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22-06-26 11:14:00

农村合作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得到迅速发展壮大,*区部分农民走上了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为着力寻找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实现农村党的建设实践创新与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区”战略紧密结合,*区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创办引领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经济新机制,努力把农村各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创业的战斗堡垒,使农村党员成为创业致富的先锋模范。着重抓好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初步形成了以农户为基础,以党员、致富能手、产业大户为骨干,以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以富民为目标的新型农村党建工作模式。目前,全区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2家,其中市级规范化专业合作社7家,省级规范化专业合作社2家,注册资金652.56万元,有农民成员1033个,注册商标12个,带动农户9637余户。联结基地面积2.5万余亩,年销售农产品数量1万余吨,销售产值5500万元。

一、主要做法

(一)把握大局,实行政治引领。通盘考虑农村产业布局,调整规划农业发展体系。结合农村产业化发展实际,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五化”建设,作为带动全区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并提出“建立一个组织,培育一个产业,开拓一个市场,致富一方群众”的基本思路和目标。宣传造势,着眼政治引领。整合强势媒体资源,扩大宣传覆盖面,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相关法规、知识的宣传;联合技术性强,群众颇为认可的农林、工商等职能部门,在加强调研与技术推广过程中,积极引导群众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道路;注重对普通农民群众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跟踪报道,以群众最为关心的增产增收为宣传主题,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益,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组织融入,创新培育模式。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针对多种形式的生产联合、经营联合不断涌现的情况,加快在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产业链上点上融入党组织的步伐。目前,我区主要采取“支部+公司+农户”“支部+基地+党员+农户”“支部+专业合作社”三种融入方式,由支部牵头把党员、专业大户和部分群众组织起来,依据产业优势,创办、领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并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办法,加强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政治领导。以双桥镇为例,社区党组织共领办创办了涉及种植、市场、劳务输出等领域的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个,其中专业合作社8个,劳动服务公司2个。基层党组织通过引领、创办合作组织,真正把农民发动、组织起来,并及时指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产销对路的优势品牌农产品,加快了农业及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之路,有力的促进了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先锋带创,实现典型联动。整合“先锋工程”、“三培养”等党建载体培育出的一批懂技术懂、善经营、会管理、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农村党员,以产业链党组织为依托,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党员致富能手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党员+专业户+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树立创业典型,积极调动和和发挥农村党员“双带”积极性,引导和带动农户加入合作社,建立起“支部+专业合作社+党员”三位一体的农村党员带创平台,把支部组织治优势、专业合作社产业优势和党员政治优势有机结合,实现典型联动,不断发展壮大合作组织规模。如石礁社区的蔬菜基地建设,在最初的4人党员种植户带动下,吸收纳入了20多户农,目前蔬菜基地建设规模已达到500亩,发展态势良好。

(四)优化服务,提升整体效用。以提供全方位服务为根本,广泛收集各类经济和市场信息,协调处理与各行政职能部门的关系,并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为合作经济组织给予支持。以技术服务为核心,定期组织专家讲座,外出考察,提高农民种植水平,增强致富本领;以规范运作为重点,指导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管理机构,并协助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以加强监督为保障,通过政策引导、民主管理等形式发挥政治监督保障作用,对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使农渔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五)根植本土,唱响产业品牌。围绕地方特色产品和主导产业,以“推进特色,争创名品”为发展战略,积极引导创办农业特色产业合作组织。相继成立了白泉杨梅专业合作社、皋泄香柚产销专业合作社、金湾马目泥螺养殖专业合作社、东农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聚星果蔬专业合作社等知名特色合作社,不断推动特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实现了经济发展良性循环。为进一步提升特色产品知名度,增强产业竞争力,积极引导扶持、鼓励合作组织迈向自主品牌之路。目前,4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注册商标14个,有7家合作社的基地或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基地或无公害产品,杨梅、李子、白鹅等还按生产技术标准积极开展标准化生产。特色品牌产品也逐渐走出了*本岛,市场竞争力也在逐渐提升。

二、主要成效社区党组织创办引领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经济,以“组织搭台,农民唱戏”的形式,调动了农民创业致富的积极性,实现了农村党建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

