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时间:2022-03-25 08:20:00

青少年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一、确定调研课题的依据和目的

在本世纪之初,党和国家就把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为本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在党的十六大上,党中央又表达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坚强决心,提出要为早日解决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继续奋斗。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世纪大业,是13亿中国人民的神圣使命,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和平发展的核心利益。

然而,岛内台独分子大肆鼓噪,不断制造“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对抗祖国大陆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问题的方针政策,违背海峡两岸人民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共同心愿,使两岸关系蒙上阴影,使台海形势日趋紧张。与此同时,国际敌对势力妄图利用我国改革开放的环境,加剧对我实行“西化”和“分化”的图谋,为“台独”浊浪推波助澜。

面对严峻的台海形势,要完成祖国全面统一大业,既要立足当前,也要注重今后和长远。青少年正处在人生发展的成长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当前社会剧变的形势下,各种思想文化激荡,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特别是市场经济活动带来的一些消极东西,也给青少年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当局在学校教育和日常生活中采取种种手段对岛内青少年进行“台独”意识渗透的做法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涉台教育,深入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拓宽他们的涉台知识面,提高对党和政府解决基本方针的认知度,培养“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的思想感情,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从年5月起,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会同区教育局、区台办、区侨办、中国民主促进会区委员会的有关同志组成课题组,以区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区域性青少年涉台教育现状的调查,旨在摸清和掌握区青少年对台问题的认知度、真实情感和行为态度,从而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涉台教育,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提供建议和对策。

二、开展调研的方法手段:

(一)调查问卷法。开展调查之前,课题组对调查问卷的设计反复听取多方面的意见,进行分析研究。其目的,一是使调查问卷更具科学性、严密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能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学校,并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参加问卷调查,以保证调查分析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三是使调查问卷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被调查青少年对涉台问题的认知程度和真实情感。

课题组根据区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状况,拟定了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三套调查问卷,对区内13所中、小学的382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小学组发出调查问卷684份,回收有效问卷682份;初中组发出调查问卷1753份,回收有效问卷1751份;高中组发出调查问卷1391份,收回有效问卷1388份。调查问卷总有效率为99.81%。

调查问卷有两类题目:一类是客观性题目,从中可了解到学生对涉台基础知识的认知情况及不同类型的学校开展涉台教育现状。另一类是主观选择题,从中可了解到青少年学生获取涉台信息的渠道和途径,对台问题的思想倾向、基本态度,以及对祖国统一的思想观点等。

(二)座谈会方法。课题组先后在部分中学和地区召开座谈会,分别听取师生和台属台胞对问题的看法。一些重点中学的学生比较关心时事形势、平时比较关注问题,史地知识比较丰富,也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他们认为,祖国大陆还不能完全遏制住“台独”势力的嚣张气焰,其原因一方面除了有美国反华势力为“台独”分子撑腰以外,另一方面20多年的改革开放,祖国大陆综合国力虽然得到增强,科技、军事实力得到提高,但总体上还不够强大,还难以完全遏制得住“台独”势力的恶性膨胀。对海峡两岸是否会发生武装冲突问题,同学们也都给予了相当的关注。

台属台胞认为他们的晚辈对了解甚少,关心不多,对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张惠妹”、“F4”这一层面上。

(三)资料分析法。课题组对当前政、史、地等学科教学中涉台部分的教材、内容的取舍和实际教学情况也进行了分析。

三、对调查样本的数据分析

课题组借助区内高校人才优势,编制了调查问卷分析软件,对3821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了解到区中小学开展涉台教育的现状,学生对问题的认知度以及他们对涉台问题的态度情感和思想倾向。

(一)对解决问题的看法。关于对我国解决问题基本方针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小学组有72.4%、初中组有75.6%、高中组有78.8%的学生选择问卷调查中“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条目,表明有75%左右的中小学生认知我国解决问题的基本方针。四、由调查问卷分析得出的相关结论

通过对以上各类数据的分析,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相关结论:

