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工作要点十篇

时间:2023-03-18 04:47:27

全市工作要点

全市工作要点篇1

以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有关安全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宣传教育为基础,以落实制度为保证,以加强预防和隐患整治为重点,以责任追究为抓手,以创建“平安校园”为目标,不断完善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严防发生校园安全责任事故,不断提升师生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全市中小学生安全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工作措施

(一)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建立全面覆盖、标准明确、职责清晰的制度体系,落实全员参与、专兼结合、一岗双责的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安全工作例会制度,严格执行校园安全事故即报制度,落实安全工作定期检查制度,形成隐患排查整改长效机制,建立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学校安全工作考核奖惩、事故责任追究机制等。

(二)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各学校幼儿园要健全机构、配齐人员,进一步厘清责任,编制责任清单和各项安全工作要求,建构点、线、面高度衔接无缝隙管理网络,统一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用表,确保校园安全事事、时时、处处有人抓、有人管。全方位地做好校舍安全、设施设备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消防安全、危化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寄宿安全、活动安全、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内部治安保卫、防溺水、防踩踏、安全卫生教育与安全演练等校园安全工作。

三、主要工作

1、加强学校“三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校园安全保卫,以《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为标准,深入推进中小学幼儿园人防、技防、物防建设。

2、强化交通安全教育。一是加强对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增强自护意识。二是继续实行学生放学路队护送制度,成立“护校(园)队”。三是联系交警部门,在放学这一时段,增加警力维持学校门口路段的安全秩序,确保学生放学安全。四是继续加大学生骑乘车上、下学管理。禁止十二岁以下儿童骑自行车上学,禁止学生骑机动车上学,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五是向学生家长做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3、强化校车安全管理。按照《湖北省校车安全管理办法》,进一步落实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职责。每学期开学前对校车集中开展一次大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对问题车辆进行检修或停运;规范校车档案建设,明确学校、学生、家长以及随车照管员、驾驶员职责,落实校车安全检查及维修保养登记,落实中小学生上下车记录台账,建立校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认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师生、家长及校车驾驶人员、随车人员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

4、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认真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加强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并确保完好有效。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防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开展灭火疏散演练。强化针对性安全防范措施,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5、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长效管理和风险评估与应急预警机制。建立安全工作日巡查、周检查、月总结的制度,对一般隐患,组织力量立即整改,对较大隐患学校要讨论确定整改方案后规范组织实施,对重大事故隐患要组织风险评估,建立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制度,实行挂牌督办和公告制度,确保各类隐患整改率100%。所有隐患在整改完成前,必须立即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并对师生进行预警,防止隐患程度加深,风险加大,对学校无力整改的隐患要及时上报,并提出建议方案。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和政府部门的灾害预报并通过适当方式向师生预警。

6、加强对危化品的管理。严格规范执行购买、储存、使用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和落实出入库核查登记、双人双锁保管制度;建立完善的购买、发放、领用、废弃物处置等流向记录,严防剧毒及危险物品的流失。

7、加强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制定学校安全法制教育活动计划,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广泛开展法制讲座、法制报告、法制咨询,牢固树立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结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每年三月份最后一周星期一)、“5.12防灾减灾日”、“11.9消防宣传日”和“安全生产月”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要确保安全教育课程开设率、学生受教育面和课时落实率都达到100%。认真组织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把安全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8、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疾病预防工作。制定并落实预防、控制传染病、食物中毒和防投毒的各项措施,建立学生缺勤报告制度。发现传染病个例及时隔离,通知家长并按程序报告卫生、教育等部门,防止疾病流行。指定专门人员负责食堂、学生超市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范。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量化分级考评及A级食堂创建。

9、积极开展随机性安全应急演练。结合学校实际,落实各类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工作机制和校园救助系统,定期开展安全演练,确保师生临危不乱。一是充分认识火灾、地震、暴力入侵、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随机性和危害性。在扎实搞好每月一次安全演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应急宣传教育与培训,使预案各岗位人员熟悉工作流程和方法,并指导学生获得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应急避险能力和教职工应急管理能力;二是在定期开展暴力入侵、地震避险、防拥挤踩踏、消防逃生等演练的基础上,通过开展随机性演练,切实增强师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健全完善行之有效的协调联动应急防控机制,确保演练安全,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10、优化学校周边治安环境。构建校园安全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机制。严打严防各类涉校涉生违法犯罪活动,主动报告、积极配合当地政府与有关部门依法取缔学校周边200米内的电子游戏厅、网吧,整顿治安秩序,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定期清理校园周边道路、违章搭建和占道经营的流动摊点,切实维护好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全市工作要点篇2

一、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抓手,不断提升各级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

1.精心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准确把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本质要求,严格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实际,组织实施好第二、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不同的工作阶段,认真谋划落实相关措施,在“规定动作”上不走样、“自选动作”上求创新,力求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活动有声势、有成效,党员干部有促动、有提高。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应对危机、克服困难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好“科学发展在行动”等实践活动,为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保市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提供强大动力。

2.突出抓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精神,制定我市加强领导班子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提升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结合对市级机关部门、各镇区领导班子的届中考察,突出有关应对金融危机、推动科学发展情况的考察。

3.努力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活动,从今年开始,用3年左右时间,开展新一轮以“提高科学发展能力”为主题的镇(局)级干部轮训活动。精心举办“创新与发展论坛”,实行品牌化运作,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城市规划与建设等热点问题,邀请高层次专家教授举办讲座,全市性的大型讲座全年不少于4期,努力把论坛办成特色精品。总结新加坡城市规划与管理培训班的做法,举办一次“三农”专题研修班,赴重点高校和先进地区开阔眼界,培养人才。继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自学读书活动,探索“菜单式”培训新模式,加大网络运用与“考学”力度,并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辅导。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宏观管理,开展全市干部培训需求调查和计划安排统计摸底活动,实行培训项目申报审批制度和培训班次预告制度,建立干部培训信息数据库,防止多头调训和重复培训现象的发生。

4.着力推进党员干部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按照《信息化党建三年规划》要求,抓好党建信息化综合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建成集党员和党组织信息网上录入及查询、市内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组织部内部内网办公等于一体的电子党务系统。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远程教育“惠民共享”工程。重点抓好远教视频会议系统的运用,建立远教讲师团,实施好终端站点年审年检制度和星级评定管理。推进“远程教育入户”工程,把远程教育延伸到党员电教中心户、种养殖大户和部分有条件的党员户,评选“十佳远程教育学用标兵”。

二、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5.进一步优化领导干部队伍结构。树立“崇尚实干、注重实绩、鼓励奉献、重视品行”的鲜明用人导向,大力选拔那些人品正、有激情、干实事、敢攻坚的干部,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干部,注重围绕市委中心工作、重点工作选拔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的干部。统筹做好乡镇机构改革后领导班子、市直领导班子的调整配备工作。全面开展干部考察工作,对领导班子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加强对党外干部和女干部的培养使用。加大领导干部交流力度,尤其加强在同一地方、同一部门、同一岗位及热点岗位工作时间偏长干部的交流。积极探索通过考任、聘任等方式,把体制外优秀人才吸纳进党政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在关心落实他们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的同时,引导他们在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6.建立完善竞争择优、科学民主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体系。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力度,探索差额选拔任用干部制度,进一步试行市委常委会讨论干部差额票决。研究探索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的有效途径,将领导班子职数、职位要求和职位空缺情况,考察对象或拟任人选基本情况以及干部任用结果,尽可能在更大范围内公开或公示。全面建立领导干部参与“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任务”“三诺两考”制(目标承诺、实绩践诺、群众评诺,日常考察、综合考核),在推行目标承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实绩档案、述职评议、跟踪考察等多种途径,强化对领导干部在“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任务”中德才表现的考察考核,同时注重考核结果的转化运用,建立完善相关奖惩激励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7.切实加大青年干部选拔培养力度。组织开展新一轮镇(局)级后备干部民主推荐,制定《关于加强年轻干部实践锻炼的实施办法(试行)》,选派年轻干部到农村、园区、拆迁、等热点、难点、重点岗位和基层一线挂职锻炼,着重提高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和独当一面开展工作的能力。加强对赴企业挂职青年干部的跟踪管理,继续办好青年干部论坛,促进青年干部成长。精心开展全市中层干部轮岗交流活动,通过跨部门和内部轮岗两种形式,推动任职时间较长和在重点岗位任职的中层干部交流,以此加强优秀中层干部的多岗位锻炼,解决机关中层干部后继乏人、流动不畅等问题,实现市镇两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行“青年干部点名交流制度”,对业务部门的青年骨干,在基本不影响其业务工作连续性的前提下,试行同质、同级岗位的横向交流。组织青年干部开展在职自学活动,办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继续选派年轻干部赴国家部委挂职锻炼。把大学生村干部作为一支重要的后备力量来培养,建立完善跟踪培养机制,按上级组织部门的统一部署,做好在大学生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工作。

