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管人才抓总作用思考

时间:2022-09-21 11:04:00

党管人才抓总作用思考

组织部门对人才工作牵头抓总,是坚持和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中心环节和重要保证,是中央赋予组织部门在推进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新职能。从近年来人才工作的实践看,组织部门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发挥好牵头抓总的作用,当前要着重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要解决好对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认识问题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我们党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强烈需求,为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而作出的重大决策。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在人才工作中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有利于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社会各方面人才都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形成广纳群贤、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有利于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统筹抓好人才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统筹抓好人才工作各个环节,提高人才工作的组织化程度,为人才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提供更有力地支持和更优良的服务;有利于人才工作与党的建设工作协调推进,通过加强党员队伍、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把广大党员、干部培养成各方面的专门人才,努力从各类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和培养党的干部,使各级党组织更多地吸纳优秀人才,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

当前,发挥好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作用,要在思想认识上做到四个明确。首先,明确牵头抓总不是“就人才抓人才”,而是“围绕发展抓人才,抓好人才促发展”,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思考、谋划和开展人才工作,努力使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统一,人才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人才素质提高与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相适应,不断提升人才工作为大局服务的意识和水平。其次,明确牵头抓总不是代替其他职能部门包揽所有人才工作,而是积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合理规划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任务,坚持重大问题共同研究、重要政策共同制定、重点任务共同完成,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抓好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第三,明确牵头抓总不是平均用力,而是从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区分主次,突出重点,牢牢抓住那些有影响、有特色、对全局有促进作用的重点任务,集中精力,一抓到底,确保完成,通过抓好重点工作来带动其他工作,实现人才工作的整体推进。第四,明确牵头抓总不是片面追求形式上的整齐划一、轰轰烈烈,搞那些急功近利、费力而不见实效的工作,而是坚持实事求是、力求实效,牢固树立效率意识和效益理念,把是否有利于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是否有利于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作为检验人才工作的根本标准。

二、要明确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职责任务

组织部门履行牵头抓总职责,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一)完善政策,确立人才工作导向。政策创新对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组织部门要根据人才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着眼于人才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人才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研究,大胆借鉴先进地区人才工作的成功经验,及时制定出台有关人才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队伍的创造活力和创新热情,发挥人才的作用。要加强人才政策的宣传,使人才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加大人才政策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年以来,我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人才兴市战略的若干意见》。这两个《意见》相互衔接,总揽全局,对全市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责任分工、保障措施等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同时,围绕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等关键环节,我市陆续出台了《关于鼓励企事业单位各类人才兼职的指导意见》、《吉林市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办法(试行)》、《吉林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等十几个政策性、指导性文件,通过人才政策杠杆,促进了人才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

(二)优中选优,评选表彰选拔尖人才。拔尖人才是人才队伍中的精英和领军人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组织部门直接选拔管理一批具有代表性、贡献突出的拔尖人才,有利于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把各类人才更好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有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人才的思想脉搏和呼声需求,适时向党委政府提出政策性建议;有利于探索和掌握新时期人才工作规律,更好地指导面上工作。今年年初,我市对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在评选范围上,拓宽了选拔视野,范围涵盖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职业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在评选导向上,注意向工农业生产和科研一线人才倾斜,特别是向支柱产业、重大项目中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倾斜;在奖励待遇上,将人才津贴的额度提高了一倍。从**年6月开始,我市正式启动了吉林市第七批拔尖人才评选工作,经过申报推荐、考核筛选、专家评选、审议公示等程序,最终评选出120名拔尖人才,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进行了集中表彰奖励。通过评选拔尖人才,极大地激发了全市各类人才建功成材的热情,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人人争先成才的浓厚社会氛围。

(三)加强协调,形成人才工作合力。人才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个方面。组织部门要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善于谋划,主动协调,妥善处理好同各方面的关系,形成统分结合、各负其责、协调高效的工作格局。要根据党委、政府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本地区人才存量分析、发展趋势分析、人才需求分析等基础性工作,出思路、出方法、出经验,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要明确人才工作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防止因职能不清、职责不明而出现多头管理、职能交叉、重复开发等问题,着力整合人才工作各种资源和力量,形成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要加强分类指导,鼓励各单位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创新,使人才工作呈现出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生动局面。为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市专门建立了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组织各成员单位之间交流工作情况,研究分析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协调落实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表彰等工作,提出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对策建议,收到了明显成效。

