建设临江亲水的汉江休闲旅游线,拓展江堤放鹰、田野放牧、野趣烧烤等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