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卫生局长会议讲话

时间:2022-05-08 09:24:00

全市卫生局长会议讲话

这次全市卫生局长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届六中全会、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5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和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年全市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卫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共同做好20*年卫生工作。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讨论。

一、20*年全市卫生工作回顾

20*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卫生系统紧紧围绕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把发展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农村卫生作为战略重点,努力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各项卫生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市政府再次召开全市卫生工作会议

去年5月30日,市政府再次召开了全市卫生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全市卫生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了进一步加快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推进卫生改革发展、缓解群众“就医难”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提出了“三年明显改观、五年基本解决就医难”的总体目标,并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推进财政投入绩效管理、创新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机制等方面工作作了具体部署。会议之后,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明确工作措施、落实工作任务,全市上下重视卫生、发展卫生的氛围日益浓厚。20*年全市卫生事业经费达8.11亿元,比上年增长49.84%。卫生事业经费占财政支出的2.77%,比上年增加了0.73个百分点。全市卫生基建经费达4.0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费达2.3亿元,均为历年来最高。

会议之前,市政府组织对各地卫生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考核,4个县(市)、区荣获“2005年度卫生工作先进县(市)区”,等20名医务人员荣获“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称号,受到了市政府表彰。

(二)卫生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

按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目标,与市发改委联合编制完成了《市卫生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明确了今后5年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与措施。在《市城市医疗卫生设施专项规划(2004—2020年)》的指导下,各县、市结合当地实际,修订、完善了区域卫生发展规划。

十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医院已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市第六医院住院楼扩建工程、市医院新建工程进展顺利;市妇儿医院住院楼工程和市中医院迁建工程均已动工建设;市第一医院原地扩建暨国际医疗保健中心工程和市第二医院扩建工程正在做前期工作。卫生资源继续保持较快增加,每千人(户籍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医生数和护士数分别为3.58张、2.61人和1.89人,分别比上年增加了0.26张、0.24人和0.28人。

大力扶持社会资源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社会办医稳步发展,全市已批准民营医疗机构床位总数2875张,实际开放1284张。明州医院正式开业。积极协助台塑关系企业做好举办长庚医院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和医疗救治能力明显提高。制订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2个专项预案和21个单项预案,进一步完善了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明显下降趋势,一年来有效处理了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3起,每起事件都能做到报告及时、反应迅速、有效处置。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做好省突发重大化学事故应急演练工作,受到了市政府的表彰。

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不断加强。全市累计报告甲、乙类法定传染病19种19254例,总发病率为303.69/10万,比上年下降11.89%。市戒毒中心和医院建立了美沙酮替代治疗门诊,市疾控中心HIV实验室被批准为艾滋病病毒检测确认实验室。镇海区被评为全省艾滋病综合防治优秀示范区。加强了狂犬病防制工作,建立犬伤门诊95个。顺利完成结核病防治规划中期评估和绩效评价,结核病治愈率达91.03%。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及时率继续保持全省先进水平。积极开展流动人口疾病监测,血吸虫病、疟疾、麻风病等输入性传染病病例检出数在全省居首位。积极推进慢性病、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制订了《社区居民重点慢性病系统管理推荐方案》和《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分级指导工作要求》。

卫生监督执法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强卫生监督网络建设,共建成农村基层卫生监督分所59个,覆盖率达100%。探索实施市与市三区卫生监督工作新机制,合理配置卫生监督力量。全市11956家学校食堂和餐饮业单位实行了量化分级管理,覆盖率达95%。在奉化、余姚等地开展了家庭集体聚餐卫生监管试点。出色完成了12个大型活动和节假日期间的卫生安全保障工作。食物中毒年发病率1.1/10万,为历史最低水平。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了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会同市工商局设立了“医疗广告监管网”,实行违规医疗广告网上公示。

妇幼保健工作继续加强。妇幼保健院通过了省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乡镇卫生院市级规范儿保和妇保门诊创建率分别达92%和90%以上。实施了外来常住人口和低保户籍人口住院分娩救助制度。婚孕期医学检查率为15.41%,比上年提高了7.81个百分点。20*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为16.92/10万和5.05‰,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

血液质量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启动实施了采供血机构调整,实施血液集中检测。市和11个县(市)、区荣获2004—2005年度浙江省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和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

(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水平逐步提升

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全市共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095家,城区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农村达85%以上。35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标准化建设。全市社区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门诊量为1697万人次,占医疗机构门诊量的52.55%,比上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

