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推进行政运行建设实施方案

时间:2022-04-27 10:12:00

导语:文化局推进行政运行建设实施方案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文化局推进行政运行建设实施方案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推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模式化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工作方法;工作步骤;加强组织领导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模式化建设,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体制机制的重大举措、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模式化建设,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创新、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模式化建设,是提高行政效能,服务人民群众、廉政风险点评估管理模式化、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模式化、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模式化、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模式化、制定方案、动员部署、调度评估、为了加强领导,局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模式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创新性的工作、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模式化建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为贯彻落实全市行政权力监控机制建设推进会议精神,根据市纪委的要求,结合市文化局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推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模式化的目的意义

(一)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模式化建设,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体制机制的重大举措。建立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模式化,有利于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控,规范权力运行,为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二)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模式化建设,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创新,是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抓好“三个更加注重”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大预防腐败力度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创新。

(三)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模式化建设,是提高行政效能,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有利于加快职能转变,有利于实现阳光行政,接受群众监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和保障文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扎实深入推进廉政风险点评估管理模式化、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模式化、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模式化、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模式化,力争2010年全部完成,实行模式运行更加有效,依法管理更加提高,机制建设更加完善,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工作方法

(一)廉政风险点评估管理模式化。重点抓好五个环节:一是查,即查找廉政风险点。在原查找的63个廉政风险点的基础上,再通过个人自查自找、同事互评、科室领导把关、分管领导确认、公示等五个步骤,确保不留死角,最后将个人查找的廉政风险点和防范措施在单位公示栏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全系统干部职工的监督。二是定,即评定风险等级。每个风险点的表现形式、发生几率、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借鉴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汲取发生过典型案件的教训,制定廉政风险评估管理办法。按照风险大小,进行风险排序,划分为A、B、C三个等级。对潜在廉政风险大,发生问题危害重的,划为A级风险点;对潜在廉政风险较大,发生问题危害较重的,划为B级风险点;对潜在廉政风险较小,发生问题危害较轻的,划为C级风险点。按确定的风险点及等级,制定行政权力廉政风险等级目录。风险等级目录要报局党组审定,报局纪检监察部门备案。三是警,即警示廉政风险。采取保廉承诺、警示教育、风险提示、廉政谈话、函询质询等多种形式,重点对廉政风险等级高的行政权力进行预警,提高干部职工的自律和防范意识。四是防,即建立廉政风险监督防范机制。根据行政权力不同等级风险,在现有的科务会纪要、会审会等制度的基础上,学习先进经验,根据文化局实际,分别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要重点防范等级高的廉政风险,对属于权力过于集中的,进行合理分解和科学配置,建立有效制衡机制;属于自由裁量权过大的,细化裁量标准,规范工作过程、业务流程和操作程序,实现有效分解和控制;属于制度缺失或不完善的,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抓好落实。五是管,即加强廉政风险管理。针对不同等级的廉政风险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各科室是廉政风险预防工作的主体。结合文化系统实际,按照科室和岗位职责权限、业务流程和操作程序,明确风险责任,落实到科室,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员。对A级廉政风险,由局党组书记、局长直接管理。对B级廉政风险,以科室为主预防风险。对C级廉政风险,以岗位责任人为主预防风险。要围绕着廉政风险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形成全面地、完整地、系统地监控管理体系。

(二)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模式化。一是行政许可权,今年要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审批为重点,市、县两级文化部门着重抓好申请与受理、审查与决定、变更与延续三个重点环节,实行控制风险“三级管理”。即严格执行首办负责制、A、B岗工作制,首办人员负责到底。认真执行科(股)务会纪要制度,凡未经科(股)务会审议的项目,一律不准进入下一环节办理。落实重大决策“会审会”制度,网吧审批除审批表齐全外,还必须出具同意该审批项目的“会审会”纪要,否则不准颁发许可证。二是行政处罚权,首先把好立案关,对拟立案的案件,由监察室审查后报主管局长审批;其次把好处罚决定关,严格落实会审会制度,所有处罚决定一律提交会审会审议;第三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由监察室牵头,将文化市场不同的违法行为分档,制定出具体的处罚标准,严格约束经办人员的裁量自由。

(三)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模式化。一是公开内容要标准化。将部门职能、办公场所、人员去向、联系电话以及所行使权力的法律依据、办理条件、办结时限、处罚标准、承办科室等内容长期公示;二是运行过程公开动态化。要围绕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和人、财、物、事管理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要权力和权力行使的重点部位,抓住决策、执行、结果等权力运行的主要环节,主动或依申请公开权力运行过程的状况,实现动态运行与全程监督的结合。同时,行使该权力的职能科室在规定时间内填写《重要行政权力动态运行情况登记表》,将权力运行的基本情况定期报告监察室备案,并按规定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公开。三是公开形式规范化。要充分利用公开栏、公开电话、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方便群众查询监督。

(四)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模式化。按照《*市文化局行政权力程序化和公开透明运行办法》及《*市文化局行政权力运行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之规定,严格落实年度绩效考核。考核每年年底进行一次,分为群众评议、民主测评、综合评定三个部分。群众评议由监察室随机抽查40名服务对象对各科室和岗位“背靠背”的勤廉评议,评议以服务质量、服务时限为重点,以有无怠慢群众、超时限办理为内容,评议对象落实到人,结果占总分值的40%。民主测评在机关内部进行,根据各科室及岗位的工作情况进行测评结果占总分值30%。综合评定由考核小组根据有无群众举报、上级部门批示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结果占总分值的30%。

四、工作步骤

(一)制定方案。结合文化工作实际,2009年11月20日前制定文化系统《关于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模式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二)动员部署。12月中旬市局召开各县市区文化局分管领导、纪检组长、监察室负责人参加的动员部署会议,传达贯彻市文化局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模式化建设会议精神,部署工作任务,进行业务培训。各县市区文化局在12月30日前召开动员会议,全面部署各项工作,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题培训。

(三)调度评估。市局对全市文化系统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模式化建设情况进行定期调度,2010年7月底、12月底进行两次验收评估。验收评估情况纳入年终绩效考评成绩。各县市区文化局按进度要求上报情况

五、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加强领导。为了加强领导,局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将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模式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搞好督促和落实,切实做到组织健全、措施有力、责任明确、成效显著。

二是突出重点。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模式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创新性的工作,各科室要提高认识,按照已明确的工作重点和方法步骤,紧密配合,着力推进,努力取得工作实效。

三是加强协调督导。推进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模式化建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驻局监察室将不定期组织监督检查,对推进工作不力,敷衍塞责,走过场的科室和单位,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行问责,给予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