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工作会议主持讲话稿

时间:2022-06-02 10:49:00

县教育工作会议主持讲话稿

同志们:

这次全县教育工作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召开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近五年来的教育工作成绩,安排部署我县今年及更长一段时间的教育工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共秭归县委,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第一线的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向今天受表彰的个人和获奖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刚才,教育局局长王罡同志已经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以*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指导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

党的*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阐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加强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新时期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和要求,为开创教育事业的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前不久,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对发展农村教育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认清形势,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全面推进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

第一,要认真贯彻落实*精神,充分认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报告系统阐述了教育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的战略地位和世纪初教育的目标、任务及要求,明确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还强调指出:“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这些精辟的论述,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各级各部门都要把认识统一到党的*精神上来,深刻认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深刻认识教育是实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关键所在,深刻认识教育与人才是增强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深刻认识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深刻认识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我们必须把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教育部门要积极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力争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同时,根据*精神的要求,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实现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

第二,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增强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的紧迫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把加强农村教育摆在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战略地位,要求农村教育改革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必须推行素质教育、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综合功能。国务院《决定》提出的要求既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又充分考虑了现有的基础;既符合国情,又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从我县当前的实际来看,这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加快教育发展的紧迫感。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战略步骤,结合实施科教兴县发展战略的总体进程,认真研究制定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措施。

第三,要认真贯彻落实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增强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

在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县委提出了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全面翻番的目标,这是新一届县委在把握经济发展大略、谋划秭归未来战略定位的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秭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需要。这个目标切合秭归的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农村小康建设的重点是教育,只要农村教育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就大有希望。我县40万人口,80%在农村,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少,文化程度低。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没有农村全面“普九”,没有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很难实现全面小康。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始终围绕这个目标,牢牢抓住机遇,全力以赴,加快教育创新步伐,推动全县教育快速发展,为实现未来五年国民经济翻番提供大量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第四,要正确分析教育发展形势,切实把握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机遇。虽然,我县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县教育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有差距。一是教育教学质量同全省乃至全市比较有一定的差距。我县“普九”通过验收、复检,但巩固提高工作还十分艰巨。高考虽然创历史最高,但排名位居全市中档。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偏小,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偏低;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素质不高。二是劳动力知识结构重心偏低。从业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很低。三是人才状况不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水平提升的要求,新增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应达到高中以上水平。但目前,我县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不到50%。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我县高新技术及金融、信息法律、经营管理人才供不应求,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也不能满足需求,实际上已成为我县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水平提高的重大制约因素。我们还应当看到,随着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全面贯彻落实,农村教育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如果我们不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我县教育不但难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而且很有可能在新一轮发展浪潮中落伍。因此,我们一定要把认识统一到党的*精神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宏观教育决策上来,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努力实现我县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努力开创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

学习贯彻*精神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关键是要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如何加快发展,我看就是要按照*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加强教育的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明确奋斗目标,理清发展思路,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开创我县教育工作的新局面。重点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领导,着力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改革和发展教育,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当前,“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已经确立;“入世”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战也越来越明显。教育工作不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使我们的各级领导面临着教育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的严峻考验。这里要强调的是,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后,乡镇党委、政府的职责不是削弱了,而是更加明确、更加具体、责任更加重大。乡镇党委和政府必须切实履行办好教育的法定职责,抓住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育工作政策,努力为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按照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理顺各级各类教育的管理体制。基础教育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职业教育要认真落实“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体制。要通过理顺和落实教育管理体制,促进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发展责任的落实。

要进一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确保中央和省里的转移支付60%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其中10%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教师工资要得到保障。要在增加教育投入,特别是在改造中小学危房等方面加大力度,确保中小学教学安全,绝对不允许发生一起学校校舍倒塌事件。要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筹资机制,有效动员社会资源,从根本上解决我县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依法落实教育经费的“两个比例”、“三个增长”,落实税费改革后转移支付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比例。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增加预算内教育基建投资和危改投入,形成各级政府共同合理负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新机制。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教育,进一步落实各种有利于民办学校发展的政策,依法维护民办学校及其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要进一步优化教育工作环境。发展教育事业,既是教育部门的事,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增强全局观念,满腔热情地关心、支持教育,少蛮怨,少指责,少说空话,多配合,多服务,多办实事。教育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积极协调各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展教育事业,努力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第二,明确目标,力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有新突破。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是我们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关键。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我市农村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是:到2007年,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保持在90%以上,农村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75%以上,普通高中学生占高中阶段学生人数的55%左右。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农村集镇适龄幼儿入园率达70%以上。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有一定提高,农村劳动力接受实用技术培训每年35万人次,农村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1%以内。要实现以上目标,我个人认为我县至少应在以下四个方面下硬功夫,有新突破。

