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委安全整治实施方案

时间:2022-05-14 04:12:00

工委安全整治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遵府办发[2012]5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环境安全意识,切实加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力度,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促进全市国有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全市国有工业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进一步提高国有工业企业的环境安全防范意识,切实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主体责任,推动企业环境保护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通过专项行动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企业的环境保护属地管理原则,建立起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社会监督,企业履责的有效工作机制,提高环境应急监管与防范水平,保障区域环境安全。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市工能委成立本次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

三、工作要求

1、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专项行动由各县、区(市)人民政府牵头,部门各司其责,协调配合,信息共享,协同联动。

2、全面排查,突出重点。本次行动以环境危险源、风险源和敏感源为主,全面排查辖区污染问题,环境隐患和风险等重点环节。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环境风险全过程控制,实施精神化监管,全过程跟踪督促整治措施,及时治理污染,消除环境隐患。

4、强化法制、务求实效。严格依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严肃处理排查中发现的环境问题,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四、排查范围

各地要以涉危涉重危险源、重点排污单位风险源、保护区及投诉举报敏感源为重点,结合本区域环保工作实际,严格依照环保法律法规要求,全面排查整治环境污染和环境风险隐患。

1、涉危涉重危险源。涉重金属、强酸强碱、有毒有害物质、危险废物等以及环境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的矿山、冶炼、化工、造纸、电镀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等单位。尾矿库、渣场及使用放射源的单位。

2、重点排污单位风险源。国控、省控重点源企业及试生产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排放油烟、噪声第三产业。

3、保护区及投诉举报敏感源。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居民集中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敏感区域及其附近,可能构成环境危害,环境破坏的排污单位。重复访、群体上访以及欠拖未解决的信访案件涉及的环境问题。

五、时间安排

此次排查专项行动于2012年12月底完成,具体分为3个阶段。

1、宣传动员阶段(4月9日至4月25日)。各地要高度重视,抓好工作安排部署和宣传动员工作,要采取新闻媒体发动、会议安排部署等方式,开展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统一安排部署本次专项行动。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深入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社团、企业等积极主动参与环境保护,自觉履行环保职责。

2、排查整治阶段(4月26日至9月30日)。各地要组织企业自查和相关部门检查,依法对存在的问题、隐患进行汇总分析和整治处理,严格监管,采取排查与整改同步实施的方式,查出一起、督促整改一起、跟踪落实一起。按月上报相关表格和排查行动工作报告。

3、规范提升阶段(10月1日至12月31日)。通过采取多种督导、督查手段,促进企业认真落实相关部门整改要求,提升规范化、精细化、制度化管理水平;促进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建立健全“一源一档”动态台帐,规范提升环境安全监管能力;促进形成政府牵头,部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切实提升环境安全联防联控的合力。促进形成专项检查与日常监管相辅助、环境污染防治与环境安全相结合的环境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六、检查内容

1、企业守法情况检查。检查企业污染防治、环境应急防范措施落实情况。检查建设项目是否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否按照环保“三同时”要求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检点污染排放企业是否落实卫生防护距离要求。检查企业采用的生产工艺设备是否属于国家产业政策淘汰范围。检查近三年被环保部门查办的环境问题整改是否到位。

2、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检查。检查企业排污口是否规范,是否按要求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设备并与环保部门联网,自动在线监控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检查企业是否落实“雨污分流”,是否存在通过暗管、“三通”等进行偷漏排的行为。核查企业物料平衡,是否存在擅自闲置污染防治设施,核实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3、危险废物及危险化学品检查。一是检查企业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是否按照危险废物管理规定,实施安全储存、转运、处理(处置)。二是查清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环境风险源,完善应急处置措施,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高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三是进一步排查化工园区环境保护情况。四是对化工、石化企业环境隐患全面排查,督促相关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4、涉重金属污染检查。排查涉重企业周边环境敏感程度、安全防护距离、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项目验收、环境应急、危废管理、环保设施运行管理等情况,建立健全环境监管台帐。加大监察监测频次,强化生产废渣、废气、废水达标排放和应急处置设施监管,加强企业周边土壤、环境空气、水环境质量监控。核查尾矿库、渣场是否符合环保要求,是否配套建设防燃烧、防渗漏、渗滤液收集处理、边沟防冲淋、应急防范等设施。

5、饮用水源保护检查。排查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是否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设置排污口的行为;保护区内是否有违法建设与水源保护无关的项目行为;保护区内是否存在道路交通运输安全隐患;保护区是否按规定设置了明显的标示;保护区是否按规定调协了界碑、界桩;省环保厅下达的综合整治项目是否按要求推进。

6、放射源安全管理检查。检查辖区放射源使用单位情况,更新放射源监管台帐。检查放射源使用单位是否办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是否建立了应急预案并采取相关防护措施。涉入放射源的关停淘汰企业是否按规定及时送贮放射源。

七、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加强对专项行动的领导,市工能委成立本次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此次行动的领导。各地也要及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实施此次专项行动。要从贯彻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环境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要将环境安全监管工作置于各项环保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组织好此次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2、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要结合本辖区实际,制定排查整治实施方案,明确排查内容和要求,建立和落实工作责任制度,认真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确保取得实效。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在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的职能作用,督促和指导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加速落后产能退出。

3、调度推进、督查追踪。根据专项行动不同阶段特点,实施政府督查与部门督促相结合的手段,综合采取行政处罚、行政问责、区域限批等措施,对排污单位、责任人、行政主管部门在不同阶段的工作推进情况进行阶段调度、重点督导,确保专项行动“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

4、切实整改、落实责任。认真吸取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发生的较大、重大环境安全事件教训,结合本地实际,强化责任意识,切实消除各类环境隐患,确保环境安全。进一步明确企业是环境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排查和核查中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任务和责任人,依法责令立即整改或者限期整改。对严重危及环境安全的,实行停产整改。对排查、核查中发现的重大环境问题及时报告本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并做好整改情况的跟踪督查。

5、认真分析,全面总结。按时上报相关信息报表,客观全面、事实求是地分析、总结辖区环境安全管理形势,创新监管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升环境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