8.在规范权力运行中进一步健全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围绕权力的规范正确行使,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以及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的监督,重点规范人财物的管理使用。健全干部监督预警机制,坚持和完善离任交接、任期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诫勉谈话活动。进一步完善干部监督工作内部协调和外部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干部监督联席会议的作用,加强与执纪执法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监督合力。加强和改进组织系统和网上举报工作,探索更好地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的有效途径。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

三、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激发金融危机下的企业活力

9.引进壮大高层次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强化对全市人才与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贯彻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大力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构建高层次人才引进联络网,设立6-8个海内外引才联络点,加强与领军人才的联系与沟通。开展*籍博士教授走访活动,集中拜访一批国内知名院校的*籍博士、教授。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开展好校企对接与外出专场招聘活动,为企业引才提供“点供式”服务。推进人才与科技创新载体建设。集中精力推进“专家公寓楼”建设。建成创业中心1家,创建博士后工作站1家,申报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成立*市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委员会,注册*市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鼓励各类资本参与科技孵化器建设,构建创业孵化、产业转化梯度发展的科技创新链。充分发挥博士后工作站对高层次人才的集聚作用,积极组织驻站博士为市重大科研和技术改造项目提供科技服务。抓好全国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加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人才保障。

10.培养锻炼民营企业家人才队伍。开展企业家培训需求摸底调查,掌握企业家知识需求的结构特点,确定培训重点课程。制定民营企业家三年培育规划,根据行业与职位特点,在3年内分期分批组织100名规模骨干企业、成长型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及中高层管理人员,赴国内知名高校或境外开展系统培训,着力提升我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应对危机、驾驭市场的能力。今年年内计划举办1-2次企业家赴高校(国外)专门培训。充分利用企业家沙龙等有效载体,组织开展企业发展经验交流活动,推进企业间信息、资源共享,形成企业抱团发展、共度难关的格局。

11.管好用好企业党务工作人才队伍。推进人才工作与企业党建的有机融合,突出抓好企业党务人才建设,探索企业党务人才市场化配置的途径,继续选派熟悉党务工作、退居二线的机关党员干部负责“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和研讨交流活动,选树企业党务人才的先进典型,健全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机制,以企业党务人才理念的提升和活力的增强带动企业人才工作和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继续抓好活力和谐企业党建工作法的推广和落实,引导广大企业党组织切实发挥作用,采取措施,积极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建立“科学发展、共克时艰”企业党建论坛,组织专家、学者、企业家及企业党务工作者交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实践,研究探索新思路,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服务和促进企业发展。实施非公企业“先锋承诺”工程,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工程),开展“技术创新”、“技能比武”等活动,激发党员学业务、钻技术、练技能、比贡献的热情,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中的积极作用。

四、以“三增”主题活动为载体,促进农村改革发展与社会和谐建设

12.深入推进“三增”主题活动。进一步加大活动推进力度,严格政策兑现,加快村标准化厂房和镇富民工业园建设,切实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和统一经营服务功能,适时召开推进会,展示活动成效,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影响力和示范效果。把“班子增活力”作为2009年“三增”主题活动的龙头来抓。实施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科学发展能力培训工程,对全市所有村定额干部进行一次全面培训。立足*,立足基层,加强村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着力解决村干部年龄老化、文化层次偏低、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结合新一轮行政村合并,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拓宽选人视野,采用公开选拔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跨村任职和从市镇机关党员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村优秀青年中选择拟任人选等途径,把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党员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继续推行村干部“三制”(年初工作承诺制、年中检查初评制、年末述职评议制)管理,实行村干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备案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选拔村干部进入镇(区)领导班子、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健全完善基层干部激励机制。实施农村青年党员发展“英才”工程,推进农村优秀青年“1+1定向培养”计划,把农村优秀青年入党与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建设、培养农村致富人才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

13.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开展村级服务场所星级评定活动。发挥党建工作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全面完成村部规范化建设。在此基础上开展村级服务场所星级评定活动,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力争把村服务场所建设成为集“党员服务、便民服务、科技培训、文体活动、党群议事”五位一体的公共服务中心。打响社区服务品牌。以社区惠民服务热线、党员义工为依托,有效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加快社区服务产业化发展,推进社区志愿服务。以“服务群众、促进和谐”为主题,举办一期社区干部培训班,着力提高社区基层干部做好社会工作的能力。积极做好以律师、会计师事务所为重点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加快组织覆盖,探索发挥作用的途径和办法,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对新社会组织的渗透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14.全面实施党内互助关爱工程。通过党员捐赠、党费划拨、社会认捐等形式建立党内互助关怀基金,专门用于各类贫困党员的救济补助。对农村建国前贫困老党员,提供“四个一”(一份报纸、一次走访慰问、一次生日看望、一份生活补助),使他们能够老有所养。对下岗失业职工党员,与劳动保障部门联合开展专项“下岗党员再就业培训”和“党员创业培训班”,分期分批、分门别类提高党员就业技能,促进党员创业和再就业。对流动党员,在“五联管理”工作法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城乡一体的教育管理机制。对离任村干部,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做好关怀帮扶激励工作。组织开展党员干部结对扶贫工作,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建立结对帮扶工作档案,确保帮扶活动扎实开展。

五、以创建全省党建工作先进市为契机,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15.在争创活动中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实施新一轮“强基工程”,制定新一轮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规划,对统筹城乡党的建设、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进行全面部署。继续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五好”目标管理,积极争创全省党建工作先进市,做到创则必成、创则必优。深化各级各类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活动,力争2009年建成1-2个省级党建工作示范点。完善党建工作联系点建设,对各类联系点建设提出量化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提高联系指导工作的质量。

16.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区域党建工作。创新党组织设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广在产业链、专业协会、合作组织、群众团体、商务楼宇、集贸市场等建立党组织的做法,进一步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顺应城乡一体化趋势,通过建立村企党建工作联席会等途径,推进农村党建工作社区化开展;依托城乡社区、开发区(工业园区),推动党建工作区域化管理;统筹配置城乡资源,推动机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农村、社区及企业)、社区和村以及各类基层党组织间联合开展开放式组织生活,确保55%以上的基层党组织开展统筹共建。

17.积极扩大基层党内民主。按照上级组织部门的部署,设立党代表联络工作机构,积极稳妥地推进市级党代表大会任期制。总结部分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的经验,完善相关制度,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探索镇党代表在闭会期间发挥作用的途径。全面建立农村党员议事会制度,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探索党员意愿表达机制。加强党员主体地位的探索,在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中开展“党员大讲堂”活动,党员自主主持支部生活,引导党员带头学理论、带头讲业务、带头比贡献,开展“三十佳党日(党课)”评选活动。

18.全面推进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工作。有效整合并充分利用党建资源,统筹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建设,形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互动共进的良好格局。进一步提高工青妇组织的群众性、社会性和广泛性,不断强化其对群众重大利益的维护职能,拓展服务“双提升”的层次和领域,发挥好工青妇组织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优势和作用。

六、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准则,打造经得起群众评判的过硬组工干部队伍

19.进一步深化“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巩固“集中活动年”成果,认真谋划“深化拓展年”活动,组织全市组工干部进一步查找和解决存在问题,完善和落实整改措施。按照市委加强作风和效能建设的要求,推行组工干部联系经济薄弱村、联系社区党组织、联系企业党组织、联系重点工程或重大项目、联系部门“五联”机制,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规范服务程序,完善服务制度,使人民群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有明显提升。认真执行《组工干部“十严禁”纪律要求》,切实加强对遵守“十严禁”纪律要求情况的监督检查。深入开展组工干部谈话谈心活动,加强组工干部党性锻炼和自身修养,强化宗旨意识和服务理念,始终保持组工干部的政治本色和职业风范。

全市工作要点篇3

一、切实发挥“12345”政府服务热线作用。一是努力突破体制、机制瓶颈。根据上级要求和工作实际,积极探索热线工作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方面的新路子、新局面,逐步解决目前我市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存在的问题。二是科学界定热线服务范围。尽快研究制定出台热线工作职责、业务受理范围并在网站上、媒体上予以公布。对不在受理范围的电话,做好解释和引导工作;对权属不清的办件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确定权属界限。三是不断拓展热线功能。进一步完善政务咨询、便民服务数据库等应用系统,全面升级系统的功能;进一步拓展现有的电子地图,扩大城区覆盖范围;探索建设村(社区)级平台,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四级网络平台。四是进一步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努力完善12345政府服务热线系统平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办整改;强化对热线考核工作的监督并不断优化考核指标体系,确定考核内容、权重和分值,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县区“12345”平台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对相关部门的月度考评情况进行通报,努力使考核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在全市形成“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二、巩固提升电子监察应用水平。一是继续优化系统功能。结合实际工作,不断对系统进行修改、完善、提升,努力打造运行稳定、操作便捷、功能先进、评价科学的系统。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工作。定期开展对县区、市直相关部门电子监察员的业务培训,在全市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电子监察系统工作队伍,以提升整体工作水平。三是强化日常监察工作。加强日常网上监察力度,重点下力气解决“体外循环”、事后补录等违规行为,并加强对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异常情形的分析、研判,不断提升办件的“质”和“量”。四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制定电子监察工作相关制度,提升电子监察工作规范化水平;加强通报制度,对相关部门的运行绩效情况实行通报,并将结果应用于年终考核工作。