(四)优化环境,努力构筑人才高地。环境好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事业兴。组织部门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筑巢引凤,拴心留人,构筑人才高地。要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参与重点项目建设、重要技术攻关,为他们提供发展机会,搭建事业平台,并从政策、资金、信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要将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挂钩,让一流人才获得一流待遇、一流贡献获得一流报酬,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人才的价值。要大力实施柔性引才策略,灵活采取校(院)地、校(院)企合作、借调、兼职、聘请担任顾问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引进紧缺人才和重点人才。要着力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给各类人才以归宿感。近年来,我市先后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拔尖人才、人才健康体检和休假疗养等一系制度,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参加各类会议和团体,使各类人才切身感受到了组织上的重视和关怀。同时,成立了吉林市创业服务中心,为优秀人才领办产业、创办企业、发展事业开辟了“绿色通道”。我市还从2005年开始实施“人才居住证”制度,让来我市工作的域外人才享受市民待遇,较好地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五)夯实基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做好人才工作,离不开健全的工作机构和高素质的人才干部队伍。组织部门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要求,着力抓好人才工作的机构设置、人员的配备和制度建设,为人才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是建立人才工作领导机构。我市于**年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常委组织部长、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劳动、人事等19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相应建立了人才工作例会、重点工作请示报告、人才工作信息沟通等制度。二是建立人才工作办事机构。我市在市、县两级组织部都设立了人才办,由专人负责人才工作;市直、县直相关各部门也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明确了党委办公机构为人才工作的责任处(科)室。三是建立人才工作服务机构。我市成立了高层人才服务中心,制定下发了《吉林市高层人才服务中心运行方案》,开通了人才服务热线电话。截至目前,服务中心共提供各类咨询100余人次,解决服务对象提出的住房、医疗、子女就业、工作调转等问题20余个。

(六)加大投入,强化人才资金保障。人才投入是战略性投入,是最有效、回报率最高的投入。组织部门要设立专门的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统一管理,滚动使用,重点用于人才培养、引进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对人事、科技、劳动保障等不同部门管理使用的人才资金进行整合,规范资金核拨、使用、监督方式,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人才投入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人才事业,形成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机制。近年来,我市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每年从预算内列支100万元作为全市人才开发资金,对全市的人才投入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拉动作用。各县(市)区也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了不同额度的人才开发资金,总体规模近200万元。市、县两级都建立了人才资金统筹管理制度,在资金投入上重点向全市性、有影响的人才项目倾斜,实现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全市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把人才投入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在引才、育才、用才和留才等方面较好地发挥了主体作用。

三、要探索组织部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落实好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职责任务,必须适应党管人才的新要求,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

(一)通过实施人才项目,实现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推进人才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是实现牵头抓总的一个有效途径。组织部门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设计有规模、有特色、有影响、能够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人才项目,使人才项目直接跟进经济建设、直接融入经济建设、直接服务经济建设。要建立严格的人才项目责任体系,明确项目的责任单位、协作单位、具体责任人、总体目标要求及具体工作任务和措施。要对项目实施工作加强调度和指导,统一组织对项目成效进行验收评估,保证人才项目收到实效。**年以来,我市共确定了28个人才重点项目,有18个顺利实施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如志愿者服务中小企业项目,市、县两级共选派212名党政机关干部与255户中小企业结成对子,开展志愿服务。这个项目的经验做法先后三次在全省交流,并被中组部转发。再比如百名党政人才服务百户重点企业项目,通过企业点名、个人申请、单位推荐、组织确定的方式,从89个市直部门选定了101名干部到101户重点企业挂职工作,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同时培养锻炼了机关干部,受到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二)通过组织重大活动,实现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组织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每年组织开展一些对人才工作有积极推动作用的重大会议或活动,办一、两件有社会影响的大事,进一步扩大人才工作的社会影响,营造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更广泛地吸引各个方面和社会各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人才工作中来。**年全国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结束后,我市及时组织召开了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对各类优秀人才进行了命名表彰,总结交流了人才工作先进典型的经验,在全市掀起了一个重视、宣传、推进人才工作的热潮。为进一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加快推进人才兴市战略,**年我市又隆重召开了全市人才工作暨第七批拔尖人才命名表彰大会,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命名表彰了120名拔尖人才、27个人才工作先进单位、26名人才工作先进个人。由市委、市政府表彰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这在我市尚属首次。这次会议在全市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切实增强了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各地、各部门抓住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契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全市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三)通过加强督促检查,实现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加强督促检查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组织部门对人才工作的重要部署、重点任务要进行严格的督促检查,了解实情,掌握动向。在督促检查中,对发现的人才工作先进典型和好的做法,要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和表彰会,及时总结推广、以点带面;对有些单位在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提醒;对忽视人才工作、抓落实不力的,要坚持原则,敢于碰硬,该批评的批评,该通报的通报。同时,对于一些重点人才工作,要实行目标管理,该由哪个部门承办、哪些部门协办,全部责任到人,并明确各个阶段的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坚持一阶段一检查、一阶段一总结,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近年来,我市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实地走访、年末考核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大了对人才工作的督查力度。特别是在一些人才重点项目实施工作中,我市建立了严格的情况调度和通报制度,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我市还制定下发了《吉林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实施意见》,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之中,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政绩的一个重要依据。

(四)通过广泛宣传调研,实现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组织部门要围绕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推进人才兴业战略,积极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支持和参与人才工作良好氛围。同时,要坚持开展经常性地调查研究,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管人才的内涵和规律,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带有倾向性、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确保人才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为抓好人才舆论宣传,我市每年都要制定人才工作宣传方案,组织新闻记者到一线开展人才宣传巡礼活动,并在市内各主要新闻媒体相继开设了“人才兴业”、“江城人才风采录”等栏目,在各级报刊、广播、电视和省人才网站先后发表各类人才工作经验信息150多篇。我市还围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街道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重点项目需求等内容,采取实地走访、座谈讨论、个别谈话、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先后开展了十多次大规模的人才工作调研。通过深入调研,进一步摸清了全市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找到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了破解难题、推进工作的有效办法和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进行人才工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