一是教育体制创新要有新突破。我们强调教育体制创新,就是要处理和调整好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使教育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真正相适应。要加强宏观管理,切实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模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县对乡村学校管理的新模式,构建科学、有序、高效的农村学校管理运行机制。要建立多元化办学制度,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吸引社会资金发展教育,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

二是实施素质教育要有新突破。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为全面推进农村素质教育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意义。要积极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现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要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继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并积极创造条件或利用职业学校的资源,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的课程,鼓励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要适应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就业为导向,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教育服务“三农”的水平。

三是优化教育结构要有新突破。要全面普及和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大力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努力形成学习型社会。为此,要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教育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统筹”,系统地阐述了新的发展观”,也深化了我们对教育事业如何发展的思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正确处理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又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既要考虑当前,也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经济建设的要求,也要考虑社会进步的要求;既要考虑教育自身的发展需要,也要考虑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总之,今后教育的发展,必须统筹城乡教育,统筹区域教育,统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统筹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统筹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统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是师资队伍建设要有新突破。随着我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水平和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首先,要培养一批名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切实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汉代的董仲舒说得好,“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我们希望广大的教师能够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人格魅力,来教育和影响学生。要注重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认真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大力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与此同时,我们要注重情感投入,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尊师重教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多年来,我县广大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秭归人民会永远感谢你们!

其次,要培养一批名校长。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建设名校首先要培养名校长。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校长们既要善于运用手中的权力管理学校,又要善于发挥人格的魅力影响老师和学生。校长们首先应当是职业教育家,既是某一门课程的专家,又是教育管理的行家。同时,校长们还应当是社会活动家,通过大胆地走向社会,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沟通,更好地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使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更加紧密的结合,使教育事业的发展得到社会的更多支持。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最大的成功和快乐,是造就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我们也可以说,校长最大的成功和快乐,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老师,造就出可以代代相传的名校。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文过程,是价值传递的过程,是精神领域的耕耘和收获。西方著名学者斯宾格勒说过,“将一座城市与一个乡村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范围和尺度,而是它与生俱来的城市精神”。同样,将一所学校与另一所学校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规模和校舍,也不是单纯的教育质量,而是它生生不息的学校精神。北大之所以成为北大,是因为它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清华之所以成为清华,是因为它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就是百年名校的“精神世界”。我们衷心地希望,我们的学校在校长们卓有成效的领导下,传承文明,凝炼精神,办出特色,真正使学校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要不断丰富办学内涵,在教育观念的先导性、办学行为的规范性方面作出表率。第三,要加快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要继续在全县实行校长竞争上岗和教师聘用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不断调整优化教师队伍,合理配置农村教师资源。

三、形成合力,开拓创新,为全面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打牢基础

第一,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积极稳妥地推进办学体制改革。要把改革和创新办学体制作为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一条重要出路,作为加快教育发展的一个亮点来抓。通过办学体制改革,形成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进一步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和内部改革的力度。目前我县学校布局调整已取得很大成绩,今后还要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

第二,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各级政府要急学校之所急,帮学校之所需,解学校之所难,积极主动地帮助教育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班子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实心实意为师生服务,切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要心系学校,情系师生,服务学校,服务基层。

第三,坚持民主团结,依法治教。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应该说是民主集中制执行得较好的地方。但是有的学校在这方面做得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大依法治校的力度,形成团结、务实、廉洁、公正的领导班子形象,确保我县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我们教育系统一定要提高教育行风建设的认识,建立长期有效的行风建设机制。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群众利益问题一定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妥善解决,真正把教育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同志们,推动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教育创新任重道远,跨越式发展责任重大。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振奋精神,团结拼搏,同心同德,共谋秭归教育新发展,把我县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