三、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中央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对现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的清理,对清理后的事项制定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及审批流程,并向社会公开,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稳步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一是继续推进“三集中四到位”工作。以抓督查、抓落实为重点,以部门进驻率、项目到位率、授权到位率3个100%为目标,确保“三集中四到位”工作各项内容落实到位。二是加大对市级服务中心的监管的力度。抓好14项服务制度的落实,制定出台相关监管办法。三是完善分中心管理。推进“四统一”,即分中心要与市县中心统一审批办件制度、统一日常管理制度、统一收费管理方式、统一监督考核模式;倡导“一中心一品”,鼓励各分中心根据实际需求,积极探索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创新服务品牌。

五、扎实开展专项效能监察。一是开展作风建设监督检查。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改进作风的各项规定,把监督改进机关作风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切实打造“效能港城”。二是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对建设、土地、资金、分配等方面的监督检查,确保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三是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监督检查。健全工作机制,加大问责力度,逐步减少和消除秸秆焚烧现象,努力促进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四是开展价格调控监督检查。不断提升价格监管能力,改善价格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物价稳定,保障民生。

全市工作要点篇4

一、围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1、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宣传党的十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重大任务和重大举措,准确把握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全面深化改革”主题活动。贯彻落实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的新要求。认真学习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和全省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以宪法为统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学习宣传,努力提高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自觉性。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重大法治事件中澄清模糊认识,确保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得到统一正确实施。

2、完善社会化普法教育工作机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原则,探索市场化、项目化普法教育工作模式,健全完善群团组织和行业组织的普法教育协调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大众传媒履行公益普法社会责任制度,形成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化普法教育工作合力。加强社会化普法教育队伍建设,发挥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基层检察室和司法所等专业力量的作用,动员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普法教育,扩大普法志愿者队伍,完善机关单位普法联络员工作机制,动员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普法教育。加强社会化普法教育阵地建设,拓展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窗口)、“社区学校”、“农村文化礼堂”、广场公园等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普法功能,推动在车站、机场、医院、银行、邮政等公共区域建立固定法制宣传设施,实现城市、镇街、村(社区)普法教育阵地基本覆盖。

3、大力开展民生法制宣传。及时了解、密切掌握公众的法律新需求,开展优质高效、具体实用的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积极开展刑法修正案(八)、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新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学习宣传。以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为导向,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就学就业、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民族宗教、无偿献血等与民生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积极宣传与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等特定群体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群众合理诉求表达、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精神卫生、社区矫正、反、国防安全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法制宣传。围绕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工作部署,以保障经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积极探索完善法制宣传服务重点工作、重点领域、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的工作机制。围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平安”、“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城市治堵和“新社区集聚建设”等重大部署和重点任务,组织开展系列法制宣传活动,为党委政府重点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突出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深化“法律七进”

5、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以理论中心组集体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法制讲座为重点,有效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各项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加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的落实,做到每年集中学法不少于2次。继续按照《市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测试实施意见(试行)》的要求,规范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测试工作,组织新任非人大常委会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全面推行市级行政执法部门领导干部述法工作。依托干部网络教育学院,加大公务员特别是行政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力度。继续组织市管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年度网上法律知识考试,形成较为完善的学法考试机制。

6、加强农民、居民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律进农村(社区)活动。依托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加强农村干部、党员骨干的法制教育,加大新任村干部、村民代表等法律知识培训力度。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组织开展“法制文艺、法制电影社区行”活动,引导社区家庭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居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参与率。

7、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着力推进中小学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的有效落实,全面实现中学每学期法制教育不少于4课时,小学每学期不少于2课时的目标。部署开展第四届“法在心中”青少年主题法制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学法创文明”活动。充分发挥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作用,强化对闲散青少年、不良行为青少年等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有针对性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8、加强市场经营户、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律进市场、进企业活动。围绕“我诚信、我吉祥”工程建设,大力弘扬以德兴商、诚信立市、义利并重的商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引导市场经营户依法经营、诚信经营。落实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法律知识学习制度,健全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机制。依托市场和企业培训学校,持续开展常规性普法培训。

9、加强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律进单位活动。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依托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网络,以“民工学校”等为载体,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体系建设,适时出台《进一步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法制宣传教育意见》。针对不同行业、工种,结合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以及出租房管理和居住地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重点加强对规模生产企业、建筑业餐饮、家政等服务业行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法制宣传教育。

三、推进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深化法治实践活动

10、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加强法治文化与我市商业文化、行业文化、群众文化的有机融合,特别是与“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精神有机融合,形成我市法治文化建设品牌。组织开展全市“法治中国梦”法制摄影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以“法治宣传月”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为主轴,开展“节假日、纪念日、主题日”系列普法活动。

全市工作要点篇5

今年侨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总抓手,围绕省侨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侨服务宗旨,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切实发挥侨务工作独特优势,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深化年”、 “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年”、“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力争在引资引智、侨务宣传、华文教育、国内侨务等各方面再上新台阶,为服务我市加快推进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作出积极贡献。

一、加强思想建设,锤炼工作作风,着力在真抓实干中提升宗旨意识

1.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准确把握“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对照理论理想、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四查四治”为主线,突出作风建设,贯彻整风精神,着力解决“”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关系侨界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解决联系服务侨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努力取得党员干部受到教育、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作风形象明显改进、侨界群众满意度提高的成效,更好地践行侨务工作“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

2.提升侨务干部执行力。以深化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党的理论、业务知识、礼宾礼仪以及与开展侨务工作密切相关的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活动,重点突出对侨务政策法规、引智引资政策和无锡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学习。把培训作为提升侨务干部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侨务干部在线学习网”、举办业务培训班、公务员自主选学、以会代训等形式,扩大培训员额,拓宽视野。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和绩效管理,实施年度侨务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评。精心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月”活动,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权力运行内控机制。

3.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围绕省侨办“调查研究年”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三解三促”活动,走进农村、社区、侨港资企业调研,重点加强与海外知名人士眷属的联系、重点关心和帮助贫困归侨侨眷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重点围绕侨企在转型升级和“530企业”在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海外社团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主要困难问题等开展调研,多办维护侨益、利民惠侨之事。加强对基层侨办的指导和帮扶,对近年来全市侨情变化、侨务政策和侨法落实情况进行调研,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

二、整合优质资源,深化联谊合作,着力在聚才引资中提升服务成效

4.拓展对外联络渠道和对象。要进一步强化“大外联”意识,做好资源涵养工作。争取承办国侨办“华侨华人社团中青年负责人研习班”、省侨办“相聚长三角”等大型侨务活动,重点加强与中青年侨领、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杰出人士的联络联谊。以国侨办“和谐侨社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推进和谐侨社建设,引导和服务海外无锡乡亲本着凝聚乡谊、共谋发展的宗旨,组建各类新侨团组织,营造助侨生存发展新局面。继续扩大海外联络处的布点工作,依托海外华人华侨企业、社团、留学生团体建立海外联络处3个以上。加强侨情数据库建设,对掌握的侨情资源进行科学分类整合,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海外资源找得到、用得上、有成效。

5.提升侨务引智引资工作质效。要主动加强与人社、发改、经信、科技、商务等职能部门和科技园、创业园、开发区、重点创新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协调沟通,了解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对海外高端人才和资金的需求,增强侨务引智引资工作的针对性。积极围绕我市太湖博览会、海智洽谈会等大型活动邀请海外知名大侨商、大侨领、具有较强实力的社团来锡考察洽谈。大力争取国侨办、省侨办以及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清华大学校友总会、北京大学校友会等的支持,加强与市(县)区政府、各类开发园区的对接协作,办好“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无锡行”等招才引智活动,进一步提升活动影响力和向心力。做好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香港金轮集团、樱桃阵(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锡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

6.加大侨企服务引导力度。以做大做强海协会、侨商会为平台,大力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或专业造诣的新会员,组织会员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华创会”等高端经贸考察活动。联合 工商联等部门调研掌握我市“走出去”项目信息,充分借助上级侨办的行政资源优势和有关海外商会的平台作用、努力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突破国际贸易壁垒提供服务和帮助。做好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及侨港资企业的走访、慰问和调研工作,促进侨港资企业和创业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重点跟踪和服务一批有产业化发展前景的创业企业。充分发挥侨务资源和工作优势,为企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人才、资本、信息及物流等牵线搭桥,提供支持。

三、夯实基础阵地,依法维护侨益,着力在为侨服务中提升工作优势

7.推进侨务法制建设。进一步深入开展侨务法制建设工作,与市人大民宗侨工委联合开展立法调研工作,积极推动拟订首部涉侨政府规章《无锡市华侨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办法》。开展“侨法宣传月”活动,依托网站、手机短信平台、侨刊、社区服务点等多种形式宣传贯彻侨法。对各市(县)区贯彻落实侨务法律法规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整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入宣传和贯彻实施《江苏省华侨捐赠条例》,积极争取和引导更多海外侨胞捐赠资助我市基础性公益事业。

