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深化青少年体育改善意见

时间:2022-06-30 03:28:00

市委深化青少年体育改善意见

2011年6月30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进而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夯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础,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11〕8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青少年体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

(一)总体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优化整合体育、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向青少年开放,推动青少年健身和竞赛活动的广泛开展,建立和完善青少年健康体质监测、监督和管理体制,逐步形成符合实际、功能完备、覆盖城乡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体育工作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建设体育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任务目标。各县(市)、区政府制定青少年体育工作发展规划,用3-5年时间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明显提高全市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体教结合,办好少儿竞技体校,构建全市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使业余体育训练规模和竞技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1.学校体育。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力争合格率达90%以上。积极创建部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到2015年,争取省级和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分别达到100所和300所。举办好全市青少年运动会、中小学生运动会,组建较为完备的市级学生体育代表队及各梯次队伍,参赛成绩保持全省前列。坚持以田径项目为基础,促进球类、重竞技及其它项目的均衡发展,实现全市学校“校校有特色、班班有活动、人人有特长”的目标。

2.青少年体育训练。积极创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市级多数训练单位和县级少儿竞技体校达到创建标准,总数保持全省前列。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和管理。整合青少年体育训练资源,优化结构,形成以市级训练单位为龙头,以县(市)、区各级各类体育学校、特色体育学校、业余训练网点学校为基础,布局合理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体育教师、教练员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输送、参赛、奖励等制度,形成有利于出成绩、出人才的良性运行机制。

3.青少年体育竞赛。进一步完善市青少年运动会的组织和管理,积极推进赛制改革创新,科学设置运动项目和级别,充分发挥市青少年运动会的杠杆带动作用。开展好单项年度体育比赛,加大青少年体育比赛投入,改善参赛条件,提高办赛水平,搭建增强青少年体质、强化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平台。积极承办省以上青少年体育比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竞赛品牌。市及县(市)、区和各类学校每年举办春、秋季青少年运动会。

二、强化政策措施,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深入开展

(一)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坚持以课程为中心、面向全体、全员参与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将其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使课内课外相结合、集体个体相结合、兴趣技能相结合、规范特色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组织开展体育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全体学生参加的体育活动和竞赛,鼓励学生课余时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努力营造“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的体育氛围。要创新学生体育活动模式,突出普及性、趣味性、合作性、参与性,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2项以上的体育运动技能。建立完善阳光体育运动技能指导性标准体系,引导学生科学锻炼、自主发展。要因地制宜地组织广大农村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支持残疾青少年体育锻炼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平台,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督、考核体系,强化过程性管理和分析使用,科学指导学校体育工作。各类学校要把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列入工作计划,纳入发展性评价,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二)加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标准化建设,推动各类体育场馆向青少年开放。各县(市)、区政府在规划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时,要与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统筹安排、综合利用。要认真执行《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和《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试行)》,进一步加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加大对学校体育器材的投入,重点建设一批面积达标、数量足够、符合标准的各类体育运动场地,着力解决学校无田径场或场地过小、足篮排和乒乓球场地不足等问题,满足青少年体育锻炼需要。到2012年,全市中小学运动场地基本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的综合利用,确保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师生开放。积极推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周边学校和青少年学生开放。

(三)开展好全市中小学生体育竞赛。从2011年起,先期开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游泳、网球、武术8个项目的比赛。从2012年起,我市所设其它项目的比赛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启动,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班级联赛制度,推动课外活动和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的开展,努力形成有利于发现培养人才、符合青少年实际、充满活力的竞赛管理机制。

(四)加强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建设。各县(市)、区教育、体育部门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重点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师资队伍薄弱问题。加大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培训力度,在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特长、爱好和需要,从中培养一批优秀业余训练教练员、裁判员和全民健身辅导员。体育部门要发挥资源优势,定期安排优秀教练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到各级各类学校指导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和特色体育项目推广,指导、帮助学校体育教师提高训练水平。教育部门要采取措施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对长期从事青少年训练工作、潜心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各类体育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培训学习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五)大力推进体教结合。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原则,以深化业余训练制度改革、探索体教结合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切入点,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层次分明的业余训练网络。各类学校要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体育训练,及时发现并有重点地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体育部门要开展好青少年体质监测和选材工作,教育部门要支持、配合做好优秀体育特长生的就学、训练等工作。按照“尊重传统、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筹协调”的原则,加强省、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业余训练网点学校建设,逐步形成小学、初中、高中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训练体系。

(六)加强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教育部门要做好体校学生的文化教育工作。各级体校要保证运动员接受义务教育,不断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并将运动员文化学习纳入教练员考核体系。教练员应科学安排训练时间,在抓好训练工作的同时,关心并督促运动员抓好文化学习,切实保障运动员文化学习时间。体校学生升学实行文化课成绩和体育专项成绩综合评价录取。

(七)加强少儿竞技体校建设,不断改善青少年体育训练条件。各县(市)、区要结合本辖区所开展项目的特点,以师资力量雄厚、综合实力强的中小学校为依托,由体育、教育部门共同办学,坚持学训并重的办学理念,加快少儿竞技体校建设。少儿竞技体校小学、初中阶段要按照《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和《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序列,享受同级学校同等政策。到2012年底,全面建成县(市)、区两集中(学习、训练)、三集中(学习、训练、住宿)少儿竞技体校。

(八)积极创建并管理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青少年体育户外营地。各县(市)、区要积极开发现有体育场馆、学校、体校、公共体育设施资源,为广大青少年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供课外体育活动场所。积极创建形式多样的体育俱乐部,组织会员开展丰富多彩、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广泛吸纳青少年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九)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激励机制。教育部门要保证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所需经费投入,体育部门要加大对业余训练网点学校在经费和器材上的扶持力度。按照省运会周期,市教育局和市体育局共同举办全市业余训练网点评选活动,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业余训练网点学校和体育教师、业余训练教练员、全民健身辅导员,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各县(市)、区政府要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安排部署,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有条件的县(市)区要建立青少年体育工作培养专项资金,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深入开展。要加强体校、学校和公共体育设施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体育场地设施或改变其用途。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体育政策,普及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健康观,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努力营造青少年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人才辈出的良好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