社区卫生服务功能逐步完善。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已在全市推广,覆盖率达到70%。积极实施农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共为273万人提供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康复、健康教育、计生指导等服务,占农村人口的75.62%。

启动实施了城乡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对社区卫生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公共卫生人员、乡村医生等进行规范化全科医学系列培训,全年共培训全科医护人员、乡村医生约3600人次。认真组织26家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和基层工作,累计下派医生达130余名。市级9家医院与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开展“五个一”支援工作。

(五)农村卫生工作快速发展

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全市123家乡镇卫生院全面开展标准化建设,3年来累计投入3.99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购置和人员培训,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79家乡镇卫生院通过标准化建设考核验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巩固。截止去年底,全市共有参合人数361万,参合率达94.5%,受益面进一步扩大。筹资与补偿水平稳步提高,人均筹资从上年的82元增加到100元,其中政府财政投入由人均53.8元增加到70.9元。全年住院补偿15.24万人次,补偿金额达2.96亿元,住院有效费用补偿率为31%。有7个县(市)、区建立了基层医疗机构门诊费用报销制度。

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全面启动。各地根据《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体检指导意见》要求,以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主体,加强人员配备,强化业务培训,添置体检设备,为184.8万参合农民进行了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有效保障了农民健康。

(六)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

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全面构建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了对医疗质量的指导和日常监管,组织开展医院管理年暨医院评审“回头看”督查工作。开展了医疗机构重新登记注册工作,加强对医疗机构设置的审核,规范了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会同公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重大医患纠纷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规范医疗纠纷处置程序。卫生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2个学科成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0个学科完成了第二轮市级重点学科建设,5个实验室成为省市重点实验室。有10项成果获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6项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为历年来最高水平。

全市卫生系统医疗机构共完成门急诊量3229万人次,比上年增加了8.46%。全面实施了市、县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明细清单制度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组织开展了医疗服务价格专项检查。医疗费用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医疗机构每门诊人次费用为102.46元,比上年增长0.66%;每住院床日费用为551.39元,比上年增长0.61%,增长幅度均为历年最低水平。市卫生局被评为2004—2005年市收费规范先进单位。

(七)卫生行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认真学习贯彻*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了“学党章、知党史、强党性”教育活动,强化党员意识和法治意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向唐锡尔学习”活动,在全社会引起了积极反响。组织开展民主评议机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十件新事评选,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机关创建活动。市疾控中心被评为新一轮市级文明行业,有7个单位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其中3家通过省级文明单位复评。我局也荣获市级文明机关称号。继续对全市18家县级以上医院开展行风民主评议,满意率达96%。

认真做好反腐纠风工作,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保廉和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通过抓教育、抓督查、抓纪律,清理了2001年以来接受各类折扣让利、赞助或捐赠款物共7715万余元,清查了小金库和账外接受赞助问题,个人上交医药回扣576万余元。

(八)其它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积极配合市人大开展《市爱国卫生条例》立法工作,《条例》已经省、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20*年4月1日起实施。以“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为抓手,广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卫生镇(乡)、村、街道创建工作,全市共有32个镇(乡)创建成为国家和省、市级卫生镇(乡),26个街道为市级卫生街道,364个村为省、市级卫生村。完成了《构建健康城市的战略研究》报告。

加强社区中医药工作,发展社区中医药服务。继续做好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和省第二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强化对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大力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及市中医药学会学术沙龙等活动。

大力开展红十字会工作。全年共募集到现金、物资达387.2万余元,全部用于“博爱送万家”等人道主义捐助。实施了首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卫生部门和广大卫生工作者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卫生局,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对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问题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一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多样性、多发性和复杂性趋势,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传染病、慢性病、职业中毒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外来人口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任务非常艰巨。二是群众“就医难”问题还没得到根本缓解。卫生资源仍相对短缺,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我市每千人床位数、医生数和护士数仍处中下水平。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有待增强,新型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三是由于受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公立医疗机构出现普遍亏损,生存和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四是医疗纠纷持续上升,医患矛盾比较突出。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深刻认识当前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

