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开放型经济工作实施意见

时间:2022-12-14 08:43:00

市开放型经济工作实施意见

20*年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年,也是我市“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县域经济“三年倍增”的关键一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全市工业发展目标,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关键举措,推动20*年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达小康,建设新*”为目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更加注重集群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更加注重规模发展,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更加注重创新发展,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更加注重均衡发展,促进工业富民强市;更加注重集约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使*年成为工业产业推进年,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30%,利税增长30%,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00个,完成工业投资500亿元,工业实际利用外资和民资分别增长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40%,占全市工业比重达23%以上,新创部级、省级品牌分别达到25个和200个以上,产值过亿元、10亿元和30亿元的企业分别达370个、30个和7个。地区生产总值单位能耗下降4%。

三、主要措施

1、突出培育重点企业,深入实施“双创”、“三重”和“双百亿”工程,加快扶持培植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大企业、大集团的成长壮大,是我市工业加快崛起的基础与前提。要加快培育上汽仪征公司、金茂化工医药集团、宝胜集团、顺大公司、大洋大洲公司、诚德公司、通运集团、三笑集团、川奇集团、亚星集团等“710”重点骨干企业,形成一批50亿元以上企业为支撑、10亿元以上企业为主体、亿元以上企业为基础的梯次结构。要着力推动重点骨干企业在产业集聚上做龙头,在自主创新上做示范,在利用“三资”上当先锋,在深化改革上求突破,在科学发展上树形象,不断提高重点骨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增长力。要集中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科学编制重点骨干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加强对重点骨干企业的运行监控和动态管理,进一步优化重点骨干企业的成长环境。

2、突出发展重要产业,深入开展“产业发展推进年”活动,加速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百亿产业群崛起。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加快产业集群,是增创工业新优势,加速新型工业化的基本途径。要以开展“产业发展推进年”为抓手,加快做强做大石油及化工、机械和船舶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壮大电子信息、光伏、半导体照明等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工艺品及玩具、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科技、金融、商务等生产服务业;加快工业布局结构调整,推动城区工业企业“退城入园”、农村工业向园区集中。全市石化、汽车、电缆等八大重要产业产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化工园产业群、仪征汽车产业群、宝胜电缆产业群、高邮服装服饰产业群、市开发区电子产业群、邗江金属板材加工设备产业群等18个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产值800亿元以上,增长32%以上。

3、突出项目建设,深入推进产业招商,努力在大项目引进和实施上有新突破。牢固确立“发展为本,项目为王”观念,做大现有项目,引进大项目,集聚产业链项目,拓展科技型项目,推动全民创业办项目。强力推进“221”工程,抓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0个、5-10亿元项目2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重点抓好顺大公司高纯度多晶硅、大洋公司干船坞、中海运公司*造船、诚德公司大口径钢管、永丰余造纸等一批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的实施,争取早建设、早竣工、早投产达效。要推进产业招商。以做大做强企业、加快产业集群、接长产业链条为取向,精心包装产业招商项目,不断创新产业招商方式,实现由单纯政策型、资源型招商向与产业配套型招商并举的转变,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与优势企业嫁接,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与优势产业链接,提高招商引资的水平和成功率。

4、突出“八区二园”建设,提高园区产业集聚创新功能,推进沿江沿河开发开放。要进一步明晰“八区二园”功能定位,按照“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要求和“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开发集约、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目标,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配套功能,提高其吸纳和承载工业产业的能力;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的第一位任务,围绕园区产业定位,全力开展招商,千方百计吸引大企业、大项目入驻,吸引优质资源和要素向园区集中,形成良好的产业集聚和创新环境,使“八区二园”真正成为沿江沿河开发开放的主阵地和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

5、突出县域工业,深入开展“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年”活动,确保实现“强县强镇,三年倍增”目标。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和全市工业的主导力量。要大力推进各县(市)工业化进程,使县(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逐年提高,其中高邮、宝应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仪征、邗江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要大力推进县域工业规模经济,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鼓励微小企业进列统,鼓励重点企业、小巨人企业增加有效投入和自主创新,加快成长壮大。力争到2009年县域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超过3000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比2006年翻一番。

6、突出推动自主创新,深入开展各项创新活动,提高全市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增长能力。深化制度创新,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推进技术创新,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核心战略来抓,重点围绕重要产业和特色产业,推进“885544”计划。即,抓好80项重点新产品研发,80项重点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50项主导产品关键技术攻关,50家高新技术企业培植,40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创建,40家重点企业产学研联合。强化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战略、价值链整合、项目投资、成本约束、风险控制等管理水平,大力推进营销服务创新,加强企业文化塑造,加快实现管理现代化。大力开展人才创新,不拘一格聘用优秀人才,不惜重金招揽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研发人才,特别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快优秀企业家成长。

7、突出节约和环保,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坚持节约优先和环保优先方针,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鼓励企业节电、节水、节能、节地,严格限制高耗、高污企业;推进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大力推行清洁化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着力抓好化工企业专项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搞好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企业试点;积极组织开展项目能评工作,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和降低能耗。突出抓好115家重点耗能大户的节能和29个主要耗能产品的能耗定额限额管理以及1个产业园区、7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20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的规划编制,落实有关措施,确保如期达标。

8、突出品牌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活动,着力提升工业经济区域形象。引导企业积极开展质量赶超和质量攻关活动,积极推广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努力创建一批部级的产品检测中心和免检产品;加大名牌产品政策扶持力度,强化优先保障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品牌投入,加强对名牌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开展名牌产品宣传,提高名牌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注重招商引资过程中的名牌引进和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名牌培育,增强名牌带动效应。

9、进一步加强对工业经济的组织领导。要牢固树立“工业强则*强”的意识。集中主要精力优先抓好工业经济,集中各方资源优先保障工业经济,集中大家智慧优先谋划工业经济,一层一级抓落实,着力推动工业第一方略。要健全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制度。加强对挂钩联系的重要产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的调研、督查和交流,为产业集聚谋战略,为企业发展抓协调,为项目建设破难题。要加强工业经济目标督查考核。按照《*市工业经济目标管理考核奖励办法》,强化20*年工业经济目标管理责任意识,细化分解发展目标,层层传递压力,将发展责任落实到每个企业。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考核和奖惩力度,加强对工业运行的月分析、季督查,确保全年工业经济发展各项任务的完成。

10、进一步发挥政策引导激励效应。按照《*市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对照《*市工业鼓励类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认真做好产业及项目引导,保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于*市《关于推进“双创”、“三重”工作实施意见》和《关于工业奖励扶持政策实施办法》,各地要在做好政策宣传的同时,抓紧制订出台配套措施,落实有关财政资金,完善市县两级政策配套体系,充分发挥政策激励效应。

11、进一步改善对工业企业和项目的服务。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为“工业第一方略”服务意识,强化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建立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绿色通道”制度,采取集中会办、特事特办等非常机制,真正做到服务及时化、高效化,确保重大项目尽快落地实施,确保重点企业发展路径畅通。