8.拓展社区侨务工作覆盖面。推动全市社区侨务工作正规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侨务工作制度和“双向服务”网络,积极培育特色鲜明的侨务社区,争创全国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和侨法宣传角。以社区“侨之家”和华侨活动中心为平台,开展知识讲座、歌唱舞蹈、志愿者服务等侨界群众活动,进一步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探索侨务工作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园区活动,扩大“侨之家”覆盖面,推进侨务工作点线面的 “组织覆盖、工作覆盖、服务覆盖”,打造侨务工作“新品牌”。

9.服务和改善侨界民生。健全主任公开接访日和接待站工作制度,认真受理、协调解决涉侨,办结率确保98%以上,依法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大力提升“侨爱工程——送温暖医疗队”、“关爱工程——暖侨敬老行动”等活动的内涵,创新渠道帮扶救助困难归侨侨眷,促进和谐侨界建设。健全行政权力网上运行机制,为侨胞办理“三侨生”加分、华侨回国定居审批事项提供便捷服务。加强对“万侨助万村”工作的指导、规划和协调,鼓励和引导侨胞、侨企采取捐赠公益、投资双赢、科技扶贫、商业网络帮扶和精神文明助建等多种模式支持新农村建设,力争促成一批新项目。

四、依托华文媒体,推进文化宣传,着力在对外交流中提升侨务形象

10.夯实侨务宣传阵地。围绕市委市政府重要部署、重点工作、重大活动,继续加强与海外友好华文媒体的合作交流,邀请部分对我友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华文媒体负责人来锡考察访问,以“太湖佳绝处、运河水弄堂、灵山吉祥地、百年工商城”为主题在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制作海外无锡宣传专版,讲好“无锡故事”,提升城市形象。充分借助《华人时刊》、各级侨办网站等宣传载体,加大对各类涉侨先进典型的宣传,及时重点侨务活动安排、对接项目、人才需求和重要信息,为无锡和海外互通有无、加强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全市工作要点篇6

“一个目标”:

年,计划完成造林合格面积13万亩,林业育苗1.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工作任务,逐步落实配套改革政策措施;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确保无重大森林火灾、无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无重大毁林案件,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健康发展;加大森林资源经营和开发利用力度,促进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同步提高。

“五项工作”:

一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面完成林权勘界发证任务的基础上,开展“回头看”活动,对主体改革各阶段工作认真梳理,查漏补缺,完善提高,确保改革彻底,不留死角;积极推动配套改革政策措施的落实,协调银行、财政、银监等部门,共同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开办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利用省林权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全市动态、实时、统一的林权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在林木资源丰富的区县,探索建立林权管理服务中心,承担林权交易、林权管理、综合服务等职能,初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落实、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逐步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

二是森林防火。按照省森林防火体系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制定完善森林防火长效机制。认真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书,采取部门包区县、区县包镇办、镇办包村庄,村包林地的办法,将责任延伸到村,延伸到具体林地、具体人;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用火、扑火、避火知识,增强全社会依法防火意识;强化野外火源管理,森林防火期内加大重点林区、涉林景区出入口检查力度和智障人员监管力度,严禁火种进山入林;强化墓地管理,推行文明祭祀;推广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打造防火隔离带,最大限度地隔离林外火源;切实加强森林防扑火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标准要求,对队伍和设施装备逐一进行检查,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抓紧补齐配足;进一步修订完善预案,一旦发生火情,确保反应迅速,指挥科学,扑救及时,安全高效;按照“四不放过”的要求,认真查处火灾案件,依法从严惩处火灾肇事者;加强防火值班调度和防火巡查力度,确保发现及时、扑救及时,降低火灾损失,实现年度森林火灾受害率0.4‰以下的目标。

三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按照属地管理、政府主导、专群结合、科学防控的原则,全面落实综合防控措施,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美国白蛾,要继续把第一代防治作为全年防控工作的重点,扩大第一代飞机防治面积,除沂源县外,其他区县全部进行飞防。鼓励开展生物防治,年内计划繁育周氏啮小蜂50亿头以上,平均每疫情区县每代2亿头以上;对松材线虫病、杨尺蠖、松叶蜂等其他有害生物,要搞好监测预警,科学防控,依法治理,实现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达到省规定的防控指标。

四是加强林业执法。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按照“三定”方案配齐人员。抓好森林公安“三基”工程建设,协调公安、检察、法院等有关部门,全面落实森林公安刑事、治安案件的管辖范围和执法权限,组织森林公安机关办理涉林案件。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有条件的区县可以组建森林公安、林政、森保、种苗为一体的林业综合执法队伍,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严厉打击乱垦滥占林地、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破坏林业资源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绿化成果。

五是林地保护和森林经营。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完成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根据省林业局分解下达我市2020年林地保有量279.1万亩、森林保有量195.5万亩的指标,市林业局已分解下达到各区县。各区县要根据市局分解下达的指标编制县级林地利用规划,将已有的林地和可用于林业发展的土地,分解到小班,转绘到万分之一矢量地形图上,以省局提供的地理信息为平台,建立起符合国家标准的林地档案管理数据库,为今后的林地管理提供法律依据。编制—2020年森林经营方案,开展森林经营试点工作,从更新造林、中幼林抚育、林分改造、伐区管理等方面,为全市商品性林的生产性经营和公益林的生态性经营探索路子。

“八项工程”:

一是森林围城工程。结合都市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城郊片林、环城林带等生态绿地,最大限度地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着力构建多树种、多层次、多效益的城市森林景观。年重点抓好区范围内的工程实施,完成成片造林2万亩,重点抓好六个项目:

①山体绿化。在炒米山完成造林0.3万亩;

②大外环绿化。在路附线北延、路等大外环路以及等17条道路两侧完成每侧20-50米宽林带84.1公里,造林0.8万亩;

③水系绿化。在区域内孝妇河、涝淄河、范阳河等河流两侧完成绿化13公里,造林0.2万亩;

④“三环”绿化。在南定、石桥2个镇(办)范围内建设环镇、环村、环企防护林0.2万亩;

⑤村镇绿化。在房镇、石桥2个镇(办)的40个村居,按照省级绿化示范村镇建设标准进行整建制高标准绿化美化,绿化面积0.2万亩;

⑥经济林观光示范园。结合都市农业建设,在区街道办事处新建经济林旅游观光示范园0.3万亩。

二是荒山绿化工程。对南部山区现有荒山实行封、造、管并举,加快绿化步伐。对适宜人工造林的荒山,实行植苗造林与直播造林相结合,加快绿化进程。年,重点搞好城镇周围、景区周围、骨干道路两侧的荒山绿化,完成造林5万亩。对不适宜人工造林的荒山,全面落实封育措施,逐步恢复植被,完成封山育林10万亩。

三是水系绿化工程。年,以保护水源地为重点,在等库区周围完成荒山绿化3万亩,其中淄川区1万亩、博山0.6万亩、周村0.2万亩、沂源1.2万亩;对河等主要河流两侧进行绿化美化,建成景观河,完成绿化里程200公里。

四是产业振兴工程。实施林业产业振兴计划,建设“三大林业产业基地”:

①优质果品基地。对南部山区和中部丘陵的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建设名特优果品基地。年在南部山区新建优质标准化果品基地1.3万亩、改造提升优质标准化果品基地6.5万亩。

②花卉苗木基地。在张周路两侧改造提升优质苗木基地0.3万亩,逐步把张周路两侧建设成为在省内有较大影响、特色明显、效益显著的花卉苗木集散地。

③工业原料林基地。结合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实行林纸、林板结合,在等闲散地段发展速生林和生物质能源基地,年内在高青、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1.9万亩。在此基础上,建设果品储藏加工、木材加工、花卉苗木、森林旅游等“四大林业产业集群”,抓好科技示范园、林业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建设,积极争取一批企业通过国家绿色环保产品质量认证、国际食品质量认证和欧盟有机认证,使林业产业有新的突破。

五是骨干道路绿化工程。对新建道路进行高标准绿化,对原有绿色通道进行提升改造。年,重点抓好济青高速公路林带更新改造工程,按设计要求,高标准完成更新补植任务57公里,显著提升交通干线两侧林带的景观效果。对博沂路、仲临路、临淄区张皇路、寿济路等道路进行高标准绿化美化和改造提升,建设林带62公里。

六是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结合省里实施水系生态绿化工程为契机,积极做好对上争取工作,将我市的大型湿地保护全部纳入全省的总体规划中,并以此为突破口,实现全市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新突破。年,完成国家立项的马踏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启动大芦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全市工作要点篇7

一、加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贯彻落实省卫计委《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妇幼保健机构产儿科规范化建设,继续开展等级保健所创建工作,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儿保门诊新一轮规范化建设,合格率达50%以上。

2、以标准化和精细化为核心,全面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的基础管理、运行管理和服务管理。深化妇幼卫生工作绩效和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提升全市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水平。

3、认真落实妇幼保健核心制度,严格执行《产科急重症诊疗规范》及相关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二、规范妇幼保健技术服务

4、开展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围绕规范管理好、服务质量好、指标落实好、人民满意好,积极开展妇幼健康优质服务创建活动,打造群众满意的妇幼健康优质服务品牌。