(一)要深刻认识卫生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深对卫生事业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卫生事业,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高度重视。总书记去年10月23日在中央政治局第35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证人民群众公平享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总书记的讲话深刻地指出了卫生事业的重要地位,以及在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对享受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有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不久前,中国社科院的20*社会蓝皮书《20*: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显示,“看病难、看病贵”被首次排在了社会问题的第一位。在全国“两会”前由新华社的消息称,“看病难、买药贵”与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一起成为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总理于2月初在吉林省人民医院调研时,曾动情地说:“我们说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没有比健康和生命在民生里更重要的事情了”。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卫生部门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部门,卫生工作作为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时刻要求我们把发展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作为头等大事,真正做到卫生发展为了人民,卫生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要深刻认识卫生事业的社会公益性质,强化政府对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责任

*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总书记也指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强领导,切实承担起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责任。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卫生事业、解决群众“就医难”作为“解难创优、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给予了高度重视,从2005年起连续两年召开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研究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建立了发展卫生事业的考核奖励机制,各级政府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有力地推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应该说这是政府承担发展责任、发挥主导作用的非常好的体现。

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强化政府责任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卫生部门要积极做好各级政府的参谋,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建立持续增长的卫生投入机制。二是要认真落实好规划。卫生规划是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通过制订实施卫生发展规划和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规划,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以满足群众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对机构、床位、人员、设备和经费等卫生资源实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防止资源浪费。三是要严格监督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监管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准入和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卫生机构,方便群众就医。此外,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各方面发展卫生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立和完善考核奖励机制,让他们来比一比、赛一赛。

(三)要深刻认识体制与机制创新的重要性,推进“四项制度”和“三大重点”工作

*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决定》又指出: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发展社会救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今年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高强部长就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专门提出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等四项基本制度建设,强调坚持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走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发展道路。

首先,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是一项由政府组织,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为目标,以公共财政为保障,以公共卫生机构和城乡社区卫生机构为主体,以适宜医疗技术和基本药物为手段,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按成本收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健康保障制度。这项制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注重公平与效率,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卫生保健服务差距,着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其次,要加快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促进公立医院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第三,要积极推进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第四,着力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促进合理用药、保证医疗质量、减轻患者负担。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对建立四项制度提出指导性意见。对于我们来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点是围绕建立四项基本制度,继续大力推进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工作。这是建立四项基本制度的基础和核心,也是缓解群众“就医难”的关键。没有完善的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也难以取得实效。为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推进“三大重点”工作。同时,我们要积极参与、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相关的调研和试点。针对当前公立医疗机构普遍亏损的实际情况,市政府正组织对县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以进一步完善公立医疗机构的经济补偿政策,这也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为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市政府于去年下半年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建立比较完善的、面向城镇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这一制度建立之后,加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就基本形成了,今后的任务是如何巩固、完善和提高。

[NextPage](四)要深刻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为卫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牢记神圣职责、救死扶伤,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做出的突出贡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关心和爱护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良好风气。总理在看望医务人员的时候也说:“医生和护理人员在任何国家都是最受尊重的。医护人员所做的是最受尊重的事情。大家都要认识到,我们国家的医生和护士不是靠工资做动力来工作的,而是靠医德、靠奉献来服务的”。体现了对医疗卫生工作和我们医务人员的高度评价和深切关怀。

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在探索战胜疾病的过程中,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医学就是在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医患之间必须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密切配合。只有这样,医生才敢于冒险去抢救病人,医学才能进步,人民健康才能保障。从目前整个社会来看,医患关系可以说是相当紧张,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受理的医疗纠纷达1357起,赔付金额达2309万元,医务人员被严重殴打的有60起94人。为此,在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一是要切实加强宣传教育,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引导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奉献精神,增强服务观念,钻研医疗技术,维护群众利益。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使广大患者信任医务人员,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务人员的良好氛围。二是要通过建章立制,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保障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和医疗机构正常的工作秩序,建立科学的医疗纠纷防范处理机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三、20*年主要工作任务

20*年全市卫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届六中全会《决定》和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5次学习会上的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两次全市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的部署,根据《市卫生事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围绕着力缓解群众“就医难”问题,继续大力发展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努力增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夯实建设卫生强市基础,为推进全市卫生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今年,我们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精心筹备召开全市卫生工作会议

今年市政府将连续第3年召开全市卫生工作会议,要精心做好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会议的圆满召开。继续组织对各县(市)、区卫生工作进行考核评比。200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就发展农村卫生、公共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性文件。要结合县(市)、区卫生工作考核,对各地3年来农村卫生、公共卫生和社区卫生工作进行专项督查评估,对取得的成绩进行全面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调整并出台相关政策。