(一)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模式,有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一是社区干部党管意识进一步增强。许多社区党组织书记任职以来对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感到一头雾手。在推进社区党组织创办引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经济工作模式的实践探索中,广大干部尤其是村干部对开展党的工作有了崭新的认识,开展工作有了新抓手,施展才能有了新舞台,已逐步形成了一套切合实际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二是实现农村党员的有效管理。通过党员带创,有效的发挥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村级党组织围绕党员所从事的行业、产业,在合作经济组织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党员教育,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为发挥党员的“双带”作用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三是镇、村级党组织通过转变工作作风,采取示范引导、提供服务、动员教育等方法,增强了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能力,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农村党建工作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二)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有力促进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社区党组织引领创办合作组织,将党组织在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动群众等方面的优势,同专业合作社在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上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聚集和整合了农村的人才资源,较好地发挥了农村党员、致富能手、种植大户等现有人才资源的效能,实现优势互补,同步推进。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培植农业种养植(殖)大户、农产品供求信息等途径,将千变万化的市场和千家万户的农户有效联结起来,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仅为农户所有找到销路,同时也为实现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品牌化发展、产业化协作创造了条件。通过组织领办,组织介入和组织引导,发挥合作经济组织政治领导作用,依据不同的产业优势,注重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台阶,让农户得到更多的实惠,增强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推动农村产业健康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水平。推行支部+公司+农户”、“支部+基地+党员+农户”、“支部+专业合作社”、“党员+专业户+农户”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基层党组织真正把农民发动、组织起来,及时指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产销对路的优势品牌农产品,加快主导产业及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之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专业合组织依托党组织,把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民更加紧密地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连接农户、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了一个产业、致富了一方群众。同时专业合作社成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开展技术培训的基地,加快了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推广,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三、工作启示

(一)党组织创办引领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经济,须把责任明确在政治领导上。农村合作组织是一种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党组织创办引领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经济,要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治领导,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经常性对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引导合作经济组织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党组织创办引领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经济,须把职能定位在提高服务上。联合农林、工商、金融等职能部门和机构,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壮大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对组织管理者的业务培训,提升领导和管理水平。通过专项培训和外出地区学习,提高组织成员种植养殖水平。做好信息收集工作,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及时了解和解决农村合作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协调好与各行政职能部门的关系。

(三)党组织创办引领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经济,须把基点立足在领创带动上。通盘全局,规划导创,以走农村组织合作社的方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及时融入,组织带创,以“支部+合作社”的总体工作模式,构筑农民创业致富坚强战斗堡垒;穿针引线,先锋带创,发挥农村致富党员典型带动作用,带领成员走产业致富、科技致富的路子。

(四)党组织创办引领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经济,须把目标着眼在增产增收上。走农村合作组织之路,推行“支部+合作经济组织”,是立足区域优势,适应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发展的需求,实施产销一体化经营,并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帮助农民群众进一步增产增收。

四、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不少农民群众对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心存疑虑,主动参与和支持合作组织的热情不高,导致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不足。目前,在农渔村中有大部分群众还持观望态度,没有加入合作经济组织,造成合作经济组织规模不大,成员不多,实力较弱,在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

(二)运行机制脆弱。虽然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建立了章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但定期召开会员(社员)代表会议、理事会、监理会等“三会”活动的不多,有的还没有完全依据管理制度办事,内部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规范,规避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三)组织联系不够紧密。各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乡镇、村之间的界线分明,跨乡镇、跨行政村联合建立合作经济组织的比较少,组织不够紧密,比较分散,成员之间联系不紧密,服务措施跟不上,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市场合力的形成,从而也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四)成员素质不高。专业合作组织中的农民大多数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懂技术、会经营、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更缺乏,这就造成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十分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五、下步工作举措

(一)扩大合作组织覆盖面,健全内部运行机制。推动组建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逐步提高各种产业或行业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对于一些规模大、地域广的行业,由乡镇党委牵头,跨村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同时,加强规范合作组织内部管理,指导和帮助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功能,健全各项机制,确保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二)调整农村党组织设置方式,加强合作组织政治领导。针对农村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日益增多的现实情况,尝试在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业协会等农业产业链点上建立党组织,并按照有利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农村合作组织的政治领导,增强党在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三)加大培训力度,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培训纳入培训规划,安排一定经费,分层次对基层干部、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继续主动为合作社提供政策咨询,搜集市场供求信息、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建立必要的服务设施,努力实现各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联网,搭建公共服务信息和网络营销平台。

(四)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发展动力。联合各职能部门,加强协调和管理,提供指导与服务。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项目建设,增强合作组织市场竞争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出台新办合作社奖励办法,鼓励发展合作组织。继续执行合作组织创牌奖励措施,为品牌农业建设提供动力。建议采取积极措施,保证省、市已经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位,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