5、加强妇幼保健基础工作管理。继续实施“母婴保健工程”和妇幼保健“一卡通”服务,落实妇幼保健免费服务内容,提高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质量。做好围产期服务管理,提高孕产妇自然分娩认知率,降低剖宫产率。

6、加强产科质量管理。严格执行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制度,建立危重孕产妇急救转诊网络,加大市产科急救中心建设力度,进一步健全孕产妇、新生儿医疗急救绿色通道,提高产妇、新生儿紧急转诊和救治能力。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孕产妇危重急症识别和救治技术规范等适宜技术,增强整体业务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和救治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同时,积极开展孕产妇、新生儿死亡评审,做好妇幼卫生各类信息上报工作。

7、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平台使用和管理制度,提高妇幼卫生监测及管理质量,做好数据分析利用,确保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10万和4‰以下。

三、实施综合管理措施,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8、完善缺陷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由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成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

9、开展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规范孕前咨询和孕前、孕早期医疗保健服务,加大婚前医学检查宣传力度,提高婚检率,以市为单位婚检率达到50%以上。

10、认真做好孕前咨询和孕期医疗保健服务,早孕建卡率达到95%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5%以上。

11、加强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工作,积极开展残障儿童康复治疗。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5%以上,听力筛查率95%以上,产前筛查率达50%以上。同时,规范开展儿童视力筛查,确保7岁以下儿童视力筛查率达到60%。

四、推进基本公卫和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实施

12、促进项目实施。加强市、镇两级妇幼保健机构项目管理办公室建设,充分发挥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的作用,建立项目督导评估制度,定期对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市重大妇幼卫生项目办每季度督导检查一次,各镇卫生院项目办每月自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促进项目工作规范有序运行,保证年度各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完成率达到100%。

13、落实项目管理措施。认真做好省市重大妇幼卫生项目资金的规范管理工作,强化项目药品采购、保管、发放的监督,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限价收费政策规定,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广泛开展项目政策宣传,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开展项目业务知识培训,增强项目执行力,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项目社会满意度。

14、建立项目督导评估制度。全面实施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孕产妇艾滋病、乙肝、梅毒综合防治、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特困家庭妇女免费妇科病检查项目的绩效评估,按序时进度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不断提高项目运行质量。全力推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检测率达80%以上。抓好孕期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常规检测,提高孕期检测率。加强阳性病人的治疗与管理,对确诊抗体检测阳性的妇女、婴儿要及时进行治疗,实行追踪、随访管理。

15、落实地方配套经费。确保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人均标准不低于500元、农村妇女“两癌”检查人均补助标准不低于128元。加强宣传引导,确保项目工作居民知识知晓率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稳定在90%以上。

16、提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质量。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孕产妇早孕建卡率,提升孕产妇健康管理质量和水平,筛选高危孕产妇并进行重点管理。结合计划免疫日,规范儿童体格检查质量,特别要加强对高危儿童的管理。继续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人员的全员培训,特别要加强镇级对村级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培训。着力抓好指标检测、逐级督导、信息公示、质量控制等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强化精细化和制度化管理。开展难点调研、重点督导,探索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科学调整机制,不断提高项目服务质量。确保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妇幼保健项目任务完成。

五、强化妇幼保健行业监管

17、贯彻“一法两纲”、《省实施<母婴保健法>办法》,依法加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人员与技术的准入与监管。今年要严格坚持标准,坚决制止不符合条件的机构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工作,对接产量少、规模小、服务能力低的助产机构实施资源整合,全力打造水平高、环境优、服务好的助产技术服务机构。

18、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全市助产技术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确保专项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100%的依法执业。

19、加强助产技术服务和爱婴医院监督管理,开展妇幼健康服务质量评价,做好迎接省、国家爱婴医院评审复核的准备工作。加强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妇女安全。

20、加强产科质量管理,规范爱婴医院和孕妇学校建设,将孕妇学校建设达标列入助产技术一票否决条件,促进自然分娩,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剖宫产率。严格执行《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禁止进行各类母乳代用品广告宣传、推销活动。

21、加强“两禁止”专项治理,抓好医疗机构B超和定点引产机构的监管,严厉打击“两非”违规行为,确保持证率100%。

22、加强托幼机构监督管理,真贯彻落实卫生部、教育部《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加大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监管,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水平,保障在园儿童身心健康。教育部门注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到95%以上,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率100%。

23、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等母婴保健法律证件管理,加强发放全过程监管。统一规范全市《出生医学证明》申领审批流程,会同公安部门做好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管理工作。

24、加强统筹管理,进一步健全妇幼卫生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市妇幼保健所专业妇幼保健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进一步落实妇幼保健业务的分级分类管理。市所要充分发挥妇幼卫生指导中心作用,加大对基层妇幼卫生监管力度,每季度检查考核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各医疗保健单位要认真落实目标责任书要求,保证妇幼卫生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六、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全市工作要点篇8

工作要点

一年来,农委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统揽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面向市场,大力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了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运行质量,为全市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农业

今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8160公顷,同比增加6.4%,单产4325公斤/公顷,总产25.2万吨,同比分别减少了19.7%、14.3%。其中午季小麦29422公顷,同比增长7.1%,平均单产5235公斤/公顷,总产15.4万吨,同比分别减少14.2%和8.3%。秋季农作物预计面积28144公顷,同比增加6.6%单产3395公斤/公顷。同比减少27.7%,总产9.6万吨,同比减少22.6%。其中玉米11026公顷,同比减少1.1%,总产5.0万吨,同比减少27.5%;大豆9956公顷,同比增加13.8%,总产1.61万吨,同比减少18.7%;红芋6367公顷,同比增加5.2%,总产2.8万吨(折干),同比减少17.6%。经济作物中,棉花4087公顷,总产0.32万吨,同比分别减少11.2%和44.8%;油料7318公顷,同比增加17.7%,总产1.0万吨,同双减少44.4%。

争取农业项目资金705万元,其中2500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55万元,8万亩小麦高产攻关项目80万元,25万亩的小麦良种补贴项目250万元,杂交棉制种项目300万元,农村协会建设项目20万元。四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已经认定,五个无公害农产品也已经被认证。xx市良种棉加工厂、xx三宝线业有限公司、xxx公司、xx农林开发公司、xx市小麦协会五家企业被认定为xx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林业

今年以来,林业部门紧紧围绕林业工程项目建设,认真落实林业生产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完成片林绿化10520亩,其中退耕还林2500亩,沙化造林3620亩,荒地造林4400亩;完善恢复农田林网8万亩,占计划任务6万亩的133.0%。完成幼林抚育6000亩,占计划任务5800亩的103%;四蒡植树143.2万株,其中义务植树132.8万株;绿色长廊二期工程建设107.2公里,折合造林面积2399.3亩。主动开展了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设立固定测报点98处,准确无误地进行测报,实现了有虫不成灾,有病不扩散的目标。依法行政,强化了林业资源管理,全年签发木材运输证件1476份,外运木材达14000多立方米,查处违规运输林木1300多立方米,立案受理破坏林木案件6起,查破4起,查处乱砍滥伐案件3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达10万多元。为掌握我市林业资源现状,自4月份开始,林业局抽调16名专业技术干部,分为6个组,历时160多天对全市范围内的林木资源开展了清查,受到了省市业务部门的肯定和表彰,同时也为我市制定林业发展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重点实施了x河治理扫尾工程,累计完成工程投资104万元;积极做好x河治理工程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治理颖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汛前完成了对我市88个涵闸、167台启闭机的维修养护。针对去年汛期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调整完善了《xx市防洪预案》、《xx市城市防洪预案》,对全市的险工险段落实了度汛方案,加强了防汛物资贮备工作和抢险队伍建设,确保了汛期安全。为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争取国绩资金10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在xx镇实施了节水增效示范工程,铺设喷、滴灌管道6000米,兴建了半固定式喷灌、微灌、滴灌2800亩,并新建桥涵46座,维修6座,新打机井4眼,恢复8眼,新增旱涝保收田0.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2万亩,新增除涝面积1.1万亩。

进一步加强了水资源管理工作,按照市政府“封闭自备井,实行统一供水”的精神,全年共封备自备井11眼;实施了取水许可制度,全市累计发放取水许可证393份,其中城市许可证90份;完成水费征收20万元。开展了纪念“世界水日”和水法宣传周活动,全市受教育人数达20万人次,加大了水务执法力度,今年以来,x河x河没有出现违章采砂、堆砂和违法取土现象。

4、农业机械化发展

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9.1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4万千瓦。其中农用拖拉机12090台130817千瓦,比上年同期增加150台3100千瓦;农用排灌机械9124台48161千瓦,比上年增加2000台1600千瓦;农副产品加工机械4059台49828千瓦,比上年增加200台1000千瓦;农用运输车达到3360辆35908千瓦,比上年增加304辆3000千瓦;农机具配套比达到1:2.7,比上年增加0.1;每百亩耕地农机装备量达到51.5千瓦,比上年增加2.4千瓦。联合收割机、旋耕机、深松机、秸秆还田机等科技含量高的机械大量投入使用,农机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