要继续加快推进十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市第一医院原地扩建暨国际医疗保健中心工程和第二医院扩建工程项目年内开工建设,余姚市人民医院迁建工程项目年内投入使用。

开展县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经济运行情况调研,研究制订完善经济补偿机制的政策措施,改变公立医疗机构普遍亏损的状况,增强其公益性质,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要继续开展“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的评选表彰,开展“优秀乡村医生,优秀社区医生”的评选表彰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二)继续加强公共卫生建设

一是要继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新一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的资源配置,深化公共卫生机构内涵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健全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加强基层疾控机构建设,提高区域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加强医疗机构防保科建设,强化对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工作的督促指导。健全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完善考核奖惩机制,确保各项服务落到实处。

二是要着力加强应急指挥和医疗救援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建立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三大体系相互协调和市、县(市)区、乡镇三级联动的应急工作机制。完备应急预案,加强队伍建设,编制应急物资储备计划,做好卫生应急准备。建设各急救分中心和急救分站,加强化学中毒、烧伤、核辐射等应急救治基地的建设,增强应急医疗救治能力。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和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建设。

三是要继续做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各县(市)、区第一人民医院要按标准建设好相对独立的感染病区,其他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按标准建设好感染科。深入开展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进一步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孕妇艾滋病免费咨询检测以县(市)、区为单位覆盖率达100%。扩大结核病减免治疗范围,推进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实施。加强疾病监测工作,继续做好非典、人禽流感、霍乱、血吸虫病、狂犬病、鼠疫等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控工作。加强免疫规划工作,有效控制疫苗针对性疾病暴发流行。进一步贯彻实施《市精神卫生条例》,加强精神卫生工作。

四是要继续加强卫生监督工作。积极探索卫生监督派出机构规范高效运行机制。开展卫生监督稽查,确保卫生监督队伍廉洁高效。继续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在全市高校和中学食堂积极推广“五常法”管理。开展对农村集中聚餐的卫生监管,覆盖面达80%以上。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规范执业行为。进一步推进职业病健康体检机构、诊断机构的资质认证和规范化建设,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初步建立卫生许可网上受理信息系统。加强医院污水处理,市李惠利医院和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建成绿色医院。

、五是要切实做好妇幼保健工作。贯彻实施《市“十一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提高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水平。加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管理与服务,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继续开展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等工作,提高筛查率和后续诊治能力。积极探索婚孕期医学检查咨询新方法,力争使检查咨询率有较大幅度提高。

(三)继续优先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一是要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及其配套文件精神,按照全省社区卫生工作专题会议部署,围绕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进一步修订财政投入、医疗保险等相关政策,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引导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效机制,力争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占医疗机构门诊总量的55%以上。

二是要巩固大医院结对支援社区制度。市属医院要继续做好与三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结对支援工作,开展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工作,实现结对支援的全覆盖。鼓励中高级和退休医务人员到社区服务,建立部分市属医院专家门诊驻社区制度,逐步形成双向转诊和技术协作机制。全市完成约150人次城市医生到2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派遣任务。各县(市)、区要全面建立上级医疗卫生单位结对支援社区制度,推广实施“五个一”支援工程。

三是要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各地要在区域卫生规划的指导下,制订和实施社区卫生机构设置规划,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健全各项技术规范和工作制度,完成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继续实施城乡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各类卫技人员1000名。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努力实现“五个转变”。争创1—2个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10个以上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是要全面建立以团队为形式的社区责任医生制度。贯彻全科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重心下移,实施社区健康促进工程。按照每1000—2000名服务人口配1人的要求配齐社区责任医生,社区责任医生覆盖率达100%。切实向社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制订与实施相应的考核制度,考核结果同分配挂钩。建成一批社区责任医生制度示范点。

五是要积极开展社区居民重点慢性病管理。按照《市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分级指导工作要求》和《市社区居民重点慢性病系统管理推荐方案》要求,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开展重点慢性病规范化综合防治工作,管理率达80%以上。

六是要积极探索社区卫生运行机制改革。探索建立“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用人制度、“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员流动机制和以“岗位工资和效绩工资”为主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以“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为导向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估体系,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持续发展。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改革试点。

