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执行力建设思考

时间:2022-10-10 05:16:00

党执行力建设思考

我有幸参加了州委组织部在西安交通大学干部培训基地举办的**州县处级后备干部执政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主要学习了《组织学习和组织文化》、《提升执行力的方法与策略》、《领导干部能力提升》、《执行力与领导艺术》、《非正常情况下的领导力》等专题讲座,深有启发。根据培训期间的学习内容,结合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浅谈个人对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的一些思考。

1、提高执行人员素质,是提高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的前提。

执行人员是执行活动的重要要素和执行力量的重要来源,发挥着核心作用,因而,采取积极措施培育执行人员的素质是提高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水平的前提。

(1)建立以竞争上岗,提高素质为核心的农村牧区基层干部新的选用机制。在基层干部的选拔渠道上,可“派、调、引、选、增”五管齐下,多层面、多渠道地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以“三培双带”活动为载体,把更多的基层党员培养成农村牧区致富的带头人,把更多的农村牧区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基层党员,把致富的优秀基层党员培养成农村牧区基层干部,注重改善乡村两级班子的整体结构;从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中发现、选派优秀人才到基层施展才华;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主动联系外出务工青年的办法,鼓励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村里挂职锻炼,有目的地引导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和长期在外务工回乡的人创办、领办经济实体,为村级干部储备人才,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2)建立以针对性、实用性、开放式为重点的教育培训机制。为解决好农村牧区基层干部“难当”的问题,面对农村牧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大典型的培植力度,选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村级干部典型,用身边典型现身说法,发挥示范、辐射、教育、带动作用,要充分运用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起经常性的教育机制,把“让干部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的好做法、好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加以推广,使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向经常化、制度化转变。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牧区经济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需要,坚持对基层干部和党员实行分类培训,提高培训效果。

(3)建立以保护和调动乡村干部积极性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是政治待遇要提高。要紧密结合乡镇机构改革,真正建立起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乡镇干部要大胆提拔使用。要把担任过村干部作为培养乡镇干部的一条有效途径,鼓励乡镇干部到村级组织任职,出台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干部的政策,以激励村干部奋发上进。二是工资待遇要提高。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不断改善农村牧区基层干部的工资待遇。同时,建立健全在职村干部工资补贴最低基数保障制度、退职村干部养老金保障制度。三是工作环境要改善。上级党委要科学制订乡镇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和改进乡镇干部的考核和评价制度,强化乡镇抓经济发展促农民增收的责任。

2、强化执行新理念,是提高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的根本。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和灵魂,只有思想到位,才能有到位的行动。提高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推进能力建设这项战略性任务的深入开展,必须强化执行新理念。一是确立执行力就是生产力的观念。在工作中,虽有好的政策、决策、制度,但如果不实施、不执行,就不可能出效益。所以说,执行力也是生产力。各级组织只有快速地把党的方针政策执行下去,才能出效益。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执行的观念。以人为本,就是时刻做到以尊重人为出发点,全面了解人、关心人、提高人、规范人、激励人、依*人,从而达到凝聚人;依法执行,就是增强法制观念,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畅通执行渠道是提高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执行力的基础。

要保证政策执行指向正确的路径,保证执行的顺畅,从我国目前的实际出发,就要提升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

(1)打造多元的执行沟通平台。要通过报刊网络、创办论坛、热线电话等形式,广泛吸纳各方面的真知良言,扩大决策的群众参与面,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保证执行的成效。

(2)畅通执行过程的沟通渠道。积极充分的沟通是有效执行的基础。确保组织内有效的沟通,下层才能直接体会到上层的决策思想和智慧光辉,上层也才能亲自了解到下层的执行动态,掌握工作第一线的情况,从而提高执行效率和执行力度。一要努力形成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进一步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重视维护基层党员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二要大力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基层自治。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保证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事务,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都应当通过一定的形式予以公开,保证群众的知情权,接受群众的监督。三要逐步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基层党组织内部采取党务公开、民主评议党员、干部任期责任制等方式,强化党内监督民主化制度;狠抓“民主议事、民主理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在实行“一事一议”中做到“大家事、大家提、大家定、大家管”,不断提高村民的民主政治意识。

(3)疏通执行过程的梗阻。一是妥善处理农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的关系。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虽然性质不同,但根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带领广大农民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维护农牧民群众的利益。其中应当明确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村党支部作为我们党在农村牧区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宪法法律的贯彻执行者,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如果改变了村党支部的地位作用,必然削弱党对农村牧区工作的领导,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村民委员会要接受党支部的工作指导与监督。同时,村党支部尤其是书记要支持村民委员会和村主任的工作,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在重大问题上,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应互相沟通,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现在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村实现了村“两委”交*任职,大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这样有利于精简干部职数,减轻农民负担,减少村,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加强当前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执行作风建设。切实改进存在着的软的问题,就是工作中不敢碰硬,不敢坚持原则的问题;空的问题,就是不抓实际工作,不注重实际内容和效果,工作中讲大话、讲空话、言之无物、不着实际的问题;拖的问题,就是拖拉问题;浮的问题,就是工作飘浮,不踏实,甚至弄虚作假问题;懒的问题,就是工作中不学习、不动脑筋、无所用心、满足现状问题。以实际行动提高政府决策的权威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4、健全执行机制是提高基层党组织执行力的重要保障。

提高执行力,既要*人格的力量,更要*制度的约束。可以说,健全完善一套长效机制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保障。

(1)完善执行制度。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要在健全上下功夫。健全制度,首先要清理制度。对于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制度,模棱两可、只定性不定量的制度,束缚人们或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制度,以及导致职能越位、错位的制度等,要彻底清理。同时,还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制度。要用市场经济的理念指导制度的制定,不强调制度的多少,关键是做到明确、具体,使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都能够从制度中知道该做的和不该做的、如何做和不做的程度等。二要在规范化、科学化上下功夫。制度不在于多,而在于是否合理、具体,是否规范、科学和可操作性。因此,加强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可操作性是各级党的基层组织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2)要健全责任机制,提高执行水平。首先要细化从严治吏的责任,解决责任缺位的问题,应注重解决这几个问题:一是加强建立责任体系。要把责任体系覆盖到执行中的每一个环节。二是做到责任清晰。在划分责任、岗位时,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的理念,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细化,不能细化的流程化,并实行人性化管理,使每一个人都能寻找到自己愿意干、愿意负责的岗位和工作,实现人岗相宜,以更有利于责任的落实。其次,加强对责任执行情况的督促和检查,解决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通过建立责任执行的考核制度,建立责任落实情况反馈制度,进而督促责任主体抓好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再次,要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解决追究对象空位问题。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是整个责任机制的中心环节,责任追究不到位,其结果必然是责任的缺位和责任落实的不到位。

(3)要健全监督机制,严肃执行纪律。坚决克服监督软弱无力的问题,努力形成有效的执行监督管理制度和机制。首先,健全监督网络。一是抓住内部监督这个关键,切实加强党内监督。二是要大力发扬民主,切实搞好群众监督。要通过财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形式,拓宽人民群众实施监督的渠道,提高农村牧区基层工作的透明度,赢得群众的信任。三是立足法制建设,切实抓好法律监督。四是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其次,突出监督的重点。监督的重点要放在对其权力行使实施制约,防止权力的滥用和权钱交易上,尤其是对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大额资金和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