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超市建设指导意见

时间:2022-02-01 05:41:00

慈善超市建设指导意见

一、关于街、镇慈善超市建设的总体要求

街、镇慈善超市是指街、镇兴办,借用商业超市自选物品的形式,以募集和发放社会捐赠款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实体。与传统的实物救济相比,它克服了受捐者被动接收救济物品的弊端,是基层民政办实施救济救助互动的平台;与传统的募捐方式相比,它克服了临时性、突击性所带来的弊端,是社区群众慈善捐赠经常化和常年接收社会捐赠的平台;与传统的慈善救助工作相比,它克服了手段单一、透明度不够的弊端,是基层慈善组织规范运作的平台。

根据民政部“在全国大中城市推广建立慈善超市”的明确要求,立足我市慈善超市发展的实际,从上述功能定位出发,今年6月底前,全市所有街、镇都要建立慈善超市。各区县民政局要按照这一目标要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全市目标。

市局和市慈善总会对每个街、镇新建的慈善超市资助3万元,对已有的街、镇慈善超市再给予适当资助。各区县民政局也应给予适当的资助,以扶持这一新生事物的健康发展。

二、关于街、镇慈善超市建设的基本标准

(一)、全市街、镇慈善超市统一名称为“慈善超市”,挂“XX区(县)XX街道(镇)慈善超市”的牌子,并有“福利资助”的统一标识。

(二)、街、镇慈善超市的选址应体现“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室内面积应不少于30平方米,布局按自选商场的样式、备有相应的货架,物品按类摆放。

街、镇慈善超市正常运作所需场地、费用等应由政府解决。

(三)、街、镇慈善超市可登记为公益性、非营利的民非组织,配有相应的工作人员。每个慈善超市应配备电脑、电话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并建立健全捐赠物品的接收、发放、保管等基本制度,做到帐目清楚、手续完备。

(四)、街、镇慈善超市每星期开放时间不少于两个半天。

(五)、街、镇慈善超市接收的捐赠物品应符合实用、整洁、卫生、安全等要求,对不宜接收的捐赠物品,要做好解释工作。

(六)、以街、镇慈善超市为依托建立一支相应的志愿者队伍。

(七)、其它部门建立的慈善类超市应与街、镇慈善超市实现有机整合。

三、关于街、镇慈善超市运作的规范要求

(一)、街、镇慈善超市应立足于本辖区捐赠款物的接收、储存、发放等,募集款物的主要来源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驻宁部队和居民个人。接收捐赠款物后,要及时向捐赠者开具收据和凭证。

(二)、街、镇慈善超市救助的对象为城乡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和突发性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的其它群众。具体救助对象和救助物品可适时调整。

街、镇慈善超市的物品一般应分无价、低价、“爱心价”等,其中对困难群众不适用的物品,也可进行义卖等,义卖所得款可用于购买困难群众急需的生活用品。

(三)、条件成熟的区、县,可实行慈善超市连锁运作,并适当向社区延伸,社区一般应为XX区(县)XX街道(镇)慈善超市连锁点。

(四)、街、镇慈善超市应与临时救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区县慈善组织和街、镇可分别从慈善捐款或临时救济资金中给予适当资助。除募集和发放捐赠款物外,街、镇慈善超市应切实发挥好志愿者服务队伍的作用:整理、修理捐赠物品,收集和求助信息,宣传慈善理念和慈善文化,为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开展送捐赠品上门服务等,多方面体现“慈善”的表现形式。

(五)、街、镇慈善超市实行街(镇)民政办领导、慈善协会管理、民间组织运作、志愿者参与、政府适当资助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市局救灾救济处负责全市慈善超市的行政管理,市慈善总会负责业务指导。

各级民政部门要定期对慈善超市款物的使用和发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适时组织开展业务培训、经验交流和评比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