5、畜牧业

预计到年底,全市大牲畜存栏5.78万头,其中黄牛存栏5.77万头,同比分别下降3.4%和3.2%;生猪存栏18.04万头,山羊存栏20.91万只,同比分别下降0.3%和7.6%;家禽存栏160万只,同比下降16.67%;兔存栏6万只,与去年持平。年未出栏黄牛3.99万头,同比下降1.5%;出栏生猪29.32万头,同比增长2.5%;出栏山羊31.82万只,同比下降0.1%,出栏家禽334万只,同比增长2.77%。全年肉蛋总产量4.85万吨,同比增长3.85%,牛奶产量190吨,与去年基本持平。

6、水产业

全市水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放养水面1700公顷,比上年增长6.25%。投放鱼种2800万尾,比去年增长12%;水产品总产量4910吨,比去年增长4.6%;人工繁殖鱼苗2.2亿尾,比去年增长4.8%;养殖平均年产2500公斤/公顷,比去年增长11.9%;实现渔业总产值4000万元比去年增长9.1%。渔业结构调整明显加快,生产投资力度加大,群众养鱼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全市初步形成了四大渔业基地:一是以马湾、季湾为代表的泉河故道虾、蟹等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基地;二是以王集河网化为代表的河道拦网养殖基地;三是高速公路两侧的精养鱼塘高产养殖基地;四是以西城、xxx鱼场为代表的城效垂钓渔业基地。

7、农业气象服务

农业气象为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为各级领导安排生产和指挥防灾减灾及时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即气象信息的内容及时更新,特别是灾害性天气、转折性天气和突发性天气随时更新、订正,及时上传下达;与水务局合作,在8个乡镇建立了自动雨量站,准确信息,为市委、市政府指导防汛抗旱、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同时还更新了“121”设备,使原来的“121”升级为“12121”,使自动答询的内容更详细雨,更广泛。

8、农村经管工作

加强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和补贴资金管理,确保了各项转移支付和补贴资金及时足额下拨到位,无截留挪用现象。今年农业税免征全市人均72元,粮食直补资金每人8.2元,农民直接受益80.2元。认真开展了涉农收费专项治理,规范了“一事一议”的筹资筹劳操作规程,继续完善了村务公开制度,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优化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

9、农业行政执法

不断加快农业法制建设进程,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农资市场监管,规范了农资经营,维护了农民合法权益,确保了农业生产安全,在对全市86个农资经营单位检查中,共出动检查人数232人次,出动车辆30多车次,共查处和收缴违法违规经营的种子136公斤,未登记、标签不规范等问题化肥0.2吨;无农药登记证、扩大使用范围的违规农药6件;立案8起,结案8起,有力地打击了农资不法经营行为,净化了全市农资市场。

10、农广校及农科教统筹工作

农广校利用广播、电视、电话、卫星网络以及VCD光盘等各种远程传播手段,紧密结合农时农情,积极广泛开展春播春管技术和恢复发展粮食生产等政策宣传,受训人数达20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万份。农科教统筹大力开展了农科教培训月活动,重点宣传了7项农作物品种和8项重点推广技术,继续抓好了“百千万工程”,继xx乡、xx镇xx村、xx镇xx村三个农科教结合示范乡村后,市级示范村已发展到50个。

11、农村能源建设及农业区划工作

农村能源建设采取项目带动,群众参与的方法,掀起了我市沼气建设的热潮,争取到的2004年度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分布在代桥、泉阳、顾集、陶庙四个乡镇的五个村,共1500口沼气池,目前已完成671口,成功率100%,投入使用率100%。给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环保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农业区划继续利用农业资源动态监测成果,服务于农业生产,引导农民向效益农业、生态农业方面发展,重点开展了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农业产业化开发建设生态调整工作。编制了《农业产业化开发建设方案》,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服务。

12、招商引资工作。

今年以来,农委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共到位资金1121.6万元。分别是安徽天源纺织公司的10000锭纺纱项目1040万元,代桥养猪项目81.6万元。

13、企业改制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狠抓了企业改制工作,成立了企业改制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抓。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改制方案。市肉联厂已资不抵债,目前破产已进入程序;市种子公司的改制方案正在研究制定中。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今年以来,我们抓住结构调整不放松,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和探索,保持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1、切实加强对全市农业工作的领导。

一是年初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我市农业发展现状,制定了全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意见,明确了全年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量化、细化、硬化工作任务和考核评比细则,兑现奖惩,奖优罚劣。二是根据单位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人员分工,做到工作有衔接力度不减弱,较为圆满的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如种养结构调整、农业项目引进与开发、企业改制重组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三是全委上下深入实际,研究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特点,为农民送技术、送信息、想办法、找路子,引导农民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帮助农民创收、增收。四是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督查力度,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全面落实奖惩制度,按照有关奖惩细则,表彰先进,鞭策后进,确保农业和农村工作落到实处。

2、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委和直属二级机构共9个支部235名党员全部参加了我市第一批先教活动,覆盖率达到了100%,党员参学率达到了99%。全面完成了集中教育、分析评议和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

3、围绕市场行情和农民增收目标,狠抓农业结构调整。

一是围绕市场导向,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全面建设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基地,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重点建设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25万亩;优质玉米生产基地16.5万亩;优质高蛋白大豆生产基地15万亩。大力开发特色作物,主要开发脱毒两薯10万亩;优质棉花6万亩,建立棉花制种和良繁基地1.2万亩;蔬菜10万亩。二是狠抓畜牧业结构调整,坚持畜禽品种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调整并重,稳定黄牛、生猪生产,大力发展山羊家禽饲养。适度发展特种畜禽养殖和规模养殖小区,今年我市共有3家畜禽养殖小区被阜阳市认定。三是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种植业主要推广小麦良种“豫麦70”、“新麦18和矮早781”;玉米良种“农大108”、“豫玉22”;大豆良种“中黄13”;棉花良种“中棉所29”;红芋良种“脱毒丰产一号”等,畜牧业上重点推广了畜禽品种改良,仍采取液氮冻精一个漏斗向下的方法,服务上门,提高改良率。

4、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开展为农民服务活动。

一是强化市场信息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种什么,如何卖”的难题。收集农业信息工作,了解农产品行情,向农民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同时也把我市的农产品市场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出去,在农民和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告诉农民最新的农业技术,及时有效的致富信息,使一部分农民走上了富裕路。二是狠抓订单农业生产。今年共落实订单农业30.2万亩,包括xx、xx的双孢菇订单生产、光武的的良种棉制种、光武、芦村、邴集的“中黄13”高产大豆良种繁育,全市25万亩优质小麦等。三是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我们高度重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从宣传、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到建立生产基地、申请认证等都积极为农民办实事,重点抓好了全市脱毒红芋开发、脱毒马铃薯高产开发。四是抓好为农服务,净化农资市场,保护农民利益。联合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进行春秋季节农资市场综合大检查三次,严厉打击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的不法行为,坚决杜绝假劣种子、农资等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切实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五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增加外向型收入。通过努力我们争取到2500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目前已全部完成培训、转移任务。

5、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一是积极抓好科学试验、示范,为农技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抓好了良种繁场10多个小麦品种展示,光武26个玉米新品种展示,大黄、泉阳的脱毒红芋的展示以及1200亩棉花杂交制种,以曹寺为中心的千亩棉花和砖集花生连片高产示范田。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了适合本地生产的技术和品种。二是积极推广十大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技术含量,即:①农作物优质化生产技术;②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③农作物节本增效栽培技术;④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⑤农业可持续发展配套技术;⑥农作物反季节栽培技术;⑦农作物良繁与制种技术;⑧平衡施肥技术;⑨高效间混套种技术;⑩生物技术,即脱毒两薯和食用菌生产技术。三是送科技下乡,提高农民科技素质。采用多种形式开展集政策、技术、物资、流通、信息为一体的送科技下乡、入户活动,结合农时、农事和农民的需要,常年开展技术培训。今年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讲座和培训136场次,受训人达7.8万余人次,培训技术72项,通过科技赶集、科技下乡和科技110接待资询人员达3.9万余人次。秋季,我们又下派科技特派员36人,实行全村全程技术指导。

6、认真落实党的各项农村政策,优化发展农村经济的良好环境。

一是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及仲裁机构,不断完善合同管理各项制度,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健全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提高土地规模经营的水平,提高土地效率。二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加强农村税费改革各项配套制度建设,降低村组的运行成本,积极稳妥地化解村级债务,严防发生新的不良债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三是加强农民负担和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引导好、规范好村民“一事一议”,严禁不议、乱议,严禁超范围加项、加码。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切实强化对农村财务工作的监督审计,采取合理有效的监控手段,确保农民合法权益的不受侵犯。四是加强农民就业和务工的引导和服务,依法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各项权益。与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开拓劳务市场,做好收集用工信息、组织民工外出等,严厉打击坑害农民工的不法行为。作好外出务工人员地土地流转、计划生育、子女教育、司法援助、储蓄信贷、交通运输等方面服务工作,给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方便,引导农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7、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一是积极开展“先教活动”和“奋力崛起大讨论活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使全体干部职工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二是积极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教育,集中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有关材料,加强了农委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提高了集体战斗力。三是充分发挥“参谋、监督、协调、服务”的职能作用,共员做好我市农业大文章。四是加强内部制度建设,规范职工行为,加强团结,发挥整体优势,同时,抓好了综治、计生、普法宣传等工作,保证了全委高效运作,争先进位。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2005年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制约和影响发展的不良因素,也不容忽视。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农田抗灾能力特别是防洪、除涝、灌溉能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农业结构调整方面,个别乡镇调整力度不够,农民增收的难度很大。

