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组织战线从事调研工作的体会报告

时间:2022-07-10 04:30:00

在组织战线从事调研工作的体会报告

我在市委组织部工作了26年,主要从事的是文字工作,先在办公室搞了13年文字工作,之后在调研室搞了13年文字工作,起草了200多万字公文,发表了800多篇文章。我对这些年来调研工作的情况作了一些梳理,谈谈我从事调研工作的一些体会。

一、态度决定一切

调研工作是以文字为载体的工作,有人称之为“职业”,具有“不怕写、写不怕、怕不写”的精神。有人形容文字工作是“白纸变黑字,黑发变白发”。也就是说,文字工作是比较辛苦的工作。其实,每项工作都有它不容易的地方。张祖安同志说:“我无法选择职业,但能选择对待职业的态度。”

调研工作者应有的职业态度,离不开组织部门对组织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要求。中组部调研室提出调研部门公道正派的要求是:调查研究,敢讲真话;言论指导,旗帜鲜明;对外对下,谦虚平等;做文做人,高度一致。这是我们从事调研工作的一个基本工作态度。

除了上述基本态度外,以我个人的体会,要做好调研工作,选择一个好的工作态度,还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热爱调研工作。把工作当作学问来做,当作自己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是原动力,不需要能源。既然穿上“红舞鞋”,就要不停地跳下去;二是要非常地投入。用心去工作,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思考,用心去写作。三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文字工作有时时间要求很急,甚至一个晚上就要出稿子,必须条件反射似地形成思路。有时一个稿子要反复好多次,从讨论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到最后定稿,必须不厌其烦地修改好多次,那就准备多吃几遍苦吧!文字的好坏是没有底的。所以,搞文字工作的人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造,特别能奉献;要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折腾。

二、善于学习

一个人对世界的了解,就象画圈。画的圈越小,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满足;画的圈越大,接触面越大,越感到不足。所以要把圈画的更大更圆,把圈画的更大些,就要多读点书;把圈画的更圆些,就要把学到的知识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东西。

一是要有选择地读书。对读书,要有选择的目光,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读对自己的成长和工作最有帮助的书。除了单位组织的学习以外,作为个人行为的读书,不能只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要拓宽阅读空间,改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素质。

二是要开放式地读书。象组织读书小组那样群体读书,有分有合,既无心理负担和外界干扰,一个人静静地阅读思考,又通过集体交流,集思广益,这样比一个人孤立地、封闭地读书,更能擦出思想的火花。每读一本书,都有两次收获,一次是自我感悟,一次是互相交流、启发。

三是要用知识输出法读书。就是将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思考告诉别人。例如在读书小组时,大家在一起进行阅读交流是知识输出,写作也是知识输出。所以读书小组提倡“读书、写作两盏灯一起亮”,大家努力写作,不少理论文章和读书心得见诸报端。

四是要用渗透法读书。就是在学习的时候,对学习的内容还不大清楚,但就在还不大清楚的过程中,已经一点一滴地学到了许多东西。这种在还不完全懂的情况下,以体会的方法进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学习,不能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要互相打通,彼此渗透。

五是要非功利性地读书。把读书看成是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看成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体现,看成是一种享受。一个学校、一个老师所能给予学生的东西是有限的,一个人在经历中实践中、在自己学习中得到的东西则是无限的。多读一本书,就是在你的脚下垫上了一块砖,使你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

三、重视新思想的积累

搞调研工作?要重视三个方面的积累?一是材料积累。应尽量全面地收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二是感情积累。对调研的对象和内容要倾注强烈的感情,要有感而发;三是思想积累。尤其是新思想的积累。

新思想的积累,主要是通过看文件、报纸、读书、听领导讲话、在互联网上搜集、下基层调研、与周围同志交谈等不断积累起来、储存起来的。所以我主张笔记一定要做,包括学习笔记、工作笔记、生活笔记,那是鲜活的东西,原始的东西。大脑里储存了各种新思想,积累到一定程度,当一个崭新的事实出现时,就会象火柴“一擦”似地,形成快速的联想,一个有新意的、有创意的思想或观点就闪射出来了。这时,你的表述、你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就会有亮点,就会有新意。

那么,什么是新思想呢?我不知道有没有明确的定义,我想应该是符合时代精神的、与时俱进的思想,具体地说,应该包括这样的一些思想:首先是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内容涉及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各个方面,都是一般人的目光和思想所难以企及的高处和深层,这就是思想理论前沿!其次是能够揭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事物本质,反映事物发展方向的思想。从对具体事物的分析中指出事物发展的总的趋势,引导人们的眼光从局部看到整体,从眼前看到长远。第三是能够冲破陈旧的传统观念和常规思维,给人以新的思索的思想。第四是能够为人们解难释疑的思想。第五是能够提醒人们注意某些被忽略了的问题的思想。有些隐藏在事物里面的有价值的问题,但被人们忽略了,你把它指了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也是新思想。当然,新思想还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我这里只是启发性地讲了“原创、揭示、冲破、释疑、忽略”这么几种。

四、发现创新点

调研工作要创新,调研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要增强创新意识,运用创造性思维,提高调研成果的创新含量。要善于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办法去解决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中的问题。调研就象是“猫”,问题就象是“老鼠”,“猫”要能抓住“老鼠”,调研要能解决问题。

首先,关于创新的形式。一是内涵式创新。即对现有创新举措进一步挖掘它的内涵,进行发展和完善。二是外延式创新。即对尚未解决和突破的问题,从内涵到外延进行配套完善和新的探索。三是综合式创新。把一些已有的改革措施,按照其内在规律,有机地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既功能独立又互相补充的体系。四是移植式创新。即把其它领域中的创新成果运用到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领域中来。

其次,关于发现创新点。一是注意从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把握中去发现创新点。二是注意从长期困扰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中去发现创新点。三是注意从一个时期党委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工作部署中去发现创新点。四是注意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中去发现创新点。五是注意从对现行政策和改革措施的检验、完善和修正中去发现创新点。六是注意从相同事物存在的差异性及其比较中去发现创新点。七是注意从各类改革试点和示范点中去发现创新点。八是注意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不断出现的新领域中去发现创新点。九是注意从基层干部群众的工作实践和创造性劳动中去发现创新点。

五、创造氛围享受氛围

在调研工作中,应该创造一种氛围,让大家享受这种氛围。这种氛围应该是有利于研究讨论,有利于互相启发、共同提高,有利于调研工作的开展。

不论职位。思想交流拒绝“论职排位”,职位低的同志可以推翻职位高的同志的意见,大家平等地讨论问题,只服从真理。谁的意见有道理,就听谁的。

自由研讨。在讨论问题和交流思想时,提倡“探索无禁区”,欢迎不同看法和不同意见。既敢于坚持,又敢于放弃,形成思想的共振和共识。但在正式形成稿子时,则要坚持“宣传有纪律”,处理好激情与理性的关系,防止产生误导。

关心大局。思考问题一定要超越自己所在部门和所从事的业务,从一个大的界面去思考。也就是说“在圈子外思考,在圈子内探索”。喜欢琢磨问题,常逛书店,勤做笔记。

创新理念。要创新工作理念,如“开放”的理念,“大组工”的理念,“组织工作生产力”的理念,“整合”的理念等。

成果共享。开放式地工作,共享工作成果和学习成果。不要把工作成果和学习成果看成是个人的专利,而应看成是共同劳动的结晶。从公文来说,这些都是集体劳动的结晶,它是由我们共同创造的:在你思考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我的思考;在我挥洒的才智里,有你智慧的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