(一)中小学生虽然处于不同的学习年段,但大多数对祖国统一大业问题是关注的,对党和国家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是明了的。

(二)高中学生对本世纪党和国家完成的三大任务之一——“完成祖国统一”的认知度偏低,说明完全有必要对中小学生加强涉台及时事政治教育。

(三)在回答“你对解决问题的看法”时,有30.4%的初中学生选择了“应尊重人民的意愿”,这反映了学生们的真实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问题要由人民自决”的思想情绪。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说:“两岸统一后,可以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高度自治。同胞的生活方式不变,永享太平。”可见,我们要“充分尊重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不能动摇,这是大前提。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教育还有待于深入

从对“和平对话,实行一国两制,完成统一大业”的认同情况调查可以看出,一方面中小学生对党和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针的认知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文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对“和平统一,实行一国两制,完成统一大业”这一基本国策的认同度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文化程度的提高呈递减的趋势,反映了高中学生对问题的价值判断和态度情感。

上述这些现象应该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重视。

(四)在祖国版图的“东南”方位,这应该是相当普通的知识,但仍有11.1%的初中生,12.7%的高中学生错误选择;对是祖国的第一宝岛这一常识,也有9.6%的初中生,6.55%高中生不知道,可见文化知识的传授对青少年教育起到何等重要的作用。

五、对策建议

(一)建立必要的法规。加强对青少年涉台教育是关系到祖国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对青少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应当在宪法的框架下,制定必要的法规以增强对青少年开展涉台教育的法定意志力。

(二)积极营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社会氛围。全社会都要在思想上重视、关心对青少年开展涉台教育。市、区宣传部门可以学习外省市在涉台教育方面成功的经验,在人流集中的广场,通过宣传版面等形式,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等有关“祖国统一”的方针政策教育。政府有关部门和社区各级组织要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反对民族分裂的社会氛围。

(三)坚持行之有效的制度。市台办和市教委1995年曾联合发文,要求每年的1月和9月由教育部门和事务办公室举行两次联席会议,共同商讨青少年涉台教育工作。区教育局也曾于1997年颁发过《关于在本区中小学生中开展涉台教育的通知》,确定每年的10月23日为涉台教育日。这些文件精神在当时都得到了贯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坚持下来。当前,应当恢复和坚持贯彻这些文件的精神,并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相结合,纳入到新时期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去。

(四)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涉台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学校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教育时间,开展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涉台教育活动,把涉台教育寓于生动活泼的学校教育之中,改变以往单调枯燥的说教方式,细水长流、潜移默化、认知积累、情感升华,使涉台教育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内容,达到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行为自觉的教育目的。

(五)加强有关学科涉台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完整性、针对性。课程和教材的编排是教育的规制。当前地理学科只偏重于的自然概貌和经济物产,而对人文知识相对偏少,教学内容显得单薄。历史学科中外近代史的章节都有涉及部分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问题的敏感性,不少教师在教学中有顾虑,不敢讲,因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在二期课改教学中,要整合有关学科内容,加强和丰富有关“涉台教育”的教学内容,特别是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体现涉台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完整性、针对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克服“怕讲错,怕讲坏”的畏难情绪,把课程教得更丰富多彩,更吸引学生,发挥学科教育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市区教育部门可不定期地请问题专家给中小学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教师作专题报告,以拓展教师的思路和视野。各中小学在安排每学期教职工学习时,可有计划地安排有关涉台问题的学习内容,帮助教师全面、准确地了解党和国家解决问题的方针政策,了解问题当前现况,有利于在教学时指导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问题。

(七)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涉台教育。学校可以利用学科教学、主题班(队)会、校内宣传园地、学生社团论坛等阵地,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教育。随着教育手段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学校可充分利用高科技的信息传媒技术,通过播放电视录象、国际互联网等多种渠道,用生动形象的教育形式和易接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涉台教育,从小就在学生的心中奠定祖国一定要完全统一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