3、个别农民依靠科技增收的意识不强,对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4、农产品加强、流通仍存在薄弱环节,农产品市场信息滞后,农业市场化程度不高。

5、水产养殖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精养鱼塘的配套设施跟不上,生产能力较低。

6、林业在生态环境中的主体地位尚未突出表现出来;林木发展不匀衡,林种、树种单一,经济效益不高;农林争地矛盾突出,林业示范工程规模小,可观性差;林木业产业化发展滞后,经济效益不高。

四、二00六年工作意见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开创全市农村工作新局面。

1、加强政治学习。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有关文件,巩固先教成果,学习有关法律法规,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作风过硬的农业队伍。

2、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在继续扩大已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技术推广力度,以四个基地为突破口,逐步向各乡镇无公害基地认定方向迈进,积极推广无公害农产品技术操作规程,努力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突出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发挥典型带动和技术指路作用,全力推进我市农产品安全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3、建设优势农产品规模基地。从今年秋种始,我市要重点建设列入省及阜阳市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即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优质薯类生产基地(优质甘薯、优质马铃薯)、优质大豆生产基地、优质肉牛生产基地和优质山羊生产基地,尽快扩大规模,实行标准化生产,力争3—5年内建成高标生产基地。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基地建设方案,涉及的乡、镇、办事处要明确任务,确定专人负责,认真抓好落实。根据我市特点,突出优势作物,逐步发展优质玉米、双孢菇、无公害蔬菜、中药材、肉蛋鸡饲养等基地,争取做大做强,形成优势产业。

4、抓好林业生产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林业生产抓好道路、沟河为主体的绿色长廊配套工程建设,完善农田林网建设,实现高标准绿化界首之目的。加强林业资源管理,严格林木采伐许可证发放,做到限额采伐,凭证运输,坚决刹住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现象发生,保证林业生产向良性循环发展。农田水利继续坚持旱涝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疏浚淤积大沟,开挖整治田间三沟、配套桥涵,形成完善的除涝体系。大力发展固定式、半固定式、移动式为主的节水灌溉。深化水利改革,即水利投资体系建设、水利固定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建设、水利价格体系建设、水利法制体系建设和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5、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是永恒的主题,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每径之一。根据我市实际,重点抓好五点。一是优化农、牧、渔、林产业结构,扶持发展畜禽养殖和精品渔业,适度发展林果业,提高效益,增加收入;二是发展优质品种,搞好订单生产,以优质小麦、棉花杂交制种订单生产为突破口,逐步向玉米、红芋、中药材、马铃薯、猪、牛、羊肉等方面延伸;三是发展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帮助农民跑市场、找销路,扩大我市农产品推销力度,为农产品流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五是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广开增收门路,加大组织和培训力度,提高输出人员素质,强化劳务输出领导,拓展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

6、加快技术培训和推广。紧紧抓住科技兴农这个主题,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普及工作,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种植业方面,重点推广优质品种、科学平衡施肥、化学除草、适量播种、精细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作物无公害工程;畜牧业方面,重点推广波尔山羊、西门塔尔牛、三元杂交猪等优良品种及配套养殖技术,加快畜禽改良步伐,推广种草养畜技术,强化动物强制免疫;渔业方面,继续推广草食性鱼类养殖技术、牧渔结合的养殖技术。

7、抓好农业执法。一是加强对农业执法人员的培训,认真学习农业法律、法规,克己奉公,文明执法,忠于职守,尽职尽责,逐步建立一支规范、科学且具有农业部门特色的素质高的执法队伍。二是加大投入,改善执法条件,加快执法硬件建设,尽快配备执法所需的检验检测设备,为农业执法创造条件,使我市的农资市场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

8、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维护农村稳定大局。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加强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经营。二是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做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三是完善农村税改配套改革措施,巩固和完善税改成果。同时加强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加大农民负担、上访案件查处力度,确保农村大局稳定。

9、继续抓好农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企业改制工作。

全市工作要点篇9

 

2021年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积极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水利部和自治区水利厅关于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围绕“抓管理、抓改革、抓创新”工作主线,聚焦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大力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强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规章制度执行

(一)全面落实水利工程安全责任制。深入推进以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水库大坝安全责任制落实落地落细,逐库落实水库安全管理政府行政责任人、主管部门责任人和管理单位责任人。督促和指导各单位落实水库安全责任人和防汛“三个责任人”向社会公布责任人名单,接受监督。按“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压紧压实水库、堤防、水闸工程安全运行的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管理单位主体责任。

(二)加快推进工程运行管理规范化。制定出台《全面推行小型水库专业化社会化管养的指导意见》《小型水库管护购买服务技术规程》《小型水库工程维修定额标准》《广西堤防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广西水闸工程运行管理办法》等,修订完善《广西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办法》《广西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

(三)抓好水库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制定实施2021年水库安全鉴定工作计划,建立目标任务台账明细,全面完成“两年清零”目标任务,推进大坝安全鉴定常态化规范化;按管理权限及时完成病险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成果核查。组织各单位根据《广西“十四五”期间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方案》和2021年实施计划的要求,统筹协调、加快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

(四)进一步加快推进水闸安全鉴定。组织开展超期未鉴定水闸排查,按照“超期水闸全部鉴定、到期水闸及时鉴定”的要求,根据“十四五”水闸安全鉴定总体方案要求,明确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精准有序推进落实。

(五)加强和规范水利工程调度运用。督促和指导修订完善水库(水闸)调度规程、运用方案(计划)、应急预案,加强培训和演练。加强调度运行管理监督检查,严格执行防洪与兴利调度运用计划和指令。

二、突出抓好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工作

(六)强化工程安全度汛措施落实。严格按照防汛“三个责任人”履职行为和“三个重点环节”工作要求,加强监督检查和工作指导,推动“三个责任人”“有名”“有实”“有能”,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工作,抓好水利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安全运行管理违规行为,确保安全度汛。

(七)重点抓好病险工程安全监管。建立完善水库工程安全

隐患清单、堤防险工险段清单、病险水闸工程清单等三张清单,按管理权限和属地管理原则,分级分类实施精准监管,督促落实 落细安全度汛方案、抢险应急预案,强化运行管理监督检查。

(八)加强雨、水、工情监测预警。督促指导编制完善水库水情预测预报方案,完善水库水情预测预报设施设备,严格按规定报告雨情水情工情,严格执行调度指令。

三、强化工程运行管理监督指导

(九)加大督查及问题整改力度。以线上抽查和线下暗访督查相结合、特定飞检等方式,线上抽查全覆盖,线下抽查水库不少于5%、水闸堤防不少于10%;加大对近2年来水利部、自治区水利厅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复查核查力度。紧盯问题整改,切实提高问题整改率,抓好整改信息系统填报。

(十)严格执行工作责任追究。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水利工程和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的监督检查办法,按照“查、认、改、罚”工作程序和问题认定与追责标准,按“一县一单”督促落实整改,严肃追究责任,坚决遏制管理违规行为。

(十一)落实安全防范工作职责。按职责分工认真落实自治区关于反恐怖、安全生产、防范中小学生溺水等安全防范工作部署要求,督促做好水利工程专用水域安全管理提示、预警、巡查和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抓好涉库“四乱”问题整治。

四、持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十二)创新小型水库管护机制。总结、推广示范县成功经

验与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

重点县创建,进选培育第二批全国深化小型水库管理改革样板县。加快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区域集中管护、“以大带小”等管护模式,促进小型水库管护主体、人员和经费进一步落实。乡镇村组分散管理的30%以上的小型水库完成专业化社会化管护改革,实现专业化规范化管理。发挥中央、自治区财政小型水库维修养护补助资金的导向作用,培育小型水库管护市场,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行为。

(十三)持续抓好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巩固提升。巩固提升国营水管单位改革,进一步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国营水管单位活力。指导各市县持续完善巩固改革成果,督促足额落实管理工作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人员经费落实率不低于90%、维修养护经费落实率不低于80%。

五、夯实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基础

(十四)抓实抓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6月底前全面完成上年度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小型水库工程设施维修养护项目验收;12月底前完成本年度中央小型水库工程设施维修养护投资的91.44%,自治区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投资计划92.96%以上。完成水库进库道路升级改造40公里以上。

(十五)全面完成工程管理范围划界工作。督促指导各地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工作平台作用,加快推进水库、堤防、水闸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界工作,随机抽查划界成果质量,全面完