(四)切实巩固和完善农村卫生工作

一是要加快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继续抓好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力争全面完成验收。根据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的安排,研究制定新一轮(20*—2010年)乡镇卫生院建设方案,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和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真正实现乡镇、村医疗卫生机构的一体化管理,加快推进向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实质性转变,强化农村卫生服务网底功能,不断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是要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完善资金筹集、医疗服务、运行管理等工作机制,在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适当提高个人筹资水平,稳步提高保障能力,住院有效医疗费用补偿水平力争达35%左右。全面建立基层医疗机构门诊费用报销制度,扩大受益面。参合率继续保持在90%以上。

三是要切实抓好农民健康体检。充分整合各类体检资源,依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确保年底参合农民健康体检率和建档率达70%以上。社区责任医生要参与体检的组织实施工作,通过建立完整、动态、连续的健康档案,加强对重点人群的跟踪管理和服务。

四是要落实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要以社区责任医生团队为主体,以乡镇公共卫生管理员和村公共卫生联络员为依托,切实做好三大类12项农村公共卫生项目服务,以县为单位项目达标率达80%以上。要建立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以农民群众的满意率和工作实绩兑现项目补助资金。

(五)努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一是进一步加强卫生人才和科教工作。按照科教兴卫和人才强卫的要求,加快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订实施《卫生系统优秀中青年卫生技术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办法(试行)》和《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选拔管理办法(试行)》,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制订实施《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开展新一轮重点学科建设,建好4个市级医学重点实验室并通过中期验收。组织开展重大卫生科技项目攻关,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

二是继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要加强医疗技术要素管理,对聘用人员进行严格的执业资格审核、技术考核,制订和实施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规定。认真执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建立医疗设备技术评估准入制度。充分发挥各级质量控制中心的职能作用,加大处方、门急诊病历、住院病历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检查力度。通过定期不定期、突击和常规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医疗服务的监管,遏止二级以上主要责任事故的发生。

三是加强医疗安全防范与管理。各医疗机构必须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完善重大医疗纠纷应急预案,保证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部门。要完善医疗纠纷投诉处理机制,对于患者投诉的意见,应将调查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患者,对投诉情况实行公开。严格执行重大医疗争议、事故报告制度,探索实施全市统一的医疗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建立由第三方介入的医疗纠纷仲裁调解机制。

[NextPage]四是要继续抓好血液安全管理。加强采供血机构调整后的采供血点和储血点的管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开展《市献血条例》颁布10周年纪念表彰活动,全面推进农村无偿献血工作。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

(六)全力以赴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查

一是要全面落实各项迎检任务,着重加强城市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和“五小”行业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经常性卫生管理,推进市级卫生街道创建工作,进一步改善城市卫生面貌,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

二是要贯彻实施《市爱国卫生条例》,加强城乡爱国卫生工作。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创建卫生镇村的工作水平。继续实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村建设,开展“乡村健康行”活动,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七)全面实施中医药发展工程

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实施中医药发展工程。启动中医名院、名科、名医建设,重点推进3—4所中医名院和10—15个中医名科的建设工作。加紧培养名中医药专家、各类优秀中青年专家和基层中医药人才。大力推进社区中医药工作,认真实施中医药参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单位建设,争创6家省级示范中心和2家省级示范区。

(八)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卫生行风建设

一是要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和完善干部人事、基建工程、医药购销、卫生行政审批等权力的监督机制,落实“三重一大”保廉工作,初步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继续深入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对重大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实施建设跟踪审计,改进和完善药品和医用器械集中招标采购工作。贯彻落实卫生部《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和《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按规定做好行政监察和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工作。

二是要不断加强行风建设。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广泛挖掘和宣传卫生系统的先进典型和事迹,进一步深化向唐锡尔学习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切实提高服务水平。继续开展创建“无红包医院”活动,增强文明行医和廉洁行医的自觉性。建立和完善医德考评制度,探索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九)认真做好红十字会工作

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红十字工作的通知》,全面理顺红十字会管理体制,不断加强组织队伍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红十字会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加大募集工作力度,增强救助实力,提高灾害救援反应能力。做好市红十字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

另外,今年重大会议和活动特别集中。3月下旬将召开市第十一次党代会,6月份将召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市的“两会”也将相继召开。下半年将要召开党的*,还将举办香港回归10周年、建军8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20*年奥运会的筹备工作也进入了关键时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各地各单位要切实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及时排查和处理各类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开展“平安医院”创建,积极维护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同志们,当前卫生事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抓住机遇,谋长远之策、扬务实之风、开创新之道,努力推进我市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增强全市人民的健康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