成水库、堤防、水闸划界工作。

(十六)切实加快水管单位能力建设。督促指导各地结合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能力建设,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十七)加快推进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安全监测设施建设。组织各地根据《广西“十四五”期间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和2021年实施计划的要求,督促指导项目县(市、区)和工程管理单位抓好项目实施。

(十八)推动水利工程管理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推动维修养护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实化细化管养分离,增进政府购买服务,吸纳更多农村群众从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公益性岗位,为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六、加快推进工程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十九)推进工程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分类指导典型水库、堤防水闸开展工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总结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指导意见,编制工程管理标准化手册,示范带动加快推进全区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规范化进程。

(二十)大力提升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利用“全国水库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广西水库大坝安全运行在线辅助监管系统”“广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管理系统”“全国堤防水闸基础信息数据库系统”逐步进行数据融合、资源共享,实现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安全管理、工程监测、雨水情监测预警、巡视检查、监督考核等工作信息化管理。组织填报核实完善堤防水闸基础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

(二十一)切实加强工程管理考核工作。按照水利工程管理考核的有关规定,组织开展全市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工作。自治区水利厅将对20座以上大中型水库工程管理进行年度考核,对全区水利工程管理考核情况进行通报,指导2个水库管理单位申报水利部考核验收。

七、全面加强运行管理能力和队伍建设

(二十二)强化政治建设。学懂弄通做实关于治水工作和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强化政治机关意识,积极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从讲政治高度认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积极谋划、落实落细“十四五”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计划。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进模范作用。

(二十三)强化作风建设。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深入抓好水利工程运行项目建设管理、水库供水保障民生领域、涉库“四乱”生态领域专项治理,坚决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推动队伍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加强监督指导,强化典型引领,不断提升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能力水平。

 

 

 

 

 

全市工作要点篇10

把握一条主线,就是深入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着力营造解放思想加压奋进,凝心聚力赶超发展的思想环境。大力强化理论武装工作,把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突出抓好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学习考核和督导检查。围绕提高执政能力,在各级领导干部中组织“赶超发展”主题研讨活动。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基层党员教育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市、县两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讲团、优秀党课下基层宣讲团的作用。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赶超发展战略,开展大规模集中宣讲。认真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紧紧围绕实施赶超发展战略,组织社科界就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构筑经济发展支撑体系等重大部署确立专项课题,开展对策性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当好参谋。着眼于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大力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突出抓好对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宣传文化阵地的管理,深入分析问题,找准薄弱环节,扎实进行整改。

突出一个主题,就是紧紧围绕“赶超发展”,大力加强舆论宣传,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的顺利实施凝聚共识和合力。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准确地宣传中央和省、市委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以“解放思想加压奋进,凝心聚力赶超发展”为主题,围绕膨胀发展产业集群等工作重点,组织7次集中战役宣传。(1)集中开展实施赶超发展战略的宣传,围绕“比、查、议”,以多种形式组织系列宣传,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赶超发展的舆论热潮。(2)围绕膨胀发展主导产业集群,瞄准赶超目标,组织骨干记者开展大规模异地互动式新闻采访活动,从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扩大投入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强化区域协作拉长产业链等方面,深入研讨我市发展产业集群的做法,形成强大舆论效应。(3)配合省委召开科学发展情况交流现场会,集中宣传我市贯彻落实省委“东部突破××”战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和经验。(4)开展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宣传。(5)开展争创全省全国文明城市的宣传。(6)开展以树立“魅力城市”、“生态城市”、“开放城市”三个新形象为目标的城市建设宣传。(7)配合果蔬会,搞好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的宣传。继续瞄准中央和省级主要新闻媒体,围绕实施赶超战略、膨胀产业集群、争创全省全国文明城市等全市性重点工作,主攻头条、头题,抓机遇,搞策划,上大稿,力争对上宣传取得新的突破。

对外宣传要突出韩日,锁定区域,抓住产业,重点突破。整合全市上下各个方面的外宣资源,启动和利用好三个方面的力量,即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外宣部门、涉外部门和有关单位等主要力量;中央及海外新闻媒体,特别是韩、日本土新闻媒体等外部力量;驻×外企、华侨华人、来×外国人、在×外国人和我市企业等民间力量。通过完善协调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打造大外宣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好外宣工作在宣传××、促进招商中的先导作用。具体工作:(1)围绕发展制造业,策划组织市直媒体记者赴韩国开展“来自韩国制造业的报道”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同时分批邀请韩、日两国媒体记者来×采访报道。(2)举办“韩国日”活动。邀请韩国新闻、文化及工商界人士来×进行文化及经贸活动交流,增进了解和友谊。(3)加强与韩、日媒体间的实质性合作。积极组织好向韩国《仁川日报》供稿的工作。尽快在《××日报》开设韩文专版;继续办好韩国语广播节目,为在×韩国客商提供服务;加快推进与韩国京仁电视台的合作进度,搞好节目互换、互播,借助外办宣传××。(4)大力拓展外宣渠道。在韩国韩亚航空公司班机和中韩轮渡上投入城市形象宣传片;加强互联网宣传,促成新浪网在××设站,建设开通“魅力××”网站,形成“网上××”的宣传优势。

打好一场硬仗,就是全面整合精神文明创建资源,确保我市首批进入全省文明城市行列,力争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按照创城意见要求,配合联动,整体推进“六大工程”建设,叫响“魅力××”、“爱心××”、“诚信××”品牌。上半年,组织一次全面检查验收,抓住薄弱环节,实行重点突破,确保完成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基本指标。具体工作:(1)抓载体,深化市民思想道德建设。全年贯穿“我为××增添魅力,争创全省全国文明城市”主题。围绕提高素质添魅力、擦亮窗口添魅力、优化环境添魅力,每季度侧重一个方面深入推进系列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2)抓基础,兴起基层精神文明创建热潮。配合全市双百示范工程”,出台创建文明村镇

工作意见和文明村镇管理办法;按照中央文明办和省文明办要求,修订完善文明单位管理办法,加强对文明单位的经常考核与动态管理;制定文明行业工作意见和文明行业考核办法,整合资源,打造服务行业规范化优质服务品牌,围绕抓典型、抓活动、抓阵地、抓制度,加强文明社区创建,结合自身条件开展文明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活动,进一步夯实文明城市建设的基础。(3)抓特色,把上级的精神与本地的实际结合起来,选准切入点,实施重点突破,打造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亮点工作和品牌优势。扎实推进“诚信××”建设。加大诚信宣传教育力度,集中力量搞好《××市民诚信公约》的宣传普及,广泛开展诚信主题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加强信用法规和网络建设,开展个人信用信息征集和企业信用信息评估试点工作,年内实现所有县市区建设开通“诚信××”网站子平台,并与“诚信山东”信用信息系统并网运行、协同服务。深化救助帮扶困难群众工作。加大领导包帮、部门结对包帮力度,完善经常性社会救助机制,深入开展“爱心捐助”活动。

推进三项工程:(1)思想政治工作基础建设工程。着力强化农村、企业和学校三个层面。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各县市区集中力量建好“三馆三中心”,即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和文化活动中心、体育活动中心、广播影视中心;乡镇和村重点建设好文化中心、农村文化大院和农村图书室,切实解决农村文化教育阵地不全、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大力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抓住薄弱环节,重点围绕如何健全完善改制企业和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系、运行机制和队伍建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召开全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通过专家指导、理论研讨、媒体宣传等形式,积极引导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命名第二批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构建“五个三”工作体系,即: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建设学校德育工作、家庭教育指导、校外辅导员三支队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社区活动场所三类阵地建设,优化舆论、文化、法制三个环境,建立组织领导、工作目标、工作评价三个机制,年内命名100处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加快推进市、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全面落实10件实事。以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长征70周年为契机,精心组织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通过新闻宣传、专家研讨、市民参与,在全市深入开展“××精神”大讨论,不断增强广大市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城市荣誉感。加大典型培养和宣传力度,下大气力集中力量推出在全省全国有重大影响力的先进典型。

(2)文化体制改革工程。以制定“十一五”规划为契机,着手对××文化发展作战略性、对策性研究,整体推进文化建设工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市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深化试点工作,争取××日报社、××歌舞剧院在体制和机制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重点围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改革,重点围绕市场塑造主体,减少对政府的依赖,增强自身发展活力。继续搞好公益文化项目推介,拓宽公益性事业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各级文化部门和群众文艺团体在精品创作中的骨干作用,深入实施精品工程,抓好重点创作项目的规划和调度,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集中力量搞好《张裕》电视连续剧的摄制工作,力争拍成一部冲击力强、影响力大的精品大戏。大力繁荣面向群众、面向基层的大众文化,组织好专业剧团和文艺团体的创作演出;引导好“社区文化乐万家”、“激情广场好歌唱”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引进外地品牌文化和高雅文化,丰富活跃城乡文化生活;整顿规范娱乐文化,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集中开展印刷、复制行业专项整治,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3)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制定《关于加强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大宣传文化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促进宣传文化单位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加强人才培养和使用,通过有计划地组织进修学习、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等形式,搞好专业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宣传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继续开展优秀专业人才“繁花奖”评选活动,深化和拓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力争经过三五年的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在全省、全国有一定影响和较高造诣的宣传文化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